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新风

2024-04-10

树新风(共10篇)

篇1:树新风

“学雷锋、树新风、讲品德、见行动”教育活动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少先队员们,大家好!我是李炯、内乡三小少先大队辅导员

我发言的题目是《学雷锋做新时代的践行者》

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以来,整个社会风气正在从浮躁回归平淡,从崇洋回归传统,从利益至上回归奉献光荣。从中央电视台汉语大赛节目到 河南电视台的汉字听写,从重新解读三字经到感恩智慧的弟子规,处处是传统文化的踪迹,时时有奉献精神在闪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县关工委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讲品德、见行动”活动,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对雷锋精神的生动实践,是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现实体现。

开展 “学雷锋、树新风、讲品德、见行动”活动对于提高广大少先队员道德品质、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创造良好的社会风范、引导全体同学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雷锋、树新风、讲品德、见行动”开展以来,我校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方案紧抓落实,迅速在全校掀起了学雷锋,争先进,抗红旗的热潮。我作为一名辅导员,通过少先大队会、教学工作、家校联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自活动开展以来,同学们有了很大的变化。低年级小同学不小心摔倒了,高年级同学急忙搀扶起来;一名同学病了,全班同学虚寒嘘寒问暖;一名同学有困难,全校同学全力援助。这些情景无不时时刻刻感染着我们大家。

虽然前期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深化“学雷锋、树新风、讲品德、见行动” 活动。

一是着力把主题教育融入到理论学习中,通过行动来体现。

每位教师按照集中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系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的理论知识,深入挖掘教育理论的深刻内涵,记录专门的学习笔记,保证次数和学习质量,定期上交学习心得。在学生中全面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交流。为主题教育向纵深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其次,通过学习活动的开展,明确在学雷锋活动中要把握正确的方向,把雷锋精神贯穿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雷锋精神真正地落到了实处。

二是着力把主题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体现。

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教学主渠道作用和学科德育渗透作用,语文学科教学通过阅读与写作,进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了认真书写、乐于思考、乐于交流、乐于表达、乐于参与、乐于合作、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内的良好习惯和良好个性品质,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三是着力把主题教育融入到“理想点亮人生”教育活动中,通过系列活动体现。

一直以来,我校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教育形式常抓不懈。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开展主题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一种热潮。切实开展好“中华魂”主题读书、“青春总动员、我看家乡新变化”有奖征文等项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四是着力把主题教育融入到感恩教育活动中,通过教育活动体现。

为了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校特定三月份为感恩教育活动月,制定感恩教育活动方案,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积极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争做孝敬父母的好儿女”感恩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逐渐学会独立生活,在学校遵守课堂秩序,为老师减轻工作负担,关心集体,热爱同学,知晓“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注重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意识的培养,感恩自然赐予我们的一切,爱护公物,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精心培育学校感恩文化,让学生真正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学、感恩社会、感恩自然,五是着力把主题教育融入到关爱弱势群体中,通过献爱心、将奉献来体现。

在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我校一直关注潜能学生的成长问题。认真安排各部门进行摸底调查,并建立学生档案,及时组织班主任、课任教师教师以及家长研究这些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集思广益,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教方案,明确职责,通过“一帮一”结对子、“小手拉大手”等活动指定专人帮教,用爱去感染和鼓舞这些学生,让他们在不断的激励与帮教下,把学习成绩提上来。这项活动我们将持续做下去。

雷锋精神永存我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实际行动落实县关工委、县教体局的部署,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将继续学习雷锋精神,践行雷锋精神,传承雷锋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以雷锋精神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自己言行传播雷锋精神,感染每一位少先队员,让这些孩子成为一个个小雷锋。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下面我提议,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宣誓:

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做有爱心的人!做有孝心的人!做为人民服务的人!做像雷锋一样的人!让雷锋精神传承发扬!让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谢谢大家

2014年2月28日

篇2:树新风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四(xx)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树文明新风,创和谐校园。

我们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五千年文明史造就了中华儿女许多优秀的品质,这也成为了我们今天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行既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老师要教育学生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呢,应该首先学会做人,学做文明的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明礼诚信,尚学知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无不遗憾地发现,一些同学还存在着种种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有的同学把说脏话当作耍酷;有的同学把乱扔垃圾当作潇洒;甚至有的同学遇到师长视而不见种种不文明行为,不仅损害了双峰学子的形象,还影响了学校的声誉。前不久,我曾看到学校的外教老师在操场上捡拾垃圾。我想,我们在对他的行为表达敬意的同时,作为儒励学子,难道我们不应该比外教做得更好一些吗?

