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2024-05-06

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体会

李丽

上周二我有幸参加了山东省小学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经过一天的学习,聆听了九位优秀教师执教的语文课。她们每一堂课都是那么优秀,值得我好好学习。看到每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师语言有艺术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九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在教学《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这一课时,这位男老师让学生闭上眼睛边聆听他的诵读边想象,老师声情并茂地诵读,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用自己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这位男老师讲的是一首诗歌,很多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自己仿写几句诗,而且都写得非常优美,当然这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和见识也有很大关系,最后老师也亲手写了一首诗,送给学生们,这也体现了教师深厚的教学功底。所以这节课令我印象很深。

二、书,让学生自己读

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商友敬先生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中。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笔符号,那是‘死’的。要把‘死’的变成‘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才能在你的心里活起来。‛可见,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在《‚诺曼底‛号遇险记》一课中,老师成为亲切而又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分角色阅读,在充足的时间里,真正把语文课上成了朗朗的读书课。

三、注意学生读中感悟

大部分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很多老师在上课时让学生提前搜集资料,然后让学生大声自由的读并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体会文章内涵。有的老师在学习中还穿插着齐读、开火车读、示范读,进而激发同学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好的领会文章所表达的的思想情感。

四、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每一堂课中,每一个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例如:有位老师执教的《石灰吟》指导了读诗的方法,再用所学的方法去进行新的学习。结合着有关石灰的自述,让学生在了解了石灰的高尚品质后,再结合诗人于谦当时的背景,从而迸发了内心的情感,带着对诗人和石灰的敬佩再读古诗,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而且学生在体会中很快理解并能背诵这首诗。这虽然是一首古诗教学,也就是平时被我们多数老师认为没得可讲的一种教学内容,整堂课却是环环相扣,前后衔接连贯,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最后老师用课件展示了自己的钢笔字作品,写得很漂亮,这也是让我非常值得学习的一点,那就是不断地练习自己的书写。

通过此次活动,不难看出老师们对识字教学有了明显的重视,识字方法灵活多样,识字方法指导细致,语言文字训练有效,关注了学生发展意识。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

五、‚吃透‛教材

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而在教材的应用上,教师所设的问题都从实际提出,而概念都从实际引入,并在小组活动中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只有具有数学意义的活动才是真正的数学活动,有些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样的活动可以减少甚至不做。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应是围绕某一个数学问题提出的。

六、提倡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课改以来,广大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合作学习的方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的合作学习只流于形式,把‚合作‛变成了‚合坐‛。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交流,除了要认真进行分组、组内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职责等工作外,具体实施时应注意:一是合作交流应建立在学生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的基础上。二是合作交流应以一定的时间作保证,并在学生进行了较充分的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没有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小组合作交流必然是低效的。三是合作交流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学会倾听、尊重别人的意见。不仅使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创新的意识也得到了发展。

饱满的教学热情、独特的教学风格、渊博的知识才能、精湛的教学技艺、出众的气质风度,不是一朝一夕所能练就的。习武之人最要紧的是苦练内功,同样,语文教师更要苦练内功。只有自己丰富了,强大了,解读文本才会越丰富、越深刻,提供给孩子的才会是精品中的精品,站在讲台上才有足够的自信与底气。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老师们的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一定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篇2: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10月28日至30日,县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无棣县第一初级中学和水湾镇中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县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聆听了18位优秀选手执教的语文课。他们的每一堂课都是那么高效,那么精彩。课堂上教师们展示的课件,环节脉络清晰,层次井然;

教师们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生的心田,问题引领之中有巧妙的点拨和追问,评价语中不乏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

文本主旨的挖掘和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具匠心。教师成为了亲切而又睿智的点化者、组织者,他们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的效率,更注重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每位教师凭借自己深厚的教学功底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与会教师啧啧称赞。感动之余,我深刻地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两点体会:

一、语文教学要力求“吃透”教材

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多角度理解教材,制定精准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连续性、系统性,要有主问题,在学生不断思考的过程中进而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切记课堂问题设计的繁多、散乱。如张士栋老师教学郑振铎的《猫》这一课时,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领下,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对教材有了更高层次更深刻的领悟。他在学生完全理解课文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抛出了一个主问题:“文中的猫单单是指猫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被引向了深入,思维的火花瞬间被点燃。对,不单单指的是猫,还指人,一些小人物,弱势群体。郑振铎曾说,文艺的对象,应该是被侮辱与被践踏的血和泪。在不合理的社会中,弱小者总是饱尝生活的不幸,不受欢迎的人往往会成为冤案的牺牲品。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仁爱,要去同情弱小,关爱弱势群体。无独有偶,马潇潇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整个教学环节如行云流水,教师自信大方的教姿、教态,极富亲和力的言语,字词基础的夯实,人物性格的精准把握,主旨寓意的深度解读,无不彰显了教师扎实深厚的教学基本功和深度研读教材的能力。她在课堂最后的环节设计了“你会是童话里的谁?”,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深的层次,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二、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朗读

篇3: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多媒体超大的信息量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媲美的, 它一改传统教学手段单调僵化的面孔, 化抽象为形象, 化理性为感性, 以其独有的魅力赢得了教师们的钟爱, 尤其是语文教师们的青睐。

然而, 随着语文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运用, 教师们在享受现代化教学的便捷、乐趣与高效时, 却陷入了深深的困惑, 那就是:教师的劳动工具——粉笔还要不要, 我们辛辛苦苦练就的基本功——板书还有没有它的价值?

