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书记在全区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4-19

朱建华书记在全区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通用6篇)

篇1:朱建华书记在全区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区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朱建华

(2010年3月5日)

各位企业家和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干部大会之后的第一个大会,涵盖了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会议。会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会上发了这套资料特别重要,其中区委区政府下发(2010)1号文件,涉及到工业转型升级方方面面政策;经贸局发了(2010)14号文件,涉及企业未来几年科学发展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发的(2010)1号文件,涉及2010年总投资78亿元、当年计划投资30多亿的81个重点项目的推进。刚才,廿里、上方、大洲三个乡镇负责人也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东明同志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今年工业经济各项工作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应该说,所有这些准备和表态发言,包括东明同志的报告,都体现了全区干部大会“拉高标杆、追赶跨越”的精神,我完全赞同。前面我们表彰了2009年工业经济的各项先进,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同志们、所有单位表示祝贺,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我区经济十分困难的一年,也是工业战线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主要表现在:一是保持增长有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增幅由2008年的全市末位上升到全市第二,利税总额、利润总额两项指标,在全市增幅排名双双从上年的第四上升到第一,工业经济效益综合得分位列全市第一。二是帮扶企业有力。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00多个;成立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加强政企抱团协作;深化融资服务,出台《工业企业还贷周转金实施办法》等政策,减免了一大批税费,新增工业企业贷款3亿元,增长16%;开通企业服务110,全面加强企业难题排查和帮扶化解等工作,提高了行政服务中心的办事效率,凝聚了发展信心。三是提升产业有为。建立工业“3+新”产业推进“五个一”工作机制,成功举办衢州特种纸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志高机械国内首台套产品新闻发布会等系列活动,被授予“浙江省特种纸产业基地”和“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科技成果示范基地”,今年年初又被授予国家级“特种纸产业基地”和“矿山装备制造业基地”,两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增长15.8%。全区“3+新”产业产值占全部规模工业产值比重达86%。

总之,在严峻的形势和挑战面前,全区各级各部门、广大企业家、工业战线的干部们和服务工业战线的全区各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团结拼搏,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奋战在工业线上的全体同志和服务工业发展的同志们、向全区企业家、经营者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清醒坚定,切实增强工业率先追赶跨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0年,是经济形势十分复杂的一年,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抢抓机遇,克难攻坚,迎难而上;2010年是冲刺“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拉高标杆,追赶跨越,这是形势的使然,发展的必然。

首先,推进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各省各地都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抢抓机遇,竞相追赶,大步跨越,以工业为主导的新一轮加快发展高潮正在形成,我们已经到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时刻。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高水平发展是财富、低水平发展是包袱的思想,增强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尤其是企业家们在衢江区追赶跨越的历史关键时期,更要发挥率先追赶跨越的作用。

其次,推进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是缩小差距的迫切需要。我区仍然是发达省份的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总量偏小、结构欠优、层次偏低的现状尚未根本改变。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和坚定,看到我们的差距。我们的差距可以从2009年衢州市六个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的总量排位情况看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排位依次是江山、龙游、衢江、常山、柯城、开化;工业增加值总量排位依次是江山、龙游、常山、衢江、开化、柯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排位依次是江山、龙游、常山、衢江、开化、柯城;限额以上工业投资总量排位依次是江山、龙游、常山、衢江、开化、柯城;地方财政收入总量排位依次是江山、龙游、常山、开化、柯城、衢江;外贸进出口总额总量排位依次是江山、龙游、衢江、柯城、常山、开化;实际利用外资总量排位依次是龙游、江山、衢江、开化、常山、柯城;招商引资到位资金总量排位依次是龙游、江山、常山、衢江、开化、柯城;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排位依次是江山、柯城、常山、龙游、衢江、开化。9项总量指标中我区排名第三的有3项,第四的有4项,第五的有1项,第六的有1项;而常山有6项指标位列第三,1项位列第四,2项位列第五;位居第一、二位的90%都是江山和龙游。因此,追赶跨越首先要跨越自我,跨越得越多,与前一名的差距就越小,就有可能超越前一名。我们还要看清2008、2009年和2010年三年的主要经济指标总量的排位,并由区统计局排出形象、生动、直观的“曲线变化图”,以使我们能更加清醒看到差距和变化。可以说,没有工业经济的跨越发展,就无法缩小差距,就无法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增强“不进是退,慢进也是退”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高高舞起工业经济这个“龙头”大旗,让衢江工业挑起全面小康社会的大梁,挑起现代化的大梁。

第三,推进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是全面追赶跨越的应有之义。一个地区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工业的发展;一个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关键是工业,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工业。工业是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城乡统筹的“发动机”,城镇化的“助推器”,吸纳就业的“强磁场”,没有工业在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上的强力支撑,经济发展就快不起来,农业产业化就“化”不起来,财政状况就好不起来,人民群众就富不起来。可以说,没有工业的率先追赶跨越就没有衢江区的全面追赶跨越。

二、克难攻坚,全力推进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发展

我们要始终坚持“工业立区”第一战略不动摇,继续深化“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年”活动,以“质量统率”为核心理念,以项目为总抓手,以招商引资为推动力,以工业园区为主载体,以优化环境为保障,加快结构调整,壮大龙头企业,发展高端产业,培育产业集群,以工业经济的率先突破实现全区全面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

(一)平台,平台,快建平台。平台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载体。有大平台,才有大项目,才能实现率先追赶跨越。一是拓展发展空间。向区划调整要空间,创造一切条件,利用一切资源,5月1日前完成部分乡镇区划调整,同时要启动开发区“东扩”工作。向规划修编要空间,继续争取“两规”修编有利于衢江拓展发展空间,一向东拓、二向北拓,确保4月份启动行政村规模调整试点,4月底前完成部分物流用地调整为工业用地。向内部挖潜要空间,深化开展“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低效企业土地贡献水平”工作,深入推进工业园区闲置用地清查回收专项行动。2010年,要完成开发区盘活闲置半闲置用地400亩,完成老城区“退二进三”250亩,完成土地整理10000亩,土地复垦800亩。二是加强熟地供应。确保5月份前完成南山五期土地平整工作,加快形成基础设施完善的熟地,提升园区整体功能和承载力。要加大征地供地工作力度,突出抓好以开发区、新城区、物流园区为重点的“3+X”区块的征地工作,推进“城中村、园中村”改造,确保4月底全面完成基础设施配套,5月份全面供地。三是深化园区帮扶。深化完善工业园区部门帮扶共建机制,健全基本情况定期汇报制度、重大问题协调会议制度,协调解决建设难题。研究和落实一批部门为园区和工业功能区办实事项目,涉及开发区平台建设和功能区建设的请示、报告和反映的主要问题,一周以内必须有答复,力争交办帮扶项目30个以上,促进政策、资金、人才要素向园区集聚。

(二)项目,项目,大干项目。项目是发展的引擎,是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我们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的第一抓手,咬定目标,追赶跨越。2010年,全区已经排了81个总投资78亿元、当年投资30.1亿元的重点项目,其中工业项目46个、城建项目21个、农林水项目7个、社会事业项目4个、商贸物流项目3个,这些项目都要时不我待、加快启动、加快进度。要大干项目。借助“学苏北”的东风,积极研究项目、宣传项目、包装项目、争取项目,以重点建设项目为突破,全力抓好2010年的81个区级重点建设项目,16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和19个重大前期项目的实施推进。要干成项目。大干项目,一切立足于干成。要深化完善区领导联系、督查通报等项目工作机制,明确项目推进责任,倒排项目建设时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使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出成效。要干大项目。大项目推动大发展。要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大”的工业龙头项目,着力争取和推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社会效应好”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着力包装和建设一批“有集聚效应、能代表城市形象”的重大城市建设项目。要干好项目。“大”是在“好”基础上的“大”,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大”。要牢牢把握“质量统率”理念,加强研判,抓住省、市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契机,谋划一批好项目,争取一批好项目,推进一批好项目,努力为衢江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打下坚实基础。

(三)招商,招商,重招大商。要始终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切实提高招商实效,力争超额完成目标。拉高标杆招商。要敢于“拉高标杆、占领高端”,围绕“五好”项目,着力引进世界500强和全国100强企业、省内知名企业、上市公司等大项目,争取提高产出效益。(引进一个大企业,联动配套一批中小企业,打造一个大产业是睢宁县、宿豫区大干项目的基本要义:宿豫区2008年引进计划投资11.2亿元的南钢宿迁金鑫轧钢有限公司的同时,带动了一批钢铁配套企业的落户,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钢铁产业,包括钢铁交易市场,并规划到2012年,培育形成以南钢金鑫轧钢、苏钢鑫益机械为龙头,年产值超百亿、利税超10亿的钢铁制造产业,这就是大项目的带动效应)。多元方式招商。要进一步加大专业招商的力度,配强产业招商局力量,充分发挥产业招商局的作用,确保产业招商有新突破。要把企业推向招商引资的主战场,切实提高以商招商的成效。要以温州、宁波、杭州、台州、绍兴等省内发达地区为重点,积极开展驻点招商。强化考核招商。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坚决执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继续把招商引资考核纳入综合争先考核中,继续实行保证金制度。开展“十大招商能手”评选活动,从中选拔重用一批干部,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同时,要研究制定发展高效农业招商引资考核办法。

