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谚语中英双译

2024-04-26

时间的谚语中英双译(通用4篇)

篇1:谈中英谚语的语言形象性

谚语 (Proberb) 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固定语句, 是人民群众口头流传的熟语, 简单通俗地反映深刻的道理, 言简意赅, 总结了人类丰富的经验, 是人们集体创造并广泛应用的语言艺术形式, 折射出特定的文化, 闪耀着智慧的光芒。谚语有很强的社会公用, 概括来说, 谚语能传授经验、修身养性、启迪人生、励志育人、宣传鼓动。谚语在语言形式上形象生动, 内容上丰富多彩, 涉及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包括气象谚语、农业谚语、卫生谚语、社会谚语和学习谚语等。如:

日落胭脂红, 无雨也有风。

今冬麦盖三层被, 来年枕着馒头睡。

冬吃萝卜夏吃姜, 免得医生开药方。

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Two dogs strive for a bone, and a third runs away with it.)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2. 谚语的语言形象性

2.1 形象语言说明事物事理

谚语多数来源于人们群众的生产生活经验, 语言朴实。作为经验的载体, 谚语用形象的语言表示一种事物或说明一项事理。用浅显的事物比拟深奥的道理, 使人容易接受, 产生深刻的印象。如表示勤俭节约:

生产好比摇钱树, 节约好比聚宝盆。

节约好比燕衔泥, 浪费好比河决堤。

节约时间就是延长寿命。

以上谚语分别用了“摇钱树”、“聚宝盆”、“燕”、“河”、“泥”、“堤”等生活中常见的词语, 语言朴素, 使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节约是优良的品质、是积聚物质财富的好办法, 同时用浪费作对比, 指出浪费的危害。再如:

No cross, no crown. (没有十字架, 就没有王冠。)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No root, no fruit. (没有根, 就没有果)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以上谚语说明成功没有捷径, 艰苦奋斗才是根本途径。英语国家宗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英语谚语用“十字架”表示辛苦的付出, “王冠”表示成功和荣誉, 语言素材来源于生活。汉语谚语用铸造“宝剑”的艰辛和寒冬竞放的梅花比作吃苦耐劳的高贵品质。“No root, no fruit.”与“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比较接近, 虽然选词不是完全对应, 但道理一看便知, 通俗易懂, 形象逼真。中英谚语都是用浅显的语言形象说明了努力付出和收获回报之间的因果关系。再如, 说明珍贵友谊的谚语: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 (人生没有朋友, 犹如生活没有了太阳。)

The best mirror is a friend’s eye. (朋友的眼睛是最好的镜子。)

Better without gold than without friends. (宁可没有金钱, 不可没有朋友。)

Time tries friends as fire tries gold. (时间考验朋友, 正像烈火考验黄金。)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岁寒知松柏, 患难见真情。

用“太阳”和“金子”来说明友谊的珍贵, 好汉需要朋友就像篱笆需要桩一样, 比喻朋友的重要, 用松柏挺直来说明真诚友谊和患难之交的可贵。

2.2 形象语言表达主观愿望和情感

谚语不仅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事物、说明事理, 还表示主观愿望和情感。形象的语言是往往用奇妙的想象和夸张的词语展示的, 使表达具有感染力。如:

London streets are paved with gold. (伦敦的街道是用金子铺成的。)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再如, 表示爱情的谚语:

Love can turn the cottage into a golden palace. (爱情能使茅屋变金殿。)

Love is a sweet torment. (爱情是一种甜蜜的痛苦。)

Love laughs at locksmiths. (爱情嘲笑锁匠。)

Love and cough cannot be hid. (爱情与咳嗽一样不能隐藏。)

表达爱情的英语谚语很多, 都是歌颂爱情的巨大力量、爱情的自由境界、爱情的甜蜜。英语谚语使用简单句、生活常用词语, 形象生动地传达爱情经验;反映人们的爱情价值观;表达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体现对爱情的重视。而中谚没有英谚那样直白晓畅, 但却准确反映传统的爱情观——含蓄而婉转;执着而坚定;忠贞而不可替代。如:

