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诗歌送别教案

2024-04-30

李叔同诗歌送别教案(通用3篇)

篇1:李叔同诗歌送别教案

李叔同《送别》

李叔同《送别》

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点评】

李叔同(1880—1942),学堂乐歌作者,音乐、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新剧)活动家。原名文涛,又名岸,字惜霜,号叔同,别署甚多。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的一个进士、盐商家庭。少年时已擅长吟诗作画,写字刻印。1901年就学上海南洋公学。1905至1910年间,在日本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西洋画和音乐。与曾孝谷、欧阳予倩等在日本创立了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在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中扮演主要角色。1918年到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1942年病逝于福建泉州开元寺。其代表作还有《送别》、《西湖》、《春景》等。所作乐歌后来大部收入丰子恺所编《李叔同歌曲集》。

《送别》:这首歌词清新淡雅,情真意挚,“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曲调婉转流利,幽扬入妙。他的作品充满了哲人的智慧、忧思和悲悯,充满了对生命的思索。歌词通篇用白描手法,而且第一段全部是用来写景的;第二段里时空的交错,以现在时“今宵别梦寒”来总括全篇。它的妙处就在于“一切景语皆情语”,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都是离人眼中所看到的景物,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听起来就备感凄凉。歌词紧扣主题,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它的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不已。

◎注 释

①残:将结束。②山外山:指一座座连绵的山。③零落:原指花草凋落、分散,这里指朋友的分别或去世。④尽:尽量享受。◎赏 析

“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芸芸众生的永恒主题。“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对分离的凄迷,“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劝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珍重,“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是对别离的伤感,“金陵弟子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是别离时的苦闷……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送别曲中,“离情别怨”是永恒的旋律。“五四”运动以后,抒写离情别怨的诗文依旧蓬勃,佳作如潮。其中,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尤其脍炙人口,风行天下,历久不衰。《送别》写于1905年,是李叔同20多岁在日本留学时所作。

从总体结构看,《送别》很像一首古词(类小令),共三节,其中一、三两节文字相同。

第一节,着重写送别的环境。作者选取了“长亭”、“古道”、“芳草”、“晚风”、“暮色”、“弱柳”、“残笛”、“夕阳”八个典型的意象,渲染离别的场景。“长亭”、“古道”是写送别的地方,这使我们想到文学史上的无数次离别,如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等等。“芳草”喻离情,如《楚辞·招隐士》中就有“王孙游兮不归,芳草生兮萋萋”。“晚风拂柳”暗示了惜别,“柳”与“留”谐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如《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戴叔伦《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山外山”喻天各一方。而这一切别绪,都笼罩在“夕阳”之下的特定时间里,只让人感受到友情温暖、斜阳温暖、晚风温暖,温暖而又缠绵。

第二节,着重写送别人的心境,是全曲的高潮。通过“天涯”、“地角”、“知交”、“零落”、“浊酒”、“夜别”、“离梦”,诉诸感官,触动心弦,诱君品鉴。送别之情,当然会从内心生出许多感慨!“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不过数十年,知交能有几人?再见又待何时?有几人能相守在一起?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一杯浊酒尽余欢”,这的确是一种无奈的凄美,把酒离别,“都门帐饮”,愁绪纷乱,友人何时能相聚?最后,在时空的交错中,作者又以现在时的“今宵别梦寒”总括全篇。从感情上看,梦里重逢照应上文的“山外山”,从韵律上看,它是重复强调,但这个重复强调却是更进一步的思念,惟有相思入梦频。

第三节,是第一节的重叠,进一步烘托别离的气氛,是意象上的强化和音韵上的反复。其中,“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两句周而复始,与回环往复的旋律相配合,形成一种回环美,加深了魂牵梦绕的离情别意。