(四)升级,升级,向高升级。转型升级抓得越早、抓得越紧、抓得越实,就越能打开新局面,赢得发展新优势。我们要以“高端化”为总要求,坚持总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两手抓,促进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转型升级的方向是做大做强产业。围绕“高端化、规模化、高新化”的要求,推进高档特种纸产业集团式发展,全力打造“中国高档特种纸产业基地”、亚洲最大装饰原纸生产基地和衢江首个百亿产业。加快培育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实施装备制造业信息化整体提升工程,着力打造“中国矿山装备制造业基地”和50亿级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业经济的新增长极。发挥资源优势,推进钙产品、竹制品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改造提升。转型升级的抓手是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产业集群的引领和标志,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脊梁”。要把引进和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实施“龙头企业壮大”工程,尽快构建以亿元企业为支撑、2000万元以上企业为主体的企业梯次结构,实行“四套”班子领导专人联系制度,帮助制定各龙头企业培育壮大实施计划。要实施“低效企业提质”工程,选定一批长期严重亏损和筹建期满后多年亩均税收低于1万元的低效企业,通过机制、考核、激励,促进企业实施科学发展行动计划,使企业脱胎换骨,转型升级。转型升级的核心是自主

创新。要把培育创业文化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用先进、优秀、积极的创业文化,激发企业发展的潜力、拉高企业发展标杆,实现企业自我跨越。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强化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培育,力争在国家级名牌上有新突破,区质监局、科技局等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

(五)服务,服务,优质服务。“三服务”是我们各级各部门永恒的主题,是政府本来应当干而且必须干好的“活”。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在“三服务”中要做到“三讲”:讲诚信。凡是在机关效能建设过程中向区委、区政府作出的表态,凡是在企业服务过程中向企业作出的承诺,必须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要集中开展优惠政策、扶持措施和对企业承诺落实情况的“回头看”活动,对没有落实的,要查找原因、全力整改,予以落实;对有条件变化的,要做出承诺时限。要认真研读区委区政府(2010)1号文件,切实发挥政策效应。讲效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突出抓好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建立机关效能建设曝光台制度,尽量减少审批事项、审批环节、审批时限,优质高效做好服务。讲效果。要全面启动“中型企业升级”工程和“小型企业成长”工程,开展“百名局长连百企”活动,帮助解决融资、技改、人才、用工和市场拓展等方面难题,重点培育10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中型企业和50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小型企业,力争2010年都能跨上新台阶。

综上所述,实现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需要牢牢把握“八个靠”:一靠政府与企业联手。政府要打造好平台,运用好政策,改善好环境,推进“三服务”活动;企业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转型升级,尤其要占领、扩大产品销售市场。二靠开发区和功能区联手。要运用好政策,推动“一体两翼三点”平台建设,提高项目承载力。三靠存量土地与增量土地联手。存量土地就是预留地的项目要加快上,增量土地要尽快形成熟地,确保招商项目有地可落。四靠走出去招大商和招好商联手。要突破传统思维定势,树立“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立足干成”的理念,努力推进追赶跨越发展。五靠大干项目与干大项目联手。市区快速通道项目年内必须启动。六靠机关部门和乡镇联手。七靠土地、资金、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联手。八靠严格的考核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联手。

三、事在人为,优质高效促进工业经济的追赶跨越。

要围绕“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目标和要求,拉高标杆,狠抓落实,优质高效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黄金万两”,思想解放的程度、开拓视野的宽度、目标确定的高度,决定整合资源和推进举措的力度。因此,要把解放思想作为破解难题的重要法宝,并运用到项目推进上、平台建设上、招商引资上、政策处理上、服务企业上、转型升级上,努力克服招商引资畏首畏尾、项目推进怕苦怕难、转型升级患得患失、服务企业效率不高等问题,优质高效推进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各项工业经济工作任务和举措的落实。

二要超越自我。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在思想素质、服务意识、工作作风上要实现超越自我,各企业家、创业者在发展上要努力实现超越自我。要立足我区在全市县域发展的方位,围绕工业经济的总量、结构、后劲、效益等主要指标,解放思想,拉高标杆,重心下移,力争在全市争先考核中工业主要指标实现争先进位。各乡镇(街道)、工业口领导同志和干部要找准本单位在全区发展大局中的方位,把抓经济、抓发展的主要精力放在抓工业、抓项目上,比招商、比项目、比服务,确保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等重点工作的考核中排位前移。广大干部尤其是工业战线干部要立足自身岗位,比实干、比作为、比贡献,争当高效办事员、出色招商员、优质服务员。各企业要掀起争先进位热潮,大力开展“二次创业”,比发展、比贡献、比转型升级。我们围绕区人代会确定的主要指标,拉高工作目标,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幅由人代会指标11%提高到12%;地方财政收入增幅由10%提高到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由16%提高到22%;外贸进出口总额增幅由8%提高到10%;农民人均纯收

入增幅由7.1%提高到7.5%。

三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老办法解决不了问题,就需要改革创新,用新办法解决。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企业既要采取激励措施,又要有约束办法。特别在节能降耗、环境保护、依法纳税、社会保险、安全生产等方面,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在盘活闲置土地、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等方面,对企业要有明确的要求,促使低效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项目工作机制。要坚持和完善工业项目决策咨询制度,把好项目入关口。要加大项目预审力度,建立项目竣工验收、项目跟踪服务制度,将项目竣工验收工作与兑现各项优惠政策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引进项目的履约率、投产率和成功率。完善考核机制。从今年开始,要把机关部门为开发区、乡镇工业功能区办实事工程的完成情况,列入部门工作目标考核,切实加强对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和企业的服务,真正形成合力兴工的工作格局。要建立经济指标排位通报制度,实行每季定期通报,81个重点建设项目要实行每月通报制度。

四要求真务实。没有求真务实,再好的战略都是空谈,再好的思路都是空想,再好的机遇都会丢失。我们要用好“求真务实”这个法宝,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为推进工业率先追赶跨越发展激活各层面的潜能。要埋头苦干。我们做好吃苦、奉献、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主动深入一线,在探索中苦干,在忍耐中苦干,在苦干中锻炼干部,成就事业,推动发展。双桥乡拉高标杆,对驻村干部提出了“无计划外生育、无违章建筑、无信访出村”的要求。要紧张快干。以早启动、快推动、争主动的工作劲头,努力夺取首季土地征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财政收入、服务企业等重点工作的开门红,全面打响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的开局之战。要真抓实干。率先追赶跨越发展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靠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项目堆起来。广大干部特别是工业战线上的干部要以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抓征地,最快速度供熟地,齐心协力抓招商,只争朝夕干项目,千方百计优服务,着力在优质项目的引进上、平台空间的拓展上、转型升级的抓手上、干部队伍的激励上寻求突破,迅速开创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的新局面。

同志们,工业立区是我们发展的主战略,工业化是我们工作的主任务,工业经济的率先跨越是我们首当其冲的“一号工程”。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创业创新,扎实工作,在拉高标杆中接受忠诚与责任的考验,在追赶跨越中展示激情与奉献的成果,为全区追赶型跨越式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最后,我代表区四套班子向各位企业家和同志们拜个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事业兴旺,合家幸福。

篇2:朱建华书记在全区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区委书记 朱建华(2011年3月10日)

各位企业家和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是全区“学习先进创新业”动员会暨干部大会之后的第一个大会,既是一次肯定成绩、表彰先进的庆功会,也是为工业经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实现“开门红”的动员会。刚才,东明同志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去年工业经济各项工作及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作了全面部署,体现了持续突破、创先争优的信心和决心,也凝聚了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下面,我再讲三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寻找差距,进一步提高对工业经济率先实现追赶跨越的认识。

2010年是我区很不平凡的一年,我们始终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立区”主战略,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并通过二上苏北,在全区掀起轰轰烈烈的“学习先进创新业,追赶先进比贡献”活动,举全区之力推动工业经济率先追赶跨越,既冲刺了当年的奋斗目标,也冲刺了十一五的奋斗目标。工业总量争先进位。2010年,我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1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82.88亿元,排在江山、龙游之后,超过常山、开化,总量列全市第三。产业结构得到提升。从三次产业结构看,一产比重首次下降到20%以内。高档特种纸和矿山装备制 造两大主导产业取得国家级产业基地招牌,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增长65.3%和43.6%,充分发挥了领军作用,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发展后劲有所增强。全区新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投资项目39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达20个。全市共新引进5亿元以上项目4个,我区就占了2个。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持续向好。限额以上工业投入、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利税总额、规模工业利润总额、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增幅等六项指标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工业增加值增幅排名全市第一。

总之,在全区各级各部门、广大企业家、工业战线的干部们和服务工业战线的全区各级机关部门、乡镇(街道)团结拼搏下,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奋战在工业线上的全体同志和服务工业发展的同志们,向全区企业家、经营者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和衷心的祝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看到问题。与我市其他县(市、区)相比:一是综合经济效益得分排位下滑。我区规模以上综合经济效益得分300.51分,同比增加35分,得分排位从上年的第一下滑到第五。二是总量差距没有明显拉开。虽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常山、开化,但只比常山多出1.85亿,比开化多出5.4亿元,而距离龙游、江山分别还有85亿和192亿的差距。一旦我们不拉高标杆,放缓脚步,不但有可能被开化、常山重新超越,而且会被龙游、江山拉开更大差距。三是经济效益增速放缓。2010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利润总额分别为5.63亿、4.09亿元,均排位全市第四名,增幅排位从上年的第二下滑到第三。与盱眙县、淮阴区等地相比。一是发展后劲有待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区工业投入累计达到117.4亿元,比十五期间投入增长153.8%。而淮阴、盱眙两地分别达到了347亿元和316亿元,均是我区的3倍左右。“十二五”淮阴、盱眙又分别提出了5年投入1000亿元和800亿元的目标,这些目标都是根据他们的发展需求和发展态势定下来的,而我区为260亿元左右,这还是我区三上苏北后拉高标杆后的力争目标。这说明我们在目标的起点上也就输给了苏北。总量差距有待缩小。以十五末为基础进行分析,规模产值十五末是淮阴的1/

