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篇小说《蜗居》有感

2024-05-04

读长篇小说《蜗居》有感(精选9篇)

篇1:读长篇小说《蜗居》有感

正视现实 踏实进取

——读长篇小说《蜗居》有感

文 / 崔美兰

重读《蜗居》,又手不释卷。《蜗居》太真实了,真实让人看了心酸,辛酸得近乎残酷,残酷得让人感到:人生好假,生活真难!

《蜗居》刻画了劳苦大众的悲惨人生,抒发了人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批寒士俱欢颜”的美好愿望。小说里的主要人物并不多,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在城市里苟活的海萍夫妇、不愿苟活却只能当小三的海藻、有家室却不甘于平淡生活的国家干部宋思明。书中人物都很难用简单的是非曲直来判定他们的选择是否值得称许,因为每个人的心态都或多或少的被扭曲,不仅仅是生存状态,也包括社会环境、情感和价值认知。

《蜗居》的故事在制造一种“道德批判”的意识。在《蜗居》中,主要展示的是海萍和海藻的命运,恰好分别对应了资本的自私与温暖两个层面的品格。海萍要买房子,狂热地算计自己的生活、毫不留情地抛弃了温柔浪漫的想象、以尖牙利齿的方式对待任何影响自己赚钱的行为……海藻则扮演姐姐苦难的解救者,并且在这种解救的过程中,被宋思明的深挚情感与夺人风采所感染。

人们常说:女孩子要富养,性格才能高贵,这是一条硬道理,郭妈妈明白这个理,但她不明白,富养有时和钱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在于是否给予女儿足够的关注。从小到大,每次海藻犯错,挨罚的都是海萍!对海藻的不关注成了她钦慕虚荣的恶果。女孩子在成长时是要比男孩精细很多的,如果家长不能令她感到受宠,她很容易敏感自卑,潜伏下自轻自贱的性格。小说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家长对独生子品德教育的失败!

“方向比能力重要,结果比过程重要。”这是《蜗居》的一句台词,要证明一个真理:或方向或结果的正确性。有的只需一段时间就行,有的则需要用毕生的经历,可有的真理需要若干代人的接力实践。让其中的一代人诚服,那只能是无条件地服从,是盲从,其实是违背“实践标准”的。一代人或者某个人无力证明一个宏大的真理,那么方向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远大的目标就虚无漂渺了,大家只需抓住自己有限的时间,实现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急功近利就成了很多人必然的选择。

《蜗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不动声色地展示了一种悖谬的现代城市生存逻辑:越是拥有资本或者资本的支配权,就越是可以具有性格的魅力和生动的感情;反之,越是被资本挤压,就越是丧失作为“人”的各种美。一句著名的歌词: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哪一个更重要?轮到你回答了,你已无路可逃了。这句歌词道出了《蜗居》中人们艰难的生存状态。

关于这部作品,各种评论很多,正面的反面的打得不可开交,甚至电视剧一度被停播。看《蜗居》重要的是关注这部作品要表达的主题或现实,而不要总断章取义地揪一个点。每个时代的价值标准、道德标准都有很明显的时代痕迹。可叹人生短暂,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就是一个人的全部,作为一个人,无法选择,但如何活在当代,怎样定位自己的价值、道德标准却可选择,就像要想获得真善美就要揭开假丑恶一样,从而都能留存一些真、纯、善的品质,提炼总结一些思想智慧和生存哲学,这才是支撑人类延续的根本。

《蜗居》的最后,虽然从道义上应景了当代的核心价值观。作者似乎从血淋淋的写实中贴上了道德标签,想呼吁:“二奶是没有出路的”、“贪官是没有好结果的”、“老实人是不会吃亏的”,但多少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希望借此让崇尚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人们去抽刀断水,这是不切实际的,因为现实生活中的善恶之果并非如此分明。也许看过之后,一些官员会在宋思明的基础上更加高超玄妙,更多没有工作出路的女孩从内心深处渴盼着“立交桥”,更多的海萍苏淳式的普通人更不甘心垦荒式的奋斗与努力。但《蜗居》时时刻刻在提醒刚刚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大城市的生活中四处漂浮着不合理的欲望,不可能带来理想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质朴、单纯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谛,正视现实 踏实进取,寻找并尊重各个阶层有不同的幸福感。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价值理念。我相信:人民会越来越富裕,但有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将高贵、忠诚、踏实、理智的价值理念给予当代,再传给下一代!

篇2:读长篇小说《蜗居》有感

最近看小说《蜗居》,因为它联系生活比较紧,故而颇有感想。小说讲述了海萍与苏淳的买房奋斗史,同时也因为房子让海藻沦为小三的悲剧故事。小说始终贯穿了房子这一主题,真切的反映了现实生活,引人深思。

房子是社会发展的象征,是人类文明的有力物证。生产力的发展使我们走出了山洞,建起了自己的房子。房子建起来不要紧,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不少麻烦:最初生产力比较底下,因为盖房子引起不少伤亡,就那金字塔(死人住的而已,应该也能称得上房子)来说吧,用了10万人,却死了8000人;后来,生产力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的欲望却没有满足,为了追求好的房子都拼命地挣钱,为官者贪污受贿,为商者尔虞我诈,为民者亦斤斤计较;现在,房子挺多可人口又来了个大爆炸,人们为了争安身之所,于是上演了蜗居的这一幕。这样看来,人类的发展让人类走上了文明的道路,但是所谓的文明也不过是人类在往自己脸上贴金罢了!

现在的人在房子的问题上可能会遇上几个问题。第一是工资太低,收入微薄。究其原因吗?其实也挺简单,因为很多人一毕业就想结婚,一结婚就想到买房子(现在的人都很现实,不愿意裸婚,所以牛郎织女的故事在现在没有重演。偶尔蹦出几个理想主义真,也都在父母的压力下,向现实妥协了。)在这个人口密度极大地国家里,房价没有最高,只有更高,不断地更高,越来越高,收入与房价一比就显得更低。所以哪怕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哪怕是月薪上万,在人们眼里也只是微薄的收入。更别说那些普通学校毕业的学生了!(收入其实与房价并没有关系,收入低是能力不够,幸运之神没有青睐。这里是从侧面分析收入低的问题。)第二是房价太高,并且不断地提高。本来看好的一套房子,首付只要20万,于是夫妻俩拼命工作,省吃俭用,两年后好不容易攒够了20万,回头一看,首付变成40万了。以前的努力虽说并没有白费,但就这套房子来说,的确是做了无用功。挣钱的速度或许永远也赶不上房价涨的速度。第三东凑西借,我有能力买房子了,但却没有人卖(开发的地方比较少或者没有合适的房子)。所以,买房子不光得有钱,还得等待时机。时时留心,处处留意,一旦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房子便求爹爹告奶奶的去买。运气好没买上,运气不好就买上了(我总认为这样买房子很吃亏。因为你对行情不了解,这样轻易地就买上了,比别人多花多少钱就不得而知了。比如说一个农民与一个市长都想买房子。农民买房子可谓是诚意可嘉,N顾茅庐,鞋子都磨破了几双。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花了40万在郊区买了一个六十平的房子。市长就不一样了,他坐在办公室里,这时房地产的老板打电话来了,说:市长啊!我开发的一处地方,位于市中心,这有一套三室一厅,别人要80万,你就给50万吧!“50万那?我现在只有四十万啊!”市长这样说。“那好吧,就四十万吧”就这样市长也同样买了一套房子,同样40万,得到的房子却不一样。虽说房子是因人而异,有些人偏偏喜欢住郊区,但是房子的价值的确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无论如何也得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地位低的人就是一头肥猪,永远只有被宰的份。)这只是我认识到的问题,真正地问题或许比这还要多!

