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胡适《我的母亲》

2024-05-03

读胡适《我的母亲》(通用6篇)

篇1:读胡适《我的母亲》

怎一个“忍”字了得!

——读胡适《我的母亲》

山东鱼台县教研室 李明哲

摘自拙著《上学生喜欢的语文课》(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1月),原载《中学语文·上旬》2015年第7-8期。

“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母亲”“这种生活的痛苦”,用课文中的一个字概括,就是“忍”。(“母亲”的“严”“慈”“刚”,也是“忍”的体现。)

身教重于言传。作者是按照对母亲的感知的递进过程来写的。既知如此,我们不妨溯洄从之,倒嚼甘蔗,披文入情,来深切体味这位伟大的母亲以怎样的“忍”品,造就了胡适这位文化大师。

胡适的父亲胡传比母亲冯顺弟大30多岁。胡适丧父,其时母亲还不到23岁。23岁,在今天这个时代是被叫做“女生”“女孩儿”的年龄。“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主持家政,这是怎样的一种尴尬难堪的角色身份啊!“这种生活的痛苦”,非常人所能忍,但是,“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我母亲最大的禀赋就是容忍。”(胡适《我的信[1]仰》)

[2]课文选自胡适《九年的家乡教育》第五节(标题是编者加的),兹摘两段: ‚我仿佛记得我父亲死信到家时,我母亲正在家中老屋的前堂,她坐在房门口的椅子上。她听见读信人读到我父亲的死信,身子往后一倒,连椅子倒在房门槛上。‛

‚我父亲死时,我母亲只有23岁。我父初娶冯氏,结婚不久便遭太平天国之乱,同治二年(1863)死在兵乱里。次娶曹氏,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死于光绪四年(1878)。……到光绪十五年(1889),他在江苏候补,生活稍稍安定,才续娶我的母亲。……大姊比我母亲大七岁。大哥比她大两岁。二姊是从小抱给人家的。三姊比我母亲小三岁,二哥三哥(孪生的)比她小四岁。这样一个家庭里忽然来了一个17岁的后母,她的地位自然十分困难,她的生活自然免不了苦痛。‛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这是一个旧时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唯一留给她的就是“当家的后母”。(旧时大家庭讲究辈份大小,这是她仅有的一点生存空间。)——她还要持这个家:家道中落,经济窘迫,其困境可想而知;对诸子诸妇,虽然是名义上的母亲,但这个母亲竟比有的孩子还要小,其苦楚不言而喻。

就先从这方面说起吧。

母亲与家人的相处

看看大哥。

大户人家多纨绔。

父亲去世后,家事衰落。“家中经济本不宽裕”。而“大哥从小就是败子,吸鸦片烟,赌博,钱到手就光,光了就回家打主意,见了香炉就拿出去卖,捞着锡茶壶就拿出去押。”就是这样一个同父异母比自己的母亲还大两岁的长兄,“母亲又是当家的后母”,母亲该怎样来处理呢?“我母亲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几次”,可见,仍无济于事。母亲“忍”,并没有一推了之,而是妥善应对:“但他总不够用,到处都欠下烟债赌债。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而“大哥早已避出去了”,扔下了一个烂摊子,母亲还得帮大哥挡债。“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作不曾看见这一 群人”,面对讨债大军,母亲镇定自若,这还是“忍”。“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央„„”,这又是“忍”。母亲处理完毕,“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两个“从不”,足见母亲何等的气量,这不是每个女性都能做到的,这是“忍”,不便管理与必要管理,拿捏得度。小女子,大作派,大风范。“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每年”,年年如是!母亲该有多少隐忍的艰难和心酸!

看看两位嫂子。婆媳关系最难处。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婆媳之间,何况是后婆和儿媳之间,何况是“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婆媳之间!

“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很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两位都不好相处。母亲又身处这样的婆媳间,其中艰难,难以想象。“她们闹气”,“她们对我母亲闹气”,“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她们还不曾有公然相打相骂的事”,但是,“„„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更难受。”母亲还是“忍”。

“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料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三个“总”,一个“让”,这就是母亲的“忍”“让”,如此严格自律,就更不要说若有什么大争执了。“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这样的指桑骂槐,谁人能忍?母亲再难“忍”,也在硬“忍”。——受不完的夹板气。“我母亲只装做没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儿,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只是“坐一会儿”“闲谈”,苦往肚里咽,也不向人诉;一个“从不”,忍气吞声。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忍”啊!

“每个嫂子一生气,往往十天半个月不歇,天天走进走出,板着脸,咬着嘴,打骂小孩子出气。我母亲只忍耐着。”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但“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母亲还是“忍”:“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悲悲切切,凄凄惨惨,我们似乎听得见。母亲忍辱负重,多么不易。“忍”是心头一把刀啊。这一哭很高明也很无奈:丈夫是她生存在那个家中的无形依靠。毕竟是在诗礼世家的大家族,母亲的柔性策略终于可以算作唯一的宗法途径。她的“只哭她的丈夫”或许只是提醒两个儿媳,“我”还是你们的后婆,不要忘了辈份。这一哭倒也有效果:“不多一会儿,那位嫂子来敲我们的房门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儿,才退出去。”“捧”“送”“请”“站”“退”,这些动作无不体现了“来闹气的”嫂子对母亲的敬重,为什么?“只因为我母亲的和气榜样”“事事格外容忍”。一“捧”一“接”,一切尽在不言中„„仅仅是因为“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么?“我母亲又是当家的后母”,加之“又做了后婆”,怎么做?只能“忍”。“忍”一时风平浪静。这不是每个后婆都能做到的。年纪虽小,母仪尽显。“奇怪的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的太平清静日子。”我们不禁要问,一两个月之后呢?再看前文,“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或后堂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出房向厨房走去„„”,一个“总”字说明,嫂子们来闹气,无休无止;母亲不忍也得忍的哭,一场又一场。心中的痛楚难以形容。