爱情是一湖不皱的清水, 照得见心头的太阳和月亮。

爱是一把箭, 穿得两人心。

爱是一把琴, 同拨两心弦。

爱情要像青松, 莫像昙花一现。

情人眼里出西施。

中西方描绘爱情的共同之处是, 爱情是珍贵的, 爱情蕴含伟大的力量。不同之处是西方表达爱情比较直白, 中国比较含蓄, 所以中谚更善于用比喻来婉转地表达, 也更形象生动。

3. 中英谚语形象语言的实现途径

谚语用形象的语言传播生产生活经验, 揭示深刻的道理, 表达真挚的情感。形象的语言主要表现在选词、造句和比喻辞格上。

3.1 对比词汇

词汇对比。谚语的形象性表现在词汇的选用上。通常把两个相关但意义相对或能形成比较的概念或感情色彩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 用甲事物突出乙事物, 或用甲事物反衬乙事物。如,

拳头再硬也比不上锤子。

千羊之皮, 不如一狐之腋。

A bad compromise is better than a good lawsuit. (坏的和解胜过好的诉讼。)

Better a little fire to warm us, than a great one to burn us. (宁要小火取暖, 不要大火灼伤。)

以上例子都是用两个事物或两个相对的概念进行对比, 暗示或突出一种价值倾向。即经过比较, 得出优劣;经过反衬, 加以推崇。拳头再硬硬不过锤子, 相当于小腿拧不过大腿, 暗指弱的势力难以和强势力抗衡。“羊”和“狐”对比, “千”和“一”对比, 弱智者数量再多也没有用, 智者以一当十, 指出众愚不如一贤的深刻道理。英文谚语同样用“bad”和“good”、“compromise”和“lawsuit”、“little”和“great”对立的词汇表现相反的道理, 表现出其中的价值观, 生动形象, 跃然纸上。

3.2 对等句法

对等的方法, 除了表现在词汇的意义映衬, 还表现在句法上的对等。如:

No mill, no meal. (不磨粉, 没面吃。)

No longer pipe, no longer dance. (笛声不长, 舞蹈不久。)

Soon got, soon gone. (来得快, 去得快。)

So said, so done. (这么说, 就这么干。)

以上谚语在句法上对仗工整, 如英语句型“no...no..., soon...soon..., so...so...”句型。语义上用相关、相反或因果关系揭示深层含义, 于直观形象中体现哲理。再看汉语的例子, 在表示“表里不一”时, 除了选词上选择相关、相对的事物进行映衬对比, 还在句法上使两个子句对应, 使意义集中而丰富, 对比关系鲜明,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如:

沙糖嘴, 刀子心。

挂羊头, 卖狗肉。

口头甜如蜜, 心里黑似漆。

满嘴的仁义道德, 一肚子男盗女娼。

3.3 比喻辞格

谚语通常用丰富的修辞手段表现事物、事理, 其中一种方法就是设格, 即创设一定的格式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它丰富了语言体系的表现手段。这些手段在言语中交际应用可产生积极的修辞效果, 使话语离开平铺直叙, 进入形象生动的境界。其中的比喻辞格常常令简单的叙述显得特别生动形象。本文主要谈明喻、暗喻和借喻。

比喻 (figures of comparison) 是根据联想, 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 用另一个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明喻和暗喻通常用“像、好像, 如、犹如, 好比、宛如, 似、是, 成为、当作”等比喻词来连接本体和喻体。英语用like, as, as...as, as...so, seem, as if, is, that is等比喻词把主语或宾语作喻体, 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是以事物比事物。如表现时间珍贵, 劝人珍惜时光的谚语: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人生如白驹过隙。

时间飞逝 (如箭) 。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Life is a shuttle. (人生如梭。)

中英谚语把时间比作“箭”、“梭”、“白驹”、“金”, 一是体现时间一晃就过去, 表达快的概念, 二是表达珍贵, 非常形象。因为快而显得珍贵, 其实语义上是有联系的。再如:

病来如山倒, 病走如抽丝。

Misfortunes come on wings and depart on foot. (不幸来时乘风, 去时踱步。)

形容病倒像山峰倒塌, 病去像抽丝般缓慢, 形容疾病给人带来的痛苦十分难挨。英文谚语类似, 苦难和不幸到来时快而突然, 却脱离得缓慢, 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另一种是以事理来比事理。如: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As distance tests a horse’s strength, so 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

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更比一代强。 (As in the Changjiang River the waves behind drive on those before, so each new generation excels the last one.)

