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国小说《小妇人》有感

2024-05-05

读美国小说《小妇人》有感(精选6篇)

篇1:读美国小说《小妇人》有感

梭罗《瓦尔登湖》的意蕴,恐怕只有在日本文学中才能找到同感的典型。尤其是川端的小说,怎一个“细”字,“淡”字了得,那是另一种审美体验的全面与细致。梭罗诗意的散文与川端散文的小说都要在虚静中阅读的,在虚静中才能体悟到其中的好处。。

梭罗是要主张回归自然的。但梭罗与陶渊明不同,“梭罗到瓦尔登湖去,并非想去做永久‘返归自然’的隐士,而仅是他崇尚‘人的完整性’的表现之一”。当代散文家赵丰在《想象梭罗》中精彩的道出了二人的区别,他这样的写道:“他真的想做隐士吗?为何不到人烟罕至的更遥远的森林去?我的答案是梭罗是一个思想家,而非陶渊明般的隐士。陶渊明构建了桃花源,是想自得其乐,而梭罗呢?他却是通过独居来解析人类的心灵。区别就在于此,从这点来说,梭罗的境界远远高于陶渊明的境界。他的清静和陶渊明的清静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的,这两份悠然或恬静是不一样的。而梭罗更叫我着迷。回归自然,,回到自然中去,做一个自然中的人,一个自然的人,去感悟自然的妙处,领略自然的真谛,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窥到了自然的堂奥,好像在笑,笑我们芸芸众生。梭罗致力于把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变成艺术性的,一种审美的生活,它依靠的是自己:自己耕作,自己收获,感受四季的变化,为春天的到来而欢欣,他倾听,他真正体验着自己,把美学贯彻到他的生活,他的写作中,他说:“片刻的美好经验比一座月亮一般高的纪念碑还要值得记忆”。他是从审美体验中获得真理和伦理。

他在一段日记里又这样写到:“人们常在我耳边叮咛,用他们的美妙理论和解决宇宙问题的各种花言巧语,可是对我并没有帮助。我还是回到那无边无际,亦无岛无屿的汪洋大海上去,一刻不停地探测着,寻找着可以下锚,紧紧地抓住不放的一处底层的好。”那是一颗朴素淡然的心,单纯而又明晰。“在我们热忱地发现和学习一切事情的同时,我们要求万物是神秘的,并且是无法考察的,要求大陆和海洋永远地狂野,未经勘探,也无人测探,因为它们是无法测探的。我们决不会对自然感到厌倦。我们必须从无穷的精力,广大的巨神似的形象中得到焕发,必须从海岸和岸上的破舟碎片,从旷野和它的生意盎然的以及腐朽林木,从雷云,丛连下三个星期致成水灾的雨,从这一切中得到精神的焕发。”谁能有如此的妙悟呢?自然才是存在之家。读《瓦尔登湖》同样能使我得到精神的焕发,甚至有点脱胎换骨的味道。

当年大思想家奥马尔看到《古兰经》时惊喜地说:“把世上的图书馆都烧掉吧!因为它们的思想精华都浓缩在这一本书里了。”我也很惊讶,暗暗在嗤笑他的狂,但现在我真正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好处了。

梭罗是难以谈尽的,同样,想象梭罗也是困难的,真的。好像就是一种宿命,无可奈何地,我深深地爱上了《瓦尔登湖》。她好像一轮朝阳,一个年轻的命运女神,她叫我为之神往,为之倾倒,我已经被她彻底的魅惑了。

篇2:读美国小说《小妇人》有感

--读美国著名小说《在路上》有感

一.调研目的1957年,美国著名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发表了他的个人第二部小说《在路上》,这部小说后来被视作所谓“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宣言书。作为“垮掉的一代”的代言人凯鲁亚克,其代表作《在路上》一经问世即令舆论哗然,毁誉参半。不可否认的是,此书影响了整整一代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的经典。它是一部关于勇气、尝试和生命的不确定性的小说。就像这本书的至理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带着满满的期待开始了我的暑期“读寓行”活动。

