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场现场管理优化

2024-05-03

煤场现场管理优化(精选6篇)

篇1:煤场现场管理优化

1给料机优化设计

(1)给料机返煤系统介绍

物料从球形仓中部落煤,下部设置2排圆盘给料机,原煤通过重力以自溜的方式进入给料机,通过给料机转载至给料机下部设置的带式输送机上,从而进入生产系统。球形仓直径准110m,挡墙3m高,物料为原煤,静堆积角38°,密度=900kg/m3,堆煤场下部设置2排给料机,每排4个。

(2)建立模型

根据煤仓直径及挡墙高度和原煤的堆积角,画出物料堆积的三维模型,呈等间距布置,根据软件测量,模型体积约164631.389m3,储存量约14.82万t。当堆煤场下给料机打开,则物料受重力作用以自溜方式进入给料机,此时在给料机上方静堆积角38°为底角的锥形范围内原煤能进入给料机,而锥形范围之外的原煤则不能进入,根据图1的初步布置图,画出给料机的位置并去除能进入给料机范围的原煤,则剩余原煤。根据测量,剩余的原煤,即未能进入给料机的原煤体积69610.1613m3,剩余的储量6.26万t。

(3)方案优化

为了使原煤能更多地进入给料机,需对给料机的位置进行优化设计。设能进入给料机范围的原煤体积为Vj,不能进入给料机范围的为Vs,则总体积Vz=Vj+Vs这里,为了简化模型计算,取不能进入给料机的体积Vs为研究对象,研究当Vs取得最小值时给煤机的位置,以及此时能进入给煤机范围的Vj值。在软件中将实体的体积测量并定义为特征,运用优化/可行性工具,给定给料机的定位尺寸的变化范围,并最终通过软件自动查找给料机定位尺寸的最优值,从而使Vs取得最小值。本例中圆盘给料机上口尺寸为2m,因此给料机的定位尺寸变化范围2~55m,参数输入后,选择测量的体积的最小化为输出目标,优化后的给料机定位尺寸。由图可知,原初步布置图中排给料机距离仓中心的定位尺寸优化前为18m,优化后为17.265m;每排中煤仓一侧距离煤仓中心较远的给料机定位尺寸优化前为33m,优化后为32.384m;距离煤仓较近的给料机定位尺寸优化前为11m,优化后为10.653m。此时,剩余的体积Vs=67378.912m3。

(4)结果分析

优化前,球形储煤场内未能进入给料机的物料体积为69610.1613m3,优化后为67378.912m3。给料机根据优化后布置,不能进入生产系统的原煤将减少约2231.25m3,即2008t原煤。在实际生产中,根据每个设计者的能力、经验不同,堆煤场下给料机的布置亦可能不同,当设计者布置的给料机尺寸离最优值越接近,则差异越小、越节省成本及能耗;相反,如果设计时与最优值差异越大,则留在地面的物料就越多,则成本较高,能耗较大。

2结语

在煤炭运输系统设计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三维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堆煤场的给料机位置优化,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优化后,可减少地面铲车的数量及工作量,减少能源消耗等。

篇2:煤场现场管理优化

近年来, 在电力、钢铁、水泥等行业中, 煤、铁精粉、矿石等原料的大批量贮存正逐渐由大直径环保封闭圆形贮料仓结构替代简单的露天堆放形式, 随着贮存量的需求不断提升, 圆形贮料仓的直径也需要不断加大, 从而导致了钢结构进料栈桥的跨度也越来越大, 这对设计工作者来说是个必须要克服的难题。

1 工程简介

燃煤电厂建设中, 输送栈桥是主要的辅助生产构筑物之一。某电厂工程中, 除了圆形贮煤仓之外, 在其周边还设有输煤转运站、输煤栈桥等重要建 (构) 筑物和循环水管等地下管线[1]。贮煤仓的设计堆贮能力201500m3, 堆料高度为33.1m, 钢筋混凝土圆形料仓直径为120m、挡墙高度为17m, 料仓沿圆周均匀的设置扶壁柱。该贮煤仓胶带机进料栈桥总长约101m, 其单跨最大达到72m。该输煤栈桥作为煤料的唯一通道,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工程情况如图1所示。

