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公务员述职报告

2024-05-11

机关公务员述职报告(精选6篇)

篇1:机关公务员述职报告

机关公务员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领导的关心和接待办的集体领导下,在机关全体同志们的支持帮助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任务,服从工作安排,加强学习锻炼,认真履行职责,全面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较好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任职以来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升个人修养

第一、认真加强思想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本人一直坚持认真研读各级党报党刊,始终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9月16日至10月13日,本人参加了b市第八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被市委组织部和市委党校评为“优秀学员”,今年以来又积极参加了“两问三比”主题教育、两个《条例》学习活动、“行政许可法”培训考试、周末党校和单位每期的政治学习。通过以上的统一学习和自主学习,使自己对党的各项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对当今国内国际形势和发展趋势有了更为理性的分析。从而丰富了自己领导科学、市场经济和依法办事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了自己实践“三个代表”、“两个务必”、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的自觉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003年12月我被选为b市第二界青年联合会常委,2004年5月11日,经组织培养考察、支部大会通过,我光荣的加入了预备党员的队伍。

第二、认真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服务后勤的业务知识。对于本人来说,b市是一个陌生的城市,原创:http://接待也是一个崭新的行业。为了能尽快适应环境,更好地开展工作,本人努力坚持“向人学、向书本学”的学习型适应思路:一方面,虚心向接待战线的老同志请教,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工作安排等来规范自己的接待行为;另一方面,认真学习历年的《接待与交际》、《中国机关后勤》、等书籍杂志,从中汲取营养,努力掌握有关接待专业知识和b市风土人情,在最短时间内把自己塑造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接待人和一名真正的b市人。

第三、认真加强科学文化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严格按照领导干部所必须的“t”字型知识结构要求自己,在工作之余努力丰富自己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今年6月参加并顺利通过了公务员英语日常用语培训考试,7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并以高出分数线100多分的成绩被录取为党政管理专业研究生。

二、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

第一、接待工作。任职以来,在党组的正确领导和一把手主任的直接指导下,本人跳出了“就接待搞接待”的思维模式,努力创新接待理论和接待方法,用抓经济的思路、理念、机制和办法抓接待,明确了接待工作既要为经济发展服务,又要注重经济效益、讲究接待成本的工作思路,培养了自己良好的市场观念、效益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和服务观念,树立了接待工作应具备的窗口意识、开放意识、奉献意识,认真、细致、周到、高标准地完成了各项接待工作。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本人接待和参与接待重要的领导及客商共计52批次1500余人次;完成或协助有关单位完成了市项目建设推进会、县区互动交流参观、人代政协两会、农村工作会议、全民创业大会等21个重要会议的会务工作;配合有关单位接待并推动举行了××集团、××集团等重要客商在b市大型投资项目的签约仪式;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第七届××节”、××农洽会、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慰问演出接待工作,成功举办了“百名客商聚××,b市与客商心连心”招待酒会和投资说明会等大型接待活动。

第二、“双出”工作。今年2月25日我被定为04市“外出招商引资、外出学习锻炼”人员,接到通知以来本人充分认识到“双出”工作对于b市富民强市、对于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提高的重要意义,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半年来,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和××同志组成的“双出”小组先后前往浙江义乌、丽水、上海、张家港、昆山、深圳、珠海、广州等地学习考察,原创:http://共在外地42天,拜访了大批客商,获得了大量宝贵的招商信息;邀请并接待了*、*、*、*等客商来b市投资考察洽谈,并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与××实业公司签定了总投资额3400万元的“华都大厦”项目(已到位资金530万元);另与香港××集团薛总初步达成了“环保园”、与深圳××集团初步达成了“玉米饲料”、天上人间娱乐城等项目的投资意向。

第三、其他工作。按照年初领导班子的分工,2004年本人协助成立了机关房地产管理与开发中心、机关物业管理与生活服务中心,加大二招清算组资金清算力度,加快欠款欠条回收进度,协调办理了原二招职工的失业保险和养老保险,协助办理了职工医疗保险、房产证手续、档案托管、解除劳动关系合同签证和宿舍楼改水、分户水表安装等工作,协助并协调处理了老干楼部分老干部信访问题,化解了原二招职工群访事件,消除了不稳定因素,保证了机关工作、生活的正常秩序。

三、坚持严于律己、努力做好表率

一、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本人严格按照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勤于学习、善于创造、乐于奉献”的要求,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始终把耐得平淡、舍得付出、默默无闻作为自己的准则;始终把增强公仆意识、服务意识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

篇2:机关公务员述职报告

现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已,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和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去分析和观察事物,明辨是非,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在思想上积极构筑抵御资产阶级民主和自由化、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一 切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改革开放,坚信社会主义最终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工作积极主动,勤奋努力,不畏艰难,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强化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我重视加强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在工作中,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