二.调研的主要方法

读:第一遍粗读;第二遍精读。

寓:读完后思想总结,让自己思想跟随作者一起遨游。

行:来到深圳这样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一个人的行走。

三.调研对象

认真品味完《在路上》后,去深圳开始一个人的行走。

四.内容及分析

《在路上》是杰克•凯鲁亚克的第二部小说,是多年前凯鲁亚克本人作品主要代表,并称为“垮掉的”那一代最清晰、最重要的表述。一群美国青年,漫无目的地漂泊在美国大地上。他们过着一种脱离了惯常轨道的生活,酗酒、吸毒、四处流浪。他们介乎流氓与圣徒、浪荡子与朝圣者之间。没有信念的信念,就是他们的宗教。在西方古典文化走向黄昏的背景下,这些文化游离分子在路上投下的长长的身影,则是对古代东方哲人和游方僧的片面模仿。主人公迪安•莫里亚蒂半夜三更喝得烂醉,在街头喊出了他们的困惑和质问:“人类啊,你的道路是什么样的呢?无外乎是圣童的道路,疯子的道路,虚无漂渺的道路,闲扯淡的道路,随你怎么样的道路。”这或许可以理解为一种现代主义风格的哈姆雷特式的质问。“垮掉的一代”游走在路上,只有行走,没有目标,混合着颓废与反叛的双重精神,构成了二战后一代人的精神特质。

《在路上》的出版,在当时的美国乃至西方世界,都是一个重大的精神事件。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机会了解这一事件。在这一年,中国人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况且,“在路上”

有什么值得可说的呢?《我们走在大路上》就是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精神宣言。尽管都在道路上行走,但后者是阳关道,前者是独木桥,彼此泾渭分明。

事实上,在几年之后,《在路上》就有了中文节译本,译者署为石荣,1962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不过,这个译本是作为内部发行的“黄皮书”中的一种,只有极少数人能读到。这一阅读禁忌,让广大中国民众失去了一个了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腐朽没落的机会,并很可能因此而缺乏抵御西方没落的“文化病毒”之感染的免疫力。此后的情况的确证实了这一点。经过“文革”高潮时期的混乱,一些内部发行的“黄皮书”流落到民间,其中就包括《在路上》。一批经历过“文革”造反运动的年轻人,以炽烈的热情秘密传阅着这些“黄皮书”。据当事人回忆,他们甚至手抄了这部几十万字的作品。尽管流传的范围并不大,仅限于北京、上海知青群体中的少部分人,但引发的精神裂变的力量却是难以估量的。一些人被书中那些被禁锢的思想和情感所蛊惑。时为知青的芒克、彭刚等人在看了《在路上》后,甚至模仿着离开知青点,去四处流浪。当然,他们很快穷途末路,不得不求助于当地警方,才得以返回。这些人当中的一部分,日后成为中国当代文化史上的重要角色,如北岛、多多、芒克、赵振先等“今天派”群体。

对于1970年代初的这些知青来说,“在路上”,显然并不是当时主流观念中的那种被组织起来的集体行走,也不是在某种狂热信念驱使下的“文革”大串联,而是一种对惯常道路的偏离和叛逃,是行走在漫无目的的迷途中的怅惘和游移,还混杂着一丝朦胧的希望、一种漂渺的诱惑和冲动。但他们还称不上是“垮掉的一代”,而更像是“迷惘的一代”。

“文革”结束后,官方媒体也发现了年轻一代人对于人生道路的焦虑。一场关于“人生之路”的大讨论由是展开。1980年,《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一篇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标题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当信仰的虚热退烧之后,年轻一代精神虚脱,已经无力上路。这些被信念的道路抛弃的孤儿,在歧路上啜泣。主流文化对《在路上》式的精神难题的积极回应,是将青年规劝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新长征”大道上,鼓励他们沿着校园“熟悉的小路”晨读,在“画着大问号”的小道上勤奋工作,借此建立起新的理想主义价值体系和乐观主义人生态度。但也依然有人不爱在人群拥挤的路上行走。