前些年, 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更是对我们教师的真实写照。但在当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工具日益远离课堂, 教师的板书也越来越被淡化, 取而代之的是幻灯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近几年的公开课、优质课评选, 无一例外的都是整堂课无传统板书教学, 满堂的多媒体课件确实让人耳目一新, 也深得听课老师的好评。可是这些课却暴露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传统板书坐了“冷板凳”。

板书设计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板书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 是师生间最容易、最经常的视觉交流渠道, 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辅助手段。好的板书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懂得教师的教学意图发挥着重要作用。板书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它本身也是教学艺术中独树一帜的奇葩。

首先, 板书是学生学习的活字帖。记得学生时代 , 哪位老师能写一手漂亮的字, 便格外受学生尊敬, 老师的字往往成了学生学习模仿的字帖。因此, 字写得漂亮的老师教出的学生写的字往往漂亮。通常情况下, 学生对老师字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日常教学中的板书进行的。

其次, 板书有利于课堂上互动。新课程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是交流, 交流互动是教学的本质。现代化教学课件可以事先准备, 但教学过程不可能完全掌握在预设之中, 在课堂上学生经常提出一些教学设计之外的问题, 老师一边板书, 一边与学生深入讨论, 这种更加亲切、更加人性化的及时反馈的优势是教学课件所无法比拟的。

再次, 板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践证明, 板书布局得当, 条理清楚, 重点突出, 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有帮助。许多教师在教案中有“板书设计”一项, 是很有必要的。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板书设计应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颖活泼, 不拘一格, 有利于培养学生素质, 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第四, 课堂上, 老师一笔一画板书的态度, 本身就对学生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认认真真、一丝不苟的品质。

篇4:从优质课评选看语文课堂教学

古人云:“文似看山喜不平。”课堂教学也是如此,作为授课教师,参加优质课评选,无疑是给自己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也给其他教师提供了研讨和交流的空间,一节优质课能够反映出很多方面的问题。从教师个人看,课堂教学可以反映出上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综合素质,如理解教材、驾驭课堂的能力,指导学生、临场应变的能力,板书、语言表达、普通话等方面的基本功情况等;从学生角度看,一节课可以反映出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理解能力及原授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等;从学科角度看,授课教师的教学情况也能折射出了所在教研组的组风、组内人际关系、教研整体水平等。从课型本身讲,优质课的课堂应该是真实的课堂,但不排斥认真的积累和精心的设计;它是常态课,但毕竟要让人听、评、研究,所以必须经过精心的准备,因而从某种意义讲,优质课带有一定的示范性、引领性,对语文课的一些学科特点有一定的集中反映。笔者曾经作为评委,多次参加市级优质课的评选,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为了矫枉而过正,因而,通过对部分优质课的剖析,可以从一定程度上看出当前语文教学的某些偏颇之处。

一、过多的戏剧化表演

常有人说,课堂像舞台,教师要学演员。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一个好演员要认真地阅读、体会剧本,充分理解剧本内容,把握人物性格,并在舞台上把自己的理解很好地传达给台下的每一个观众,表演时要顾及所有观众的感受,这样才能收到好的艺术效果。同样,教师也要能够像演员一样,通过教学让学生如同观众接受自己,理解教学的意图。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不能等同于演员,讲堂也不能完全与舞台划等号。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将自己所理解的、体会的知识公之于学生,让学生接受,也要像演员表演一样,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则要以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像演员一样关注全体学生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吸引和感染学生,要能够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所有活动,但教师要把课堂变得更为自然,更为生活化,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实,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但在如今的优质课评选中,我们却看到了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情形。

许多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学能够顺利完成,课前给授课班级的学生布置大量的问题,并且向学生讲解课堂中可能涉及到的有关问题,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如此一来,课堂如行云流水般貌似非常成功,其实是学生在按照标准答案背书,教学的流畅不过是充分准备的结果,教师和学生都只是在照本宣科地背台词、走过场。我们可以理解教师的用心与苦心在于,揣摩评委喜欢什么样的课,要让评委能够感到自己对教材的熟悉度和整个课堂的流畅度,但他们恰恰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即教师是给学生上课,而不是给听课、评课者上课。其实,这也是日常教学中语文课堂教学流于浮夸的最为集中的表现,教师的教学是为了表现所谓“新”而设计,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这是一种功利的课堂,缺失的是学生,真正是教师目中有评委,心中无学生,这只能算是低效或无效的课堂教学。因此这就需要听课人特别是当评委的人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首先考虑到学生究竟学到什么、学会什么,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过多的多媒体使用

目前,语文教学正逐步摆脱传统的“教师——黑板——教科书——学生”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的引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调节听、说、读、写、视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在一个相对较大的空间内发挥,让学生针对自身不同的情况来确定学习目标,确定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教师通过反馈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多媒体的使用也为协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可控性和操作性都较强的信息传递反馈环境,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在目前的优质课评选中,教师为了渲染课堂气氛,突出课堂的热闹,过多地使用多媒体,从而冲淡了语文本身的许多东西,如用动画取代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用过多的配乐朗诵取代教师的范读;用电影片断取代对词句、意境的品味;用设计好的分析取代教师板书;用程式化的归纳取代多样化的表达;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自己既定的思路进行思考,答案要与课件的标准答案吻合,造成学生思维的唯一性,而限制了多元思维,使整个课堂有了一个固定的程序,导致“请君入瓮”的结果。这种情况在日常教学中也时常可以看到,许多教师将互联网现成的课件下载后略做修改,即机械地使用在自己的课堂中,亦不论是否与自己的教学相符。

笔者认为多媒体应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替代教师的教学设计,也不是仅仅为渲染课堂气氛,而是恰到好处地为教学服务,要体现一定的方式、次序,真正做到有效地辅助教学,使教学有的放矢。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使多媒体的使用既有套路,又注意教学的灵活性;既有事前的设计,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思考留白;既考虑增加课堂的容量,又用得适时适量。

三、过多的形式化过程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堂好的语文课,要能够让学生始终沉浸于一种特有的情感氛围之中,但我们都能看到形式化的教学过程目前充斥了语文优质课乃至日常的教学中。

nlc202309011129

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学生的合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或以问代讲,一问到底。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是用思维含量太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是吗”不停,“对不对”不止,用学生毫无意义的回答来代替思考,代替讲解,表面上师生互动频繁,知识点也都涉及,但学生的思维能力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除了热闹之外能给学生多少启发呢?也有的教师变换方式,创设所谓的“气氛”,开展所谓的互动活动。于是,我们看到,在语文课上,无论是否需要,无论课前有无准备,不论课文是小说、诗歌,还是议论文、说明文,教师都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搞“合作学习”,或搞朗读比赛,而最重要的语言学习却没有丝毫的涉及,结果导致课堂教学表面上是全员参与,实际上体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缺乏教学的整体性,造成学生疲于应付,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很难把握;另一方面,也剥夺了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教学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并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而,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就应该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坚持科学适度原则,既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性、科学性、教育性的教学材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学生对疑难问题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基础上,引导、点评和科学地讲授,又要不扼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采用最能使学生把握教学内容和提高自身能力的教学方式。千万不能舍本逐末,单纯为了活动而活动,这样就是违背新课程改革的本意了。

