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总结讲话

2024-04-21

十个全覆盖总结讲话(精选6篇)

篇1:十个全覆盖总结讲话

马尾山村“十个全覆盖工程”

推进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马尾山村1976年建村,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东15公里处,辖区总面积19.9平方公里, 下辖5个村民小组,共268户860人,其中:蒙、达斡尔、满等少数民族35人。该村有五保户2户2人,低保户21户30人,贫困户57户89人,种植业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2014年,该村人均纯收入4100元,其中:贫困户人均纯收入2720元。该村委会办公室160平方米,现有党员24名。

二、产业发展情况

该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以种植业为主。该村现有耕地18440亩,人均21.44亩,草场面积1500亩,人均1.74亩,种植业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该村主要发展的产业是玉米种植。

现有专业合作社一个,鄂伦春自治旗龙云杂粮种植合作社,现有联合收割机3台,大型坝地机1台,大型拖拉机1台,554拖拉机3台,小型装载机1台,前四后八卡车1台。2015年种植玉米900亩。预计年产值70万元,利润25万元。

三、工作推进情况

危草房改造工程同新农村建设同步运行,把新房、新村、新农民紧密联系在一起,整体推进。

1.危房改造工程情况。马尾山村总房数230个,危房190个,需拆除新建的120个(含7个特殊情况),拆除需要补偿的23个,需维修的24个,不拆不建30个。目前,现已拆除52个,新建砖房27户,总面积1096平方米,现已全部完工;新建挤塑板房共22户,总面积704平方米,现已全部完工;已完成修缮加固共计24户,面积1680平方米。与21个危房户签订补偿协议,对1773.17m²房屋进行补偿177,317元整。

2.街巷硬化、绿化情况。马尾山村街巷硬化规划实施建设里程7.06公里,目前已完成6.76公里。规划建设围墙7900米,目前,已完成1328延长米。规划铺设甬道5250米,已完成200米。巷道植树2000延长米,共500棵。悬挂宣传展板500延长米,600块。

3.安全饮水工程情况。马尾山村目前已安装净水设备51户,剩余217户净水设备即将到位,准备安装。

4.村村通电及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情况。马尾山村已完成电网改造升级,全部覆盖。

5.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情况。马尾山村项目已全部覆盖。6.校舍安全工程情况。目前马尾山村无校舍,该项工程不涉及。

7.卫生室建设情况。目前已建设卫生室一所,面积60平方米。

8.文化活动室工程。目前已有活动室,现已投入使用。9.便民连锁超市工程情况。目前已建便民超市一所,面积

3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

10.社会保障工程。目前,马尾山村参加养老保险383人,高龄津贴7人,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四、存在问题

目前,“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已得到大多数村民的理解与支持,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标准严,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村民群众的主体意识还需进一步激发,主动意识不强,少数人等待观望态度明显,存在等、靠、要思想;二是群众自筹部分资金难以及时到位;三是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者较多,导致工程建设劳力投入不足。

五、主要措施

一是坚持宣传引导,营造工作氛围。马尾山村“十个全覆盖”工程4个工作推进组积极走访,充分发挥宣传舆论导向作用,采取挨家挨户宣讲、媒体宣传、召开村民代表会等方式,按照“政府引导、村民自愿”的原则,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介绍“十个全覆盖”的内容、扶持政策、补贴标准和相关程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特别是针对思想保守、坐等观望的部分村民,经多次走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好思想动员,多层次、多角度激发他们参与和支持“十个全覆盖”工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快了进程推进步伐。

二是调查摸底到位,做到户清底明。工作推进组进驻马尾山村,历时近3个月的时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有近600人次逐户对村民进行了走访调查,对每户的居住条件、环境卫生、房屋状况及村民对建房的愿望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明确核实,作好记录登记,并签定拆迁协议等相关工作,真正做到了对全村所有危草房户底数清,情况明,登记准。

三是坚持多措并举,保持平稳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推进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工作推进组正视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抓机遇、抢进度,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宜新则新,宜修则修,以百姓现实需求为着眼点,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法、新的工作模式,实行特事特办、急事速办,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为加快危草房改造进程开辟“绿色通道”。对闲置废弃房屋拆除的、危草房改造的房屋进行统一补偿标准,先拆先补偿或先拆先建,实施分散和集中改造相结合,切实把危草房改造工作抓实、抓细、抓好,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改造工作,确保了每个已拆房家庭在入冬前都住进新房。

四是严格工作纪律,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推进组对驻村所有干部职工严格要求,工作组自筹资金解决吃饭、住宿问题。工作期间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村委会召集村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众意愿;对已经拆除危草房的家庭,推进组积极协调乌鲁布铁镇供电所保障村民日常用水、用电等方面正常及用电安全;组织工作人员,帮助没有劳动能力的村民拆除危草房,并按村民要求把拆除的材料摆放整齐。有村民撰写了“十个全覆盖”的诗歌和文章颂扬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五是及时更新信息,做好各项统计。通过摸底调查,工作推进组详细掌握了马尾上的基础情况,绘制了《马尾山村危房改造统计表》和《马尾山村危房改造工程汇总表》,将各项指标不断细化,对每天的进度实时更新记录,为旗委、旗政府全面掌握马尾山村开展危草房改造工作提供详实的依据,也为马尾山村干部的工作提供第一手基础材料。

总之,“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任务重,压力大,还存在着各种困难和问题,但我们相信,在旗委、旗政府的有力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马尾山村全体驻村干部职工和广大村民群众将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群策群力,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十个全覆盖”工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篇2:十个全覆盖总结讲话

2016年,我旗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盟委“十个全覆盖”工作部署,按照“牧区不漏一个牧户”的总体要求,积极协调部署、广泛动员推进、全力以赴攻坚,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工程推进情况

全年计划投资00亿元,重点推进00个嘎查、00个浩特建设任务,巩固提升2014、2015年工程建设成果。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00万元,其中,十项工程完成投资00万元、人居环境整治及其他扩面工程完成投资00万元。

