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2014

2024-04-21

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2014(精选8篇)

篇1: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2014

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

2014年7月进度汇报

我校2014年7月,学校内涵发展工作紧扣市县教育局教研室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办的要求,做了一下工作:

1、对《学校教学模式构建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定稿。

2、参与市县学校内涵发展项目督导评估,整理评估所需材料。

3、编写2014年7月我校学校内涵发展简报一期。

4、提交我校学校内涵发展项目工作学期汇报材料一份。

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2014年7月27日

篇2: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2014

情况综合报告

自我校被确定为内涵发展学校以来,我们认真学习上海方略集团的理论、方法、经验。认真领会市、县教育局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校校情的内涵发展规划。既学习上海方略集体先进理论、经验,学习其他名校管理理念,教学理念、方法,做好学校特色建设,美化学校育人环境、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升教师整体素质、落实课堂到课程的转变,构建优质高效课堂、开展大课间活动。现就我校在内涵发展方面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虚心学习他人经验,取长补短

自昭通市教育局与上海方略教育有限公司签订《昭通市学校发展项目合作协议》以来,2013年9月22日上午孙校长在昭通市实验中学参加项目启动会,9月23日至25日,我校校长,教学副校长、德育副校长、教导主任参加了由昭通市教育局项目办组织的学习,11月8日 孙世权、黄卫、王嵘、苏德斌、刘少德、康耀等24名教师到昭通参加昌乐二中、杜郎口中学学校内涵教学模式培训。11月12日,孙世权、王嵘、刘少德参加县三小学校内涵发展专家第一次入校指导学习,11月15日,康耀等16名数学教师参加昭通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活动,11月22日,刘少德、康耀等22名教师参加昭通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活动。2013年11月25日 — 11月29日孙世权校长参加了武汉访学集中培训5天培训。2014年3月12日至14日,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

师在区一中参加了学校内涵发展培训会。现在,我校正按照《昭通市学校内涵发展项目第二次任务清单》3月份任务逐步进行工作。1.校长或教学副校长参加培训,明确本期任务。2.建立本校项目资源库,录制、搜集培训各类资料存档。3.撰写《学情调查报告》4.制定学期工作计划。5.编写项目简报(每月一期提前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准备工作,及时通知本校教师参加活动,校长全程参与,校长或副校长向全校教师报告本校学情调查报告。)6.宣布学校建模小组成员名单,组织学习《学校教学模式构建方案》撰写的基本程序。现在,已经进行到撰写《学情调查报告》环节。

二、提升内涵底蕴,引领学校发展

1、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切实促进学校教育内涵发展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孙世权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以学校行政人员,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各教研组长和各年级组长为组员的内涵发展领导小组,通过讨论、学习等方式,制定了我校2013---2015三年发展规划,结合我校实际撰写了学科课程实施方案,制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以领导关心、教师舒心、家长放心为根本出发点,以打造特色文化校园和课堂课程改革来引领学校的品牌发展。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教师管理制度,激活竞争机制,搭建教师展示舞台,提升教师业务水平,焕发教师的生命活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加强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为认真落实新一轮课改的精神,结合学校内涵发展的要求及高效课堂的创建,我校各所完小2013年10月中旬完成了每位教师主讲一节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2013年秋季学期于11月26日完成了一轮全镇校与校课堂教学交流活动。此次交流活动由中心校副校长王嵘和教导主任刘少德认真组织,带领中心校中青年教师“送课下村”。活动分为四个环节:

一、各校教师认真备课;

二、中心校教师上示范课和近三年新分教师课堂展示;

三、上课教师说课和所有听课教师议课;

四、王嵘副校长及刘少德主任针对各校教师的课堂教学作要求、指导,传达新课改的精神,讲述新的教学理念,介绍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

(2)、加强学习,提升执教水平

2013年11月27日下午放学后,乐红中心校全体教师在学校电脑室认真学习PPT的制作技术。2013年11月28日下午4点,乐红中心校党支部书记黄卫在五三班教室就如何使用电子白板对中心校全体教师做培训。

三、培养教师和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内涵发展注重的是人才的培养和恰当的管理,一所好的学校要有一个好的校长,要有一套和谐的领导班子,要有一批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培养一批批合格的、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人才。只有好的校长才能带动一所好的学校,只有好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批好的学生。我校孙校长事必亲躬、热心学习,倡导务实作风,坚持“教育与教学相结合,传统手段与新课堂理念相结合,思想教育与环境熏陶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积极整合资源,积极鼓励教师撰写论文,加强师生管理,引导。不断构建管理的新境界,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促进养成教育。进一步创新班会活动,开展内容丰富的班级文化建

