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2024-05-26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共14篇)

篇1: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观音堂卫生院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督导检查制度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对全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及可及性,推动全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本监督检查方案。

一、监督检查的目的

逐步建立全乡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监督检查制度,指导和督促相关科室、社区卫生室认真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规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居民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同时将监督检查结果作为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经费的依据,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监督检查原则

㈠、坚持科学、合理、有效。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关要求科学合理制定了本辖区监督检查实施细则,有效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㈡、坚持客观、真实、公平、公正。公开监督检查程序、内容、标准,监督检查过程要坚持实事求是,监督检查结果要客观反映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落实的真实情况。

㈢、坚持全面监督检查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对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机构的日常管理,通过全面监督检查促进相关科室、社区卫生室服务能力的不断提高。

三、监督检查内容和监督检查对象

监督检查内容:一是任务完成情况,以乡卫生院下发的《观音堂卫生院2013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及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二是项目资金和财务管理情况,主要是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对基本公共卫生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要求服务机构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完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项目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账册清晰,原始凭证真实,资料符合规定;三是项目实施效果。主要包括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利用率和满意度等。监督检查对象为辖区内所有依法注册的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室和相关科室。

四、监督检查方法和时间要求

监督检查方法:采用相关科室、社区卫生室自查、检查监督检查评估的方法进行。监督检查小组由乡卫生院相关人员组成,实行每月一检查,考评机制。

五、监督检查结果及应用

10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每项标准分100分,监督检查得分≥80分、70-79分、60-69分、≤60分对应监督检查等级“优”、“良”、“中”、“差”。乡监督检查小组应及时将监督检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结束无异议后,监督检查结果将自动生效。监督检查结果作为对村卫生室核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以及表彰的依据。监督检查小组对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监督检查对象查明原因,及时整改,完善相关制度。监督检查发现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视情节轻重,作出处理。

六、有关要求

㈠、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督检查工作,充分认识组织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性。

㈡、健全机构,完善制度。成立由卫生院牵头各相关部门参加的监督检查组,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㈢、加强宣传,接受社会监督。要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宣传,不断提高群众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知晓率和利用率,并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㈣、加强督导,执行问责制度。卫生院成立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督导组。对项目责任领导,责任人实行责任倒查,执行问责。

篇2: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管理,为了严格公共卫生操作,规范监督工作行为,扎实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有效保障农民健康水平。根据省、市《关于山东省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要求的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监督检查,是指我院公共卫生服务科派出的检查组或人员,对各村卫生室及院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进行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 监督检查定期开展,并按本院制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法,每月对村卫生室及院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督导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评估,考核及督导检查结果作为经费拨付的主要依据。

第四条 具体监督检查由公共卫生服务领导小组负责实施,检查组由公共卫生服务科人员组成。

第五条 监督检查的内容是各村卫生室及院内科室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日常管理等工作中,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内部管理制度的情况。具体包括:

(一)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使用及管理情况;

(二)健康教育工作进度;

(三)预防接种情况;

(四)传染病防治开展情况;

(五)妇女、儿童健康管理、随访情况;

(六)慢性病人登记、随访情况;

(七)重性精神病登记管理情况;

(八)项目实施效果;

(九)对上级及以往检查提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十)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十一)其他需要检查的事项。

第六条 在实施检查时采取不通知,随机抽查,电话、入户随访等形式。

第七条 检查组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确定检查重点。第八条 被查卫生室及院内科室要积极配合检查工作,按检查组要求及时、全面、客观地提供有关档案、文件、登记册、报表、账簿及其他相关材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

第九条 实施监督检查,应依照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及省市县文件要求进行。

第十条 检查组在实施检查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院长请示汇报;如发现被查卫生室、科室或个人有重大违纪行为,应当立即向院长报告。

第十一条 检查组检查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特殊情况可延长到7个工作日内),形成内部检查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查的范围、内容、方式和时间;

(二)被查科室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的主要内容;

(三)认定被查科室违规行为的基本事实、以及认定依据、2

证据和处理建议;

(四)检查组认为应当报告的其他事项;

(五)检查组组长签字及报告日期。

第十二条 被查卫生室及科室应按检查结论通知的要求,积极进行整改落实,认真研究检查报告提出的管理建议。

第十三条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坚持原则,依法处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检查人员要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得徇私舞弊、玩忽职守。检查组人员在执行检查中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保密规定,在执行公务中取得的与被检查科室有关的资料不得用于与检查工作无关的事项。

第十五条 被查者有关人员要积极配合检查工作,不得瞒情不报,不得提供虚假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挠检查。

第十六条 检查工作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检查组要将收集的检查资料全部移交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归档。

篇3: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为推进依法行政, 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福建省从2003年开始启动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 卫生监督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1. 卫生监督网络逐步建成

目前, 福建省已建立省级、9个设区市和84个县 (市、区) 卫生监督机构, 在300多个乡镇、街道启动了农村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卫生监督网络。

2. 卫生监督队伍初步建立

福建省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共核编2000名, 现有在岗人员1848名, 通过实行统一着装与标识、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塑造了良好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形象。同时, 严格准入标准和培训教育, 目前全省卫生监督队伍中76%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 为维护公共卫生秩序和医疗服务秩序提供了良好的人才保障。

3. 监督执法范围不断扩大

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范围由单一的公共卫生监督逐步扩大。具体包括依法监督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共场所、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学校卫生、消毒产品、生活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传染病防治、为医疗服务市场的正常运营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对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采取了严厉的打击措施。各级别的卫生监督机构至上而下共同承担着全省30多万家监管对象的经常性或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较好地维护了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秩序。

二、福建省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1. 卫生立法不完善

目前, 福建省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早期制定的, 不能适应经济发展新时期所带来的一些新问题, 行政处罚的手段和效果也都存在着一定的滞后, 不能有效的起到预防的目的。卫生立法是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基础, 只有卫生立法不断完善, 才能保证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在建设过程中有法可依。

2. 业务用房短缺

据统计, 福建省84个基层卫生监督机构中, 有73个县没有业务用房 (占86.90%) , 均为通过临时借用或租用场所办公, 监督机构平均业务用房面积与标准相比缺口近80%。业务用房不足, 造成功能分区缺失和混乱, 给案件受理、证据保存、行政许可受理等业务带来了不便, 制约了监督执法工作的开展。