2 进仓钢栈桥的结构形式和设计优化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钢结构栈桥常规设计中, 往往存在栈桥体系不十分合理、结构形式粗笨、计算采用平面桁架计算以及用钢量较高等问题, 这种情况下栈桥的整体受力不明确, 同时整体美观性也受到一定影响[2]。在本工程中我们针对性地对设计方案做了如下优化处理:

2.1 计算模型的定型和优化

传统的钢结构栈桥计算一般采用PKPM中的STS等进行平面桁架计算, 所有的荷载均简化到平面桁架节点上, 计算时假定全部构件为轴心受力构件, 并且不考虑结构次弯矩对整体结构的影响, 因此计算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3]。本工程计算模型采用空间三维整体建模, 忽略各节点处的转角约束, 将栈桥自重和外部荷载转化为节点荷载添加在栈桥沿线;由于该栈桥跨度较大, 为了保证其各个方向的稳定性, 在桁架的上平面和下平面均设置了连接横梁及水平支撑, 连接横梁同时作为承担附属结构的主构件。

本工程中钢栈桥距地面较高, 考虑到减少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对栈桥本身的不利影响, 设计中在钢栈桥的横向断面适当高度处设置了横向立面支撑体系, 大大加强了栈桥的整体抗侧稳定性, 详见图2。

2.2 钢栈桥所要考虑的荷载类型

任何建构筑物都必须保证在其结构的正常使用周期内, 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作为结构计算的基本信息, 在该栈桥计算参数的输入中考虑了以下几种荷载类型:恒荷载12kN/支点 (计算软件自动考虑栈桥本身的自重, 放大系数取1.2) ;栈桥顶面活荷载0.5kN/m2;栈桥楼面工艺活荷载4kN/m2 (竖向荷载中对栈桥影响最大的) ;风荷载基本风压值0.45kN/m2;属于B类地区;基本雪压值0.4kN/m2;地震荷载按照7度设防, II类场地土, 采用振型反应谱法;荷载组合采用自动组合。

2.3 钢栈桥的空间布置

进料胶带机结构主要包含桁架、支柱以及附属结构等。在仓外设置一个固定支柱用以承担桁架的竖向力和水平方向的力。钢栈桥与仓内中心立柱顶和仓外转运站相搭接, 并且搭接处采用滑动支座以减少栈桥对中心立柱和转运站的不利水平作用力。由于栈桥离地面很高且栈桥迎风面很大, 因此栈桥所受风荷载很大, 这样导致了固定支架产生巨大的上拔力, 对基础影响比较大。为此, 在设计中将固定支柱横向柱脚间距做了适当扩大, 从而有效降低了基础的上拔力, 较好解决了基础因为受力较大而难于设计的问题。

由于在栈桥内部要进行胶带机的零部件检修和维护等工作, 必须要留出足够的人员通行和设备施工空间, 不便于设置横向大角度交叉撑, 因此, 我们考虑在每组竖腹杆之间一定的高度处设置了由小型钢组成的横向钢片, 这些横向钢片提高了整个栈桥的横向抗侧刚度, 有效减小了栈桥的横向位移。

栈桥整体采用平行弦式结构, 纵向弦杆采用H型钢, 端部框架也采用H型钢, 水平支撑采用方钢管, 栈桥两侧面斜腹杆采用方钢管、对称布置, 钢支柱及柱间支撑采用焊接圆管。

2.4 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优化措施

2.4.1 连续桁架的优势和选用

国内多数的钢栈桥设计都是简化为平面结构计算, 这种设计方法忽略了次弯矩的存在, 未能使每个组成构件充分发挥其本身的材料特性, 故与实际存在一定的偏差。该项目采用了连续桁架形式, 栈桥弦杆和腹杆杆件内力比着简支桁架普遍能小20%~30%, 直接反映在构件上就是截面有所减小。这表明, 连续桁架能够使得桁架内力在主弦杆和腹杆间进行重分配, 改善了受力形式, 每个构件均能协同工作, 节省了用钢量, 节省了项目成本。

