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的俗语谚语

2024-04-13

天气的俗语谚语(共18篇)

篇1:天气的俗语谚语

一、冷在四九,热在中伏

二、大寒南风,五谷丰登

三、春雨贵如油

四、冬雪是麦被,春雪是麦害

五、雨水有,年成好

六、久雨刮南风 天气将转晴

七、云绞云 雨淋淋

八、朝起红霞晚落雨 晚起红霞晒死鱼

九、天有铁砧云 地下雨淋淋

十、直雷雨小 横雷雨大

十一、南闪四边打 北闪有雨来

十二、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十三、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十四、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十五、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十六、星光含水 雨将临

十七、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十八、对时雨 连几天

十九、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二十、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二十一、清明要清,谷雨要雨

二十二、蜻蜓飞屋檐,风雨在跟前

二十三、蜜蜂不出门,大雨快来临

二十四、蚊子咬得凶,雨在三天中

二十五、立夏不下,无水洗耙

篇2:天气的俗语谚语

2.大暑,秋后热

3.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4.东虹太阳西虹雨

5.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6.夏至起西风,天气晴得凶

7.初一下雨初二晴

8.蝉声长鸣晴,短鸣雨

9.娃娃云,晒死人

篇3:天气的俗语谚语

一引入新颖, 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是一节课的开端, 应该对新课的讲授起到铺垫的作用。恰当合理、引人入胜的导课, 不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还能给予他们愉悦的心境, 便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用一个朴素而又喜闻乐见的俗语、谚语或古诗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和欲望, 从而顺利导入新课。如教学第二单元“空气”时, 我就以谜语的形式引入:“一物到处有, 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 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 没它活不久。” (打一物质) 这样引入, 不仅引发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巧用口诀, 帮助理解

有人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兴趣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和创新欲望, 教师应时常借助激发兴趣的工具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理解、吸收新知识。口诀教学法就能产生这样的效果。运用口诀教学既可缩短知识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 还能降低知识难度, 有助于学生迅速牢固地理解新知。如讲授“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 可以利用同音来编个口诀, 即把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入药品, 固定装置, 点燃酒精灯, 收集气体, 将导管移离出水面, 熄灭酒精灯这七个步骤用“茶庄定点收利息”来简明扼要地描述利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氧气的实验步骤, 并设疑:“如果把利息弄反了, 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然后集体讨论分析:会使水回流至试管底部而使试管炸裂。再如讲解化合价时, 让学生们运用化合价口诀:“单质元素全为零, 化合物中和为零。氢一氧二要记住, 金正非负记分明。一价金属钾钠银, 二价金属钙镁钡和锌。一二铜汞二三铁, 三铝四硅五价磷。谈根价, 也不难, 氢氧根负一氨正一。酸根所有皆为负, 一硝三磷二硫碳。”通过这样的一些口诀, 就把复杂的实验现象, 化为简单、直观、通俗易懂的口诀, 大大降低了知识的难度系数, 并能迅速把学生的思绪顺畅地领入新课, 有效地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三运用歌谣、顺口溜等形式解决复杂难理解的理论和实验

歌谣、顺口溜, 是教学的有趣模式, 应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于难于理解的理论和复杂的实验步骤, 都可以用该方法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如讲到化学式的书写时, 元素的先后顺序学生常搞错, 我就给他们总结出, 对于大多数化学式来说满足:“金氢前、非金后, 氧化物、氧在后”的规律。学到1~18号元素时要求学生记住它们的元素名称和序号, 我就用顶征的手法按顺序五种元素一组, 并且让五个学生与之相对应, 这样课堂气氛也活跃了, 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再如讲到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时, 是高中的一大难点,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 我就把命名步骤组成四字经的形式——“最长碳链, 最小编号, 最多取代, 简单在前, 复杂在后, 相同合并, 位次与基, 短线相隔, 同基位次, 从小到大, 逗号相隔”。这样也把难关攻下了。当然这样的教学在严谨性上, 可能会欠缺一些, 但只要处理恰当, 也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采取歌谣、顺口溜方式, 既节省了时间, 又可化解难度,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恰当地引用俗语, 助其消化

如在讲硫和酶的有关知识时我们可以恰当地引用俗语:“吃肉不吃蒜, 营养减一半”。当然, 这是夸张的说法, 说明蒜的功用很大。大蒜里含有大蒜素, 化学成分是硫化二烯。因其分子中硫元素而具有杀菌的功能。大蒜素是“植物杀菌素”的一种。大蒜还有降低血脂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因为它能抑制形成脂肪或产生胆固醇的某些关键酶, 防止动脉硬化;其抗血栓作用是通过增强血浆纤维溶解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来实现的。俗语的恰当引用, 有利于帮助学生消化本节课的内容。

五结束语

总之, 我国的俗语、谚语、古诗等资源非常丰富, 需要化学教师平时注意搜集整理, 并适当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利用俗语、谚语、古诗进行教学, 这是其他直观手段无法比拟的。实践证明, 充分利用俗语、谚语、古诗开展课堂教学, 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注意力, 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使学生轻松牢固地掌握知识。

摘要:生活中我们常常碰到一些有关化学知识的俗语、谚语、古诗、口诀, 如果我们将其巧妙、恰当地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 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又能帮助学生增强理解和识记的能力。

篇4:英汉俗语差异及汉语谚语的英译

关键词: 英汉文化差异    谚语英译    直译    意译

语言之间的交流,实质上是文化与文化的交流。不同的谚语所傳递的文化信息不同,这种差异正是翻译的难点。若不处理这些文化因素,则在翻译中难免会出现文化误解或文化流失。由于拥有不同的地理、历史、经济条件,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这些背景和特点同样会影响谚语的措辞和表达,并且经常使谚语翻译遇到巨大的实际困难。事实上,无论是单独运用直译还是运用意译,都不能比较完整地体现所有谚语的背景和特点。因而怎样体现谚语的这些背景和特点是一个急需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现分析英汉俗语差异的一些主要表现:

1.历史背景的差异

汉语里的“挥金如土”常被中国人拿来形容大把花钱、浪费金钱,如果直译成英语,就是“spend money like soil”,事实上,英语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表达此意。这正是因为中国古代重视农业、以农立国的历史背景。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其航海业十分发达,因此有很多关于水的成语和谚语,前文所说的“spend money like water”则是其一。此外,还有“to be in hot/deep water”(陷入困境),“draw water in one’s own mill”(谋取私利),“make one’s mouth water”(使某人垂涎)等。

2.文化习俗的差异

文化习俗是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人与中国人对不同的事物、动物、习惯有着不同的文化认知和文化印记。在中国人眼里寓意吉祥、美好、褒义的事物或动物在英国人眼里可能根本毫无寓意或者寓意着贬义,反之亦然。

