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2024-05-24

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精选8篇)

篇1: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一、信息不对称在教学管理中的体现和影响

1.学校的教务部门与二级学院之间信息不对称;目前,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基本上都是两级管理。在教学工作领域,主要就是指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接受学校教务处领导,但拥有权力独立管理自己的教学工作。作为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机关,教务处制定的各项政策必然不是专门为某一个教学单位制定的。再加之教学单位与学校之间交流不够,信息不对称也就出现了。不同层面的信息不对称,既可能导致学校的任务二级学院执行不彻底,长久下去更会影响二级学院的个性化发展。

2.教学管理涉及的人员间信息不对称;我们单从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来看,教学管理工作一般情况涉及三类主体:行政上的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生。这三类主体在日常教学工作密不可分,根据二级学院的工作分工,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就是服务教师和学生,由于教师和学生这两类人群人数多,而管理人员人数有限。通常是一名管理人员为很多师生服务,双方缺乏沟通、信息不对称成为常态。这样既可能影响二级学院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又容易造成不和谐的工作关系。专任教师与学生之间同样也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目前高校教师一般都具有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这对于具体课程的授课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仅要学好一门知识,更需要形成知识体系。如果师生间信息不对称,教师忽略了课程间的联系,就会影响到学生的专业发展。

3.教学管理的各环节上信息不相通。高校的教学管理一般包括学生成绩管理、教学执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制度的完善等环节。这些环节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例如反馈机制,如果我们一味追求教学改革,而不及时反馈信息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就无法判断教学改革的成果和利弊。教学环节上的信息不对称,会大大降低教学管理的效率,影响教学管理的力度。

二、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前文提及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解决教学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1.改变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模式,发动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教学管理工作实质是对人的管理,教学管理信息不对称的核心因素就是人的因素。目前,很多二级学院普遍存在一种错误的观念,将教学管理工作是为管理人员的工作,没有将专职教师纳入到教学管理工作中来。相比教学管理人员,专业教师对于学校的政策了解较差,但是他们更了解专业,这样制定的管理方案更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发展。而且专业教师处在教学一线岗位和学生交流更多,更了解学生的信息,在学生之间容易形成影响力。这些都是管理人员缺少的优势。因此,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改变二级学院的管理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参与进来,发挥发挥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作用。

2.网络化教学管理,需要更好的反馈机制

由于学分制的影响,现在高校基本都是网络化管理,网络化管理最直接体现在学生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例如:学生通过网上系统选课、查询、提交毕业申请等等;教师则通过系统完成成绩录入、工作量查询。学生与老师、老师与管理人员更多的是通过网络化的信息进行交流。三者之间缺少另一种交流平台,管理人员只能通过学生成绩、出勤率来分析教学情况,完成对教师的考评,这似乎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更完善的反馈机制,当然,目前也存在着一些反馈机制,例如:很对高校都有学生评教的方式,让学生来评价老师的授课情况。但是离制度化、合理化的反馈机制还很远,仍需要结合网络化的趋势,改进现有的机制。

3.不断提高教学秘书的工作能力,调动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

教学秘书是二级学院的基层教学管理人员,承担了学院绝大部分的教学管理工作。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教学秘书这支队伍发展相对落后。教学秘书队伍普遍存在专业不对口、年轻化、流动性大、职业前景差等问题。随着教学规模扩大,教学秘书的工作压力也在逐年增大,因而提升教学秘书自身的工作能力是保证教学工作的基础。同时针对现在教学秘书职业困境,统一岗位管理制度,建立公平职业路径,改善教学秘书的职业环境才能真正调动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

三、结语

本文在简析二级学院的教学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实践中,笔者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学秘书,将努力强化业务能力,做好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

篇2: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目前,高校也已经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蓬勃开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发展,电子政务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高校电子政务渐成趋势.高校电子政务是指高校运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其学校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重组优化高校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为学生、教师和职员提供高效优质、规范透明和全方位的管理与服务.

2电子政务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2.1改变陈旧的教学管理模式

我国的高校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多是以科层结构为主要特征,教学管理人员多是充当高校领导层与执行层间的桥梁,主要负责传递领导层的决策、指令,并对执行层的行为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获取的各种信息、数据进行加工、整理、汇总,最后再将执行层的执行结果反馈上报给领导层,由领导层作出批示和决定.这种管理模式使得一个原本可能单一的信息要经过多层的传递,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也会造成信息失真等问题.院系的教学管理人员在面临具体的问题情境时,又由于要层层上报请示的工作程序而耽误时间,甚至影响到某些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师生的教学活动无法起到服务的作用,反而造成了本不必要的干扰.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能有效地应用电子政务,加强领导层与执行层的直接沟通与联系,将有助于信息的方便快捷传递,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扩大领导层的管理幅度,从而构建出新型的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为创新高校的教学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2.2完善单一的教学管理职能

当前高校中的教学管理基本只停留在上传下达的这样一种机械僵化的管理阶段,职能单一,权责模糊,许多高校的教学管理人员自身未能参与到教学工作中,而仅凭自己的主观认识来进行教学管理,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管理与实际教学情况相脱节,所采取的某些管理措施甚至引来师生的不满情绪,对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单一的教学管理职能已无法适应高校的现代化发展趋势,更急需应用电子政务来增加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之间的交流联系,让彼此不再是两个完全分离的团体.应用电子政务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教学管理人员与师生参与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三者间的有机融合,从而有助于教学管理职能的完善,使其更趋于多元化.

