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2024-05-16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精选6篇)

篇1: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点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1.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理解)

(1)世界上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2)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是两种重要的世界文化:

①民族节日:

A.含义:蕴含在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B.意义: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还可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文化遗产:

A.含义: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意义(作用):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C.了解世界主要文化遗产(文化遗产分为:一是文化遗产,二是自然遗产,三是含有文化与自然两方面因素的双重文化遗产,此外还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

D.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态度:要依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2.透视文化多样性(正确理解文化多样性)(理解)

(1)世界文化的构成: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构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2)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3)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共性:产生于社会实践、有普遍的规律。

(4)世界不同民族文化存在差异(个性):各民族间存在经济的、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差异。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3.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①认同本民族文化;②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相互借鉴、求同存异;④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必要性:

①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身的文化价值,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和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②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本要求:

①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②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4)尊重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①只有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尊重、共同发展。②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考点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生活中的文化传播(识记)

文化传播的途径(识记)

①商业贸易;②人口迁徙;③教育;④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

2.大众传媒:现代化的文化传播手段(识记)

(1)传媒的含义:传播媒介

(2)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

(3)大众传媒:

①含义:现代社会中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进行的文化传播手段。②传媒面向大众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主要技术: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

④大众传媒的优点: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识记)

(1)历史上中外文化交情况:见书P37

(2)怎样搞好文化交流:

①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②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考点

三、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面面观(理解)

(1)传统文化的含义: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从传统习俗等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延续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继承性。

(2)文化继承的形式(理解)

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A.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

B.作用:对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C.中国传统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②传统建筑的继承:

A.建筑的特点:凝固的艺术。

B.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结构体系独特、艺术造型优美、艺术装饰丰富。

C.中国古代建筑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A.中国传统文艺的代表: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

B.中国传统文艺的特点: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C.传统文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传统思想的继承:

A.中国传统思想的主要内容: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

B.中国传统思想的作用: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在今天(理解)

(1)传统文化的特点:

①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

因时而变。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传统文化的作用:

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顺应社会生活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传统文化,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就会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解)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从民族和国家角度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②从个人角度讲: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怎样继承传统文化: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析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A.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

B.对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考点

四、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传承过程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解)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有过程中继承。

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科学技术和思想运动,都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①

(3)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理解)

(1)教育的含义: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

(2)教育的功能: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3)教育对文化传承的作用:

①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②教育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考点

五、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必背)

1.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理解)

(1)什么是创新:自己创作,从来未出现过的、有意义的、有用的,用别人不曾用过的方法或手段来解决问题就是创新。

(2)什么是文化创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承基础上得到了发展,都是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3)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A.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B.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更充足的条件。

④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2.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理解)

(1)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的作用,既表现为不断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又表现为不断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①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③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根本标准。

(3)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呼唤文化创新时代(理解)

(1)繁荣文化必须符合时代要求。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人民群众必须根据时代要求创造文化:

①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根据时代要求创造文化的基本要求:

A.充分认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B.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要求。D.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E.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和丰富的生活中吸取营养。F.刻苦钻研,锐意创新。考点

六、文化创新的途径(必背)

1.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

①这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这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

①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②体现时代精神,发展先进文化。

2.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1)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的原因: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的特点:

①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

②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

③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3)文化创新怎样做到博采众长:

①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先进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民族的文化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

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综合应用)

(1)文化创新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文化创新必须反对几个主义: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3)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①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②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篇2: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学习目标

1.识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2.理解: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创新的途径

3.运用: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二、重难点提示:

1.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及态度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3.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和途径

三、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设计“知识整合”

2.完成知识运用,自我检测:

3.按考纲要求背诵“知识整合”,并以小组为单位,督促过关;

4.在“反思与小结”处填写你的收获或存在的不足。

四、学习过程:

1.自主设计知识图表

2.【知识运用】

(1).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裁体。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赌徒风采,如丹麦的“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2).为了成功举办这次世博会,上海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广泛开展“世博先锋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计划落实工作会议,其中服务世博会方面的项目就有7件。上海市政府各部门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花大力气解决困扰上海城市多年的疑难顽症。上海市民认同世博、参与世博、服务世博,百万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志愿服务。上海各界齐心协力,创作了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注:主题是世博会的灵魂,一个好的主题,总是在筹办世博会中经过多次酝酿而产生。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现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回答历届世博会主题的确立反映了哪些道理?

(3).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进人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全球范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紧密、便捷。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给大众传媒手段带来了哪些变化?(4分)

②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上我们应怎样做?(6分)

(4).材料:扫墓、踏青、折柳、洙浴、吟咪等,体现了清明节缅怀、感恩和亲近自然的文化传统。近年来,网上祭奠、家庭追思、献花遥祭等,为清明祭扫添增了新的表现形式;人文纪念、公祭先烈、文化展览等,为清明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创新的途径。(10分)

1、哲学家罗素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只有当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时,她才有了自身独特的魅力。千篇一律的建设手法和规划方案不仅使地方丢失了应有的特色,根本无法符合现代社会对城市建设的要求,而且也破坏了历史文化的价值,永远地丧失掉如此宝贵的精神财富。”这说明()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保护文化遗产有历史文化价值

C.保护文化遗产有旅游价值

D.独特的城市有独特的 魅力

2、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下列对文化多样性认识错误的是()

A.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魅力之所在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

C.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D.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矛盾和冲突的根源

3、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文化传播总要通过—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今天当你用手机给远方的亲朋好友打电话、发信息时,意味着传播媒介进人到阶段。()

A.口语B.文字C.印刷D.电子和网络

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

A.共同语言B.共同地域C.共同经济生活D.共同文化心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我国著名书法家柳公权博采众长,创造了著名的“柳体”,至今影响着我们。这说明()

A.这是对传统思想的继承B.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传统文化渗透在现实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D.中国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生活有重要影响中华民族的6、《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在1996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共增收词语6000余条,如“体认”“愿景”“和谐社会”“丁克家庭”等,涉及语文、政治、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诸方面。这一事实说明()

A.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文化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C.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D.文化先于人们的实践活动

文化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据此回答19~21题。

7、文化创新是()

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B.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

C.文化发展的实质D.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8、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表现在之中。()

A.社会实践B.为传统文化注人时代精神的努力

C.博采众长D.文化创作者的加工

9、文化创作的灵感来自于()

A.社会实践B.客观事物本身

C.文化创作者的头脑D.文化创作者的判断思维

10、《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文化创新作为“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国家之所以重视文化创新,是因为()

①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②文化创新可以取代传统文化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 ④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1、(2008山东高考21)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②③④D. ①③④

五、提升训练

1、冯骥才在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大声疾呼,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但在城镇化大潮中,历史留给我们的千姿百态的古村落正迅速消亡,保护刻不容缓。从文化角度看,保护古村落是因为()

①它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有利于维护和展现文化多样性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对文化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目。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

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

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⑨、D.③④

3.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达平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

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

5.“好客山东贺年会”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节日消费。关于图7“好客山东贺年会”四大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

②先进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贺年活动是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④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保护文化遗产

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7.在“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主题研讨会中,某同学以“深圳30年的奋斗历程创造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将激励深圳人再创辉煌”的事例来说明主题。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事例中体现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特有文化的部分,切合主题

②事例中反映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部分,切合主题

③事例中反映社会实践为文化创新提供资源和条件的部分,切合主题

④事例没有体现社会实践的变化推动文化创新,不切合主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ADDDDBCBABDB1、①各民族间的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②世界各民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也是共性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2、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历届世博会的主题,都是在举办世博会的活动中确立并随之不断发展的。

②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历届 世博会的主题,既延续关注自然这一主题,又不断注入新的内涵。③由于世界各民族的 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历届世博会的主题虽然各个不同,但都共同关注自然。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使大众传媒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正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面对全球化趋势,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同时,要按照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篇3:第二篇传承与创新

2012年雷允上 (西) 企业“四项”创新, 以创新制度文化为核心

制度文化是指企业中的各项“正式制度”, 是企业精神的具体化。精神文化必须转化为具体操作性的正式制度与规范, 才能被全体员工所接受。

企业行为规范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 即对内行为规范与对外行为规范。对内行为规范能够使雷允上 (西) 企业价值理念得到员工的认同, 而创造一个和谐的有凝聚力的内部经营环境。对外行为规范通过一系列对外的行为, 使雷允上 (西) 企业的形象得到社会的认同, 以创造一个理想的外部经营环境。

创新, 从制度层面上说, 是将“魂”转换成努力和韧性的过程;创新是为明天而努力;创新是与成规惯例的对抗。张翔华和他所引领的核心团队在2012年提出“探索四项创新, 开拓发展空间”。一是创新业态, 探索雷允上 (西) 企业的官方网络建立与电子商务结合的路径;二是创新营销, 探索医托管的医药房经营模式;三是创新”院企“战略合作, 探索与社区商业有机结合;四是创新板块互动, 探索营销中心和采购中心的构建。无庸赘述, 这四项创新, 以制度为保障, 促进中医药“回归本源”。

从战略角度看, 张翔华和他所引领的核心团队, 更重视与现代商业模式相适应的制度创新。在华盛顿的国会图书馆里, 抬头就能看到天花板上写着:“秩序, 是天国的第一法则”, 据说是名诗人波普写的。这使张翔华和他所引领的核心团队联想起, 我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换的大部分原因, 是政治和社会失去了秩序。没有秩序, 必然是混乱。混乱就动荡, 动荡就不稳定。社会需要秩序、需要稳定。

资产阶级建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在理论上是“三权分立”的政治制衡机制, 在方法上是民主与法治的“宪政”制度, 直白地说, 就是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游戏规则及程序。从影视资料上看到的理念是, 明知某人犯了罪, 但如果没充足的证据又不符合法律程序, 警察就不能逮捕, 不能法办。西方人认为:破坏法律程序和制度对社会造成的危害, 要比任何一个罪大恶极的罪犯对社会造成的伤害要大的多。西方人对“游戏规则”的尊重和遵守, 可以用一场足球比赛的胜负与足球比赛规则的践踏来比拟。某一场足球比赛的胜负从历史上无论多么重要, 都微不足道, 即便是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冠军亦微不足道, 因为再过四年还有机会, 而足球游戏规则如果任意践踏, 那毁掉的肯定是足球运动本身。

对于一个社会、对一个企业而言, 应该同理。一个西方总统讲过, 选出一位愚蠢的总统, 对国家的伤害要比毁坏选举总统制度本身对国家的伤害要轻得多, 毕竟再愚蠢的总统最多只在任四年, 而选举制度及程序本身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其实, 我国近代历史伟人邓小平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 在《邓小平文选》中曾给中国人留下宝贵思想财富。他大概的意思是说:今后不能将中国的命运系在某一个国家领导人的身上。他老人家最伟大的历史贡献有三:一是实施“改革开放”扭转乾坤, 改变了当时中国发展的方向与道路;二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 实现了党和国家领导权的“平稳顺利交接”;三是收回香港, 雪百年耻辱, 并以此为标志, 中华民族开始图强复兴。这三点, 明确诠释了“创新制度”的必要性。

张翔华在任雷允上 (西) 第一把手几年里, 总有一种感觉, 若不追求“创”, 特别制度的创新, 那我们企业就是在退步, 没有其他的可能。在飞速变化的当代, 应该创造出新东西, 并与时俱进。

我们现今的社会有许多规则, 但有的人就不愿意遵守规则。“人治”社会的“潜意识”里, 都喜欢权力, 权力, 就是“我说了算”。中国封建社会“法不治尊”、“刑不上大夫”。所以, “法都是给别人立的”。而且, 一个人炫耀自己与众不同的就是“他可以不用遵守大家都必须遵守的规则”。一个人不讲规矩、不讲纪律、不讲制度和程序, 必然自由散漫, 无组织无纪律;一个单位不讲程序、不讲制度、不讲规矩, 必然混乱。制度创新也和高效率的工作相辅相成。目的是要我们养成高效工作的习惯, 第一个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就是:让自己的办公桌保持整洁。你要清除办公桌上的日常用品, 只留下与你正要处理的问题有关的东西。美国芝加哥与西北铁路公司的总裁罗兰德.威廉姆斯说:“一个桌上堆满很多种文件的人, 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开来, 留下手边待处理的一些, 就会发现他的工作更容易, 也更实在。我称之为家务料理, 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

第二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做事要有轻重缓急。遍及全美的都市公司的创始人亨利.杜哈提说, 不论他出多少钱的薪水, 都不可能找到一个具有两种能力的人。这两种能力:第一是思想的能力, 第二是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行事的能力。