其实,想要成为一名讲文明,树新风的时代少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明时刻提醒我们周围还有别人的存在,我们的行为会相互影响。文明是在路上遇到长辈时有礼貌的问好;文明是不小心撞到别人时的一声对不起;文明是向老弱病残伸出一双帮助的手;文明是自觉地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 只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您将会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人。

文明,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能获得精神上的

愉悦,心灵上的满足。我们的言行举止只有时时处处体现现代文明的要求,百年双峰才能不辱儒行励志、崇文尚德的美名。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让文明礼仪之花;开满校园的每个角落,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名校而不懈努力吧!

篇3:树新风

关键词:改革,平等,教育,创新,尊严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 “平等思想”在现行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并为实践改革者所极力倡导。在教学过程中, “平等”既要在教师脑中根深蒂固、落实贯彻进行教书育人, 也要在学生心中发芽滋长、开花结果来认识并改造世界。

当然, 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平等, 对于学生来说, 出生家境的迥异、遗传智商的差别似乎都预示着“人生而不平等”, 但是, 这不是我们所能追求的“平等”。“平等”在现代汉语里包含两层含义, 既包括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享有相等的待遇, 也泛指社会各界地位平等。对于任何一个个体而言, 其内在的人格尊严绝无贵贱之分, 而每个人在成长成功的道路上, 机遇人人均等。“人生而平等”!

一、立足现实, 深入分析

然而, 在现实的教育中, 有些老教师往往对此铭记在心却又不屑一顾, 年轻教师对此虚心接受却又无从下手。“平等”仍停留在理论高度, 这是中国特定文化历史的土壤残留, 也是中国教育摸索改革的正常现象。

首先, 从中国历史文化上分析。平等是老子口中的“不尚贤,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物, 使民不盗”。平等是孔子口中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 和无寡, 安无倾”。儒道两家在很多思想上格格不入, 而在平等的诠释上, 道家主张的消极出世的平等和儒家从“有国有家者”利益出发的平等却如出一辙。平等在中国古代主流思想中只不过是“削其骨、弱其志”的手段而已, 这显然与西方崇尚自我的平等截然相反, 而我们所倡导的平等, 正是西方意义上的平等。所以, 现代意义上的“平等”在中国古代只能找到模糊且扭曲的影子, 而这种文化显然有碍于“平等”思想在近现代中国扎根。

其次, 从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上分析。传统意义上对“师道尊严”的理解更多的是着眼于教师的绝对权威, 教育成果也更多地取决于教师单方面的“传道授业解惑”。这是封建社会等级专制下的教育, 更是对“尊师重教”错误理解下的教育。师生关系的不对称以及过分地“尊师”并在这种“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理念指导下直接导致超越与创新思想的埋没。教师的权威越绝对, 教学中离“平等”也就越疏远,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 平等缺乏其赖以生长的土壤。

再次, 从近现代向西方学习的成果上分析。自“五四运动”之后, 西方的先进理念逐渐传入, 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学习西方的先进理念以求“西为中用”, 从此“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追求, 遗憾的是“平等”思想却被忽略。西方的平等早就以宗教的形式融入其人民的血液, 而中国从刚一开始就没被重视。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现代的教育才真正开始, 尽管此时“平等”的思想空前强大, 但在教育之路上却走得异常艰难。传统的教育是建立在应试之上的教育, 这种模式类似于古代科举考试的包装版, 因而课堂上强调的是教师的“地位”。并且, 这时的教育理念过分单一地强调奥苏贝尔“接受学习”理论, 而在教学中又被“一言堂”、“满堂灌”的方式错误理解、扭曲实践。

