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2024-05-06

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精选8篇)

篇1: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有害物质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对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管控,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法律,法规及客户的环保要求.2、范围:

公司内部及所有供应商(含外包商)所属原物料,制程管制及新产品 等均纳入本程序管理

3、职责:

3.1采购部: 要求供应商提交原材料和部品及辅助材料的环境管理物质资料(成分表或SGS DATA),并签订《环境关联物质不使用证明书》。

3.2营业部: 了解客户对环境有害物质的要求,并传递给品管部。3.3品管部: 样品、量产品有关环境管理物质资料的作成及提出,供应商来料环境

有害物质含有的检测。

3.4 生产部/仓库部: 购入品、在制品追踪,确认,检查,标识及区分。

4、定义:

4.1 SGS DATA:SGS检测机关所做的有关环境有害物质的测试报告。

4.2 成分表(材质证明书)MSDS:零部件材质中所含化学物质的组成比率,使用范围,安全因素,防护措施等,包括化学品、纸张及金属材质等。

5、内容:

5.1 测定对象及规格测定对象品中所包含的环境有害物质含量值参见《环境物质

管理规程》 5.2 新样品提出

5.2.1营业部识别出客户对环境有害物质的要求,将客户的要求或执行之标准传递给技术部,技术部打样时则按客户要求之内容进行打样,打样完成后,由技术部制定《样本确认书》《检查记录表》,并将所有原材料、辅助材料之SGS REPORT、成分表,COPY 一份作为附件,附至《样本确认书》后面。5.2.2 采购部对所有供应商按照《供应商管理程序》内之相关环境管理物质的要求进行对供应商品的控制,评估合格之供应商并签订《环境有害物质不使用证明书》,并列入《合格环保供应商名录》中。

5.2.3供应商提供之样品,必须附有环境管理物质的检测报告资料,由采购部进行样品的验证,确定是否符合环境管理物质的要求,当符合要求时则验证成功,不符合要求时则要求供应商进行改善或重新送样确认,或寻找其它供应商。5.2.4所有的供应商提供的环境物质管理文件按《文件管理程序》之外来文件之控制流程编号盖章。并分发之采购,品质等相关部门。5.3 本公司采购之原材料

5.3.1 品管部应当对供应商提供的SGS报告之检测数据进行确认,若上述数据与公司规定标准不相符时,要求供应商进行改善并重新作成,合格后将SGS检测报告、成分分析表归档保存。

5.3.2采购部必须要求供应商在材料之构成、生产场所、配料及方法变更时重新提出材料成分表或SGS DATA。IQC在检测原材料时应确认每批材料之SGS报告,材料成分表,不使用证明书等文件。若无此报告则IQC拒绝收料。5.3.3 采购、品管部必须对供应商进行至少每年一次的环境物质管理方面的评核,评核的方式按照《供应商管理程序》的相关要求进行。5.4 标识及鉴别管理

5.4.1供应商每批送货时,经确认无误之环保原材料(包括辅助材料)均按照昶煌公司提供之环保标签,贴在指定的位置,其它标示则按《标示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进行标示,并于指定位置存放。5.4.2仓库对其合格的产品进行先入先出的识别管理。

5.4.3 成品标示则按照客户要求进行,如果客户无要求则在外箱的产品标签的右上角位置贴上“环保”标签。5.5 变更管理: 5.5.1向客户提交

若公司生产的产品材料之构成、生产场所、配料及方法变更时,需向客户提交》《样本确认书》等文件重新承认,交客户确认承认OK并签回后方可进行生产,同时,按照新品的要求进行。

5.6每批生产之产品由IQC做材质留样,检验员作产品留样,并做好标示,标示按《标示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之相关要求进行。5.7 本公司外发加工的管理: 外发加工管理参照《供应商管理程序》。5.8 异常管理

5.8.1 对于供应商所出现的环境管理物质的异常问题,须把不合格品马上隔离管理,各相关担当部门应及时依据供应商提供的SGS报告进行查询追踪,包括出货批号,出货日期,向品管部负责人,管理者代表及最高负责人报告,并执行其指示,采取预防及改进措施.5.9 检测报告提出及资料保管

5.9.1 本公司刚开发的样品成份测定由品管部负责,品管按客户要求向检测机构申请对样品的检测及对相关检测报告进行追踪.5.9.2 当需要送SGS机关测试样品时,品管部联络检测机构,确定后送去检测,并保留样品做好样品标示。SGS检测报告则按《文件管理程序》外来文件之相关要求进行控制。

