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2024-04-10

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共8篇)

篇1: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民防局)、安徽省建设厅关于印发《安徽省防

空地下室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管理规定》的通知

各市人防办(民防局)、建委:

现将《安徽省防空地下室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管理规定》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一日

安徽省防空地下室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加强防空地下室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安徽省人民防空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规定》(省政府令第155号)和《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省政府令203号)等法规、规章,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各类防空地下室工程的竣工验收与备案管理,应当遵守《安徽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与备案管理规定》,并符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防空地下室工程包括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国家和本省规定同步(附建式)、配套(单建式)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第三条省、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建设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含防空地下室工程)竣工验收及备案管理工作。

省、市、县人民防空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人防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防空地下室工程防护方面的竣工验收与认可管理工作,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能力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具体实施。

第四条防空地下室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防空地下室工程的竣工验收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附建式防空地下室工程应与地面主体工程同步验收。

施工单位提出的《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勘察、设计单位提出的《工程质量检查报告》和建设单位编制的《工程竣工总结》中应有防空地下室防护专节。

第五条建设单位应于防空地下室工程竣工验收7日前,将防空地下室的竣工验收时间、地点、验收方案等内容书面通知人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第六条防空地下室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审查执行防空地下室建设有关规定、强制性标准和防护设计情况。《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应表述防空地下室防护方面质量情况。

第七条人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应对以下内容进行监督:

(一)竣工验收的组织形式、验收程序、执行标准、验收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本省有关人防工程管理规定;

(二)工程防护质量有无重大缺陷,质量保证资料有无重大缺失;

(三)竣工验收文件、验收人员签字手续和工程参建各方主要质量负责人签字手续是否齐全。

(四)人防部门及其委托的质量监督机构提出的整改问题是否按有关规定整改完毕。

篇2: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7〕58号 【发布日期】2007-09-04 【生效日期】2007-09-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关于安徽省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指

导意见的通知

(皖政办〔2007〕58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各金融机构:

今年,我省遭受了自1954年以来特大洪涝灾害。为进一步做好我省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制定了《关于安徽省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金融机构支持我省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举措。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该文转发给你们,请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要会同有关单位加强工作检查和督促,力求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九月四日

关于安徽省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

2007年夏季,安徽省淮河流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的全流域性大洪水,沿淮淮北内涝严重,皖南和皖西地区部分县(区)突发山洪,全省灾情十分严重,企业和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及全省抗洪救灾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大金融对全省受灾地区灾后重建工作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在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发挥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的重要作用,支持受灾地区尽快恢复生产

1.把支持灾后重建工作排到重要议事日程。金融机构作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核心部门之一,要提高认识,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把支持灾后重建作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职责,充分发挥融资和金融服务功能,加强受灾地区金融损失与金融需求情况调研,加大对受灾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确保受灾地区的贷款增量和同比增幅超过2006年水平,确保受灾地区的涉农贷款增量和同比增幅超过2006年水平,积极帮助受灾地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2.支持受灾农户和企业尽快恢复、发展生产。各涉农金融机构要积极发放小额贷款支持受灾农户进行生产自救。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将农村小额贷款发放对象由传统的种养户拓展到多种经营户、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各类微小企业。根据受灾农户发展生产的实际需求,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基础上,适度增加小额贷款额度;对生产经营周期较长的贷款,期限可适当延长;不上浮或适当下浮小额贷款利率。结合“菜篮子”工作以及生猪生产等方面的鼓励政策,加大对受灾农户从事蔬菜生产、渔业、畜牧业、家禽养殖等方面的信贷投入力度。积极发放农户购买良种、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贷款,切实解决农户秋季农业生产及明年春耕生产备耕资金的需求。

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灾区涉农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向上级行汇报安徽灾情,争取总行在信贷规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符合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环保政策的前提下,加大对灾区信贷资源配置的倾斜力度,支持灾区企业发展。建立受灾企业贷款绿色通道,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加快审批进度,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资金迅速到位,及时帮助受灾企业恢复和发展生产。对受灾企业申请的流动资金贷款要积极支持,并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

3.积极发放消费贷款。按照“四有一无”(让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能医、灾后无疫病流行)的总体救灾工作目标,积极配合政府,加大灾后应急消费贷款投放力度。适当降低最低担保等方面的要求,积极开办住房信贷业务,支持受灾农户倒塌房屋重建工作,积极开办耐用消费品等信贷业务,认真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助学贷款等工作,帮助受灾农户尽快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帮助受灾地区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二、积极支持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4.支持受灾地区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联系,密切关注灾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及相应的资金需求,加大对灾后道路、桥涵、电力、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受灾地区防洪抗旱能力。结合国家关于治理淮河方面的有关政策,积极支持治淮工程建设。对有还贷能力、贷款担保落实的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应给予重点支持。适当加大对县(区)以下的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是村镇等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对受灾地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信贷投入,支持水土保护、植树造林、水源涵养和保护等项目建设,支持受灾地区农业综合开发。