问题显然是存在的,可就算是这样,一代代的年轻人还是义无返顾,不买到房子誓不罢休。不论是自己想买还是父母逼着他们买,总而言之,他们是为了买一个居住场所。但如果仅仅是为了居住,那我看他们也没有必要买房子了。房子不仅是给了自己一个居住场所,还能给自己及家人带来安全感,家是心灵的港湾,可是如果一个家没有一个安稳的住的地方,这似乎就不像一个家。毕竟在这个充满变化的社会里,有一个栖息之所会让人觉得心里踏实。但这也肯定不仅仅是因为安全感,如果仅仅是因为安全感,那农村人也就没必要买房子了,农村的房子完全是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了,没有必要非得在大城市里买了。人们所追求的还有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生活交通的便捷,还有灯红酒绿的娱乐场所等等……

看来买房子的问题虽然多,但也是必须要买的。但是,我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有些人非得刚刚毕业就奋不顾身的去买?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看成是一天,人的平均年龄是80岁的话,那么你刚工作的时候(20多岁)也只是一天的早上九点多的时候。想想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从早上九点多开始一直买到下午三四点才有了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等到那时,回头想想,原来我一生的美好时光都浪费在买房子上了,那时多么可悲啊!

其实,人生最终的结果无非是死。人生的结果我们既然已经知道,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们改变不了结果,何不让这个过程更彩一点呢?我们是在是没有必要过这种教条化的生活———出生,上学,工作,买房,结婚,生子,让孩子上学,让孩子工作…….真的没有必要。我喜欢说这样一句话:如果人人都一样,这个世界也不能称之为世界。毕业之初,是我们刚刚接触社会的时候,此刻,我们人生的太阳也才刚刚升起,毛泽东说过,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怀揣着梦想呢?

细细想来,我们中的很多人,从六岁到十八岁完全是应付考试而学习的,在这个本该学习做人做事的时候,我们却只为了考试。上了大学之后,我们才真正开始学习做人做事,可这短短的四年的时间真的能让我们事事通晓,人情练达吗?进入社会以后,我们难道不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吗?然而,很多人似乎都被社会同化了一般,为了一套房子放弃了很多可以成功的机会。但是,就在他们放弃这些机会的时候,却又很多人也因此而取得成功。小巴21岁从某学金融系毕业。在大城市找不到工作,他于是回到老家省会的证券公司当一名普通员工,1年以后,蚁族小巴遇到喜欢的姑娘小苏,于是向她求婚。小苏问他房子怎么办?他说我才工作一年,加上大学时候赚了点钱,大概攒下来10万多。我给你两个选择,1是花这笔钱在当地买个小房子,2是让我去投资,过几年买套大的。小苏说好,我相信你,我选2。于是小飞和小苏租了个两房一厅就结婚了,房子真有点破,晚上还能听到天花板的老鼠在开派对。第一年他们生了个女孩,他们没买房。结婚4年后,小巴的事业终于有了点起色,他成为一个投资公司的合伙人。第6年的时候,他在新的公司站稳了脚,收入也开始稳定起来。他花了大概30万在当地买了套一般的房子,全家搬了进去。32岁的时候,小巴终于赚到了自己的第一个一百万,虽然朋友们都住上了更好的房子,这笔钱他也不准备用来买更大的房子,他想继续做他的投资生意。

也许你觉得这个故事不是事实,也许你感觉这即便事实可小巴的成就也不大,人微言轻,没啥说服力。可是,我想说的是这的确是一个事实,故事中的小巴就是巴菲特,小苏就是苏珊。巴菲特于1951年毕业于某名牌大学。1952年他遇到的苏珊,并且爱上了她。苏珊支持他的投资。

1952年蚁族巴菲特裸婚,与老婆苏珊租下两房一厅

1953年他们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

1956年,租房子住4年后,26岁的巴菲特成立巴菲特联合有限公司。

1958年,投资开始稳定获利,他花了3.15万美元买下了位于奥马哈的一座灰色大楼,至今住在这里。

1962年,他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百万。

2008年,财产620个亿,世界首富。

当我读到这个故事时,我就越来越感到那些不见房子不嫁女儿的人是多么无知,那些在人生最值得追求梦想的时候,却偏偏让一栋房子成为自己成功的瓶颈的人和那些没读过书的人有什么区别(或许还不如那些没读过书的人呢,刘邦斩白蛇起义,人家尚有胆量准求自己的理想)。

吴仁宝冒险搞企业,带动华西村走上富裕,人家没有在该追求梦想的时候买房子。

鲁冠球从一穷二白起家办厂,人家也没有买房子。

马化腾五人凑钱办起了腾讯,人家没有没房子。

陈天桥,炒股赚了50万,人家创办了盛大,没有买房子。

比尔盖茨,毕业之后创办了微软公司,人家没买房子。

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有多少人认为有房有车就是成功。但是,这些真正成功的人却不是通过买房买车来决定的。

追求自己的梦想。当然房子也是梦想的一部分,但是海萍那种追求房子的奋斗史,是不是让人觉得太可悲了呢?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买不起房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在这样一个社会里,可以买的起房子的毕业生有两种人,一中是由于夫妻双方父母的协助,由于是父母的资助,在经济上多少有些不独立。第二种人是学校里比较优秀的人,出来后工资很高,而且提升空间很大。(在金工实习的时候,我惊叹于那些工程师制造出的那些精致的工件,对那些机器的精密深深地着迷,于是我突发奇想,希望以后可以有一家自己的工厂,这样不仅可以赚到钱还可以经常与这些东西接触。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中好好学习专业知识。这样凭着我的专业知识,二哥的口才,还有大哥多年对公司的掌握,我们三个或许会成就一番事业。现在看来实在是可惜啊!因为你们俩恰好就是上面的这两种人,你们不可能和我一起,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这点梦想也有可能破灭。)

人生苦短,我们有何必尊奉教条主义呢?一旦,我们有了房子,我们的一生也就定下来了,有了房子,我们就有了生孩子的资本,当然,这样也挺好的。可是,我们何必过早的框死了我们的人生呢?做儿子的责任还没有尽到,就得担负起做父亲的责任。

人生有两个坟墓,死后的自不必说,房子就是活着的坟墓,没有房子,全天下都是我们的,你想住哪就住那,有了房子之后,只有哪一个角落是你的了。

篇3:读长篇小说《蜗居》有感

关键词:《蜗居》,海藻,人性的矛盾冲突

小说《蜗居》是女作家六六的一部情感作品, 借买房故事吐露了当前都市人群面临的普遍困惑, 不仅是来自房子、工作的物质压力, 更多的是婚姻、情感上的精神压力, 都市白领情感上的苦闷焦灼在夫妻情、母女情、姐妹情、恋人情、婚外情中都得到了透彻的展现和诠释, 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现实生活中人性的善与恶。小说内容涉及贪污腐败、房奴、夫妻关系、婚外恋、打工族、“负翁”等当下最值得关注的话题。通过现实手法, 小说真实地塑造了丰富多元的人物形象, 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在众多角色中, 郭海藻无疑是最能展现人性矛盾的人物之一。她大学毕业, 年轻靓丽, 频繁跳槽, 是一个简单善良的人。和普通女孩子一样, 海藻也熟知各大品牌, 也爱吃哈根达斯, 但却因囊中羞涩而舍不得买。经历过这种煎熬和青涩之后, 她在可以挥金如土的时候, 就显得无所顾忌。从父母违反计划生育让她来到这个世界开始, 海藻就知道自己是多余的, 因为姐姐郭海萍的坚决而留下了她, 从此, 姐妹俩的关系比手足更甚。海藻在工作中会因