3. 基本设备、装备配置不足

福建省目前大部分基层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车辆、取证工具和现场快速检测设备等严重缺乏和落后。目前, 基层卫生监督机构的快速检测设备配备率约为5%-15%, 执法取证工具和办公设备的配备率约在35%-50%之间, 执法车辆配备率约35%。基层监督机构的基本设备、装备低于国家的装备标准, 制约了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效率和水平的提高。

4. 卫生监督力量不足

福建省县级机构现有卫生监督员1475名, 每万人卫生监督员编制数仅0.41名, 与国家的标准有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随着农村基层地区卫生监督工作监管范围和内容的逐步扩大, 每名监督员平均要监管270多家单位, 加之部分生产单位流动性大, 卫生监督任务十分繁重。

5. 卫生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基层卫生监督专业有着技术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在执行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时, 都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知识作为支撑。卫生监督人员不但要具备相当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必须要拥有一定的法律知识, 计算机应用的相关技术。在社会发展迅速的新时期, 基层卫生监督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专业不够丰富, 结构不够合理, 整体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分析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基本包括计划免疫, 妇幼保健, 院前急救和采供血, 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在2011年, 卫生部又进一步扩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对象将由0-3岁扩大到0-6岁, 增加孕产妇和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项目。此外还将为农民工及其子女等特殊人群提供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等服务, 为居住时间超过6个月的流动人口提供建立健康档案、老年人保健和慢性病管理等服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范围和内容也将不断的完善和扩大。

2.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内涵分析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内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第一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人生健康的权利。这意味着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权利都是相同的;第二是明确合理、规范、有效的服务内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是依据广大公民对健康的需要和政府的财力确定的, 既有面向普遍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 也有面向单独个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如疫苗接种) 。所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内容上是依据公民的健康需要提供, 而不是每个个体都将得到完全无差别的公共卫生服务。

3. 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与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关系

(1) 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目前, 我国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而这些问题很多一部分就在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基层开展进程缓慢, 实施起来有许多困难。所以要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就必须从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着手, 打好现实基础。

(2) 完善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是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体现。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结构, 导致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要想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首先就必须从条件较为落后、卫生事业发展较为滞后的农村出发。而完善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正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在基层的具体体现。

(3) 提高基层卫生监督技术是有效率地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技术支撑。目前, 我国在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效率低下、重复浪费的情况。而提高基层卫生监督技术, 保证了卫生监督工作的有效展开, 无疑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 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特别是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从根本上为基层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提供了保障, 有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为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创造更好的条件, 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更好、更快地实现。

四、对策建议

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1) 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关键在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政府是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 要把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统筹考虑。

(2) 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质量上的主要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在政府保证了财政投入下, 努力加强机构建设、设施设备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 狠下功夫, 着力提高服务质量, 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取得预期效果。

2. 加快和完善卫生立法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只有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对卫生法律法规的新需求, 才能切实做到提高整个社会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卫生立法部门应当根据社会的现状, 逐步修改、补充和完善现行的法律法规, 使卫生法规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各项卫生工作只有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才能不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的有效性。

3. 加大基层地区财政投入

城市与基层地区县在基本公共卫生的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实践中, 应该根据基层地区的卫生监督队伍建设状况和医疗状况加大对基层地区的投入力度, 为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部门协调工作, 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基层卫生监督资源的投入, 解决卫生执法专项经费、人员和工作经费问题, 积极做好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办公用房、执法车辆、取证、快速检验监督设备、通讯工具、防护装备、网络建设经费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为基层卫生监督综合执法提供物质保障。

(2) 健全基层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强化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 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各级政府的政绩考核中, 促使政府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纳入政府的主要工作之一, 从而能加强政府的投入力度和重视程度。根据经济水平、医疗技术水平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的发展, 建立稳步的筹资增长机制, 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顺利提供。

4. 建立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

鉴于目前我国卫生人员在培养、配置与流动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以及加大基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对我国现阶段卫生人员提出的种种挑战,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对卫生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利用开发, 以促进基层卫生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尽快实现。

(1) 调整卫生人员培养结构, 从专业和数量上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供给。为适应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现的要求, 应该在提高培养层次、实施医学人才的精英教育的同时, 优化专业结构, 适当增加护理、康复、公共卫生、全科医生等卫生人才的培养, 满足目前急需解决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供给的需求, 从卫生人员的专业和数量上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篇4: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在曹县卫生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存华的带领下,参加一體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场观摩会的与会人员,深入到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倪集乡宋炉庙村卫生室、青菏办事处钟口村卫生室、普连集镇普连集村卫生室,对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现场观摩,旨在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交流经验,深入扎实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工作,确保人民群众享受到由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所带来的实惠。该县卫生局党组成员胡树营、武歩海出席现场观摩会,该局机关有关股室负责人、全县各乡镇卫生院院长、分管院长参加现场观摩会。

刘存华一行认真听取卫生院负责人、卫生室负责人的工作汇报,查看村卫生室规划布局、整体设置等情况,详细了解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采购配送、药品配备、业务收入、群众受益等情况,关切询问一体化村卫生室负责人在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刘存华与正在村卫生室看病治疗的群众亲切交谈,安排卫生院负责人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狠抓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工作,为人民群众创建一个温馨舒适、科学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环境。

刘存华在曹城办事处王乐田村卫生室表示,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降低人民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的有效途径,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工作理念的深刻体现,扎实有力地抓好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不但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该县各卫生室要本着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态度,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地抓好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

刘存华强调,与会人员要认真听、仔细看,学习推进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的先进经验和有益探索,把好的做法、好的经验带回去,结合各自乡镇的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机制,全力抓好贯彻落实,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防治必需、负担得起、使用放心的基本药物,科学稳妥地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推行深入。

刘存华要求,各卫生室要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着力将一体化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科学引导人民群众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规范工作程序,科学探索先进的管理办法,提升工作效能;强化工作措施,促进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深入开展。各卫生室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讲发展的高度,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放在心里抓在手里,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工作原则,深入基层主动了解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所求,真心实意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各种难题,全力维护好卫生事业和谐发展的良好工作局面。各卫生室全面加强新农合精细化管理工作,确保新农合制度发挥出最大化的惠民功效。

篇5:学生日常卫生检查制度

一、指导思想:

为了践行科学发展观,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源头抓起,从主体改变;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健康与卫生意识,提高个人素养,带动我校整体卫生水平的提升,塑造健康人格,创建和谐校园、绿色学校,本学期特制定九中学生个人卫生检查制度,旨在将工作落实到细节,以此来强化养成教育。