全词三节,有起,有开,有合;紧扣主题,营造了让人迷醉的意境,充满了对人生的无奈。“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长亭、古道、芳草、晚风、夕阳……景物依旧,人在别时,倍感凄凉。它的审美效应,就在“酒尽梦寒”的无言中回荡不已。全词给我们描绘了这样的情景:夕阳下,群山相连,碧草茵茵,一望无际;近处,长亭、古道,晚风轻拂,杨柳依依,送别的竖笛哀婉幽怨。一对知心朋友分别在即,想到从此天各一方,双方都有无限的感伤。他们端起酒杯,想借酒尽最后的一点欢娱。酒醉梦别,彼此在记忆中留下那“晚风拂柳”、“夕阳在山”的难忘一幕!

整曲《送别》,沿婉约一派,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歌词造句长短参差,句式充满变化。曲谱借用了当时在日本很流行的歌曲《旅愁》的旋律(而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的《旅愁》又是借用了美国艺人约翰·P·奥德威所作《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李叔同人瓶装己酒,写成了中国诗味极浓的校园歌曲。那种痴情,那种哀怨,那种眷恋,统一于《送别》的歌吟中,珠联璧合,画意诗情,相得益彰。全词韵字——边、天、山、寒,即an韵,皆读平声韵,声音亮丽。第二节开头两句,换一个uo韵,无呆板之感,和谐优美。

李叔同(1880——1941),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绘画、书法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发号弘一,即著名的弘一法师。这首词写于三十年代,同时配有曲子,广为传唱,轰动一时。这首词没有用已有的词牌,实际合了一些词牌,比如和“阮郎归”的下阕结构几一样,都是三三五七五结构。说明这首词虽然写在现代,但首先在形式上李叔同就已汲取了古诗词的营养。“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首先从景物暗示了送别的情景。“长亭”、“古道”、“芳草”都寓意了离别。古时城外专设有用以送别的亭子,故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

古人对送别如此重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时没有发达的交通,更没有先进的邮政通讯,联络难,见面更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便在情理之中了。不象现在,高速公路,火车飞机,电话网络,见面容易别也易。“古道”即道路,但加一“古”字,便有了几分荒凄之感。古诗词中每每用着一意象来辅助离愁别绪。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而芳草在古诗词中也常是离愁别绪的比附对象。因为草有生命力顽强、生长普遍的特征,故用以比附离愁别绪之深是很准确的。如“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招隐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芳草年年如恨长”(冯延巳《南乡子》),“思随芳草萋萋”(孙光宪《清平乐》。“芳草碧连天”一方面写出了离愁的浩荡无涯,另一方面又把离别置于于一个广阔的背景之中。芳草连天,茫茫一线,长长的直线给人以广阔之感,而广阔的背景无疑加深了送别的内涵,强化了送别的典型意义。“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作者又进一步用离别的意象来渲染离别的情思。“柳者,柳也”,柳几乎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送别意象,“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张先《江南柳》),所以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这里有意强调柳的意象,用意即在于此。在徐徐的晚风中,柳枝在轻轻风中摇曳,似乎是友人低低的倾诉,轻轻地叩击着作者的心。此时,又传来悠悠的笛声,再晚风中,在这送别的特定情景中,显得格外凄婉。此情此境作者不由得遥望远方,遥望友人将取的地方。看到的是重重的山脉和辉煌的夕阳。“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友人就像那落日要依依地离自己而去,要去往哪里呢?“山外山”。“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关山重重,古道迢迢,此地一别,何日才能再见呢?联想及此,作者怎能不愁绪满怀,感慨万千呢?