在吴奔星的《虚实美学新探》中, 作者再次指出:“在诗的领域里, 既不要厚今薄古, 又不要厚古薄今。新诗与旧诗只是形式不同, 而在内容上, 都是可以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的。从形式的可持续发展看, 新诗与旧诗的形式也是会随着内容的丰富多彩而创新变化的。”[3]P123

吴奔星在主张诗歌要注意新意的同时, 侧重情感的抒发对形式的突破。他在评价海笑的诗时就认为诗歌有时看似不合平仄规律, 实则是“感情突破了格律, 如过于讲究格律, 岂不限制了感情。”[3]P100可见, 吴奔星对于诗歌的形式美的追求是与其情感的真实感受紧密联系的, 吴奔星诗美的核心内涵就在于情感之真之善。

诗美不美, 既不在华辞丽藻, 更不在宣扬什么哲理, 侈谈什么深度, 主要在于诗人的感情是否真实, 是否善良。只有真的、善的感情, 才能产生美的艺术, 展现诗的形象美。[8]P109

吴奔星的旧诗, 能够将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融入个体生命体验与形象塑造之中, 显现出超越时空的深厚意蕴, 达到了诗情与诗美的双重并奏, 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生命意识、人格魅力及其诗歌的外在美与内在美。

为不堪重负而主动离职, 但却在与男友小贝的甜蜜感情里保持稳定, 没有丝毫异心。由于工作关系的相识, 金钱债务的压力, 海藻陷入了和宋思明的暧昧关系之中, 不知不觉地依赖起奢侈生活的腐蚀和激情四射的诱惑, 直到无法自拔地伤害爱人背弃承诺。郭海藻从一个单纯善良的小女孩变为一个无助堕落的小情人, 再蜕变为一个伤痕累累的单身母亲, 人性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

这个老套的故事情节原本没有悬念, 但可贵之处就在于小说里的人性凸显, 寥寥数语就能一语中的地描绘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通过都市生活的真实写照, 说的就是身边事、周围人。书里书外, 每个人既演绎着现实生活中的“本我”, 客观上又在扮演着生活舞台上的“超我”。

一、房子·枷锁

人性就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曾给出定义:“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承载着社会关系的外衣, 势必要把人性复杂化, 因为人是一种能动之物:他可以通过到自然界中去选择和寻找幸福, 也可以通过自身能动本能, 创造和毁灭幸福。海藻就是在这种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一步步地走入自己挖掘的爱情坟墓。这种矛盾和冲突蜗居在房子的外壳下, 因为房子把不同阶层、不同性别的人通过直白赤裸的利益关系联系在了一起。

故事发生在上海, 一座沿海开放城市, 有参天的明珠塔、气派的大剧院, 当然还有众多的商场超市。在要强的

吴奔星先生“以其‘声隆隆’的诗作, 毕生歌颂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3]P345更以他70多年的诗歌创作验证了这一原则, 即“诗是自我生命的独特存在方式, 是生命的语言象征”。[10]P101

参考文献:

[1]吴奔星.诗美鉴赏学.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3.

[2]谢冕.谢冕论诗歌.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

[3]吴心海编.别———纪念诗人学者吴奔星.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刘小枫.诗化哲学.山东文艺出版社, 1986.

[5]晏明.夕阳美过朝霞———记老诗人、诗美学理论家吴奔星教授.新文学史料, 2005, 4.

[6]吴奔星, 徐放鸣.沫若诗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7]汪辟疆.汪辟疆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8]吴奔星.虚实美学新探.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0.

[9]吴奔星.吴奔星新旧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0.

[10]张德厚.新时期诗歌美学考察.北京大学出版社,

海萍眼里, 家乡的土气和这里的洋气不可同日而语。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女人的吸引是致命的, 这不仅关系到自己这一代人的生活质量, 更关系到下一代的成长环境。所以, 海萍在大学毕业后毅然决定和丈夫留在这个喧嚣的大都市。一座城市表面的繁华背后是无数人的平庸, 要想真正地融入它, 变成它的一分子, 首先必须拥有一个属于这座城市的建筑———家。安居才能乐业, 海萍像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一样, 加入了“准房奴”的行列。可是“攒钱的速度永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 “房奴”们无奈:“如果30年还完贷款, 利息都滚出一套房子来了。”梦想被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无情地打击着, 现实的压力又一次次催生着梦想, 周而复始, 人性就在来来回回中分崩离析。贫贱夫妻百事哀, 海萍的生活点滴总是不间断地刺激着妹妹海藻还不成熟的性情。她似乎看到了多年后又一个海萍———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 一个不得不为生计奔波的怨妇。更重要的是, 海藻感悟到了房子的双重含义———既是安身立命的场所, 又是埋葬爱情的坟墓。海藻想力所能及地帮助姐姐和姐夫渡过难关, 但她又不愿意重蹈姐姐的覆辙。因为人性生理层面和心理层面的自然属性中“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 人类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 海藻的心理底线也在一步步地退却。

恰巧在这个时候, 宋思明不失时机地出现在了海藻的身边。这个功成名就的中年男人成熟儒雅、呼风唤雨的气质足以让任何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叹服, 何况是年轻的海藻。说宋思明是补偿自己逝去的青春也好, 在追逐年轻的感觉也罢, 看到海藻的第一眼起, 宋思明就和这个女孩子开始了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纠葛。青涩的小贝虽然能给予海藻单纯的幸福, 却不能给予她救急的钱物和社会关系。海藻无意中向宋思明说出姐姐海萍生活的窘况, 宋思明恰巧找到一个情感的突破口接近海藻。海藻知道为情人的难, 一再好意拒绝, 可当现实生活的残酷时不时幽灵般地出现, 搅得她心烦意乱之时, 她的心底总有一种被需要的关怀。一次两次的主动拒绝似乎还证明着海藻内心的干净和透明, 但第三次的主动开口已经让她渐渐开始体会到罪恶的暧昧, 思想情感也开始有所转变。终于, 在一次不情愿的应酬中, 宋思明解脱了海藻的身体, 却束缚住了海藻的灵魂。海藻人性中的负罪感让她发誓要与宋思明断绝关系, 可当蜗居的重压再次袭来时, 她终于心甘情愿地投入了宋思明的怀抱, 并真正爱上了这种水中花镜中月的虚幻孽情。人性的能动性看似在追求幸福, 只是她走错了道, 在一条不归路上越走越远。

二、情欲·人性

《蜗居》无论是小说还是后来被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 都会让人产生疑问:这样的作品有什么意义?宋思明真的爱海藻吗?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人们关注的社会焦点和热点越来越多元化。雷达在《文学曾活着》中说:“说社会的热点决定文学的热点是一点也不错的, 当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人际关系的准则、对生活的理解、特别是紧紧控制着人们的意识和精神的东西改变了以后, 文学的观念、功能、审美时尚、主题选择、接受方式就没法不改变了。”看完《蜗居》, 一些人仅停留在“小三”的噱头中, 可看完后又觉得心底隐隐地痛, 这正是创作者从人性的角度讲述了这场爱情的悲剧。

如果说宋思明和海藻一开始的情感只是需要和被需要的关系, 那么在不断的相处和矛盾中, 逢场作戏变成了假戏真做。色易守, 情难防。人性的双刃剑总是在生活中伴随着喜悦和痛苦的交替越加锋利。