人有失错, 马有漏蹄。 (As a horse may tumble, so a man may make mistakes.)

再如:

No bees, no honey;no work, no money. (没有蜜蜂就没有蜂蜜, 不劳动就没有金钱。)

雁美在高空中, 花美在绿丛中, 话美在道理中, 人美在劳动中。

这两条谚语既包含事物比事物, 又包含事理比事理, 都蕴含了劳动是美德, 劳动创造财富这一道理。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打比方, “蜜蜂”比“人”, “蜂蜜”比“财富”;同时形象地衬托出人之劳动就像蜜蜂采蜜。而另一条谚语把人类劳动的美同其它事物的美进行对比, 是整个分句的对比, 劳动之美如同高空中的飞雁、绿丛中的花朵及寓于道理中的美词。同样赞美劳动, 中英谚语都用了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还有, 上文曾提到的表达具有贬义色彩“表里不一”时, 中英谚语使用了明喻、暗喻和借喻的辞格, 丰富的联想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一些人表面上和善热情、内心阴险狠毒的卑鄙嘴脸。如:

口头甜如蜜, 心里黑似漆。 (明喻)

沙糖嘴, 刀子心。 (暗喻)

挂羊头, 卖狗肉。 (借喻)

满嘴的仁义道德, 一肚子男盗女娼。 (借喻)

借喻就是把表喻体的语言手段直接代替表本体的语言手段, 被比喻的本体和比喻词均隐去。使用借喻的还有: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树大招风。 (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

冰、树、风及罗马的建设究竟指什么, 要看具体语境, 也因此使用范围很广, 给人想象的空间, 并且形象可感。

参考文献

[1]王德春, 杨素英, 黄月圆.汉英谚语与文化[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2]李亚丹, 李定坤.汉英辞格对比研究简编[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周盤林.中西谚语比较研究[M].台湾师范大学, 1975.

篇2:中英人生类谚语中隐喻的对比研究

谚语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文化的重要财富。在中西方文化中我们都能找到大量的谚语, 或描述情感, 或表达对世界的认知。谚语是人类思想的生动反映, 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

Black (1962, p.27, 引自林书武, 1997) 曾指出, 谚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它们通常是以隐喻的形式表达, 谚语、寓言和谜语都可以看成是一种隐喻。Black所说的隐喻并不是指传统修辞学里面的一种修辞手法, 而是认知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指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然而, 在大多数人眼里, 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通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其实不然, 隐喻还大量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用语里, 比如“山腰”、“山脚”等。也许正是由于人们太习惯于使用隐喻, 以至于忽视了其普遍性,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因此, 研究谚语中的隐喻, 特别是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中的谚语, 有利于揭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独特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世界的不同认知。本文以英语和汉语中的人生类谚语为研究对象, 详细对比了其中所隐含的隐喻的异同并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给予了解释。

二、理论基础

传统修辞学认为隐喻是和明喻并列的一种修辞方式, 和人类生活无关, 只是一种纯粹的文学手段, 其作用是修辞。亚里士多德甚至认为只有那些有天赋的或受过训练的人才知道如何使用隐喻 (李福印, 2000) 。因此传统的隐喻概念和人类基本认知无关。然而, 这种看法很快就遭到了挑战。Richard的互动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连串语言符号, 更重要的是它和人类的思维及认知有关, 是隐喻创造了相似性而不是物体之间的相似性创造了隐喻 (束定芳, 2001) 。互动理论为研究隐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 在此基础上, Lacoff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她认为, 隐喻不是话语, 而是概念, 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自如使用的东西, 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束定芳, 2001) 。

Lacoff将隐喻定义为用一个概念领域来理解另一个概念领域, 即, 概念领域A是概念领域B (K觟vecses, 2002) 。概念领域是指经验的系统组织。两个领域之间的相对应的部分或者映射构成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是隐喻语言表达式的基础。换句话说, 隐喻有两个层次, 即底层形式和表层表达式, 底层形式就是概念隐喻, 表层表达式就是我们实际说出来的话。概念领域B又叫做源领域。顾名思义, 人们从这个领域中找寻隐喻表达式来理解概念领域A, 所以它比较具体。而概念领域A就是目标领域, 是人们需要理解的领域, 比较抽象。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经常被引用的例子来更好地说明以上概念。英语中有很多这样的表达法:

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

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His criticisms were right on target.