第三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学会当机立断, 不要优柔寡断。豪威尔在美国钢铁公司任董事的时候, 董事会总要花很长的时间讨论很多的问题, 但达成的决议却很少。其原因是, 董事会的每一位董事都得带着一大包的报表回家去看。最后, 豪威尔先生说服了董事会, 每次开会只讨论一个问题, 然后作出结论。这样做的结果非常有效。所有的陈年旧帐都清理了, 董事也不必再带着一大堆报表回家了。

雷允上 (西) 的制度与制度文化。是无情却有情。规矩是一种约束, 更是一种保障。它约束我们的同时, 为我们造成就了一个难得的发展平台, 使我们更加成熟、完美和成功。“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孟子·离娄上》) , 雷允上 (西) 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来源于员工良好的精神面貌、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严格的规章制度。但规章制度的建立和设置, 既要以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理念为依据, 又要起到能保证雷允上 (西) 文化落地的作用。要达到这个效果, 首要条件是, 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要融于制度建设之中。因为制度建设是规范雷允上 (西) 经营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雷允上 (西) 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淮。要以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为指引, 建立健全、修订和完善有关雷允上 (西) 生产、经营与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工作职责、行为准则, 使这些制度、职责与准则, 能够体现雷允上价值观和愿景, 能够促进雷允上 (西) 使命和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让员工们在制度的管理和引导之下, 变他律为自律, 变约束为习惯, 从而保障雷允上 (西) 正常经营、协调各方面关系、保证团结协作、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 制约各种消极因素和越轨行为。雷允上 (西) 的制度文化的力量, 使雷允上人逐渐养成四种良好的工作习惯。这就是制度让理念固化成行为习惯。

雷允上 (西) 靠制度文化对员工人性扬善抑恶。中国古代先贤就有“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之争, 类似管理学中的“X理论”和“Y理论”。雷允上人倾向于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论”。

人从动物进化而来, 动物的本性符合丛林进化法则, 具有自私性, 首先满足生存的需求, 如“鸟为食亡”所描述的。但是人与动物又有本质的区别, 人有思想, 在满足了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后, 会有精神追求, 规章制度制定后, 就要严格执行。要严格按照P (计划) 、D (执行) 、C (检查) 、A (考核) 4个环节来执行, 这4个环节环环相扣, 哪一个都不能缺失。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从严, 才能保证规章制度落至实处, 才能确保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顺利落地。

雷允上 (西) 的制度文化是由雷允上 (西) 的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制度必然会促进正确的雷允上 (西) 经营观念和员工价值观念的形成, 并使员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雷允上 (西) 制度与雷允上 (西) 制度文化不是同概念。雷允上 (西) 制度是雷允上 (西) 为了达到某种目的, 维持某种秩序而人为制定的和序化、标准化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方式46, 它仅仅归结为雷允上 (西) 某些行为规范;而雷允上 (西) 制度文化强调的是, 在雷允上 (西) 生产经营的活动中树立一种广大员工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制度机制, 使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当雷允上 (西) 制度的内涵未被员工接受时, 其仅仅是一种管理规范而已, 至多是管理者的“文化”, 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 只有当雷允上 (西) 制度的内涵被员工接受并自觉遵守时, 制度才变成一种文化。

在雷允上 (西) 里, 文化理念 (价值观) 作为一种倡导, 有时其约束功能显得不足, 管理者会经常面对员工与文化背离 (即与价值观不一致) 的言行, 这时候, 制度的刚性弥足珍贵。

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如何深入, 如何将企业经营业理念和价值观体现在企业管理制度中, 体现在经营业实践中, 体现在员工的行为方式中, 由此构成一个良好的组织气氛, 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凝聚力, 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 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根本内涵。

文化管理在于依靠的是以价值观为引导的内在驱动力, 强调员工主动参与管理、自我控制, 而不是单纯依靠外力推动和制度约束, 被动服从的接受。文化管理主张的柔性的、人本化的管理, 提倡自主管理。只有用美好的愿景鼓舞人, 用宏伟的事业凝聚人, 用科学的机制激励人, 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 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达到“人企合一”的管理境界。企业文化管理强调在不断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的基础上, 将企业文化渗透到经营管理的每个细节中。

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文化管理制度” (草案) 》

前言

改革开放初期, 时任国家经委常务副主任的袁宝华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适时提出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改造传统企业管理的思路, 后来被确认为“十六字方针”。这一方针为当时以及后来的企业管理者们明确了改革思路, 把中国的企业管理引向了既要接受历史传承、又要提炼创新, 既要结合国情, 又不丧失自我的道路。自此, 公司也以适应市场、提高效率为目标, 大力推进管理改革和管理创新, 企业经营活动逐渐活跃。

回顾30多年来公司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 公司管理基本上是沿着“十六字方针”的轨迹不断取得进步的, “十六字方针”先后在新老雷允上班子的积极引领和实践中, 得到确立和贯彻, 并获得很大成功。

雷允上人在管理实践中逐渐意识到, 传统管理理论通常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设之上, 重视物质激励和刚性约束。随着企业文化理论的兴起, 管理学者逐渐发现“软因素”, 即文化对人的影响更加深刻。因此, 新老班子领导一个接一个传递“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接力棒。随着接力棒传递的推进, 对公司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对文化的认识也不断地深化。文化是公司发展的灵魂, 价值取向是公司文化的灵魂。

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 集中表现在“文化兴企”、“文化强企”的理念上。在公司文化管理上强调: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精神管理重于物质管理, 组织目标高于个人目标, 内在约束大于外在约束。公司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价值观管理, 公司文化建设的目标, 重点在于价值观认同这一关键因素上。简单地说, 公司文化建设就是价值观的组织化, 就是使全体雷允上人的价值观达到“同与和”的最高境界。

雷允上人在文化建设实践中, 深深感到自始至终应紧紧抓住四个重要节点:一是“知”, 让员工认知感受雷允上文化, 认识到什么应该, 什么不应该;二是“信”, 让员工认同雷允上倡导的价值观;三是“行”, 行为受雷允上价值观支配, 继而养成习惯;四是“创”, 员工的心智模式改善了, 思考问题的角度变了, 就能从本质上学会如何面对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问题, 就会从源头上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而由内到外改变行为模式, 开发出“对”的潜能。

为了将雷允上文化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下去, 我们结合公司实际情况, 制定了《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公司文化管理制度” (草案) 》, 从而形成长效机制来保证公司文化能够持久有效地推进和实践。

公司文化能够有效实施, 成功落地, 必须从基层文化建设抓起。文化的魅力着重体现在终端, 体现在工作面和现场。“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基层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基层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为公司文化建设提供着丰富的素材。重心下移的公司文化来自基层, 又聚焦基层, 让基层员工大力参与创造, 让员工创造公司文化, 享受公司文化, 通过总结、提炼、升华, 形成文化导向, 再由公司决策层主导和推动, 作用于基层, 从而形成强势的公司文化发展体系。

重心下移的公司文化建设, 应牢牢抓住前面所说的四个节点。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员工的自觉执行力。而自觉执行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通过四个节点 (或阶段) 呈螺旋型上升达到的——通过基层管理升级降低管理难度, 保持基层队伍的稳定, 在员工形成合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升员工素质, 形成员工的自觉执行力。

为了使员工更好理解公司文化的内涵, 我们将公司文化解剖成三个层次——符号层、制度/行为层、理念层或观念层。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文化管理, 遵循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海市委九届十六次全会和中共上海市静安区第九次代表大会的精神, 建设与确立公司文化, 鼓舞和激励员工, 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对公司文化发展内容与实施做出规定, 是开展公司文化建设的依据。

第三条本制度一经发布, 公司各部门必须遵照执行。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分公司也必须依照本制度履行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章公司文化管理机构

第四条公司文化的管理机构, 是由公司董事会、总经理室领导班子、公司各职能部门代表成员共同组成。

第五条公司TG董事会是公司文化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 其职责包括:48

(1) 审议确定公司文化核心内容;

(2) 审批公司文化管理制度;

(3) 审批公司文化发展规划;

(4) 审批公司文化年度工作计划; (5) 决定相关公司文化各项重大事项。

第六条公司总经理室领导班子是公司文化管理的执行机构, 其职责:

(1) 研究和制定公司文化核心内容;

(2) 制定公司文化管理制度;

(3) 制定公司文化发展规划;

(4) 制定公司文化年度工作计划;

(5) 制定公司对内对外宣传规范, 并监督执行;

(6) 组织进行对公司文化重要议题的相关研究;

(7) 开展公司对内对外文化宣传, 组织公司文化活动;

(8) 审核下属公司对外宣传内容, 协助下属公司开展各项文化活动。

(9) 指导各职能部门代表履行文化管理的执行职责。

第三章公司文化理念管理

第七条公司文化理念是指公司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等公司文化核心内容。

第八条总经理室领导班子是公司文化理念管理的执行机构, 应认真学习、深入调研国内外先进公司文化, 研究制定符合公司发展战略的公司文化核心理念。

第九条总经理室内领导班子在开展公司文化工作中, 应深入实际调研分析, 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 分析公司所处产业的特点, 广泛听取下属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提炼公司文化的核心思想, 使公司文化理念能够切合公司实际, 对公司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十条下属公司应对文化管理工作提供充分支持和密切配合, 积极提供建议和意见。

第十一条公司董事会负责对公司文化理念进行确认公司文化制度管理

第十二条公司文化制度是对公司文化理念的表达和规范, 必须与公司文化理念保持一致。

第十三条公司文化制度系统涵盖下述三个领域:

(1) 公司文化核心理念规范:该制度对公司文化核心理念进行了设计, 是公司思想文化塑造的基础。

(2) 公司员工行为规范:该制度对公司员工行为规范进行了设计, 是公司行为文化塑造的基础。

(3) 公司特殊风俗制度:该制度在对内工作上, 对公司教育培训、仪礼仪式、服式、体态语言、工作场所相关规范做出规定;在对外工作上, 对公司营销观念、服务规范、公共关系、银企关系、公益活动、文化传统做出规定, 是公司风俗文化塑造的基础。

(4) 公司品牌运作制度:该制度对CI作出工规定, 是企业的目标、理念、行动、表现等为一体共有的统一要领, 是有别于其他品牌的视觉形象识别, 是公司品牌塑造的基础。

第十四条工作小组是公司文化制度的编制和监督机构。相应管理制度经联席会审批生效后, 工作小组负责推动落实。

第四章公司文化器物管理

第十五条公司文化器物是公司文化的外表形式。通过对相关器物的设计, 可以直观、生动地表现公司文化的核心思想。

第十六条公司文化器物系统包括如下内容:

(1) 公司名称 (全称、简称) 、公司标志、品牌标志图案;

(2) 公司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组合规范、辅助图形;

(3) 公司象征图案;

(4) 公司宣传标语;

(5) 公司吉祥物;

(6) 公司之歌;

(7) 公司容貌。

第十七条公司文化器物系统应用范围包括:

(1) 办公用品、事务用品;

(2) 公司证照、文件类;

(3) 交通运输工具;

(4) 指示、标志类;

(5) 广告展示陈列类;

(6) 商品及包装类;

(7) 服饰类;

(8) 公司出版物;

(9) 公司礼品;

(10) 公司网页;

(11) 其他。

第十八条工作小组是公司文化器物的设计管理机构。工作小组在充分听取相关意见后, 根据CI的规定, 组织设计公司文化器物, 各项设计作品经联席会审议认可, 工作小组负责推动落实。

第五章公司文化实施管理

第十九条工作小组负责推动公司文化工作的实施。

第二十条公司各部门在开展对内对外宣传时, 要充分考虑到公司文化的要求, 不得违反公司文化相关规定。工作小组负责对各部门宣传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一条下属公司在开展对外宣传时, 必须将宣传内容上报工作小组审核, 并会同工作小组开展工作。

第二十二条工作小组应协助战略管理部门做好公司形象推广和公司标志使用规范的检查工作。

第二十三条为更好的培育、建设公司文化, 工作小组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司文化活动。

第二十四条公司各部门和下属公司可以提议开展公司文化活动, 由工作小组研究上报联席会批准后, 组织开展活动或协助下属公司开展活动。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工作小组起草修订, 经由联席会审批同意后发布。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七条本制度由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创”建新的流程与制度, 是为了创造明天。若我们确立了“魂” (心) , 并且收获了“魂” (心) 的果实。这说明, “创”只有被培育在“魂”的土壤里, 才能够实现开花结果。因为“魂”的意志激起了“创”的波澜。

文化要硬, 价值取向要明, 若没有制度保证不行。我们的解放军与人民群众一直能维持亲密的关系, 靠的是什么?靠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如果没有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的约束, 解放军能否只靠自觉就能成为威武雄师, 答案不得而知。但我们至少知道, 如果没有一些硬性的约束, 文化、价值观一定难以在员工群体中形成一致的行为方式。

