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请性公文的议案及

2024-04-12

呈请性公文的议案及(精选8篇)

篇1:呈请性公文的议案及

呈请性公文的请示及范例

http:/// [加入收藏]

一、请示的含义和应用范围

(一)请示的含义

请示是党政机关都广泛应用的一种上行公文。

2001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九条第九款规定: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第七条第九款,也对请示作了相同的规定:

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二)请示的应用范围

请示作为报请性的上行文,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 下级机关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因无章可循而没有对策或没有把握,需要上级机关给以指示的时候,要用请示;

 下级机关在处理较为重要的事件和问题时,因涉及有关方针政策必须慎重对待,需要报请上级机关批准时,要用请示;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虽然有解决的办法,但由于职权、条件的限制,没有权力或没有能力实施这些办法,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时候,要用请示;

 下级机关对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机关发布的规定、指示有疑问,需要上级机关给予解答时,要用请示;

 下级机关之间在较重要的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需要上级机关裁决时,需要请示。

二、请示的特点、类型

(一)期复性

在公文体系中,请示是为数不多的双向对应文体之一,与它相对应的文体是批复。下级有一份请示报上去,上级就会有一份批复发下来。不管上级是不是同意下级的请示事项,都必须给请示单位一个回复。因此可以说,写请示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得到批复。而且,下级机关都是在遇到比较重要的情况和问题需要解决时,才会及时向上级机关请示,急切地期待回复是请示者的必然心态。我们把这一特点称为“期复性”。

尽管请示者都有急于得到答复的心理,但是,也必须遵循行文规则,一般不得越级请示。特殊情况确实需要越级请示的,如经多次请示上级机关而长期未能解决问题,可以越级请示,但必须同时抄报给被越过的直接上级机关。

(二)单一性

跟其它上行文相比,请示更要强调遵循“一事一报”的原则。在一份请示中,只能就一项工作或一种情况、一个问题作出请示,不得在一份公文中就若干事项请求指示和批准。如果确有若干事项都需要同时向同一上级机关请示,可以同时写出若干份请示,它们各自都是一份独立的文件,有不同的发文字号和标题。而上级机关则会分别对不同的请示作出不同的批复。

(三)针对性

请示的行文,有很强的针对性。必须针对本机关没有对策、没有把握或没有能力解决的重要事件和问题,才能运用请示。不得动辙就向上级请示,那样看起来像是尊重上级,实际上却是把矛盾交给上级,而自己躲避责任的表现。

(四)时效性

请示所涉及的情况和问题,都有一定的迫切性,应该及时写作、及时发出,如有延误,就有可能耽误解决的时机。相应地,上级机关在处理下级的请示时,也会注意到时效性问题,对请示作出及时的批复。

三、请示的分类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央办公厅《公文处理条例》的规定,请示有两种在内容、性质、行文目的方面不尽相同的类型,一种是请求指示的请示,一种是请求批准的请示。

(一)请求指示的请示

请求指示的请示运用于以下三种情况:

 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在有关的方针、政策、规章以及上级的指示中,都找不到相应的处理依据,无章可循,因而没有对策,需要上级机关给以指示。

 对有关方针、政策和上级机关发布的规定、指示有疑问,需要上级机关给予解释和说明。 与友邻机关或协作单位在较重要的问题上出现意见分歧,需要上级机关裁决。

(二)请求批准的请示

请求批准的请示又可分为以下三种:

1.请求批准有关规定、方案、规划

依据有关规章和管理权限,下级机关制定的某些规定、方案、规划等,需要经过上级部门的批准才能发布实行。如本部门长期实行的法规,在制定出来后须经上级批准;由于本单位的特殊情况,难以执行上级的统一规定,需要进行变通处理,须提出变通方案报上级批准;设立新的机构,也要将设想或方案报上级批准;重要的工作计划、规划,也要报请上级部门批准。

2.请求审批某些项目、指标

在工作中遇到人、财、物方面的困难,自己无法解决,可提出解决的方案请上级机关审核批准,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相应的调配。如请求审批基建项目,请求审批购进设备物资,请求增加人员编制等。

3.请求批转有关办法、措施

某职能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定了相关的办法和措施,却不能直接要求平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照办,可用请示的方式要求上级机关批转给有关部门执行。如绿化部门制定的保护花草和绿地的办法,由于职权的限制不可能自己直接出面要求有关部门都执行这一办法,就可以将这些办法和措施通过请示提交给上级,要求上级机关批转给所有相关部门施行。

四、请示的写法

(一)标题

请示的标题可以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构成,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增拨防汛抢险救灾用油的请示》。也可以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关于成立老干部办公室的请示》。

(二)主送机关

请示的主送机关就是负责受理和答复请示的机关。请示在确定主送机关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

1.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

国务院办公厅规定:请示“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需同时送其他机关,应当用抄送的形式。”中央办公厅也规定:“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主送一个上级机关”,“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其请示事项。”请示如果多头行文,很可能得不到任何机关的批复。

2.只能主送上级机关,不能送领导者个人

请示主送的是上级机关,不能是某领导者个人。对此,国务院办公厅的规定是:“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道„请示‟”。中央办公厅的规定是:“不应直接送 领导者个人。” 3.不得越级

国务院办公厅规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中央办公厅规定:“党委各部门应当向本级党委请示问题。未经 本级党委同意或授权,不得越过本级党委向上级党委主管部门请示重大问题。”(三)正文

