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2024-05-26

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精选14篇)

篇1: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2012技术质量部安全工作计划

2012年,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强化各项安全基础工作,踏踏实实搞好安全工作,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做好2012本部室操作岗位员工的自检自查,细化自检自查项目。在每周安全活动日中,设定每周安全活动日的活动主题,加强对员工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教育,提高员工自身安全防护意识。

二、2012年,要继续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加大作业监督力度,特别要做好以下工作:

(1)各班组要加强安全巡检,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2)加强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进行检测。

(3)做好节日期间及季节性安全工作。

(4)做好日常作业的安全监护工作。

三、做好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

(1)2012年,将按公司专业考核标准,每周组织一次专业检查。

(2)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综合检查。

(3)认真抓好季节性安全检查及节前、节中、节后检查。

(4)重点落实好隐患报告制度。

(5)对发现的各种事故隐患严格按照公司管理规定执行,确保隐患整改率达到100%。

四、搞好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及自我保护能力

(一)认真做好新上岗人员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建立新员工安全教育档案。

(二)坚持日常教育及全员安全教育。

(1)2012年,技术质量部要对本部室员工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成绩将记入职工安全培训档案。

(2)对转岗人员、停工学习人员等要按公司规定,认真进行培训,不合格者,严禁上岗。

(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教活动,结合6月份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月”,同时,将根据公司要求,结合本部室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教活动。

技术质量部

2011年 12 月1日

篇2: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市局2012年食品安全总体部署,继续加大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安全监管力度,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深化食品安全重点整治,有效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晋质监局发【2012】168号)结合《2012年??县质监局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工作要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通过深化食品安全治理整顿,确保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体系健全、生产运行规范、过程控制严格、食品质量安全;确保全县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和严厉惩处,人民群众食品安全需求得到切实保障;确保在县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局责任监督进一步落实,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

二、工作重点

(一)继续深化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治理行动。依据国家公布的47种非食用物质、17种邻苯二甲酸脂类物质和22种滥用食品添加剂名单,加强对非法添加

行为的监督查验和源头管理,加大对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治理力度,依法从重惩处,进一步严厉打击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重点对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和化工企业实施严格监管,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工作中要坚持做到“四个必须、五不放过、六个务必”的工作要求。同时,要全面排查和严厉整治带有行业共性的隐患和“潜规则”问题,坚决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继续深入开展对非法使用工业明胶加工食品违法行为的彻查严打行动。对所有使用明胶的食品生产企业一个不漏地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置,做到“四查”、“两打”。对非法使用工业明胶加工食品的生产企业,一经查实,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立即责令企业停产,立即吊销生产许可证,立即移送司法机关。切实加强领导,组织专门力量,协调检验机构,确保专项行动各项任务落实,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依法处置,发现的重要情况及时向县政府和市局报告。

(二)继续深化乳制品、肉制品、酒类、食用油、食醋、食品添加剂等六类重点品种的综合治理。肉制品整治要重点突出监督生产企业落实进货查验制度,防止注水肉、含“瘦肉精”肉和未经检疫合格的原料肉进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酒类整治要重点突出以配制冒充酿造、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假冒伪劣白酒、黄酒的行为。食用油整治要重点突出非法生产劣质食用油和使用地沟油、泔水油生产加工食用油的行为。食品添加剂整治要重点突出非法添加非食用

物质和超限量标准、超使用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我局结合本地实际,将小麦粉、小杂粮、豆制品、纯净水、糕点制品、苦荞产品等具有区域特色、量大面广、消费需求大、可能存在风险隐患的食品作为监管的重点,在食品分类、企业分级、监管分等方面,增加监督检查频次、扩大监督检查范围、加强监督检查措施,加强检测和监督抽查力度,进一步扩大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的品种、范围和频次。对在风险监测中发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和预警处置;对监督抽查结果及时发布抽查通报,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的后处理力度,实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提高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督促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制定明确的质量安全目标和质量管理制度,重点在检验制度执行、检验设施糙、检验机构设置、检验人员配备等四个方面强化,增强自行化验能力,规范企业自检行为,提高出厂检测把关水平。

(三)开展重点场所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我局针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场所,依据晋政办函[2011]84号《关于明确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督管理职责的通知》,切实把有形市场外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纳入监管范围,实施有效监管。在前期调查登记、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对全县有形市场之外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按区域、种类、品种、工艺、检验、销售等要求认真梳理,将食品生产加工

小作坊的原辅材料使用、生产加工状况、食品检验把关、产品出厂销售等内容底数掌握清楚、现状把握准确,责任划分清晰,监管落实到位。结合全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实际,主动探索研究、及早思考谋划小作坊监管的具体措施办法,加强与相关法律法规的主动衔接、配套实施。同时,深入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重点整治取缔生产加工食品的“黑窝点”、“黑作坊”。

(四)开展食品包装材料专项整治。加强对全县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包装材料的日常监管,督促企业加强采购使用食品包装材料的索证索票、验证查验,严禁无证食品包装材料进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防止安全隐患带入食品,造成污染。加强对生产使用无证食品包装材料的监督检查,从严惩处无证生产使用违法行为,坚决取缔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包装材料的“黑窝点”。

(五)严厉打击食品生产加工违法违规行为。始终坚持严字当头,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添加剂使用企业实施严格监管,依法严厉查处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从重从快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和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的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加工食品及生产仿冒他人品牌食品包装材料的“黑窝点”,严厉查处伪造合格证明文件、提供虚假无效证照和骗取检验报告、标签标识造假等逃避监管和进行商业欺诈的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对涉嫌犯罪的及时立案查处,依据刑法修正案(八)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惩处力度,保持对

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积极发挥“食品安全监督员、食品安全信息员、食品安全督查督导员、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四支队伍的作用,引导鼓励全社会广泛参与食品安全监管,投诉举报反映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延伸监管触角、拓宽监管视野,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通过严管严处,切实保障全县食品质量安全。