3、盱眙的1/2,而到十一五末,规模产值只有淮阴的1/

5、盱眙的1/3。虽然这其中有化工园区整体搬迁的影响,以及土地要素制约等因素,但总量继续落后已是不争的事实。再看十二五目标,即便按350亿元的力争目标进行比较,也比淮阴低了850亿元(比十一五末的差距增加近550亿元),比盱眙低了750亿元(比十一五末的差距增加580亿元)。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十一五末,我区工业企业利税额与开票销售收入的比值为6.87%,淮阴是23.08%,盱眙是14.69%,也就是说每100元销售收入,衢江、淮阴和盱眙可产生的利税额分别为6.87元、23.08元和14.69元,说明工业经济质量的差距是十分明显的。因此,三上苏北后,我么必须拉高标杆,减少不知不觉,至少要使不知不觉上升为后知后觉,后知后觉上升为中知中觉,中知中觉上升为先知先觉,先知先觉要继续扩大。二上苏北后很多没有解决的问题,很多学得不到位的地方,很多操作上还没有较真的地方,我们今年都要去努力。可以说,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就发展到什么程度,这也得到我区前两年发展的验证。

二、同向给力,持续突破,加快推动工业率先实现追赶跨越

推进工业持续突破,实现率先追赶跨越,需要五个“同向给力”。

1、同向给力平台建设。平台建设是事关当前、事关长远、事关全局的大事,是实现持续突破、创先争优的关键。同向给力平台,必须三管齐下。一是全力拓展空间。一方面要开辟新战场,开发区东扩要眼光放远,手笔更大,“十二五”期间要规划实施10平方公里,前两年确保实施3平方公里,三年争取实施5平方公里。乡镇工业功能区也要拉高标杆,适当拓展发展空间,在有条件、有基础的乡镇,如峡川、后溪等建立工业集中区,打造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另一方面要挖潜老战场,鼓励“零土地”技改,探索工业用地分阶段供地和闲置土地退出机制,实现开发区和乡镇工业功能区投资强度、亩均产值和税收有新提高。二是全力突破指标。如果说空间问题我们还能看得到,那么指标问题需要“无中生有”,也就是要把农村住房改 造、中心村中心镇培育、乌溪江库区群众下山异地脱贫与农村土地整治结合起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来解决指标不足问题。干部大会中提出的今后三年每年完成4180亩的农村土地整治任务必须确保。三是全力打造熟地。把空间和指标变成实实在在的熟地是我们给力平台的落脚点。我在开发区调研提出四句话:就是“同向给力工业、齐心协力东扩”、“强化协调责任,创新征地方法”、“每周督查进度,后续项目前移”;“排除常见问题、限时有地可供”,全力抓好批地、征地、配套等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为5亿、10亿以上的大项目提供熟地。

二是同向给力招商选资。要紧紧围绕25亿招商任务,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一把手抓”、“一票否决”不动摇,坚持把工业、现代农业和服务业全面推进起来抓招商突破不动摇。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招什么商。重在招大引强。农业招商要突出招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工业招商要突出“产业导向、亩产导向、税收导向、规模导向”,在有限的土地上培育出 “大金娃娃”,积极引进一批对区域发展带动力强、影响深远的龙头型好项目、大项目和关联性、配套型项目。服务业招商要把城市项目招商作为重点,力求在引进带动人气、商气能力强的项目上有新突破。二是怎么招商。坚持全员招商与专业招商相结合的办法不动摇,更加突出专业招商,专业招商队伍要在原有基础上人员扩大一倍、经费增加一倍。强化以商招商,鼓励企业家加入招商队伍,对以商招商的引进者在土 地、税收等方面予以更大优惠。三是如何考核。今年招商引资的考核办法正在修改完善,主要有三个特点:①总和分相结合,既有三次产业考核办法,又有抓总的考核办法,也就是说招商引资的考核办法是“1+3”的考核办法;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即招商部门的任务既有量上的要求,也有对特定项目招商的要求,诸如汽车客运东站、农贸城、中央商务区、贸粮大楼、教育“三百工程”等看在眼里、抓在手上的项目就要定性考核;③突出大项目的考核导向。

三是同向给力项目推进。要按照发展工作项目化的要求,用项目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一要多谋项目。我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投资能否持续增长,关键在于后续项目能不能跟上、新项目能不能及时补充。这就需要我们多谋项目,围绕宏观政策、产业规划、重点领域、区域特色、功能配套等,创新项目生成机制,时时谋项目、事事谋项目,确保项目库不断流,做到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实施一批。二要快建项目。要按照“目标倒逼、时间倒逼”的要求,严格落实区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一线工作法”、“挂图作战法”等工作机制,全面开展“千名干部联项目”活动,每个季度开展一次集中签约、集中开工、集中竣工的“三集中”活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求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三要做好前期。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快速协商机制、项目落地联合审批制度和全程办事代理制,加快重点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凡列入省重点和投资超过亿元以上的项目,要建立由区领导牵头的专门协调小组,加快 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做到早审批、早落地、早开工。

四是同向给力产业升级。要把产业高端化、集群化、低碳化发展作为我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努力打造“三大百亿”产业。一是高端化。产业高端化既包括由生产制造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最高端产业转移提升,也包括由生产制造业中最低端的一般加工制造向关键零部件、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生产等环节转移提升。由于我区制造业远未做大,要更加注重后一种转移提升,积极抢占制造业的高端环节,拉伸工业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真正让产业曲线“微笑”起来。二是集群化。坚持以龙头企业带动、核心技术支撑,引领企业集聚、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培育高档特种纸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发展,争取列入市级特色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省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同时,积极探索“一区多园”产业布局道路,尝试组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档特种纸业园区、机械装备制造业园区、传统特色产业园区等多元化的产业园区。三是低碳化。要牢固低碳工业化的发展理念,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出发,部署发展低碳经济,严格落实环保第一审批权、环保一票否决制。同时,充分发挥政策的撬动作用,建立支持低碳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重点在财政、金融、税收、用地等方面对低碳工业予以扶持。

五是同向给力发展环境。“企业唱戏、政府搭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要加大企业帮扶力度,以优良 的发展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提高投资创业环境的吸引力。一要牢固树立“企业唱戏、政府搭台”的意识。要强化“对待企业亲如父母、对待客商亲如兄弟、对待项目亲如子女”的“三亲”理念,树立所有部门都是服务部门、所有岗位都是服务岗位、所有公务员都是服务员的意识,发扬“四皮五干”精神(“厚着脸皮、硬着头皮、磨破嘴皮、跑破脚皮,黑天当作白天干、雨天当作晴天干、节日当作平时干、三天当作两天干、二件当作一件干”),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推进企业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同时,要强化服务问责,对企业、客商等经济主体投诉的各类问题,必须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二要全面启动“三企工程”。从4月份开始,区委区政府将全面启动以“倾听企业需求、调处企业难题、快办涉企事项”为主要内容的“三企工程”,深化开展百名局长联百企活动和龙头企业壮大、低效企业提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突出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地、用电、融资、信息化等问题。三要着力提高服务效能。加快“一办三中心”建设,探索项目审批流程的优化再造,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减少审批部门、减少审批时间,积极破解项目落地中存在的难题,不断提高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解放思想,狠抓落实,在全区凝聚工业率先突破的强大合力

时事催人,时不我待。全区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工 业首位意识,更具体、更深入、更持久、更有效地深化“工业立区”主战略,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因素,吐故纳新,兴利除弊,较真求真,进一步形成主攻工业的强大合力。

1、解放思想贵在吐故纳新“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创新,万两黄金”。要围绕“一切皆有可能、一切立足干成、一切在于较真”,把思想解放期深化为吐故纳新期,着力破除自满自足、因循守旧、畏难惧艰、四平八稳的思想,确立乘势发展、创新发展、追赶发展、科学发展的观念;把解放思想落脚点放在破解难题上,克服平台建设抓抓停停、招商引资畏首畏尾、项目推进怕苦怕难、转型升级患得患失、服务企业效率不高等问题;把解放思想的成果体现在目标定位、工作重点、务实操作、督查考核、队伍激励上,优质高效推进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各项工业经济工作任务和举措的落实。

2、持续突破贵在兴利除弊。要把持续突破的重点放在兴利除弊上,集聚加快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破除阻碍工业发展的不利因素。兴利除弊,需要思想上向工业统一、精力上向工业集中、措施上向工业倾斜,坚决排除阻碍工业发展的支流。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学工业、懂工业、钻工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引领工业发展的水平。需要配强配优工业战线上的干部,把熟悉工业经济、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工业部门,放到工业园区和招商引资工作的第一线,实绩突出的干部要提拔重用。需要进一步突出工业工作在综合考核中 的权重,加强对工业发展目标进度的督查,每季度通报一次,切实做到“能换思想不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干出成果不换人、没有成果就换人,忠于职守不换人、敷衍失职就换人”。