对两个嫂子,母亲“忍”“让”“走”“哭”,“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大人不记小人过”,一忍再忍,这就是“榜样”,这就是风范,这就是厚德。而背后则是隐忍的苦涩和辛酸。

看看五叔。

寡妇门前是非多。

“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一方面,“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另一方面,“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五叔的“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这时,母亲“气得大哭”,这不是“轻轻地哭一场”可以忍受的,也不是一碗热茶能解决的。母亲不依不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名节,对一个年轻的寡妇多么的重要!一定要说清楚,道明白——触及到母亲的底线,母亲绝不再忍。母亲忍无可忍,这也是一种“忍”啊。五叔捕风捉影,凭空诬陷,闲言碎语,无稽之谈,只得“当众认错赔罪”。母亲凭的是节操、仁德、刚强和智慧。

母亲重德垂范,身体力行,儿子感同身受。耳濡目染母亲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在了幼小的胡适的心底。我们往回读:

“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全是为教育“我”而“忍”啊!胡适“一点”的自谦,自不待言。胡适在母亲点点滴滴做人处事的传授和示范下,淬炼着行为习惯、言行举止的自律。“训练”这个用语,不难看出母亲对“我”的管束之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也不难看出母亲些许赌气的意味。——文中写道“家中经济本不宽裕,全靠二哥在上海经营调度。”读《九年的家乡教育》,我们知道:“我母亲不敢得罪他们,因为一家的财政权全在二哥的手里,我若出门求学是要靠他供给学费的。”母亲的艰难处境,由此可见一斑。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就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母亲千辛万苦,用心良苦,帮助“我”养成了反省的好习惯。“每天”,如此清明自觉,始终如一,这是怎样的韧性啊。“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可以想见,对熟睡中的儿子的凝视中,寄托了母亲多少希望和期待啊!一方面想让儿子多睡会儿,不忍心叫醒他,另一方面,为了儿子将来读书成才,为了儿子的前途着想,又必须早早把他叫醒。真真是矛盾纠结,柔肠百转!“严”的背后还是“忍”啊!“她看我清醒了,才对我说昨天我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我认错,要我用功读书。”母亲也许不知道“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但她却懂得及时帮助孩子反省的重要,要求儿子知书识礼,她实践了这句话,实属难能可贵,堪称教子典范。小胡适一早接受了母亲的教诲,这一整天说话做事当会特别小心。胡适的母亲,着实不简单!不一般!胡适的父亲是好人、好官、好学问。母亲教育儿子,以父为范:“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母亲的话,文中只有两处,都是关涉父亲的。这里是第一处。)——对丈夫的敬重挚爱,情真意切,令人唏嘘,感人肺腑;对儿子的殷切希望,更是言之谆谆,情之切切。从母亲的话中也可见父亲在母亲心中的影像:在母亲的心里,父亲是一尊偶像。且看:“有时候她对我说父亲的种种好处„„她说到伤心处,往往掉下泪来。”“往往”,不只一次。

“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穈儿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给我的遗嘱也教我努力读书上进。”(《九年的家乡教育》)父亲的遗言,母亲奉行不渝。不能隐忍,又怎能负重?母亲还肩负丈夫的嘱托,独自抚孤的重任!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母亲在纠正小胡适成长中的错误时,决不以牺牲儿子的自尊为代价。“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母亲忍住不说。“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等”,是“忍”;“犯的事大,她等到 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又是“等”,又是“忍”。“总不”,这是为什么啊?“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还是“忍”。孤儿寡母,母亲含辛茹苦,煞费苦心,对孩子的惩戒,是为了让孩子反省,是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母亲绝不放过小胡适的任何一点错误:

“„„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小胡适毕竟是小男孩儿,有时也难免淘气,小孩儿顽皮起来容易忘却丧父之疼,随口无意无心的“轻薄”话,却是针,刺在母亲的心上。“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母亲的话,这里是第二处。)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胡父已殁,孩儿懵懂。这句狡黠的话轻薄了姨母,轻薄了母亲,更轻薄了父亲,也轻薄了自己。而这,小孩儿是意识不到的,母亲真的动了气,“她气得发抖”——但,也只是“气得坐着发抖”,而且是“说”,也并没有吼。她还是忍着——“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再看,“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这只是听说而已,并没有科学的依据,母亲为了医我的眼翳病,已经到了什么都愿意尝试的地步了。这是悔,这是爱,这是辛酸与无助。母亲为儿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爱不失度,严不失格。

看,正是少不更事年龄的小胡适真是少有的懂事:

“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就吓住了。” “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

我们再往回读,开头三段即是先行叙述母亲对自己进行“九年家乡教育”的大体成效: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又因为我确是喜欢看书”,所以,“我总是文诌诌的”。而且,“既有‘先生’之名”,再加上“大人们鼓励我装先生样子”,“我不能不装出点‘先生’样子”。“有一天,一位老辈‘穈先生也掷铜钱吗?’”的调侃,竟让我“觉得大失了‘先生’的身份!”并且,“我”也以小“先生”的样子规范自己的行为。后来,“失掉了这学习音乐的唯一机会”“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

这,正是母亲认同和期望的。母亲没有多少文化,却是很有远见的。“我母亲不许我有任何种类的儿童游戏。”(胡适《我的信仰》)。“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

母亲谨遵丈夫遗嘱。“我一生可算是不曾享过儿童游戏的生活”“但别的方面都没有发展的机会”,这些都是作为母亲的“忍”的代价。在母亲的严格管束之下,儿子也果然做得很好:“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的。”

失之东隅,得之桑榆。“我在这九年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幼子对学习的热爱与执著,又何尝不是对隐忍的寡母最大的安慰?