看着眼前的友人将去,作者自然地联想到其余的朋友,他们又在何方呢?“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原来大半都星散各地,有的在天涯,有的在海角,他们近况如何,他们在作些什么。于是,一念之间,离愁笼罩的心又添上了深沉的思念。“天涯地角有时尽,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深沉的思念,遥远的距离,主客观之间构成了强烈的矛盾。但是,世事如此,非人力所及。感情想望厮守,人生要求分离,感情与人事的冲突已是一种必然。既然留不住友人离去的脚步,干脆“劝君再尽一杯酒”,再享受片刻的欢娱。实际上,此刻的欢娱,将更加增添别后的相思。作者也深知此情,边自然想到“今宵别梦寒”。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有伤怀的梦才会夜半醒来,边自然点明了“别梦”的伤怀。自“别梦”中醒来,势必感到夜半的寒意,回想梦中情景,追忆白天的离别,遥想星散的朋友,自然倍感孤苦,倍感伤怀。最后一句的情景虽是设想,但它非无源之水,而是因情而设,是感情的必然发展,与全词浑然一体。回首全词,意象丰富,意境广阔,词义晓畅,韵律和谐,感情缠绵,浑然天成。从表达的感情来看,也是哀而不伤,愁而不悲,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即中和之美。全词达到了意象与情思,语言与韵律,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不愧为一曲送别的绝唱。

会唱歌的中国人,多数都会唱李叔同这首《送别》。

1915年,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的李叔同,写了这首著名的《送别》。它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所谓“学堂乐歌”,是指清末明初一批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鼓吹音乐对思想启蒙的重大作用,积极提倡在学校中开设音乐课。同时,一些在日本留学的青年学子,借当时流行于日本和欧美的曲调,填上新词,编成新的歌曲。此外,“学堂乐歌”还常常采用中国古典诗词来填写新的歌词。李叔同的《送别》,就具有这些鲜明的“学堂乐歌”特点:一是用古典诗词体填写歌词,二是选用美国流行曲调作谱。不了解这些背景,难免会对《送别》不同于现代歌曲的某些特点,感到困惑和不解。

为送别朋友而赋诗,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基本母题。送别诗,是唐诗宋词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李白《送友人》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王勃的:“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都是送别诗中千古流传的名句。至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与李叔同的《送别》,有许多的相通之处。

《送别》的意象和语言,基本上是对中国古典送别诗的继承。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但《送别》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意象都集中起来,以一种“集大成”的冲击力,强烈震撼着中国人的离别“集体无意识”。所以,《送别》也就成为中国人离别的一种文化心理符号。

古代送别诗,一般都是为送别某一个朋友而写的,是实有其人。但耐人寻味的是,根据目前的材料,还看不出李叔同的《送别》是写给哪一位朋友。在我看来,《送别》并不是为具体的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写长亭外,古道边送别的具象情景;第二段则是抒情,抒发知交零落天涯的悲慨;第三段从文字上看,是对第一段的重复,其实不然,是文字重复而意蕴升华:经历了“送友离别”,而感悟到人生短暂,犹如日落,充满着彻骨的寒意。整首歌词弥漫着浓重的人生空幻感,深藏着出世顿悟的暗示。

概言之,《送别》实际上是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李叔同送别朋友,感悟人生、看破红尘的觉悟。所以,《送别》不仅仅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而是李叔同即将告别人间、弃世出家的“前奏曲”。二)在我看来,李叔同出家的远因,应该追溯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古典文学中道家出世思想的重大影响。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季节更替的观察和感悟,传达出人生短暂、红尘空幻的悲叹,和对出世归隐的向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或者说已成为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象李叔同这样罕见的艺术天才,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是非常敏锐和透彻的。他从小就有慧根,能接受古典诗书深层意蕴的暗示。15岁就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佳句。小小年纪,就有一种看破红尘的彻悟,令人惊诧。他喜读唐宋诗词,特别喜爱王维离世归隐的山水诗。21岁填写的《老少年曲》:“梧桐树,西风黄叶飘。夕阳疏树杪,花事忽忽,零落凭谁吊?朱颜镜里凋,白发愁边绕。一霎光阴催人老。有千金也难买韶华好。”从四季的轮换,感叹人生易老,与古典诗词的悲秋传统,是一脉相承。写这首《老少年曲》时,李叔同正在沪上,是春风得意、寄情声色的名士。但即使是在这样“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流岁月,李叔同内心深处的人生幻灭感,依然深深地扎根着。并不时在他饮酒高歌、偎红依翠之后,尖锐地浮现出来,令他陷入万物皆空的境界。