3、务实操作必须较真求真。抓落实反映能力和水平,更体现作风和意志。在抓落实上,关键是要硬化措施,需要较真求真,真正“沉”下去抓工作。实践证明,工作“沉”不下去,不能较真求真,就发现不了问题,落不到实处。问题不逐项梳理解决,继续拖下去,就会拖延企业的生产,拖掉投资商的信心,拖坏政府的形象。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牢记“不拉高标杆就拉开距离,不高点定位就没有地位,不积极有为就问责缺位”,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重大任务,明确时限,责任到人,较真求真,攻坚克难,重点突破。要建立“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社会倒逼部门、督查倒逼落实”的倒逼工作机制,逼出干部潜能,逼出工作落实,逼出跨越发展。特别是对平台建设、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重大工业技改项目,要一以贯之、全力以赴地抓紧、抓实。区委督查指挥部、区两办督查室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强化对重点工作的督查,抓不落实的人,抓不落实的事,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篇3:朱建华书记在全区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两多”, 在很多人眼里, 都很成问题。集体经济在不少同志心目中, 是落后的公有制形式, 老行业, 老职工, 老问题, 所以就有“过时论”和“消亡论”。而小型、微型企业, 鼎锅铁锅、藤编芒编、凉鞋布鞋、皮革塑料、单车手表等等, 不足挂齿, 登不得大雅之堂。还有一个担忧, 国家现在实行新的统计口径, 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年主营业务收入从500万元调整提高到2000万元以上;投资统计起报点由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以上。这就更容易造成小型、微型企业可有可无的误判和误解。

别人这么看, 情有可原。我们自己也觉得低人一头, “破帽遮颜”, 那问题就大了。

姑且不论企业所有制形式优劣与否, 单说企业规模, 我们就不能简单以大小论贵贱高低, 不能因小而鄙视轻薄, 而慢待不为。

中、小、微型企业大量集聚的传统工业产业, 在工业中仍是最主要的生产能力、财税来源和主要就业场所, 尤其是县乡经济基础的重要支柱。有资料显示 (1) , 传统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0%、工业增加值的89.75%、固定资产的94.4%、税金的92.95%、利润的86.38%、从业人员的93.54%。即使在工业化已完成的发达国家, 传统产业也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占四分之三以上。新型工业与传统工业并非水火不容, 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中小微型企业也不象有人认为的那样成不了大气候。2007年, 浙江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4.4%, 个体户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153万人, 民营经济税收达2592亿元, 占全省当年财政收入的80% (2) 。贾庆林同志曾经用“两个地”来形象地比喻大与小的关系:大项目要“顶天立地”, 小企业要“铺天盖地”。

广西二轻现在的五个特色经济区域的数据 (2009年) , 反映了如下的特征: (见下表)

(1) 行业企业规模小, 宾阳小五金每个企业平均15.6人; (2) 劳动密集型, 五个产业吸纳劳动力21.19万人; (3) 具有极强的市场适应性和成长性, 2010年金融危机风暴余波未平, 五个特色产业工业产值增长44.16%, 犹如“离离原上草, 春风吹又生”; (4) 集群经济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 一个产业, 在一个县, 就业人数上万, 甚至上10万;税收七八千万, 怎么可以小觑、轻慢?小企业, 可以成为“小巨人”;老行业, 可以焕发新生机、新活力。说这个话, 是有依据的。

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任务中, 最值得我们二轻行业关注的一个特点, 就是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富民强桂”战略的新举措, 即:大力发展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成果见效快的微型企业,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我们应当把握“战略任务”、“政策机遇”和“成长工程”三个主题词,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工程中, 促进行业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

“幸福”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最为关切的热点。幸福不是“恩赐”, 不单单是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调节来实现社会的公平, 更为重要的是让人民在创造财富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富民工程就是幸福工程, 因此, 加快“富民”步伐, 既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也是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政府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我们应当在“富民强桂”中, 大力发展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打牢“富民”的基础, 满足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2011年国家将对中小企业给予信贷资金扶持, 对小型微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我们要认真研究, 把握住全面落实相关措施的政策机遇, 引导中小微型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打造产业链和构建产业集群, 培育行业“小巨人”。

我们要继续开展行业服务的“创先争优”活动, 充分激发各级联社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行业小型、微型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壮大, 形成“铺天盖地”、“星火燎原”之势。

有人又问, 怎么样才能促进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遍阅各地成功经验, 无外是四个字:“特色”与“集群”。

结构趋同, 曾经是计划经济时期基层工业的显著特征, 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需要自给自足, 所以, 大家都上“五小”工业。你那个县有酒厂, 我这里也要有一个, 不然逢年过节, 干部群众就没有酒喝。

市场经济则不分天南海北, 不问企业出身贵贱, 优胜劣汰,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企业争夺的是市场占有率, 打拼的是竞争力。竞争力来自特色, 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 特色就具有竞争力。县域经济发达的先进地区, 往往是将自己的工作着力点放在构建以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为主导的专业化特色经济之上。如浙江省“块状经济”为突出特征的70多个专业乡镇, 其特色产业销售收入平均占总销售收入的50%左右, 有相当一部分专业镇甚至达80%以上。江苏省吴江市的纺丝业和IT产业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超过60%;温州特色小工业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皮鞋20%, 西服10%, 打火机90%, 眼镜80%, 锁具65%, 水彩笔90%, 剃须刀60%, 商标徽章40%……打造专业化的特色经济, 应当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方向。

光有特色还是不够的。大海里处于生物链低端的小鱼, 怎么实现种群的繁衍生息?有个“群鱼效应”。一个种群的小鱼聚集在一起, 数量变得十分庞大, 达到成千上万吨。尽管被大鱼吃掉一部分, 甚至大部分, 可是小鱼群依然保留着足以维持种群繁衍的数量而不至于灭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小型、微型企业的生生死死时时在发生, 不足为奇。2009年, 广西集体企业新开业1465家, 注销1859家, 年末集体企业总数为1.89万家。这一年, 新开业的个体工商户为16.25万户, 尽管同年注销了12万多户, 年末总数依然达到117.85万户, 从业人员218.48万人, 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5.7%所以。 (1) 所以, 关键要把企业集群尽可能地做大, 这样才能使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平稳、可持续地发展。有的人把培育行业“小巨人”, 片面地理解为把中小微型企业的“个体”做大。固然, 一些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 可能演进为大型或者特大型企业, 成为大块头。但是, 这到底是少数, 不具备普遍意义。任何时候, 中小微型企业数量都占有绝大多数, 我们所关注的是如何将企业族群做大起来, 大到“铺天盖地”, 足以抗击市场的变化而不至于影响到行业或地区经济的跌宕起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集群”意义。

近年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行业和地方工业呈现出区域性结构调整的趋势, 主要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产业集群的勃兴, 且逐渐成为行业和基层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流路径。

产业集群, 也称产业群、产业族群、块状经济、特色产业区域等。所谓产业集群, 是指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特色产业为支柱、网络结构为基础的一种空间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发源地以农村和小城镇为主, 形成以“小企业、大集群”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布局。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以市场驱动为主, 形成的方式以关键性、或者叫做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主。

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基本上依靠的是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的强力推动。产业集群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形成特殊的集群竞争力。在产业集群密集的江浙一带, 方圆50公里之内, 就能找得到面料、染料、纱线、缝纫线, 甚至小到一颗纽扣的所有配套厂家, 几万件成衣的订单, 一个星期就可以解决。产业集群有效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被授予“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的广西博白县编织集群, 当地20余万农民被吸纳进来。

所以, 我们讲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关键要突出特色, 载体是构建产业集群。这次会议表彰了去年开展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的先进市县。大家应当都注意到了, 去年, 全行业吸纳新成员单位122家, 其中博白最为突出, 新成员企业41家, 单项获奖5.65万元;全行业去年招商引资项目1 3个、资金达到4.05亿元。行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种群”数量, 才能在“富民强桂”中体现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现在大家在招商引资中, 比较热衷追崇大项目, 几乎把主要精力和热情都放在大项目上。这没有什么不对。对于一个县、一个乡来说, 争取到一个大的项目, 立马可以使当地的经济打个翻身仗。问题是, 哪里有那么多的大项目呢?于是, 更多的地方, 高不成, 低不就, 年复一年, 起色不大。

发展小型微型企业, 是绝大多数地方、尤其是我们二轻行业的极其主要的选择。广西自治区政协主席马飚用三句话来概括小微企业的特点: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成果见效快。这是非常准确的。还要补充说的是, 发展微型企业, 从某种角度讲, 难度并不比搞大项目低。大项目往往有大企业做业主, 具有人才优势, 地方主要做好服务工作就行了。小微企业怎么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环境?需要怎样的有效服务?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自治区本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亿元用于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用于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贷款担保等平台建设, 力争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20%;在促进微型企业发展中, 采取“投资者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税收返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等办法。对此, 怎么落实?与谁对接?老实说, 我们研究得不够, 知识贮备也不足, 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这里也没有现成答案, 办法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可以看看《新变化、新规则、新导向:县乡基层工业10讲》, 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这次会议安排的5个典型材料, 很有代表性, 值得大家借鉴。如钦州促进坭兴陶传统特色产业发展, 可谓风生水起;还有荔浦、博白、融安和钦南区等经验, 提供了示范样板。我们决定, 在去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 今年安排100万元自有资金, 在全行业中, 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完善激励机制, 重点突出大力发展行业小型微型企业。力争今年积累基本经验, 明年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贯彻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确定的今年工作重点之一。

注释

1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21世纪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向, 秦宝庭.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及评价指标体系.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1, 第47页.

2 高尚全:《解放思想的四个着力点》改革内参, 2008/第20期.