三、积极支持受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5.支持沿淮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安徽省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意见》(合银发〔2007〕98号),结合沿淮地区农业发展和农村的现状,支持畜牧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支持畜牧养殖产品加工业发展,广泛拓展畜牧养殖业产品市场,积极推进畜牧养殖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沿淮地区大力发展生态防护林业、湿地经济林业、林产品加工流通业,形成立体型、复合型的产业化林业体系。支持沿淮地区利用湖洼地,发展水产和水生植物。积极支持沿淮地区有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 等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积极支持沿淮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加快推进沿淮地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6.支持沿淮地区工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近期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会议精神,结合《安徽省工业经济“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积极加大对工业的信贷投入。一是积极支持优势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沿淮地区农产品种类多、产量大,是重要的商品粮、油料、优质棉、烟叶、薄荷、兔毛和肉类、药材及水果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沿淮地区农副产品深加工的金融支持力度,稳步推进沿淮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二是支持综合能源加工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沿淮地区煤炭资源优势,积极支持煤电产业做大做强,并以此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提供积累,进一步带动机电制造业、冶金、矿业、建材工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三是支持劳动密集型工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大对沿淮地区纺织、服装、食品、皮革制品、饮料、酿酒和烟草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信贷投入,促进沿淮地区不断提高就业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

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受灾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鼓励和支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四、发挥金融部门优势,形成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合力

7.人民银行要用好、用活货币政策工具。我省各级人民银行要加强对金融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调查研究,发挥好信贷政策扶弱功能。要充分发挥支农再贷款的作用,对辖内各农村信用社因支持农民灾后重建出现的资金缺口,及时给予支农再贷款支持。对各商业银行因支持生产救灾而产生的临时性流动性不足,积极给予再贷款、再贴现支持。认真做好支付结算、现金管理、国库资金划拨、征信管理等金融服务工作。大力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构建务工收入汇兑绿色通道,积极支持受灾地区农民外出务工。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指导并督促农村信用社健全内控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促进经营机制转换,引导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支持灾后重建工作。

8.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重要作用。国家开发银行要加大受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建设和农业资源开发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合作的优势,开展受灾地区中小企业信贷模式创新、扶持担保体系发展等多种信贷业务,加大有效信贷投入。结合目前开办的有关信贷业务,重点做好受灾地区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县域经济发展、基层医疗卫生、污水处理和饮水安全、农村公路等项目的信贷工作。

农业发展银行要全力做好受灾地区夏粮收购工作,积极支持受灾地区粮食收购主体入市收购,以最低保护价及时收购受灾群众库存夏粮,防止因粮食霉变给受灾群众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认真做好秋粮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以及新棉收购等工作,保证秋粮收购贷款供应。稳步扩大业务经营范围,在通过政策性信贷杠杆引导和调节粮食市场、做好粮棉油收储资金供应的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更好地支持受灾地区尽快恢复生产。

9.商业性金融机构要切实加大对受灾地区的信贷投入。各级农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对受灾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提高贷款审查效率,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农户增收。增加受灾地区的扶贫贴息贷款额度,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积极支持有利于带动受灾农户脱贫增收的项目恢复和发展生产。

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资金调配,优化信贷资金管理,简化贷款程序,缩短办理时间;对小额农户贷款要结合“信用村镇”、“信用农户”建设,采取联保、信用贷款方式积极发放,并在授信额度内做到随到随审、随审随贷,积极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对受灾农户的生产、生活贷款要优先发放,贷款利率可在执行利率的基础上适当下浮。

受灾地区农村信用社要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工作,力争将受灾损失减少到最低。要对照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兑付条件,认真进行有关指标测算,及时查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大力吸收农村工商户、小企业、企业法人入股,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增收节支,扩大盈利空间,缩小兑付差距,力争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如期兑付。对因自然灾害形成的新增不良贷款要建立明细台账,逐户取得相关证明材料,做好新增不良贷款的认定与核销工作。

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徽商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结合自身职能,创新信贷产品,加大信贷投入力度,切实帮助受灾地区开展灾后重建工作。邮政储蓄机构要积极做好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试点业务,积极探索开办小额信用贷款业务,进一步拓宽受灾农户和企业的融资渠道。

五、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10.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各金融机构要尽快改进对受灾企业、农户的贷款评估、审查、发放等工作流程,建立限时服务制度,在符合信贷管理制度和贷款条件的前提下,适当简化审批环节。妥善安排好受灾企业和农户的贷款归还工作,对已到期和即将到期的贷款因灾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可按规定予以展期,或收回后再贷。对因自然灾害造成的贷款损失及时报有关部门申请核销。对集中连片的受灾区,应采取上门服务、流动服务和定点服务等多种形式,主动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积极为受灾企业和农户办理支付结算、银行卡、代理、担保等多种中间业务。积极创新担保方式,采用联保、质押、保证、信用等多种担保形式,为受灾居民和企业提供融资便利。

11.积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和有关方面,认真做好协调、推动和宣传工作,把改善金融生态作为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人民银行要依托企业征信系统和个人征信系统,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为受灾地区开展生产救灾工作奠定良好的信用基础。农村信用社要继续做好“信用农户”和“信用企业”创建活动,制订完善信用农户和信用企业的信贷管理办法,建立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培育经济主体的诚信意识。

12.加强沟通与协作。各级人民银行要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通过联合举办对接会、座谈会等形式,建立互动共赢的沟通协调与合作机制。积极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加强合作,引导双方进一步拓宽各项业务尤其是农村金融领域的合作,合理分担金融机构支持灾后重建工作可能产生的信贷风险。积极配合政府通过财政引导资金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开办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业务,加强金融机构与商业性保险和政策性保险的协作。

认真做好金融支持受灾地区灾后重建的通报和信息反馈工作,建立分级通报机制。各金融机构要及时向人民银行报告相关工作落实情况,各级人民银行对辖内各金融机构支持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并报当地党委、政府及人民银行上级行。