最后, 从应试教育的成果上分析。不容否认, 应试教育对中国现代教育发展也做出过杰出的贡献, 而奥苏贝尔有意义的学习也是一种高效的教育理念。并且从中国传统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上来看, 这种建立在不平等的师生关系之上的教育既出成绩又出“精英”, 这是应试教育的“成功经验”。在“占有知识”主导一切的社会认知中, 学生也只能“你教我学, 你教多少我学多少”。并且, 这种教育过于追求学生的眼前利益, 甚至于很多教师的教学纯粹是出于一己私欲, 只想为自己贴金加码, 致使学生成了被“机械操作”的牺牲品, 长此以往, 将很不利于学生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与时俱进, “合理”平等

几千年来, 教育历来被看做“国之根本”, “师道尊严”也一直深入民心。但是“师道”需建立在平等之上, 平等教学也有“尊严”。“平等”是中国教育改革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的前提,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一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改革目标下, 平等必须带入课堂, 深入师生血液骨髓。

“平等”是教师教学的有力手段, 是学生武装大脑的强大工具, 在教与学两端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巨大作用, 为此, 教师和学生都应充分认识到平等的积极意义并在实践教学中合理运用以求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1. 教师手中的平等, 让学生从幕后走向台前。

所谓“教学”, 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一种活动, 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是教学双方统一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育一直倡导教师的主体地位, 而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的作用。这种教育显然有悖于学生的认知规律且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现代教学改革正是立足于学生的“主体”而展开, 因而如何让学生从幕后走向台前是教师教学的转变方向, “平等”正是实现这种转变的关键。

只有师生平等, 才能打破学生思想上“教师至上、教材至上”的禁锢, 才能充分激活学生内心追求真理、勇于超越的热情。为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用一视同仁的思想代替高姿态, 还“主体”于学生;要转变以知识为本位的落后教学观念, 实现以人为本;要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场合, 而是学生追求真理的地方,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当平等的思想贯穿于课堂内外, 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探究知识, 教学才会目标一致、你情我愿。教师“权威”的退步将带来学生信心与激情的奋进, 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真正体现。

2. 学生心中的平等, 让自己从模仿走向创新。

“平等”之于学生, 不仅在于生活中与老师互尊互爱, 与同学和平往来, 更在于思想上的从束缚禁锢走向挣脱解放, 意识上的从被动附属走向平等自主, 行为上的从亦步亦趋走向自主创新。只有在平等的教育思想下, 学生才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有在平等的思想下, 学生才能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平等”让每个学生都充分认识到平等自我的存在, 不再过分地依附于教师和教材, 让每个学生人格特点得到充分解放。这种在平等主义下的学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模子下的刻板, 而是人格解放下的争奇斗艳后的绚烂。

中国人习惯用“高山仰止”来形容对一个人的膜拜, 对于经典权威从来也都是“述而不作”,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早就已经被看做“至圣”供历朝历代去顶礼膜拜, 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更多的是模仿而非超越。如果学生能够树立平等意识, 敢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俯视大地、瞻仰苍穹, 至少在思想上、勇气上与牛顿、爱因斯坦并肩平等站立, 才有可能实现超越。如果学生能用“平等”来武装大脑, 摒弃教条主义的指导, 善于吸取前人的成功经验, 充分相信自己的力量, 这样就有可能实现超越。有“平等”才有创新与超越, 会创新的民族才有灵魂, 会超越的民族才有希望。

结束语

篇4:联创共建 树农村文明新风

科学统筹城乡联动

在联创共建中,我们把物质支持、智力支持和新风传播有机结合在同一载体中,把农村自身力量和城市带动、工业反哺以及社会奉献力量统一在同一活动中,把解决农民的实际生活问题、农村的社会事业和基础建设统筹在同一时段中,满足了农村发展的需要,拓宽了农村文明建设的思路。

联创共建顺应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经过多年的文明创建实践,启东市农村社会风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总体来说是好的,但对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对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目标,还存在一些差距。比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农村两个文明程度还相对落后等。为此,市委常委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并以市委名义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奉献农民,带动农村"TY人联创共建新农村主题活动的意见》,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各方面力量,通过联创共建,集中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走出了文明建设与惠农实事相互融合、同步推进的新路子。