5.9.4 接收到SGS检测机构的报告后,品管部审查后,将原稿交于文控中心管理,当营业部需向客户提交时,则向文控中心申请分发,并做好受控标示。5.9.5 所有环境相关的资料,各相关部门或担当人员在核对其相关项目后交于文 控中心,最终在文控中心统一保存.5.9.6 对于供应商所提交的环境管理物质方面的SGS报告,品管部须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核对确认。

5.9.7 对于所有的SGS测试报告和成分表(材质证明书)的有限期为一年。5.9.8危险废弃物需要由资材部收集定期交给有环保资质的厂家处理。6.相关文件

6.1《环境物质管理规程》 6.2《文件管理程序》 6.3《供应商管理程序》 6.4《标示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7.相关记录

7.1《环境有害物质不使用证明书》 7.2《样本确认书》 7.3 《合格环保供应商名录》

篇2: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HHS-QCP-0807版本:A/0第1页,共4页

1.目的通过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控制,让环保产品走进国外市场,确保本公司制造及销售的产品,能够符合不含有毒有害环保要求及各国环保之法律法规,并能满足客户要求及环保发展的趋势。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生产制造、包装、储存、运输过程的零件及材料的有害物质管理。有害物质参照《环境管理物质名称一览》。

环境管理物质名称一览

环境管理物质名称

“ROHS”指令的有害物质:

镉以及镉化合物、铅以及铅化合物、汞以及汞化合物、六价铬化合物(Cr6+)、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

美国ASTM F963-07标准的有害物质:

总铅、可溶性铅、可溶性铬、可溶性镉、可溶性钡、可溶性汞、可溶性砷、可溶性硒、可溶性锑

邻苯二甲酸盐:

DEHP(邻苯二甲酸二己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BBP(邻苯二甲酸苯基丁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D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3.术语及定义。

3.1含有

含有系指无论是否有意,所有在产品的部件、设备或使用的材料中添加、填充、混入或粘附的物质(包括在加工过程中无意混入或粘附于产品中的物质)。

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HHS-QCP-0807版本:A/0第2页,共4页

3.2杂质

包含在天然材料中,作为工业材料使用,在精制过程中技术上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或者在材料合成反应过程中产生,而在技术上下不能完全去除的物质。此外,为了与主原料加以区别,在为了改变材料的特性而使用称为“杂质”的物质时,也按“含有”处理。

但是,在制造半导体设备等使用的掺杂剂,虽然是有意添加的,但实质上在半导体设备中仅有极微量残存,这中情况不作为“含有”处理。

此外,在部件、设备中该环境管理物质作为杂质混入或者粘附时,其浓度不应超过该允许浓度。

4权责

4.1副总经理:负责组织管理环保工作会议。

4.2品管部负责组织推动环保工作,全员须参与环保工作的实施。

4.3品管部负责制定限制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环保标准及环保要求。

5.作业内容

5.1环保物料的供应,依据《供货商管理程序》对合格供方的要求。

5.1.1合格供方应提供最高负责人对环境的承诺书,签署《不使用环境相关法规中禁用/限用物质保证书》。

5.1.2合格供方应对使用原材料明细及相关物质的含量数据,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

5.1.3合格供方建立原材料进料检验管理体系,制程过程的保证体系。

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HHS-QCP-0807版本:A/0第3页,共4页

5.2环保物料的采购,参照《采购作业程序》,资材部下发《订购单》将增加环保标准要求,供应商须确保符合环保的物料批量供货能力。

5.3环保物料的验收。

5.3.1品管部对新引入的物料,供应商必须提供有害物质成分含量测试报告。

5.3.2 IQC对来料中有害物质含量作为重点检测项目,不符合环保的物料将拒绝接收。

5.3.3对己进入公司的物料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技术部协同资材部负责寻找环保物料完成替代和处置。

5.4制程中的控制。

5.4.1物料使用部门及物品发放人员负责作好领用记录,保证物品的追溯性。

5.4.2在物料使用过程中不得有意添加杂质,如有添加须对此物质进行有害物质检测。

5.4.2库存材料,资材部仓管员作好环保标示及隔离。不符合环保物料,未经品管部认可不得投产制用。

5.5库存成品物料环保改造及出货的控制。

5.5.1对库存成品物料环保改造,在客户能接收的期限内切换完毕,之后发货的产品全部满足环保要求。

5.5.2对库存成品作好隔离,不符合环保物料,未经品管部认可不得给客户供货。

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HHS-QCP-0807版本:A/0第4页,共4页

5.6有毒有害物质的验证方法

品质技术部负责验证玩具油漆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有毒有害物质控制)的要求,验证的方法可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式:

a.对半成品和成品按照EN71或ASTM F963标准或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 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满足要求;

b.对玩具涂料产品编制产品质量追踪表,质量追踪表中应注明成品的代号、批号、客户名称、生产数/重量,还应包含所使用的所有原材料的代号、批号及检测报告号。

c.收集客户对本公司产品的检测报告。

d.收集市场、行业机构、进口国官方等相关机构对本公司生产的涂料关于重金属及禁用有机物的反馈和抽查结果。

6.相关文件

6.1《供货商管理程序》

6.2《采购作业程序》

6.3《检验与测试作业程序》

7.使用表单

7.1《订购单》HHS-FOR-0703C

7.2《生产指令单》HHS-FOR-0705B

篇3: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1 资料来源

1.1 样本

来自全院使用有害物质的3 2个部门。

1.2 采样方法

质控部、防保科、总务科、设备科、院感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运用有害物质查检表进行改进前后查检, 最终取得结果。

2 PDCA实施方法

2.1 计划阶段

2.1.1 组建项目团队

组长:后勤副院长;组员:质控部主任、防保科科长、护理部主任、总务科科长、院感科科长、设备科科长、检验科主任、病理科主任、药剂科主任。

2.1.2现状调查

2012年3月质控部组织项目团队联合进行了全院有害物质管理专项督查, 发现如下问题:病理科和检验科配备了有害物质专柜, 但不够规范, 其他各科室无有害物质专柜;全院有害物质标识不明显;全院无有害物质溢出包, 防护用品不齐全;全院无有害物质清单;全院无有害物质安全指引, 无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管理计划, 无危险品管理制度, 无危险化学品领用、使用登记和管理检查记录;有害物质存储区域小而拥挤, 检验科存储区域有较多电线;甲醛稀释配置不符合要求;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差等。

2.1.3 分析原因

有害物质管理紊乱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JCI标准 (FMS-5) 的正确运用, 缺乏对有害物质的全面管理。主要体现在: (1) 主观原因:领导思想上不够重视, 主管职能科室、部门主管、员工都不够重视, 无专管员;员工防护意识淡薄;管理人员监管力度薄弱, 除了医疗废物有专门职能部门 (后勤、院感) 监管外, 其余有害物质没有落实到专门部门统一监管, 管理混乱。 (2) 客观原因:无有害物质专柜、标识、清单、安全指引、溢出包、防护用品及设施, 领用物品存量及种类太多。 (3) 环境因素:无集中配置甲醛的房间, 存储区域小而拥挤, 检验科存储区域有较多的电线。 (4) 方法因素:无危险品管理制度、有害物质管理计划, 无领用和使用登记, 无自查记录, 危险品存储不符合要求, 无防护措施, 甲醛稀释配置不符合要求, 无危险品泄露的处理流程, 对员工教育培训欠缺。

2.1.4 确定目标

201 2年3月14日至201 3年1月31日, 各科室有害物质专柜从原来的无到配备率达100%;有害物质标识从原来的标识不明显到标识符合率100%;各科室有害物质溢出包从原来的无到配备率达100%;有害物质清单、安全指引从原来的无到配备率达100%。

2.1.5 制定改进方案

(1) 由防保科建立全院和各使用部门有害物质清单、防护手册、安全指引、标识等, 2012年5月前完成; (2) 由防保科制定有害物质及废弃物管理计划和危险品管理制度, 2012年5月前完成; (3) 由总务科落实配置统一的铁皮柜, 2012年10月前完成; (4) 由各使用部门落实有害物质的定点、定位、定量储存及专人双锁管理, 2012年1 0月前完成; (5) 由院感科建立有害物质防护流程、统一配备溢出包, 2012年5月前完成; (6) 由防保科落实教育及培训; (7) 重点部门落实专项管理:病理科、检验科、小手术室、手术室、各病区、内镜中心等。

2.2 实施阶段

(1) 制订全院有害物质及废弃物管理计划和危险品管理制度; (2) 各部门指定一名有害物质专管员, 实行专人管理; (3) 建立全院和各部门有害物质清单、标识、安全指引、防护手册; (4) 全院有害物质溢出包统一配置, 溢出时正确处理, 重点部门配备洗眼器、眼罩、面罩、沐浴房; (5) 各使用部门配备有害物质专柜, 病理科、检验科新购危险化学品专柜; (6) 设备科不在院区内储备有害物质, 病理科、检验科独立配备有害物质专门仓库; (7) 规范危险化学品领用、使用登记和管理检查记录; (8) 医院决定统一购买稀释过的10%福尔马林 (甲醛) , 从根本上避免稀释甲醛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9) 重点部门落实专项管理; (10) 对全院中层干部进行职业安全防护培训和有害物质管理培训;对院内新员工进行“员工保健与职业防护”培训;对各部门专管员、员工、工人进行现场培训。