设,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变化情况。从本学期开始,我校要求班主任为每个学生作安全教育,午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如:遵守交通秩序,上学放学结伴而行,不丢见拾,爱抚花草树木,学会吃,学会拉(大小便入坑),学会玩(不在绿化带玩、不在危险地方玩,不玩危险游戏),每日为家长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每日完成读一句名言警句、摘抄名人成长的故事,把这些事情当作自己的生活来做,使之日常化,持久化,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培养情操,铸造品格。

四、建设特色校园

我校坚持按国家课程设置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操场,主动积极参与体育、艺术活动,培养道德情操,增强体质健康。“我校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针对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实施方案,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我校的大课间活动分上午、下午二次活动,上午为第二节后20分钟,下午为第一节课前40分钟。现阶段上午课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团体操和自由活动两个部分,旨在全员参与,体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健康理念。下午大课间活动内容包括乒乓球、舞蹈、绘画、篮球、读背等活动。上下午两个大课间活动,既达到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又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学生艺术修养和全面素质。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学校内涵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有许多的问题和困惑.教师方面:

1、观念转变是个大难题。

多年的“传授法”教学观念要在很短时间内“脱胎换骨”,对于多数老师而言实属困难,对于各阶段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把握不到位。而新课改要求老师角色必须转变,变为“平等合作者中的首席”,“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等,一切都需要教师观念的更新能力要提高,因此师资质量成为关键。

2、知识结构较缺乏。

新教材中各科知识的整合,其他学科知识的增加,为教师的教学带来困难。因此,教师须加强自身学习,拓展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

3、探究能力差、探究意识薄弱。

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教师自身探究能力也有限,探究意识需加强。

4、计算机运用存在的问题。

新教材非常突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现在可以利用或获取现有的网上资源,制作课件所花的时间的较多,工作量较大,教师深感疲惫。

学生方面

1、习惯急待改变

在新课堂中,许多学生对接受式学习已经习惯了,想听到老师告诉他们哪些该记,哪些该背,想得到现成的结果;不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

2、自主、合作、探究意识不强

新教材有很多探究、实践活动、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显得很被动,合作时较自由,缺乏纪律约束,任务不能较好地完成。

3、部分作业无法完成新课程的作业不仅仅限于书面作业,更多的需要学生课外去搜集材料,而部分条件差的家庭不可能满足教材的要求。社会配套设施滞后,导致一些作业无法完成。

家长方面:

1、家长对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得观念根深蒂固,不能接受新的教学方式,认为教师们这样做不和常理。

2、留守儿童较多,家长不能更好地照顾孩子,也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

3、家长对教育还不够重视,部分家长只认为送到学校语文数学考得高分就可以了,对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道德品质等不够重视。

其他方面:

硬件设施太薄弱,条件太差,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回顾以往的工作,我校在内涵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社会的期望和领导的重托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勤奋求是、开拓创新,进一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办出学特色。

篇3: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2014

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以“激发潜能、成就卓越”为学校精神, 开展以“优质化、数字化、国际化、法制化”为特点的内涵建设, 实现“让每一个职教中心学生都成为受社会尊重的人”的美好愿景, 争创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环境雅致, 文化内涵丰厚, 携手全球数控业领衔企业DMG (德马吉) 公司, 打造优质实训基地;凭借“文化建设融通、课程设置融通、实训场域融通、校企评价融通”的“四融通”合作办学, 带来校企双赢;通过与市重点工程“联结”、与知名企业“联盟”、与社会经济发展“联动”的“三联”职教模式, 服务地方经济。

科研引领, 师资优秀, 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师生在连续两届全国技能大赛上摘得3金4银, 被教育局授予宁波市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别贡献奖;学校连续两届获宁波市中小学校德育成果一等奖, 被评为宁波市德育先进集体;《职校教师“三格”培养模式研究》获浙江省第三届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校被评为浙江省重视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宁波市“十五”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篇4: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2014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以帮助、指导学校自主发展为宗旨,根据学校自身发展规律、现有办学水平和学校发展目标,运用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学校发展现状和潜能进行价值分析与判断,指导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提高学校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校最终成为各具特色的办学主体。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强调诊断、改进和提高,具有自主发展性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质在于将学校视为一个发展中的办学主体,分析学校优劣,挖掘学校的潜力,选准学校最近发展区和生长点,为学校发展策略的选定提供信息和支持,逐步指导学校形成特色,使学校评价真正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展性学校评价重视学校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校自评,根据自身特点制订评价计划,注重评价的增值功能,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强调动态、连续和即时,具有针对性

