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2024-05-23

监控设施设备管理规定(共8篇)

篇1:监控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监控设备管理规定

监控设备管理规定

为加强监控设备的管理,保证日常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设备始终与正常状态,规范设备的日常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适用范围

所有的监控设备。

二、监控员岗位职责

1、严格按照规定时间、工作范围集中精力注意观察,对异常可疑情况做好记录并及时反映汇报;

2、根据相关领导及公安部门需要调查取证的要求办理登记后,配合调取录像查看;

3、未经上级领导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调取监控;

4、对监控中心所监控范围、监控摄像的开启时间、监控到的内容、场所等做好保密工作;

5、对发现有火灾报警信息的,及时通知保安到达现场查看检查,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备案;

6、在当班时间内,不得做与本工作无关的事,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闲谈聊天,确认工作需要进入的做好登记工作;

7、爱护使用监控消防设备,确保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8、监控人员认真主动做好监控消防中心的卫生工作;

9、全面熟悉监控室内的设备功能和使用程序与方法,做到百分之百无误操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0、负责监控中心电视屏幕的监视工作,并密切监视消防控制屏和电脑显示系统。全面观察和掌握各区域的治安动态,发现问题正确分析,果断决定,及时上报并与有关岗哨取得联系;

11、负责对重点部位和可疑情况的电视录像工作;

12、负责录像带的保管工作;

13、负责接受白天和夜间业户的投诉,并及时通知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处理,积极主动

监控设备管理规定

为业户(住户)排扰解困,业户(住户)反映的有关问题要及时主动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争取尽早解决;

14、做好资料保管和保密工作,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监控室,不准向无关人员谈及监控室的运作情况和值班情况;

1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管理规定

1、每日按时开机、关机,误报监控设施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2、监控设备属于专用设备,任何人不得随意拆卸、移出或者外借;

3、加强监控室的管理,非监控管理人员不得进入监控室,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经项目负责人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

4、监控室应保持清洁、卫生、通风,不得存放于监控无关的物品,做到每天小擦,每周大扫;

5、每天查看监控设备,禁止在监控设备上玩游戏、下载、添加、删除文件等与;

6、不得擅自删除、修改监控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7、不得改变监控系统的用途和摄像设备的位置;

8、不得擅自复制、查询或者像公安机关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提供、传播图像信息;

9、禁止干扰、妨碍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10、严禁将监控设备的密码告知无关人员;

11、严禁擅自开发、修改、升级、删除、安装影响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四、工作检查与奖惩

项目每天、公司每周及不定期进行工作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值班期间任何违背工作制度的情形以及发生责任事故均按《员工手册》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项目经理的责任,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篇2:监控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管理制度

1、按规定必须携带瓦斯便携仪的下井人员,必须携带瓦斯便携仪,严禁不携带或多携带入井。

2、携带瓦斯便携仪的下井人员,在领取设备时要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如发现电量不足,示数错误,示数不全时与维护人员联系,换瓦斯便携仪或更换便携仪电池。

3、井下工作人员严禁更换、随意拆卸瓦斯便携仪,若有问题,及时与维护人员联系更换瓦斯便携仪。

4、井口检身人员,必须对下井人员有关人员是否携带瓦斯便携仪进行检查。

5、井上监测监控人员负责监视系统设备的运行和监测数据变化情况,对信息出现异常或设备报警时,立即通知维护人员,并做好中心站运行日志,相关人员查明原因向有关负责人汇报。

7、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对监测监控装置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查。

8、各单位或监测人员发现监测装置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有关单位汇报并核实。

9、各有关区队要加强管辖区域内所安设的监测监控装置的看护管理,每班要派专人进行巡查,对设备或线路上的积尘、“挂汗”要及时清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如有丢失损毁由责任区队负责找出负责人进行处罚并照价赔偿。

11、专业维护人员要及时维修更换有问题的监测探头,不得因探头本身的问题影响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12、专业维护人员要确保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不间断运行,出现故障及时排查,确保系统的安全可靠。

13、各分站电源由机电科负责、严禁长时间停电,如有开关跳闸,应及时恢复开关的正常运行。

篇3:监控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研究的样本来自知网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检索项为“篇名”。检索词为“档案馆”并且“门禁”,或者“档案馆”并且“监控”、或者“档案馆”并且“报警”;检索词为“档案库房”并且“门禁”,或者“档案库房”并且“监控”、或者“档案库房”并且“报警”。检索时间无上限,下限为2012年底。共检索到文献22篇。文献数量明显少于其他相关研究主题。

二、学科分布

从学科分布上看,22篇文献涉及6个学科。其中档案及博物馆14篇;自动化技术6篇;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3篇;高等教育2篇;安全科学与灾害防治1篇;工业经济1篇。档案学发表的文献占到了全部文献的2/3,研究的学科归属非常明显。

三、发表年度分布

从文献发表的年度分布看,从1987年第一篇相关文献发表之后,到2012年的22年间,只有11年有相关文献发表,具体情况是:1987年1篇、1990年1篇、1991年1篇、1993年1篇、1998年1篇、2001年1篇、2005年3篇、2007年1篇、2010年3篇、2011年1篇、2012年8篇。有一半以上的年份没有文献发表。研究的持续性差强人意。在11年间,有8年只有1篇文献,2年是3篇文献,1年是8篇文献。平均年发表文献1篇,有文献发表的年平均值为2篇。众数为1,最大值为8,中位数为4,最大极差为7,最小极差为5。其图形分布如下:

从图中可见,有关档案馆及档案库房门禁、监控、报警设施设备的研究,整体上处于活跃度不高,时断时续的状态。

四、基金分布

从基金分布上看,22篇文献中没有被资助的文献。研究的层次与关注级别均比较低。

五、研究层次分布

从层次分布上看,22篇文献中基础研究(社科)11篇;行业指导(社科)5篇;工程技术(自科)’的分组结果5篇;行业技术指导(自科)1篇。总体上社会科学的文献数量多于自然科学文献数量。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文献数量相当。这在档案学研究中是不多见的,表明这一问题的实践性与实验性高于其他问题。

六、作者分布

从作者分布上看,22篇文献35名作者。合作的文献10篇,合作率为45.45%,接近了一半,合作度高。4人合作的2篇,3个人合作的2篇,2个人合作的6篇。吕东岚、高峰各2篇;赵举章、张永玉、尹勇、徐宏、肖刚、王予立、刘忠信、刘鸿勋、李占奎、常玉民等33人各1篇。

七、机构分布

从机构分布上看,全部22文献署明单位的有17篇。分别来自于20个单位,发表2篇文献的有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北京市城建档案馆2个单位;渤海大学、池州市档案局、河南省气象局、华南农业大学、莱州市国土资源局、攀枝花市城建档案管、四川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国、潍坊科技学院、溆浦县档案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海洋大学等18个单位各有一篇文献发表。2个单位合作的3篇,其他为1个单位。

在全部单位中,档案行政管理部门4个,档案馆(室)3个,高校8个,其他单位4个。高校的关注度最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单位的关注度相同,档案馆(室)的关注度最低。

八、期刊分布

从期刊年分布上看,22篇文献刊登在20种杂志上,刊均1篇多一点。发表2篇以上文献的期刊有2种,占全部文献的9%;有18种期刊各发表了1篇。在这些期刊中档案学期刊有10种,占全部期刊的50%;发表文献11篇,占全部文献的50%。其中档案学核心期刊5种,发表文献5篇。档案学专业期刊与非档案学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相同。

九、关键词分布

从关键词分布上看,22篇文献中标明关键词的有11篇,占50%。使用关键词36个。其中使用频率较高(2次以上)的6个。具体是档案馆3次;温湿度、温度、监控系统、监控、档案各2次;自动监控、智能化、质量监控、温湿度监控、库房温湿度、环境监控、防火防盗、电视监控系统、报警、安全监控等30个关键词各使用1次。

十、结语

从对上述样本的分析来看,可以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1、文献数量少,学科归属性强

有关档案馆及档案库房门禁、监控、报警设施设备的研究文献与档案管理软件、档案馆(室)安防情况、档案装备装具等主题相比明显偏少;样本的学科集中度高,档案学文献占到了全部文献的2/3,研究的学科归属性非常强。

2、研究的持续性差,活跃度不高

从文献发表的年度分布看,22年间,只有11年有相关文献发表,一半以上的年份没有文献发表。研究整体上处于活跃度不高,时断时续的状态。

3、研究略偏重社会科学,政府层面的关注度不高

所有文献中社会科学的文献数量多于自然科学文献数量。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文献数量相当。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文献数量相当。这在档案学研究中是不多见的,表明这一问题的实践性与实验性高于其他问题。

4、作者个人合作度高,单位合作度不高

22篇文献中个人合作的10篇,接近文献总量的半数。相比之下,单位的合作度只有17.65%。明显低于个人的合作度。这表明有组织的合作性研究还有待加强。值得注意的是,在署名的单位中高校的关注度最高,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与其他单位居次,而做为档案馆及档案库房门禁、监控、报警设施设备使用者的档案馆(室)关注度却最低。这可以认为研究者更多的来自档案馆(室)之外,且研究偏重于理论,而非应用实践。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均没有核心作者与核心研究单位形成。

5、期刊分布面广,档案学期刊的核心地位不突出

22篇文献分别刊登在20种杂志上,档案学期刊10种,占到一半;且档案学专业期刊与非档案学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也相等。没有重点期刊与核心期刊突显出来。

6、研究重点分散,关注点来集中

从11篇标明关键词的文献看,共使用了36个关键词,每篇文献使用的关键词在3到4个,但高频词只有6个,除去共性的档案馆、档案两个之外,合并监控系统、监控后,只有温湿度、温度、监控3个各有两篇文章涉及,其他30个分别只有1篇文献涉及。

综上所述,档案馆及档案库房门禁、监控、报警设施设备研究十分薄弱,不仅仅是理论层面,还包括实践层面,以及对这些设施设备性能、质量及提供商资质、服务等评价方面的研究,都亟待加强。

摘要:档案馆及档案库房门禁、监控、报警设施设备,是档案馆、档案室等档案存放保管场所的基本安全防范设施,对档案馆及档案库房门禁、监控、报警设施设备性能、质量、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是档案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对档案馆及档案库房门禁、监控、报警设施设备研究文件进行归纳梳理,有助于日后这方面研究的进行。

关键词:档案装备,档案装具,档案设备,研究

参考文献

[1]吴雁平.依法治档研究文献抽样文献综述[J].档案管理,2011,(05):67-69.

[2]方婷,吴雁平.档案安全保障指标体系建设研究[J].档案管理,2011,(06):12-15.