(一)危房改造工程。计划投资00万元,改造危房000户,目前,已全部开工,竣工00户,完成投资00万元。

(二)安全饮水工程。计划投资00万元,新打水源井00眼,实施自来水工程00处,解决00人、00万头(只)牲畜饮水安全问题。现待盟水利局下达任务。

(三)街巷硬化工程。计划投资00万元,街巷硬化00公里。目前,盟级已下达第一批任务00公里,开工建设00公里,完工00公里,完成投资00万元。

(四)村村通电工程。计划投资00万元,通网电00 户。目前,已建设10KV线路00公里,通电00户,完成投资00万元。

(五)广播电视和通讯工程。计划投资00万元,安装“户户通”设备00套,建设地面数字发射基站00座、广播村村响

村蹲点指导推进工程建设,协调解决工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旗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统筹全局工作、亲自负责重大问题、亲自解决难点问题;其他旗级领导包嘎查指导、全程负责;分管领导驻扎一线、狠抓落实;牧民群众积极投工投劳、自拆自建;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了全旗上下一盘棋、干部群众一条心、合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的浓厚氛围。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旗千名干部下基层三级示范抓引领工作的通知》等有关文件,从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考核督查、加大问责力度等方面激励下乡驻村干部全身心投入到“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同时,积极协助自治区督导组、盟包联督导工作组开展入户督查指导工作,做到了不漏一个嘎查、不漏一个浩特、不漏一个牧户,对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保证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二)加强宣传引导,发挥牧民主体作用。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微信、广告牌等对“十个全覆盖”工程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旗级领导、各苏木镇、帮扶单位及驻村干部通过深入生产一线,走访群众等形式,广泛宣传“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大意义、建设内容和工作原则,并利用“十个全覆盖”工作通报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工程进展及工作计划,使“十个全覆盖”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牧民知晓率达100%。突出牧民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动牧民广泛参与、投工投劳、出资出力,做到思路由群众酝酿、办法由群众提出、建设以群众为主,并通过开展“最美家庭”评选、“十个全覆盖”主题演讲比赛,营造群众积极参与、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引导牧民主动、积极开展拆除危旧房、废弃圈舍工作;危房改造方面,针对贫困户、60岁以上老人、外出户等不同人群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补贴政策、建设方式,创新推进措施,因户施策,推进危房改造工程,并按照抢时间、赶进度、保质量原则,规定7月初前危房改造全部开工建设、8月末完成建设任务,进行销号式统计,确保日日有进度,天天有成果。三、五结合创新性工作落实情况

根据盟委、行署工作部署,我旗结合牧区工作实际开展“五结合”创新性工作,旗、苏木镇、嘎查三级制定了“五个结合”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一)与扶贫攻坚相结合。摸清底数,各帮扶单位、苏木镇及嘎查“第一书记”全部深入嘎查浩特,逐门逐户采集信息、照相留档,做到一户一手册一明白卡,实行精准脱贫动态管理,使十个全覆盖工程和精准脱贫结果可追溯。

(二)与新牧区建设相结合。以“十个全覆盖”工程为抓手,实施房、水、路、电等十项工程,同时开展以“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硬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快推进新牧区建设,牧区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新牧区示范嘎查。

(三)与美丽乡村相结合。实施“一事一议”美丽乡村项目,进一步优化嘎查文化室、卫生室等公共资源配置、改善牧民群众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建成基础设施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同时围绕 “最美家庭”“美丽庭院”等进行评选,营造“户户争创、人人争优、群众受益”的良好氛围。

篇3:论“十个全覆盖”

两年多来, 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盟市旗县党政领导亲自指挥, 机关干部驻村推进, 广大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广泛参与, “十个全覆盖”工程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农村牧区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住上新房、喝上干净水、用上常电、看上电视的农牧民喜笑颜开。媒体称赞“十个全覆盖”是民心工程、民生工程、扶贫工程、发展工程、强基固本工程、乡风改变工程, 从不同角度概括得很准确。

这项工程已经取得的显著成绩、农牧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社会层面的良好反映, 说明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创造性地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 把握了时代发展要求, 顺应了民心民意, 认准了群众需求;说明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具备了实施这样一项庞大工程的经济实力、政治魄力、动员能力和组织合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无论哪一级党委、政府, 只要为老百姓办一两件能够载入史册的好事实事, 那就可圈可点。

今年是实现“十个全覆盖”的最后一年, 因而也是关系十项工程实现全覆盖最关键的一年, 这个关键就是如何真正做到十个“全”。从数量意义上讲, “十个全覆盖”应做到一村不留一户不漏。全覆盖意味着, 街巷硬化、村村通电、校舍建设、卫生室建设、文化活动室建设、便民超市建设这六项应当是一个嘎查村也不能留白;全覆盖意味着, 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广播电视、养老医疗低保等四项必须是一户农牧民也不能漏掉, 其中享受养老医疗低保, 只要符合条件, 一个人也不能漏掉。从质量意义上讲, “十个全覆盖”应做到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正如有些地方老百姓所要求的, 不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搞成在土房墙上抹一层水泥、刷一层涂料的面子工程, 面子里子都要保证质量;不要把“十个全覆盖”工程搞成只顾沿路、不顾偏远的沿路工程, 偏远落后贫困地区更要覆盖到。从长远意义上讲, “十个全覆盖”应做到建设、管理、维护、运行相衔接。努力实现各项工程优质建设、精细管理、适时维护、有效运行, 让老百姓长期受益, 笑口常开, 避免过不了两年旧貌重现。从协调发展上讲, “十个全覆盖”应和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2015年9月初, 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 抓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农村牧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三项重点工作, 是万名干部下乡驻村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提升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进一步构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进一步夯实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 力争2016年基本完成“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确保2017年各项工作任务都见到新的成效。

“十个全覆盖”是改善提升农村牧区嘎查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工程, 推进农村牧区产业发展是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的基础和前提, 推进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农村牧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推动农村牧区加快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三项缺一不可。就我区农村牧区大多数嘎查村来讲, 基础设施条件差、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现象较为普遍, 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粗放、体制机制改革滞后、难以摆脱靠天吃饭局面的问题更为突出。由于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性改善, 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 收入差距由2008年的105元扩大到2015年的646元。所以, 注重一个“全”字, 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协调推进“十个全覆盖”、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基层组织建设, 是尽快改变农村牧区落后面貌的必然选择,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实现“十个全覆盖”一村不留一户不漏, 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建设、管理、维护、运行相衔接, 与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决定的要素是有标准、有责任、有制度、有机制。

标准化是现代社会一些领域的重要特征。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强调各项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十个全覆盖”、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不能没有衡量的标准。我区地域辽阔, 环境条件差异大, 发展不平衡, 农村牧区有差别, 各地情况不一样。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不定标准的理由。怎样才算“十个全”, 怎样才能一村不留一户不漏, 各项工程的质量如何保证, 各项工程如何管理维护和运行, 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怎么衡量, 各类基层组织的作用怎样评价, 这些都需要有标准。制定标准要从不同衡量对象、不同层级、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 坚持党委、政府统筹, 需要由哪一级、哪个部门制定就由其制定。