学校发展性评价注重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评价,把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全面自评的基础上,借助于评价专家组的力量,科学、客观、公平、全面地把握学校现实发展状况,寻求和确定学校发展的最佳途径,制订学校发展的最佳措施,倡导建立“评价一反馈一改进一提高”的评价反馈机制。这样的评价、反馈机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三)强调基础指标和发展指南的统一,具有差异性

学校是有差异的,各个学校原有的基础不同,在发展过程所呈现的方式和速度也有所不同。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现了以校为本思想,既有每所学校都必须达到的基础性指标,又有体现学校不同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发展性指标,主张构建学校个体的发展评价体系。

(四)强调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具有合作性

学校发展性评价使学校从评价的客体变成了评价的主体。从评价指标看,由上级制定变成上级制订和学校自定相结合,且以学校自定为主;从评估过程看,主要以学校自定主评价体系为主,强调学校自评;从评估反馈看,不再仅仅是对学校成绩的描述,而是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寻找问题,评估的关注点在于问题导出与解决中来谋求发展;从评估的结果看,不再是简单的分级定等,而是突出质性分析,突出学校的规范发展、特色发展、自主发展。因此学校发展性评价融合了评价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形成了评价合力,推动了评价活动的高效开展和评价信息的有效利用,有利于评价目标的最高效达成,因此具有合作性。

二、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一)科学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第一步是制订三年发展规划。三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学校发展基础分析、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实现发展目标的措施等三方面,制订规划时需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1.学校发展基础

客观分析学校在管理、师资力量、教学与科研、历史文化积淀、生源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改进、提高与发展自己提供依据。

2.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纵向比较。肯定自己的成绩,找出发展的优势;通过横向比较,找出与国内一流名校之间存在的差距,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3.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学校的发展目标不会自动实现,它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加以保障,因此制订实施策略是重点。学校要具体列出在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和科研工作、特色目标创建、后勤服务等方面具体的操作的办法及相关的保障制度。

(二)合理制订学校年度工作目标

1.做好学年初发展性目标分解工作,强化责任制

以学校总目标和三年发展规划引领学校整体工作、部门重点工作、师生个体发展工作,把总目标按年度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化整为零的任务清晰、责任明确、主观能动的目标分解体系,努力创设“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目标引领格局。

2.做好学年中发展性目标检查落实工作,强化监督制度

目标制定和任务分解后,强化检查落实是推动发展性评价的关键,学校要把评价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强调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评价,保证过程监控,倡导“评价一反馈一改进一提高”的全过程动态评价机制。

3.做好学年末目标达成的评价反馈工作,强化反馈制度

学年末学校要对年初目标进行自评和反馈,即通过师生自评、各部门自评、学校自评使整个学校都围绕目标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并为下一年度工作打下基础。

(三)积极开展校本评价

通过校本评价,学校形成自评报告,为发展性教育督导奠定基础。校本评价分四个阶段。

1.评价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学校发展性评价组织,一般由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对象关系人组成,组织的建立主要考虑有利于评价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评价后的共同学习、坚持主动自愿参与的原则;二是要制订校本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和指标内容、选择评价方法和测量工具以及确定评价日程表。

2.收集分析阶段

该阶段是对评价对象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判断,是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基础。评价者必经围绕评价对象的发展水平开展真实、准确、丰富的资料收集活动,评价方法和形式要多样化,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作出全面、科学的发展分析。

3.反馈形成阶段

该阶段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让评价对象全面、准确了解自身的发展水平,看到自身发展程度,明确自己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二是给评价对象发展的建议,调动评价对象的发展积极性,让他们形成发展动机,产生发展愿望,付诸发展行动。

4.发展提高阶段

该阶段重点在通过评价对象的具体行动提升发展程度;通过反思改进具体工作,调整工作策略。当然,这一阶段还需评价者在资金、政策、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推动新一轮评价开展,使校本评价螺旋上升,达到发展的目的。

校本评价的过程可用以下框图概括。

三、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价应注意的地方

(一)要激发学校的内部发展潜力

首先,要改变原有的学校评价观。学校评价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有所帮助”,也就是发展性学校评价不是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或制裁学校,而是为学校或教职工提供必要帮助,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工作。

其次,要发挥校长的作用。校长对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态度及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评价的成败,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以对相关教育问题的认识程度会深深影响评价活动的开展与深化。