[3]刘东斌.档案法规体系建设研究文献综述[J].档案管理,2012,(02):50-52.

篇4:论小区物业管理的设施设备管理

关键词:物业;管理制度;高层楼宇;设施设备

设施设备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具有丰富的理论性与切合实际的操作性。为了实现物业管理在设施设备方面趋于现代化。从业人员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并将其投入的生活实践当中。在此过程中,培养科学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树立现代化管理的理念。

一、设施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高层楼宇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物业管理制度与方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物业价值不仅取决于地段,楼层的建筑结构,室内布局,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所配备设施的质量及性能。因为物业在管理过程中对这些设备的使用和依赖程度越大,则设备的作用就越明显。换个角度来说,现代物业对设备设施如何合理利用与管理,对小区的正常生活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一)决定物业服务的发展前景和未来

物业管理对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是否科学,关系到物业服务的荣誉与前景,因为对于居民来说,一栋住房就是最重要的资产,保持和提高房屋设施的质量和性能对于户主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物业管理就要做到对设施和设备的保值和增值;如果物业设施经常出现质量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户主提出的物业问题,就会逐渐影响到公司的发展。可见,物业在设施设备方面怎样进行科学管理,对物业公司的声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关系物业服务的成本和资金利用

物业管理对设施设备的科学利用与管理,也会影响到物业服务过程中的成本,当小区物业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一套质量合格、性能优异的设备会在解决问题时,不仅处理起来棘手,而且耗时耗力,造成物质与资金上不必要的浪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些设备设施在固定资产中占有越来越大的金额。虽然,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设法提高资金的合理利用程度,而设施设备的科学管理无疑是最关键的。换言之,就是设施设备管理的制度与方法是否达到最佳。

二、设施设备管理应达到的基本目标

设施设备能否正常运作,直接影响到高层楼宇居民的生活,也间接地反映到小区物业管理制度。现代建筑的特点是楼层高,室内结构多样化。其中居民日常生活用电用水频繁,有时在用电不正确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火灾。因此,消防设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物业方面就要做到定期检查,一旦设备与设施出现问题,要第一时间去维护。防止发生意外时,因设备质量和性能不过关,导致更大的财产损失。安全通道,包括走廊,楼梯,大厅也要做到按期检查,看这些地面是否平整,护栏是否牢固。

一个良好的设施设备管理应具备以下几点:

(一)建立先进的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1.按照物业管理的区域和所使用设施设备的数量,复杂程度、管理业务的水平,维护设备人员的能力,并且结合企业的特性,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设置设施设备的管理体制,制定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管理制度力求高效,具备一定的先进和预测性。

2.物业管理人员要熟悉国家的政策、法律以及相关条例,能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3.加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实践工作,物业管理重点在于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平时培训让管理人员熟悉业务的流程

三、实现设施设备管理目标的影响因素

(一)现代设施设备带来的新问题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设施设备在性能和技术方面日趋更新,消耗也在不断增大。很多新的问题也在使用过程中暴漏出来。例如,电梯故障频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消防设施过于陈旧或者损坏严重,这是火灾面前是极大的安全隐患;监控系统存在死角,这让不法分子容易在黑暗的角落作案,事后也不容易寻找犯罪证据,增大了案件侦破的难度。

(二)目前设施设备管理的局限性

面对现代化的设施设备新的技术难题,传统的管理方案显得落后。其局限性开始逐渐暴漏出来

1.一般的设施设备只在维修阶段进行集中的管理,而在日常过程中不予重视,较少注意设施设备全过程的管理。这在科技发展的今天,这种管理方式存在各国经济传统的设施设备在管理过程中不能进行环节之间有机的结合,使用和保养之间是分家的,平时只注重使用,一旦出现故障就赶快维修。却忽略了日常保养得环节,这样会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其性能降低,不能发挥社时设备的最大作用。

2.传统的设施设备在技术、经济、组织方面的管理,只侧重于技术管理,而忽略经济管理,导致不必要的资金流失和浪费。

3.传统的设施设备只注重相应的管理机构和专业技术人才,而不把群众联系在一起,缺乏牢固的基础。

四、设施设备管理的内容

(一)设施设备管理的范围

设施设备在正常的寿命周期中,一直处于运转状态。分别变现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两种状态。所谓物质运动指的是设施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因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造成的磨损,疲劳、腐蚀及老化等性能恶化。因此在设施设备服役过程中要不断的改造,升级、维护和保养。设施设备的价值运动指,使用和维护设施设备中的资金流转,即将设施设备的原有价值与维修费用通过提取折旧成服务费用,逐步转化为五福的成本过程当中,从而导致设施设备净值不断下降。这两种形态形成两种不同的管理模式: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所以整个设施设备在管理过程中受到技术规律和经济规律的支配。只有做好这两种管理模式下规律的探索,才能更有效的管理设施设备,使其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设施设备管理的具体内容

设施设备管理围绕着两种状态进行运转,具体应开展以下各项工作:

1.组织管理:主要包括设施设备管理工作目标的制定与展开,相应组织机构人员的业务培训,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贯彻和实施。

2.设施设备固定资产的管理:主要包括设施设备的资产的验收、编号与调试。

3.设施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规划、选型、采购、定货、安装、初期调试和信息反馈。

4.设施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维护制度,操作规程的制定;日常维护与定期维护、组织维护的检查评比等