无论文化价值观说起来多么优秀, 甚至多么强势, 但其终究是柔性的, 只有牵引力而缺乏约束力。而制度却是刚性的。制度中所禁止的行为从长期来看一定不会在雷允上 (西) 中存在, 或者说它会变动的。而制度中所提倡的行为也一定会是雷允上 (西) 的主体行为。然而制度是有效的, 不是“纸面文章”。在过去多年的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中, 都证实了这样一个观念:文化、价值观必须得到制度的支撑才能有效地落实。

我们知道, 员工并不一定全部认同雷允上 (西) 的文化、价值观, 雷允上 (西) 也无法杜绝招聘那些在文化、价值观上与雷允上 (西) 不一致的员工。因而在文化建设中, 除了将价值观细分并落实到员工所能接受的层面之外, 还有一个职责——让雷允上 (西) 的文化、价值观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至少是在行为上接受。

对于价值观的遵从, 首先是“知不知”的问题, 即员工知不知道价值观要求他们做什么。一般来说, 在雷允上建设文化的情境渲染下, 员工已经能够判断哪些行为是雷允上价值观所创导的, 哪些行为是雷允上价值观所反对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员工有没有相应能力这样做。这并不是什么问题, 因为无论多么高深的价值观, 都是对人的一些优秀品德或者行为方式的概括, 实践起来并不需要什么特殊技能。问题的关键就落在员工“愿不愿”这么做。雷允上期待自己的传播能达到所希望的效果——所有的员工都心甘情愿地遵照价值观的要求行事。这可能是比较理想化些, 因为, 一方面, 人总归是有惰性的, 好习惯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坏习惯的滋生确实防不胜防。另一方面, 还有很多人还不能“心甘情愿”地做。现实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对于一些看起来不是一伸手就能够得着的事情或者一些本来就不愿意做的事情, 人总是会考虑:“做与不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这就需要激励与奖惩制度来引导和约束。更重要的是, 制度对于价值观落实的保障绝对不仅仅限于约束员工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用制度的形式在组织内部固化所提倡的价值观。比如提倡创新, 就需要有制度保证有人愿意创新、创新能得到组织的支持等。雷允上的核心价值理念能否最终落实到雷允上人的行为上去, 而不是停留在纸上或贴在墙脚上成为口号、标语, 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应的措施及制度保障, 使核心价值观的落实可规范, 可考核。

说到这里, 我们必须认真地思考一个问题。全球现在已经达到70亿人, 那么, 什么是人?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看待人呢?人类是从人猿发展起来的高级动物, 具备一定思想、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 能够用大脑控制自己的行动, 是地球上最高级的生命体。

我们应该怎么样来看待人呢?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达, 就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看待人。即以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 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使人获得全面的解放与发展,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终极关怀。马克思认为, 衡量人类进步的根本标准, 归根到底在于人类个体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在于人的自由和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科学涵义, 我们必须着眼于多种视角, 准确完整地理解和把握。

就整个人类社会而言, 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就是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这个视角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 即整个人类社会认识、把握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 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而又协调的发展。全面审视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 居于核心地位的最高理念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社会, 即自由人联合体 (共产主义社会) 。到那时, “人终于成为自己与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就是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人类在物资生产领域最终所能够实现的只是一种人类能力的有限发展, 一种有限的自由。而人类能够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领域, 才是真正的自由王国。

作为个体的人而言, 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三个方面。所谓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体力、智力、自然力、创造力、社会能力、现实能力及各种潜能。马克思认为, 人的发展即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 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和展示。恩格斯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每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 全面发展强调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 这可具体表述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自由个性发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心理素质的自由个性发展;人格、意志、情趣、爱好、特长的个性化发展。在马克思看来, 自由个性就是人的自觉、自愿和自主性。从哲学上来看, 个性即人的社会特质, 它所表征的是人的不断发展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是个体的人的独立人格和品质, 具有个性的人即是具有自觉、自愿和自主性的人。作为个体的人都具有自身属性, 个体人之间存在着差异, 只有每一个人不断发展完善自身属性, 自觉发挥和运用个人才能, 创造性地改造客观世界, 人类才能在不断超越现实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历史, 追求理想的境界。

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 重新制定与每一位员工直接相关的两项制度:其一是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文化管理制度 (草案) ;其二是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行为规范与礼仪 (暂行规定) 。这两个制度落地的关键就在于每一名员工“愿不愿”这么做、“能不能”这么做。我们期待企业文化工作的传播能达到所希望的效果——所有员工都心甘情愿地遵照企业价值观的要求行事。

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发展纲领 (草案) 》

前言

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是一个综合性、发展中的现代商业企业 (以下简称“公司”) , 是正在按照“高起点、开放型、国际化”发展思路, 参与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 努力开创现代化国际城区新局面”中的一个成员。作为一个大中型综合商企, 作为现代化国际城区的成员, 理应义无反顾地在历史新起点上向新的目标迈进。在这个历史进程中, 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 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三个高度自觉, 即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

地位认识上高度自觉:文化最大的特质, 就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 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 深刻影响着有形的存在、有形的事实。深刻作用于公司经济发展和雷允上人的经营活动与生活状态。改革开放以来, 对于企业文化的地位、作用和定位, 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逐步清晰的过程, 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是公司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是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 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支撑。应当立足于时代和实践新发展, 以新的视角认识公司文化的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规律把握上高度自觉:文化有其自身的特性, 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讲文化自觉, 不仅要有满腔热情, 而且要有理性认识, 有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否则, 就会导致行动上的随意性、盲目性。应该看到, 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 对文化发展规律可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做出多种多样的概括, 见仁见智也属正常。

责任担当上高度自觉:责任源于觉悟, 行动体现自觉。有没有强烈的文化担当, 反映着雷允上人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面貌, 是公司是否具有生命力的重要标志。公司作为一个有着崇高追求、肩负历史使命的迅速崛起的企业, 带领全体员工为“建设国际静安、构建和谐家园”而奋斗, 就必须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 宣扬自己的文化理想, 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 切实承担起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

为了更自觉地承担起用先进文化引领公司进步的责任, 为了自觉地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责任, 特制定《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发展纲领 (草案) 》, 予以保障。在起草过程中我们查阅了一些资料, 其中一些有关企业文化建设的论述和做法引起我们的注意。现在把这些想法和讨论稿作为引玉之砖, 一并供读者了解与共享……。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公司是“国际静安、和谐家园”中一家发展中的综合性中华老字号商业企业。

第二条为市民提供安全可靠的药品和健康服务是公司的工作职责, 也是公司对公众的郑重承诺。“振兴中医药, 服务全社会”是公司的宗旨。

第三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把思维观念创新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统筹企业经济、文化与时代的和谐发展。

第二章公司文化追求

第四条使命:以提高人类生活与生命质量为己任, 创导绿色医药潮流, 搭建健康事业平台, 做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医药工作者的崇高使命是救死扶伤, 中医药早在二千年前就提出“治未病”理念, 旨在健体强身, 防病于未然, 与现代社会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追求高度契合。绿色天然是人类尊崇自然、回归自然的必然趋势。中医药博大精深, 取法天然、用法自然, 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公司致力于通过优异的运行业绩, 为员工和社会公众搭建健康事业平台;诚实守信, 在创建“国际静安、和谐家园”中展现企业的良好形象。

第五条愿景:倡导“融汇中西、贯通古今、身心和谐、济世利民”的理念;公司在创建健康事业平台中将努力兼收并蓄, 广泛汲取古今中外医药宝库中的精华, 竭尽全力为社会提供健康医药服务, 公司倡导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员工与社会的和谐互动, 致力于把雷允上打造成“振兴中医药”最前沿的现代化医药公司。

第六条战略;通过进一步“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 犹如凤凰涅槃一般, 使公司内部体制发生根本变化——质的飞跃。从公司高管团队先进彻底的观念转型入手, 即改变思维理念和工作作风, 进而带动中层管理人员和基层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 以适应中国M型消费时代的到来。

第七条近期目标 (2011-2015) , 全面完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所提出的各项战略目标,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结构和稳定的经营利润。

第八条远期目标 (2011-2020) , 综合性指数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第三章价值取向

第九条核心价值观:公平公正传承百年基业, 诚实守信呵护大众健康。求质求精提高企业信誉, 共建共享永续和谐发展。倡导“大道唯诚, 做人为本, 诚信相通, 商誉是金”理念。价值取向为公司文化的核心。公司以雷允上的祖训——“诚信为本、质量奠基”为文化传承的基础。

第十条责任化为动力:对国家、对社会、对出资者、对员工的责任是公司的生存基础;是公司员工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无穷动力。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家庭的热爱是员工责任感的源泉。责任心是公司衡量员工素质的基本标准之一, 公司将努力完善责、权、利对称的机制, 让有能力、有强烈责任感的员工担负重任, 并享有相应的权益。

第十一条制度保障权益:公司制度是公司与员工行为的准则和依据。科学、完善的制度不仅是公司健康运营的保证, 也是公司权益的保障。公司的发展战略、公司文化、组织与个人行为都将体现在不断完善的公司制度中。公司依法治理, 按制度管人, 任何人违反公司制度都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十二条团队构造优势:公司倡导内部协作与配合, 营造和谐健康的工作环境。员工不仅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 也要对集体的工作负责, 对整个公司负责。公司崇尚团队精神、团队作业, 个人的成功只有在团队的成功中才能得到体现。

第十三条创新成就未来:公司员工要保持旺盛斗志、勇挑重担、奋发向上, 不断突破和超越自我。经营创新、管理创新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反对抱残守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思想, 倡导员工树立创新观念、培育创新精神, 支持员工的创新行为, 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等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与机制。

第四章基本价值观

第十四条业绩至上:公司的良好业绩是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公司所追求的业绩, 是员工在健康安全、稳定运行的环境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员工的良好业绩, 既是公司良好业绩的基础, 也是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

第十五条共赢平台:它是公司和员工的利益共同体、是共同利益的实现平台。维护、扩展这个平台是团队成员的共同责任。公司将努力建立公司的风险收益与员工的风险收益有效结合的机制, 将公司的利益与风险量化到每一位员工;每一位员工也应将公司的风险视作自身风险, 形成利益共同体。

第十六条责、权、利对称:责、权、利三者的有机统一是公司建立科学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之一。公司将建立有效的责任约束机制, 用权力和利益的平衡统一来保证和激励员工为公司承担责任。

第十七条承认差别:客观存在的员工能力上的差别, 决定了员工在公司中的岗位、作用和利益的差别。公司的制度设计将体现这种差别, 员工也应认可这种差别。员工的业绩是其能力的体现。个人的能力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和团队协作来提高, 公司鼓励和激励员工不断学习、发掘潜力,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第十八条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映射出一个人的素养和社会价值。负责任、讲原则, 公平、诚实、守信是员工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第五章管理体制

第十九条领导体制: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总经理为公司领导班子成员, 或称做核心团队。董事长是法定代表人。党委是公司的政治核心。总经理室是公司最高行政管理机构。总经理室由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组成。总经理室成员根据总经理授权负责某方面的工作和分管相应部门。各部门负责人在总经理室和党委领导下, 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

第二十条决策机制:在民主监督的基础上, 最高决策机构——董事会负责公司重大事项决策。决策要明确责任主体, 讲求权威性和决断性。公司坚持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管理制度。在公司重大决策、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积极接受广大员工的监督;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重要事项决策让员工积极参与。

第二十一条组织机构设置原则:公司将以最高的组织运行效率、最低的组织成本以及最快的组织整体反应速度为目标, 不断探索和创建有效运转的组织机制。

第六章管理方略

第二十二条管理理念:公司重视通过文化牵引和制度约束使自律与他律相结合, 即用优秀文化理念引导员工实现自律, 依靠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建设保证他律。文化是公司的灵魂。公司将通过不断宣导、传播和灌输超越商业文化, 使公司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司员工行为, 使员工实现自我开发与管理。将不断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制度是管理者和员工的行为准则和指南, 所有员工都必须遵守。公司将逐步推行简洁、高效、完整、合理、配套的管理制度, 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使公司管理有条不紊, 使员工工作有效率、有质量。

第二十三条目标管理:公司推行全面的目标管理, 建立计划、预算、统计、信息、评价为一体的闭合循环体系。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确定公司中长期规划和年度经营管理目标, 将年度目标分解到各部门, 确保各经营管理部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通过完善的跟踪检查、信息反馈体系, 保证公司各项目标任务处于有效监控, 通过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体系, 将目标实现与奖惩直接挂钩。

