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归园田居后记

2024-04-10

初中作文:归园田居后记(共14篇)

篇1:初中作文:归园田居后记

初中作文:归园田居后记

风和煦的吹着,一直吹到南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屋坐落在群山之间,门前五棵柳树舞动着发梢。苔草青葱,泛着幽碧的光,一直蔓延到门口的石阶上。泥墙上早已爬满了爬山虎。

这里似乎早已无人居住,可谁又会想到,我正住在这看似荒芜的小屋里。

我静静地坐在木椅上,望着窗外山峦起伏,呷一口菊花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两年啦,唉!”想罢,便挑着水,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群山之中。一路上,沉重的水担子压得我走路趔趔趄趄,山间的路崎岖不平,我就这样摇摇晃晃地走着,耳边伴着山雀的歌声,肩上的担子一起一伏。到了南山脚下的豆田,水早已洒了一半,却仍然把我的肩压的渗出了血珠子。我自顾地锤了锤肩,想用这剩下的水浇浇豆苗,却瞅见田里早已是野草繁茂,,稀疏的豆苗可怜巴巴地在野草中拼命的窜,却怎么也高不过那茂盛的.野草,有的早已枯黄了,如秋风过后一蹶不振的小花,颓废地躺在地上。我摇摇头,:“你们这群可恶的东西,来这里争什么,就是有了你们,差点毁了这片良田!现在这世道!唉,带我明天来除你们!”

我又挑起了担子,踉踉跄跄地回了。第二天,清晨,东方渐渐泛起鱼肚白,我早早起了床,穿上了短袖麻衣,扛着锄头就出了门。一路上,我引吭高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哟——嘿!”到了田间,我笨拙的挥舞起锄头……

夕阳亲吻着西山,红鸠鸟的歌声响彻整片山谷。我拂一把脸上的汗珠,气喘吁吁地再次扬起了锄头。锄刀泥土,我拼命地往后一拽,野草便连根拔起,我拾起草,抖了抖草根上的泥,扔在田埂上。我就这样仔细、耐心地除着草,唯恐一个不小心疏忽了,到以后又“春风吹又生。”太阳终于躲进了地平线,月亮早早的挂了起来,我倚在田埂上,脑袋斜侧着,靠在肩上,望着月光下被挖得坑坑洼洼的豆田,有的豆苗上还有我不小心用锄头刻上的痕迹,但总算把杂草除干净了。我宽慰的一笑,缓缓起身,挺了挺腰,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吃力地把锄头搬上肩,扛着往回走。

夜,静悄悄的,只有偶尔几只晚睡的鸟儿轻啼几声。皎洁的月光透过树隙,在崎岖的山路上留下斑斑点点的碎影,隐约可见,好似水波荡漾的湖面。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狭长的山路弯弯曲曲,草木丛生。野草狠狠地往上窜,目标好像是天上。我拨开一层又一层密密的草丛,寻找着归途。傍晚的湿气在草叶上凝成厚重的水珠,在我的衣衫上浸湿开来。夜露沾在脸上,与汗水融在一起,早已分不清哪儿是露水,哪儿是汗水。

我把衣袖往后一甩,挪了挪肩上的锄头。沾湿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至少我是清白的。我放声大笑,高歌“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篇2:初中作文:归园田居后记

晋安帝义熙元年,八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因不愿穿着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便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就辞官隐居了,从此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传世美谈。

隐居后的陶渊明准备在南山脚下种豆,陶渊明每天早出晚归,可是结果还是不那么令人满意,草长得茂盛,而豆苗却很是稀疏。

早晨,陶渊明起来到田里清理杂草。晚上的时候,碧蓝的天幕上,过这一轮浅浅的明月,疏星点点。远处南山巍峨,树影参差,陶渊明肩扛沾泥的锄头,走在回家的山路上,路边杂草丛生,有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在鸣叫,陶渊明轻拭脸颊上的汗水,举首望月,那月亮仿佛在望着陶渊明笑呢!

回家的道路狭窄,草木丛生,走到一半,不知是什么东西缠绕住我的脚,好似不让我离开。回头看,原来是一根树藤缠住了我的.脚,我轻轻地将锄头放下,那杂草好似开始大量地生长,一口吞没了我的锄头。咦?这是幻觉吗?擦了擦眼睛,抬头看,一颗颗珍珠似的露水正滚落在叶尖,“啪”“啪”“啪”的几声,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时间好似在瞬间停止了流动,那露水化成了一双手,好似在挽留,在挽留我不要离开,我也慢慢的沉寂在了这片梦境。

突然,一声鸣叫打破了寂静,而我不再挽留,杂草和露水再也阻挡不住我急切回家的心情。衣裳沾湿了不值得惋惜,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就行了。

篇3:初中作文:归园田居后记

下面从意境、语言、形式、人格四个方面来分析《归园田居》(一)的内在与外在美。

一、意境美

这首诗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意境美。几乎人人能背、作为全诗经典名句的,是诗中描写农村平常景物的八个诗句:“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八句诗,三幅生动优美的画面,第一幅画:在方圆十余亩的土地上,有八九间简陋的茅草屋,虽然简陋,却是桃红李白点缀于堂前,榆树柳树荫被着后檐,主人就是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真是怡然自得。第二幅画:抬眼望去,不远处的村落朦朦胧胧,依稀可见,袅袅的炊烟悠闲地升起在人家烟囱上,一切都是那样安详、宁静。第三幅画:幽深的村巷中狗吠声远远传来,高高的桑树巅,鸡鸣声清脆悦耳。三幅画有动景,有静景,有远景,有近景,有声音,有色彩,整个场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视线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富于镜头感、层次感,有听觉感受也有视觉感受,表现了乡村生活恬静优美、和平、温馨、富于生机和活力的特点,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很容易勾起读者美好的回忆,产生心灵的共鸣,情不自禁欲和作者一样归隐田园。

好的诗歌都营造出一种“意境”,陶诗的“境”,不像谢灵运的山水诗那样只给人一幅单纯客观的山水画面,而是引人进入一种境界中去,所以我们读这首诗,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欣赏诗歌画面美(即“境”)的层面上,还应体会作者渗透于其中的“意”。这里,我们不仅能感觉到乡村生活的宁静、安谧、淳朴、自然,而且能真切地感觉到作者对田园生活由衷的热爱,反衬出官场的黑暗和不自由,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意”,作者虽无一字写人的活动,透过狗吠、鸡鸣、炊烟,我们却能自然联想起他《桃花源记》中描述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那样理想的生活场景,令人无限向往。