一是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增强自己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及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自觉坚持以党的十六大为指导,为进一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努力。

二是认真学习法律知识,结合自己工作实际特点,利用闲余时间,选择性地开展学习,学习了《********条例》、《****《***********》,过学习,进一步增强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

三、努力工作,按时完成分管工作任务

一年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时刻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具体工作中,我努力做好服务工作,一是认真收集各项信息资料,全面、准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向领导汇报,让领导尽量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最近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作出科学的、正确的决策,当好参谋助手。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分清轻重缓急,科学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一)**工作主要抓好*件事情: 1 2 3....(二)**工作主要抓好以下几件事: 1 2 3(三)包村工作: 1 2 3

(四)其它工作.....(五)是在接待来访群众的工作中,坚持按照工作要求,热情接待来访群众、认真听取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要求、建议。同时,对群众要求解决但一时又解决不了的问题认真解释,耐心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让群众相信政府。

篇3:机关公务员述职报告

一、机关工作人员懒庸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一) 主要表现及根本原因

1. 主要表现

所谓“庸”, 含义是平常、平凡;能力低;无所作为等。主要表现:事业心、责任感不强, 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 在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 不学无术, 不思进取, 不取担当, 无所作为, 得过且过,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缺乏学习兴趣和热情, 不认真学习掌握理论政策和业务知识, 浅尝辄止, 满足于一知半解, 理论脱离实际;是非不分、奖惩不明, 解决问题不敢较真, 责任追究不敢碰硬,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工作思路不清、墨守成规、标准不高, 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低, 不能胜任岗位职责;不敢坚持原则, 不敢触及矛盾, 不愿得罪人, 见到困难就躲, 遇到难题就让。[2]

所谓“懒”, 含义是怠惰、疲倦, 没力气。在公务队伍中, 有些人懒于去补充与更新知识, 吃老本;有些人懒于思考, 工作没有前瞻性, 缺乏创造性和大局观, 工作效率低下, 碌碌无为;有些人不仅懒于干自己的本职工作, 还懒于进社区下基层, 了解真实情况, 对群众漠不关心;有些人懒于开拓创新, 墨守成规, 没有疑问, 没有改变, 没有创新, 有的有一次两次创新之后, 便开始守成;[3]有些人懒于请示汇报, 懒于想办法, 一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 马上打退堂鼓, 推脱责任等等。

2. 根本原因

机关公务员退出渠道不畅, 机构臃肿, 人浮于事, 是造成机关懒庸的根本原因。

(1) 机构改革不彻底, 干部人事管理尚未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机制, 导致公务员队伍膨胀, 财政供养规模急剧扩张。从1982年起至今, 我国政府曾经进行了6次机构改革, 财政供养规模不仅没有减少, 反而急剧增加。仅行政部门的官员规模, 就从1978年的467万人增长到了2009年的1553万人, 增长接近2.5倍, 而同期我国人口从9.6亿人增长到13.4亿人, 仅增加了39.6%。即便在精简力度最大的1998年机构改革之后, 财政供养规模也从1998年的3843万人大幅增加至5400万人以上。[4]据人事部统计, 从1996年实行辞职辞退制度以来到2003年的8年间, 共有1.9374万名不合格公务员被辞退, 每年辞退的公务员占总数的比例仅为0.05%, 公务员的流动率1.25%左右。在国外, 大企业认为5%的人员流动比例才能保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职工劳动态度的改善。[5]如此低的退出数量及比率, 使得公务员队伍膨胀, 人浮于事, 懒庸突出, 处于缺乏活力的状态。

(2) 考核机制不健全, 不称职的公务员得不到应有惩罚。公务员考核通常是年终一次性的集中考核, 平时考核大多流于形式或者根本没有开展, 使得年终考核缺乏依据。公众对公务员的考核也并不乐观, 正如2008年12月3日人民网关于“考核制度能打碎公务员‘铁饭碗’”的调查表明:根据公务员考核制度民意调查, 调查总票数为768077张, 其中, 支持该制度, 认为考核制度促进了公务员的工作效率的占18.1%;投反对票, 认为领导掌握普通公务员命运和这种考核流于形式的, 分别占36.2%和41%;对制度的执行持观望态度的占4.7%。[6]另外, 有些机关单位领导不想得罪人、赢选票, 往往会导致“人人称职”的皆大欢喜局面, 故现实中“两年考核不称职将被辞退”的规定, 并没有真正得到有效落实。

(3) 社会保障等配套机制不健全, 如公务员失业保险制度尚未建立, 制约了公务员辞职、退休、开除等退出制度的有效运转。由于机构改革不彻底, “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退出机制没有普遍建立, 退出的渠道不畅, 导致机构臃肿, 行政低效, 加上领导干部对庸懒现象不敢抓不敢管、怕得罪人怕打击报复, 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干部懒庸。