(六)全面加强食品安全体制机制建设。设立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明确各级责任人,配备食品安全监督员和信息员。同时,加大综合协调、考核督查力度,建立严格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强化“监管人员各负其责、企业履行主体责任”的责任体系,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全程监管机制,确保各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实。

三、工作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至5月20日)。根据市局的工作安排,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将本区域内的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行细化梳理,确定重点品种、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企业,制定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工作实施方案,并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二)组织实施阶段(5月20日至11月30日)。依据工作方案要求,严密组织、深入实施,全面监管、重点突出,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切实落实生产企业的主体责任和各级部门的监管责任,力求食品安全重点整治取得实效。

(三)总结考核阶段(12月1日至12月25日)。认真总结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并于2012年12月10日前将

工作总结报送市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食品安全重点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积极配合市局的指导监督。充分发挥监管、执法、检验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形成整治监管工作合力,推进重点工作落实完成。进一步配齐配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保持监管队伍相对稳定,加大对监管工作的投入,提升监管工作水平。

(二)加强协调配合。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同食品安全各职能机构部门的沟通交流、联动协作、协调配合,共同促进监管职能作用的发挥。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有效衔接,加大食品安全违法案件查办力度,形成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联动合力。

(三)加强信息报送。将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阶段性进展情况、取得的工作成效、发现的重大隐患、存在的突出问题、查处的违法案件、监管的措施办法、应对的舆情事件、受理的投诉举报等及时报告市局。有关食品安全的重大信息发布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发布食品安全有关信息。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篇3: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提出, 要加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食品、食用农产品、药品、妇女儿童用品、农资、建材为重点, 对制假售假、产品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生产聚集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市场等重点区域以及城中村、建筑工地、中小学校园等重点场所, 开展综合治理。组织开展打击“黑心棉”、“粉末砖头”、“瘦身钢筋”、“中药材造假”等质量违法犯罪行为的专项行动。

《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社会责任。推动企业落实汽车产品“三包”责任, 履行“缺陷产品召回”法定义务。建立实施企业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鼓励中央企业率先发布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出台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 做好质量失信“黑名单”建章立制工作, 公布一批严重质量失信企业。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实名制为基础的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和以物品编码系统为溯源手段的质量信用信息平台, 推进质检、商务、金融、工商等部门间质量信用信息共享。

《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提出, 要加大质量法律法规的立法调研及修订力度。组织开展计量法、国境卫生检疫法、标准化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立法调研及修订, 推动特种设备安全法、设备监理条例、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立法研究。建立重点质量案件挂牌督办制度, 加强对质量违法犯罪案件的督查督办, 挂牌督办重点质量案件, 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

《质量发展纲要2012年行动计划》要求加强认证认可管理。组织开展轮胎、电线电缆、有机产品等认证产品专项整治, 开展强制性认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实施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 推进进口食品境外企业注册, 完善出口食品备案管理。

篇4:盘点2012年上海食品安全工作

2012年6月11日~17日,主题为“共建诚信家园,同铸食品安全”的上海市2012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在上海各个区县、街镇如火如荼地开展。宣传周期间还公布了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十大案例”,并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网络竞赛活动。

2012年9月15~16日,由上海市科协、市食安办、闵行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主题为“食品安全与公众健康”的“上海科普开放日”活动在闵行区体育公园举行。活动以“开放、互动、体验”的风格,汇集全市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科普活动,让市民在活动中了解食品安全知识。

问:目前,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度如何?宣传活动效果如何?

顾振华:就2012年的统计结果显示,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得分为80.1分。

上海市分别在3月、6月、9月结合“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全国科普日”、“质量月”等活动,在全市开展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共开展食品安全宣传1.38万场次,参与人数超过370万人次。科普开放日,上海市食安办与上海市科协一起邀请专家为市民传授食品安全知识,深受市民欢迎,全市约有8万人直接参与了现场咨询活动。市食安办联合市法宣办、市食药监局、东方网等开展了食品安全法律知识网络竞赛,吸引全国各地5万多人网上参赛。上海市监管部门和市教委还在东方绿舟建立了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近年来共对上海市中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达到100万人次。这些活动为市民食品安全知晓度得分为80.1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

安全工作的决定》八大举措

一、明确指导思想,提出工作目标。

二、坚定不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集中治理整顿。

三、严惩重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食品安全治理常态。

四、健全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体系,是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关键。

五、切实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的基石。

六、落实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责任,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

七、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提升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八、大力推行有奖举报,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形成食品安全工作群防群治格局。

问:根据国务院八大措施的要求,2012年上海市工作成效如何?

顾振华:2012年,上海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一方面开展食品安全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开展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围绕重点和难点问题,始终以“五个最严”开展工作。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4%,其中,与大众息息相关的“肉奶蛋米面油”六大食品合格率在95%以上,生猪产品检测合格率在99%以上。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为0.63/10万,同比下降27.6%,为上海有相关统计数据以来最低。

2012年,上海市注销或吊销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证照共计17 045张,同比增长138%;食品安全行政处罚11 798起,同比增长47.2%;罚没款金额8 398.22万元,同比增加59.97%;通过上海市公安机关与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合执法,共侦破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案件143起,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5人,同比增加19.4%;全市共取缔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窝点5 401个。

问:上海市的食品安全目前处于什么水平,与国外相比如何?目前,上海市食品安全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顾振华:2012年,上海市年食品抽检数达到8件/千人,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性指标为3件/千人,上海的抽检力度高于国际水平,在国内也属领先。对上海来说,市场上70%的农产品来自外地省市支援,源头监管是难点。政府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对供应上海的供应商筛选,做好索证索票工作,做好一些大型供货基地的监督管理工作。目前,上海市已加强了外地供货基地建设,比如黑龙江的粮食基地。此外,沪江浙皖三省一市已建立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对监测情况可互相通报,如发现食品安全问题,上海可与江浙皖进行协查。为了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行为,上海市食安办还与上海市最高人民法院、上海市最高人民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等与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一起,共同形成《关于委办上海市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检验鉴定工作机制》,为上海市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建立了法律保障。

目前,上海的“黑名单”制度实施方案已经完成,完成网上意见征求后将全面实行,“黑名单”制度有望今年出台。只要有禁止性行为的即入“黑名单”,上海还会不断加大对典型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曝光力度。据了解,列入上海市“黑名单”的企业,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将被吊销许可证照,清退出行业;上海市管辖范围外的“黑名单”企业,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督抽查,必要时对该企业甚至企业所在区域生产的食品采取控制措施,禁止进入上海市场。

问:2013年将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以保障上海市的食品安全?