四、过多的主旨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文本是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而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多层次的、模糊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也曾指出:同是一部《红楼梦》,不同的眼光会有种种不同的情况,“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而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就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之

但当前的语文优质课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过分强调思想内容分析、将人文性与思想混为一谈的现象,把语文课似乎成了思想品德的教育课,使得语文课的语文味荡然无存。一位教师教授《我的五样》时,花了一半的时间引导学生讨论作者为写作而生的问题,借以理解文章的主题;教读《大地重现》,则由原文写景阅读入手,引导学生体会经典的作用,教学设计本无可厚非,但教师在处理教学时,却撇开文章的语言,架空分析经典的作用,直至让学生从目前流行的“八荣八耻”中得到“道德教育”、从“流行歌曲”中得到“坚强”的结论。使得文章被割裂,将一堂本应很生动的语文课上成了空洞的思想教育课。这种教学现象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很常见的。其共同问题就在于抛开语言谈思想,使语文课堂变成了“四不像”。

“语文”,应该首先姓语,虽然语文教学与德育、美育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是第一位的,至于思想教育、人文精神,只能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体会的,因此,无论怎样分析内涵,都应该从品味作品的语言入手。这一特点也决定了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应该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从整体出发,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不同的经历,引导学生体会语言,挖掘内涵,如品析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不是仅仅为也了解北京春节的风俗,而要从“除夕真热闹”中“真”的内涵去体会作者的真情。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而不要急于把教参的观点、自己的理解强塞给学生,更不能撇开教材自立门户。那些对段落大意、主题思想的程式化的分析,随意地无序拓展,只会把学生对文学的感觉完全破坏。

五、过多的随意性溢美之词

语文课堂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来传授知识和技能,传递感情,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长教学,提高能力的,教师的所有语言要经过锤炼,让学生能够从中领会语言的魅力。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需要提出许多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回答提问,而教师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要予以评价。但目前教学中有一种倾向,为了遵循所谓“赏识”“激励”的原则,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作是非判断,全盘肯定,在课堂中要要求学生动辄就鼓掌喝彩,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口不离“好、非常好、不错、非常精彩”等语,即使学生回答了极简单的问题,也会用“你们的知识真的很广博”“你太伟大了”这种不恰当的语言夸赞学生,并认为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溢美之词充溢整个课堂,可实际上这种缺乏深层次指导的表扬,学生都听腻了,也表现了教师的虚伪,根本就起不到任何激励作用。

评价语的作用在于激励学生,营造和谐、民主的对话氛围,让学生的思维向着正确方向发展,让学生豁然开朗,这就要求评点、赞扬要有画龙点睛,一语中的的作用。同时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欣赏和运用语言,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语言意识和敏感度,即能够敏锐的发现学生语言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而不能“听而不见”。再者,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听课者,所以,在使用“赏识”原则时,要坚持应有的标准,而不能一味讨好。

优质课评比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可以说是目前整个语文教学中问题的集中反应,也说明了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叶澜教授在进行新基础教育改革实验时曾对好课提出“五实”标准: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笔者也认为如果没有学生、教师,课堂只不过是空空如也、毫无生气的地方,是师生共同赋予了课堂生命,使之成为真正的课堂,而求真则是语文课的生命所在。个性化的教学要表现在追求效率和效果,更是在“人格”“艺术”“科学”“创新”等方面的追求与体现,教师身外物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及素质的提高。因此,课堂教学少一些功利之心,多一点教学追求;少一些主观设定,多一点客观评价;少一些时尚作秀,多一点踏实平静;少一些个人好恶,多一点公平公正;少一些游离飘荡,多一点贴近吻合。要明确新课程“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即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兼顾统一,要注重双基教学,打破“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方式,指导学生在参与、实践中落实基础,升华情感。

(袁向萍,江苏省高中语文特级教师,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教育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兼职导师,徐州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篇5:物理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新任物理教师,有幸参加今年9月22日在石家庄市第四十一中学南校区举行的石家庄市中学物理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无疑是一次提高自身能力的大好机会,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大开眼界!

优秀选手们的课,深深折服了在场所有的老师,让人听来,深深感叹!我更是惊叹又赞赏!在本届优质课大赛上,各位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翔实的课内外资料,充分发掘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在讲授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动态语言和身体语言,使学生在课堂中生动而活泼,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出了学生的潜力。七位教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七位教师的讲课和评委老师的点评,我觉得以后在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课堂上用好多媒体。这是这次学习感受最深的一点,多媒体的使用不仅可以使所要学习的知识生动直观,还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上课所讲内容必须要有条理性,内部逻辑要强。不能让学生学完知识以后,感觉乱七八糟的,没有一点联系。

3.最好能做到课堂首尾呼应,对引入时提出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再回答一次。

4.上课应变能力要强。能对课堂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处理,如:上课学生回答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与教师所期望的答复不一样,不能置之不理,需让同组同学重新回答在讲解。

5.多联系实际生活,切合实际的例子会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观看讲课老师们改装或自制的教具,真是费了心机,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6.上课内容的重难点要把握好。根据重难点分配这节内容的时间,要有次重之分。

7.如果课堂上有学生主动问问题时,要给与肯定的答复,不能置之不理,不理学生会消弱学生的积极性。

8.让学生更多的参与课堂。多让学生说和动手,如果学生不说不做的话,要想办法让学生做和说,比如让学生到讲台上做题并给大家讲题(中等便易)。

篇6: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承德七中 高金凤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让我认识到生本教育的重要性。所谓生本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我认为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就是生本教育。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今年十一月份我参加了河北省语文优质课评选的听课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又让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想达到高效,老师的主导作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带着激情上课。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我认为这句话揭示了学习的真谛。对于不感兴趣的事,从婴儿到老人无论处在哪个年龄阶段没有人愿意去做。相反,如果对某件事感兴趣即使有人反对、阻止、打击也抹杀不了那份激情,这是规律,更是常识。教学亦是如此。何谓好老师?从学生的角度说那就是我喜欢某某老师上课。那么在学生眼中他就是好老师。让孩子爱上你的课,爱上你的人,这在大多数老师眼中并不容易。新课改提出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何激发呢?许多老师在面对这个问题时脑海中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无从着手。还有一大堆烦恼:上课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爱做小动作等等困扰着老师们。但作为老师自己有没有反思过学生为何会这样呢?究其原因,我认为问题还在于我们老师自己。你的课有吸引力吗?你教学时有激情吗?……老师若能带着激情上课,若能用课感染学生,那么学生还会有如此种种吗?我想一切都会迎刃而解的。如何有激情?