比如中国人习惯用“松、柏”夸赞一个人坚毅、顽强的品质,因为松柏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而在英国人眼里,松柏只是一种树叶不会枯落的树而已,并无特殊的寓意。所以中国人常说的“他像松柏一样坚强”,如果在交际中直译为“He is as strong as a pine tree or a cypress”,就会给外国听者造成很大困扰。在动物形象上,文化习俗的差异则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英国的谚语中,“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都有幸运日。),“Lucky dog”(幸运的人)等很多俗语都用狗这个动物形象表达美好的寓意。在英国,人们普遍爱狗,很多人甚至把宠物狗当成自己的儿女,所以有很多关于狗的谚语,且表示褒义。而汉语中狗的形象多为贬义色彩,如汉语的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狗盗鸡鸣”,“狗仗人势”等。

3.历史典故的差异

英国、中国作为两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两个国家,有着属于自己的民族史和大量的历史故事。英汉两种语言作为承载这些历史事件的载体,根据特定的时间、背景及历史事件,记载了许多历史典故。其中大多数谚语都出自这些历史典故。不深入学习和了解他国的历史典故,是无法正确在译文中表达出原谚语中的思想内容的。如汉语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弃笔从戎”,“昭君出塞”等,倘若不清楚这些典故的出处,要翻译则有相当大的阻碍。同样,英文中的戏剧、歌剧,不深入了解,也是很难翻译成汉语的。

4.部分词汇表达的空缺

词汇空缺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词语非对应现象,词汇空缺是翻译过程中最棘手的一种文化障碍。不同文化之间差异与共性并存,一个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多为另一个民族文化的真空所在。“词汇空缺”作为文化真空的产物,直接反映了民族文化的“空白”,分布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在英汉互译中,译者的双语文化知识在其成功的翻译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语言的转换只是翻译的表层,文化信息的传递才是翻译的实质。

2015年春节是中国羊年,春节前,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报道“中国羊年把全世界英文媒体搞疯了!究竟是哪种羊?”,“Chinese New year Manchester:Is it the Year of the Ram/Sheep or Goat?”。英语里,关于羊的表达有ram,sheep,goat,而中国羊年只是简单的一个羊字,并未细分哪种羊,这就是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非对应现象的表现。

在国际交往中,人们喜欢引用本国或外国的谚语,因此,正确翻译谚语在交流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的情况,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技巧,将汉语谚语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译给外国读者,帮助外国读者消除或减少语言及文化障碍,从而达到有效交流的目的。下面介绍英汉互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方法,即直译法和意译法,并结合一些实例探讨汉语谚语的英译。

1.直译法

翻译中,采用直译还是意译并非取决于译者的主观意志,而是由语言的本质特点决定的。可以说,语言的本质特点是直译法的必备条件。直译法,通俗一点说,就是使原文和译文在内容、形式、结构上最大限度地保持对等。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由于各国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活动等方面存在相似性,使得各国在文化的某些方面产生相似性。因此,不同语言间常存在着大量相同或相似的概念、词汇、习惯表达等。如许多汉语谚语中“形同意合”的情况都可以采用直译法,这种情况下使用直译法,不仅能形象地表达原文所要表达的内容,还不容易给听者造成困扰。

汉语中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就可以直接根据其字面意思翻译成“It’s easy to dodge an open attack but difficult to escape from a clandestine one.”。又如“凡事总有个开头”,可以直接翻译“Everything must have a beginning.”;“一回生,二回熟”,可直译为“Different the first time,easy the second.”,等等。直译法不仅能准确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而且有些直译的谚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汉语谚语翻译成英文,有些使用意译也能表达出原句的意思,但是会缺乏源语的那种感觉。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可直译为“As a long road tests a horse’s strength,so a long task proves a person’s heart.”,也可意译为“Time reveals a person’s heart.”。意译后的谚语虽很简短,也很贴切地表达出了源语中“时间才能见证一个人真正的内心、内在”这个意思,但与直译后的谚语相比,少了源语中那些具体的形象主体“遥远的路途”、“马”、“时间”、“人心”,并且少了对比,少了结构上的对称,所以不如直译的妥当。

2.意译法

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有时使用直译法翻译后的译文会使听者无法理解,而且很多情况下使用直译会给翻译带来相当多的障碍。在此情况下,译者只能在理解源语文化内涵的背景下采用意译的方法,以免产生诸多障碍。

“一寸光阴一寸金”,其表达的意思是时间和金钱一样,都很珍貴,如果直译,就必须把一寸翻译出来,在英文里比较难找到对应的词,所以使用意译翻译效果更好,“Time is money.”,既简单又贴切,关键是听者易懂。又如“人不可貌相”,可以意译成“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如若直译,可译为“Lose where the sun rises and gain where the sun sets.”,但直译后的英文根本没有表达出此谚语“在一方面失败了,在另一方面成功了”的意思,所以直译后的句子并不妥当。因此可以意译为“What one loses on the swings one gets back on the roundabouts.”,这样一来,既能正确表达出源语的意思,又能让听者一听即明了。

翻译谚语,使用直译还是意译,完全取决于谚语的语言特点和文化背景。只要谚语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不影响译文读者的理解,译者就应该尽可能直译,把原文的内容、形式和精神都输入到译文中,努力减少原句的损失并确保语言的活力。有的谚语出于语言结构和文化背景的缘故,无法直接翻译,或者直接翻译后,译者也难以理解,则应该使用意译。需明确的一点是,无论使用直译还是意译,译者都应该充分地理解源语的意思。

参考文献:

[1]孙桂玲.汉语谚语中的文化对比与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2]李迎春.英汉成语的比较与翻译[J].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报,2009,10.

[3]魏军梅.词汇空缺与英汉互译[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1(10).