篇4:朱建华书记在全区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办公室工作、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传达学习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围绕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经验,部署当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

过去的一年,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这条主线,谋发展、推改革、促公平,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十二五”教育规划胜利收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凝聚着办公室同志和教育宣传工作同志的心血和汗水,离不开大家公而忘私的辛勤付出,离不开大家恪尽职守的忘我奉献。大家功不可没。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党组对大家的工作是肯定的。一年来,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以习近平总书记“5·8”重要讲话为指导,以“五个坚持”为统领,准确把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大势,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充分发挥中枢、桥梁和参谋助手作用,在参谋辅政、统筹协调、督导检查、保障运转、应急处突、优化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实效,调研、文稿、信息、督查、文件、会议、事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坚实的服务保障。一年来,全省教育宣传工作围绕委厅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教育主流媒体在教育宣传中的主力军、主阵地作用,主动适应教育宣传工作新形势、新任务,主动迎接网络新媒体、新技术的挑战,主动回应人民群众教育关切,对教育舆情分析研判处置的意识、能力不断增强,云南教育网网站、《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学生新报》等刊物的教育宣传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此,受周荣厅长和其他委厅领导的委托,我谨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通过你们,向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和教育宣传工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陈兴华社长宣读了教育宣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表彰决定。昆明市教育局、永平县教育局、澜沧县教育局、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6家单位办公室同志围绕业务工作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好,很有启发,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午,我们还邀请到省教育厅原厅长杨崇龙同志、省政府办公厅督查一处处长陶致东同志进行办公室业务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业务培训,机会很难得,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一并抓好落实。

下面,我就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和教育宣传工作分别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

办公室处在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的枢纽位置,是各级机关的中枢。习近平总书记在1990年3月撰写的文章《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中曾言简意赅地说:“办公室,是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一个机构的关键部门。办公室工作如何,对党委乃至一个地方全面的工作影响很大。”“办公室工作做好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有了可靠保证。”在座的大多是办公室主任,还有许多同志在办公室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对办公室的职责、定位、工作重点都很熟悉,对办公室在本单位、本部门中的重要作用更是深有体会,办公室的每一项工作都是本单位、本部门的大事,都会对推动工作落实产生影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办公室工作,2014年5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中办调研,召开座谈会并发表了“5·8”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办公室工作和办公室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从大的方面看,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国家、省的各项目标任务已经明确,对未来五年的发展进行了总体布局;从全省教育系统来看,当前正处于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时期,改革任务多、涉及面广,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压力大。这是总的形势,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一总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紧紧围绕全省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党委、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精神,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摸清家底,在调查研究上有突破。调查研究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一项基本功,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有人说,调研是办公室主任的“营养源”。办公室主任只有不断吸收调研的营养,才能使自己头脑中的“材料库”逐渐丰富起来,才能变得耳聪目明、脑清手顺。我们办公室每年都要写很多报告、总结以及各式各样的材料,写好这些材料的基础是家底清、情况明,关键就在于是否深入调研、真实调研,掌握了真实情况。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把调研作为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准确把握影响全局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领导关注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安排专门的经费和时段,每年组织力量对本区域内的教育总体情况、分类型教育发展情况以及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一轮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调研;各校办公室则要对本校师生思想情况、教学情况、校园安全情况等进行摸底分析并与其他同类高校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摸清家底现状、找准问题根由、提出对策良方,每年要形成几份高质量、高时效、高水平的调研报告,让更多的调研成果进入领导视野,转化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要写好材料,在以文辅政上有提升。写材料是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形象工作、基础工作,是办公室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的重要载体,是办公室的“脸面”,这项工作抓不好其他工作抓得再好都徒劳无益,办公室工作也很难得到领导的认可。做好文稿起草工作,是办公室出谋划策、以文辅政的主渠道,也是办公室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办公室工作不论是决策参谋、信息调研,还是督促检查、综合协调、后勤保障,都要倚重文字这个工具,其中文件、领导讲话等文稿是机关、学校实施决策和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一直充当着办公室的主要“产品”,事实上已成为衡量办公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随着教育交流的增多与交流层次的提升,以及各级教育领导班子配备进一步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要求材料的内容更新颖、范围更广泛、实效更鲜快、情况更明晰,对材料的内涵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写好材料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提升以文辅政的水平非常迫切,办公室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加强调查研究,抓好文稿起草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把写好材料作为首要任务切实给予保障、部署和安排,要在吃透上级精神、领会领导意图、掌握基层工作的基础上,用新思维、新观点、新理论来阐明领导意图、反映工作情况,做到立意高、文风实、语言精,多出有分量、有反响的精品之作。文稿起草是一项繁重的脑力劳动,办公室的领导要多关心文稿起草人员的学习、生活、成长进步,竭尽全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三要加强协调,在保障运转上有优化。一个单位,就像一台大机器,机器要运转,处在中枢位置的办公室很关键。今年,全省政府系统办公(厅)室的工作主题为:服务质量效率提升年,目标是形成“内外顺畅、上下联动、运转协调、各方一致、优质高效”的工作合力,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紧紧围绕这个目标,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弹好钢琴”,进一步强化“一盘棋”意识,建立健全内部各部门、科室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项工作任务不掉链子、不断档,不拖沓、不延误,形成左右协调、上下一致、快捷高效的良好格局。要让日常工作顺起来,统筹做好公文运转、会议管理、信息报送、保密等工作。要让重点工作统起来,特别是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越来越强的背景下,许多工作需要各部门合力攻坚、联合施策,对重点工作的统筹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办公室要牵头抓总,着力形成统筹有力、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确保重点工作高质量完成。要让应急反应快起来,事实证明,部分地方和学校办公室在紧急情况快速反应机制上还不完善,反应迟缓、协调配合差。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的应急反应,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并迅速上报有关情况,科学应对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和谐。

四要补齐短板,在能力提升上有进步。何金平秘书长在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上分析了办公室工作中还存在的“三大短板”,分别是能力的短板、机制的短板和责任心的短板。这些问题在我们教育系统办公室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如“在善学、善思、善谋、善用上离领导、离基层、离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公文旅行时间过长,运转效率还不够高”“制度设计还存在盲点、错位、缺位”“在办文办会办事过程中,‘差错漏误迟等现象时有发生,责任心不到位”等等问题,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抓学习,结合“两学一做”,原原本本学习研读习近平总书记“5·8”讲话精神,要奉为经典、熟记于心、经常对照,把握核心要义、领会思想精髓,在学习中提升本领、在学习中促进人格修养升华。要抓机制建设,提高科学管理能力,要进一步优化政务流程,将“流程化”的理念贯穿于所有岗位、各个环节,做到工作规则制度化、工作流程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机关运行成本。要抓作风建设,坚持以优良的作风带行风促政风,把握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程序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动真格,用心用情用力工作,力争工作零失误、细节零缺陷、服务零缝隙。

五要强化督查,在狠抓落实上有韧劲。今年年初,在全省政府秘书长和办公厅(室)主任会议期间,套开了省政府督查室成立以来第一次全省政府督查工作会议,刚才杨红琼主任传达了有关会议精神,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要认真领会,高度重视,下大力气做好教育系统的督查工作。今年还是搭建教育改革主体框架的关键之年,对教育系统全面深化改革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任务重、要求高,要树立“人人都是督查员、个个都是落实者”的全员督查理念,引导教育系统办公室干部真正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形成统筹协调抓督查、齐心协力促落实的良好氛围。要进一步加强省、州(市)、县(市、区)以及学校办公室联动督查机制,整合力量,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横向配合、纵向联动的常态化“大督查”格局。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教育重要决策部署分解立项、统筹督办,对定下的督办事项要雷厉风行、务必见效,对发现的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切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落实,推动省委、省政府和委厅决策部署“落”下去,让狠抓落实效果“实”起来。要牢牢盯住省领导对重点问题的批示要求、在调研时做出的指示、交办的事项以及委厅重要会议做出的决策、重要文件提出的要求以及明确的工作任务,要把握决策部署的核心、抓住事关全局的轴心、瞄准贯彻执行的靶心、找准狠抓落实的中心,分清轻重缓急、主次先后,做到有的放矢、综合平衡、循序渐进,全力推进关键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重点工作、重大事项、重点项目落地落实。

二、关于教育宣传工作

近年来,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教育公平问题成为最大民生问题之一备受社会关注。就我省而言,“有学上”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上好学”的矛盾仍然突出。客观解读教育政策措施,理性分析教育需求,通达社情民意,疏导公众情绪,凝聚人心,营造良好氛围仍然是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保障。新媒体的兴起,使得舆论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速度快捷化,如何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如何开展好教育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这些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教育宣传工作者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理性对待,快速反应。当前我省教育正处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期,教育规划纲要和“十三五”规划勾画了云南教育发展的战略蓝图,要把战略构想变成美好现实,把各项规划变成实际行动,需要教育宣传工作提供强大的舆论支持。

(一)要努力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在教育改革发展面临复杂形势和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当下,教育宣传工作要及时调整工作目标和工作方式,将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转向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舆论走向等方面上来。要敢于直面热点、难点、焦点,要善于回应社会和网民关切,尤其是对于教育或校园突发事件,要充分认识负面信息传播的危害性和不可控性,快速反应,在重大问题上不缺位,在关键时刻不失语,抢占舆论制高点,全力以赴做到第一时间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回应关切、第一时间阐释政策,力求把利益格局讲明白,把相关背景讲清楚,把现实困难讲透彻,最大限度避免将突发事件演化成媒体事件。各地各校要从稳定教育发展大局的高度予以审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社会关注面广、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诸如教育公平公正、阳光招生、师德师风、校园突发事件、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育收费、择校等等,解释清楚,回应及时到位。