联创共建搭建了社会力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平台。我市以联创共建为平台,重点引导四个方面社会力量,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一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榜样力量。结合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市、镇、村“三级联动”为模式,每个党组织结对一个村,每个科室结对一个村民组,市镇每个党员干部结对一个困难户或种养殖户。2005年,全市共为结对帮扶对象落实致富项目1582个,引进各类企业276个。二是文明单位的龙头力量。以“五帮五倡”活动为载体,组织全市449家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深入农村,进入农户,指导和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新风传播活动。三是工商企业的中坚力量。动员全市各类企业与农村学校结对,捐助资金2372万元用于改造乡村学校危房,捐助资金5500万元帮助实施农村教育现代化工程。四是社会各界的奉献力量。号召青年志愿者和其他社会有识之士,积极参与“千人牵手帮扶工程”,为农村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

放大优势典型带动

在联创共建中,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挥长期以来文明创建所积累的资源优势、经验优势和示范优势,以文明单位为引领,带动社会各方面力量,致力于团队建设和项目制推进方式的创新,带来了文明创建的“雪球效应”。

科学组建联创共建的工作团队。市一级建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的联创共建领导小组,四套班子有关领导担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根据全市449个各级文明单位的实际情况、地区分布,合理重组成48个组,集中力量与全市48个小康示范村和先行村进行结对共建。每组设组长和副组长各一名,小组的各项活动由组长组织开展。通过这些措施,夯实联创共建的组织基础。

全面实施联创共建活动项目推进制。各共建组围绕文明村的标准,与村共同协商确定共建项目,排出进度表,并采取成员单位主动认领和小组分派相结合的方式将项目分解到位,把共建的目标任务落实到了具体的活动项目上。

文明单位率先垂范带来“雪球效应”。在文明单位共建活动的影响下,一大批本地私营业主以及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加入到联创共建的活动中来。如在“农民活动中心”建设中,惠萍镇河湾村7个企业,5名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共捐献资金24.3万多元。

贴近实际注重实效

在联创共建中,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解决突出问题人手,既重惠农实事,更重新风传播;既重物质的支持,更重工作的指导,以“32帮五倡”为载体,真正把联创共建工作做到了农民的心坎上。“五帮五倡”的具体内容是:

帮富民强村,倡勤劳致富的风尚。帮扶单位须为结对村提供科技知识、致富信息、适用技术等方面的宣讲和培训;组建村合作经济组织至少一个,扶持致富示范户5个,培养农民经纪人5个,帮助村实现劳动力转移不少于50人,引进或兴办1个100万元以上的项目,或建好1个100亩以上的连片农业示范区,或建立1个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特色鲜明的种养殖示范基地。

帮清洁家园,倡保护生态的风尚。帮扶单位须帮助结对村开展村庄、道路、沟河、庭院的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完善村规民约,教育农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建立“农户收集,集中处理”的农村垃圾日产日清管理机制,组织好卫生清洁户评比等。

帮文化建设,倡科学健康的风尚。帮扶单位须帮助结对村建设不少于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必要的活动设施和报刊书籍;培育农民学员,建立民间文体队伍,并开展经常性的文体活动;组织好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的联创共建文艺演出活动。

帮弘扬新风,倡尊老爱幼的风尚。帮扶单位须指导结对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建立道德评议会并开展好评议活动;组织好赡养老人协议书签订活动和“不迷信、不参赌”村民签名活动;开展辍学学生检查活动,帮助他们重返校园,确保无辍学现象。

帮办好实事,倡互帮互助的风尚。帮扶单位须帮助村学校和老党员改造危房,结对帮扶一批困难农户,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在路桥、水电、绿化、亮化、净化等方面,为村多办实事。

以点带面有序推进

在联创共建中,我们从培育示范点人手,创造经验,辐射全市,同时注重点面结合,以创建“文明新风杯”为载体,在全市各乡镇开展夺杯竞赛活动,形成了市、镇、村、活动组整体联动的局面。

示范点成为全市小康村建设的旗帜。首先结对培育48个重点村,确保48个村走在全市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成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典型。