篇5:描写天气的俗语谚语

东北风,雨太公。

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棉花云,雨快临(絮状高积云)

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毛卷云)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

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天上扫帚云,三五日内雨淋淋(密卷云)

南风不过午,过午连夜吼。

篇6:表现天气变化的谚语俗语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

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东风急,备斗笠。

风静闷热,雷雨强烈。

急雨易晴,慢雨不开。

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

星星密,雨滴滴。

星星稀,好天气。

星星明,来日晴。

星星眨眼,有雨不起。

直闪雨小,横闪雨大。

炸雷雨小,闷雷雨大。

篇7:表示天气的俗语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下。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东虹日头西虹雨。

风静天热人又闷,有风有雨不用问。

旱刮东南不下雨,涝刮东南不晴天。

河里鱼打花,天天有雨下。

鸡早宿窝天必晴,鸡晚进笼天必雨。

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久晴鹊噪雨,久雨鹊噪晴。

空山回声响,天气晴又朗。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雷声绕圈转,有雨不久远。

冷得早,暖得早。

蚂蚁垒窝要下雨。

棉花云,雨快淋。

清早宝塔云,下午雨倾盆。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篇8:天气的俗语谚语

一、霍恩比的综合法

综合法最初是由当代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玛丽·斯内尔·霍恩比, 1987年在其著作《翻译研究-综合法》 (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 中提出的。霍恩比的主要观点是:翻译研究不是任何学科或理论的分支, 而是语言、文化和其他学科理论的交叉学科;用原型论 (prototypology) 取代类型论 (typology) , 承认模糊边界, 主张用连续体 (spectrum) 代替翻译的二分法 (dichotomy) 。综合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霍恩比应用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原则来研究翻译。人们把事物当做一个整体来感知, 即一个格式塔体系, 整体不仅仅是各个部分单纯的加和, 对孤立的部分的分析并不能正确地理解整体。翻译是个动态过程, 是译者作为读者把对原文的理解在另一种文化中完整地创造出来。语言是从系统 (system) 到规范 (norm) 到具体文本 (text) 的一个连续体, 翻译研究必须是个综合的跨文化学科。

二、《红楼梦》中俗语的翻译

大多数人认为, 杨宪益的译文比较贴近原文, 重在直译, 而霍克斯则表现出更多的语言和文学技巧, 重在意译。霍克斯是英国人, 所以他必然受到英语文化中翻译规范的制约。英语文化是世界上最强势的文化, 这种背景之下, 通顺和透明就成了重要的翻译规范。然而, 中国文化从清末开始处于弱势, 翻译规范在不同程度上倾向于充分性, 杨宪益、戴乃迭当然受到中国翻译规范的影响。两译本的译者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背景, 对文中大量俗语翻译采取不同的策略。

1. 与物质文化相关的俗语翻译

(1)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第十六回)

One eye on the bowl and the other on the pan. (杨译)

One eye on the dish and the other on the saucepan. (霍译)

(2) 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 (第二十四回)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杨译)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霍译)

例 (1) 和例 (2) 都涉及中国的饮食文化, 由于杨宪益和霍克斯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 对表现中国饮食文化的名词作了不同的翻译。大部分中国人用“碗”吃饭, 杨宪益为了保留中国的饮食习惯, 将这句译成“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 更忠实于原文;而英国人则用“dish”吃饭, 霍克斯按照英国的饮食习惯将其译成“吃着碟里的还看着长柄锅里的饭”。

中国大部分地区以“米”为主食, 因此“米”是有中国饮食文化的词汇, 杨宪益采取直译, 将“米”译成“rice”, “粥”译成“meal”;英国人和我们的饮食习惯不同, 主食多是面包、牛奶和肉类, 霍克斯将这句翻译成“巧媳妇做不出没有面的面包来”, 则更能被西方读者所理解。

2. 与社会文化相关的俗语翻译

(3) 阎王叫你三更死, 谁敢留人到五更。 (第十六回)

If the King summons you at the third watch, who dares keep you till the fifth? (杨译)

If Yama calls at midnight hour.No man can put off death till four-? (霍译)

Yama是印度教中掌管阴间的王, 霍克斯将其拿来用于中国名著的翻译, 是为了让说英语国家的读者看懂, 应为“king”这个词, 在英语里一般是指国王、君主, 而不是掌管阴间的神;再有, “更”是特指中国古代时间的衡量单位, 杨译成“watch”, 但是英国人和我们计量时间的单位不同, 所以霍把“更”换算成以“小时”为单位, 更容易被读者读懂。

霍克斯在翻译俗语的过程中多处采用意译, 把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语换成了符合英语文化的表达, 译文流畅、传神, 是地道的英语, 但由于他过多地注意了读者的感受, 因此原文俗语中的文化色彩在译文中显得有些浅淡。而杨宪益在翻译过程中, 大量保留了原语中的语言与文化特征, 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但可能会给读者理解带来难度。如果把两个译本放在文化的大语境下看, 我们会发现, 两个译本是在不同的文化里受不同的规范支配, 无从比较高下。

文化与人的行为及所参与的活动有直接关系, 并依赖于社会行为准则和语言使用准则。在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行为中, 翻译中的文化语境, 综合研究方法进一步促进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换”。

参考文献

[1]曹雪芹, 高鹗.杨宪益译.红楼梦[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3.

[2]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司显柱.对我国传统译论的反思——关于翻译技巧研究的思考[J].中国翻译, 2002 (5) .

篇9:天气谚语:民间“天气晴雨表”

人生活在大气之中,天气气象条件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的一种重要因素。人类适宜生存的气象要素范围是有限的,当气象要素高于或低于一定的阈值时,就会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身体的不适、情绪波动,进而诱发疾病,促使旧病复发等。

天气民谚指导健康管理

早在2000年前,人类就开始观察天气与健康的关系了。我国《黄帝内经·素问》就阐述了天气、气候对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如书中“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就强调了人与自然界阴阳四时气候变化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界四时气候变化是一个动态的整体。

一些研究表明,气温过高或过低可以引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例如,大家都知道夏季当气温接近或高于人体温度时,如果身体不能及时散热,就会发生中暑。气温过低,可以造成冻伤,支气管炎的发病指数随温度的下降而增加,在最冷月份发病最多。天气民谚中,有许多是预报温度变化的,如“奇热必有奇寒”是指入冬以后如果持续温暖,则一旦冷空气袭来,降温可能剧烈、持久。放眼于更长的时间范畴,如果连续数年暖冬,就得留心终归会来一个寒冬。天气民谚教会我们初步识冷暖,让我们对温度变化易引起的疾病能够提早预防。

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气压的高低有关系。民谚中有“天气闷热不舒服,有雨不过午”的说法,即下雨前空气中水汽增大,气温湿热,人体中的水分和热量不易散发,因而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空气湿度的大小,也直接影响人体各种生理机能。从民谚“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可知,不同风向的风会对当地的空气湿度产生不同影响。空气湿度大,流脑发生率低;但相对湿度过高,人体会缺乏自控力,感到烦躁不安;干燥空气使鼻腔、气管黏膜脱水,弹性下降,容易出现鼻腔流血。

《金匮要略》说:“风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这说明风对人类健康也具有二重性,当然此处的风并非单一指气象意义上的风。有研究表明,死亡高峰时段多与风速高峰时段有关。