“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第二个“我”看似多余,实则是强调。这“极大极深的影响”是什么呢?

母亲以爱相抚,以严相束,以言相传,以身相教。一个别样的母亲,惠及了作者的一生。文章的结尾,作者深情地写到:“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我”能自我管束。是母亲把“忍”运用到了极致。这就是母亲的“忍”,给予胡适的“极大极深的影响”。

胡适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离家到上海求学。20岁赴美留学。母亲失去了她的丈夫,唯一的儿子又不在跟前,母亲孤身一人,以这样一个尴尬的身份,有庶母婆婆(“我的庶祖母”),有这样的“大哥”“大嫂”“二嫂”“五叔”„„又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复杂 的旧式大家庭,“这种生活的痛苦”,让人难以想象,她又能独自支撑多久呢?

“我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读到这里,我不禁就想,母亲让这么小的唯一的孩子外出求学,也太狠心了;胡适扔下寡母,也太狠心了。但转念一想,母亲和儿子,不都是一个“忍”么?彼此忍受着母子离别之痛。“临别的时候,她装出很高兴的样子,不曾掉一

[3]滴眼泪(胡适《在上海》)”。游子所受的历练不管是多么的痛苦,都比不上慈母的牵挂与煎熬。

母亲,是寡母,所以对幼子期望更高,要求更严,要面对侮辱维护尊严;作为后母,对大哥的败家不骂一句;作为后婆,对大嫂二嫂的闹气隐忍再三;作为当家人,要管好幼子,要巧对债主,要钝化家庭矛盾„„母亲忍辱负重,苦心经营着一个本不宽裕的大家。

也因此,胡适的母亲,只活了四十六岁。母亲是在用“命”在“忍”啊!

[4]关于母亲的生平事迹,胡适《先母行述》中有详细记述。这里略作摘录:

‚先母遭此大变时,仅二十三岁。……先母内持家政,外应门户,凡十余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其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先母一一处之以至诚至公,子妇间有过失,皆容忍曲喻之。‛

‚先母自奉极菲薄,而待人接物必求丰厚;待诸孙皆如所自生,衣履饮食无不一致。……先母于日用出入,虽一块豆腐之细,皆令适登记,俟诸兄归时,令检阅之。‛

‚及适十四岁,即令随先三兄洪駓至上海入学,三年始令一归省。人或谓其太忍,先母笑颔之而已。‛

‚……诸兄归里,请析产,先母涕泣许之;……先母自伤及身见家业零败,又不能止诸子离异,悲愤咯血。‛

‚适被取赴美国留学,行期由政府先定,不及归别,匆匆去国。先母眷念游子,病乃日深。是时诸兄虽各立门户,然一切亲戚庆吊往来,均先母一身搘拄其间。……家中日用,皆取给于借贷。先母于此六七年中,所尝艰苦,笔难尽述。适至今闻邻里言之,犹有余痛也。‛

‚辛亥之役,汉口被焚,先长兄只身逃归,店业荡然。先母伤感,病乃益剧。然终不欲适辍学,故每寄书,辄言无恙。及民国元二年之间,病几不起。先母招照相者为摄一影,藏之,命家人日:‘吾病若不起,慎勿告吾儿;当仍倩人按月作家书,如吾在时。俟吾儿学成归国,乃以此影与之。吾儿见此影,如见我矣。’‛

‚民国六年七月,适自美国归。与吾母别十一年矣。归省之时,慈怀甚慰,病亦稍减。不意一月之后,……先母闻长孙死耗,悲感无己。适归国后,即任北京大学教授;是年冬,归里完婚,婚后复北去,私心犹以为先母方在中年,承欢侍养之日正长;岂意先母屡遭患难,备尝劳苦,心血亏竭,体气久衰,又自奉过于俭薄,无以培补之;故虽强自支撑,以慰儿妇,然病根已深,此别竟成永诀矣。‛

‚遂于十一月二十三日晨一时,弃适等长逝,享年仅四十有六岁。‛

‚先母所生,只适一人,徒以爱子故,幼岁即令远出游学;十五年中,侍膝下仅四五月耳。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平生惨痛,何以如此!‛

呜呼,“子欲养而亲不待”,对母亲的深恩无法报答于万一,悲痛之情,情何以堪!在胡适的心里,双亲都是他心中的丰碑,人格品行的标杆。我敢断言:没有母亲的“忍”,后来的胡适也绝不可能成就如此的非凡: 他一生获得了36个博士学位; 他是学贯中西、著述等身的学者;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和奠基人; 他历任北京大学校长、驻美大使等职;

他是著名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他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这就是母亲的“忍”,给予胡适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胡适的母亲为他备尝了二十几年的艰辛,把一辈子的希望全寄托在他身上,他也不负母亲厚望。)