二、机关治懒庸的必要性

机关治庸治懒, 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也是着力提升政府形象, 提高办事效率的迫切需要, 更是加强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的内在要求。

(一) 是党巩固执政地位的需要

执政党的最大危险之一是精神懈怠、能力不足, 也就是执政党内出现的庸懒散问题。毛泽东曾开出根治“精神懈怠”的药方。1945年, 黄炎培到访延安, 发出周期律的警思:“大凡初时聚精会神, ……继而环境渐渐好转了, 精神也就放下了。”毛泽东回应道:我们已经找到跳出周期律的新路, “这条新路, 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 才不会人亡政息”。[7]蒋介石认为, 国民党的失败, 在于国民党本身的腐朽。他说:“自抗战以来, ……像我们今天这样的没有精神, 没有纪律, 更没有是非标准。这样的党, 早就应该被消灭淘汰了。”[8]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 精神懈怠的危险是最大的危险之一。2012年12月24-25日中央领导在走访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时举行的座谈会上指出, 毛泽东与黄炎培在延安窑洞关于历史周期律的一段对话, 至今对中国共产党都是很好的鞭策和警示。[9]不可否认, “精神懈怠”在某些地方有滋长蔓延之势。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松懈, 害怕艰苦、贪图安逸等, 都是“精神懈怠”的具体表现。其核心就是信仰危机, 人生价值观偏差。[10]

(二) 机关治懒庸是党的事业成败关键

作为一个基层干部, 他们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群众都是看在眼里的, 群众心中有杆秤, 最有分量的就是基层干部。所以, 干部作风是党风的一面镜子, 直接关系我们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近年来, 一些地方发生的重特大安全事故、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较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造成严重后果, 教训极为深刻, 暴露出一些干部作风飘浮、工作不扎实、对群众漠不关心等突出问题。[11]

(三) 推进机关治庸治懒,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 社会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日益凸显, 懒庸积累社会矛盾, 积累执政风险。民生问题往往通过传播而被迅速放大, 一旦处理不好, 轻则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众形象, 重则酿成重大群体性事件, 造成严重影响。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构建和谐社会, 迫切需要各级机关克服懒庸、杜绝懈怠。[12]

三、机关治庸治懒的对策及工作重点

针对懒庸产生的原因, 机关治懒庸的立足点应在于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务员淘汰机制, 增加危机感, 刺激在职公务员自觉祛除懒庸散病, 努力工作。

(一) 要适当提高公务员们退出的比例

一定的淘汰比例能加速公务员的流动, 促进新陈代谢。企业人才流动率达10%, 在国外, 大企业认为5%的人员流动比例才能保持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职工劳动态度的改善。据称, 竞争激烈的华尔街的人才流动比例高达30%至40%。[13]譬如, 2007年4月, 为了提高和改进公务员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 韩国首尔市政府实施了“3%公务员淘汰制”, 这次“动真刀”的举措, 使公务员的工作气氛迅速紧张了起来,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4]为了促使公务员努力工作,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在制定岗位说明书时, 除了规定主要工作职责、任职资格、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之外, 还要进一步明确退出或解聘的情形要求, 同时适当抬高公务员退出比例推行淘汰制, 打破公务员的“铁饭碗”变成“瓷饭碗”, 破除公务员的终身制, 把懒庸散与饭碗挂钩, 真正“刮骨疗伤”, 彻底治愈“官老爷病”。

(二)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强力助推退出。一是量化考核指标

公务员“德能勤绩廉”五项考核中, 除了“绩”较易量化外, 其余指标都难以衡量。考核指标的量化与明确显然是十分重要的, 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只有“连续两年考核不称职将被辞退”的笼统规定, 要想大面积“辞退”不称职的公务员不太现实。因此, 必须出台科学的操作性强的量化考核指标, 把不合格的公务员清退, 给干事的人留出空间。二是规范考核程序。公务员的考核既要有平时考核, 又要有年度考核, 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依据。重视平时考核, 有助于机关推行目标管理, 增强公务员完成工作任务的紧迫感。

(三) 建立严格的干部考核巡视制度

篇4:行政机关公务员的维权之路

关键词:公务员;权利救济;行政救济;司法救济

我国目前倡导的廉政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法治化进程的推进对于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救济的未来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由于我国的历史传统,行政权一直是一个倍受重视的“公权力”,“服从上级”是行政机关的一大特色。我国的行政关系一直沿用的是“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将行政法律关系划分为内部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务员的权利救济只有内部行政救济已不再适应依法行政和人权保障的时代要求。我们应该认识到即使在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中,公务员仍应拥有其作为“公民个人”的基本权利,公务员的法律地位和主体资格是独立的,其权利应该向普通大众一样得到司法上的救济而绝不仅是内部行政救济。