请示的正文由开头、主体、结语三部分构成。

1.开头

开头主要表述请示的缘由,是上级机关批复的主要依据。一般而言,这部分要写明所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自身没有能力解决的困难,要写得充分、恰当、具体。如《××市××局关于成立老干部办公室的请示》的开头:

随着干部制度的改革和时间的推移,我局离退休干部日益增多,截止目前已达65人。由于没有专门的管理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致使这些老同志的政治学习和生活福利得不到应有的组织和照顾,一些实际困难得不到妥善解决。为了使离退休老同志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充分发挥余热,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和离退休老同志的迫切要求,我们拟成立老干部办公室。现将成立老干部办公室的几个问题,请示如下:

如果请示仅仅是为了履行一下规定的程序,开头可以写得简略一些。如《中共××局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给×××同志警告处分的请示》的开头: 为保证党的队伍纯洁,我委于五月份在机关党员中开展了党纪自查与互查活动。在互查活动 中,发现行政科×××同志贪污公款903元。现就给×××同志警告处分事宜请示如下:

内容简略、篇段合一的请示,开头也可以是表达行文目的和意义的一两句话,不独立成段。2.主体 主体是表明请示事项的部分,也是请示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请求指示的请示,主体要写明想在哪些具体问题、哪些方面得到指示。请求批准的请示,要把要求批准的事项分条列款一一写明。如果在请求批准的同时还需要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更需要把编制、数量、途径等表达清楚、准确,以便上级及时批准。如上述《××市××局关于成立老干部办公室的请示》一文的主体部分:

一、老干部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做好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具体任务是:

(一)组织离退休干部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使他们了解党和政府的大事,了解新形势,跟上新形势。

(二)定期召开离退休干部座谈会,交流思想。

(三)开展身体力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增进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

二、老干部办公室的编制及干部调配等问题,具体意见如下:

(一)老干部办公室直属我局领导,拟设处级建制。

(二)该办公室拟设行政编制五名,其中主任(正处级)一名,副主任(副处级)一名。编 制由局内调配解决。办公室经费由局行政经费中调剂解决。

如果请示内容十分复杂,可以在条款之上分列若干小标题,每一小标题下再分条列款。

3.结语

请示的结语比较简单,在主体之后,另起一段,按程式化语言写明期复请求即可。期复请求用语常见的有“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 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有关部门执行”等等。

【 范 文 】

关于1992年在全国范围内

开展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的请示

国务院: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发〔1990〕38号)中有关对国有资产进行产权登记(以下简称产权登记)的精神,我们于1990年12月发布了《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组织试点。目前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部分国家机关开展了产权登记工作。从试点情况看,开展产权登记,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推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改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建议,1992年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产权登记工作。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进行产权登记,是保卫国有资产的重要措施,是实施国有资产所有权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依法对全民所有的资产进行登记,是依法确认企业和单位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法律行为。开展产权登记工作,对加强企业和单位的产权管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将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二、产权登记的目的。这次产权登记,重点是解决企业、单位普遍存在的产权归属不清、定性不准、帐实不符、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同时,为全国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进行前期准备。

三、产权登记的范围。凡占用国有资产的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都必须办理产权登记。产权登记分为开办产权登记、变动产权登记、注销产权登记。今后,产权登记将纳入经常性的产权管理工作,由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企业、单位的财务隶属关系组织实施。

四、目前,国有资产局正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管理试行办法》。进行产权登记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统一规定执行,执行中的有关问题,由国有资产局负责制定具体办法。

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区、各部门执行。

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

财政部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七日

【 病文分析 】

关于举办团干部培训班的请示报告

县委:

目前我县团干部队伍的现状与形势和任务的要求极不适应。据查,全县专职团干部中36岁以上的40名,其中41岁以上的28名,大大超过了有关规定。从文化水平来看,大专文化的仅占6%。而且近年来,团干部更新较快,每年平均30%左右。在新老交替过程中青黄不接的现象也较为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曾办过几期团干部培训班,很受欢迎。现在根据我们的师资能力,拟于今年10月至明年4月再办一至二期团干部培训班。具体意见如下: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一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理论水平和党的政策思想水平,较全面地掌握青年工作理论和团的业务知识,热爱团的工作,思想正派的团委书记和专职团干部。

(二)培训时间:3个月左右。

(三)内容和安排: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础理论,约占总课时的65%;②团的工作理论,约占总课时的30%;③其他方面知识,约占总课时的5%。考试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承认学历。

(四)学员条件:拥护党的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作风正派;热爱团的工作,有创新和献身精神;具有一年以上的团的基层工作经验,有初中或相当于初中的文化;年龄不超过25岁;身体强健。

(五)招收人数和报名办法:本次共招收40名,由各乡、直属单位、各系统的党委(组)和 团委推荐,报县团委批准,填写一式两份的报名表。报名7月20日截止。

为了适应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之需要,加强团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完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的使命,关键是建设一支符合四化要求的团干部队伍。办这个培训班就是为了这个目的。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转发有关单位。

××县团委

一九××年×月×日

这篇请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文种不规范

请示和报告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各自有自己的功能和写作要求。凡有请求事项,需要指示、批准的,均为请示,不得写成“报告”,也不得写为“请示报告”。这篇公文应该是“请示 ”,必须将标题中的“报告”二字删去。

2.违反有关法规 不经国家正规的学历教育,不能获得毕业证书。学校之外的任何单位,都无权发毕业证书。否则,即使有所谓的证书,也不会被承认学历。而仅经县级团委三个月的短期培训,就“发 给毕业证书,承认学历”的说法,明显违法。