2.3创造民主的教学管理氛围

传统的教学管理组织等级森严,下级往往只负责听从命令并严格执行,而缺少参与决策的权力.电子政务的应用将促使教学管理的网络化,使决策不再专属于管理层的顶端,电子政务的构建也有助于加强高校教学管理各部门间的沟通联系,打破层级间的种种限制,也使各个层级的人都有机会了解并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促进了高校决策的民主化,也增加了师生的知情权与参与权,有助于高校民主和谐氛围的形成.

3应用电子政务创新教学管理

3.1重塑教学管理理念

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以管理控制为主要特点,管理过程不透明,管理方式带有较强的单向性与强制性.这种集权的教学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高校的发展要求,急需应用电子政务以促使高校教学管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电子政务的广泛应用,要求重塑教学管理理念,要变传统的管控为公开的服务,变单向强制的管理为双向民主的互动,变实体性的管理为虚拟性的管理.要变传统的科层管理结构为扁平化管理结构,减少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的层级,尽量将决策权力向下层转移,使院系等基层部门拥有充分的自主权,这也有利于院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好更快地作出管理决策.同时,要更新教学管理人员的认识,当前电子政务在具体实施中还面临较多的阻力,其中很大一部分在于教学管理人员的主观认识不到位,认为电子政务仅仅是办公过程的电子化.部分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工作方式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无法适应电子政务的应用要求.为此,要调动起教学管理人员应用电子政务的积极性,转变他们的观念,树立民主管理的意识,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电子政务的建设之中,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管理的创新.

3.2提升教学管理人员能力

随着电子政务的应用,高校教学管理中许多事务的处理将应用到计算机和网络以及其他办公自动化设备,这就要求教学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信息处理技能以及信息管理技术,要在现代化的办公情境下能够胜任相应的工作.不仅要在技能等硬件上面有所提高,同时也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学习新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树立以师生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增强工作的责任心,在虚拟的工作环境中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统筹应对能力.具体措施方面,高校应该加强对新聘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学习的方式让他们了解电子政务的工作程序、方法,职业道德规范,相关法律知识及计算机实用操作技术,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对已经在职的教学管理人员可以在每学期进行相关实用课程的培训,使他们有机会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还可以鼓励他们通过自学、业余培训等方式来提升自身在电子政务环境下进行教学管理的能力.

3.3加强软硬件建设

当前许多高校的电子政务系统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由于多数高校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化建设基础,教学管理部门有些已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教学管理方面的业务处理,但这些应用软件是从不同的软件供应商购买而来,缺少兼容能力,无法共享信息和交换数据.因此,在电子政务的实际应用中很难实现数据的共享,往往还会造成数据重复录入、用户维护成本提高、生成报表费时费力、系统之间数据传递缺乏相应的标准、先进技术得不到充分利用等种种问题,阻碍了高校电子政务的建设.鉴于此,高校各教学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安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能充分满足全校教学管理需要,遍布校园各个角落的多媒体网络平台.同时,高校还要积极开发适应本校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系统,使全校师生都能通过教学管理系统及时了解教学管理方面的相关动态,也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到教学管理过程之中,从而创造出新型的民主的教学管理模式,提高学校各部门的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3.4实现教学管理系统化

篇3: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一、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

1. 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

要管理好学校, 管理学生至关重要。要强化学生的纪律意识, 学校必须根据《学生违纪处理办法》, 结合《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每天由学生处带领辅导员老师值班检查学生们的到校及上课情况, 同时检查他们的仪容仪表, 纠正不规范的行为, 为一天的学习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学生意识到, 成绩要提高, 良好的环境和纪律是保证。

2. 强化教师的岗位意识

教师的根本任务, 是要把学生教好。一方面要求老师严格执行学校的教学制度。另一方面要制订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要求, 致力于教师素质、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如《坐班制度》《备课、听课制度》和《教师工作失误处理办法》等, 实现学校从管理制度到制度管人的跨越, 这样既大大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也增强了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务处、系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 针对以往工作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提出要求和改正意见, 逐步引导全体教师做好本职工作, 热爱本职工作。在认真搞好教学的同时, 还要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确保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以课堂为中心,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 建立优秀教师队伍, 优化课堂结构

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正常、高效地开展的基础, 是优化课堂结构的前提。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应该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情感, 把“热爱教育”作为自己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信念。激励教师参加各种学习, 努力提高全体教师思想政治素质, 重视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如组织年轻教师进行跟班考试、组织各类比赛、开展系部教研活动、外出参观学习等,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培训, 如参加课改学习培训,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参加学历进修, 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等。