2.3 检查阶段

2012年11—12月通过主管部门多次检查, 各使用科室有害物质专柜配备率达100%;有害物质标识符合率达100%;有害物质溢出包配备率达100%;有害物质清单、安全指引配备率达100%。设施管理与安全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会议, 协调解决有害物质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防保科不定期到各科检查、督促、指导, 做到随时发现问题, 及时指正。各部门专管员进行自查, 每2周1次, 督导检查部门内有害物质管理情况, 及时解决存在问题。实行防保科与各部门检查双向反馈, 把自我检查评估当成例行工作。

2.4 处理阶段

防保科每月通过各种检查进行总结, 找出有害物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讨论分析。将绩效监测结果每季度上报质控部, 并定期在医院质量安全委员会上汇报;每季度向设施管理与安全委员会成员汇报存在问题并分析, 通过现场指导及OA网向各使用部门反馈。对于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制定整改措施, 确定下一轮管理目标, 作为下一循环评价依据[4]。

3 小结

本院通过JCI评审学习最先进的医院管理模式, 使我们更新了理念思维, 规范了制度流程, 开发出工作潜能, 使管理模式更严谨。JCI精神的精髓是安全和质量, 而有害物质广泛分布于医院的各部门, 接触人员广, 品种多, 时刻存在着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毒性、致癌性、基因诱变性、生殖系统毒性、干扰内分泌、神经系统毒性等危害, 以及易燃易爆、刺激性、腐蚀性等安全隐患, 如果没有科学管理, 必将会对患者、员工的身心健康带来威胁。经过本院近一年的管理实践与检验, 促进了有害物质管理各关键环节质量的持续改进。

总之, PDCA循环应用科学的管理理念和处理方法, 是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将其应用于医院有害物质管理, 最终实现医院有害物质标准化管理的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潘绍仙.现代护理管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212.

[2]周赛亚.JCI标准在医院有害物质管理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 2012, 29 (11) :22.

[3]李红霞.JCI标准下的实验室设备管理[J].医学信息, 2011 (5) :2175.

篇4:有害物质管理规定

一.目的由于环保意识日益高涨,各国针对输入产品中含有对人体及环境有害成份的有害物质管制要求日益严格,鉴于此订定本管理程序,以期由本公司内部做起,并连带要求所有供应商将其纳入管制,以提供满足需求之产品及服务。

二.範圍

公司内部及所有供应商(含外包商)所属原物料,制程管制及新产品

等均纳入本程序管理。

三.權責

:

3.1

环境管理者代表:限制物质管理的最终责任人,即环境管理者代表。

3.2

有害物质管理负责人:针对有害物质管量监视,异常发生时停止和解除出货,并查明原因指示杜绝再次发生。

3.3

业务部门:顾客信息的接收与传递,相关法规信息的获取及公司内部传达,出货新产品的跟踪管理及事前协商文件的申请。

3.4

资材部门:供应商信息管理及高度分析数据的收集,仓库先进先出管理及制程中成品与材料的区分管理,不合格品的对应与员工教育培训。

3.5

工程部门:

新新产品的材料数据相关信息的收集,部材的变更管理,替代化的推进及设计转换规格的管理。

3.6

制造部门:有害物质的不使用管理,生产批次及生产设备,员工教育培训。

3.7

品保部门:

进料及出货检验判定,供应商高精度分析数据的认可,异常对策的要求,不合格批贷的区分管理及公司内部与供应商的监查。

四.定義

本章节所指的环境是针对新产品含有限制物质的管理。新产品含有限制物质的管理是指客户所要求遵循的限制物质管理符合客户的管理要求,即指新产品中不含有客户规定不含有、不使用之有害质。

五.作業內容

:

5.1环境有害物质管理经营机制

5.1.1环境方针的明确化

由公司最高经营层制定的有关组织的环境方针,明文规定新产品含有限制物质管理,并不断的以书面形式公布,让全员理解周知,当客户或其他相关方的管理要求发生变化时,择期对方针政策进行研究并重新制定,并通过电子邮件或传真的方式知会各供应商周知。

5.1.2法律法规及顾客的要求

5.1.2.1

限制物质管理委员会针对产品含有限制物质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各种资讯渠道(如上网查询下载、客户处获取、书籍查阅等方式)接收保管,并对之进行管理。

