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烟火的年代为题的作文

2024-05-01

以烟火的年代为题的作文(精选7篇)

篇1:以烟火的年代为题的作文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题记

又是一天,又是同样的清晨,金黄色的光一点点从书角滑落,像是少女的裙摆,又好似丝绸般的飘带。房间里很静,只剩下阳光摇曳和那沙沙的书页声。

“蹦蹦蹦”厨房切菜的声音引得我不得不从书中脱离出来,想要一探究竟。

推开厨房门,一股柔和的香味扑鼻而来,有浓浓的肉香和淡淡的菜香,猛吸一口,欢喜的话语还未开口,妈妈扭头看着我说:“咱中午吃你最爱的猪肉茴香馅饺子吧!”我高兴地“嗯嗯嗯”,一个劲的点头。

于是,全家总动员……

剁馅,和面,张罗家伙事儿……一家人各负其责,各尽其职,忙乱中又不缺失秩序。一切准备就绪后,包饺子工作就算正式开始了。擀饺子皮这种大活,当然非我莫属了,你可千万别小瞧,饺子皮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首先,把揉好的面团搓成长条,分成小剂子,然后按扁。在擀皮这方面,我可是受过奶奶的真传的。左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剂子,徐徐转动,右手按住擀面杖,上下依次滚动,擀到合适的大小就ok了。母亲负责包,她左手取过将一张饺子皮,右手握住小勺,舀上一勺早已调拌好的馅料,把皮往中间对折,中间捏一下,再捏一下右半边部分,最后左右手配合往中间一用力,一个洁白的饱满的饺子,就静静地蹲坐在了放饺子的案板上,如排兵布阵般整整齐齐,煞是好看。我觉得好玩,决定也学学这包的手艺,可看着简单,一拿起面皮,我的手就像废了一般,不受摆布。笨拙的把馅放在了面皮上,对折时馅钻到了外面,用筷子压压左边,右边又漏出来了。压压右边,左边的馅又冒了头。我叹口气说:“包个饺子比我解一道物理题还难呀!”妈妈笑着说:“这有啥,熟能生巧。多包几个就会了。”我按照妈妈说的去做,果然,越包越熟练,“熟能生巧”这话是真有道理呀!

“吃饭了。”父亲端着一大盘饺子走出了厨房,我飞奔到了餐桌前,刚出锅的饺子,又白又胖,散发着热气,撩逗着我的味蕾。夹一个饺子,蘸上些许陈醋,放入口中,茴香的清甜,猪肉的滑嫩,醋的浓醇,如花一般在味蕾在绽放。

一家人边吃边谈,热闹祥和。怪不得逢年过节,咱们北方人都爱吃饺子。这小小的一枚饺子,染尽人间的尽是烟火气!

篇2:以烟火的年代为题的作文

这个周末,母亲订的肉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中送到了。母亲将肉分出一块儿,准备用来包西葫芦肉馅水饺。家中面多,我们又爱吃,母亲也喜得多包几回饺子。母亲和好面,调好馅,我们就开始包了。父亲负责擀面皮,我和妈妈负责包。突然间意识到,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的时光,竟是这般稀少和珍贵啊!父亲工作多外出,我学业繁忙,每次都是母亲一人忙活。这次因疫情,竟使我们一家人享受到只有过年才会有的美好时光。

取、挖、合、压、修五步过后,一个圆肚子的可爱的小胖饺子就包好了。我看着手心里不太周正的饺子,听着父母谈说的笑语。夕阳西下,我将饺子摆到托盘上一抹淡橙的余晖里,瞬间,心灵便被治愈了。

饺子全包好了,母亲去下饺子,我便在倚在厨房门口瞧着。不久,就听到了饺子在锅中翻滚的声音,随之饺子的香气也在厨房里飘散开来。母亲站在灶台边,手拿漏勺,认真的盯着锅中,任由翻腾的白气扑在她的脸上。一种莫名的感动在我心间流动,记得姥姥曾说过,母亲也曾是个极受宠爱的孩子,在我没出生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可现在,她俨然就是一个动作娴熟的家庭主妇。此时我才明白:居家隔离之后,家中的菜越来越少,母亲是如何费尽心思,挥动锅铲在“滋滋啦啦”的烟火中使其变成色香味俱全的餐桌上的菜肴的。

饺子煮好了,我赶紧端上餐桌,母亲一边解下围裙,一边微笑地对我说:“快尝尝快尝尝,好不好吃!”眼中尽是慈爱与温柔。我夹起一个,一口下去,美味清新的馅料,伴随着温热咸香的汤汁,在口中散开。在流过齿缝舌尖的阵阵清香中,我感到了温馨与幸福。抬头远眺,窗外已是万家灯火,每家的厨房餐厅都晃动着人影。忽忆起我曾做过一个隐士梦,想寻一片清幽,远离纷乱的人间,在一张方桌,一壶清茶,一把古琴,一本古籍中,潇然于山水间。抿嘴一笑,心中却道:“若此,你可舍得了这爱意浓浓的人间烟火?”