2.4.2 钢桁架的桁高选取

国内常见的栈桥高跨比一般定为1/12~1/10, 而该栈桥取为了h/l=1/15;栈桥高度在满足工艺胶带机净空要求的前提下设置了横向桁架, 大大改善了横向刚度, 使结构侧向变形减少;弦杆的间距一般取为3m, 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当杆件为H型、箱型等刚度较大的截面, 且在桁架平面内的杆件截面高度与几何长度之比大于1/10 (对弦杆) 或大于1/15 (对腹杆) 时, 应考虑节点刚性所引起的次弯矩”[4], 对此在空间分析中, 我们将弦杆设计为“拉压弯构件”以及节点板设计为半刚性节点来考虑次弯矩的影响, 这样的设计更加合理。

2.4.3 栈桥楼面选型及结构设计

通常情况下, 大跨度钢栈桥楼面所选用的是底模为1.2mm厚的压型钢板的混凝土楼面, 造成楼面自重大以及钢耗量比较大。在本工程中, 钢栈桥下平面距地面约39m, 如采用常规的浇筑混凝土的工艺, 势必要相应加大对工艺和设备的要求, 同时也会大大增加人力、物力成本。因此为施工方便考虑, 本次工程中将楼面材料改用为满铺6mm厚的花纹钢板, 采用现场焊接方式进行施工。这种楼面形式自重小, 仅为混凝土楼板的1/5, 下部桥体的耗钢量也随之降低, 且现场安装简单, 不需要大型设备, 施工现场整齐有序、时间短, 比混凝土桥面节约一半的施工时间[5]。

3 优化设计产生的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工程实践中, 在首先保证结构受力合理明晰、满足实际使用要求、施工方案安全可行的前提下, 经济性是必须要重点考虑的因素。本工程对比采用了连续桁架方案, 使得桁架内力在主弦杆和腹杆间进行重分配, 改善了受力形式, 每个构件均能协同工作, 节省了用钢量, 节省了项目成本。

在设计中, 将固定支柱横向柱脚间距做了适当扩大, 从而有效降低了基础的上拔力, 较好解决了基础因为受力较大而设计成大尺寸、深基础的难题, 相应节约了基础混凝土的用量。

常规设计中, 栈桥高跨比一般取为1/12~1/10, 而本工程取到1/15, 在保证工艺合理要求净空的前提下, 使得栈桥高度由6m减小到了5.15m。材料成本在钢结构主体建设工程当中往往占了最大比重, 该项目通过合理的设计优化栈桥高度, 相应减少了腹杆的用钢量, 为项目节约了材料成本。

由于进仓钢栈桥的大部分都位于仓体内部, 我们针对性地折减了附属结构自重和风荷载的作用, 使得栈桥受力更接近实际情况, 同时也相应~减小了对中心立柱和转运站的搭接作用力。

4 结论

在实际分析设计中采用Staad Pro三维软件进行整体分析, 将弦杆设计为“拉压弯构件”以及节点板设计为半刚性节点来考虑次弯矩的影响, 更真实的反应了桁架的实际受力状态, 确保了栈桥设计的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

在满足工艺空间要求的前提下, 我们在大跨度栈桥横向的上部补充设置了平面桁架, 增强了桁架本身的抗扭刚度, 减小了栈桥的整体侧向位移。同时减小了腹杆的计算长度, 对整体的结构受力有很大的改善, 相应的也减少了工程量。