二、检查项目:

1、学生衣帽整洁、胸卡佩戴端正,如发现衣帽不整洁或胸卡未戴,每人次扣1分。

2、男生留平头或前不过眉侧不过耳后不过颈,女生头发要梳洗平整,如发现头发凌乱;发型奇异;不符要求,每人次扣1分

3、勤剪指甲、勤洗澡,脖子、手、脸干净,个人卫生差者每人扣1分。

4、课桌上学习用品整齐,座位下清洁。发现一处整洁的每人次扣1分。

5、不乱买零食、乱吃零食,如有发现,每人次扣1分。

6、不往环境区内乱扔纸屑、食品袋等杂物,发现乱扔者每人次扣2分,发现以上垃圾未捡的扣1分,发现有人主动捡起以上杂物,每人加1分。

7、楼内、室内随便扔纸、食品袋、粉笔头等杂物,或从楼上往下倒脏水、垃圾等,一经发现每人次扣1分。

8、严禁在室内外墙壁上乱抹乱涂乱画;随地吐痰者,发现一次扣1分,并限时清除干净。

9、按时完成卫生值日任务,清扫认真。如发现不认真值日,玩耍、打闹者,每人次扣1分。

10、住校生被褥、床铺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一处不当的每人次扣1分。

11、在校就餐的学生要将餐具放在指定位置,摆放整齐,不乱扔废纸。如发现违规者每人扣1分。

12、见到破坏环境的行为,主动制止(但要讲究方法,言行文明);发现主动制止者每人加1分。

三、检查形式:

1、班级建立日检制度,每天到校后由卫生委员负责检查个人卫生并有检查记录。

检查小组每天要检查每班的卫生检查记录,没有记录就每次扣除本班1分,有违规的没被纪录的,每人次再扣1分。

2、学校卫生部检查小组不定期检查,利用课间或自习课检查。

3、就餐卫生由值班老师检查。

四、检查人:

1、班级--------本班卫生委员

2、检查小组--------校学生会卫生部成员

篇6:卫生室日常管理监督制度(模版)

卫生室日常监督与定期检查制度

一、为进一步规范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水平,保障群众医疗卫生安全,满足城区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需求制定本制度。

二、广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常监督小组为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和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和通报的责任部门,负责对我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各村级卫生室的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日常医疗卫生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情况与工资绩效考核相挂钩。

三、监督检查重点内容

(一)社区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二)社区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工作的动态管理;

(三)社区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医疗文书书写质量;

(四)社区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传染病防治工作;

(五)社区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药品使用质量与处方调配管理;

(六)社区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医疗废物处理;

(七)社区服务站和村级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情况;

(八)居民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工作和医疗卫生工作的满意程度;

四、监督检查方式

1、采取每月一次的日常不定期检查;

2、实行工作过程全程监督,督促各项制度的落实,抓好内部监督,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设立举报箱,公布投诉电话,接受社会和群众的广泛监督;

五、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广饶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问责 制度》和《广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室日常监督管理方案》的规定予以理。

篇7: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为了进一步推进管理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深入开展,按照盟卫生局《关于印发锡林郭勒盟201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方案的通知》要求,2012年8月30日、9月3日由计生卫生局刘志宏副局长任组长,财政局社保股、计生卫生局基妇股有关人员组成的督导检查组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哈、贺两场卫生院及其所辖的五个卫生室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

督导检查组在为期两天的督导检查中分别对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检查,检查过程中对未达到标准的卫生室进行了指导,同时对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也提出了合理化建议。据了解,截止目前管理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达到了88.3%,高指标完成了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制定的标准。

检查督导过程中还了解到,目前在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还通过上门随访服务等多种形式对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跟踪诊治;针对健康基本知识和技能及辖区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发放健教宣传资料;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救等健康指导;对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定期进行随访,并对他们进行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等健康指导;对辖区内重牲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对在家居住的重牲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这些措施和举措

在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的同时也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区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目前,虽然管理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从总体上己经步入了正常运转的轨道,但从督导检查情况来看,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簿弱环节。例如,居民健康档案的质量有待加强。存在村室人员年龄偏大,知识层次低的现象。虽然村室人员基本掌握了建档流程、方式和方法,但建档内容缺项。存在着重建档、轻使用的问题,许多档案未能及时更新。不少群众对公共卫生服务认识不足,接受程度不高;同时,重点人群的随访不到位。按照项目方案要求对65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及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三个月随访一次,并且要给予体格检查和健康指导;但督查中发现一些村室随访次数不够,健康指导不到位。宣教次数不够,形式不够多样。

篇8: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关键词: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社区卫生服务,东莞,社区首诊制

2008年东莞实施医保改革, 建立了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但改革能否持续深入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作用, 很大程度受到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的影响。同样, 医保改革也制约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在这种形势下, 东莞政府决定实行门诊医疗保障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捆绑运作, 进一步与卫生服务体制改革联动。

1 社会基本医疗制度下东莞社区卫生服务的创建

东莞建立的统一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其性质和目标决定了其缴费比例低, 统筹基金盘子小。同时, 东莞的基本医疗保险实行门诊统筹和住院统筹, 将基本医疗保障的范围扩展到社区门诊医疗。另一方面, 为了保持和提高参保人原有的受益水平, 参保人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仍处在较高的水平, 门诊报销最高比例达到70%。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体现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的优越性同时保持统筹基金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努力降低医疗费用成为东莞政府必然的选择。所以2008年在确立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 政府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并且将门诊统筹与社区卫生服务捆绑运作。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前, 基层的医疗机构主要包括医院的门诊延伸机构、民营的门诊部、村集体的卫生室。这些基层医疗机构大多是院办院管, 存在很多体制性问题。传统合作医疗制度、村卫生室和赤脚医生队伍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集体经济的衰落而衰落后, 政府投入不到位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大都自负盈亏, 公益性淡薄;公共卫生因院办院管的体制问题, 医疗机构主要以治为主, 公共卫生薄弱。基层医疗服务不能满足人们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加剧和非法医疗机构的肆意横行。