小说中宋思明和海藻的激情戏毫不避讳, 但这并不是作者的卖点, 原本香艳的情节在读者看来, 充满了煎熬和痛楚。人们似乎看到了海藻思想元素的转变, 张爱玲说得不错:“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宋思明从占有海藻的身体开始, 慢慢侵蚀着海藻的灵魂。当半推半就地上了宋思明的床时, 海藻痛恨宋思明一步步引自己入围, 但当她从宋思明那里拿走给姐姐应急的钱时, 她心理平衡了, 交易来得如此简单坦然, 双方各取所需。海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因为她这样做不仅仅是满足自己的虚荣, 更是为帮助姐姐摆脱窘境。姐妹情夹杂着婚外情, 让海藻越来越迷失在人性善恶的边缘。宋思明可以给海藻除了名分以外的任何东西, 当然在情爱技巧上也给予了海藻小贝从没给过的经验。从小说中为数不多的几场情欲描写中, 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感受到两人角色的不同, 这也是海藻不同阶段必需的心路历程。孙先科在《颂祷与自诉》中说:“典型形象, 既要描写人的横向的现实社会关系, 又要描写纵向的文化关系, 还要挖掘人的心灵这口‘深井’。”海藻从开始的单纯可爱的女大学生, 到最后甘做破坏别人家庭的“二奶”, 如果没有中间的过渡环节, 很难让读者理解。

海藻和宋思明的第一次只能算是性交, 没有前戏、没有铺垫, 完全处于被动姿势的海藻是否能够在这种虐待式的性交中获得快感, 读者无法判断。但随后海藻为了姐姐, 迫于生活的压力, 接受了宋思明的帮助时, 他们的第二次就是做爱了。精神分析学派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本我包括所有原始的遗传的本能和欲望, 其中最根本的是性欲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追求满足, 无视社会价值。女孩子的矜持让海藻不愿主动出击, 当接到期待已久的电话时, 她的心底涌起的一丝幸福感远远大于负罪感。当她觉得自己可以像女间谍似的在宋思明和小贝中间周旋时, 她沉醉在自己编织的爱情谎言中, 情感的天平随着情欲的加深日渐倾斜。

海藻从一开始的寝食难安到心安理得, 再到主动寻求, 这种情绪的转变告诉读者, 海藻已经蜕变了, 从社会的人蜕变回了生物的人, 尽情地享受男女肉体的交融给她带来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快感。性的危险源于性所制造的巨大快感, 这种快感具有如痴如醉的效果。人们可能疯狂地追逐这种快感, 甚至不惜冒犯既定的社会秩序。与小贝分手后, 海藻更是毫无顾忌地住进了豪宅, 过着衣食无忧的“二奶”生活。在这个残酷的城市里, 别人用一辈子的心血取得的成就, 海藻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 因而她迷失了自己。在宋太太第一次告诫她“好自为之”的时候, 海藻尽管也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甚至在小贝面前发誓永远不见宋, 但在经历种种不信任的委屈之后, 她和宋思明的性爱更加疯狂并伴随着报复的快感。生活的变化又把海藻不得不推到宋思明的面前, 于是, 这次的情感比上一次更加坚决。他们的爱正发生着质的不同, 从生理到心理, 两人终于结合了。也正如宋思明一开始的要求, 自己像蛇一样, 不仅通往海藻的身体, 更要朝她心里钻。

为了让这个故事更加真实, 作者不失时机地交代了海藻的身世。父母都不在身边, 姐姐和姐夫为了生计, 不可能一步不离地跟着妹妹。在人情冷漠的都市里, 宋思明长辈般的细心问候都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海藻, “权势是最好的春药”, 宋思明让海藻觉得他是无所不能的圣人。

悲剧的人生, 美好的人性

———简析福贵和玛蒂尔德的命运

郭言霞

(开封教育学院中文系, 河南开封

摘要:福贵是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长篇代表作《活着》中的男主人公, 玛蒂尔德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名作《项链》中的女主人公, 两个人物形象所属的国别不同, 产生的时代不同, 人生遭遇不同;面对无边的人生苦难, 二人的人性遭受锤炼, 从而使人性的光辉得到最大限度的绽放。

关键词:福贵玛蒂尔德悲剧厄运人性

一、悲剧的人生

余华, 中国当代作家, 代表作小说《活着》发表于1992年第6期的《收获》杂志。余华因这部小说在国际上获得了许多美誉, 并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活着》讲述了一个令人悲叹的故事。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 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 父亲也因此而去世。穷困之中, 福贵幡然醒悟, 因为母亲生病他前去城里求医, 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去当了壮丁, 后又被解放军所俘虏, 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 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 但女儿不幸得病成了聋哑人, 所幸儿子机灵活泼, 一家人重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然而, 真正的悲剧才开始渐次上演。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 最后死在福贵的怀中;儿子有庆因为县长的老婆生孩子难产需要输血而去献血, 全身的血被活活抽光;女儿凤霞又聋又哑, 嫁了一个好丈夫二喜, 却因为生小孩难产而死;女婿二喜因建筑工地失事而被两块水泥板活活夹死了;最后只剩下小外孙苦根和福贵相依为命, 可苦根最后也因为吃了半锅豆子而撑死了———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的死亡撕扯得粉碎, 小说末尾, 只剩下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居基·德·莫泊桑,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项链》刻画了一个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因迷恋虚荣浮华而不幸背上十年债务的女性玛蒂尔在海藻心中, 一种虚荣也好、依赖也罢的复杂感情油然而生, 她甚至不惜做未婚妈妈去报答宋思明。宋思明对海藻是有情有意的, 他到死都以为海藻的第一次是属于自己的, 所以他极力地尽义务去帮助海藻, 甚至最后留给她一大笔钱, 让马克带她和“孩子”去美国。宋思明的多情不仅葬送了自己, 而且伤透了家人, 更让海藻不断挣扎在人性善恶的边缘, 让她失去了小贝, 失去了孩子, 甚至是做母亲的机会。有读者惋惜, 关键时候没有人去告诉海藻如何选择。这正是海藻遵从着自己的心, 以人性最原始的心理变化对待着身边发生的一切, 结局是凄凉惨烈的, 却又是发人深省的。只是不知在现实社会中, 有多少人像海藻一

德。因为项链的“捉弄”, 她由衣食无忧落到贫困潦倒的境地, 美丽的容颜也随之消失殆尽。

故事的主人公马蒂尔德美丽动人, 由于出身的贫寒, 她嫁给了一个普通的小职员, 但她生性渴望过上奢华的生活, 并且时常为自己的外貌和所拥有的穷酸生活不成正比而苦恼, 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似乎要改变玛蒂尔德的窘境。她在教育部供职的丈夫得到了一张教育部长的晚会请柬, 这是一次接近上流社会的绝佳机会, 玛蒂尔德为了能够体面地参加这个晚会, 花费了不少心机并且借了非常有钱的好朋友佛莱思节夫人一条钻石项链。晚会上, 玛蒂尔德果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 但晚会后为了避免被人撞见尴尬而仓皇逃跑, 回到家才猛然发现项链不见了。多方寻找未果, 无奈之下, 夫妇两人心痛地借下高利贷买了一挂一模一样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项链还给了佛莱思节夫人。从此玛蒂尔德的命运一下子陷入骇人的困境之中, 但玛蒂尔德英勇地拿定了主意:偿清所有的债务。玛蒂尔德亲自洗衣、买莱、打水、倒垃圾、洗碗……十年之后, 终于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为此玛蒂尔德也变成了一个平凡的妇人, 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过着最艰辛的日子。后来有一天玛蒂尔德和好朋友佛莱思节夫人相遇, 她勇敢而自豪地走上前去和依然美丽的好朋友打招呼, 告诉她事实的真相, 可得到的回答却是那串项链是假的, 最多值五百法郎……

比较玛蒂尔德和福贵的一生, 两者总体上有很多相似, 两人的遭遇都充满了偶然和戏剧性, 人生无疑都是悲剧的。曾经大富大贵的福贵, 在吃喝嫖赌的花天酒地中改写了自己的少爷命, 变成了社会最底层落魄潦倒的草根农民。应该说在输光家底之前福贵确实是“有福”的。而玛蒂尔德的一生, 在参加舞会之前, 生活尽管贫穷但却还算衣食无忧, 是正常平静的, 厄运从丢失项链开始。那就是玛蒂尔德尽管生活质量不能和福贵媲美, 但在本质上两人是一样的:生活安逸却都不知道珍惜。如果说还有一点样, 忍受着善与恶的艰难抉择, 在不断的诱惑和迷茫中让自己的心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六六.蜗居.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

[2]雷达.文学活着.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3]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4]孙先科.颂祷与自诉.上海文艺出版, 1997.