为减小风荷载对栈桥柱底的不利影响, 设计中适当增大了支柱横向柱脚间距, 减小了对于基础的上拔力, 节约了基础混凝土的用量, 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钢结构楼面由传统的钢模板加混凝土层组合方式调整为花纹钢板形式, 大大减轻了作用于栈桥下平面的恒荷载, 更加能够有效减小栈桥弦杆截面, 降低用钢量, 使得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优化后的贮煤仓进仓钢栈桥, 不仅满足了工艺等专业的功能上的各项要求, 同时也节约了材料成本, 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日益增加的大跨度钢栈桥设计, 结合实际项目, 总结提出了一些设计经验, 可供设计工作者参考。

摘要:胶带输送机钢结构栈桥以其自身重量轻、整体性能好、材料强度高、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在工业输送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项目中某电厂直径为120m、沿圆周均匀设置扶壁柱的钢筋混凝土圆形贮煤仓, 对跨度为72m的超大跨进料钢栈桥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结构体系方案的改进、支座的合理设置以及材料选型等方面进行了设计优化, 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关键词:贮煤仓,大跨度钢栈桥,连续桁架,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陈正彬.火电厂全封闭煤场大跨钢结构栈桥优化设计[J].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10 (S1) .

[2]李玉兰.钢结构栈桥设计中的一点体会[J].煤炭工程, 2005 (9) :15-16.

[3]姜云莆.漳州后石电厂全封闭圆形煤场大跨度进仓栈桥设计简介[J].四川建筑, 2002 (22) :51-53.

[4]GB500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篇3:浅谈优化企业的现场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一、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时时处处精打细算,力争少投入多产出,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

二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现场资源利用有效,现场定置安全科学,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现场设备管理、文明施工管理、施工成本控制、运行指标控制、班组建设优化,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二、现场管理的主要途径

一是以人为中心,优化施工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显了规章制度的局限性。庞杂的施工现场,众多的工种和岗位,越来越短的工期,以及不断压缩的管理层,使得我们不可能做到时时监督,处处检查。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的根本就在于坚持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千方百计调动、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二是以班组为重点,优化企业现场管理组织。班组是企业现场管理的保证。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所以,我们加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要无一例外地通过班组来实施。班组是施工企业现场管理的承担者。抓好班组建设就是抓住了现场管理的核心内容。因此,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组织必须以班组为重点。

三是以技术经济指标为突破口,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效益。质量与成本是企业的生命,也是企业的效益。任何时候市场都会只钟情于质优价廉的产品,而质优价廉的产品需要严格的现场管理来保证。否则,企业将因为产品质量与成本问题而难以再开拓新的市场,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

篇4:优化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现场 管理

一、严格按照科学组织设计,搞好施工现场管理

1.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现场施工,全面布置施工生产活动,控制施工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调整劳力和机械的基本依据。我们在对南门国际城工程项目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的基础上,对施工中每一阶段、每一工种可能出现的技术和难题,都提出了符合施工现场实际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有效地指导了施工的有序发展,保证了工程质量与进度。

2.根据现场空间精心设计、绘制了平面图,并将其放置在醒目处。对搭设临时设施,安装机械设备、堆放材料构件、水电线路铺设等都认真进行了规划,并在平面图上予以标识。对各个场所和通道,我们设计了标识牌和指示牌,对现场各种施工机具都做了操作规程牌。由于组织设计方案清晰,平面图规划明确,整个现场做到了临时设施布局合理、材料码放整齐、机械操作范围明确、车辆进出方便、工序衔接紧密、场地卫生整洁。虽然施工紧张,但整个现场显得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3.合理配置施工资源是保证施工现场生产达到最佳组合,完成阶段施工任务,获取较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人力、材料和机械需求量不断变化,在配置施工资源时应力求均衡,要根据进度计划编制人力、材料、机械进场计划;根据材料供应与使用情况决定材料储备量及主导机械配置能力相适应的附属机械;根据天气情况和实际进度对资源进场计划进行调整。做到人、机、料、环境协调统一。如果违背客观规律,不计成本而大量增加投入,盲目赶工的工程和投入,就会致使进度缓慢,导致施工资源浪费和工程亏损。