篇3:以烟火的年代为题的作文

一、夫妻间的关系

《小城风光》1938年问世。作者在该剧中描绘了1901至1913年新罕布什尔州一个小镇:格罗佛斯角的居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 讲述了人类从出生到死亡的循环历程。贯穿整个剧的是一片宁静祥和, 每个人在自己的轨道上生活着。戏剧围绕两个家庭展开:主编韦伯一家和医生吉布斯一家。前两幕描绘了平淡轻松的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充满友善, 充满温情的关系, 特别是夫妻间的融洽和爱护。镇上的每个女人都是精心、认真地照顾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为自己的家庭默默付出, 她们深爱自己的丈夫, 若不是这心中美好的爱, 怎么甘于日复一日忙于日常琐事的生活?怎么可能把家整理得井井有条、经营地幸福、一片祥和?剧中吉布斯医生出诊归来, 一夜未眠, 太太体贴地为他准备好食物并劝他再休息几个小时, 末了还建议丈夫到什么地方去好好放松休息一下, 因为这样对身体好。日常的几句对话我们就能看出太太对丈夫的深情厚意。夫妻间无话不谈, 又互相尊重, 这样的相处模式也让他们的家庭生活更和谐。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由于全球性经济大萧条, 社会动乱, 生活困苦, 人们怀念旧日的时光, 生活平静安稳富足。桑顿·怀尔德在作品里不止一次地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之情, 怀念人与人之间单纯的关系, 也许是暗示了在当时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多的隔阂。

《推销员之死》是“美国梦”破灭的代表作, 作者除了展示了一家人的经济、生存情况之外还展示了一系列的关系:丈夫与妻子、父亲与儿子、理想与现实、爱与背叛等等。丈夫与妻子之间的关系应是以爱为基础的, 忠诚也应该是婚姻的基础。丈夫确实爱着妻子, 看到妻子琳达在补丝袜的时候便很恼火, 肯定是会心疼妻子连双丝袜都不舍得买。威利一心认为有了钱才能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的梦想也只是变得富有, 有地位。所以威利为了不让妻子失望, 自己再辛苦也撑着, 每个月从邻居那里借钱交给琳达。我们知道, 美国两次西进运动和金矿的发现让一些人一夜暴富, “美国梦”在“淘金热”之后还能继续延续, 人们对成功的定义只是追求物质财富的最大化, 人们看重的也只是金钱、物质。所以在洛曼夫妻之间谈论的最多的也只是钱。但最终他贪婪的梦破灭了, 他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换来了一笔保险金, 为的是让自己的儿子“出人头地”。

《长夜漫漫路迢迢》里的丈夫是个演员, 出身富贵的妻子嫁给丈夫后便随着丈夫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一个人在一个个旅馆饱尝孤独与辛酸。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夭折之后妻子便患上了精神方面的疾病, 吝啬的丈夫只是找了个价钱便宜的庸医给妻子看病, 这才使妻子染上了毒瘾。利欲熏心的丈夫把所有的钱都用来买地皮, 宁可牺牲掉妻子、儿子的健康。这样吝啬的丈夫, 妻子却因为爱他, 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 受尽了艰辛, 为他生育孩子, 最后也因为他染上了毒瘾, 身体日渐消瘦、精神状况越来越差, 丈夫总是在外面喝酒也不肯多陪妻子。后来妻子对生活无望, 对于小儿子的痨病无计可施, 才重又注射毒品。妻子嫁了一个外人公认的好丈夫, 可其中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所以只能靠酒精与毒品来麻痹自己。由于小时候悲惨、困窘的生活造成了丈夫的悭吝, 对贫穷的恐惧便主宰了其他人的生命。再说妻子, 对丈夫的失望是因为丈夫无法满足她对物质的要求, 没有给她一流的生活。这样的家庭里, 每个人看似对彼此彬彬有礼, 但实际上相互憎恨鄙视, 每个人都伪装着自己, 这样的家庭比《推销员之死》里描述的家庭更令人压抑、更冷漠。

三部剧中描绘的家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由和谐、互相关爱到追求物质财富再到唯利是图、利欲熏心, 夫妻之间的关系都受到金钱、利益的影响, 可想而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越来越疏远, 越来越物化。

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小城风光》中描绘的父母与孩子们的关系也是非常融洽的, 甚至还是非常平等的关系。吉布斯医生建议孩子要懂事, 体谅母亲时, 没有埋怨、也没有严声责备, 而是温和地讲道理:“你每天都可以看到她一大早起床、为我们做好一日三餐、洗衣熨衣, 她还得自己亲自到后院去劈柴。我想她可能是不愿意再麻烦喊你帮她, 那样还没有她自己去做容易。而你呢, 吃着她为你做好的饭, 穿着她为你准备好的衣服, 跑出去打棒球了, ——就好像你妈妈是我们家雇来的佣人而我们却不喜欢她。好了, 我知道我只需要给你提个醒就行了。儿子, 给你这块手帕, 我打算把你每周的零花钱增加到25美分。这当然不是为了让你帮你妈劈柴而给的钱, 你帮她是你送给她的礼物, 而是因为你长大了, 在很多地方你都需要用钱。”

最后吉布斯先生还主动给孩子加了零花钱, 并不是花钱让儿子去做事, 而是体谅儿子在很多地方都要用钱。简单的对话里面我们能看出来父子之间没有摆架子、没有责备、没有争吵, 有的只是互相尊重和理解, 长辈对晚辈的爱护。乔治在选择自己未来职业的时候父亲并没有干预, 而是乔治自己做出了选择。父亲遵从乔治的意愿, 让他去经营了农场。