篇3: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近年来, 在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放缓的背景下, 中国经济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 出口顺差一再扩大, 国际上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7月21日发布公告称, 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建立健全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经国务院批准, 自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至金, 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其中2008年,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先后28次改写新高纪录, 年内累计升幅超过4.1%。但最近一年来, 人民币汇率则波澜不惊基本稳定在682 (100美元=682元人民币) 附近波动。

人民币升值人们关注最多的莫过于其对外贸的影响, 一国货币升值后, 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 将导致外国对这种商品的需求下降, 从而使得出口规模受到制约。因此, 传统经济学认为汇率升值将不利于本国的出口。安徽省作为中部内陆省份, 自改革开放以来, 进出口贸易不断发展, 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提高, 近十多年来进出口总额一直位居中部各省首位。

改革开放之前, 安徽没有进出口经营权, 外贸发展极其落后。在1957年~1978年的21年中, 进出口额增加不到400万美元。1978年进出口额仅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0.06%, 与当年安徽GDP总值占全国3.1%、人口占全国5%的比重相比有很大差距。改革开放后, 安徽外贸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979年~2003年, 进出口额从2782万美元增加到59.4亿美元, 增长了213倍,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这一增长速度, 既高于同期全省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 也高于同期全国外贸的平均增长速度, 从而使安徽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由0.2%上升到12.4%, 占全国外贸的比重由0.06%提高到0.7%, 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2位上升到第12位。那么在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 对安徽的出口贸易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下面, 将从2005年4月~2009年4月的安徽出口额以及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汇率的月度数据等相关数据, 从实证的角度来分析

二、实证分析

1. 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了2005年4月~2009年4月的我国对美国的外汇名义汇率以及安徽省出口额的月度数据。其中人民币汇率的月度数据来源于中国外汇管理局网站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月度平均值。为消除异方差性, 对原始数据取自然对数, 并将调整后的数据记为LNEC, 安徽省出口额的月度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信息网。为消除异方差性, 对原始数据取自然对数, 并将调整后的数据记为LNEX。

2. 实证检验

在回归分析中, 一般使用的是最小二乘法, 但是最小二乘法通常假定时间序列是平稳的, 否则就可能出现“伪回归”现象。然而, 实践中大多数宏观经济和金融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 为了克服“伪回归”现象, 一般采用协整的方法来处理非平稳序列。因为当且仅当若干个非平稳变量同阶单整且具有协整关系时, 由这些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才有意义。 (R.F.Engle, ) 因此, 在协整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首先对LNEC一阶差分后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见表1:

由于检验T统计量值是-10.44729, 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的临界值, 所以至少在99%的置信度下拒绝原假设, 认为序列不存在单位根, 即LNEC为一阶单整序列

再对LNEX进行单位根检验, 结果见表2:

当对LNNEX序列进行一阶差分后, 再进行ADF单位根检验得如下结果, 见表2

*Mac Kinnon (1996) one-sided p-values.

从表2看, 检验T统计量小于1%的临界值, 说至少在99%的置信度下, 该序列不存在单位根.由此判定LNNEX为一阶单整序列

由上可知LNNEC与LNNEX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

用LNNEC对LNNEX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后, 对所得到的估计残差序列做单位根检验, ADF检验结果见表3

由于T统计量为-10.29339, 小于显著性水平为1%时的临界值-4.170583, 可以认定估计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 进而得序列LNNEC对LNNEX具有协整关系。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所得结果见表4

表4所对应的表达式为

3. 结论

通过以上对中国对美国名义汇率和安徽省出口额的协整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安徽省出口额与中国对美国的名义汇率成反比, 即人民币名义汇率上升 (人民币升值) 出口额下降, 人民币名义汇率下降 (人民币贬值) 出口额上升。但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并不显著。

三、政策建议

为促进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发展, 笔者认为, 企业应该要加快创新的步伐, 与时俱进, 加大科技投入, 以国际市场为导向, 提高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同时政府也应该完善措施, 优化服务, 创造外贸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在此基础上加大引资力度, 推动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 以新技术改造传统出口产业, 促其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李银珠:汇率变动效应与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J].金融与经济, 2004年第3期

[2]吕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 2007 (8)

[3]郑琰:人民币汇率政策选择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国际贸易问题, 2000 (4)

[4]宁缳: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国际贸易收支关系的弹性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5 (8)

[5]张斌何帆:货币升值的后果——基于中国经济特征事实的理论框架[J].经济研究, 2006 (5)

[6]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

篇4: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0年1~12月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其2977例进行体检,对其中的血糖、血脂进行收集,年龄18~85岁,并按年龄、性别进行分层统计,年龄按10年为一个层级进行分层,取得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体检人员的血糖、血脂水平。在2977例中,由于431例的数据不完整,而不能收入统计。这部分人员各年龄、性别均有。最终实际有效数据为2536例。血糖为晨间空腹血糖;血脂为晨间空腹血脂,项目内容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方法:设备为威图XL-生化分析仪;开放试剂,科华试剂;光电比色法。

观察项目:空腹血糖,血脂;血脂的内容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共计5项指标。其正常值为血糖3.89~6.11mmol/L,甘油三酯0.7~1.7mmol/L,总胆固醇3.29~5.17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95~2.0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65~3.12mmol/L。

结果

2010年1~12月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一年体检人员有效数据2536例,其按性别、年龄分层。从数据可以看到30~49年龄的人群61.4%,占大部分,其中的性别差异不大。在50岁以上的人群男性比例较高。统计数据中男、女20岁以下,男80岁,女70岁以上由于人数中。从体检中有血糖、血脂降低的,同样由于数据较少,同时数据偏较少,无统计学意义,故未列入统计表移较小,未作进一步分析、处理。结果见图1。