李叔同出家的近因,是他经历了大富大贵、大起大落的人生境遇之后的觉醒。也就是说,是经历了从“好”到“了”的大转变。他生在天津的富商家中,从小就生活在花团锦绣、钟鸣鼎食之中。18岁结婚时,获30万的家产。他自己又是一个艺术天才,“二十文章惊海内”,为享誉沪上的浊世公子,出入青楼,浅斟低唱。后来又留学日本,潜心学艺,凡音乐、绘画、戏剧无所不精。可以说,从出生到留学回国的三十余年间,李叔同享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出尽了风头。

1911年,他的命运出现了重大转折,数十万家资为票号所倒,几濒破产。1912年,他告别了灯红酒绿的上海滩,应聘到杭州第一师范任教。从此成了“工薪族”,开始自食其力的艰苦生涯。1917年,他在给弟子刘质平的信中写道:每月薪水一百零五圆,上海家用四十圆、天津家用二十五圆,年节另加;自己食物十圆,零用五圆,应酬费买物添衣费五圆。每月所余二十圆,可供刘质平留学日本。从早年在沪上千金买笑的豪举,到现在靠微薄薪水养家糊口的精细计算;可以说,李叔同在人生道路上,是从峰顶跌落到低谷。

在这种人生如梦的巨变中,象他这样早就有慧根的艺术天才,自然要找个清静的地方,去细细沉思人生的奥秘。所以,在杭州第一师范任教之余,他经常一个人到西湖边上的茶楼品茗,也常去湖心亭喝茶。当年的西湖,还是一个冷清的去处。他独自一人喝着清茶,对着西湖清静的山水,在沉思冥想些什么?是在回味自己大富大贵又大起大落的前半生,还是由此反省人生,追究生命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他在杭州期间所作的歌曲,在解读中追寻他心灵的变化。《长逝》:“看今朝树色青青,奈明朝落叶凋零。看今朝花开灼灼,奈明朝落红飘泊。惟春与秋其代序兮,感岁月之不居,老冉冉以将至,伤青春之长逝。”与21岁所作的《老少年曲》相比,《长逝》的人生幻灭感更加浓重了。再如《落花》:“纷、纷、纷、纷、纷、纷……,惟落花委地无言兮,化作泥尘;寂、寂、寂、寂、寂、寂……,何春光长逝不归兮,永绝消息。……荣枯不须臾,盛衰有常数;人生之浮华若朝露……”。从1912年到1917年,李叔同徘徊于西湖之畔,反省人生、追究生命的答案,大概就是“人生之浮华若朝露”了。如果说,他在15岁时所写的“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还是一种天才少年的预感;那么,他三十多岁所写的“人生之浮华若朝露”,却已是一个历尽苍桑的早衰者的真实体验。

李叔同杭州第一师范的学生,著名作家曹聚仁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在我们熟知的歌曲中,《落花》、《月》、《晚钟》三歌,正代表他心灵启悟的三个境界。”此言极是,《落花》是李叔同看破人生记录。《月》是从尘世向宗教升华的写照:“仰碧空明明,朗月悬太清。/ 瞰下界扰扰,尘欲迷中道!/ 惟愿灵光普万方,荡涤垢滓扬芬芳。”《晚钟》则已进入了灵光普照的佛国:“钟声沈暮天,神恩永存在。/ 神之恩,大无外!”他最后在佛教里找到归宿。人们常说,经历了大富大贵、大起大落的人,最容易大悟大彻。譬如曹雪芹就是这样。所以才有《红楼梦》中的“好了歌”。没有达到“好”的极致的人,常常不可能“了”。因为他们对人生还有许多奢望,还盼望将来还有机会再多多享福,所以不可能看破红尘。从哲学上讲,只有达到顶点之后,事物才会向对立面转化。但在实际生活中,多数人不可能达到“好”的顶点,所以许多人无法理解李叔同的出家——因为他还没有达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什么放着人生的福不享,那么毅然决然地撒手而去?

