搭支架教学设计

2024-04-21

搭支架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搭支架教学设计

搭支架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经历研究各种支架稳固性的过程,知道不同的结构变形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2、初步学会设计测试支架结构稳固性和增大其牢固程度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过程与方法:

1、会搭建平面支架并能够比较不同结构的稳固性。

2、设计支架,对结构进行改良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2、感悟小组合作的重要性。一.导入

1.这些物品大家都认识吗?(马凳,梯子)谁想上来感受一下,就这样坐上去。(马凳没有打开)感觉如何?打开之后试试?那这个梯子呢?这样能爬上去吗?谁来试试?怎样容易些?打开之后,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三角形)哪个部分是三角形? 2.这些三角形在结构中起什么作用呢?(稳固)

3.真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吗?这节课我们通过搭支架的活动来研究一下。(板书:搭支架)

二.新授

搭平面支架验证三角形支架的稳固特点

1.大家先来看一下黑板,这些是什么形状?(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如果我们用小棒来搭这些形状的支架,你觉得哪种支架最稳固?顺便说一下,大家怎么理解稳固?对,就是拉一拉,拽一拽,拉不动(不容易变形)就说明它稳固。大家现在打开书75页,下方的表格看明白了吗?把你的预测填到表格中,填好马上坐好。

2.大家手里现在都有小棒,一会我们就将这些小棒连接成这三种形状的支架来验证我们的预测,用什么连接是个问题?你想用什么连接呢?(透明胶带,绳子,橡皮筋)透明胶带和绳子固定的时候比较麻烦,并且容易松动,橡皮筋是比较方便的。

橡皮筋怎样用?谁来试一试?(和学生一起研究橡皮筋的捆绑方法。)我们要比较三种支架的稳固程度,三个支架的大小应该怎样?(一样大,或者每根小棒一样长。)

3.大家现在来看一下小黑板上的试验要求,(1.小组要有明确分工:搭小棒、缠皮筋、记录。2.试验时一定要注意小组合作,用最短的时间来完成,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3.要将结论填到75页表格下方的最后一行中。)实验要求都清楚吗?好,组长到我这来领皮筋。我们看哪个小组又好又快的完成任务,开始!4.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视。

5.孩子们,搭完了吗?哪个小组上来展示一下,展示的同时说出你们小组的实验结论,到底哪种支架最稳固。恩,他们是这样认为的,还有哪个小组愿意上前面来展示?嗯,你们也这样认为的,下面的同学有没有不同意见呢?大家都同意,那么哪种支架是最快搭完的?为什

么?(三角形,材料最少)是啊,通常,结构由支架构成,三角形支架是最稳固结实的,而且所用材料最少!当然,因为皮筋是有弹性的,用皮筋连接,对搭出来的支架的稳固性有一定的影响。

6.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刚刚搭的相对来说不稳定的四边形和五边形支架,我们怎样能使它们变得稳固呢?(加三角形,或者说不出来)我们大家来设计一下。

(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哪些问题?同样一个正方形的支架,加固它,我们用50根小棒,能不能达到目的?有什么弊端?对,使用的小棒过多,既浪费材料,又加重了结构的重量。要加固一个结构,应该设计一个最佳方案,那就是使用最少的材料,达到要求的加固效果。那么,怎么来设计呢?)

(画设计图的时候,小组同学可以讨论,也可以用实物来演示,帮助你们完成设计。)

7.学生实验,加固结构…… 8.实验总结:学生汇报结果

达到大家的目标了吗?大家看,老师这样搭行吗?(我不是对角搭,是平行搭的)为什么不好呢?怎样改进?非常好。你们是怎么做的?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说说你们为什么这么搭?嗯,很不错,因为三角形支架最结实,稳固,所以像四边形,五边形这些不稳定的结构,可以通过架梁的方式增加三角形架构,使他变得稳定(板书:架梁:增加三角形)

9.教师适时点拨:他们小组加固的是正方形的支架,先看看稳固吗?他们的设计是否科学(如何体现出三角形?)使用了几根小棒?哪个小组有和他们不同的搭法?他们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怎么使这个地方不活动?哪些部位需要加固?如何加固?皮筋缠的上吗?怎么办?怎么捆扎?大家想办法解决一下,找到方法的小组立即举手,现在开始动手尝试。

……(各组支架比较,找出优点和不足,进一步研究弥补办法)…… 10.总结……我们在架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否分成了三角形,而且是最少的材料,做出最坚固的结构,在必要的部位要进行加固。

三、生活应用

1.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结构的应用?你真细心!这些三角形结构都起了什么作用?(稳固)既然三角形稳固,我们所有的结构都用三角形,可以吗? 你举个例子看看。其实我们的设计师在设计一个物体时,要考虑很多方面,考虑结构的因素只是一个方面,还是根据具体来设计的。有些物品是不需要三角形结构的,比如门框。

2.我现在打开书,21页,书上的四幅图,这些建筑物都是由什么支架结构组成的?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这些建筑由很多支架结构组成,特别是三角形结构特别多,在这里它们都起着稳固的作用,甚至还有美观的功效,比如艾菲尔铁塔,多么壮观漂亮的铁塔呀,大家想搭建

一座属于自己的艾菲尔铁塔吗?其实像高塔这样的立体建筑,立体支架其实就是平面支架组合起来的。这是老师自己搭的小塔,我们大家可以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来搭建一座稳固而美观的高塔,大家想尝试吗?

