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有害生物申请资料

2022-11-14

第一篇:福建有害生物申请资料

林业有害生物

是指危害森林、林木和林木种苗正常生长并造成经济损失的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由于“森林病虫害”不能包括可对林业造成危害的杂草、软体动物、脊柱动物和其他植物,近年来改称为“林业有害生物”)。

第二篇:森林有害生物控制

这学期主要学习了林木叶部和干部病毒防治,苗木猝倒病防治,林木食叶害虫、钻蛀性和果实种子害虫防治以及森林鼠兔害和生态调控理论的内容。

林木叶部病害是一类最普遍的病害,它的种类远远超过其它器官的病害,这和叶部的保护组织比较幼嫩,易于受害,并适于病菌传播侵染以及叶部病害容易被发觉有关。除少数情况外,叶病对林木总的健康状况影响不太明显,但叶病对苗木、幼树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针叶树叶病危害性往往比阔叶树为大。叶病在春季造成的危害性较秋季发生的为大。 叶病的主要类型有锈病、白粉病、煤污病,以及各种叶斑病、花叶病等。病害直接后果是提早落叶,林木受害的大小可根据提早落叶的数量和时间来判断。连年大量提早落叶,可使树木生长衰弱,有时甚至最后枯死,如落叶松—杨锈病等。叶部病害的发生发展与初次侵染来源密切相关。冬季来临之前,病落叶常常是病原菌的越冬场所,也是翌年春季叶部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有些病菌除侵染叶片外,也侵染枝条和幼芽,病菌可在枝条病斑上和芽鳞上越冬,因此,被害的枝条和冬芽均可为初次侵染源。由于叶部病害的特点大多是有多次重复侵染,所以,清除和烧毁病落叶是减少侵染源的一项重要措施。施用高浓度的石灰硫磺合剂或其他药剂,可铲除在植株表面或芽鳞内越冬的病原菌。对叶锈病,去除转主寄主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喷药保护叶片不受侵害,常可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加强管理,促进苗木及林木生长健壮,可提高抗病力,特别是对于一些弱寄生菌引起的病害,如松落针病等,是一项很重要的林业技术防病措施。 林业干部病害防治分为松瘤锈病、松疱锈病与板栗疫病等。松瘤锈病是松树枝干上的病害云南西北部个别林分发病率达30%,典型症状是枝干上形成近球形的木瘤,春季瘤表层溢出黄色蜜滴干涸后形成黄色斑痕,次年再在瘤的表面形成浅黄色疱状的锈孢子器。早春松树上产生性孢子变成锈孢子然后随风传播接着栎类叶片上产生夏孢子变成冬孢子然后萌发担孢子最后松树上会产生性孢子器,这就是一个循环。松树发病与空气湿度有密切关系,丘陵地区发病率低,山高雾多的地区发病率高,而且还与海拔有关。所以采种时应从健康的母树采种,而且应该保持一定的林分密度以健康成长。松疱锈病发病率极高,严重的话会影响生长,3-5年就会干枯。症状是肿瘤或者黄叶,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看得见的病原菌的营养体或繁殖体。它初期在枝干皮层出现淡黄色病斑,边缘色淡然后病斑逐渐扩大,到8-9月病部产生白黄色蜜滴,第2-3年4-5月间病部长出橘黄色泡囊,囊破散放出黄色的锈孢子。这种病年年发病,树皮加粗变厚,病部稍显粗肿。 病原以担孢子和锈孢子靠风雨的方式自然传播。远距离主要靠感病松苗、幼树、小径材及新鲜带皮原木的调运。板栗疫病又称板栗干枯病,溃疡病(与云南板栗溃疡病不同),是世界性栗树病害,本世纪处欧洲栗和美洲栗几遭覆灭。初期被害主干树皮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红褐色病斑然后病部组织松软且略隆起,湿度大时会溢出黄褐色汁液接着病部继续扩大,向上下蔓延且病部肥肿(病状),呈湿腐状,有酒糟味。后期失水,干缩凹陷,感病树皮纵向开裂。春季产生橙黄色瘤状子座,遇水挤出橙黄色卷曲状分生孢子角。秋后子座变为酱红色,其中子囊壳进行越冬,木质部和皮层间可见羽毛状扇形菌丝层。此病由风雨昆虫自然传播,远距离传播主要是调运带病苗木,接穗,原木、栗实。

苗木猝倒病是根部病害,由于发病时期不同,病苗可出现不同的症状:种芽腐烂、苗木猝倒、苗木立枯。幼苗出土两个月以后,茎部木质化病菌从根部皮层或侧根侵入,使之发生腐烂,苗木直立枯死,也称苗木根腐。此病有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类,前者因地表温度过高,灼伤幼苗根茎部位造成。一般以侵染性病因为主,常见的病原菌有三种。防治方法应采取以育苗技术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做好苗圃地的选择,推广生荒地育苗。结合整地,每亩施生石灰20~25kg。在柴草方便的地方,实行“三烧三挖”。