I demolished his argument.

I’ve never won an argument with him.

You disagree?Okay, shoot!

If you use that strategy, he’ll wipe you out.

He shot down all of my arguments.

(, 2002)

从斜体字可以看出, 战争领域的术语被用来理解“争辩”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也就是说, 战争的特征被映射到了“争辩”这个目标领域上。战争里的敌人映射为论辩的双方;战争中的行为, 比如攻击、摧毁、射击等映射为辩论或争吵。因此, 以上的句子都具有相同的概念隐喻, 即, “争辩是一场战争”。从这个概念隐喻我们可以推出这些不同的表达法。这些表达法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 没有人会意识到概念隐喻的存在,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的确确存在于我们的大脑里。由此可以看出,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研究隐喻有助于我们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用它来研究谚语中的隐喻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个民族的思考方式和认知习惯。因此本文将以认知语义学作为理论基础来研究中西人生类谚语中隐喻的差异。

三、语料来源及分类

本研究的语料来自于谚语词典或谚语集。研究者查询了尽可能多的相关词典 (Manser, 2004;Mieder, 1992;楚风, 2000高兰英, 2000;周锡卿, 1987) , 最后找到了中英文人生类谚语各57条和90条。需要指出的是, 在这些有限的谚语中, 并不是所有的谚语都是隐喻表达式。比如:“Life is lifeless withou health.”这句英文谚语是对事实的直接描述, 没有蕴含任何隐喻。像这类非隐喻表达式都被排除在本研究之外。但是判断某句话是不是隐喻并没有一定的标准, Black (1979, 引自Malmkjar, 2000) 曾指出还没有有效的方法来确定一个表达式到底含不含隐喻, 更多的是一种直觉。在这种情况下, 研究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讨论, 去掉非隐喻表达式后最终确定了50条英文谚语和26条中文谚语符合本研究的条件, 从而建立了本研究的语料库。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中英人生类谚语的异同, 研究者按照Lacoff的方法将其分为三大类。Lacoff根据隐喻的认知功能将隐喻分为结构隐喻、本体隐喻和方向隐喻 (Lacoff, 1980, 引自K觟vecses, 2002) 。在结构隐喻中, 来源领域为目标领域提供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 比如“LIFE IS A JOURNEY”。本体隐喻是指我们能够用事物或者物体等来描述经验, 比如“LIFE IS FOOD”。方向隐喻使目标概念在我们的认知系统具备连贯性, 通常和空间方向有关, 比如“LIFE IS UP ANDDOWN”。

四、结果和讨论

根据以上的筛选和分类方法, 我们在语料库中找到了18个英文概念隐喻和10个中文人生类概念隐喻, 如下表所示。

注释: (1) 按照惯例, 概念隐喻用英文大写字母表示 (2) 括号中数字为隐喻表达式数量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概念隐喻数量方面, 英文超过中文。在我们的语料库中, 总共有18个英文概念隐喻, 而中文只有10个。此外, 英文概念隐喻的层次性也比中文丰富。英文概念隐喻涵盖了结构、本体和方向三大类隐喻, 而中文人生类谚语中没有方向隐喻类别。数量和广度的差异表明西方文化对人生的理解较之中国文化而言更广泛。

从隐喻内容上开看, 中英文人生类隐喻都呈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通过表中比较我们可以看出, 两种语言中都有如下三种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 “LIFE IS A PLAY”, “LIFE IS PLANT”。尤其是第一个隐喻, 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 其隐喻表达式都是最多的, 分别有12个和7个。两种语言都不约而同地把旅程当作是来源领域绝不是偶然。这种一致性可以从两个地区人民的共同生活经历进行解释。不管一个人生长在什么环境, 都会经历生老病死, 一生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 正如一次旅程, 从一个地方出发, 经历艰辛最终到达目的地。因此人们很自然地就会用旅程来构建人生类谚语。