本研究可以发现血糖升高的人员比例随年龄而升高,血脂升高的人员在青壮年中比例明显升高,较血糖升高的比例更

加明显;男女情况相似。但是60岁以后血脂升高比例出现下降。血脂异常中,尤其是甘油三酯的升高在30~59岁这三个年龄段比较明显,男、女情况相似。只是男、女程度又一定的差别,均值男高于女,尤其是血甘油三酯检验值高值者以男性为主。这可能与男性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关。60岁以后血脂水平有一定的回落。血脂异常的绝对值也有明显的回落,符合饮食及社会生活状况的特点。但是血糖的升高相对于血脂来说60岁以后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回落,而形成一个稳态的水平。在这一点上男、女没有较大的性别差异。结果见图2、3。

在高密度脂蛋白的检查中发现,其水平的波动不是很明显,降低的很少,没有统计学处理的意义。但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变化则是随总胆固醇的变化而变化,与甘油三酯的变化也是密切相关的。作为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独立指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非常明显,同时与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有高度的相关性。也是我們在临床医疗或者预防、干预的重要依据。结果见图4、5。

从血糖异常的情况来看,血糖异常者合并甘油三酯异常的比例非常高,也就是说血糖异常者常常合并有甘油三酯的异常,但是甘油三酯异常的人群中血糖异常的比例相对于前者要低很多。甘油三酯异常的比例较血糖异常的比例也要大,以及甘油三酯异常出现的时期较血糖异常的年龄也早许多。可不可以认为血糖、甘油三酯异常,是以甘油三酯异常为先导,随着甘油三酯的异常,而出现了血糖的异常。也可以认为是因为脂肪的中毒而出现糖的中毒现象(高脂肪致高能量,高能量致代谢异常)。就是所谓的代谢综合征。当然这是一个时间的断面,而不是这一部分人群的长期的追踪,也就是在甘油三酯升高的人群中观察他们的血糖升高的趋势。那样或许可以能够得到相关的结论。这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长期随访、跟踪血糖、甘油三酯升高的人群,了解血糖、甘油三酯的变化,并观察他们的生活方式及干预。结果见图6,图7、8、9。

讨论

从全年的体检数据分析看,血糖、血脂异常的比例明显升高,而且常常互为因果。血糖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有较高比例的先后增长的趋势。并且有低龄化的现象。在血糖升高的人群中甘油三酯升高的比例尤为特出,甘油三酯升高的时期亦较血糖升高的时期为早,可能在代谢综合征中糖中毒之前先有脂肪中毒出现的可能,这需要更长时间的追踪,以明确糖、脂代谢的因果关系。这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同时必须加强健康教育,并进行必要的医疗干预,切实将健康体检的作用予以充分的发挥。

健康教育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与不同的体检结论进行相对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篇5: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文号】皖办发[2000]21号 【发布日期】2000-10-26 【生效日期】2000-10-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认真做好农村五保户生活安排、受灾地区农业税

减免和切实加强农村水、电等生产经营性

费用收取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皖办发〔2000〕21号)

各市、地、县委,各市人民政府、行署,各县人民政府,省直有关单位:

为妥善安排好农村群众生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现就做好农村五保户生活安排、受灾地区农业税减免和加强农村水、电等生产经营性费用收取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一、认真安排好农村五保户的生活

农村五保户是农民中特殊困难的群体,尤其需要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今年是农村税费改革的第一年,各地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对农村五保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党委、政府以及村级组织的作用,确保五保户的生活不出问题,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1、各地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五保供养工作的有关规定,认真落实五保户供养的各项政策。各乡镇、村都要建立干部定期走访和包户工作制度,建立以敬老院为中心的五保服务网络,真正做到五保户生活有人管、疾苦有人问。在农村税费改革的过程中,各地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安排好五保户的生活,不得以任何理由降低五保户的供养水平。

2、农业税附加等村级集体资金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对村级的补助资金,要首先用于农村五保户的供养。各地必须严格按此要求安排使用村级资金,确保五保户的生活水平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不下降,不低于当地村民的一般生活水平。村级资金用于五保户供养末达到上述要求之前,不得安排其他方面的支出。

3、县、乡党委、政府要对五保户生活安排负总责,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过问,并有人具体分管这项工作。各地近期内要对农村五保户生活安排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五保供养标准、经费、粮油柴房、干部包户、群众互助等落实情况。要深入到每一个五保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状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确保每个五保户安全过冬。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凡是五保户供养经费、供养制度不落实的地方,要限期落实;对随意降低五保户供养标准、挪用挤占五保户供养经费、搞“划田代耕”或安排“吃派饭”等问题,要限期纠正。对五保供养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因五保供养工作不落实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要严肃查处,追究领导责任。

4、各地要继续发扬扶危济困、扶贫济弱的传统美德,动员和发动社会力量帮助五保户解决生活、生产、疾病救治等方面的困难。村级组织要具体做好五保户的生活安排工作,与五保户签订供养协议,并继续发动村民开展互助互济,逐步扩大五保户集中供养的范围,确保每个五保户的供养落到实处。

5、各县(市、区)、乡镇民政部门与财政、农经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沟通,督促落实五保户供养经费,共同做好农村五保户生活安排工作。

