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2024-05-22

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情况汇报(精选2篇)

篇1: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鑫国字„2012‟82号 签发人:马兴军

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申请验收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达标矿井的请示

肥城市煤炭工业管理局:

为认真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健全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机制的通知》及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转发国家煤监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健全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机制的通知》(鲁煤安管[2012]77号)文件精神,结合《山东省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示范县标准及验收考核办法》及《山东省通风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办法》,对照标准,重点狠抓了采掘布置、通风系统调整改造、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完善、瓦斯管理和通风设施质量标准化等工作。根据泰安市煤炭工业局《转发省局<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煤矿瓦斯防治工作 的紧急通知>的通知》(泰煤传[2012]117号)和肥城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转发省煤炭局<关于切实做好当前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肥煤传[2012]138号)的要求,经自检验收,达到了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矿井标准的要求,特申请审查验收。

当否,请批示。

附件: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达标情况自检报告

二〇一二年九月十九日

主题词:瓦斯 综合治理 体系建设 达标矿井 验收 请示 报:肥城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存档

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 2012年9月20日印

(共印10份)附件:

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达标情况自检报告

一、矿井基本情况

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是在原肥城矿业集团公司国家庄煤矿破产后,于2004年5月18日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山东省肥城市以西25Km,处于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行政区内,在肥城煤田的西南部。交通十分便利。

矿井为立井多水平开拓,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开采,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现有两个生产水平,为-70m水平和-210m水平。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通风方式为混合式,有三个进风井,分别是副井和高余轨道斜井和南风井;两个回风井,分别是北翼风井、南高余风井。

全矿井需要风量5020m/min,矿井总进风量为5260m/min,其中副井进风3216m/min,南高余轨道斜井进风1036m/min,南翼风井进风1008m/min;回风井两个,分别为北翼风井和南高余风井,矿井总排风量5679m/min,其中北翼风井排风3837m/min,南高余风井排风1842m/min。

北翼风井安装两台G4-73-11№22D型离心式主通风机,主、备用电机功率为280kw,转速738r/min,总进风量3557m/min,总回风量3679m/min,总排风量3837m/min,有效风量率88.92%,333

3外部漏风率4.1%,通风机效率60.05%,负压1176Pa,等积孔为2.22m。

南高余风井安装两台BD-11-6№14轴流式主通风机,配用电机均为2×45kw,总进风量1703m/min,总回风量1763m/min,总排风量1842m/min,有效风量率88.78%,外部漏风率4.3%,通风机效率68.15%,负压1054Pa,等积孔为1.13m。

矿井开采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在36.08%~43.66%之间。矿井有完善的防尘系统,在地面设有消防水池,供水水源引自这个专用水池,水池的水量满足供水要求,消防水池均采取了防冻和防护措施,同时井下水源与地面供水管网形成系统,对井下实现了全覆盖。

矿井开采的3、7、8、9煤层经煤科总院抚顺分院2004年11月鉴定属二类自燃煤层,10Ⅱ煤层鉴定属一类自燃煤层;矿井开采的4层煤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2012年3月20日鉴定属二类自燃煤层。建立了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管理制度,通过在回采工作面回风隅角预埋束管,检测采空区内有毒有害气体含量,提高了监测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公司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全部按要求编制了防灭火设计,并在现场得到了落实;完善了新采区及首采面的防火密闭门设计,现开采工作面全部建筑了防火密闭门,并储备了封闭防火密闭门所需要的有关材料。公司装备了KSS-200C型束管监控系统,对井下密闭机抽化验分析,定期对回采工

3332 作面隅角、采空区密闭处瓦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进行监测分析,杜绝了有毒有害气体事故。井上和井下-70m水平、-210m水平各设有一处消防材料库,按照《防灭火管理规定》的要求配备了数量充足的消防器材和灭火工具,为消除隐患和防治火灾提供了保障。

根据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关于2011全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审查意见的通知》(鲁煤安管[2011]228号),鑫国公司瓦斯绝对涌出量2.22m/min,相对涌出量3.71m/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10.56m/min,相对涌出量17.64m/t。为瓦斯矿井。