再次,必须争取教师的理解与参与。要让学校人员尤其是教师明白,学校发展性评价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任务,而是学校内所有人员的共同责任。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深度参与能够使他们很

容易地接受学校的任务,并为目标的达成尽心尽力;学校要确定一个评价团队,让评价对象及利益相关人共同参与,及时组织、引导和监控评价过程。

最后,要引导教职工进行反思。发展性学校评价之所以能推动评价对象的自我发展和提高,主要是发展性评价的反思功能。反思是学校和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自我分析的过程。及时反思的价值还在于通过反思开展一种超规范性评价,即对评价标准的评价,在评价中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从而保证学校发展拥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学校发展观。

(二)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可以为学校开展发展性评价指明方向,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

其次,要争取专业人员支持。在发展性评价开始初期,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督导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工作者可以帮助学校理性分析自身优势,在此过程中发现学校特色,帮助学校改进计划和行动策略,保证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顺利推进。

再次,要组织校际交流。在学校发展性评价开始初期,应组织学校领导走出去学习,听取先行地区工作经验,找准支点,防止走弯路;在推进过程中可以组织本地学校多进行交流,各学校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讨,沟通信息,以求共同发展,整体推进工作。

最后,要正确处理学校自评与教育督导的关系。学校自评是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对本校教育教学水平等作出评价,它是学校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进行教育督导的良好基础。教育督导应着力制订办学水平的标准和指导意见,并在宏观上加以监控,由“硬指标”评价向“软指标”评价转交,重在引导,做到“督”和“导”最佳结合。所以,在倡导学校自评同时,还要强调教育督导的导向作用,这有利于学校发挥自我评价功能,形成自评机制,以更好地改进学校工作。

(三)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首先,在学校自评与教育督导的关系上,要明确学校自评是主体,教育督导是主导,双方是双向合作的共赢关系。

其次,在评价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上,要总结过去经验,立足现在分析,注重未来规划。

再次,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关系上,要立足学校现状分析,注意两种比较的结合,不搞无条件的横向比较。

篇5:乐红镇中心学校内涵发展自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内涵发展,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施目标管理为主线,促进教育内涵的有效发展;以师生共同发展为核心,挖掘内涵发展的深度;以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实务,拓展内涵发展的广度;突出内涵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全面引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根据《 昭通市学校内涵发展鲁甸县项目学校考核评价方案》,接合我校实际,开展自评自查,总得分分,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情况(20分)

(一)机构建设(5分)

为把内涵发展工作落到实处,提出以享受教育理念促进适度教育,引导教职工做享受教育的引领者、实践者、传播者、受益者,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孙世权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以学校行政人员,教导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各教研组长和各年级组长为组员的内涵发展领导小组。总分5分,自评得分5分。

(二)项目建设常规管理(15分)

一是为深入落实《义务教育法》,贯彻昭通市教育局学校内涵发展精神,以关注每一位学生为着眼点,以合理配置资源、优化老师队伍、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展为重点,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有效性,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系列化、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内涵发展小组讨论、学习等方式,制定了我校2013---2015三年发展规划,结合我校实际撰写了学科课程实施方案,制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二是以管理促质量,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效益为工作原则,以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为突破口,制定了项目实施管理方案,明确了每一位教职工的任务和责任,实施岗位责任制。三是确保每个学期学校内涵的开展,开学初期制定实施计划,在学期结束时,组织全体老师开总结会,查找计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下步计划。四是按时上报学校内涵开展情况。学校开展内涵发展以来,组织教师参加昭通市小学数学活动,去县三小听方略专家讲座,校长去上海、武汉等地参加培训,校内进行公开课试讲,组织教师听课评课等,并拍摄照片资料存为本校资料,而且学校及时将听课专家进课等形成简讯、简报和阶段总结上报给县教育局办公室。总分15分,自评得分15分。

二、项目执行(50分)

(一)方案建设(25分)

1、国家课程校本化方案

2、课堂教学模式建设

社会在变革,时代在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较低,教学信息反馈弱,师生双向交流不足,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根据现行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根据李海林专家的教育思想,结合本地教师、家庭、家长、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邵聪萍督学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各教学小组的讨论制定了《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课堂教学模式——“讲授法与活动法相结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导入定标→→问题导学→→独学→目标达成↓→(对学群学)→(展示反馈)→(目标达成)→(教师讲解)→当堂训练→展示检测

总结 拓展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组织教师利用此模式进行示范公开课,在讲与听的过程中找出问题,完善模式。总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3、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教学模式的完善必须确保每一个环节,得有一个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中心校制定了从教学目标→→学习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课堂听课评课,完善课堂模式。总分10分,自评得分10分。

