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覆盖

2024-05-03

密度覆盖(精选四篇)

密度覆盖 篇1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试验在梯田地进行, 供试马铃薯品种为青薯9号。试验设5个处理, 分别为:栽培密度3.00万株/hm2、3.75万株/hm2、4.50万株/hm2、5.25万株/hm2、6.00万株/hm2。小区面积29.25 m2 (4.5 m×6.5 m) , 每个处理种植5带10行。

1.2 试验实施

试验地施尿素225 kg/hm2、二铵150 kg/hm2, 旋耕机耕翻后起垄覆膜, 采用宽窄行垄作, 黑色除草膜覆盖, 垄宽90 cm、垄沟40 cm, 其余管理同当地大田。收获时取中间2带4行计产, 并连续取样10株进行考种[2,3,4]。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对单株生产力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栽培密度由3.00万株/hm2增到6.00万株/hm2, 单株结薯重由1 030 g降到600 g, 单株商品薯数由3.4个降到1.4个, 单株商品薯重由660 g降到268 g, 单株结薯数由9.5个降到6.7个, 最大薯重由415 g降到317 g。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 马铃薯单株生产力逐渐降低。

2.2 不同密度对鲜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处理间的F值达到极显著水平, 区组间的F值差异不显著。说明处理间存在明显差异, 试验结果具有很好代表性。以栽培3.75万株/hm2的产量最高, 达到31 384.6 kg/hm2;其次是栽培4.50万株/hm2和3.00万株/hm2, 相互间差异不明显, 产量分别为29 444.4、28 350.4 kg/hm2, 较栽培3.75万株/hm2分别降低6.2%和9.7%, 达不到显著水平;栽培5.25万株/hm2和6.00万株/hm2较低, 相互间无明显差异, 产量分别为24 957.3、23 265.0 kg/hm2, 极显著低于栽培3.75万株/hm2, 分别减产20.5%和25.9%。显著低于栽培4.50万株/hm2, 分别减产15.2%和21.0%。因产量随密度变化符合二次抛物线, 模拟可得关系方程为:y=8 296.5+1 151.1x-15.238x2 (x单位为千株/hm2, R2=0.86) , 则x=37.378时 (即37 378株/hm2) 有最大鲜薯产量。表明晚熟品种, 地膜垄作种植密度不宜高, 以37 378株/hm2为宜。

2.3 不同密度对商品薯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随着密度的增加, 商品率先增后降, 由栽培3.00万株/hm2的61.4%到3.75万株/hm2升到最大值68.4%后逐渐降低, 最后降为42.8%。相应的商品薯产量也以处理B最高, 达到21 447.0 kg/hm2;栽培3.00万株/hm2和4.50万株/hm2居中, 商品薯产量分别为17 413.5、16 743.0kg/hm2, 相互间无差异, 显著低于3.75万株/hm2;栽培5.25万株/hm2和6.00万株/hm2最低, 商品薯产量分别为11 962.5、9 952.5 kg/hm2, 显著低于栽培3.00万株/hm2与4.50万株/hm2。与播种密度的关系方程为y=558.81+1 067.7x-15.484x2 (x单位为千株/hm2, R2=0.835) , 则x=34.478时 (即34 478株/hm2) 有最大产量。表明在旱灾较重的年晚熟品种地膜垄作种植播34 478株/hm2株时商品薯产量最高。

2.4 不同密度对产值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 按商品薯0.8元/kg、小薯0.25元/kg计, 产值表现特征同商品薯产量, 从大到小依次为栽培3.75万、3.00万、4.50万、5.25万、6.00万株/hm2, 对应的产值分别为19 658.50、16 665.03、16 569.76、12 818.69、11 290.11元/hm2。

注:同列不同小、大写字母分别表示5%、1%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加大, 反映单株生产能力的单株结薯重、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重、商品率等性状逐渐降低[5,6]。晚熟马铃薯品种在半干旱地区, 地膜垄作种植密度不宜高, 栽培37 378株/hm2鲜薯产量最高, 栽培34 478株/hm2株商品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大。

参考文献

[1]张荣华.密度和氮磷钾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 2011 (4) :68-69, 87.