5.1.3

有害物质管理体制与全废推进计划之进展管理

5.1.3.1环境限制物质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各单位、人员的职责与权限,明确规定了由

总经理室委任环境管理代表,赋予其对公司有害物质管理的所有责任与权限。参照品质手册中组织图、管理者代表委任书及负责人的职责与权限。

5.1.4

教育培训

各部门根据环境教育培训计划,按照客户要求之有害物质管理标准、等级,对于新进员工,由人事部门引入事前教育,培训教导有关客户管制的有害物质的基础知识。

5.1.5信息交流

业务部门在获取客户最新的有关有害物质管理信息,应及时的以书面形式对所有单位或部门作出批示联系及落实,并对最高负责人作出信息报告;对制造现场的员工,要求部门主管利用早、晚课的时间传达环境资讯,让全员彻底了解周知客户针对有害物质管理的最新信息。参考文件環境信息交流程序

5.1.6环境管理系统内部监查

由品保部门,对公司内部有害物质管理情况进行监察,确认公司内部各单位、各工序流程是否有依照客户对有害物质的管理要求来实施作业,并对过去曾发生问题的工序流程进行确认,对产生之不符合项,要求各单位提出纠正措施,并确认其对策的效果及处置的妥当性是否符合客户的要求,并将上述监察记录存档,呈报有害物质管理最高负责人,由负责人确认监察报告的内容并作出解决问题的指示。

5.2

工程变更管理

在变更前必须依据客户要求,由业务部发出内部联络单通知各单位,工程均对客户的ECN进行评估后方可进行变更,在客户允许下,首批入料需提供相关分析数据及含有成分表给客户进行确认,明确变更之后的部材不使用、不含有客户管制之有害物质。

5.2.3

不合格处置

5.2.1.1

发生异常不合格时,品保部门开出异常报告,呈报环境管理者代表,并要求责任单位进行纠正及采取预防处置,同时展开横向式的调查处理,回收改善对策并确认其有效性。

5.2.1.2品保部门对已完成之改善对策的不合格批,实施进料及出货之检查,为避免不合格品混入合格品,必须明确发生不合格的货批,并与合格品进行严格的识别区分管理。

5.2.1.3品保部门依据不合格品的异常情况之信息报告(四)___小时内如实的反馈给客户,并在异

常发生时,召集相关人员开对策处理检讨会议,针对库存品、在制品及防止再发生的对策予以确认,将最终异常处理报告知会各相关方,并对异常报告予以妥善的保管。

5.2.2供应商采购管理

5.2.2.1

资材、采购部门必须将客户所要求管制之有害物质情况知会各供应商,并定期

确认各供应商的管理情况,要求各供应商针对产品含有有害物质的管理要与本公司及

客户的要求一致。

5.2.2.2资材、采购部门对新供应商的选定,必须遵循客户对环境有害物质的管理标准、等级作为评定依据,通过实地评鉴与相关管理资料考察新供应商。

5.2.2.3资材、采购部门在供应商选定标准中,必须明确指出不使用有害物质,并于交易合同上注明不使用有害禁止物质声明。

5.3

物料管理机制

5.3.1

进料检查管理

5.3.1.1

工程部门制定相应的环境品质进料检验标准书,明确规定检查或管理的项目是客户要求管制之有害物质管理标准、等级中所揭示的项目,以客户的所有产品作为管理对象和适用范围。

5.3.1.2

品保部门进料检查的单位应确定为公司内部可以制止异常的单位大小,由外部机构(SGS或ITS)实施之进料检查、测定分析时,应定期地事实进料检查结果数据的验证,确认其检查的精度(检测极限)。

5.3.1.3

资材、采购部门进料检查员实施有害物质的专项教育,彻底的掌握与了解客户有害物质的管理标准、等级及相关检查方法与要领,并将客户有害物质的进料检查数据记录妥善保存。

5.3.2

工序管理

5.3.2.1

制造部制定客户要求之物质的处理以作业指导书的形式公布于作业现场各工序,对作业员实施现场教育。

5.3.2.2

资材部门对各仓库单位的出入库作业按照产品防护及仓库管理程序严格进行管理,确保库存品的准确性,并对客户要求之特殊管制部材实施标示区分管理,确保各制造工序上所使用之部材都是进料检查之合格部材。

5.3.2.3

各制造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对客户管制之部材彻底地做好区分与识别管理,防止工序上的混入、泄漏、污染,并对各工序上使用之设备、模具、容器等明确规定防止污染的清洗作业标准书,实施清洗。