尽管存在着相似性, 但更多的还是差异。首先, 有些概念隐喻只出现在英文或者中文中。具体而言, 汉语中人生没有被映射到战争、赌博、疾病、梦、金钱、商品、物质和食物, 而英语中则没有天气、考试、书籍、棋、星星、火和味道等来源领域。K觟vecses (2002) 曾指出, 不同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差异是其文化差异的直接体现。因此对隐喻的差异可以从文化对比的角度进行解读。下面让我们来具体看一下某些差异如何体现了不同的宏观社会文化背景。

比如, 在中文中出现的这个概念隐喻“LIFE IS TASTE” (人生是味道) 就体现了中国独特丰富的饮食文化。众所周知, 中国有着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 中国菜讲究色相味俱全, 其中味就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国人吃东西讲究味道, 比如日常生活中, 主人上菜时通常会说“味道怎么样”或者“合不合您口味”之类的话语, 可见味道在中国人饮食生活中的重要性。而反观西餐, 却不大注重口味, 味道没有中餐那么浓, 菜式也比较单一。根据卞浩宇&高永晨 (2004) 的解释, 西方饮食文化强调实用主义, 注重食物的营养, 饮食只是一种单纯的生存手段。因此味道没有在英文中被作为隐喻来源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英文人生类谚语概念隐喻没有提及味道, 却提到了食物, 有6条英文谚语是来自于“LIFE IS FOOD”这个本体隐喻。其实食物或饮食也是西方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环, 只是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另一个中文中出现而英文中没有的是天气隐喻。这个差异也可以从文化中找到答案。我们知道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 农民占据着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传统的农业生产受天气的影响很大, 是一种靠天吃饭的生产方式, 因而人们对天气比较关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很多关于雷公电母、龙王降水的故事都是这些思想的反映, 此外中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也体现了气候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这种思想相应地在概念隐喻中反映了出来。

再比如中文隐喻借用了星星和火比如“人生应该是颗星, 活着就要发光”, “人生有如火, 散发热和光”等来表达对人生的看法, 而英文中则没有类似表达, 这也反映出中西文化的不同价值观。中国是一种集体主义文化, 而西方强调个人主义。孙隆基 (2004) 曾指出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呈现出“二人关系”的特征, 具体表现为不光关心自己更关心别人, 别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等等。因此“关心他人”、“为别人服务”之类的思想会反映在人生类谚语中。而西方人更关注自己, 提倡个人自由, 不会把别人作为自己人生的准则, 因而也不会出现中文中的类似隐喻。

第二个差异表现为中英人生类谚语有相同的概念隐喻的隐喻表达式侧重点有所不同。以“LIFE IS A JOURNEY”为例, 中文强调的是人们生活遇到的困难, 如“人生如远航要破千重浪”, “人生路上关卡多, 只能一步一步过”, “人生路上风雨多, 愚者弱者叹奈何”, “人生路上几十年, 酸甜苦辣味俱全”等。但英文中, 困难并没有太多侧重, 更多的是强调旅程的结构特征, 比如“Life is just one parting after another.”, “Life is a voyage that’s homeward bound.”, “Life’s race is either forward or backward.”等。

五、结语

综上所述, 中英人生类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存在相似和不同之处, 这些异同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和生存环境差异有关。本文也再次证明了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认知习惯, 而不单纯是一种修辞手段。因此对比不同语言谚语中的概念隐喻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 由于资料所限, 中文语料库相对英文语料库较小, 可能会造成对比不是很全面, 因而扩大语料库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点。

摘要:谚语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的反映。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中英文人生类谚语中的隐喻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对其中的差异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中英隐喻,人生类谚语,文化差异,认知语义学,对比

参考文献

[1]K觟vecses, Z.Metaphor[M].New 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2]Malmkjar, K.The Linguistics Encyclopedia[M].London:Routledge, 2002.

[3]Manser, M.H.The Facts on File Dictionary of Proverbs[M].Beijing:China Translation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4.

[4]Mieder, W.A Dictionary of American Proverbs[M].New York&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5]卞浩宇, 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2) :49-53.

[6]楚风.中国谚语集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7]高兰英.实用英汉谚语词典[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1.

[8]李福印.研究隐喻的主要学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0, (4) :44-48.