[2]陈惠哲, 朱德峰, 林贤青, 等.稻田免耕马铃薯稻草地膜覆盖种植技术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 2005 (5) :388-390.

[3]覃勇军, 蒙懿, 覃金鼓.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密度对产量影响试验[J].耕作与栽培, 2011 (2) :52, 54.

[4]王克雄, 王效瑜, 吴林科, 等.宁夏南部丘陵地区马铃薯密度、肥料丰产栽培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9 (2) :39-40.

[5]田丰, 张永成, 张凤军, 等.不同肥料和密度对马铃薯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业学报, 2010 (6) :95-98.

密度覆盖 篇2

卵石、孤石和滚石覆盖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至少存在着以下两个勘探难点: ①成孔难。由于卵石层等坚硬地层的抗压强度极高,难于破碎,特别是当含有大滚石时,由于其形状、软硬不一,分布随机,从而使孔内状况更为复杂。在这类地层中进行钻孔钻进效率低,钻具寿命短,易产生卡钻、斜孔、掉钻头、塌孔等事故[1];②使用敲击震源的折射波勘探和面波勘探效果不佳。由于卵石层颗粒大、结构复杂、孔隙大,地震波能量衰减迅速,地震记录质量变差;此外,地震波在卵石层内易发生散射,导致能量分散,振幅衰减[2,3,4]。因此,折射波勘探和面波勘探在卵石覆盖区的探测深度非常有限。

鉴于以上两个勘探难点,笔者对另一种常用的物探方法——高密度电法在卵石覆盖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并在生产实际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方法原理

高密度电法是八十年代国际上兴起的一种电法勘探方法,其原理与常规的电阻率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前者在探测剖面上同时布置多道电极,由人工控制向地下发送电流,使地下形成稳定的电流场,通过自动控制转换装置对所布设的剖面进行自动观测和记录。高密度电法可进行二维和三维地电断面测量,兼具剖面法和测深法的功能,是进行地层划分、探测隐伏断层构造和岩溶空洞以及地质滑坡体等一种有效手段。相对而言,高密度电法具有测点密度大、信息量大、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并在测量过程中,能通过转换装置控制电极间的不同排列组合,实现直流电法勘探中的各种装置形式的探测,可以提供更多的地电断面信息,有利于对比分析,因此充分发挥了物探技术在勘察中的优势[5,6,7]。

在实际工作中,测点的视电阻率值是通过下式求得的:ρs=ΚΔVΙ,式中ΔV为测量电位差,I为供电电流,K为装置系数(温纳装置α排列),满足以下关系式:

Κ=2π1C1Ρ1-1C1Ρ2-1C2Ρ1+1C2Ρ2

式中:C1、C2为供电电极; P1、P2为测量电极。

高密度电法勘探是这样实现的:首先在地表布设一系列电极,通过电极转换器不断改变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的位置,按照电阻率测量仪设定的采集装置,测得相应位置的电位分布,以探测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地电体,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传入计算机,利用相关处理软件(如res2dinv软件)进行处理,并将反演结果绘成电阻率剖面图[7]。详见图1。

2 正演模拟

高密度电法勘探的基础是地下岩层存在电阻率差异。卵石覆盖层结构复杂、孔隙大,卵石之间往往被低阻物质充填(比如水等),而基岩的电阻率一般都比较大,所以总体上卵石覆盖层与基岩之间存在明显的电阻率差异,这就构成了高密度电法勘探的有利条件。

为了进一步了解高密度电法在卵石覆盖区的探测效果,笔者使用res2dmod软件(Loke M.H. 1999)进行了正演模拟,参见图2。从图中可看出,反演结果与模型对应的比较好。反演剖面明显可以分为两层,且分界面清晰,其起伏形态与模型的基岩面总体上一致。分界面以上的各个高阻异常也与模型中100Ω·m的模块对应得比较好。