5.3.3

出货检查管理

品保部门对出货检查合格品加以识别管理,并对出货检查的结果资料记录存档,定期地对出货检查人员实施客户有害物质管理项目的教育培训,彻底掌握和了解客户有害物质的管理标准、等级以及相关检查方法与检查要领。

5.3.4仓库管理

资材部门对原材料仓库、成品仓库等的进料及出货检查的不合格批货要有明确的识别区分管理,并做好先进先出的作业管理,严格管控各客户使用之部材,防止混料的发生。

有害物质简介

用现代方法可以检测机体与这种物质的接触量,也能检测到这种物质对机体或对下一代的不良影响。有时专指大鼠经口LD50200-___mg/kg(体重),大鼠吸入

半数致死浓度2-20mg/L,大鼠或家兔经皮LD50400-___mg/kg(体重)的物质。

现代家庭装修过程中,业主更加注重环保材料的应用。根据住建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___)规定,在选用

住宅建筑材料、室内装修材料以及选择施工工艺时,应控制有害物质的含量。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___)规定,住宅

选址时应考虑

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

白酒中的有害物质有哪些

1.农药,酿酒所用原料,如谷物和薯类作物等,在生长过程中如遇过多地施用农药,毒物会残留在种子或块根中。用这种原料制酒,农药就被带入酒中,饮用后影响健康。按卫生部规定,每公斤粮食,农药666不得超过0.3毫克,滴滴涕不得超过0.2毫克。

2.甲醇,甲醇是一种有麻醉性的无色液体,密度0.791,沸点64.70℃,能无限地溶于水和酒精中。它有酒精味,也有刺鼻的气味,毒性很大,对人体健康有害,过量饮用,会头晕、头痛、耳鸣、视力模糊。___毫升甲醇可引起严重中毒,眼睛失明;急性者可出现恶心、胃痛、呼吸困难、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按卫生部规定,每百毫升谷类酒含甲醇不得超过___克。薯干及代用原料酒不得超过___克。

3.杂醇油,杂醇油为无色油状液体,是白酒的重要成分之一。从卫生角度来看,它是一种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对人体有害,能使神经系统充血,使人头痛、头晕。喝酒上头,主要是杂醇油的作用。它在人体内氧化慢,停留时间长,容易引起恶醉。杂醇油的含量过多,加浆时还会引起白酒乳白色的浑浊。其含量一般不超过每毫升___克。

篇5: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第一条为了控制和减少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促进电器电子行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绿色消费,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电器电子产品,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下列术语的含义是:

(一)电器电子产品,是指依靠电流或电磁场工作或者以产生、传输和测量电流和电磁场为目的,额定工作电压为直流电不超过1500伏特、交流电不超过1000伏特的设备及配套产品。其中涉及电能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设备除外。

(二)电器电子产品污染,是指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环境、资源、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损害、浪费或其他不良影响。

(三)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是指为减少或消除电器电子产品污染而采取的下列措施:

1.设计、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设计方案、调整工艺流程、更换使用材料、革新制造方式等限制使用电器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的技术措施;

2.设计、生产、销售以及进口过程中,标注有害物质名称及其含量,标注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等措施;

3.销售过程中,严格进货渠道,拒绝销售不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

4.禁止进口不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

5.国家规定的其他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措施。

(四)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以下简称达标管理目录),是为实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而制定的目录,包括电器电子产品类目、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种类、限制使用时间及例外要求等内容。

(五)有害物质,是指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下列物质:

1.铅及其化合物;

2.汞及其化合物;

3.镉及其化合物;

4.六价铬化合物;

5.多溴联苯(PBB);

6.多溴二苯醚(PBDE);

7.国家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

(六)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是指用户按照产品说明正常使用时,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不会发生外泄或突变,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或对其人身、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期限。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有利于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措施,落实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环境保护、商务、海关、质检等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建立省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协调机制,负责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及问题。

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合作,积极推广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替代与减量化等技术、装备。

第八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对积极开发、研制严于本办法规定的电器电子产品的组织和个人,可以给予表扬或奖励。

篇6: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1、扩大办法的适用范围

将管控对象由从“电子信息产品”扩大到“电器电子产品”,同时,对“电器电子产品”的含义作出了规定;

2、删除对出口产品的豁免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删除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第二条中对国内生产出口的电子电器产品作出的豁免;

3、扩大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范围

将“铅”、“汞”、“镉”分别修改为“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镉及其化合物”,将“六价铬”修改为“六价铬化合物”,增加了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

4、完善管理模式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采取目录管理的方式,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编制“达标管理目录”,不再编制“重点管理目录”。同时,建立合格评定制度,对纳入“达标管理目录”的电器电子产品按照合格评定制度进行管理。合格评定制度由认监委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建议并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实际情况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对合格评定结果建立相关采信机制。