早在几年前, 东莞曾尝试广泛设置社区门诊服务机构。但由于医保制度未能及时介入, 全市设置的250多个社区门诊服务机构, 运行遇到很大困难。东莞的医疗卫生资源, 仍然向市、镇两级的大医院集中。为此, 当医保改革持续深化时, 东莞积极探索医疗卫生和医保改革的联动, 2007年东莞市将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成“政府办政府管”的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 隶属于镇街政府, 由镇街政府负责行政管理运作。2008年, 由财政投入约5.9亿元重建政府办、政府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 并实行医保直接介入。全市政府办、政府管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将被确定为东莞医保的门诊定点单位;全市医保年度筹集的门诊统筹基金全部用于支付参保人在这些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医的基本医疗费, 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为便利的医疗保障。

2 社会基本医疗制度下社区卫生服务东莞模式

2.1 目标定位

2007年东莞市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位成“政府办政府管”的财政全额拨款公益性事业单位, 隶属于镇街政府, 由镇街政府负责行政管理运作。在实施过程中, 东莞市真正做到政府牵头, 各部门配合, 各司其职, 形成市镇联动格局[1]。同时, 将机构目标定位于提供人人享有的初级医疗保健, 为群众提供初级医疗卫生服务, 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限制为患者提高住院服务。

2.2 机构管理

东莞门诊统筹最大的特色在于, “政府办、政府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门诊医疗保障的主要载体, 全部由政府投入, 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1]。人员岗位管理享受事业单位待遇, 人员绩效考核仍在探索完善中。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激励性定额包干结算办法, 社会保障部门与定点医疗机构按病种限额结算特定门诊基本医疗费, 按“总量控制、定额包干”方式结算门诊基本医疗费, 按“总量控制、定额结算”方式结算参保人的住院基本医疗费。

2.3 服务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贯彻“小病在社区、防病在社区、健康在社区”的理念, 开展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服务。为了使社区“六位一体”功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 东莞将慢性病管理职能逐步下放到社区, 同时, 2011年又在医保中规定针对慢性病的一类特定门诊必须社区首诊。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康复科, 2011年又将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等医疗康复项目列为医保报销范围。社区卫生机构逐步建立“家庭医生”制度, 健全健康档案, 把过去偏重保障治疗转到预防和治疗并重上来。此外, 许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设置中医科, 为市民提供特色中医服务。

2.4 社保政策

东莞市民参加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时, 应按属地原则选择一家社会保险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村 (居) 委会辖区内的门诊就医点。参保居民在指定门诊就医点发生的符合医保门诊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范围及支付标准等规定的基本医疗费, 统筹基金按60% (2008年) 核付, 不限门诊次数, 补偿费用在缴费时直接减免。除符合规定的门诊抢救及急诊外, 参保人自行到指定门诊就医点以外的医疗机构就医, 统筹基金不予支付。参保人在指定门诊就医点就医, 需要转诊的, 必须由社区医疗机构开转诊单否则医保不予报销。同时转诊遵循逐级转诊原则, 一般情况下居民先到社区就诊, 社区解决不了的再转到当地镇、街医院, 如果仍无法解决就转到二级或三级医院, 医保报销随之逐级递减10%。

3 社会基本医疗制度下东莞社区卫生服务效果评价

3.1 社区医疗机构设置更趋合理

经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保制度的大力推进, 东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居民步行15分钟可就近获得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是全省首批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的地级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成理顺后, 东莞政府通过医保政策的调整, 优化全市医疗服务机构的专业分工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 已基本建成以政府公立医院为主导, 以市直属医疗卫生机构、镇 (街道) 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站) 和农村卫生站为主体, 以民营和社会兴办的医疗机构为补充的医疗卫生保健网络, 覆盖了全市300多个村 (社区) , 大大提高了群众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有效缓解了居民“看病难”的问题。

3.2 社区医疗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通过整改优化东莞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设施和环境都大大改善。同时, 社区卫生机构运行费用和人员经费都是财政拨款, 医务人员大都是从全国招聘的执业医生, 业务水平和诊疗质量比之前大大提高。又由于有强大的医保体系做后盾, 社区首诊的实行使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量大增, 也大大增加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压力, 促使医务人员提高诊疗水平。2009年, 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门诊量为686万人次, 2010年增加到1 197万人次, 是2009年的1.74倍, 占全市总门诊量的1/4以上[1]。业务量的提高不能完全说明社区医疗服务水平提高, 但调研中发现, 有些做的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如东莞寮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到中心就诊的患者中, 未参加东莞医保的人数有时高于参保人数, 许多居民反映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比以前大大提高。

3.3 有效减轻群众的医疗负担

社区卫生机构不仅是政府办的公立机构, 医疗机构的运营管理遵循严格的收支两条线和绩效考核管理, 切断了机构和人员的趋利性, 比起民营医疗机构, 老百姓就诊更放心。因为社区机构定位为初级医疗保健, 就诊者可享受基本药品零差率、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较二甲医院相同项目便宜10%, 同时开设中医科。为了吸引更多的患者进社区医疗机构, 从2008年开始, 东莞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按规定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免收挂号费; 2010年东莞社保局将在社保规定范围内享受基本医疗费用最高报销比例提高到70%。2010年,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直接提供服务的门诊平均费用是51元, 平均统筹支付34元, 实际支付比例为67%;而转诊到大医院的门诊平均费用是142元, 平均统筹支付58元, 实际支付比例仅为41%。社区与大医院相比, 平均费用减少91元, 实际支付比例则高出26个百分点[2]。

3.4 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

我国从一开始就将社区卫生服务定位为“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和一体”的服务, 开展人人享有的初级卫生保健。然而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政府理念及医药卫生体制的影响,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六位一体”的功能大都没有达标。针对这种情况, 东莞卫生局将慢性病管理职能逐步下放到社区, 医保中规定针对慢性病的一类特定门诊必须社区首诊。将健康档案建设、慢性病控制、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妇幼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重要考核内容。许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康复科, 2011年, 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又将以治疗性康复为目的的运动疗法等医疗康复项目列为医保报销范围。科室的设置、考核的严格和医保的大力保障, 东莞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的功能有很大的改善。

3.5 提高了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

过去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种种问题, 居民对基础医疗卫生机构的满意度不高。受到惯性思维和思想误区的影响, 居民对改革后的社区卫生机构也抱怀疑态度。通过采取惠民措施, 提供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以及社区首诊制的实施, 迫使群众更多地接触到改革后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促使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度、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东莞正在全市推广社区医师每天走进居民家庭免费看病, 目前全市已有免费医疗团队近130个[3]。良好的就医环境、不断优化的社区诊疗水平、主动、热情、周到的服务、低廉的费用, 这些都使得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逐步形成了“小病进社区、防病在社区”的就医观念。