篇2:搭支架教学设计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粱,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支架结构的建筑,发现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对什么样的支架最坚固的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动手搭建各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通过动手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从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的原理,进行搭建高塔(立体支架)的比赛,并用螺母作为重物测试各组高塔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周围常见建筑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们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搭建支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塑料吸管、打孔器、大头针、一个小纸盒和一些大小相同的螺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 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在不同结构中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07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4、提问: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5、学生提出问题。

6、谈话: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出示课题)

【评析】这里我选择世界近代建筑工程史上的杰出代表——艾菲尔铁塔来导入本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艾菲尔铁塔的雄伟高大,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艾菲尔铁塔的结构是极具代表性的,能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结构的研究。

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

1、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⑴谈话: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塑料管来搭支架,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

⑵学生回答。

⑶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一字连接法、十字连接法、七字连接法等。(课件介绍)

【评析】搭平面支架的活动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采用什么样的连接方法最容易操作学生一般没有经验,所以这里教师先进行连接方法的介绍,我想这是学生急需老师帮助的,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⑷学生动手搭支架。

⑸谈话:你们可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⑹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⑺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

【评析】学生通过对支架摇一摇、晃一晃后,初步发现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这里安排学生把容易变形的支架进行加固,进一步证明三角形支架的稳定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⑻学生活动。

⑼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

2、提问:现在,你们知道艾菲尔铁塔一百多年来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吗?你们还见过哪些建筑也使用了这种结构?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

【评析】在一开始学生欣赏艾菲尔铁塔时,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它的三角形结构,不过是学生下意识的,现在通过上面的研究活动,回过头来让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就顺理成章了。

三、搭高塔

1、谈话:同学们,艾菲尔铁塔高耸直立、非常壮观,引来各国游客前去参观,你们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

2、提问:搭高塔前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呢?(设计草图)

3、学生设计、并全班展示。

4、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下节课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来搭高塔,并测试高塔的性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评析】制作模型前的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通过设计学生对模型的基本结构有了一个构思,对选择什么样材料和连接方法也已经有所考虑,下面的操作就有了保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搭平面支架的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支架稳固性好,并且进行了搭高塔的设计工作,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完成高塔的搭建,比较哪些小组搭的高塔既坚固又美观。

2、提问:高塔的图纸设计已经好了,下面你们将怎么搭建高塔?

3、学生讨论、回答。

二、学生搭建高塔

1、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

2、学生讨论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

3、学生搭建高塔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通过搭平面支架,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结构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这里安排搭高塔的活动就是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比赛的形式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不过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足够的时间,教师也要作必要的指导。当然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过程,体会制作的艰辛、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喜悦。

三、测试比较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

1、谈话:同学们,你们的高塔搭建完成了吗?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

2、学生讨论、回答。

3、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放螺母的方法来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做好记录。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比较各组高塔的综合性能。

6、提问: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

7、学生讨论、回答。

8、提问:有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

9、学生讨论、回答。

10、学生动手活动。

11、汇报、小结。

【评析】高塔搭建完成后评比成绩还是必需的,一方面是对学生活动的肯定,另外可以通过测试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其他组的优点,以引起他们对“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和“有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的关注和研究。

四、总结

1、简要对本课内容作小结。

2、提问:现在老师坐的方凳不稳固了,坐上去会扭动,你有办法对它进行加固吗?

教学片断赏析

“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的高塔搭建完了吗?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

生:可以在高塔上放一些物体,比较哪个放得多。

生:可以在上面放书,看谁放的多也不倒。

生:我看还是放一些螺母好,因为螺母都是一样大小的,容易进行比较。

生:螺母那么小,怎么放在高塔上面呢?

生:可以先在上面放一块板啊,把螺母放在板上就可以了。

生:也可以放个小盒子。

师:讨论得非常热闹!确实在科学研究中进行类似的比较时必须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衡量,老师就为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大小相同螺母和一个纸盒,下面就开始测试吧!

(学生测试高塔的稳定性)

【说明】学生在讨论和汇报时的争论是正常的,这说明他们已经投入到研究的问题中去了,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他们的每一句话都代表个人或集体的观点,教师要加以鼓励。

师:说说你们的测试结果好吗?

生:我们小组的高塔可以放6个螺母。

生:我们小组放了8个螺母,再也放不上去了,再放高塔就要倒塌了。

众生:哇!

生(一脸沮丧地):我们的高塔只能放2个螺母,第3个放上去就倒塌了。

师:没关系,做科学一般不会一次就成功的,是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上成功的。希望你们找出失败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生:我们的高塔最坚固,可以放10个螺母。

师:现在我宣布本次搭高塔比赛的第一名是第×小组,向他们表示祝贺!(教师举起冠军组的高塔)

师:为什么他们的高塔会这么坚固、稳定性好呢?