但对已经经历了人生“好”的顶点的李叔同来说,人间的诸般快乐他都享受过了,品赏过了,已没有什么可留恋了。所以他才会看破红尘,归隐佛门。不仅如此,他还自愿选择了佛教中最艰苦的律宗来修行。倘若不是真正悟透人生,即使削发为僧,也不可能完成放弃物质的享受。从一个浊世公子,变成佛门的苦行僧,这种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变,正是《红楼梦》中“好了歌”的最好注脚。

(三)《送别》,就是李叔同在西湖之滨,对人生五年沉思和参悟的结晶。《送别》表面上送别朋友,实际上是送别人生,了断尘缘。

1915年,李叔同写完《送别》,表明他对人生已没有什么留恋了。1916年,他就到杭州虎跑寺试验断食。随后在著名佛教居士马一浮的指导下全心学佛。(最近有人撰文说,李叔同出家是受马一浮的骗。这真是莫大的误解。象李叔同这样的天才,是经历了从“好”到“了”的完整悟道过程,才毅然决然地选择出家,哪里是受旁人哄骗而误入空门?持这种论调的人,可以说对李叔同的内心世界一无所知。)1917年,在虎跑寺拜了悟法师为皈依师,为在家弟子。1918年,最后与学生刘质平和丰子恺合影留念,正式出家。

每次听到《送别》的歌声,我的眼前常常会出现弘一法师告别人间,飘然而去的背影;并与《红楼梦》中贾宝玉弃家离世,随一僧一道远游的身影,叠印在一起。

《送别》,和弘一法师的书法、佛学经典一样,已成为中国文化中值得珍惜的一部分。正如李叔同的出家之谜,将被后人一代代地解读下去;《送别》,也会被中国人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篇2:李叔同诗歌送别教案

一、《送别》的音乐理论分析

1.《送别》的形态语境。合唱乐曲的形态语境,主要体现在曲调和歌词两方面。从作曲技法上来说,一首合唱歌曲拥有较强的曲调表现力,优美典雅的旋律,准确鲜明的音乐形象,就可以使得乐声与人声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共同创造合唱优美的音乐形象。在民国音乐史上,李叔同是第一批采用西洋作曲技法的音乐家。《送别》的曲子原本是美国通俗歌曲作者J P奥德威所作,歌曲的名字原本叫做《梦见家和母亲》。由于此曲曲调十分优美动人,日本作曲家犬童球溪便采用此曲的旋律,重新填词《旅愁》[1]。据资料显示,《旅愁》此曲在日本流行期间,正好是李叔同在日本留学的时期,此时期正值李叔同热衷于音乐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基础上,李叔同重新写词,考虑到中国人的音乐审美,对曲调也做了适当的修改。我们听原曲《梦见家和母亲》与《送别》,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曲调的不同之处,其中每四小节出现一次的切分音被李叔同巧妙地删去,这么一删,不仅干净利落,而且整首歌曲曲调更加耐人寻味,余音袅袅之时,伴随着歌词深入人心。再赏析《送别》其歌词,从音乐整体性的角度来考虑,歌词最重要的是要有侧重地传达出人独特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尤其要注重文学性与音乐性的统一。通过研究《李叔同歌曲集》可以得知,李叔同早期的音乐选词,多采取中国的旧体诗词,比如李白的《清平调》、欧阳修的《阮郎归》等。到了后期,李叔同一般选择自己填词谱曲,如《送别》,便是为人们最为熟悉并认知的一首李叔同的学堂乐曲之一,甚至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作是李叔同音乐的代表作。我们将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所作词《旅愁》与《送别》进行对比,《旅愁》其词:“西风起,秋渐深,秋容动客心。独自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忆故土,思故人,高堂念双亲。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归梦新。”而李叔同《送别》的歌词为:“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沽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此两首词,歌词意境极为相似,但是李叔同的《送别》在意境的传达上,却更为含蓄隽永。此词立意于中国古体诗词之上,造句遣词典雅、动人,且又带着沉沉的相思与淡淡的哀愁,对人生的体验字里行间转化为一种感怀。此歌词不仅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识的有序流传,而且由于与原曲的配合天衣无缝,故而传达出一种诗画一般的意境。《送别》合唱歌曲的形态语境,采用诗词语言,韵味幽远生动,极具文化气息。