二、二、切实做好受灾地区农业税减免工作

今年我省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特别是部分地区遭受到多年未遇的特大旱灾,灾区农业损失严重,农民群众收入和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各地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真落实受灾地区农业税减免政策,切实减轻灾区群众的农业税负担。

1、凡是农业受灾的地区,都要认真核实灾情,实事求是地确定灾害损失,按照农业税减免政策,遵循“轻灾少减、重灾多减、特重全免”的原则,依法按规定给予减免,并及时落实到受灾农户。

2、受灾地区的县(市、区)要在认真核实灾情的基础上。将当年按规定提取的农业税减免资金和上级追加的农业税减免资金,及时分配下达到受灾乡镇,并负责督促乡镇抓紧办理具体的农业税减免业务手续,及时将减免指标落实到受灾农户,编造减免清册,并张榜公布,县(市、区)和乡镇、村均不得以任何名义截留挪用,确保农业税减免政策落实到受灾农户。当年没有发生自然灾害的地区,县(市、区)要将当年按规定提取的农业税减免款全部返还乡镇,由乡镇安排使用,不得以任何方式截留、挪用。同时,各乡镇村农村特困户、烈军属、残废军人、残疾人的农业税也要按规定实行社会减免。

3、各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税减免政策执行情况的管理监督,加强对农业税减免工作的检查,防止该减不减和截留、挪用减免税款等违反农业税政策问题的发生。对严重违反农业税减免政策的县(市、区)和乡镇,要进行严肃查处,并对有关的农业税征收机关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

三、三、切实加强农村水、电等生产经营性费用收取管理工作,严禁增加农民负担

目前,农村各项生产经营性费用已到年终结算和收取阶段,各地要切实增强政策意识和群众观念,认真执行农村生产经营性收费政策,严格按规定的范围、标准和价格向农民收取生产性水费、电费等,绝不允许以任何理由层层加码、扩大范围、提高价格,绝不允许任何地方和部门借收取生产性水费、电费之机,搭车向农民收取生产经营性以外的费用,绝不允许借机将乡镇或村开支的缺口转嫁到农民身上,坚决堵住造成农民负担反弹的口子。

1、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性水费、电费收取范围和标准。对农业生产性水费的收取,要严格限于水利工程排灌受益范围内的有效灌溉区,以农村二轮承包面积为准,严格按照《安徽省水利工程水费收交、使用和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执行。对农民引用天然水或者打井取水的,不得收取水费。对农业生产性电费必须按计量标准计收,收取范围限定于水利工程灌溉和排涝用电,用电价格按照省人民政府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农业生产用电电费标准执行。

2、农业生产性水费、电费由乡镇水管、电管单位收取,并填入农民负担监督卡,张榜公布,接受农民群众的监督。县、乡两级水管单位、供电单位要切实转变作风,增强为农业服务、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水、电的利用效率。乡镇水管单位、电管单位向农民收取水费、电费时,应开具合法票据。凡收费不开具合法票据者,均按违规违法收费论处。

3、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尤其是县级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水、电等生产经营性费用收取的管理,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产性水费、电费收取和使用的监督,今年年底前要对农村生产经营性水费、电费的征收、使用情况进行一次专项审计,并将审计结果张榜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将水费、电费的收取、使用情况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予以公布,并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接受乡镇人民代表的监督。

对违反政策规定,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或者搭车收费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应当责令其将多收的款项及时清退给农民,并严格按照《关于对违反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行为的处分规定(试行)》(皖办发〔2000〕11号文件)的规定,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纪或政纪处分;情节或后果严重、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切实加强农村价格和经营性服务收费管理,坚决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各级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商品价格和各项经营性服务收费的管理,并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各有关部门、企业、单位在向农民提供商品和服务时,必须坚持自愿原则,严禁强行摊销商品、强行提供服务、强行收取费用。各级物价、财政、纪检、监察、纠风、农业等有关部门要建立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举报向农民乱收费行为,有关部门受理举报后,要认真进行调查处理。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增强群众观念,关心群众疾苦,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保护好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农村的社会稳定。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0年十月二十六日

篇6: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文号】皖政办[2002]30号 【发布日期】2002-04-30 【生效日期】2002-04-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

《安徽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实施中有关问题的通知

(皖政办[2002]3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 安徽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皖政[1997]63号)实施以来,全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已基本统一,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得到有效保障。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进一步完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安徽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实施中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以及应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各类从业人员,均应按规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企业通过公司制改造、股份制改造、出售、拍卖、租赁等方式转制的,应及时变更社会保险登记。已参保人员因故变动工作单位或跨统筹范围流动就业的,应按规定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其办理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的手续,做好管理服务工作。

二、符合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但尚未参保的单位和职工,必须按规定参保并从当地实行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时起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单位和职工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起始时间和1995年底以前的补缴费比例按地级市政府规定执行;1996年1月1日以后的补缴费比例按省政府批准的各地级市企业和职工缴费比例执行。单位和职工补缴费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参保职工补建补记个人帐户。

科研、工程勘察和城市公用事业等单位转制为企业的,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所在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三、城镇个体劳动者(包括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业主和雇工,下同)按本人月实际收入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本人月实际收入低于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缴费基数;本人月实际收入超过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部分,不列入缴费基数;无法确定月实际收入的,以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城镇个体劳动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由16%调到20%。城镇个体工商户雇工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业主和雇工共同承担。其中,雇工本人缴纳6%,其余由业主缴纳。今后雇工本人的缴费比例逐步调整到8%。