3.内容含混,分寸失当

文中“拟举办一至二期团干部培训班”的话,含混、不确定,显得想法很不成熟。应该在有 了明确的计划和安排之后,再向上级请示,否则上级不好批复。另外,从本文的前几段的内 容和口气看,办培训班的事还有待县委同意,可是后面居然说“报名7月20日截止”,要求 “转发有关单位”,似乎不容置疑,显然分寸失当。只有办理上级批准了的或者上级交办的 事项,才能写入上述内容。

4.结构紊乱

本文主体的最后一段是行文的目的,应该在开头出现。出现在主体的最后很不合理,造成了 结构的紊乱。

5.语言不够准确

正文第二自然段有“我们曾办过几期团干部培训班,很受欢迎”的话,其中“很受欢迎”应 该改为“效果很好,培养了多名称职的团干部”。第一条的“培养目标”跟培训对象相混淆,与后文搭配不当。第四条最后的“身体强健”,应为身体健康。最后“请转发有关单位”,“转发”应为“批转”。

6.层次标序有误

国务院办公厅《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

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本文只有第一层,应标为“一”。

篇2:呈请性公文的议案及

1.陈述呈请性文件特点

(1)公文的强制执行效用仅表现为对受文者阅处公文的行为有强制性影响,但不能强制对方执行公文的内容;

(2)行文需满足诸多条件限制;

(3)语言平和。

2.请示

陈述呈请性文件的一种,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

篇3:呈请性公文的议案及

众所周知, 公文语言不应该强调个人的主观感情意志, 在陈述个人的思想感情方面受到很大的局限性。所以, 公文拟制者在拟制公文时, 都不会把个人主观感情在公文语言中表现出来, 但这并不能说明公文语言就不能使用体现感情、态度等附加色彩的词语, 拟订公文者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使用有情感色彩的词语来有效地体现群体单位的决定和态度。通过对公文口语词汇的分析研究表明, 公文中口语词汇很大一部分都使用了修辞手法来赋予新意表明发文机关的态度、观点和立场, 这是因为公文中得惯用语、俗语、顺口溜等口语词汇的本义虽没有情感色彩, 其引申义或比喻义却总能体现感情、态度、形象色彩中的任一种色彩。

首先,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能够表达撰文者的主观感情。公文中口语词汇的引申义或者比喻义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或表达肯定、赞扬之情, 或表达否定、排斥等憎恶的感情。如: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打击各类车辆非法运营活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 常抓不懈, 防止“走过场”。[1]

上述例子中“走过场”本意是指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 却不实干。这里指各级行政机关单位办事只是注重表面功夫没有实干的精神, 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公文中常使用含有贬义色彩的惯用语等口语词汇来批评某些歪风邪气, 否定和指责一些不好的现象和行为, 如:“一锅端”、“开口子”、“拉关系”、“瞎指挥”、“刹歪风”、“穿小鞋”等。同时, 公文中也使用一些口语词汇表现赞美的情感态度, 如:

要增强社会主义主人翁责任感, 以“老黄牛”的革命精神, 不图名, 不图利, 勤勤恳恳做好本职工作。[2]

例子中的“老黄牛”一词弘扬了中华民族勤劳、任劳任怨的革命精神, 动员全体共青团员以赵春娥同志为标杆, 学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表现的是赞扬和敬佩之情。类似这样表达赞美的感情色彩的口语词汇如“拳头产品”、“带头人”“主心骨”等。

其次,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能够表达撰文者的态度和立场。发文者使用的词语往往能表现其对事物、现象或行为的相应态度,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使用很多时候就是表达了发文单位的态度、立场。如:

把反腐倡廉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中,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一手抓改革开放, 一手抓反腐倡廉[3]

例子中用“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来表明国家对改革开放的各项事业都会采取强硬的措施, 表达了坚定的态度和立场。公文中有关表达态度和立场的口语词汇如表现厌恶、鄙薄的态度“瞎指挥”、“扣帽子”等;表现认真严肃的态度“刹歪风”、“不折腾”等。

最后,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能够表达出形象之感, 这种形象色彩主要靠视觉和动觉来体现。如:

(1) 近年来, 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了很大发展, 但是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中, 出现了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协调现象。[4]

(2) 如果脱离群众, 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 农民就要打扁担, 工人就要上街示威, 学生就要闹事。[5]

例 (1) 中的“腿长”“腿短”两个口语词汇分别指的是普通高中学校与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阶段发展中不一致的情形, 在视觉上营造出形象上的冲击效果;例 (2) 中“打扁担”本意是指劳动生产中发展演变而来的体育活动, 这里指的是造反, 给人以动态上的一种感觉。公文中口语词汇用通俗易懂的表层意作形象的比喻, 这些比喻往往非常的直观、形象, 类似这样有形象之感的口语词汇如“穿小鞋”、“一刀切”、“铺摊子”、“扣帽子”等。

综上所述, 公文中正确使用惯用语、俗语、顺口溜等口语词汇能够表现出感情、态度和形象色彩和巧妙地体现出群体单位的态度, 而且还能明确立场、观点。

二、公文中口语词汇体现的审美性分析

公文作为处理公务、实施管理和领导的重要工具, 必须要有传达方针政策和宣传教育的作用, 现行效用是其本质特征, 实用性成了发文的根本目的和出发点。正因如此, 各级行政机关中的撰文者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公文语言不能使用带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以及一些华丽的辞藻, 应该严肃、庄重和平实, 就致使公文语言缺乏语言艺术的审美。实际上, 通过上文对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词语色彩分析, 我们发现公文语言在词汇的运用上往往会适当地使用修辞的表达手法, 而且公文语言一味地遵循格式和程序, 极易让受文者感觉枯燥乏味, 最后造成发文目的难以达到, 实用效果也大打折扣, 所以公文语言应该将审美和使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现行效用的特性。公文语言中使用适量的一些口语词汇是严肃庄重的文风中的前提条件下追求语言的生动活泼, 增强了公文的表现力度和审美效果, 提高受文者阅读兴趣和理解力, 同时又更好地起到了明发传令、领到指挥、上下沟通、内外协调的实用效果。总的来说, 公文中使用口语词汇增强了公文语言审美和实用的效果, 是公文语言的创新之举。