(二)要通过树典型、出精品不断扩大云南教育的影响力

树典型,出精品,是教育宣传工作的着力点。要着力宣传教育一线和各个工作领域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塑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有影响的教书育人楷模,使他们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典型经验和典型人物来自于基层,来自于学校,关键在于挖掘和提升,树典型既是新闻媒体的工作责任,也是各地各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树典型,出精品,是一项需要智慧、需要投入、需要创新的艰巨工作,需要我们建立教育新闻资源共享机制,上下联动,合作共赢。各地各校要具有新闻敏感意识,具备策划意识、高端意识和联动意识,经常筹划与组织采访活动,经常与主流媒体保持沟通联系,经常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媒体进行合作,借水行舟,借势发力,共同做出精品,创出品牌。去年,省内主要媒体及云南教育网、《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和《学生新报》主动发挥教育宣传主阵地、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围绕重点工作,开辟专栏专版,推出系列报道,宣传效果显著。如,《云南教育》编辑了各地州教育改革发展的专刊(栏),深入报道了地方教育改革发展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成功经验,对各地起到了典型引领、经验借鉴的作用。去年,教育媒体记者深入基层,报道了许多长期扎根贫困山区、边疆民族地区,为云南教育发展默默奉献的教师,用优秀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鼓舞广大教育工作者,起到了典型引领、正面宣传、传播正能量、鼓舞干劲的作用。今年,这样的宣传报道方式要继续发扬,再树先进典型,再出宣传精品。

(三)要始终重视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从目前形势看,教育宣传必须有一支专职队伍来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进一步健全省教育宣传机构,云南省教育宣传中心负责统筹、协调与指导全省教育系统新闻宣传工作。各地各校都要组建相应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本地本校的宣传工作。其次,要配备和选拔一批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同志充实到新闻宣传和通讯员队伍中来,建立健全各地各校通联站,加快形成与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保障。此外,还要把媒体素养提升作为教育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必修课”。客观讲,我们现在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部分干部同志“面对媒体不知该怎么说”,有的干部还患有“媒体恐惧症”,这说明我们的媒体素养还是很欠缺的。各地各校要加强教育宣传工作相关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与媒体协调沟通的能力,使他们敢于、乐于、善于与媒体打交道,想用能用善用媒体推动教育事业发展。要着力培养教育宣传干部队伍的危机公关意识,学习和掌握与媒体沟通的技巧,提高教育和校园突发事件的媒体应对能力,妥善处理和化解教育舆论危机事件,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四)要进一步发挥优秀教育报刊主阵地作用

在媒体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阵地意识,大力加强教育舆论阵地建设。教育厅网站、教育报刊社以及各地各校所属的各类教育媒体,都应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凝心聚力,共谋大局。目前,由省教育厅主管、云南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两刊一报”在教育宣传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不断加强,已形成品种齐全、覆盖各级教育的格局。《云南教育》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公益性原则,面向全省教育系统,着力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委、省政府以及委厅有关政策部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获取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的重要途径。《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办刊坚持服务教育科研、服务基层教学的指导思想,着力研究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及时反映教改成果,指导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学生新报》是中国教育学会指导的一份质量优良、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少儿读物。自创办以来,一直以“向全省各族少年儿童提供丰富营养的精神产品”为己任,为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努力和贡献。

各地各校要积极组织开展好《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刊物的宣传发行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学生新报》的推荐和使用工作,切实把订阅工作落到实处,不断扩大“两刊一报”的覆盖面;要集中力量抓一批发行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学校,及时总结宣传,着力解决“两刊一报”在宣传订阅工作中存在的空白点。最后,还要强调一点,各地各校要加强对教育报刊宣传工作的管理,防止放任自流,坚决制止质量低劣或内容不健康的报刊进入校园。要充分利用我省教育“两刊一报”这一宣传阵地,积极组稿、投稿,努力扩大优秀教育报刊的覆盖率,增强优秀教育报刊引导舆论、交流信息、树立新风、培养新人、维护稳定的功能。

篇5:朱建华书记在全区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委会议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招商引资年和优化环境服务年”。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近年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研究部署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科学安排,重点突破,迅速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全面打响一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的总体战、攻坚战。下面,我讲两个问题。

一、审时度势,正视差距,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

近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亿元,增长26.9%,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一年、也是发展质量最好的一年,这是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进扩大开放和资源开发的结果,也是几年来我们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结果。四年来我们共引进项目33个,到位资金9亿元,年均增长3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亿元,年均增长47.9%;建筑市场开发面积累计完成36.1万平方米;利用外资实现零突破,三年来实际利用外资4179万美元。总体上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全社会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的认识明显增强。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容商、亲商、安商和富商的良好氛围日渐浓厚;二是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切实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摆上重要位置,纳入重要日程,当作头等大事,一把手亲自抓,其他领导重点抓,全体干部群众用心抓,在外出考察学习或走亲访友过程中,能够主动向外推介家乡,开展有针对性地招商活动;三是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投入明显加大。综合利用行政、经济、政策、服务、信用等手段,出台了财政担保贷款、税收优惠、跟踪服务等扶持政策。县财政拿出万元成立担保公司,帮助企业融资5600万元。启动了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前期各项筹备工作顺利推进;四是引资额和项目规模明显增大。实施重点项目44个,完成投资6.6亿元,今年共落实重点建设项目47个,总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有11个。翠宏山铁多金属矿、东安金矿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步伐加快。盛典蓝莓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县申逊北药有限公司相继完成注册,风电项目投资主体已经确定为博士慧风电有限公司,与黑龙江诺宝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发建设协议。宾馆建设项目、利源达公司即将落户。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县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虽然纵向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无论是与省内外先进地区相比,还是按照加快发展的要求来衡量,都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就市内而言,虽然我县引进资金增幅为30.7%,实现3.4亿元,但与其他市县(区)相比,排位靠后,嫩江突破13亿元,北安、五大连池超过7亿元,爱辉区也比我们多出2亿元,形势逼人。在不足方面我们的突出表现是“四个不够”:一是对国家政策研究不够,由于投资政策信息掌握不及时,招商引资的方向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引资项目与结构调整、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关联度不强,难以找到对上争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花费的力气不小,取得的效果却不理想;二是项目准备不够,在近年的招商引资过程中,我县虽然编制了一批招商项目,建立了项目库,但普遍存在着比较粗糙、实用性不强、论证分析缺乏深度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还停留在概念与设想阶段,根本就没有做项目前期,无法与投资主体进行实质性对接;三是跟踪落实不够,许多项目上报后,不加强衔接,不主动跟踪,致使一些项目虎头蛇尾,没有结果。项目签订后,后续服务不到位,跟踪落实不力,迟迟不能上马,落实慢、落地难;四是环境改善不够,一些部门仍然摆不正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服务意识淡薄,工作效率低下,个别单位甚至把一己之利凌驾于全县人民的利益之上,重管理轻服务,甚至吃拿卡要,这些行为虽然发生在少数部门,但它严重地损害我县的投资环境,影响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成效。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还是主观因素,是人的问题:有些领导干部对招商引资工作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工作上没有体现出超常规,没有把主要力量和工作精力放到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来;对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总认为招商引资是县领导的事、是招商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有的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不知道怎么抓,拿不出实实在在的措施和行动,工作停滞不前,无法取得突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国各地都在竞相比政策、比环境,抢客商、争项目,招商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有的同志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存在畏难情绪,办公室里喊大干、实际工作上跑跑面,不敢主动作为,不敢承担责任,对一些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能拖就拖,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造成了工作上的被动。以上问题不解决,必将严重

影响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影响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到全县人民的根本利益,县委、县政府不答应,干部群众不答应,最后就得换位子、摘帽子。希望全县各级干部对此要有一个清醒认识,认真加以解决。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又是靠项目来做支撑,项目的来源靠国家投资和招商引资,因此,要加快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第一要务。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离不开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撑。大家都知道,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一是投资;二是消费;三是外贸。对于我县来说,由于地处偏远、人口少,消费水平与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在出口方面,目前由于地产品外向度低,也没有较强的特色商品优势。因此,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只能靠国家大规模的投资和招商引资。国家的项目来了,外面客商来了,资金、技术、人才也就随之而来,所以说,我们必须坚持两眼向外,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带动战略,以发展的眼光和战略思维,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全力开展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工作,发展开放型经济。当前县域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向上争取和招商引资的竞争,特别是向上争取和招商引资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竞争,哪里的人特别是领导干部思想解放,哪里的人善于把握机遇,乘势而上,那里的经济社会就会发展得快。因此,搞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既要有思想解放的人,还要有善于把握机遇的人。对我县来说,经过近些年来的努力,无论是从人气、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来看,都已具备了招大商、大招商、引巨资和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条件,现在关键是我们要看准机遇,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经过奋力拼搏,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大突破,进而推动县域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机遇无处不在,机遇无时不有。当前,进一步抓好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我们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从外部条件看,近年来外国资本更多的是流向沿海发达地区,而现在已有从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流动的趋势,沿海国内企业资本也加速向中西部流动,基本呈现“西进北上”态势,我县发展空间广阔、区位优越,为外资和企业寻求新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明显向东北地区倾斜,东部发达地区受土地、劳动力、能源等要素制约,加快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趋势增强,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转移步伐加快,我县富集的自然资源成为外资北上、加工业北移的重要物质基础;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国家的扩大内需政策主要集中在基本建设投资和消费领域,我们相对较低的工业经济结构层次与国家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紧密相接,为我县矿产、能源、原材料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机遇;近年来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日趋稳固,俄罗斯经济复苏较快,投资环境也有较大改善,特别是为应对金融危机进一步降低了能源、矿产领域进入门槛,而且我们对应的波亚尔科沃地区有30万公顷闲置土地,矿产、林木等资源十分富集,波亚尔科沃口岸是阿州唯一允许办理木材、机电等大宗产品出口报关手续的边境口岸等等,为我们与发达地区企业合力开拓俄罗斯市场带来了机遇。从我们自身优势看,资源相对富集,仅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就超过5000亿元,还有清洁能源、北药和农副山产品、矿产品深加工等资源,这些资源都为我们加强同国内外合资合作、招商引资,以开放促开发提供了重要保障;区位条件优越,面对俄远东资源开发腹地,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和全省乃至全国对俄战略合作前沿,随着口岸功能的完善和俄远东开发的推进,这种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出来,成为战略投资主体的聚焦点;生态环境良好,天蓝、水碧、土肥是最大财富,为我们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寒地经济等特色产业提供了稀缺资源;工作基础坚实,近年来我们加快了交通、城市基础建设,城市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特别是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将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搭建重要的平台。同时,我们多年来积累的一些较为科学的招商工作经验、相对了解俄方市场信息和政策变化情况的比较优势、与发达地区的县市和企业建立的较为稳固的长期合作关系和广大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愿望强烈等等,也都为我们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因此,全县上下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清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始终牢牢抓住这一经济工作生命线不动摇,把它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各级干部都能拿出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把更多的工作集中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来,就一定能够开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新局面。