2. 实施教学规范化

学校在建立正常而稳定的教学秩序的同时, 要求教师严格执行教学常规要求, 促使教学规范化。为了把握课改的内容, 要求全体教师要互相学习和探讨, 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探讨最优的教学方法, 提倡与教研室的老师共同备课, 深入体会教学内容, 按学校统一的备课要求在上课前编写好详细的、高质量的教案, 做到内容科学、准确、全面, 结构完整, 形式规范、合理、清楚, 详略得当, 切实可用, 具有创新意识, 不照搬旧教案。为了使全体教师能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规范化, 教务处可以要求各个系部每学期安排有经验教师上示范课, 再安排其他老师上公开课, 新教师上汇报课, 以老带新, 促进教师的成长, 课后进行评课, 分析总结优缺点。

3. 提高校园的学习氛围, 开展第二课

堂活动

强化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 积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定期举行各类活动和比赛。第二课堂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仅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特长, 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而且也促使教师们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第二课堂是教师强化课堂意识的手段之一, 能使教学安排有序、充实, 课堂教学密度大、效率高、效果好, 促使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三、强化学校内部的规范化管理, 提高教学质量

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步伐, 离不开严格、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策略, 努力做好教学思想、教学环节、教学事务、教学质量的管理, 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将教学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 要求人人会管理, 处处有人管, 事事有人管, 从最细事件入手, 把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做好。同时加强教学工作的计划性和周密性, 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高效达成, 使每一项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记载、有考评, 把各项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管理效率也就能得到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建华.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0) .

[2]孔晓东.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高校教学质量保障[J].教育评论, 2009 (1) .

篇4: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创造和使用的一系列原始资料,是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整个教学史的缩影和见证,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展现整个教学史的全貌,反映高校的整个教学活动,是办学的依据和凭证。高校教学档案多属于原生态材料,它既能客观、真实、形象、具体地反映各高校基层单位的教学、教改和管理实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高校在教学、科研、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轨迹与质量。教学档案是教学科研工作的结晶,是教师通过不断积累和反思教学、提出问题、改进教学的信息资料库,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依据和参考资料,是了解教学内容、考察学校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术交流的信息源。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依据。因此,教学档案不仅要作为一个工作系统来管理,而且要从办好学校的高度来抓好这项工作。

二、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模式

所谓教学研究型高校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教育发展观为指导,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把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有机结合,把学习、研究、实践有机结合,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的高等院校。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同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谋求并服务于高校教学、科研的长远发展。

对于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从管理方法上可以采用分级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服务方式上可以采用网络化信息服务模式。

1、分级管理与分类管理相结合模式

(1)分级管理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是指根据高校行政管理层次的划分对教学档案进行分级管理,即在校级教学档案部门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在各院系设立教学档案管理部门,对教学档案实行校、院两级管理。校级教学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和教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对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和立卷归档的原则及程序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凡是涉及全校招聘、招生、教学/考试安排、学籍及学位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等的相关文件归入校级档案管理部门统一保管,各院系产生的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文件及研究成果等可由院系档案管理部门保管。这样既有利于优化馆藏,也方便各院系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利用。

(2)分类管理的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是指根据管理对象的特点将教学档案分类进行管理。从校级教学档案管理的角度看,可以把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教学档案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大类是教学文件及规章制度,包括《教学计划(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文件汇编》,《规章制度汇编》,学校及教务处下发的各类文件、规章、规划、计划、总结、各种重要会议记录原件、承办结果等;第二大类是教师档案,包括教师基本信息统计表,晋升职称申报批准材料,教师深造证明,进修、高访登记表,工作量考核表及考核结果总汇、评选文件、资料及获奖证书复印件等;第三大类是科研成果档案,包括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成果转化及获奖情况,发表的学术论文、论著(译著)、编撰的教材、省内外讲学及出国讲学的讲义等复印件等;第四大类是教务、考务档案,包括了在教学、考试过程中高校对各项资源的统一调度和安排的记录等;第五大类是学籍档案,包括本校所有学生的学籍档案及学生在校期间的有价值的档案材料等;第六大类是学位档案。

从院系级教学档案管理的角度看,可以把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教学档案分为以下几大类:第一大类是教学建设档案,包括教材档案、课程档案、教学档案、实习档案;第二大类是教学管理档案,包括教学质量评估、课程表、考试安排等教学过程档案;第三大类是教学成果档案,包括科技制作、毕业论文成果等。

在整个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分级管理和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方面有利于高校从宏观角度加强信息的统筹规划、收集和利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各院系对于专业信息的深层次分析和使用,有利于对问题的灵活把握和处理。

2、网络化信息服务模式

教学档案保管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利用。开发利用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教学档案价值的有效途径。新形势下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就是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探索教学档案的现代化管理,通过网络为广大师生服务,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档案的服务水平。