在另一个家庭—韦伯先生家中, 从日常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的宠爱, 有时甚至是无原则的宠爱。一天, 很晚了艾米利还没有睡觉, 父亲关心地问女儿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女儿说只是睡不着, 父亲没有打扰女儿, 也没有勒令女儿赶紧睡觉, 而是提醒女儿别被妈妈逮到。父亲对女儿的宠爱之情可见。

这两个家庭中的母亲都非常的爱自己的孩子, 精心地照料着孩子们, 每天很早起床为孩子准备早餐, 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熨得平平整整, 不辞劳苦地一日又一日如此。孩子也非常地懂事, 与母亲十分的亲昵。

《推销员之死》中作者安排了很多场父子之间的冲突。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父亲对母亲造成的伤害。比夫无意中发现父亲做了对不起母亲的事情以至父子之间多年都存在着隔阂。比夫做了一系列的事情要父亲感到难堪, 比如不参加补考、离家出走, 父亲也一直认为自己的儿子瞧不起自己。于是父子间有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父亲一直鼓吹人最重要的是人缘好、儿子偷了东西父亲还到邻居那里炫耀、父亲虽宠爱大儿子但一味地吹捧他, 以至于比夫埋怨自己的父亲太吹捧自己, 都无法听从别人的使唤了。父亲一直活在自己不切实际的梦当中, 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误导两个儿子, 而比夫却讨厌利益至上的商业社会, 渴望回归自然。父亲对许多年一事无成的比夫很不满意, 这又加深了父子之间的隔阂。父亲意识到儿子与自己越来越疏远, 非常的痛心, 但又不知该如何挽回。两个儿子其实是很爱父亲的, 在他们心中父亲是神一般的人物, 但是看到父亲也会犯错, 他们变得迷茫, 深受父亲种种影响却又愤怒于父亲的错误。父亲最后不惜牺牲自己给孩子换来一笔钱用于发展自己的事业。这部剧充分展现了父子之间既有爱又有矛盾和疏离的关系。

《长夜漫漫路迢迢》中, 父子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商品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最大的冲突在于因为父亲的吝啬, 母亲染上毒瘾、小儿子的病也一拖再拖, 小儿子生病, 父亲并没有给孩子提供好的治疗条件, 父亲想的最多的是钱, 怎么样省钱怎么样来。大儿子因此一再埋怨父亲。因为父亲酗酒, 儿子也染上了酒瘾, 毁掉了大好的前程。这样的父亲, 根本无法尽到任何责任, 父亲爱自己、爱钱胜过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母亲把孩子养大, 可是却无法像传统意义上的母亲一样去关爱、安慰孩子, 母亲关注的是丈夫能否满足她物质方面的要求, 要么就是吸毒。儿子也会抱怨怎么有这么一个吸毒鬼妈妈。伟大的母亲形象在儿子心目中已不复存在。

从此可以看出,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是由互相尊敬、长值观的影响, 道德、伦理观念已扭曲, 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失了衡, 对孩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甚至毁掉了孩子的一生, 而父母丝毫没有真心的愧疚之意。

当代美国戏剧家通过在自己的作品中描绘商品化社会里家庭成员之间的疏离、异化和失衡, 抨击了以金钱、利益为目标的错误价值观, 更要提倡的是以责任、义务和爱情为基础的健康的家庭伦理观念, 只有这样家庭成员的生活才能和谐、幸福, 整个社会也才会和谐、融洽。

参考文献

[1]Wilder Thornton.Our Town[M].New York:Harper, 1976.

[2]Miller Arthur.Death of a Salesman[M].New York:Penguin, 1970.

[3]奥尼尔.奥尼尔文集[M].郭继德, 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4]常燕.《我们的小镇》:平凡生活的赞美诗[J].芒种, 2012 (5) .

[5]刘丽霞.试比较《长日入夜行》和《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6, 12 (3) .

[6]申民.从《小城风光》看美国人的价值观[J].学术交流, 2003 (2) .

篇4:年代里外的生死与烟火气

青砖绿瓦黯淡扑尘,散漫勾连的宅第寥落如空城。不变的是土地,坚韧的品质恒久。土地上的事物在记忆里鲜活。砖瓦,草木,飞鸟,发着光,老承德在心底浸润。回忆或许不会骗人,只不过镀了一层暧昧的颜色,苦杏仁让人欲罢不能的温暖与诱惑,比人类优雅更多的蛐蛐的咬架,金黄色的蜂群堆积的尸体,七十年代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的头颅。

无终止的寒风里,什么是重要的?一颗一颗的苦杏仁吃下去,带来的是死亡,也带来了一晌的饱胀与尊严。菜市口有冬瓜,也有刑场,少年在这里买冬瓜,也在这里被执行死刑。红是红,白是白,胃不会骗人。烟火气事大啊,大过了生死。人间第一位是吃,寒风里,温暖才重要。

初春勃发,草长莺飞,蜂与人共舞。蜂是优雅从容的,人是心怀鬼胎的。借了一只蜂的灵魂,再借一只,又一只,无数蜂的灵魂与母亲交换,母亲有了时间等待,余一箱箱微小的金黄的尸体静默。春天里,人的生命重要。

是蛐蛐天生会咬架,还是人强迫着、诱惑着蛐蛐学会了咬架?反正日子长,时光无聊,闲散中教会蛐蛐咬架,也是可赞赏的情趣之一。再给蛐蛐安上好斗的罪名,也不为过。蛐蛐说:你们这些幼稚的人类,就陪你们玩一场。于是,蛐蛐冷眼旁观了人类的鬼鬼祟祟,争强好胜,不怀好意,偷欢干仗,优雅地嘲笑着。