二、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材料量的管理

1.各分项工程都要控制住材料的使用。物资消耗,特别是钢材、木材、沙石料严格按定额供应,实行限额领料。在材料领取、入库出库、投料、用料、补料、退料和废料回收等环节上尤其要引起重视,严格管理。对于材料操作消耗特别大的工序,由项目经理部直接承包。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施工工序,将整个施工过程划分为几个阶段,在工序开始前由工长、材料员分配大型材料使用数量,工序施工过程中如发现材料数量不够,由材料员报请项目经理领料,并说明材料使用数量不够的原因。每一阶段工程完工后,由材料员清点、汇报材料使用和剩余情况。对材料消耗或超耗现象,要分析原因并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予以奖惩。

2.要建立奖罚制度。可在项目经理部实行材料包干使用,制定节约有奖、超耗则罚的制度。

3.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材料不节约、出入库不计量,生产中超额用料和废品率高等问题。实行特殊材料以旧换新,领取新料由材料使用人或负责人提交领料原因。材料报废须及时提交报废原因。以上所涉及提交的各种申请及汇报材料无须大篇幅编写,简单说明原因即可,但必须提交,以便有据可循,作为以后奖惩的依据。

三、认真抓好现场施工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要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要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

2.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应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在全面抓好施工质量的同时,应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管理措施,严把材料采购和进场质量验收关,杜绝不合格品材料混入现场。

四、施工企业应制定严格的现场管理办法

为了确保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现场管理办法:所有进入一期改造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需配有某某公司盖章确认的胸卡,并从专用施工通道出入。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系好安全带;严格按照施工作业时间进行施工,如需加班,必须提前通知,另行安排;应服从现场的管理人员指挥,遵守现场的警示标志、标语以及隔离标志。施工人员着装要整洁,不得赤膊、穿拖鞋进行施工作业;工作态度要认真,不得在施工区内进行追逐嬉闹,不得大声喧哗,施工时尽量避免噪音;施工现场严禁吸烟;施工现场需明火作业时,必须经过动火审批,必要时必须经过业主同意;配备必要的灭火设备并由监护人监护;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及产品保护教育;严格控制现场的环境卫生,做到工完料清场地清,每天的施工垃圾运至厂区东侧场地集中堆放,定期处理;改造工程处于厂区中心部位,必须保证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控制;交叉作业时,要防止高空坠物;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用电,不乱拖乱拉电源线;施工人员不得使用厂区内厕所,必须使用宿舍东面的临时厕所,施工现场不得随地大小便;要服从和满足业主的要求,不得妨碍业主正常的生产活动,做到安全、文明施工,使业主满意。

五、善于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的现场管理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优化现场管理应该遵循经济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原则、标准化、规范化原则。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为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

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科学合理地组织作业,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六、建立和完善竞争、激励、约束、监督四大机制,造就一流职工队伍

1.建立竞争机制。要自上而下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具体作用有:一是促进了机关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工作和办事效率;二是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三是提高了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有效地促进了施工生产。

2.建立激励机制。从改革职工最关心的分配政策入手,彻底打破大锅饭,将职工个人收入与施工产值、质量、安全、成本等指标挂钩。

3.建立约束机制。为了严格执“法”,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挥效力,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奖惩制度。

篇5:谈优化土建施工现场管理

一、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看到,建筑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基本上还停留在突击性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上,缺少日常的监督管理制度和措施,监管体系不够完善,资金不落实,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发生后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有必要在现实管理过程中找寻出完善建筑安全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尤其强调对建筑企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我们应该不断总结经验,搞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二、 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必要性

事实上,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解放生产力的需要。土建施工现场是建筑工人直接从事施工活动、创造使用价值的场所,它是生产力的载体。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建筑产品必须通过施工建造起来,即企业投入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在施工现场加强组合后才能转换为生产力。 建筑产品施工进度的快慢、 质量的优劣、成本的高低、效益的好坏,都与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息息相关。有些施工单位现场管理混乱、施工无计划、操作无标准、 规章制度不执行、有人不干活、有活无人干,材料、工具、设备到处乱堆乱放。浪费惊人,现场环境非常的脏、乱、差。