“文明新风杯”夺杯竞赛成为联创共建的助推器。在着力培育示范村的同时,各镇和职能部门的文明创建也同步推进。在乡镇一级,重点开展“文明新风杯”创建竞赛活动。要求各镇在抓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同时,大力加强现代农民的文化科技培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从整治环境、破除迷信、丧事简办、敬老养老、丰富文化活动等具体问题入手,改变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弘扬先进注重激励

在联创共建中,我们十分注重内在动力的激发,把“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寓于生动的活动中,弘扬时代精神,传播道德新风,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褒奖先进,让奉献者倍感光荣。采取多种方式,在全社会营造“以奉献支持新农村建设为荣”的浓厚氛围。一是重视舆论褒扬。通过新闻媒体,反复宣传弘扬联创共建中涌现的典型。二是重视情感回馈。受援的各村、各单位和个人给援助者及时通报援助项目进展情况,并利用专场文艺晚会、集中颁奖等形式,将鲜花和荣誉送给联创共建的“楷模”。三是重视公德命名。根据贡献的大小,以单位或个人的名字命名援建项目。四是重视政府表彰。组织“联创共建先进典型”评比,并由市委市政府出面隆重表彰。

加强评议,让参与者增强责任意识。对参与联创共建新农村工作的文明单位表现情况进行评议,并作为是否继续保持荣誉的依据;将各镇、村联创共建工作实绩作为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新风杯”评比的重要内容。这大大增强了各地、各部门参与联创共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篇5:树文明树新风倡议书

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革除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市文明委评选了淮南市“十大文明行为”和“十大陋习”,树文明新风倡议书。为“除陋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现向广大市民发出如下倡议:

一、讲究文明礼貌。自觉遵循公共行为准则,用文明的语言和举止表示对他人的尊重;注重个人形象,讲究必要礼节;做到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

二、遵守公共秩序。树立法制意识,自觉学法、守法、用法;遵守市民文明公约、乡规民约、厂规校纪和有关制度;遵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

三、爱护公共财物。自觉爱护公物,做到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惜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爱护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爱护花草树木、草坪绿地。

四、做到助人为乐。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多为他人着想;关心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在他人遇到困难时,真诚关心,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篇6:树正气树新风心得体会

新春伊始,按照全市的统一安排的树正气、强责任活动的安排,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不辜负组织的关心,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地落实,以实际行动自觉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落实。通过学习,更使我深爱启发,深受教育,深感自己学习之不足、认识之肤浅。下面,根据安排,谨汇报个人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认真学习讲话精神,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五个大力”就是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思想纯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作风纯洁,大力保持党员、干部清正廉洁,大力加强监督和严明纪律。这是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认真领会和执行的,只有做到这些党的纯洁性和个人的党性才能够更加的坚定。

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好转,是我们党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重要保证。中央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公用权、廉洁从政;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既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进一步实现领导干部作风好转的鲜明标志。各级党委要切实负起责任,把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作为党风建设的重点来抓,列入党的建设的重要议事日程。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

作风状况的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这些年来加强党内监督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拓宽监督渠道,促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篇7:树新风

黄凌初中“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总结

按照县委、县政府、教育局的统一部署,我校严格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本校,创造性地开展“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现把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加强领导

我校开展“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全体领导及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落实措施,强化分工,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2、精心组织,宣传到位

按照年初既定的《黄凌初中“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活动方案》的方案和计划,通过广播、主题班会课、板报、学校网站、宣传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巧妙结合,把“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宣传融入其中,有效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活动开展情况

①根据本次活动实施方案的具体要求,使本次活动有章可循。学校“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方案的要求,定期对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开展“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研究,不断提高活动的成效。②专程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传达“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方案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坚定教师信念,革除不良习气,转变不良作风。

同时,有针对性地利用晨会、主题班会课、家访等开式,充分向师生、群众宣传“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重要性,定期出版板报、开展知识讲座;要求每位师生写好一份心得体会。

三、取得的成效

①我校通过开展此次“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强化了党性修养,大在提高了我校教师队伍的精神面貌,增加了责任感,净化了各种不正之风,提高了素质,坚定了信念,形成了风正、气浓的良好局面。

②通过此次活动,建立了家校联系的良好渠道,让群众对我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促使学生淡化了宗族观念,陶冶了学生情操,提高了学生文明礼貌自觉性和遵纪守法的意识,加强学生团结、尊敬师长、热爱集体的观念。