第二十四条信息管理:建立基于网络的全面管理信息系统是现代公司管理的基础之一。公司通过构建高效、快速的管理信息系统, 使公司的知识成果、管理成果和业务成果完整积累, 使有效信息快速沟通和共享, 使工作过程得到记录, 使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使信息分析和管理决策快捷高效, 使员工的知识和经验转化为组织的知识资本。建立依赖信息流程而不是受制于个人行为的组织运转机制, 从而保证公司运行的透明、规范和有序。每位管理者都要充分重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严格按照系统要求录入信息是对管理者和员工的考核指标之一。

第二十五条项目管理:公司的战略目标决定了必须在“创新驱动, 转型发展”成为现代商业模式方面不断提出新的项目。对关系到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具有跨部门特征的项目, 必须实行跨部门的团队运作和项目管理。因此, 职能管理与项目管理共同构成公司的基本管理方式。项目管理是对项目运作周期全过程的管理, 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应当参照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 建立一整套规范的项目管理制度并保证有效实施。

第二十六条财务管理:公司实行集中管理的财务体系, 恪守稳健、安全、统一的财务政策, 贯彻从紧、从严、从细的财务方针。公司将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 加强成本控制, 形成财务授权体系, 通过设定风险预警点, 及时消除财务风险, 确保财务和经营安全。公司奉行慎重、稳健、安全的投融资原则, 审慎选择融资渠道、方式, 控制负债率, 改善和优化负债结构, 准确评价投资可行性, 确保财务资源安排与业务拓展相匹配, 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现金流。财务要实现从会计核算向战略财务管理转型, 不仅承担核算、监督、统计、分析、预测职能, 而且承担采集数据、对其他部门监控、考核以及决策支持的职能。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是公司信守的法则。

第二十七条监督管理:公司内部质保、审计、监察是对公司各部门生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效益性及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核实和评价的监控活动。公司质量部负责对公司质量保证大纲及生产管理制度有效性的管理, 通过实施检查与监督, 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经营活动中与制度有关的问题。公司审计部门除了履行财务审计、项目审计、合同审计、离任审计等基本内部审计职能外, 还要对计划、关键业务流程及主要管理制度等关系公司目标的重要工作进行审计, 把内部审计与业务管理的进步结合起来。公司总经理室负责对公司各级管理工作进行效率、效能的监督管理。公司质保、审计、监察机构的基本权限包括: (1) 直接对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 不受其他部门和个人的干涉。 (2) 具有履行质保、审计、监察职能的一切必要权限。

第七章人力资源

第二十八条劳动关系:公司与员工之间建立以竞争、自由选择和契约为基础的合作关系, 双方结为同命运共成长的利益共同体。契约制是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劳动关系, 它承认市场交换规律, 尊重、维护、保障员工权益。劳动契约和心理契约是连结公司与员工的双重纽带。前者是双方利益关系的基本规则, 后者则是双方精神上的依恋和融合。公司将努力培养和留住各类人才。

第二十九条人才理念:人力资源是公司一切资源的核心, 优秀的人才是公司的宝贵财富, 也是公司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具有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 认同公司文化、德才兼备、能够为公司做出贡献是公司人才的基本条件。那些在某个方面有较强的领悟能力、自学能力和运用能力, 同时又具有良好素养的员工是公司的高级人才。工作岗位无贵贱之分。所有员工, 无论职位高低、无论何种岗位, 在人格上一律平等。任何岗位的员工, 只要认真、敬业、尽职并努力改进工作、提高效率, 能够做出成绩, 就会受到尊敬。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 是管理者的重大过失。合理有效地配置和使用人力资源是每位管理者的职责, 公司的管理者要善于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特长和潜能, 使每个员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第三十条人才成长: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是公司竞争力的源泉, 公司要基于战略与竞争的要求不断开发每一位员工的核心专长与技能。每个员工不论学历高低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高级人才。人才的成长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工作、勤奋学习、自我钻研和道德素质修炼。内因是人才成长的根本因素。公司努力为人才创造良好的事业发展空间, 鼓励员工通过努力工作获取职业发展机会。公司要求员工将个人价值体现在工作岗位上, 将个人成长建立在公司发展上, 在完善人格品德的同时, 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

第三十一条人才结构:公司宏大的事业追求需要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互补型人才团队。公司在严格控制员工数量、不断提高人才素质和技能的同时, 着力建设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术人才、高级技能人才、高级业务人才等核心高级人才队伍, 构筑公司事业的中坚力量。通过培训、岗位培养和合理吸纳新员工建立良好的人才梯队结构。

第三十二条领导团队:高层领导团队是企业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其成员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强烈的敬业精神, 并有能力让公司富有前途, 让工作富有效率, 让员工富有成就。

第三十三条人才使用:公司坚持“发现人才、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政策, 遵循“德能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人品是公司选聘员工和提拔干部的首要因素, 好的人品主要表现为具有好的职业道德, 好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诚信、负责、合作、进取。企业将创建公开招聘、公开竞聘、竞争上岗、内部劳动力市场等形式的人才内部竞争机制。发现优秀人才, 淘汰不合格人员;妥善安排和处理新老员工及管理人员的交替。

第三十四条价值评价:价值评价是实施公司战略目标的杠杆。价值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基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要有利于促进战略目标实现, 有利于推动员工的自我开发与管理, 有利于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的评价体系以纵向考核为主, 在考核要素设计上要考虑横向相关业务部门的团队合作。考核的内容要考虑结果指标与过程指标的适当结合。通过强化绩效管理过程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 促进各级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 不断完善有效的评价机制, 提高评价的客观性。

第三十五条价值分配:公司尊重员工的利益追求, 所有员工都有权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公司鼓励员工以劳动获利、以知识获利, 努力建立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为员工创造持续、稳定的获利平台。公司将力主业绩导向的分配原则, 不断完善薪酬福利体系, 提高分配的客观性。以评价为基础, 建立有效的分配机制, 充分体现分配的激励性。运用支付月薪、奖金、津贴、赋予职权、提供个人发展机会及培训学习机会等形式以及不同的报酬组合, 满足员工多元化需求。忠诚公司、乐于奉献、精通业务的经营管理骨干和专业技术人才是公司的中坚力量, 要在发展机会、经济利益、组织权力等方面明确地向他们倾斜, 为他们提供同行业中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

第八章附则

第三十六条贯彻和落实:《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发展纲领》是公司宏观管理的指导原则, 是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 是公司各项工作的重要方针, 是制定公司各项政策、制度的方向性文件。公司各职能部门应依据此纲领制定或完善相关的制度、政策文件, 推动本纲领实施。

第三十七条解释与修订:《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发展纲领》由公司总经理室或由其指定的职能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文本因公司发展和环境变化需作出必要的修订和完善时, 应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本纲领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行为规范与礼仪 (草案) 》

一, 工作基本规范

展现「真挚热情、学养兼备」的基本精神面貌

二, 工作基本用语 (要求使用普通话)

三, 服装、仪容规定

1. 员工卡

(1) 员工卡要小心保管, 以免遗失或破损, 万一遗失, 尽快申请补办;

(2) 营业员上岗时必须佩带员工卡;

(3) 行政人员穿着制服必须佩带员工卡;

(4) 重大集会时所有员工必须按企业规定着装及佩带员工卡。

2.服装面貌

(1) 男士: (1) 头发要保持整齐清洁, 不能留长发, 不得染异色; (2) 服装合身, 洗熨妥当, 不可让人有不快之感; (3) 会见客人、遇重大活动时, 在重要场合衣扣要扣好; (4) 衬衫领口、袖口注意干净; (5) 随时确定领带打正、打紧、不要松垮, 领带长度垂至皮带扣为宜; (6) 徽章应戴于西装左领适当位置, 工作证佩带于左口袋下方、肩挂式; (7) 手要保持清洁, 指甲修剪干净; (8) 鞋子要得体、擦亮;袜子要与鞋子搭配得当, 不得穿与鞋子颜色反差太大的袜子。

(2) 女士: (1) 头发要保持整齐清洁, 不能有怪异发型; (2) 保持淡妆上岗; (3) 出于安全需要者不得戴戒指、耳环、手链和手镯等装饰品; (4) 徽章应戴于制服左领适当位置;工作证佩带于左胸口下方或肩挂式; (5) 制服不可有皱折、污点; (6) 指甲保持干净; (7) 不可穿拖鞋, 随时保持鞋子干净; (8) 只可穿与肤色相同、无花纹的丝袜, 穿袜子时避免露出袜口。

3.举止礼仪

(1) 标准站姿: (1) 抬头、头顶平, 双目平视前方, 嘴唇微闭, 面带微笑, 略收下颌, 动作要平和自然; (2) 双肩放松, 稍向下压, 身体有向上的感觉; (3) 躯干挺直, 直立站好, 身体重心在两腿中间, 防止重心偏左偏右, 做到挺胸、收腹、立腰; (4) 双腿立直, 保持身体正直, 膝和脚后跟靠紧, 脚尖分开一个拳头; (5) 双手自然向前, 虎口交叉,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右手手掌应完全遮盖住左手四个指头, 双手大拇指内收于手心处, 自然重迭在腹前。

(2) 男士应用站姿: (1) 右脚向右迈出一小步, 两脚展开, 双脚平行, 两脚之间距离略与肩等; (2) 双手自然向前, 虎口交叉,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右手手掌应完全遮盖住左手四个指头, 双手大拇指内收于手心处, 自然重迭在腹前。

(3) 女士应用站姿: (1) 右脚向后收半步; (2) 双手自然向前, 虎口交叉,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 右手手掌应完全遮盖住左手四个指头, 双手大拇指内收于手心处, 自然重迭在腹前。

(4) 坐姿: (1) 入座时要轻要稳, 走到座前, 转身后, 轻稳地坐下;女士入座时, 若是裙装, 应用手将裙稍稍拢一下, 不要坐下后再站起来整理衣裙; (2) 双目平视, 嘴唇微闭, 面带微笑, 略收下颌; (3) 坐在座上, 立腰挺胸, 上体自然挺直; (4) 男士双腿可略微分开, 双肩平正放松, 双手掌心向下分别放在双膝上;女士两腿并拢, 两脚同时向左或向右, 右手迭放在左手上, 置于腿上; (5) 坐在椅上, 应坐满椅子的三分之二, 胸口与桌面平齐; (6) 起立时, 右脚向后收半步, 而后站起;女士起立时若是裙装, 应用手将裙稍拢一下后再站起来; (7) 谈话时可将上体与腿同时转向交谈者一侧。

(5) 手态: (1) 介绍某人, 为某人指示方向, 请人做某事时, 把手臂伸平, 手自然并拢, 掌心向上, 以肘关节为轴, 指示方向, 上身稍向前倾, 以示敬重; (2) 握手姿态:伸出右手, 保持适当距离, 手与身体成45度, 以手指稍用力握对方的手掌, 持续1-3秒钟, 双目注视对方, 面带笑容, 上身要略微向前倾, 头要微低:一般原则下, 职位高的或女士应主动与他人握手。

(6) 递物和接物: (1) 交名片:双手恭恭敬敬地递上名片, 名片的正面应对着对方; (2) 递交文件:双手递上文件, 并且使文件的正面对着接物的一方; (3) 接受名片:应恭恭敬敬的双手捧接, 接过名片之后, 一定要仔细看一遍, 可就名片上的某个问题当面请教, 或是有意识地读一下名片, 不要一手接过他人名片, 看也不看地塞进口袋中。如有需要, 将名片暂时放在桌子上, 但切忌在名片上放其它物品;

(4) 接受物品:应用双手去接, 同时点头示意或致以谢意。

(7) 鞠躬: (1) 双目平视对方、面带微笑;双手交叉置于腹前, 将右手放在左手之上, 并遮住左手手指; (2) 上身姿势不变, 以腰为轴, 向前倾斜15度; (3) 鞠躬时间超过一秒。

四, 公关礼仪规范

1. 接待来访

(1) 热情迎接, 引往接待室, 客人入座后奉茶;

(2) 互递名片后, 询问来意;

(3) 言谈之间注意分寸, 要有理有节, 不卑不亢;

(4) 事情谈完送客人出门, 并握手道别。

2. 介绍

(1) 介绍者的礼仪: (1) 介绍之前, 先向双方打招呼, 使双方均有思想准备, 不至于感到突然; (2) 必须注意先后顺序; (3) 讲话要清楚、明确, 称呼应尊重; (4) 充分考虑双方的身份和职位; (5) 介绍别人相识后应在双方进行交谈后, 方可离开; (6) 介绍时, 不能遗漏任何人; (7) 正式场合的介绍时, 要注意措辞正规、文雅; (8) 将女士介绍给男士时, 应先征得女士同意。