前面提到的分级管理和分类管理相结合模式是高校教学档案资源管理方法的应用模式,从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资源开发方式看,最重要的模式就是教学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模式。所谓的网络化信息服务模式,实际上就是以为利用者提供方便、服务师生、服务教学、服务学校、服务教育为目的,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纸质文档的数字化处理,形成电子文档;二是档案的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以解决档案的组卷、查找和利用问题。尽管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将长期共存互动,电子文档并不能完全替代原始手写档案和纸质文档,但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将大大改善其管理和利用的效率。同时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可以降低劳动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档案管理的网络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服务方式的网络化,即档案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和信息系统为使用者提供教学档案信息的查询以及档案信息的统计、分析、报表制作等服务;二是教学档案管理主体的多样化和网络化,以前档案管理的主体就是特定的档案管理人员,网络化信息服务模式的档案管理的管理主体不单包括了传统意义的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同时将教学档案的使用者转化为档案管理主体,并分别赋予不同类别的管理主体相应的权限,比如学生也可以成为教学档案管理的管理主体。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增加、编辑自己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经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审核确认后即生效存档。同样,新的档案管理系统还存在其他各种不同类别和权限级别的信息提供节点。这种网络化的教学档案信息系统不但能统一处理各种信息和数据,避免自相矛盾,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来收集、共享,降低了劳动成本,同时也解决了重复劳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剑卿:《浅议教学档案的管理模式》,《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15):141-143。

2、冯睿琳:《试论高等学校档案的价值》,《兰台世界》,2008(8)上半月:50。

3、刘连玉:《高校院系级教学档案模式及科学管理方式探讨》,《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5(6):39,41。

4、倪丽娟、马龙慧:《教学档案管理模式探索》,《兰台世界》,2006(3)理论版:38-39。

5、潘晓君、张大莲:《系级教学档案管理模式研究》,《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6):59-60,62。

6、李淑艳:《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创新模式思考》,《经济管理论坛》,2005(12):47。

7、郭燕辉:《高校档案管理数字化建设探究》,《中州大学学报》,2008(6):101-102。

8、周凤梅:《浅析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图书与档案管理》,2007(35):189,218。

9、崔军:《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高等理科教育》,2008(1):103-105。

10、吴慧红:《教学档案的作用与管理对策研究》,《兰台世界》,2008(8)上半月:12。

*本文为山东工商学院校级课题(2008G51)的研究成果。

篇5:高校教学管理研究论文

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国家以及各个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大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不过就现阶段而言,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普遍采用线性管理模式

目前在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模式都属于线性管理形式,“权威”以及“服从”是现行管理模式的主要特点,对于上级传达下来的指令,下级通常都是无条件服从,而教师与学生之间、校级管理者与院部行政人员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各级教学行政管理者以及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是教学管理的主体和核心,而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学生却一味在无条件服从,显然这种管理模式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另一方面,在这种线性管理模式下,下级已经习惯于被动服从,当上级的指令传达下来之后,很少有人会仔细研究工作方法,通常没有人会去研究如何改善工作思路,致使上级指令经过层层传达后发生“变形”,同时下级在执行上级指令时,其目的大多都是为了完成的任务,这样难免会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此外线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反馈机制,下级一味是在无条件执行上级指令,很少向上级反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上级部门在下达指令之后,往往无法获取反馈信息,因此相关部门无法及时发现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改善管理机制。

1.2缺乏健全的规章制度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处于动态发展变化中的,想要保证此项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需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教学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很多高校中,教学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通常是在“以不变应万变”,教学管理工作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规章制度却没能及时更新,这样一来,陈旧的规章制度难免会漏洞百出,无法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如今各个高校的规模都在不断扩大,高校教学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想要切实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就一定要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进而为教学管理工作保驾护航。

1.3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很高要求,需要管理人员熟识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可是就现阶段而言,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队伍中都缺乏专业人才,工作人员大多不是专业的科班人员,这就导致教学管理工作缺乏专业性的管理方案,多数工作人员都在机械性的开展工作,缺乏主动性、前瞻性,不能够积极改善工作思路。

2高校教学管理新方向

2.1创新教学管理理念

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想要与时俱进,首先就一定要创新工作理念,很多人认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纯粹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较低,首先就要纠正这种错误的认识。另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同时教学管理人员要善于借鉴国内外高校的.教学管理理念,再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将先进的工作理念融入教学管理工作中。此外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要摆脱线性管理形式的束缚,应该充分发挥一线教师的优势,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学管理部门与教师之间、院部行政人员与校级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应给上级部门,确保教学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及时发现教学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及时改善管理机制,另外通过加强沟通和反馈,也可以促使各级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能够仔细研究工作方法,积极改善工作思路,激发工作热情,共同促进教学管理水平。

2.2完善规章制度,加强队伍管理

为了保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向着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应该不断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同时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坚决执行奖罚制度,还应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性,并且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管理队伍的工作水平。此外为了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水平,还要完善培训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实施教育培训,通过岗前培训、外出学习、集中研修等形式,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培训过程中,首先要让工作人员了解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促使工作人员重视自身工作,其次要培养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帮助工作人员掌握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提高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教学管理队伍走向专业化方向。

3高校教学管理发展模式

3.1通过评价体系来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

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日常教学情况的监督,例如在每个学期的开学初,应该做好常规检查,到了期中时,则要落实好教学检查。同时一定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采取切实可行的评估办法,保证评估结果具有客观性、科学性,这样才能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3.2通过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来促进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教学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始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应该通过高素质兼职教师来促进教学质量,高校应该按照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培养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进而提高学校的师资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一定要保证每名兼职教师都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并且要控制兼职教师的比例。

