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于古代诗文的成语

2024-05-02

来源于古代诗文的成语(精选8篇)

篇1:来源于古代诗文的成语

秦末,郦商在高阳起兵,归顺刘邦。他将自己的四千兵马交给刘邦统率,自己冲锋陷阵,立下不少功劳。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他当右丞相,深得朝廷器重,后来退休在家。

刘邦死后,大权落在吕后手中。她封自己的侄儿吕广、吕禄为王,打算将刘家的天下变为吕家的。吕后病死后,吕家的人蠢蠢欲动,眼看一场政变就要发生,汉朝大臣们个个捏着一把汗。

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紧急磋商,讨论对策,最后决定为了平息祸患,必须诛灭吕氏家族。但是,当时的兵权在吕禄的手中,他掌管北军,周勃虽然是名义上最高的将领,但是如果拿不到兵符就无法调遣部队。

周勃和陈平想了半天,就想利用郦商的儿子郦寄与吕禄是好朋友的关系,除掉吕禄。周勃首先劫持住郦商,威胁郦寄引出吕禄,乘机夺取兵符。吕禄听从郦寄的`劝告,出外狩猎散心,周勃夺了兵符,趁机控制北军,随后便把吕氏家族全部诛灭。

郦商在诛吕事件发生后不久就去世了,郦寄由于立下大功,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来史书评论郦寄,说他见到有利可图,就出卖了朋友,是个没有道义的人。

篇2:来源于古代诗文的成语

从来源看,不少成语是由古代寓言、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浓缩”而成的。而这些古代寓言、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大多就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①由这些“珍品”浓缩而成的成语,就像是颗颗珍珠,熠熠闪光。如出自寓言的成语:狐假虎威、东施效颦、愚公移山等。这些成语△ 。再如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开天辟地、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使人受到鼓舞。②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卧薪尝胆、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是历史人物言行的记录,总能引发人的思考。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的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由这些“珍品”锤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在《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有166条。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学而不厌;有的把较长的句子精简压缩,变成四音节成语,如患得患失;还有的是把出处不同,而意思相关的二音节词合在一起,构成四音节成语,如屏气凝神。还有其他方法,但无论是哪种方法,其结果都是保留了原文中的精华部分。

1.按照本文的说法,成语的来源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句①和②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标“△”处补写恰当的文字。

这些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成语接龙:卧薪尝胆――胆颤心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由古代寓言、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浓缩”而成,保留了古代作品的精华。(意对即可)

2.打比方,形象通俗地说明成语是古代作品的珍品 举例子,具体准确。(意对即可)

3.(1)原文为: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也可有其他)

篇3:古代诗文中的落花

一、“落花”即“开花”

《尔雅》中解释“落者:始也。”由此可见, 最初的落花应指开花。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怱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其中“落英”解释为:“落花。一说, 初开的花。”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5页) 按第一种解释, “落英缤纷”意思是“落花繁多”, 笔者认为不正确。这和前一句“芳草鲜美”不协调, 和下一句“渔人甚异之”也不协调。意境也不美, 毫无生气, 给人一种颓败之感。第二种解释“落英缤纷”为“桃花花开繁多”。这和前一句的芳草鲜艳美丽相一致, 也和渔人非常诧异相一致, 只有这样, 才能吸引渔人大胆前行, “欲穷其林”。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有“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许多书上解释为“凋落的花”或“暮春季节”。但仔细推敲, 笔者认为都不妥, 这些解释与原意都不符, 应解释为“开花”。江南最好的风景, 应是草长莺飞, 花开如锦, 百花争艳的开花时节。作者杜甫在潭州遇到了在齐王宅第里、崔九堂上常见的老朋友李龟年, 经过安史之乱, 人事各非, 反衬的效果, 让人震撼。全诗并无直接抒情之语, 但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之凄凉飘零, 却尽寓“开花”其中。如果解释为“凋落的花”或“暮春时节”, 与前文中的“正是江南好风景”相矛盾, 更减弱了诗中的反衬效果。本诗偏重写实, 妙趣横生, 在盛唐绝句中别具一格, 诗中流露出对唐开元盛世的无限眷恋, 就是因为“开花”的巨大反衬作用。这和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有异曲同工之妙。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英”。这是出现比较早的“落花诗”, 其中“落英”之“落”作“始”字讲。 (《楚辞今译讲录》姜亮夫著第42页) 另外,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翊《寒食》) 、“落花无限数, 飞鸟排花度。” (萧悫《春日曲水》) 笔者认为这里的“飞花”、“落花”都应解释为“开花”。这样才能和诗中的意境相一致, 才能给人以美感, 才能给人以昂扬向上的精神, 让人充满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落花”即“凋落的花”