二、解放思想,励精图治,努力开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新局面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加快我县科学发展的总抓手,是检验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也是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试金石”,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各级党组织的主要工作,是政府的重点任务。全县各级党政组织要站在事关全局、事关未来的政治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又好又快发展的优势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发展的潜力也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必须站在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项目建设是第一政绩”、“一号工程”的理念,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拼搏,做到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一切服从服务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努力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一)拓宽思路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过程,就是思想不断解放,理念不断更新,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生路。我们要坚决摒弃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思想观念,破除一切不适应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条条框框,牢固树立“不开放、不发展,大开放、大发展”的理念,“放水养鱼,欲取先予”的战略意识,“你图发财,我图发展”的双赢理念,“你来投资,我来服务”的市场经济理念,在新一轮招商引资和推进项目建设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牢牢掌握主动权。还要通过招商引资和加快项目建设来调整我县的经济结构,提升传统产业水平,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当前,要突出做实做细项目,重点是做好项目储备工作,科学谋划生成项目。招商引资是推动项目建设的重要举措,项目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的第一抓手,做实了项目,引资就成功了一半。从我县当前的情况来看,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水平之所以不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项目库的储备不够,项目的深度不够,无法吸引客商,不能很好地和政策相对接。要站在战略高度,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找准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与县情的对接点,精心论证储备一些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切实把每个招商项目的优势显现出来,产业对接起来,效益突出出来。要在项目的可研编制、评审以及相关的规划、土地、环评、安评等方面超前谋划,为满足国家、省市对项目审批的必备条件和客商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建成内容齐全、论证到位、动态管理的项目库。要着力推进项目信息共享,编制好项目招商引资的目录,避免好的项目一哄而上,各自为战现象发生。要加强政策研究,正确研判投资者发展战略和产业转移趋势,用足用好政策,及时获取项目信息,做到知已知彼,有的放矢。要坚持产业项目和民生项目、生态项目、基础项目同步谋划、同步推进,依托民生工程、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来招商引资,大上项目,抢占制高点,形成新亮点,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全方位突破。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尽管我们的招商引资工作很需要“全面开花”,尽管我们招商引资的难度非常大,尽管我们依靠项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期望十分迫切。但是,越是如此我们越要严把项目入口关,越是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为此,县委、县政府将成立招商引资协调委员会,实施项目决策咨询制度,凡是我们确定要招引某个项目前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落户前,都必须经过招商引资协调委员会进行严格的筛选审核论证,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本地产业发展需要或有污染、能耗高、破坏生态环境、不科学的项目,坚决不予进入。要做到理性招商,牢固树立“保护一方青山绿水就是政绩”的绿色招商理念,坚持“环保一条红线”,更加注重引进符合国家产业导向、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企业,更加注重引进产业层次高、有利于产业升级的企业,特别是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努力实现从“招商引资”向“挑商选资”的转变,从“大招商”向“招大商”转变。如果还是固守“捡到篮子的都是菜”,招来引来的有些项目还可能是包袱,不仅带不来经济效益,反而会浪费我们的宝贵资源,甚至会贻害到我们的子孙。对部门或个人申请的招商项目,招商引资协调委员会要在第一时间拿出意见,不能有丝毫的延误。

(二)领导带头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能否最终取得成功,项目建设能否高质量的推进,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带头示范作用,来带动形成全县干部群众人人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领导带头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相对于一般同志抓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是支持力度不一样,其次是信息广度不一样,第三是办理速度不一样,招商成功的可能性更大,项目建设的进度会更快。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敢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胆识,善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能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本事。对于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这五种能力,即项目谋划生成能力、项目招商引资能力、项目对上争取能力、项目协调统筹能力、项目推进建设能力,一定要以“人一之、我十之”,负重奋进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来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进一步加强对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的领导,更有效协调解决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今年县委、县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作为“一号工程”、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摆上突出位置,继续落实县级领导包保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排列出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重大前期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由县领导牵头联系,做到“一个重点项目、一名县级领导、一套专门班子、一抓到底”,全程负责,全程服务,进一步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抓项目的良好格局。各部门、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同样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把手”工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第一实践人、第一推进人”的责任,把主要心思和精力都用在抓落实上,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务求实效。对大的招商项目,要有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跑碎脚皮的精神,亲自参加洽谈,全程做好跟踪服务。能否招来商、引来资和向上争取来大项目、好项目,是对一个领导干部有没有毅力、定力、耐力的检验,关键是看你有没有比拼能力和本事,及勇于吃苦、甘于奉献精神。既要有“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山万水、千辛万苦”,又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项目既是一项系统的经济活动,也是一项微妙的公关活动。既要利商、更要亲商,与客商和上级部门建立起和谐的利益关系和感情联系,以诚心实意说服人、感染人、打动人,更要讲究公关艺术,提高公关水平。要牢固树立季节有变化、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无冷暖的思想,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工作常年抓、抓常年不动摇,锲而不舍、百折不挠,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现在已经进入项目建设的黄金期,我们要采取倒排工期的做法,以时不我待、寝食难安的强烈责任感,珍惜每一刻,抓紧每一天;以“5十2”、“白加黑”、只争朝夕的精神,高效率、快节奏地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大家要立即行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围着项目转、盯着项目干,抢工期、赶进度,确保今年的项目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组织部门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情况作为衡量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是否懂经济、有能力、有作为的重要标准和抓经济工作水平的“试金石”,作为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转变方式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招商引资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就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当前,改进招商引资方法,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以政府招商的行政行为为主向全县上下共同招商的市场行为转变,一年四季招商不止,引资不断,形成千军万马找项目的局面;二是由以优惠政策招商为主向以优势资源、优质服务、优化环境招商转变,学习借鉴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成功经验,根据时间和形势变化,坚持优惠政策与优质服务并举,硬环境与软环境并重,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招商引资工作;三是由以招商引资为主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智力转变,把引进有形资产与引进无形资产相结合,努力营造我县招商引资的人才和科技优势。要坚持“主动出击、为我所用”的原则,高度重视省内、国内重大经贸活动对招商引资的促进作用,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国内各项经济活动中去。今年,我们除了要对去年的招商成果进行巩固外,还要提前策划一些招商活动,延伸招商触角,拓展招商引资的区域和行业空间,瞄准一批与我县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的省内国内企业,有计划、有目标地上门招商,实现优势资源与外部大市场的有效嫁接。在引进投资商坚持大中小并举的同时,注重引大引强,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的原则。

要组织高频率、高密度的招商活动,充分挖掘人才资源、信息资源和科技资源,大力开展部门招商、企业招商、园区招商、会议招商、以商招商、网上招商、代理招商、产业链招商、常驻招商和小分队招商等多形式、多途径的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同时,还要主动加强与省内县市区企业和省内外友好县市的经济技术协作与交流,形成紧密型的经济联系,实现高水平、深层次的融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注重引资与争资相结合,努力争取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和为产业配套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对在建项目加强跟踪服务;对拟建项目要紧盯不放不懈怠,实行专事专办、特事特办,力争早履约、早到资、早开工;对意向性项目,要采取“人盯人”的战术,看紧盯牢不放弃,只要在我们的职权范围内,只要算大账、算总帐、算长远帐,对我们发展有利,有什么条件给予什么条件,有什么要求答应什么要求,需要上级支持的,要尽快上报,尽最大努力跑办,决不能让到手的项目跑掉;对捕捉到的项目信息,要及时去跑、及时去争;对好的项目、大的项目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四)创优环境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和抢抓上项目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就是阵地、就是机遇、就是生产力,优化投资环境就是巩固阵地、抢抓机遇,发展生产力。全县上下必须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我们的发展环境,切实把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作为“第一品牌、第一资源、第一竞争力”,全力营造“人人关注招商引资、人人支持项目建设,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如果谁破坏了发展环境、影响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谁就是的罪人。第一,要改善招商引资大上项目的思想环境。在招商引资和争取上项目的活动中,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无论是外来客商,还是本县投资者,只要来投资,我们都热情欢迎、热情服务,努力营造一种“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的思想环境。第二,要进一步梳理和完善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前提下,只要能创造财富,提供税收,安排就业,就尽量给予优惠,能撤的关卡都要撤,就是要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第三,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有关部门要树立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理念,在办事过程中多开绿灯、少设障碍,多说“怎么能办”、不说“不能办”,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难事创造条件也要办,确保招商引资项目进得来、留得住、见效快。坚决纠正衙门作风和官僚习气,切实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推拖靠,吃拿卡要,冷、横、硬、顶等问题。第四,要全力保护好企业和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投资积极性。对一切破坏和阻碍发展的人和事,尤其是滥用职权刁难外来客商、影响重点工程、阻碍项目建设的,要从速查处、从严惩治,真正把建成政策的洼地、服务的高地和安全发财的宝地。