2.《送别》的情感语境。合唱歌曲的情感语境,主要体现在歌曲的审美品格上。由于艺术歌曲的最高境界在于追求一种自由独特的神韵。在表现手法上,好的音乐更加崇尚个性的自由展示,情感的自由抒发,并且着重于刻画人的内心活动,表达人类最微妙、最奇特又最复杂的一种情感体验。有的合唱歌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实地描绘,寄情山水,寄托一种内心世界的真实与质朴。有的合唱歌曲则通过对人生岁月的领会与感悟,传达出深刻而又耐人寻味的哲理。而有的合唱歌曲则通过一种离别或者乡愁的情怀,抒发人生坎坷艰难的人生体验。这样的借景抒情,可以从容地升华为一种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加上对人生无比的留恋,我们便可以得知《送别》这一首合唱乐曲有着极强的感染力。《送别》的情感语境,借景抒情,阐发出人生离别时际,惆怅人生苦短,光阴易逝。此词开篇,引用古诗词中司空见惯的审美意象“,长亭”“、芳草”“、古道”“、笛声”“、夕阳”“、柳树”,这些词语,很容易带给中国人一种浓浓的离愁感。“晚风”“、拂柳”“、笛声残”则在此离愁的基础上,更好地营造出一种荒凉与凄迷之感。而“芳草碧连天”与“夕阳山外山”则带给人一种开阔感,不仅拓展了词的局限性,而且使得词风一转,自有境界。第二段则在景的基础上,借景抒情,通过“天之涯”“、地之角”的无限之大与“知交半零落”产生的一种巨大无比的心理落差,从而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对时空的感悟。最后一杯浊酒,今宵别梦,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相思,一种文化感油然而生。

3.《送别》影响下的民国合唱曲风。民国合唱乐曲风格的诞生,虽然是受西方曲目的影响很大,但是更主要的是归结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送别》作为民国时期广为流传的一首学堂乐歌,与新文化时期各种思想的交汇交流无不密切相关。民国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不仅是社会文化处于风云变幻的时期,也是音乐、绘画、诗歌等艺术门类较为活跃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新兴文化现象。尤其是新体诗的出现,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也为民国时期合唱音乐的发展与兴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合唱乐曲《送别》,以其形态语境的优美与雅致,情态语境的幽远与深邃,这些艺术上最为突出的特点,使得其在民国时期合唱乐曲史上独冠一时,尤其是其艺术水准与成就在当时就明显超出一般的合唱乐曲。尽管相对来说,在同时期的合唱乐曲作品中,李叔同所占的作品比例相对较小。但是众所周知,《送别》在那个时期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故而李叔同为中国合唱乐曲的繁荣与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送别》作为中国乐曲早期实践歌曲创作的成功,为今后大量不同风格、不同意境合唱乐曲的繁荣做好了准备。

