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2024-05-10

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通用10篇)

篇1: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编号: 版本:

发布日期: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实施日期:

【【企业名称】】

×××号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的通知

公司各部门、所属各单位:

现将《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印发给你们,望认真遵照执行。

××××年××月××日

主题词: 报送: 抄送: 共打印X份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1目的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项目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三同时”法律法规,确保公司建设项目(工程)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标准,保障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防止环境污染,根据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及集团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所有部门的项目“三同时”管理。

3编制依据和术语

3.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和规定》(5)其他依据 3.2术语

“三同时”制度:指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建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劳动保护、安全环保、消防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三查四定”:指查设计漏项、查未完工程、查工程质量隐患;定任务、定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负责处理单位和人员、定处理措施、定整改期限。

4职责

4.1【【投资发展管理部门】】

负责公司建设项目的立项和验收管理工作。其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及消防“三同时”规定;(2)在建设项目立项时,应含有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消防的论证内容;(3)编制(或审批)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时,应含有职业卫生、安全环保及消防设施所需投资计划;

(4)根据建设单位报送的建设项目验收专题报告,组织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4.2安全管理部门

对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实施,负责监督管理及检查。其职责为:(1)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及承担建设项目的单位“三同时”的执行情况;(2)根据建设项目的需求,配合投资发展管理部门完成公司负责项目前期的预评价工作;

(3)违反“三同时”规定的建设单位及承担设计、施工等任务的单位,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并监督检查其整改情况;

(4)参与对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查及三查四定工作;(5)建立健全建设项目“三同时”台帐。4.3技术管理部门

(1)从项目范围、进度、质量、投资等方面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组织、协调和控制;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2)参与项目的立项审查、验收工作;

(3)组织对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安全环保消防及职业卫生设施审查;

(4)组织对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消防及职业卫生设施建设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向相关方下达整改通知,并监督检查其整改情况;

(5)在项目建设期间,配合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三查四定。

4.4分公司(项目组)

负责对本单位区域内立项实施的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及消防、“三同时”负全面管理责任。其职责是:

(1)在项目建设前期组织开展对项目预评价工作,并上报有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审查、批复许可;

(2)在编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时,应将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

(3)对承担建设项目的单位提出落实“三同时”规定的具体要求,并负责提供必需的资料和条件;

(4)在建设项目投入试生产前期,按政府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组织办理建设项目试生产行政许可;

(5)在建设项目生产设备调试阶段,应同时对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进行调试,对其效果做出评价。在人员培训时应有职业卫生、安全环保的内容,应制定完整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方面的规章制度;

(6)建设项目验收前,应自主选择并委托政府职能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劳动条件检测、危害程度评价、环境监测分析并由其出具相应的报告;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7)组织编制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消防验收专题报告,并报请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消防单项验收工作;

(8)对单项验收中提出的有关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方面的改进意见应按期整改;

(9)建立健全本单位建设项目“三同时”台帐。

5详细规定

认真贯彻执行有关建设项目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行政许可和“三同时”法律法规,主动、积极地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工作检查和指导,及时落实政府有关工作指示和要求。

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进行建设项目安全、职业卫生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1)在政府部门进行了立项备案的建设项目; 2)火灾危险性生产类别为甲类的建设项目;

3)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建设项目; 4)大量生产或使用Ⅰ级、Ⅱ级危害程度的职业性接触毒物的建设项目; 5)大量生产或使用石棉粉料或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粉料的建设项目; 6)有关部门确认的其它危险、危害因素大的建设项目。

未在政府部门进行了立项备案但又符合2)—6)的条款的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分公司)组织进行内部安全环保评估,并形成书面的评估意见。

建设项目勘察、设计、安全环保职业卫生评价、施工及施工监理要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建设项目试生产应得到政府相关部门批准,建设项目正式投产要遵照法律法规要求及时办理相应的排污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特种作业人员要取得相应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并持证上岗。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各阶段行政许可、“三同时”基本工作要求:(1)可行性研究及项目设立审查阶段 1)编制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2)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申请、报送资料。

3)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部门评审(审查)。

4)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将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评审(审查)。

5)各项评审(审查)通过后,将各评价报告及评审意见存档。6)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项目立项审核、批文。(2)初步设计阶段

1)工程建设部门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严格按照现行安全、环保、消防和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进行初步设计。初步设计应包括安全、环保、消防和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专篇,专篇内容应落实各评价报告书提出的措施及评审意见。