二、语言美

黄庭坚评价陶诗:“不烦绳削而自合。”朱熹评价陶诗是:“平淡出于自然。”苏轼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陶诗风格质朴、自然、平淡,则是一致的结论。这些用来评价陶诗的语言,都是很恰切的,陶诗语言平字见奇,淡中有味,诗意似浅实深,感情似淡实浓,常常采用白描手法,铺排语少、典故少,渲染物色的形容词更少,精选几个普通的名词、动词,就能营造一种意境,显出不平常的诗意。在此诗中,“榆柳”、“桃李”配上“荫”“罗”两个动词,顿觉“榆柳”“桃李”情意绵绵,别有深致。“狗吠深巷中”,一个“深”字,让人可以想见幽深邃远的村巷那头,谁家的狗儿看到过往的人畜或是听到什么声响,毫无威胁地空吠几声,更觉村居生活的宁静安详;“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依依”,上下两句对用叠词,读来音节谐和,琅琅上口,更让人领略到一种悠悠邈邈、隐隐约约、情意绵绵的乡村远景。榆、柳、桑树、鸡、狗这些平凡事物,一经他写入诗中,顿觉奇趣盎然。读陶诗,好似田野的清风迎面徐徐吹来,让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了。相隔一千六百年,不须多少解释,我们依然读得懂他的诗句,就是因为他的诗歌中多用平白如话的“田家语”,就好似我们身边的一位老者,把他的所见所感向我们娓娓道来,让人感觉亲切、熟悉。

三、形式美

这首诗五言一句,两句一联,一共十联,句式整齐,而且一韵到底,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有一种音乐美。在格律诗出现之前,作者即能如此娴熟地运用押韵、对仗等手法,足见其诗歌创作技艺的炉火纯青。同时,诗歌的首四句和末尾的四句在意思上前后呼应,使得诗歌浑然一体,具有一种结构美。

四、人格美

作者在诗歌开头就直抒胸臆,直言不讳地说自己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的本性就是“爱丘山”,大自然的一切才是他的真爱,一个率真自然的人物形象顿时跃然纸上。“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无异于诗人对自己前四十年人生的深刻反思,此时他终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做官是“误落尘网中”,而且是“一去三十年”(当为十三年),真是追悔莫及。陶渊明他生活作风平易近人,思想品格耿介超拔,看透了官场的黑暗,是彻底地、决绝地远离官场,是真心归隐。所以他真心热爱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农作,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身心完全融于大自然,善于发现田园美,描绘歌颂田园美,说的是真言,抒的是真情,是一个坦坦荡荡、真实自然的一个隐者形象。因此当终于彻底回归自然后,他感觉就像笼鸟回归山林,池鱼重归故渊一样,身心得到真正的自由,禁不住喊出了自己的心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个“复”字,表现了他对重返大自然怀抱的无可言说的喜悦之情,好像遇见老朋友般亲切、温暖。从此中国诗歌文学中一个不愿在卑污的官场曲意逢迎,和那些官员们同流合污,性格傲岸不屈,耿介而又洁身自好的隐者形象,就永远伫立于后代文人们的心中了。他们都以陶渊明为精神楷模,以鄙视权贵、远离官场、啸傲山林、自尊守节作为他们诗歌所孜孜以求的精神境界,钟嵘说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李白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心声,就是陶氏人格力量的直接体现。

总的说来,此诗不仅具有人格美、意境美这样的内在美,而且具有语言美、形式美这样的外在美,既给人以精神的滋养,又给人以文学的熏陶,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参考文献

[1]游国恩, 王起等.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7.5.

[2]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5.

[3]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国文学卷) [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9.12.

篇4:归园田居(其一)

误落尘网③中,一去三十年④。

羁鸟⑤恋旧林,池鱼⑥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⑦,守拙⑧归园田。

方⑨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⑩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

①适俗:适应世俗。

②韵:情调、风度。

③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官场。

④三十年:吴仁杰认为当作“十三年”。陶渊明自太元十八年(三九三)初

仕为江州祭酒,到义熙元年(四○五)辞彭泽令归田,恰好是十三个年头。

⑤羁鸟:笼中之鸟。

⑥池鱼:池塘之鱼。

⑦际:间。

⑧守拙:守正不阿。潘岳的《闲居赋序》中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

即善于钻营的人,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可解释为固守自己愚拙的本性。

⑨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⑩荫:荫蔽。

罗:罗列。

暧暧:暗淡的样子。

依依:轻柔的样子。

墟里:村落。

户庭:门庭。

尘杂:尘俗杂事。

虚室:闲静的屋子。

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官场。

返自然:指归耕园田。

【诗意再现】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十三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赏读领会】

诗篇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从而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又隐含了作者对官场黑暗腐败生活的厌恶之感。

“羁鸟”“池鱼”都是失去自由的动物,陶渊明用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回到自然,也即重获自由。接下来又描写了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诗人后顾前瞻,远眺近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以至深巷狗吠、桑颠鸡鸣,无不是田园实景,又无一不构成诗人胸中的真趣。“暧暧”,远景模糊;“依依”,轻烟袅袅。在这冲淡静谧之中,加几声鸡鸣狗吠,越发点染出乡居生活的宁静幽闲。

结尾两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回应了诗的开头。“返自然”是这首诗的中心题旨,它是诗人的人生理想,也是《归田园居》这组田园诗的主旋律。(赏析:徐薇)

篇5:归园田居作文

天未亮,东君还沉在云里,举目远望一片苍茫,淡淡的月晕斜挂天际,山上头的启明星却是那般耀眼夺目。忽地,一阵风拨开云层,一道柔光划破夜幕,温暖遍洒向人间,仿若给无边的大地镀了层淡金,尽显柔和。远远就瞧见一位身穿青袍的男子扛着锄头,迎着朝霞,哼着小调悠悠然来到南山脚下。目及所处,杂草丛生,他好笑地摇摇头,随手拿起锄头就往地里走去,汗水打湿了衣襟,却丝毫不影响他大好的心情――过几天豆苗一定长势会好起来。