顾振华:2013年,上海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将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五个最严”的要求,坚持“严”字当头,严惩重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早”字当头,妥善快速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以“两大治理”(“违禁超限、假冒伪劣”专项整治,重点行业综合治理)和“三大建设”(监管制度建设、基层体系建设、基础能力建设)为重点,开展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本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努力把上海建成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篇5: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一、质量问题:

1.来宾来华桥纵梁共计398件,其中有12件纵向坡度比切割错误,给安装增加了工作量。

2.金桂浆纸业屋面梁坡度比切割错误,造成屋面上平面高差相差200mm。

3.金川电解铜成品库屋架梁坡度比切割错误,9线和11线高差相差120mm。

4.盛隆干熄焦钢柱第一层扭曲10mm。

5.金川五冶吹炼工程钢柱连接牛腿柱高低100mm。6.盛隆公辅外网支架长度负100mm。

二、安全问题:

1.2012年发生安全事故10起,其中重伤3起,轻伤7起。2.原一车间孙兆成处,由于操作者严重违章超负荷起吊导致磁铁失效,钢板跌落造成操作者右腿骨折。

3.现三车间,由于行车工操作失误,吊钩将吊车梁挂倒,造成作业者腿开放性骨折。

4.现四车间马术宝车间,在屋架翻面时,选用吊具错误,翻面时脱钩造成作业者腿部骨折。

三、2013年质量工作重点: 1.加强车间质量教育。2.加强车间巡检,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加强车间制作过程控制,对每道工序严格控制,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

四、2013年安全工作重点: 1.加强对车间员工安全教育。

2.经常对吊、夹具进行检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3.加强对车间巡检,发现违章、违规现象立即制止。

4.察看吊运过程中吊具是否匹配,不匹配立即更换合适的吊、夹具。

质安部

篇6: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2012年,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以中央1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体系建设为关键,检验检测为重点,提高素质为根本,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加大推进力度,确保全省不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完善监管体系建设。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职能到科(股、室),责任到人,政事分开。市县都要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实行行政、检测、执法“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乡镇要于年底全部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服务机构,构建起省、市、县、乡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市检测机构不要等国家项目建设,先定编、定人、定岗、定责;县已建站的要调整充实专业人员;乡检测所要定人、定职责。同时,抓紧做好监管运行经费财政预算的争取和协调工作。

二、加强检验检测工作。针对蔬菜、水果、食用菌、水产品继续开展4次省级例行监测,适当调整扩大监测城市范围。水稻专项监测面累计达到主产县份的二分之一以上。开展第二期农产 1

品生产区域大气、土壤、水体中有害物质检测工作。哈尔滨市、大庆市要开展监测工作,其它地市要根据条件开展抽查或专项监测。蔬菜、水果、食用菌、水产品份额较大的县和水稻生产大县也要开展检测。组织对已建市、县级质检中心(站)进行资质认证工作,保证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正常开展。

三、大力实施培训工作。组织好行政监管人员和检测技术人员参加国家农业部有关的各类培训工作。省分批分期对市县两级行政监管人员实施培训。对市级检测中心和十二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林口县等19个质检站检测技术人员组织5期培训,普遍提高基层行政监管人员和检测技术人员的能力素质。地市对所属区、县对所属乡要开展相应培训工作。培训要实现省对地市、地市对区、县对乡镇“三个全员覆盖”。此外,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功能,结合各类法律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各级监管工作人员及民众的法律知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继续开展专项整治。组织和协调有关部门,针对禁用药品、高残农药等假劣农资重点问题,集中对生产、销售企业加强监督管理,扩大检查范围,突出问题治理,坚持打罚联动,强化执法力度,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抓好“三品一标”的认证后监管,严格认证监管程序,建立退出机制,切实解决重数量、轻质量,重认证、轻监管的现象,充分展示黑龙江绿色食品

大省、生态大省的质量安全优势。

篇7: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2012年是我们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创建三级甲等医院重要的一年。一年中,我们对于医疗质量与安全的认识与体会有了一个全面、崭新,更加深刻的领会,总结神经内科在2012年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的工作如下:

一、我们在2012年年初即1、2月份制定了工作计划,对2012年1月至12月的工作重点有统筹安排,具体工作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对执行各项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在医院各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下,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完善了医患沟通制度(包括入院后首次沟通、出院前医患沟通、病情变化随时沟通),对住院超过30天的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制定神经内科临床诊疗指南、操作规范、操作流程,完善科内药事管理(尤其对抗菌素的管理),多重耐药的监管,单病种及临床路径管理及流程,建立及完善科内投诉机制,顺利通过优质护理服务的验收工作。

二、病历质量控制落实情况。在2012年以前,我科医疗病例质量的监管主要为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病历,在架病历为主,检查结果记录在病历质量自查登记本上,发现问题在晨会上提出,以达到共同改进及提高。2012年以后,我们根据医务科分别下发的新的住院病历质量评分标准,为科内病例质量

进行评分。一年中,共抽查在架病历100余份,无乙级及丙级病历的出现。共检查2012年1月至6月归档病历577份,发现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有落实,但落实不到位,病历中存在涂改,医患沟通未签字,病程记录书写质量不高。如对病情发展变化、预后、鉴别诊断过少等共性问题,并在2012年7月以后逐步整改。