从正演模拟结果看,利用高密度电法在卵石覆盖区探测基岩面深度及起伏形态效果较好。下面介绍两个应用实例。

3 应用实例

3.1 北京房山十渡风景区

2007年8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受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为了查明北京房山区五渡桥、六渡桥和红娘口桥的基岩面埋深及起伏形态,采用高密度电法开展勘探工作。

在进行高密度电法勘探之前,本区已进行了工程地质钻探,但是绝大部分钻孔钻进效率低,且钻到十几米深时便无法再往下钻。本区基岩岩性主要为灰岩,地表大多被卵石覆盖,地形起伏很小。由于拒马河流经本区,因此卵石覆盖层富水性好,与基岩存在很大的电阻率差异。

下面以五渡桥的勘探结果为例,说明高密度电法在卵石覆盖区的探测效果。五渡桥走向为近南北向,本次勘探沿五渡桥走向共布置两条测线,详见图3。图4和图5是五渡桥两条剖面的高密度电法反演图。从图4可看出,表层分布许多局部高阻异

常,电阻率值为600~1000Ω·m,这正是由卵石引起的异常;剖面中部有明显的低阻异常,其电阻率值小于100Ω·m,这是由卵石覆盖层中富水引起的;剖面底部的电阻率值在1000Ω·m以上,由于一般情况下,灰岩的电阻率值大于1000Ω·m,所以底部的高阻异常是由基岩引起,且基岩面清晰可辨。

如图5所示,2号线剖面基岩面也较容易确定,底部电阻率值大于1000Ω·m的高阻异常就是由基岩引起的。桩号44m处有一钻孔,在8.3m深处见基岩,根据2号线的高密度反演成果图,可确定桩号44m处的基岩面深度为7.5m左右,可见误差为0.8m左右。

3.2 北京怀柔区周天大海艺术馆一期工程

待建的北京怀柔区周天大海艺术馆位于北京市怀柔区神堂峪上官地村。2007年9月受北京中地大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我院对艺术馆地基进行高密度电法勘探,以查明基岩面埋深及起伏形态。

本区基岩岩性为花岗岩,表层被卵石覆盖,且富水性较好,基岩面深度较浅,某些地段的基岩甚至出露到地表。本区共布置5条高密度电法勘探测线,测线布置见图6,1号线和2号线沿周天大海艺术馆地基的长轴方向布设,3号、4号和5号线垂直长轴方向布设(受地表地质条件限制,这三条测线无法完全垂直长轴方向)。

图7和图8分别为1号线和4号线的反演成果图。从反演图上可看出,沿深度方向,电阻率值逐渐增大;1号线深度在9.5m以下以及4号线深度在

2.7m以下,电阻率值横向变化非常均匀,基本上是水平层状分布。这正是完整基岩引起的异常特征。通常情况下花岗岩的电阻率值在1500Ω·m以上,据此可确定基岩面位置,参见图7和图8。后期建筑施工表明,此次高密度电法勘探所得出的基岩面深度及起伏形态基本正确。

4 结论

实践证明,高密度电法与其它物探方法相比,在卵石覆盖区进行工程勘察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尤其在探测基岩面方面,高密度电法能给出较准确的基岩面埋深及起伏形态。

当然,高密度电法也存在其局限性。比如,在地形起伏较大或富水性较差的卵石覆盖区,高密度电法探测基岩面埋深的精度将大大降低。此时应结合其它物探方法、钻探资料和已知地质资料综合分析,提高探测精度。

摘要:在卵石覆盖区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地质钻探、折射波勘探、面波勘探和高密度电法。其中,地质钻探因为成孔难,所以勘探深度很有限;另外由于地震波在卵石覆盖区中的能量衰减非常快,因此折射波勘探和面波勘探效果也不佳。鉴于此,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法原理,并从正演模拟出发,研究了高密度电法在卵石覆盖区进行工程勘察的可行性,并给出了两个应用实例。实践表明:高密度电法在勘察基岩面深度及起伏形态方面效果较好。

关键词:高密度电法,卵石覆盖区,正演模拟

参考文献

[1]胡定成.漂卵石、孤石地层钻孔桩施工的新途径[J].公路,2000,(1):33~34.