责任明确、责任主体确定, 是确保“十个全覆盖”、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各项工程、产业发展、基层组织建设都要明确责任, 确定责任主体。责任明确, 责任主体才能严格按照标准保质保量地建设“十个全覆盖”的各项工程, 才能用新发展理念统领嘎查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才能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制度是确保“十个全覆盖”、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质量和效率的准则。“十个全覆盖”在整体上是一项创新型工程, 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制度是充分发挥各项工程功能和作用的迫切需要。制度健全才能保证各项工程精细管理、适时维护、有效运行, 让老百姓切实受益。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建设现代农牧业, 同样需要创新经营体制, 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本身就是立足于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强化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 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的过程。

机制是实现“十个全覆盖”、推进嘎查村产业发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三者甚至整个农村牧区、农牧业和农牧民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是各项制度包括运行、监督、反馈、完善、考核、评价、奖惩等相互衔接、无缝对接的机理。机制的作用取决于制度的完善, 制度的可行性依赖于明确的标准和强烈的责任, 而强烈的责任说到底是来自于坚定的为民利民情怀。

篇4:十个全覆盖总结讲话

一村一精品,一村一特色。宁城县在乡村建设中,坚持“文化为魂”理念,注重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通过整体规划、集中打造,多角度、全方位地发挥村庄的个性和亮点,提升文化内涵,做到片区有样板、点上有精品。

随着“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深入推进,五化镇“甜蜜之路、十里梨塘”联村片区、小城子镇“红色之旅、幸福五宁”片区、甸子镇黑城“西汉文化村”、大明镇半截塔“契丹风情村”以及大城子镇“三瓦”联建、八里罕镇五村联建、三座店镇六村联建、存金沟乡草沟门整村搬迁等一批精品片区脱颖而出,成为广大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点上,60个精品文化室、141个精品示范村及一大批文化特色村正在建设中。

呵护文化,留住乡愁。宁城县结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工作,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旅游环线、红色文化特色村、蒙元文化特色村、契丹文化特色村、西汉文化特色村和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村。

革命老区老局子村提出“凝炼红色精神鼓舞人,挖掘红色资源吸引人,打造红色亮点震撼人,创造红色经典感召人”的思路,多方筹资建成陈子实烈士殉国纪念园,并整理宣传陈子实烈士事迹,弘扬老区精神和抗战精神,激发了当地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

五化镇按照“修旧如旧”的理念,通过征求村民意见,将村里老一辈在五六十年代用智慧修建的“石头房子”完整保留下来,现在石墙石瓦的石头房子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村里准备挖掘石头资源,让游人走石板路、住石头屋、推石碾,结合水果采摘,开发旅游项目。

在辽中京遗址所在地大明镇城里村,一座占地10余亩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灰墙灰瓦、墙上的特色挂件以及广场上的设施,无不透出古朴典雅的辽代风韵。为打造以契丹文化为主基调的旅游环线,今年该镇特意聘请专家对城里、城西、三姓庄等自然村进行统一规划,打造辽文化特色村。

在挖掘历史文化的同时,该县还注重提炼产业文化。在“蔬菜之乡”大双庙镇,立足做大做活黄瓜文章,打造“黄瓜小镇”文化品牌,沿线4个村庄围绕黄瓜主题,规划建设以黄瓜起源、开始、新里程为脉络的产业介绍和产业文化展示,各种已建成的展板、路标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观赏。

在“苹果之乡”五化镇,沿途12个村建造以苹果元素为主题的广场游园、路标景观等20余个,“甜蜜之路”标识、苹果文化广场、青苹果乐园、红苹果乐园……一个个造型别致新颖。苹果文化的融入,让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山乡在世人面前一展靓丽新姿。

一批主题鲜明的文化室,让宁城县的乡村建设有了文化的灵魂。大城子镇上五家村发挥蒙古族文化和斯琴高娃名人故居优势,结合查玛舞文化遗产,打造了具有蒙元特色的文化活动室;黑里河范杖子村文化室突出挖掘“第一支游击队诞生地”的文化根源,建设了具有抗战特色的文化室;小城子镇三家村依托当地舞龙舞狮的民间传统,建成了特色民俗文化室;八里罕镇塔其营子村、温泉街道热水村等村庄,独具特色的文化室、展览馆让人流连忘返。

篇5: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

按照自治区王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召开这次“十个全覆盖”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开阔视野,相互学习,寻找差距,激发干劲,推动我区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十个全覆盖”工作实现新突破。昨天大家参观了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左中旗5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和新农村建设情况,今年上午又实地查看了东南营子、西瓢仗子、东三眼井3个村建设情况。刚才,红庙子和文钟镇两位书记作了总结汇报,提出了明年的工作想法。后道、二道井子、三道井子等5位村书记进行了汇报和发言。大家讲的都很好,文林书记全面总结了今年“十个全覆盖”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了20xx年的工作任务。很具体、很全面,我都同意,请大家会后认真抓好落实。

十个全覆盖工作启动以来,全区上下按照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上下联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思路清。统筹办牵头,对全区27个行政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准确掌握我区“十个全覆盖”工作的家底,并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到周边地区、发达地区和我市开展“十个全覆盖”工作做的好的地区进行了观摩、学习,确立了“十个全覆盖”工作的三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对思路进行完善,保证了“十个全覆盖”工作的扎实推进。二是标准高。红山区是赤峰市中心城区,村相对较少,基础条件较好,工作启动之初就提出了要实现高标准的“十个全覆盖”工作。目前看,在安全饮水、文体设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几个项目标都远高于自治区的水平。刚才文林书记在讲话中也提到,我区按照高标准,全年累计投入7188.1万元,改造危房200户、饮水安全5处,硬化街巷27公里,改造电网103公里,建村村通广播电视信号站2处,提档标准化卫生室11所、文化活动室8所,完成了11个行政村的高标准“十个全覆盖”。三是有创新。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式,在基础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的东南营子村、东三眼井村北沟、文钟村西瓢仗子自然村、西南地村和三道井子河西自然村,重点实施了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同时,经过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成功进入“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试点”,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创造了条件。