生:他们搭的高塔比较低。

生:我认为是他们的高塔用了很多斜杠,这样就不容易变形。

生:对!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结构支架不容易变形,稳定性好。他们小组的高塔就有许多三角形结构,所以他们承重力强。

师:嗯,解释得很有道理!其他组的同学能给你们搭的高塔加固一下吗?

生(齐):能。

生:只要像他们一样增加斜杠就可以了。

生:对,用斜杠把原来长方形的结构分成三角形的结构就可以了。

师:那动手试试吧!

(学生动手操作)

生:老师我们成功了,现在也可以放7个螺母了。

师:祝贺你们!

生:我们也成功了……

篇3:搭支架教学设计

在高中地理中, 应用支架式教学一般由五个组成部分:教师为学生搭建一个脚手架, 进入学习知识情境, 学生独立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小组合作研究, 最后进行效果评价。支架式教学模式下支架的表现形式有范例支架、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图表支架等。

一、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一) 搭脚手架

教师在课前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能力, 确定学习目标。研读考纲, 笔者认为《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节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结合实例, 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认识内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

3. 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培养热爱自然、科学认识自然的态度, 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 不仅要吃透教材,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更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学生拥有的经验做到心中有数, 明确教学的起点。通过巧妙的设计, 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回忆、体验、探究, 帮助学生完善已有的认知结构, 为新知识的学习构建奠定基础。《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节笔者结合以往的经验判断, 学生可能会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内外力作用的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这两个知识点上存在认知困难。所以, 这部分知识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有效设计, 搭建支架。

(二) 进入情境

列出教学目标后, 教师给出教材和生活实际问题等学习资源, 帮助学生沿着支架的脉络进行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理论到现实的不断延伸, 不断把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在这一环节,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和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内容, 并以问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笔者在导入时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情境任务, 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图示黄山四绝)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 学习工作压力大, 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休闲活动。“会看的看门道, 不会看的看热闹”, 欣赏旅游景观, 除了听导游介绍一些传说、神话, 我们还要掌握一些地理知识, 才能更好地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现在就用“地理眼”, 去欣赏“天下第一山”———黄山。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驰名中外。尤其是怪石, 它们惟妙惟肖, 形态各异。那这些石头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奇石成因。

请同学们阅读有关黄山岩石成因的文字, 并思考:

(1) 黄山主要由哪类岩石组成?该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2) 大自然是如何雕琢出黄山奇石的?

生活化的情境导入, 能使学生增加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将个人的旅游生活、个人经历与地理学习相融合, 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地理知识在同学们的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留心生活就总能给地理学习找到合适的载体, 在学生与课本之间搭建“桥梁”, 引导学生依托自己的真实体验来领悟和感悟知识。

(三) 学生独立探索

这是使学生学会学习、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自主寻求问题的答案并独立探索。学生探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认知、创新、独立解决问题并提高自身多方面能力的过程。而在学生进行独立探索的过程中, 教师要敢于放手, 使学生学会阅读、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本节课的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是“老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听得云山雾罩”, 教学效果低。“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我们不光要让学生能够准确背诵,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 真正理解。我是先采用连线的方式, 让学生回忆三大类岩石是如何形成的。本道题是理解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敲门砖。

认识三大类岩石 (连线) :

这既是对前半节课知识的小结, 也可以让学生构建图表支架。

接着让学生看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动画模拟视频, 再完成几道判断题, 加深学生的理解。

体验学习: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各类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变成岩浆 ()

(2) 各类岩石都可以变成岩浆岩 ()

(3) 只有岩浆才能形成岩浆岩 ()

(4) 各类岩石都能形成沉积岩、变质岩 ()

通过这样的问题支架构架,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最后请同学画出一张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联系图, 同时要标出导致它们相互转化的主要地质作用。学生就能很轻松地完成任务。

以上案例说明, 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陷入僵局的时候, 如果一味地坚持让学生去研究, 则很难及时完成探究。遇到这种情况下, 教师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架, 让学生顺利地解决问题。学生在图表、问题支架的帮助下自我探究, 能培养分析资料、提取信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合作学习

这是学生之间协作学习、共同探讨, 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教学环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 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

考虑到苏州城区的孩子对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缺乏生活感知, 学习中存在较大困难, 笔者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 在出示中国年降水量的底图上, 展示我们各个地区的典型地貌。比如先看西北地区的风力侵蚀和风力堆积地貌, 再沿着长江行走, 看河流上、中、下游不同河段地貌的发育。利用景观图片、案例、图表、问题等支架, 组织合作学习。通过图片的展示, 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共享与交流, 学生可以很清楚地意识到, 在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 在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

接着展示图片“苏州太湖石———冠云峰”, 学生就可以很快判断出来太湖石的成因———流水的侵蚀, 顺利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 学习效果评价