篇6:高校教学管理研究论文

高校教学计划管理就是对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管理。制定教学计划是高校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等方面的过程。修订教学计划可以对学科或专业的某个方向修订,也可以对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或人文素养教育方面修订。不完善的教学计划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总之,高校教学计划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计划的执行、教学计划的评价和教学计划的修订等四个环节。

2高校教学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计划制定和修订缺乏科学的决策过程

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是一个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大多数高校在教学计划制定和修订过程中,缺乏决策科学化。“决策科学化”是一个有着明确内涵的概念,它要求决策过程必须建立在制度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的程序,广泛发扬民主,大量收集信息,充分研究论证,采用集体决策的方式,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静态的典型研究与动态的系统分析结合起来,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决策精度。而有些高校在制定和修改教学计划前不与各学院、学生处及科研处协调,缺少调查分析,制定和修订的教学计划不够科学。另外,一些一般院校的专业教学计划参照重点高校相近专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而部分高校教学计划制定主体单一,单靠院系主任或其他个体的知识和能力很难制定和修订出高水平的教学计划。

2.2教学计划执行缺乏科学的管理

各高校在执行教学计划过程中都做了严格要求,不得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以及实际操作中,更改了教学计划。这种更改的现象多次发生。它包括在执行教学计划中小范围的更改,或是教学计划运行若干年后大范围的更改。执行教学计划是个动态的管理过程,组织管理中职责是明确的,而一些高校在管理时,工作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如有些院系认为教务处对教学任务安排管得太多,但教务处考虑到合理配置学校的资源,必须审核每位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否安排合理,而院系只顾自己学院的资源配置情况。执行教学计划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相关联,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管理和科学的管理,在执行教学计划管理中缺乏相互协作,学校的公共资源就不能合理的配置,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监控、教学质量评价都会受到影响。

2.3教学计划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高校诸如本科教学质量工作评估、精品课程评估、学生评教及专业评估等高等教育的评价不少,这些评价都与教学计划的评价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计划方案评价是指对教学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编制过程的评价。而一些高校的教学计划的评价指标较少,且内容不具体,缺少较为系统的教学计划评价方案。教学计划评价的过程包括核实、调查、反馈、修改、确认五个环节。首先要核实教学计划中各专业课程门数、学分、学时等。其次是进行访问调查,了解情况。再次反馈意见并修改,最后确认教学计划评价。而现在教学计划评价是阅读教学计划后,个人主观判断,缺少调查、反馈和修改环节,流于形式。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缺少沟通交流,专家理性判断的单一评估方式会产生负面影响。另外,评价人员在审核教学计划时只注重查看专业课程安排情况与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安排是否一致,而不关注专业培养目标是否合理,以及课程体系是否相关等问题。

3高校教学计划管理改进的措施

3.1规范教学计划制定和修订流程

高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的过程需要多位院系教师参与并群体决策,制定和修订的过程比较复杂,为了满足不同利益和不同层次的要求,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必须加以规范。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一般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院系主任或专业负责人负责,在综合分析和科学的考察前提下制定和修改定教学计划。首先,各学院根据制修订意见要求,充分研讨修订教学计划,并提交专业教学计划初稿,其次,教务处组织初审,以及学校组织教学指导委员论证,各学院分专业汇报制定和修订思路,在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做了哪些改革以及改革的原因。再次,学院根据教学指导委员意见进行整改,并提交专业教学计划二稿。最后,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修改确定教学计划终稿。专业教学计划一经确认并实施,原则上不能随意修改,如因特殊情况必须调整时,专业负责人必须填报教学计划变更申请表,经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同意后才能更改。

3.2严格规范执行教学计划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保持教学秩序正常运行,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教务处和各学院专业负责人以及院系主任应及时审查专业教学计划的执行状况。每学期专业负责人根据教务处关于修订专业计划的要求,组织教师认真核对相关专业的教学计划,一经确认该计划,不得更改。另外,教务处要求学院组织专业负责人和院系主任及时了解教学任务情况,组织任课教师填写《教学日历》、《教学任务书》、《教学大纲》等材料。

3.3完善教学计划评价体系

教学计划评价是对教学计划运行作出的评价。它有校内评价和校外评价。校外由外聘专家、行业专家和毕业生组成,校内由学生、教师和专家组成。评价需要有证据,所以教学计划运行的评价情况要依赖于信息反馈系统和监督系统做出的判断,它没有决定权和处理权,只能通过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反映意见。教学计划评价系统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系统作为工作指导。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评价体系指标有培养目标、课程选择、课程结构等指标。培养目标指标应做到:第一,一致性。培养目标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适合学科规律、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身心发展要求。第二,独特性。体现高校办学特色,突显学生个性发展。第三,可行性。培养目标具体便于操作,切合学校实际。第四,前瞻性。培养目标体现学校发展的方向和先进的教育思想。课程选择指标做到:第一,整体性;课程体系围绕学生发展设置,学科之间相互联系,课程内容完整、逻辑性强。第二,合目的性;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一致。第三,丰富性;课程内容有利于学生能力、知识和情感的发展,知识内容不重复且紧跟时代步伐。第四,可行性;师资条件和教学设置作保障,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通识公共课的规定。课程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并在其能力范围内。课程结构指标做到:第一,有序性;合理安排课程顺序,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次序混乱,各学期课程安排不均衡等问题发生,保证教学工作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次序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二,灵活性;根据社会需求人才情况,课程体系不断更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第三,平衡性;合理安排各专业每学期课时,做到学时均衡分布。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特色课程学时比例合理。