《说文解字》中解释“落”为:“凡草曰零木曰落。”由此可见, “落”由最初的“开”已转变为“落下”, 和“零”是同义词, 且固定下来。李白在《少年行》中有:“落花踏尽游何处, 笑入胡姬酒肆中。”少年踏尽落花, 寻觅春天, 并无伤春惜花之情。孟浩然的《春晓》中“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不但有天真灿烂之趣, 更有伤春惜花之情, 这和李白的感情略有不同。王维写了不少的“落花诗”, 意象纷繁。“谿上人家凡几家, 落花半落东流水。” (《寒食城东即事》) “鹊乳先春草, 莺啼过落花。” (《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花落家僮未扫, 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 “落花寂寂啼山鸟, 杨柳青青渡水人。” (《寒食汜上作》)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皇甫岳飞奚杂题》) 这些落花, 极具冲击力, 既是落花的优美展示, 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容。北宋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意韵深广, 在惜春中又昂扬向上, 历来为人们所赞赏, 这是写落花的千古绝唱。王安石《北山》:“细数落花因坐久, 缓寻芳草得归迟。”晏几道的:“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元代白朴:“啼莺燕舞, 小桥流水飞红。”马致远《寿阳曲》“落花水香茅舍晚, 断桥头卖鱼人散”, 这些落花诗广为流传, 充满生机, 明丽欣喜, 具有非凡的艺术感染力。

三、“落花”是暮春景象

《左传》曰:“春, 女悲;秋, 士悲;感其物化也。”暮春是春之将尽, 以落花昭示生命之殒灭。花象征自然美好的事物, 落花象征自然美好的消失, 常用来形容残春景象, 也比喻零落不堪的景象。古人面对落花, 将落花的自然属性与人的感情相契合, 倾注笔力, 叹年华易逝, 唏嘘不已。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梦中梦见落花, 比喻春将过去, 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怀念, 略有伤感。南唐李煜对落花感触颇深, “落花狼藉酒阑珊, 笙歌醉梦间” (《阮郞归》) 、“樱花落尽阶前月” (《谢新恩》) 、“流水落花春去也, 天上人间” (《浪淘沙》) , 对比强烈, 亡国之前, 及时行乐, 落花狼藉, 对花落泪。亡国之后, 流水落花, 物是人非, 表达了对故国深沉的悼亡和怀念, 同时也比喻自身面临着的厄运。含蕴深刻, 含义深远, 含蓄动人。其中“落花流水”已演变成固定短语成语。歇后语也有:落花流水———无去无回。

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闲与仙人扫落花。”宋代范成大《金代庵》“春深有燕捎飞蝶, 日暮无人扫落花。”周邦彥《诉衷情》“南陌上, 落花闲。”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棠花落, 又匆匆过了, 清明时节。”《摸鱼儿》“惜春长怕花开早, 何况落红无数。”元代关汉卿《青杏子·离情》“天付两风流, 悉成南北悠悠, 落花流水人何处?”明代汤显祖《赏花时》“翠凤毛翎扎帚叉, 闲踏天门扫落花。”无不是写暮春景象, 无不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消失的无奈感叹。清代曹雪芹“春梦随水散, 飞花逐水流”、龚自珍“我有箫心吹不得, 落花风里别江南”、丘逢甲“极目春城照上, 落花飞絮木棉风”、纳兰性德“飘零心事, 残月落花知”, 这些都是写暮春季节, 都是表现伤怀春感之情。陆游“桃花落, 闲池阁。” (《钗头凤》) 除写暮春时节外, 还表达了深沉的悲鸣, 景与情完全交融。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一剪梅》) 除写暮春季节外, 还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曹雪芹“一朝春去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吟》) 古人深信“天人合一, 物我相通”, 黛玉由物及人, 见落花自然联想到生命的终结, 如泣如诉, 感人肺腑, 动人心魄, 是落花诗中的名句。

四、用“落花”作比喻

“落花”被古人开拓了一大片新的比喻领域。古人想象飞越千里, 精神遨游万里, 创造的意境极为清新, 形象千姿百态。

1、把“落花”比作堕楼的美女绿珠。

杜牧《金谷园》有“繁华事散逐香尘, 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 落花犹似堕楼人。”诗人把风吹花落的自然现象同美人绿珠联系起来, 既表示对绿珠的不幸命运的同情, 又告诉人们堕楼人是一位花一样的美人, 把落花比作堕楼美人绿珠, 十分贴切, 比喻奇特。充满了对绿珠感伤之情。