质量、 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些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建筑企业生产力的发展。 实践表明,企业只有重视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也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一般来讲,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不断飞速发展,高层、 大跨度、 复杂的建筑物越来越多,在土建施工中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 新设备不断涌现,并得到了推广应用。建筑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现场施工如何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已成为建筑企业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筑企业要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就必须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企业现代化大生产的特点是专业化、 协作化。现代化大生产,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环境实现标准化、 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因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只有按标准化、 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严格的规章制度及管理程序,才能保证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才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据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而这种产品是在施工现场中建造出来的,就必须靠施工现场管理来保证其质量。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当前。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用户招标时,在审查完施工企业的资质条件并通过后,主要考察的是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管理的条件和管理水平能否保证施工质量, 是否具备履约能力。 因此。施工现场也代表了企业的形象。 只有狠抓现场管理,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才能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才能在强手如林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 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 为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建造出优质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按施工客观规律组织生产,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各项作业,采用新工艺、 新技术、 消除施工现场的浪费现象,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合理组织人力资源,搞好班组管理、 项目管理,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加强定额考核和投标工作的管理,降低物耗及能耗,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加强专业管理,建立完善的技术工艺、 质量、 设备、 计划调度,财务安全等专业管理保证体系,加强现场协调作业,发挥综合管理效应,有效地控制施工现场的投入和产出。 均衡完善组织施工作业,实现标准作业管理。加强基础管理工作,做到人流、 物流运行有序,信息流及时准确,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整治施工现场环境,改变施工现场脏、 乱、 差的状况,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实践证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为市场竞争奠定基础,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 发展、 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低的建筑产品,而这些要通过施工现场的管理来实现,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力和竞争力, 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实行工程招投标制、 考察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是否有保证施工质量和履约能力,有没有好的建筑产品是主要的一项。 因此,施工现场成为了企业形象的窗口,建筑企业要想扩大市场必须内抓现场、 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现场管理来实现我们的加强目标。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必须明白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加强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造成现场管理复杂, 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责任感。

四、 工程管理的几点经验

⑴计划性及超前意识。任何工程项目都应该在实施前进行全盘的计划安排,包括设计、 采购、招标、施工组织等,都要提前做好总的计划安排,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对于一些关键工作还要单独编制更详细的计划。

⑵沟通协调的重要性。任何工程项目都涉及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等,有时候还要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打交道,这就要求建设单位从事工程管理工作的人员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

⑶及时收集、整理各种信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及时收集与工程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 以便准确决定下一步要采取的有效措施及计划安排。只有随时掌握项目的进展动态及有关单位的实时情况,才能确保工程顺利有序地进行,从而实现项目目的。

⑷平衡参建各方尤其要平衡好对施工方的 “管” 与 “帮” 对施工单位要确保其有效实现建设单位的建设目标, 同时也要从整个项目的高度帮助施工单位解决其不能解决或不便解决的问题, 如及时支付工程款、及时提供变更文件、 及时回复施工单位的有效要求、 帮助解决与政府有关的工作以及需要建设单位的有关工作, 从而推动项目建设顺利开展。

⑸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任何人做任何事都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我们不仅要尽可能避免犯错误,尤其是严重错误,更要注意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好现场工程管理工作

篇6: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优化

【关键词】施工管理;建筑施工;企业;现场

建筑企业是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建筑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和开展的核心环节。就目前的建筑业发展现状而言,随着建筑施工规模和施工数量的日益扩大,各种复杂、全面的生产要素不断的集中在施工现场之中,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实现现场管理的优化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是目前工作人员研究的主要工作重点。

1.施工现场管理概述

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建筑业管理的基础。只有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的优化各种管理要点和管理方式,才能够在工作中实现全面系统的管理要求,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依据。就目前的施工现场管理而言,主要指的是相关的施工单位和施工企业针对建设工程和建设单位提出的生产服务现场管理进行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目前的社会发展中,管理作为整个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和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整个企业持续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1.1现场施工管理特点