首先, 公文中的口语词汇是公文语言追求审美效果的体现。公文语言中口语词汇的运用不仅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 同时也体现了公文语言能够表现出协调美、创造美以及生动美,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是公文语言体现出的协调美。这种协调美主要是指公文对口语词汇的运用让公文语言在严肃庄重和通俗易懂之间得到协调平衡。我们知道, 公文是代表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及群体单位的意志, 对词语的选择和语句的表达上必然要体现出严肃、庄重以及权威性, 但公文的受众除了各机关单位外更多的是广大人民群众, 他们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理解和接受的能力更是难以一致, 那么在词语的选择上就应力求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才能达到预期的发文目的和效果。适量地使用一些来自人民群众中有较强表现力和通俗易懂的口语词汇来平衡协调公文语言的严肃庄重之风, 往往能取得出奇制胜的实用效果。这样公文语言的庄重和通俗相互交融必然呈现出平衡协调之美。

第二,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是公文语言体现出的创造美。每一公文文种都有相应的格式和表达的程序, 这就使得公文语言要遵循各文种的要求, 有自己固定的套语和句式, 甚至在选词用语上还有自己专门的一套词语系统, 即公文语体自身的词语体系 (公文专用词语、带有公文色彩的通用词语、渗入公文语体的其他语体词语) , 这些词语是在公文撰写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积累固定下来的, 具有规范性、约束性和强制性的特点, 十分的稳定。如果撰文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完全使用这些公文语体自身词语体系中的专门词语, 就会使公文显得呆板和僵硬, 受文者阅读起来无趣和晦涩, 直接影响公文的现行效用。因此, 公文中合理且适量的选用一些口语词汇能够体现出公文语言的创造美, 但应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掌握分寸, 变中有序, 变而不乱, 才能把这种创造美发挥极致。

第三, 公文中口语词汇的运用是公文语言体现出的生动美。生动是公文语言的特点之一, “在符合公文语体的原则下, 运用语言手段, 通过运用修辞方式、群众语言、外来语等方法, 提高公文的感染力, 不仅是必要的, 也是可以做到的”6。公文中适量地运用口语词汇能够增强公文语言的表现力, 体现出生动美。如:

现在有人说“老大靠了边, 老九上了天”, 这样把工人和知识分子区别为“老大”和“老九”, 是不对的。7

例子中“老大”指的是工人, “老九”指的是知识分子, 这样用十分机智地缓解了两者之间的矛盾, 增添了戏剧性的幽默效果, 语言上通俗易懂特别的生动形象, 群众也易于理解和接受。总之, 公文中适时的使用一些口语词汇并不会影响公文语言庄重严肃的风格, 反而能体现和增添公文语言的生动美。

其次, 公文中的口语词汇是公文语言更好地服务于实用目的的表现。公文主要用于公务活动中, 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实用性, 才能够在国家管理活动中发挥巨大作用。公文语言中使用口语词汇的表达实则就是为了更好地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及贯彻党国家的政策、方针和路线, 适时适当适量地在公文语言中使用一些口语词汇将会起到一下两个作用:

第一, 公文语言中运用口语词汇将会起到生动、鲜明和形象化的语言效果。公文中的口语词汇来自于广大的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 但很少使用其本意, 往往会通过修辞手法来赋予它新的含义, 从而会使语言生动, 非常富有形象性, 同时又体现出很强的鲜明性。如:

经过试点和不断总结经验, 积极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新途径。要防止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简单地换“婆婆”和“一放就乱, 一乱就收”的现象重演, 防止“一刀切”, 一哄而起和搞形式主义[8]。

例子中“婆婆”、“一放就乱, 一乱就放”、“一刀切”是人民群众中耳熟能详的口语词汇, “婆婆”指的是上级行政领导机关机构臃肿且行政权力过多;“一刀切”指的是官僚主义思想严重, 没有根据实际情况, 简单地用同一方式武断地解决问题, 极易使工作遭受巨大损失。这两个口语词汇巧妙地表达了发文单位的态度, 十分具有鲜明性, 又非常的生动和形象。公文中诸如此类的口语词很多如:“一锅端”、“打白条”、“穿小鞋”等。

第二, 公文语言中运用口语词汇十分的简洁明了, 便于“现行效用”。任何一种语言在表达的时总是会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原则, 公文语言也不例外。公文中的口语词汇意义凝练、言简意赅, 用较少的文字来代替大量的阐述, 便于政策、方针的贯彻落实和群众的理解。如:

要在全国范围内继续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狠刹公路上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中小学乱收费, 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等不正之风。[9]

例中的“乱摊派”暗指某些行政机关胡作为, 瞎折腾的不良现象, 从而避免了用其他大量的文字来叙述这一现象, 十分简洁明了。

第三, 公文语言中灵活的运用口语词汇, 十分有助于贯彻落实发文机关的行文内容, 达到行文的目的。如“唱对台戏”指的是与国家政策、方针和路线不一致的言论和行为;“穿小鞋”指的是暗中刁难、约束或限制对手。这些口语词汇贴切百姓生活, 更有利于公文的贯彻落实。