2、把“落花”比作人老。

金代元好问《青玉案》有“落红吹满沙头路, 似总为, 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元代郑允端《吴人嫁女辞》有“花落色衰情变更, 离鸾破镜终分张。”都用花落比喻人老, 前者感叹年华易逝, 暮年将至。后者和色衰连在一起, 引人遐想深思。

3、把“落花”比作自己脱离官场。

清代诗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有“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诗中, “落红”比作自己脱离官场, 同时又是对前边离愁内涵的具体补充, 为全诗的升华作铺垫。诗人独具匠心, 将落花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通过巧妙的寓意, 透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给落花焕发出新的意义。它是一阕落花的赞歌, 而作者不甘退伏、奋斗不息的倔强品格也借落花显露出来了。

4、把“落花”比作孤寂、柳絮、雨滴、灯灭等。

韦庄《谒金门》“满院落花春寂寂, 断肠芳草碧。”比喻花落人亡的孤寂。王维《戏题盘石》“若道春风不解意, 何因吹送落花来?”诗人这里将“落花”比作飘荡的柳絮。李白《登瓦官阁》“漫漫雨花落, 嘈嘈天乐鸣。”诗人发挥天才的想象, 把“落花”比作雨滴如花纷纷落下。唐代诗人昱戎《桂州腊夜》“晓角分残漏, 孤灯碎落花。”其中“碎落花”指灯芯之余烬焦结落如小花, 这里言灯之将灭。情与景妙趣横生。黄庭坚《同元明过洪福寺戏题》有“春残已是风和雨, 更著游人撼落花。”这里“落花”比喻美好的事物。作者愤怒指责残害春天的人为力量, 横暴势力对美好的事物的摧残。冯延巳《鹊踏枝》有“水阔花飞, 梦断巫山路。”这里“花飞”比喻梦景。元代任昱《上小楼·隐居》有“清风高度, 任年年落花飞絮。”这里“落花”比喻世事变迁。张小山《喜春来》有“落红小雨苍苔径, 飞絮东风细柳营。”这里“落红”比喻乡愁。《红楼梦》第一流66回, 湘莲道:“弟纵系水流花落之情, 然亦断断不舍此剑者。”其中“花落”指“忘恩负义无情。”

篇4:来源于古注疏材料的成语

例如:(1)《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义。”(2)《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这里的注疏释文直接出现了一个定型的成语。有的是在解释中将原文“剪辑”拼合成一条成语。例如(3)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清·仇兆鳌注:“春树暮云,即景寓情,不言怀而怀在其中。”较多的情况是注疏中出现一个成语的雏形,几经锤炼方成定型的成语。例如(4)《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注“……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到明代引用至清代形成“精益求精”。还有原文与释文加合锤炼而成的,例如(5)《周易·屯》“君子以经纶”,唐·孔颖达疏:“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6)《荀子·儒效》“则扬扬如也”,唐·杨倞注:“扬扬,得意之貌。”

也有的注疏材料解释原文的含义时,为成语的形成提供了意义上的引导,后人锤炼概括成一条言简意赅的成语,例如(7)《周易·泰》“拔茅茹”,三国魏·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也。茹,相牵引之貌。”后概括为“拔草连茹”。

出自注疏材料的常用成语也不少,再如:“必由之路、出神入化、大相径庭、对症下药、颠沛流离、恶贯满盈、九死一生、如蚁慕膻、通力合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

某些成语的源头虽说与古籍原文有关,但它的产生和形成,古代注家的作用是应肯定的。

篇5:来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

紫云洞,雾蒙蒙,洞里住条老黄龙。老黄龙年纪老啦,做的恶事多啦,整天躲在洞里睡大觉,动都懒得动。

紫云洞里还有一条小黄龙。小黄龙没爹没娘的,从小给老黄龙做奴仆。老黄龙只怕小黄龙逃走,从来不肯让他走出洞口一步;就是困觉的时候,也用一只龙爪抓住小黄龙的颈脖子。

有一回,老黄龙困熟了,困得很熟很熟。小黄龙轻轻地从老黄龙的龙爪里滑出来,跑到洞口,龙尾一甩,洞口罩着的紫云便散开了。他走出洞外,看见那青青的山,蓝蓝的水,绿油油的庄稼,红艳艳的花朵,心里高兴极了,便在山上打个滚,马上变成年纪轻轻的小后生。小黄龙看看自己赤裸裸的身体,背上还留着鳞片,便随手扯了两朵紫云,吹口气,变出一套紫色衣裤,穿在身上。

小黄龙走下山坡,看见有个放牛娃坐在地上哭,就问:“小弟弟,你为啥哭呀?”