三、抗菌药物监管方面。根据我科情况,为达到医院下达的相关目标,我们严格执行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多次组织科内学习考核,严格执行抗菌素的使用适用症,我科圆满完成医院下达的目标即抗菌素使用强度在20DDD以下。一年来在,我科的抗菌素使用强度在9-12DDD值,严格执行限制级使用抗菌素的规范及流程。使用特殊级抗菌素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并在使用前申请药剂科组织会诊。但因对该项工作理解不到位,有一例病例未申请会诊,仅根据药敏结果选择用药。在一年中,神经内科住院部均对出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登记(包括剂量、剂型、用法)。对门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每日统计总人数,门诊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少于20%。

以上工作中存在在抗菌药物使用前未能及时送微生物检查,分析原因主要在于入院后患者即存在感染,送检可能影响及延误患者诊治时机。

四、三基三严培训工作落实情况。自2012年7月以来制

定了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制定培训标准,并在科内培训了徒手心肺复苏流程、腰穿流程、体格检查的评分标准。

五、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的质量控制工作。至目前为止我科共有急性脑梗塞、病毒性脑炎、癫痫持续状态三个病种纳入单病种与临床路径的管理。总结2012年,我科共有91例急性脑梗塞,入组单病种管理,平均住院费用14100元,平均住院天数14.2天。病毒性脑炎7例患者入组临床路径管理,癫痫持续状态0例。总结以上数据,癫痫持续状态、病毒性脑炎入组少。单病种网络直报数量少,与我科电脑安装仅三月且我科医师对网络直报重视不够所导致。

六、教学工作质量控制总结。2012年我科共接收实习医生72人,其中全科医师转岗培训4人,楚雄医专2人,大理医学院1人,云南中医学院34人,曲靖医专31人。共组织科内授课16次,内容为神经系统体格检查、神经系统解剖,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的诊断治疗。

七、手卫生、院感、多重耐药工作总结。2012年6月以来,科内开展及参与院内关于手卫生、院感、多重耐药的相关知识培训多次,目前为止已在科内自查一次,手卫生及相关知识、多重耐药的考核已达标。

八、输血制度的学习、落实情况。2012年我科认真组织参与院内输血知识培训一次,科内共同学习10次,认真学习输血适应症,认真完成输血申请单的填写,输血前后评估及输血医嘱的执行。2012年我科共有两名患者输自体血,经自查输血病历评分在90分以上。

九、科内讨论制度落实情况。我科一直坚持疑难病历讨论、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今年建立和完善住院超过30天评估及讨论制度。2012年我科共有死亡病例1人,科内组织讨论并记录。疑难病例讨论五次,危重病例讨论1例,住院超过30天患者70人,严格按照病例讨论制度及时书写并进行记录。其中填写住院超过30天上报表10份。

十、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情况。自2012年5月以来,共接危急值报告36次,经医院及科室自查,2012年7月22日漏登记一次,该危急值为患者李花相(236417)血培养检出G+阳性菌,已在科内进行学习,并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已制定整改措施。

十一、建立和完善多重耐药菌(二类)登记本及相关制度。住院患者移交登记本共转入患者51名(自2012年6月21日开始登记起)。2012年我科共报告多重耐药菌(二类)1例,为痰培养检出克雷柏菌,已采取床旁隔离,仪器专用,严格手卫生等相应措施。目前该患者好转入院。

十二、建立和完善非计划入院及重返登记及评估制度。自2012年5月以来,共有2例非计划重返,赵国书(245318)

诊断脑梗塞恢复期,出院8天后重返,重返的原因为患者希望肢体功能恢复更好一些,血管疾病未再发。肖怀学诊断颅内多发占位性病变(脑转移瘤?),患者到昆明诊治,但上级部门无病床故而重返。

十三、完善患者出院随访制度及进一步落实。其中由护理人员随访70余例,由医生随访患者15例,目前我科医师随访例数较少,分析原因主要是:随访意识缺乏,部分随访患者有漏登记情况。目前我科已配置一台公用手机,要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出院患者随访制度。

十四、完善不良事件上报制度。2012年我科共上报不良事件14例,其中水电不良事件1例,墙体污染1例,护理不良事件3例,药品不良事件9例,分析原因主要有:高危患者发生坠床、跌倒事件。药品不良事件涉及到的药品有:卡马西平、氨必仙、阿莫西林氟氯西林、头孢美唑等,分析主要为药品的副作用,发生的主要症状有:皮疹、皮肤发痒、消化道不良反应,停药后给予抗过敏治疗均痊愈。

十五、制定完善科内投诉及管理机制。2012年我科共有2例患者投诉,2012年9月4日患者尹建荣家属投诉出院所带针水错误,我科采取自查落实情况,上报至护理部及医务科。落实情况后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及处罚。2012年10月7日患者李发明投诉血压控制不满意、脑梗塞病灶未消失、咳嗽未

好转,科内组织全组医师查房,分析原因,调整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解释梗塞病灶不可能消失,请呼吸科余照明主任会诊,协助诊治呼吸系统病变,以后患者好转出院。

总结以上情况,我们在2012年工作中,病床数量明显增多,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医疗质量控制方面在院领导及相关科室的领导下,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总结起来,有许多方面落实不到位,细节方面还有很多欠缺,比如核心制度的知晓率及相关制度落实仍需进一步努力,下一年争取在出院患者随访单病种管理、手卫生、医嘱点评、病例质量监管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力争使我科医疗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篇8: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组织健全, 保障有力, 创建机制有效运行

一是建立了以党委组织领导为核心, 以所属12个党支部为实体, 以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和职工队伍作风建设为主线, 以开展群众性创建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体系和党群结合、上下联动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机制, 有力保障和有效推动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制定并实施了《天津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技术研究院关于创建精神文明单位的规划》, 确立了紧密围绕全面提升检测技术服务能力, 创建“一流质检机构、一流质检文化、一流文明队伍、一流服务形象”的工作目标, 继而瞄准定位, 朝着目标方向开展创建活动。