不知不觉,烈日高照,汗流夹背,他放下锄头,轻拭额间的汗水。直径走去树荫底,长袖一拂,单腿一搭,便坐在一块卧在土里的经年不动的老石上,勾壶酒,大口大口喝了起来,“啊……畅快!”微微皱起的细纹舒展了开来,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碍人的长发被一阵风撩起,何人能想到这是一老头。

酒饱后,他再次拿起锄头,继续耕作。

不知过了多久,月已升。月光洒落轻抚青袍,披星戴月。走在杂草遍布的狭窄小道上,夜露飘落在杂草丛中,颗颗清澈透明,微醉酡红的脸上依旧挂着一抹迷之浅笑,他的豆苗……跌跌撞撞、摇摇晃晃地往前走着,衣衫被沾湿也浑然不觉。抬头望着清朗明月,他不禁喃喃自语:“但使愿无违啊。”

篇6:归园田居作文

归园田居,赏是淡远山水色。却无琼楼朱阁排空而遮日星,而赏皓月千里迎合了秋风破歌茅屋,零乱了远山沉静,激荡了长帆划一尾澄浪碧波;却无佳节银钿雪钗遮一面春色,珠屏玉帘映一番深宫,而赏时秋怒菊盈盈点染了埂垄,重阳茱萸青青浩荡了漫野,浅雾浓云滚滚涤洗了岱宗;却无锦衣华舞装缀了春城,而赏花自飘零忧柔了雁字回书,冷雨梧桐寂寥了夜傍黄昏,杯酒对影摇散了星晕清辉。归园田居,流江雄峰泼一帖粉墨,莲动清泉绘一卷恬静。

归园田居,听是清寂山水声。不闻丝竹拨乱阶前霖霜流影,而听长风万里下高山流水之弦动,弦动心泉一泓婉约了屋前碧草,弦动山岩层累悠然了晴空一鹤;不闻钟鼓点滴楼台风雨邑尘,而听秋水绵延尽竹林深处之篁惊,悸动长啸一声纵情了无度归隐处,悸动猿啼深林飞扬了月下哀婉情;不闻锦瑟华丽了玉盘珍馐,而听明月别枝间更上枫叶头,沉醉金田万顷欢悦了蛙鸣,沉醉稻花香里涌动了雀啼。归园田居,云里流日歌一曲豪情,日暮柴扉倾一支短语。

归园田居,思为悠然山水怀。不与细雨氤氲了皇都的烟柳,如许皇侯沉醉了一番奢丽的春景,邀几缕绿丝青绦,赏道中宝马雕车,对酒当歌,承欢言笑;但觉轻尘夕露打湿了裙袂衣角,有人荷锄南山种豆,又撷道旁兰草山菊,枝枝叶叶缥缈了若游若丝的茶香。归园田居,踩一双芒鞋迎荆柯丛,撑一支竹杖任风雪声。

篇7:归园田居改写作文

这时,我看到了一个青袍男子扛着锄头,走出了茅草屋,迎着朝阳,伴着晨雾,来到了地里面,开始清理野草。他似乎不擅长耕种,草长得老高老高,但是,豆苗好像很稀疏,如果不仔细看,也是看不到的。道路很狭窄,草有那么长,清晨的露珠打湿了他的衣服。

这名男子真的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仔细一看,哟!还勾着一壶酒,啊!这不是陶渊明吗?

我走过去,看着他除草,他似乎也看见了我,对我淡淡一笑,我便问他是不是陶渊明,他很惊讶,说是啊。

继而,我们聊了很多,当我问起他为什么要过隐居生活,他叹了口气,无不遗憾的说道:“难道你以为我不想为国家出力吗?难道你以为我真的是那种对国家的生死于不顾的人吗?我也想为国出力啊!可是大丈夫要保持民族气节,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我听后,赞叹不已,觉得这真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

过了不久,他似乎累了、渴了,拿出酒壶,开始喝酒,好像还念着什么,我仔细一听,原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印象中这个人很喜欢喝酒。

傍晚,他邀请我去他家做客,我答应了,到了他的茅草屋,我发现周围种着好多的菊花,是的,这是一个爱菊的人。

这时候,从屋子里出来一个穿着朴素的女子,我明白了,这是他的妻子翟氏,跟陶渊明志同道合,一起过着隐居的生活。

篇8:“归园田居”

关键词:嵇康 养生 “归园田居” 上班族

嵇康养生论综合吸收了道家、道教的思想,形成了自己形神供养的养生思想。这实际上是一种人生观,以追求精神自由为目标,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通过嵇康养生论视角来审视上班族回归田园生活的现象,形成一种古人的生命哲学和现代人的人生观的碰撞。

一、回归自然的倾向

嵇康的养生思想主要是体现在他所著的《养生论》、《答难养生论》、《声无哀乐论》以及部分诗歌中。在著述《养生论》过程中,在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斗争中,嵇康面临的困境却使他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另辟蹊径。

正因为当时曹魏政权已到了寿终正寝的局面,老谋深算的司马氏逐步掌握了大权,正始名士也由于政治、社会及自身成员的原因趋于瓦解,于是司马氏集团打着名教的幌子,罗织罪名,诛除异己,把名教变为残酷毒辣的权力争夺工具。面对现实情境中的政治打压,只有服从于当权者的统治才能有继续生存的可能,这便是众多士人无可奈何的保身之道。就连嵇康的亲兄长嵇喜,密友山涛,也不得不违心背性投靠司马氏。但刚肠嫉恶的嵇康与阴毒诡诈的司马氏是两相对立的,他顶着巨大的政治、精神压力傲然不仕,陷于黑暗现实困境中。另一方面,嵇康是以名教和自然相结合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在其六言诗《知慧用有为》中写道:“法令滋章寇生,纷然相召不停,大人玄寂无声,镇之以静自正。”说明他能清醒地认识到当时虽“法令滋章”,但若有“大人”出来推行“镇之以静”的政策,这个理想有实现可能性。但在残酷的现实环境下,嵇康的精神支柱逐渐崩溃,他的思想经过痛苦的演变过程,进而在转向自然的道路上继续探索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