天气条件及其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的心理情绪方面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天气条件,可使人们情绪高涨、心情舒畅,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提高;而不利的天气条件,则使人情绪低落、心胸憋闷、懒惰无力,甚至会导致一些疾病和异常行为。例如,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资料表明,连阴雨天气对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古语说“天昏昏令人郁郁”,意思就是在阴雨连绵的季节,人们的精神较懒散,心情也不畅快,影响工作效率。研究发现,阴雨天气之所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是因为阴雨天气下光线较弱,人体分泌的松果激素较多,这样,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的分泌浓度就相对降低,人体神经细胞也就因此“偷懒”,变得不怎么“活跃”,人也就会变得无精打采。

各地流传的天气民谚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天气气候有所差异,因此天气谚语流传于全国各地,北起黑龙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东海,西至新疆、西藏,随处可见天气谚语。

例如南海的西沙群岛有不少关于台风的天气谚语,如“古龙晒太阳,不久台风狂(到)”,“古龙晒太阳”是指在太阳下方有一束橙黄色的黄带;东海同样有很多关于长、中、短期天气变化的谚语,如舟山群岛的“上灯遇风暴,稻花风吹落”,是说正月十三(上灯)到十八(落灯)如果遇上偏北大风,则预示着六、七月早稻扬花或收割的时候会有台风影响;新疆、西藏也都有不少天气谚语,如新疆南部的“冬雪大,来年春暖多风沙”,西藏的“春天风沙大,夏天雨水少”等。

天气谚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有描述气候的,不少地方都有“十二月歌”、“九九歌”。如湖南省韶山地区就有“正月阴,二月星,三月四月大雷公,五月雨,六月晴,七月八月有大风,九月寒霜十月雪,十一十二寒潮节”;在华北和黄淮地区也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等。有些则反映了气象关系,“霜后暖,雪后寒”就是一例,意思是说,霜冻一般出现在冷空气侵袭后的高压控制下,霜后多是风小、天晴、阳光明媚的天气,自然比较暖和;下雪常是冷空气的前锋和暖湿空气相遇产生的,冷空气的主力还在后面,而且雪对太阳辐射能吸收很少,这也是雪后寒的原因之一。

许多谚语是关于长期、中期、短期天气变化的,在长期天气变化的谚语中,又有关于旱涝、降水和冷暖趋势的,关于降水过程和冷空气活动的,以及关于稻冻、大风、冰雹、台风的等。

民谚预测天气也有局限

分散流传在广大群众当中的天气谚语,其中绝大多数均有深刻的科学道理。例如“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的道理是:久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少,形成大雾的可能性很小,如果出现大雾,说明有外来暖湿空气向本地输送,天气将转阴雨;久阴时,空气中水汽一般较多,但因云层覆盖,地面热量不易散失,温度不会剧烈下降,也不容易出现大雾;如果出现大雾,说明天空云层消失,天气将转晴好。又如预报近日晴天的天气谚语“早要天穿顶,暮要四脚悬”的科学道理为:晴天的夜间在地面可凝成低雾,但不可能成云,故第二天早上“天穿顶”——无云,这是天气晴好的保证;晴天午后还可生成一些云彩,但地平线附近是悬空的、干净的,这种云如产生在本地,不久会消失,所以“四脚悬空”也是未来天气晴好的征兆。

其他天气谚语也大都存在着一定的科学性,它是世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现代气象科学的摇篮。由于它既能预测天气又具有简便、实用的优点,因而在我国已流传了数千年,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流传、使用,并得到补充和发展。在气象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它对气象预报工作,仍有不可忽视的参考价值。

但这种来自民间经验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也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用天气谚语预测天气实际上是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过于主观,缺乏定量数据;其次,这种预测通常只能对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做短期的预测,很难做到对一个天气变化整个周期的预测,即使有推测也不一定准确。如山东省气象局曾通过对比分析1977~2004年农历八月十五日与次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济南20时地面观测资料,对天气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进行验证,结果发现,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不一定雪打灯,而八月十五与正月十五都能看到月亮的现象出现较多。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地方的看天经验,仅适合于当地或本地区,视野局限在头顶上的一块天地,看不出天气系统的移动,更不能了解天气演变的物理过程。如台风在离我国几千公里以外的洋面上形成、发展,台风何时形成?沿什么路径移动?将从何处登陆影响我国?这些用天气谚语是无法作出准确的预报和判断的。

现代气象学指出:世界风云变幻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局部起决定作用的,而是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大气综合运动、互相影响的结果,只凭人的视觉、听觉、感觉和经验,或者说根据天气谚语,是无法知道距离遥远的地方正在出现和将要出现什么祥的天气的。另外,用天气谚语预测当地天气,也只能得出定性的结果、无法得到定量的结果。

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是来自民间的丰富多彩的天气谚语仍然是宝贵的智慧财富。我们如果能熟识这份来自民间的“天气晴雨表”,并结合现代的科学的天气气象预报,就能够更好的顺应自然界四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长久保持身心健康。

(摘自《大众健康》)

篇10:鸟的俗语谚语

爱叫的鸟——不做窝

百灵鸟碰到鹦鹉——会唱的遇上会说的(比喻各有特长。)

刚飞的鸟儿——不知高低

长翅膀的小鸟——欢跃欲飞;迟早要飞

草原上的百灵鸟——嘴巧

放出笼子的.鸟——远走高飞;收不回来

断了翅膀的鸟——飞不高

放鸟儿出笼——各奔前程

惊弓之鸟——心有余悸;远走高飞

旱烟袋打鸟——不像腔(空间);不是真腔(空间)

树桩上的鸟儿——迟早要飞

鸟见树不落——要飞了

啄木鸟翻跟头——卖弄花屁股

画上的鸟——有翅难飞

属舵鸟的——顾头不顾尾

放鸟儿出笼——各奔前程

啄木鸟修房子——斗嘴劲

啄木鸟死在树洞里——吃了嘴的亏;全坏在嘴上

早上的林中鸟——各唱各的调

原子留言人气炸鸟——大材小用

夫妻本是同林鸟 比喻夫妻本是一时的伴侣,遇有危险之时,只能各奔前程,自 多福。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鸟将死亡,其鸣声是十分悲伤凄凉的。比喻人若将死亡,则所说的话是良善而有价值的。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比喻群众失去首领,即不能有所行动。

深山出俊鸟 比喻穷乡僻壤也会出现相貌俊秀或有才干的人。

人来投主,鸟来投林 比喻人择主而事,择地而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为谋取钱财而不惜生命,就像鸟为了觅食而丧生一样。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比喻作事积极或及早者,能获得利益。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比喻人很难改变他原始的身分。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 鹰和鹞子的脚互相抓住,正好像铁环一样互相紧扣在一起。比喻两人十分亲密而不肯分离。

偷鸡不著蚀把米 比喻想占便宜,结果反倒吃了亏。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人宁可在小场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场面为人所支配。