4 进一步完善东莞社区卫生服务的思考

在实地调研过程中, 参加东莞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的受访群众对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比例并不高, 在调查的355人中, 其中满意或者很满意的占总数的25.5%;认为社会卫生服务一般的占总数的40.8%;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的占总数的26.8%。在调研中发现, 影响群众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如下图 (图1) 所示, 公众认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水平不高, 就医不方便和转诊不方便是目前影响其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当然, 以上的数据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群众主观期望、传统思维和思想误区的限制而其准确度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时, 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判断也是将其放在包括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社区首诊、双向转诊、整个医疗体系这个大环境中考虑的。目前, 公立医院改革不到位, 双向转诊制和绩效考核尚在完善以及对社区首诊制的不适应等原因也影响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判断。总体来说, 东莞社区卫生服务应受到肯定并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但东莞政府应针对这些问题而进一步完善东莞社区医疗体系。笔者认为, 第一, 东莞政府应加强对东莞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 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度, 改变群众的思维误区和就医行为;第二, 制定合理有效的社区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办法并严格执行、科学评估, 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第三, 重视患者满意度评价, 建立切实可行患者满意度评价系统和投诉渠道;第四, 加强信息化建设, 努力做到各种手续办理网络化, 最大化地方便群众;第五, 加快对公立医院改革步伐并加大改革力度, 完善双向转诊制和基本药物制度。

参考文献

[1]邹萃.广东门诊统筹调查[J].中国社会保障, 2009 (12) :74-76.

[2]张亚林, 刘键斌.保基本与强基层同步发展—东莞市门诊统筹成为实现“双效”的结合点[J].中国医疗保险, 2011 (8) :34-36.

篇9: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内容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为重点人群,面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开展服务项目所需资金主要由政府承担,城乡居民可直接受益。

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面临的问题

1. 基层卫生服务人员的数量欠缺、人员素质过低、结构不够合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从调研结果来看基层卫生机构设施、设备欠缺、人才素质过低, 难以满足现在公共服务工作的需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影响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2.配套资金不足、不能及时到位, 存在资金沉淀和挪用现象

经费补助没有全部、及时到位, 服务机构只能用医疗收入或者其他业务收入展开工作, 机构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就会下降。同时,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健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被延迟拨付。还有就是,由于一些地方官员思想存在问题, 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用作其他项目。

3.不同地区间、城乡间居民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

由于部分地区健康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和慢性病管理及老年人管理系统的缺失,所以不同地区服务利用不均等。由于我国既有城市又有乡村,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且农村公共服务地广人稀、健康意识较弱等,造成城乡居民服务利用不均等

提升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工作质量的对策

1.基层卫生服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低下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国家或地方积极培养人才,对人才实施鼓励政策,加强基层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在录用人员是实施聘用制,坚持择优录取,能者上,不能者下的原则。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例如,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地区交流管理经验,加强学习以促进工作顺利进行。优化人员结构, 建立以全科医生团队为主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更好地满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求。

2.关于公共服务专项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首先,应当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的法律体系,建立健全筹资和投入体制;其次,当地政府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有关部门的对资金的监管,同时建立公共服务的财政体系,以减少资金流失,确保资金专款专用;最后,服务机构要积极得申请中央、省级补助资金和当地政府相应经费及时全部到位, 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有了经费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乡,村医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公共服务工作开展会更加顺畅。

目前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问题

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利用不均等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确保群众受益

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积极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与经费补助政策,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以保障服务的公平性和普及性。根据目前实施情况分析,定期的考核、监督工作已经形成制度, 将岗位绩效工资与考核结果挂钩, 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2.缩小地区差异, 形成重点倾斜

项目经费应尽量倾斜到重点保障地区, 根据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变化合理地确定重点项目, 根据当地财政情况合理选择资金投入的重点地区, 确保资金向重点地区和重点群众倾斜。部分地区居民居住密集,可以根据服务人群大小对村卫生室的经费补助及时调整。项目实施中,随着基层医药卫生综合体制的改革,村卫生室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 乡村医生主要收入为公共卫生服务补助。为了使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发展壮大,多数地区将服务工作倾斜到了村卫生室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提高其补助等政策。

3.及时调整经费标准,保障项目质量

财政投入是公共卫生服务均等顺利推进的关键。虽然国家制定了一定的标准,但是公共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可预料的实际问题,加大了经费的需要,而国家或地区投入的经费难以满足部分地区的服务需要。

结语

为了提高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质量,政府应该确保经费及时全额投入并加强管理,服务机构应该提高专业服务能力和健全监管和考核机制,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篇10: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根据县疾控中心对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的通报,我院第一时间,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讨论,现就我院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存在问题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一般人群档案主要存在的问题:正常人群健康档案大部分未动态管理。

整改措施:针对这项工作,我院重新要求乡村医生提高正常人群的动态管理,根据对前来就诊的患者,做好接诊记录工作。

二.慢病患者管理

慢病患者主要存在问题:体质指数超标,危害因素控制项目无相应减重目标;随访表出现逻辑错误,随访表显示当天血压异常,没有间隔15天二次随访记录,在心理调整、遵医行为、服药依从栏目均填写良好,随访表中显示持续高血压,却无转诊记录和干预措施;

整改措施:规范填写随访表、体检表,血压持续性高的,做好转诊工作。

三、老年人管理

个别档案存在缺项、漏项、逻辑错误的现象,健康评价填写不规范。

整改措施:

积极完善档案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核对,规范填写档案。

三、慢病管理 糖尿病管理:

1、个别档案随访欠规范。

2、个别档案无健康评价指导。整改措施:

1、相关工作人员规范随访;

2、积极完善相关评价指导。高血压管理:

1、档案缺上级医院确诊资料。

2、对不服药高血压患者应注明原因,并让患者签字。

3、对体重、体质指数正常患者不再要求目标体重、目标指数:有空项。

4、主要用药情况应该规范填写。整改措施:

1、完善档案中上级医院确诊资料,对不服药患者按实际情况注明患者不服药原因并让患者或家属签字。

2、整改档案中提出的所有不足处。

四、重性精神病 拒绝体检病人较多 整改措施:

积极动员家属,村组干部带病人体检。

五、预防接种工作。

1、异常反应报告未网报。2、2017年接种证查验补种率<95%。

3、疫苗冷链管理不规范,两台冰箱不能登记一个本子上。整改措施:

1、加强异常反应报告网报。

2、积极加强补种提高接种率。

3、俩台冰箱单独记录冷链。

六、孕产妇管理

产后检查必须入户随访。整改措施:

积极开展村医孕产妇产后随访培训,督导村医及时入户随访。

七、儿童健康管理

档案中有缺项、漏项,档案逻辑性、真实性应进一步加强。整改措施:

对所有档案进行逐份检查,完善档案中不足之处。

八、传染病

加强健康宣传以及院内培训,完善门诊日志。

整改措施:

增加健康宣传次数,定期院内培训,要求医生完善门诊日志。

九、结核病

1、病人档案资料缺项、逻辑错误。

2、建议完善病人档案资料,完善归纳相关表卡资料。

3、加强规范管理辖区内病人,加强肺结核病人管理及随访,做好先关资料留存。

4、加强健康宣传。

5、加强对网报疑似病人的追踪。整改措施:

对所有档案进行逐份检查,完善结核病人随访。增加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宣传,加强对网报疑似病人的追踪。

十、中医药健康管理

老年人和0-36个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宣传力度不够;中医药专卷资料缺终结,简报,图片等;中医临床和适谊技术推广不到位。整改措施:

加强老年人和0-36个月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和宣传力度;相关人员完善中医药专卷资料;医院集合下乡采取横幅、宣传展架、宣传册、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中医临床和适谊技术推广。

十一、死因登记 存在问题:

网报任务未完成;死因链推断准确欠佳;资料不够规范。

整改措施:严格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强检索报告;积极加强学习准确填写死因链;积极加强资料规范

十二、卫生监督协管 存在问题:

卫生监督督导力度不够,涉及内容少,图片资料少。整改措施:开展村级卫生室的督导检查;对村医开展工作进行记录;采集照片资料等记录卷宗。

十三、健康教育

存在问题:图片资料采集真实性不够,讲座、咨询签到册都是由医务人员填写。

整改措施:加强图片采集;讲座、咨询签到册尽量由老百姓填写。

十四、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满意度 存在问题:通讯资料不够准确;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整改措施:加强通讯资料更新,确保通讯通畅;医院集合下乡采取横幅、宣传展架、宣传册、健康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公共卫生政策宣传

篇11: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服务督导检查

为了全面掌握全镇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开展情况,2011年6月12日至13日,吕艺中心卫生院组织公卫相关人员,对全镇村卫生室、社区卫生室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篇12: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督导检查工作汇报

根据枣阳市卫生局《关于对全市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进行督导检查的通知》精神和安排,为扎实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在村卫生室稳妥实施,确保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规范运行为主题,结合基本药物工作为重点,于2012年3月23日至4月1日,在全镇村卫生室开展了基本药物制度检查工作,现将本次督导检查工作汇报如下:

2012年3月21日,市局对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督导检查部署后,我院立即行动,我院由分管基本药物制度的***副院长为组长,合管员、药剂科主任和卫生监督为成员组建督导组,对督导重点工作进行任务分解,要求参加人员按督导检查内容,熟悉相关政策要求,严格按照《枣阳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考评细则》的内容逐项进行检查,并按计划确定的督导时间提前通知督导单位做好迎检准备。

3月23日到4月1日,我们督导组全体工作人员用10天的时间对刘升镇27个村卫生室进行督导检查,每到一个村,我们首先了解村卫生室基本情况,根据《枣阳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考评细则》的内容进行督导检查。

一、督导检查情况:

刘升镇共有27个行政村,总人口数38472人,农民人数29495人,乡村医生共有38人,其中有25个村卫生室,开通农合报销的有13个村卫生室。25个村卫生室有基本药物制度告示,有基本药物制度价格公示,有政策宣传专栏,采购入库单均分月装订,不存在加价销售基本药物,基本药物均实行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有序。

二、存在的问题:

全镇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考核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因人员紧张,卫生院一体化管理人员大多为兼职,导致对村卫生室的巡查和监管力度不够,对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工作不够及时、全面;二是村卫生室财务收支报表不够及时、准确,没有建立药品购、销、存账目和资产管理台账;三是个别村卫生室门诊日志登记数与开具的电子处方数不符,电子处方签名不全,开具不规范;四是个别村卫生室存在网下采购及出售零星非基本药物现象。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我镇村卫生室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在市卫生局的领导下,社会反响较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通过完善职责抓制度建设,强化监管抓督查落实,细化方案抓绩效考核,加强宣传抓群众监督,进一步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成效。

(一)加强领导,强化监管。镇卫生院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配齐配强一体化管理专班人员,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做到领导落实、工作专班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和制度落实,把监管巡查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督查方式,并完善监督检查记录。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镇卫生院要结合实际制定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制定用药目录,规范村卫生室抗生素的使用。完善电子处方患者签名制度,把电子处方患者签名和联系方式作为一项硬性规定,既要让患者的利益不受侵害,又要体现对医务人员的保护。

(三)完善方案,科学考核。要针对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调整考核方案,把监管检查情况与奖惩制度挂钩,与量化评分挂钩,与绩效兑现挂钩。认真核定村卫生室总数及在岗乡村医生人员数量(不能突破原核定总量)。

(四)加强宣传,群众监督。利用社会及群众力量进行全面监督。镇卫生院要利用公告、宣传标语、条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基本药物制度相关政策和知识,提高群众知晓率,让群众深入了解实施基药制度所带来的好处,让社会各界及广大群众广泛自觉参与监督,确保基本药物制度规范有序运行。

刘升镇卫生院

篇13: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1 研究背景

我国从2009年开始试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尚未完全铺开,国内开展的实践研究也不多,发表的有关“制度认知”的文献较少,针对性较强的是闫抗抗等人发表在《中国药房》2010年第21卷44期上的“377名基层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情况的KAP调查”[4]。然而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国内缺乏经过系统验证的、完整的、公认的评价体系,也缺少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系统和大规模的人群专题调查。本研究获得课题支持,拟在东、中、西部随机抽取三个省的部分地市开展调研,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和政策建议。为此,我们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国家基本药物制度KAP问卷”,作为此次调查工具中的一部分。现就本问卷的设计思路和内容作一介绍,以供参考。