李叔同《送别》,处于中国合唱乐曲史上的萌芽时期。中国合唱乐曲自诞生起,到民国中后期的繁荣期,经历了一个由一系列文化运动所组成的时代。在这个时期,音乐艺术家所创作的歌曲,不论是婉约派的学堂乐曲,如李叔同《送别》、《早春二月》,还是豪放派的革命乐曲,如《黄河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这一时期的合唱乐曲风格基本上保持着这么一种独特性:清新的格调、隽永的意境,再加上精致的歌词结构、美妙的曲调旋律、音乐性与文化性浑然于一体,并表现出一种独特而又鲜明的民族性、好学且又强烈的时代性[2]。探索这一民国合唱乐曲最主要的特点,不仅可以得知民国合唱乐曲在新文化时期的繁荣程度,而且得以研究那时期的合唱乐曲,在继承传统与学习西方乐曲的基础上,逐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由于其时代的局限性,我们可以看到民国合唱乐曲中,大量的作品自然而然都会流露出一种专属于民国的伤怀和惆怅,这不仅是那个时代的音乐家对人生的一种思索与感悟,同时也是对于文化的一种独特的哲理与思考。而在这种感悟与思考影响下的民国合唱乐曲,不论是属于婉约派的学堂乐歌,还是属于豪放派的革命乐歌,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音乐审美中的一种传统的习惯,那就是要么在恬淡、清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深邃幽远的意境;要么从磅礴、汹涌的曲调中追求一种气势昂扬的意境。而这两种意境的追求,恰巧与中国文化中最为基础的儒道文化相关联。如果说道家文化影响下的合唱乐曲风格,属于自然恬淡的一种无为与幽远;那么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合唱乐曲风格,则是一种属于“浩然正气”一般的气势与胸怀!故而我们可以得知民国合唱乐曲最为专属的风格在于,极具传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并敢于大胆的创新,成就一种独特的风情与别样的韵味。

二、民国合唱乐曲的文化底蕴

探索民国合唱乐曲别致的风格,必然要追究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历经多年的沉淀,合唱乐曲在民国,已然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文化运动的氤氲之下,创造出一种别样的文化风格与特质。无论是合唱歌词的创作,还是作曲曲调的构思,乃至合唱的伴奏,方方面面都带有十分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通过研究可以得知,民国合唱乐曲在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千年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下来。那就是:自然恬淡的一种无为与幽远,浩然正气的一种气势与胸怀。因此,民国合唱乐曲,至今听来,依旧深深地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独特的文化烙印。探究其风格的渊源我们可以得知:深厚的文化素养直接制约着合唱乐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合唱乐曲表现出极具感染力的风格,也深深地传达出专属于那个时代独特且又别致的文化气息。

对李叔同《送别》进行的音乐学分析,我们可以得知,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发挥了一个艺术家所能拥有的全部优势,以画家的情怀,诗人的心灵,以及艺术家的敏锐,写出了离别时候,江南纯洁空灵的神韵,对往事的留恋与珍惜,词风优美雅致,曲调清新别致,意境幽远朦胧[3]。此曲在中国大江南北已经传唱了将近一个世纪,至今经久不衰。探究其原因,正是由于李叔同对东西文化知识不懈的追求,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之间寻找契合,才使得其自我的艺术生涯完美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因此,我们从李叔同《送别》回味民国时期合唱乐曲独特又有着别致韵味。那是历史,也是一种文化,而没有文化底蕴的合唱乐曲,也就谈不上生命的延续与辉煌。

摘要:李叔同的《送别》是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学堂合唱乐歌,其简洁流畅的审美风格,深邃淡雅的审美意境,字里行间彰显着浓郁的民族特色。《送别》开创了中国合唱音乐史上的先河。

篇3:《怀李叔同先生》教案设计

《怀李叔同先生》出自人教社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的第一册第三单元。该文用质朴无华的日常语言回忆了“我”的老师——李叔同先生的一些往事,描写了他严肃的教学态度和认真的人生态度,表达了“我”对李叔同先生的尊敬之情。

二、学生分析

年级:高一学生。知识基础:学完第三单元的前面两篇课文《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后,对前两篇文章中描写人物的一些写作手法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三、设计理念