菱角磨作鸡头 有 有角的菱角被磨成圆滑的鸡头。比喻人历经众多苦难挫折。

公鸡给黄鼠狼拜年 凶多吉少。黄鼠狼喜欢吃鸡,公鸡向黄鼠狼拜年,必定大难临头。

黄鼠狼给鸡拜年 没安好心。黄鼠狼喜食鸡,故比喻人不怀好意,别有居心。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狗的叫声都能听到,但至老死都不相往来。

鸡儿不吃无工之食 比喻人不能无缘无故接受优待或赠与。

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的贴天飞 比喻至亲虽受委屈、责难,但仍不肯离去。

旗杆上绑鸡毛 好大掸子。比喻胆大包天。

苍蝇不抱没缝的鸡蛋 比喻事生有因,唯有自己先做错,别人才会来欺侮。

三更灯火五更鸡 比喻勤奋刻苦,晚睡早起。

野鸡戴皮帽儿 充鹰。意指野鸡戴上皮帽子不知道装是老鹰。讥讽人冒充主人或自以为了不起。

鸡蛋里挑骨头 比喻故意挑剔。

拿鸡蛋往石头上碰 鸡蛋碰石头 比喻自不量力,自讨苦吃。

不管讲鸡讲鸭,我只讲鹅 全句指不管别人说什 ,我只一味胡说八道。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生在世应该做些好事,留下好名声。

燕雀安知鸿鹄志 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比喻两相争持,第三者得利

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来投主,鸟来投林

苍蝇采蜜--装疯(蜂)

篇11:鸟的俗语谚语

爱叫的鸟——不做窝

百灵鸟碰到鹦鹉——会唱的遇上会说的(比喻各有特长。)

刚飞的鸟儿——不知高低

长翅膀的小鸟——欢跃欲飞;迟早要飞

草原上的百灵鸟——嘴巧

放出笼子的.鸟——远走高飞;收不回来

断了翅膀的鸟——飞不高

放鸟儿出笼——各奔前程

惊弓之鸟——心有余悸;远走高飞

旱烟袋打鸟——不像腔(空间);不是真腔(空间)

树桩上的鸟儿——迟早要飞

鸟见树不落——要飞了

啄木鸟翻跟头——卖弄花屁股

画上的鸟——有翅难飞

属舵鸟的——顾头不顾尾

放鸟儿出笼——各奔前程

啄木鸟修房子——斗嘴劲

啄木鸟死在树洞里——吃了嘴的亏;全坏在嘴上

早上的林中鸟——各唱各的调

原子留言人气炸鸟——大材小用

夫妻本是同林鸟 比喻夫妻本是一时的伴侣,遇有危险之时,只能各奔前程,自 多福。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鸟将死亡,其鸣声是十分悲伤凄凉的。比喻人若将死亡,则所说的话是良善而有价值的。

蛇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比喻群众失去首领,即不能有所行动。

深山出俊鸟 比喻穷乡僻壤也会出现相貌俊秀或有才干的人。

人来投主,鸟来投林 比喻人择主而事,择地而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人为谋取钱财而不惜生命,就像鸟为了觅食而丧生一样。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比喻作事积极或及早者,能获得利益。

鹦鹉能言,不离飞鸟 比喻人很难改变他原始的身分。

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 鹰和鹞子的脚互相抓住,正好像铁环一样互相紧扣在一起。比喻两人十分亲密而不肯分离。

偷鸡不著蚀把米 比喻想占便宜,结果反倒吃了亏。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比喻人宁可在小场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场面为人所支配。

菱角磨作鸡头 有 有角的菱角被磨成圆滑的鸡头。比喻人历经众多苦难挫折。

公鸡给黄鼠狼拜年 凶多吉少。黄鼠狼喜欢吃鸡,公鸡向黄鼠狼拜年,必定大难临头。

黄鼠狼给鸡拜年 没安好心。黄鼠狼喜食鸡,故比喻人不怀好意,别有居心。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鸡狗的叫声都能听到,但至老死都不相往来。

鸡儿不吃无工之食 比喻人不能无缘无故接受优待或赠与。

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的贴天飞 比喻至亲虽受委屈、责难,但仍不肯离去。

旗杆上绑鸡毛 好大掸子。比喻胆大包天。

苍蝇不抱没缝的鸡蛋 比喻事生有因,唯有自己先做错,别人才会来欺侮。

三更灯火五更鸡 比喻勤奋刻苦,晚睡早起。

野鸡戴皮帽儿 充鹰。意指野鸡戴上皮帽子不知道装是老鹰。讥讽人冒充主人或自以为了不起。

鸡蛋里挑骨头 比喻故意挑剔。

拿鸡蛋往石头上碰  鸡蛋碰石头  比喻自不量力,自讨苦吃。

不管讲鸡讲鸭,我只讲鹅  全句指不管别人说什 ,我只一味胡说八道。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生在世应该做些好事,留下好名声。

燕雀安知鸿鹄志 比喻庸俗者无法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比喻两相争持,第三者得利

无头而不行,鸟无翅而不飞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人来投主,鸟来投林

苍蝇采蜜--装疯(蜂)

篇12:表示天气变化的俗语

月亮撑红伞 有大雨

月亮撑蓝伞 多风去

日落射脚 三天内雨落

西北天开锁 午后见太阳

星光含水 雨将临

久晴天射线 不久有雨见

对时雨 连几天

朝有棉絮云 下午雷雨鸣

风静又闷热 雷雨必强烈

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西南转西北,还得半个月。

南风不过三,过三不雨就阴天。

风乱转,不用算。

篇13:被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

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 “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 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 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 指古代楚国;“荆山玉”, 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 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 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 意思是要打到狼, 就要不怕跑路, 不怕费鞋。不过这个还能理解, 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 也太恐怖啦!

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 酷夏时, 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 “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 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 以屁来喻, 也将就吧!

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 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 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 可是后来却被讹传成“王八蛋”。

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 无度不丈夫”。而“无毒不丈夫”, 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 大丈夫, 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 要有度量, 才可称为男人。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 礼不卑庶人”。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 常将它们误解。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 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 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 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篇14:被误传的俗语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裨将在古代是指副将,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合起来能顶一个诸葛亮。流传中,人们将裨将说成了皮匠。

3.有眼不识金镶玉: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荆,指古代楚国;荆山玉,是玉匠在荆山发现的玉。

4.不到黄河心不死:原是不到乌江心不死。乌江,项羽自刎的地方。乌江讹变成黄河,真是让人无从解释了。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费鞋。不过这个还能理解,因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了。

6.狗屁不通:这个成语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没有汗腺,酷夏时,狗要借助舌头来散发体内的燥热,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体这个特点。屁是污浊的象征,对于文理不通的东西,以屁来喻,也将就吧!