1990年《在路上》又出了两种版本,1990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陶跃庆、何晓丽译本,1998年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文楚安译本。据称,后者为全译本。我们终于得以完整地一览凯鲁亚克这部名作的全貌。然而,与此同时,“在路上”精神经过了1990年代“小资”式的柔性化之后,开始变得亲善起来。这一代人的精神时尚,既不是垮掉和堕落,也不是浪漫和希望,而是混合了波希米亚和布尔乔亚两种文化精神的所谓“背囊族”的文化消费。他们也将

《在路上》奉为精神教科书。“背囊族”行走在康庄大道上,既不是无望的自我放逐,也不是愤怒的精神叛逃,更不是未知的心灵历险。相反,它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结合了旅游、健身、休闲等诸多时尚元素的流行运动。道路成为一种时尚消费品,被“背囊族”的捷足所消费。

1970年代生人组成的麦田守望者乐队,其精神毕竟是塞林格和凯鲁亚克的混合物,另一方面,其演唱风格则像是崔健和“小虎队”的媾合。一首《在路上》听上去就是对崔健的柔软化模仿。从精神柔软化的层面上讲,“背囊族”一代人的生存状态看上去像是“在路上”,而也有人将其本质描述为“在床上”。过一种舒适、慵懒、安全的“床上”生活的同时,又渴望有某种冒险刺激。“在路上”只是其在有安全保障前提下的惯常生活的一次小小的越轨,是为自己百无聊赖的日子准备的一份鲜美的调味品。总体上说来,称得上是一次有益于身心的愉快旅程。小资歌手许巍的专辑《在路上„„》,唱出了这种慵懒中的几分忧郁的情绪。不过,这些歌手的“在路上”主题,虽然损失了“垮掉的一代”的那种痛苦的反叛精神,但尚且保持某种“在路上”的外表,那种茫茫然无所事事的漂泊感。另一种“在路上”却把这种漂泊感也抛弃了,在路上成为追名逐利的奔忙。2006年,中央电视台的“赢在中国”真人选秀节目的主题歌,名字就叫《在路上》。歌手刘欢以其嘹亮的歌喉唱道:“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为不安分的心/为自尊的生存/为自我的证明/路上的辛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在路上 用我心灵的呼声/在路上 只为伴着我的人/在路上 是我生命的远行/在路上 只为温暖我的人/温暖我的人”。这种温情脉脉和循循善诱的励志辞令,包含着成功与财富的郑重承诺。被这种承诺所鼓舞,追逐名利的人们匆匆上路,投入到一场“在路上”的表演当中。在刘欢的清越歌声里,精神的伤痛被成功的承诺所治愈,“在路上”的内在焦虑和撕裂感被修复。表演者实际上是在听从表演和成功的诱惑和召唤,但在表面上装成一副“无为在歧路”的表情,并为自己的姿态所感动。于是,“在路上”不再是一曲无奈和焦虑的哀歌,而变成了一幕热烈的享乐主义的精神喜剧。

在2007年时,当人们开始纪念《在路上》发表50周年的时候,回望半个世纪以来《在路上》所引导的蜿蜒曲折的精神小径,应该是饶有兴味的事情。作为这个纪念的前奏,上海译文出版社在2006年10月推出了由著名翻译家王永年先生翻译的《在路上》的中文新译本。据称,该出版社还有出版“杰克•凯鲁亚克作品系列”的计划。这些出版计划,当然会在读者中引起某种反响。然而,当我们穿过半个世纪的光影变幻而瞩目当下的路标,《在路上》的精神之旅似乎也已经走到了尽头。这些纪念也将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葬礼上的时尚狂欢。《在路上》50年了,凯鲁亚克如果健在,也85岁高龄了。可是他依然很年轻,而年轻的我们似乎早已衰老。

通过查阅资料,我了解到:“垮掉的一代”是出现在美国五十年代的一个作家群体。维系他们的主要是私人的朋友关系,他们的观念不尽相同,但互相影响很深。(现在认为的中心成员是杰克·凯鲁亚克、艾伦·金斯堡、和威廉·伯罗斯。“垮掉的一代”这个词是凯鲁亚克1948年“发明”的,但凯鲁亚克对于这个词的含义要强调的是,处在社会底层,作为异类,潦倒,的特别的神圣性和至福感。凯鲁亚克从来没有让批评家们相信“垮掉的一代”基本上是“信仰宗教的一代”,但《在路上》的任务实际上是在“寻求”,他们寻求的特定目标是精神领域的。虽然他们一有借口就横越全国来回奔波,沿途寻找刺激,他们真正的旅途却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他们似乎逾越了大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他们的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