二、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机构设置及综合治理责任制 根据山东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标准要求和矿井实际情况,我公司有健全完善的瓦斯治理工作机构,配备了各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以公司总经理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瓦斯治理责任体系和以总工程师为核心的瓦斯治理技术管理体系。矿井共有通防专业人员106人,通防科配备通防科长1名、一通三防技术人员2名,安监处配备一通三防工程师1名,调度室配备一通三防技术人员1名,通风工区配备区长1名,副区长4名,技术员1名,有专职瓦斯检查员15名,密闭工18名,测风员3名,测尘员2名,防尘人员14名,监测监控人员11名,药库管理人员8名,火工品押送人员4名,仪器发放人员4人,局扇安装工8人,验收员2人,木工2人,便携仪维修人 3

333员1人,卫生工1人,材料员1人。工种较齐全,专业人员配备由于采取轮换上岗,人员较为充足,能满足现场安全生产需要。

我公司有健全完善的瓦斯综合治理管理责任制,有明确的各级领导和部门瓦斯治理责任制。每月由公司总经理或总工程师主持召开一次通防工作例会,主要研究和解决在瓦斯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检查和督促各有关部门瓦斯治理工作开展情况。每月在编制作业计划的同时,由总工程师组织进行一次全矿井瓦斯隐患排查,将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分类分项逐条登记,并行文下发各单位,落实项目、措施、时间、资金、责任,做到了隐患整改治理销号管理;按规定每年组织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矿井通风能力核定和矿井反风演习等技术基础工作;每年都组织编制“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工程计划、灾害预防处理计划和瓦斯超限应急预案,并及时修改补充,认真组织实施;在设计和施工中重视矿井通风系统的优化完善和调整、安全技术装备的投入,注重员工瓦斯治理知识的培训,使瓦斯治理工作有了较大提高。我公司安全程度评估已连续多年达到A级矿井标准,同时连续多年被命名为通防安全示范矿井。

三、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所做的主要工作

近几年以来,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瓦斯管理和治理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断加大投入,依靠科技进步,全面加强了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工作,已连续3年被省局命名为“瓦斯治理示范矿 井”。截至今日,全公司杜绝了各类通防事故和其他较大侥幸事故,保持了安全生产的整体稳定。根据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标准”要求,公司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和安排,按照市局和肥矿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制定措施,落实责任,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布局采掘生产。

1、为防止局部生产过分集中,造成超通风能力生产,矿井生产布置上控制在2个生产水平2面6头以内。

2、每月编制通风计划时均进行通风能力核定,符合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的采掘头面及产量要求,无超通风能力现象;并严格测风制度,根据生产变化及时对通风系统和供风量进行调整,保证采掘工作面及其他供风地点风流稳定可靠。

3、各采煤工作面均正规布置实行全风压通风,全部保持至少两个安全出口。

(二)确保通风可靠。

1、各用风地点均按风量计算细则配风,供风量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矿井通风能力核定方法规定,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矿井有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采区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通风系统中无不符合《规程》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煤工作面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等现象。

2、采区进、回风巷均贯穿整个采区。回风巷道失修率为0.17%低于7%,严重失修率为0.06%低于3%;主要进风巷道实际断面不小于设计断面的2/3。

3、我公司井下采煤工作面均采用“U”型正规通风方式,风量充足;所有掘进工作面全部装备了双风机、双电源、风机自动切换、风筒自动分风,铁质分风器,风机安装使用组合支架,迎头使用防炮打风筒,转弯处使用柔性负压弯脖,每个单位有一名专职风筒工,负责风筒管理,并实现了瓦斯、风电闭锁,有效地保证了掘进迎头风量和安全的可靠。

4、通风巷道的断面符合要求,按规定设置和管理密闭、风门、风窗等通风设施,每个通风设施在砌筑时均有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施工。加强了动态过程中的风门管理,对所有风门实行编号和属地管理,落实施工单位的兼管责任和通风工区的专管责任,风门全部实现了闭锁,保证风门等设施始终处于有效地监控和完好状态。