[9]林书武.国外隐喻研究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 (1) :11-18.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1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篇3:时间的谚语中英双译

伴随着认知语言学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聚焦于隐喻研究。传统的修辞学中, 隐喻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格。自从1980年Lakoff与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理论”以来, 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和思维过程就成了语言学家开始着手研究的重要课题。新兴的认知语言学认为,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 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凭借隐喻这一认知手段, 语言学家试图从语言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 并反映人类思维的规律。在语言表达上, 不同民族的隐喻思维和认知具有共性。情感谚语作为语言的精粹, 同样能够反映出人类对情感这一抽象概念的隐喻思维与认知的共性。本文以中英情感谚语作为研究对象, 把概念隐喻视为理论框架, 试分析情感谚语所隐含的隐喻特征共性, 以便揭示中英两个民族对于情感这一抽象概念在认知思维上的关系。

二概念隐喻及情感

概念隐喻,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理论, 最初源自《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后来在论文《当代隐喻理论》中莱考夫 (Lakoff) 阐述道:隐喻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的系统映射。莱考夫把这个具体的概念域称为始源域或原概念, 抽象的概念域称为目标域或目标概念, 且认为“隐喻是原概念向目标概念的映射”。莱考夫把该隐喻称为概念隐喻, 其核心内容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人们普遍认为映射不是任意的, 它根植于人体、人的日常经验及知识, 而所有这些又与环境和文化密不可分。莱考夫声称“隐喻映射的普遍性有所不同。一些似乎是具有共性的, 另外一些是广泛的, 还有一些似乎是某种文化特有的”。笔者认为, 这源于环境及文化对人们认知模式的影响。借助概念隐喻, 语言学家试图根据不同地域人们语言的表达方式来探究隐藏在情感谚语之后的认知模式的共性。

所谓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它包括刺激情境及对其解释, 主观体验、表情、神经过程及生理唤醒等内容”。由于情感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人生体验, 人类的认知和情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因此对人类情感的研究构成了探索人类认知研究的基本部分之一。由于情感的抽象性, 人们常常借助于概念隐喻对此类谚语进行表达。

三中英情感谚语的概念隐喻特征共性分析

情感作为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特殊感觉, 具有极其丰富的、普遍的象征性含义。情感谚语作为表述人类情感的语言精粹, 深受英汉两个民族的喜爱。没有隐喻, 抽象的情感概念常常不能得到充分的诠释。缺乏隐喻的情感谚语, 同样无法很好地、全面地阐释“情感”的主题。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 以《中华谚语大辞典》《英语谚语荟萃》中搜集来的情感谚语为研究对象, 尝试揭示中英情感谚语在隐喻表达上的某些共性。

人类思维的共性之一就是借用具体事物来描述抽象事物。情感是人类一种反应内心感受的重要现象, 而这种现象又是复杂抽象的, 人们要么借助于具体及有形的事物来映射描述它, 要么把它归属于某种超自然的“魔力”, 所以情感本身常常被隐喻化。英汉情感谚语中, 两个民族往往采用相同的概念隐喻来映射人类的这种特殊感觉。

1. 用具体事物隐喻情感

首先, 情感是物质 (emotion is a substance) , 如:

Stolen pleasures are sweet

Much coin, much care

Much science, much sorrow

Pity is a lever for quickening love

Wrath is a transformer

喜从天上至, 祸自地中消

爱情是美德的试金石

人们用物质隐喻情感, 是因为世界是物质的, 是客观存在的。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离不开物质的交换与流通, 所以物质就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最为其熟知的东西。这种用具体形象之物隐喻抽象模糊之物的表述就源于人类最初的认知模式。

其次, 情感是容器 (emotion is a container) , 如:

Love is full of trouble

Every man is a poet when he is in love

笑里藏刀

爱情就是五味瓶, 内含酸甜苦辣咸

人们以容器隐喻情感, 是因为人是独立于周围世界以外的实体, 每个人本身就是一个容器, 有身体, 分界面、里外等。人们很容易将这种概念投射于人体以外的其他物体, 如房子、丛林、田野、地区, 甚至将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行为、活动及情感也看做一个容器。“情感是容器”的概念隐喻就源于中英两个民族这种共同的认知模式。

