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举鼎成语来源

2024-04-12

拔山举鼎成语来源(精选8篇)

篇1:拔山举鼎成语来源

[成语拼音] bá shān jǔ dǐng

[成语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典故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篇2:拔山举鼎成语来源

项羽,名籍,少年时代,项羽不喜欢读书写字,改学击剑,也不肯好好学。叔父项梁很生气,项羽说:“学写字只要能记记姓名就够了。击剑是对付个把人的,也不值得学,我要学习抵敌万人的本领。”项梁于是教他兵法,他很高兴,但也只求略知大意,不肯认真钻研。据说,项羽二十二、三岁时,身体魁梧,体力强壮,能把几百斤重的鼎举起来。

后来,项羽起兵反秦,接着又同刘邦争夺天下,从24岁开始,奋战了8年,最后被刘邦的军队包围在垓下,终于自刎于乌江。自刎前,在四面楚歌的那天晚上,项羽在营帐中对着爱妾虞姬和叫骓的名马,慷慨高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拔山举鼎”这则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引申之义为形容力强气壮。亦作“拔山扛鼎”。

篇3:英语成语来源浅析

英语成语是英语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集体财富,其产生与该民族的总体发展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位置、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体育运动等诸多方面。所以,要了解英语民族,学习英语语言,不可不重视学习其成语。

二、成语的定义及范围

在汪榕培、卢晓娟所著《英语词汇学教程》一书中指出,英语中idiom一词的语义范围可大可小。广义上说,idiom泛指一种民族语言中所有的习惯用法和特殊表达方法,可以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一个句子。《简明牛津词典》给idiom下的定义是:“A form of expression peculiar to a language, person, or group of people.”狭义上讲,idiom指的是英语中长期以来习用的表达完整意义的结构定型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广义的idiom我们译为“习语”,包括:colloquialisms, proverbs和slang expressions等,狭义的英语idiom可译为“成语”,即相当于有语法词性的短语(如,名词性的nuts and bolts street———基本因素;副词性的alive and kicking———生龙活虎地;形容词性的black-and-white———黑白分明的;动词性的return to one’s muttons———言归正传)和有特殊词义的习语短语(如in the seventh heaven———欢天喜地)。据R.R.K.Hartmann&F.C.Stork所著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idiom,指“具有特殊的、通常并不等于各单个词义总和的含义的词组,通常不等于逐字直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样会失掉其特殊含义”。《朗文英汉双解词典》解释为:“A phrase which means something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separate words.”陆国强的《现代英语词汇学》认为,“习语(idiom)是个固定的词组,在语义上是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其整体意义往往不能从组成习语的各个词汇意义中揣测出来,如do sb.brown(使某人上当),do up brown(把……彻底搞好)”。从上述几个定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idiom有三个特点,一是结构定型;二是其意义必须是各个词的“化学反应”;三是词组。

三、成语的起源

英语成语内涵该民族丰富的文化,最主要源自于普通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圣经》、寓言故事、历史事件、文学名著及宗教等。要正确理解并运用好这些成语,必须从其起源说起。

1. 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成语。

这类成语生动、形象、活泼。英语这类成语数量很多,是成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1.1来自人或人的器官,如:be born with a silver spoon in one’s mouth(出身富贵);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逃避现实)。

1.2来自个别人物,如:an afternoon farmer(浪费时光的人);a Dutch uncle(动辄训人者)。

1.3来自交际,如:back-handed compliment(带恶意的恭维话);mind one’s p’s and q’s(小心谨慎)。

1.4来自政法,如:blow the lid off(揭露丑闻);win one’s spurs(赢得声誉)。

1.5来自军事,如:lift up the horn(抱有野心);rank and file(普通士兵)。

1.6来自经济,如:cut no ice(没有成效);talk shop(三句话不离本行)。

1.7来自农业生产,如:call a spade a spade(直言不讳);give somebody the axe(断然结束关系)。

1.8来自航海,如:from the sails to the wind(随风使帆,指随机应变);high and dry(船搁浅在岸上,指脱离社会潮流、落伍,与世隔绝)。

1.9来自体育运动,如:flex one’s muscles(小试身手);reach the base(取得良好开端,开始成功)。

1.10来自衣食生活,如:a couch potato(放置在长椅上的土豆,指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懒人);put the cards on the tables(摊牌)。