5.设施设备的修理管理:在维修设施设备过程中,需制定的修理方案,所需的材料和费用、涉及到相关的修理文件和资金使用情况。

6.设施设备的状态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状态完好的规章制定,对设施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状态监测、诊断和评估。

7.設施设备技术改造与更新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的改造,相应的技术方案,更新项目以及文件的编制。

8.设施设备的经济管理:包括设施设备的投资、固定资产的折旧、修理和保养费用以及更新所需的资金。

五、做好设施设备管理现代化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当下,物业在设施设备管理方面,有较多的地方还做得不能让户主感到满意,归结到底是设施设备在管理方面的思想理念、技术能力还不够成熟和先进。同时对相关的专业人才培训不能很好的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制约物业管理前进的瓶颈。要解决以上的问题,就需要探索新的科学成果,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设施设备的效能,只有达到设施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才能从发展和前进的瓶颈中跳出来。

综上所述,物业在设施设备的管理要达到现代化与科学化应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一)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发展理念

设施设备管理首先要逐步做到管理理念的先进化,即树立一种对设施设备管理整体综合的思想。可以从全局出发,思考和解决管理上的问题。尽量不要出现顾此失彼,要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两者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员工和专业人才的积极性,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和经济价值。

(二)完善设施设备管理的制度

在现代化管理思想的基础上,根据设施设备管理的要求,不断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与设施设备相配套的工程机构,强化专群结合的班组设施设备管理,建立奖罚分明的制度,把前期管理、技术管理以及经济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适应设施设备管理的现代化需求。

(三)探索先进的设施设备管理方法

现代化的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制度,更需要的先进的方法。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应将传统的机械化管理,向信息化方向改进。尤其在设施设备维修方面,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达到缩短修理周期和降低维修费用的目的,以提高设施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得经济性与环保性。

参考文献:

[1]赵久建.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2011

[2]吕培进. 物业管理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 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2011.

[3]杨晓庄. 21世纪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型物业管理模式[J]. 物流科技,2004,(3).

[4]陈广华,刘撰. “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研究——从“物业管理区域”划分的行政案件入手[J]. 华东经济管理,2009,(6).

篇5:监控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监控系统设备维护规定

为了搞好监控设备维护工作,保障公司监控系统的长期可靠有效地运行,对公司劳动纪律管理提供依据,使公司的各项管理上台阶。特作出规定如下:

一、监控设备维护管理范围的划分

1、主控机由选厂电工维护,停电后及时投入运行,保障监控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2、坑采斜井口、1#、2#斜井、+100m、+50m、0m,共九个监控点的设备,由坑采车间负责维护管理。

3、选厂石灰点、浮选、球磨、浓缩池精砂管、脱水精砂共八个监控点的设备,由选矿车间负责维护管理。

4、办公楼、门卫大门、材料库、炸药库等监控点由门卫负责维护管理。

二、维护措施

1、对监控系统设备进行维护,做好防范工作,尽可能使设备运行正常,主要需做好防潮、防尘、防腐、防干扰工作。

2、防尘、防潮、防腐措施:

A、防尘,由于摄像机长期悬挂于棚顶端,防护罩及防尘玻璃上很快会被蒙上一层灰尘等混合物,每月对防护罩进行彻底除尘一次;防尘玻璃,粉尘多的一周除尘一次,粉尘少的每月除尘一次,除尘后用无水酒精将镜头擦干净,调整好清晰度。

B、防潮,在湿气较重的地方,必须在维护过程中就安装位置进行调整,以提高防潮能力,同时对高湿度地带要经常采取除湿措施来解决防潮问题。

C、防腐,气体或酸性水太多的地方,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有必要时将设备更换安装位置,涂防腐油脂等措施,提高防腐能力和使用寿命。

三、维护责任

监控设备维护纳入每月安全文明生产大检查的检查内容,各负其责。监控系统发现一次局域网无显示,电工班长罚款50元;监控系统有一监控点不清,各责任区负责人罚款20元。

篇6:监控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摘要:在简要分析通信设备设施集中监控系统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和雷电浪涌侵入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措施。简单介绍了人民防空通信设备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的主要技术特点。

Abstract: after a brief analysis of centralized monitoring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and facilities the main causes of lightning damage and lightning surge invasion pathways as the basis, put forward monitoring system lightning protection measures.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ivil air defens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in the main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关键词:监控系统雷电浪涌雷电防护布线线路屏蔽等电位连接浪涌保护器 Key words: Monitoring system lightning surge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shielding equipotential connection wiring line surge protector 引言

近年来,随着集中监控系统在人防指挥信息保障系统特别是移动通信基站中的广泛应用,监控系统因遭受雷击而损坏的事故时有发生。这种状况不仅不利于通信网的长期稳定、可靠运行,还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浪费。因此,如何做好监控系统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有效降低雷击事故发生率,是摆在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概述

雷电浪涌造成监控系统损坏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监控系统采用了大量的高集成度微电子元器件,而这些元器件本身抗干扰的能力很低。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微电子元器件不断涌现,其集成度越来越高,所传递的信号电流也越来越小,对外界的干扰也越来越敏感。

其次,人防通信,特别是移动通信基站的实际运行环境比较恶劣。由于大部分人防通信基站内设有铁塔,比周围的建筑物 / 构筑物都高,遭受雷击的可能性比较大。加之由于技术或经济上的困难,部分局站没有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采取整体防雷措施,为站内监控系统留下 了雷击隐患。