(二)课堂教学(15分)

1、课堂教学中体现国家课程校本化

2、学校课堂教学模式建设体现在师生教学活动中 根据学校的建立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努力完善教学模式的总体要求,严格要求各位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使用学校建立起的内涵发展下的教学模式,通过每周的公开课检验教学模式在课堂中的使用,为严防教师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学校不定时的开展推门听课,以此来推进内涵模式在课堂中的应用。总分5分,自评得分5分。

3、应用学校听课标准评价课堂教学

模式建立,能否适合当前学校教学,必须经过多次试验,在此基础上,学校每周组织公开课,让老师的讲与听结合起来,观察各位教师从制定教学目标,到教学目标是否符合课标要求,知识与技能及其可操作程度、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处理、课堂结构的安排、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学员活动与课堂气氛、是否基本实现双基目标,多数学生能否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员是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到教学的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与理论相结合,行成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此完善教学模式。总分5分,自评得分5分。

(三)德育建设(10分)

以创新深化学生养成教育,加强中队管理队伍的培训,提高队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开展富有内涵的德育活动,在体验教育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制定学校德育教育实施方案。加强少先队组织的基础建设,建立一支观念先进、方法科学、作风过硬的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并通过家长委员会、中队、大队辅育员建立学校、学生、家长三结合的德育信息网,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为指导,创建激励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工作模式,形成浓厚的“敬、净、静、竟”班能文化。活动的开展,是否按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进行,是否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些,都需要通过一个评价来体现,为此,学校制度《乐红镇中心校学生德育评价制度》形成一个有效的评价体系。

三、保障措施(15分)

确保学校内涵发展有序开展,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书记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王嵘副校长全面分管学校内涵发展建设,设办公室在教务处,由教导主任刘少德负责内涵发展的各种文档材料,并结合全镇校情,抽取骨干教学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撰写小组,结合内涵发展工作三年规划及我校实情,撰写了各年级语文、数学的课程实施方案,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开展,学校制度教师激励机制。

四、特色创新(15分)

(一)第二课堂建设(5)

开展课间活动,我校课间活动分上午、下午两次活动,上午为第二节后20分钟,下午为第一节课前40分钟。现阶段上午间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团体操、自由活动两部分,下午包括自由活动包和教师带领活动,教师带领活动有括乒乓球、篮球等活动及开展以为生为主体,进行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为每个学生作安全教育,午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1、观念转变是个大难题

多年的“讲授法”教学观念要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脱胎换骨”对多数教师而言实属困难,在开展内涵发展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各阶段应在这到的目标把握不到位。而新课改要求老师角色必须转变,由原来的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的教学模式,“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一些老师把握不住课堂,最后驾驭不住课堂,这些,都需要教师从观念的改变到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师资质量成为关键。

2、教师知识结构缺乏

新教材中各科知识的整合,其他学校知识的增加,为教师教学带来困难,而且,新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教师自身探究能力有,指导学生有困难。

3、学生学习的不适应

一是在以前的课堂中,许多学生对接授式的教学已经习惯,只想让老师告诉他们那些是该记、该背的就可以,而不善于自己的探究。二是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意识不强,新课程中有很多探究、实践活动,农村学校的学生在这些方面显得很被动,特别是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缺乏纪律约束,任务都不能较好的完成。

4、学生课后得不到有效的指导

一是新课程的作业不仅仅限于书本,更多的需要学生课外收集,很大部分家庭难满足要求。二是家长对于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难接受新的教学方式,特别是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有主的教学方式。三是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得不到家长指导或是家长文化程度有限,难以指导学生。

(二)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完善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教职员工工作考核、奖励制度,充分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酬,优绩优酬”的分配原则,形成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

二是 把握教学的本质——师生学习,促进教学相长。学习是人生的第一要务、工作的第一动力、提高素质的第一手段,要以教师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遵循学校办学规律,做到教学相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做到教研合一,促进质量全面发展。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做好成人教育,突出本真教育主题;做好成才教育。

篇6:2014年乐红镇中心学校

中心校:刘少德

对竹:

施初:

乐红村:康耀

关溜:

垮山:

龙家湾:宋云才

新林:

官寨:

阳纯忠 阳厚发舒荣贤 伍益发黄相勇 刘少林二〇一四年七月 乐红镇中心学校

2014年乐红镇中心学校1——5统测监考员安排 中心校:刘少德19人

陆川(五语)马勋波(回 四数))阮江星(回 五语)马关卫(回 一数)马永竹(回二数)保家(回 一语)李才权(回 四数)马关仙(回 二数 五数)王蕊(回 三语)王永春(五数)曾丹(二语)曾思艳(一语)何祥丽(五数)邓先军(二数)徐琴芬(三语)张静(三数)高章燕(五语)张秋芬(五数)黄心怡(四语)官寨:刘少林7人