2. 来自《圣经》的成语。

英语成语很多来自《圣经》。英、美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圣经》是他们的必读书,其中不少语句成了他们人生哲学的座右铭。如: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对牛弹琴),语出《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第七章第六节,耶稣给他的门徒说了这样一段话:“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面,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cast pearls before swine即源于此。

3. 来自于寓言,主要来自于希腊的《伊索寓言》。

如: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不让别人享用对自己无用的东西的。来自《伊索寓言》中关于狗占牛槽的故事。

4. 来自希腊、罗马神话。

如:Achille’s heel(唯一致命的弱点);Pandora’s box(祸患之源)。

5. 来自于历史事件。

如:Meet one’s Waterloo(遭遇惨败),遭到摧毁性的打击。在1803-1815年的拿破仑战争中,英国和奥、普、俄一起反对拿破仑。1815年6月,拿破仑终于在滑铁卢(Waterloo)战败,被流放在南太平洋的圣赫勤拿岛(Selfelena)。

6. 来自文学作品。

如:Man Friday(忠心的仆人得力的男佣人)。其中Friday为英国作家D.Defoe(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ouse)中忠仆的名字。

四、结语

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研究并学会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成语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途径。成语是一种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锻炼出来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由一些特殊的词组或句子构成,有些是表达一定概念的固定词组,有些则含有特殊形象或概括的谚语、俗语。英语成语有着广泛的来源,并且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有的成语前后对称,韵律协调。这些英语成语不仅大量地出现在文学作品里,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如果能正确得当地运用成语,它的形象的比喻、丰富的联想,及其它修辞手段,一定会使你的语言生动而又纯正、简洁而又丰满;当然也不可滥用成语,否则会适得其反。只有了解了英语成语的来源,了解了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才能正确地使用有关成语,为你的语言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3]罗斯.妙语连珠[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79.

[4]孙海运, 方如玉.英语来龙去脉[M].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 1989.

[5]英语成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2.

[6]于忠喜[M].英语词语掌故辞典[M].南京:南京出版社, 1991.

[7]余万华.英语词语典故辞典[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81.

[8]张复星.英语典故成语[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6.

[9]Fernando, C.Idioms and Idiomaticity[M].Oxford: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96.

[10]Honrby, A.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Fourth edition) [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11]Qin, X.B. (ed.) .A Dictionary of Current Idiomatic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Press, 1999.

篇4:英语成语意义来源解读

【关键词】英语成语 意义来源

一、引言

成语的定义有很多,广义的成语即为习语,泛指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中所特有的习惯性用法或特殊表达法,它可以是一个地区、社会或阶级团体所特有的语言,甚至是一个作家或名人所特有的语言;狭义的成语是指英语中长期使用、表意完整且结构定型的短语或短句。. Hartman认为成语是具有“特殊的、通常并不等于各个词涵义总和的词组,通常不能逐字直译成另一种语言”。本文所讨论的成语包括典故(allusion)、谚语(proverb)、格言(saying)、俗话(colloquialism)、俚语(slang)和其他一些结构固定的短语或者短句。丰富多彩的成语往往又受到心理、语言、社会和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实际含义与字面意义之间通常呈现不一致性,造成人们的误解。但是,传统的语言研究认为成语习语结构上具有固定性、意义上具有统一性。成语的意义是长期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的必然结果。很多成语背后都有其独特的与社会生活、民族文化和地理风俗等相关的深刻内涵。

二、成语意义来源的因素

文学海洋,卷帙浩繁,成语意义来源的因素无法尽数罗列,下列分类法只是较为常见的几种。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不同带来成语背后的文化特质不同。它是不同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又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地处不列颠群岛的英国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航海业和兴旺的渔业。人们在生活中相应表达了许多与航海、捕鱼有关的成语。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进退两难),原指17世纪人们好在船侧系上一块木板,有时水手不得不借助它到舱外维修。这块木板就叫“devil”,立于其上时,水手面临落水被淹的危险,即处于两难境地。batten down the hatches(未雨绸缪),原指用压条封牢舱口以应对远洋航行中不测的天气,现用指防备困难的局面。“all at sea”(不知所措),这一成语用于描述人们在海上失去控制、困顿窘迫的情形,后用指一切不知所措的场合。