2. 用人隐喻情感

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种符号, 其肉体的各种器官和功能就是一种语言。因此, 人类在认识世界时, 倾向于用身体作为媒介。人以其身体去认识世界, 描绘事物, 表达情感, 正可谓“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因此, 中英情感谚语中都有以人来隐喻情感的表述。

首先, 情感是邻居 (emotion is a neighbor) , 如:

Joy and sorrow are next-door neighbors

True love never grows old

When sorrow is asleep, wake it not

能为爱情系上永久的保险带的, 不是结婚而是真诚、体贴与尊重

其次, 情感是杀手 (emotion is a killer) , 如:

Anger punishes itself

Care killed a cat

Fear kills more than illness

Work won’t kill, but worry will

气伤身, 怒伤肝

忧伤神, 愁伤身

猫有九命, 忧虑丧生

恐惧杀人甚于病

3. 用魔力隐喻情感

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传说及英国莎翁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无不让人发出“问世间情为何物, 只让人生死相许”的内心呐喊, 这些都是情感具有魔力的最好印证。这说明中英两个民族对自己无法解释清楚的某些东西 (如情感) 常常借助于一种超自然的力量 (如魔力) 来诠释。中英文以魔力隐喻情感谚语的例子有:

Emotion is a kind of negative magic power

Envy and wrath shorten the life

Love makes all hard hearts gentle

怒气使人脑失灵, 是非曲直难辨清

喜则人, 怒则兽

四结论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概念隐喻特征分析, 笔者认为在情感谚语中概念隐喻的表达上中英语言有着相当多的共性:中英情感谚语中常常采用具体或有形之物来隐喻抽象的情感概念, 以使抽象的情感概念得以较清晰形象的表达;而对于那些无法用具体事物形象表达的情感谚语, 中英两个民族都习惯于借助一种超自然的魔力来隐喻。显然这些共性与相同或相似的认知模式及共同体验密切相关;它们源于人类相同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及文化共识。本文希望通过对中英情感谚语概念隐喻的共性解读来促进中英两国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并借此探讨隐喻与语言、思维和认知的关系。

摘要:情感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抽象的、难以描述的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表达情感的谚语, 为了更好地理解它们, 本文试图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来对其进行认知解读, 并借此探讨隐喻与语言、思维和认知的关系。

关键词:概念隐喻,情感谚语,认知

参考文献

[1]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3][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 (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时间的谚语中英双译

谚语是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综合概括并在群众中广泛流传运用的, 谚语的极大部分是劳动人民对长期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在英汉谚语中反映了两个民族各自的文化背景, 自然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维等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 使得部分谚语表现出相似的文化特征, 因此, 尽管中国人和讲英语的人文化背景不同, 在翻译中英谚语时要采取多种策略, 一方面确保交际目的的顺利实现, 同时保证再现原语的文化特征。

二、中英谚语文化差异

1、价值观念差异

英美价值观念的主线是个人主义, 崇尚个人相对社会的独立自主性。谚语“Don’t put your finger in the pie (不要多管闲事) ”体现的就是英美社会奉行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 它告诫人们不要多管别人的闲事, 专心搞好自己的事才是上策。与个体主义相对而言, 中国人比较崇尚集体主义 (或称人伦本位) 价值观, 它是中国文化的主线。“人怕出名, 猪怕壮, ”“树大招风, 人大惹议”。这些谚语就是上述性格的反映。人们不愿发表不同意见, 为了保持融洽, 避免分歧, 就“出门看天色, 进屋看脸色, 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 人多好办事, 人多议论多, 热气高, 干劲大, 公而忘私, 国而忘家, 识大体, 顾大局, 合则存, 分则亡”等谚语就充分反映了这种集体文化。群体取向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引人注目。

2、地域与生存环境的差异

在英汉谚语中, 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上有着突出的体现。在中国, 自古以来就有君主临朝南面而坐, 南尊北卑的传统。因此人们常把南置前, 如“天南地北”、“南腔北调”、“南来北往”等。而英文中“从南到北”则用“from north to south”来表达。