就某种意义上进行分析而言,在施工的过程中现场管理是一种直接对建筑工程施工地点和施工现场进行管理的一种工作模式。在管理中管理对象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材料等。其在管理中一般我们包含有生产前方的管理模式和生产后方的管理模式两部分。一般而言,施工现场管理并不是单纯的对于现场的各种施工要求管理的模式,更多的工作人员将其精力和工作要点置放在后期技术、材料以及设备选用的管理之上,是对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进行深入思考和总结的管理模式,同时对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十分有效[1]。

1.2现场管理的工作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也就是说在工作的过程中天天跟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和材料以及设备打交道。因此在工作的过程中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就必须要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现象和材料性能有着良好的掌握基础要求。换而言之,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若想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相关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要针对其中存在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优化和处理,将现场管理摆放在工作的核心位置上,从而实现管理水平的优化,管理要求的综合要求和表现模式。

2.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个城市的基础建设不断实施和开展,就目前的施工企业而言,其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施工企业和部门若想取得良好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在工作的过程中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提出新标准、新要求,更是要针对其中存在的各方面资源和优化模式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使得其中存在的各方面系统环节都能够得到全面完善和总结,进而发挥出其应有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目标。但是就目前建筑企业发展而言,其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更多的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追求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因此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针对现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系统优化。但是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完善之处却给整个工程开展带来了影响,为工程质量和整体优势带来了阻碍。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技术问题

在整个施工企业工作中,建筑施工技术是决定施工经济效益和工程进度的核心环节,其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一个工程的质量和管理要求,因此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现场管理的技术要求,使得施工目标和施工环节能够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但是在目前由于施工中各种技术要求复杂、全面,使得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对于各种技术的理解不全面、不科学造成了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影响。

2.2员工管理问题

人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动力,也是各项工程得以开展和赖以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做好员工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一般情况下,对于员工的管理主要是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对于工作中存在的各方面有碍于员工效率和工作进度发展的环节要进行优化。但是由于目前员工管理制度不科学、不健全。使得在管理工作中极容易出现材料质量不标准、施工技术不规范、设备选用不合理以及施工安全得不到保证等方面的问题[2]。

2.3施工工序检查问题

这一问题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的问题。在施工中,每一道工序的检查都是十分重要的,都关系着工程的寿命和质量,但是多年以来我们都是以经验进行检查的,这句容易受到人们的主管思想影响而出现质量缺陷与不足。

3.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1)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为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建造出优质满意的建筑精品,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2)按施工客观规律组织生产,科学合理的组织安排各项作业,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消除施工现场的浪费现象,实现高效率和高效益。

(3)合理组织人力资源,搞好班组管理、项目管理,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业务素质。

1)施工现场管理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物的组合,所以必须优化现场全员的素质。现场专业及工种和岗位复杂众多,造成现场管理复杂,而施工现场的一切施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是由现场人员去实现,所以要依靠现场的所有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共同参与管理,激发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充分发挥其加强现场管理的主体作用,重视现场员工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的提高。

2)要充分发挥项目经理、工程承包负责人在施工现场的主导作用,他们是责任者和组织者,把他们的指挥能力和管理生产与保证生产有效结合起来,把管理的重点放在班组管理上也是现场管理最基本的重点,班组的活动范围在现场,工作对象也在现场,现场管理的各项工作都是通过班组来实施。

4.结束语

实践证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为市场竞争奠定基础,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低的建筑产品,而这些要通过施工现场的管理来实现,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建筑企业对市场的应变力和竞争力,在当前建筑巾场竞争激烈,实行工程招投标制、考察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是否有保证施工质量和履约能力,有没有好的建筑产品是主要的一项。因此,施工现场成为企业形象的窗口,建筑企业要想扩大市场必须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陈云猛.建筑企业现场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1(16).

上一篇:迤那镇食堂管理制度下一篇:绿道考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