林木食叶害虫是指危害林木叶片的一类害虫。主要类群包括:鳞翅目的蛾、蝶类(moths and butterflies)、鞘翅目的叶甲类(leaf beetles)、直翅目的竹蝗类(grasshopper)、膜翅目的叶蜂类(sawflies)、竹节虫目(walkingsticks)等。 林木食叶害虫一般不会造成林木死亡(一些暴食性害虫或短时间内反复发生的例外),但会影响林木生长量,而有些带有毒毛的害虫读毛脱落会污染环境,影响人类身体健康,甚至在大发生时,例如松毛虫,会侵入农宅、农田,危及人类生产生活安全。因此,林木食叶害虫防治,一般都采取生态控制策略,尽量保证“有虫不成灾”。对于一些常发性、易暴发成灾的食叶害虫,加强虫情监测,在低虫口状态下,一般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控制其不成灾;一旦出现暴发成灾势头,迅速采取无公害药剂进行防治,压低虫口密度至安全阈值之下。生物措施包括捕食性天敌控制,寄生性天敌控制,微生物控制,病毒控制,招引鸟类以及性信息素控制。除此之外,还有阻隔法与无公害药剂防治和诱杀法。诱杀法主要是利用动物的趋性,配合一定的物理装置、化学毒剂或人工处理来防治害虫和害鼠的一类方法,通常包括灯光诱杀、食饵诱杀和潜所诱杀。阻隔法是根据有害生物的侵染和扩散行为,设置物理性障碍,阻止有害生物的危害或扩散的措施,常用方法有套袋、涂胶、刷白和填塞等。只有充分了解了有害生物的生物学习性,才能设计和实施有效的阻隔防治技术。如果园果实套袋,可以阻止多种食心虫在果实上产卵。比如梨尺蠖和枣尺蠖羽化的雌成虫无翅,必须从地面爬上树上才能交配产卵,所以可以通过在树干上涂胶、绑塑料薄膜待设置障碍,阻止其上树。别外,在设施农业中利用适宜孔径的防虫网,可以避免约大多数害虫的危害。

接下来是森林鼠兔害,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木兰林区森林鼠兔害由零星发生转化为普遍发生,由危害新造林地幼树发展到危害落叶松、油松、樟子松、云杉幼林地及绿化大苗,影响造林绿化成效,降低绿化大苗经济效益。为防控鼠兔危害,主要采取了生态调控、人工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几种办法。生态调控包括新造林地、森林采伐及营林措施等。生物防治中,野山猫、黄鼬、猫头鹰、蛇等都是害鼠的自然天敌,他们每年可大量不是大量害鼠。对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地理分布、生态规律等进行观察研究,人为创造有利于其生活和繁殖条件,以利于消灭害鼠,加强成林内野生动我的保护,以增加天地的数量,同时,通过林内设置招鹰杆措施招引害鼠天敌,控制害鼠种群数量,实现森林的自我调控。实验证明,对森林鼠兔害进行定点观测。定点调查。掌握其危害种类,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能有效遏制森林鼠兔害高发态势,保护新造林地和绿化大苗基地建设成果。

最后是生态调控理论。森林生态系统在生物灾害调控方面的优势和基础其优势和基础主要体现在:首先是具有“3性”,即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复杂性和时空稳定性;其次,对生物灾害具有独特的自我调控和补偿能力特别是延时补偿机制(自我恢复能力强);同时,类型多样化(不论在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但其主要劣势为,因生产周期长,树种配置不合理的人工林林分结构一旦构建较难改变。从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出发,辨析生物灾害的成因。针对人为可控的成灾主因,以持效的生态措施有效控制灾害的发生。生态调控的主要环节:①以有害生物种群动态监测与预警为基础;②从林木--害虫--天敌—其它环境因子相互作用与制约的关系出发,综合辨析灾害成因;③明确若干成灾主因,解析人为可调控的成灾主因;④比较并确定人为可控关键措施之持效性和可行性,采取不同调控层次的主导措施与辅助措施。

这就是这学期的一个总结。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对于森林病害防治有了更为清晰与广阔的认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自己还会学习更多,学无止境。

第三篇:林业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食叶害虫有哪些?如何造混交林,林间要合理防治? 密植,以形成适宜的郁(1)蝗虫蝗虫类防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治方法:(1)、人工捕捉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蝗虫发生量不大时,用境。 捕虫网地面捕捉,可减(3)、实施封山育林轻危(2)、毒耳防治用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麦麸(米糠)100份+水的松毛虫发生林地,应100份+1.5%敌百虫粉剂进行封山育林,禁止放2份(或40%氧化乐果乳牧和人为破坏、培育阔油0.15份)混合拌匀,叶树种、保护冠下植被、每公顷112.5kg;也可用增种蜜源植物,以丰富

的天敌很多,如绒茧蜂、

姬蜂、广大肿腿蜂、追寄蝇等,应注意保护利用。(4)化学防治,幼虫期可采用50%杀螟松乳油、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2.5%的溴氰菊脂乳油4000倍液、25%灭幼脲悬浮液2500-5000倍液进行喷杀。均会取得很好防治效果。