3、风俗习惯差异

中国人把“龙”视为吉祥的神物, 有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 因而龙在中国文化里是至尊无上的帝王的象征, 因而有“望子成龙”的说法, 但是在英美却把龙当作是喷烟吐火的凶残怪物。相反, 中国人把猫头鹰当作不吉祥的象征, 而英语中却说“as wise as an owl”, 把猫头鹰当作智慧的象征。

4、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语言特别是谚语的影响极大。英语国家多信奉基督教, 上帝、魔鬼的形象家喻户晓。许多英语谚语来自于基督教和希腊、罗马神话, 打上了基督教的烙印, 如: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而在中国, 儒教、佛教和道教对汉谚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如不看僧面看佛面, 苦海无边, 回头是岸,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和道高一丈。

三、谚语翻译的方法

1、直译法

所谓直译法即指在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及不引起错误的联想条件下, 在译文中保留英语谚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以谚语“Though you cast out nature with a fork, it will still return.”为例。它可以直译为“人的本性赶走了还会回来。”有些人把它意译为“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就这条谚语而言, 直译和意译有着同样的效果。然而, 对于下面这些谚语情况就不同了, 它们用了丰富多彩的形象来表达同一含义, 为了保持原谚语“风姿”, 最好采用直译。例如:

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盲人国中, 独眼称雄。

Forbidden fruit is sweet禁果是甜的。

He w ho laughs best who laughs last谁笑到最后, 谁笑得最好。

2、意译法

所谓意译就是指由于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翻译的过程中舍弃原文的形式与修辞, 译出其语义, 从而保证语用意义的优先传达。由于两国相距甚远, 两国在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差异必然反映到语言的运用中。有时, 直译谚语, 中国读者很难明白其含义, 影响交际, 所以只好意译。例如:The gray mare is the better horse。”这一谚语直译为“灰母马是较好的马”。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原来它涉及到语言学方面的知识, “gray mare”是一个固定短语, 指胜过丈夫的妻子。所以这一谚语应译为“妻子当家”。又如“Care killed a cat.”如直译成“忧虑杀死猫。”则中国人会感到说法奇怪。原来按英国人的迷信说法, “猫有九命” (A cat has nine lives.) 喻生命力强, 忧虑能致有九命的猫以死地, 何况只有一条命的人乎。因此, 译为“忧虑伤身”。

3、直译意译兼用法

在英汉习语翻译过程中, 既想传达原文的意象, 又想把原文的内在含义表达清楚, 也可以采取直译与意译兼容的方法, 即先直译出原文, 然后再进行解释。这种方法适用于直译不足以明理, 意译又失其特色的习语。例如:“Make hay while the sun shines.”译为“趁着晴天晒干草, 勿失良机。”“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译为“It’s easier to change rivers and mountains than to change the character of a person.”“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译为“Thunder travels so fast that there’s no time for plugging one’s ears.”

4、增补译法

所谓增补译法, 指的是音译或直译加意译补充的翻译方法。在增补译法中, 译者需要在原文和译文中做出妥协。采用增补译法一方面可以在译文中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的特征, 另一方面则可以使得译文含义明确, 帮助读者理解作者的意图。

A good dog deserves a good bone.好狗应该得好骨头 (意指:有功者受奖) 。

(There is) no rose without a thorn.没有不带刺的玫瑰 (意指:世上没有十全的幸福;有乐必有苦) 。

四、结束语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谚语同文学作品、诗歌一样是语言的精华。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 谚语反映了民族的文化特点。人们使用谚语也是用它的喻义, 抓住喻义就是抓住了核心。这样也不至于被形象迷惑而误解, 从而导致文化交流失误。因此, 翻译英语谚语时, 必需深入了解隐含在其中、代表其民族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宗教信仰, 历史背景等信息。如果仅仅以语言之间词汇的同义性 (等价性) 为前提, 寻求对等的表现是不够的。译者须运用本族语言的多种表现手段, 力求再现其它民族谚语的语言风格和丰富内涵, 才能使译文讽喻得当, 宜于说理, 又不失原来谚语所具有的语言形象, 从而达到不同文化间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谢建国.《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英语翻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5:259-266.

[2]丁大琴, 丁立福.由习语谚语来看中英民族文化底蕴的差异[J].安徽理工大学, 2005 (7) :28.

上一篇:总结约架的英文词语及句子下一篇:日语简单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