五.主要体会与思考

生存是什么?生存是——不断从我们身上排除任何会趋向死亡的东西。生存是——对即将就木的人,可怜的人和年老的人毫不留情。也就是一种持续的谋害。尼采在《知识》中这么写。这样,人们的责任其实就是在谋害对方,是一种自私自利的表现。当然尼采的言论并不一定是正确的。但责任看的太重一定不是什么好事。为了获得责任,有的人选择受人摆布,有的人选择一意孤行,受人摆布者若是没得到甜头就逐渐转变成一意孤行者,反之亦然,这就形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不管怎么看都是病态的。所以,我们可以这么看,凯鲁亚克应该是很负责任的写了《在路上》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作品。导致美国出现了垮掉的一代。矛盾的东西总是无法诠释清楚,所以有了《圣经》。

我认为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可以比喻为两种:在一个绝对协调的世界里,一种是被关在笼子里,却饱吃饱住,这是物质的绝对满足;另一种是在笼子外面,但需要冒着性命去未知的领域给笼子内的人和自己找食物,不过他们拥有更宽广的世界,这是精神的绝对满足。《在路上》描述了第三种生活方式,吃饱了从笼子里逃出来,跑去外面送死。吃饱证明你有生活,愿意去送死证明你有理想,既有生活又有理想活着似乎很有意义。但责任告诉你,你的理想是追求第一种或第二种生活方式,这永远是个悖论。你若追求第一种,你的送死显得毫无根据。若是第二种,你又愚蠢到否定自己。所以,大多数人都是不负责任地在为责任埋单,这种压力让活着显得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只是为了消费生命。

《在路上》书中有一句名言:“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这句话充分地反应出了凯鲁亚克对于青春的态度和理解。年轻的心总是不安分的,年轻总想让人感觉与众不同,超凡

脱俗,年轻总 有发泄不完的精力。年轻的人儿总幻想着创造出一番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伟绩。于是年轻的我们开始象夸父追日一样追逐幻想。也许《在路上》根本就不是一本小说,它所有的激动人心之处,只在于它的真实。“远走高飞”这个词,总是对年轻的心有着太大的诱惑,再没有什么比“为所欲为”更令人神往的事情了:半夜搭乘陌生人的汽车,陌生的城镇,新鲜的朋友,彻夜的狂欢,酒精,眩晕,睁开双眼后看见的黎明,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不见尽头的公路,等等,就算是将这一切写下来,也要采取最激烈的方式,而年轻的冲动与热力,就像熔岩一样,从字句的背后,从纸张之下,喷涌而出。对于凯鲁亚克来说,年轻,有什么不可以?年轻,就是用来放肆的!而杰克"凯鲁亚克的幸运在于,他不需要面对年轻之后的事情。看看《在路上》那段忧伤的结尾吧:“„„除了衰老以外,谁都不知道谁的遭遇„„”或者,我们不需要知道谁在年轻之后的遭遇,相比那种没有青春期,生下来就已经成熟,年纪轻轻却已经学会了圆滑世故的人,再激烈再荒唐的青春,也不需要后悔!我们忘记一切,只是想上路,去感受这个真实的世界,那些真实的人,他们各自不同,但都极其精彩的生活,真实地记录下来,或者忘记。世界并不因为我们自由的流动而美好,但我们可以通过自由的流动而美好,但我们可以通过自由的流动来检验和感受这个在我们面前越来越自由的世界。也许自由和真实,才是这本书在中国得以流行的原因。

六.结束语

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在这里我送给我的深圳个人驴行以及临近毕业时一句话:我还年轻,我就要上路。

江城“读寓行”读书实践

活动成果报告

选题类型课外书籍成果名称读《在路上》有感所在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学生姓名余小龙班级学号3700080429成绩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

篇3:读美国小说《小妇人》有感

也有人认为, 美国政治中的平等观念是托克维尔最为奇异的事情, 托克维尔为美国“无处不在的平等精神”叹为观止。

通览《论美国的民主》, 读者不否认托克维尔关于美国的民主、美国的平等的洞见, 我对此也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但我们更想知道美国的民主制度和平等观念是如何产生的?

