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宋词,情有独钟作文900字

2024-04-14

对宋词,情有独钟作文900字(共3篇)

篇1:对宋词,情有独钟作文900字

对宋词,情有独钟作文

曾经的诗经与离骚是它的源头,后来的唐诗是它的铺垫,随后的元曲是它的后续。它,宋词,历史长河中现实中沉淀下来的精粹,用它的经典与浪漫织就了我浓浓的古典情怀……

在那青梅如豆,罗裙飘飞的时节,焚一缕白烟,沏一壶清茶,捧着宋词,读者它,有一种口齿噙香的感觉。那缕幽香,或曾旋转于丁香般的姑娘手中的油纸伞上,或_流淌于哀怨凄婉的古筝乐中,或曾凝结于彩云斜插成花的妇的青丝间,也或许曾被素笺上的红泪打湿,又被薄幸的西风吹干……

每读宋词,仿佛自己就是那飘落在江南的天空的绵绵细雨,散落在杨柳岸。撑一竿碧色,踏一叶扁舟,寻着空气中那一尾暗香。江南,这个仿佛为宋词而存在的`地方。冷雨敲窗,寂寂长灯时便有了“露蛩悲,青灯冷屋,翻书愁上鬓毛白。”春雨不下,烟花不开时便有了“墙里秋干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国都残破,草木萧瑟时便有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处境困厄,偏作超然时便有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这泓画楼月,沉香亭外的江南,词里的平平仄仄与生活的起起伏伏相交织。

站在时光的岸上安静眺望,江上浩瀚的雾霭,那是时光遗留的一次素墨渲染的苍凉。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是少年的娇羞,“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少妇的情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是独居的孤苦……静心品味,一位才女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便是李清照。往事如梦般迷离。寻寻觅觅,不知道过了多少春秋,海棠又开,莲已亭亭,可你却不复当年的“緑肥红瘦”。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你却报国无门,岁月蹉跎;“顾左右而言他,却道天凉好个秋”你为国事忧愁,默守痛苦,“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你登高望远,触景生情……着一袭单薄的衣衫,作揖,与你共登高峰。辛弃疾,你是断鸡声中的江南游子,也是前无古人的文将,更是不啼清泪长啼血的悲鸟,跟随着你,“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

宋词的气息漫过纸上,仿佛几百年前漫过楼兰的风沙。宋朝时的多情词人更是引领我走进了那个时代。谁的声音超越了千年,摇动绿影婆裟?半帘残月,玉箫吹散了宋韵。此生愿与宋词为伴,静看细水长流。

对宋词,情有独钟;伴宋词,此生足矣!

篇2:对宋词,情有独钟作文900字

当我读着钱起的“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时,又到了湖南的潇湘河畔。河水碧如玉,亮如晶,两岸绿苔丛生,月光下还传来潇湘女神轻柔的鼓瑟之声,构成了一幅景音俱备的画面,让我觉得心静如水,有种超凡脱俗之感……

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瑰宝,它们是诗人呕心沥血之佳作,是各地风俗民情的记录仪,也是后人学习写作的典范。我在学习唐诗宋词的同时,也开始云游四海。当我吟着“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时,仿佛看到了上马河畔,幽草独生,黄鹂高鸣,晚间春雨急落,渡上无人之舟独停的景色,透出一种寂静之色。当我念着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又仿佛来到了秀丽的西湖,看到了满湖荷花在阳光下、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犹如翩翩起舞的少女,娇艳动人;看到了无数嫩绿的荷叶,映着明日,闪烁出明丽的光彩。当我读着钱起的“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月夜,不胜清怨却飞来”时,又到了湖南的潇湘河畔。河水碧如玉,亮如晶,两岸绿苔丛生,月光下还传来潇湘女神轻柔的鼓瑟之声,构成了一幅景音俱备的画面,让我觉得心静如水,有种超凡脱俗之感。在饱览江南风光之后,再看一看岑参的“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又让人看到另一幅与江南截然不同的景色。

正当江南艳阳高照,罗衣飞扬之时,塞外却是八月飞雪,冰冻百丈,树枝上都挂着冰条,犹如梨花盛开一般,让人在观赏到四季如春江南美景的.后,再看看八月飞雪的塞外奇景,感到前所未有的清新与奇特。再看祖咏的“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就看到了终南山顶积雪甚厚,云雾缭绕,山间郁郁葱葱之色却不减半分的奇景。

篇3:对宋词,情有独钟作文900字

[关键词]激发兴趣 指导方法 展示风采 评长论短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1-089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那么,如何让刚接触作文的三年级学生对习作一见钟情,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下面,笔者结合习作启蒙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请看下面的顺口溜:

写好作文人最酷,作文写好人羡慕。

作文其实很简单,就像说话和走路。

整体设计心有数,审题作文第一步。

开头没有啥讲究,就像平时吃馒头。

写人记事最常写,交代清楚六要素。

线索穿好糖葫芦,注意衔接和过渡。

记真人来写真事,要把真情来倾诉。

留心生活多观察,用时打开素材库。

积累语言要丰富,揣摩技巧多体悟。

又学习来又创新,风格独特莫作秀。

交流合作展风采,同习作文共进步。

细听评讲明得失,取长补短成功路。

在这则顺口溜中,我主要抓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紧扣语文课程标准,遵循语文教育教学规律,从“激、导、展、评”四个环节入手,让学生想写、会写、乐写、善写,对习作情有独钟。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写

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中,对写话的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对第二学段(3—4 年级)的习作要求是,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因此,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尤为重要。

如何培养呢?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给我们提供了方法:

(1)降低学生写作起始阶段的难度;

(2)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3)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命题。

依据以上建议,笔者在作文启蒙教学时,紧紧抓住学生爱摆酷,渴求成就的特点,积极营造“写好作文人最酷,作文写好人羡慕”的良好写作氛围,让学生将写好作文当做自身的一种心理需求,从而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同时,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写熟悉的、感兴趣的话题,说真话,诉真情,将习作轻松化、生活化,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指导方法,让学生会写

学贵得法。教师必须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作文启蒙教学技法指导应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力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1.妙用比喻,深入浅出

教师讲解“作文贵在自然”的道理,可以说话、走路为喻;讲解“文章开头没有啥讲究”的道理,可以吃馒头为喻;讲解“作文要以线索贯穿材料”,可以“线索穿好糖葫芦”为喻;讲解“记叙文的情节应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道理,可以“文似看山喜不平”为喻;讲解“朴素的语言和华丽的辞藻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可以女子的淡妆和浓妆为喻。此外,“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结构是骨架,语言是衣着,手法是装扮”等比喻,可使抽象的写作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收到深入浅出之效。

2.巧编顺口溜,易懂易记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顺口溜由于顺口押韵,易于学生记忆。如本文开头笔者所创编的顺口溜,学生大都耳熟能详,对习作指导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其他像“要想写形象,多问怎么样”“语言要想变生动,修辞手法恰当用”等顺口溜,既易于学生记忆,又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3.典型例子,具体可感

写作知识大都比较深奥抽象,因此,仅靠扼要的讲解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广查资料,搜集并筛选出相应的典型佳文、精彩片段,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脑海中才会有具体可感的印象,进而指导他们的写作。

三、展示风采,让学生乐写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使其感到最大的快乐,从而努力挖掘自己的潜力,使自己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曾经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赞美。”得到老师的欣赏、赞美与激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是学生飞向成功的翅膀。

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积极开展习作展示与交流活动,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就感。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的作文都不可能一无是处。在学生展示、交流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善于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一寸之长”,并用放大镜将其放大。放大的方面包括每一个角落,或开头,或结尾,或选材,或结构,或审题,或立意……哪怕是习作中的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只要用得好,都要不吝褒扬。这里,学生展示交流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取长补短、合作学习的过程。这也是文首顺口溜中所说的“交流合作展风采,同习作文共进步”。

四、评长论短,让学生善写

作文评讲是作文指导的升华,是作文批阅的拓展与延伸,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可以引领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好作文是评出来的。这话不一定全对,但至少说明了作文评讲的重要性。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在作文评讲时,教师应采取“沙里淘金,以褒为主”的方式。课下,教师最好将学生习作中的精彩之处整理成册,美其名曰“文海拾贝”“我的精彩语句”等,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满足其心理需求,充分挖掘其习作潜能,此举也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

需要注意的是,现实生活中,总有相当一部分老师,思想僵化,认为既然“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就一味地表扬。其实,这也是错的。“不如”并不是“不要”。古语云“吃一堑,长一智”,“自知己短便是长”。如果一味表扬,学生容易迷失自我,甚至滋生骄傲情绪。试想,如果不吃“一堑”,又何来“一智”之长?《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实,只要教师善于表达,即使是忠言也未必会逆耳。

在此,我的做法是:

1.先扬后抑

先表扬,后建议,重鼓励。如:“你的语言生动、形象,简直就是一位语言大师。如果能理清写作顺序,你的文章会更棒,更出色!”

2.另辟蹊径,曲径通幽

教师可针对学生习作中存在的问题,找来一篇类似的习作,和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3.正面表扬,反面警示

教师针对个别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从本班学生中再找来一篇较好的习作,和学生一起赏析,然后号召其他学生学习、借鉴。

4.罗列不足,自评自结

教师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概括,一一罗列,指出病因,提出改进意见,让学生积极改正。

此为顺口溜中所言“细听评讲明得失,取长补短成功路”。

上一篇:城市防洪应急预案编制大纲下一篇:新反不正当竞争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