【相关阅读】

附:《管理办法》全文

★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

★ 东营市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全文

★ 计算机及其网络使用管理办法

★ 寝室使用大功率电器检讨书

★ 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检讨书

★ 农产品收购发票使用管理办法解读

★ 宿舍使用违规电器检讨书800字

★ 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的检讨书

★ 中央财政水利发展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全文

篇7: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第一条为了控制和减少电器电子产品废弃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促进电器电子行业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 鼓励绿色消费, 保护环境和人体健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电器电子产品, 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下列术语的含义是:

(一) 电器电子产品, 是指依靠电流或电磁场工作或者以产生、传输和测量电流和电磁场为目的, 额定工作电压为直流电不超过1500伏特、交流电不超过1000伏特的设备及配套产品。其中涉及电能生产、传输和分配的设备除外。

(二) 电器电子产品污染, 是指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超过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对环境、资源、人类身体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破坏、损害、浪费或其他不良影响。

(三)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 是指为减少或消除电器电子产品污染而采取的下列措施:

1. 设计、生产过程中, 通过改变设计方案、调整工艺流程、更换使用材料、革新制造方式等限制使用电器电子产品中的有害物质的技术措施;

2. 设计、生产、销售以及进口过程中, 标注有害物质名称及其含量, 标注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等措施;

3. 销售过程中, 严格进货渠道, 拒绝销售不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

4. 禁止进口不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

5. 国家规定的其他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措施。

(四) 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达标管理目录 (以下简称达标管理目录) , 是为实施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而制定的目录, 包括电器电子产

品类目、限制使用的有害物质种类、限制使用时间及例外要求等内容。

(五) 有害物质, 是指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下列物质:

1. 铅及其化合物;

2. 汞及其化合物;

3. 镉及其化合物;

4. 六价铬化合物;

5. 多溴联苯 (PBB) ;

6. 多溴二苯醚 (PBDE) ;

7. 国家规定的其他有害物质。

(六) 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 是指用户按照产品说明正常使用时, 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不会发生外泄或突变, 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或对其人身、财产造成严重损害的期限。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制定有利于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措施, 落实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有关规定。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科技、财政、环境保护、商务、海关、质检等主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 对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牵头建立省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协调机制, 负责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内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及问题。

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合作, 积极推广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替代与减量化等技术、装备。

第八条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对积极开发、研制严于本办法规定的电器电子产品的组织和个人, 可以给予表扬或奖励。

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主管部门对在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以及相关活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组织和个人, 可以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二章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

第九条电器电子产品设计者在设计电器电子产品时, 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应当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采用无害或低害、易于降解、便于回收利用等方案。

第十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在生产电器电子产品时, 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应当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采用资源利用率高、易回收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材料、技术和工艺, 限制或者淘汰有害物质在产品中的使用。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不得将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电器电子产品出厂、销售。

第十一条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应当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依法对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实施口岸验证和法定检验。海关验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发的《入境货物通关单》并按规定办理通关手续。

第十二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制作、使用电器电子产品包装物时, 不得违反强制性标准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应当采用无害、易于降解和便于回收利用的材料, 遵守包装物使用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第十三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应当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对其投放市场的电器电子产品中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标注, 标明有害物质的名称、含量、所在部件及其产品可否回收利用, 以及不当利用或者处置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的信息等;由于产品体积、形状、表面材质或功能的限制不能在产品上标注的, 应当在产品说明中注明。

第十四条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应当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标识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在其生产或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上标注环保使用期限;由于产品体积、形状、表面材质或功能的限制不能在产品上标注的, 应当在产品说明中注明。

第十五条电器电子产品的环保使用期限由电器电子产品的生产者或进口者自行确定。相关行业组织可根据技术发展水平, 制定包含产品类目、确定方法、具体期限等内容的相关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的指导意见。

工业和信息化部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将制定的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的指导意见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六条电器电子产品销售者不得销售违反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

第十七条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采取目录管理的方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商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编制、调整、发布达标管理目录。

第十八条国家建立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纳入达标管理目录的电器电子产品, 应当符合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限量要求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按照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进行管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工作整体安排, 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主管部门提出建立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合格评定制度的建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主管部门依据职能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发布并组织实施合格评定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实际情况, 会同财政部等部门对合格评定结果建立相关采信机制。

第三章罚则

第十九条违反本办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由商务、海关、质检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予以处罚:

(一)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的规定, 所采用的材料、技术和工艺违反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以及将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电器电子产品出厂、销售的;