[5]正如林肯所说;“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归功于我天使般的母亲。” 胡适说:“„„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胡适还说: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认真做事,严肃做人。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不做无益事,一日当三日。人活五十年,我活百五十。„„

我们说:感谢胡适的母亲,感谢她培养了一位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文化巨人!胡适从母亲那里习得了一个“忍”,不是不孝,而是大孝啊!胡适的婚姻是母亲包办的。

‚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若不为此,吾决不就此婚)……今既婚矣,吾力求迁就,以博吾母欢心。‛

‚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我长时间离

[6]开她,已经使我深感愧疚,我再不能硬着心肠来违背她。‛

胡适的孝,由此可见一斑。

是母亲成就了儿子胡适,也成就了一个传奇。‚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胡适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的。复读之,荡气回肠,心动神驰。而最打动我的,还是莫过于一个“忍”字了:

‚我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 ‚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这,就是母亲的“忍”。忍一世,几人能够?“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这,就是母亲“忍”的坚定信念;这,就是胡适母亲的坚韧情怀,也是广大中国式母亲形象的光辉写照。“忍”的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胡适的母亲的“忍”,令人灵魂震颤,令人高山仰止。

再读结尾:“„„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的自谦自不待言。)母亲的“忍”化作了“我”的血液,借了“我”一生啊,成就了“我”一生啊。

[7]我们知道,鲁迅是批评胡适最多的人。我们来看看胡适评价鲁迅的话:

‚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

‚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忘记得更快更好!‛

胡适能够撇开与鲁迅的恩怨是非,独立而客观地评断。胡适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无不来自母亲的言传身教,母亲的“忍”品已经深深烙印在胡适的身上。

最后我也想借用胡适该文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胡适的母亲这种“忍”的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注释:[1][2][3][4]胡适.胡适自传[M].合肥:黄山书社,1986.[5]戴尔·卡耐基.林肯传[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6]周质平.胡适与韦莲司[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

篇2:读胡适《我的母亲》

-----读胡适《我的母亲》有感

胡适的母亲在他的生命中充当了两个角色----严父慈母,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慈母,一个是严师。

胡适对于母亲的理解是他的母亲嘴边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她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慢慢地耐心地教会胡适怎样学得好脾气,学得待人接物要和气,要能宽恕人,体谅人。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慈母也是这样的,耐心地教你怎样学习,直到懂得,只是你总是认为这不是爱,视而不见,你一直认为爱像空气一样,让我们赖以生存,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可看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细细地去观察母爱在何处,在何方,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在细微处。

胡适没有父亲,母亲即是慈母,又是严父。胡适在《我的母亲》里写道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到校,预习好课文,再回家吃早饭,母亲把胡适的学习管得很好。当胡适做错了事,在人静时,母亲会先责备胡适,再用行罚,罚跪等方式,无论怎样痛,都不许胡适哭出来。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历过打、骂,即使不是经常,但也刻骨铭心,记忆深刻。也许你认为打是痛苦的,但你不知道母亲的心里也饱受折磨和煎熬,母亲的心里也曾犹豫我该不该打,不打会让孩子将错就错,打了孩子才能使孩子不走上歪路,才能在真实的生活里健康成长。打完后,母亲也曾自责过,哭泣过,只是我们不理解父母。而胡适在14岁离开母亲,一直感受到母亲的这份爱,正是这位母亲的严格成就了一位名人。

篇3:读胡适《我的母亲》

一、因果连环的结构, 使文章有了整体感

很多学生最怕写作文, 问其原因, 素材也有, 就是不知道如何安排结构。比如八下单元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典范:胡适写的《我的母亲》一文, 前三段写作者别样的童年, 第二部分写别样的母亲, 第三部分写别样的人生。其结构极其严谨, 一气呵成, 三部分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每一个孩子的启蒙教育均来自于自己的父母, 而母亲的教育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不同的母亲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不同的教育方法会造就孩子不同的未来, 母亲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都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别样的母亲”会给孩子“别样的童年”。比如文中母亲用自己默不作声的善良和镇定自若来处理婆媳矛盾, 这给作者幼小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真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使作者认识到善良是任何人应该有的美好品质之一, 作者以后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一直善良做事、善良为人, 留下了众多的口碑和许多的佳话, 别样的童年经历和来自于别样的母亲的影响, 这样自然给作者一个“别样的人生”。这几个环环相扣的事件完美地组合在一起, 使文章有了一个严谨、紧凑的因果关系, 使文章具有了独具魅力的整体感, 这就是我们常引导学生在作文中应注意的完整结构。文章的几个部分就因为这种内在的关系而自然地联系在一起了, 这就是我们从本文中学到的一个写作秘诀——因果连环的结构, 增强文章的完整感。

二、正面侧面相结合, 使文章有了立体感

每个人都离不开社会而单独存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 一句平淡的话、一段美好的回忆、刻骨铭心的一个场面等, 都会拨动我们的思绪, 都能成为我们的写作素材。抓住这些素材的闪光点, 有序地安排, 这能产生所谓的写作灵感, 一个平时很平淡的事情就会闪耀出五彩的光芒来。比如深入研究《我的母亲》这篇课文, 在这结构的三大块中, 起决定作用的是“特殊的母亲”。我们说母爱似海, 确实如此, 文中的母亲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 可是在她身上涌现出的不平凡的品质让任何人都叹为观止, 何况作为她的儿子的作者更是感同身受, 他在母亲的羽翼下成长, 关爱倍至, 对此作者细致地正面描写了母亲的品质, 几件小事就让一个和蔼却又严厉, 是慈母也是严父的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作者是从两个角度体现文章的主旨, 一方面是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另一方面是写母亲与他人的交往。从笔墨上看作者写“母亲与他人”的内容更多一些, 这就是侧面描写, 更加清晰地表现出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对母亲的回忆, 字里行间表达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从写作内容上来说应该要以母亲对“我”的教育作为主体, 作者这样安排内容的用意很明白, 就是从侧面烘托母亲的不平凡之处, 其实这样安排既写到母亲对我的正面影响——言教作用, 也写到了母亲侧面对我的影响, 与他人的相处, 是从我的眼中来看的, 突出了母亲对我的影响作用, 这就是侧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作用, 这样一个立体的母亲形象便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