臧庆珍(二语)王丽(四语)刘奎(三数)毛光磊(三语)宁静会(五数)曾方忠(四数)

对竹:阳纯忠 7人

王清富(四语)范春梅(二语)罗中云(三语)杨杰(三数)邵聪美(一语)王娟(二语)

施初:阳厚发7人

黄相权(三数)赵发亮(五语)田辉(三语)杨厚金(五语)伍益飞(四数)王万勇(二语)

乐红村:康耀7人

杨胜标(四语)熊晓君(五语)陈德美(二数)蒋德平(四数)杨金荣(五语)陈富亮(二语)

关溜:舒荣贤 5人

李进(三数)赵刚(一数)白友琼(二语)李忠勇(四语)

垮山:伍益发7人

沈勇李斌(一语)张杰梅(四语)何大兴(五数)杨开勤(二语)王坤(五语)

龙家湾:宋云才7人

刘彦(二数)张忠胜(四数)张广友(五语)

张怀清(二语)吴浩东(四语)陈顺明(一语)

新林:黄相勇 7人

晏学能(二数)晏和顺(五语)吴仕权(四数)毛子莲(四数)张骞(三语)柯昌敏(二语)

乐红镇中心学校

篇7: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2014

为深入贯彻落实《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深化2017年教育系统“国家宪法日”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我校按照昭通市教育体育局关于《组织开展全县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学宪法讲宪法”这一活动主题,深入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让广大师生都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使法治精神深入人心。现将我校开展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为了切实开展好这次宣传教育活动,成立了学宪法活动工作小组。校领导高度重视“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在12月4日至10日,就认真组织全校教师对《宪法》、《新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为国家宪法日活动的到来做好了知识积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及时制定了宣传活动方案,对“12.4”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做了精心组织、全面安排。

二、认真落实,营造氛围

弘扬法治精神,知法、守法、护法是每个公民的崇高义务。我校历来重视对师生法制精神地培养,此次“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是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更为浓厚的法律氛围,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促进了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普法育人工作地顺利开展。

具体活动内容有:

1、加强教职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职工的法律意识。

(1)、利用全体教职工会议时间,组织广大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论述。

(2)、组织教职工学习《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提高广大教职工法律意识。

2、利用各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1)、利用国旗下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主题为“学宪法讲宪法”的法制宣传动员,对全校师生再一次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拉开整个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序幕。

(2)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标语等形式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

(3)要求各班主任开一次班会,主题为《学宪法讲宪法》,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

(4)出刊一期主题为“学宪法讲宪法”的宣传板报。

(5)利用红领巾广播介绍国家宪法日,宣传学习宪法的意义,努力营造尊宪法、学宪法、讲宪法的良好氛围。

(6)、印发法制宣传教育材料,各班组织学习,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自救自护的能力。

(7)、利用学校、家庭、社区资源及网络等媒体,创新法制宣传教育的方法和形式,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8)、上一节宪法教育课,围绕宪法学习日主题,用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向学生进行一次国家宪法教育,开展一次宪法知识讲解。

(9)、利用校信通、家校通等通讯手段向家长宣传国家宪法日有关内容。总之,我校对“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始终能够做到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措施到位,并能常抓不懈,使法制教育工作真正成为我校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今后,我们仍将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的文件精神,积极主动地做好全校师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为维护学校和谐稳定,为促进学生地健康成长,继续做出我们最大地努力,进一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

乐红镇中心学校

篇8:鲁甸县乐红镇中心学校学校内涵发展201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中把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作为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南开区中心小学作为一所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校, 如何定位?