一、公务员行为的定性

内外部行为的划分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有重合的可能。“传统诉讼理论认为,内部行为只涉及内部行政事务,不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笔者认为应以是否涉及公务员的公民基本权利将内部行为划分为纯内部行为和准行政行为的内部行为。传统行政诉讼理论注重对外部行政行为司法救济的研究讨论,而对于特殊群体同样又是普通大众的公务员的司法救济却很少关注。其实,公民经过法律程序进入国家公务员队伍以后,其作为公民的身份及其主体地位并不因而丧失。

公务员的权利救济引入司法审查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将公务员的行为划分为纯内部行为和准行政行为的内部行为对于司法救济有很重要的作用。纯内部行为其实是公务员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管理关系,是一种内部事务的管理,而准行政行为的内部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一样具有可诉性。我国国家赔偿法的颁行,其中关于行政机关对公务员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时,行政机关先行赔偿后对公务员的追偿权对公务员作为公民的私法权益有实质影响,因此也应为其提供司法救济。

二、“特别权力关系”理论下公务员行政权利救济的缺陷

我国行政权受“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影响,公务员的权利如果受到侵害只能寻求行政内部救济,如控告和申诉,他们寻求司法救济的途径被排除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之外,即使运用内部行政权利救济手段,公务员的权利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得到保护,但内部行政救济是由行政机关来处理的,免不了“自己做自己案件的法官”。即使作为公务员权利救济的行政救济,也不能实质地保护公务员的权利,行政救济的受理机关为做出原处罚决定的处理机关,原处理机关的上级机关或同级政府的人事管理部门或监察机关,这些机关仍是行政机关的一部分,违背“自己不能做自己案件法官”的原则。尽管《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规定了可成立临时性公正委员会,但却没有规定申诉控告人有查阅卷宗权、委托代理权、申请回避权、陈述权、辩论权等。虽然《公务员法》中第100条涉及了有关公务员可以提起诉讼,但这条规定仅限于聘用制公务员,大多数公务员仍然被排除在司法救济之外。

三、引入“司法审查”机制,完善内部行政救济

司法救济是公务员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审查可以弥补行政机关内部处理的不独立、不中立,引入司法审查符合“自己不做自己案件法官”的原则。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司法审查”制度,完善我国公务员单一的内部行政救济途径。我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公务员的行政处分不能提起诉讼,我们说引入“司法审查”机制,并不是说任何涉及公务员内部行为的权利受损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而是说那些准行政行为的内部行为可以纳入司法审查,行政机关公务员权利受损首先还是要寻求内部行政救济,当公务员认为内部行政救济依然不能弥补自身权益时就可以让司法救济这道最后的防线来保护。目前,我国对于公务员内部行政救济也并不完善,对于公务员内部行政救济的有关规定也是散见于各个法律法规之中,并没有统一完备的专门的一部公务员权利救济的法律,一套完善的公务员权利救济的机制来维护公务员作为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在法律规定方面,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对于公务员这个特殊群体,用宪法来明确公务员的基本权利也有其必要性。

公务员权利救济不能仅限于内部行政救濟,鉴于内部行政救济的诸多弊端,引入司法审查机制势在必行。公务员单一的内部行政救济途径并不能很好地维护公务员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在穷尽内部行政救济仍得不到权利救济时,司法审查就可以为公务员得不到救济的权利保驾护航,使其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得以维护。公务员容易被贴上特殊身份的标签,在普通大众的眼中公务员只有“权力”,却忽视了公务员作为最基本公民所应享有的“权利”,建立内部行政救济和司法救济相结合的公务员权利救济体系也是大势所趋。

四、结语

随着我国法治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权力关系理论已不能适应我国的法治环境,为适应我国不断推进的法治化进程,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务员权利救济理论,并不是说要完全采用拿来主义,照搬外国的公务员权利救济模式,而是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的公务员权利救济机制构建模式。司法审查是公务员权利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公务员维权还是要穷尽行政救济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武岭,周俊英,沈计岭.《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郭勋瑾.《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构想》.法制与社会,2008,01

[3]张复霞.《完善我国公务员权利救济制度的若干思考》.法制与社会,2009,04

作者简介:

丁怿芳,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12级法律硕士,研究方向:民商法。

篇5:机关公务用车自查报告

根据徐汇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徐汇区监察局、徐汇区财政局、徐汇区审计局徐纪〔〕9号文件,学校高度重视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于6月17日下午召开专题行政会议,进行思想发动,政策宣传,共同学习文件,深入认识文件精神、检查范围、专项治理的`内容、重点要求等,明确自查工作和时间节点。