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开展的“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有了质的提高,教师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得到了转变,切实使活动成为促进我校教育事业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也存在有部分问题和不足,我们将在以后的活动中加以改进,有 力地推进我校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篇8:以德立教 树教师新风新貌

作为享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美称的教师, 我们到底做到了多少, 还有什么没有做到?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 加强师德修养,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是重中之重。因此, 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 就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 努力加强师德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学生,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以德立教。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我们把健康信托给医学家, 那么我们就要把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 把子女的灵魂, 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为了给学生以道德上的影响, 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 自己没有的东西是不能传播给别人的”。 自古以来, 我国教师的人格精神就受到重视, 并成为衡量教师的重要评价标准。“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反映的正是教师的人格力量所能具有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与道德是不能分割的, 高尚的、健全的人格无不以教师的道德素养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 甚至可以认为, 教师的各种精神正是通过自身的道德力量展现出来的, 教师往往也被视为道德的化身。

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机会。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 所以在一个班级中出现几个“差生”不足为奇。对于差生, 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可以试着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同个别学生的喜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个别学生是否在学习兴趣的调动上得不到完整的诠释。教师要找到一个班级或者一个群体的共性, 也要找到一些个性化的方面, 那么, 这些学生的成绩以及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提高将不再是一个问题, 事实上也领悟了因材施教的真谛, 当然寻找的过程是艰苦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遇到这种情况, 我们的有些教师就害怕了, 放弃了, 致使我们的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教育”的牺牲品。如何改变这些现状, 也真的要取决于我们教师观念的转变。既然社会对我们如此尊重, 如此美化我们的形象, 作为一名教师, 我们是不是应该怀着感激的心情, 去寻找一种适合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在不是艰难的时候决不放弃一个学生。权当对我们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的一种探索和回报, 也权当对社会的一种奉献, 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绚烂的一笔, 更可以作为自己心灵的一种沉淀, 这也将是对我们所缺乏的探索和吃苦精神的一种提升。

其实, 我们存在的问题, 不只是上面的一些方面, 教师的思维霸权、情感霸权、语言霸权等等问题举不胜举。我们不少教师还缺乏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呵护, 只关心自己学生的成绩, 全然漠视学生的日常生活。虽然学生有自己的家长, 但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其心理的变化。在学校, 这项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肩上, 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在求知和求真的道路上可以少一点曲折, 多一份自信。

综上所述, 我认为不断强化教师的道德素养, 在这个变化纷呈的社会显得特别重要。依据教育工作的特点, 师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事业、对自己工作对象的态度以及教育工作者人际关系等方面。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 应该具备如下的职业道德:

第一, 无私奉献, 甘为人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的成果要十年、二十年后甚至更久才能展现, 这一点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很难获得“名”和“利”, 更需要我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 以德立教, 真爱育人。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教育力量, 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效果。但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迁就和放纵似的爱, 而是一种把“爱”与“严”进行了有机结合的爱。“公正——这是孩子们信赖教师的基础”, 教师爱学生要爱所有的学生, 不能有偏爱, 否则会影响学生间的团结, 降低教师的威信。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不能将教师对儿童的爱, 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 但是对学生的爱, 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 以便在对学生教学和教育上, 在他们的精神上取得最好的成果”。真诚的爱和呵护, 从方方面面关爱着学生, 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 诲人不倦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起码的行为准则。

第三,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渊博的学识、言论和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 处处成为学生的榜样。具备良好的教师形象, 才能培养出高尚、健全的人格和出类拔萃的人才。因此, 德才兼备是教师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一定要记住:我们所传承的不仅仅是知识, 而更多的是文明, 是优良的传统, 是高尚的品格!