放牛娃用手背揩揩眼泪,说:“我丢失财主二爷一头牛,刚才他逼我赔牛,我没有牛!”

小黄龙说:“没有牛就算了吧,哭它做啥呢?”放牛娃说:“财主二爷说过,三天里赔不出牛,他要用棒儿打死我的!”

小黄龙听了,眨眨眼睛想想,说:“小弟弟不要哭啦,我替你赔牛吧!”

放牛娃摸摸头,跟着小黄龙走了。

小黄龙带着放牛娃,走进林子,看见有个老头儿坐在树下哭,就问:“老伯伯,你为啥哭呀?”

老头儿干咳了两声,说:“我少给财主二爷两担租,刚才他逼我缴租,我没有谷!”

小黄龙说:“没有谷就算了,哭它做啥呢?”

老头儿说:“财主二爷说过,三天里缴不齐租,他要抓我去坐牢的!”

小黄龙听了,眨眨眼睛想想,说:“老伯伯勿用愁,我替你缴租吧!”

老头儿敲敲背脊,也跟着小黄龙走了。

小黄龙带着放牛娃、老头儿走过石路,看见有个老太婆坐在屋前哭,就问:“老大妈,你为啥哭呀?”

老太婆擤把鼻涕,说:“我欠下财主二爷三笔帐,刚才他逼我还债,我没有钱!”

小黄龙说:“没有钱就算了吧,哭它做啥呢?”

老太婆说:“财主二爷说过,三天里还不清债,他要拆我房子的!”

小黄龙听了,眨眨眼睛想想,说:“老大妈别伤心,我替你还债吧!”

老太婆掸掸衣裳,也跟着小黄龙走了。

走呀,走呀,他们走到财主二爷家门口。

老太婆见小黄龙两手空空的,就问:“财主二爷要钱的呀,你没有带钱来,拿什么替我还帐呢?”

老头儿见小黄龙两手空空的,就问:“财主二爷要谷的呀,你没有挑谷来,拿什么替我缴租呢:?”

放牛娃见小黄龙两手空空的,就问:“财主二爷要牛的呀,你没有牵牛来,拿什么替我赔牛呢?”

小黄龙说:“老伯伯、老大妈、小弟弟,我先问你们:财主二爷最喜欢的是什么?”

老头儿、老太婆、放牛娃一齐回答:“财主二爷最喜欢元宝!”

小黄龙在脚髁头上一拍:“对了,对了,我有金子。就拿金子缴租,就拿金子还帐,就拿金子赔牛。”说着,暗地里把手伸进自己衣裳,一揭,从身上揭下一片金鳞片;再一揭,又揭下一片金鳞……老话说,“龙怕揭鳞”。小黄龙自己揭自己的鳞,该有多么痛呀!他咬紧牙关忍住痛,把一身金鳞片全揭下来,分给老头儿、老太婆和放牛娃。

他们一齐走进财主二爷家里。财主二爷见了就嚷嚷:“喂,放牛娃,还我的牛来!喂,老头儿,还我的租来!喂老太婆,还我的钱来!”

老头儿把金鳞片给财主二爷抵了租;老太婆把金鳞片给财主二爷顶了债;放牛娃把金鳞片给财主二爷赔了牛。

财主二爷捧着一兜子金鳞片,皱起眉头直嘀咕:“金片好,金片亮,可惜零零碎碎不象样!:”

小黄龙插嘴说:“财主二爷呀,厅堂上升起火苗苗,把金片熔成软膏膏,铸它一个大得抬不出门的大元宝!”

财主二爷一听乐极了,笑得满脸起疙瘩,眼睛眯成一丝缝,嘴角裂到耳朵边。

小黄龙出了财主二爷的门,眨眨眼睛想想,就朝老头儿说:“老伯伯,我认你做亲爷吧!”老头儿捋捋胡须,笑呵呵在答应了。

小黄龙又向老太婆说:“老大妈,我认你做亲娘吧!”老太婆瘪瘪嘴,乐呵呵地也答应了。

小黄龙回过身来,摸摸放牛娃的头,说:“小弟弟,你认我做哥哥吧!”