经行政负责同志深入年级组、教研组、各处室等认真自查,我校没有小金库行为。没有违规收费、罚款及摊派而设立小金库没有资产处置、出租收入设立小金库没有以会议费、劳务费、培训费和咨询费等名义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没有经营收入未纳入规定账簿核算设立小金库没有虚列支出转出资金设立小金库没有以假的发票等非法票据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没有转移资金设立小金库更没有利用小金库资金发放津补贴的行为。学校按照本市《关于印发〈上海市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暂行办法〉的通知》的规定开设银行账户,按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财政票据的规定管理和使用财政票据。

对以上自查结果,学校召开两委会进行了通报,并在此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同志填写《徐汇区教育系统治理小金库自查情况表》、《单位小金库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银行账户清理自查表》和《上海市财政票据使用情况表》,学校校长、书记、支委纪检委员、会计、报帐员等同志在《治理小金库自查情况表》上承诺签字,确保上报材料的真实性。

篇6:机关公务员述职报告

省公务员局: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公务员局《关于做好行政机关公务员法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的通知》(川人社发〔xx〕19号)下发后,我们赓即将文件精神向市委、市政府领导作了汇报,其贯彻落实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按照省上的要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迅即作出安排部署,认真对照狠抓落实。在各县(区)行政机关公务员主管部门和市级各行政机关及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严格按照《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切实做好迎接行政机关公务员法执行情况检查相关工作的通知》(巴人社发〔xx〕73号)开展自查,并提交自查报告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综合汇总,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做法与成效

(一)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切实加强组织协调

公务员法正式施行以来,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和省上的统一部署,坚持思想先行、认识先导,扎实推进实施的组织领导工作。于xx年4月初报请市委、政府同意,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为副组长,市政府办、组织、人事(人社)、财政、纪委、宣传、编办、法制办等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xx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刻制了“xx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印章,同时从有关部门抽调8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四县(区)亦成立了对应的领导及办事机构,抽借专门人员,确保了整个工作有组织领导,有专门班子,有专职人员,有办公场所,为公务员法的顺利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此项工作开展五年多来,尽管市级相关领导成员因工作发生变化而先后三次调整人员分工,但依然确保了机构不变、力量不减、工作不断,使此项工作领导有力、机制不乱、工作规范。

(二)努力抓好系统学习,规范建立管理制度

通过全员培训,系统学习公务员法,国家和省、市有关领导指示精神,以提高广大公务员知法守法的自觉性,我们主要把握了四个方面:一是管理先行,掌握基本要领。领导机构和业务人员先行学习,掌握了公务员法颁布的重大意义、立法背景、基本内容、上级机关的总体安排和本地本部门(单位)实施公务员法的操作要领。二是集中培训,推进全员学习。在xx年4月集中一个月时间,分5期对市政府部门及相关单位担任正科级及以下职务的810名国家公务员进行了全员学习培训,并调训四县(区)公务员法骨干辅导员130名。五年来,全市共开展公务员法和相关业务知识学习宣传教育培训282场次,共计培训18000人(次),达到了全市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普遍轮训一次以上的目标。三是全面考试,力促学习深入。组织全市行政机关担任乡科级正职及以下公务员及参照管理工作人员共11800人参加了公务员法知识考试,参考率达到100%,考试合格率达99.8%。四是多措并举,提高学习效果。每年对新录用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进行公务员知识培训学习,共培训1456人。在xx人事网开辟了法规宣传专栏,将《公务员法》等配套法规文件进行解析,摄制专题讲座片在xx电视台播放,在xx日报刊发学习情况稿件15篇。在下发专门文件的同时,制作问答题进行知识测评,有效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全市10320名公务员、2810名参照管理人员参加了学习培训,极大地提高广大公务员对公务员法的认知水平。

在全员系统培训学习的基础上,规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一是吃透精神,宣传到位。及时转发国家、省公务员管理部门公务员登记、参照管理人员登记等相关文件,把政策交给群众,做到政策知晓到位。二是出台办法,科学操作。结合xx实际,先后制定了xx市市级机关“四种情况”人员公务员登记的《会议纪要》(巴公法会〔xx〕第1号、《关于进一步清理核实申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有关情况的通知》(巴人公〔xx〕136号)、《关于认真做好集中审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工作的通知》(巴市组通〔xx〕66号)和《关于调任公务员暂行规定》等一系列规范管理的制度文件。三是抓住关键,巩固提高。切实抓好两次集中审批登记,即xx年首批公务员登记,xx年参照管理单位人员集中登记,坚持严格政策界限不放松,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四是公示承诺,维护稳定。对参照管理中存在社会关注度高,涉及个人条件因素多,普遍反映强烈,以及考试分数偏低等情况,采取自下而上公开评议,逐级考核,四县(区)和市级部门均公开承诺等办法,有效确保了参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拓展渠道广纳贤才,探索完善进入机制