第四, 团结协作, 家校联合。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教师个体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有限的, 教师和家长、社会联合起来才是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公正、平等、关心、了解、尊重、信任、责任、奉献、牺牲……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 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到底做了多少, 问问自己到底什么做得不好。仔细分析自己的状态, 或许我们会发现问题多得实在是让自己都惊讶。我们现在要做的, 或许只是静下心来寻找问题。看看别人的就应“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看看自己的则应努力改进。

教师的职业是令人尊敬的事业, 站在三尺讲台, 面对几十双眼睛, 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神圣的职责:以德立教, 执教为民;育人为本, 传承文明;德才兼备, 诲人不倦;为人师表, 无私奉献!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有的形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一份心真诚地、认真地去做, 努力加强师德修养,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用教师的人格魅力, 用自己的学识水平去影响学生。到明天, 我们的教师队伍将会形成一种更加高尚的风貌, 我们的教育水平也将会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档次, 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易连云, 叶澜.重建学校精神家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2]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篇9:以德立教 树教师新风新貌

[关键词]师德修养 教师形象 以德立教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应该具有高深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信念、教师的思想政治修养与理论修养,对学生人生道路的选择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给予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不因学生的毕业而终止,而是在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伴随他们的一生,乃至影响其下一代和社会的其他人。因此,教师的形象和素质在教育人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作为享有人类灵魂工程师美称的教师,我们到底做到了多少,还有什么没有做到?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我认为,加强师德修养, 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是重中之重。因此,要成为一名好的教师,就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锤炼自己,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吸引学生,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以德立教。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我们把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为了给学生以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自己没有的东西是不能传播给别人的”。 自古以来,我国教师的人格精神就受到重视,并成为衡量教师的重要评价标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反映的正是教师的人格力量所能具有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人格与道德是不能分割的,高尚的、健全的人格无不以教师的道德素养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教师的各种精神正是通过自身的道德力量展现出来的,教师往往也被视为道德的化身。

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尊重每一个学生接受知识的机会。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所以在一个班级中出现几个“差生”不足为奇。对于差生,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可以试着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同个别学生的喜好存在一定的差异,个别学生是否在学习兴趣的调动上得不到完整的诠释。教师要找到一个班级或者一个群体的共性,也要找到一些个性化的方面,那么,这些学生的成绩以及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提高将不再是一个问题,事实上也领悟了因材施教的真谛,当然寻找的过程是艰苦的。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的有些教师就害怕了,放弃了,致使我们的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教育”的牺牲品。如何改变这些现状,也真的要取决于我们教师观念的转变。既然社会对我们如此尊重,如此美化我们的形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是不是应该怀着感激的心情,去寻找一种适合现代社会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不是艰难的时候决不放弃一个学生。权当对我们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的一种探索和回报,也权当对社会的一种奉献,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画上绚烂的一笔,更可以作为自己心灵的一种沉淀,这也将是对我们所缺乏的探索和吃苦精神的一种提升。

其实,我们存在的问题,不只是上面的一些方面,教师的思维霸权、情感霸权、语言霸权等等问题举不胜举。我们不少教师还缺乏对学生真诚的爱和呵护,只关心自己学生的成绩,全然漠视学生的日常生活。虽然学生有自己的家长,但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我们应该时时刻刻关注其心理的变化。在学校,这项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肩上,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们在求知和求真的道路上可以少一点曲折,多一份自信。

综上所述,我认为不断强化教师的道德素养,在这个变化纷呈的社会显得特别重要。依据教育工作的特点,师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育事业、对自己工作对象的态度以及教育工作者人际关系等方面。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如下的职业道德:

第一,无私奉献,甘为人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成果要十年、二十年后甚至更久才能展现,这一点决定了我们的工作与其他行业相比很难获得“名”和“利”,更需要我们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二,以德立教,真爱育人。师生之间和谐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教育力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效果。但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迁就和放纵似的爱,而是一种把“爱”与“严”进行了有机结合的爱。“公正——这是孩子们信赖教师的基础”,教师爱学生要爱所有的学生,不能有偏爱,否则会影响学生间的团结,降低教师的威信。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不能将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用慈祥的、关注的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学生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上取得最好的成果”。真诚的爱和呵护,从方方面面关爱着学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个孩子,诲人不倦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起码的行为准则。

第三,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渊博的学识、言论和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和方式,处处成为学生的榜样。具备良好的教师形象,才能培养出高尚、健全的人格和出类拔萃的人才。因此,德才兼备是教师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一定要记住:我们所传承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更多的是文明,是优良的传统,是高尚的品格!