■我校注重在传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创新, 汇聚力量, 寻根铸魂, 致力于以文化的方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初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独具学校特色的文化体系, 为不断促进学校的持续、优质、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深入调研, 专家论证, 我们举全校之力, 最终达成办学共识, 确立了“为师生的自主发展导航”这一办学理念。我们认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是教师, 其功能是积极、主导、发展;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 其功能是育德、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习惯、达到持续发展。只有做到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亲密合作, 协调互动, 才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同时, 我校注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使教育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生命体与学生生命体交相辉映、和谐发展的过程。

2009年11月, 我校高水平通过了天津市现代化学校标准验收, 学校的办学理念也基本确立, 我们提炼出学校的核心精神是“同心竞进, 笃实致远”, 这预示着我校师生同心同德, 与时俱进, 踏实笃行的进取之心和奋斗激情。同时, 我们还重新设计了校徽、校歌, 修订了“三风一训”的内容, 最终确立了“自主天地宽, 良习成自然”的校风、“学思蕴乐, 习智共长”的学风、“博雅立范, 乐教启慧”的教风、“养正美言行, 善学益才智”的校训和“培养明礼成习、主动发展的阳光少年”的培养目标。

近年来, 学校的文化氛围愈加浓厚, 新的校徽、校歌、“三风一训”内容已经深入人心, 全校上下初步形成了和谐、奋进、笃实的良好环境。

□只有高素质教师, 才能发展高质量的教育。而高素质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高尚的品德还需要具有很高的专业素质, 对此, 您是如何看的?

■我们认为在新的时期, 加强师德建设, 就要提升教师的道德水平, 为此, 我们向全校教师提出“做有道德的教师”口号并以此作为师德建设的主题。

一是让教师在场。教师是师德教育的主体, 只有让教师主动参与到师德活动中才会产生教育效果。我校提出“做一名有道德的教师”的口号并由大家进行讨论, 引导教师从主体的立场上去解读师德内涵, 在大家的交流与思想碰撞中达成共识。

二是让教师感动。教师是一项感动人的事业, 良好的师德教育, 应该让教师学会感动。自2008年以来, 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我身边的好教师 (好党员) ”征文和演讲活动。老师们把从日常生活、教育教学中捕捉到的一个个精彩细节和典型事例记录下来, 宣扬身边教师、党员同志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一句句如沐春风的话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使大家感受到彼此间的温暖与力量。

三是让教师成功。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精湛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获得幸福的基本前提。我校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重点, 把对教师的管理聚焦到学习上来, 引领教师加强学习、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让学习日益成为每个党员干部、教师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把学习当作增长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终身追求。在学习的基础上, 学校帮助每位教师制定个人成长档案, 针对教师的不同年龄和水平, 我们实施了“青蓝工程”, 对教师进行“三级”培养, 即, 新教师“入格”培养, 青年教师“升格”培养, 骨干教师“风格”培养, 同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铺设三环道路:“外环”, 即教学基本功;“中环”, 即教学策略;“内环”, 即教学思想。与此同时, 学校积极为每位教师搭设实践与展示的舞台, 让每位教师通过教研活动、“同课异构”、“一课二上三讨论”等活动锻炼自己, 展示自己, 加速专业成长。

□您认为好的管理应该是怎样的?

■几年的管理工作让我们悟到:“死的制度加上灵活的执行, 才是制度管理的最高境界。”为此, 我们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机结合, 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如考勤制度、教师办公守则、礼仪守则、接待家长守则等, 为教师的各项行为树立正确的导向。人性化的管理制度迫使我们经常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设身处地地了解教师们的需要、苦衷和感受, “制度无情, 管理有情”, 让教师心中充满制度管理带来的阳光, 只有使教师们心情舒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学校的整体工作才能做好。

实践证明, “三分管理七分情”。尊重教师, 需要我们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化、激励, 通过我们用情感与智慧作用于教师, 营造出富有浓郁的人情味和有利于保持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外在环境, 激发教师的潜能和内在动力, 让教师享受成功带来的欢乐。

□那么, 在操作层面如何体现这种管理?

■一是民主管理, 教师参政议政。管理工作中我们坚持走群众路线, 坚持会议议事规则, 坚持重大事务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 形成了分工明确、协调有力、团结共事、纪律严明的领导集体和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每学期都召开以教代会为核心的不同层面的会议, 向教师汇报学校工作并听取代表提案, 有力地调动了干部教师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使大家的主人翁责任感大大增强。

二是尊重教师, 开展谈心活动。学校领导的信任和尊重可以转化为教师的精神支柱, 这种精神上的激励, 往往比物质奖励更为重要。工作中, 我们尊重教师的人格、隐私和选择, 领导班子约定不在公开场合批评教师, 即使有过错、有不足, 我们也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和他谈心、交流, 指出错误, 给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机会和条件, 让有错误的人在得到尊重的同时, 也乐意接受学校的教育。我们提倡“当面论短, 背后论长”。

三是精心呵护, 关注教师生活。学校向教师提出要求的同时, 也想方设法关注教师的生活。近年来, 学校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 为每个年级组购买了微波炉, 安装了热水器, 为每位教师购置了个性化办公桌椅, 为保障课堂教学有效, 学校分学期为各教室安排了多媒体设备, 不断改善师生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让教师在和谐的环境中踏实工作。