主要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小组之间的互评, 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互结合。结合本节课内容, 笔者设计活动, 让学生制作PPT, 介绍自己游览过的某地质地貌景观特点与成因, 并选择优秀的案例, 制作成展板, 并在学校行政楼举行展览。同时精选高考题, 引入课堂反馈环节, 既能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也可满足高考的需要。

这是师评、自评和互评, 发现自身及彼此之间存在的不足, 加以改进, 实现共同进步的一个教学环节。教师针对学生协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正确的释疑, 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进步给予肯定。通过师评、自评和互评, 促进学生不断反思, 不断提升学习思路, 有利于学生不断进步。

二、关于高中地理利用支架式教学策略的思考

(一) 选准支架, 灵活应用

教师为学生提供支架, 必须与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相适应, 也就是支架的选择必须精确, 常见的学习支架有范例、问题、建议、工具、图表等。有时候可能仅仅只是个暗示, 或者一句话, 或者一个表格, 只要设计得当, 把握时机, 位置准确, 那么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而更多的时候为了解决一个问题, 需要综合运用各类支架, 在地理教学中图像支架意义非凡。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教会学生学会读图, 给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二) 准确分析学情, 创设有价值的问题

支架式教学是强调按照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建立支架, 通过支架的支撑作用, 不断把学生的智力从现有水平提升到更高水平。所以这需要教师对学情有所了解, 精确分析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 既要有思考性、趣味性、价值性, 也要重视研究学生的兴趣和教学, 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情况, 从学生的认知状况入手, 让他们大胆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促使他们自主学习。

(三) 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引导的新型教学观, 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应以学生为出发点, 即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而服务的, 只有做到了这一点, 才能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支架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练习内容, 只在学生需要时给予及时的帮助。这样的教学方法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同时也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结语

篇4:搭支架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支架”(scaffolding)原本是指建筑工地上使用的脚手架,这里用来比喻为解决问题而建构意义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学生在“支架”的帮助下能较快地迈向更高的台阶,思维积极活跃,能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就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理论也指出,学习者独立完成任务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教师指导下完成任务的潜在水平之间存在差距,此差距即“最近发展区”,而这个差距的减少或消除是由教学决定的(鲁子问、康淑敏,2011)。所以,“支架”和“就近发展区”理论能够很好地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英语的情景,将学生的认知和语言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教学内容为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 (Period one). 本节课结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搭建合适的“支架”,从而提高听说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

一、搭建情境“支架”

教师在先前的新课传授之前需要做铺垫,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入新课,学生的兴趣与效率都大大提高。

本课中,教师一开始引入了四张生动的图片并提问:What problems do they have? 学生对各个图片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也跟图片中的人物一样有同样的难题,学生积极地进行阐述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Its difficult to make a decision. 之后,又呈现出一张破牛仔裤的图片,教师问道:Should I wear this pair of jeans to school? 这时学生更加活跃了,有的觉得这样穿太随意了,万万不可;但有的觉得这样凸显个性,有何不妥?学生们的热烈讨论,使得师生间的交流变得真实而生动。这个“支架”为学生带来了想说的动力和活泼的课堂环境,为教师的进一步引入新知识提供了水到渠成的情境,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教师预先搭建的情境,大大提高了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搭建独立探索“支架”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可共享独立探索的成就,共同解决独立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前面的进入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尝试着让学生放手进行。因要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生探索与讨论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进行知识性的互补与能力的互相提高,这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更是在非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教师在本节课中做到了适时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和探究语言的规律。如在以听力练习作为导入if从句后,教师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思考以哪种方式提出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人做决定,是if引导的从句还是用You should/can…句型。学生通过之前的情境下的感受和听力中获得的信息,得出了用if引导的从句更好,因为使用这个句型并没有强加别人意愿的含义,只是告诉他人这样做的后果,让他人知晓后自己做出决定。以学生刚才的生成为基础,以学生的掌握的知识与形成的能力为基础,使学生对课堂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实现了高效教学。

三、搭建合作学习“支架”

在学生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在学生感受知识的过程中,在初步形成语言能力的过程后,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学习,可以对刚才学过的知识进行深化,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

本课中,教师所设计合作学习活动以问题:Who is good at organizing the party in our class?和What questions should you ask when you want to know the time?展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共同组织一个圣诞晚会,并通过小组成员对晚会的时间、地点、食物、参加人员等的讨论,最后做出决定如何去办这个晚会,介绍晚会的举办细节并阐述理由。各个小组的汇告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其中,各尽其责,才有这么多的精彩生成,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得到语言能力的锻炼,以此来提升教学效率,最终为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利用本节课学习过的知识与初步形成的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自身生活经验,让学生有创造性的去发挥,学生的这种创新与合作的精神在将来的工作、学习与生活中也是必需的。

四、搭建情感“支架”

情感支架,也是整个支架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也就是学生要想能够学习好这节课,他就要喜欢这个英语教师,因为兴趣是情感支架的最好体现。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遇到问题与学生进行协商。因此,从情感上来说,也只有让学生喜欢教师了,学生才会喜欢这节课,学习效率也就会大大提高。