第四,团结协作,家校联合。任何一个学生的成长都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个教师个体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有限的,教师和家长、社会联合起来才是一股强有力的教育力量。

公正、平等、关心、了解、尊重、信任、责任、奉献、牺牲……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我们应该问问自己到底做了多少,问问自己到底什么做得不好。仔细分析自己的状态,或许我们会发现问题多得实在是让自己都惊讶。我们现在要做的,或许只是静下心来寻找问题。看看别人的就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看看自己的则应努力改进。

教师的职业是令人尊敬的事业,站在三尺讲台,面对几十双眼睛,我们不能忘了自己神圣的职责:以德立教,执教为民;育人为本,传承文明;德才兼备,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无私奉献!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有的形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一份心真诚地、认真地去做,努力加强师德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用教师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学识水平去影响学生。到明天,我们的教师队伍将会形成一种更加高尚的风貌,我们的教育水平也将会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档次,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

参考文献:

[1]易连云,叶澜.重建学校精神家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蔡汀等.苏霍姆林斯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易连云.教育学原理课件及资料. 2006,7.

篇10:倡廉洁,树新风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陶渊明曾用这句话来比喻莲的气节。我们身为祖国道路建设者---监理,更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这种气节。要经得起诱惑、经得起考验,不断提升自己,陶冶情操,做一名合格的监理人员。

古人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对于我们监理人员来说,面临这一个巨大的考验。首先:我们是质量的监控者,这就造就了我们监理中的个别人员不遵守职业道德,向施工单位索、拿、卡、要的情况,一旦遇到工程事故,施工单位就会把这些监理推出来做挡箭牌,轻则罚款,重则坐牢,这些人忽视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为了自己的私利,大胆的给这些不合格工程放绿灯,对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给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给我们监理公司的信誉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为自己的人生埋下了定时炸弹;其次:我们是施工程序的监督者,这就造成了施工队对我们“示好”,给我们一些小恩小惠,冲个话费了、吃个饭了、洗个澡了......等等,一些人经受不起这些诱惑,便欣然接受,一旦有什么有求于你,你答应了还好,不答应轻则举报你受贿,重则威胁生命。所以我们监理人员一定要抵制这种诱惑,不只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

我们监理人员要坚持以“三个服务”的思想作为监理工作的出发点:1.为工程建设服务

按期、保质、造价合理是一个工程项目的追求目标,也是所有工程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目标。2.为业主服务

监理单位因从事工程建设的管理有相当多的经验,正因为如此,业主才放心的把工程建设的大部分管理权力通过合同的形式委托与监理单位并支付报酬。我们应该“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这是每个监理人员必须明白的一个基本道理,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在监理的工作中才不会弄虚作假,徇私舞弊,做出损害业主利益的事情。3.为施工单位服务

根据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监理单位虽然受业主委托,但其工作的开展要公平、公正、独立。施工企业做为工程建设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在合同地位上处于相对弱势,监理人员在维护施工单位合法合理利益的时候应该大声的说出来。另一方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人员有很多检验、验收、审批权力,在行使这些权力的时候,要抱着一种服务的理念进行监理,否则就会导致吃、拿、卡、要的事情发生。

坚持以“三个服务”的思想作为监理工作的出发点,是我们监理反腐败倡廉工作的基础。做为一个有签字权的人,对所审批的事情,如果有符合规定的,就应该及时批准,否则会给人家一个错误的信号,以为你在卡要人家的好处。这样以来,则无意中增加了你腐败的风险。

我们要想廉洁自律,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再一就是严格遵守监理人员职业道德准则:1.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按照“守法、诚信、公正、科学‘的准则执业;2.执行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制度,履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职责;3.努力学习专业技术和建设工程建立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监理水平;4.不以个人名义承揽监理业务;5.不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工程监理企业注册或从事监理活动,不在政府部门和施工、材料、设备的生产供应等单位兼职;6.不为所监理工程指定承包商、建筑构配件、设备、材料生产厂家和施工方法;7.不收受被监理单位的任何礼金;8.不泄露所监理工程参建各方认为需要保密的事项;9.坚持公正、独立、自主地开展监理工作。

上一篇:西台吉小学工作总结下一篇:马牧沟学校2012学雷锋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