虫③幼苗出土前用鲜草诱草幼虫④刨土捕杀幼虫⑤药杀幼虫,可喷酒2.5%功夫乳油3000-50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浇苗及根际土壤。 蛀干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

松墨天牛防治方法:

一、彻底清除被害树并运出林区销毁。

二、鲜草100份切碎加水30份拌入上述药量,每公顷112.5kg。随配随撒,不要过夜。阴雨、大风和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不宜使用。(

3、药剂防治发生量较多时可采用药剂防治,常用的药剂有1.5%甲敌粉剂、敌百虫粉剂、4%敌马粉剂,3.5%用量为每公顷马拉硫磷乳剂、30kg75%;杀虫50%双乳剂、40%氧化乐果乳,以1000~1500倍液喷雾。

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好蝗虫的天敌,主要有鸟类、蛙类、益虫、螨类和病原微生物等。(2)马尾松毛虫松毛虫马尾松毛虫一般以3-4皮缝、地被物或表土处龄幼虫在松枝丛、树越冬。在温度较高的海南、广东、广西等部分地区,幼虫越冬现象不明显。翌年平均气温10C以上出蛰,幼虫一般为6龄。1-2龄时有群集为害和吐丝下垂习性,啃食叶缘;3龄后分散为害,取食整根针叶;5-6龄食量最大,约占一生总食量的70%-80%。越冬代和第1代危害最重。成成虫具有强烈的趋光性,一般在傍晚羽化,当晚即可交配,交尾后即可产卵。各代产卵量不一致,平均产卵量300-400松毛虫粒。类综 合防治措施: (1)、做好虫情监测以便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2)、合理配置植物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

林地的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 (4)、人工防治可采用摘卵、摘蛹或使用黑光灯诱集成虫的方法降低虫口密度。北方在冬季通过人工搂树盘,破坏松毛虫越冬场所或在春季幼虫上树前绑毒绳、抹毒坏的方法阻隔幼虫上树取食。 (5)、生物防治:气候条件适宜的南方应用20亿孢子/g白僵菌粉剂喷粉或0.5-2亿孢子/ml菌液加0.01%洗衣粉喷雾;苏云金杆菌防治松毛虫,一般在3-4龄幼虫期间进行,施菌量为1-2亿菌数/ml;还可在松毛虫产卵盛期,选择晴天无风的天气,分阶段林间施放赤眼蜂,45-150万头/公顷。 (6)、化学防治发生严重时,可喷洒2.5%溴氰菊脂乳油4000-6000倍液,25%灭幼脲3号1000龄幼虫前进行。倍液,最好在 3-4刚竹毒蛾毒蛾类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秋、冬或早春采用煤焦油或石油加沥青(2:1)涂抹越冬卵块,消灭越冬虫卵。对于有上下树习性的幼虫,如舞毒蛾,杨、柳毒蛾等可用2.5%的溴氰菊脂毒笔在树干划1cm宽的阻隔环,也可绑毒绳阻止幼虫上下树。(2)、诱杀法根据毒蛾成虫多具趋光性,可因地制宜地设置灯光诱杀。或在幼虫越冬前,干基堆草诱杀幼虫。(3)、生物防治,毒蛾

尺蛾尺蛾类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结合耕翻挖虫蛹;根据被害状及虫粪及时捕捉幼虫。槐尺蛾和黄连木尺蛾幼虫有吐丝下垂习性,可进行人工振落捕杀幼虫。(2)、灯光诱杀 成虫。(3)、药剂防治 于低龄幼虫期,以50%杀螟松乳油、晶体1500倍液、90%或敌百虫2.5%溴氰菊脂4000倍液进行常量喷雾均有良好效果;超低容量喷雾时,用50%敌敌畏乳油与柴油1:22混合,用量为6kg/hm。药剂防治一定要很抓第一代,以压低虫口密度。(3)生物防治可采用苏云金杆菌制剂,以1亿/ml的含孢量进行地面喷雾。同时要注意保护胡蜂、土蜂、姬蜂等自然天敌。

地下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

灯诱成虫②鲜草或鲜马蝼蛄防治方法:①粪诱杀

③毒饵诱杀:用80%敌敌畏乳油0.5kg拌入50kg炒香的饵料中制成毒饵,傍晚撒于苗床上④灌药毒杀:在根际或苗床上浇灌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

①施用腐熟粪肥或冬翻蛴螬防治方法:土壤冻死蛴螬②用50%辛硫磷颗粒剂处理土壤③用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溴氯菊酯乳油3000倍液灌苗木根际。地老虎 防治方法:

.①及时清除苗圃地杂草②糖醋液或黑光灯诱杀成春季在林间设置饵木,引诱成虫在饵木上产卵,然后将饵木剥皮处理。或用引诱剂诱杀成虫。

三、成虫羽化期间,用40%乐果乳油或2.5%5000溴氰菊酯乳油杀成虫。倍液喷洒树干,毒

星天牛防治方法:在星天牛产卵期,可用 防治措施:(1)农药拌砂堆在柑桔树兜处或在树干基部喷布百树得,趋避其产卵。(2)在成虫盛发期,于晴天中午捕杀成虫。(3)在卵的盛发期中寻找藏卵处特征,削除虫卵和初孵幼虫。(4)钩杀幼虫或药物堵塞虫孔,凡有鲜虫粪处,蛀道短者可用钢丝钩杀幼虫;到蛀道较深幼虫不易钩杀者,可在清除虫道堵塞物之后,用脱脂棉蘸以80%乳油等塞入虫孔,然后敌敌畏,76%库龙再用湿泥封堵孔口,勿使通气,即可杀死蛀道内幼虫。

枝梢害虫有哪些?如何防治?

微红稍斑螟微红稍斑螟危害新梢,先咬食皮鞘,被咬处有松脂凝结,以后钻入髓部为害,先往尖端蛀食,到顶端后再往下蛀食,并咬一圆形排粪孔,直至将髓心蛀空,排粪孔周围常有大量松脂和粪屑堆积。被害枝梢变为灰黄至桔红色,向下弯曲枯死,其侧梢发育成丛枝状;防治方法:1)、及时剪除虫株、虫果、被害枝梢,集中烧毁,消

灭虫源。(2)灯光诱杀

成虫。(3)、药剂防治

幼虫期往树梢上喷40%

氧化乐果乳油、50%杀螟

松乳油1000倍液或2.5%

溴氢菊酯乳油10000倍

液等。

五、苗期的病害有哪

些?如何防治?

猝倒病防治方法:(1)选用圃地。选择地

势平坦、排水良好、疏

松肥沃的土地育苗,不

用黏重土壤和感病植物

的土地作苗圃。

(2)土壤消毒。百分之

三十硫酸亚铁水溶液于

播种前5-7天均匀地浇

洒在土壤中,药液用量

为每平方米2KG。

(3)种子处理。播种前

可用百分之0.5高锰酸

钾溶液浸泡种子2小时,捞出密封30分钟,用清

水冲洗后催芽播种。

(4)加强苗圃管理。合

理施肥,细致整地,播

种前灌好底水,苗期控

制灌水,加强松土除草。

(5)化学药剂防治。对

幼苗猝倒,因多在雨天

发病,可用黑白灰

1500-2250Kg/每公顷,或用70%敌磺钠原粉2g/每

平方米,与细黄心土拌

匀后撒于苗木根颈部,

抑制病害蔓延。

(6)及时播种

苗木茎腐病防

治方法:(1)夏季苗圃

架设荫棚、行间覆草、

适当灌水及间作绿肥,

可降低苗床温度,防止

根颈灼伤,减少病害发

生。

(2)适当增施有机肥、

草木灰、饼肥,促进苗

木的生长,提高抗病力。

松材线虫防治方

法:(1)植物检疫(2)

严格疫木处理,彻底消

除隐患。(3)传媒天牛

防治

第四篇:医院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方案

青海省附属医院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方案

西宁继军有害生物控制有限公司制作

制作人: 杨万明(工程技师)

马继军(主治医师)

审核人: 沈毓文(主任医师)

制作时间:二O一三年八月三十日

jijunEnvironmental Operation Ltd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有害生物控制技术方案

一、区域基本情况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位于城西区同仁路29号,总面积70000平米。功能结构复杂,面积大、人流密集,综合环境给有害生物的进入、栖息、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且医院属于特殊环境,对虫害控制工作的效果要求较高,工作过程也应对安全、气味、环境、和减少对病患人员及医护人员工作干扰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

二、总体工作计划

根据上述情况分析,我们认为对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的工作,应引入有害生物管理的理念,确立以虫情监测为依据,先期预防为基础,结合定期杀灭,局部临时性处理的工作原则。

1.建立虫情监测体系:由双方人员共同定期采用询查法或器械调查法进行密度监测,根据密度变化随时调整作业方法。

2.分区域设计方案:在进一步调查的基础上,对各功能区域设计具体的防治方案。

3.重视外环境和孳生地的管理与控制。

4.根据季节和虫情变化,定期进行大面积虫害处理作业。

5.根据特殊情况(气候或虫情突变等情况)进行临时性应急杀灭处理。

6.合理用药,有计划的轮换用药,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

7.建立完整的书面客户档案,以利于以后工作的开展。

三、虫害调查及控制方案

(一)蟑螂防制方案:

据调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内存在的蟑螂为德国小蠊,是现代城市主要害虫之一,其繁殖周期短、繁殖率高、生存适应能力强、食性杂,危害程度以及杀灭控制难度远大于老鼠,是目前城市首要的卫生害虫,一但被侵入很难根除,其危害主要在于传播疾病,同时会给医院带来负面影响。对医院带来的风险隐患主要有:

1.蟑螂是多种病媒的传播体和致敏源,其肢体、粪便和身体上的灰尘等极易导致哮喘、鼻炎、皮炎等过敏性反应。其在室内孳生危害会给医院内的医护人员、病患者带来极大的健康安全隐患。

2.蟑螂随处出没,极易导致病患人员及医护人员对于本医院卫生、管理等的投诉、反感和负面传播,给医院的信誉蒙上阴影。

3.蟑螂防制不力,会导致病患人员及医护人员牢骚满腹,工作效率降低,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

4.蟑螂防制效果不理想,也必然会收到卫生执法部门的相关警示、公告和处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二)医院环境特点:

1、医院的环境结构给蟑螂防制方法带来一定局限性:尤其是病房、药房、医务室、手术室等地因安全因素,无法采取常规的蟑螂防制措施(化学药物的滞留喷洒、粉剂、熏蒸等),容易留下处理死角,造成防制效果不理想,蟑螂反弹频繁的现象。

2、医院的部分地方基本卫生管理措施不到位。尤其是医护及病房区域的食源和水源极其丰富,而有些卫生死角无法及时清理,宜于蟑螂的快速繁殖。因此,医院的蟑螂危害已经日益严重。

(三)灭蟑方法:

1开荒控制消杀

前期对全院采取一次大规模的蟑螂控制消杀,将医院公共区域原有的蟑螂,货物及其他物料中夹带的蟑螂利用3-5天的时间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清剿杀灭;经过开荒作业将蟑密度降低至每平米85%以下。同时,使用有长效预防的药品进行处理,防止蟑螂反弹。

2长期控制

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药物方法、熏蒸法等方法。

(1)对医院定期检查,定期使用物理灭蟑法,确保蟑螂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对无蟑区域预防性投药处理。

(2)各种管道井、地沟和地漏是有蟑螂繁殖和越冬的场所、迁徙的通道。我公司会定期选用性能先进的进口热烟雾机进行加强处理。冬春季加强杀灭其越冬成虫和虫卵。

3 环境治理(由我方指导,需院方配合):

环境治理是防止蟑螂携入、生存、栖息、繁殖的关键策略,是所有蟑螂防制方案的前提条件:

(1)打扫卫生,除重视每天清扫卫生外,加强边角缝隙等死角清理将会减少蟑螂的生存环境,严格控制食物和水源。

(2)要制定严格的卫生制度,保证所有物品都按要求存放,不随便乱丢乱放,垃圾要日产日清,下水道要保持畅通,道口必须加网盖。

(3)病房及医护人员休息室区域每天晚上清理储物柜面、地面,不留食物残屑。

(4)墙壁、天花板、门窗框孔洞缝隙及时修补。

(5)药房、库房所有物品堆放整齐,定期整理保持通风干燥。

(二)鼠类防制方案:

1. 鼠种:根据我公司掌握的情况,该地鼠种是小家鼠,褐家鼠小家鼠形体小,可随家具、杂物、交通工具、等迁入,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生活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年四季都可以繁殖,警觉性强,有明显的新物反应,是最难控制的一种家栖鼠。褐家鼠有很强的适应和繁殖能力,警觉性强,有明显的新物反应,是最难控制的一种家栖鼠,其饮水量很大,每天须饮水10毫升以上;其食量也大,每天须进食20克食物。所以,控制褐家鼠首先应严格控制水源尤其是隐性水源,如及时清空空调接水盘、管好饮料类食品等。针对褐家鼠的毒饵应采用含水分较高的新鲜饵料,严格控制鼠类食源也是褐家鼠控制的基本要求。

2.周边鼠情:建筑物本身会对周边鼠类产生很强的吸引力,灭鼠后建筑物内部会形成鼠类真空环境,增加了对周边鼠类的吸纳力,如何减少周边鼠类的迁入、防止鼠密度反弹也是灭鼠的重点工作。

2.灭鼠的原则

(1)彻底、连片杀灭

鼠类繁殖快,其数量增长呈“S”型,(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网 )只要保持一定的数量,就会很快地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故必须彻底杀灭。

(2)连续杀灭

鼠类繁殖快,又能从外面迁移来,即使一次杀灭比较彻底,仍能很快繁殖起来,故只有经常连续不断地杀灭,才能保持鼠类数量的低水平。

(3)因地、因时选择灭鼠时机和方法

每种鼠有其自己的生态特点,每种灭鼠方法对其效果往往有较大的差别,不同的季节也有明显的变化,不同地区的同一鼠种和鼠密度高和低时生态上也有差异,故需要了解上述特点的情况下,采取最有效的灭鼠措施。