一个少年,田林命名为米承德,很有些聪明与战略。为了一个女孩子,向一个冬瓜冲锋陷阵,把自己陷进了拘留所。所长说:“现在的天是红色的天。”米承德说:“你赔我十天,不赔我就黑了你这天!”当然要杀。一个冬瓜换了拘留所十天的自由,换了一个少年的生命。

谁可以宣布生死?不是神龛里的佛像,不是圣经里的耶和华,不是人类制定的律法,是城门楼上的男高音。城门楼上声如洪钟,郑重庄严,似掌握了人间的权力与正义。男高音后半生坐了轮椅很多年,也许是天道轮回。谁赋予了男高音权力,男高音代表着谁,不可说。

苦杏仁可以完成一场决绝的死事,男高音可以开启一次荒唐的审判。生死在这里不重要,被亵渎与漠视。凡人只想有温饱,在春日里在深冬里有一丝烟火气,比生死还难。田林并没有质问,也没有站在道德高点上审判,只是平静讲述,时光散漫,把可触碰到的记忆闲笔叙写,或是饶恕或是谅解或是追问或是悲悯,空间与结局留给读者。

更多的是可爱的人,可爱的事。夜归的男人,聪敏的女人,斗嘴的顽童,害羞迷人的少女。老人与小孩都有单纯的情致,会害羞,活生生的。有趣又努力地使劲生活,用仅有的凡人的智慧,在风风雨雨的慌乱中好好过活。

避暑山庄皇城根下的各色生活,在作者的讲述下逐一拼凑,渐渐完整,鲜活却还是笼了一层雾,漫漫时光流淌,清晰又模糊。叙述沉稳,如承德的厚土,又散淡自在,张弛有节,如人间烟火。偶尔夹杂着忧虑与苦涩,却无悲情,不泛滥,再现这年代里外的记忆与时光,感性与诗性并存。人事与物事,生死与烟火气,在田林笔下有条不紊地行进,如世间事必须如此一般。

以人、以事入散文已不是新鲜事,人、事进入散文增加了文章的厚度与重量,不再是闲暇的轻巧与把玩。好的文章会被人记住。田林的这一组散文读下来,总会让你在心里记着几个独特的人,几件独特的事。

难得的是田林的文章有温度,不冷酷,不严厉,熨帖人心。对过往、人生的关照妥帖适度,格局大气开阔,不空空而谈,贴着地表,贴着皮肤,贴着心脏。把善恶摆给读者看,不置可否,却无形中用带着温度的话语温暖了人心。

田林的心绪在年代里外徜徉,思想却贴着地面行走。一个此乡人,展现给异乡人的是不了解的未知,抵御日常的日常,以及坚韧的内心的驻守。

一个六〇后作家的叙写,想带给读者什么?读者中的八〇后,九〇后,甚或〇〇后,能理解并接受作者记忆里的那个世界吗?是猎奇还是考古?是了解还是追问甚至反驳?我们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作者站在今天,站在此刻,以现在的目光审视过去,滤镜一般,以自己的方式关照并展现记忆中的那个年代与地方。有些事情必须要被记住,时光逝去不等于不存在,记忆要一代一代传承,烟火与生死一代一代继续。

篇5:以烟火的年代为题的作文

一、青春电影的相关概念

“追根溯源, 青春电影是从美国的校园电影开始发端的, 2世纪60年代传入日本, 70年代末“青春片”的概念由日木影评家首次提出”1目前, 青春题材的电影理论界对其定义众说纷纭。关于青春题材电影的名称也相对的复杂, 有青春电影、成长电影、青春片、青春偶像片等, 有些学者甚至把表现青春期中学生生活和思想的影片与儿童电影相混杂, 青春电影在不同时代被赋予的含义和意义也不竟相同, 笔者认为应该统称青春题材的电影为“青春电影”。青春电影作为电影种类的涵义的一种, 主要是从从人物形象、题材类型、主题意蕴三个方面进行限定:

首先, 从人物形象上予以限定, 青春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主要是以年轻人为主, 这是任何分类界定中的首要限定。其次, 从表现内容上予以限定, 青春电影的表现对象是以青少年的生活为核心的电影。最后, 从主题意蕴上予以限定, 青春电影的表现对象是以青少年为主的主题展现, 例如:阳光、励志、美好、初恋等正力量, 颓废、陇伤、灰暗、暴力、狂热、激情等负能量。

众所周知,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社会大环境, 同样有着不同的青春回忆和成长过程, 但是, 在同一时代人的精神深处有着同样的时代烙印, 青春电影无疑会让同一时代的人产生对青春往事的回忆, 踏上对青春旅途的怀念, 感叹岁月的残酷, 进而对自己人生的成长过程产生深思。下面就以《红高粱》《小武》《致青春》为例分析了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不同的原因和背景。

二、以《红高粱》《小武》《致青春》为例分析了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的背景

(一) 以《红高粱》为例分析80年代青春电影的背景

1988年上映的青春电影《红高粱》, 由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 这也是张艺谋的成名之作。主要以童稚观点讲述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我奶奶”, 十九岁时不得不嫁给十八里坡开烧酒作坊五十岁的李大头, 到了十八里坡后, 与余占熬 (即“我爷爷”) 发生了感情, 不久, 在李大头死后, “我奶奶”劝住即将离开的众伙计, 与“我爷爷”一起撑起了烧酒作坊。同时, 经历了土匪劫财和日本人入侵十八里坡, 最后, “我奶奶”不幸被炸弹炸死。影片中对生命的礼赞以及影片对电影语言的精湛运用, 使得《红高粱》获得了国际荣誉, 这也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在国际上获得的最高荣誉。