1、人的情绪是能够感染、影响别人的。因此,作为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教师,更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只要我们带着激情学习,带着激情上课,我想你一定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的。每节课都面带微笑,每句话都充满着对学生的鼓励。

比如戴立然老师,一上课就和颜悦色的对学生说:我和郦道元是乡亲。带着一种自豪感带着一种激情就进入了引课,学生也受到感染。

2、适当的幽默。教师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在教学中表现出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言语、动作、表情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幽默的个性品质是培养教师幽默感的基础前提,只有具备幽默个性品质的教师才能在教学中灵活、成功地运用教学幽默。幽默的个性品质,需要从心态和思维方式两方面来培养。思想越乐观,心胸越开阔,就越容易产生幽默的言行,幽默正是挚诚、乐观、积极向上人生态度的表现。幽默的产生还需要变换思维,善于思考,用快捷、创新的思维方式来看待事物。

比如戴立然老师说:“怎么和夸张干上了?”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说:“老师这真的是夸张。”这种自然而然的幽默令人开心。

二、教材设计要有深度。

学无止境,教无深浅。教师教学是良心活。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深挖教学资源的潜力,凝聚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挖掘教材的深度。教材的深度是指促使学生人生发展的影响程度:一方面是指教材中知识的深度,一方面是指教材的思想深度,一方面是指思维的深度,一方面是指科学的深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能够透视教材,真正读懂教材,研究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非常闲熟地驾驭教材,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师挖掘教材的深度,就是要挖掘教材中的对学生人生发展真正有用的东西,挖掘能够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的东西,挖掘能够让学生感悟和体验人生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越大,就证明挖掘的越有深度。以戴立然老师的《三峡》为例,戴老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有:初读正字音—再读理大意—三读赏美景--四读析语言。每一步不是停留在表面,要有追问:哪里写的好?好在哪里?什么描写?这种描写有什么好处?一连串的追问,使得三峡山的特点清晰地摆在大家面前,学生也掌握了写作技巧。

三、大练教师基本功。

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基本素养有直接关系。

1、范读课文。从我们听戴老师的范读就感觉到范读比录音读要有感染力。

2、板书。一手漂亮的板书也会提高学生的崇拜力、效仿力和学习兴趣。比如王

海燕老师的《说屏》屏的样板板书,别具一格。

3、写下水文。学生的能力我们不可低估,老师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觑的,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性大增,老师写下水文是高潮的一个节点。

篇7:观摩美术学科优质课评选听课体会

2010年4月21—26日分别在河口区实验学校、河口区一中参加了东营市初中、高中美术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来自全市近四十多名美术骨干教师汇聚河口,对25节中学美术课和16节高中美术课进行现场观摩、评选。经局领导研究决定,届时将组织全区中小学美术教师观摩听课。而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这一切都要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深知机会的来之不易,所以我倍加珍惜。几天来,我不曾落掉一节课,并认真做好每一堂课的笔录,细致地记录着课堂的每个细节。我被课堂上教师那优美生动的语态、亲切自然的师生互动交流、灵活机智的课堂反应、巧妙新颖的课堂设计所深深地吸引,感到每堂课都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准备,环环紧扣,从而受益匪浅,获益良多,心中有了不少的感悟。

感悟一:精美的道具制作十分养眼

在这次听课中,让我感动的是教师上课道具的制作十分精美又恰到好处,其中有上课过程中展示的道具和作业展评时所用的道具两类。

在上课的过程中,因为有了教师精美的道具演示,让学生不但饱了眼福,又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展示评价这一环节大家都差不多,但同样一幅作品放在不同的展示平台时,给人的感觉也完全不同。

感悟二:教师的示范越来越受重视

在这41节美术课中,除了欣赏课外其余的课节节都有教师的示范,而且示范得都很仔细到位,决不是随便画画而已,可见教师的示范性又被重视起来了。教师的示范是教学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手段。绘画是用手画出来的,而不是凭嘴说、讲理论就可以完成的。

教师示范也是把双刃剑。教学示范固然很重要,但有的教师上课时太依赖于示范,依然是一本书一支粉笔这样“空对空”对学生说教,使原先情趣盎然艺术感染力很强的内容被讲得干巴巴的,枯燥得没有一点“味道”,光示范没有积极正确的引导,那只能让学生变成井底之蛙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没有激发,只好照老师那样依样画葫芦,所画的内容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没有创造。这确实是我们美术教学的悲哀了。

感悟三:优秀的课件制作让课堂增彩

可以说,现在的课堂已离不开多媒体课件的参与,它是集图、文、声为一体的课件,能为教学提供鲜明的图象、逼真的情景、亲切的语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最后:意外的收获

实验学校是一所师资与硬件都一流的学校,他们的艺术教育也很有特色。我们去参观了学校的艺术教室,有陶艺教室、版画教室、书画陈列室等。学生的作品展示很有特色,一件件作品让人流连往还!其实单看一件作品,好的也不多,整体就不一样了,让人叹为观止!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可见学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和教师的不懈努力,而成为他们学校的一大特色。

每一次的外出听课都有每一次的收获和感悟,在学习别人长处的同时,我也在不停的反思自己,并不断的思考现在的美术课堂到底应该是怎样的。此次河口听课,又让我产生了以下的思索:

一、教师自身的素养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担负着在知识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甚至每个细微的话语都显示了自身的素养和学识。一个真正的好教师会通过自己内心的自信、性格的随和、知识的广博、童心的语言等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同时,在课堂的双边活动中,教师的行为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未来的人生观、价值观。

所以,我认为:除了教学,美术教师还应阅读大量的各类书籍,了解当前艺术前沿信息,创造自己的艺术作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学识。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啊!如果每个美术教师都能具备浓厚的业务功底,有丰富的学识,有独特的创作精神,必定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博得学生深深的敬佩。

二、美术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在美术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究过程的环节太少。不少教师还是本着: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观念进行双边活动。这样不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认为课堂上,教学知识方面的问题,教师可以创设悬念和疑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寻答案;有些问题设置后,教师可以以一个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可以抱着“我也不清楚,我们一起来琢磨”的态度,从而激发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性。

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课前备课要更加完善深入,事先设想设问后将出现的问题,并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得出探究的准确答案。

三、美术课堂应重视形式的多样性,更应注重对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再创造力的培养。

初中的美术,应该是学生情感上的体验和再创造。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固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气氛,但由于初中的学生比起小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上更加丰富,也更有思想,所以我认为,在多样化的课堂形式中,教师更应该重视中学生在艺术情感上的体验和再创造能力。这也是我近期常常在思索的一个问题。正像我对学生讲的:“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作品的形式美很重要,但作者在其中投入的情感和思想才是艺术作品真正的精髓”。一个优秀的美术教师,应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并在学生的体验和再创造后转化为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更高的审美体验和艺术素养。

篇8:优质课评选利弊谈

1. 促进专业成长。

各种级别、各种形式的优质课评选可以给教师们提供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评选过程中, 参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研究学法与教法, 通过“智囊团”的出谋划策, “专家组”的评估审议, 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 纠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寻找自身的差距, 不断追求教学的新境界, 使教师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优秀。

2. 引领课堂教学。

“优质课”之所以称为“优质课”, 是因为在一定范围内, 无论从教育思想、组织形式、课堂模式、语言锤炼乃至教态风度等多方面都有普通教师值得学习地方, 它们代表的是一种先进的导向, 描绘的是一幅理想的课堂图景, 它不同于常态课。通过学习、观摩优质课,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汲取优质课的优点, 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这样我们大多数老师的课堂教学才会逐步走向成熟。

3. 深化教学研究。

篇9:优质课评选当精减

首先,过多的、所谓的优质课评选加重了教师的负担。优质课评选对于参赛教师来说是一件非常艰苦和残酷的事情。因为,为了参加一次所谓的优质课评选,我们教师不仅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教育智慧去选课、设计课、演练课,而且还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去聘请一些相关的业内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以及购置必要的多媒体器材与学具,或拍摄、录制一些必要的视频影像;且优质课的评比规则又是要求层层赛、层层选,一般情况是先校内赛,后县区赛,再地市赛,最后是省级、亦或是国家级,期间教师竞争的惨烈程度可想而知。所以,每次优质课评比结束后,我们老师都会用“掉层皮”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平时我们老师已经够忙了,每天除了要做好必须的、常规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等之外,还必须要应对班级中随时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可以说是丝毫不得空闲,其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之大是外人难以想象的。本已超负荷的工作中状态下,我们老师每学期还要反复地去参与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名目繁多的所谓的优质课评选,无疑会加重教师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很多教师不堪重负,进而严重影响日常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其次,只是成就了少数人,挫伤了多数人。长久以来,优质课评选都素有教师中的“明星舞台”之称。优质课评选也确实是一个能让教师快速成名的捷径,因为只要能成功执讲一次优质课,教师的身份就会倍增,在学校就会更多地得到领导的关注与认可,可谓是一课成名天下晓。所以,学校老师都认为,平时自己再怎么努力、不懈工作也比不上一次优质课获奖。也正是如此,长久以来,我们很多老师对优质课都是翘首以待,都期望自己也能够在优质课评选中成就自己,“一赛成名”。但由于优质课选拔性评价采取的是优中选优”的原则,且每次评选都有一定的、所谓的“技术”要求和名额限制。所以,尽管我们每次组织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在初始阶段都是面向全体教师的,学校老师也都很优秀、业绩也都很突出,可实际到最后真正有机会参与的则总是少数(每次评选也总是集中于那么几个人),大多数人则成了配角。年年如此、次次如此,无论你干得多么好,每次面对的都是失望,都是大多数人。长此下去,必然会在无形中严重挫伤多数老师的积极性,以至于很多老师对于优质课牢骚满腹。教育行政、教研部门每组织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老师们就抱怨一次。一学期之中,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反复组织,老师们自然就是反复抱怨。随着怨气聚集,老师们就会对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组织的所谓评选失去期望,并把这种情绪带到日常工作中,开始敷衍塞责。

再次,过多的评比会导致教师热衷于追逐名利。教育行政、教研部门设立优质课评选活动的本意是通过“评优”活动,搭建起教师之间的协作和文化分享,让其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逐步提高各自的教学技巧。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级教育部门都将优质课纳入教师业绩考核并与职称评定挂钩。为了能让自己的业绩尽可能多地优于别人,更快地晋升高一级职称,老师们都会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优质课。每学期争讲优质课自然也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首要大事,为了能确保自己的心愿得到实现,大家使出了浑身解数,下足了功夫:课前四处请客拉关系、走门子,争取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执讲各种不同类别、层次的“优质课”;课中反复演练、拼尽全力去包装课;课后上蹿下跳、联系评委组或是相关权威机构,以弥补自己授课过程中的“不足”……如此反反复复,直至达到目的为止。总之,一年之中有多少次优质课评选,我们教师就会折腾多少次。倘若如此,我们学校中还有多少人会踏实做事,沉下心来搞教育呢?另外,一次优质课评选从初始准备到最终结束要经过层层选拔,其用时少则一月,多则两三个月,可一个学期又会有几个两三个月呢?加之我们教师的精力和时间也都是有限的,除去反复赛课,还有多少时间研究教材、钻研教法呢?长此以往,必将导致教师心浮气躁,自身素质也自然难以有所提高了。