(三)监控有效。

我公司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监测仪器使用管理规定》(AQ2009-2007)的要求,于2004年7月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选用常州天地公司生产的KJ95安全监控系统。2006年12月进行了系统完善联网。2007年5月进行升级改造,选用淄博瑞安特公司生产的KJ76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并通过肥矿集团公司的验收。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了对井下各采掘工作面的瓦斯、一氧化碳 浓度、温度、风速等的动态监控,同时还对局部通风机的开停及远动开关,主通风机的负压、开停、风速和主要风门的开关都进行监测监控,安装使用了16个分站、19个甲烷传感器、6个CO传感器、10个温度传感器、6个风速传感器、2个负压传感器、4风筒压力传感器、4个风机开停传感器、8局扇开停传感器、14个风门开闭开停、6个馈电开停、2个设备开停、2个钩数计数器等百余套设备。为公司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同时加强系统设备维护,并且定期进行调试、校正、及时升级、拓展系统功能和监控范围,确保设备性能完好,系统灵敏可靠,还健全完善了规章制度和事故应急预案,明确了值班人员的责任,实行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24小时值班制度,当系统发出报警、断电、馈电异常信息时,能够迅速采取断电、撤人、停工等应急处置措施,充分发挥监测监控系统安全避险的预警作用。

(四)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完善制度,管理到位。

1、为保证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的长期顺利开展,公司成立由总经理任组长,分管生产、经营、技术、安全的副总经理任副组长,采煤、掘进、机电、通防副总工程师、调度主任、通防科长及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防科,通防科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单位也成立了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瓦斯治 理工作负领导责任、技术员对本单位瓦斯治理工作负技术责任等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

2、进一步完善细化瓦斯综合治理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矿井通风、瓦斯、监测监控、安全投入、仪器仪表、机电设备、瓦斯隐患排查整改、通防安全办公会议、瓦斯治理目标考核责任制等十项管理制度,明确了各有关单位、部门的分管职责和要求,并形成文件下发执行。

3、虽然我公司矿井瓦斯涌出量较低,但仍把矿井瓦斯治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中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贯彻落实瓦斯治理的“十二字”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制定瓦斯综合治理工作规划和措施。有健全完善的瓦斯防治规章制度,工作中严格落实瓦斯巡回检查、一炮三检、矿井防灭火检查、瓦斯检查员交接班、瓦斯报表审批、盲巷管理、瓦斯排放、矿井测风、巷道冲刷等各项制度;完备瓦斯智能巡检系统,坚持检测炮眼及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浓度。始终坚持采掘工作面兼职瓦检员人工检测、瓦检员巡回检查和传感器自动连续监测监控的“三位一体、多措并举”监测手段,使现场时时处于有效的监控状态,确保将瓦斯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理念,建立瓦斯超限追查制度,查找和消除事故隐患。

4、严格了瓦斯治理制度建设和技术基础资料的管理,坚持了通防例会制度,每月初定期召开,学习上级有关瓦斯治理文件和 规定,总结分析上月现场瓦斯管理问题,安排部署下月瓦斯治理重点,使在瓦斯治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得以及时发扬和汲取。

5、按规定每年进行一次矿井通风能力核定、瓦斯等级鉴定和反风演习,每三年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每五年进行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按规定进行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煤炭自燃倾向性鉴定,并有鉴定报告。

6、设立了矿井一通三防技术资料牌版和档案室 ,制作的菜单式资料目录清单,通防技术资料(各类图纸、报表、通防措施等)全部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做到了及时进行修改,签审符合要求,资料分门别类存档管理,实现了通防技术资料管理档案化和规范化。

(五)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1、截至目前我公司实现了安全生产。

2、全年无发生瓦斯超限、无超通风能力生产,无瓦斯、煤尘、火灾事故。

篇2: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按照《关于开展2012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安监总政法„2012‟30号)、《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的通知》(安组委办„2012‟4号)、《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转发关于关于认真组织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周活动的通知》(鲁煤安监函„2012‟33号)等上级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我公司各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进行了演练。现应急演练工作已经结束,总结如下:

一、应急演练活动情况简述

针对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特点,重点开展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生产事故的应急演练。具体演练项目包括以下两项:一是组织井下所有单位进行避水、火灾停产撤人演练;二是组织地面防洪调度值班人员进行“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演练。

(一)井下水灾停产撤人演练情况

4月8日井下各生产及辅助单位,根据全公司统一安排分三班组织井下水灾停产撤人演练,合计参加人员751人,演练背景为:假想9204运中在掘进过程中底板突水,采取抢救措施后无效。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水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同时上报肥城煤炭工业管理局等上级管理部门水灾情况。此次演练最长撤人用时28分钟。

(二)井下火灾停产撤人演练情况

5月8日井下各生产及辅助单位,根据全公司统一安排分三班组织井下火灾停产撤人演练,合计参加人员680人,演练背景为:假想3409风道在掘进过程中耙装机电缆因挤压起火,采取抢救措施后无效。公司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同时上报肥城煤炭工业管理局等上级管理部门火灾情况。此次演练最长撤人用时25分钟。

(二)井下火灾停产撤人演练情况

5月8日井下各生产及辅助单位,根据全公司统一安排分三班组织井下火灾停产撤人演练,合计参加人员680人,演练背景为:假想3409风道在掘进过程中耙装机电缆因挤压起火,采取抢救措施后无效。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同时上报肥城煤炭工业管理局等上级管理部门火灾情况。此次演练最长撤人用时25分钟。

(三)地面“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演练情况 1、6月18日公司组织地面防洪值班人员进行了“雨季三防”事故应急演练,参加演练人员135人。2、6月18日公司保卫部组织了“地面火灾”事故应急演练,参演人员115人。

二、应急演练评价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公司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总经理马兴军任组长,副总经理付晨光、安监处长朱世芳、总工程师吴季元任副组长,孙运部、于丙海、鲁法林、张志祥、姜绪华、马健、刘健、尚吉华、徐新明、张广勇、陈延仑、田连友、曹相燕等为成员。公司应急办公室具体负责督办、协调有关活动事宜,并做好演练总结上报工作。

(二)筹划紧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领导小组会议要求,拟定了《应急演练活动方案》。为使演练方案安全可行,领导小组成员认真研讨,会下听取干部、员工合理建议,对演练方案进行反复修改、调整、充实和完善,使得演练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说明,并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要求全体干部、员工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的进行撤离,不得拥挤、不得重返工作地点。

(三)演练效果良好

1.演练按预案进行,管理人员能迅速到位,严密组织,这次演练是对我公司《2012年安全生产月应急演练周活动方案》的一次检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公司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我公司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强防灾、避灾意识,真正掌握了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2.通过这次演练,使我们对井下避水、火灾、灾害性天气及地面火灾停产撤人演练有了一定的认识,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以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打下一定的基础,进一步提高了应急指挥部成员及有关部门应对突发灾害的应急反应能力,提高了广大员工的防灾、避灾意识和应急反应能力,同时也检验了井下防灾、避灾安全设施的使用效果,整个演练活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三、演练过程中存在问题及今后采取的措施

(一)演练过程中存在问题

1、个别单位的干部、员工没有紧张感,认为是个演练,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接到撤人通知后仍继续工作,没有认识到撤人演练的重要性。

2、在整个撤人演练过程中,个别单位员工纪律性较差,不以为然,行动迟缓。员工之间不能互相帮助,整体感不强。

(二)今后采取的措施

1、加强员工全员、全方位的安全培训,使每个管理人员、员工都能认识到进行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演练的重要性,熟悉本工作地点的环境情况,熟练掌握在紧急情况下逃生的路线和技能。

2、对个别员工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提高他们对应急管理的重视程度,杜绝今后同类现象的发生。

3、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措施,提高员工的防灾、避灾意识和应急知识掌握水平。

山东鑫国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上一篇:海安高一满分作文下一篇:贵州师范学院大学生记者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