宗教神话:宗教神话是成语产出的重要途径。其集中体现要数典故(allusion)了,它是英语中文化积累的产物,是一种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修辞格。它是一个人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成语典故的历史文化渊源很多,如the heel of Achilles或the 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一唯一的弱点或要害)源自于希腊罗马神话。传说阿喀琉斯浑身钢筋铁骨,只有脚踵在出生时因为被他母亲的手握住所以没有沾到冥河圣水,才成为其最终被人射中并负伤致死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他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他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他被帕里斯引诱到城门口,脚踵被暗箭射中,他因而负伤而死。

政治军事:政治生活中所产出的某些成语习语只从文字层面往往是很难理解的。望文生义的理解和翻译势必成为笑柄。但是理解了词语背后的故事,其意义就不会再艰涩了。试举几例,如“Watergate(水门)”一词以其“丑闻”之意早已为人们熟知,其背后的故事是1972年6月l7日,美国共和党为了争取尼克松连任总统,在竞选中派人潜入首都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事处偷拍文件和利用窃听器刺探民主党的竞选策略和活动情况.结果被当场发现。案发后,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英语中水门意指秘密非法的勾当,是所有门族词汇的鼻祖。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据载“walls have ears”首见于希腊。传说古希腊国王Dionysius实施独裁时,可以通过其手中拥有的一耳状岩洞的至宝连通整个皇宫。凭此监听皇宫里所有的秘密。另一说是法国卢浮宫建造时,王后Catherine在有些房间安装了可以互传声音的管道以获得许多国家机密和一些人的密谋计划,该成语由此而来。无论是耳状岩洞还是墙壁里的传声管道,都是秘密泄露出去的中介。大约在17世纪20年代,该词正式进入英语词汇,用以比喻秘密也会泄露,或是告诫人们说话留心,免得被偷听。

文学作品:catch一22(第22条军规一无法摆拖的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局面)是人们常见的一个成语,它源自美国小说家Joseph Heller于l961年出版了此同名小说。小说中的第22条军规规定,飞行员如果疯了就可以申请回国,但申请书必须由本人书写.而且申请书中必须有逻辑地证明申请人神志是不正常的,不能服役.这条军规表明上有理有据,实际上是一个陷入自我矛盾的骗局,是一条根本无法实现的军规。salad days (少不更事的时期,创作家等的最佳时期)、beggar all description(莫可名状、难以说清)该词语出莎士比亚剧本Anthony and Cleopatra(埃及艳后)。a fools paradise(南柯一梦)、hit the mark(一语中的)均出自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itching palm(贪得无厌)、its all Greek to me(完全不懂)均出自莎士比亚的Julius Caesar。to die in harness(马革裹尸)出自莎翁的Macbeth。green eyed monster (极为妒忌)出自莎翁的Othello。读过莎翁著作的人对理解以上成语可能困难会小一些。

日常生活: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在成语中也得以记录并传承下来。形形色色的人群与形形色色的工作种类孕育了形形色色的与生活有关的成语,有来自木匠、铁匠、裁缝等行业的成语,有描述日常生活的油盐酱醋的成语,更有代表海洋民族特色的成语。如Such carpenters, such chips.(什么木匠出什么活儿),原指不同的木匠手艺也不一样,现喻指不同的人做事的水准不一样。As you sow, you shall mow.(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一句简单的劝说,告诉人们只有先播种了才会有收成,其喻义也很明显。

三、结论

成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鲜明有力的表达手段,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成语的学习离不开对其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意义的了解和探求。但是对成语的理解常常使学习者感到困惑。其意义很少能照字面理解,一旦遇到成语,读者往往无从索解。望文生义的误解或使用不当极有可能产生笑话。成语在搭配上的诸多限制,更使得英语学习者对成语是既爱又恨。因此,了解成语来源,溯源成语内涵,加强背景了解,不仅对成语学习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恰当使用成语和深入进行文化探究也极具意义。

正如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格林在其名著《论语言的起源》中说过:“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探索成语意义来源也是一定意义上对文化背景,话语环境,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探讨。

参考文献:

[1]Hartman,R.R.K.Lexicography:Principles and Practice[M].London:Academic Press.1983.