最后,长期以来,人防通信基站设备防雷都是以防止雷电浪涌沿局外线路感应为主,对监控系统等在局站范围内的系统的防雷研究较少。但事实上,由于监控系统的连接线路较多,有些线路的敷设长度可达 100 ~ 200 米甚至更长,一旦这些线路遭受雷电电磁场的影响,将雷电浪涌传到各监控设备的接口电路中去,从而对接口电路产生影响和冲击。

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标准对局站范围内部的各种通信系统(包括监控系统)的防雷问题也日益重视。如国际电信联盟(ITU)的 K.40 建议 [1] 对电信中心的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提出了指导性方法,而 K.41 建议 [2] 则规定了电信中心内部的通信线路和设备端口的浪涌抗扰性要求。这两个建议的提出表明,国际上已经开始重视通信局站内部设备的雷电浪涌的抗扰性要求。而在最新的通信行业标准 YD/T5098-2001 [3] 中也已经明确提出监控系统的雷电过电压保护的设计要求。2 雷电浪涌侵入集中监控系统的途径

任何一个电磁干扰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首先是干扰源,其次是传递干扰能量的途径或媒介(耦合途径),最后是对干扰产生反应的设备(敏感设备)。干扰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被称为干扰三因素。为减小到达敏感设备的干扰能量,必须先弄清干扰源的性质、干扰的耦合方式以及敏感设备自身的耐受能力,才能有的放矢,提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本文所考虑的干扰源就是雷电电磁脉冲(LEMP),它包括雷电放电电流以及雷电放电时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瞬态电磁场,反映在设备上就是雷电浪涌;敏感设备就是监控监控系统;对监控系统而言,雷电浪涌的耦合途径主要有:

1、近场感应。雷击通信局站或其邻近区域时,会在其周围空间产生强大的瞬态电磁场,该电磁场会在处于其空间范围内的金属导线上感应出一定幅值的瞬态过电压(主要是磁场感应),感应过电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雷电流的变化率、线缆与雷击点的距离、线缆的长度、各线缆间形成的回路面积以及线缆是否有效屏蔽等因素。它主要施加在与线缆相连的设备端口上,以共模分量为主,差模分量的大小则视线缆的结构型式而定。感应过电压是造成通信局站内监控系统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

2、公共地阻抗耦合。雷击时,雷电流沿接地体入地时会引起接地体的地电位升高,如果设备或系统布置不当或者接地不当,会在接地系统与设备间产生较高的过电压(称为反击过电压),从而导致设备损坏。此外,当通过各种线缆(如信号线、数据线等)互连的设备间存在较大的地电位差时,也会导致设备的损坏。

3、传导耦合,主要是指雷电侵入波。雷电侵入波又称为线路来波,它是指沿进局电缆以行波的方式窜入室内的雷电浪涌。雷电侵入波产生的根源可能是感应雷,也可能是直击雷,但从监控系统的角度来看,则可视为传导耦合。对于需要将监控信号上报的无人值守站(特别是移动基站),雷电侵入波是造成监控设备损坏的另一重要因素。3 集中监控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措施

集中监控系统具有线缆类型多、接口类型多、线缆数量大等特点,其雷电损坏以近区磁场感应过电压和雷电侵入波为主,因此监控系统的防护应针对上述特点,从整体上加以考虑,才能起到良好的防雷效果。

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其

一、抑制或衰减雷电浪涌的耦合途径,主要措施包括屏蔽、合理布线、等电位连接和接地等;其

二、提高监控设备本身的浪涌耐受能力,主要包括合理设计内部电路、加装电涌保护器等。3.1 合理布线

如上所述,人防通信基站或其近区遭受雷击时,雷电电磁场在站内监控系统的线缆上产生的感应过电压主要取决于雷电流的变化率、线缆与雷击点的距离、线缆的长度以及各线缆间形成的回路面积以及线缆是否有效屏蔽等因素。因此,合理布线对减小感应过电压水平、降低监控设备雷击损坏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实施监控系统布线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局站范围内,严禁室外架空走线。室外架空走线有可能遭受直击雷,严重威胁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架空走线形成的环路面积较大,雷击时会产生较大的感应过电压。2、室外线缆的布放应尽量远离铁塔等可能遭受直击雷的结构物,应避免沿建筑物的墙角布线。

3、室内各种监控线缆的布放应尽量集中在建筑物的中部。雷击时建筑物中部的空间电磁场相对较弱,因此将电缆布放在建筑物的中部可有效降低感应过电压。

4、监控线缆及线槽的布放应尽可能避免紧靠建筑物的立柱或横梁。在不可避免时,应尽可能地减小沿立柱或横梁的布线长度。3.2 线路屏蔽

屏蔽是电磁干扰防护及控制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其目的是限制或防止某一区域内外电磁场的相互耦合,将电磁场作用限制在规定的空间范围之内,即通过抑制耦合途径来减小干扰源对敏感设备的影响。对通信系统的雷电防护而言,屏蔽可分为建筑物的屏蔽、房间的屏蔽、设备的屏蔽和线缆的屏蔽。这里主要讨论线路的屏蔽。

常见的线路屏蔽方式主要有两类:其

一、采用屏蔽套管或屏蔽槽等外部附加屏蔽;其

二、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套管(金属管屏蔽)的主要优点是屏蔽效能良好,其主要缺点是柔软性差,施工不便。由于屏蔽槽存在较大的缝隙,其屏蔽效能比屏蔽套管的差。但由于其施工方便,如果在施工工程中做好接头和接缝处的处理,还是能取得一定的屏蔽效果。