2)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及相关资料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3)将消防设施初步设计专篇及相关资料报公安消防机关审查。4)将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相关资料报卫生行政部门审查。5)将建设项目环保设施设计专篇及相关资料报环保监督管理部门审查。(3)施工图设计阶段

1)督促设计单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及各评价报告书、初步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设计评审意见完成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图设计,施工图中应详细说明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参数和技术指标。

2)将建设项目消防设施施工图设计及相关资料报公安消防机关审查。(4)施工建设阶段

1)认真落实消防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查提出的意见,落实安全预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其评审(审查)中提出的措施,保证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进度和质量,确保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同时投入使用。

2)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只能由具备相应工程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单位在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前须编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告。

3)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工艺变化、生产规模变化及安全、环保、消防、职业病防护设施改变等设计变更时,须将设计变更及说明报相关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或备案。

(5)装置试生产前

1)项目建设完成时,向地方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和省安监部门提交试生产申请,试生产申请经审查批准后,方可组织试生产。

2)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研究建设项目试生产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提出对策,且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制定周密的试生产方案。

3)将试生产方案报送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4)向公安消防机关提出消防设施验收申请,验收通过后方可转入试生产。(6)试生产阶段

1)委托并配合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监测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及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编制监测报告,将监测报告及相关资料报送负责审批该项目环境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影响报告书(表)的环保部门申请验收。

2)委托并配合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评价报告,将报告书及相关资料报送卫生行政部门审查验收。

3)委托并配合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编制评价报告,将报告书及相关资料报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验收。

4)试生产必须在批准的规定时限内完成,试生产未完成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应及时办理试生产延期手续,不得超期试生产和未经竣工验收投产。

5)准备验收资料并提交竣工验收申请,经政府有关部门验收后,转入正式生产阶段。

建设项目申请竣工验收需具备下列条件:

(1)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2)对建设项目中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的效果进行了测定;(3)对试车或试生产中所发现的危及职工安全和健康的问题进行了整改;(4)对可能影响职工安全和健康的生产岗位进行了检测,并建立了档案;(5)建立健全了职业卫生、安全环保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和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

(6)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建立档案制度;

(7)符合其他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职业安全卫生的要求。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建设项目负责单位的有关部门及公司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部门要经常进行现场检查监督。

建设项目负责单位要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全面负责,对实施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成都蜀渝万江塑胶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负责单位在项目建设施工后期应组织进行“三查四定”工作。对建设项目中的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验收不合格的,应组织限期整改。建设项目验收合格,正式投入运行后,生产设施和职业卫生、安全环保设施必须同时投入使用。

建设项目未经批准强行投产造成伤亡事故、职业中毒、职业病等职业危害和环境污染事故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追究批准投产单位(部门)和投产者的责任,触犯刑律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各级安全环保职能管理部门作为本单位建设项目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行政许可和“三同时”工作的监督管理归口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建设本单位项目行政许可、“三同时”工作台账。

项目建设相关部门应当向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建设项目相关技术资料、项目投资额及安全、环保、消防、职业卫生投入基础数据等有关资料。

6附则

本制度若与国家及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按照国家及上级规定执行。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本制度及未尽事宜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篇2: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定义

职业卫生“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卫生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一、项目建设预评价阶段

1、委托资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2、组织本单位人员进行内审,内审意见反馈服务机构,修正预评价报告。

3、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形成预评价报告审查意见,完善预评价报告。

4、向安监局提出预评价备案申请。

二、项目建设设计阶段

1、委托资质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2、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对专篇进行内审,内审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修正设计专篇。

3、组织专家会同设计单位对专篇进行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完善设计专篇。

4、向安监局提出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

三、项目建设施工阶段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2、施工中要保证防护设施的质量和进度控制。

3、防护设施设备必须要有相应的合格证明。

四、项目试运行阶段

1、建设单位先进行内部竣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然后向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试运行并备案,获得试运行批复后组织试运行工作。

2、需进行职业病防护的专项监测工作。

3、试运行期间,委托资质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或者等试运行完工后在进行

五、竣工验收阶段

1、试运行期间或者项目完工后,委托资质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2、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对报告进行内审,内审意见反馈给技术服务机构,修正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3、组织专家对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完善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4、对专家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出具书面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5、竣工验收时,编制验收报告然后向安监局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安监局会对申请资料和现场职业健康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然后给予批复。

备注:竣工验收阶段,如果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单位可自行组织竣工验收,然后向安监局提交竣工备案申请