[2]王兴泰.工程与环境物探新方法新技术[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3]雷宛,肖宏跃等.工程与环境物探[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4]陈洪恩.厚砾石层覆盖区地震勘探技术与效果[J].中国煤田地质,2000,(6):55~56.

[5]刘晓东,张虎生等.高密度电法在工程物探中的应用[J].工程勘察,2001,(4):64~66.

[6]王兴泰.高密度电阻率法及其应用技术研究.[J]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1,(3):341~344.

密度覆盖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开城镇寇庄村进行, 海拔1 830 m, 年平均气温6.5℃, 年降水量400 mm, 年日照时数2 300 h, 无霜期135 d, 是典型的旱作雨养农业区, 土壤为浅黑垆土。试验地前茬为马铃薯, 土地平整, 土壤肥力均匀一致, 含有机质11.1 g/kg、全盐1.09 g/kg、全氮0.8 g/kg、速效氮77 mg/kg、有效磷12.7mg/kg、速效钾85 mg/kg[3,4]。

1.2 供试材料

供试马铃薯品种:晋薯7号 (脱毒一级种) ;地膜 (幅宽120 cm, 厚度0.01 mm) 。

1.3 试验设计

试验根据种植密度设6个处理, 即:3.75万株/hm2 (A) 、4.50万株/hm2 (B) 、5.25万株/hm2 (C) 、6.00万株/hm2 (D) 、6.75万株/hm2 (E) 、7.50万株/hm2 (F)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小区面积36.3 m2 (5.5 m×6.6 m) , 每小区6垄12行。排距70 cm, 区距50 cm, 四周设保护行。收获时每小区除去两边垄, 两头除去2株进行考种, 以实收面积30 m2计产。

1.4 田间操作与管理

试验地于3月10日开始整地、施肥、起垄、覆膜, 施磷酸二铵 (P2O546%) 375 kg/hm2、尿素 (N 46%) 300 kg/hm2、硫酸钾 (K2SO450%) 75 kg/hm2 (其中磷酸二铵、尿素1/3用于基施, 2/3在马铃薯现蕾期追施) , 将肥料充分混合后撒施并人工起垄, 形成大小垄, 大垄垄底宽70 cm, 垄高10~15 cm, 小垄垄底宽40 cm, 垄高15~20 cm, 大小垄总宽幅110 cm, 整地时用呋喃丹4.8 kg/hm2拌成毒土撒施;覆膜时喷施二甲戊灵3 L/hm2灭草, 喷施一幅覆膜一幅, 覆膜间不留空隙, 膜与膜相压10 cm, 每隔2 m系土带, 每隔3~5 m在垄沟内打一渗水小孔。试验于4月25日播种, 5月12日出苗, 10月20日收获, 其他管理同大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下马铃薯经济性状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 随着密度增加株高逐渐降低, 单株结薯数、单株薯重、单株大薯和大中薯率随密度增加也逐渐降低, 单株小薯随密度增加而增多;当密度达到6.00万株/hm2时, 商品率为80.71%, 超过这一密度时, 商品率低于80%。