4结束语

篇7:高校创业类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鼓励大学生创业已成为摆在政府和各高校面前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然而当前高校创业类课程在授课上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意在通过探讨高校创业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创业类课程的有效开展和实施提供借鉴。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12.183

2015年3月召开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政府施政的重要方针之一,创业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的大趋势。许多高校也为此开设了SYB(Start Your Business,即“创办你的企业”)创业课程,为高校大学生提供创业前的实操培训。然而,与积极开设创业类课程相对应的是,目前我国高校创业类课程在授课方式上,还明显落后于欧美高校,课程设计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这势必会影响到我国以创业促发展的大局。本文意在通过指出高校创业类课程在授课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创业类课程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高校创业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学习过于理论化

当前许多高校创业类课程学习较为理论化,与实践脱节较大。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课程的实践性程度是影响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有些高校创业类课程的教师虽然力求将教材中的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但由于其缺乏创业经验及先进的教学经验,只能把教材上的理论转化为教师口头上的另一种理论,距离实践落地还有较大进步空间。

1.2 授课模式过于单一化

高校创业类课程目前在授课模式上相对单一化,依然沿袭填鸭式教学,主要由教师讲述,学生参与式教学相对缺乏。这对于讲求情境化、模拟实践的创业类课程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学生无法通过角色模拟扮演,体验创业中面临的决策问题,教师也没办法在此创业情境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和改进方案,因此教学效果不佳。

1.3 评价机制过于简单化

高校创业类课程在最终成绩评价上也过于简单,仍然是由教师掌握课程成绩的主导权,缺乏开放的、多样化的评价机制。与一般课程不同的是,创业类课程非常讲求创业体验和情境模拟,这决定了仅靠授课教师判断会受限于其自身的经验和认知。因此,加入其他来源的评价一定程度上纠正授课老师的单一认识,有助于更加客观地评价创业课程学习。

高校创业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上述创业类课程面临的普遍问题,本文提出如下方式进行解决。

2.1 设置创业主题

授课教师应首先确定多个创业主题,尤其可以根据当前的大环境进行设定,如“近日,柴静的《穹顶之下》对雾霾问题的剖析将环保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治理雾霾既是一项挑战,更是一个重要机遇。如果你是一位创业者,在这一机遇中你将会做出何种判断?请给出一个完整的商业策划”,又如“2012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3%,未来如何养老是许多年轻人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请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方案,以企业运营的方式来实现个人利益、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协调发展,尤其须指出商业模式的创新之处”等。这些创业主题虽设定了相应的创业方向,但又不会过于限制学生,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策划提供了可能。

2.2 分组讨论

确定好主题之后,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的规模控制在8人以内。选择主题的原则是,各组按照自己的兴趣挑选,当出现多个组选择同一个创业主题时,采取抽签方式进行。同时,小组成员必须有清晰的角色分工,如果按照每组8个人的话,需要确定出首席执行官(CEO)、首席财务官(CFO)、首席运营官(COO)、首席营销官(CMO)、首席人力官(CHO)、首席信息官(CIO)、首席技术官(CTO)、首席公关官(CPO)这8个角色,如果少于8人,则可以酌情减少部分角色。每组由CEO带领大家进行创业项目策划与交流沟通,并在规定期限内将各组的创业策划书和演示PPT发给授课老师和其他各组同学。

2.3 项目调研与文案撰写

分组之后,就到了项目调研环节。要求每一个创业小组都要围绕着创业主题,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的方式明确最终的项目,并在调研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创业策划书的文案撰写,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环境分析、战略定位、选址、竞争者分析、消费者分析、营销策略、Logo设计、客户关系管理、人员管理、可行性分析等。

2.4 项目路演

经过分组,每一个组既可以扮演创业组的角色,又可以扮演风险投资者的角色。在项目路演(Road Show)环节,创业组的同学根据各自角色分工分别阐述在项目策划中的内容,重点强调其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与商业模式的创新性,而其余各组则以风险投资者的身份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授课老师则承担主持人的角色。经过创业组和风险投资者之间进行数轮答疑之后,由创业组进行总结陈词,结束路演环节。同时,根据路演环节过程中风险投资者的提问或建议,创业组需完善其创业策划书,并将最终版本交予授课老师。

结 语

本文通过阐述高校创业类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与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亦可为相关授课老师和相关高校进行创业课程设计和规划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篇8: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研究

一、高校年度财务综合预算管理

高校是财政资金核拨事业单位。高校财务预算是教育部门预算管理的组成部份。部门预算是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规定的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编制, 虽有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之分, 但年度执行的项目支出 (特别是基建项目支出) 很难反映在年初批复的学校的部门预算方案中。广东省属本科院校实行生均综合定额拨款体制改革后, 部门预算的一般预算 (财政拨款数) 和预算外收入 (教育事业费) 都与在校生人数挂钩。