安全三同时

安全三同时的定义:安全“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一、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前期由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前期论证讨论,确定项目的选址,规模,工艺技术路线,关键装置设备,污染物排放标准等信息以及是否执行政府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等内容在内的项目前期论证建议书

二、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1、建设单位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其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并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

2、建设单位组织专家会同设计单位对报告进行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完善预评价报告。

3、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

三、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1、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初步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同时进行设计,编制安全设施设计。

2、建设单位组织专家会同设计单位对安全设计进行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完善安全设计。

3、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审查申请。

四、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2、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安全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

3、安全设施设备必须要有相应的合格证明。

4、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建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安全设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五、建设项目试运行阶段

1、建设项目竣工后,根据规定建设项目需要试运行(包括生产、使用,下同)的,应当在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进行试运行。

2、建设单位先进行内部竣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然后向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试运行并备案,获得试运行批复后组织试运行工作。

六、建设项目竣工阶段

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或者试运行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评价,并编制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2、组织专家对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完善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3、对专家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出具书面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4、竣工验收时,向安监局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安监局会对申请资料和现场进行验收然后给予批复。

环保三同时

环保三同时的定义:环保“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环保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1、建设单位具有环境影响评价证书的环保评价机构,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预评价,并编制环境预评价报告书。

2、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对报告进行内审,内审意见反馈给环评单位,修正环评报告。

3、建设单位组织专家会同设计单位对报告进行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完善环评报告。

4、向环保审批部门提出审查申请。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1、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时,建设单位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同时进行初步设计,编制环保初步设计文件时同时编写环境保护专篇,编制施工图设计阶段环保设施要则。

2、建设单位组织专家会同设计单位对环保设计进行评审,形成审查意见,完善环保设计。

3、设计完成后建设单位向环保局提出审查申请。

三、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1、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2、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环境保护设施设计和相关施工技术标准、规范施工,并对环保设施的工程质量和进度负责。

3、环保设施设备必须要有相应的合格证明。

4、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成后,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环保设施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5、在施工阶段,必须要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理单位开展环境监理工作。

四、建设项目试运行阶段

1、建设单位先进行内部竣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然后向行政管理部门申请试运行并备案,获得试运行批复后组织试运行工作。

2、试生产期间建设单位需编制临时排污许可申请资料并提交当地环保部门审核,获取临时排污许可证。

3、试运行阶段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进行(废水,废气,噪音)的监测,协调修订验收监测方案,配合验收监测工作,直到取得合格的验收监测工作,直到取得合格的验收监测报告。

五、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1、试运行结束后,建设单位编制竣工验收报告,提交验收申请到当地环保部门。

2、通过验收并获得合格批复后,建设项目访客正式投产,并及时提交换领排污许可证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书。

消防三同时

消防三同时的定义:环保“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的消防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消防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一、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

此阶段主要是针对建设工程消防的定性分析(建筑用途,高度,层数,火灾危险性以及耐火等级等),从而为设计阶段提供设计的依据。

二、建设项目设计阶段

1、根据消防法规以及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编制符合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

2、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

三、建设项目施工阶段

1、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的施工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2、按照审核合格或备案的消防设计文件组织施工,不得改变消防设计施工。

3、查验消防产品和有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材料以及装饰材料 的质量,使用合格产品(确认产品质量证明文件),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四、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1、建设项目竣工后向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篇3: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安全, 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 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病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如在生产过程中导致灾害性事故的原因有人的误判断、误操作、违章作业, 设备缺陷、安全装置失效、防护器具故障, 作业方法不当及作业环境不良等。所有这些又涉及设计、施工、试运行、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

对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 (以下简称建设项目) , 从原劳动部1996年第三号令《建设项目 (工程)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提出的:“建设项目中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以下简称“三同时”) , 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的:“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 从可行性研究至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使用, 都必须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要求进行建设与管理,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由此可见, 对从设计、施工和使用上实现建设项目的安全性是“三同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提高建设单位和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安全管理的科学性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现在, 有一部分企业对“三同时”工作不重视, 对安全监管部门“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不了解, 本人结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的工作实践, 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以便指导建设单位做好“三同时”的建设工作。

1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的监督管理工作, 主要体现在安监部门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初步设计审查上。审查建设单位在主体工程建设前, 应委托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条件及安全设施进行综合分析, 编制安全专篇。按规定应当进行安全预评价的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应在初步设计前,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根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对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 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安全预评价报告通过所属安全监管部门审查通过后, 方可进行安全设施初步设计的审查。建设单位申请安全设施初步设计审查时, 根据各地安监部门要求不同, 提交的材料也不相同, 但原则上应提交的材料有:

1.1 建设项目 (工程) 单位提交书面审查申请和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或其摘要及主要附图等;

1.2 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提交审查通过《建设项目 (工程) 安全预评价报告》;

1.4 提交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

1.5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1.6 安全专项投资资金落实的有关证件;

1.7 设计单位资质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

1.8 国有经营性项目, 要有法人注册登记批件复印件。

2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主要体现在安监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初步验收的审查上。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投入生产或使用前,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 进行试运行。经过试运行三个月, 并达到设计要求后, 可向安监管理部门提出安全设施竣工初步验收申请。建设单位申请初步验收的前提条件有:

a.初步设计中的《安全专篇》已经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审批同意。

b.建设单位必须依据审查通过的初步设计中的《安全专篇》要求进行施工, 确实做到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 并确保工程质量。

c.《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通过评审, 并且建设单位已基本按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进行了整改。

建设单位提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申请时, 应当同时准备下列资料:

a.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

b.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安全专篇及其批复文件;

c.建设项目竣工资料;

d.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专题报告;e.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备案稿) ;

f.有关试生产过程中安全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报告及检测数据;

g.特种设备的使用许可证明、检测证书。

h.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i.建设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和特种作业人员岗位操作证书。

j.其它需要说明的资料 (消防设施验收合格资料、职业健康设施验收合格资料、建构筑物验收合格资料等) 。

3 结论

企业应该认识到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是保证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 而不是对企业的限制或负担, 企业不仅应大力配合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其安全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 还应经常性地保持联系, 共同解决在生产中面临的安全问题。只有企业的积极配合,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提高,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的作用和效果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1]郭振龙.工业装置安全卫生预评价方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9.

摘要:结合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实践, 并结合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特点, 介绍了建设单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一些规定, 主要目的是指导建设单位做好“三同时”的建设工作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三同时”的监督管理工作。

关键词: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看法

参考文献

篇4: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案情

某选矿厂是由林某和范某共同投资的一家私营企业。为了获得建厂的批准,投资者聘请了正规的设计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建设工程尤其尾矿库的安全设施进行设计,有的设计甚至还高于国家标准,因而很快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但是,投资者为了节约资金,要求施工单位不须完全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

结果,施工单位利用一条山谷构筑尾矿库,其基础坝则用石头砌筑成一道不透水坝,坝顶宽5米,地上部分高4米,埋入地下约2米。后期坝采用冲积法筑坝。施工完毕,投资者通过熟人疏通关系,使选矿厂尾矿库未经严格验收就投入使用。某日,突下大雨,由于尾矿库积水过多,导致尾矿库后期坝中部底层突然垮塌,随之整个后期堆积坝也跟着垮塌,共冲出水和尾砂15820立方米,同时冲垮43间民工简易工棚和57间铜坑矿基建队房屋,致使28人死亡,56人重伤。

评析

这是一起由于施工单位没有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和验收部门没有严格验收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案件。经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由于施工单位在建设单位的压力下,没有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致使建成的基础坝不透水,在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形成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滑动面,同时由于尾矿库突然蓄水过多,而干滩长度不够,坝体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沿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的滑动面垮塌。在此过程中,验收部门和验收人员对尾矿库的验收严重不负责任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全生产法》第27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并对安全设施的工程质量负责。”;“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验收部门及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根据这一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安全设施设计施工。它要求所有工程都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否则不准开工。安全设施设计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得擅自改变。无论何种原因,凡属安全设施设计内容变更和调整,都必须编制施工调整方案,报原审批单位批准后方可执行。要加强施工全过程控制。

施工单位必须依据安全设施设计和技术标准精心施工并应当接受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检查。实行总承包的工程,总承包单位对工程质量和竣工交付使用的保修工作负责。实行分包的工程,分包单位要对其分包的工程质量和竣工交付使用的保修工作负责,总承包单位应当与分包单位就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验收部门及其验收人员对验收结果负责。

此案中,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承包权,视法律规定的义务于不顾,擅自违反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致使尾矿库因工程质量问题存在重大事故隐患。同时,投资者为了自身利益,忽视安全问题,直接错误决策导致此次事故的发生。根据《刑法》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一百三十五条,“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投资者林某和范某、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应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验收部门没有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质量进行验收,根据《刑法》第九章渎职罪第三百九十七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验收部门有关人员依法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篇5:13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AQ-ZD-013 目的:

依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36号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51号令)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的要求,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应依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的规定,严格履行立项、审批和和审查,执行安全及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项目安全和职业卫生专篇、安全和职业卫生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职业病控制效果评价等审查、批复和备案等程序;进行预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一并进行。确保公司安全生产、职业卫生安全和消防安全。职责:

2.1综合管理部负责制(修)定本制度,总经理负责审批、批准。2.2总经理要督促公司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要确保 安全设施费用、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和消防设施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2.3综合管理部等有关部门在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审查、施工、竣工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该制度。凡不符合国家安全、职业卫生、消防、环保标准规定的,项目负责部门和所在部门有权制止其施工和投产。

2.4施工部门要在项目负责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施工,要严格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安全设施、职业卫生设施、消防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验收。

2.5综合管理部负责安全设施、职业卫生设施、消防设施项目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应当依照本制度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 “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等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管理。定义: 5 流程图: 程序:

6.1“三同时”的内容要求

6.1.1一切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采取技术措施增加生产能力的挖潜、革新、改造项目,都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即: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职业病防护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1.2在编制计划任务书时,必须同时提出安全防护设施和劳动保护要求,其内容包括劳动保护设施、安全消防设施、防尘防毒设施和“三废”处理等措施。

6.1.3公司新上项目,都必须执行“三同时”规定。

6.1.4项目建设前,要写好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论证报告。

6.1.5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总体开工方案、开工前安全条件论证报告必须交安监部门审查,符合条件后,方可开工建设。

6.2“三同时”的依据

“三同时”规定是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环保部等部门关于新、扩、改项目以及技措项目要严格执行安全、环保、职业病防治的有关规定为依据。

具体文件有《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36号令)、《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51号令)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

具体要求:建设项目有立项、审批和审查等批复手续;按照规定进行安全和职业卫生预评价;建设项目具有安全和职业卫生设计专篇;有安全验收评价和职业卫生控制效果评价;进行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

6.3“三同时”的执行

6.3.1 根据公司规定,由综合管理部编写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任务书。

6.3.2 项目计划书要详细说明生产工艺流程,每个环节在劳动安全、工业卫生和环保方面可能产生的危害,采取的措施以及达到的效果等。

6.3.3 由生产副总组织有关领导以及其他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会议,对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进行审查。

6.3.4 初步设计会审后,由建设单位填报《“三同时”审批表》,提供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审核意见,经主管部门审查核定,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设计。

6.3.5 《“三同时”审批表》一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任意更改,若确实需要更改,必须严格按照《变更管理制度》进行,提供有关技术资料和更改方案,报原审批部门同意。

6.3.6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综合管理部和有关部门要经常进行检查监督。6.3.7 项目竣工后,要由当地安全监督部门、消防部门、环保及其他相关部门联合验收合格后再投产使用。相关文件: 7.1《变更管理制度》 8 记录表单:

篇6: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落实单位新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使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切实保障员工健康,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7号)、《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1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本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的规定,落实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并建立单位的“三同时”审批档案。

二、本单位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由取得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

三、本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根据职业病危害程度的不同,进一步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

1.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监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本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监部门备案。

2.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监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监部门组织验收。

3.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向安监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监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监部门组织验收。

四、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有职业卫生专篇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内容;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项目建设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施工安装质量可靠。

五、单位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

算。

六、建设项目竣工后需要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有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在试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当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七、本单位建设项目必须在竣工后180日内完成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和竣工验收,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需经当地安监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八、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由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竣工验收资料,向安监部门申请备案,取得同意备案的批复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九、职业病危害较重和严重的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在完成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控制效果评价,经专家组技术评审通过后,向当地安监部门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申请,经安监部门审核和竣工验收,作出合格批复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

十、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当参加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评价技术审查、初步设计审查、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审查和竣工验收等,对职业卫生专篇、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及设计、施工和安装质量、预评和控评报告的相关内容的审查和把关。

篇7: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贯彻国家《环保生产法》和市(区)学校基础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环保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精神,严格执行“环保第一、预防为主”的基建施工方针,确保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施工、验收和使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使师生教育教学环保活动得到环保保障,特制定《学校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制度》:

1.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环保、后勤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人为成员的学校基础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领导小组,强化学校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

2.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的含义,即学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职业环保与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三同时”审查的原则:以国家、省政府有关环保生产政策、法规为准绳;以有关职业环保与卫生技术标准、规定、规范、规则为依据,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审查。