2.2 不同密度下马铃薯产量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 密度在3.75万~6.00万株/hm2范围内, 3.75万株/hm2产量最低,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增加, 到达6.00万株/hm2时, 产量最高, 为30 366.7 kg/hm2;超过6.00万株/hm2时,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下降, 从而形成了以6.00万株/hm2为拐点的抛物线。6.00万株/hm2处理较3.75万株/hm2处理增产30.1%;当密度达到或超过6.75万株/hm2时, 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随之下降;密度达到6.75万株/hm2时, 虽产量绝对值较大, 但增产不增收。对产量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 区组间无差异 (F=0.708F0.01=5.636 3) 。进一步用LSD法测定表明, 密度6.00万、6.75万株/hm2差异不显著, 但与其他产量均达到显著水平, 密度4.50万~7.50万株/hm2之间差异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密度试验结果表明, 在旱作雨养区进行高产栽培管理水平下, 晋薯7号马铃薯脱毒种薯以种植6.00万株/hm2较为理想, 产量达到30 366.7 kg/hm2, 较密度3.75万株/hm2增产30.1%, 植株生长旺盛, 整齐一致, 表现出良好的群体结构, 使其品种特性和高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增产效果明显, 效益显著[5];此时若再增加密度 (6.75万株/hm2) , 虽产量有所增加 (增产幅度在12%以上) , 但增产不增收。同时确定种植密度时要以地力、施肥水平、降雨等条件而定, 达到一定的密度 (如6.00万株/hm2) 时, 肥力必须要跟上, 生育期内降雨需达到300 mm以上。

摘要:在宁南山区全膜覆盖栽培条件下, 以晋薯7号脱毒种薯为供试材料, 研究种植密度3.75万7.50万株/hm2下的产量, 以7 500株/hm2为1个处理梯度。结果表明:密度在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 为30 366.7 kg/hm2, 较密度3.75万株/hm2增产30.1%, 增产效果显著。因此在高产栽培管理水平条件下, 最佳种植密度增加到6.00万株/hm2, 对于提高马铃薯单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铃薯,全膜覆盖,密度,产量

参考文献

[1]何进勤, 桂林国, 马勤建.宁夏中南部地区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密度试验[J].中国马铃薯, 2012 (6) :350-353.

[2]马存琴, 杨菊爱, 马德旺, 等.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栽培条件下马铃薯密度试验报告[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3 (3) :59.

[3]王红梅, 刘世明.马铃薯双垄全膜覆盖沟播技术及密度试验[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 (3) :34-35.

[4]郭忠富, 冯荔, 陈玢.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种植马铃薯的效益分析[J].中国马铃薯, 2012 (3) :162-166.

密度覆盖 篇4

近年来, 我国许多省区在世行贷款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长防林工程、“三难地”绿化攻坚 (绿色通道) 工程等林业重点工程中均大面积推广桤木造林。特别是桤木的造林成活率高、生长迅速、成林快、市场对桤木苗木的需求量与日俱增[1,2]。

为繁育适宜当地种植的桤木优质种苗, 笔者在参考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1,2,3,4,5,6,7,8,9,10,11,12,13,14], 于2012年期间, 开展了桤木种子播后覆盖及苗木密度试验,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大田县梅山乡西书村苗圃, 地处东经117°54′2″, 北纬25°56′25″;年平均温度为15.3~19.6℃, 绝对最高温度为38.7℃, 极端最低温度为-2.8℃, 年平均降水量为1 490~1 810 mm, 无霜期为247~287 d。苗圃地为农田砂壤土, 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 适宜培育桤木种苗。

1.2 试验方法

于2011年12月中下旬开始从大田县内十至十二年生结实多年的的高大健壮的桤木母树上采集种子, 果实采回后置于通风的场所摊开晾干, 除去杂质, 得纯净种子, 装入麻袋放置于干燥通气的室内存放。同时, 于2011年12月进行整地做苗床, 土壤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灌消毒, 结合整地施入钙镁磷25 kg/hm2作为基肥。2012年3月上旬播种, 播种前进行种子消毒, 用高锰酸钾800倍液浸泡种子60min, 用清水浸种1 d后, 捞去上浮的种子, 将下沉的种子摊在通风的室内晾干种子表面的水分, 然后用电子天平称重计算种子千粒重 (0.48 g) , 以便调查出苗率, 播种量按纯净种子4.5 kg/hm2进行撒播, 播前将种子与细沙按1∶1比例混匀, 播种后在种子表面覆盖黄心土0.2~0.3 cm厚。试验参照国内相关研究[10,11,12,13,14]设计2个试验对比。