7.王八蛋:这是民间的一句骂人话。实际上,这句话的原来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记了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的根本,可是后来却被讹传成王八蛋。

8.无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而无毒不丈夫,与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称为男人。国人以讹传讹的功力真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9.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礼不卑庶人。由于我们对上下的认识不全,常将它们误解。其实上下还有尊卑之意,原意应为不会因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罚;也不会因为是平民,就将他们排除在文明社会之外。

10.无奸不商:原是无尖不商,是说古时候开粮行、卖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卖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盡量让利,以博得回头客,所以叫无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没一个好人了。

篇15:表示天气变化的俗语

开门风,闭门雨。

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东风急,雨打壁。

鸡进笼晚兆阴雨。

燕子低飞要落雨。

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蜻蜓飞得低,出门带 笠。

黑蜻蜓乱,天气要旱。

扑地烟,雨连天。

水缸穿裙,大雨淋淋。

篇16:有关春天的俗语谚语

1. 立春时节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2. 若要庄稼壮,一年一换炕。

3.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4. 时到春分,畜禽打针。

5. 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

6. 留好种子田,年年夺丰产。

7. 谷雨前,好种棉。

8. 发现缺苗抓紧补,偏心施肥快点促。

9. 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10. 春分无雨划耕田。

11. 地瓜要长好,必须育苗早。

12. 春脖短,早回暖,常常出现倒春寒。

13. 夏至雨点值千金。

14. 春天南,夏天北,无水通磨墨。

15. 春分西风多阴雨。

16. 有苗七成收,无苗没盼头。

17. 春雨满街流,收麦累死牛。

18. 地要灌水,水要适中。

19.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20. 种地不及时,囤里缺粮食。

21. 阴土换阳土,一亩顶二亩。

22. 麦不封垄,松耪不停。

23. 雷打立春节,惊螫雨不歇。

24. 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

25. 惊蛰地气通。

26. 雨水落雨三大碗,大河小河都要满。

27. 羊患热痢体发烧,干渴便脓不停尿。

28. 若与瘠地打交道,定要虚度人一生。

29. 立春节气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30. 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31. 春分不种麦,别怨收成坏。

32. 春打五九尾,累得耕牛张开嘴。

33.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34. 春天老鼠饥,捕杀好时机。

35.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

36. 看地种田,出海观天。

37. 小田长满杂草不用愁,小田蛀满蚂蚁才无法。

38. 春分大风夏至雨。

39. 立春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

40. 走亲访友拜年,莫忘讨论种田。

41.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42. 留好种子田,年年夺丰产。

43. 春雷响,万物长。

44. 春分刮大风,刮到四月中。

45. 立春节气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46. 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

47. 山羊怕交九,绵羊怕打春。

48. 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49. 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50. 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51. 清明谷雨,寒死虎母。

52. 春分前后,大麦豌豆。

53. 地要灌水,水要适中。

54. 立春以后,潮汐海流加大。

55. 春分日,植树木。

56. 种地不得时,必定讨苦吃。

57. 立春暖,冷。

58. 打春冻人不冻水。

59.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风不刮,草芽不发。

60. 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

61. 兔瘟蔓延危害大,春秋两防不怕它。

62. 野土用火烧,上地发苗好。

63. 春雪填满沟,小麦要减收。

64.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

65. 春分节到不能让,地瓜母子快上炕。

66. 最好立春晴一天,风调雨顺好种田。

67. 灌溉不整地,等于白费力。

68. 土闲三年变粪,粪闲三年变土。

69.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70. 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头,家家买黄牛。

71. 羊圈瘟病易发生,圈干防雨病无踪。

72.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73. 九尽花不开,果子压塌街。

74. 春分不暖,秋分不凉。

篇17:表示诚信的俗语谚语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入于污泥而不染不受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蚀,是最难能可贵的革命品质。—— 周恩来

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 —— 郭沫若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 鲁迅

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 —— 鲁迅

不是不能见义,怕的是见义而不勇为。 —— 谢觉哉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 —— 苏轼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不用言语去伤害别的同志,但是,当别人用语言来伤害自己的时候,也应该受得起。 —— 刘少奇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 白居易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篇18:“四君子”国俗语义的认知阐释

“国俗语义学”是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著名语言学家王德春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初以苏联的“语言国情学”为蓝本而提出的。王德春教授给“国俗语义”所下的定义为:“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 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 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 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 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 难以解释词语的含义。”

不同民族的人们, 在民族文化的历史演变中, 都有自己用来表达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 这些词语产生了体现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有国俗语义。本文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的角度, 对汉语中被誉为“四君子”的“梅”、“兰”、“竹”、“菊”特有的国俗语义进行解释。

二、理论基础

认知语言学从认知与语言的关系出发, 认为语言与认知是不可分的。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 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 其结果以人类的概念知识、身体经验和话语的功能为依据;人的认知同样与客观环境、认知手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中国人对“四君子”的特殊感情, 与中国的客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分不开。

“梅”、“兰”、“竹”、“菊”作为花木词的一部分, 其国俗语义是花木词在反映客体概念的基础上附加的民族文化语义, 是概念意义的延伸或转义, 是通过间接的联想方式产生的。这种延伸或转义运用了隐喻、转喻的思维方式。亚里士多德对隐喻的定义是:隐喻通过把属于别的事物的词给予另一个事物而构成, 或从“属”到“种”, 或从“种”到“属”, 或从“种”到“种”, 或通过类比。 (Aristotle、Poetics, 1457b) 其中, 只有类比一项被现代语言学看成是隐喻, 其他三项都是指转喻。隐喻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 在本质上是人类理解周围世界的一种感知和形成概念。而转喻是用人们认知上的两种东西之间的关联, 使一物转指另一物成为可能。隐喻替换依据的是相似性原则, 转喻替换依据的是相关性原则。一个民族、群体认知方式的形成离不开群体的生活经验和受文化制约的群体态度、认知视角、认知方式, 因而国俗语义的产生是不同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等对认知产生直接影响的真实写照。不同民族的文化中相同客体有不同的国俗语义, 而同一民族的民族文化、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民族心理、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也会造成相同客体在同一民族的不同文化时期产生不同的国俗语义。

三、“四君子”国俗语义的认知研究

植物不仅在人类的经济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而且在人的认知过程中不断塑造人的认知。不同地域上的植物对不同民族的人认识世界有不同的启示, 花木词“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 其语义带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色彩, 除表达客体属性的概念意义外, 都有汉民族文化特有的国俗语义。

(一) 梅

1. 喻君子。

梅花居中国十大名花之首, 誉称“雪中高士”。

陈谢燮《早梅诗》:“迎春故早发, 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 无人别意看。”