应该说,通过大家一年的努力,我区“十个全覆盖”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但在工作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合力不强。“十个全覆盖”工作涉及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涵盖了镇、村全部工作,涉及区直部门和领导多,需要区、区直部门、镇、村合力推进工作。目前,一些领导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平衡,一些区直部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镇、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主动性不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未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规划标准不高。近几年,我区将规划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把城市、园区、产业发展的规划工作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农村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规划相对滞后,与发达省区相比对规划的重视程度及实施的严格程度存在差距。随着“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特别是今年实施“十个全覆盖”工作,我区制定了一些镇、村规划,但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发展、农村现实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存在脱节,结合不紧、衔接不够,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村级规划必须要因地制宜,避免大拆大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要以规划为统领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作。三是管理机制的问题。今年,我区开展了村、屯的整治工作,各级各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整体环境美丽了,但长效保持存在问题,仍有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另外,文化室、活动室利用率不高,有些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四是宣传发动工作不到位。“十个全覆盖”的十项工作内容和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需要宣传、组织、发动提高百姓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但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区里投入资金和原材料,村里无法调动村民出力的情况。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原因是宣传不到位。村民对“十个全覆盖”的政策、益处理解不深,广大村民对此项工作关注度和参与支持热度不高;另外一个原因是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不强。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下一步工作工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下面,我就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十个全覆盖”工作是自治区党委决定推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城乡统筹工程,同时,也是向自治区建区70周年献礼的重大民生工程。“十个全覆盖”工作启动以来,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推进方案,同时,投入了大量的项目和资金,自治区对基层的支持力度很大,因为赤峰属于欠发达地区,实施7:3的投入比例。近期,王君书记批示,要求各旗县区组织开展“十个全覆盖”观摩工作,自治区已在呼市和通辽召开了两次“十个全覆盖”观摩推进会,市里也已经组织各地的分管同志,先后到河北、江浙发达地区进行了两次观摩学习,区里的相关负责同志也至少参加了两次观摩学习,从一系列的决策部署上看,一方面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级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从红山区的角度讲,这本身也是我们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应有之义,如果连“十个全覆盖”都做不到,就谈不到实现城乡一体。“十个全覆盖”给我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抓手,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项工作做好。实施好“十个全覆盖”是我们红山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现实需要,红山区也有加快实施的基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去年财政收入已经突破30亿大关,城乡两项收入中农民收入达到了1362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3143元,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比国家的要小很多,证明我们城乡的差距在不断拉近。另外,这几年“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区里对农村投入的加大,也为做好这项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因此,区级党政有关领导、区直相关部门和各镇街、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十个全覆盖”工作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作为惠及广大农村群众最大的惠民工程,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干部力量向农村安排,从而保证“十个全覆盖”、新农村建设实现质的跨越,保证农村面貌真正实现一个质的变化。

二、突出重点,确保“十个全覆盖”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区委、区政府决定对我区“十个全覆盖”工作思路做出进一步调整,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十个全覆盖”三年工作两年完成。自治区决定,利用3年时间实现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考虑我区行政村数量少,基础比较好,并且大部分村属于近郊村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两年高标准、高质量实现“十个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即到20xx年底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的任务。第二,启动“1331”美丽乡村建设。我区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地区,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要按照“1331”思路进行。即:一条主线。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这条美丽乡村建设的主线开展工作;三种类型。文化旅游带动型、产业支撑型、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型;三年时间。20xx-20xx年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这项工作要加快实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争取到20xx年底之前,完成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一个目标。将农村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乡土气息浓厚、产业特色明显、社会安定和谐的农民幸福家园。第三,工作重点是“三线一带”,即围绕111国道(红庙子东部公路沿线)、赤新线(南山生态园以南)、306国道三条线,在赤峰城区东南部打造精品示范村风景带。这是我们推进“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要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要统筹兼顾。刚才,文林书记对明年的工作思路和任务进行了明确。20xx-20xx年,我区计划投资5.38亿,每年区级财政安排不少于万,明年计划投入近2亿元,其中,上级投入1.08亿元,本级投入0.68亿元,集中实施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农村街巷硬化等287个项目,全面完成剩余16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其中重点建设10个美丽乡村。可以说,明年将是集中攻坚、任务繁重的一年。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坚持高标准推进的原则,统筹考虑“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坚决消除把“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当作两回事、两项工程的思想误区,强化以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统筹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特别是二道井子、三道井子等10个重点村,要借鉴今年的经验和先进地区的做法,在保持好原有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力争打造全市乃至自治区的工作亮点。规划局要牵头做好规划工作,特别是几个重点村的规划。对于未列入重点建设的村,要保质保量完成高标准“十个全覆盖”建设任务,在这个基础上,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注重搞好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衔接,为下一步在高标准“十个全覆盖”的基础上,打造美丽乡村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同时,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投入量大,单靠区本级投入,只能做2、3个村,27个美丽乡村全覆盖是不可能的。需要相关部门整合资金、整合项目,捆绑使用、有重点的集中投入资金。特别要加大对“十个全覆盖”、美丽乡村、“一事一议”以及一些其他的涉农资金争取力度。要广开思路,鼓励企业、创业成功的有识之士及广大村民参与支持相关工作。同时,要鼓励百姓筹资投劳,多渠道想办法筹集资金,为我们推动实施“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要依法依规。今年是“十个全覆盖”实施的第一年,各地区都处于摸索阶段,由于缺乏经验,沟通不畅,加上时间紧任务重,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手续不健全、程序不合规的问题,也影响了项目实施的效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对整个流程有了清晰的把握,也积累的一些经验,明年不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下一步实施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来推进工作。当前各项工程均属于项目非施工期,也是项目前期准备的最佳时期。分管的领导,统筹办、相关的部门和镇村要充分利用冬闲时间,抓紧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认真做好项目规划、立项、申报、审批、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准备,严格执行项目立项、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相关规定,保证20xx年施复工、新建项目能够第一时间动工建设,为完成年度任务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三是要长效管理。实施“十个全覆盖”的最终目的是为群众提供便利,让群众享有更好的服务。调研中我们发现,刚说的两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做“十个全覆盖”、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设立卫生设施,在这个长效机制的建立上,还是要下功夫,农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还需要过程,现在看靠什么来改变,一个是靠镇村的宣传,组织说服工作,另外一个是靠管理。下一步,要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城乡发展理念,把延伸管理作为巩固“十个全覆盖”工作成果的重要环节,加快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管理机制。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将规划、城管、环卫、公路养护等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向农村延伸,严格清理各种违法违规的私搭乱建,定期清运、处理村庄内的各种垃圾。通过管理来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同时,文体、司法等部门要深入到镇村中,和镇里一起努力,组织队伍,开展培训,让村民自主的开展活动。东南营子、东三眼井、西南地、三道井子河西村已经建成的村,要以镇村为主体,文化部门配合指导,把文化设施用起来,把大家的精力、注意力集中到一些健康的、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这个阵地用好了,对于做好信访、维稳、劳动纠纷排查化解也是有好处的。同时要向孩子开放,充分利用活动室,让学校的老师为孩子们集中开展一些培训,孩子带着大人用,切实发挥文化设施用途。