借助托克维尔的慧眼, 透过《论美国的民主》,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端倪, 这就是我所认为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价值。

《论美国的民主》是在托克维尔游历美国9个月之后写成的, 除了《论美国的民主》这个主标题之外, 给它加一个副标题“托克维尔美国游记”也未偿不可。因为, 托克维尔这个法国贵族的儿子, 听闻了美国的“美丽传说”后, 多么渴望去一睹为快啊!1831年4月的一天, 他来了。正如踏入一个新的地域, 我们首先了解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人民的生活以及历史一样, 托克维尔也是由此为起点开始观察美国的。在《论美国的民主》前半部, 托克维尔用他独到的视角, 为我们展现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特的国家。

1620年, 五月花号的一群人到达了美国这块新大陆, 他们在近岸构筑了一个村落。随着移民的增多, 新的村落出现了。而后, 数个村落结成乡镇, 再后来, 由乡镇组成县, 进而形成州。美国从一开始的村落, 就不像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在国家形成之前的部落那样, 由部落首领导统治, 而是村民平等自治。从而, 造就了美国正式建国后的国家政治活动是“自下而上”的。在自然形成的乡镇组织, 乡镇保持着很好的独立性, 州是不能干涉乡镇本身的事务的, 管理乡镇公共事务的权力被分配到几乎各个公民, 公民通过选举委员行使他们的权力, 共同管理公共事务, 因为“人人都是本身利益的最好裁判者”。乡镇几乎可以说已经完全确立了共和政体。乡镇的政权组织不仅向人民传播自由, 而且让人民享受自由, 并利用自由为其造福。此种自下而上的政治活动, 公民有权自已管理涉及自身的事务的模式, 反而达到一种良好的政治效果。正如托克维尔在书中所述的那样, “在美国, 到处都使人感到有祖国的存在。从每个乡村到整个美国, 祖国是人人关心的对象。居民关心国家的每一项利益就象自己的利益一样。他们以国家的光荣而自豪, 夸耀国家获得的成就, 相信自己对国家的成就有所贡献, 感到自己随国家的兴旺而兴旺, 并为从全国的繁荣中获得好处而自慰。他们对国家的感情与对自己家庭的感情类似, 而且有一种自私心理促使他们去关心州”。

另外, 美国是一个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的国家, 也就没有封建的权贵与贱民, 没有森严的等级体系。北美这块大陆的早期移民接受过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熏陶。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深入到他们的心灵深处。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来到美洲大陆, 贫穷、灾难使得他们更加渴望自由与平等。事实上, 这些移民从一开始也是最“平等”的:他们中没有贵族;他们具有相差无几的文化水平和素养, 相同的宗教信仰, 一样多的财富———可以说正是这样一批经济、文化水平、地位等多个方面最相当的人, 把自由、平等、民主的种子撒播在北美大陆, 进而建起了一个平等的国家。他们视平等为生命, 愿意用生命去捍卫它。这种平等的相对性, 又迫使人们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谁要是破坏它, 谁就是人民的公敌。美国的民主, 是一种由内而外显示出来的力量, 并且固化在每个美国人的脑海中。

在18世纪美国建国时, 全球其他褚多地区和国家仍实行着专制统治的时代, 美国这个后发国家从建国始就已经站在了平等与民主这对“风火轮”上。难怪法国人很嫉妒美国人, 他们认为美国人没有经过流血的革命就取得了民主, 民主对美国人而言简直就像是空气的存在一样理所当然。

而正是因为上述这一切, 才诞生了美国的、独特的民主。同样的法制和民情放在别处也能产生同样的结果吗?托克维尔本人也“很难作出证实的回答”, 因为“至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 产生了类似美国那样的实例”。