放牛娃高兴得一下蹦起来,紧紧搂住小黄龙的脖子不放。

从此,老头儿、老太婆、放牛娃和小黄龙合做一家。小黄龙跟老头儿学种庄稼,只锄旱地,不耕水田;小黄龙帮老太婆做杂活,只肯劈柴,不愿挑水;小黄龙和放牛娃去放牛,只走桥上,不下溪滩,三人都觉得很奇怪,却不明白他到底是为了什么。

财主二爷自从得了那些金鳞片,整整发了三天呆。第四天,他叫家人烧旺一只大火炉,摆在客厅上,想把金鳞片熔铸成一只大元宝。他又摆下酒席,把有钱有势的亲戚朋友都请来,要当着大家的面夸夸富。

哪知金鳞片一倒进火炉里,只听“呼”的一声,火苗蹿起三丈三尺高,马上烧着了正梁大柱。一眨眼工夫,就把财主二爷家的房屋烧成一片平地!原来小黄龙是条火龙,他身上的鳞片就是“火龙鳞”。火龙鳞碰着了火,烧起来是没有法子扑灭的。

财主二爷家着了火,烧得烟雾弥漫,浓烟一团一团地往天上冒。飘呀,飘呀,一直飘过三座山头,飘入紫云洞。烟火味儿钻进老黄龙的鼻孔里痒痒的,就打了个喷嚏;它打个喷嚏不要紧,只见“呼”的一下子,火焰从紫云洞里冲出来,把三里路内的树木、庄稼烧得精精光。

老黄龙一打喷嚏就醒过来了,它吸吸鼻子,闻闻味儿,觉得有点不对头。忙喊小黄龙,黑黝黝的洞里早就没有小黄龙的影子啦。老黄龙气煞了,急忙钻出洞来寻找。

老黄龙飞腾在空中,东张张,西望望,飞过一座山头又飞过一座山头,一直飞到正着火的财主二爷家的上空。它仔细看看,说:“啊呀,啊呀,这是财主二爷家的房子呀!财主二爷每年逢时逢节都拿三牲福礼供我吃喝,我每次出来吐火都不烧他家房子的。怎么今天会自己烧起来了呢?“它又仔细嗅嗅,嚷道:“这是‘火龙鳞’着火的气味呀,一定是小黄龙干的好事!我要寻着他,把他掐死!”

老黄龙在天上飞来飞去,始终寻不到小黄龙。它恨极啦,呼哧呼哧地不住喘气,鼻孔嘴巴里呼呼地喷出火焰,把杭州城里城外方圆几十里的地方烧成一片火海。

粮食烧了,没有吃的;衣裳烧了,没有穿的;房屋烧了,没有住的,这样的日子叫人怎么过下去呀!小黄龙知道这是老黄龙做的恶。他眨了半天眼睛,又闷着头想了一个下午,终于鼓起勇气,对村里的人们说:“乡亲们呐,火龙太凶恶啦,火龙太做孽啦,大家齐心合力去降伏它吧!”

大家听了都说:“火龙是神,怎样能降伏它呢?”

小黄龙说:“土克水,水克火,火龙怕水,大家到西湖里把水挑来,我领你们去寻火龙!”

这个主意一出,就象一阵风刮过,前后左右三百六十村的人,人人都知道了。当天晚上,人们扛的扛,抬的抬,挑的挑,一霎时把西湖里的水全汲干了。大家紧跟着小黄龙,碰碰撞撞地往紫云洞上拥去。

这时候,老黄龙正飞得困乏了,在洞里睡大觉,外面的动静它一点也不知道。人们爬上山坡,只见一片雾蒙蒙的,寻来寻去也寻不到紫云洞的洞口。小黄龙双手对着云雾一挥,罩在洞口的紫云便散开了。大家急忙往洞里倒水,浇呀,泼呀,水哗啦哗啦往紫云洞里灌进去,一会儿就漫到洞口。老黄龙被泡在水里,过一会就死了。

大家七手八脚往洞里浇水,人人都溅得一身稀湿,也溅了小黄龙一身水珠儿。小黄龙只觉头昏脑胀,身子发软,站立不住,当老头儿、老太婆、放牛娃急忙去搀扶时,只见他头上露角,手脚变爪,现出了原形,“骨碌碌”滚下山坡,在山脚下死了。老头儿他们这才明白:那年轻的小后生,原来是火龙变变的。

除掉了老黄龙,全城的火便熄了。但是小黄龙为大家送了性命,真叫人难过呀!三百六十村的人齐集拢来,把小黄龙埋在山坡下。

人们一面铲泥土,一面掉眼泪。铲呀铲呀,埋呀埋呀,小黄龙被埋在泥土里,筑起一座高高的坟堆。成千上万人掉下的泪珠儿,透过厚厚的泥土,渗进小黄龙的心窝里,他心窝里装不下啦,就从嘴巴往外面溢出来。渐渐地,坟堆裂开一个小口,从小口里挂下一条小瀑布,哗哗地流着清水,终年不断。

篇6:中国古代学习的诗文

一、《论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知之为知之,不知之为不知之,是知也。

7、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时候的求学者是为了提高自身的修养,即出自内心的要求,而今天的求学者则往往是为了给别人看,即沽名钓誉。)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二、《礼记.学记》