[5]徐光兴.中外电影名作心理案例集.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篇4:读《应律·小说卷》有感

最初知道老师,是我的家乡一位本土作家,刘中桥老师,让我代问他好!当然这个问好带了好几年才带到。也许是机会不合适,也许是各自忙碌,有时候碰面又忘记了,虽然这样,蔡应律老师的名字也在心里烙刻,痕迹越来越深,抹灭不了。

和蔡老师的接触不多,短短几次,不能说了解,只能观其形不卑不亢,品其性脱俗优雅。炯炯有神的眼睛闪烁出智慧的光芒,包含着,正义勇敢,不畏强权恶势力。腰板儿挺得很直,犹如军人出生,伟岸的身躯,仿佛青松。雪压不倒,风雨不折。笑声爽朗,心底磊落,无怨无悔于天地间。更是充满了力量和阳光。不是阳奉阴违,不是柔弱无能,不是玩弄心机的人。相由心看,这是一颗有着血肉,有着善良,有着爱恨分明的心。这颗心非常非常强大,没有一些文人的酸腐,无病呻吟,牵强附会,也没有高人的故弄玄虚,夸夸其谈。有的是知识的积累,人生阅历的丰富,淡看云起云涌,笑谈山水,蔑视人间苟且之人,不齿之事,敢做敢为爱恨分明。

对于蔡老师这样的评价,不为过,甚至于还有不及。读他的书就会明白他的好,他的勤奋,他对艺术的执着,以及对生活的执着,对艰难困苦的不屈不挠,对善良的百姓阶级充满了满腔的同情和爱怜。

他众多的文字里,我先看的是小说。虽然是小说,却有着他一路走来的点滴浓缩在文字里,他的所想,所感,所爱,所恨。无不一一展示在我的面前。那些文字组成的画面,没有过多的渲染喧嚣,没有深刻的为写而写,但是一篇篇的读来,一种质朴更显诙谐的手法在描写无奈,心酸。读后心头留存别样的滋味,令心久久难以平息,一直萦绕在故事的那些情节里,很久自拔不了。

那篇《国庆·两天假》我是看了两遍,虽然就是写普通的两天假,一对新婚夫妇,想要团聚这么一个事。蔡老师没有像有的作家,大写特写,思念,想象见面时的情景,多么激动,多么彻夜难眠。而蔡老师只是分以A,B,A1,B1场景来写,犹如两条平行的轨道,对向行驶,没有交接。女方准备了一只肥鸭,在四等火车站,等那缓慢拥挤的火车.好不容易车来了,上车了,拥挤,肮脏,被列车员拧死的肥鸭,她只是想忍住站立不稳,忍住污秽空气。心里一只想不一会儿,烧鸭子就可以红烧好摆上桌,他们一起享受美味,享受相聚,享受这假期的美好。那时候的火车那肮脏,那拥挤,那污浊的空气,是如今人难以想象的。

男方也在收拾圆桶包,准备奔向女方的学校。那是我们孩提时代最流行的一款时装包,能相像那包的模样,也能想象匆忙的把一些衣物,塞进包里的毛躁模样,马不停蹄的赶往火车站。可是彼此都到了彼此的驻地,却不见彼此,一阵慌乱的急切寻找后,彼此已然明白,他们双方都在赶往对方的地方。就只有两天假,就只有那么一趟车,于是彼此在彼此的驻地守着失望,失落,无奈懊恼,过了一天一夜,第二天又彼此赶回各自的单位,这个假期两天算是,赶路结束了。

这个故事的主人翁是遗憾的,看的读者是遗憾的,也是唏嘘感叹的。这篇作品写于八十年代,那时候没有如今的网络信息,通信都不发达,这样的遗憾在今天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而那样的事情如今听起来确实笑话,那样的年代已经离我们而去,而今令人有些匪夷所思。但是它却真实的存在过,令我看后扼腕感叹,造物弄人啊。

还有一篇《深山里的喜事》,那喜事是多么悲伤啊,陈规陋习举不胜举,男方家要承受巨大的精神,经济压力,特别是女方因为男方忘记带盐巴去,满桌佳肴无盐无味,伴着挑衅,讥讽和作弄。

就是这样的旧风俗,姐姐丝丝结婚那晚,因为相信起床穿了男人的鞋,以为以后的日子就不会被欺负,被躲在门后的婆婆看到了,立即喊人来将丝丝,惨无人道的暴打了一顿,就因为这样的婚姻,演变成了两大村落的战争,导致于他的父亲,一个外地人,有些科学常识的匠人,如此殒命,丝丝就此残疾,那婚姻不由得她们自己做主,那是家族村落的婚姻,深深感叹之余是酸楚,我沉沉的发出了一声声长叹,可悲啊,愚昧啊,那是什么世道啊!

笔墨细腻刻画每个人物的形,心,活动,场所,情节,无不引人入胜,看得心跌宕起伏。仿佛我就身立其中,吃着那无盐的菜,陪着藤藤几娘母悲戚的哀嚎,也仿佛我陪着新娘骑毛驴,到了夫家门口,没有进门钱,被娘家人拦着不准进。更有的是女方送亲客人那一桌的荤菜里,发现有块肉上有猪奶,女方哄闹着,要说法,要赔罪,要换一桌菜,正在不可开交的当口,藤藤上来一口吃了那猪奶,看到这里,仿佛那猪奶皮味还在我的口里,有些嚼劲,有些恶心,嚼到后来没有盐味,有些吞咽不小,却又不敢吐。

进洞房了,被人拦着需男人先进洞房,估计谁先进,谁不会受欺负的说法吧,夫家表嫂非要已经进去的藤藤出来,两个人一起进,藤藤对表嫂的抢白,让表嫂的脸红一阵摆一阵的不快表情,容易令人想起尖酸刻薄的小市民。一幕幕的在文章里闪现,我想要拍成电影不会比红高粱差,还没有那么粗俗不堪。蔡老师的文章难能可贵的,在当今盲目追求读者量,追求书畅销的当下,尤其小说中,不管不顾的加入了很多色情描写,尤其农村乡土题材文章或者故事。很多人迫不及待的看,看了就看了,那些粗陋的东西很难留存于世。首先那些描写难以面对我们下辈,再下一辈。这是我特别喜欢蔡老师的书之一,纯文学的描写。

那一篇《家当》,我一直觉得好像写蔡老师的童年和家世,那个和爹坐在滑竿上的男孩儿犹如地主少爷一样的孩子就是蔡老师。那每天黄昏去守着母亲坟墓的男人,他痴情,悲伤,难过,没有用特别的语句,却用每一件事,却表达了母亲离去给父亲带来怎样的深深思念。那外家姨妈的到来,是临终父亲将孩子交托于她,让孩子们日后有个照顾和依靠,所以父亲在病入膏肓时候,虚弱的让人搀着与那个姨妈拜堂成亲,并告诉了外家姨妈,家里的家当以及银子埋在何处,结果,对面姨妈偷听到了,并让自己的孩子,就是作者的老表去挖出来拿走了。后来的后来,一切都是那么苦不堪言,那么水深火热,父亲走的晚上,对面姨妈装睡着,任哥哥拍门呼唤,狠心的姨妈不起来看看几个孤苦无助无依的孩子,以至于哥哥很多年以来一直不理睬对面姨妈。