(五)用科学机制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邓小平同志说过“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再大的困难也要上,最好的办法就是干。现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关键在于落实好,干起来,不折不扣地把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变为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实践活动。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目前,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还存在领导急、干部疲,喊的多、做的少,似乎人人都有责任,实际没有落实到位的问题。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领导接待制度和重点项目包保推进责任制。重点招商项目确定县级班子成员跟踪督查、挂帅督办,把工作任务逐一分解,细化量化。各乡镇和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承担起招商引资第一责任人的职责,既要挂帅,更要出征。就是要做到人人有任务、个个有压力、事事有落实,确保项目引进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没有严肃的奖惩措施,工作推进就会缺乏动力。这次会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设立招商引资工作基金、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要求,对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完成任务好的单位给予重奖,对任务完成不好的要通报批评,对工作不积极、根本没有实际动作的部门和单位的主要领导要作出组织处理,使招商引资的成效与单位、个人的利益紧密相连。就是要通过落实这些重奖重罚措施,动真格,下狠心,奖得眼红、罚得心痛,让人坐不住凳子,迅速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来。要进一步完善目标考核体系。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把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纳入乡镇、部门和领导干部的目标考核之中,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评先选优的重要条件和提拔使用的重用依据,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半年进行一次阶段性考核,年底结合发展型班子建设、绩效工程进行全面考核,确保把招商引资的实绩考实核准。就是要根据考核结果严格兑现奖惩,形成以招商成效比贡献、论政绩、用干部的导向,真正让吃苦的同志吃香,实干的同志实惠,有为的同志有位。要加大检查督办力度。没有严格的考核督查,目标任务就会流于形式。要实行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两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观摩、全年一考评的制度,认真抓好招商引资督查工作。重点督查情况要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反映。通过各种形式,及时通报各部门招商引资的进展情况,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篇6:朱建华书记在全区工业经济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三)充分激发“全民创业、家家致富”的社会活力。民众自主创业、艰苦创业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要努力发扬锡山人民智慧勤劳、诚信务实、善办实业的优良传统,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在全社会着力培育全民创业精神,树立“劳动为本、创业立身”的时代意识,形成“崇尚创业、敢于创业、艰苦创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有利于民众创业的思想活跃起来,把一切有能力创业的人才解放出来,使千家万户的创业热情和冲动充分发挥出来。要大力培植民营经济发展主体,努力引导民营企业投资发展一、二、三产业和外向型经济,形成全区民营经济竞相发展、各业经济蓬勃发展的生动局面。要建设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进一步降低企业发展门槛,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改进服务方式,规范管理执法行为,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使企业轻装上阵。机关各部门要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全力推行“首错告诫制”。要形成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依据市场经济原则,加快清理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地方性政策规定,严格执行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使民众放心投资,放胆经营,在全区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真正把我区建设成为民营经济的最佳成长发展区,使民营经济成为重要的发展后劲和增长主体。

(四)切实加大激励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近年来,省、市、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是,不少民营企业反映,我们在政策支持和落实方面还存在差距。这里面既有政策不够完善的问题,也有政策落实不力的问题,主要是有的部门不够主动,企业不够了解,落实没有到位。针对这种情况,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落实力度。最近,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的发展实际,区委、区政府将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民营经济更快发展的意见》及三个配套政策意见。区委、区政府出台这些政策的主要着眼点,是为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竞争和服务良好的发展环境,取得一视同仁的社会地位。主要是在五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进一步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二是加快构建公平竞争平台;三是切实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减少行政事业收费;四是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财政扶持力度;五是完善民营经济服务体系。这些政策在制定出台前,区有关部门已经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协调工作,形成了一致认识。希望各职能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特别是要统一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带头落实政策,搞好服务。对与本部门有关的政策措施,一定要全面兑现,不打折扣;该放的权要坚决放下去,绝不允许擅自截留;政策规定放的要坚决放到位,绝不允许以政策之利谋取部门之私,以确保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企业,充分释放政策的巨大能量和积极效应。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职能部门自身能解决的要抓紧解决,需要协商的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区委、区政府将对执行政策的情况加强督查,对落实不力的要公开批评,对以权谋私的要追究责任。

(五)着力主攻区内外民资的引进投入。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全社会对民间投资的重视,国内民间投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已经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各级要紧紧抓住当前民资涌动的大好时机,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式,跨区域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民间资本,全力拓宽民资吸纳范围。一是积极推动本地民资的发展。要激活区内闲散资金,加快资本要素的集聚,培育壮大发展民营经济的根植动力。要鼓励有一定规模实力的企业,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搞好产业延伸和合作,加快裂变扩张,组成以优质资本和先进技术为纽带的民营企业集团。二是做好区外民资的招商引资工作。要积极利用我区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地缘、区位和市场优势,进一步策划好、组织好针对民间资本的专题招商推介活动。要将眼光瞄准民营经济发达地区,顺应区外大集团、大企业的转移扩张要求,积极做好民间资本对接服务,着力引进一批高质量的资金、技术和项目,扩张民营经济总量,提升发展层次。三是做好退城进园产业的承接工作。要加强与无锡市产业布局调整的承接,大力吸引无锡城区退二进三转移出来的企业到我区投资发展,同时要鼓励民营资本参与这部分企业的改组改造,用足用好国有、集体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资源,使之成为民营经济新的培养基,为我区民营经济的发展起到固本强基的作用。

(六)加快推进各类民营经济发展的载体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要全面提升民营企业在开发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中发展的规划引导水平,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通过提供各种便利举措和优惠政策,鼓励民营企业集中建造或承租标准厂房,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密度,促进企业集群、产业集聚,进一步集约利用土地,增强民营经济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发挥各类科技载体的作用。要进一步加强锡山新材料基地、“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创新载体建设,筹建民营企业科技孵化园区。鼓励民营企业积极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申请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快形成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努力成为无锡工业经济的特色板块和优势区域。要大力抓好商贸物流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商贸园区和重点市场建设。要继续突出重点,加速运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全面推进企业信息化,大力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工业设计水平和现代管理水平。要继续大力培育规模骨干企业,抓紧研究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发展战略,排出一批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强、发展后劲足的优势骨干企业,进行重点规划、重点帮促、重点服务,着力提升全区规模企业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导企业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产学研联合,积极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五)突破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经济发展新格局。今年的道路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全部确定,有的已经进入了紧张施工阶段。这些重点道路和基础设施项目竣工后,不仅将进一步推进“全面开放、整体开发”战略的加快实施,而且将使我区的发展格局、发展环境和城市化面貌产生较为明显的改观。各级要围绕“开发区要强起来,锡山城区要靓起来,东部片区开发要热起来”的目标,继续狠下决心,突破推进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环境建设。要抓紧搞好新型城镇组团建设规划,力争上半年完成。新设镇要结合城镇规划建设,切实抓好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要抓紧建设项目的落实推进,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的规范管理,使在建、拟建项目能快启动的尽量快启动,能早竣工的尽量早竣工。区机关职能部门和所涉及的有关乡镇,都要围绕“确保重点工程顺利推进、早日竣工”的共同目标,齐心协力,发扬雷厉风行、求真务实作风和顽强拼搏的工作精神,加快拆迁安置和施工进度,严格建设项目的“四制”,使这些工程在建成后成为展现我区发展成果和工作水平的标志性工程。具体目标如下:

1、加快锡东大道建设,确保年内全线通车;

2、全面展开开发区东区和安镇中组团工业园区的主要区间道路建设;

3、对4条农村道路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4、搞好城区范围11条道路的改造建设,其中华夏路、锡州路、学前东路、二泉路、学士路、隆亭路要力争在元旦前竣工通车,迎宾路、友谊路、柏庄路和3条区间路要抓紧做好改造规划,适时启动,争取在春节前竣工通车。

5、年内完成锡山商贸中心、锡山市民休闲健身园的主体工程。

6、全面启动河道整治工程,今年要基本完成河道沟通工程,启动调水工程,建设好景观样板工程。

7、继续加快天一中学新校区的建设管理工作,确保9月份实现招生目标。

8、加强对电力设施、区域供水、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协调推进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有关部门要围绕工程推进要求,积极组织好资金的筹集和调度工作,抓紧做好经营土地的空间拓展、储备、规划、拆迁安置和土地指标的组织、协调,努力提高包装、经营水平,为我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

(六)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面实现增收增效目标。一要抓好粮食生产和农副业生产。在当前粮食价格连续上扬的新形势下,各级要高度重视和抓好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做好以水利工程、农资准备为主的春耕备耕工作,动员农民种足种好水稻。要积极引进有市场、高附加值的名特优新品种,确保农副产品持续旺销、畅销,农民得到实惠。二要继续巩固和扩大农业结构调整成效。围绕建设现代都市型农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大力发展无公害、特色优质农产品,建立完善农业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着力推进五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基地化、优质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建设。三要切实维护好农民利益。认真实施农业税征收改革政策,不断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不折不扣地实施好征地补偿政策,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要把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推动农民增收的第一举措来抓,广开就业门路,加快构建就业服务平台和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就业培训,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要加快推进农村社保体系建设,不断扩大保障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政策标准,创新保障投入机制,切实提升农民的保障水平。要加快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启动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探索资源性资产经营新路子,不断拓宽村级经济发展渠道。要参与好无锡市组织的“百村奔小康”工程,促进广大农民共同富裕。

上一篇:区新农村建设规划方案下一篇:往洞小学第一次期教育工作会议简讯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