“在封建社会中,名教是一种必然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人们只能把它当成既成的事实来接受,在它的规定下参与社会生活。”[1]与封建社会截然不同,现代社会中只要在法律范围内人们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思想倾向,思想文化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开放的时代给予人更多施展才华,圆梦理想的机会,但是对于现代社会的上班族而言,这一群体面临的压力和束缚十分巨大。工作上来自于上司、同事、自身各方面的要求令上班族应接不暇,家庭生活中住房、日常生活、家庭成员关系也是纷繁复杂,上班族在社会舆论中的风口浪尖更让他们手足无措。在没有政治压迫的环境下,面对以上复杂的现实情况,一些上班族选择从纷乱繁杂的城市移居到相对安静祥和的乡村小镇展开自己的新生活,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极大地解放。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是对现实的规避,隐约透露出一些隐逸意识,因此在这方面与嵇康回归自然的养生思想有契合之处。也可以说这样的抉择,这样的生活态度,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另类生存哲学。

二、养生思想内容对“归园田居”阐释的合理性

嵇康的养生思想并不只是狭义上的颐养天年,祈祷长寿的养生之道,而是对如何更好地调和现实与理想关系所做出的主观反映,所以相对比而言,上班族的“归园田居”的选择也是他们对现实情况和理想人生相结合的一种尝试。

(一)回归田园,寻找理想的精神世界——形神相亲, 表里相济

上班族在此的定义范围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白领”,他们的工作地点基本上是在城市里时尚气派的办公大楼。当然他们没有财富前沿的那一类人收入那么丰厚,但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确实比在外风吹日晒,劳力打拼的“蓝领”们要理想得多。那么“工作”可以说是一种行为也可以说是一种类型,对于上班族而言到底具有何种意义,我们可以通过调查结果来探讨,有近半数认为是成就自我,实现价值的重要途径,有近四成认为是赚钱之道,其余的认为工作就是生活。但上班族也有自己的无奈和彷徨。上班族的确是实现了一定的自我价值,但也渐渐成为了工作的奴隶,他们的肉体和精神几乎是机械运转,所以他们也逐渐开始疑惑这些价值的实现对于自身而言是否是真正需求,因而他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可以释放身心,找回本真的地方,那么村镇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村镇的生活对于他们而言也许是更贴近自然的。

如果说这种回归田园的选择是对生活的一种新的探索,在这条道路上先贤嵇康给上班族们指明了方向。重视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追求身心两全是嵇康养生心理学思想的主旨, 他继承了《淮南子·原道》:“形者,生之舍;神者,生之制”以及《太平经》中“保养精神,故能长存”等思想,集中地论述了精神心理与养生健体的密切关系[2]正如嵇康所言:“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神躁于中,而形衰于外,犹君昏于上,而国乱于下也。”[3]用国家与君王的关系来比喻精神对形体的操控力最为形象不过,从中也透露着嵇康对明智君王能管理国家的美好希冀。嵇康可谓找到了治国之本和养生之本的共通性。他接着说道:“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出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故修性以保神, 安心以全身。”[3]在此嵇康是将养生放在了精神和形体两种关系中的第一位。他认为,要成为君子必须要知道肉体是依靠精神来支撑的,而精神则是依托肉体而存在,正因为肉体和精神的相互共生关系,所以要养生就要修炼自身的品性,使内心平静,才能做到二者都保养。而当精神层面出现问题,也就是“神躁于中”时,那么这个时候“形”则会容易“丧于外”,“形丧”并不是肉体的消亡而说的是肉体受到的损害。当上班族逐渐成为工作奴隶时,不仅是他们的肉体受到迫力,精神上的迫力更是无法释放。选择回归田园,放下繁琐工作,使自身精神得到静养,肉体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

(二)逃离欲望都市,寻找心灵的安稳愉悦——去欲顺性,清静虚泰

嵇康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他认为养生的真谛是清静无为,少私寡欲。这主要是体现在:“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非欲而彊禁也。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非贪而后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也就是说因知道贪求名位有失道德而不去追求,并不是心有欲念而强行禁止自己。知道口腹之欲有害性情,所以弃而不顾,也不是原本贪求而后强行控制自己。真正做到外物因牵累心灵而不存于内,神气因纯净洁白而独著于外,心胸开阔豁达没有忧患,神态安详娴静没有忧虑。[4]“知名位之伤德”“识厚味之害性”实质就是反映了嵇康提出的“清虚静泰”、“节欲顺性”的观点。“厚味”是屈从口的欲望,过分追求只会导致病从口入,在这一点上确实是有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思想的精髓,嵇康主要还是劝诫人们知晓控制自己的欲望,并不是完全抛弃,只是让膨胀的欲念控制在有效范围内,不给自己造成痛苦和灾难。

以此观上班族,发现他们在物质追求、社会价值方面都有自身不同的期望值,诸如名利、身份、金钱等,然而激烈的竞争无处不在,随之而来的危机感、恐惧感加速了内心膨胀的恶性循环。嵇康承认“嗜欲出于人,而非道德之正”,这些欲望出于人的自然本性,却不符合道德规范和养生要求,这些欲望也是他所定义的“性动之欲”。 那么对于这些“性动之欲”就要顺应自然之理的前提下,使之得到合理满足,而不能无限纵欲。那么当上班族寄予依靠外物来达到内心的愉悦,在都市潜在强大诱惑的包围下,这些来自外界欲望和内部情绪各方面的损害和困扰使得他们在负重的泥潭中深陷无法自拔。那么逃离都市,转移欲望的牵扯,也可以算是他们的一棵救命稻草了。

从城市到村镇,上班族们逃离了钢筋水泥的丛林,每天面对自然之景,体验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也是一种嵇康所推崇的“用智遂生”的生存方式。因为要控制“性动之欲”在合理的范围内,需要理性的指导。“节欲顺性”并不是要禁止一切欲望,前文已有阐述,也就是说上班族回归田园后的悠然自得,清淡静谧的生活并不是毫无所求,从本质上来说这种生活也是内心的一种向往,也是一种欲望,因而需要他们以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智慧来取用物质生活资料。相较城市而言,在村镇这种颇有自给自足意味的获取途径少了竞争的压力和束缚,这是可以用是否达到内心的自然“意足”来衡量生活质量的。

(三)远离快餐垃圾,寻找舌尖的山珍海味——服食养身,远害存宜

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上班族们处于麻木工作和拼命找寻休息空间的矛盾中。在“时间就是金钱”的至理名言的推波助澜下,“快餐文化”席卷而来,但在不知不觉中牺牲掉了人们的健康。面对城市的饕餮盛宴,面对日益增多的快餐连锁,他们早已不厌其烦。乡村的饮食更多的是就地取材,食材、水等受污染的程度很小,添加剂、防腐剂等食品安全危险品也不会存在。再者一些城市少见的野草野菜却是乡村饭桌上司空见惯的,还有从种植、收获、加工整个过程都是“自力更生”的经历,让上班族们充满了新鲜感,也多了几分情趣。这也是他们倾向于回归田园,找寻乡土风味的主要原因。在一些调查报告中也说明了,回归田园的饮食方式确实让很多上班族的健康问题得到改善,由此可以见得服食养身的重要性。