梅花凌寒而开, 喜报春来, 从不与桃李争春。汉语中常用梅花象征不慕虚荣、坚贞自守、高洁孤傲的君子。

2. 喻相思。

姜夔《江梅引》:“人间离别易岁时, 只梅板, 勿相思。”

梅花独开在早春, 常被用来指像梅花一样形单影只的人。

3. 喻友情。

陆凯《荆州记》:“折梅逢驿使, 寄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

中国人追求患难见真情般相守相知、互相支持的友情, 梅花因在寒冬冰雪中傲然绽放, 不畏世态炎凉, 而显出纯洁、坚守不屈和恒久的特点, 与中国人对友情的期许不谋而合, 故常被用来当做友谊之花。

在上面三个例子中, 隐喻机制的源域都为梅花, 靶域都为具有梅花品质的人, 转喻机制都为实体—属性模式:分别用梅花来指其某一具体特性, 如形单影只、纯洁、恒久、坚强不屈等。

(二) 兰

兰幽而芳香, 被誉为“空谷佳人”。

1. 喻人品节操。

王肃《家语》:“芝兰生于深林, 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 不为穷困而改节。”

兰花生于深山幽谷之中, 不因无人而不芳, 冰雪后不为凌厉改其性。汉语中常用兰喻自甘淡泊、穷困自爱, 坚贞孤高的品质, 也指有这一品质的君子。

2. 喻美好的事物 (文章、屋舍、外表等) 。

韦应物《答贡士黎逢》:“兰章忽有赠, 持用慰所思。”

成语“兰形棘心”比喻外表和善, 内心险恶。

兰花香气幽远, 能使人身心舒畅。美好的事物也具有这种使人心旷神怡的特点, 故常用兰指美好的事物。

3. 喻友情。

何思澄《古意》:“故交不可忘, 犹如兰桂芳。新知虽可悦, 不异茱萸香。”

中国人理想的友情是高雅、淡然, 同时是坚贞不渝、长久的。兰花因纯洁脱俗, 香气淡雅、幽远而不易散去的特点, 与中国人理想中的友情十分吻合。

4. 喻怀才不遇。

陈子昂《感遇》 (其二) :“兰若生春夏, 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 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 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兰花虽香气馥郁, 但因生长幽谷, 在开得最盛的日子没有人观赏。一些有才华的人, 才华得不到赏识, 白白使才华随时光耗尽, 故常用兰花喻怀才不遇。

5. 喻女子。

谢灵运《江妃赋》:“兰音未吐, 红颜若辉。留盻光溢, 动袂芳菲。”

兰房、兰室、兰闺常比女子居室。

兰花幽香可人, 但恐秋风。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女子形象的定义与兰的这一特点很符合:清丽淡雅, 惹人喜爱, 但弱不禁风。故汉语中常用兰喻女子。

6. 喻子弟。

陈造《贺二石登科》:“谢家兰玉真门户, 苏氏文章亦弟兄。”

兰花芳香高雅, 十分名贵。汉语中用兰喻别人家的子孙, 是一种敬称, 指别人家的孩子就像兰花那样高雅而受到大家的喜爱。

上面几个例子的隐喻机制中源域都为兰花, 靶域都为有兰花特点的人或物, 转喻机制都为实体—属性模式, 用兰花来指其不同特点。不同的靶域突出兰花不同的特点, 比如无人自芳、香气幽远和弱不禁风。

(三) 竹

《说文解字》释竹为“冬生草”。汉文化中竹文化兴盛, 竹有着特殊的国俗语义。

1. 喻人品节操。

郑板桥《论画竹》:“盖竹之体, 瘦劲孤高, 枝枝傲雪, 节节干霄, 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 不为俗屈。”

竹因根源坚固、身躯挺直、竹节中空、青翠不华等特点, 与人正直虚心、不慕荣利、艰苦自洁高尚品质相类。隐喻机制中源域为竹, 靶域为具有竹子那样高尚品德的人;转喻机制为实体—属性/形状模式:用竹来指称其特点。

2. 喻相思。

俞琰《斑竹》:“情恨万劫总难消, 帝女余悲寄碧条。亦有怀人千滴泪, 盈盈滴滴海棠娇。”

斑竹亦称湘妃竹, 用来极言女性对爱情的坚贞不渝, 体现了哀怨悲戚的爱情。斑竹上有斑点, 是女性泪水的隐喻。竹上的斑为喻体, 泪水为本体。此隐喻体现了从竹上的斑这一认知域向同样具有斑点形状的泪水认知域的映射, 即人们借助较为具体熟悉的斑竹上斑痕的概念, 来理解女子泪水这一概念。其转喻基础为实体—形状的转喻模式。而用泪水代指因爱伤心的女子, 也基于整体—部分模式的机制。

3. 喻龙。

释赞宁《笋谱》:“俗闻呼笋为龙孙。”

竹与龙两者在长度、形状、色彩上均相似, 都属于细长、粗细均匀、青色的事物, 因而人们常以竹代龙。这里竹为喻体, 龙为本体。该隐喻体现了从竹这一认知域向有着同样外形特点的龙的认知域的映射。人们借助较为常见的竹的概念, 来理解龙这一较为抽象的虚构概念, 其转喻基础为实体—形状的转喻模式。

4. 喻富贵、表祝愿。

竹与“足”谐音, 象征富足。

竹与“祝”谐音, 与别的表达吉祥的事物一起。

这里的隐喻一是用竹隐喻“富足”, 二是隐喻“祝愿”。两个隐喻都是因“竹”与“足”、“祝”语音相似这一联系而产生的, 是一种谐音隐喻, 体现了从竹这一认知域向有着相似读音的“足”和“祝”的认知域的映射。同时, 竹子生长节节向上的特点, 也促成了这种隐喻的形成, 因为竹子节节高的生长特点, 与人们追求“富足”和“祝福”中“增多”、“越来越好”的含义有一致性。以上两种隐喻情况的转喻基础分别是实体—语音模式和实体—形状模式。

(四) 菊

被誉为“四君子”之一的菊花, 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

1. 喻品性。

郑思肖《寒菊》:“宁可枝头报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在秋深霜冷、草木衰落、百花凋谢之际, 傲然屹立, 迎霜而华, 常用来喻“傲然不屈, 意志坚强”的品性。在这一隐喻中, 源域为菊花, 靶域为菊花般傲然不屈的品性。这一隐喻的转喻机制为实体—属性模式:用菊花来指称其意志坚强的特点。

2. 喻高雅情趣和隐逸生活。

卢照邻《山林休日田家》:“南涧泉初冽, 东篱菊正芳。还思北窗下, 高卧偃羲皇。”