外家姨妈因为吸食鸦片,被判刑在石棉矿,失依的孩子们只好到表哥家,结果生活清苦,还染了一身疮,幸好有会理的幺姑奶,老姨奶,他们三个红耗儿一般的孩子,得以保住性命,那些小脚尖尖的女人啊,在我面前闪现,交替,她们的仁爱,善良,无不令人读后动容。

我一边读着,一边行走着,看着,那一个世纪以前的那条街,街上的那一家人,那家人里没有父母的孩子们,多么凄凉,多么沧桑,特备那个最小的男孩,仿佛一直在那棵石榴树下用尿和着泥巴……。雾气蒙了双眼。这样在解放时家破落的故事,父亲也讲过,虽然情节不一样,心境也一样,苦难一样。有些熟悉,有些遥远,依然牵扯着我的心脏,揪着的痛。

看完蔡老师的小说,我掩卷而思,久久难以入眠,望着窗外的星星,月光,思绪如潮,人生无常,生命无常。也明白了写作是一件没有投机取巧的文学之路,也不能凭空捏造,那样会犹如无根基的大厦,会漂浮,倾倒,令人读之无味。确实需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才具有生活气息,厚重感,令人余味无穷!更明白了,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世间一切都会美好!蔡老师的书还有很多很多,我只是读了一部,余下的时间,我将坚持努力的学习蔡老师的文笔,写作技巧,以及踏实做人,做文,无愧于心!

篇5:读长篇小说《狼王梦》有感

《狼王梦》是一部以自然主义观点写的动物小说。它以尕玛尔草原和日曲卡雪山为背景,讲述了母狼紫岚如何培育三只小公狼成为狼王的经过,把在大自然求生存的狼,及因求生存而发展出来的“狼道”,刻画得淋漓尽致。

在母狼紫岚培育第一只狼王“黑仔”的时候,因自己太放纵“黑仔”,让它自己一个人出去玩,导致被金雕叼走了。紫岚培养的第二只狼王“蓝魂儿”则是不小心给猎人的捕兽夹夹到。紫岚为了不让“蓝魂儿”受更大的侮辱和痛苦,将“蓝魂儿”的喉管咬断,然后把他的尸体埋了。而紫岚在培养第三只狼王“双毛”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以前紫岚太专注于“黑仔”和“蓝魂儿”了,所以忘了“双毛”,导致它发育不良和各种不好的习惯。紫岚花了一个冬天的时间来培养“双毛”,可最后,在“双毛”与狼王的战斗中,“双毛”死在了自己的手中。是“双毛”的记忆,让它回到了以前卑微的时候。也是“双毛”的记忆,让它死在了狼王的利牙之下。战后,紫蓝非常后悔,可是它不想放弃培养狼王的梦。于是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媚媚”身上。“媚媚”是紫岚生的唯一一只母狼。“媚媚”与紫岚仰慕的大公狼“卡鲁鲁”结婚了,紫岚十分气恼。但是为了让后代成为狼王,它让步了。“媚媚”到了分晚期了,可是紫岚怕“黑仔”的悲剧发生在狼孙身上,于是决定与金雕同归于尽……

篇6:读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有感

认真阅读完了《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那可是中国最高的文学奖项。作品语言朴实,乡土气息浓厚,人物描写非常生动,我被书中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收获很大。

本书主要写的是孙少平一家在黄土高原的乡村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偏僻的乡下,为生计,大哥孙少安担起了重担,开办窑厂受骗失败,在家人和乡亲的鼓励下从头再来。克服困难,生活终有改变。弟弟孙少平为减轻家庭负担,决定外出务工,各种苦工都做,但他仍然坚持读书,充实自己的生活,逆境中有追求、有快乐。不管生活多么艰难、条件多么艰苦,他们一家都很乐观、坚强,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美好生活终会到来的。

我在生活学习中,也碰到过困难。我以前跑步较慢,跑起来感觉很吃力,信心不足,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平时加强锻炼,体育课上不浪费一分钟。开始,感觉很疲劳,想打退堂鼓。可要提高成绩,必须坚持,不拍困难。一段时间后,我的跑步成绩明显提高了。我也喜欢踢足球,一上足球场,就很兴奋,停不下来。有一天,运动结束脚上起了几个水泡,又痛又痒。对喜爱的运动,我不放弃,坚持跑步。

篇7:读美国长篇小说《瓦尔登湖》有感

梭罗是要主张回归自然的。但梭罗与陶渊明不同,“梭罗到瓦尔登湖去,并非想去做永久‘返归自然’的隐士,而仅是他崇尚‘人的完整性’的表现之一”。当代散文家赵丰在《想象梭罗》中精彩的道出了二人的区别,他这样的写道:“他真的想做隐士吗?为何不到人烟罕至的更遥远的森林去?我的答案是梭罗是一个思想家,而非陶渊明般的隐士。陶渊明构建了桃花源,是想自得其乐,而梭罗呢?他却是通过独居来解析人类的心灵。区别就在于此,从这点来说,梭罗的境界远远高于陶渊明的境界。他的清静和陶渊明的清静有着本质的区别。”是的,这两份悠然或恬静是不一样的。而梭罗更叫我着迷。回归自然,,回到自然中去,做一个自然中的人,一个自然的人,去感悟自然的妙处,领略自然的真谛,这是他一生的追求。他窥到了自然的堂奥,好像在笑,笑我们芸芸众生。梭罗致力于把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变成艺术性的,一种审美的生活,它依靠的是自己:自己耕作,自己收获,感受四季的变化,为春天的到来而欢欣,他倾听,他真正体验着自己,把美学贯彻到他的生活,他的写作中,他说:“片刻的美好经验比一座月亮一般高的纪念碑还要值得记忆”。他是从审美体验中获得真理和伦理。

他在一段日记里又这样写到:“人们常在我耳边叮咛,用他们的美妙理论和解决宇宙问题的各种花言巧语,可是对我并没有帮助。我还是回到那无边无际,亦无岛无屿的汪洋大海上去,一刻不停地探测着,寻找着可以下锚,紧紧地抓住不放的一处底层的好。”那是一颗朴素淡然的心,单纯而又明晰。“在我们热忱地发现和学习一切事情的同时,我们要求万物是神秘的,并且是无法考察的,要求大陆和海洋永远地狂野,未经勘探,也无人测探,因为它们是无法测探的。我们决不会对自然感到厌倦。我们必须从无穷的精力,广大的巨神似的形象中得到焕发,必须从海岸和岸上的破舟碎片,从旷野和它的生意盎然的以及腐朽林木,从雷云,丛连下三个星期致成水灾的雨,从这一切中得到精神的焕发。”谁能有如此的妙悟呢?自然才是存在之家。读《瓦尔登湖》同样能使我得到精神的焕发,甚至有点脱胎换骨的味道。

当年大思想家奥马尔看到《古兰经》时惊喜地说:“把世上的图书馆都烧掉吧!因为它们的思想精华都浓缩在这一本书里了。”我也很惊讶,暗暗在嗤笑他的狂,但现在我真正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好处了。

篇8:读莫言小说《生死疲劳》有感

关于“生死疲劳”的书名,据说来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由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本书用了奇特的视角来描述高密东北乡西门屯西门闹在解放后被枪毙,转世为驴、牛、猪、狗、猴以及大头婴儿蓝千岁的所作所为以及所见所闻。书还没有看完,我就已经被主人公对生命所抱定的那份执着所感动:变成驴,要折腾;变成牛,要犟劲;变成猪,要撒欢;变成狗,要精神。从这些故事变换的主线中,我感受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对土地,对家国孜孜以求,永不言弃的顽强。