如本课的一个环节,教师展示几张图片并问:What will happen if I wear this dress to the party tomorrow? What will happen if I ride this bike to the party tomorrow? 学生需要运用If you…you will…句型给老师提供建议。教师敢于自嘲,用引人发笑的话题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愿意回答并且有话可说,这跟教师创设的有趣味性的,和谐的,真诚的情感情境分不开。

总之,“语言教学的关键不在教而在学。语言教学过程不在乎教师在做什么 ,而在乎学生在做什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要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搭建合适的支架,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师生互动,促成“有效学习”的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型、学生特点,采取措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终达到使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有效的教学支架还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和主动纠错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篇5:《搭支架》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很多,其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教师创造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梁,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一年多的训练,学生探究的能力逐渐加强。因此,在这里用指导性探究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然后实验记录,搜集证据来验证自己的假设是否正确,学会分析数据,汇报的思路条理,描述能力也在加强,追求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是我们的目标,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这远比空洞的说教来得强。先动脑,后动手,思维的训练仍然不可忽视,科学探究离不开创新思维。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重点突出支架与稳固性的关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验方法、数据中更深刻地感受三角形支架的稳固性。

1、让学生在“做科学”中亲历科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坚固程度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与物体形状有关问题的探究欲望。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支架搭好,完成不同形状的坚固程度的实验。学生们在搭支架时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2.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学生在体验中加以理解才有助于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不同形状的支架的稳固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比较具体的,像三角形支架,学生认为三角形比较稳定,这种支架就应该不容易变形。所以学生在预测几种不同形状支架的稳固性的时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带着这份预测,学生们在充满好奇的心理状态下,开始了实验。将实验一次次带进高潮,学生们在不断的否定着自己的预测,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同学们更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家的科学素养又一次得以提升。

3、最普通的、最朴实的探究是真正的探究。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条件,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最普通、最朴实的科学探究活动。我与学生一起准备实验材料,一起搭支架、一起观察、一起分析、一起总结„„为实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标而努力着!

篇6:《搭支架》教学反思

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有一点是:“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在科学探究方面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是:“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为主。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制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各个活动。在学生完成实验以后,接下来,教师要创造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使得学生的注意力在交流阶段能够集中,激活他们的思维。

实际上,在本课制作之前我已经与学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包括对形状结构知识的学习,设计支架的草图等等。但是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制作效果并不理想,除了有几个小组制作成功之外,多数小组没有搭建完成,经过仔细的反思,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因素:一,学生的材料准备不充分。个别小组学生在制作中现卷纸棒,带来的剪刀多数比较小,由于纸棒较硬在剪纸棒的时候容易造成剪刀损坏。二,学生对设计的图纸心中没数,只是为了设计而设计。在操作的时候有的小组没有按照图纸的设计来制作。三,小组分工合作意识不强。在操作之前教师反复强调,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小组成员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而是去做其它事情。另外,学生的兴趣不能自始至终,他们只对活动操作本身感兴趣,在交流阶段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这个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这是因为在活动操作的过程中,探究的是未知的知识,因此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他们的兴趣也就放在这上面。但是,随着活动操作的逐渐完成,未知的知识逐渐显露,学生的求知欲望逐渐得到满足,这时候,他们的兴趣也就会逐渐地减退。待到活动操作结束,他们的兴趣也就跟着结束了。很少有人再对已经完成的实验提出任何的异议。所以,在接下来的交流阶段,他们就会出现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不够活跃等现象。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这样做:1,组织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实验结果。由于各小组学生在认知水平、动手操作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这就注定了他们的实验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学生对于与自己不相同的东西总是比较感兴趣的。这时候,组织他们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就能再次激发起他们的兴趣。2,适时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在学生观察完各个小组的高塔后,他们对各小组的异同大概也了解到了一点。这时候,再提出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还有一个整改建议。这就使得学生的注意力不得不集中了。因为他们要给其他组提出整改建议,他们就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而要了解其他组的操作结果和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要对这个实验结果进行观察、讨论,才能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才能提出整改建议。因此,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紧跟着,不容学生的注意力有半点分散的机会,再加上教师适时的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问题,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让他们的注意力在实验结束后要分散的时候再次达到集中,思维的火花也能够再次被燃起。

课后,我注意到一个细节,有的小组把没完成的支架随手就丢掉了。从这个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学生的心态(管它做没做好,反正课上完了)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在课堂上,很多的科学家都是经过千百次的失败,然后才走向成功。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钻研的过程,我们的学生恰恰缺少这种精神。

篇7:《搭支架》教案

教学资源开发

本课通过指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稳固程度不同,三角形结构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正方形和六边形结构可以在中间加上横粱,构成三角形,增加它的牢固程度;向学生渗透浅显的结构力学知识,使学生能够解释各种建筑结构的道理。

本课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支架结构的建筑,发现并提出问题,激起学生对什么样的支架最坚固的问题的研究。