(2) 被介绍者的礼仪: (1) 介绍完毕后被介绍者应热情地向对方致意; (2) 当男士被介绍给女士时, 男士应主动问好; (3) 握手时通常用右手, 眼睛应平视对方, 时间以三秒钟左右为宜; (4) 交换名片时, 应该用双手递上或接名片, 收取名片后应看过并仔细放好, 然后递上自己的名片, 递送名片时应将顺读的面朝向接受者; (5) 被介绍者应始终注意自己的礼仪:向对方致意。

(3) 自我介绍; (1) 与人初次见面时, 应及时简要地向对方作自我介绍; (2) 可请对双方熟悉的朋友引见或直截了当地进行自我介绍。

(4) 送客与还礼: (1) 客人离开时, 应等客人先起身, 再起身相送; (2) 送客人进电梯时, 要等电梯启动后再走; (3) 对重要客人应送下楼或出大厅; (4) 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应当给予考虑其交通安排等; (5) 有些客人来访后, 要适当进行回访, 以增进彼此的友谊。

五, 电话礼仪

1.打电话

(1) 工作电话一般选择在上班时间, 尽量避开休息时间;

(2) 打电话前应考虑好谈话内容;

(3) 如电话交谈内容较多, 应问明对方是否方便;

(4) 不要随意打断对方讲话;

(5) 保持声音、语气、态度良好;

(6) 通话突然中断, 应立即再打一次, 并向对方说明;

(7) 通话结束后, 放下电话要轻, 以示尊重。

2. 接电话

(1) 公司各部:“XX部, 您好!”, 可以省去【喂喂】开头语;

(2) 总台:雷允上, 您好!可以省去【喂喂】开头语;

(3) 仪态文雅、庄重、轻拿、轻放, 避免顾客收线前放下电话;

(4) 电话铃响时, 如正遇与客人交谈, 应先向客人打招呼后再接;

(5) 听电话时不可吃东西, 与客人打招呼、说话;

(6) 接错电话, 应礼貌告知对方;如同事不在岗位, 应主动替他接起电话;

(7) 通话完毕, 可询问对方“还有什么可帮到你吗?”以示尊重和提醒;

(8) 招呼受话人接电话时, 不要大喊大叫。

3. 电话后续处理

(1) 接听电话, 须注意聆听, 并随时记录重要信息;

(2) 受话人不在, 如对方愿意转达, 应记录下来并及时转交电话记录;

(3) 上司指示工作的电话, 应按上司要求在第一时间做出落实工作明确表示。

在企业文化的三个层次中, 符号层 (物质层) 是最外在的层次。人们认识一个企业的文化, 往往首先感受和了解的是其符号层内容。

符号层在企业文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特别是它与理念层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一方面, 符号层是企业文化的特质载体。正是由于有符号层的物质基础作用, 人们可以认识和了解企业文化理念层和制度行为层。没有这种特质载体, 企业理念就成了虚无缥缈、无法把握的东西。另一方面, 符号层是企业文化的特化形态, 即指从物质形态中折射出来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等企业理念, 而不是具体物质形态本身。企业理念通过企业物质形态向外折射, 就是企业理念的外化过程;而企业理念外化的结果, 就构成了企业文化的符号层。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理念层作为核心和灵魂, 符号层就像没有生命的躯壳, 毫无生气。正确把握两者的辩证关系, 是企业文化符号层设计的重要前提。

企业文化符号层的内容非常丰富, 这里不能详述, 只是举例介绍。

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方法——环境优化法

环境与人是密切相连的, 人能造就环境, 环境也能改造人。按照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的观点, 优化企业的向心环境、顺心环境、荣誉感环境,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 共同的生活群体能产生一种共同的心理追求, 这种心理追求一旦上升为理论并被群体成员所公认, 就会产生为之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张翔华和他所引领的核心团队, 认同这一观点, 需要有一个蓬勃向上的指导企业整体行为的精神, 从而把员工的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都纳入到企业以及社会共同理想的轨道上来。这种能使企业员工产生使命感, 并为之奋斗的精神状态, 称之为“向心环境“。理想的价值观念也只有在这种向心环境中升华, 才能使企业产生向心力和凝聚力。

(1) 建设向心环境。张翔华和他所引领的核心团队一致认为, 应该在共同理想的目标原则下, 根据雷允上的发展历史、经营业特色、优良传统、精神风貌、, 去概括、提炼和确定企业精神目标, 再把精神目标具体融化在企业管理之中, 使企业经营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 变成可操作性的东西, 使员工产生认同感, 唤起使命感。

(2) 创造顺心环境, 开发动力资源。人的才智和创造力是一种无形的、内在的动力资源, 在良好的环境下, 人的心情也能处于最佳状态。这时也能焕发出充沛的精神活力, 所以, 企业文化建设成效, 往往来自于一个团结、和谐、融合、亲切的顺心的环境。雷允上 (西) 企业顺心环境建设, 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在管理工作过程中, 善于“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行“。不仅关心员工对衣、食、住、行等基本层次需要, 更重视注意引导员工对高层次精神方面的需要。

(3) 营造荣誉感环境, 激励高效行为。行为科学认为, 人的行为分为低效行为和高效行为。荣誉感环境是消除低效行为、激励高效行为的重要因素。张翔华和他所引领的核心团队是一个极其精明的组织领导者。想方设法创造一个多做工作为荣、以奉献为荣、以整体得奖为荣的心理环境上下工夫, 降低和消除人们的低效思想行为, 保持群体蓬勃的精神活力。

员工当家做主和谐融洽、团结宽松的顺心环境一旦形成, 员工的工作就会充满意义, 生活充满乐趣, 就会振兴企业释放出内在的光和热。

回字形文化走廊

情境化:让员工工作与生活在文化之中

雷允上 (西) 办公场所, 人们从电梯走出, 给人的第一感觉是:“人文”境界很高。21世纪是文化的世纪, 结合时代发展的进程, 对办公场所——雷允上 (西) 的指挥中心 (办公场所) 设计, 直接关系到企业形象的视觉化。张翔华从图纸设计到现场施工都直接参与, 从电梯走出, 踏入大堂, 那只豪华吊灯与雕刻着《百鸟朝凤》的屏, 都是由他拍板敲定的。这二件物体, 不只是提高了大堂的光亮度, 不只是随意选取的大型摆件。从整体设计布局, 有两点值得一提:第一点, 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热烈昂扬的格调;第二点, 总体上表现了简洁美, 在两个物件上, 表现出传统美与现代美融合之美或海派文化之美。

有人询问翔华同志, 你为什么在大堂上放一块《百鸟朝凤》的屏蔽?他回答说, 希望雷允上 (西) 能给大家带来健康和美丽。

《百鸟朝凤》, 也称《百鸟朝王》、《仪凤图》等。在中国古代, 这一传统的花鸟画主题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百鸟朝凤》是一个流传极广的民间神话传说。传说凤凰原是一种简朴的小鸟, 它终年累月, 不辞辛劳, 在大旱之年, 以它辛勤劳动的果实拯救了濒于饿死的各种鸟类。为了感激它的救命之恩, 众鸟从各自身上选择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献给凤凰, 凤凰从此成了一只集美丽、崇高、圣洁于一身的神鸟, 被尊为百鸟之王。每逢它生日之时, 受到众鸟的朝拜和祝贺。凤凰和麒麟一样, 是雌雄统称, 雄为凤、雌为凰。在中国古代, 凤是用来比喻皇帝的, 后来演变成龙代表帝, 而凤代表皇后了。但无论是前者, 还是后者, 都象征皇室。因此, 凤凰常被喻指德高望重者, 众望所归和君主圣明而归附。亦可用代表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无限期盼, 寓意吉祥, 是中华民族向往和平与祈福传统的心态写照。

如果我们把它与文化走廊连接起来看, 就会有另一品味, 这个《百鸟朝凤》的屏蔽, 让人感觉到它是一个无声无字、任你去遐想的“前言”。

在服务台的北侧, 是两扇自动开启的玻璃门, 办公人员进出要刷卡。外来人员必须由大堂服务员启动, 这样安全。进入安全门, 就是回字形的文化走廊, 沿窗的都是被分隔为大小基本相等的科室办公场所, 其中唯独有一间 (08室) 约20多平方米, 作为吸烟室, 很人性化, 是一处互相沟通的好地方。张翔华有时也光临这个无拘束之地, 他感觉到这个场所, 比办公室内一本正经听取汇报要自在得多。这种沟通之地——相互理解对方, 肯定对方。易敞开心扉, 接纳互相之间的差异。

文化走廊是什么?简单地说, 是“条幅”+“摆件”==魂 (心) 的展示。如果我们能细细品味、慢慢咀嚼每一条幅所写的字语、摆件的象征意义。从中我们就可揣测翔华同志的意境。他是一位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文化之大成, 我们称之为海派文化的传承发展的大师级人物。他所创导的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是自由竞争并慢慢地走向“竞和”的商业文化;二是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是价值平等的、公正公平交易的商业文化;三是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是自信、自立、自强勇往向前的商业文化;四是雷允上 (西) 企业文化是义利并举、以大义为重的商业文化。

在文化走廊的第一个窗口, 上挂横匾写着“见贤思齐”四个大字, 下端放着一块深色的奇石。其色与天然造型使它的身价培增。

见贤思齐的意思是:“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看齐。出自《论语·里仁》。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完整的话是“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整句话的意思是:“看到贤人就向他学习, 希望能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与此词相近的成语有“力争上游、取法乎上、见德思齐”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是孔子在《论语》中非常有名的一句话, 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是说一个好的榜样会对自己产生最大的作用, 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 坏的榜样对自己所产生的“教益”, 要学会从中吸取教训, 不要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 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 王翰愿为邻”, 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

所谓“贤人”, 就我们理解, 说的应该是那些具有良好品行、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吧。贤人自古就有之, 追溯到夏王朝时代, 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 历来传颂不绝, 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大禹治水, 最感动我们的是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在治水中大禹所表现的艰苦卓绝的作风, 忘我的精神, 坚韧不拔的意志, 在中国人民心目中历久弥新。长时间在外治水, 无暇顾及家庭, 顾及儿女私情。《庄子·天下篇》载:“昔者, 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 名山三百, 《尚书》所述的, 是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 新婚仅三四天, 便出发治水, 儿子夏启呱呱堕地, 他没有见过一面。孟子说, “禹八年于外, 三过其门而不入, ”《史记》中所载, 是“居外十三年, 过家门不敢入”。不管是八年还是十三年, 总之是为了治水, 大禹抛家离子, 一心为国。也许, 很多人会认为, 只有在历史上留下丰功伟绩的人才能称得上是“贤人”, 比如孔子、比如孟子、比如毛泽东、比如邓小平……纵然, 他们在历史上挥墨重彩, 留下了光辉的画面, 可我们, 却更敬重那些在平凡的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 辛勤耕耘的人们。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 就要向他学习, 或许同他相差甚远, 但是只要坚持下去, 慢慢的总会赶上他。其实什么事都是这样, 也唯有这样, 我们才能做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 在我们的身上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 但我们要懂得反省, 懂得学习, 在不断的学习“贤人”的过程中, 我们也不断的进步着。孔子的弟子曾子曾说过“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要完全做到很不容易, 但是我们会时刻提醒自己, 以此要求自己, 不断的接近“贤人”, 学习“贤人”, 在雷允上 (西) 这片沃土上挥洒我们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在文化走廊的第二个窗口, 上挂一副直匾的对联:上联写着“会当凌绝顶”五字, 下联写着“一览众山小”五字。这十个字出于《望岳》杜甫诗中。直匾下端放着一块深色的奇石, 其造型酷似大鹏展翅, 欲飞未飞。

《望岳》杜甫诗。诗人到了泰山脚下, 但并未登山, 故题作「望岳」。诗篇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 抒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极富哲理性。诗篇气魄宏伟, 笔力囊括, 造语挺拔, 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创作才华。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锺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写作此诗时, 诗人才二十多岁。在作诗的前一年, 杜甫曾参加进士考试而落第。他当时少年气盛, 对社会和人世的阅历都还不深, 所以这次落第并没有使他受到多大打击, 他对自己的前途还是很有信心, 抱有美妙的幻想。在落第的第二年 (736年) , 他照旧开始了又一次壮游。“归帆拂天姥, 中岁贡旧乡。气劘屈贾垒, 目短曹刘墙。忤下考功第, 独辞京尹堂。放荡齐赵间, 裘马颇清狂。” (《壮游》) 生动地反映了青年诗人在当时所具有的那种豪放的胸怀, 激越的感情以及高尚的品格, 而且还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望岳》诗里, 也同样表现了这种格调。“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诗人用设问的句式, 极其自然地引出泰山来;又以自答的方式, 描绘出泰山巍峨的形象。所谓岱宗, 又称岱山, 就是泰山, 因为它是五岳之首, 故云岱宗。前人说“泰山之阳则鲁, 其阴则齐”, “从齐到鲁, 历二国其未了。”诗人紧紧抓住了一片青绿的特点, 没有费多少笔墨, 仅仅用“齐鲁青未了”五个字, 就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它那巍然耸立、青翠欲滴而又绵亘天外的浑茫外形来。诗论家对此曾给予了高度评价, 说它“只五字, 真雄盖一世”。

“造化锺神秀, 阴阳割昏晓”, 是诗人着意描绘出来的泰山灵奇秀美的恣态:这座奇形异状的高山, 好像是为神灵所特意创造, 把大自然所具备的一切神奇秀美都集中了起来;山峰直插云霄, 遮断阳光, 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了明暗不同的两个天地——这边已是明朗的早晨, 而那边还是昏黑的夜晚。诗人在这里所用的“锺”和“割”字, 都是别具匠心的。前者是形容泰山凝聚了所有山峦应具的“神秀”, 而后者则是形象地衬托出遮天蔽日、高峻峭拔的山峰。在诗人笔下, 这座泰山真是既神奇, 又雄伟!