最后,过多的所谓优质课评选还会对老师形成误导。为了能体现自己在业内的权威,突出自己的中心地位,不同部门组织了不同名目的优质课评选活动,其评定优秀的依据与标准也不尽相同。例如:教学研究部门组织的“创新技能优质课”主要评判标准是课堂授课理念、技艺的创新度,本节课都运用了哪些新理念、创造性运用哪些新技艺,至于课堂效果则只是参照;电化教学管理部门组织的“电化仪器教学优质课”的主要评判标准则是,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是否运用了先进的教学仪器,授课过程中是否使用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是否精美等等,而对其他则不予过多关注……如此,优质课评选必然会在思想上对我们老师的认知形成一种误导。什么是优质课?一节所谓“成功的优质课”主要看的是什么?是看课堂教学质量还是看课堂中学生能力有多少提高,或者是看所传授知识能否让学生终身受益吗?不是的,都不是的。看的是,是否符合活动组织者预先设定的硬性规定。为了能让自己的努力获得理想效果,所以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很多老师也必然会本末倒置,一味盲目地按照一些所谓的优秀的标准进行排练,最终在虚假的课堂教学环境中逐渐迷失了自己。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对于优质课评选活动,我们教育行政、教研部门当慎思、慎为,适当予以精减。当然,对于优质课评选活动,笔者本人也不否认其存在的积极意义。优质课评选也确实是一种有效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理念、切磋授课技艺的教研形式,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也确实是大有裨益的。但其存在的前提必须是,教育行政、教研部门所组织的评比活动要以促进教师成长为目的,且活动的组织要少而精,而不是为延续自己的行政管理权力或是掺杂其他部门利益而过多、过滥设立的。只有这样,我们的优质课评选活动才会真正具备其应有的激励、推进作用,真正让每一位教师都从评选活动中找到自己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进而奋起直追。

篇10:中老年教师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

——初中中老年教师优质课比赛听课心得

窗外,白雪皑皑,寒气袭人 ;屋内,书声琅琅,温暖如春,我们沉醉在老教师别样的课堂教学中……

11月30日,伴着今冬第一场雪的到来,我们迎来了初中中老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我有幸参与了此次活动,观摩了他们的课堂教学,目睹了他们的教学风采。

回顾中老年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基本功扎实让人眼前一亮,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教学的多样和精彩。

一、巧妙的课堂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门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艺术,恰到好处的课堂导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引入课堂的深处……如张玲老师讲的七年级音乐《西风的话》一课,上课伊始,她便用做游戏的方式将学生牢牢地吸引过来,把枯燥无味的节奏变得生动有趣。紧接着又模仿西风的声音来进行发声练习,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本课的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二、教师的教学语言幽默,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轻松的气

氛中学习到知识。谢昌远老师讲的历史课《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课中,教师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课堂上,解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让学生不时的发自内心的笑,让学生心情愉快的了解到原来枯燥乏味的历史世界,还有这么奇妙的一面,调动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郑玉仓、李亨祥老师的课堂中更多的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体现学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郑玉仓老师讲历史课《长征》时,根据导学案,让学生自学,然后,全班交流,针对交流中出现的问题,有重点的讲了长征的路线、意义,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落实了重难点。李亨祥老师讲计算机课时,一开始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导学案尝试word里对文字的各种编辑,这样,老师很快掌握了学生的情况,为突破难点做好第一手资料,后来,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中的存在问题精讲点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课前准备很充分。

观看任成果老师的课,你会觉得那是一种享受。任老师讲授的是语文课《苏州园林》,课前,任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让你在听课的同时还能感受到美的享受。学生通过读课文,欣赏图片,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任老师下了很大的功夫,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

今天参加比赛的都是中老年教师,他们已过了而立之年,但他们讲起课却依然那么青春、有活力,给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篇11: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老城百尺小学 孙玲玲

2012年10月16日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临沂市第四实验小学举办的山东省小学综合实践优质课评选听课活动。今年优质课中教师都是上的新编的综合实践活动教材上的内容,多数老师选题 是活动与探究部分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有包水饺、做月饼、果蔬雕刻、缝沙包等,有方法与指导的课:如何设计调查问卷,也研究性学习的课垃圾处理学问大等。这次活动令我收获颇深感触良多,通过听课我充分体会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活动过程中的实践性,在教法上的灵活性具体感受与心得如下:

一、情景创设形式多样,激发学习欲望

在听课活动中,每一位执教老师都能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创设一个合理新颖的教学情景:或以谈话、猜谜语,或以听歌曲、欣赏图片,或以看动画、视频,背古诗等各种方式引入课堂,这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有助于下一步的课堂教学。如济南历下区的李老师执教的《垃圾处理学问大》做的课前游戏数数,谁先数到30谁赢,活跃了气氛,拉近了师生关系,德州的伍老师执教的《果蔬大变身》从谈爱好爱上水果导入,以变魔术的形式展现了将以个大柚子变成了小丑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调动起大家探究的欲望;同一课题的以精美的课件制作展示了蔬菜水果的变化,让学生看的目瞪口呆,跃跃欲试;还有日照市王老师执教的《月圆中秋情》课前欣赏节奏欢快的歌曲《月明明 饼圆圆》既活跃课堂气氛,有自然的导入新课,将学生的思绪带入中秋的情境,还有猜谜语导入的《问卷设计》........情景创设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来说,良好的情景创设不但是开展好一个主题的前提,也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前提。

二、活动的设计 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授课的每一位教师无一例外的体现了这一点。