影片是根据莫言同名中篇小说改编, 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导演、摄影再现了小说所塑造的不同以往的“世界”, 运用热情似火的大红色, 使画面产生了巨大的视觉冲击力, 震惊了影坛。

然而, 红色在《红高粱》中不再代表着革命、血腥、暴力, 而是象征着人自身强大生命力和活力。那一望无尽头的红色高粱地是十八里坡农民赖以谋生的前提, 同时, 他们的精神也表现出高粱坚韧而不愿受束缚的个性特征, 即使是日本鬼子做出惨无人道的恶行, 也无法彻底压制这种个性和生命力, 十八里坡人依然会奋起反抗, 为自己的自由生存而反抗。

追求根源, 为自由而反抗的精神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阶层在“启蒙”“民主”“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精神上仿徨的知识分子如同惊雷般唤醒沉睡的中国人。同时, 给中国的青春电影带来了新气象, 他们在电影中所展示的启蒙意味, 尽管没有上升到自由、平等的层面或者说只是自由平等的一个方面, 虽然启蒙力度略显不足。但是, 他们用镜头描绘他们理想中的美好而伤感的青春岁月, 尤其, 青春电影《红高粱》所选取的人物虽然都是社会上的普通人物, 但是却隐喻着反封建, 反传统的价值的倾向非常显著, 它以浓烈的色彩, 颂扬了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

(二) 以《小武》为例分析90年代青春电影的背景

1998年上映的青春电影《小武》, 由第六代导演贾樟柯执导。主要叙述了中国山西省汾阳市小偷梁小武的故事。故事分作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讲述了从事“小偷”职业的小武和小勇是患难朋友, 小武给发达后的小勇送上六斤钱的彩礼时。第二个部分叙述了小武和歌厅的小姐梅梅的故事。第三个部分讲述了小武和家人因戒指而闹翻了的故事。三个故事都以小武“被拒绝”而告终, 当他失去友情、爱情和亲情时, 再次因偷盗被公安机关收容, 故事就此结束。

其中, 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和法国的“新浪潮”运动给发展中的新中国的电影事业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改变了过去欧美电影“叙述故事”的表现方法, 真诚且竭力“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小武》明显带有这一时期的新现实主义纪实手法。小武以他特有的精神世界象征着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含有的一系列宿命与矛盾, 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最初的自己, 他没有泯灭自己的良知, 他依旧会不厌其烦的把偷到的身份证一个个塞回邮筒, 他依旧不忘当年六斤钱彩礼的承诺, 他依旧在被抓后还不忘一次次地要看自己的BB机。

而导演贾樟柯出生在山西省汾阳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也是《小武》的拍摄基地。“从1980到1990年, 正好是我自己从10岁到20岁的过程, 这个过程我觉得对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成长, 开始懂事, 开始有自己的生活, 开始有自己的选择, 然后在这个过程里面, 正好是一个自己成长里头最重要的阶段。我不管别人对80年代印象怎么样, 我自己觉得80年代对我来说是非常动荡的, 是非常激动的10年, 为什么说它动荡, 因为很多信很多人和事情都非常迅速地变化。”2正如贾樟柯所叙述的,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多元化的转型期, 每个人都在这个氛围里承受了很多东西, 让他们在成长道路形成坎坷和迷惘。

由于受青春期的影响, 贾樟柯沉陷于个人故事的青春表达, 致力于讲述都市青年边缘人的个人化抒写, 以此凸显个人风格的青春电影的自我表述。因此, 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有着相似的精神内核:前途渺茫、生活懒散, 对未来缺乏热情和信心。例如:小武虚无缥缈的未来, 不切实际的“扒手”职业生活等。

(三) 以《致青春》为例分析21世纪青春电影的文化背景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了18岁的郑微终于如愿考上青梅竹马邻家大哥哥林静所在学校的邻校, 却发现林静出国留学, 杳无音信。当郑微倍感失落时与室友朱小北、阮莞、黎维娟及师哥老张结下深厚友谊, 同时富家公子许开阳对郑微展开了疯狂的追求。一次偶然的误会使郑微爱上表面冷酷、内心善良的高材生陈孝正, 终成甜蜜恋人。大四毕业之际, 陈孝正迫于家庭压力选择出国留学, 郑微痛苦地离开陈孝正。多年后, 林静和陈孝正同时回到她的生活里, 让观众再次感受着爱情的缠绵、人性的纠结、命运的无常、愧疚灵魂的痛苦挣扎等。“少年人的爱恋, 也许爱情的方式是错的, 然而爱情的直觉永远是对的。”3

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开始慢慢淡化和褪去法国“新浪潮”时期的辉煌风采, 同时, 在中国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中, 大众文化脱颖而出, 成为一股文化艺术潮流, 并逐渐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大众文化类型致力于世俗梦想的表达, 是一种开放的文化游戏和文化消费。同时, 受全球化多元文化的影响, 电影艺术在另一层面也成为重塑文化形象的重要阵地, 参与新文化的重塑, 青春主题的表达史受到多重文化因素和商业环境的影响, 越来越商业化、类型化。