四要做强产业。要把“十个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与我区提出的建设城郊型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比较优势,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比如:二道井子、三道井子村,利用周边稻谷南山项目、二道井子文化遗址,打造文化旅游项目,黑沟门利用寿康紫晶果园,打造生态休闲农业项目。聂胡地和文钟村要围绕工业园区、农产园谋划发展,实现园区拉动、产业拉动,吸引更多的人就业,解决百姓增收的问题。要加大高附加值设施农业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二道井子的花卉、东三眼井的`小柿子品牌效益。总之,各个镇村做好新农村建设,要在有产业支撑、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力争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以产业支撑更好的推进“十个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三、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十个全覆盖”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的部门多,需要投入的精力大。没有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沟通、密切协作,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

一是明确职责,实现合力攻坚。

“十个全覆盖”工作我们有领导小组,也明确了工作职责,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各部门也存在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扯皮、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也存在上对下的问题。刚才,文林书记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各相关部门要对照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里再强调一下,我们被列入美丽乡村试点地区,也要求成立美丽乡村组织机构,我区“十个全覆盖”、美丽乡村工作目标是同向的,我们就不再成立另一个新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一个机构要承担两项职责,统筹抓好工作。组长仍由晶华区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文林书记和仕民区长担任,因为美丽乡村是财政主导的项目,对上联系、对下沟通更便利,其他的不变。领导小组要坚持牵头抓总,严格把关定向,认真谋划好农村未来发展。各推进组组长要分兵把口,认真研究,制定出分管领域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统筹办要履行好统筹规划、指导协调的职责,保证各项工作衔接顺畅。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要负责行业指导和资金筹措,积极保障工作落实。两办督查室要认真执行周调度、旬督查、月通报、季总结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严格通报问责。为强化组织领导,建议把财政、发改部门的分管副局长纳入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副主任,主要做好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统筹工作,推进形成上下联动高效顺畅的工作推进和运行机制。

二是规范程序,严抓工程质量。

“十个全覆盖”工程质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也关乎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在争创一流建设速度的同时,也要争创一流的建设质量,决不能因为是惠农项目,出现降低标准、缩水走样等现象。要认真履行工作程序,坚持事前公布、事中监督、事后审计,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财审监评审制,建立完善群众监督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实现依法规范建设,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抓得紧、建得好、用得久,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三是主动担责,确保目标完成。

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镇村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承担责任,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切实把工作落实下去。同时,农民作为直接受益者,也是实施主体。各个镇、村要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宣传、组织、发挥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给农民讲透政策,讲清目的,把好事宣传到位,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群众参与的创造性,提高村民主人翁精神,提高大家主动筹资投劳的积极性。凡属村民自己可干、能干的工程,尽量让村民参与,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建设成本,努力实现思路由村民参与酝酿、办法由村民提出、工程由村民参与实施、质量由村民监督评判、结果达到村民满意的目标。各个镇村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选出村民代表,参与“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

篇6:十个全覆盖总结讲话

市委常委、红山区委书记 姜宏

(2014年11月28日)

同志们:

按照自治区王君书记的指示精神,我们召开这次“十个全覆盖”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让大家开阔视野,相互学习,寻找差距,激发干劲,推动我区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十个全覆盖”工作实现新突破。昨天大家参观了通辽市科尔沁区、科左中旗5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和新农村建设情况,今年上午又实地查看了东南营子、西瓢仗子、东三眼井3个村建设情况。刚才,红庙子和文钟镇两位书记作了总结汇报,提出了明年的工作想法。后道、二道井子、三道井子等5位村书记进行了汇报和发言。大家讲的都很好,文林书记全面总结了今年“十个全覆盖”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了2015年的工作任务。很具体、很全面,我都同意,请大家会后认真抓好落实。

十个全覆盖工作启动以来,全区上下按照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安排部署,上下联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思路清。统筹办牵头,对全区27个行政村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调研,准确掌握我区“十个全覆盖”工作的家底,并组织相关人员,先后到周边地区、发达地区和我市开展“十个全覆盖”工作做的好的地区进行了观摩、学习,确立了“十个全覆盖”工作的三年规划和工作计划,并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不断对思路进行完善,保证了“十个全覆盖”工作的扎实推进。二是标准高。红山区是赤峰市中心城区,村相对较少,基础条件较好,工作启动之初就提出了要实现高标准的“十个全覆盖”工作。目前看,在安全饮水、文体设施、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等几个项目标都远高于自治区的水平。刚才文林书记在讲话中也提到,我区按照高标准,全年累计投入7188.1万元,改造危房200户、饮水安全5处,硬化街巷27公里,改造电网103公里,建村村通广播电视信号站2处,提档标准化卫生室11所、文化活动室8所,完成了11个行政村的高标准“十个全覆盖”。三是有创新。按照“试点先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方式,在基础条件好、区位优势明显的东南营子村、东三眼井村北沟、文钟村西瓢仗子自然村、西南地村和三道井子河西自然村,重点实施了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同时,经过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成功进入“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推进试点”,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创造了条件。

应该说,通过大家一年的努力,我区“十个全覆盖”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但在工作运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工作合力不强。“十个全覆盖”工作涉及到农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涵盖了镇、村全部工作,涉及区直部门和领导多,需要区、区直部门、镇、村合力推进工作。目前,一些领导在推进

“十个全覆盖”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精力不平衡,一些区直部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镇、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主动性不强,存在“等、靠、要”的思想,未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规划标准不高。近几年,我区将规划工作摆在了突出位置,把城市、园区、产业发展的规划工作提高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农村城乡统筹发展方面的规划相对滞后,与发达省区相比对规划的重视程度及实施的严格程度存在差距。随着“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特别是今年实施“十个全覆盖”工作,我区制定了一些镇、村规划,但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产业发展、农村现实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存在脱节,结合不紧、衔接不够,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村级规划必须要因地制宜,避免大拆大建,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要以规划为统领来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十个全覆盖”工作。三是管理机制的问题。今年,我区开展了村、屯的整治工作,各级各部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整体环境美丽了,但长效保持存在问题,仍有垃圾乱堆乱放现象。另外,文化室、活动室利用率不高,有些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没有形成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四是宣传发动工作不到位。“十个全覆盖”的十项工作内容和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百姓是最大的受益者,需要宣传、组织、发动提高百姓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但在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区里投入资金和原材料,村里无法调动村民出力的情况。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原因是宣传不到位。