第二部分是组织学生动手搭建各种平面支架,如三角形、长方形、梯形、五边形、六边形等,通过动手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从而使学生发现三角形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第三部分是指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的原理,进行搭建高塔(立体支架)的比赛,并用螺母作为重物测试各组高塔的承重力和稳定性,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释周围常见建筑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我们尽可能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搭建支架,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塑料吸管、打孔器、大头针、一个小纸盒和一些大小相同的螺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 能够提出生产生活中与结构有关系的问题,并设法解释;

● 初步学会搭支架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

● 知道在不同结构中三角形结构不容易变形;

● 了解三角形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验自主设计、自主发现的乐趣;

● 意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教师先出示艾菲尔铁塔的图片,再出示文字介绍)提问:你们认识图中的建筑吗?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

3、教师介绍:艾菲尔铁塔建于1889年,由建筑师艾菲尔所设计,全塔高307米,是巴黎及法国的标志。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七十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4、提问:关于它的结构,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5、学生提出问题。

6、谈话: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通过搭支架来解决这个问题。(出示课题)

【评析】这里我选择世界近代建筑工程史上的杰出代表——艾菲尔铁塔来导入本课,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欣赏艾菲尔铁塔的雄伟高大,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另一方面,艾菲尔铁塔的结构是极具代表性的,能引起学生对三角形结构的研究。

二、探究支架的稳固性

1、什么形状的支架最稳固。

⑴谈话:下面我们就用桌上的塑料管来搭支架,各组同学相互合作搭出各种不同形状的支架,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最稳固。用塑料管搭支架时我们可以用哪些连接方法呢?

⑵学生回答。

⑶教师补充介绍连接方法:一字连接法、十字连接法、七字连接法等。(课件介绍)

【评析】搭平面支架的活动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采用什么样的连接方法最容易操作学生一般没有经验,所以这里教师先进行连接方法的介绍,我想这是学生急需老师帮助的,既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又满足了学生的需求。

⑷学生动手搭支架。

⑸谈话:你们可以把搭好的支架摇一摇、晃一晃,比较哪种形状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

⑹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⑺提问:你能使这些容易变形的支架也稳固吗?

【评析】学生通过对支架摇一摇、晃一晃后,初步发现三角形支架不容易变形,这里安排学生把容易变形的支架进行加固,进一步证明三角形支架的稳定性,加深了学生的理解。

⑻学生活动。

⑼小结:三角形的稳定性比较好。

2、提问:现在,你们知道艾菲尔铁塔一百多年来直立不倒的奥秘了吗?你们还见过哪些建筑也使用了这种结构?为什么采用这种结构?

【评析】在一开始学生欣赏艾菲尔铁塔时,他们已经注意到了它的三角形结构,不过是学生下意识的,现在通过上面的研究活动,回过头来让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就顺理成章了。

三、搭高塔

1、谈话:同学们,艾菲尔铁塔高耸直立、非常壮观,引来各国游客前去参观,你们也想搭一座这样的高塔吗?

2、提问:搭高塔前首先要做什么工作呢?(设计草图)

3、学生设计、并全班展示。

4、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下节课我们就按照这个步骤来搭高塔,并测试高塔的性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评析】制作模型前的设计工作是很重要的,通过设计学生对模型的基本结构有了一个构思,对选择什么样材料和连接方法也已经有所考虑,下面的操作就有了保障。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进行了搭平面支架的活动,知道了三角形的支架稳固性好,并且进行了搭高塔的设计工作,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完成高塔的搭建,比较哪些小组搭的高塔既坚固又美观。

2、提问:高塔的图纸设计已经好了,下面你们将怎么搭建高塔?

3、学生讨论、回答。

二、学生搭建高塔

1、谈话:高塔草图完成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材料、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进行搭高塔。

2、学生讨论选择合适的连接方法。

3、学生搭建高塔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评析】通过搭平面支架,学生已经知道三角形结构的支架不容易变形、最稳固。这里安排搭高塔的活动就是让学生学有所用,通过比赛的形式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结构的稳定性。不过这个活动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足够的时间,教师也要作必要的指导。当然比赛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过程,体会制作的艰辛、合作的重要性和成功的喜悦。

三、测试比较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

1、谈话:同学们,你们的高塔搭建完成了吗?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

2、学生讨论、回答。

3、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放螺母的方法来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做好记录。

4、学生分组实验。

5、汇报实验结果,比较各组高塔的综合性能。

6、提问: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

7、学生讨论、回答。

8、提问:有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

9、学生讨论、回答。

10、学生动手活动。

11、汇报、小结。

【评析】高塔搭建完成后评比成绩还是必需的,一方面是对学生活动的肯定,另外可以通过测试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其他组的优点,以引起他们对“为什么有些组的高塔的坚固、稳定性好?”和“有办法增强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吗?”的关注和研究。

四、总结

1、简要对本课内容作小结。

2、提问:现在老师坐的方凳不稳固了,坐上去会扭动,你有办法对它进行加固吗?