三、用典型细节来证明, 增强文章的真实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发现了两个写作秘诀, 再进一步探索会发现, 在写母亲对自己的影响时作者是通过具体可感的事或情景来表达的, 这就是细节。有人说, 细节是文章鲜活的花朵, 细节是一篇文章打动人的重要因素, 没有细节, 就不具备足够打动人的力量。胡适把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浸透于朴实的细节中, 如:“每天天刚亮时, 我母亲就把我喊醒, 叫我披衣坐起, 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 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 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如果换个思维想想, 作者不是如此详细的叙事, 而是每件事都很简略地提到, 对每件事所用笔墨都平分秋色, 而不用具体的事情或细节来加以描述, 其表达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人与人不同, 当然所处的事也会不同, 而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就是自己写作的源泉, 一篇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素材肯定来源于自己的生活, 感情是编造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在学习写作时, 要写自己最熟悉的身边的人、身边的事, 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惟有熟悉才有可能写得真切感人, 惟有熟悉才有可能对其产生深刻的领悟, 发掘其价值意义, 也只有自己熟悉的材料写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在作文中适当穿插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 能够扮靓语言, 点亮文章。所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认真研读教材, 充分运用好课文, 跟着课文学作文, 这是一条很有效的方法, 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教材始终是语文教学的蓝本, 课文永远是语文学习最生动的例子。

参考文献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

[2].《语文新课程标准》.

篇4:读胡适日记札记(之一)

自述作文经验

1934年3月1日:

想为《大公报》作星期论文,试作两题,均不满意。演说作文不难,难在得题;题目想定时,文已大半成了。

我想,凡是有作文经验的人,大约都会赞同他的这个说法。

1939年8月8日:

写演说稿,不满意。写到天亮五点半,才完。我写文字,无论是中文英文,都很迟钝。人家见我著作在三百万字以上,总以为我的文思敏锐,下笔千字。其实我的长处正在于“文思迟钝”,我从不作一篇不用气力的文字。

我觉得最容易写的文字是考据的文字,例如我写《辨伪举例》,一点钟可写一千字,比抄手还更快。但这是因为搜集证据,整理判断的工夫,都早已做了,故坐下来写,毫不费力。即如《醒世姻缘》的考证,写时不大费力,但材料的收集,费了我五年多的时间!

《科学与人生观》序的最后一节费了我一个整天!

胡适的文章写得精彩,不但当时受到重视,而且能够流传下去,在后世也受到重视,原来他是这样用大力气写成的。

作文是这样,准备演说也是这样。1939年12月23日:“预备我廿九日的演说:日本和中国的近代化。”12月28日:“把演说稿勉强写成。晚上又改了一部分。”29日:

今天中午,我的演说《中国和日本的近代化:一个文化冲突的比较研究》,有许多人说好。这题目是我说过写过多少次的,但这一次费了我四整天的工夫,才写得成。(两个晚上到4点才睡!)所以费如许大力量者,只是极力求明白清楚,求人人都能懂,都能跟着我的思路走,这比什么都更难。结果可算很有成功。

再举1940年11月他应邀到纽约市政大厅作的一次广播演说为例。11月25日:“今天把这几天预备的稿子全丢了,叫菲利普斯夫人来,我口授一篇短演说。下午写成,我又改了几遍,将定稿寄与纽约市政大厅。”26日:

在克罗泽将军和夫人家吃饭,客人为莫里斯·卢埃林·库克先生和夫人,这四个人是很高知识的人,所以我把我的演说稿大致请教他们。他们要我演习一遍,他们都很赞成我的主张,库克说,我说的波兰一段是他从来没有听人说过的。克罗泽将军也如此说。

我半夜回家,又请刘锴兄听我演习一遍。昨天需要十一分钟,故又删去一些文句,今天只需七分半了。行了。

27日:

今天又演习两遍,约需八分钟。

28日:

到市政大厅参加广播,题为《我们要什么样的世界秩序?》同说者为H.G.韦尔斯,威尔伯校长。这两人都不曾好好的预备,故成绩很不好。我这九分钟广播,共费了七天工夫预备,删了又删,改了又改,故当然最受欢迎。

事后有许多人来说,今晚的广播只有我一人说的话人人都懂,都明白。我为此事,不得一文酬报费了七天工夫,我觉得是很值得的,因为我得着绝有用的训练。

胡适有一个意见是很值得急于求成的年轻著作家参考的。1943年1月4日:

读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和亨利·斯蒂尔·康马杰《美国的成长》下册,甚感兴趣,我读这种历史书,总想到中国至今没有一部可读的“本国通史”,深觉惭愧。我自己久有此志愿,总不得工夫实行。