导演赵薇对于校园生活和对青春留恋与回忆还保持着新鲜感。在《致青春》中, 导演迎合着商业化的趋势, 将童话的梦幻与想象, 青春的悸动与张扬, 爱情的美好与感伤, 现实的无奈与苍凉, 共同交织构成了一则青春残酷物语。《致青春》中各种爱情的最终分手结果皆是“成人是困扰的来源, 借着反抗承认世界, 青少年得以证明自身的存在, 从而认清成人世界的残酷与复杂, 则是成长的关键”。

在青春电影《致青春》中, 生存与爱相互纠缠不清, 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产生不同的选择, 随即产生不同的结局。例如, 陈孝正在生存与爱之间, 他选择了生存, 但是, 当他得到最好的生存状态后却发现:他丢失了他最重要的“爱”;郑薇在“生存” (这里指富家公子许开阳对郑薇的追求) 与爱之间, 她选择了爱, 然而, 得到的却是陈孝正的抛弃;黎维娟放弃了爱, 选择了生存, 最后, 貌似她得到了她自己最想要的生存状态;一直“死守”爱的阮莞最终却因为爱失去了生命等。《致青春》中的“生存与爱”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同的价值观。由此可见, 随着文化的多元化, 以及大众文化所带来的商业性、娱乐性等特征, 所21世纪的青春电影展现给观众的实则是一曲残酷青春的生存物语。

三、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之比较

电影艺术在国家、民族以及国民形象构型、输出等力一而具有重要功能, 而成长影片作为一种特殊类别, 以个人成长隐喻了一个世纪乃至民族在时间河流中精神成长的脉络, 树立心性成熟的精神尺度, 进而在塑造、归纳本民族性格发挥较大作用标志参与个体建构精神殿堂的深度与广度。

通过以《红高粱》《小武》《致青春》为例, 分析了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产生的背景, 由此可以得知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所以青春电影的内容不尽相同。80年代的青春电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 侧重描写青春的生命力;90年代的青春电影受后现代主义的影响, 尤其受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和法国的“新浪潮”运动的影响, 侧重描写边缘青春人物的无奈和青春的残酷;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受大众文化的影响, 侧重描写对青春的回忆和多元化特征。

第二, 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由于导演生活的时代不同, 所以所展现的青春母题不同。80年代的导演所拍摄的青春影片, 多以“梦想的追求”为母题;90年代的导演所拍摄的青春影片, 多以“青春的残酷和迷茫”为母题;21世纪以来的导演所拍摄的青春影片, 多以“青春的回忆和怀念”为母题。

第三, 80年代、90年代及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由于意识形态的束缚程度不同, 所以影片所侧重的主题内容不同。80年代的青春电影侧重歌颂中华民族激扬昂奋的民族精神;90年代的青春电影侧重尊重不同个体的尊严;21世纪以来的青春电影侧重满足大众的日常审美需求。

青春的可贵在于, 它承载着个体第一次直面现实世界, 第一次表达自我。多数人的棱角会与世界冲撞, 而这痕迹不论好坏, 都会相伴一生, 这也许就是青春电影长盛不衰的秘密。

四、结语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 能够直观的更好的解释一个时代的主题。青春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成长过程, 这其中包含生活、爱情、梦想等等。不同时代有各自不同的青春。青春电影经历了80年代、90年代和20世纪以来的发展过程, 由此可见, 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过程是曲折而又漫长的, 也经历了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 同时也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受商业性和多元性的双层影响, 形成了青春电影的类型化、娱乐化特征, 缺乏创意性, 更缺深刻的文化意义, 毋容置疑, 中国的青春电影将会伴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继续前行。

注释

11.阎景翰.《写作艺术大辞典》[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0年.

22.白小丁.《夏刚电影, 无人喝彩?》, 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

篇6:以烟火的年代为题的作文

一、从文化创意角度看《年代秀》的娱乐精神

电视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 承担着传播信息、服务大众、互动娱乐、教育认知、传承文化等功能, 当下的中国社会处于变革和转型时期, 传承与改革、审美与娱乐相互渗透, 此时的电视媒体承担着更多的积极引导的责任。《年代秀》作为一档互动娱乐类的栏目, 抛弃了以往综艺类栏目娱乐至上的理念, 以不同年代的文化标志作为切入点, 节目内容蕴含着强烈的时代精神, 将审美与娱乐完美融合。

娱乐的方式有多种多样, 电视栏目娱乐化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真人秀和竞技娱乐类栏目充斥着整个荧屏, 它满足了大众强烈的窥探欲望和畸形审美需求, 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电视媒体传播信息、休闲娱乐的功能, 但这类快餐式的娱乐栏目缺少的是俗与雅的融合, 缺少的是内在的文化理念。《年代秀》将时代文化相结合, 在满足大众探知欲望的同时, 将具象的时代感情呈现在每个经历过以及未经历过那个年代人们的眼前。在具体策划上, 每一期节目都会有一个特定的主题, 这个主题含盖多个方面, 依据主题邀请嘉宾, 倾诉、体会每一个年代的时代情感。当“友情”与游戏、感情一起作为一种革新的娱乐手段出现在观众面前时, 身心的愉悦、情感的共鸣、知识的拓宽随之而来, 谓之“寓教于乐”。