三是充分调动、发挥工青妇各级组织的作用, 给他们创造条件, 构筑平台, 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创建活动。如:院工会通过职代会为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通过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活动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 通过建设职工之家 (包括健身房、乒乓球室、台球室、阅览室等建设) 和关心职工生活 (包括每年组织职工查体、帮扶、困补等) 凝聚团队力量, 通过组织“先锋模范岗”和“红旗手”竞赛培育奉献精神, 曾荣获“天津市模范职工小家”称号, 并培育出2013年度“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 和2014年度全国“工人先锋号”先进集体。团支部通过组织开展团市委主办的“青春促和谐, 满意在津城”服务日活动、“学习雷锋事迹、弘扬雷锋精神、缅怀革命先烈、奉献无悔青春”主题团日活动, “支援灾区重建、彰显大爱无疆”献爱时活动以及“科普水知识, 关爱水资源”等活动, 培育团员青年良好的道德情操, 激发青年职工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 使质检院涌现出“杰出青年卫士”等一批先进典型。

文化建设, 氛围浓厚, 创建文明深入开展

一是坚持以文化建设为先导, 在各部 (室) 、中心、区所及12个基层党支部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和创建精神文明的质检文化阵地, 以言简意赅、融会贯通的自我表达方式, 把体现“服务政府、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服务经济发展”的宗旨意识、“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质量意识、“开拓进取、拼搏奉献”的团队意识、“保障食品安全、当好产品质量安全守卫者”的责任意识, 以及“用文化凝聚人心、用制度驾驭人性、用事业铸就人生”的文化意识的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信念和工作目标、服务承诺、行为准则一并展示在文化阵地上, 使每位员工上班伊始第一眼见到的就是自己所说的, 鞭策勉励自己这一天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做到什么, 从而达到质检文化阵地启发人们思想自觉、行为自觉的目的。

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条件, 在办公大楼底层走廊建设180米质检文化长廊, 在办公大楼前院设立6块共15米宣传橱窗, 同时在实验区楼道和食堂等区域因势设置, 并适时更新内容, 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及时宣传时事政治、形势动态、大政方针、中央及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 集中反映质检院的工作纲要及重要活动部署, 公示质检院的模范先进典型, 以供全院职工学习、掌握和了解, 同时也使岗位员工在创建活动中工作有目标、学习有榜样、前进有方向。

三是创立《质检院报》, 以四版面印刷、月刊内部发行方式, 引领思想文化潮流, 同时为全院各单位和全体职工提供了信息、思想、文化、工作、经验的交流平台, 并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和好人好事, 登载来信来稿、随机采访、署名文章和论文。自2013年4月起, 《质检院报》已如期发行15期、刊登本院署名文章和论文50余篇, 为促进质检院的文明创建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

凝心聚力, 践行服务, 把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一是大力推进《中质传媒质量电子屏幕》建设, 通过设施进社区、商场等重点区域和开设“质量新闻联播”、“高端访谈”、“生活实验室”、“红黑榜”、“生活警示”等诸多板块, 贴近百姓生活, 开展惠民生活动, 目前, 活动已普及天津全市并辐射到上海等地。

二是除每年“3.15”外, 坚持以“两会”等重大活动为契机, 组织专家上街头、进社区、走企业, 就老百姓关注的金银珠宝、眼镜、鞋类、皮衣、手表等产品开展咨询服务活动, 并与《天津日报》、《每日新报》、《今晚报》、天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长期合作, 共同推出质量服务特别节目。

三是面向企业积极组织开展产品质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等免费培训活动, 仅2014年笫一季度培训对象就涉及百家企业超过200人次。

四是认真受理质量消费投诉, 至今已合法解决鞋类、皮衣、手表、眼镜、金宝等产品质量纠纷2000余次。2012-2014年, 质检院已荣获国家、部、局级以上各类荣誉嘉奖11项, 收到天津市伊利乳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赠送的锦旗6面, 百姓及各方面来电或来信感谢数百计。

谋略长远, 真抓实干, 创建活动融入发展

一是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宣传质量战略, 普及质量知识, 开通质量咨询互动版块, 传播质量动态。

二是与《中国质量报》合作, 加强对外交流, 不断吸纳兄弟省市、兄弟单位的文明成果和经验, 及时推介自身成功的做法和理念。特别是2012年4月26日专版推出《为了总书记的嘱托———天津市质监系统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天津质检院讲话精神纪实》之后, 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工作力度, 扩大了天津质检院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为创建文明拓展出广阔空间。

三是围绕空港国家质检中心建设, 以“爱院如家”的传统作风和“无私奉献、福祉后人”的思想观念组织党员干部、团员青年开展义务劳动、建设人性化的业务大厅、营造产-学-研结合的学术氛围、装点温馨整洁美观的工作环境、制定班车保障措施、修建职工食堂、阅览室、洗衣房等具体的实践活动, 扎实质检院的文化根基, 提升质检院的文化底蕴, 为质检院的规划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篇9: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草案》明确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目标,即加强各项监管措施,努力保持上海市食品安全总体有序可控局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平均合格率达94%以上(达到全国较高水平),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控制在每10万人口6例以下,建设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上海市2012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统筹协调,

落实各级政府监管职责

政府部门监管是否有效,对违法犯罪的杜绝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草案》指出,要构建完善食品安全立体监管网络,健全区县和乡镇街道食安办工作机制和制度,实现综合协调机构的实体运作。同时,加强绩效考核和问责,力求用3~5年的时间,解决一些影响上海市食品安全的基础性、根本性问题。

推进诚信体系建设,

督促企业9项主体责任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需要政府强有力的监管,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良心、诚信和自律。《草案》中明确,要推进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自身管理、员工培训、企业自检、源头管理和溯源、食品添加剂管理、供应商实地查验、变质和过期食品销毁、标签标识相关规定及临近保质期食品消费提示等9项主体责任制度。同时,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