[2]费南多.习语与习语特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李玉平.英语习语及其文化源流[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篇5:英语成语意义来源解读

成语的定义有很多, 广义的成语即为习语, 泛指一个国家或民族语言中所特有的习惯性用法或特殊表达法, 它可以是一个地区、社会或阶级团体所特有的语言, 甚至是一个作家或名人所特有的语言;狭义的成语是指英语中长期使用、表意完整且结构定型的短语或短句。. Hartman认为成语是具有“特殊的、通常并不等于各个词涵义总和的词组, 通常不能逐字直译成另一种语言”。本文所讨论的成语包括典故 (allusion) 、谚语 (proverb) 、格言 (saying) 、俗话 (colloquialism) 、俚语 (slang) 和其他一些结构固定的短语或者短句。丰富多彩的成语往往又受到心理、语言、社会和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 其实际含义与字面意义之间通常呈现不一致性, 造成人们的误解。但是, 传统的语言研究认为成语习语结构上具有固定性、意义上具有统一性。成语的意义是长期历史发展和文化沉淀的必然结果。很多成语背后都有其独特的与社会生活、民族文化和地理风俗等相关的深刻内涵。

二、成语意义来源的因素

文学海洋, 卷帙浩繁, 成语意义来源的因素无法尽数罗列, 下列分类法只是较为常见的几种。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不同带来成语背后的文化特质不同。它是不同民族生产和生活方式不同的重要影响因素。这又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地处不列颠群岛的英国自古以来就有发达的航海业和兴旺的渔业。人们在生活中相应表达了许多与航海、捕鱼有关的成语。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 (进退两难) , 原指17世纪人们好在船侧系上一块木板, 有时水手不得不借助它到舱外维修。这块木板就叫“devil”, 立于其上时, 水手面临落水被淹的危险, 即处于两难境地。batten down the hatches (未雨绸缪) , 原指用压条封牢舱口以应对远洋航行中不测的天气, 现用指防备困难的局面。“all at sea” (不知所措) , 这一成语用于描述人们在海上失去控制、困顿窘迫的情形, 后用指一切不知所措的场合。

宗教神话:宗教神话是成语产出的重要途径。其集中体现要数典故 (allusion) 了, 它是英语中文化积累的产物, 是一种有着深刻历史背景的修辞格。它是一个人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成语典故的历史文化渊源很多, 如the heel of Achilles或the Achilles’ heel (阿喀琉斯之踵一唯一的弱点或要害) 源自于希腊罗马神话。传说阿喀琉斯浑身钢筋铁骨, 只有脚踵在出生时因为被他母亲的手握住所以没有沾到冥河圣水, 才成为其最终被人射中并负伤致死的唯一要害。 在特洛伊战争中, 他骁勇无敌, 所向披靡, 杀死了特洛伊主将, 著名英雄赫克托耳 (Hector) , 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 太阳神阿波罗 (Apollo) 把他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他被帕里斯引诱到城门口, 脚踵被暗箭射中, 他因而负伤而死。

政治军事:政治生活中所产出的某些成语习语只从文字层面往往是很难理解的。望文生义的理解和翻译势必成为笑柄。但是理解了词语背后的故事, 其意义就不会再艰涩了。 试举几例, 如“Watergate (水门) ”一词以其“丑闻”之意早已为人们熟知, 其背后的故事是1972年6月l7日, 美国共和党为了争取尼克松连任总统, 在竞选中派人潜入首都华盛顿水门大厦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事处偷拍文件和利用窃听器刺探民主党的竞选策略和活动情况.结果被当场发现。案发后, 尼克松被迫宣布辞职。英语中水门意指秘密非法的勾当, 是所有门族词汇的鼻祖。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据载“walls have ears”首见于希腊。传说古希腊国王Dionysius实施独裁时, 可以通过其手中拥有的一耳状岩洞的至宝连通整个皇宫。凭此监听皇宫里所有的秘密。另一说是法国卢浮宫建造时, 王后Catherine在有些房间安装了可以互传声音的管道以获得许多国家机密和一些人的密谋计划, 该成语由此而来。 无论是耳状岩洞还是墙壁里的传声管道, 都是秘密泄露出去的中介。大约在17世纪20年代, 该词正式进入英语词汇, 用以比喻秘密也会泄露, 或是告诫人们说话留心, 免得被偷听。