自xx年起,我市每年都按照上级要求进行一至二次公开考录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完善考录体系。一是建立机制,规范考录。建立了招考计划、职位设置、学历条件、笔试面试、资格审查、体检录用以及《xx市人事考试诚信记录采集与管理办法》和《xx市人事局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巴人发〔xx〕14号)等一系列公考机制,确保公考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培训考官,公正评判。先后三次培训市、县(区)公务员面试考官205名,人事特约监督员、纪检干部、人大代表等直接参与面试,力求公正评分,并在面试当天,按候选考官差额多于应选名额20%的办法实现主考、考官、考务组别及考生等多项电脑随机抽签,有效杜绝了违规违纪现象发生。三是透明操作,提高效率。坚持依托互联网和新闻媒体搭建服务平台,实现了考试信息的快速传递,全面实现了网上公告、报名、缴费、公布成绩,并在面试环节采用电脑计分和考生签字确认办法,有效提高了服务效率。四是调整结构,优化队伍。加大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公务员力度,逐年提高具有两年以上基层经历人员的招考比例。我市xx年公考公务员中,南江县、通江县面向服务基层“五项目”人员招录乡镇公务员的比例占到应招人数的25%。同时,较好完成了公安机关大规模补录工作。5年来,我们坚持“凡进必考”制度,有效加强与联合公考机关,特别是市委政法委的工作合作。全市共公考公务员1456名,队伍人才结构得到优化和改善,公务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五是从严调任,优中选精。近年来,我们严格按照《公务员调任规定(试行)》对市、县(区)调任的科级干部,着重把握担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年以上或担任副科级(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八级职员)以上职务人员,年龄控制在40岁以内,并按选拔任用县级干部程序进行考察审核,坚持从严控制,优中选精。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和县(区)等已调任的18人中,均表现突出,无不良反应。六是注重安全,规范考试。在人事考试期间工作人员轮流值守试卷保管库,认真记录历次考试科目,试卷数量,试卷领取人,存放人的详细情况。同时加强防火、防盗、防潮、防蛀,确保试卷完好无损,领取试卷坚持两人到场,确保了人事考试规范安全,无一事故发生。

(四)规范进行人员登记,轮岗交流激发活力

一是把握环节,规范登记。对公务员登记是确定个人身份的根本措施。因此,在实施登记中,我们着重把握了三个环节,即首批集中登记环节、首批参照管理登记环节和新录用(调任)环节。五年来,我市共办理了全市行政机关7743名公务员和2096名参照管理人员的登记工作,重点化解了通江县财政局人员编制不明的矛盾,所登记人员确保了职责、编制、供给“三要素”齐全。同时,针对违纪人员逗硬惩处,共办理公务员退出备案12人(次)。日常登记工作已步入常态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二是竞争上岗,激发活力。市委于xx年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机关中层干部及重要岗位工作人员轮岗交流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在同一科室同一职务满5周年的,担任正科职累计满6周年或同一科室累计满8年的应轮岗交流,原人事局机关于xx年至xx年先后两次全面进行了轮岗交流,均采取述职评议、竞争上岗的方式进行,32名干部无一人在原岗位工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垂直管理期间,县(区)局“一把手”全部实行异地任职,局中层干部任职均按照职位公开、民主推荐、资格审查、演讲竞聘、组织考察的程序竞争上岗,竞争上岗率达100%。今年初,市公安局再次进行轮岗交流,并对竞争上岗职位人员进行了包括计算运用在内的综合考试,有效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工作激情。五年来,全市行政机关轮岗交流面已达99%以上,轮岗交流总人数达4100余人(次);三是公开遴选,能者优先。从xx年至今,我们与市委组织部协同,先后从县(区)以下机关通过公开考试,民主测评、严密考察,共遴选公务员50余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五)不断完善评价体系,科学运用考核成果

一是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分管领导,承办科(股)室和具体责任人,细化考核内容和标准,如我局信访督件的限时办结和引才、引智、引资等任务的完成就是其中考核之一。二是绩效管理,量化考核。引入绩效管理理念,在考核方法上强化量化考核,对考核等次标准进行细化和量化,如巴州区早在xx年就将量化考核纳入年度考核全过程,并把公务员的口碑形象和精神作风作为评价依据,做到了考核内容与考核结果的有机统一。三是民主测评,褒奖优秀。把平时的绩效考核与年度个人述职、民主测评有机结合起来,对优秀等次指标按单位在编人员的15%以内确定,对市级部门和县(区)单位按年度目标任务考核被评为优秀单位的可按20%评选优秀等次人员,仅xx年市本级行政机关(参照管理人员)参加考核1297人,评优秀等次213人,优秀比例为16%。五年来,全市共有4300余人(次)被评为优秀等次,均给予嘉奖,并按公务员奖励规定兑现800元奖金。在今年5月19日,省委、省政府在成都召开的第四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表彰大会上,我市10名个人3个集体获表彰。我们拟对连续三年评为“优秀”等次的351名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予以记三等功一次,每人给予1500元的奖励。五年来,全市政府系统经过公务员主管机关统一归口管理上报了拟表彰奖励共92个集体、150名先进个人,均无不良反应。同时对违纪违法受到刑事处罚者,全部予以开除;年度考核连续不称职者,按照规定给予了辞退处理。