修订完善地方法规,

加强科技监管

法律的完善是监管的有力保障,科技是监管的有效手段,有效防止不法商贩钻空子。《草案》指出,要修订完善《上海市餐厨垃圾处理管理办法》等地方法规规章;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体系和制(修)订制度;建立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数据库,方便政府部门、企业和市民查询利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加快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加强食品检测机构的建设,重点攻关餐厨废弃油脂等监测技术及快速检测技术。

及时公布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政府部门每月都在对市场上的食品进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但很少有人知道评估结果。《草案》指出,要建立完善风险监测评估制度和机制,尤其要加强风险交流,及时发布预警、警示等,扩大公众食品安全知情权、选择权、参与权。

加强社会发动,营造食品安全

群防群治的社会氛围

全社会的监督对企业的自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市民遇到食品安全问题举报难,没有积极性。《草案》强调,要全面建立运行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中心(电话:12331),方便群众投诉举报;积极推行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有奖举报;积极组织各类志愿者参与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工作;全面推行食品安全示范街镇创建活动。

篇10: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委严格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总体要求,根据上级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部署,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作为农业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突出整治重点,强化整治措施,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将今年以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我委专门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主管,专人专抓,并积极配合区工商、卫生、质监、商务、公安、财政等部门,分工协作。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区财政每年还安排了专项整治经费,同时要求各镇(办)及相关单位也要根据各自的工作需要,适当安排必备的检测和办案经费作补充,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有效的开展。

二、加强执法检查力度,保障农产品安全

1、加强农资打假力度,从生产源头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为进一步净化农资市场环境,保障春耕物资供应,我委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在春季农资销售旺季对我区农资经营户开展联合执法大检查。重点检查了杂交稻种子的“三证”进货渠道和销售登记档案管理以及农药化肥销售情况。检查中发现当前我区在售杂交稻有近三十个品种,其质量和包装均符合要求,只有两个棉花品种未经审定,有少量过期农药,检查组现场责令经营户下架处理。还组织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单位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农鼠药、种子、化肥、兽药、饲料等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整治期间区动监所还开展了 “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及畜产品、饲料、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专项检查行动。截止2012年农业系统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5车次,检查农药门店23家,种子经营网点80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5家,生猪养殖场62户,饲料兽药经营103户,检查兽药经营户120家次。我们还在春季农忙时间开展的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提升优质农资产品市场占有率,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通过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的全面展开,全区的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未发生重大坑农害农的恶性事件。

2、严抓检测检疫,保障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抓好养殖环节生猪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残留的检测工作。在落实餐桌污染每月的例行“瘦肉精”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对辖区内定点屠宰场进行每天的抽检,对进场生猪尿样做盐酸克伦特罗和莱克多巴胺项目检测,今年1-6月共检测400余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合格)。加大对辖区生猪养殖场的检查和监测,切实做好监督检查记录。

二是抓好动物免疫工作。1-6月份全区共强免猪瘟13967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13961头、猪口蹄疫各约13620头次,牛羊口蹄疫约1479头次,高致病性禽流感100多万羽,基本做到免疫密度、免疫抗体合格率、免疫档案建档率、耳标打挂率,免疫证明发放率全部达到上级要求。

三是抓好蔬菜、水果等种植环节使用禁限用农药行为检查。1-6月份抽检上市蔬菜样品1200个,其中合格样品1198个,超标样

品2个,产品合格率达99.8%。未发现蔬菜基地有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违法行为。

四是抓好饲料生产企业是否非法添加违禁添加物的检查。经对全区5个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实地检查,尚未发现当事人有非法添加三聚氰胺、苏丹红、汞、砷等违法行为。1-6月份,我局还积极配合市畜牧兽医总管部门加强对我区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开展年检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的经营行为,保证了我区饲料质量安全。

三、加快认证步伐,提升农产品价值

加快“三品”认证和开发的步伐,扩大“三品”市场占有率,紧扣标准化基地建设,扩大生产规模,实行标准化生产,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还宣传绿色理念,引导全区农业企业将自己的产品进行无公害认证,推广无公害商标。通过“阳光工程”培训、电视媒体等方式将绿色无害化生产广泛宣传和培训,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群众标准化生产的理念,为提高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群众基础。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是一件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民生工程,具有社会普遍性,只有全民参入齐抓共管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全面加强了宣传力度,号召人们群众关心自身的生命安全,关注身边的农产品安全事件,这样以来农产品安全隐患的生存空间变的越来越小,市场上的农产品安全性就越来越高。我们编印了各种宣传彩页,包括存在安全隐患的农产品的危害、鉴别,优质农资产品选购,种子经营管理制度及其相关处

罚规则,农药、肥料等投入品安全使用,兽药、饲料安全使用及相关违规违法处罚条例,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知识问答等等,通过农资打假专项检查行动、“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联合执法检查行动等等形式把农产品安全材料发送到广大农民群众和销售经营者手中,指导他们安全生产、合法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在广大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逐步形成了人人参入的良好社会局面,为全区的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五、下阶段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借着此次食品安全宣传周的机会,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知识,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农产品质量工作。

二是严格行政执法,控制源头污染。要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的农资经营店的执法检查力度,严肃查处违规行为,有效控制污染源头。特别是要加大对主要种植基地、养殖场的监督检查,加强蔬菜、水果等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抽检和养殖环节生猪“瘦肉精”和莱克多巴胺残留抽检,对发现的问题跟踪处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篇11: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一、工作情况总结

2012年上半年,在指挥部领导的指导下,安质环保部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进展,较好地完成了兰渝公司和集团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现把本部门上半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不断完善各项内业资料的整理,做好施工生产信息传递工作通过网络办公在兰渝公司、陇南指挥部、监理站、集团公司、分部之间对施工管理信息进行传达、反馈。截止到6月25日,上半年安质环保部共传达、整理、上报各项资料986件,内业资料同步整理,保证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