(4)交替使用灭鼠药物和方法

由于鼠类的适应性很强,对每种灭鼠药物和方法,几乎均能很快适应,应以药物和器械方法的多变克服其适应性。

(5)重视防鼠

鼠类的数量受栖息地和食物等条件的制约,破坏老鼠适宜的栖息环境,断绝鼠粮,对控制鼠的数量有积极意义。另外,做好防鼠设施可有效的减少鼠的危害。

3.灭鼠方法

1.主要运用生态灭鼠方法:封堵鼠道、断绝鼠类水源和食源,并配以物理灭鼠方法:粘鼠板、鼠笼、捕鼠夹。作业前进行鼠密度检测,如密度超过15%,则首选化学灭鼠。

2.地沟(包括室外地沟)投放蜡丸鼠药,同时定期用热烟雾熏杀、驱赶地沟内鼠类。

3.在鼠密度达标后,由我方专家指导贵方物业工程部门进行堵洞、抹缝工作。

4.建立鼠情报告制度,在定期检查、处理的基础上随时掌握、处理新发鼠害。灭鼠方法

5.每月由我公司专业作业技术人员对防鼠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做好记录并及时更换损坏设施,补充或更换鼠板、鼠笼----即检查维护。并做好记录,为下次控制做准备。

6.建立鼠情报告制度,在定期检查、处理的基础上随时掌握、处理新发鼠害,尤其是突发鼠患和反弹鼠害。

7.在进行鼠害治理工作的同时,可由我方专家不定期的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防鼠知识培训,提高大家的灭鼠、防鼠知识,为以后长期控制鼠害打下良好基础。

(三)蝇、蚊类控制方案

建筑物内很少有飞虫的孳生地,在建筑物内所看到的蝇类都是通过门窗从外界飞入的。室内的蚊、蚋、蠓及蛾类,可在地沟、空调接水盘、室内植物或地漏处孳生繁殖。但进入室内的,主要来源还是由室外飞入的。我们不提倡在建筑内部频繁用药,把节约下来的药品费用投入到防止飞虫进入上更为科学合理。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害虫控制组织机构,由物业管理部门系统负责。

2.建筑物大门处加装风幕机并定期检测风幕机的风速及风速的角度。

3.室内合理设置灭蝇灯并定期检查灭蝇灯的辐照强度。辐照强度不达标时应及时更换灯管。

4.把灭蝇灯纳入监测体系,定时、定点清理记录灭蝇灯托盘中虫尸的种类和数量,以便了解虫口密度。在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反向查找飞虫进入的通道,及时补漏。

5.室内合理悬挂粘蝇纸,放置灭蝇诱饵。

6.窗户、排风扇等通向室外的部位加装细窗纱并定期检查维护。

7.定期检查天空调接水盘、室内植物及各种地漏,如有蚊虫孳生的迹象就应提前进行相应的处理。

8.定期检查管道井和管线通道,并进行预防性处理。

9.定期检查室外害虫孳生地并清理、记录。为降低成本加强效果,重点部位可每周喷药两次。

10.定期检查防飞虫设施并维修、记录。

11.室外和外墙大面积喷洒灭飞虫药。

12. 室内可选用质量较好的灭飞虫药做滞留喷洒,但每月不应超过一次。飞虫多时可用超低容量喷雾处理。

13.垃圾日产日清,垃圾站每天都应打扫干净,由酒店保洁人员做喷药处理。

14.室外的管道井、地沟等处定期采用热烟雾结合滞留喷洒进行处理,有积水的部位投放灭幼颗粒。室内则定期以超低容量喷雾结合滞留喷洒的方法进行处理,有积水的部位同样投放灭幼颗粒进行处理。

四、延伸服务

1.由西宁继军生态治理有限公司专家不定期的对相关工作人员(采购员、库管员、装修监理、医护人员)进行鼠类、蟑螂预防控制知识培训,提高大家的灭蟑、防蟑防鼠意识,为以后长期控制鼠蟑打下良好基础;

2.为医院提供大宗设备及药品验场服务,对从有蟑害地区所购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做好防虫工作。

3.建立蟑情汇报制度,对发现的不明昆虫留样并及时通知我公司做进一步的鉴定;

4.建立虫情预警机制,对蟑螂可能进入建筑的途径进行预测、分析,必要时提前进行预防性处理。

5.定期监测跟踪,由于每天都存在大量的物品出入,蟑螂极易被携带到医院内,我公司会安排专人定时定地进行监测并作细致的监测记录,及时对于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找出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案。

鼠蟑控制是一项长期工作,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会加大。所以不能单一用药,或随意加大药量,防止只图眼前效果,造成以后难以控制的局面。

鼠蟑作业模式及费用结构

模式一(鼠蟑类综合防制):开荒消杀+6次集中控制+6次检查维护+2次临时性消杀。鼠蟑螂类密度标准高于国家爱卫会标准1.5倍。一年费用约160000元。

模式二(鼠蟑类综合治理):开荒消杀+4次集中控制+8次检查维护+1次临时性消杀。鼠蟑螂类密度达到国家爱卫会标准。一年费用约150000元。

蚊蝇作业模式及费用结构

模式一(季节性消杀):每年5-10月每月一次性消杀,密度达到国家爱卫会标准。全年费用约80000元。

模式二(单次性消杀):全楼单次性消杀,由院方自行选择次数,短期内蚊蝇密度较低,一次费用约15000元。

第五篇: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及时控制和除治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减轻灾害损失,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切实保障林业安全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植物检疫条例》、《浙江省植物检疫实施办法》、《浙江省突发性重大森林病虫害应急处置预案》以及《*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市范围内发生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或从境外新传入外来有害生物事件;国家级和省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生事件。