(六)奋力落实培训纲要,多种形式强化培训

一是常年办班,教学多样。我市以公务员培训中心为公务员培训教育的主要阵地,常年办班,多渠道、多途径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全方位提升公务员整体素质,进一步深化四类培训。xx年以来,市、县(区)邀请省以上专家学者到市县(区)授课达282场次,受培训公务员达18286人(次)。近五年来,每两年举办一期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共对269名新任副科级以上公务员进行了任前培训,每年对新录用公务员做到先培训后上岗,公共科目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10天。二是依托平台,落实制度。为保障全市各类人才培训教育制度的长期有效实施,市、县(区)结合机构改革新设立了培训教育机构,配备专门工作人员,明确分管领导和培训制度。并从xx年起依托省公务员培训中心组建网络平台,对全市公务员公共科目的培训全部要求采用网络培训的方式进行,参训率达95%。与此同时,我市对公务员管理部门的人员除了参加省上组织的各项调训外,还要求各科室人员以社会化选学和脱产参加各项业务学习,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三是细化纲要,明确目标。加大对在职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力度是新阶段和“十二五”时期公务员培训教育的既定目标,我们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xx-2015年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纲要的要求,以提高培训质量为主线,不断提升公务员培训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全面落实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任务,奋力落实培训纲要内容,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为xx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提供坚实保障。

(七)严明纪律逗硬惩戒,不断完善退出机制

一是违纪处理,逗硬惩戒。我们严格按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公务员考核规定,凡xx年6月1日后,行政机关依法被判刑罚的,一律给予开除处分。平昌、南江县逗硬执行规定,及时办理涉及人事处分人员文件,不留后遗症。五年来,全市共有200余名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违规违纪受到警告以上处分,其中受开除处分27人,由于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分适度,均无一人申诉控告。二是退出严明,管理到位。我们严格按照中组部、人社部关于印发《公务员辞去公职规定(试行)》的通知和《公务员辞退规定(试行)》,对自愿申请辞去公职的,其人事关系留在人才交流中心,为再次就业提供相关保障。同时对因考核违纪等原因,予以辞退,并发给不超过24个月的辞退费。五年来,我市辞职x人,辞退x人。

(八)从严把握报批条件,参照管理顺利实施

一是集中报批,如期办理。截止目前,我市行政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已批准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x个,除x个单位已进行人员登记外,纳入首批集中审批的x个事业单位已按照参照管理的相关要求全面实施人员登记。我们严格按照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关于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问题的通知》、《关于严格确定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范围的通知》进行从严申报,在实施过程中按市委、政府领导及巴公法会〔xx〕第1号会议纪要的要求,坚持“统一划线,按编登记,合格优先,阳光运行”的原则,全市x名参加人员登记考试,按照划定的x分为合格分数线,共x人合格,x人不合格。为切实做好这项涉及众多层级、众多单位、众多人员相关利益的工作,我市先后三次召开大会,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制发了《关于认真做好集中审批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登记工作的通知》等多个专门文件,层层签定责任书,确保稳定大局。同时,我们依据省局《关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机关公务员法实施工作有关问题的答复意见》处理相关问题,有效化解了登记中各类人员身份的矛盾。通江县在参照管理登记中针对县城建监察大队人员考试分数偏低等情况,充分做好稳定工作,确保了参照管理整体推进。截止xx年底,四县(区)和市级考核及考试考核合格人员已按要求全面完成了登记工作。二是零星申报,普遍期待。xx年至今,我市共零星向省公务员局报送了市老委办、四县(区)水产渔政局和市天然林保护中心等15个单位申报为参照管理,从职能和法律规定看,基本符合参照管理要求,有的属已批准的同一类型的参照管理机构,因此广大干部职工普遍期待。

(九)加强日常规范管理,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一是勇于实践,认真总结。近年来,我们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探索实践,撰写了调研文章《xxx》等文稿被报刊刊用,在人社部举办的为“十二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划建言征文中,《xxx》被《xx》首篇刊载。每年市和县(区)公务员主管机关分别都有2-3篇理论文章和5篇以上新闻稿件见诸报刊。特别是我局和南江县、通江县狠抓宣传工作,理论调研和宣传工作卓有成效。同时,坚持将理论成果运用到实际管理中,收到良好效果。二是改进手段,强化管理。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登记后普遍纳入了信息化系统管理,年报统计初步形成平台,函件文书统一格式,公招信息实现网络发布,公文交换依托党政信息平台,初步建立了与时代同步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同时将人员身份岗位管理纳入与财政和编制部门共享平台建设。xx年,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将全面实施,也必将通过办公的自动化实现工作的高效化。三是理顺关系,设置机构。由于我市机构限数,与全省少数市州一样,拟设xx市公务员管理办公室,内设三个职能科室,办公室主任拟按副县级配备,县(区)亦设公务员管理办公室,拟按副科级配备干部。我们坚信通过推进公务员法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对公务员服务的职能、业务关系和机构设置将逐步理顺。