2 研究思路

本问卷的目的是测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评价及行为现状,为进一步推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提供参考。KAP模型是一类描述知识、态度和行为之间互动机制的心理认知模型,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认知评价研究,并表现出了较好的解释力[5]。此外,KAP模型的结构与本研究的内容相符。因此,本次研究的重点放在建立项目池、优化筛选项目。

2.1 建立项目池。项目池中的所有项目都应该是针对量表的具体测量总目标而选择和编造的,而且理论上这些都应该是从无穷大的项目宇中随机抽取的[6]。由于目前国内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的研究较少,也没有完整的、公认的评价体系,所以无法从已有的问卷中筛选出大量信度和效度有保障的条目。本问卷项目池的建立主要依靠“头脑风暴法”:由调查的相关人员根据调查目的,围绕基本内容自由的发表意见,然后进行整理归纳得出。

2.2 确定项目形式。本问卷研究测量的对象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8》的数据显示,2005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6.1%的医生具备高中以上学历[7]。研究对象总体的知识水平比较高,无论是理解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在问题设置上可考虑加入开放式的问题,以便于收集到丰富的资料。同时,考虑到医生的工作性质和状态,为保证回收率——整体将以封闭式问题为主,可适当结合少量开放式问题。问卷分为基本情况、知识、态度和行为四部分:认知部分的问题答案设置为“是/否/不清楚”,态度和行为部分按里克特量表的思想来设置,里克特治标法是被广泛地用来制作测量观点、信仰和态度类型表的测量工具[6]。

2.3 邀请对所测内容熟悉的相关专家——社会医学方面、医院管理方面及一线临床方面——对问卷进行评审,这些专家均具备高级、中级技术职称。对于所有专家的意见,我们均做了慎重的考虑和处理。

2.4 采用主观评议法从项目池中筛选项目。本研究选取相关“知情人”18名,对项目池中的条目进行了5轮评价,每一轮均剔除共同否定的问题,增加新的建议作为参考。经反复评价之后,“知情人”意见最终趋向一致,形成调查问卷

3 问卷内容

问卷作为调查的一种测量工具,须具备统一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8]。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渐总结出一套较为固定的问卷结构,一般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部分[8]。

3.1 封面信。

针对本次的调查内容和被调查者的实际情况,我们设置的封面信内容如下:尊敬的医生,您好!我们是来自山东大学的调研团队,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您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与评价,以期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完善提供资料和指导。我们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要求进行,匿名调查,所有资料严格保密,请不要有任何顾虑,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您只需要如实作答即可。祝您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该封面信介绍了调查者的身份、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的匿名性和对被调查者隐私的保护,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及合作,保证调查质量。

3.2 指导语。

本问卷采用自填式,所有问题均使用通俗易懂的提法,不涉及过于专业和晦涩的概念,因此指导语应用较少,而且主要是针对被调查者,用在一些可能引起疑问或多种理解的地方。

3.3 问卷主体部分。

问卷主体涉及四个方面:医生基本情况,医生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知识、态度和行为。

3.3.1 医生基本情况。

问题设置为半开放式,包括询问医生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专业、学历、目前从事的专业类别、执业资格、所在科室、专业技术职务、行政职务、工作年限、个人年收入、基本药物知识培训情况和需求情况等。

3.3.2 知识部分。

这一部分共设有12个封闭式问题,主要涉及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相关的一些概念和常识,如制度的颁布时间、目标及核心思想,目录遴选的原则及种类,药物招标、采购、配送、定价、销售及报销形式。按回答正确的题目的数量来计分。

3.3.3 态度部分。

一共设置六个正向的封闭式问题:您对基本药物制度持积极态度;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可以降低方均费用;基本药物能满足一般常见病的治疗;您信赖基本药物的疗效;您对现行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满意;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后能增加病人的满意度。采用李克特量表,答案均设置为非常同意、比较同意、中性、比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并将每题转化为1-5的标准分。

3.3.4 行为方面。

医生行为方面的测量主要设置为调查医生对基本药物的使用习惯和意愿,因为医生不处方基本药物会影响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9],医生对基本药物的应用水平又会影响合理用药。该部分问题设置的形式为封闭式和半开放式相结合。封闭式部分仍采用李克特量表,问题设置有:您处方时首选基本药物;您处方时愿意提供基本药物;您处方时习惯于提供基本药物;您处方时对生产厂家有偏好,您处方时倾向于国产药;您处方时习惯书写药品的通用名。半开放式的问题主要包括:首选基本药物的原因;愿意提供基本药物的原因;实际处方中基本药物的比例。

3.4 编码设计。

由于问卷中部分答案的种类无法确定,所以采用后编码的形式对问题和答案进行转换。

参考文献

[1]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EB/OL].http://www.sfda.gov.cn/WS01/CL0056/40754.html.2009-8-18/2011-3-1.

[2]李鸿浩,杨晓妍,王帅等.成都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对09版国家基本药物认知与培训需求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7):804~810.

[3]刘文彬,李跃平.推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措施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10):674-675.

[4]闫抗抗,杨世民,方宇等.377名基层医师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认知情况的KAP调查[J].中国药房,2010,21(44):4209-4212.

[5]熊鹰.大学生基本药物宣传干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2010.

[6]罗伯特.F.德维利斯.魏勇刚,席仲恩,龙长权译著.量表编制:理论与应用[M].第2版,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57-102.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8.

[8]李鲁.社会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87.

篇14: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日常监督检查制度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财务管理成本核算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简介

(一)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公共卫生服务是一种成本较低、效果普惠的医疗服务,其一般社会效益回报周期相对较长,效益不是能立即显现并且效果评价及其复杂。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以政府为主导,是关系到一个地区或一国居民健康的公共事业。公共卫生以公共财政为主要资金筹资来源,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向全体人民公平地提供有效安全、价廉方便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

最近几年,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切实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使患者从大医院分流、有效逐步地实现分级诊疗,国家财政及地方财政均加大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的投入力度。作为医疗机构的管理者合理有效的使用资金,能进一步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

(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

公共卫生项目分为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其中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工作:1、健康教育2、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预防接种4、儿童健康管理5、孕产妇健康管理6、老年人健康管理7、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压、2型糖尿病)8、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9、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10、中医药健康管理11、卫生监督协管 12、结核患者健康管理。

(三)公共卫生资金来源

公共卫生资金筹资来源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中央转移支付:其主要承担防治对全体居民健康危害较大的疾病及公共卫生问题经费,以及用于一些特定的卫生问题、特定的人群和特定地区的公共卫生经费。