□请您谈谈学校的德育特色。

■我校以养成教育为基石, 将德育渗入学生学习与生活, 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 注重探索德育模式, 努力践行培养目标。我们注重主体性的德育模式, 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中心, 提倡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在学生常规德育管理产生实效的基础上, 让学生参与制度制定, 参与管理过程, 参与评定结果, 使他们增强了责任心和使命感, 提高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第二, 以科研为先导, 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我校以科研为先导努力做到工作科研化, 科研工作化。我们结合培养目标, 找准问题, 由课题负责人制定实施方案, 坚持开科研例会, 与实践教师及时沟通交流。我们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市、区级科研课题,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及区级科研先进单位。通过科研, 我们树立了新的理念, 推进了学校的德育工作。

第三, 在规范中实现德育目标。良好习惯的养成, 始于一点一滴, 成于日积月累。学校始终将养成教育内化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之中。多年来, “行为训练课”和“照镜子”活动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为学生创设自育环境, 构建学生自育网络, 让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在行为训练课中我们始终坚持贵在明理、倾注情感、重在训练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思想实际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 给予正确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活动自己评价, 自己分析、选择, 达到自我教育目的。我校学生每人拥有一个行为训练笔记本。每周班主任根据德育校本教材并结合班内实际, 确立训练主题, 以“提示语”的方式每周一记在“行训本”上, 每日督促学生自觉对照“提示语”反思自己落实的情况。这样避免了学生一味地被动受训, 形成自觉参与训练的意识和习惯, 激发了学生内驱力。通过“照镜子”活动, 助推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生对“照镜子”活动的形式乐于接受, 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自我纠正、自我教育的方法, 能够正确看到自己的不足, 自我激励、自我教育。

第四, 以活动为载体,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活动是学生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文体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受教育, 在展示中实现自我价值, 从而快乐、主动地发展。我们充分利用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等学生品德实践场所, 通过德育实践活动引领学生体验道德情感。我们不断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教育实践环境, 让学生们体验未来职业、采摘、手工制作、武术的魅力, 让他们在进行各种实践、娱乐、体验的同时感悟生活。

□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学校教学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对此, 您如何理解?学校制定了怎样的教学思路?

■在当前关注人的发展、更关注生命质量和幸福人生的教学改革过程中,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践上, 无论是基于历史的责任还是现实的使命, 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理性的反思及有效的实践都显得尤为迫切且意义深远。基于此, 我校制订了总体教学思路:依据“教为学服务, 教以学为依据, 教是为了将来不教”的教学准则, 围绕“资源共享, 教研共进, 因学定教, 自主高效”的教学理念, 深入研究探索“以学论教, 学会学习, 自主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模式, 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实现“授受知识, 启迪智慧, 润泽生命”的教学目标。

□在实践层面, 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一是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深入研究“以学论教, 学会学习, 自主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模式, 提出了“复习旧知, 做好铺垫→检查预习, 引出新知→自主学习, 探究新知→反馈延伸, 运用新知”的“四环节”课堂教学结构。

二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我校在低年级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复习习惯和作业习惯;中年级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预习习惯, 为高年级打好基础;高年级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会质疑、会总结、会复习的好习惯。

三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交流、启发, 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 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鼓励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用赏识的心态促使学生健康发展, 为学生成长创设一个理想的心理环境, 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

□当前, 对“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促进教师发展”, 大家说的很多, 可是往往实行起来很难, 在这方面, 贵校有哪些好的做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 才有好的教育。”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促进教师发展迫在眉睫。为此, 我们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加大学习反思的力度。我校校本研修的定位是“人本、校本”的发展, 注重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学习。学习的理念是:以问题为中心, 以行动为根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充分发挥名师、教学骨干、教研组长及学科带头人的示范作用。同时, 构建学习型网络, 做到“五个坚持”, 即, 坚持结合课程改革过程学习, 坚持结合热点话题学习, 坚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案例学习, 坚持结合出现的问题学习, 坚持同事间相互交流学习, 坚持反思。在反思中坚持做到“四个‘二三’”, 即每周选择二三节课, 每课花二三分钟, 细致总结二三方面, 坚持二三年。

二是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 如进行教学叙事大赛、教学观摩与研讨等。我校还多次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展示活动, 并聘请市、区教研员以及特级教师等进行现场评课, 参与互动, 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

上一篇:针炙室消毒隔离制度下一篇:特种加工技术包括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