济南历下的李老师执教的《垃圾处理学问大》先是学生汇报:家庭垃圾小调查,接着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校园垃圾小调查,再后来的播放采访临沂卫生局同志的视频,到最后的将垃圾分类等,教学的没一个环节都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上升到理论再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再如泰安的陈老师执教的《我给树木做名片》先是展示的临沂四小校园,门口,教学楼前的绿化,在展示学生课前的校园树木我调查,从学生的学习环境出发,在引导学生给自己天天相依为伴的花草树木做名片,学生个个全神贯注的设计,再如泰安宁阳的郭老师执教的《校园提示牌》从学生精彩的提示语:书有意思,别有意撕;玩玩你的腰,垃圾不见了等可以看出教师设计的每个环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是多么的重要。《巧手包水饺》《走进动画片》《缝沙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这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自主实践和探索,培养创新能力。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三、小组合作学习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都能找到自己实践的位置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参评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分组教学、小组讨论、小组间评价、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合理的应用到每一节课中,教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探究实践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给与鼓励、启发,推进探究学习的不断深入。如莱芜市钢城区的程老师执教的《果蔬大变身》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然后给每个组一件果蔬变身的作品,拆一拆,拼一拼,议一议,说一说,摆一摆,认识蔬果是如何变身的,再通过老师设计的精美饰品学习果蔬变身的过程,接下来就是小组合作先说说主题,分分工,注意事项,小组合作给果蔬进行变身,每一组的学生又用刀切的,有用牙签拼接的,有摆的,有说的......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一件件作品在学生的合作中诞生了:满载而归、动物园、植物园、海洋世界、温馨一家,作品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集体的力量、智慧,展示作品由全体学生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也加以评价指导,日照岚山区的王老师执教的《月圆中秋情》将学生课前分成四个小组进行调查、搜集资料,有望月组、欢庆组、咏月组、风俗组,学生通过网络、采访等方式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了小组活动,望月组带领大家领略了古人赏月的诗篇,嫦娥奔月的故事,欢庆组带领大家学习制作月饼、咏月组带领大家吟唱了诗词,风俗组不同地区的中秋习俗,整节课都是学生在小组活动的基础上展开的;再如 济南历下的李老师执教的《巧手包饺子》,既有个体活动又有小组合作。学生先现场演示擀皮、包饺子,并一边演示一边说口诀,然后每个学生跟老师同时来做,同学们都很兴奋,很快就学会了,然后小组合作包饺子,有擀皮的、有包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将各小组包的饺子都收集起来,和一个学生合作现场煮饺子,同学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着锅里的饺子开了一滚又一滚,终于同学们带着幸福的笑容品尝了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在谈感受与感想时,一个同学说:“能吃到自己亲手包的饺子太幸福了 ”又一个同学说“老师,我太心急了,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一样,没尝出什么滋味”还有一个同学说“回家后给爸爸妈妈包顿饺子吃”是呀,感受着成功给同学们带来的快乐,老师感到无比的欣慰。师生在活动中,交流活动体验和感悟,分享着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实践活动,会使学生终生难忘。走进动画片》《创意笔筒》《发明小技巧》《多彩泥艺》等都是学生分组实践探讨学习。

篇12: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

某某中心小学

某某 2011年4月15日

科学优质课评比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在临沂市教育局组织的为时两天半的小学科学优质课评选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其中4月12日与4月13日在临沂红旗实验小学的两天,听了十位老师的课,真的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现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师讲课的特点:

1、教师的基本素质高

各位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所表现的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素质是很高的。在教学观念上能利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灵活、面向全体。在基础知识的处理上,做到了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知识规律。在基本功、技能方面,展示了教师的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强,处理突发问题适当合理,从而达到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提高的目的。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按照教学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特别是教具的准备相当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责任心是强的。

3、教学过程精致

从各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从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小组活动、到课外拓展,每一个步骤,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

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较好的获取知识,掌握教法,基本上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二、通过听课使我对科学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注重教法、多激励少批评,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法的灵活运用,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不批评打击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合作、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情感,面向全体,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2、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教具得最大作用,精心组织教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指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到学习科学的快乐,提高自身的科学价值观。

篇13:语文优质课评选听课心得体会

一、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业务素质是上好公开课的基础

(一) 教师能透彻理解教材, 完成教学目标

作为教师, 我们在备课时, 必须要符合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时, 要具体、明确, 在紧紧把握和吃透教材后提出重点与难点, 并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教学措施, 去繁从简, 保证所教知识科学准确, 学生有效接受。作为教师, 还要有研究教材、开发教材的强烈的探究意识, 从头到尾要贯穿于教学设计过程中。紧抓课本内容的同时要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自身的各个方面的素质, 有效联系实际的环境资源, 制定出可行的教学目标, 设计出最恰当的清晰可行的教学步骤, 使教学过程循序渐进而富有逻辑性, 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能自然、流畅。

(二) 教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 体现学生主体意识

我们都知道, 上一节成功的课, 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这节课是否成功的前提。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就要求必须懂得学生思维运动的发展规律, 必须有清晰的教学思路, 严谨的课堂设计, 把握好教学中的重难点。教授的知识量适中, 能力培养的难易也要适中。教师积极点拨、引导学生, 为学生创造表现和展示的机会, 让他们主动参与, 讨论和探究, 努力营造出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 让课堂中有精彩呈现。

(三) 教师能有效控制课堂, 体现教师专业意识

在公开课上难免会遇到突发事件, 当遇到突发事件时, 教师能否不动声色地恰当处理, 这就看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了, 前提就是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有了扎实的基本功, 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那么, 教师怎么样就算是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呢?那就要努力做到:教师的表情和语言要有亲和力, 调控课堂的组织能力, 设计教学的思维能力, 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不仅要有这些, 教师也需要有一种“精气神”, 上课的整个过程中, 始终保持微笑, 眼睛只盯着学生看, 充满活力, 让学生也觉得为之一亮, 营造出和谐活跃的师生氛围, 去感染学生, 让他们进入“人课合一”的佳境。

(四) 教师能营造教学亮点, 抖响“包袱”, 体现效率意识

上课教师要学会声情并茂地引导学生, 要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在课堂中, 做到循序渐进, 层层推进, 自然而然地把之前酝酿好的关键部分“抖”出来, 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也就是抓住时机精心营造课堂中的精彩, 一步一步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 适时巧妙地运用语言, 时刻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 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展示, 以达到“精彩”的展现, 在课堂中巧妙地设计或创设几个亮点, 是提高学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是有效控制课堂教学的手段, 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二、团队协作精神是上好公开课的后盾