接着, 杜甫以“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两句, 进一步描写泰山的景色及其望岳的感受。因为这座山峰很高, 云势积叠而起, 诗人站在山麓仰望, 仿佛感到云气荡其心胸, 故抑郁之气荡涤殆尽, 襟怀为之大开;由于相距甚远, 所以尽量睁大眼睛, 集中视线, 盯着飞鸟, 并循其行踪而极目远望。这两句并非完全写实, 乃是诗人的假想。正如王嗣奭所说:“‘荡胸’句, 状襟怀之浩荡。‘决眥’句, 状眼界之空阔。公身在岳麓, 而神游岳顶。”

最后, 诗人以“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这种充满豪迈气概的诗句为全诗作结。既然诗人面对这座如图如画的神秀峰峦, 仰望之中业已使人心胸舒展, 神采飞扬, 那么何不亲身登上这座山峰之颠, 以饱览泰山的风光呢?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登山的渴望。“凌绝顶”, 正反映了他的远大目光和豪迈气概。这个“凌”字用的极为贴切、传神, 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登临决心, 简直跃然纸上。这两句诗, 杜甫用“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意, 不仅进一步赞美泰山的雄伟姿态, 而且也是以此抒发自己勇于攀登, 必将腾凌绝顶的壮志豪情。从这里可以十分清楚地了解到年轻诗人的坚强信心和自恃态度, 这也是杜甫早期积极进取思想的自然流露。

这首诗是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真正做到了以景寓情, 情中有景, 情随景移, 情景交融。贯穿全诗始终的则是一个“望”字, 由远而近, 又从近至远, 都是通过眼望而步步扩展和层层深入的。故前人认为:“望岳与登岳不同。登岳, 即须细详岳麓中之奇特, 岩伟岸, 不可端倪。若望岳, 则又不得若是, 必须就其函盖体统处, 写其挺出物表, 有一语胜人千百之奇。” (见《杜诗言志》) 因此, 整首诗篇意境开阔, 形象鲜明, 格调高昂, 气势磅礴, 使人读过之后印象极深, 韵味无穷, 如临其境, 不愧是杜甫诗集中的佳作。同时, 泰山正因为是五岳之首, 景色神奇, 气象万千, 所以历来为骚人墨客所赞颂。然而, 历代咏颂泰山的诗篇都无法与这首《望岳》诗相比拟, 所以仇兆鳌说:“少陵以前咏泰山者, 有谢灵运、李白之诗。谢诗八句, 上半古秀, 而下却平浅。李诗六章, 中有佳句, 而意多重复。此诗劲遒峭刻, 可以俯视两家矣。”又说:“此章, 格似五律, 但句中平仄未谐, 盖古诗之对偶者。而气骨峥嵘, 体势雄浑, 能直驾齐梁以上。”这些评价当然是很高的, 可也是中肯的。

在文化走廊第三个窗口, 上挂横匾写着“正心修身事敏言慎”八个大字, 下端放着一只双耳环对称彩釉的姿瓶, 列为珍藏品。象征着端正、均衡。

“正心修身事敏言慎”。是孔子名言:“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修身在正其心者”, 修身首先要修心。修身主要指的是言辞、姿态、仪态等要合乎道德规范。修身就是用一种社会的规范和道德使自己和社会其它角色能够和谐相处。心正是在和心不正的对比中表现出来的。《大学》列出了四种心不正的状态。所谓“不正”就是不能保持一种客观的、中立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而是带有成见偏见, 带有过分情绪化的自我情感, 当然就不能保证中正之心。四种不正分别是:一, “身有所忿懥, 则不得其正”。“忿懥”就是愤怒甚至勃然大怒。人在极其愤怒的情况下是不清醒的, 有人可能会说“愤怒出诗人”。的确, 愤怒是可以出诗人。但鲁迅认为, 当诗人真正写诗的时候, 他一定要等那种愤怒忧愤的心情平静下来, 等心灵的愤懑冲撞平息之后, 才可以客观中正地去写作, 而不是说在愤怒的时候去激情澎湃地写诗。那样可能会出浪漫主义诗人, 比如像李白。但是, 像杜甫的诗——《三吏》《三别》却不是愤怒时写出的。这就需要通过内心修养把这种愤怒加以过滤, 变成一种中正之气, 一种深情冷眼的历史眼光, 才能够去更有深度地看待历史, 故而杜诗有“诗史”之称。在忿懥愤怒的情况下, 要去把握事情的真相, “则不得其正也”。二, “有所恐惧, 则不得其正”。人有所恐惧的时候, 心也偏了。当一个人畏手畏脚、畏前畏后的时候, 他要去做光明磊落的事情是很难的。因为, 恐惧尤其是巨大的恐惧会使人丧失基本的判断力。三, “有所好乐, 则不得其正”。如果人有特殊的爱好、偏好, 那么在对待事情的时候也不能保持中正之心, 也不能够去正确客观有效地去看世界万物。过分地沉醉在某一种喜爱之中, 也可能麻痹了自己的神经, 掩盖了自己深邃的眼光。四, “有所忧患, 则不得其正”。从表面看, 这话会让人感到奇怪, 因为孟子就强调“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而且儒家的文化精神在有些学者看来就是一种“忧患意识”。《大学》居然说, “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的确会给人误解。其实, 这个地方的“忧患”是患得患失的意思, 不敢去大胆地创新而经常瞻前顾后、忧心忡忡, 总是放不下放不开。这里的“忧患”就是与孔子所说的“君子坦荡荡”相对的“小人常戚戚”的“戚戚”, 就是一种斤斤计较、左顾右盼的心, 不释然的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人当然不能做到心正。

在文化走廊第四个窗口, 上挂横匾写着“明德惟馨”四个大字, 下端放着一段檀香木。又名白檀, 属檀香料常绿乔木, 原产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我国台湾、广东也有引种栽培, 它的花初开时黄色, 后血红色, 木材奇香, 常作为高级器具、镶嵌、雕刻等用材。

明德惟馨出自《尚书·君陈》:“至治馨香, 感于神明。黍稷非馨, 明德惟馨。”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又快到了, 每到这个时候就不由得想起逝去的亲人。死亡应该是人类要面对的最不可逃避的恐惧之一, 有生就有死, 在这一点上正如佛祖所说:众生平等, 不管你是高贵还是卑贱, 都会有死去的一天。

清明时节是祭祖扫墓, 缅怀先人的日子, 随着时代的变迁, 祭祀的贡品和祭品也是“与时俱进”……每年的清明我们中的一些人, 还是照常自己动手剪“纸钱”, 想起去世的外婆和父辈心中感慨万千, 生命就在这样的周而复始中轮回着, 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历历在目, 死去的不过是肉体, 那生命之灵光和爱将永存!我们的父辈那一代人正值国家动荡、外寇入侵、百姓涂炭的年代, 许多人为了建设一个崭新的中国、为了子孙能够生活得幸福, 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他们默默无闻的奉献了自己, 并没有得到任何回报, 甚至于没有留下后代来为自己扫墓祭奠……祭祀亲人最好的莫过于好好活着, 做一个堂堂正正7的好人, 正如《尚书·君陈》中所说:“至治馨香, 感于神明。黍稷非馨, 明德惟馨。”美好的德行才是最好的祭品, 才是芳香永驻的!所谓笾豆簠簋之仪不过就是一种奢靡的形式, 借以彰显生者的尊容罢了, 明德之行莫过于积善修德, 但绝不是:善之为善……对于怎样行善, 邵子对后人的遗训颇有道理:汝固当为善, 亦需量力以为之……见善人未尝急合, 见不善人未尝急去, 否则必招悔吝!

在文化走廊第五个窗口, 上挂横匾写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十个大字, 下端放着二彩釉的瓷瓶和瓷盆, 列为珍藏品。象征着:天地与宇宙。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语出《论语·学而》篇, 《论语》开篇第一句话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 (悦) 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很多的人把这句话理解为:学习知识并经常的温习, 不是很高兴的吗?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 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我们, 但我们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吗?在这里我们且不论学习的快乐与否, 不论别人知不知我们, 我们只想说明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 为什么是我们很快乐的事。

以我们现在的感受来看, 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 未必就是我们内心很快乐的事情。因为现实生活中, 我们太多称为朋友的人, 都是以利益为出发点的, 没有了利益也就没有了朋友。所以, 现实生活中总有些朋友我们很害怕他来, 他的到来只能带来麻烦, 因此, 这种情况就不会有发自内心的高兴。那么, 什么样的朋友会让我们真正的发自内心的高兴呢?

我不断地揣摩孔子说这句话时的心理, 孔子是一个善于学习, 有着自己的人生理想的人, 学习的途径一方面是从书本上学习, 更为重要的是从实践中,

从人与人交往的实践中学习, 所以朋友之间的交流就成了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那么, 什么样的人可以相互交流呢?要说明的是这种交流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沟通, 这种交流应该是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对追求的深度看法, 是人与人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能做这样的交流的人, 需要对人生和生命达到一定的认识层次, 所谓的知心朋友。这样的朋友在远古的时候, 由于空间的限制很难见面, 这样的朋友能从远方来, 当然会使人发自内心的快乐, 以至于欣喜若狂了。

古语有云, 同道为朋, 同门为友, 说的应该是有着共同的思想基础和追求的人, 才可以称为真正的朋友。“道”字本来的含义就是人行走在路上, “同道”简单的理解当然是同路人, 现在看就是有共同人生志向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

我们立足今天来理解孔子的这句话又有了新的含义。其一, 自有人类文明记载以来, 有太多的高人、大师留下了辉煌灿烂的文字和著作, 能够有机会阅读这些书籍, 实际上就是在与这些人对话、交流, 也就相当于有高朋自远方来, 这位高朋跨越了时间的限制, 自远古向我们走来, 和我们娓娓而谈, 何其快乐啊!这是真正读书人的美妙体验, 想必孔子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作为当今喜爱读书的人, 应该有这种高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的感受, 到这个时候, 书才读出了味道, 读出了境界。才真正把书读活了, 因为是在与鲜活的生命对话啊!

其二,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寻求更多的志同道合的朋友提供了方便。QQ、博客等现代的网络技术给我们提供了空间。虽说网络是虚拟的空间, 但给人们的交往也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不经意间一个陌生的朋友闯入了你的QQ或者博客, 给你带来了新的思想、新的观念, 使你眼前一亮, 视野大开。你顿生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不也正是所谓的“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的感受吗?

现在的体验我们简单的归结起来, 就是能够做心与心交流的朋友, 一方面从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很远的地方来, 一方面能与我们心灵相通的朋友从遥远的时间里向我们走来, 再有就是有心灵相通的朋友从遥远的空间里通过网络向我们走来, 这都是快乐的事情!

