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后记-小学生作文

2024-04-17

放生后记-小学生作文(精选6篇)

篇1:放生后记-小学生作文

放生后记-小学生作文

阳春三月,我们一家趁着和煦的阳光去番禺的宝墨园游玩。

来到宝墨园,也许因为今天是礼拜天,游人特别多。好不容易买好票,进了门,就跟着爸爸挤进了宝墨园最精华的地方——藏宝阁。只见里面陈列着的众多雕塑,刷着金粉,令人眼花缭乱。最引人注意的是二楼摆放着许多铜鼎、瓷器等古物,据说有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呢,保存得这样完整,真令我赞叹不已......

从藏宝阁下来,妈妈拉着我,非要带我去看乌龟不可。乌龟有什么好看的,我真不明白,但妈妈不由分便拽着我来到积善池。

积善池里果然有许多乌龟,有的在浅浅的水池慢慢地划动着,有的爬到水边的沙地上一动不动,好像在仔细听着游人的嬉戏打闹......

怎样,可爱吗?妈妈说。

还行。我回答。

挑几只吧。爸爸望着我。

干什么?我很奇怪,从这里买乌龟回去,在家养吗?我可不想圈着它们。

是啊,所以买回去放生,当然不是困着它们。妈妈解释。

什么叫放生?

就是买回去再放进河里,还乌龟自由!爸爸洋洋自得,这积善池的`来意就是叫我们放生以积善。

哦!我恍然大悟,顿时高兴起来,赶忙催妈妈快买几只乌龟,赶去放生,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而且还挺有意义的。

匆匆从宝墨园出来,来到小河边,我弯下腰,小心翼翼地从小桶中捉出乌龟,放入水中,只见乌龟似乎迟疑了一下,然后缓缓地划动小腿,向河中心游去......

看着乌龟越来越小的身子,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愚蠢:今天我把它们放走,明天它们可能又被别人抓回池中,再来几次所谓的放生。自以为是万物主宰的我们,为了表达自己对动物的一点怜悯,为了表达自己对自然的一点爱护,竟然不惜以无辜的乌龟作为标榜自己是尊重自然的使者,还大言不惭地宣称:放生、积善?那饭桌上摆放着的香喷喷的野生动物的肉香、商店里陈列着的价格不菲的珍稀动物的皮具等等,为何没有人放生,没有人积善?

面对着眼前这湖中涟漪、这杨柳拂岸,这晓风吹来,我仿佛听到大自然的对我们的嘲笑:只有真正尊重、爱护自然,才是真正的积善,才能享受到自然的恩赐!而这,决不是抓几只乌龟放生能够解决得了的。与大自然比起来,我又何尝不是扮演着一个可怜虫的角色?想到这里,我汗颜不已。

篇2:放生后记-小学生作文

星期天,我正在看电视。突然,一只小鸟从窗口飞进了房间。

小鸟是我喜欢的动物,今天它自己送上门来,这个机会我是不会放过的。于是,我飞快地跑到窗前,迅速关上窗,开始抓起小鸟来。

小鸟发现自己误闯房间,又被我死死追赶,一定是非常害怕,所以在房间里到处乱飞,忽上忽下,忽东忽西,在房间里不停地兜着圈子。我呢,也跟着它东奔西跑,不一会儿,累得我气喘吁吁的。

可就在这时候,小鸟一头撞到了玻璃上,掉到了地上,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心里一阵高兴,立即跑了过去,把小鸟抓住了。

过了一会儿,小鸟醒过来了。我怕它逃跑,便让爷爷用根线,系住了它的一只脚。

我把小鸟拿在手里,觉得很新鲜,于是我就东看看,西看看。我还拿了几粒饭粒,喂给它吃,可它连看也没有看。

我觉得小鸟身上缺少了什么,是什么呢?我想了好一会儿,哦,我明白了,小鸟身上缺少了往日的自由,往日的.活泼。小鸟天生需要自由,需要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没有这些,小鸟当然是不会开心的。

篇3:小学语文教学后记的探索

一、记一孔之见

一孔之见虽然未必成大器,但是来自实践,发自肺腑,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后对某一教学规律的探索就会从模糊到清晰。比如: 语文课“教”的目的是在以文本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而这与课文作者“写”的意图是不能混为一谈的。因此“教”应该有自己独特有效的教学思路,不能完全照搬“写”的逻辑顺序。如一些写人叙事的文章,一开始教学时笔者总是抓住文章叙事的顺序来教学,别说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就连自己也觉得毫无教学激情了。有一次,在教学第九册第24课《少年王冕》时,笔者突发奇想,试着先抓住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语句进行提问,尝试突破以往的教学方法。教学时,笔者紧扣其第四自然段中反复出现的“舍不得”———“舍不得吃”和“舍不得花”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王冕的勤奋好学和他对母亲的孝敬。两个舍不得,一个是舍不得吃好的,要留给母亲;一个是舍不得花一点儿钱,要学习。紧扣教材的重点抓住这两个沉甸甸的“舍不得”来提问,让孩子们体验到了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深深感受到的是王冕的勤学好学和母子之间的深情厚意。