2、省级: 其特点是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承担不同比例的公共衛生经费。

3、地方政府:主要负担部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资福利和运行经费。

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经费以单项形式拨付,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经费多项形式拨付。

2015年全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35元提高至40元。北京市朝阳区人均补助标准为收支两条线单位8元/人,购买服务类单位50元/人(中央财政补助4 元、北京市财政补助8 元 、朝阳区财政补助38元)

二、目前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管理现状

(一)政策性问题

基础公共卫生工作内容不细化,需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如流程能规范并统一,项目资金核算可创建模型,成本核算更加准确、便易。

目前测算价格基础沿用98年的医疗收费标准,成本补偿不科学影响财政补偿政策制定,可见基本公共项目中人员支出、公用支出、耗材支出的准确核算对财政政策不断完善有反推作用。

(二)项目预算管理、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工作规范和财务管理规范没有很好的统一,财务人员不懂业务,医疗工作人员不懂财务,导致项目核算不准确。更有医疗机构未按项目单独核算。

基层卫生机构轻视项目预算,无计划的使用经费,导致项目资金盈余,说明没有按时按量的完成工作要求。

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财务管理中列支无公共卫生服务无关的或者超量的费用,如为全体人员购买电话卡、公交卡;老年人健康管理列支早餐食品,体检2000人,实际购置食品5000份。

列支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即使是保健科的相关基建支出也不得在公共卫生经费中列支。大额的维修支出如超过设备原值的30%也视同固定资产增值入账。

涉及服务类支出未选取财政政府采购单位,对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项目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统一实行政府采购如印刷费、车辆维修、会议培训等。

(三)、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

在项目支出中列支与工作无关的卫生耗材。由于公共卫生项目实施科室为公卫科,一队人马共管多个项目,导致材料领用支出无法细分到各个项目,如儿童健康管理列支口腔科耗材;预防接种有血糖血脂耗材支出;孕产妇管理列支外送TCT支出等。

公用支出没有经合理的分摊方式分摊到每个项目中,导致项目成本核算不准确,如将机构所有的水电费全部列支到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预算管理

财务管理应当以向业务提供决策支持为目标。事前积极参与,事中到位监督,事后精准核算。业务和财务逐步融合,最终实现项目一体化管理。为此事前应成立以全科、保健科(妇保、儿保、精防、监督协管)、中医、办公室、财务等科室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委员会。

财务部门协助相关业务科室做好各个项目的前期预算。首先应以上年各项目的财政补款额为依据,结合本年度工作量的提高,指定各个项目的总体预算额度。其次财务人员在了解业务的基础上,将各个项目的预算总额,分解到医疗业务开展所必须的资金支持上。以下以健康教育项目为例。

健康教育项目,工作流程中规定:

提供健康教育资料:要编辑、印刷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资金支出必然要包括印刷费,用于购买印制健康处方、手册等。要在在候诊区、观察室或宣传活动现场等场所播放音像资料,必然要支出宣传费,用于购置音像资料。组织拍摄宣传片,对应支出劳务费。

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作宣传栏,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宣传栏,位于公共场所明显位置并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对应支出宣传栏费用:购置、安装、印刷费、制作费。

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每年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并发放宣传资料。支出经费应有:横幅展板的制作费、场地租金、小礼品、交通费、劳务费等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月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支出经费应有:场地租金、小礼品、劳务费、教具。个体化健康教育:在门诊提供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服务上门访视或巡诊服务时,提供个体化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涉及支出应有通讯费、交通费、口罩、帽子、手套、鞋套等。

nlc202309040826

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财务管理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0]311号》的规定,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单位应认真执行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对于按规定免费提供的基本公卫生服务项目,不得以任何形式向辖区居民收费。

医疗卫生机构要按规定使用补助资金,根据量入为出原则,单独核算,专款专用,按照有关公共卫生项目资金使用规定的用途和列支范围执行。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成本补偿参考依据及测算标准,可以将资金用于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所必须的耗材支出、公用支出、相关公卫人员的人员支出。

个人和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挤占和截留项目资金。不得将公共卫生服务资金用于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和本单位人员培训等其他支出。

财务管理人员在遵守以上原则规定外,加强公共卫生项目的资金内控管理,可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1、严格项目支出审批程序,并且签批手续齐全。各项支出必须取得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且符合项目相关开支的标准及范围。2、按照规定程序,加强预算管理,对项目资金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加强项目资金预算执行进度的考核。3、属于政府采购范围内的财政资金和项目,必须履行政府采购程序。4、加强耗材业务的管理流程,规范购买、验收、入库等管理环节。5、涉及会议、培训、公务招待等项目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严禁超标准列支。6、涉及劳务费,签字齐全并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7、涉及礼品发放,出入库手续齐全,并有领取人员签字及领取物品明细。

五、加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成本归集分摊准确性、

(一)耗材支出

耗材成本作为直接成本,在财务管理中应监督业务部门及物资管理部门,涉及公共卫生项目的材料支出应单獨出库。

如二型糖尿病检测用试纸、棉签及采血针由指定人员定期单独从库房领取,避免与医疗支出划分不清。

(二)公用支出

公用支出包含电费、水费、电话费、交通费、办公耗材、印刷费、宣传费等费用,涉及直接成本应直接正确归集到各个项目中,涉及无法归集的成本如水电费等应采用阶梯分摊法,逐步分摊到各个项目中。首先应根据工作量或服务当量,按比例把水电费在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之间分配,其次把上一步分配计算出的公共卫生水电费支出按工作量或服务当量按比例分配到各个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

(三)人员支出

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相关的人员支出。收支两条线的基层卫生机构可用于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外聘人员支出,财政不承担人员支出的基层卫生机构可将公共卫生经费用于公共卫生人员的人员支出。通过分层级的财务核算使公共卫生工作的开展在财务报表上有一个科学、完整、准确的更贴近于实际工作的痕迹呈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中指出要建立健全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加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常见病、慢病的预防与治疗势必成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要任务,基本公共卫生财政资金的拨付也是逐年加大。合理有效的使用财政资金也成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人员的必修课。只有重视预算、加强财务管理、精细项目成本核算,才能保证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进而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效的落实与进行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樊立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理论与实践[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刘彦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

上一篇:全国交通行政执法先进个人路政大队大队长先进事迹下一篇:《离别的礼物》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