4.同时设计,要求工程设计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初步文件文件、图纸时,同时设计其中的环保设施部分,保证环保设施设计按照相关规定得到落实。对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审查时,应由环保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其中的环保设施设计内容,审查通过后,才能形成环保设施设计文件。环保设施设计未经审查批准的,不得施工。

5.同时施工,要求建设施工单位在对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时,必须同时建设环保设施工程。建设施工单位不得先建设完成主体工程,后建设环保设施工程,或者有意减掉环保设施工程,只完成主体工程,留在以后补充完成环保设施工程。

6.同时投入生产或者使用,要求主体工程在投入生产或者使用时,环保设施必须同时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环保设施没有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环保设施工程一经投入生产或使用,不得擅自闲置或者拆除,确有必要闲置或者拆除的,必须征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同意。

7.基建施工单位必须是有资质的单位,施工过程中的环保管理由施工单位负责。

8.基建施工过程中必须以学生的环保放在第一位,原则上应在学生不在校的情况下施工,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防范措施,不得让学生进入施工区域。

9.基建施工过程中,对民工的管理及施工环保由施工单位负责,不得随意进出教学区,学校要做好防盗工作。

10.学校环保部门、后勤部门要经常检查督促建设项目与环保设施施工质量,确保项目建设环保与质量。

11.建设项目未进行“三同时”或“三同时”未通过相关部门验收的,基建项目不得擅自投入使用。

篇8:9、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水质型缺水和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困扰着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的发展, 该地区经济发达, 人口稠密, 水资源需求量大, 多数都超出了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5,6]。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的江苏大丰市已进行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初步实践与探索[7]。本文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 以大丰市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新建二期项目为例, 对其取得的节水“三同时”制度的应用成效进行一定程度的推广, 这对东部沿海城市的节水型工业企业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

1 工程概况

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大丰市经济开发区, 根据医药行业市场分析及公司实际状况, 项目建设侧重于产品注册, 同时又兼顾生产功能, 在公司新厂区2000m2预留厂房进行二期项目技改, 建设年产1000万支无菌注射剂车间。其中无菌冻干生产线、无菌粉分装生产线、无菌小容量水针生产线各一条, 三条生产线共用一台西林瓶洗、烘 (灭菌) 、灌装联动线, 三条线生产交叉进行, 同时配套相应的空调净化等辅助设施, 项目建设的设计阶段就引入了“节水三同时”管理。

2 节水措施

2.1 重视宣传, 加强管理

公司十分重视节约用水的宣传工作, 进一步提高员工的节水意识。能定期利用画廊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做到在有公共用水的地方都设有节水标语。能积极开展“节水宣传周”活动, 员工节水知识教育培训率达到98%以上。公司设立了专职水节水管理人员, 健全了节水工作的各项制度, 将节水指标纳入到生产考核体系中, 把节水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

公司建立建全了节水管理组织体系。成立了以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节水管理领导小组。组成了由部门、车间、班组的三级用水管理网络。明确了生产部为公司节水管理机构。在新上项目的管理上, 严格执行“三同时、四到位”, 切实抓好节水设施的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入使用, 持之以恒的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

2.2 注重细节, 循环利用

按照市发改委在项目核准时对节能节水提出的“三同时”要求, 公司在原有基础上又投资购置了一套新型注射用水制水设备, 并对原制水系统进行了技改, 将对多效蒸馏水机下部冷凝塔与蒸馏水出水进行热交换便被直接排放的水进行回收循环使用。

公司十分重视水的计量管理工作。对所有用水单元均安装了水表。其中仅新区就安装了一级表1个, 二级表14个, 三级表3个, 计量安装率和完好率为100%。严格用水计划的管理, 加强用水考核。公司制定了严格用水考核体系, 针对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生产情况, 针对性地制定用水计划, 保证用水管理不留死角。

主要节水设施有循环水池、冷却塔、循环水泵、RO系统、多效蒸馏水机、洗灌封联动线、胶塞清洗机、铝盖清洗机、1μm药洗滤器、换热器、温度控制器、电磁阀等。

在多效蒸馏水机冷却使用的二级RO水排放管路上增设一个卫生级板式换热器, 使用一级RO浓水作为冷却水源, 多效蒸馏水机冷却使用的二级RO水经过热交换, 水温降低后, 可直接回收至RO水储罐, 继续提供给下级CDI系统使用, 如此便使多效蒸馏水机冷却使用的二级RO水得以回收再利用, 另外作为冷却水源的一级RO浓水经板式换热器热交换后, 直接排放。