综上所述, 撰文者在行文中可适时适当适量的使用口语词汇, 有助于受文者体验到公文语言的审美感受, 增强公文语言表达力度, 从而取得实用效果, 更利于公文内容的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租车行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务院公报[J].2005年第1号

[2]共青团河南省委关于在全省团员青年中开展向赵春娥同志学习的通知

[3]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国务院公报[J], 2007年第9号

[4]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称[2005]1号

[5]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6]杨桐.浅谈公文语言的特点[J].甘肃:秘书工作, 2008

[7]胡耀邦.马克思主义伟大真理的光芒照耀我们前进[M].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简编

[8]国家教委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公报[J].1995年第21号

篇4:呈请性公文的议案及

【关键词】指令性;知照性;语体;词汇特征;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公文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依托于一定的社会环境、技术手段、制发单位、工作缘由、制度规范。近年来,从语体角度对公文进行的研究越来越多:对某词类在公文中的运用的研究,如刘玉福(2007)对公文语体专用词语的研究;对公文下位语体的研究,如曾凡云(2010)探讨副词在通知类行政公文中的分布等。虽然基于语料库的定量研究很少,但给我们展示了各种语体研究的方法,留下了值得借鉴的经验。狭义的公文专指国家有关部门正式规定的公文文种。笔者参照最新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的文种,同时参考《现代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简明教程》对公文的分类,将其归纳为7大类,指令性公文与知照性公文就是其中的两类。前者是由党政领导机关制发,用以确定工作的开展和对重大事项做出安排的公文;后者是用来在特定的对象中通知事项、通报情况、提出要求的公文。本文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研究方法,对两类公文的词汇特征作定量的统计与分析,以考察其语体方面的差异。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语体研究提供一些新的发现和思路,为应用写作的教学提供帮助;也希望能为公文工作者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词语提供参考意见。

二、语料的选用和方法

语料来源主要取自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标注语料库;少量取自中国知网,是对前者的补充。为了体现公文的总体特征,本文选取语料时,尽量使其内容丰富、层次多样,使得语料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经过对语料的筛选,所得语料总字数为87661。为了减少影响研究的干扰因素,保持平均每篇语料约为1000字,每小类的总字数约为1万字。

三、指令性公文与知照性公文词汇特征的统计与分析

两类公文在词汇特征方面的异同主要体现在词长分布、词类选择、词语运用等方面。

(一)词长分布

如表2所示,两类公文的词长分布并不均匀。双音节词最多,单音节词次之,单双音节相加,比例约为90%;三音节词与四音节词则少得多;五音节及以上的词主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加利福尼亚州等,所占比例更小。

指令性公文双音节词所占比例高于知照性公文,单音节词比例则相对较低。而单音节词比双音节词更具口语色彩,可以说明,前者的书卷化程度高于后者。这与其受文对象及权威性特点有关,前者的受文对象一定,主要是国家机关、行政机关等,而后者的受文对象广泛;前者权威性、强制性、严肃性较强,一经发布,其下属机构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落实,不得违背。如命令(令)就是权力威望的体现,“令行禁止”“军令如山”即表明了命令的权威性、强制性。因此,指令性公文的书面用语、双音节词较多。

指令性公文和知照性公文的平均词长分别为1.82个音节和1.84个音节,前者稍低于后者。一般来说,平均词长越小,表明文中的长词越少,文本也就更加通俗易懂,可读性越强,语言变化更少。因此,指令性公文长词较少,用词变化较少,文本可读性较强。这与对指令性公文四音节及以上音节的统计结果一致,其所占比例低于知照性公文。

(二)词类选择

不同的词类在文本中的使用频率是构成文本风格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对比分析两类公文的词类选择,可进一步了解两者文本风格的异同。

从图1可知,两类公文的词汇密度相近,实词所占比例差异不明显,均约为85%。其中,名词和动词所占比例高,比例之和约为65%;形容词、副词和代词等比例小。拟声词、叹词在语料中没有出现,与袁辉、李熙宗在《汉语语体概论》中提到的拟声词和叹词基本不存在于公文语体之中的结论一致。

为了进一步考察两类公文在词类方面的特点,我们又对其中的一些词类作了具体的对比与分析。名词和动词在所有词类中占比较高,所以两者比例的高低更能说明各类公文的语体特点。两类公文名词、动词的对比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看出指令性公文的名词和动词的型/次比较低,使用的词型较少,这也说明其内容较为集中。其名词和动词占总词次的比例高于知照性公文,因为它的实用性强,制发目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更多的动词来做出决策、下达命令等。名词出现频次较高的有:国家、企业、农业、人民、问题等。这些词语的高频出现再次验证了公文本身固有的性质,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高频出现的动词有:要、是、有、发展、应等。指令性公文严肃、庄重、原则性强,选用词语必须明确表示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因此,常用“要”“应当”等能愿动词。

两类公文的虚词使用情况差别不大。助词在虚词类中比例最高,分别为7.22%和6.87%,主要是“的”的频次最高;“将、进一步、已”等副词在两类公文中大量出现,一方面使得语篇带上了较浓的书面语体色彩,另一方面,这些意义单一、在古汉语中常用的副词的使用,使语言更为典雅、庄重。公文中的陈述句最多,但却很少使用语气词,且只是在“通报、通知、决议、决定”等文种中出现了表示语气的“了”。介词在两类公文中出现频率相当,相对其他虚词小类高。高频使用介词是由公文语言的简洁性、严肃性、固定性特点决定的。介词具有引介对象的作用,介词结构能使语言表意更加准确、明了(图2)。