凡著书,尤其是史书,应该留在见解成熟的时期。我的“中国思想史”,开始在一九一五年~一七年,至今足足二十七年了。上卷出版在一九一九,也过二十三年了。但我回头想想,这许久的担阁也不为无益。我的见解,尤其是对于中古一个时期的见解,似乎比早年公道平允多了。对于史料,也有更平见的看法。我希望这二十七年的延误不算是白白费掉的光阴。

我看这段话的时候,感触甚深。回想自己年轻时急于著书,还不要说见解成熟不成熟,1956年出版的那一本《鲁迅传略》可说是毫无自己的见解,完全是人云亦云。后来自己的见识逐渐有所长进,“觉今是而昨非”,五十年之后还要把这题目拿来重新做过一遍,这就是教训,这也就印证了胡适此说大有道理。

三言两语的书评

胡适在日记里常记下他正在读的书,有时也写上一句两句评语,或褒或贬,大都中肯。也许对某几位后来享有大名的作者评语稍苛,今天的读者自有自己的评判,知道胡适曾经有过怎样的评价,也可供研究中参考。

1930年7月27日:

夜读沈雁冰先生的小说《虹》,此书作者自说要为近十年中的壮剧留一纪录。前半殊不恶;后半写梅女士到上海后的演变,似稍突兀,不能叫人满意。此书未写完,不宜骤出版。

作者的见地似仍不甚高。

读《虹》后,更读他的旧作《幻灭》。此篇浅薄幼稚,令人大失望。

1930年7月28日:

读沈雁冰的小说《动摇》与《追求》。《动摇》结构稍好,《追求》甚劣。

1930年8月14日:

前几天到青岛大学图书馆,看见架上有夏曾佑的《中国历史》约百余部,我讨了一套来,病中重读一遍,深佩夏先生之功力见地。我想代他整理一遍,作一新版本。

夏曾佑的这部著作,最初的书名是《中国历史教科书》,胡适在青岛大学图书馆看到的大约就是这个版本。后来改名为《中国古代史》,为商务印书馆编印的《大学丛书》之一。2002年河北教育出版社编印“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名著”,也收入了这书。鲁迅在《谈所谓“大内档案”》(收《而已集》)一文中说到夏曾佑其人:“弄些什么‘国学’的人大概也都知道[他]的,我们不必看他另外的论文,只要看他所编的两本《中国历史教科书》,就知道他看中国人有怎样地清楚。”可以知道鲁迅也是“深佩夏先生之功力见地”的。

1930年10月23日:

徐一士先生来谈,我很称许他们兄弟的《随笔》(《国闻周报》),劝他整理出版。

徐凌霄、徐一士兄弟在《国闻周报》上连载的《随笔》,有不少当代史料,后来结集出版。有几种版本不详。十年前山西古籍出版社编印“民国笔记小说大观”,第三辑第一种即为《凌霄一士随笔》。

1931年3月31日:

我现在渐渐脱离今文家的主张,认西汉经学无今古文之分派,只有先出后出,只有新的旧的,而无今古文分家。

廖平之《今古学考》(1886)实“创为今古二派”,但他的主张实甚平允,说“汉初文行于民间,其授受不传”;说“今古诸经,汉初皆有传本传授”;“古学之微,非旧无传,盖以非当时所贵尔”。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1891)始走极端,实不能自圆其说,故不能不说《史记》也经刘歆改窜了。

1931年7月27日:

读吴汝纶集子。此公很有见地,有不可埋没之处。他晚年考察日本学制,归来不久即死了,竟没有实行的机会,甚可惜。这里胡适所说的,当是指吴汝纶的《东游丛录》。

1934年1月23日:

读徐世昌《颜李师承记》,此书组织甚混乱,但用颜李《年谱》及《文集》等材料,以人为主,较便检阅。

1935年5月21日:

看郑振铎的《中国文学史》三、四册。此书材料颇好,但他写得太糟,判断既平庸错误,而文字太不修饬,使人不愉快。周岂明说他受著作之累,是不错的。

1936年7月18日:

读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区》,太失望。

此君先有理论,然后去寻材料,其方法至松懈可骇,其结论亦幼稚的可笑。他的材料根据于各省通志,但取其《水利》《沟洫志》诸卷中一切治水修堤之材料,列为一表……此表中,四川居第十四,而福建居第二,江苏居第七,此可证此表完全无意义,而作者奉为至宝……此真是睁眼不认得事实,强要曲说以助成一己之臆说!

1937年1月17日:

读汤锡予(用彤)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稿本第一册。全日为他校阅。

此书极好。锡予与陈寅恪两君为今日治此学最勤的,又最有成绩的。锡宇的训练极精,工具也好,方法又细密,故此书为最有权威之作。

我校读完,为他写一信介绍给云五先生。又写一长信给锡予。他不主张佛教从海道来之说,我以为此说亦未可完全抹杀。

胡适接着谈到当时的海上交通与民间佛教流行的可能的关系,这里就不加摘引了。王云五是极尊重胡适的意见的,商务印书馆当然乐于接受胡适极力推荐的这部书稿。

1937年2月lO日:

读曹禺(万家宝的笔名)的《雷雨》《日出》。杨金甫赠此二书,今夜读了,觉得《日出》很好,《雷雨》实不成个东西。《雷雨》的自序态度很不好。

《雷雨》显系受了易卜生、奥尼尔诸人的影响,其中人物皆是外国人物,没有一个是真的中国人,其事亦不是中国事。

《日出》是一大进步,其中人物稍近情理,也稍有力量。然不近情理处也还不少。如“小东西”,金八早要淫她了,而她卖到下处,却总因为“太小”,接不着客,岂非矛盾?《日出》写胡四、顾八奶奶都不太近情理。