为了保护下级CDI系统不被回用的高温RO水破坏, 故在系统中的RO水回水管道上增设温度控制器及电磁阀, 可根据RO回水温度, 自动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及关闭, 如此便完成了多效蒸馏水机冷却RO水的完全回收利用。

最终建成工艺用水处理系统流程示意图, 如图1

3 节水成效

该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节水“三同时”要求, 采用先进工艺、节能降耗, 水处理系统制水能力提高20%, 重复利用水量达40万m3/年, 重复利用率达90%以上, 减少新水量4.5万m3/年, 年减少水费支出14万元,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新水量减少的同时也减少了生产尾水的排放, 生产尾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公司积极加大节水降耗的技术改造投入。公司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对生产工艺进行了全面改进, 对输水管道进行了更新, 修建了1500多立方米的多功能水池 (冷却水循环) 。对冷却水循环装置进行了改造, 建成循环水降温冷却塔2座, 所有的冷却用水全部实行闭路循环, 极大地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

4 结语

正大丰海制药有限公司二期工程项目严格按照节水“三同时”要求, 在项目相关具体制度制定和施工过程中坚持以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为指导, 以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为理念, 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出发点, 完善节水法规, 增强节水意识,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大丰市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瑞, 吴洁.浅谈榆林市工业企业节水“三同时”制度的推广[J].科技信息, 2010, 31:765.

[2]韩建秀, 包文亭.节水设施“三同时”制度的管理机制[J].河南水利, 2006, 8:13.

[3]季红飞, 潘杰, 程瀛.节水型社会在江苏[J].江苏水利, 2011, 11:12-13.

[4]龚询木.节水“三同时”利用再生水[J].建设科技, 2010, 3:30-31.

[5]许新宜.关于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点认识[J].中国水利, 2005, 1:38-39.

[6]陈祖军, 周建国, 阮仁良.华东地区沿海城市的节水型社会建设[J].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4 (2) :74-77.

篇9:企业文化体系“三同时”

首先,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规模建设同时

企业的规模决定了企业的方向,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竞争手段,企业文化同质化问题最严重的就是不顾企业实际,不考虑企业规模,完全是照搬照抄所谓西方和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结果是企业现实与企业文化两层皮,政工部门在落实的过程中更是大多把一锅好米做成了夹生饭。几年前国内某小有名气的家电企业就完全没有考虑企业的规模,而是通过外脑将某国外大型集团的企业文化中的文字内容稍加改动变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且大力推广、学习,整个内容流离于企业之外,没有附着点,没有结合点,相关内容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关联不大,企业文化成了游离于企业管理之外的孤魂野鬼,成了一种口号文化。其不再起到应起的作用,而是以一种负能量的姿态存在,成了众多同行与员工茶余饭后谈论的坊间传说。企业文化在该企业降低了市场信用的同时,也损失了原本比较有优势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文化要与企业规模建设同时。企业文化卖给谁?卖的是什么?企业文化不但要卖给自己的员工,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商品与员工卖给客户,客户通过你企业的一颦一蹙,一举一动,去对你企业的商品进行间接评价。一个非常本土化的企业非要和本土客户讲外语,用英文名字,以此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得来的不一定就是合作,有的可能是怀疑。某企业是一家中型规模的制造企业,以前的企业文化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结果是自己都“乐”不起来,更别提天下了,只剩下“忧”了,企业死气沉沉,一潭死水,没有朝气,管理层每天面对着库存唉声叹气。经过咨询与学习,该企业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加大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力度,充分考虑了企业的规模与实际,企业文化的诉求不再高大上,而是处处与企业规模相结合,经过半年时间努力,一股正风气弥漫并迅速传播开来,很多客户不是被企业的宣传吸引,而是被该企业的企业文化所吸引,现在的管理层看着空空的仓库又开始了新的构思。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战略规划同时

任何企业做事都是有一定需求的,企业文化的建设也不例外,每个企业都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与愿景,决策层在制定企业战略规划时也是以此为重要参考依据的。然而,很多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时却往往忽视了其中的重要环节—--企业文化,作为软生产力的企业文化如果不能同战略规划同步进行,企业也许在一定的时間内在市场份额上会取得相对满意的效果,但缺少了企业文化动力引擎的驱动,总是会影响加速度的。某企业老总雷厉风行,行事果断,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快速的执行力,但总认为企业文化是虚无的,有也行,没有也可,重视程度可想而知,认为只要有了资金就有了企业的一切,有了市场就有了核心竞争力,在市场高峰期时一路顺水顺风,但是在遭遇市场低谷时,问题却突显出来,竞争对手凭借着相似的商品质量和服务一路攻城拔寨,众多采购商选择了压低采购量,甚至有的直接和竞争对手对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市场损失惨重。殊不知目前的市场竞争是一场综合性的实力竞争,在市场竞争的课堂上“偏科”就等于为竞争对手留下了软肋,留下了战胜你的机会。