知照性公文涉及较多的时间、地点、具体的场景,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如通知所办理的事项有明确的时间限制,受文机关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成。因此,知照性公文中会有较多的处所词、时间词、数词、量词等,如表2,知照性公文中这些词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指令性公文。

(三)词语运用

简洁明了的公文,才易于让人们看懂,才能得以更好地贯彻执行,充分发挥其效用。公文语言的简洁主要体现在其语言结构和表达上,使用成语、习用语、文言词语、缩略语等正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图3)。

从图3可知,指令性公文的成语、习用语、文言词语所占比例都高于知照性公文,成语、习用语的比例较高,从上文对四音节词的统计也可以看出。现在的文章很少使用文言,但在公文中还保留了一定的文言成分,如文言词语、文言句式。公文表达出的庄重色彩、简明特性一定程度上也是得益于此。缩略语由较长的语词缩短省略而成,因此可使语篇简明,而模糊词语的恰当使用,也能使语言更加准确,增强语言表达的灵活性。因此,指令性公文更为简明扼要。

对超用词、罕用词、词型覆盖面等方面的考察,我们可以了解语料内容方面的差异。指令性公文的超用词比例较高,罕用词较少,词型覆盖面稍大,说明其词型使用集中,同一个词型的复现率高。超用词多、罕用词少,则其词型变化就较小,词型覆盖面较大。对两类公文词型覆盖面的统计,也显示前者的词型覆盖面高于后者。

四、结语

通过对指令性公文与知照性公文词汇特征的计量对比与分析,发现在词长分布方面,两类公文的词长分布不均匀。前者双音节词占比高于后者,单音节词占比低,这可以说明,前者的书卷化程度略高于后者。在词类选择方面,名词和动词在实词中占比较高。前者名词和动词的型/次比较低,使用的词型较少,说明其内容较为集中;后者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处所词、时间词、数词、量词等出现较多。在虚词中,“的”的高频出现,使得助词的比例较高;其次是介词,使用介词结构可以满足公文简洁性、严肃性等特点的需要。在词语运用方面,恰当地使用成语、习用语、文言词语等使得两类公文的语言简明、准确。关于超用词、罕用词和词型覆盖面的统计,也表明指令性公文的内容较为集中。

参考文献

[1]刘玉福.公文语体专用词语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7.

[2]曾凡云.副词在通知类行政公文中的分布考察[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3).

[3]陆亚萍,詹丹,张彪.应用文写作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4]《现代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简明教程》编写组.现代公文写作与公文处理简明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5]袁晖,李熙宗. 汉语语体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附注: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汉语语体多维度、多特征计量研究”[项目编号:13CYY038]的资助。

篇5:呈请性公文的议案及

【导语】公共基础知识考察的范围较广,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科技、管理、人文和公文写作等等,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公文写作:陈述呈请性文件之工作报告。

1.工作报告

陈述呈请性文件的一种,用于在日常工作中,根据需要或要求,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询问,提出建议。

2.工作报告正文内容

其正文主要包括:行文的根据(应要求还是有了情况主动汇报)或概要点明公文所要涉及的情况或问题;陈述具体情况和问题(时间、地点、人物、背景、经过、结果等)并对其性质进行概要分析;建议(要求谁,何时,做什么,怎样做,方法、措施、期限、考核指标等),如没有建议则对有关工作或问题作概括总结,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表明努力方向;结语,有建议的报告提出批转建议:“以上意见,如无不当,请批转(单位)执行。”请上级指出问题的报告则为:“如有不当,请指正(示)”。其他报告则以“特此报告”“此报告”等结尾词强调行文目的。

以上内容来自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考生备考公共基础知识提供备考指导,供大家学习参考!推荐河南招教网 http://he.zgjsks.com/ 发布河南最新的招教考试和教师资格考试招聘信息。

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发布河南事业单位考试信息和备考资料。

篇6:公文写作之议案的格式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不断增加对农村卫生的投入,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各地乡镇卫生院外貌焕然一新。但是,乡镇卫生院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差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一些已经建好的乡镇卫生院由于缺乏卫生技术人员和必要设备,无法开诊,造成资源闲置与浪费,发挥其功能更是一句空话。例如辽宁省锦州市75家乡镇卫生院近三年内全部得到了改扩建,有效解决了农民看病难问题。当地卫生主管部门采取了许多措施提高乡镇卫生院业务能力。

但是,仍然有19家乡镇卫生院由于缺乏技术人员无法正常开诊,其功能无法发挥。即使是已经正常运行的乡镇卫生院,也存在医疗技术水平低,诊治手段落后等问题,一些急重症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为此,建议加速推进医疗资源整合,通过调整医疗机构总体结构及布局,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重新组合和均衡配置,引导优良资源往基层延伸,让有限医疗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共同提升,共同发展。

一是整合城乡医疗资源,组建区域医疗集团或医疗联合体。积极推进医疗资源整合的议案由本网提供!