在嵇康的养生理论中,服食养身是也极其重要的。嵇康相信“上药养命,下药养性”,曾“采药钟山隅,服食改姿容”,在《答难养生论》中提倡服食“流泉甘酸,琼蕊玉英。金丹石菌,紫芝黄精”之类。在《代秋胡歌诗七首》中称康写道:“授我神药,自生羽翼。”这里的神药,就是指“服食”。虽然所说的服食养生主要是服食散药为主,当然服食丹药方面要辩证看待,过于仙化的饮食方式与现代生活并不一定契合。但是嵇康主张“蒸以灵芝,润以醋泉,稀以朝阳,绥以五弦”的辅导之法也还是具有很多启示意义,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食材新鲜程度、无化学成分的要求上,能满足这些要求最直接的来源也是在乡村,由此看出饮食也是一门生存的大学问。

三、“归园田居”与现实的矛盾性

上班族放弃城市,转移到村镇,享受着身心自得的悠闲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在乡村的另类小资。虽说是暂别了繁重的工作,避开了激烈的竞争,争取到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但是不得不承认这种田园式的慢生活需要在计划前就有足够丰厚的物质条件。在没有任何物质支撑的前提下,完全地“归园田居”那是十分艰难的。那么“归园田居”只起到了暂时的“镇痛”作用,在没有了更多“资本”运转后,又要回到城市,这样的反复有可能会激发人内心更大的苦痛,这便是“归园田居”与现实状况的一个矛盾。

这与嵇康思想的转变颇为相似。嵇康的养生思想体现了他调节现实与理想矛盾失败后追求的一种生命阐释目标,在“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基础上,不是自然与名教的对立,而是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嵇康、阮籍虽首倡越名教而任自然,但是由于出身大家贵族,他们所受的教育仍为礼教之熏陶,根本仍从礼教中来,他们的学说乃是精神上的、心理上的放达,而不只限于外表也。”[5]嵇康将人的欲念归结为养生的“五难”:“名利不灭,此一难也;喜怒不除,此二难也;声色不去,此三难也;滋味不绝,此四难也;神虑精散,此五难也。”即养生的五大天敌:名利、喜怒、声色、滋味、思虑。但就现代人的生活状况而言,想要克服这“五难”很难做到,也很难逃出养生与现实的矛盾性的怪圈漩涡中。

另一个矛盾所在就是“”归园田居”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问题。部分上班族通过驻地转移实现了身心的释放,但是对于整体而言,这样看似隐逸的思想还是存在着一定的消极作用,有可能会把一种悠闲的慢生活方式寄托在远离城市的乡村生活中,那么对城市发展也有不利。实际上,根据前文所述,能够调和矛盾的方法主要还是来自自身能够保养精神,在精神境界上使自身得到解放,而不是只专注于生活区域的选择。“归园田居”是一种养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

参考文献

[1] 余敦康.魏晋玄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04.

[2] 吕锡琛.论嵇康“安心全身”养生心理学思想[J].船山学刊,2000(1):22.

[3] 嵇康.养生论[A]//戴明扬.嵇康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45,146.

[4] 吴晓峰.在养生中体味理想人生境界——《文选》嵇康《养生论》中的自然养生观[A]//六朝历史文化与镇江地域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

篇9:归园田居改写作文

在那片美丽开阔的南山坡边上,生长着一片苍翠的树林,从山坡上到树林脚边流淌着一条清澈可见底小溪,而我耕作地一小块豆地就安安静静地平躺在那个幽静的大自然中。

平常管理豆地没有规律,豆地里因此长满各种杂菜,小豆苗被夺取了很多阳光和雨露,长得稀疏。今天天刚刚张开她惺忪的眼睛,我就起来了,喝了昨晚剩下的稀粥后,来到豆田里清除丛生的野草,一直到星月出现,才发现我已经劳作了一整天。让肚子饿了这么久,现在真的感觉到很饿了。我带着少有的身体上的疲劳,扛着锄头回家歇息。通向小村的曲折小路被茂密的草木覆盖了,夜幕下来的很快,还带着一些美妙的薄纱——雾。下起的夜雾飘落在我的粗布上衣上已经有点时间了,用手轻轻摸了几下,感觉有点湿。

我笑了笑,心里默念——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要我心情舒畅,心上没有那么多官场上带来的压力跟迷惑,没有阻挡我归耕的意愿就可以了

篇10:改写《归园田居》作文

——题记

明月高悬如明镜高挂,照亮意愿高飞无违。

独自徘徊在林间小路上,杂草丛生,但却无法杂乱我的心境。早上,半露晨曦时,便出门打理,到了现在,才扛锄而归。

我并不觉得累,尽管每日上山种豆却种出了杂草丛生,尽管每天天刚亮就要上山劳作。因为这样总比在官场上为五斗米折腰强。看天空,澄澈,明亮。疲倦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休息,只留下几颗星星像是在放哨。

狭窄的道路上,杂草疯长,笑盈盈的月光下,人归抗锄。这却也不非是一幅绮丽的田园风光图。晚露映着月光,晶莹剔透,调皮而多情的跳到了我的衣服上,像是对劳作了一天的我的温柔的抚慰。我想,衣服打湿了又算什么,只要自己的意愿不违背就好了。

官场如后宫,勾心斗角;田园般的生活,自得其乐。我爱田园。爱她“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景象,爱她“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乐趣,爱她“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宁静与寂然。

独守一架木琴,饱,优雅情调;独饮一壶浊酒,抒,思绪万千;独勾一支毛笔,画,田中美景;独磨一方砚台,写,诗篇无数。

看那窗外高升的太阳,承载希望,听那清脆的鸟鸣,唱,悲寥无双。远望,月之明,山之空,田之静,愿之——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想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迷失自我,不愿在阴险的官场上频频折腰。不是逃避,却又不得不承认是逃避,我只愿像菊花一样,做一个隐士,每日上山劳作,带月而归,自给自足,洁身自好,安贫乐道,就够了。