(四)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把保障森林生态环境安全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出发点,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给森林生态环境、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带来的损失。

2.分级负责,条块结合。林业主管部门及相关单位要在同级政府的领导下,按照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原则,健全组织、规范程序、落实责任、明确职责。

3.讲究科学,依法行政。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监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预防和应急处置要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相衔接,做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4.加强协调,快速处置。应急处置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个方面,要保持各个层面的沟通和各相关部门的协调,确保政令畅通和信息传递快速准确。

二、应急处置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市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发生Ⅲ级以上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时,根据应急处置行动需要,成立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市林业局局长任总指挥,市林业局分管副局长任副总指挥。市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市工商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检验检疫局、市民政局、市邮政局、铁路*货运站、*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袍江工业区管委会、镜湖新区管委会、汤浦水库管理局等部门和单位领导为应急指挥部组成成员。

市应急指挥部职责:负责启动本预案,领导、组织、协调和检查督促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工作;向市政府提出处置工作有关建议,必要时提请市政府请求省政府、周边市及军分区、驻绍部队的支援;处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其它重大事项。

(二)成员单位职责

1.市林业局:负责全市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指导、检查、监督、协调工作,具体负责市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工作。

(1)对灾(疫)情作出全面分析,并制定防范、控制和扑灭的技术方案;

(2)具体协调、指挥和指导各县(市、区)及有关部门(单位)参加灾(疫)情的控制扑灭工作;

(3)依法对林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活动进行监测、检疫和监督管理;

(4)建立紧急防控物资储备库,储备充足的药剂、器械、交通及通讯工具;

(5)建立专家组和防治专业队,对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开展技术培训;

(6)对防控所需的费用及补贴资金作出分析,并提出资金使用意见;

(7)负责灾(疫)情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灾(疫)情动态,通报情况,做好上传下达等工作;

(8)负责查处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违法行为。

2.市工商局:加强对森林植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

3.市公安局:配合检疫职能机关依法对森林植物检疫案件的查处;依法打击森林植物疫情传播者;协同林业主管部门做好疫区封锁、强制灭疫、安全保卫和治安管理工作。

4.市财政局:负责筹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急专项资金;检查、监督专项资金的使用。

5.市发展改革委:指导森林病虫害防治基础建设规划;负责与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相关商品和服务价格的监管和监测,保障市场价格稳定。

6.市科技局:组织相关部门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的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有害生物防控研究课题优先列入;积极引进外地先进的防控技术和减灾经验;协助做好防控科普宣传工作。

7.市交通局:协助做好检疫检查站的设置和管理以及检疫检查工作;优先安排控灾物资的调运;发现灾(疫)情及时通报林业部门。

8.市农业局:负责开展对相关有害生物的监测、检疫监督管理;协助林业部门开展相关防灾(疫)灭灾(疫)工作。

9.*检验检疫局:把好出入境动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检验关,防止疫情传入输出,及时将有关情况通报林业部门。

10.市民政局:负责对受灾群众的生活救助,统一组织开展社会捐助工作;负责接受、分配社会各界捐助的资金和物资,做好款物管理和发放工作。

11.市邮政局、铁路*货运站:按有关规定承运、邮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发现情况及时通报林业部门。

12.*经济开发区管理委会、袍江工业区管委会、镜湖新区管委会、汤浦水库管理局:负责本辖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及上报工作;组织开展本辖区内灾(疫)情的防范、控制和扑灭工作。

三、灾(疫)情分级

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和造成损失程度,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划分为四级。

(一)I级:系指国(境)外新传入有害生物事件,或者新发生的国家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事件。

(二)II级:系指连片成灾面积在10000亩以上的偶发性本土森林病虫害、省级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新发生事件。

(三)III级:系指同时在2个及以上县(市、区)发生,合计成灾面积在40000亩以上,造成较大损失的常发性本土有害生物发生事件。

(四)Ⅳ级:系指成灾面积在15000亩以上,造成较大损失的常发性本土有害生物发生事件,或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汤浦水库库区等重点区域成灾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有害生物发生事件。

四、灾(疫)情管理

(一)灾(疫)情监测

1.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林造发〔2002〕171号)的要求,建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监测制度,适时发布监测报告。

2.市及各县(市、区)林业部门应定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的专项调查和全面普查。

3.市及各县(市、区)林业部门应建立和完善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监测体系,落实责任制,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

(二)灾(疫)情预警

市及各县(市、区)林业部门根据对本地历年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情况、发生情况、防治情况等,进行汇总、分析、评估,结合各种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参考全国及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作出灾(疫)情趋势预测分析,编制预警报告,及时向社会发布。