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达到了更好的效果,学生不但学得饶有兴趣,又能意识到读书要抓要点。这一教学实践给了笔者启发,笔者便及时记下了自己的一孔之见。

二、记疏漏失误

“吃一堑,长一智”,经常回顾教学中的弱点、缺点、过错,能使自己的教学经验丰富起来,考虑问题更加周到一些。所以我们要学会冷静下来梳理教学过程,对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周全的问题进行补充,对遗漏的内容进行增补,透过现象捉住问题的症结所在。

比如,在《吃西瓜比赛》的习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积极创设的比赛中,情感的兴奋点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高潮———赛前高度紧张的心情;比赛成功时的喜悦; 不幸失败时的伤心……此时,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到这些情感的兴奋点来引导学生表达。如当第一轮比赛中个别学生失败时落下了伤心的眼泪,教师应引导学生马上谈谈感受,而若等这个学生再观察完其他同学的比赛完全沉浸在兴奋状态时回过来说当时的感受,那么表达出来的情感效果肯定会淡了许多。这样的教学顺序欠妥,未能把握好时机。这样的引导就导致比赛结束,学生都得靠回忆来描述刚才经历过的喜怒哀乐。可以想象学生此刻表达出来的习作内容怎么能鲜活呢? 写出的文章就怎么会有血有肉,有声有色呢?

凡此这些自己设计的有些欠缺的教学过程及时地记下几笔,不断找“疏”查“漏”,辨“差”识“错”,犹如盏盏红灯,提醒着自己在教学道路上不要去瞎撞,得根据科学的教学规律反复思量。

三、记精彩生成

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特定的学习轨道上以后,潜心思考,阅读推敲,常会发表出人意料的见解,生成使课堂生色的精彩。二年级上册有篇课文《水乡歌》,在教这篇课文时,笔者努力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语言美,领略水乡的风光美。让学生通过文字了解到水乡的“三多”,即“水多、桥多、船多”,在此基础上,还注意搭建平台,进行了迁移练习: 想一想水乡还有什么多呢? 孩子们欣赏着老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上那一幅幅完美的画面,七嘴八舌地争抢道: 水乡鱼虾多、桥多、船多……老师继续点拨: 你可以仿照文中的诗句,水乡什么多? _________多。千_______,________,______。先在小组说一说,再交流。在老师的智慧点拨下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上洋溢着民主、和谐的气氛。这样的点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关注到了学生语言表达的形式,还能有效地丰富低年级的小学生表达的语言,帮助学生无痕中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掌握表达的方式方法。其中有个学生这样说道: 水乡什么多? 荷花多,千朵花,万朵花,红的白的连成片,朵朵荷花睡满塘。当时的笔者惊诧于孩子的语言是多么具有魅力啊。一个睡字写出了荷花静态的美,一个睡字赋予荷花以人的动作,使语言更生动,让人感觉到仿佛看到了深夜里,一朵朵荷花仙子躺在清凌凌的水塘中。一个睡字多么贴切地体现了孩子对荷花的喜爱之情。这样独特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笔者折服。这就是孩子的语言,孩子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老师巧妙创设情境,智慧点拨一下,引导孩子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表达,课堂上的生成就会如此精彩。

笔者珍惜着孩子们在课堂上生成的精彩,带着如获至宝的心情记录下它们。

四、记再教思路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 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 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 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 训练是否到位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能在一个平面上的移动,要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教师钻研教材时必须认真深究。不仅要理解字面,而且要懂得文字的背后,探索可能有的潜在语。深究,不是穿凿附会、不分巨细乱推敲,而是要真正读懂,尤其是重点、难点之处更是不容忽视。