莫言因为用虚幻的手法,表现了真实的历史,才使人觉得它更加真实。人往往在得不到的时候,才寄希望于梦幻和想象。这就像在正常情况下,人就是人,怎么能与动物,尤其是和人类有着密切联系的家畜相互变化呢?英国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是达尔文进化论最杰出的代表,他曾为维护达尔文《物种起源》这一科学著作,向反动的教会势力说道:“我正在磨利我的牙爪,已备来保卫这一高贵的著作。”他郑重的宣布:“我是达尔文的斗犬。”作为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恐怕比其他人都清楚人与犬的区别,但是为了捍卫真理,他磨利了的是自己的“牙爪”。同样将自己与动物相比的,还有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世称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由于他深深折服于明代有文学家、书法家、军事家、戏剧家之称,自诩“青藤道士”的徐渭,郑板桥自刻印章,称自己为“青藤门下走狗”。三百年后,齐白石曾作诗云:“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欲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这些都是名人,他们对世事的洞察和了解,远比我辈清楚,为狗?为人?读了《生死疲劳》,我似有所悟。

在小说里生死疲劳的是谁?是那个想要复仇或者说是求个公道的西门闹?是那个想跟随党的步伐的洪泰岳?是那个想有所作为的西门金龙?结果却是西门闹六度人界阴界的轮回,成为西门驴、牛、猪、狗、猴和大头婴儿蓝千岁,等到最后西门闹再也闹不起来了,数十年的风雨后,什么恩怨都已经放下。洪泰岳疯了,在可笑的文革后依然不肯放弃过去的政策,最终走向毁灭。西门金龙无疑是一个狠角色,为成事儿毫不顾忌亲情、爱情、人情,高密首富、时代改革的先锋、弄潮儿西门金龙最终因为自己的贪欲和命运的作弄,死在洪泰岳的手上。而文中最感动人心的却是一直追随土地,抑或是追随真诚的蓝脸,和他当年当长工时的老掌柜“西门狗”,在自己很早以前就挖好的坟墓里安详地躺下。谁是谁非?或许只有“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这句佛语是最好的解答。其实,人活着就有疲劳,奔波的疲劳,空虚的疲劳;诚实的疲劳,说谎的疲劳……生命要经历几度“轮回”,才能大彻大悟,参透因果,回归本真?《红楼梦》里也曾有言: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关宝树唤婆娑,上结着长生果。

(指导老师:吴蕾 评委:位长安)

篇9:读小说《菊花》有感

(2008-06-10 01:59:43)标签: 杂谈 转载

难圆的梦

———读约翰·斯坦贝克的短篇小说《菊花》

郑玲玲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007)摘 要:《菊花》是约翰·斯坦贝克短篇小说中体现其卓越文学成就的一篇力作。本文从构成小说要素中的环

境、象征、人物等方面解读其女主人公———爱丽莎·艾伦的心理成长过程,探讨其蕴涵的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菊花;象征;人物;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4916(2006)0420089203 A dream rea lized with d iff iculty———Read ing John Ste inbeck’s novel the Crysan themum s ZHENG L ing2ling(Henan Normal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 China)Abstract: The Crysanthemums is one of John Steinbeck’s famous novels.This novel p resents a story about a female2 Elisa Allen.From the aspects of setting, symbols and character ,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 lore the growth p rocess of Elisa’

s personality and finds out the rich feministmeanings behind it.Key words: the crysanthemums;setting symbols;character;feministmeaning

约翰·斯坦贝克(John.Steinbeck, 1902 ~ 1968)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小说家,他曾写过

不少短篇小说,《菊花》(the chrysanthemums)[ 1 ]便是 其中的一篇杰作。《菊花》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故 事发生在斯坦贝克的故乡———南加州的萨利纳斯峡 谷。女主人公爱丽莎·艾伦是一位能干的35岁的家 庭主妇,她十分擅长种菊花,和丈夫亨利一起过着一 种平淡如水的生活。但平淡的生活压制不了爱丽莎 内心充满的勇气和渴望,她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走 出峡谷去领略生活的风光。她的这种渴望在碰到一 位四处流浪,过着自由生活的补锅匠后变得更加强 烈。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剧性的。爱丽莎送给补锅 匠的菊花被弃之路旁,她对男性世界彻底绝望,她的 梦想也随之破灭。小说开篇渲染的环境气氛,标题 《菊花》的象征意义以及斯坦贝克着力塑造的爱丽莎 的人物形象,都蕴涵着女性主义思想。正是这三方面 的共同作用,才推动了爱丽莎心理活动的发展,使其 女性身份由被界定到自我发现的完成。1 氛围的暗示

斯坦贝克把故事的发生地定在萨利纳斯峡谷,然 而,他呈现给读者的并不是峡谷的旖旎风光,而是一 副沉闷的备受压抑的画面。“厚重的,灰蒙蒙的法兰 绒般的冬雾紧紧笼罩着萨利纳斯峡谷,仿佛要与天 空,与外部的整个世界隔绝开一样”,而“这冬雾像扣 在山峰上的铁锅,使得整个峡谷看起来像一个紧密扣 实的锅盖”。“紧紧笼罩”,“锅盖”,“紧密扣实的铁 锅”,以及紧接着的“苍白的冷冷的阳光”,“焦黄的柳 树叶子”等意象词无不暗示着爱丽莎生活的地方是 多么的萧条衰败而毫无生机。它衬托出当时的社会 环境或者说当时社会的大气候给人的一种压抑,无形 中摧残着女性内心的渴望,使她们像爱丽莎一样迷失 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女性身份。在男权统治的社会里, 她们不得不安于“家庭中的天使”一般的角色。“社会认为真正的女性应该是虔诚的,纯洁的, 顺从的,持家有术和深居简出的,并将此定义强加于 女性身上。”这里的“社会”当然是指男权统治下的社 会,它将女性身份狭窄地界定在女性个体与父权制家

庭之间。很显然,故事开端的爱丽莎就是这样一位被界定的女性。家庭就是她的人生舞台,屋舍被打扫得

“一尘不染”,窗户擦得“光亮夺目”,甚至放在前门台 阶上的草垫子都是干干净净的。由此可见,爱丽莎是 一位十分称职的家庭主妇,但她又与一般的家庭妇女 不同。她生活在这么一个闭塞的环境里,除了家务事 和种菊花之外没有其它事可做。因此,她向往外面的 世界,渴望出去透透气。但遗憾的是,她所生活的世 界是男人给定的,外面的世界是男人的,哪有属于她 或者说整个女人的世界呢? 所以,故事开端所渲染的 消极与沉闷意在暗示:女人们深陷于一个被男人包围 着的无望的境地,她们想挣扎、摆脱,但那微弱的向往 自由的呐喊声终究被湮没在男人的包围中,包括爱丽 莎在内的女人的梦想必然会破灭。2 “菊花”的寓意