1、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3、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4、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5、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6、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7、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三、《荀子·劝学》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知登高之博见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故君子结于一也。

5、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古诗类

1.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cuī)。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杂诗》 晋·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实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移居二首·其一》 东晋·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4.《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晋·陶渊明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5.《咏史·其一》 西晋·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6.《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7. 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8.《柏学士茅屋》 唐·杜甫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9.《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唐·杜甫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此意竟萧条,行歌非隐沦。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主上顷见征,欻然欲求伸。

青冥却垂翅,蹭蹬无纵鳞。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

每于百僚上,猥颂佳句新。

窃效贡公喜,难甘原宪贫。

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

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

常拟报一饭,况怀辞大臣。

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

10.《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唐·韩愈

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

子兮何为者,冠佩立宪宪。何氏之从学,兰蕙已满畹。

于何玩其光,以至岁向晚。治惟尚和同,无俟于謇謇。

或师绝学贤,不以艺自车免。子兮独如何,能自媚婉娩。

金石出声音,宫室发关楗。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惜乎吾无居,不得留息偃。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

英英桂林伯,实惟文武特。远劳从事贤,来吊逐臣色。

南裔多山海,道里屡纡直。**无程期,所忧动不测。

子行诚艰难,我去未穷极。临别且何言,有泪不可拭。

吾友柳子厚,其人艺且贤。吾未识子时,已览赠子篇。

寤寐想风采,于今已三年。不意流窜路,旬日同食眠。

所闻昔已多,所得今过前。如何又须别,使我抱悁悁。

势要情所重,排斥则埃尘。骨肉未免然,又况四海人。

嶷嶷桂林伯,矫矫义勇身。生平所未识,待我逾交亲。

遗我数幅书,继以药物珍。药物防瘴疠,书劝养形神。

不知四罪地,岂有再起辰。穷途致感激,肝胆还轮囷。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

子今四美具,实大华亦荣。王官不可阙,未宜后诸生。

嗟我摈南海,无由助飞鸣。

寄书龙城守,君骥何时秣。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捽。

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发。两岩虽云牢,水石互飞发。

屯门虽云高,亦映波浪没。余罪不足惜,子生未宜忽。

胡为不忍别,感谢情至骨。

11.《闲居书事》 唐·杜荀鹤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12. 《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3..冬夜读书示子聿 作者: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4..《观书有感》 朱熹(南宋)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5. 《偶成》 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16. 《绝句》 宋·陈师道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世事相违每如此,好怀百岁几回开?

17.《怜思诗》: 明·宋应星

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

18. 《观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19. 无题 清·袁枚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20.四时读书乐 宋·翁森

山光拂槛(jiàn)水绕廊,舞雩(yú)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谂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21. 今日诗 作者: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22.《明日歌》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多少,请君听我明日歌。

23.《题赠〈中学生〉》 董必武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24.

《古今贤文•劝学篇》 唐•韩愈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25.《劝学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取妻莫愁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26.《劝学文》 朱熹

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日月逝矣,岁不我延。呜呼老矣,是谁之愆?

27.《劝学文》 王安石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28.《劝学文》 钟致帅

篇7: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徐福,是秦朝著名方士、曾担任秦始皇的御医,出生于战国时期的齐国。

【曲突徙薪】是什么意思?

曲:弯;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曲突徙薪】出自哪里?

《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曲突徙薪】词语辨析:

【曲突徙薪读音】:qū tū xǐ xīn

【曲突徙薪的近义词】:未焚徙薪、有备无患、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曲突徙薪的反义词】:临渴掘井、江心补漏

【曲突徙薪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

【曲突徙薪】如何造句:

1、如果懂得曲突徙薪的道理,这场火灾就可以避免了。

2、卫生局动员市民注射疫苗,目的是曲突徙薪,防止传染病。

3、别怪我建议你曲突徙薪,这场坟实在挤进太多人了,为了安全得尽快疏散。

4、人们为了防止火患,曲突徙薪,禁止上山携带火种。

5、不要将易燃物置于火源之旁,曲突徙薪,以策安全。

6、那家公司财务有问题了,我警告大家曲突徙薪,赶紧把该公司股票拋售掉。

7、让我把楼梯间杂物清干净,古人曲突徙薪的用心就是如此。

8、你把爆竹就这样摆着,容我劝你曲突徙薪,快移到安全地方。

9、做事要先曲突徙薪,想好万全之策,才能有稳操胜算的把握。

10、采取曲突徙薪的措施,可以降低危险的发生。

【曲突徙薪】典故: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建了一栋房子,许多邻居和亲友都前来祝贺,人们纷纷称赞这房子造得好。主人听了十分高兴。但是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提出:“您家厨房里的烟囱是从灶膛上端笔直通上去的,这样,灶膛的火很容易飞出烟囱,落到房顶上引起火灾。您最好改一改,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这样就安全多了。”(即“曲突”,突:烟囱。)顿了一顿,这个客人又说:“您在灶门前堆了那么多的柴草,这样也很危险,还是搬远一点好。”(即“徙薪”,徙:移动,搬迁,薪:柴草。),主人听了以后,认为这个客人是故意找茬出他的洋相,心里很不高兴。当然,也就谈不上认真采纳这些意见了。

过了几天,这栋新房果然由于厨房的毛病起火了,左邻右舍,齐心协力,拼命抢救,才把火扑灭了。主人为了酬谢帮忙救火的人,专门摆了酒席,并把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入席。惟独没有请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这就叫作:焦头烂额座上宾,曲突徙薪靠边站。

这时,有人提醒主人:“您把帮助救火的人都请来了,可为什么不请那位建议您改砌烟囱,搬开柴草的人呢?如果您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了。现在,是论功而请客,怎么能不请对您提出忠告的人,而请在救火时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呢?”主人听了以后,幡然醒悟,连忙把当初那位提出忠告的人请了来。

【曲突徙薪文言文】: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必众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向使听客之言,不弗牛酒,弱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乡使弗说得行,则国无裂土出爵之费,臣无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曲突徙薪白话文】:

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厌恶。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

后霍氏一家被诛杀,曾告发过霍氏的人都被封赏,有人上书汉宣帝,为徐福鸣不平说有一个过访主人的客人,看到(主人家)炉灶的烟囱是直的,旁边还堆积着柴草,便对主人说:“把烟囱改为拐弯的,使柴草远离(烟囱)。不然的话,将会发生火灾。”主人沉默不答应。不久,家里果然失火,邻居们一同来救火,幸好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置办酒席,答谢邻人们。被火烧伤的人安排在上席,其余的按照功劳依次排定座位,却不邀请提“曲突”建议的客人。有人对主人说:“当初如果听了那位客人的话,也不用破费摆设酒席,始终也不会有火患。现在评论功劳,邀请宾客,(为什么)提‘曲突徙薪’建议的人没有受到答谢、恩惠,而被烧伤的人却成了上客呢?”主人这才醒悟去邀请那位客人。茂陵人徐福多次上书说霍氏将会有叛逆行为,应预先加以防范制止。假如陛下接受徐福的劝告,则国家就没有划出土地分封列候的费用,臣下也不会谋逆叛乱,遭受诛杀的大祸。现在事情已经过去,而只有徐福的功劳没有受到奖赏,希望陛下明察,嘉许其‘弯曲烟囱、移走柴薪’的远见,使他居于‘焦头烂额’者之上!”汉宣帝这才赐给徐福绸缎十匹,后又任命他为郎官。

【曲突徙薪】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篇8:解析中国古代诗文的教育功能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境界, 也是人类建设和谐社会美好生活的基础

作为中国传统主流文化的儒道两家都认为人与自然是相通相容的。无论是自然的人化还是人的自然化, 都是人与天地自然的组合。所谓“天人感应”、“天地合一”正体现了儒道两家的宇宙文化观。这种宇宙文化观崇尚、追求和谐, 影响和浸濡了一代代中国文人, 并在他们手中传递升华,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许多优秀诗文因此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及提升陶冶人性的积极意义。

从古至今, 中国文人有两大嗜好:读书和游历。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已成共识。读书提升人的心智让人明理, 游历则使人体验丰富增加感性认识。翻开中国文学史, 许多脍炙人口影响至今的优秀诗文都是作者在游历时在与自然的交汇对话中完成的。他们走进苍茫浩瀚的大自然中感受和发现山水, 进而引发自己对人生、生命的感悟, 于是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出来。彼时纷呈的自然山水不再是无生命的物质世界, 而是作者道德品性、精神气质、理想追求的心灵呈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它提醒诗人作家要用手中的笔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关注民生, 而不是作为消遣闲情流连光景的工具《诗经》中人与自然的诉求来得自然而素朴, 读《蒹葭》诗, 那千回百转的忧郁映衬在一片迷茫的曲水苇草里, 感情表达优美而含蓄, 故能传吟至今。王维的《山居秋暝》, 用白描的手法, 细致入微地描绘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这首山水名篇, 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被誉为“诗仙”的李白, 面对滔滔奔流的黄河, 他发出是时不我待的喟叹:“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而南唐后主李煜眼中的江水却如他满怀的亡国之痛:“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把人间愁绪写到了极致。马致远一曲《天净沙·秋思》, 则把羁旅思归的悲情通过枯藤、树、鸦、流水、夕阳表达出来。