19世纪的欧洲, 民主势不可挡, 美国的民主遥遥领先。但托克维尔通过对美国民情、政情的考察, 提醒当时的欧洲, 美国的民主不可复制。托克维尔认为,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都不要放弃完善民情的努力, 也不要放弃以民情来改变、完善和促进民主制度的希望, “我们不能照搬美国人独特的思想和方法, 而应根据上帝和时代为我们规定的社会情况采取自己的方法, 建立我们自已的民主制度。”

中国的民主将朝向何方?这只能由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决定, 只能由在这片热土上生存了数千年、创造过灿烂文明的人民决定。正如托克维尔所说“逐渐发展促进民主的法制, 培育促进民主的民情, 是我们赢得自由的最好手段, 也是唯一的手段”。

摘要:180年多前法国青年托克维尔游历美国, 耳闻目睹了美国初期的社情、政情, 并记录成书为《论美国的民主》。抛开学术价值不说, 该书也是我们研究美国早期历史的宝贵资料。笔者仅从一个视角, 即美国民主产生的基础和过程的角度, 来研读此经典著作。建立美国民主的基础有褚多异于全球其他地区的地方, 这种民主基础的独特性, 成就了美国式的民主。民主不能脱离各国的社情、民情, 故民主具有其独特性, 也不能随意复制。

关键词:民主,基础,独特性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张晓明译.北京:北京出版社, 2012.

篇4:读《美国小说史纲》

新近出版的《美国小说史纲》,是我国外国文学研究中一部完整的国别文体史。从内容上看,该著作无论是远溯布雷肯里奇的《现代骑士》在新世界的萌芽,成为以后各流派小说的滥觞,抑或精当地概括当代名作家海勒和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如何由一个鲜为人知的词语进入美国日常语汇;无论从划分美国小说名目繁多的流派,还是在书后完整列举书中所涉及和论述的美国小说家及其主要作品、重要文学流派及美建国两百年间文学大事年表等,自始至终围绕着小说演化史这条流向饱满、内涵甚丰的纵轴,富有一种整体感。书的编撰形式和内容,都体现了从文体史的角度来评介美小说这一特点,没有太多的波澜壮阔,却不失为一部颇具特色的书。我以为,这部著作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大量有关美国小说研究的信息材料,包括国内同类书籍中未尝出现的对某些作家生平及文学观的介绍。史纲并未象某些文学史那样写得气如长虹,溢彩流光,而是尽可能严格地选取资料,尽量不带偏见地评介某位作家的小说及其成就。所以,至少对那些只能靠译著进行工作的研究者来讲,它是可堪利用的。

单就美国小说发展来看,要从美国文学发展两百年历史中涌现的难以计数的作品中去粗取精,选出有代表性的、艺术成就又很高的作家作品加以评述,绝对不亚于“将羽绒褥塞进鞋盒”(评语家霍夫曼语)的困难程度。《史纲》作者以文体为纲,将涉及的诸多评介对象纳入一个系统,并依据从年代划分的各阶段来分别阐述。在每一阶段又顾及美国文学进程中的特殊规律,将各个时期的主要小说流派作为两百年间小说史演绎的另一重要脉络,把各时期各流派的联系通过作家对它的态度加以确证。这种将小说文体作为文学本体的一种外显形式来加以考察,而不只当成一种“文本”结构(单纯的艺术载体)来进行罗列撰写的文体史,显然在对读者审美活动的把握上也迈进了一步,书中所选作家作品大致在评论界(国外)皆有所褒贬,然而即使当对一部作品的评介出现“扬之者谓可与日月争光,抑之者且不许与狂狷比迹”的情形,著者似乎一概取法一种宽容的包纳百川的方式,并不妄以编撰者自信的个人尺度加以取舍。这种风格在编欧美文学史一类书籍时应予倡导。“任何文学的分期实际上都不会局限于文学史家所划分的阶段”。该著撰写者注意到这一点,并在他这部文体史中辩证地从作家态度的角度探讨某些小说流派的相互继承,及各流派的相互影响,并将这点作为文学现象提出来。

(《美国小说史纲》,毛信德著,北京出版社一九八八年二月第一版,5.00元)