企业文化是多年经营在客户心目中树立起来符号,是企业在客户心目中留下了烙印,客户对他从事的每一件事都会想到他以前做过的事,一些小企业只是为了捞取第一桶金,那么他们的手段就不会考虑太多,只要达到目的就是好的,因为这种结果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山东某钢铁企业一直以服务客户为宗旨苦练内功,在选择客户时也充分考虑了客户的企业文化与自己企业文化的差异,认真研究客户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建立起企业间的情感对接,通过客户服务建立起商品对接,通过资源共享建立起管理对接,两个企业结成了产业链中的“亲家”,成了具有实际意义的战略联盟,在面临市场危机时相互扶持,共同应对,这对姐妹花很快成长成为一对行业内的新秀。

再次,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基础投入同时

任何的企业文化都面临着一个投入的问题,一分钱做一分事,真正能够四两拨千斤也需要借助企业的其他资源。目前企业文化的同质化很大程度上是大家的投入都相差不多,并且一直都想在最少的投入下取得最大的回报。对于企业的基础投入很多企业都是一掷千金,企业文化一直是“老少边穷”地区,只是做几个标识牌匾或者印一批理念手册,在企业文化活动方面压缩一切需要花费的活动,更多的时候只是走一下形式,这就导致了企业文化处于一个极度尴尬的地位,毕竟没有经济基础,腰杆子也硬不起来。殊不知企业文化建设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是考核企业软实力的方式之一,如果能有多一点的投入就会有一个惊人的蜕变,让你的企业文化成为行业内的标杆。

一流企业做文化,海尓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企业文化是海尓的核心竞争力”,山姆沃尓顿对于沃尓玛的企业文化也说过“沃尓玛的企业文化是所在战略得以实施的土壤,没有这些,沃尓玛的奇迹就不可能发生”,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我们看到的企业员工佩戴的工牌、穿的工装、企业的一些文化活动等都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但是企业文化如果只局限于这些那就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真正的企业文化需要的是结合企业的需要,把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去,并以最大的驱动激活这个经济体中所有因子的积极性,调动一切潜在的、未知的、尚未挖掘的积极因素,并成为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才能够真正彰显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够真正享受到企业文化的“红利”。

篇10: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用人单位实际情况,根据本单位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二、公司车间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实行分类监督管理。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职业病危害一般、较重、严重三类建设项目。

(一)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四、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车间生产部门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管理部门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公司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六、公司安全生产部门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三)公司对预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

(四)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

(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涉及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公司需提交建设项目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

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者审核同意后,建设项目的选址、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等发生重大变更的,车间生产部门应当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办理相应的备案或者审核手续。

八、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公司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九、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评审。

公司应当会同设计单位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完善,并对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实用性负责。

十、对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公司应当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按照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

十一、对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送死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评审后,应当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第六条的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的申请,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四)公司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的评审意见;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

(六)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批复文件(复印件);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十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经审查同意后,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等发生重大变更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变更的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并在变更之日起30日内办理相应的审查手续。

十三、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并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进行。

十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公司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十五、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十六、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公司应当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建设项目没有进行试运行的,应当在其完工后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公司应当为评价活动提供符合检测、评价标准和要求的受检场所、设备和设施。

十七、公司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

十八、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由公司自行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竣工验收,并自验收完成之日起30日内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备案申请书;

(二)预评价报告备案通知书(复印件);

(三)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五)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七)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八)公司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九)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自行验收情况报告;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十九、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批复文件;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明(影印件);

(四)建设项目立项审批文件(复印件);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六)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七)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

(八)公司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九)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和监理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

(十)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二十、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书;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复印件);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机构资质证明(影印件);

(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五)专家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

(六)公司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评审意见;

(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资质证明(影印件);

(八)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二十一、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分期与建设项目同步进行验收。

十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同意或者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本制度自2016年10月17日实施,最终解释权属威海三宇电子有限公司

上一篇:工程民工施工合同下一篇:河源市连平县湖西村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