整合城市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资源,组建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构成的医疗集团。即以三级医院为龙头,以县(市)医院为支撑,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通过人才、技术的紧密合作,管理体制相对松散型的联合,组建医疗集团。集团内成员单位不依靠产权关系联结,医院性质、名称、隶属关系、产权所属、人事关系均不变,保留独立法人地位,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通过组建市、县、乡级医疗集团,借助上级医院技术上的扶持,整体提高集团内各级医院的诊疗水平,重点扶持县、乡两级医院,加强内部内涵建设,切实提高其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危重症的抢救和诊疗水平,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就近就医率。

二是整合网络资源,建立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平台。

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机构信息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等现有资源,建设通达本地区的医疗卫生行业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一体化医疗卫生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基本临床和管理信息的中心数据库,通用的就医卡以及医疗服务对外门户网站。通过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市各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联网,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调阅共享,诊疗信息包括检验、影像资料信息共享,诊疗信息与居民健康档案直接填充,以及财务审计和医院安全的实时监控。

三是整合城乡急救资源,建立城乡一体的紧急救援体系

整合市级紧急救援中心、城区和各县市、乡镇卫生机构急救资源,建立以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为核心、分中心为枢纽、乡镇卫生院为依托,覆盖城乡的三级急救网络体系,力争使市区急救半径控制在3-5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8-10分钟,城市郊区和农村等地区平均服务半径8-10公里,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20分钟的目标。边远地区由卫生行政部门确定。逐步实现统一指挥、科学顺畅、运转协调、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优质高效、专业化救治、可持续发展的紧急救援系统。

完善市级紧急救援中心建设,建立具有gps车载定位的医疗急救通信网络指挥系统,建立紧急救援中心、急救站(紧急救援分中心)信息化联络系统。并逐步实现与110、119、112指挥系统的对接联网。同时针对县(市)救治能力薄弱的情况,建立急救能力强,速度快,设备先进的机动性紧急救援医疗队。县(市)出现重症抢救患者,紧急机动医疗队第一时间赶到县(市)在就近医院实施抢救。实行急救力量和专家的下沉前移。切实解决县(市)急救力量薄弱,偏远县、镇、村急症患者生命抢救不及时的问题,实现市、县、乡急救资源共享。

篇7:公文写作议案

【类号】6

【类别】教育事业

【提案号】___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财政部会同教育部研究办理

【提案人】___

【主题词】农村 普教 经费

【提案形式】个人

【内容】

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方兴未艾,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国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有数以亿计受过基础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作为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但是,农村教育整体薄弱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我国农村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与城市平均水平相差近3年。在15岁至64岁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不足1%,比城市低13个百分点。全国现有8500万文盲半文盲,四分之三以上集中在西部农村、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全国有431个县没有“普九”,已经“普九”的部分地区是低水平意义上的“普九”,基础不稳。不少地方存在学生因贫辍学、拖欠教师工资、学校危房年久失修、公用经费短缺等突出问题。主要问题是: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兴办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教育经费十分紧张,___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8191l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18l5.7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2.79%,低于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投入比例。而这有限经费中的大部分又没有投入到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之中。以为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学生为1.23亿,占当年全国基础教育学生的2/3,但当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中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只占27.5%。

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逐步把基础教育的财政与管理权限下放给各级地方政府,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模式。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施,已逐步建立健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由于近年来各地区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县与县之间的财政收入差异十分明显,造成各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据报道,目前中央财政把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50%以上花费在高等教育上。同样,省级财政也把较大部分教育经费花费在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上。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对基础教育投资宏观调控能力的减弱,导致一些困难的地区,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主要在西部)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校舍危改负担较重(例如截止底,重庆酉阳共有426所中小学不同程度存在危房和破旧房,全县共有危房16.5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25.92%)。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现象(近年来农村初中在校生辍学率又连年回升,20已达到5.47%),这种情况制约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农村地区适龄女孩的基础教育问题

在一些农村地区,女孩失学问题十分严重。广西隆林县的某些乡镇,女孩不入学率和辍学率达55%,在凌云县的一个乡,女孩入学率只有75%。其他一些地区的情形也不乐观,越往高年级的女孩越少,能上初中的就更少。

分析根本原因,在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认为“女孩读书没用,反正将来是嫁人”。所以,九年义务教育中辍学的或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的绝大部分是女孩。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不少未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女孩子加入到了打工妹的行列。在繁华的城市里,由于没有文化或文化低下,她们只能到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报酬低廉的行业,她们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尤其是,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业女性化”的趋势日益突出。调查显示:农村妇女从事农业劳动的比例为82.1%,比男性高17.4个百分点,新的分工格局把农村妇女推向农业劳动主力军的位置。

今天的农村女童是未来农村的劳动者和科技人才,这支人力资源文化科技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因此,政府在实施基础教育发展规划时,要正视目前贫困地区女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的现象,拨出专项女童教育资金,采取减免学杂费等办法,特别是要多重视、关注和支持目前资金困难的“春蕾计划”,为女童入学提供经济支持。

为推动农村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建议:

一、建议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进一步改进完善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保障制度。

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合理地分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比例,以使“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政策得以落实。

三、建议对少数民族地区、个别边远山区、经济贫困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发放助学金制度。

四、建议教育部门在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时,能根据妇女的特点和优势,办一些女子职业中、高等专业学校,在学校内开设适合女性就业优势的专业课程,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专业需要,对妇女进行职业技术培训,扩大女性接受中等甚至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机会。

为了进一步加快扎赉诺尔区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全力实施满洲里市“三大工程”之一———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工程。日前,扎区文明办组织召开了扎赉诺尔区“文明素质大家谈”座谈会。