在文化走廊第六个窗口, 上挂横匾写着“仁者寿乐者奢”六个大字, 下端放黄杨木雕刻而成的阿弥大佛与众小和尚。

儒家文化是以儒家经典为核心通过诠释儒家经典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而建构起来的;同样, 儒家养生学是历代学者对于儒家经典中有关养生思想的不断诠释和发挥。虽然孔子没有对“仁者寿”作更多的解释和论证, 但是, “仁者寿”这一概念作为儒家经典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 并在不断的诠释中发挥出新的内涵, 从而构成了儒家养生学的基石。

西汉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 外无贪而内清净, 心和平而不失中正, 取天地之美, 以养其身, 是其且多且治。”认为仁人没有贪欲, 内心清净平和。而中正, 因而多寿。宋儒邢昺的《论语注疏》在注释“仁者寿”时说:“仁者寿者, 言仁者少思寡欲, 性常安静, 故多寿考也。”认为仁者无忧无虑、清心寡欲、性情平静, 所以长寿。显然, 这里都是从养生学的角度诠释“仁者寿”这一概念。宋代大儒司马光在诠释“仁者寿”时说:“孔子曰:智者乐, 仁者寿。盖言知夫中和者, 无77入而不自得, 能无乐乎!守夫中和者, 清明在躬, 志气如神, 能无寿乎!……《中庸》曰, 有德者, 必得其寿。盖言君子动以中和为节, 至于饮食起居, 咸得其宜。则阴阳不能病, 天地不能夭, 虽不导引服饵, 不失其寿也。”在这里, 司马光把“仁者”诠释为“守夫中和者”, “以中和为节”的君子, 要求以“中和”为人处世, 并认为这样就能够长寿。这也是一种对“仁者寿”的养生学的诠释。当然, 在儒家那里, “仁者寿”还有另一种解释。东汉儒家荀悦在所著《申鉴》中说:“或问:仁者寿, 何谓也?曰:仁者内不伤性, 外不伤物, 上不违天, 下不违人, 处正居中, 形神以和, 故咎征不至而休嘉集之, 寿之术也。”也就是说, 仁者既不伤害自己的身心, 也不伤害他人他物;既不违背自然规律, 也不违背伦理道德, 所以吉祥好事连连不断, 而不会有天灾人祸, 这就是长寿之术。同一时代另一位儒家徐干在所著《中论》中说:“或问孔子称仁者寿, 而颜渊早夭……岂圣人之言不信, 而欺后人耶?故司空颍川荀爽论之, 以为古人有言, 死而不朽。谓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其身既殁, 其道犹存, 故谓之不朽。夫形体者, 人之精魄也, 德义令闻者, 精魄之荣华也。君子爱其形体, 故以成其德义也。夫形体固自朽弊销亡之物, 寿与不寿不过数十岁。德义立与不立, 差数千岁。岂可同日言也哉?……孔子曰:仁者寿。此行仁之寿也。孔子云尔者, 以仁者寿利养万物, 万物亦受利矣, 故必寿也。”在这里, “仁者寿”指的是品德高尚者死而精神不朽, 是从伦理学的角度诠释“仁者寿”。无论是从养生学的角度还是从伦理学的角度诠释“仁者寿”, 都要求人有仁爱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 不仅身体上能得以长寿, 而且品德上也能不朽, 这正是“仁者寿”这一思想的真正内涵。

南京西路上“雷允上”老字号第二次搬迁装修显现中医药传统文化内涵

趁南京西路上的“雷允上”老字号第二次搬迁装修之机, 张翔华把南京西路上“雷允上”老字号门面, 以设置两副对联形式, 显现其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对联”是汉民族文化艺术的独特产物。“对联可以说是从汉族的民族传统文化派生出来的独特产物。惟有从中国的汉族文化中, 才产生出完美的“对联”。这可以从民族传统——特别是深远的民俗传统方面, 从语言文字方面, 从文学和文章写作方面来观察。

一是先从汉族民族文化传统来看:观察自然与社会, 可以看到, 对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事物现象。再观察汉族的民族性及其深厚文化积淀与传统, 更可以看到, 汉族是非常喜爱对偶的。汉族人认为, 除了领导者是高高在上独立自主统率一切以外, 其他都是以形成对立面, 即对偶形式为宜。汉族本民族古老的哲学思想, 就是无极生太极,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推演到六十四卦。但是, 汉族的民族心理中, 可又并不认为这个推演出来的模式是完美的:“未济终焉心缥缈, 万事翻从阙陷好!吟到夕阳山外山, 古今谁免余情绕”。不过, 在这个推演出的模式本身包容之中, 却能看出是以对应形式为主的, 这就说明汉族是看重和喜爱偶数的。同时, 汉族人更认为“数奇”是不吉利的。就连孤单在上的领导者也很危险, 有成为“独夫”的可能。

二是承上而言, 对一副“对联”的基本要求之一是:必须在上下联中把一个完整的意思表达出来。只要能做到这一点, 字数多少就可随意了。拿中国汉民族文化创造的若干诗歌体裁, 如律诗、绝句来和“对联”对比, 这一点就会很明显地表露出来:律诗和绝句, 各用八句或四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若是把它们中对仗的两句, 特别是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抽出来, 把它们写成“对联”, 有时候还勉强凑合, 有时候就不行。因为它们不是为作“对联”准备的, 不见得能表现出作者希望表现的一种完整的意思, 原来的完整的意思是要靠整首诗来整体表现的, 例如, 拿一首挽诗和一副“挽联”对比, 挽诗中的两句对偶句就未必能单独构成一副“挽联”——当然, 在某种情况下也许能行——这就是它们之间存在的需要细心体察的精微区别之处。这是从要表现的内容的角度来看。

在西面的门框两旁铸刻着20个金色大字:

黄帝著内经古方安华夏 (上联)

神农尝百草余泽润九洲 (下联)

雷允上 (横批) 金字招牌。匾牌的底色是黑的, 喻为“眼珠”, 四周的匾框, 喻为“眼晴”。框上下侧以“二龙戏珠”为核, 共九条龙围绕着, 与对联中的“九洲”“九十国”相呼应, 中间是“雷允上”三个大字, 大字右则是书法家“陈莲涛”的具名。左则写着“创始于康熙元年”7个字。

东面的与西面雷同。不同的20个字的字语:

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 (上联)

药香九十国惟质量奠基 (下联)

对联与横批的诠释:

黄帝著内经古方安华夏 (上联)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文献中现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中医理论典籍, 是我国传统医药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由上古医学先知岐伯与黄帝及其他古医以问答形式撰写而成的综合性医学文献。

《黄帝内经》属于托名之作, 真正的作者是无数医家与学者。他们总结了秦汉以前的诸多医学成就, 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神、气血等为主要内容, 以整体观念出发, 系统、全面阐述了人体解剖、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疾病预防、药性理论、方剂配伍等基本理论。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基础理论方面的经典著作, 本身并非一家一派之言, 更非一人一时之作, 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至东汉时期。《黄帝内经》简称《内经》, 原书18卷, 最初的9卷叫做《素问》, 早已亡佚, 后经唐代王冰订补, 改编为24卷, 计81篇, 定名为《黄帝内经·问素》。另外9卷起始无书名, 汉晋时被称为《九卷》或《针经》, 唐以后被为《灵枢》。因此, 现在普遍认为《黄帝内经》包括《灵枢》和问素两部分。二者共同点是均系有关问题的理论论述, 基本上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方药与技术。

《问素》, “素”即根本。“问”则是黄帝问于岐伯。内容以人与自然统一观、阴阳学说、五行说、脏腑经络为主线, 论述摄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以及养生防病等各方面的关系, 集医论、医方于一体,

《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偏重于人体解剖、脏腑经络、腧穴针灸等。《灵枢》又称《针经》, 较为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针法、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 对针灸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黄帝内经》创造了一个以人文科学为特征的医学体系;《黄帝内经》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 其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是“不治已病治未病”;《黄帝内经》是一部讲“内求”的医学巨著, 主张要达到健康长寿, 不可外求, 而要往里、往内求;《黄帝内经》同时也是第一部养生宝典。它既讲到怎样治病, 更强调怎样才能不得病, 以及怎样使人们在不吃药的情况下健康长寿地活到一百岁。

神农尝百草余泽润九洲 (下联)

中华人文始祖神农氏遍尝百草, 定《本草》, 被誉为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神。

神农氏即炎帝, 他和兽身人脸的火神祝融共同治理着南方一万二千里的地方, 是南方的天帝。太阳神炎帝是一位极慈祥的大神, 当他出现在世间的时候, 大地上的人类已经生育繁多, 自然界出产的食物不够吃了, 慈爱的炎帝教人如何播种五谷, 用劳力来换取生活的资源。那时候, 人类共同劳作, 互相帮助, 没有奴隶, 没有主人, 收获的果实大家均分, 感情象兄弟姐妹般亲切。炎帝又叫太阳发出足够的光和热来, 使五谷孕育生长。从此, 人类便不愁衣食。大家感念他的功德, 便称他为“神农”。传说他是牛头人身。这大概因为在农业时代象征几千年来帮助我们耕种的牛一样特别有贡献吧!

这太阳神兼农业之神的炎帝刚诞生时, 完全不需要半点人力, 自然涌现了九眼井。这九眼井的水彼此相连, 若是取出其中一眼井的水, 其他八眼井的水都会波动起来。

传炎帝说神农氏是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中的一位贤圣的帝王, 是中华民族的化身。我国许多史籍, 如《左传》、《礼记》、《汉书》、《荆州记》、《帝王世纪》、《水经注》、《括地志》、《汉唐地理书钞》、《路史》、《大清一统志》等, 都认为炎帝神农氏的出生地是厉山、列山或烈山, 即今湖北省随州市厉山镇。据清同治《随州志》记载:“列山上建有神农庙、神农井、炎帝庙”。相传神农氏诞生于厉山镇南九烈山第五座山头半山腰中的神农洞。神农洞的附近有古庙一座, 内供伏羲氏、神农氏、轩辕氏的塑像。随州市厉山镇距神农架林区只有两百公里, 前者是神农氏故乡, 后者是神农氏长期生活的地方。至今, 两地的民俗风情、方言、有关神农氏的传说故事, 都大抵相似。两地皆系炎黄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神农架民间关于神农氏的传说故事极为丰富多彩。炎帝神农氏在这一带搭架采药、惩恶扬善、为民谋利的事迹, 在这里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仅1990年出版的《神农架民间故事集》一书, 就收录了与神农氏有关的传说故事几十篇。这些传说故事表明, 神农氏曾踏遍神农架的千山万水:他架木为巢, 供老百姓居住;他搭架采药, 编写药书81, 为民治病;他斗凶兽、惩恶人, 弘扬了人间正气;他教民稼穑、养蚕、纺织、种树、采茶、制陶、制末耜、饲养禽畜、创集市贸易、作琴瑟、创歌舞, 与民同乐, 出现了太平盛世。

在神农架, 有一个流传极广的故事:一次, 神农氏采药尝百草时中毒, 生命垂危, 他顺手从身旁的灌木丛中扯下几片树叶嚼烂吞下去, 用以解饥疗渴。奇迹出现了, 这几片树叶救了神农氏的命。于是神农氏将这种树叶命名为“茶”, 并倡导植茶、喝茶。

现代科学证明, 茶叶的茶单宁等物质的确能抗菌杀菌、消炎解毒, 而且具有防癌功能。然而, 一些学者认为, 神农架不可能有野生茶树, 只有云南省才有, 所谓神农氏在神农架遇茶解毒的传说是无稽之谈。神农架民间还传说, 神农氏在神农架采药时, 登上了具有仙境之称的燕子垭、天门垭, 继而攀登回生寨, 以便将回生寨的七十二种还阳药记入他的紫竹简——《神农本草经》。据传说, 这回生寨的还阳药起死回生, 所以称之为“回生寨”。当神农氏在跨越回生寨中一座独木小桥时, 他不慎将《神农本草》竹简失落桥下, 此桥因而得名“失书桥”。神农氏正处在惋惜为难之际, 忽然从碧空飞来一群白鹤, 把他接上了天庭, 成了“药仙”。回生寨从此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遂改名“留香寨”。1985年秋, 笔者陪同文物工作者来到天门垭、留香寨考察, 在留香寨下两公里处的红河村发现了一座神农氏骑仙鹤上天庭的清代石刻雕像。这座石刻雕像, 竟然与当地民间传说完全吻合, 实在令人啧啧称奇。一些史籍方志描写炎帝神农氏的形状是:身长八尺七寸, 声音宏亮, 额角很宽, 眉棱圆而突出, 胡须很多, 鼻子很大, 嘴唇很厚。这些特征正好与这幅骑仙鹤的神农氏的石刻像相同。

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 (上联)

诚信是什么?从道德范畴来讲, 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 言必行、行必果, 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诚, 信也”, “信, 诚也”。可见, 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 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诚信无欺, 讲求信用, 构成为人处事的根本道德标准。

“诚信”是立身之本, 处世之宝。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 必须不断学习, 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 知识既是个人谋生的工具, 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 要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 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 否则, 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个人以诚立身, 就会做到公正无私、不偏不倚, 讲究信用, 就能守法、受约、取信于人, 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药香九十国惟质量奠基 (下联)