文学作品:catch一22 (第22条军规一无法摆拖的困境或进退维谷的局面) 是人们常见的一个成语, 它源自美国小说家Joseph Heller于l961年出版了此同名小说。小说中的第22条军规规定, 飞行员如果疯了就可以申请回国, 但申请书必须由本人书写.而且申请书中必须有逻辑地证明申请人神志是不正常的, 不能服役.这条军规表明上有理有据, 实际上是一个陷入自我矛盾的骗局, 是一条根本无法实现的军规。 salad days (少不更事的时期, 创作家等的最佳时期) 、beggar all description (莫可名状、难以说清) 该词语出莎士比亚剧本Anthony and Cleopatra (埃及艳后) 。a fool’s paradise (南柯一梦) 、hit the mark (一语中的) 均出自Romeo and Juliet (罗密欧与朱丽叶) 。itching palm (贪得无厌) 、it’s all Greek to me (完全不懂) 均出自莎士比亚的Julius Caesar。to die in harness (马革裹尸) 出自莎翁的Macbeth。green eyed monster (极为妒忌) 出自莎翁的Othello。读过莎翁著作的人对理解以上成语可能困难会小一些。

日常生活: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在成语中也得以记录并传承下来。形形色色的人群与形形色色的工作种类孕育了形形色色的与生活有关的成语, 有来自木匠、铁匠、裁缝等行业的成语, 有描述日常生活的油盐酱醋的成语, 更有代表海洋民族特色的成语。如Such carpenters, such chips. (什么木匠出什么活儿) , 原指不同的木匠手艺也不一样, 现喻指不同的人做事的水准不一样。As you sow, you shall mow.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 这是一句简单的劝说, 告诉人们只有先播种了才会有收成, 其喻义也很明显。

三、结论

成语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鲜明有力的表达手段, 也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成语的学习离不开对其所代表和负载的文化意义的了解和探求。但是对成语的理解常常使学习者感到困惑。其意义很少能照字面理解, 一旦遇到成语, 读者往往无从索解。 望文生义的误解或使用不当极有可能产生笑话。成语在搭配上的诸多限制, 更使得英语学习者对成语是既爱又恨。因此, 了解成语来源, 溯源成语内涵, 加强背景了解, 不仅对成语学习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对恰当使用成语和深入进行文化探究也极具意义。

正如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格林在其名著《论语言的起源》中说过:“我们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历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探索成语意义来源也是一定意义上对文化背景, 话语环境, 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探讨。

参考文献

[1]Hartman, R.R.K.Lexicography:Principles and Practice[M].London:Academic Press.1983.

[2]费南多.习语与习语特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3]李玉平.英语习语及其文化源流[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篇6:来源于古注疏材料的成语

例如:(1)《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义。”(2)《论语·子罕》“后生可畏”,宋·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这里的注疏释文直接出现了一个定型的成语。有的是在解释中将原文“剪辑”拼合成一条成语。例如(3)杜甫《春日忆李白》“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清·仇兆鳌注:“春树暮云,即景寓情,不言怀而怀在其中。”较多的情况是注疏中出现一个成语的雏形,几经锤炼方成定型的成语。例如(4)《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宋·朱熹注“……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到明代引用至清代形成“精益求精”。还有原文与释文加合锤炼而成的,例如(5)《周易·屯》“君子以经纶”,唐·孔颖达疏:“言君子法此屯象有为之时,以经纶天下。”(6)《荀子·儒效》“则扬扬如也”,唐·杨倞注:“扬扬,得意之貌。”

也有的注疏材料解释原文的含义时,为成语的形成提供了意义上的引导,后人锤炼概括成一条言简意赅的成语,例如(7)《周易·泰》“拔茅茹”,三国魏·王弼注:“茅之为物,拔其根而相牵引也。茹,相牵引之貌。”后概括为“拔草连茹”。

出自注疏材料的常用成语也不少,再如:“必由之路、出神入化、大相径庭、对症下药、颠沛流离、恶贯满盈、九死一生、如蚁慕膻、通力合作、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等。