陶渊明晚年隐退躬耕, 开辟了中国文人由仕而隐的生活方式。他在《饮酒》中写道:“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此后, “东篱菊”、“篱菊”、“陶菊”等词常被用来表达文人隐逸的愿望。所以“菊”便具有了“高雅隐逸的生活情趣”的国俗语义。用“东篱”喻“菊”是一种实体—处所的转喻模式:用种菊花的处所喻菊花。用“东篱菊”喻“隐逸生活”, 这里源域是菊花, 靶域是种菊花的高雅隐逸生活;其转喻基础为“菊花”和“隐居”概念的临近性。

3. 喻不畏强暴、品格高尚、坚贞守志的君子隐士。

高启《晚香轩》:“不畏风霜向晚欺, 独开众卉已凋时。”

菊花傲然于风露之中的特性, 使文人常以菊花自喻。他们咏菊花以自励, 在寂寞中淡泊守志, 不肯趋炎附势, 志高性洁的特质正是他们自身形象的写照。其隐喻机制为:源域为菊花, 靶域为像菊花一样傲岸、超拔、隐逸、清奇、刚毅、坚贞、无畏的君子;转喻机制为实体—属性模式:用菊花来指称其高洁傲岸、坚贞守志的特点。

4. 喻长寿。

姚宽《西溪丛语》:“牡丹为贵客, 梅为清客……菊为寿客。”

民间称菊花为长寿花, 暗含寿考的内涵。用菊花喻长寿, 其转喻机制为实体—功能模式, 用菊花指其能让人长寿的功能。

5. 喻思乡、男女间“相思”的感情。

杜甫《秋兴八首》 (其一)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邓肃《长相思令》:“菊花开, 菊花残。雁已西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以菊花喻思乡, 其转喻基础是实体—处所机制:以菊花指栽种菊花的处所———家园。以菊花喻相思之人, 喻体为菊花, 本体为相思之人。该隐喻体现了从竹上的枯萎的菊花这一认知域向同样因思念爱人而形容枯槁的人的认知域的映射。其转喻基础是实体—形态机制:以菊花指思念爱人、不忍离别的人。

6. 喻京剧。

周密《齐东野语·菊花新曲破》:“思陵 (宋高宗) 朝, 掖庭有菊夫人者, 善歌舞, 妙音律, 为仙韶院之冠, 宫中号为菊部头。”

《元诗选·子虚翠寒集·宫词》:“高皇尚爱梨园舞, 宣索当年菊部头。”

菊在中国戏曲界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古字“鞠”通“菊”, 部头是指一部之首者。于是后世就将戏班或戏曲界泛称“菊部”, 而后又引申出“菊坛”、“菊苑”、“菊界”等, 菊花便成为戏曲的象征标志。其转喻基础为整体—部分模式:以菊这一人名代指菊夫人一人, 又以擅长戏曲的菊夫人一人代指整个戏曲界。

四、“四君子”国俗语义的联想性

从认知角度看, 国俗语义的产生是由一事物所引起的对另一事物的心理联想, 是思维和认知过程在语言中的体现。由于思维的隐喻性和转喻性, 在特定文化背景下, 由某事物激发对另一事物的联想, 通过比较找出相似和相关关系, 再在认知机制的作用下, 将源域特征映射到靶域上, 从而使靶域产生了文化转义, 即国俗语义。

(一) 国俗语义联想的基础

1. 相似联想。

相似联想利用事物间的相似关系, 包括属性、形状、外表、功能等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相似联想遵循认知的相似原则, 即人们容易将相同或相近的事物看作是一个单位。相似关系是认知中隐喻的基础。概念间的相似性是两者构成隐喻的桥梁。如, 梅喻君子, 是因其与君子的品德相似;竹喻龙, 是因其与龙的形状相似。

2. 相关联想。

相关联想是事物间的接续和相邻关系, 包括顺接关系、邻近关系、包容关系等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相关联系遵循认知的相关原则, 即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看作是一个单位;在识别和记忆事物时, 人们倾向于寻找有规律、变化小的整体。相关关系是转喻的基础。概念间的相关邻近性是两者构成转喻的桥梁。如, 以处所代物:种菊花之处 (东篱) 代指菊花;以物代指处所:菊花代指种菊花之处 (家园) ;以事物代人物:菊花代菊夫人;以个别代一般:菊夫人代戏曲界。

由此可见, 联想的基础虽然是事物的相似性和相关性, 但这种相似性和相关性不仅仅指事物自然属性的相似, 更重要的是基于民族文化认知的相似与相关。不同民族看待事物的视角和态度的不同, 使得对源域的选择大不相同, 因而相同的靶域在不同民族语言中有不同的源域。这就造成了“四君子”的国俗词语义根植于汉民族特有的文化背景, 比如对“君子”品格的追求、对怀才不遇的感慨。同时, 同一民族看待同一靶域也会有不同的视角, 对同一靶域的源域选择也有不同。“四君子”的提出是因关注花木词“梅”、“兰”、“竹”、“菊”、“有君子品格特点”这一共性。而通过上面的研究能看出, 这四种花木词在其他方面也有所喻指, 比如梅也可喻友情和相思, 兰也能喻女子和别人的子弟, 竹也能喻富足和龙。

(二) 国俗语义联想的类型

1. 由客体属性产生的联想。

“四君子”国俗语义的联想有的是从客体概念意义的某个属性直接联想而产生的, 这些联想多与民族文化有关。比如, 对“梅”、“兰”、“竹”、“菊”的这些植物的联想都与美好的事物有关。

2. 受民族心理制约产生的习惯性联想。

这种联想只在特定民族文化中产生。比如, 对竹的联想是龙, 龙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菊花的联想是九九重阳节的长寿和陶渊明的归隐。

3. 由语音产生的联想。

语音联想在“四君子”的联想中主要是语音象征。比如, “竹”字与“富足”的“足”和“祝福”的“祝”因语音相似产生谐音联想。

五、结语

本文从“四君子”的国俗语义入手, 用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的知识对“梅”、“兰”、“竹”、“菊”四个国俗花木词进行分析, 在分析时主要以古诗词为例。因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特有的, 能反映词语的民族性, 且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汉语的花木词有很多, 除了“梅”、“兰”、“竹”、“菊”外, 还有牡丹、荷花、柳树、松柏等, 同样具有代表性, 很值得研究。

本文对“四君子”的研究是特征对比总结性的, 故多从共时角度进行研究。对汉语国俗词的研究也可从历时方面进行, 还有待继续努力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吴友富.国俗语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

[3]何九盈, 胡双宝, 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4]易思羽.中国符号[M], 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

[5]李静.汉英特有花木词之国俗语义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0, (4) .

上一篇:品控部绩效考核下一篇:健康管理中心广告宣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