城镇个体劳动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按本人缴费基数的11%记入个人帐户。

四、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失业后,养老保险关系予以保留,个人帐户继续计息,重新就业后应按规定继续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于从事城镇个体劳动的,应按城镇个体劳动者缴费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五、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年龄偏大、再就业确有困难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再就业服务中心时,经职工本人与企业协商一致后,可签订保留养老保险关系协议,由企业和职工本人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协议保留养老保险关系的缴费方式、资金来源及可参加协保人员条件范围等由地级市政府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及时接续出中心人员的养老保险关系,并做到养老保险费应收尽收。

六、单位和职工以及城镇个体劳动者本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为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以周年计算,缴费每满12个月为1年。已参保职工在1995年底前按国家政策规定可计算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

过去已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的失业人员重新自谋职业后,并按城镇个体劳动者缴费标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以前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与以后继续缴费的年限合并计算。

以前从未参保的城镇个体劳动者,从实际参保缴费时起计算缴费年限,不得以向前追溯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

七、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要与本人在职时实际缴费年限和缴费工资基数挂钩。职工依法履行缴费义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应予退休,退休后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城镇个体劳动者依法履行缴费义务,达到60周岁(女50周岁),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可以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八、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以下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一)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的职工,在2002年1月1日以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月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为: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为本人退休前一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下同);个人帐户养老金为个人帐户全部储存额除以120(下同);过渡性养老金按照视同缴费年限计发,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本人1991年至退休前一年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3%(计算办法见附件1);调节金仍按省政府批准各地级市的标准执行(下同)。

(二)1995年12月31以前参加工作,在2002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职工,按本条第(一)款规定领取的月基本养老金低于原规定(即统一制度前的计发办法,见附件2)计发的月基本养老金的部分,予以补齐。

(三)1995年12月31以前参加工作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失业后从事城镇个体劳动并继续参保缴费的,累计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达到60周岁(女50周岁),按本条第(一)款规定计发月基本养老金。

九、1995年12月31日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地级市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

(一)达到国家规定因病退休年龄的职工,由地级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规定办理因病退休。在核定基本养老金时,按其正常退休年龄计算,每提前一年(满12个月为1年),基本养老金减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计算办法为: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调节金)×(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

(二)未达到国家规定因病退休年龄的职工,经地级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为: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三)上述人员在办理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手续时,如计发的月基本养老金低于当年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按当年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给月基本养老金,以后按企业退休人员调整基本养老金规定执行。达到正常退休年龄后,基本养老金不再重新计算。

十、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并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计算办法为: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1996年1月1日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个体劳动者,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及其以上,达到国家规定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后,按本条规定计发月基本养老金。

十一、统一制度前和统一制度后参加工作的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其中,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发给两个月全省上职工月平均工资。

十二、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实行基金完全积累,采用个人帐户管理,费用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承担,由企业承担的年金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从成本中列支。

本通知自2002年1月1日起执行。《安徽省统一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中的有关规定与本通知规定不一致的,以本通知规定为准。本通知由省劳动保障厅负责解释。

附件:

1、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

2、按原规定计算基本养老金办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二年四月三十日

附件1: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

过渡性养老金按照职工视同缴费年限计发。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本人1991年至退休前一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1.3%(没有缴费的,指数为零;缴费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缴费额计算该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不缴费的不计算指数)。

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办法为:

过渡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3%×视同缴费年限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职工退休前一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职工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N

其中:(1)1991年至1995年用职工本人各月标准工资及全省职工月平均统标补贴之和(X91、X92、X93、X94、X95)与1991年至1995年全省职工月平均标准工资及全省职工月平均统标补贴之和(C91、C92、C93、C94、C95)的比值取指数。

1991年至1995年标准工资中不含1993年套改时纳入标准工资的各种补贴,含省劳动厅劳险字

篇7: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发布文号】皖办发[2000]22号 【发布日期】2000-11-23 【生效日期】2000-11-23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的意见

(皖办发[2000]22号2000年11月23日)

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适应我省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现就进一步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一、指导思想

根据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和农村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减少农村中小学数量,扩大学校规模;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促进我省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稳步发展。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农村中小学学制改革(“五・三”学制改为“六・三”学制)相结合,与城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相结合。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要与农村中学布局调整结合进行。

二、二、工作目标

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合理配置、规范管理”的原则,根据地理环境、人口分布与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与趋势,用3年时间,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现有的中小学再调减15%左右,使小学从现在的22800多所调减到19000所左右,每年调减1300所左右;使初中从现在的3200多所调减到2700所左右,每年调减160所左右;适当调减农村高中数量,扩大农村高中规模。上述调整方案要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层层分解落实到市地、县(市、区)。

加大农村中小学内部管理和用人制度改革的力度,实现“教师配置优化、用人机制健全、工资保障有力、经费使用高效”的目标。

三、三、具体要求

(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各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今年11月底前制定新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并尽快组织实施。到2002年年底基本实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目标。

1、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大力发展乡镇中心小学,积极推动村与村联办完全小学,有计划、有步骤地撤并一批村小和教学点;平原岗畈和其他交通方便的地区,应尽可能扩大小学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学生上学、放学可由乡镇统筹安排交通车接送,合理收费。山区和其他交通不便的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举办寄宿制小学。

通过调整,逐步使平原岗畈地区的乡镇中心小学达到每个年级4个班以上,其他完全小学达到每个年级2个班以上,每班学额达到40至50人。山区、丘陵区、圩区的小学规模要逐步达到或接近上述水平。