篇5:读《小妇人》有感

这是一个清贫但幸福的家庭,马奇先生、马奇太太和四个女儿。他们一家相亲相爱,但却经历了一些很大,很严峻的考验……

我发现这本尽收眼底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是普通少女的生活经历,但作者却写得很感人。

四姐妹都刻苦钻研的精神,努力完善自己的缺点。

一次,我发现自己有马虎这个缺点,我便决心改正。开始几天,我作业认认真真、一丝不苟,果然,作业全做对了。可是后来几天,我马虎的毛病又犯了,作业会错许多题。也就是说,我放弃了自己的决定,而不重新改正错误。

在自己欢乐中,是否想过有些仍在痛苦与饥饿中。一次,饭店门口有一位乞丐,当他诚恳地向一位先生乞讨时,那人不屑地说:“滚一边去。”乞丐一惊,只好走了。望着乞丐苍老无助的身影,我沉默了,心里为他而感到愤愤不平。

篇6:读《小妇人》有感

第一部分中,本书的重要人物基本上都出场了,对四姐妹的性格也知晓得差不多了,梅格高贵但虚荣,向往奢侈的生活,在去安妮-莫法特家的两个星期里,与那些富裕人家的姑娘相处中,让梅格踏足了名利场,在这一章中,梅格的性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幸运的是,由于从小接受了母亲马奇太太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梅格依然保持着那颗天真、单纯、善良的心,仍然是妹妹们心中的好榜样。接下来就是乔,可以看出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她,乔不喜欢姐姐那种做女孩该有的优雅,她总是十分坦率,拥有创造力,是个对写作非常有热情的女孩,但脾气有些急躁敢作敢为,正是以她的开朗热情的性格,结识了邻居劳伦斯先生以及他的孙子劳里;贝思性格内向,喜欢音乐,她的无私深深地打动了我,她心甘情愿为家庭做贡献,艾美优雅、坚强、乐观、喜欢绘画。这个家庭的四个小妇人个个都是艺术家。

第二部分中,主要讲述了四个小妇人成年以后所经历的事情,由于工作、人生观不同,她们也有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与自己心爱的人度过余生。梅格虽然不能成为她曾朝思暮想的有钱人,却在最吸引她的家庭生活中学习、成长,乔不能如读者所希望的和劳里建立爱情关系,与巴尔教授结为终身伴侣,贝思因的了猩红热,生命短促,但却能坦然面对死亡,她得到了大家对她的爱,艾美在欧洲与劳里相遇,并互相爱上了对方,成为了一个能出资扶弱助贫并可以从事艺术工作的人。

作者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没有华丽的辞藻,讲述了四个小妇人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能过简单的生活就是不简单。简单的词句,却诠释了人间最美好的真情―爱。

本书采用了顺叙的写作手法,使四姐妹的生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读者眼前,传输给读者的也是正能量。尽管四个小妇人也曾犯过错误、失败过、迷茫过,但母亲的循循善诱,父亲的悉心教导,都使她们豁然开朗,我们希望有与父母这样的爱,这是美好的亲情;乔与劳里没有像读者们想的那样如愿地在一起,却让我们知道不能被感情冲昏了头脑,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这是他们之间单纯的友谊。

简单的家庭琐事,四个女孩的成长点滴,演绎了一幕幕富有真情的瞬间,从女孩到母亲,她们迎来了化茧成蝶的美丽。书中还几次出现书信、诗歌,这传递着她们之间的爱。作者在结构上也是安排得十分巧妙,能依次把四姐妹的性格呈现在读者眼前,再围绕这些展开叙述,使这些人物形象鲜明的展现在读者眼前,最后迎来了收获季节,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以温馨美好结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读美国小说《小妇人》有感】相关文章:

美国现代派小说05-01

读武侠小说有感04-24

读武侠小说有感范文06-09

读契诃夫小说有感06-26

读小说家之爱有感06-27

读张爱玲小说有感06-28

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08-06

读卡夫卡小说有感04-20

读活着小说有感700字04-21

读金庸武侠小说有感04-21

上一篇:五水共治动员讲话下一篇:世界名著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