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认识到不同作家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手法,在课文基础上分析丰子恺自然质朴的语言风格,抓住瞬间、白描、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使学生有所了解,并且在写作训练中好好把握。

四、教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作家对人物形象和精神面貌的刻画手法,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和语言技巧。

2.体会作家在平实自然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尊师重教的感情。

六、教学重点

1.了解作品平实自然、质朴无华的语言特点。

2.熟悉并掌握作品中刻画人物形象和精神面貌的技巧写作手法:抓住瞬间、白描、以小见大。

七、教学难点

把握作品的情感脉络,体会作家对老师的尊重和敬仰之情。

八、教具准备

课件、粉笔

说明:课室没配置电脑的情况下准备幻灯片、图片资料(一两幅丰子恺的画)

九、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特色

1.导入课文,引起兴趣。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漫画吧?可是,你们知道“漫画”这个词的来历吗?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首次发表了丰子恺先生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因此,《怀李叔同先生》这篇文章的作者丰子恺先生不仅是一个作家,同时也是一个画家,并且他对人物形象和精神面貌的刻画就很好的借鉴了绘画的手法。下面我们就具体进入课文来分析一下。

2.自主读文,感知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标出不明白读音或词义的词语。同时请学生思考一下问题:

①文中怀想了李叔同先生哪些事?

②在作者心目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人生态度)

3.合作研读,质疑问难

① 在同学们提出的疑难词语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解决以下词语的读音:窈窕、清癯、眉峰紧蹙、眼波斜睇、炽盛,同时共同研究以下词语的词义:粉墨登场、颠沛流离。

②完成上一个环节的两个思考题,同时提出新的思考题:作者在表现先生的“认真”精神的时候,用极其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李叔同的五幅肖像(分别在5、6、7、8、9节中),试从文中寻找答案。

4.共同探讨,解决疑难

①首先引导学生思考并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1—3节为第一段,大意为讲述李叔同先生通过严肃的态度在学生当中树立权威;4—10节为第二段,大意是通过几件事情突出表现先生认真的人生态度。11节为第三段,写出作者怀念先生的实际行动。)

②其次通过对第一段的具体分析,让学生体会作者只用寥寥几笔,就栩栩如生的勾画人物的音容笑貌和精神状态的写作手法。

③ 接着让学生回答上一环节提出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简练的白描手法和抓住五个“瞬间”来描写的特点,同时用一两句简单的话语来概括五幅肖像的特点。(第5节的肖像:“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第6节的肖像:“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史的克、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第7节的肖像:“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第8节:绝食后之像。第9节:“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

④ 体会在这五个瞬间中先生表现出来的“认真”的人生态度。

5.课外拓展,走进生活

① 展示丰子恺先生的图画,稍做讲解,让学生了解其绘画艺术。

② 写作训练:以身边的同学或亲人为例,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刻画其音容笑貌和精神面貌。

十、板书(课件)设计

1.课件(或幻灯片、图片资料)展示内容:

① 课堂思考题:文中怀想了李叔同先生哪些事?在作者心目中,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人生态度)词语的读音:窈窕、清癯、眉峰紧蹙、眼波斜睇、炽盛,词语的词义:粉墨登场、颠沛流离。作者在表现先生的“认真”精神的时候,用极其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李叔同的五幅肖像(分别在5、6、7、8、9节中),试从文中寻找答案。

② 丰子恺的图画(一到两幅)。

③ 写作训练:以身边的同学或亲人为例,用白描的写作手法刻画其音容笑貌和精神面貌。

2.板书内容: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语言特点:平实自然、质朴无华

写作技巧:抓住瞬间、白描、以小见大

感情色彩:尊重、敬仰

段落层次:

1—3:严肃——树立权威

翩翩公子

留学生

五四时期“教师形象”

4—10:“认真”——五幅肖像 “绝食”之像

“法师”形象

11:怀念

上一篇:小额贷款卡流程下一篇:学诗有感七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