(二)抓好安全环保工作,为施工生产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通过检查督导加强了对火工品、消防、隧道塌方、隧道涌水、桥梁高空作业、特种设备、场内交通安全的预防工作,针对季节性施工要求分部落实了防洪防汛、防地质灾害、防大风、防静电等措施。二是要求分部全力做好全管区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护管区内部治安。对“春节”、“五一”等节假日制订了维稳方案,为防止突发事件做好应急准备。三是督促分部对全体参建员工定期进行岗前安全环保教育培训,进一步落实了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四是指挥部和各分部根据铁道部及兰渝公司信用评价、施工阶段风险管理最新要求,结合工程的开展状况,制定了施工阶段安全风险管理实施细则、高风险隧道包保实施细则,建立了高风险管理台账,按照兰渝公司总体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对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完善,配备了充足的救援物资和应急设备。各分部每月

组织1次应急演练,有效地提高了员工的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五是认真开展铁道部、兰渝公司、集团公司组织的各项检查活动,认真落实整改,达到闭环管理。

(二)加强工程质量管控,推进标准化管理

一是按照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健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管理体系,完善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二是要求分部加强质量培训,对新进场人员尤其加强教育,提高参建员工的质量意识,针对不同工种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三是要求分部把好原材质量、进场检验关,不合格的材料拒之门外。四是加强了关键工序和部位的旁站制度,工序质量得到控制。五是发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消除潜在隐患,保证了闭环管理。六是标准化管理稳步推进,做到了施工现场常态化。

(三)加强维稳工作,创造安定和谐的施工环境

从去年以来,建设资金持续紧张,给施工队伍的稳定带来了影响,产生了不安定因素。指挥部和各分部深入调查,周密安排,共同做好节日和日常的维稳工作。一是围绕员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开展了各种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利益。二是做好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预警与防控工作。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预防突发性的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三是加强了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制定措施,排查隐患,维护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切实保护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积极迎接检查,全面开展上级倡导的各项活动

施工期间,积极配合铁道部及所属质监站、兰渝公司、陇南指挥部、地方各级监管部门、监理站组织的各类检查40余次,同时开展了“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工程建设领域预防施工起重机械脚手架等坍塌事故专项整治、危爆物品检查、汛期安全检查等活动,从源头、过程、细节上对施工

生产加以监管。

二、存在的问题

在施工中,惯性问题和质量通病多次出现,各分部现场管理不同程度存在着重视不足、整改不彻底、培训教育不注重效果等问题。安全质量责任履行不到位,相关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缺乏对本部门及本职岗位的责任感。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完善体系制度,明确各级责任

进一步完善安全、质量、环水保管理体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各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明确各自工作重点,严格履行各自职责,进一步强化监管人员的责任落实,加大监管不到位和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

(二)做好安全质量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在质量培训教育上突出重点,针对不同工种加大学习专业知识频次,考核严格把关。要求各分部针对部分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素质低、职业技能差的状况,采取多种形式培训,多讲一些浅显易懂的道理,多举一些身边的实例,按专业集中培训。从业人员逐步熟练安全操作规程,提高专业技能,从根本上解决操作能力不足、安全质量意识差等问题。

(三)强化监查整治,落实闭环管理

把预防预控和隐患治理作为安全生产的主要任务来抓,真正做到措施落实到位,防患于未然。特别对隧道等工程重点项目,加强火工品、消防、特种设备和人员管理,加强对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的防治,加强现场和人员的安全防护,尤其是桥梁高空作业的防护,堵塞和消除由于管理不

到位造成的漏洞和隐患。认真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安质环保检查,加大检查与整治的力度、深度,及时、认真整改各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检查、整改、复查执行到位。

(四)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防范能力

指挥部和分部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体系管理,完善项目施工现场的事故预警和应急救援预案,增强对各类事故预防和处置能力,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人员、器材和设备,做好应急物资储备,搞好应急演练,做到事故发生后有条不紊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

在今后的工作中,在指挥部的领导下,继续贯彻执行兰渝公司和集团公司的各项要求,认真履行本部门职责,加强对下工作的检查指导,确保实现兰渝铁路安全质量目标的实现。

篇12: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与监测为主线,以农业法律法规为准绳,本着“适应、转变、服务、创新”的精神,强化农业投入品的质量监管,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坚持“政府负责、抓大促小、控制源头、综合监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针。

二、工作目标

保证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农资产品合格率与优质农资覆盖率,将蔬菜、水果抽检合格率稳定控制在95%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三、主要措施

(一)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三品”认证工作要严格标准,坚持以质量为前提,切实按照“三品”认证标准的要求,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对达标的要做好服务,搞好认证,争取多认证;对不达标的坚决不予认证。要从以前单纯追求数量面积向严格标准确保质量转变。以示范区建设带动辐射标准化生产。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养殖大户建立完整的农产品生产记录,积极探索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准出制度,做好农产品产地证明和检测合格证明出具工作。

(二)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特别是要搞好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农药的检查,加大对标准化示范区以及“三品”生产基地及周边地区的检

查力度,确保源头控制。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制度。严厉查处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农业投入品等违法行为。督促农业投入品经营者实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建立购销台账。二是加强产地环境检查。重点搞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及“三品”生产基地的产地环境调查和现场检查。建立健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管理制度,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和评价,建立健全监测档案,严厉查处违法向农产品产地排放、堆放或者倾倒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或者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三是加强“三品”企业证后监管。重点检查认证农产品资质、产地认定条件、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严格检查认证企业生产环节是否符合“三品”生产技术相关标准、生产记录、加工记录、原料采购及使用记录、包装标识等,加强“三品”产品抽检,严厉查处不合格产品,整治产品质量突出问题,严肃农业“三品”认证管理制度,严厉查处冒用农产品质量标志的行为,保障农产品安全。

(三)健全检测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市场准入制度,逐步建立以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为中心,以各镇监测点为纽带,以各大农产品市场、超市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要求60%以上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重点基地、种植大户和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自律性检测机构,科学合理购置相对先进的仪器设备,积极落实人员,持续开展自律性检测工作,全方位开展检测业务培训,通过实战练兵,提升检测水平,迅速形成检测能力。要通过强化监管手段,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保障。