我思绪万千,拿出一支毛笔,蘸上一方砚台在一张白纸上独自勾画我的思绪遇闲情。

——完——

愿之纯净,愿之无违,惟愿,愿之愿,如火鸟般高飞。

篇11:初中作文:归园田居后记

导读:

这首诗可以看成是作者领悟人生的一首诗。其原文如下:

归园田居・其五

陶渊明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归园田居其五翻译:

独自怅然拄杖还家,道路不平荆榛遍地。

山涧流水清澈见底,途中歇息把足来洗。

滤好家中新酿美酒,烹鸡一只款待邻里。

太阳落山室内昏暗,点燃荆柴把烛代替。

兴致正高怨恨夜短,东方渐白又露晨曦。

归园田居其五背景:

公元4(东晋安帝义熙二年),亦即是陶渊明由彭泽令任上弃官归隐后的第二年,人便写下了《归园田居》五首著名诗篇,当时诗人四十二岁。此诗是其中的最后一首也就是第五首。

归园田居其五字词解释:

(1)从内容上看,此诗似与上一首相衔接。 诗人怀着怅恨的心情游山归来之后,盛情款待村中近邻,欢饮达旦。诗中虽有及时行乐之意,但处处充满纯朴之情。

(2)怅恨:惆怅烦恼。策:策杖,拄杖,这里作动词用。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历:走过。棒曲:树木丛生的曲折小路。

(3)濯(zhuo浊):洗。

(4)漉(lu鹿)酒:用布过滤酒。滤掉酒糟。近局:近邻。

(5)暗:昏暗。这句和下句是说日落屋里即昏暗,点一把荆柴代替蜡烛。

(6)日入:太阳落山。荆薪:烧火用的柴草。

(7)苦:恨,遗憾。天旭:天亮。

归园田居其五赏析:

第五首写归来,“怅恨独策还”,虽仍有子侄跟随,诗人却不愿多言,形同孤雁,踽踽“独”行;“崎岖历榛曲”,一任小径上的灌木丛牵掣他的衣衫。诗人“怅恨”什么呢?惆怅的是人生必然的幻化,恼恨的是自己的不悟。如果早离官场,多同故友相聚些时日,不就实际上最大限度地推迟了这一悲剧的降临?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从这种怅恨的心情中解脱出来的呢?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也许是因为访友不得的余哀,也许是因为旅途的困顿劳乏,诗人在溪涧边坐下来小憩片刻。这溪水清澈见底,直视无碍;濯足水中,顿时,一股凉意流遍全身,也使他从纷繁的思绪中清醒过来。他仿佛又从悲哀的幻梦中回到了现实中来。我不是到底归来了么?“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人生固然短暂,我不是还有所余无多的宝贵时日?昔人固已凋零,我不是还有许多“披草共来往”的友人?词因景设,意随词转,暗暗传出心境的微妙变化,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足当“行云流水”之誉。

这首诗是陶渊明组诗《归园田居》五首的最后一首。对此诗的首句“怅恨独策还”,有两种解说:一说认为这首诗是紧承第四首《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而作,例如方东树说,“怅恨”二字,承上昔人死无余意来”(《昭昧詹言》卷四),黄文焕也说,“昔人多不存,独策所以生恨也”(《陶诗析义》卷二);另一说认为这一句所写的“还”,是“耕种而还”(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中语)。这两说都嫌依据不足。如果作者所写是还自“荒墟”的心情,则组诗第四首《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之“披榛步荒墟”为“携子侄辈”同往,应该不会“独策还”。如果作者是耕种归来,则所携应为农具,应如这组诗的第三首《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写,“荷锄”而归,似不应策杖而还。联系下三句看,此句所写,似不如视作“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在一次独游的归途中生发的`“怅恨”。其“怅恨”,可以与此句中的“还”字有关,是因游兴未尽而日色将暮,不得不还;也可以与此句中的“独”字有关,是因独游而产生的孤寂之感。这种孤寂感,既是这次游而无伴的孤寂感,也是作者隐藏于内心的“举世皆浊我独清”(《楚辞・渔父》)的时代孤寂感。次句“崎岖历榛曲”,写的应是真景实事,但倘若驰骋联想,从象喻意义去理解,则当时的世途确是布满荆榛,而作者的生活道路也是崎岖不平的。联系其在《感士不遇赋序》中所说的“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不妨设想:其在独游之际,所感原非一事,怅恨决非一端。

此诗的三、四两句“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则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永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意,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人多称渊明冲淡静穆,但他的心中并非一潭止水,更非思想单纯、无忧无虑。生活、世事的忧虑固经常往来于其胸中,只是他能随时从对人生的领悟、与自然的契合中使烦恼得到解脱、苦乐得到平衡,从而使心灵归于和谐。合一、二两句来看这首诗的前四句,正是作者的内心由怅恨而归于和谐的如实表述。

这首诗写的是两段时间、两个空间。前四句,时间是日暮之前,空间是山路之上;后六句,则在时间上从日暮写到“天旭”,在空间上从“近局”写到“室中”。如果就作者的心情而言,则前四句以“怅恨”发端,而后六句以“欢来”收结。作者尝自称“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其“归田园居”的主要原因,如这组诗的首篇《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所说,为的是“复得返自然”,以求得本性的回归,保全心灵的真淳。这首诗所写的始则“怅恨”,终则“欢来”,当忧则忧,可乐则乐,正是其脱离尘网后一任自然的真情流露。

后六句的“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四句,写作者还家后的实事实景,如其《杂诗十二首》之一所说,“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从这四句诗可以想见:酒为新熟,菜仅只鸡,草屋昏暗,以薪代烛,宛然一幅田家作乐图。这样的饮酒场面,其实很寒酸,但作者写来丝毫不觉其寒酸,令人读者看来也不会嫌其寒酸,而只会欣赏其景真情真,趣味盎然。 从这句诗来看,诗人显然已经抹去了笼罩心头的不快的阴云。酒以陈为美,而“新熟酒”一词,一是说明家无余财,二也在点明诗人此刻“喝酒如狂”的迫切心情。这一“招”多么传神!足不出户,隔墙一呼,而知邻曲必不见怪,招之即来。相形之下,反觉“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孟浩然《过故人庄》)之为繁缛了。这不禁使我们想起诗人所著《晋故征西大将军孟府君传》一文中那段有趣的对答:

“(桓)温尝问君(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君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尔。’”

如果我们此刻问渊明:“酒有何好,而卿嗜之?”想来他也定会回答我们“但不得酒中趣尔”。是啊,这“酒中趣”太丰富、太玄妙了:它消除了诗人一天的疲劳;它排解了访友不得的余哀;它使诗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趣;使诗人重又乐观起来,达观起来;它也加深了诗人同邻曲的理解和感情。主客俱欢,频频举觞;暮色降临,诗人胡乱燃起荆柴,学一个“秉烛夜游”。满屋烟火之气不仅不使人感到穷酸,反而凭添了热烈亲切的气氛。什么人生如寄之悲,什么故旧凋零之叹,一霎时都悄悄地消融在这人生真谛的通达领悟之中了。

篇12:归园田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解读诗人归田园前的心境,解读诗人形像。

过程与方法:训练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地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论语教学:【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二、问题导入:

从这个单元开始,我就进入了学习中国古典诗词的殿堂,前面我们刚学过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以前的学习中,同学们也对中国古典的诗词有所接触,那么你们知道中国的诗歌在表现内容上可以划分了哪些种类吗?譬如说赠别友人的称之为送别诗;写边境军旅生活的称之为边塞诗;而写山水自然风光的我们称之为山水田园诗,你们知道我国山水田园诗的鼻祖是谁吗?(学生回答:陶渊明)是的,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陶渊明的诗歌。

三、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四、析题:

文章和诗歌的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题眼是哪个字?是“归”还是“居”?

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这节课就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五、赏读

1、听录音,解决生字词,理清大意。

2、全班齐读。(重读“返”、“暧”和“暖”字很像、“吠”字容易写错)

3、自由朗读:

思考: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六、讨论鉴赏: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

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2.为何而归?

明确: A、性本爱丘山(本性)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注意炼字“误”)

(养家糊口,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追问: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提示:点题句是哪一句?)明确:B、守拙归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守拙”?如何理解?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结合陶辞官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提问:找出描写田园的诗句?

明确: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提问:作者我们描述了怎样的生活? 明确:闲适、宁静和幽美的田园生活。提问:在描述这些语句中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以动衬静、白描、融情于景

延展:所谓白描,在描写景物的时候以简洁、质朴的语言,粗线条勾画景物轮廓的方法。3.归向何处?

明确:归向园田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由、安逸、喜悦。

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七、探究: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给我们什么做人的启示?

要根据整首诗,联系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背景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区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什么时候该舍,什么时候该得,有的人却不能,由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所以同学们要学会取舍。

八、全班诵读,小结

小结:《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璞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九、作业:

1.背诵《归园田居其一》。

2.比较阅读: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其三)• 思考:

该诗在写景、抒情方面与课文相比有何异同?

附:板书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教学反思

说起要开《归园田居》的课,最初是让我有些忐忑不安的,因为诗人陶渊明的遭遇及生活的处境是现在的学生难以理解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学生自身阅历、情感体验的不足,造成了学生情感与课文内容的隔阂。如何去消除这些客观存在的隔阂,我想自己是比较迷茫,在如何处理本次公开课教学的问题上,我请教了高一集备组长跃辉师和我的指导老师明珠师,她们给我很多的建议,在最初的教学设计当中,我的设计是显得比较平庸,重点不突出,幸而得到她们的指导,让我重新整理了自己思路。

《归园田居》是第二单元《诗三首》中的最后一首。这首诗的诗意相对前两首较好理解,所以本诗设计为以学生理解为主,教师以问题点拨的教学方式。这一课当中我围绕一个归字设计了四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

既然是教师以问题来点拨学生,那么这看似简单的一两个问题就成为了设计的关键。我的教学思路完全是根据我设计的四个问题展开的,除了着眼于课文的分析之后我还根据高考的要求,对于诗歌的表现手法也有涉及:你认为本诗在描写景物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以此带出对“白描”这一重要的知识点的巩固,并进一步体会古诗“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在陶诗中的运用。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给我们什么做人的启示?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和学生交流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经验。这首诗这样处理下来,教师觉得很轻松,学生也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们感觉到是自己通过思索和讨论解读出了一向较为畏惧的古诗,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了这首诗的学习。

篇13:归园田居赏析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译文:

我怀着怅恨情拄杖回家,崎岖的小路上长满荆榛。

山洞里的流水又清又浅,可用来洗我足振奋精神。

滤一滤我那新酿造的酒,杀一只小鸡儿招待近邻。

日落后房屋里已经昏暗,没明烛也只好点燃柴薪。

欢乐时都怨恨夜间大短,不觉中又看到旭日照临。

赏析:

这首诗是陶渊明《归田园居五首》的最后一首。诗的前四句写作者独自策杖还家途中的情景;后六句写还家后邀请附近邻人欢饮达旦的田园乐趣。

对诗的首句怅恨独策还,有两种解说:一说认为这首诗是紧承第四首而作,例如方东树说,怅恨二字,承上昔人死无余意来(《昭昧詹言》卷四),黄文焕也说,昔人多不存,独策所以生恨也(《陶诗析义》卷二);另一说认为这一句所写的还,是耕种而还(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中语)。这两说都嫌依据不足。如果作者所写是还自荒墟的心情,则上首之披榛步荒墟为携子侄辈同往,何以独策还?如果作者是耕种归来,则所携应为农具,应如这组诗的第三首所写,荷锄而归,似不应策杖而还。联系下三句看,此句所写,似不如视作性本爱丘山的作者在一次独游的归途中生发的怅恨。其怅恨,可以与本句中的还字有关,是因游兴未尽而日色将暮,不得不还;也可以与本句中的独字有关,是因独游而产生的孤寂之感。这种孤寂感,既是这次游而无伴的孤寂感,也是作者隐藏于内心的举世皆浊我独清(《楚辞·渔父》)的时代孤寂感。次句崎岖历榛曲,写的应是真景实事,但倘若驰骋联想,从象喻意义去理解,则当时的世途确是布满荆榛,而作者的生活道路也是崎岖不平的。联系其在《感士不遇赋序》中所说的夷皓有安归之叹,三闾发已矣之哀,不妨设想:其在独游之际,所感原非一事,怅恨决非一端。