教学片断赏析

“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你们的高塔搭建完了吗?怎么测试高塔的强度和稳定性呢?

生:可以在高塔上放一些物体,比较哪个放得多。

生:可以在上面放书,看谁放的多也不倒。

生:我看还是放一些螺母好,因为螺母都是一样大小的,容易进行比较。

生:螺母那么小,怎么放在高塔上面呢?

生:可以先在上面放一块板啊,把螺母放在板上就可以了。

生:也可以放个小盒子。

师:讨论得非常热闹!确实在科学研究中进行类似的比较时必须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衡量,老师就为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大小相同螺母和一个纸盒,下面就开始测试吧!

(学生测试高塔的稳定性)

【说明】学生在讨论和汇报时的争论是正常的,这说明他们已经投入到研究的问题中去了,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他们的每一句话都代表个人或集体的观点,教师要加以鼓励。

师:说说你们的测试结果好吗?

生:我们小组的高塔可以放6个螺母。

生:我们小组放了8个螺母,再也放不上去了,再放高塔就要倒塌了。

众生:哇!

生(一脸沮丧地):我们的高塔只能放2个螺母,第3个放上去就倒塌了。

师:没关系,做科学一般不会一次就成功的,是在不断失败的基础上成功的。希望你们找出失败的原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生:我们的高塔最坚固,可以放10个螺母。

师:现在我宣布本次搭高塔比赛的第一名是第×小组,向他们表示祝贺!(教师举起冠军组的高塔)

师:为什么他们的高塔会这么坚固、稳定性好呢?

生:他们搭的高塔比较低。

生:我认为是他们的高塔用了很多斜杠,这样就不容易变形。

生:对!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结构支架不容易变形,稳定性好。他们小组的高塔就有许多三角形结构,所以他们承重力强。

师:嗯,解释得很有道理!其他组的同学能给你们搭的高塔加固一下吗?

生(齐):能。

生:只要像他们一样增加斜杠就可以了。

生:对,用斜杠把原来长方形的结构分成三角形的结构就可以了。

师:那动手试试吧!

(学生动手操作)

生:老师我们成功了,现在也可以放7个螺母了。

师:祝贺你们!

生:我们也成功了……

篇8:搭支架教学设计

一、巧搭支架,理解“日积月累”

语言学的研究表明,儿童掌握语言的步骤大致由三个环节构成,即理解—积累—运用。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只有从学生自我对学习的理解出发,从而在内心确认自身对学习的理解,才可能使学习成为成长的强大的精神力量。所以,“日积月累”的教学同样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教学。

1.故事引导

“日积月累”终究是靠理解记忆的。教师要“巧搭支架”,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把“积累”变得轻松。如在学习对联时,穿插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寓对联教育于故事情节中来引导,就能让学生在感受对联趣味性的同时,对对联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中的回文联,在导入环节,我给学生讲了“斗鸡山上山鸡斗”对“龙隐洞中洞隐龙”的故事。相传古时有位秀才去桂林斗鸡山游玩。不知不觉吟出一句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但他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绞尽脑汁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师生二人一番叙旧之后,秀才方说出内心之惑。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于是念道“:龙隐洞中洞隐龙。”当我讲完故事,学生还余兴未了,这时可趁势让学生练习:“脸映桃红_______, 风摇柳绿___________。海上飞燕_________,江内行船______。”

学习对联对现在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因为对联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为常见,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粗浅地认为只要会背、会默写就可以了。其实,五年级的对联学习是整个小学阶段对联学习的一个小结。要求除了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更要理解“回文联”“数字联”等对联的特点。在教学时,需要重点理解对联的“仄起平落”,并练习、判断对联的上下联以及找一找这些对联的规律。上述案例中,教师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联,效果不错。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学习其他对联。

2.音画辅助

“日积月累”中有很多优美的诗句,它们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对仗整齐。对这种“日积月累”的教学,我们不妨创设音画辅助情境来展开教学。如教学“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样的诗句,我利用课件,为古诗句配上一幅赏心悦目的画,用画来诠释诗意,再加点轻柔的背景音乐。这样一来,学生一边伴着音乐欣赏画面,一边带着理解吟诵诗句,既感受到诗句的意境美,又将诗句深深地刻画在心里,真正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背景引入

在古诗词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忽略了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其实,了解作者及背景简介可以帮助学生解除阅读障碍。因此在教学中,对写作背景的介绍需要予以足够的重视。

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日积月累”中的《过故人庄》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作者孟浩然平生不得志,长时期在故乡闲居。这就使他的思想感情与农民有着相通的地方,写出一些反映农村生活的“田园”诗。诗一开头,就很平淡自然,像是在聊家常一样。一天,这位农民朋友宰了只鸡,煮了锅小米饭,邀请诗人到乡下他的家里去做客……此时此刻,我们的学生也仿佛跟随诗人孟浩然来到了故人庄……

都说文章是作者在特定环境中的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较好地将作者和写作背景作一番介绍的话,就可以让学生把作者、作品和写作背景联系在一起,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这样理解性的积累轻松愉悦。