村民对“十个全覆盖”的政策、益处理解不深,广大村民对此项工作关注度和参与支持热度不高;另外一个原因是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组织、发动群众的能力不强。这些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在下一步工作工程中认真加以解决。

下面,我就扎实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再讲几点意见。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增强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十个全覆盖”工作是自治区党委决定推动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城乡统筹工程,同时,也是向自治区建区70周年献礼的重大民生工程。“十个全覆盖”工作启动以来,上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了推进方案,同时,投入了大量的项目和资金,自治区对基层的支持力度很大,因为赤峰属于欠发达地区,实施7:3的投入比例。近期,王君书记批示,要求各旗县区组织开展“十个全覆盖”观摩工作,自治区已在呼市和通辽召开了两次“十个全覆盖”观摩推进会,市里也已经组织各地的分管同志,先后到河北、江浙发达地区进行了两次观摩学习,区里的相关负责同志也至少参加了两次观摩学习,从一系列的决策部署上看,一方面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上级党委、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从红山区的角度讲,这本身也是我们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提供应有之义,如果连“十个全覆盖”都做不到,就谈不到实现城乡一体。“十个全覆盖”给我们提供了

实实在在的抓手,我们没有理由不把这项工作做好。实施好“十个全覆盖”是我们红山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的现实需要,红山区也有加快实施的基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去年财政收入已经突破30亿大关,城乡两项收入中农民收入达到了1362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3143元,城市和农村的收入差距比国家的要小很多,证明我们城乡的差距在不断拉近。另外,这几年“一事一议”项目的实施,区里对农村投入的加大,也为做好这项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因此,区级党政有关领导、区直相关部门和各镇街、村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十个全覆盖”工作作为推动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来抓,作为惠及广大农村群众最大的惠民工程,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干部力量向农村安排,从而保证“十个全覆盖”、新农村建设实现质的跨越,保证农村面貌真正实现一个质的变化。

二、突出重点,确保“十个全覆盖”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区委、区政府决定对我区“十个全覆盖”工作思路做出进一步调整,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十个全覆盖”三年工作两年完成。自治区决定,利用3年时间实现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考虑我区行政村数量少,基础比较好,并且大部分村属于近郊村的实际,我们提出了两年高标准、高质量实现“十个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即到201年底全面完成“十个全覆盖”的任务。第二,启动“1331”美丽乡村建设。我区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试点地区,规划、建设美丽乡村,要按照“1331”思路进行。即:一条主线。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这条美丽乡村建设的主线开展工作;三种类型。文化旅游带动型、产业支撑型、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型;三年时间。2015-2017年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这项工作要加快实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努力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争取到2016年底之前,完成美丽乡村的全覆盖;一个目标。将农村建设成为规划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乡土气息浓厚、产业特色明显、社会安定和谐的农民幸福家园。第三,工作重点是“三线一带”,即围绕111国道(红庙子东部公路沿线)、赤新线(南山生态园以南)、306国道三条线,在赤峰城区东南部打造精品示范村风景带。这是我们推进“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思路。要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是要统筹兼顾。刚才,文林书记对明年的工作思路和任务进行了明确。2015-2017年,我区计划投资5.38亿,每年区级财政安排不少于2000万,明年计划投入近2亿元,其中,上级投入1.08亿元,本级投入0.68亿元,集中实施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农村街巷硬化等287个项目,全面完成剩余16个村的“十个全覆盖”,其中重点建设10个美丽乡村。可以说,明年将是集中攻坚、任务繁重的一年。各级各部门要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工作举措,坚持高标准推进的原则,统筹考虑“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坚决消除把“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当作两回事、两项工程的思想误区,强化以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统筹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特别是二道井子、三道井子等10个重点村,要借鉴今年的经验和先进地区的做法,在保持好原有历史面貌的基础上,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力争打造全市乃至自治区的工作亮点。规划局要牵头做好规划工作,特别是几个重点村的规划。对于未列入重点建设的村,要保质保量完成高标准“十个全覆盖”建设任务,在这个基础上,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注重搞好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衔接,为下一步在高标准“十个全覆盖”的基础上,打造美丽乡村做一些基础性工作。同时,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投入量大,单靠区本级投入,只能做2、3个村,27个美丽乡村全覆盖是不可能的。需要相关部门整合资金、整合项目,捆绑使用、有重点的集中投入资金。特别要加大对“十个全覆盖”、美丽乡村、“一事一议”以及一些其他的涉农资金争取力度。要广开思路,鼓励企业、创业成功的有识之士及广大村民参与支持相关工作。同时,要鼓励百姓筹资投劳,多渠道想办法筹集资金,为我们推动实施“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二是要依法依规。今年是“十个全覆盖”实施的第一年,各地区都处于摸索阶段,由于缺乏经验,沟通不畅,加上时间紧任务重,一些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手续不健全、程序不合规的问题,也影响了项目实施的效果。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对整个流程有了清晰的把握,也积累的一些经验,明年不能出现这样的问题,下一步实施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程序,规定来推进工作。当前各项工程均属于项目非施工期,也是项目前期准备的最佳时期。分管的领导,统筹办、相关的部门和镇村要充分利用冬闲时间,抓紧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认真做好项目规划、立项、申报、审批、招投标等各项前期准备,严格执行项目立项、建设、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相关规定,保证2015年施复工、新建项目能够第一时间动工建设,为完成任务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三是要长效管理。实施“十个全覆盖”的最终目的是为群众提供便利,让群众享有更好的服务。调研中我们发现,刚说的两个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做“十个全覆盖”、村屯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设立卫生设施,在这个长效机制的建立上,还是要下功夫,农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还需要过程,现在看靠什么来改变,一个是靠镇村的宣传,组织说服工作,另外一个是靠管理。下一步,要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城乡发展理念,把延伸管理作为巩固“十个全覆盖”工作成果的重要环节,加快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管理机制。要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将规划、城管、环卫、公路养护等部门的职能进一步向农