某些成语的源头虽说与古籍原文有关,但它的产生和形成,古代注家的作用是应肯定的。

篇7:拔山举鼎成语来源

一、洞天福地, 桃李芬芳

学校现占地220亩, 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现有91个教学班, 在校学生5600多名, 346名教职工中, 专任教师326人。其中, 中学研究员3人, 特级教师2人, 中高级教师286人, 省市级讲课高手和各级骨干教师过100人, 受省市级以上表彰的16人。

学校三面临壑, 四季常青, 流红滴翠, 风景如画, 幽雅的学校环境俨然成为学生求学的洞天福地。学校秉承“大道远行, 天下为公”的办学思想, 以“以爱育爱, 以德育德”为育人观念, 以“敬业乐群”为校训, 形成了“重德务实, 求真尚美”的校风、“严谨求实, 师今法古”的教风、“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的学风和“艰苦奋斗, 无私奉献”的拔中精神。四川电视台称这里为“山沟里的凤凰巢”, 《精神文明报》赞学校师生是“创造希望的人”, 重庆市原教委主任欧可平同志高度评价:“拔山中学既不靠城, 又不靠镇, 办得苦, 办得好, 精神可贵。”学校按照上级提出的“讲责任、重操守、提素质、求完善、共成长”的工作思路, 精心打造“领导齐心、教师尽心、学生用心、家长开心、社会放心”的“五心级”学校, 正努力把拔山中学创办成重庆市重点示范高中、巴渝名校。

在上级各部门的关怀下, 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家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重庆市重点中学”、“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教育科学实验基地”、“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重庆市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市容整洁单位”、“忠县名校”等百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近90年兴学育人, 共为祖国培养了3万多名优秀人才, 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年年获县评估一等奖。近几年学校高考上线率一直在96%以上, 本科、重点上线率一直在70%以上, 每年都有学生考入名牌大学, 升入全国前十所重点大学的学生高达几十人, 居全县首位。2013年, 高考上线率达99.8%, 重点上线247人, 本科上线925人, 600分以上优生26人, 李银峰同学被北京大学录取, 实现了一年一个清华北大的目标。

斗转星移, 风雨兼程。九十余载的辛苦耕耘, 拔中迎来了桃李芬芳、春色满园。校友们或施才于政界, 或弄潮于商海, 或献身于科研, 或活跃于文坛, 或执教于庠序, 或投身于军营, 或求学于外域。历代拔中人团结务实, 奋力拼搏, 用丰富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打造了一个农村重点高中的品牌, 铸就了拔山中学教育的辉煌, 为祖国建设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狠抓队伍建设, 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拔山中学作为一所农村中学, 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取得这样良好的办学业绩, 与建设一支敬业奉献的教师队伍是分不开的。历届学校领导都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 加强师德修养, 狠抓作风建设。

学校先后组织教职工学习了《宪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全校教职工参加忠县县委法建办和忠县教委组织的法制理论和法律知识考试的参考率达到了100%, 优秀率达到了97%, 合格率达到了100%, 教职工的法制水平和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了, 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学校广泛开展“修身立德、促进和谐”主题教育活动, 大力弘扬“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尚精神, 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教师岗位职责, 努力成为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全面树立“不能因为我而影响学校良好的声誉, 不能因为我而影响一个年级的美好形象, 不能因为我而影响一个班集体的进步, 不能因为我而影响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的意识。

重视培养青年教师, 完善了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 实行拜师学艺和“三新”教师献课活动,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每个教师节庆祝活动, 大力宣传表彰优秀教师和师德先进个人, 广泛开展向模范教师学习活动, 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2. 强化培训工作, 提高教师综合素养。

针对学校教师观念滞后、素质不够强的缺点和弱点, 学校教科处除了对教师进行课件制作等培训外, 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全面更新育人观念, 提高育人素质。

3. 健全制度管理, 落实六大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学校的常规管理, 在“细、严、新、实”四个字上下功夫。二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做到绿化、美化、净化,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三是加强学校民主建设, 推进民主管理。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制度, 认真做好学校教代会工作, 重大事情交教代会讨论。四是着力搞好学校“三风”建设, 加强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努力培育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