二、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栏目安排在回顾·拓展部分,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按部就班,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教学。其实,“日积月累”是前面知识学习的提炼与补充,和文本起到了一种较好的互补作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具有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意识,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

1.单元导读时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初识鲁迅”。本单元的“日积月累”中安排了鲁迅的五句名言。笔者发现其中的一句是“: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这正是学校图书馆墙上贴着的名言。上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这句话,并让学生朗读。细心的学生马上就说在图书馆见过。我适时导入“:这是鲁迅劝勉大家‘多读书,读好书’的名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认识鲁迅。”

这样自然而然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教学高潮,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课文学习时

教师在单元备课时,要善于发现“日积月累”与课文之间的链接点,将它们巧妙链接。不但要引导学生发现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和生活实践中积累鲜活的语言材料,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好习惯。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都是古代一些关于读书的名句,展现了古人关于读书的体验和方法,与本单元的课文联系非常紧密。在教学《窃读记》最后一节中的“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这句话时,可让学生结合名言“一日无书,百事荒芜”进行交流《。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介绍了将一本书读精读透的方法,可拓展学习朱熹的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如此巧妙地把“日积月累”的学习融入课文学习中,既能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累名言,又在积累语言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3.课后延伸时

“日积月累”中的内容很多时候只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完全可以“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点到面,以此类推,让积累变得丰厚。如在执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时,可以把这一块内容放在教学《七律·长征》之后,从时间安排上提前了。这样安排教学有两个好处:第一,整合了教材内容,使得教学内容相对比较集中,教师操作方便;第二,这一单元主题是走近毛泽东,感受其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领略毛泽东才情的一面,丰富了诗词的积累,学生学得更省时、更有效。之后引导学生课后搜集毛泽东诗词,并开展毛泽东诗词朗诵会。这样的“日积月累”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日积月累”。

三、巧设活动,运用“日积月累”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一个实践运用的过程。因此,“日积月累”的教学可以沟通课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外利用书籍、电脑等收集相关内容,然后在课内为学生的交流搭建一个平台,运用“日积月累”。

1. 小练笔活动

“日积月累”中大多数都是名言、诗句和词语等,对于这些语言的积累,如果仅仅只是简单机械式的记忆,那就失去了语言运用的价值。教师应立足于“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积累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样的积累才有意义,这也是“日积月累”的终极目标。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习作要求是写生活中得到的启示或是写一写关于自己的座右铭对你的启发或帮助。本次“日积月累”中有五句名言,都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因此,我把“日积月累”和习作相结合的教学指导点定为:(1)请学生读读“日积月累”的名言,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可能想到这些名言,然后用具体的事例来解释。(2)平时学生搜集了很多名言警句,你觉得哪句话对你的启发最大?和同学交流自己的座右铭,并说说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写一写这句话对自己的启发或帮助。

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学生理解了名言的深刻内涵,又让他们找到了习作的题材,更为习作语言增添了色彩,尤其把“日积月累”这种很容易造成死记硬背的练习形式,转化成了一种灵活多变、使学生思维活跃的练习形式。从而把消极的静态语言转化为积极的动态语言,并在运用中积累。

2.小创意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仅仅对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而“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也只不过是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做这一类的积累。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日积月累”推荐了有关环保方面的宣传语。在教学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当一次“广告创意总监”,以这几条标语为主题,设计一个公益广告。对于这富有挑战性的建议,学生立马来了兴趣,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小短片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

语言的积累,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这样的教学,把积累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学生学得活,记得牢,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巧创方式,拓展“日积月累”

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好积累的途径和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不少课堂只是为读而读,为背而背,致使“日积月累”的教学显得乏味无趣。那么,如何拓展“日积月累”呢?

1. 擂台式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歇后语教学。教学前,可先让学生了解、查阅这几个歇后语背后的典故,上课时再讲给同学们听听。不少学生本来就是“三国迷”“水浒迷”,对四大名著人物了如指掌,这样一来,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然后,可组织开展“名著歇后语擂台赛”,让学生收集有关名著歇后语。没过多久,整整一黑板的歇后语让全班同学在比赛中享受了学习的快乐、积累的乐趣。班里更是兴起了一股“读名著”热潮。

不难看出,这种擂台式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学习任务的有效完成,还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浸润在文化之旅中。

2.展览式

“日积月累”中很多都是富有人生哲理的名言名句、成语、歇后语等。因此,可以让学生将语言材料做成书签、书法作品进行展示,或是将资料编成小报在全班交流。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由点到面,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向课外积累,使学生的积累“立体”起来。

3“.藏宝式”

我让全班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了一个本子,并自己制作封面,将他们平时的“日积月累”资料收录其中,还可以放入相关的查找资料。不少学生的“藏宝袋”中不仅“宝物”多,而且含金量高,常常受到教师和同学的青睐。

上一篇:祛除雀斑的饮料有哪些下一篇:五原县塔尔湖镇小学申报少年宫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