来自扎区教育系统、卫生系统、办事处系统、执法部门、党政机关、服务行业、出租车司机等各行各业的代表五十多人参加了座谈会。

篇8:试论公文语言的创新和人文性

昔日公文的风光难道就要消失于今日?除了实用价值, 我们是否能增加公文的美学价值?尽管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有着显著的区别, 但公文有否必要维持冷面孔而拒绝情感的涉入?在日新月异、注重革新的今天, 行政公文的写作是否也应为自身的发展而寻找新的出路?语言也许是我们应该抓住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行政公文写作中常用的表达语体归结起来大概就是称谓语、开端语、经办语、行文语、过渡语、文种语、祈请语、征询语、结束语、谦敬语等。长期的写作实践中, 公文写作已经形成了规范的文体格式和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对此我们也看到网络上有不少所谓的“公文范文”, 只有下载到电脑中更改个别的称呼和字句即便“制作”出一篇新的行政公文。而这些制成品大多是照猫画虎, 体式老套, 致使原本严肃的公文更显死沉。难道在写作规范的要求下, 公文写作就没有“创新”的空间了吗?即便公文写作不可能如文学作品那样自由地运用想象和虚构, 但也绝不是按照规范要求去简单模仿、借鉴甚至抄袭, 它必须上升到“创造”阶段。面对不同的时间、地区、内容、工作条件, 还有社会文化、历史年代、工作重心、政策的变化等等, 公文写作就要突破传统约束, 运用创新思维, 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观点的袭用、材料的搬移和结构的套用上都要与创新结合。而在内容不断变化的同时, 公文的语言也要有相应地选用。公文写作同样讲究文字工夫, 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而使文章更具魅力和美学价值, 是公文写作发展创新的要求。在规范内, 公文语言必须准确、简朴和庄重, 在保证得体的前提下也应有文采, 使文章更具感染力的公文, 以增强公文传达的效果。另外也要与时俱进, 运用创新鲜活的语言, 如群众喜闻乐见的成语、谚语、俗语、广告语、行业术语、流行歌曲、古诗文名句等直接或改动后应用, 写出鲜活生动、言简意赅的公文。这样既不落俗套, 又具独创性, 保证了行政公文质量的同时, 也大大提高实用效果, 给受体以清新的感受, 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办事效率。

文言文的借用、流行语的引入, 还有比喻等修辞的出现体现了行政公文人性化的发展。不可否认行政公文是一种实用文体, 用于公务活动与交际, 但写作主体、受体乃至具体操作者都是有感情、有情绪的人, 总是硬邦邦、维持着冷面孔的公文也许不大讨喜。社会在变化, 我们今天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 这一思想同样应体现在公文写作上, 这也体现了公文的人文性。归结起来以下四点是写作主体应该注意的:

首先, 结构简单条理清晰, 语言简洁明了, 与实际紧密联系, 避免抽象的语言以及喊口号类的套话, 直奔主题讲到点上不仅节省了写作主体的时间也能让受体更快地获得重要信息, 提高办事效率。其二, 把好语言文字关, 在强调规范化的同时突出文采和活力, 简洁而精确, 朴实而精美, 流畅而有气势, 生动而有感染力。如适当选用一些富于形象、含义丰富的成语, 提炼比喻深刻、含义丰富的词语, 不断积累一些生动具体的习惯用语以及适当地运用修辞, 这样能更好地提升公文写作的艺术性。其三, 适当地涉入情感因素。随着文种、内容、写作主体和受体等的不同, 在公文写作中的语气和情感也应有相应的变化。如上行文应委婉、有礼, 平行文应体现公平、尊重, 而下行文则要威严。但是行政公文中须“含情”而决不可“滥情”, 根据文种和行文方向而适当地注入情感因素, 要注意表达方式却要有节制地流露情感, 这样才可彰显公文的人文性。最后是要有读者意识。公文是为人而写, 关键还得看受文对象对所收到的公文的理解、认可、办理程度和执行情况, 因此写作主体就必须在写作前明白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 要怎么写才能更符合受体“胃口”和接受心理, 从而保证文章的实用效果。如请示这类文种需要争取上级理解、认同、支持、办理的行政公文, 就必须对受体给予必要的尊重, 语气谦恭态度诚恳, 才有可能取得上级的理解与支持;又如一些会议通知, 受体只要记住具体的时间、地点及会议内容即可, 因此用词简明扼要, 避免长句与生涩词, 主要是考虑到是否方便受文对象记忆。

在主张进行行政公文语言革新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了公文写作中语言方面存在着不少的误区, 如口语化、八股腔、误用文言、滥用简称等等。这是公文语言发展的挫折, 同时也可视为是契机。问题就摆在面前, 如何正视问题并迎难而上就成为公文写作发展极为重要的一步。作为发展行政公文写作的尝试, 在进行语言革新的路途上我们面临着许多困难, 但问题之下我们更应把握关键, 在批判的同时大家也应共同审视, 并尝试寻找解决的方案。创新和人文性让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行政公文写作的发生、现状与未来, 不止是让写作主体改变枯燥乏味的说教而用美的语言传递朴实的信息, 同时也要使受体乃至大众建立起全新的公文审美观念, 那离重现古代公文中屡出美文的风光也将不远了。

摘要:行政公文要求语言精练简洁、真实规范, 但面对存在的语言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缺点, 公文写作必须谋求自身的长足发展。在规范内大胆创新, 在政治性的基础上彰显人文性, 在公文语言上创造革新, 建立起公文的审美意识, 才是公文发展下一重要举措。

关键词:行政公文,语言,创新,人文性,审美

参考文献

[1]陈妙云主编.现代应用写作[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8年1月

[2]诸孝正, 陈妙云著.新应用写作[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6月

上一篇:风扇说明文下一篇:《e班e女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