深究教材的目的不是难倒学生,而是多懂得一点,教师在备课时能做到融会贯通,根据学生实际巧设浅显的问题,让学生轻轻松松地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夹竹桃》一文时,老师在教这篇课文的重点段落时,一般都是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夹竹桃的有韧性的特点,从而理解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但笔者讲这篇课文的重点段时,巧妙地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 1)读一读季羡林先生的生平,想想他为何对夹竹桃的韧性情有独钟? ( 2) 你还觉得夹竹桃只是一种普通的花吗? 读到这里,你还觉得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夹竹桃吗?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以质疑引导学生再阅读,在文本资源的多层次的阅读过程中感悟,继而鼓励学生深思文本深层次的意蕴。笔者在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前,对教材以外的一些资料也做了比较全面和深层次的研究。然后根据学生实际,巧妙设疑,才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这样的巧妙点拨下更深层次地理解了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篇4:浅议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后记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探究学习;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没有学生的天地,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人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形式已不复存在。新课改主张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动态与静态信息相结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自觉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业务能力要强;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

1.坚持学习

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要想学生有“一滴水”,教师自己首先要有“一杯水”,甚至“一桶水”,只有这样才能驾驭课堂,运筹帷幄。

2.勇于反思

老师不但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坚持每课授完后写教学反思并向同事取经,不断探索和掌握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规律和方法,有效推行素质教育。

3.为人师表

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绝不做,如:不迟到,不早退,践行承诺,信守诺言,这样才能让学生佩服,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断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逐步完善“读、议、讲、演、评”的有效教学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一节课40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不应该从头到尾以老师讲为主,也就是说教师要摒弃一味为了教而教、学生一味为了学而学的陈旧的教、学法。教学中应该穿插让学生读一读、讲一讲、评一议,换位思考,推敲演示,通过直观的视觉冲击,从而震撼心灵,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进而形成理性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校园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是小学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有组织地去校外调查、采访、参观、询问,然后作汇报交流。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我先结合自己班级的班干部选举来进行上课,通过选班长、学习委员等让学生深刻领会什么才是民主选举,也收集了许多反面例子让学生知道贿选、拉票等不是民主的选举,是被我国宪法所禁止的,课后还让学生组成4个调查组深入三岸社区进行采访,了解村民、社区的选举是怎样的,选民证又是什么,最后回到班里进行汇报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使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民主选举的真正意义,享受到人民当家做主的快乐。

教育理念的转变,也体现在课前的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中。课堂中的活动应是在教师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自我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在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这一课中,我充分利用影音资料来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重回鸦片战争的年代,通过影像展现当时八国联军、日本帝国主义是怎样入侵中国,怎样强取豪夺,爱国仁人志士又是如何反外侵、反殖民的,学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充满了民族主义感,也懂得了现在只有好好学习、团结进取、开拓创新,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富裕强大,我们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争取努力上好每一节品德与社会课,让学生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学生把兴趣都集中到我们老师身上,这样,我们就会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也将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篇5:放生小鱼小学生作文

我把小鱼放进鱼缸里,从楼下沙石堆里捡了几颗有颜色的石子和小贝壳也一起放进去,这样就漂亮多了。我还给它们吃鱼食和面包屑,可是过了好久,它们也不吃。

小鱼们在鱼缸里东游西游游不出去,看到有人靠近就紧张得躲起来,就像一个人被关在一个房间里出不去一样。我觉得它们太可怜了,我跟妈妈说:“妈妈,这个鱼缸太小了,它们不喜欢,我们把它们放回河里去吧?”妈妈很同意我的.做法,于是我把小鱼装在一个盛水的盒子里,和妈妈一起下楼向小河边走去。

篇6:放生小学作文

准备好东西后,我们提着装乌龟的盒子出发了。来到民主湖岸边,我就把这只乌龟放进水里,顿时,它就像一条小鱼儿一样,一眨眼就躲到岩石下面。和它在我家的表现完全相反。

不一会儿,它又浮出水面,快速地游向湖中心。爸爸风趣地说:“瞧,它的方向感那么好,不知它的眼睛睁开没有?”我不得不承认,这只乌龟在水中的确很灵活。它像一个游泳高手,一会儿头露出水面,奋力向前游;一会儿又一头扎进水里,快速前进。平时看它四只短小笨拙,在水里却配合地那么和谐,游的速度令人诧异。不一会儿就游到了石坝旁,惊动了一大群小鱼,它们都四散游开了。乌龟游到一丛水草下就不动了,其实就在水草中,还有四条没游走的小鱼呢,但是乌龟并没有去捉它们,可能乌龟也在适应环境吧。

妈妈见这只乌龟这么有精神,感慨万千:“我以前还在担心它会不会被人抓走呢,现在看来,它也会自己躲起来。白天,它就可以躲在这里,晚上出来捉鱼吃。以后它可以长生不老了!”的确,依目前的情形看,把这只乌龟放生是个很明智的选择。

上一篇:“扪心三问”心得体会88下一篇:党委年度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