(一) 彰显个性, 汲取集体智慧。

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采众家之长。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历的不同, 集体备课中可以集思广益, 在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 从而快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尤其是年轻教师, 集体备课可以让广大年轻教师在备课活动中, 从其他有一定的教学经验、有自己独到设计思路的教师那里学习好的教学方法, 使自己在接受他们意见后认真思考, 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 这样让上公开课的年轻老师的专业水平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提升。总之, 集体备课是分享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教师之间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的有效方法。对学生有利, 对教师有利, 对学校有利, 对教育有利。

(二) 试讲, 评课, 磨出精品课

一堂好课是在课堂实践中磨炼出来的。那么, 要想上好一堂公开课, 就需要更多的课堂实践, 就需要试讲人人都懂:凡事不能急于求成。公开课, 对于教师来说, 是一件重要的大事, 我们更需认真对待, 从试讲中发现问题, 收获经验。试讲, 是执教者和听课者成长的摇篮, 试讲能让执教者对教材把握更准, 对学生了解更深, 对课堂环节了解更清楚, 对自身语言表达以及调控课堂更有数;试讲让听课者一起坐下来畅所欲言, 积极思考, 相互交换意见, 相互评议, 把好的建议、方法和思路留下来, 共同斟酌, 再次生成更完美的教学设计, 打造出了精品课, 提高了所以参与者的业务素质, 也让学校教研活动得到了落实和发展。

三、做好课后反思和总结是上好公开课的有效保障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对于年轻教师, 公开课之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更是十分重要的, 这个过程是积累教学经验, 提升自身素质、优化教学方法和形成教学特色的好路子。我们每位老师都应该知道这个不变的规律:“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公开课凝聚着上课教师沉甸甸的付出, 很有必要做一次总结和反思, 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充分, 过程是否合理, 教学效果是否高效, 语言是否准确等等。反思是教师从教路上的路标, 经常反思就如我们行走时时时回头看看自己是否走错了路或走弯了路, 好及时调整, 既可以成为自己以后教学活动中的引路石, 又可以作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垫脚砖, 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总之, 对年轻教师来说, 真正上好一节公开课肯定不容易, 但是, 也会受益匪浅。

摘要:公开课是彰显教师水平的重要舞台。要想上好公开课, 教师需要做诸多准备工作:夯实基本功, 打好基础;团队协作, 集体备课, 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做好课后反思。

关键词:公开课,基本功,集体备课,课后反思

参考文献

[1]刘迎春.浅析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学周刊, 2011 (1) .

篇14:让随堂听课促进常态课优质化

舆论先行。通过问卷调查,得知相当部分教师对随堂听课疑虑重重、抵触情绪很大。因为按老习惯,听课是要提前安排并做好准备的,少有领导、校长、教研员等不打招呼随时到课堂听课的。相当部分教师认为心理承受压力大,这一做法有领导层故意抓教师“小辫子”之嫌。为此,桥头镇教办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印发有关通知等对教师做了一系列解释说明工作,让他们明白随堂听课是按常态课的标准来衡量、评价,以促使“教师要上好每一节课”,目的在于促进常态课优质化,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通过舆论引导,将阻力消除在萌芽状态,并铺设了一条配合、支持随堂听课的畅顺通道。

制度指引。随堂听课这一措施的实施,是常规教学管理的改革,必须要作为一项整体工作来操作。桥头镇教办制定并向所属学校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随堂听课有关工作的通知》,明晰了随堂听课的启动时间、随堂听课的参加人员、随堂听课的形式以及随堂听课与绩效奖金挂钩等各项细节及操作说明,针对性、系统性、整体性非常清晰,可操作性强。

层层发力。在实施随堂听课的工作中做到层层重视——镇政府、镇教办、学校、科组;层层行动——镇长、分管教育领导、教办领导、辅导员、校长、主任、科(级)组长一齐深入课堂参与听课评课,有时集中行动听课,有时分批深入学校,有时由教办牵头,有时由学校组织;层层跟踪了解——不定期总结、分析随堂听课情况,肯定成绩、指出问题、明确下一步做法;层层督促落实——教办不定期向领导汇报情况,教办主任不定期查看辅导员的随堂听课记录,不定期了解各校随堂听课情况,校长不定期了解行政人员、科(级)组长的随堂听课情况,由于工作落实,教办、学校的全力参与,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挂钩绩效。作为随堂听课的真正对象(教师个体)是被动参与、表面应付,还是积极参与、主动应对,是随堂听课成功与否的关键。随堂听课与绩效挂钩,把每一节的随堂听课的评分与学校、校长、学校全体教师、教师个人(课堂主讲者)的期末绩效奖金挂钩,进而把每所学校的校长、教师与随堂听课的工作开展、工作效果捆绑在一起。其作用是促进全体教师都能高度重视教研工作,积极参与教研工作,促进教研水平的整体提高。因为如果个别人对教研工作不积极参与,造成教研水平不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好,其随堂听课的评分成绩低,学校、校长、教师的绩效奖金都会减少。这就确确实实需要每所学校对教研工作做到全校一盘棋,采取“传、帮、带”,通过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等各种方式方法来提高教研的整体水平;就确确实实需要从校长到普通教师都重视教研,重视提高业务水平,上好每节课,促进常态课的优质化。

有针对性的研究评价。随堂听课后,研究评价则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评课应采用平等交流的方式,就课堂教学设计、内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谈,针对性强、效果好。如刚开始推行随堂听课,就暴露了不少“通病”:部分年轻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详略不分,抓不住重点难点,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不关注学情,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板书随意,等等。针对随堂听课反映出的症状,我们听课人员均作客观分析评价,一一指出,并提出相应办法让其改正,并强调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过程,更要重视用怎样的教学思想去研究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真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通过研究评价,促进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升。

有效性的反思总结。反思总结是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又一重要环节。上课教师根据听课人员的点评,结合自己上课的过程,总结自己上课的得失,找出改进提高的办法,并形成反思总结,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而听课教师也必须针对随堂课例,转换角色与角度去反复研究,思考自己上课该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都必须围绕课堂教学理念是否符合新课标理念,是否准确深入地解读文本,教法学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心智特点、是否恰当有效,教学过程是否合乎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是否关注了学情等问题进行反思。这样,每一次随堂听课后都能进行反思总结,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上一篇:家长学校培训稿下一篇:形容同学们说话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