二、从叙事策略角度看《年代秀》的娱乐精神

所谓叙事是指“选择不同类型的角色、场所和事件的集合”, “描述组织背后的选择推动力”, 把事件用特殊的方式再现出来, 运用悬念、细节、铺垫、重复、高潮等一系列表现手法解释事件真相、展示事件的发展过程。[1] 在叙事策略上, 《年代秀》将外在叙事话语与内在叙事话语相结合, 两者相辅相成, 贯穿整个栏目的进行中。

外在叙事话语, 是以视听语言为主的叙事元素的有效组合以及推动栏目不断发展的叙事环节的合理安排。在这一方面, 《年代秀》与以往的众多的综艺栏目有所不同, 它将游戏、益智、表演、谈话等形式与视听语言加以融合, 在环节设置、嘉宾选择、情景再现方面做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创新。栏目以歌舞开场, 紧接着是嘉宾的介绍以及围绕嘉宾进行主题的选择, 在“十万个为什么”之后是嘉宾的真人秀表演, 而不确定的“谁在我身边”成功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理, 卡拉永远ok是栏目最后的经典环节。值得一提的是, 新版《年代秀》在今年三月重新起航, 栏目在打破环节顺序的同时增加了室外游戏环节, 紧跟综艺栏目野外真人秀的潮流, 扩大了栏目表达空间。

内在叙事话语, 是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把握大众心理, 突出栏目特色, 实现审美与娱乐双重目标的内在本质表达。电视综艺栏目正式处于这种消费与娱乐的大环境中, 特色消费、文化娱乐是栏目收视率的保证。《年代秀》为观众提供的是文化产品, 栏目将年代情感、文化娱乐符号化, 嘉宾结合形态各异的符号——道具、化妆、服装、场景、灯光、语言等, 通过行为叙事进行体验, 而对这些年代情感、文化符号的消费是通过嘉宾表演体验、受众观看追忆的同时完成的。消费不仅仅是以货币的流通为基础的, 在综艺栏目消费话语逻辑中, 受众的消费往往表现在对栏目内容的观看以及吸收上, 表现在对栏目娱乐精神和娱乐机制的认同上, 所以说准确的叙事是一档栏目生存的重要条件。

三、从怀旧色彩角度看《年代秀》的娱乐精神

《年代秀》的成功, 是在沿用《Generationshow》模式的同时, 结合我国社会文化打造特色综艺栏目。栏目将话题融合在特定的年代下, 注重年代概念和中国的实际特征相结合, 将节目形式的炫目与节目内容的怀旧相结合, 将戏剧的虚构性与纪录片的纪实性紧密结合, 使得主题的张力和情感的归属得以强化, 栏目也自然披上了浓郁的时代特色;再配合现场追述与回忆的穿差, 在消弭时空的镜头画面中强化了节目的真实感, 满足了观众的娱乐需求与怀旧情感, 拓宽了电视话语的表现空间。

节目组精心安排一段段关于这个问题的经典回忆, 这些回忆的呈现有的通过视频或者是照片来完成的, 也有的是通过道具的使用以及情景再现的方式来完成, 道具在情景中扮演了时代情感传达的桥梁, 当受众直观的体会到时代文化符号在具体情境的运用时, 也就激起了心中浓浓的回忆和真实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栏目利用物件、人物、歌曲、影像等具象, 集中体现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各自时代特点与风貌, 实现了“年代”的阶段性与形象性表达, 使得当下中国社会的不同年龄段都能够被吸引,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 是对当年浓浓情意的美好回忆。

《年代秀》以每个年代最具有魅力的时代符号以及时代明星为切入点, 使得每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有足够的兴趣加以关注, 定位新颖、具有明星号召力效应, 多名明星同台的真情阐述, 碰撞出火花的跨年代沟通互动秀, 穿梭时光隧道, 回忆中国人不同年代的光影记忆, 体会最流行的风尚文化元素。这些群体对节目道具、环节的认同, 最终会上升为对节目的认同, 成为怀旧情绪的宣泄的平台, 节目本身也成为全新娱乐精神的具象表达。总体来说《年代秀》是文化背景下的具体文化元素的相互融合, 借鉴海外栏目框架, 深化本土文化文化元素, 突出自我主题, 俗雅共赏, 寓教于乐。

注释

篇7:以烟火的年代为题的作文

一、90年代文学断裂的背景

(一)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当代确立的文学规范在80年代的瓦解趋势, 在90年代仍在继续推进。不过, 市场经济作为难以忽视的社会背景和对文学所产生的影响、规约力量, 已经明显内化为文学的“实体性”内容, 也是难以忽视的事实。在这一情势下, 文学的整体格局, 不同文学的关系, 文学生产、流通、评价方式, 以及作家的存在方式等, 也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以至于90年代文学出现了断裂。

(二) 文化体制的改革

90年代初, 国家提出了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国家对文学刊物、出版社的经济资助也不同程度削减, 有的并要求它们进入市场自负盈亏。出版社、报刊虽仍由国家控制、管理, 但某种程度的文化产业化, 也出现了社会、个人资本对书刊出版的注入。由国家推动的“文化经济”的形成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 重组、拓展了社会文化空间, 这些都促使了90年代文学的断裂。

(三) 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的崛起

90年代, 被称为“大众文化”的通俗、流行文化, 借助大众媒体迅速崛起。媒介和文化市场所竭力放大、引导的, 主要是对于禁忌、私密、苦难、欲望等的感官式消费。接下来就以王小波对文革苦难的叙事来探讨90年代的文学是如何断裂的。