采用屏蔽电缆是一种常用的线路屏蔽方式。尽管其屏蔽效能不如金属管屏蔽,但在线路不长(如小于 100m)、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是太强烈时,仍具有较好的屏蔽效能。在实施线路的屏蔽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电缆屏蔽层、屏蔽套管或屏蔽槽等屏蔽体的两端必须接地。由于感应过电压主要是由近区磁场感应所致,屏蔽体两端接地后,在屏蔽体与地回路间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路,该环路中所链接的磁场所感应出的电势在环路中形成感应电流,该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干扰磁场方向相反,从而抵消或减小外界干扰磁场对芯线的影响,大幅度降低芯线的感应过电压。2、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屏蔽体的感应电流,任何影响电流流通的因素都应加以注意。如屏蔽体在整个电缆长度上必须是导电贯通的,并尽可能多点就近接地;做好屏蔽体接头和接缝处的连接,以期获得稳定的低阻抗电气连接;做好屏蔽体的接地,尽可能降低接地引线的阻抗等。

3、在工程实际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金属走线槽和走线架,屏蔽电缆和金属走线槽的配合使用可获得附加的屏蔽效能。3.3 等电位连接和接地

适当的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是减小反击过电压和地电位差的有效措施。

等电位连接是用连接导体或浪涌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雷空间内的防雷装置、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导体、电气或电子设备等连接起来,其目的是减小需要防雷空间内的各金属部件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通信局站的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包括:由建筑物金属构架、防直击雷装置以及外来导体等相互连接而成的公共连接网,局站内各通信系统所建立的局部等电位连接网,以及上述各连接网间的连接和接地。

原则上讲,监控系统的外露导电部分所形成的局部等电位连接网可具有以下两种结构型式: S 型(星形结构)和 M 型(网型结构)。相应地,它们与公共连接网的连接方式应分别采用 Ss 型和 Mm 型。如图 1 所示。

星形结构一般适用于较小的闭环系统,系统内设备间以及设备与外界的连接线较少,容易与公共接地网隔离。当采用星形结构时,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除连接点外,应与公共连接网有足够的绝缘,即仅通过唯一的点连接到公共连接网中形成 Ss 型。此时,设备间的所有线缆应按照星型结构与等电位连接线平行敷设,以避免产生感应环路。Ss 型等电位连接网的主要优点是能抑制外界的低频干扰。其缺点是维护和扩容比较麻烦,且在高频下易引入干扰。

网状结构一般适用于延伸较大的开环系统,系统内设备间以及设备与外界的连接线较多而且复杂。当采用网状结构时,系统的各金属组件应通过多点就近与公共接地网相连形成 Mm 型。Mm 形等电位连接网的主要优点是在高频时可获得一个低阻抗网络,对外界电磁场有一定的衰减作用,且维护和扩容比较方便。其缺点是理论上可能会引入低频干扰。

由于监控系统的采集设备与其它设备间存在广泛的互连,监控设备间的连接线缆也比较多,而且采用了大量的屏蔽电缆。适合于采用 Mm 型等电位连接网。同时,通信局站的实际运行经验表明,合理设计和施工的 Mm 型等电位连接网一般不会引入低频干扰。3.4 内部电路的合理设计

在采用了合理的线缆布置、有效的线路屏蔽以及适当的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措施后,到达监控设备的浪涌能量会大幅度降低,从而减小雷电浪涌对监控设备的危害。但上述措施不能完全消灭达到监控设备的雷电浪涌,特别是当部分局站没有按照相关规范的要求采取整体防雷措施而导致站内监控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比较恶劣时,雷电浪涌对监控设备的危害仍然存在。因此,在有效抑制雷电浪涌耦合途径的同时,应提高监控设备自身的浪涌耐受水平。

由于感应过电压和反击过电压或地电位差对设备造成损坏的主要原因是共模过电压,适当提高监控设备内模块的共模耐受水平可有效地防止此类损坏。

实际运行经验表明,监控设备的损坏大部分表现在设备的接口部分,因此应审慎地设计监控设备的接口部分电路,以提高其浪涌耐受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可采用的方法有:优选接口芯片、采用电气 / 光电隔离技术、内置浪涌吸收电路等。3.5 接口防护(加装电涌保护器)

运行经验表明,在综合采用上述防护措施后,基本上可以防止绝大多数由感应过电压和反击过电压或地电位差造成的监控设备的损坏。但在以下两种情况下,监控设备仍有可能因雷电浪涌而损坏:

1、对于需要将监控信号上报的无人值守站(特别是移动基站),外引线(如 E1 线、电话线或 RS422 等信号线)可能会将较大幅值的雷电侵入波引入监控系统。2、当人防通信基站遭受直接雷击且雷击强度较大时,在站区内的长距离监控线缆中可能还会感应出较大的过电压。

此时,可采用加装浪涌保护器(SPD)来降低雷击事故率。信号线用 SPD 的选用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SPD 的保护水平应满足监控设备浪涌耐受水平的需要。、SPD 应满足信号传输速率及带宽的需要,其接口应与被保护设备兼容。3、SPD 的插入损耗应满足监控设备的要求。、SPD 的标称放电电流应满足标准 [3] 的要求。4 ENP 集中监控系统(PSMS)的防雷技术特点