高校年度财务综合预算, 包括事业经费预算、专款专用的项目预算和基本建设预算。事业经费预算实质上是部门预算中财政性资金 (财政拨款和教育事业收费) 的进一步细化, 按高校职能管理特点深化为教学经费预算、人员经费预算及后勤辅助经费预算等。

教学经费预算可分为直接的或者说作用于一个教学年度的经费支出的预算和间接的或者说作用于超过一个教学年度的经费支出的预算。前者是教学部门的教学活动费, 如实习费、实验费、教学办公费、教学差旅费、体育维持费等。后者包括教学管理部门的教学管理费 (如教学设施管理费、教学研究费、专业建设费、课程建设费、教材建设费等) 和资产管理部门的教学设备费 (如实习实验基地建设费、实验室建设费、教学设备及图书购置费、教学设备维修费等) 。本文以直接教学经费为例对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二、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模式框架

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是由预算管理机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反馈和预算监督等环节组成的一个流程体系。教学经费预算作为高校综合财务预算的组成部份, 年度预算管理模式具有高校预算管理模式相同的流程体系。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模式由编制的科学性、执行控制措施的协调性、反馈的及时有效性和监督评价的合理性构成分析框架。

1、教学经费年度明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对作用于超过一个教学年度的经费高校年度综合财务预算会进行项目滚动预算, 类似于企业对长期资产的投资预算, 会形成企业生产的固定成本。直接作用于教学活动的教学经费预算, 类似于企业生产产品的变动成本预算。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细化, 教学经费年度明细预算以教学计划为依据, 由教研室编制, 经教学部门和教务管理部门复核监督, 财务部门汇总定案。编制依据的科学性、跟随依据的紧密程度和编制程序的理性是教学经费年度明细预算科学性的保证。

2、预算执行控制措施与教学计划实施进度的协调性。

教学经费预算执行过程是教学计划实施过程在财务管理上的反映。教学经费预算执行控制措施很大程度上是经费报销规定。经费报销规定是学校财务制度明文规范的经费开支标准和经费审批流程。预算执行控制措施与教学计划实施进度的协调性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经费报销制度的熟悉程度和财务部门对款项支付及时性。根据实践中的经验, 前者需要财务人员对财务制度的宣传和普及, 后者完全取决于财务部门的资金管理水平。因此, 预算执行控制措施与教学计划实施进度的协调性更多地需要财务部门提供良好的会计服务来保证。

3、预算执行反馈的及时有效性。

这可以更进一步分为会计信息提供的便捷性和查询数据的准确性。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的环境下, 建立在校园网上的会计信息实时查询系统可保证预算执行反馈的及时有效。另一方面, 预算调整的效率才是影响预算执行反馈及时有效的主要内容。预算调整是预算执行过程中教学计划或者原计划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要变化而导致的经费指标追加或减少的预算过程, 调整程序明确、新编过程及时、指标到位迅速可以保证调整后的预算与原预算执行进度顺利连接。教学部门、教学管理部门、预算审批机构、财务部门的顺畅沟通及通力合作是预算执行反馈及时有效的条件。

4、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的合理性。

教学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难以运用明确的量化指标来衡量。简单地说, 教学计划按时按量完成、教学目标达到, 教学经费支出绩效评价就是合格的, 教学经费预算实施就是有效的。这些评价都是非财务性的, 并且不同学科间的绩效评价标准是难以一致的, 工科的实验产品数和社会科学的调查样本数没有可比性。教学经费支出预算绩效评价的合理性只能通过各学科自身的纵向对比来体现, 如每学时经费支出数与往年平均数是否一致, 实验产品单位成本变动与往年平均数及物价指数变化是否相否。

三、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模式

探讨了“如何管理”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要解决“管理多少”的问题。根据教学部门以不同教学内容形成的项目年度预算指标计算方法的不同, 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模式可分为“定基模式”、“定额模式”、“定比模式”。

1、定基模式

定基模式亦即“基数加增长”模式。“基数”是上一年的项目实际支出数或者上一年的项目预算批复数;“增长”是预算年度项目核算对象及其外部条件变化引起的相应的货币增减量。二者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均是经验数值, 容易受到编制者和审核者的主观判断影响, 随意性大。

定基模式的“基数”容易取得, 编制工作相对简单。在有多年数据积累的条件下, 以多年绝对平均数作为“基数”, 以多年平均增长率作为“增长”的依据, 可以相对减少随意性。但仍不是以项目核算对象为直接依据, 难以进行客观评价, 不能令人信服。

定基模式除了上述编制科学性上的不足外, 预算数与教学进度联系不紧密, 预算调整同样存在较大随意性, 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更难趋向合理。在预算管理的流程上, 没有把教学部门、管理部门及财务部门紧密联系起来, 无法调动教学人员参与教学经费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很容易使教学经费预算管理成为财务部门的“闭门造车”。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现实条件下, “预算年度项目核算对象及其外部条件”的变化更快更大, 更难以保证“增长”的科学性。