(三)灾(疫)情报告与确认

所有单位和个人发现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时,均应向当地林业主管部门报告。林业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派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怀疑是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应于24小时内将采集的标本送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鉴定,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不能鉴定的,要立即派专人送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或邀请有关专家到现场进行鉴定和确认。确认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疫)情的,根据灾(疫)情分级情况,启动相应预案。在启动本预案的同时,要立即向毗邻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通报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

重大林业有害生物事件的报告,主要包括有害生物的种类、发生地点和时间、级别、危害程度、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关图片材料等内容。

五、应急响应

(一)分级响应

确认为I、II级灾(疫)情事件的,市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同时报请省突发性重大森林病虫害应急协调小组启动省级应急预案,事发地县(市、区)预案必须立即启动。

确认为III级灾(疫)情事件的,由市应急指挥部启动本预案,事发地县(市、区)预案立即启动。

确认为IV级灾(疫)情事件的,由灾(疫)情所在县(市、区)政府应急指挥机构启动该县(市、区)应急预案,组织控制扑灭灾(疫)情。

(二)应急处置程序

1.在接到灾(疫)情报告后,市应急指挥部组织技术专家立即奔赴灾(疫)区,协助事发地县(市、区)政府做好灾(疫)情确认和诊断工作,研究商讨除治对策,制定紧急处置方案。灾(疫)情事发地县(市、区)应急指挥部立即组织部署对灾(疫)情进行控制和扑灭。

2.市应急指挥部根据灾(疫)情发展态势决定启动本预案。发生疫情时,提请省林业厅报省人民政府发布疫区封锁令。

3.及时调动市级防治专业队人员、防治储备物资对灾(疫)区防治工作进行支援。

4.迅速向全市发布灾(疫)情通报。

5.市、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和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要密切监测灾(疫)情态势,将灾(疫)情发展以及处理、控制等情况每隔24小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

6.按有关规定举行灾(疫)情新闻发布会。

7.灾(疫)情发展超出市政府处置能力时,由市政府向省政府请求人力、物力支持。

8.当灾(疫)情得到有效遏制时,按相应权限宣布解除应急处置状态。

六、后期处置

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完成后,市林业局要加强对灾(疫)区的病虫监测和木材加工、经营单位的检查,一旦发现有违章经营疫木的,要依法严肃处理。

县(市、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控指挥部要及时将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报告市指挥部,市应急指挥部视情提请省林业厅报省政府解除疫区以及相关封锁措施,尽快恢复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

市、县(市、区)政府对因疫木处理所造成的木材损失给予适当补偿。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1.在建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体系的同时,市及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建立严格的林业有害生物突发事件防范和应急处置责任制,以确保突发事件应急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

2.市及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要健全森防机构,加强森防队伍和测报网络建设,并充分发挥专、兼职测报员和乡镇、村护林员的作用,在灾害发生时,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全天候的监测,密切监视灾(疫)情动态。

3.组建防治专业队伍,随时准备投入应急防治。对从事灾(疫)情防范、控制和扑灭的一线人员要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和津贴。

(二)技术保障

1.市、县(市、区)森防检疫机构负责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初步诊断、采样送样、辖区防治技术的指导等工作。

2.市、县(市、区)分别组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专家组,专家组负责诊断、制定应急防控技术方案。

3.对森防技术人员、测报人员和防治专业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演练。

(三)资金保障

市及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大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的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增强防灾御灾能力。要把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应急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保障宣传、培训、监测、预防、控制、除治等经费的落实,确保灾(疫)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物资保障

1.建立与省级相衔接的防控物资储备制度,市级除建立设施完备的测报、检疫实验室外,应建立物资储备库。储备物资应存放在贮运便利且安全的区域,重点储备药剂药械、防护用品、封锁设施和运输工具、通信工具等;县级建立能初步诊断的检疫实验室,重点储备药剂、除害器械及其储备仓库等。

2.发生重大灾(疫)情时,市应急指挥部可视工作需要紧急调用下级物资储备库的药剂、器械等。

(五)宣传报道

灾(疫)情发生后,有关信息发布和宣传报道由市应急指挥部统一口径后发布。新闻媒体要做好正面介绍,以适当方式进行科普宣传,重点宣传注意事项、防范知识、除害技术等。

(六)奖励和责任

对在应急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因隐报和缓报造成灾(疫)情扩大和造成重大危害的;

2.因不能及时发现灾(疫)情造成严重后果的;

3.组织领导不力,不履行应急防控责任,造成灾(疫)情扩散的。

八、附则

(一)名词术语

林业有害生物,是指影响森林、林木(包括竹类、果树、花卉、中药材等)和林木种子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林业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

(二)管理与更新

本预案由市林业局牵头制订,报市政府批准后实施。市林业局应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和专家对本预案进行评审,并视情对本预案作出相应的修订,报市政府批准。

各县(市、区)应根据本预案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重大林业有害生物应急处置预案,报市林业局备案。

(三)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政府办公室负责解释。

(四)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上一篇:防恐防暴应急演练方案下一篇:妇联禁毒工作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