1.2.1 苗床不同覆盖方式种子出苗率对比试验。

设置3个处理, 分别为:谷皮+塑料小拱棚覆盖、稻草 (切碎) 覆盖、不覆盖 (CK) , 3个处理的面积分别为115、118、121 m2。塑料小拱棚于种子发芽后拆除, 谷皮、稻草在苗木生长期内不揭除, 留置于苗床上表面保湿、防草等。

1.2.2 不同密度苗木质量对比试验。

密度设3个处理, 分别为10 cm×15 cm、8 cm×8 cm、5 cm×5 cm, 于5月上旬至中旬, 幼苗长出6~8片真叶时在苗床上按设计的密度进行芽苗移栽, 各处理的面积分别为120、116、127 m2。芽苗移栽后立即在苗床上方搭盖遮荫网进行遮荫, 遮荫度50%左右, 待幼苗度过缓苗期正常生长出新叶后拆除遮荫网进行全光育苗。在苗木生长期内, 及时进行除草、松土、防旱防涝、科学施肥及病虫防治等。

1.3 调查内容与方法

幼苗出齐后, 设置1 m×1 m的样方进行出苗率调查, 每个试验处理随机设置9个样方。于2012年12月上旬, 参照 (GB 6000-1999)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15]和 (DB35/T517-2004)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16]的检测方法对苗木质量进行抽样调查, 每个处理设置1 m×1 m的样方9个, 对每个样方的苗木高度、地径进行实测;并以样方的平均高和地径为标准, 选择5株标准株 (误差±5%) , 测定主根长、≥5 cm长Ⅰ级侧根数。

1.4 统计分析方法

试验数据用dpsv7.55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覆盖方式对桤木种子出苗率的影响

经调查可知, 桤木种子播种苗床覆盖以谷皮覆盖+塑料小拱棚的出苗率最高, 达51.5%, 稻草覆盖次之, 为45.2%, 不覆盖 (CK) 最低, 只有35.7% (表1) , 各处理间的种子出苗率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差异极为显著 (表2) 。

注:F0.01 (2, 24) =5.61, **表示差异极显著。下同。

2.2 不同密度对桤木播种苗质量的影响

经调查可知, 苗木生长量以株行距10 cm×15 cm最高, 平均地径达1.30 cm, 平均苗高达121.6 cm, 平均主根长达34.8 cm, ≥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14.4条, 合格苗率达98.7%;平均地径分别比株行距8 cm×8 cm、5 cm×5 cm高出73.3%、154.9%, 平均苗高比株行距8 cm×8 cm、5 cm×5 cm分别高出40.9%、143.2%;平均主根长度比株行距8 cm×8 cm、5 cm×5 cm分别高出16.4%、38.1%, ≥5 cmⅠ级侧根平均条数比株行距8 cm×8 cm、5 cm×5 cm分别高出23.1%、87.0%, 平均合格苗率比株行距8×8cm、5×5cm分别高出3.6%、250.0%。但合格苗产量则以株行距8 cm×8 cm最高, 达89.40万株/hm2, 比株行距10 cm×15 cm和5 cm×5 cm分别高出32.2%和126.6% (表3) 。不同密度的平均地径、平均苗高、平均主根长度、≥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平均合格苗率、平均合格苗产量经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差异极为显著 (表4) 。试验结果表明, 在桤木播种设计的3个密度试验处理中, 虽然苗木的地径、苗高与密度成反比, 但合格苗产量只有在其适宜的密度范围内才达到最高;密度过大则苗木纤细, 密度过稀则单位面积苗木株数少, 合格苗产量均较低[17,18,19,20,21]。

3 结论与讨论

上一篇:信息技术外包风险管理下一篇:软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