4、加强教育教研, 切实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高

学校重视课题研究, 现有国家级研究课题3个:《“心理教育在学校中的全面应用”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心理辅导策略研究》、《学校、家庭、社会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研究》、《生命教育在学科中的整合与渗透研究》。重庆市级研究课题3个:《忠县拔山中学名校史志研究、家庭教育的误区与帮辅策略》、《农村家庭健全人格教育的缺失与对策研究》。县级研究课题2个:《建构“特色班级文化”教育模式研究》、《教育信息化促进综合实践课实施及科技活动开展的创新研究》。

我们坚持以“备课组小教研带动大教研”的教研策略, 要求每个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或听课、或说课、或讲课、或评课、或讨论教学重难点;学校每学期的第二学月开展全校性的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 我们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三、以课改为突破口, 促进拔山中学新的腾飞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对于推动素质教育实现突破性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 由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组成。这种课堂结构, 历史上曾起到重要的作用, 也有很多优点。但随着科技发展, 社会进步, 其弊端愈加明显, 那就是:传统教学的单向性, 以"教师为本", 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 更多是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准确无误, 精彩完美, 并重点突出, 难点到位, 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的提高。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外部, 而是在事物内部”, “外因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教与学的矛盾中, 教是外因, 学才是内因。要提高教学效益, 必须从学的方面下功夫, 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构建。

模式解读:按照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去构建, 以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 为课堂教学组织的主干线,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课改两个核心作用。

“目标导航, 双主课堂”课堂教学模式, 即将课堂教学分解为“自主预学, 教师导学, 反馈促学”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主要包含六大环节:学案、自学、展示、点拨、梳理、检测, 以此推动课改顺利进行。

1. 学案环节。

学案的设计思路: (1) 树立“先学后教”理念, 学案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2) 教师在设计本部分内容时, 要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 用学生的认识经验去感知教材, 用学生的思维去研究教材, 充分考虑学生自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 (3) 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 每个知识点学完后, 要配以适当的题目进行训练,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自学环节。

学生依据目标和思维导航, 限定时间由学生来进行自学, 学生根据学法指导, 认真研读教材, 找答案, 查找资料, 独立思考问题, 此环节要提出两项要求和培养学生两种能力。

两项要求是:一是对学生的要求。做好时间管理, 关注全体;要解决导学案上的基础类问题, 要求人人过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善用双色笔做好标注, 带着问题进行对学, 也可以等待知识梳理集中上报“学情”进行群学;二是对教师的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尊重个体差异, 适时点拨, 巡查学情, 心中有数, 为展示做准备。

培养学生的两个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能力。教师教读、引读、自读;二是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合作学习就是要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通过对学、群学和小组讨论、同伴互助, 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解疑, 合作共赢。

自学前置解决。由组长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用“小展示”来解决组织部分组员问题, 其组内共性问题组长统计集中上报学情, 准备班内“大展示”。

3. 展示环节。

展示是“模式”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根据自学上报的学情和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展示形式。学生课堂展示的方式应该多种多样, 以小组为单位的“群组展示”, 以小组精英为单位的“精英展示”, 以弱势群体为单位的“激励展示”, 以分层原理的“分层展示”, 以个人为单位的“个体展示”;展示形式百花齐放, 或演、或诵、或背, 或交流, 或互动, 或提问, 或板书等不拘一格,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发挥。同时, 教师应关注其他学生的听课状态、思考专注性、主题质疑性、思维逻辑性、学生互动性、知识生成性、规律总结性、脉络梳理性等。

此环节要关注两种要求: (1) 对学生的要求要关注“四性”:一是要关注“问题性”;二是要关注“层次性”, 即关注全员参与度, 既有“精英展示”, 也要有“个体展示”、“弱势群体展示”等,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高展示的机会;三是要关注“互动性”;四是关注“创生性”, 即学习过程中的方法总结、规律呈现、学习心得、感悟提升等。 (2) 对教师的要求是关注“四环”:一是关注“学情调查环节”;二是关注“适时点拨环节;三是关注“适时评价环节”;四是关注“备课预设环节”。教师要善于调控学生, 注重预设外的生成, 用教师的高素养和教学机智调控班级状态。

4. 点拨环节。

在学生自学、展示两个环节进行中, 教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与展示情况, 关注教师的四种作用发挥:一是教师充当导演和剧务;二是引领者和发现者;三是精讲者;四是评价者。此环节要解决最近发现的问题和书本上深层次的问题, 教师的精讲点拨注重“三性”, 即针对性 (解决讲什么、讲多少问题) ;提高性 (解决智慧的问题, 注重培养“四种能力”, 就是培养学生的发展能力,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思维创造能力, 培养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 。