二、90年文学的断裂——以王小波为例

(一) 由宏大叙事转向日常生活

1990年代日常叙事的兴盛凸显了日常生活的内容和价值, 它抛开了宏大政治和意识形态话语, 而专注于日常生活中的平淡乃至平庸的琐事;在人物形象上, 与英雄人物、典型人物的塑造不同, 日常叙事更偏重日常生活中小人物的命运观照。

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就逃离与体制外, 在文革的大背景下, 写的是小人物王二与陈清扬的性爱与恋情等日常生活, 还原出文革时人真真的生活。作品塑造了一个放荡不羁的小人物——王二, 他生活在思想言论高度专制的文革时期, 但他却对周围的一切显示出我行我素的性格和行为。王二在当时是一个不随大流, 吊儿郎当的累死痞子的青年, 如文中写道:“面色焦黄, 嘴唇干裂, 上面粘了碎纸和烟丝, 头发乱如败棕, 身穿一件破军衣, 上面好多破洞都是橡皮膏沾上的, 翘着二郎腿, 坐在木板床上, 完全一副流氓相”, 将一个“不良”青年淋漓尽致地描写了出来。

(二) 叙事策略及叙事方式的转变

90年代以来, 叙事学、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诸种理论兴起, 表现异常活跃。这些理论的活跃, 使不少作家开始转变叙事策略及叙事方式, 必然使90年代的文学产生断裂。例如, 王小波的《黄金时代》, 作为一部文革小说, 作者已不再关注苦难是什么, 而更多关注叙事策略及叙述方式等问题, 开始向后现代转化。

1. 带有逻辑性地反讽与悖论叙事方式

王小波特别擅长用反讽与悖论的手段来写小说, 而这种反讽与悖论的手段是带有逻辑性的。如在小说《黄金时代》中作者关于人物陈清扬是不是“破鞋”这个问题的讨论, 陈清扬用各种理由说她不是“破鞋”, 文中“我”也可以为她证明, 这些理由都是有理有据, 可以推导的, 但作者笔锋一转, “但是我偏说, 陈清扬就是破鞋, 而且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与前面的叙述又是自相矛盾的, 这就是王小波特有的叙事方式。

2. 同一场景的视角转换与同一情节的反复出现

作家采用不同的视角叙述同一场景, 如小说《黄金时代》中关于王二与陈清扬第一次约会的场面就重复的出现, 先是以王二的视角来叙说这一场面, 然后通过陈清扬的视角来描写同一场景。这种结构不仅显现了作家创作的自由, 更是为了突出人物真实的内心反映, 将人物的不同性格呈现给读者。

3. 语言的扭曲、陌生化

所谓语言的陌生化、扭曲就是指将原来语言进行解构、拆散, 然后重新排列组合、构造, 新成的词语对于常人来说便显得陌生、扭曲, 觉得不符合常理, 不合人的正常逻辑。《黄金时代》中的语言就是如此, 对常规的政治话语进行扭曲歪解, 使得权威得以解构, 从而取得陌生化的效果。

再如小说中“破鞋”一词的原意是男女间的不正当关系, 不合社会伦理道德的男女性为, 含有贬义的色彩, 被人们所鄙视。然而小说中的“破鞋”一词不再含有贬义, 作品中人物王二和陈清扬并不排斥“破鞋”, 他们曾经把“破鞋”这一问题当做正经问题来讨论, 对“破鞋”这一问题很看得开, 而且陈清扬认为被称为“破鞋”的人都心地善良, 乐于助人。

(三) 对“性”的描写

90年代以来, 世俗化现象, 都市日常生活、人的欲望, 代替重要社会问题, 成为取材的关注点。消费时代的人的生存欲望的书写, 开始在“日常生活写作”“个人写作”的命题中获得合法性, 这些都体现了90年代文学的断裂。下面就看一下王小波对性的描写。

王小波小说中的“性”描写主要关涉的不是欲望, 而是“快乐”“有趣”“幽默”这些指标。他跳出了“压抑/反抗”的模式, 而是致力于使快感弥漫在文本之中, “性”在王小波的笔下, 有脱去了肉欲的甜美或轻快, 如在《黄金时代》中写道:“我和陈清扬在蓝黏土上, 闭上眼睛, 好像两只海豚在海里游动”。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90年代的文学与前相比是断裂的。虽然王小波是一个个例, 但很大程度上带有90年代的印记, 一定程度上能够从他的文学断裂来看到90年代文学写作的断裂。

摘要:90年代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 文化体制的改革地深入, 大众传媒、大众文化的崛起, 各种文化形态得以存在, 文化市场成熟起来, “大众文化”主流地位得以确立。在这一情势下, 文学的整体格局, 不同文学的关系, 文学生产、流通、评价方式, 以及作家的存在方式等, 也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以至于90年代文学出现了断裂。本论文就是想以王小波为个例, 结合他的个人经历及心理体验, 通过研究他的写作姿态, 叙事方式等, 从而来看待90年代文学的断裂。

关键词:断裂,王小波,日常生活,叙事方式,性

参考文献

[1]王小波.黄金时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安东尼·吉登斯 (著) , 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4]杰姆逊讲演, 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董琼.1990年以来“文革”题材小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

[6]龙扬志.“断裂”:“新世纪文学”合法性批判.艺术广角.2008, (3) .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八单元下一篇:别无选择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