2、农村初中布局调整。人口总数不足4万人的乡镇,可办1所初中;人口总数超过4万人的乡镇,可办2所初中。农村初中要积极创造条件,实行寄宿制。

重点办好乡镇所在地的初中,扩大其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地撤销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的初中。同时,要加强需保留的薄弱初中的建设。

通过调整,使平原岗畈地区初中达到18个班以上、每班学额达到50人的规模;山区、圩区、丘陵区初中达到12个班以上的规模。

3、高中布局调整。积极发展城镇高中,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至少举办1所36个班、在校生达1800至2000人的高中,其中人口总数超过100万人的县(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要举办2至3所上述规模的高中;分期分批办好农村高中。农村完全中学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高中、初中分设。分设后的高中可以是普通高中,也可以是综合性高中。

经过调整的高中,应当全部达到不少于18个班、每班学额50人左右的规模。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编制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实施。在布局调整中被撤并的农村中小学的资产,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财政等部门商其所在的乡镇人民政府统筹安排,用于发展当地教育事业,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权处置。

(二)改革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

1、各地要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安徽省全日制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皖政〔1999〕31号文件)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在2000年12月31日前制定出本地中小学编制实施方案,切实做好核编、定员工作。

2、建立和完善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全员聘用制和校内结构工资制,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3、实行经费与编制挂钩的办法。财政部门按照机构编制部门批准的编制标准,核定农村中小学经费总额。对节编的学校,应尽财力可能,给予适当经费奖励;对超编的学校,要力争在2年内停止供给超编人员经费。

超编学校的超编聘余人员要进行转岗分流。有教师资格、适合任教的人员,可以由县教育行政部门择优安排到缺编的中小学,其他人员由缺编学校择优聘用。

4、城乡之间、乡镇之间教职工余缺调剂,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方案,报县(市、区)人民政府批准后,统筹实施。财政部门要及时做好经费划转工作,保障经费供给。

5、实行县(市、区)内中小学教师定期轮岗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要有在边远农村任教2年以上的经历,才能评聘为高一级教师职务。

6、超编中小学校不得进人。超编学校不得接收教师、职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从2000年起,新分配到缺编城镇中小学的师范毕业生必须先到边远农村中小学任教2至3年。

7、禁止中小学自聘代课教师

(三)改革农村教育经费管理机制

1、农村税费改革后,应建立新的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体制。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要切实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和办学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资金要重点倾斜和优先保障教育需求,做到税费改革后,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减,份额不少,确保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2、学校要严格按照核定的编制标准配备师资。各级财政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拨款制度,将经费拨款与编制挂钩,逐步停止供给超编人员经费,立即停止供给自聘代课教师经费。

3、各级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确保按期实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目标。

从今年起,省财政将增加中小学布局调整专项经费,各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署)也要努力集中财力,加大经费投入,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各地要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并主要用于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动员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积极捐资助学,支持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撤并的初中校舍,可以用来办完全小学,撤并的小学,可以用来办幼儿园,通过置换、租赁等方式,确保已有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农村乡镇企业和乡、村集体闲置的厂房、公共用房,符合使用标准的可划拨或暂借给中小学使用。

四、四、考核奖惩

省人民政府将对各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行重点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署)及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不能按期实现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目标的,将追究其市地、县(市、区)人民政府(行署)及其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的责任。

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是我省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狠抓落实;统筹协调财政、建设、交通、国土资源、税务、工商、环保等部门,认真履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相关职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推行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近一个时期的主要工作来抓,精心策划,稳步实施。要做过细的思想工作,尤其要向村干部和学生家长宣传调整中小学布局的重要意义,讲清道理,以保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顺利推进。

篇8:安徽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改革开放后,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9~1993年, 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大幅上升, 即人民币贬值, 由1美元兑换1.7元人民币贬值到1美元兑换8.7元人民币。伴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 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 增强出口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第二阶段是1994~2004年, 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人民币与美元非正式的挂钩, 汇率只能在1美元兑换8.27~8.28元人民币这个较窄的范围内浮动, 人民币汇率小幅上升;第三阶段是2005年以来汇率制度的变化, 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增长及美元贬值等因素人民币呈升值趋势。

二、安徽省出口导向型企业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 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 中国已成为第二贸易大国, 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世界各地, 出口总值不断增长。改革开放以后, 安徽省也渐渐与国际经济接轨, 引进外资, 发展出口导向型企业。为安徽省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开设了一条渠道, 带动安徽省经济发展。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 安徽省人均GDP已翻了几番。以出口导向为主体的外向型经济给安徽省带来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向着更适应与国际接轨的方向发展。安徽省不断地引进外资, 发展出口导向型企业, 加之东南沿海地区发展逐渐趋于饱和, 逐渐向中西部进行产业转移。安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 进出口贸易总额明显增加, 2014年安徽省进出口总值3, 027亿元, 比上年增长7.1%。其中, 出口1, 934.8亿元, 增长10.2%;进口1, 092.2亿元, 增长1.9%。以美元计价, 安徽省进出口总值为492.7亿美元, 增长8.2%。其中, 出口314.9亿美元, 增长11.5%;进口177.8亿美元, 增长3%。出口导向型企业拉动了安徽的经济增长。其中, 出口品中农产品占很大比例, 农产品出口企业数量也不断增加, 从“十五”时末的240家发展到目前的423家。但相比于农产品更能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工业产品出口企业发展不足, 且向外出口高新技术的产业也很少。出口导向型企业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较大, 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小。