孔子作为儒学的创立者, 他提出的“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的思想影响着历代的文人墨客与仁人志士。儒家这种“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 讲究“知命畏天”, 对生命和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和敬畏之心。孔子主张人应该自觉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体味大自然化生万物的无限魅力。这种“乐山乐水”的人生情怀对开展生态教育, 建设生态文明, 培养全社会热爱大自然, 自觉维护大自然的思想意识有重要的作用。

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 其最高境界是“天地与我并生, 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齐物论》) , 这种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协调统一的认识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意识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 后经汉代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在自然界中, 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在道家看来, 人是依赖于天地活在自然中的一部分, 天地万物和人类是相容相和的而不是对立的, 所以应该敬畏自然, 顺应自然。《逍遥游》是庄子思想的代表作, 文中以鲲变鹏的描写, 庄子展示了一个他理想的广阔天地由鹏的变化描写庄子表达了道家求道的一种精神追求。庄子这种人与自然息息相通顺应自然的思想, 在提倡环境保护、绿色生态的今天, 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中国的传统文化, 伊始至今就与国家民族利益、社会的进步密切相连

自先秦以来,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总在“出仕”与“入仕”的选择中徘徊, 虽因经历不同, 受儒、道、佛等主要流派影响的程度不一, 最终结果也迥异, 但在对国家民族利益的关注对自己所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以及要求参与社会政治实践的意愿上却是相同的。

在这方面儒家思想最具有典型意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记·大学》) , 以自我完善为基础, 通过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 是数千年来无数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一个人在显达的时候能以天下为己任, 尽自己的能力辅佐治理国家, 帮助弱势群体;而当身处困境时仍不放弃个人修养, 能胸怀天下, 则是儒家思想尊崇的信条。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是以“无为而无不为”的超脱与顺其自然为特征的, 道家提倡顺应自然, 遵道而行作为道家学派创始人的老子和庄子, 在政治腐败自己无能为力的情况下, 出于对政治的失望, 转而把热情投向大自然, 道家之所以要倾向于自然, 本是由于对政治失望后一种无奈的选择, 实质上道家仍然是关心社会和关注政治的。受儒道两家主流思想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人的命运总在“出仕”与“入仕”“达”与“穷”之间起落沉浮。难能可贵的是无论在仕途上得意或失意, 中国古代文人大多能保持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不变, 坚持美德与操守。历史上许多著名文人对自己治国安邦的才能都有强烈的信心, 都曾有过济世之志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抱负。从爱国诗人屈原的《离骚》中, 能透视出诗人追求政治改革、振兴祖国的美好理想, 而屈原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以身殉国的崇高精神, 至今仍感动和教育着我们。在班固的《苏武传》中, 苏武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始终坚持民族气节的高贵品质和爱国情怀, 也给后世留下永远学习的楷模以曹操为代表的建安文人, 无论在任何艰难条件下都没有放弃他们统一中国的追求。东晋诗人陶渊明进退在道家的“独善其身”和儒家的“兼济天下”之间, 当理想与现实发生冲撞时, 他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选择了固穷守节, 傲骨凌霜, 透出的是他的自信与骨气。我们熟知的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 其为国为民宁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情怀, 和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 正是我们今天所需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小结

总之, 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代知识分子, 从始至终就密切地关注社会生活, 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实践, 他们不曾忘记他们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这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中国传统知识文化的主要特点, 尽管在当时的政治制度制约下, 他们的政治理想不可能实现, 但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以他们笔下的诗文所传达出的那种爱国主义、仁爱、弘扬正气等传统道德情操, 过去曾激励无数青年走上救国救民之路, 今天仍将警醒我们热爱祖国, 热爱大自然、关心社会, 仍给我们以良知和道德信念的教育及启示。

摘要:当社会改革和经济发展促使人们打破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审美观念, 把个人利益的获取和自我满足放在首位, 中国古代诗文所传达出的那种爱国主义, 仁爱、弘扬正气等传统道德情操, 厚重的忧患意识, 仍给我们以良知和道德信念的教育及启示。

关键词:古代诗文,文化,教育,知识分子

参考文献

[1]徐志刚.论语通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60, 101.

[2]吴功正.古文鉴赏辞典[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1987:446.

上一篇:有思想的人,到哪里都不会合群作文1200字下一篇:2017.10.23国旗下讲话《重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