(四)加强监测预警,强化检验检测,全面开展果蔬农药残留例行检测及农业投入品监督抽检。制定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方案,扩大监测品种,增加检测频次。具体检测范围是:全市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集贸市场、超市和农资经营门店。抽查力度:全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样品不低于500个;农药标签抽查和农药质量检验不低于150个;抽检农作物种子样本不低于50个。

(五)加强宣传和培训,努力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工作。一是编制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资料;二是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市场准入相关方案、规章和监测信息;三是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知识培训,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点基地、种养殖大户和农产品销售市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知识、无公害知识技术知识及检测方法的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生产、经营、检测和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篇13: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刊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与管理成果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并被国际三大著名检索机构之一的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收录, 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

主要栏目包括学术论著、现代安全技术与管理、信息与动态等。目标是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提供先进管理经验, 搭建企业交流平台, 并为您提供国内外前沿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先进的安全技术, 帮助您及时了解国家政策信息以及新颁布的安全法规和标准。

本刊2011年为月刊, 大16开, 190页, 全年12期, 共计240元。现有2005-2010年精装合订本, 每年每套180元。如有需要, 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免收邮寄费。

编辑、发行电话、传真: (010) 64941346 64941258 64914634网址:www.aqskj.com

电子信箱:aqscjs@vip.163.com

订阅方式: (1) 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 (2) 全国各地邮局均订阅:邮发代号:82-379

邮局汇款: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1204室 (100029)

单位名称:《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编辑部

银行汇款:开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北苑家园支行 户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篇14:技术质量部2012年安全工作计划

总体工作任务: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计划”,通过全面实施农业标准化,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完善监管制度,优化监管机制,落实监管措施,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建设,使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得到提升。

1.以农业标准化为主线,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支撑体系

1.1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标准化体系

加快“农业地方标准制(修)定”工作步伐,计划新制(修)定50项农业标准。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为配套、企业标准为补充的吉林省农业质量标准体系,为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执法依据;加快标准示范推广,结合我省“五百工程”,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区、基地、企业),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1.2建立与国际建设标准相接轨的检验检测体系

结合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特点,以“建设体系、完善设施、强化手段、提高素质”为目标,尽快完善检测功能、提高检测质量、提升检测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按照国家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要求,逐步非曲直建立以部级中心为龙头、省级中心为骨干、市州级中心为配套、县级站为基础、市场(基地)检测点为补充的层次分明、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明年将继续组织开展国家投资的1个省级质检中心和12个县级质检站建设。

1.3建立与国际认证标准相符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

坚持“数量和质量并重”的原则,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简称“三品”)的培育、认证和开发;做好认证产品的监督和管理,实现“三品”在规模上的扩张,质量上的提升;大力发展品牌农业。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名牌农产品;积极推行农业投入品GMP、种植业GAP和农产品加工业HACCP认证。逐步形成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主体,以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认证为补充,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为配套的认证格局。

2.以全程监控为重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本着“突出重点,全程监管”的原则,重点抓好农业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三品”和蔬菜、水果的质量监管,对主要种植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重点监测和抽查,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惩处力度。

2.1抓好源头治理,把好农产品生产头道关口

把好产地环境关,认真开展“三品”生产基地环境质量评价和“三品”基地污染监控等产地安全管理工作;把好投入品质量关,以农药整治为突破口,全面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农资生产和经营秩序,从源头把住农资产品质量关和市场准入关。

2.2抓好产品监管,把好农产品产地准出关

对生产基地进行标准化全程监管,探索产地准出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引导基地、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户建立生产经营记录和档案;指导培训生产者开展农药选型科学合理规范使用;监督指导基地蔬菜开展质量安全准出性检验;鼓励生产者使用包装及标识,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奠定基础。

2.3强化政府监督,把好生产与流通两大领域监测关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确保“基地监控”与“市场监督”的“双重”监管。将监测工作制度化。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制度;将监测工作科学化。要按照国际上风险评估的理念来确定监测目标,确保监测的客观公正,科学有效;将监测工作系统化。以蔬菜、水果鲜活农产品为重点,开展例行监测工作;以人参、食用菌等特产品为切入点,开展专项抽查工作;以水稻、花生等优势粮经作物为初步探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监测。

3.以完善监管制度为切入点,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3.1建立监管制度

在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基础上,逐步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产地准出和例行监测、产品追溯”等质量安全十项监管制度,全面构建具有我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3.2强化监管能力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确保各级农产品执法监管队伍的公正、廉洁、高效。

3.3建立监管模式

通过法规及配套制度的全面实施,建立自上而下,由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到终端产品全链条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

3.4优化监管机制

正确处理好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关系,尽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工作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长效化。

4.以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为支撑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

4.1建立监测预警机制

开展危害因素摸底调查,摸清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隐患和產生环节。针对质量普查、例行监测、专项监测、监督抽查、群众举报和媒体披露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4.2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切实加强风险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4.3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或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形成上下联动、信息通畅、反应快捷、运转高效的应急工作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4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机制

切实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整理、甄别、分析、评价和发布等工作。加强舆情监控,全面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动态。

5.以项目实施为着力点,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建设

完成《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世行贷款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规划项目》吉林省投资项目实施建设工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六大体系构建提供基础保障。

5.1 强化组织,落实责任

确保抓好省市县三级相应组织机构的建立,将领导责任、管理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特别要加强乡镇级监管队伍建设。

5.2配套政策,保障运行

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基地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有关生产、经济主体开展农业标准化活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顺利推进。

5.3 加强培训,强化队伍

加强对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技术、管理、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尽快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具备专业技术,能够适应新时期新形势需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标准、监测、推广、管理与执法队伍。

5.4创新机制,标本兼治

通过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相结合,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逐步完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达到标本兼治。

5.5 典型带动,广泛宣传

充分利用各种场所、各类活动和相关媒体,广泛宣传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知识的宣传,以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典型带动,加强农药科学规范使用知识的宣传和指导,确保法规要求和技术标准进村入户,营造人人关注、层层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运城公务员考试行测常下一篇:湖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