品评人物

1929年1月19日晚上九点多钟胡适赶回北平,原来希望还能够见上梁启超一面的,却不知道他已经于这天下午两点一刻去世了。胡适在第二天的日记中说:

今日任公大殓,在广慧寺。我同叔永、陈寅恪、周寄梅去送他入殓。第一个见着蹇季常,他两眼噙着老泪,我说,“我赶来迟了八点钟”,也不觉堕泪了。

有许多任公旧友下泪的。

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人们说他是阴谋家,真是恰得其反。

他对我虽有时稍露一点点争胜之意,——如民八(按:1919年)之作白话文,如在北大公开讲演批评我的《哲学》,如请我作《墨经校释》序而移作后序,把他的答书登在卷首而不登我的答书——但这都表示他的天真烂漫,金无掩饰,不是他的短处。正是可爱之处。

1929年2月2日:

作挽梁任公联:“文字收功,神州革命;生平自许,中国新民。”

在君作挽任公联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在地为河岳,在天为日星。”

任公才高而不得有系统的训练,好学而不得良师益友,入世太早,成名太速,自任太多,故他的影响甚大而自身的成就甚微。近几目我追想他一生著作最可传世不朽者何在,颇难指名一篇一书。后来我的结论是他的《新民说》可以算是他一生的最大贡献。《新民说》篇篇指摘中国文化的缺点,颂扬西洋的美德可给我国人取法的,这是他最不朽的功绩。故我的挽联指出他“中国之新民”的志愿。

他晚年的见解颇为一班天资低下的人所误,竞走上卫道的路上去,故他前六七年发起“中国文化学院”时,曾有“大乘佛教为人类最高的宗教;产生大乘佛教的文化为世界最高的文化”的谬论。此皆欧阳竟无、林宰平、张君劢一班庸人误了他。他毕竟是个聪明人,故不久即放弃此计划。

若他晚年无此退境,我的挽联可以说:“中国新民,生平宏愿;神州革命,文字奇功。”

1930年2月9日:

李石曾提议,要合筹四百万元,一半保存北平古物,一半用在南京“创造文化机关”!此人毫无常识,毫无思想,而居然有人尊信,岂非一大怪事!

我第一次见石曾,便不喜他;第二次见他,便同他作对(为里昂大学、北大海外部事)。十年以来,无有一次看得起此人的。蔡先生费大力引他入北大,终使北大坏在他手里,真是引狼入室。

这里说的“终使北大坏在他手里”,是说李石曾极力促成大学区制,曾经下令将北京大学改为北平大学一事。关于这人,胡适在这年8月15日的日记中还说到:“李石曾来谈,此君又不知在这儿玩什么把戏了!”10月24日日记:“我问起昨日所发表之中国文化实业社事,司徒雷登博士不肯说什么。此又是李石曾的把戏了。”

1931年1月25日:

十二时,船到青岛,杨金甫、闻一多、梁实秋、杜光埙、唐家珍医生来接,即住在疗养院中。

我同一多从不曾深谈过,今天是第一次和他深谈,深爱其人。

1931年3月28日:

北大新聘的理学院长刘树杞博士(楚青)从南京来。叔永约他和梦麟和我们吃饭,饭后他和梦麟谈理院教授人选。不到两点钟,整个学院已形成了。院长制之效如此。

刘君是湖北蒲圻人,密歇根大学的学士,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治化学甚有成绩,曾任厦大、武大、中央各校教授。其人很可以做事,北大得也,可称得人。

1934年终的回忆:

刘半农之死,是很可惜的,半农的早年训练太不好,半途出家,努力做学问,总算是很有成绩的。他的风格(taste)不高,有时不免有低级风趣,而不自觉。他努力做雅事,而人但觉其更俗气。但他是一个时时刻刻有长进的人,其努力不断最不易得。一个“勤”字足盖百种短处。 1940年3月6日:

篇5: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有感

读《胡适的我的母亲》有感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的那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那种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里.一气读罢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也不禁潸然泪下,深感它对每一个已为人父母的,还是那些即将为人父母的,或是那些将来为人父母的,都将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胡适的母亲和胡适用他们的真爱和真情诠释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哲理——用真爱换取真情的一生.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事实证明,胡母的慈爱和严厉,实践了她作为家长的责职,也赢得了孩子对她的尊敬,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她肃然起敬,同时我们从中也悟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明确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系统工程早已开始全面实施.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着光荣的传统,孟母、岳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现代家庭教育实实在在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爱而无度,严而无格.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使孩子从小失去了在艰苦环境和挫折中磨练的机会,另外“棍棒教育”、“恨铁不成钢”,过高期望成泡影,使不少家长失去了教育方向,一种“看不见的灾难”,严重的扭曲了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种种迹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孟母”“岳母”“胡母”的出现,让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真爱.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是这样说到他的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的母亲的:她每天催我早起、早学,要我学父亲做一个完全的人;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在我犯错时,无论怎样重罚,母亲总不许我哭出声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母亲很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胡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和做人原则堪称先进,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胡适的一生,母亲的人格魅力使胡适成为了一个大度、大气、大智的一代名人,胡母用真爱换得了胡适的真情.在这里,我期待着更多的“胡适现象”的出现,我更期待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断出现新热点、新气象、新模版,我真切希望“岳母”“胡母”的故事催生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的好家长的成长、成熟、成功.真情需要付出,真爱必有回报,有情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有爱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胡适用心、用情表露了自己对母亲的真情、真爱,同时他的作品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唯有真爱才能换来真情.愿全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都能从胡适母亲教育子女的启示中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文章起初,作者将一些童年趣事记忆起来,并将自己作为“先生”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让读者颇觉有趣与熟悉。小孩子总是有那么一个心理,虽然大人们总觉得他们小爱开他们的玩笑,可是在小孩的心里自己却是很成熟的。而作者写他小时候的童年趣事则是为了给下文母亲的出场作铺垫。母亲对“我”的管教,不仅是严格的,也是慈爱的。“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从这便可知道母亲对“我”的严格与母亲生活的艰难,作者从来都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醒来坐在床前多久,可见母亲虽然仁慈温和、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可是在后母兼后婆的身份下,她的生活比一般封建家庭主妇更加地艰难。因此,儿子就是她的精神与生活的寄托,更是未来的希望。而在她看来,儿子踏上丈夫的脚步就是最理想的。母亲对作者的管束最严,“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回家再关上门好好地教育儿子,这给“我”留足了尊严与脸面,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般喜欢在外头教训孩子,给别人看给别人听,以示自己管教的严格。母亲虽然严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却是包容着千千万万的疼爱。有一次“我”害了翳病,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用舌头舔“我”病眼。在当时她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担心病菌会不会传染给自己。作为当家的后母在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的时候,总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就算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少的脸色,都不曾与他们脸红、吵嘴、闹气,只是再也无法忍受得了就悲泣,让矛盾暂时地和缓下来。因为作者从心底里同情与心疼母亲,所以他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是的,打和骂还只是躯体上的疼痛,可是纠结在心里的难受是会让人发疯的。虽然,母亲待人是最仁慈最温和的,但是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是绝对不允许的。譬如那次五叔对母亲的污蔑,“母亲气得大哭,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这可见母亲的刚气与对名节的忠贞。

篇6:读《胡适自传》感想

由于本周是讨论课,所以备课就稍微的简单些,腾出了时间看了《胡适自转》,本想拿出2节课的时间给学生们来了胡适的讲解,但在看书的过程中发现,但凡大的思想家学者或者说某一时期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是十分的复杂和深奥的,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周围的亲人朋友以及自己的机遇等等都会对人物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单凭一本自传,或者单凭几天的时间,再加上自己的理解水平有限,所以我认为我很难把握胡适的思想,所以就放弃了在课堂上讲解的想法,还是自己读读就好了。那读完任何一本书或多或少都会有感想,有了想法就不吐不快,所以在此就简简单单的把《胡适自传》的感想说一些。

胡适是一个很多崇拜的学者教授,在上研究生期间,同寝的小姑娘就疯狂的喜欢他,那时候我对胡适的了解就是知道他是 寻文化运动的棋手,鼓吹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在美国读书期间受实验主义家杜威的影响,产生了“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著名言论,回国后在北大担 任教授并接任北大校长一职,仅此而已。

看了《胡适自传》后,更多的了解了胡适思想形成的渊源,那就是他从小所受的教育,胡适的父亲是当时的“能人”,在东北江南一带任职,在老家安徽绩溪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三先生”。胡适的母亲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作为偏房嫁给50多岁“三先生”,所以24岁就守寡,母亲一直充当了慈母和严父的双重警角色,母亲在大家庭中以包容和平和的心态处理了自己和“三先生”遗留下的儿女的关系,这些对胡适的影响很大,同时母亲对胡适的学习要求很严格,从小让他读各种书籍,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小说。

胡适后来跟随母亲到过上海,在上海那个中外交流汇集之地,开阔了他的视野,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使他中国的现状有了清醒的认识,在1910年中,美国要退回庚子赔款,中国人就利用这批赔款开始派遣留学生到美国学习,那胡适就作为第一批赴美留学生,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同时还选修了历史文学等课程,认识了一大批的学者教授,并且自己在适当的场所就发表演说,把自己的演讲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杜威的实验主义对胡适的影响很大,这就是而来胡适在同李大钊等马克苏主义这在论战中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理论都是假设的,唯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渊源。回国后,胡适就被蔡元培校长请到北大作教师,由此认识了一大批年轻有思想有个性的学者,他们在北大这块圣地上为新的思想为西方的民主科学摇旗呐喊,给人民一次彻底的思想大洗礼,胡适提倡文学革命,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说文言文是一种半死的文字,同时他还用白话文写了中国第一首诗歌《蝴蝶》,后来收藏在他的《尝试集》中,推动了中国文学和语言的繁荣,同时他还开始 整理国故,研究和尚和考证红学,在一系列领域中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自传中有胡适弟子唐德刚的一些注释,有了第一手难得的资料,唐德刚丝毫不隐讳对老师的批评真诚真实,显露真知,正是西哲说的,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的那种精神。胡适对于共产主义和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都有无法与本土主导文化观念完全相合的看法,这不难理解,他是把本世纪影响中国的各种思想主义等等量齐观地来看待,他自己有时中国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的带头人,他自然不会有“四个坚持”。至于“太平天国”,他的自传中均记录了安徽胡氏家族经历这场战争,人口从6000多聚降至1000多人,宗祠毁灭,胡适叙述的感情色彩就很了然了,正义的战争任是战争,战争就有它残忍的悲剧的性质,我相信我们都有“同情之理解”的治史方法去理解胡适了。

上一篇:班级管理从沟通开始下一篇: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