2、定额模式

定额模式是零基预算的一种, 按核算对象划分预算年度教学经费预算明细项目, 并确定每个预算项目的变量和定额标准, 某个项目的年度预算额度按变量和定额标准计算确定。定额标准是由财务分析、会计数据统计及多年预算执行反馈意见制定和修订的, 相对稳定, 在年度预算编制时是确定的;变量是人数、天数、课时数、制成品数或者某几者的积数。如实验费的变量为学时, 定额标准为每学时1.2元, 则某教学部门的实验费预算额度为学生数、学时数及定额标准的积数。

定额模式的变量与学生数、课时数及课程数等挂钩, 客观真实, 易于核验, 数据比较容易获得, 且与教学计划和预算项目核算对象直接相关。定额标准最初确定较复杂, 但一经确定可多年起作用。因此, 定额模式下的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编制比定基模式更具有科学性。

定额模式预算编制科学, 预算额度与教学计划直接相连, 支出预算绩效依据具有客观性, 评价更趋合理。教学部门、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可以参与到预算管理的全流程, 更利于预算执行流畅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3、定比模式

2004年, 广东省属本科院校开始实行生均综合定额拨款体制改革, 高校经费拨款与在校生人数挂钩。2006年, 规定高校本专科生学费收入的支出比例中“教学经费不低于25%”。为此, 教学经费年度预算额度可按学费收入的百分比核定, 是为定比模式。

定比模式也是零基预算的一种。预算管理部门按学费收入的固定比例“切块”, 教学部门包干使用教学经费年度预算总额度, 由教学部门进一步细分和管理预算项目。这种模式会大大增强教学部门的自主性, 但需要较高的财务管理水平和专门的会计人员, 现实条件下可行性较低。从学校层面的财务管理看, 这种模式属于粗放管理, 既不利于财务监督和内部控制, 也不符合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及国库集中支付要达到的精细管理和透明预算的要求。

定比模式可与定额模式结合运用, 在定额模式的基础上, 将教学部门的汇总额度与按学费的一定百分比额度进行比较, 保证教学经费年度预算总额度达到教学部门学费收入的规定比例。这既可以保持学校综合财务预算与部门预算的一致性, 又有利于学校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实施。

四、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水平影响因素

预算管理的目标是要达到收支平衡, 教学经费预算管理的目标是要在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使教学经费最大程度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是其年度预算管理水平的标准。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过程中, 多种因素影响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

1、严格经费开支范围, 落实经济责任制。

教学经费在年度预算方案中是以明细项目的形式列明指标额度的。每个明细项目的开支范围也应有明细的界定, 如电脑零配件在计算机专业的实验费中是正常开支内容, 但在文科类专业的实验费中大量出现电脑零配件开支就不正常了。

教学经费实行项目负责人负责制, 每个教师、每个教学部门是教学经费使用效果的直接责任人, 教学管理部门承担监督责任, 财务部门承担合法合规性审核责任。项目负责人是教学经费开支审批人, 对经费使用效果承担完全责任。落实项目负责人经济责任, 是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率的关键。

2、年度经费指标结转, 项目间指标划转。

教学经费年度预算指标是严格依据教学计划编制的, 并且是以实验室建设等教学设施完备为前提条件的。教学计划在预算年度中执行, 相应经费列支不能跟上会计核算和财务决算的要求, 预算指标必须结转下年才能保证教学计划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设施设备条件发生变化导致预算年度的教学计划根本无法开始, 相应的经费预算指标应该注销, 随教学计划的变化列入相应的年度预算。同一预算年度内, 项目间预算指标必须严禁划转, 否则不但会造成整个预算方案的混乱, 更无法论及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

3、经费开支绩效评价指标。

教育经费尚没有一套成熟的绩效评价指标, 教学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更难确认。但评价标准才是促进教学经费使用效率提高的有效手段。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是年度预算教学经费使用效果的基本要求, 对教学成果、学生技能提高水平、教师教学技法提高程度等的评价有助于教学经费支出绩效的提高。

综上所述, 加强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 加强教学经费年度预算全流程管理, 既是教学计划顺利完成的保证, 更是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水平, 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要求, 也是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四项经费”规定的要求。三种预算管理模式中, “定额模式”以其指标计算的客观性和教学部门参与预算管理的深入广泛性的特点, 更有利于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要达到通过提高年度预算管理水平来提高教学经费使用效率, 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还需加强教学经费支出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这既是教育经费绩效评价的内容, 也是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部门预算改革实行绩效预算的方向。

摘要:教学经费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支撑条件。科学的预算编制、协调的预算执行控制措施、及时有效的预算执行反馈和合理的预算绩效评价是提高教学经费年度预算管理水平的条件。实践中常用的“定基”、“定额”和“定比”三种预算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 “定额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教学经费的使用效率, 也更符合部门预算改革的要求。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经费,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玉斌, 张树彦.完善收支预算管理保障高校健康发展[J].会计之友, 2009. (02) (中) :55~56.

[2]韩索民.浅析高校预算管理模式[J].财会月刊 (综合) , 2006, (03) :25~26.

[3]宋友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对我国预算管理模式影响分析[J].财政研究, 2006, (05) :36~39.

[4]桑小红.高校预算管理模式与预算收支管理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8, 23 (4) :22~27.

[5]周雪竹, 李兆荣.高校教学经费管理问题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2) , 17 (6) :805~807.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在规则面前作文300字下一篇:人员培训与开发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