安徽省出口导向型企业面临以下问题: (1) 出口产品结构不合理。安徽省以农产品出口为主, 但农产品的附加值低, 只能依靠降低价格的方式与其他产品竞争抢占市场。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出口导向型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潜力下降; (2) 企业自身存在问题。许多企业缺乏计划性, 资源稀缺, 规模较小。企业权利关系相对简单, 对产品的质量不够重视; (3) 经营管理水平低、用工难。企业不重视管理机制, 公关危机时有发生, 以致优秀人才流出。同时,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大, 技术能力有限的员工已不能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 (4) 出口企业遭受出口限制和贸易壁垒。有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企业, 实行反倾销政策, 使得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 (5) 企业融资困难, 由于企业发展规模较小, 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 企业融资成本较高。

三、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安徽省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影响 (图1、图2)

(一) 1979~1993年。

由图1可知, 人民币汇率大幅上涨, 人民币贬值严重。相对应的这一时期安徽省出口贸易总额增长不明显。1993年安徽省出口贸易总额为7.85亿美元, 同比增长0.59亿美元, 涨幅仅8.13%。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贸易, 提高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但这一阶段, 由于国内国际形势造成人民币贬值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不明显。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 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外贸体制和汇率体制相应的开始改革。但由于之前一直是计划经济体制, 物价长期不变, 造成对外开放后国内外价差较大, 以至于出口严重亏损。后期我国政府虽有意识地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 但总体效果不明显。

(二) 1994~2004年。

这一阶段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安徽省出口贸易额有所增长。1994年1月1日起, 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由此,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透明度大幅提高, 同时增强了企业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信心;另一方面出口退税政策的推行也使得产品出口成本有所降低, 国际竞争力提高, 出口导向型企业得以发展, 安徽省出口贸易总额增加。2004年安徽省出口贸易总额为39.37亿美元, 同比增长8.73亿美元, 涨幅为28.49%, 相比1994年的10.46美元, 增长28.91亿美元, 涨幅为276.39%。显然, 在此期间汇率的变动对安徽省出口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其作用是有限的。

(三) 2005年至今。

由图1可知, 2005年以后人民币汇率呈下跌趋势。由图2可知, 2005年以后的出口贸易发展速度迅猛, 2005年安徽省出口贸易总额为51.90亿美元, 2008年金融危机对安徽省出口导向型企业造成的巨大冲击使出口贸易额出现明显下降, 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结束, 我国经济逐渐复苏, 安徽省的出口贸易额又呈现上升趋势。2010年达到124.13亿美元, 同比增长35.27亿美元, 涨幅为39.69%。2005年7月21日, 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汇率改革机制,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人民币升值。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金融专家谭雅玲认为, 人民币保持小幅升值, 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增长。总的来说, 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产品价格上涨, 出口减少。但由于不同行业的出口汇率弹性不同, 即一国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该商品汇率 (价格) 变化反应的灵敏度不同。人民币升值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 人民币升值利好农业、纺织服装、玩具鞋帽、钢铁、航运、化工交通、电子等行业。而就安徽省出口贸易结构来看, 2010年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的6.3%, 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总额的93.7%。其中, 机电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41.6%。由此可见, 人民币升值在总体上促进了安徽省出口贸易额的增长。

四、建议

总的来说, 人民币贬值利好于出口导向型企业, 但就人民币汇率变动来看, 人民币升值趋势明显。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进口原材料, 降低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出口, 从而改善出口产品结构, 促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人民币升值会使得我国贸易顺差整体增长速度放慢, 从而减少了贸易摩擦, 缓解反倾销诉讼和其他贸易争端的困扰, 营造相对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 为安徽省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大环境。从消极方面看, 人民币升值会使得安徽省出口产品的相对价格升高, 国际竞争力下降, 直接导致出口产品的国外需求减少, 出口导向型企业的生产规模缩减, 降低企业员工生产积极性, 造成企业绩效下降, 形成恶性循环。

根据出口的现状和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给出安徽省出口导向型企业应对汇率变动的建议。

(一) 调整安徽省产业结构, 促进贸易结构升级。

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仅靠低成本具有竞争力, 人民币升值对其影响较大;而新兴技术产业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会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安徽省是农产品出口大省, 新兴技术企业发展不足。因此, 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 应实现企业结构转型, 大力发展新技术产业。安徽省是制造业大省, 应加快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 提升安徽省的制造业水平, 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调整经济结构, 打造有特色的制造业基地。

(二) 政府发挥其积极作用。

政府加强对出口企业的保护力度。对出口企业实施政府补贴、税收减负。对于高科技产品企业, 政府予以重点支持。政府在出口企业融资方面起导向作用, 以此来带动市场对出口企业的借贷。政府也应改进扶持企业的税收制度, 使它们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 促进其发展, 同时加强金融市场建设, 拓宽企业防范风险的途径, 在税收方面给予优惠, 鼓励其发展。

(三) 增强企业自身实力, 加强企业自身管理水平。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加大产品研发、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研发核心产品, 增强产品自身的竞争力, 减少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加大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建设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对优秀员工加以奖励。

参考文献

[1]刘海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基于具体行业的分析.国际经济合作, 2009.11.

[2]马荣.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与竞争力分析.蚌埠学院学报, 2013.1.

[3]刘晨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安徽大学, 2006.

[4]李景宝, 徐旭初.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安徽省进出口影响分析.中外企业家, 2011.10.

上一篇:相得益彰造句下一篇:有茶的地方是故乡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