(二) 电器电子产品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 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违反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三)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的规定, 制作或使用的电器电子产品包装物违反包装物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

(四)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未标注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的名称、含量、所在部件及其产品可否回收利用, 以及不当利用或者处置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等信息的;

(五)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 未标注电器电子产品环保使用期限的;

(六) 电器电子产品销售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的规定, 销售违反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的;

(七) 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进口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自列入达标管理目录的电器电子产品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实施之日起, 生产、销售或进口有害物质含量超过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限量的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电器电子产品的。

第二十条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徇私舞弊, 纵容、包庇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的, 或者帮助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当事人逃避查处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一条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解释。

篇8:有害物质管理程序文件

1.0目的 Purpose 确保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专项技能、组织基础安环、技术和财力资源。

明确作用、分配职责和责任、授予权力以提供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2.0范围 Scope 适用于XXXX有限公司与EHS管理体系有关的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的确定与更改。3.0名词定义 Definitions 3.1组织结构:为达成经营目的而编成的系统性的组织运作架构。3.2业务分担:业务委托后部门中所管理的业务范围。

3.3职位:委托受权的一定程度的职责和权限、将其定位于组织上的地位。3.4职责与权限:为行使部门工作的责任项目而授权的权限。4.0职责 Responsibility 4.1总经理策划决定本公司的组织结构。

4.2EHS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对本程序的执行、适用进行监督及报告。4.3相关部门根据公司的组织结构建立及维护本部门内的相应组织。5.0程序 Procedure 5.1 组织结构及职责权限 5.1.1 组织结构

5.1.1.1 总经理策划决定本公司的组织结构,原则上组织结构根据工作的区分而构成。组织结构的单位以部门命名或可根据工作需要组建所需要的单位。公司的组织结构在《EHS管理体系手册》里规定。5.1.1.2 总经理任命公司最高管理者之一为EHS管理者代表,明确其职责和权限.5.1.1.3 EHS管理者代表依据公司的组织结构组建安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 明确职责权限和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权限, 在《EHS管理体系手册》里规定。并根据公司业务性质设置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处理日常事务。

5.1.1.4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应根据本部门的实际情况,确定部门内部的EHS组织,明确职责。

5.1.2人员设置。原则上公司各级组织应分配适当人员处理相应EHS业务,但长时间无任职或不需安排专门人员担当者,由上一或下一或同级别人员兼职处理。

5.1.3命令或指示传达。根据已形成的或系统性的业务流程将命令或指示的渠道进行明确(原则上是按级传达),在运作中根据命令或指示统一提高处理工作责任及效率。

5.1.4EHS职责分配的原则。依据部门职责里规定的相关部门执行的业务范围,分配相应的EHS职责,相关部门EHS职责在相互关系上不能存在重复或漏洞,应充分协调有效实施。资源、作用、职责和权限管理程序

5.2职位和职责权限

5.2.1公司组织框架中设置以下层次的职位

A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最高管理责任者,决定公司的一切事务及人事的权力。建立公司的管理组织框架。

B管理者代表:职责权限参考手册之《职责权限规定》。

C部门经理/总监: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正确理解公司EHS方针,在部门里做为最高管理者总括部门业务及下达相关活动指示,提高部门人员的道德素质及工作业绩为基本的任务。

D主管: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辅助部门经理/总监的工作,在部门日常工作里建立实施活动计划并通过相关活动及培训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彻底实施和提高本部门人员的首要素质的培训及工作业绩的基本任务。

E:班组长: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和专业技能,辅助主管的工作。根据所承担的计划进行业务管理,安排作业员的日常工作及监督管理,带领班组成员将相关工作的业绩提高为基本任务。利用工作上得到的知识,经验,培训部下及监督过程,提高班级的EHS业绩。5.3 行使职责与权限的原则

5.3.1所有的职位根据其行使职务的需要赋予必要的权限,并对其权限的行使及不行使引起的结果承担责任。5.3.2权限的应用不应存在损坏公司利益,名誉或公司混用的现象。

5.3.3在行使权限过程中不清楚时,应请示上司后执行,同时把握好其判断基准。

5.3.4代理权限。原职位人员出差、请假或其他的理由不能行使其权限而并没有特别规定时根据《职位代理人一览表》或其直接上司代理执行。

5.3.5权限的委托。相关职位者,可以将自己职务的一部分及连同必要的职责权限适当的委托给下属人员。5.3.6报告。进行实施职责权限时,其过程内容及结果必须向直接上司报告。6.0附录表格Forms/Records 无

上一篇:师德演讲稿:我以我心向师魂下一篇:说明岑参边塞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