(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致力总结新鲜经验

一是积极监管,严格任用。自去年以来,市级行政机关和所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人员晋升非领导职务,包括主任科员和副主任科员,均严格按科级领导职务职数50%的比例进行控制,不搞“满堂红”。对县(区)副科级以上干部向行政机关调任,由市公务员管理机关进行考察,有效避免了调任干部中存在的弊端和问题。二是积极探索,针贬时弊。市本局会同市审计局、市文化局和巴州区积极从公务员管理工作如何创新发展提出了系统的理性思考,坚持“务虚与务实结合,创新和规范并举”,做到探索性工作重在创新,日常性工作重在规范,具体性工作重在落实;“四类八种”突出了时效性和针对性;“以制度管事,以职责管人”找准了改进工作和加强内部管理的切入点。尤其是针对当前公务员管理中存在的“该登记不主动登记,不该登记要求登记,工作调动被动登记”、“不符合条件要求进行公务员调任”以及有关公务员日常登记、调任中省、市均无具体执行文件和欠规范管理等问题,明确提出探索形成了《xx市公务员、参照管理工作人员日常管理暂行规定》和《xx市公务员调任规定》等规范性文稿,力求从机制层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既是解决目前公务员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办法,又是与时代发展相合拍的措施。三是自警自励,查找差距。我们进行了三查三改以提升服务效能。一查工作的社会满意度,改进现有工作主动增添措施;二查为考生服务、为群众给力不周,改进作风避免网络恶意炒作;三查办事效率环节,改进方法树好队伍形象。尤其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为目标,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而形成服务群众的“快枪手”,坚持原则的“监督员”,维护稳定的“消防队”,打造过硬队伍,争创一流业绩,树立良好形象。

我市在贯彻实施公务员法中,通过坚持一系列注重实效的有效做法,切实纠正了一些落后的传统观念和管理方法,逐步确定了依法管理导向,增强了各级领导干部和实施单位依法管理意识,确保了公务员登记入轨如期完成,公务员能力素质上了台阶,公务员队伍作风不断转变,进而落实到市委提出的“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建设‘两地两区一中心’”的工作实践之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贯彻实施存在问题与差距

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从法律层面规范了公务员队伍管理,有效激发广大公务员忠于人民,恪尽职守的工作责任,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但在工作实践中,也还感到尚需完善的地方。一是《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中组发〔xx〕7号印发)第四章第十九条第二款中规定“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副乡科级职务两年以上”。而第六款中又明确:“晋升主任科员职务,应当任乡科级副职或者副主任科员三年以上”。这样,副科级干部担任非领导职务反而比担任实职要长,尚不尽科学。二是考核大多还保留在年度划票上,考核缺乏实际指标;三是行政机关工勤人员要求发放津补贴的愿望普遍强烈,全省应有具体的统一政策,以保公平和谐;四是公务员交流不畅,参照管理单位人员向行政机关流动,不宜再走调任的路子;五是参照管理单位考试未达到市州划定合格线而未登记人员亟待妥善处理。

三、今后工作建议与意见

新形势、新任务为公务员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公招考录工作面宽量大,处于难点、热点、焦点之中,占了公务员管理的半壁河山。为此,我们对现有公务员管理、机构设置、力量布局和人员管理等方面提出以下建议:

(一)出台配套政策。建议上级主管机关修订完善职务升降规定、日常登记和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文件,以便统一规范操作,避免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执行政策不一致,造成相互攀比、相互脱节等现象。

(二)建立远程培训。通过建立开放远程培训网络,实行学时学分登记制度,严格考试考核,把培训使用与考核挂钩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三)出台激励政策。及时制定出台县处级以下职务层次的公务员享受上一级职务非领导层次的工资、住房、医疗等生活待遇的具体规定,以便加大职务职级并行的施行力度,拓展晋升通道,避免千军万马同挤职务晋升“独木桥”的问题。

(四)改进考录服务。在公招公务员的时间安排和服务方面尽可能更优化一些,使广大考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条件报名参考,同时对考生个人信息与市(州)公务员主管部门共享,避免考生疑虑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五)规范机构设置。按照国家、省、市三级一致的原则设置名称统一、人员编制配备科学的公务员管理机关,以便更好地肩负起日益繁重的工作职责。

上一篇:疾控中心解放思想下一篇:面试官在面试中如何提出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