村延伸,严格清理各种违法违规的私搭乱建,定期清运、处理村庄内的各种垃圾。通过管理来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同时,文体、司法等部门要深入到镇村中,和镇里一起努力,组织队伍,开展培训,让村民自主的开展活动。东南营子、东三眼井、西南地、三道井子河西村已经建成的村,要以镇村为主体,文化部门配合指导,把文化设施用起来,把大家的精力、注意力集中到一些健康的、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这个阵地用好了,对于做好信访、维稳、劳动纠纷排查化解也是有好处的。同时要向孩子开放,充分利用活动室,让学校的老师为孩子们集中开展一些培训,孩子带着大人用,切实发挥文化设施用途。

四要做强产业。要把“十个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与我区提出的建设城郊型现代农业紧密结合起来,立足比较优势,加大产业培育力度。比如:二道井子、三道井子村,利用周边稻谷南山项目、二道井子文化遗址,打造文化旅游项目,黑沟门利用寿康紫晶果园,打造生态休闲农业项目。聂胡地和文钟村要围绕工业园区、农产园谋划发展,实现园区拉动、产业拉动,吸引更多的人就业,解决百姓增收的问题。要加大高附加值设施农业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二道井子的花卉、东三眼井的小柿子品牌效益。总之,各个镇村做好新农村建设,要在有产业支撑、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力争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以产业支撑更好的推进“十个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三、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十个全覆盖”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涉的部门多,需要投入的精力大。没有各级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区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沟通、密切协作,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广泛凝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

一是明确职责,实现合力攻坚。“十个全覆盖”工作我们有领导小组,也明确了工作职责,但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各部门也存在责任不清、互相推诿扯皮、主体意识不强等问题,也存在上对下的问题。刚才,文林书记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各相关部门要对照任务,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里再强调一下,我们被列入美丽乡村试点地区,也要求成立美丽乡村组织机构,我区“十个全覆盖”、美丽乡村工作目标是同向的,我们就不再成立另一个新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一个机构要承担两项职责,统筹抓好工作。组长仍由晶华区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由文林书记和仕民区长担任,因为美丽乡村是财政主导的项目,对上联系、对下沟通更便利,其他的不变。领导小组要坚持牵头抓总,严格把关定向,认真谋划好农村未来发展。各推进组组长要分兵把口,认真研究,制定出分管领域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统筹办要履行好统筹规划、指导协调的职责,保证各项工作衔接顺畅。各成员单位和责任单位要负责行业指导和资金筹措,积极保障工作落实。两办督查室要认真执行周调

度、旬督查、月通报、季总结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严格通报问责。为强化组织领导,建议把财政、发改部门的分管副局长纳入领导小组办公室,担任副主任,主要做好资金使用管理和项目统筹工作,推进形成上下联动高效顺畅的工作推进和运行机制。

二是规范程序,严抓工程质量。“十个全覆盖”工程质量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也关乎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在争创一流建设速度的同时,也要争创一流的建设质量,决不能因为是惠农项目,出现降低标准、缩水走样等现象。要认真履行工作程序,坚持事前公布、事中监督、事后审计,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严格执行财审监评审制,建立完善群众监督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监管,实现依法规范建设,确保每一项工程都能抓得紧、建得好、用得久,都经得起时间和群众的检验。

三是主动担责,确保目标完成。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镇村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认真履行职责,主动承担责任,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参与,切实把工作落实下去。同时,农民作为直接受益者,也是实施主体。各个镇、村要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宣传、组织、发挥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和落脚点,给农民讲透政策,讲清目的,把好事宣传到位,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群众参与的创造性,提高村民主人翁精神,提高大家主动筹资投劳

的积极性。凡属村民自己可干、能干的工程,尽量让村民参与,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建设成本,努力实现思路由村民参与酝酿、办法由村民提出、工程由村民参与实施、质量由村民监督评判、结果达到村民满意的目标。各个镇村在实施的过程中,要选出村民代表,参与“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

同志们,“十个全覆盖”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希望大家以此次观摩会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学习先进经验,进一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自加压力、自提标准,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争取把我区的“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成自治区的样板工程、示范工程。

红山区2014年“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

和下一步工作部署

(2014年11月28日)

同志们:

2014年,红山区贯彻落实自治区、赤峰市“十个全覆盖”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十个全覆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相结合,与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扶贫攻坚工程“三到村三到户”相结合,整合各类涉农惠农资金,高标准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截至11月,合计筹资8512.27万元,资金到位率96.3%,支出7188.1万元,完成投资计划的81%。其中,改造危房200户、饮水安全工程5处、硬化街巷27公里、农网103公里、村村通广播电视讯号工程2处,提档了标准化卫生室11处、文化活动室8个。年初确定的一事一议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部完工。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一是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的“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分管副区长任组长的专项推进组,把“十个全覆盖”工作列为全区13项重点工作之一,并纳入考核内容。区委常委

会和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把关定向,深入一线检查指导,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二是城乡统筹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大统筹协调力度,监督指导各项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接,高效推进。三是相关部门积极谋划项目和资金,认真指导项目单位依法实施项目,严格验收标准,发挥了职能作用。四是各涉农镇街协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加大对辖村项目的督促指导力度,真正形成了条块结合、共同推进“十个全覆盖”的有效机制。

(二)精心谋划,周密部署。一是摸清底数,制定方案。4月中旬开始,“十个全覆盖”领导小组抽调27人,对全区27个行政村进行了摸底调查,准确掌握我区“十个全覆盖”的现状。并结合我区实际,在与市农工部多次沟通的基础上,形成了全区“十个覆盖”三年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并以村为单位分别建立了“十个全覆盖”工作台账。二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完善工作思路。领导小组成员两次跟随市拉练观摩团到市内外学习“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组织两镇相关负责人和有关村,先后到我市喀旗、河北隆化、滦平、平泉以及昨天去的通辽科尔沁区、科左中旗等先

进地区观摩学习,形成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工作方法,完成了争取“自治区美丽乡村重点推进旗县”财政奖补项目方案,并被确定为全自治区十五个试点旗县区之一。

(三)注重规划,因地制宜。年内完成了3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在两镇14个村中,编制发展规划的村庄总数达到了10个。邀请市内文化、艺术名人以及我区市政、园林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十个全覆盖”精品示范村建设指导组,准确定位发展特色和主题,逐村逐巷策划村容村貌整治改造设计,制作村庄整治改造效果图,避免了大拆大建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突出特色,示范带动。在东南营子村、西南地村、东三眼井村北沟、文钟村西瓢杖子4个村开展了区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试点村各项工程10月下旬已经全部完工。

(五)提档升级,高标准覆盖。结合红山区实际,提出了“对未全覆盖的工程进行添平补齐,对已覆盖的工程进行提档升级”的工作定位。在完成标准化卫生室、便民连锁超市、村村通电、村村通广播电视通讯、农村低保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 5项全覆盖基础上,提高了文化室建设标准,完善了内部设施使用、管理、建设制度;增加了每个行政村至少建设一条健身路径的要求;