诗的三、四两句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则化用《孟子·离娄》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永浊兮,可以濯我足句意,显示了作者的生活情趣和委身自然、与自然相得相洽的质性。人多称渊明冲淡静穆,但他的心中并非一潭止水,更非思想单纯、无忧无虑。生活、世事的忧虑固经常往来于其胸中,只是他能随时从对人生的领悟、与自然的契合中使烦恼得到解脱、苦乐得到平衡,从而使心灵归于和谐。合一、二两句来看这首诗的前四句,正是作者的内心由怅恨而归于和谐的如实表述。

这首诗写的是两段时间、两个空间。前四句,时间是日暮之前,空间是山路之上;后六句,则在时间上从日暮写到天旭,在空间上从近局写到室中。如果就作者的心情而言,则前四句以怅恨发端,而后六句以欢来收结。作者尝自称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其归田园居的主要原因,如这组诗的首篇所说,为的是复得返自然,以求得本性的回归,保全心灵的真淳。这首诗所写的始则怅恨,终则欢来,当忧则忧,可乐则乐,正是其脱离尘网后一任自然的真情流露。

后六句的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四句,写作者还家后的实事实景,如其《杂诗十二首》之一所说,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从这四句诗可以想见:酒为新熟,菜仅只鸡,草屋昏暗,以薪代烛,宛然一幅田家作乐图。这样的饮酒场面,其实很寒酸,但作者写来丝毫不觉其寒酸,读者看来也不会嫌其寒酸,而只会欣赏其景真情真,趣味盎然。篇末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二句,即张华《情诗》居欢惜夜促意,也寓有《古辞·西门行》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而夜长,何不秉烛游几句中所抒发的人生短促、光阴易逝的感慨。而为了进一步理解、领会这两句诗的内涵,还可以参读作者的另一些诗句,如《游斜川》诗所说的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又如《己酉岁九月九日》诗所说的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千载非所知,聊以永今朝。从这些诗来看作者的这次欢饮,显然有聊以忘忧的成分,在欢的背后其实闪现着忧的影子。同时,作者之饮酒也是他的逃世的手段,是为了坚定其归田的决心,如其《饮酒二十首》诗所说,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二十首之七),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二十首之九)。当然,他的饮酒更是与其旷达的心性相表里的;这就是他在《饮酒》诗的首章所说的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

篇14:《归园田居》(其一)

教学目标

1.穿过语言的表象领悟陶渊明诗意田园的内涵及情景交融的意境。2.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能作简要介绍。并了解大的时代背景,了解魏晋时期的士族文人。

(2)思考“归”的含义,从何处归,为什么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归纳出作者归后的所做,所闻、所感。

(3)你怎样评价陶渊明的归隐?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

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他在田园式的题材上进行了前无古人的开拓,在诗的语言上达到了后无来者的高度,以致盛唐诗人不得不有所回避„„他的名字是?(陶渊明),由上可知,他最美的诗情来自田园,下面我们来学习他归隐田园之后的《<归园田居>其一》。

一、作者简介(学生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师补充)

1、陶渊明介绍

2、时代介绍

指出重点:这首诗就写在“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故事之后。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园田居》共五首,分别从辞官场、聚亲朋、乐家事、访故旧、欢夜饮几个侧面描绘了诗人丰富而充实的隐居生活,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二、接下来我们在诵读之中去体味陶渊明

1·音读 读准字音,读顺语句,确定停顿

羁鸟jī 荫后檐yìn 暧暧ài 墟xū 吠fâi 桑颠diān 樊笼fán 2·意读 以理解诗歌意义、内容为目的进行朗读。弄清各句联系、关键字 3·情读 注意诗歌街拍重音语速等,体悟诗人感情

作者概述了自己 从出仕到归田 的原因;对 田园生活 的描述;对归返田园生活的 总结和赞美。全文表达了 作者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4·品读 以审美眼光、心理来读。

三、探究、合作

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提问:“归园田居”这个标题题眼是哪个字?

既然“归”字是题眼,我们就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田园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具体分析

1、从何而归? 明确:尘网、樊笼。

追问: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官场生活。追问:为什么要如此比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明确: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2、为何而归? 明确: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本性)。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本性就热爱山水田园。

追问: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明确:“误落尘网中”。(注意炼字“误”)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贵族后裔,理当继承先贤 儒家学子,义当修齐治平,一家之主,情当求禄养家。养家糊口 大济苍生。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东晋当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

屈原在“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社会中,他选择的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所以“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中觉得自己就像是关在笼中的鸟,禁在池中的鱼。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所以他想要归去。

3、归向何处? 明确:B、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明确:归向园田

提问: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守拙)如何理解“守拙”?

明确: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

小结: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守住这份拙朴。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问:读完这几句,你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问:这几句写景的句子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它到底好在什么地方?请选择其中两句做具体分析。(讨论)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余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心灵栖息之所。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恬然自足、怡然自乐的愉悦心情。这正如他自己所歌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又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舒缓的、柔和的。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暧暧”“依依”,犹如淡淡几笔水墨,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用字生动形象,却又很平常,这正体现诗人驾驭语言的高妙,不需“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搜肠刮肚,更无须老杜的“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恨恨誓言,他只信手拈来,便天然成趣,如太极一般,常中见奇,无招胜有招。

“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从听觉的角度给画面增加了一点生气

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在陶渊明看来: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茅檐草舍远胜官府高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树环花绕远胜前呼后拥)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朴素村落远胜繁华闹市)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鸡鸣狗吠远胜车喧马嚣)

4、归去如何?

明确:“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追问: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因为厌恶官场所以更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为何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俯仰之间处处春了,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的外露。

五、总结全文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的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正直真实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慕浮华利禄,而是快意吾心、怡然自乐,纵情挥洒。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六、畅所欲言

陶渊明作为一名诗人,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作为一名隐士,留下了遗世独立的品性。后世对陶渊明的文学创作是基本肯定和赞扬的,但是对他的归隐却众说不一。

钟嵘《诗品》列陶诗为中品,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李白对陶渊明的归隐未必赞同,“龌龊东篱下,渊明不足群”(《登巴陵道酒》)。

你们对陶渊明归隐田园是怎么看的呢 结束语

陶渊明。一个披星戴月的诗人,一个荷锄自娱的士人,一个安贫乐道的文人,一个崇尚自然的农夫„„他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思索和诗意的人生。

上一篇:谁在给你吹职场黑哨?下一篇:教师补充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