篇7:监控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加强校园安全监控设施设备的管理,保证校园安全监控设施设备正常、稳定的运行,充分发挥监控系统的安全保障作用,确保校园安全,特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 成立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领导小组。

(一)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切实落实好校园监控设施的管理。

(二)领导小组每月对校园安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第三条 加强日常维护及管理。

(一)监控设施和报警系统必须由专人负责。监控系统操作人员要严格按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每天要对监控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若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报告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领导小组请专业人员进行维修,以保证监控设备安全有序运行。

(二)监控设施操作人员要认真做好监控工作,摄像机方向要时刻监控重点部位,发现异常情况要仔细查看跟踪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带班领导或校园安全监控系统领导小组报告,若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拨打110,然后再报告。

(三)校园出入口、寄宿制学校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系统,必须24小时开启,并保证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7天。同时为了监控图像清晰,晚间必须把补光灯打开。

(四)视频监控回放图像要做到“专管人员早晚看,领导小组每周看”,并做好记录,以便及时发现校园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处理。

(五)严禁操作人员随意转动摄像机,监控用的计算机不得做与监控工作无关的事情。

(六)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监控室,更不得擅自观看、查看监控录像。

(七)操作人员要保持监控室内卫生,注意防尘、防潮,控制台上要保持清洁,不得乱放闲杂物品。

第四条 严格保密要求。

(一)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不得泄露监控录像内容,不得泄露学校安全秘密。

(二)操作人员对涉及到隐私方面的事项,要严格保守秘密,因泄密造成后果的,本人承担全部责任。

第五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篇8:监控设施设备管理规定

1.1 污染源COD在线自动监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重现性或精密度:±10%;零点漂移:±5 mg/L;量程漂移:±10%;邻苯二甲酸氢钾试验:±10% (测量误差) ;实际废水样品比对实验: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15%;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360h/次;电压稳定性:±10% (测量误差) ;绝缘阻抗:20MΩ以上;耐电压:无异常的现象 (电弧和击穿等) 。

1.2 污染源氨氮在线自动监测设备主要技术指标

电极法:重复性误差:±5%;零点漂移:±5%;量程漂移:±5%;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720h/次;温度补偿精度:±0.1mg/L以内;实际水样比对实验:±10%;响应时间 (T90) :5min以内。

光度法:重复性误差:±10%;零点漂移:±10%;量程漂移:±10%;平均无故障连续运行时间:≥720h/次;实际水样比对实验:±10%;直线型:±10%。

1.3 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自动监控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3.1 气态污染物CEMS主要技术指标

线性误差:用低、中、高浓度的标准气体检查时, CEMS测定值与参考值的相对误差不超过±5%;

响应时间:不大于200s;

零点漂移:24h零点漂移不超过满量程的±2.5%;

量程漂移:24h量程漂移不超过满量程的±2.5%;

相对准确度: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值:

(1) ≥250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715 mg/m3、335mg/m3和513 mg/m3) 时, 相对准确度不超过15%;

(2) <250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715 mg/m3、335mg/m3和513 mg/m3) 时, 参比方法和CEMS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20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57mg/m3、27 mg/m3和41 mg/m3) ;

(3) <50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143 mg/m3、67 mg/m3和103 mg/m3) 时, 参比方法和CEMS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应不大于15μmol/mol (SO2、NO和NO2分别为43 mg/m3、20mg/m3和31 mg/m3) 。

1.3.2 流速连续测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测量范围:测量范围的上限应不低于30 m/s;

速度场系数精密度:速度场系数精密度优于5%;

速度相对误差:当流速大于10 m/s时, 速度相对误差不超过±10%;当流速小于或等于10 m/s时, 速度相对误差不超过±12%。

1.3.3 温度连续测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示值偏差不大于±3℃。

1.3.4 湿度连续测量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由氧传感器测定烟气含氧量计算烟气中水分含量时, 当由氧传感器测定烟气含氧量计算烟气中水分含量时, 需符合氧连续测量系统技术指标。

由湿度传感器连续测定烟气中水分含量时, 当参比方法测定烟气中水分含量时:

(1) ≤5.0%时, CEMS法与参比方法测定结果平均值的绝对误差不超过±1.5%;

(2) >5.0%时, CEMS法与参比方法测定结果平均值的相对误差应不超过±25%。

2 全盟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控设施综合性能评价

依据《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中污染源现场端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管理考核内容目标要求: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达到90%;自动监控设备联网率达到100%;数据传输率达到90%;数据有效传输率达到75%。我们采用上述4个率对污染源现场端自动监控设备进行综合技术性能评价, 评价各品牌设备整体运行情况、运维管理、网络传输等综合方面是否达到环境监管要求。

2.1 废水在线监控设施各品牌主要技术性能评价

水质自动监控系统是一套以在线自动分析仪器为核心, 运用现代传感器、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技术以及相关的专用分析软件和通讯网络所组成的一个综合性在线自动监测体系。全盟安装的36套废水自动监控设备主要为北京利达、杭州聚光、北京普析通用和美国哈希三种设备。其中:北京利达占已安装总套数的56%、杭州聚光、北京普析通用和美国哈希分别只占27.7%、5.5%和11.2%。

2.1.1 有效性审核比对监测通过率

从每年的有效性审核通过率来看, 北京利达水污染源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总体通过率较低, 基本达不到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中比对监测通过率达到90%的目标。而美国哈希、北京普析通用、杭州聚光废水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平均通过率较高。