提高安全饮水标准,提出从饮用安全水到饮用安全自来水的标准要求;提高街巷硬化里程面积标准,由每个行政村硬化3公里提高到全区农村硬化率达到50%以上、各行政村平均硬化面积达到15公里以上;深化环境综合整治,探索建立农村垃圾处理城乡一体化机制,逐步解决农村排水污放问题。

(六)统筹兼顾,集中覆盖。结合2014年“十个全覆盖”筹备时间长、开工晚、资金筹集压力大的实际,对全年工作任务进行了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既要保证全区涉及26个村的既定工程项目按计划实施,又要保证自治区和市里确定的7个重点村集中覆盖任务。截至11月15日,新地、西南地、大三家、贾营子、城郊、东南营子、哈达和硕7个重点村集中覆盖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此外,超计划完成了城南、曲家沟等4个村的集中覆盖。其中,东南营子、西南地、大三家、贾营子4个村被市里评定为“十个全覆盖”精品示范村,并给予每个村50万元的村容环境整治奖补资金,重点村奖补比例达到57.1%,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4.2个百分点。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总体看,我区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开局良好,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规划滞后,引领作用不强。主

要表现为:1.没有全区统一规划;2.各镇村规划可操作性不强;3.还没有做到每个村都有规划。二是工作推进力度不够,责任分工没有夯实,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步调不统一现象。主要是规划、设计、拟定项目、资金筹集投入渠道、项目实施、项目验收等分工协作机制不够健全,各买各的账、各唱各的调,个别环节出现空档。三是整合资金和项目力度不够,区级专项资金投入不足,以“十个全覆盖”为切入点的新农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四是建后管护的长效机制急需建立,群众建设和保持美丽家园的热情需要引导和激发。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2015年工作重点 理清工作思路,首先要解决两个思想认识问题。一是避免对“十个全覆盖”简单化认识。自治区、市里明确提出“十个全覆盖”是城乡统筹工程、民生工程和向自治区70周年献礼工程,要求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结合农村各项工作,集中力量投入。因此,在认识上,不能把“十个全覆盖”工作内容局限于危房改造、安全饮水等十项工程本身,而是应该做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和切入点来认识,强力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避免推责放权的思想。今年是开展“十个全覆盖”的第一年,摸底调查、制定方案耗时较长,从自治区到地方分工协作机制还没有健全和完善,协调工作还不顺畅,工作当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个时候各部门要强化全区一盘棋的意识,迎难而上,勇担重任,共破难题。

下一步具体工作思路是:坚持24字原则,即“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因地制宜,规划先行,城乡统筹,机制保障”。突出一条主线,即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社会治理创新;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时间安排,2015年全面完成任务。围绕两个主阵地,即红庙子和文钟两镇农村。打造三种类型特色精品示范村,即“文化旅游带动型、产业支撑型、生态农业休闲体验型”。形成“三线一带”美丽乡村景观,即红庙子东部公路沿线、南山生态园以南、306国道两侧三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和环赤峰城区东南部的美丽乡村风景带。最终目标,建成“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容整洁生态美、产业先进生产美、设施齐全服务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宜居、宜业、宜游,“七美三宜”的美丽乡村。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2015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规划,切实提高引领水平。要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指导,按照建设性规

划、整治规划和近期集中建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梯次,由虚到实,制定集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于一体的规划。当前,最迫切的是制定村庄布局规划、三条精品示范村旅游线路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沿公路线精品示范村的村庄整治规划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其中,前两个规划是市里对旗县区年终考核的内容。这项任务市里已经做了部署,由规划局牵头,住建局、旅游局、农业局和两镇分工协作,按照全区的总体工作思路,在明年施工期来临之前完成。

二是建管并重,健全“十个全覆盖”配套机制。保证“十个全覆盖”项目健康高效运行,要建立以下六个方面机制:一是协调监督规划落实责任。由“十个全覆盖”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办)协调调度。二是工程调度。发改委要制定工作方案和施工计划,调度工程进度。各镇村具体组织实施。三是资金保障。由财政局总体把握,做到项目跟着资金走。四是项目实施。十项工程的牵头部门要按照本部门的制度规范,结合我区实际,负责落实已规划的具体项目。镇街和村要主动作为,积极配合。五是验收。“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牵头部门和责任主体的申请,组织统一验收。六是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由相关部门拿出具体意见,经领导

小组讨论审核后,报政府批准,形成配套完善的管护运营机制。

三是拓宽筹资渠道,提高资金保障能力。2015年“十个全覆盖”虽然只涉及到16个村,实际上工作压力非常大。要高标准建设美丽乡村,资金需求量非常大。财政局、发改委、统筹办及各镇街要研究拓宽筹资渠道的办法,加大争取整合资金力度,形成上级项目扶持、本级财政奖补、成功人士捐助、群众筹资投劳、帮扶部门支持、驻村单位捐献等各类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投入的资金保障体系。

四是加大攻坚力度,在收缩转移上实现突破。我区低于50口人的自然村现在还有14个,全部在文钟镇。这样的村,不符合“十个全覆盖”的投资强度,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低,我区虽然列入撤并计划,但几年来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统筹办和文钟镇要认真研究,找准切入点,打开突破口,实现这几个自然村的收缩转移,集中发展,不能拖了新农村建设的后腿。

五是统筹考虑,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以下几项工作虽然不属于“十个全覆盖”范围,但也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一是土地流转和农村产业发展的问题。这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型的关键,事关农村达

小康,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核心问题。农业局、统筹办、商务旅游局、经信局、发改委及各相关单位要深入研究,争取拿出具体意见,融入到规划里;二是城中村改造问题。这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点和难点。相关部门要以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吃透用好上级相关政策,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三是村务社区化管理问题。当前,我区已有12个村成为区级农村试点社区,其中东南营子被列入市级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村。下一步,要发挥好试点的示范带动作用,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区实际进行总结提升,并在全区推广,进一步提高村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四是农村党建问题。当前“十个全覆盖”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各村级党组织要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村支部书记要进一步增强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切实发挥党组织的统领作用。镇街党工委要加大指导力度,着力解决好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五是村委会换届选举问题。明年是村委会换届之年,要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规范、平稳,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总之,“十个全覆盖”工作是推进新农村建设一项基础工作,也是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力量的重要平台。

上一篇:反对暴力策划下一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面积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