5. 知识梳理环节。

这一环节更重要, 学习及时梳理在自学、展示、点拨环节中的知识, 同时更要对本节课的要点作一个框架梳理, 形成“知识脉络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建构知识的能力。

6. 检测环节。

通过练习检测验收, 发现问题, 使知识更完善, 掌握更扎实, 检测方式可以是口头检测、习题检测、书面检测、可用小纸条随机检测等, 注重高效。之后, 整理导学指南, 整理典型习题, 布置作业, 安排下一节预习内容。

篇8:拔山举鼎成语来源

历史探源 秦武王“举鼎绝膑”确为典故

秦武王在历史上还是很有作为的,为秦国之后统一天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但是这位君主性格太过要强,因为天生神力,立下不少军功,也喜欢跟武将交朋友。比如大力士乌获、任鄙、孟贲等皆为其重用。

秦国后来攻占了韩国重镇宜阳。秦武王大喜,带着任鄙、孟贲等人到宜阳巡视,然后直入洛阳,以窥周室。他到了太庙,见九个宝鼎一字排列,甚为壮观。这九个宝鼎是大禹收取九州的贡金,各铸成一鼎,载其本州山川人物及贡赋田土之数,足耳俱有龙纹,又称“九龙神鼎”。夏传于商,商传于周,迁之于洛邑。秦武王为了展示自己的神力,也为了给秦国立威。不顾旁人劝阻,非要举起有千钧之重的宝鼎。谁知力尽失手,鼎坠于地,压在武王右足上,喀嚓一声,将胫骨压断。秦武王疼痛难忍,血流不止,到了半夜,抢救无效,气绝而亡。秦武王即位时曾言:“得游巩、洛,生死无恨。”没想到果真应验,不免让人唏嘘。由于秦武王无子,所以芈月的儿子稷得以继承王位,史称秦昭襄王。

医学解释 小腿骨折并发症的确可能致命

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医疗措施难以挽回秦武王的生命,但即便秦武王能得到现代的医疗技术护驾,也未必能幸免于难。因为,小腿骨折本身虽然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但是其并发症却往往是致命的!

小腿骨折引起的并发症有很多,其中大量出血和脂肪栓塞、筋膜室高压、感染等并发症是最可能危及生命的。秦武王之死很可能与上述原因有关。

骨折之后,一旦骨折端刺破周围的血管尤其是大血管破裂出血,如果止血不及时,患者会因为出血过多休克甚至死亡。秦武王虽然贵为国君,但是鉴于当时的急救水平,而且受伤时又远离本国,长时间持续大出血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致死的可能性是有的。从当时的情况也可以推测,秦武王是一时兴起去的洛阳,所以随从中的医疗团队可能准备不是很充分,为秦武王包扎伤口的人也不一定很专业。从现在的医学角度来看,骨折时由于包扎过紧等原因,可使筋膜室(小腿的相对封闭的腔隙)压力升高,压迫血管,导致肢体气血运行不畅,延误治疗则会引发大范围的肌肉坏死,进一步产生大量毒素,致使患者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死亡。感染的问题更好理解,古代中医虽然有自己的一套消毒流程,毕竟与现在的医疗消毒效果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当时又是紧急包扎,甚至是非专业的包扎,对于秦武王这种开放性骨折的患者,很容易出现严重感染。一旦出现感染,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死亡。

如今的急救水平和骨科手术及康复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只要及时救治,因大量出血、筋膜室高压和感染导致的骨折患者死亡的情况都比较少了。但是,对于“脂肪栓塞”这个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还是存在并值得警惕的。如果骨折患者骨折处髓腔内血肿张力过大,骨髓被破坏之后,脂肪滴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引起肺部、脑部脂肪栓塞。出现呼吸困难、心率加快、意识障碍等症状。如不及时发现和救治,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骨折患者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专业骨科就诊和治疗,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不能大意,哪怕是在康复期,也要严格执行医嘱,以免出现意外,留下难以挽回的遗憾!

上一篇:林区禁止野外用火的通告下一篇:名人爱心例子:最著名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