近几年来, 国家倡导以质量为中心, 以推进名牌战略为抓手, 以建立规范化监管长效机制为突破口, 大力实施质量兴企战略, 着力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持续提升企业质量总体水平。雷允上 (西) 为了充分发挥名牌产品在质量兴企中的带动效应, 经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争创名牌工作, 为实施名牌战略搭建起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在推进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方面, 雷允上 (西) 在前任管理者标准化建设基础上, 加快技术进步;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开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高附加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水平。积极开展标准化课题研究, 为下一步研究探索建立标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奠基”通常是一些重要的建筑物, 比如大厦、场馆、亭台、楼阁、园林、纪念碑等等, 在奠基石的下方或一侧, 安放一只密闭完好的铁盒, 内装该建筑物的各项资料以及奠基人的姓名。届时, 它将同奠基石一道被奠基人等培土掩埋于地下, 以志纪念。

雷允上 (横批或横额)

对联写意, 横额点精

雷允上 (西) , 历经百年沧海桑田, 数度离难饱受摧残, 诚信为本秉承不变, 精益求精以“上药为道”, 追求和谐与健康。故曰:雷霆不移, 允诚执信、上药为道、期盼安康。

雷霆不移, 允诚执信。雷霆是《汉书贾山传》:“雷霆之所击, 无不摧折者。”其意是:雷允上承诺的诚实守信, 即使在雷霆万钧的压力下, 也始终不变、不动摇。

上药为道, 长寿安康。其意是:雷允上严格遵守商业道德, 提供上乘 (上品) 的药材, 精益求精上乘的丸丹 (成药) , 期盼能让每个人平安健康, 寿登期颐 (指百岁年纪) 。

历来, “卖药”与“以医卖药”两种经营方式, 但皆以诚实守信, 诚信为本, 诚实是立身之本, 守信是兴业之本。世界在变, 时代在变, 诚信却一成不变。而且不但不变, 反而在今天更加被我们强调和重视。

药铺坐堂, “把脉”诊断, 极为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专方专药“辨证施治”;药铺卖药, 按方提供“用料必选地道药材, 修合必臻精益求精”之药, 配合施治。经营中不以金钱来衡量、计算、评估其“价值”, 而以“以义制利”、“义利并举”道义, 践行“上药为道”, 达到“期盼安康”之目的!

篇4:文化自觉与文化传承创新

从历史来看,中国的统一与辽阔的疆域,是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开发的,绵延不断的文化是56个民族及其祖先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共同创造的。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之学”的争鸣,这是中国优秀文化中的原创性文化。秦朝的统一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中华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作出了重大贡献。汉承秦制,儒家与其他学派的发展,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汉代国力强盛与文化软实力奠定了坚实基础。隋唐时期的民族融合、人口迁徙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进着文明的全面进步,提升着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宋明时期儒学有了新的更大的发展,力求构建融通天、地、人的理论,使中华民族的理论思维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和文化会通的精神。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理论学术论坛上关于文化自觉的呼声,反映了人民对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文化自觉没有终极,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前人在文化自觉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供今日借鉴,但它不能代替今人在文化自觉方面的新创造。国家和民族的进步发展促进了人们文化自觉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觉才是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篇5: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例题:ADC BCBD BBCDA

巩固练习:CCABD CADDA CCCBC

1、剪纸艺术属于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展出剪纸艺术作品:①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2分)②有利于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传播。(2分)③有利于倡导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2分)

(若考生答出和谐文化、先进文化,都可以酌情给分。)

篇6: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训练题

一、单选题

1.艾叶,又称艾草,性味苦、辛、温,能散寒除湿。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晦的作用。这表明()①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②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

③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 ④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邓小平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告诉我们

①马克思主义有相对独立性和世界性

②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④社会实践的发展和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国产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轰动国内外,成了全民热议的文化现象。对于该片的成功,导演田晓鹏说:“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成了这个故事。”正是凭借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再运用最新的3D动画技术,才有了该片的火爆。该片的成功主要体现了 ①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必然要求

②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文化创新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④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2017"中华民族一家亲”中国少数民族迎春大联欢电视晚会展现了各民族的风情歌舞与特色文化,呈现出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晚会在全国100家电视台以及澳大利亚华语电视台播出,受到海内外华人的欢迎。由此可见 ①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②不同民族文化可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③民族歌舞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④各民族优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有力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网课”被誉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网课”的出现

①表明网络教育将取代传统教育方式

②将会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③使互联网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6.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利用中国绘本讲好“中国故事”,要根据现代儿童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要,创新绘本的内容和形式,以高品质的作品发挥

试卷第1页,总6页 绘本应有的审美引导与文化传播功能。材料表明()①绘本创作要顺应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精神 ②重视传统绘本的继承是实现绘本发展的前提 ③创新是绘本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④立足于人们的需要是绘本创作的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7..“卷珠帘,倚高阁,兢筹交错,浮生若梦„„”歌曲《卷珠帘》旋律婉转悠扬,歌词诗意缠绵,有着浓浓的中国古风,在央视《中国好歌曲》一炮走红,并成功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该歌曲的成功缘于它

①民族特色鲜明,能够激发观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②创新艺术形式,保障了人们的基本文化权益 ③巧借大众传媒,成功实现了自身的商业价值 ④文化底蕴深厚,能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早在摄影出现时,人们就认为绘画将被摄影所取代,人们还想过用电影和电视来代替绘画。但事实证明,每一种新媒体或者新艺术形式的出现并不能降低或取代传统艺术形式,例如绘画的价值和功能。这启示我们要处理好

A.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B.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C.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关系

D.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9.《论语》里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现在很多子女也是尽量工作生活离父母近点,包括很多人排斥异地恋,就是双方都要离父母近。中华民族的“家”观念 ①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选择 ②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③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是维系社会稳定的物质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一环 ②教育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可靠保证 ③教育是实现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途径 ④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②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③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2016年11月5日新华社建社85周年。85年来,新华人的一篇篇新闻报道,无不充盈着时代气息、泥土味道、百姓呼声,这些新闻作品经受了历史和人民检验,留得下、立得住,闪耀历史长河。这是因为

①新华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②传统文化是新华人新闻报道及作品的根基

③新华人着眼于世界文化的前沿博采众长④社会实践是新华人文化创造的重要根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试卷第2页,总6页 13.“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的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有望于2016年春季开幕。历时7年设计并建设的全球首个“加勒比海盗”主题园区成为其最大亮点。这一根据华特·迪士尼旗下真人电影系列《加勒比海盗》创意形成的园区,将提供多项全球前所未有的互动娱乐及高科技体验。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主题乐园等文化产业能够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④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5.如图,汉语与日语古今字符集的演变对比图说明了()

A.人类所有的社会性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活动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文化交流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D.文艺表演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 16.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从文化生活角度看,文化创新

A.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B.是推动社会实践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D.决定着我国文化发展的性质和方向

1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古代《三字经》里的许多做人道理对我们现代人仍然适用。但“君则敬,臣则忠,当顺叙,勿违背”则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背离。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需要()

①百花齐放,西家争鸣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④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8.2017年5月l8日,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百度百科打造的秦始皇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为热爱中国历史文化的观众搭建一座知识桥梁。数字博物馆的上线 ①使文化资源推广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 ②为文化资源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手段 ③体现了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④有利于增强博物馆的公益功能和社会效益 A.①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把“床前明月光”翻译成Before lny bed a pool of 1ight,将月光和思乡之情暗喻为水(如图),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翻译创作让西方人也体会到了中国唐诗的精妙。

试卷第3页,总6页 同时,许先生把雨果、司汤达等西方作家的著作翻译成中文,让中国读者感受到欧洲社会的风貌,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的创作。上述事例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②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有相通性 ③翻译创作将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④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化发展和进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16年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鱼海棠》汇集了灯笼、服饰、福建土楼等传统文化元素,采用了嫘祖、祝融、庄子等典故传说,并运用科技手段进行了新颖的处理,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引发了年轻一代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关注。这表明 ①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③科技在人的教化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④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1954年4月,周恩来总理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亮相世界舞台。会议期间安排给与会者放一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他嘱咐工作人员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那天晚上,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被影片彻底征服,拉近了中国与其它国家的距离。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传统文化在今天发挥着积极作用

③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彰显其价值

④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A.尊重本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B.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C.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

D.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23.鸡年春节期间最火热的话题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了,“它是一个窗口,让人们看到了美好的诗词世界;是一座桥梁,架起了人们与中国文化的情感联系:是一支火把,点燃了人们心中对诗词的热爱之情。”这档节目的成功在于它 A.弘扬了主旋律,使社会思想产生了主心骨 B.借助大众传媒广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C.颠覆了传统的诵读形式,开拓了新的形式 D.迎合了所有观众的口味,引起了社会共鸣 24.下侧漫画《弟子规》旨在警示我们

试卷第4页,总6页

A.文化影响人的发展.要重视传统文化继承 B.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去粗取精

C.要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D.要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的错误倾向

25.2017年6月,由上海芭蕾舞团和上海大剧院联合制作的原创芭蕾舞剧《哈姆雷特》献演国家大剧院。该剧由英国芭蕾编舞大师德里克·迪恩创编,在古典芭蕾风格基础上,融入现当代芭蕾风格和诙谐幽默的表达,通过多媒体投影的运用,实现真实与虚幻的交织,从而广受好评。该剧的成功说明()①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大众传媒在推动文化的交流合作中功不可没 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④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6.2016年9月4-5日,二十国集团(G20)第11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围绕本次峰会“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主题,二十国集团就推动世界经济增长达成了多项共识。

在G20峰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伙伴精神是二十国集团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与世隔绝的孤岛。同为地球村居民,我们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G20成员国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如果G20成员国携手共同努力,必将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创新”是本次峰会的四个热词之一,围绕创新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主张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请运用一个最恰当的唯物辩证法道理,说明全球经济增长与G20成员携手共同努力之间的关系。

(3)假定你参加了以“创新发展,中国在行动”为主题的调研活动,现需要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份政策建议报告,请写出其主要内容。要求:

①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合乎逻辑。

②综合运用《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阐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字数控制在300字以内。

27.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时代发展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拓宽终身学习通道。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立个人学习账号,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

某市在智慧市建设中,依托先进的信息采集、处理、储存、传输技术,开发智慧学习的平台。智慧学习的平台拥有强大的信息资源中心,融合不同学科知识、提供各类学习资源。

试卷第5页,总6页 每个市民都可以在智慧学习的平台上用有记录终身学习过程的学习账户,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订制个性化学习计划,运用搜索引擎等工具搜索跨学科领域知识资源,进行探索性学习。

运用科学技术推动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建立“智慧学习的平台”的文化意义。

28.材料一 文化,让世博更精彩。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展览会以来,世博会因其发展迅速而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建筑是凝固的艺术,世博会上的展馆,更是体现了“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以下是部分国家馆。

材料二 上海世博吸引了大量游客,为上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保压力:许多观景带被严重破坏,地上随处可见游客丢弃的果皮、饮料瓶、塑料袋等废弃物,地面上变成了黑糊糊的泥地,休息的长椅上躺满了人,……令工作人员苦不堪言。(1)结合材料一,谈谈我国举办世博会有什么文化意义?

(2)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对如何保护世博园区的环境提出几条建议。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7年春节假期,《中国诗词大会》刷爆朋友圈、微博圈,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点。从《百家讲坛》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全》,再到如今的《中国诗词大会》,文化节目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国诗词大会》大受欢迎并非偶然,他通过紧张的比赛、有趣的评点和真诚的告白,让中国诗词变得可触、可感、有温度、有意蕴,较好的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受众的自然对接。它是热闹好玩的电视真人秀,是万众参与的文化嘉年华,是扣人心弦的悬疑系列剧……不管是哪种时尚外包装,它在本质上仍然是中国诗词这坛愈久弥香的老酒,散发的依然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永恒魅力。这也再次雄辩的说明“有腔调”与“有格调”并非不可调和,“有意义”与“有意思”完全可以兼容。从“腔调”走向“格调”是一种自觉追求,而赋予“意义”以“意思”则需要付出相当艰辛的探索。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如果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片汪洋大海,诗词,不过是其中的半亩方塘。《中国诗词大会》从中“取一瓢饮” 已如此惊艳,我们理应对它、对今后一切致力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抱以乐观期待。(1)结合材料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文艺节目如何做到“有意义”与“有意思”相兼容。

(2)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的发展观知识,分析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应该抱以乐观期待的理由。

(3)班级召开“我为《中国诗词大会》点个赞” 主题班会。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就诗词的当代价值列出两条发言要点。(每条10-30个字)

上一篇: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讲解下一篇:学历认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