小说将“菊花”作为标题,说明其具有不同寻常 的作用。而以“菊花”为切入点评论此篇小说的文章 也不少:新西娅·比利(Cynthia B ily)认为,爱丽莎和 菊花的关系是生态女性主义的体现;托马斯(Leroy Thomas)则从性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爱丽莎种菊 花的行为特征;马科斯(MordecaiMarcus)认为,菊花 弥补了爱丽莎与亨利婚姻中孩子形象的缺失等[ 2 ]。本文仅从菊花的象征意义来探讨菊花与爱丽莎的关 系。小说中的爱丽莎在当时,社会的男人眼中可谓典 型的好女人形象,她善于操持家务,里里外外都收拾 得很干净。更重要的是,她还是种菊花的能手,但这 一点却不为男人们所称道。这是因为,在当时,对男 人们来说,种菊花还不如种水果来得实惠。而种菊花 对爱丽莎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为料理菊 花,爱丽莎倾注了她几乎全部的情感与心血。她种的 菊花在附近一带是长得最好的,“直径足足有十英 寸”。当亨利谈论起她种的菊花时,爱丽莎的脸上, 乃至语调中都洋溢着沾沾自喜的骄傲。这是因为,从 某种意义上讲,菊花象征着爱丽莎的梦想和渴望,也 是她全部价值所在。她渴望外面无拘无束的世界,即 使自己走不出峡谷,只要她的菊花能被带出去,也就 等于自己走了出去。在她心里,菊花就是她自己。所 以,菊花备受爱丽莎的呵护、宠爱。同时菊花也象征 了爱丽莎作为女人的天真。爱丽莎之所以对外面的 世界充满向往,是因为她对男性世界充满了好奇,她 渴望走出去,总以为外面的男性世界能够接纳她。但 男人们既然已经为女人们界定好了身份,当然也就不 希望她们能逾越这个身份。故事的结尾,爱丽莎送去 的菊花竟被补锅匠弃之路旁,而花盆却被拿走了。至 此,男人的自私、虚伪、欺诈已经完全打碎了爱丽莎的 梦想,也摧毁了她的天真。事实上,不管菊花是代表 爱丽莎的梦想也好,还是天真也罢,其结局只有一种: 破灭。也就是说,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总是处于被打 击被摧残的弱者地位,女人是属于男人的,在男人心 目中,女人是没有感情、没有发言权的[ 3 ]。3 爱丽莎的心理发展过程

冰心先生曾在《<关于女人>后记》中说过:“世 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个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

‘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所以,女 人是整个生命世界的一半,缺少了女人,这个世界就 会残缺。女人与男人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但遗 憾的是,在男人居统治地位的世界里,女人一直处于 被剥削、被压迫的境地,她们被遮蔽在男人身后,成为 一个沉默的代名词。但女人毕竟在成长,她们不会总 是“沉默”。美国著名的女性主义作家伊莱恩·肖瓦 尔特(Elaine Showalter)从女性经历的角度出发,对 由女人组成的文学亚文化进行了三个发展阶段的定

义[ 4 ] :(1)对主流传统流行模式的模仿以及对其艺术 标准和社会角色观点的内化。(2)对这些标准和价 值观的抗议。(3)自我发现阶段,这是摆脱了对对立 面的依赖之后向内在的转化,是对身份的寻找。而 《菊花》中爱丽莎的心理发展过程正好经历了这三个 阶段: 模仿(男人)———反抗(男人)———发现(自 我),只不过其间伴随着痛苦和挣扎而已。其实,在 爱丽莎的成长过程中,模仿阶段与反抗阶段的界限并 不分明,而是交叉进行的。一方面她希望自己能像男 人一样做想做的事;另一方面她又不满男人为女性设 定的角色,并试图挣脱这种角色的束缚。因此,她总 是在无意识地模仿,同时又在有意识地反抗。爱丽莎有一颗不安的心,正是这颗心才驱使她不 认同当时社会规定给女人的应该安于家庭,相夫教子 的戒律,她希望女人(至少她自己)可以从家庭走向 社会,走向外部世界,与男人平起平坐。这种强烈的 愿望从爱丽莎与补锅匠的一段对话中可见一斑: “(这种生活)肯定非常精彩,我希望女人也能过 这样的生活。”(爱丽莎)“对女人来说,这并不是合适的生活方式。”(补 锅匠)“你怎么知道? 你又怎能这样说?”(爱丽莎)在男权社会里,女人被捆绑在家庭牢笼中,她们

不仅要做各种家务琐事,还要照顾丈夫、孩子,即便是 活也是为了丈夫、孩子而活,完全失去了自我[ 5 ]。爱 丽莎并不想做这样的女人,她挣扎着要摆脱家庭的束 缚,但这谈何容易,她面对的敌人是如此的强大——— 一个由男人控制着的社会。

故事开头作者用“强壮”一词描绘了爱丽莎的外

貌,而她一身男性化的装扮,使其作为一个女人所应有的“温柔,文静,脆弱”等特质在她身上荡然无存。

或许爱丽莎在其潜意识中把自己当作了男人,希望自 己与男人一样,于是便有意无意地模仿着男人。殊不 知,女人要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一定要像男人 一样强壮,模仿男人事实上就是在迎合男权统治社会 的价值体系,这样无形中使得女人成为一种虚无,一

种“空洞的能指”[ 6 ] ,不利于女性价值体系的形成,甚 至会阻碍女性身份的找寻。

故事中的爱丽莎与亨利并没有孩子,“母亲”被 认为是一个女人的天职,但爱丽莎并没去履行她,这 或许是爱丽莎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无言反抗。当亨利 向爱丽莎炫耀他生意上的成功时,爱丽莎的回答可谓 精辟:“好,对你而言!”是的,成功是你的,却不是我 的。她不愿把自己看作是丈夫的附属品,和丈夫与荣 俱荣、与损俱损。而当亨利提议去镇上吃顿饭,看个 画展以庆祝生意成功时,那种商量的语气———“我 想”,“你看呢”,这些字眼似乎在表明亨利对爱丽莎 的尊重以及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但小说结尾时,亨 利的一句一针见血的话语却道出了他们之间的主从 关系:“我应该经常带你去镇上吃顿饭,这样对我们 俩都好。”爱丽莎想要出门还得由作为丈夫的亨利领 着才行,这是多么残酷,又多么不公平啊!不管你多 有能耐,你只能跟随在男人身后,这仅仅因为你是女 人[ 7 ]!对此,爱丽莎一方面靠模仿男人来证明自己并不 比他们差;一方面又忍不住反抗这样的不公平。正是 在这种愤愤不平中,才促使爱丽莎的心理活动发展到 一个崭新阶段———寻找自我。转折点就是当补锅匠 把她的菊花带走之后。菊花代表着她的梦想,菊花走 出去了,爱丽莎的梦想在某种程度上也实现了,而潜 藏在她内心的作为女性的灵魂也复苏了。“她回到 屋里洗澡,准备与丈夫去镇上吃饭。当她擦干身子站 在起居室里的一面镜子前时,她观察着自己的身体, 她收紧腹部,然后长出一口气,她转过身子从背后看 她的肩膀。”此时的爱丽莎对自己身体的认知欲望格 外强烈,在镜子中反观自己,力图通过自己的目光来 认识自己的躯体,正视并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发现和鉴 赏自己的身体,重新发现和找回女性丢失和被淹没的 自我。这时的她已发现了自我,虽然肉体上的她不能 摆脱男权社会的束缚,但精神上的她至少是独立的, 也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里不再是男人与女 人的两性战争,而是她一个人的战争,一个人的战争 没有输赢,只有漫长的自相交战过程,而人性的矛盾 本质使爱丽莎在自我审视中前行,但同时又在自我发 现中徘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却不知自己应怎 样得到[ 8 ]。在去镇上的途中,她看到被补锅匠弃之 路旁的菊花之后:“她像老女人一样哀哀地哭泣着。” 此时的爱丽莎更清楚地意识到:男人的世界不容许女 人踏入,女人的价值对男人来说微不足道,根本不被 男人重视。至此,爱丽莎的梦,爱丽莎的天真被彻底 击碎了,取而代之的是她的自省、顿悟,以及她无助的 徘徊[ 9 ]。4 结语

爱丽莎在模仿与反抗的痛苦挣扎中,完成了她的 自省,但自省之后,爱丽莎作为一个女人未来的路该 怎么走呢? 一连串的问号摆在她的面前。法国女权 主义批评家西蒙·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曾经说过:“为了要做一个独立的人,和男人一样平等,女人一定要走进男人的世界,正如男人也要走进

上一篇:男班主任下一篇:六年级古诗词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