2.1.2 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稳定性

北京利达、杭州聚光废水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偏、故障多, 基本达不到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要求的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达到90%的目标。设备质量好、运转率比较高、故障率小的设备为知名品牌美国哈希废水在线设备, 其在全国占有率也较高, 其运用已在阿拉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得到印证;其次是北京普析通用废水在线设备, 主要对巴彥浩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口监测, 基本能达到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要求。

2.2 废气在线监控设施各品牌主要技术性能评价

一个完整的CEMS主要包括颗粒物监测子系统、气态污染物监测子系统、烟气参数监测子系统、系统控制子系统、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气源电源通讯等辅助子系统。全盟安装的23套废气自动监控设备共有4种品牌, 主要以北京雪迪龙品牌为主, 占总安装套数的78%。其次是杭州聚光、日本岛津、安徽蓝盾3种品牌, 占总安装套数的22%。

2.2.1 有效性审核比对监测通过率

从每年的有效性审核通过率来看, 北京雪迪龙废气污染源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平均通过率大部分指标都比较正常, 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能符合比对监测要求, 但是颗粒物因监测方法不一致, 流速无法掌握导致比对通过率较低。杭州聚光、安徽蓝盾废气在线设备的比对监测平均通过率较高, 基本达到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要求的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达到90%的目标。

2.2.2 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稳定性

北京雪迪龙废气污染源在线设备在全盟占有量较大, 占已安装的废气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的78%。但因部分企业运行维护工作跟不上, 距离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管理目标考核要求的90%的目标尚有差距。杭州聚光、安徽蓝盾两种品牌, 分析及监测方法分别采用的热湿法和直接测量法, 在实际过程中难以维护, 操作比较繁琐, 导致该两种数据有效传输率一般。日本岛津品牌设备在阿盟只有泰宇冶炼一家企业安装, 但因该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不佳, 致使在线监控系统长期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 此品牌设备在实际运行中主要技术性能尚未得到很好的验证。

3 存在的问题

3.1 设备品牌繁杂、质量良莠不齐

自动监测设备型号众多、各品牌、型号的质量、材料、精确度、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 进而导致易损易耗件更换不及时, 且价格较高, 使得设备运维成本加大, 增加运维困难, 致使设备运转率偏低。

3.2 售后服务纠纷较多

部分设备厂家服务质量不高, 维修技术不到位, 配件更换不及时且服务收费较高, 企业负担较重, 导致设备长期不能正常运行, 影响全盟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联网率、数据传输率、数据有效传输率的提高。

3.3 运维管理人员水平较低

目前大部分企业是自行运维, 但相当一部分企业并没有配备专职管理人员, 或配备专职人员但技术水平低, 无法按照设施的运行维护规定和保养条件及时对设备进行标定、维护与保养、检修等, 一些常见故障都难已排除。致使盟自动监控设备运转率、联网率、数据传输率、数据有效传输率长期偏低。

总之, 自动监控系统在运行过程中, 受到企业人为因素、系统自身设备性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系统运行不正常、系统故障率较高、达标率较低, 未能很好地发挥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效益和环境监管、监督作用。重点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控系统能否正常、稳定、准确地运行己成为当前巫待解决的问题。

4 对策建议

4.1 提高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设备运行台帐, 理顺自动监控设备管控机制,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建立实施自动监控系统日网络远程巡检及月现场巡检制度。规范企业对自动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 积极推动污染源现场端自动监控设施运行考核管理工作, 对运维行为实施考核监管, 督促企业严格按照运营技术规范的要求, 及时开展设备运行维护等工作, 确保自动监测设备正常稳定运行。

4.2 加快淘汰、更新老化设备和“问题”设备

研究建立实行强制淘汰更换制度, 对于故障率高、选型不准或设备老化等问题导致数据传输不合要求的仪器逐步实施淘汰更新, 逐步引导和推动企业使用口碑较好、设备技术性能高、故障率小、运行维护成本低的在线监测设备。

4.3 建立第三方运维机制

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信息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高, 如果没有有效的运行维护机制, 在线监控管理工作将举步维艰, 难以发挥系统建设效益。推动实施第三方运维工作, 并在运维补助上有方向性地进行倾斜。建议对公益性质类事业单位污水处理厂以及国控企业、重点减排企业在线监控设备运维补助比例适当提高。其他污染源企业可以酌情给予适当补助。目前, 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控二期项目第三方运营工作开展的初步尝试来看, 运行维护机制的建立对于保证在线设备正常运行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能够比较有效解决设备运维方面存在的问题, 逐步建立自动监控设备社会化运行支撑体系。

4.4 强化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

把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作为工作重点, 依据国家、自治区有效性审核办法, 结合实际, 制定出台《阿盟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数据有效性审核办法》, 将审核方法步骤、各部门、单位、企业责任予以明确, 加大现场核查力度, 做好每季度数据有效性审核工作, 切实把好自动监控系统日常运行考核关。并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努力解决困扰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使用的瓶颈问题, 积极促进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能力建设工作成果的应用, 努力提升自动监控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实施办法 (试行) .

[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 (CODCr) 水质在线自动监测 (HJ/T377-2007) .

上一篇:供电营业所针对安全生产自纠自查报告下一篇:航天英雄杨利伟事迹介绍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