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敬业精神作文的范文

2024-05-26

体现敬业精神作文的范文(精选4篇)

篇1:体现敬业精神作文的范文

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体现

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教师爱岗敬业心得体现在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社会对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教师的崇高风范。

首先在思想品德上,遵纪守法。塑造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用高尚的情操与品德面对学生,承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其次在在语言文明方面,用纯洁、文明、健康的语言,不夹杂地方土语,用语要文雅、优秀,语调要和谐、悦耳,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切忌用低级庸俗、粗鲁无礼的语言秽语。现在有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去讽刺、挖苦和嘲笑学生。因而对学生产生一种逆反心理。受到挫折之后,不善于言语的学生积压在心中,久而久之,就形成对教师的反感、厌恶,从而厌学、逃学,给德育工作带来极大的伤痕,甚至会直接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其次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言简意赅,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切,令人耳目一新,这样才会具有感召力,才能让学生把美好的思想与知识带进心田。同时,语言要热情、诚恳,富于激励性,溢于言表,才能充分显示生命力,才能与学生的心产生共鸣。第三,仪表大方,端庄朴素。教师的仪表应有美感,衣着、发式整齐、洁净、朴素为特色,充分显示了教师对生活的热爱,精神饱满,诚实朴素的生活习惯,从而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相反,教师衣着不整,不仅伤斯文,有失风雅,还会对学生留下生活懒散,精神颓废之感,同时,教师的仪表还具有时代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在教师的身上要体现时代气息,不能过于保守和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当然也不能追求时髦,标新立异,总之,使学生认为充满生机和活力,觉得精神振奋,神采奕奕就行。第四,教态稳重,表情丰富,亲切,显示出一种文化修养,教师高雅自如、利落洒脱的教态,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端庄稳重,又利于学生听课情绪,减轻学习压力,切忌不能“抖脚”、“翘二郎腿”,以免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

荀子讲过“尊严而惮蚵以为师;耆艾而言,可以为师;涌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前人已很明确地概括了“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形象,作为后人的为师者,履行前人足迹,传道授业解惑也

总之,教师爱岗敬业首先体现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指教师各方面都应为学生和社会作出表率,《韩诗外传》中提出“智如泉源,行为可以表仪,人师也”,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在思想上、行动上,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再谈教师的敬业精神(皂河初中

王瑾瑾)

敬业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人的价值在于奋斗、进取和奉献,做好本职工作是最基本的要求。

“敬业”就是尊敬、尊崇自己的职业。大圣人孔子就主张人的一生中要勤奋、刻苦,为事业而尽心尽责。他经常教导弟子“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承担着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重任,更加需要有“敬业精神”。

敬业作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之一,是教师必须具有的优良品质,在教育工作中要“敬事而信”和“敬业乐群”。对于一个教师而言,要敬重教育事业,就要潜心研究业务,不浮躁,耐受得住寂寞。凡有成就的教师,都是从教育职业劳动中领略无穷趣味的敬业者。教师敬业的核心是尊重职业、精通职业、献身职业。

尊重职业。尊重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教师敬业精神的首要标准,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热爱和尊重是职业成功的前提,只有对自己的职业有积极的态度,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充满敬重的情感,才能维护它和成就它,才能引起喜悦和快乐等肯定性的体验,在职业活动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一个教师确立和培养崇高的职业理想和事业心,真正的尊重职业,必须具有不能放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看成无比神圣的。这种敬重职业的事业心,包含着决心成就事业的高尚情感、忘我品格、实干作风和奉献精神。

精通职业。每个教师都追求美好的人生和事业,都希望自己的职业活动有价值、有意义,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而要对社会、对人民做出较大的贡献,就必须发愤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驾驭、精通自己从事的专业。要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以自己力所能及、游刃有余的岗位工作能力和水平,成就自己担负的职业,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实现人生价值,对社会对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要成为自己业务领域的专家,就要对自己专业领域劳动的知识、技能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献身职业。对于一个教师来说,以忘我精神献身于崇高的职业,这是一个教师的最大幸福。教师的职业意识和责任在职业劳动中的反映,就是个人把献身职业和做出成就看成是自己的职责、使命和责任,把它看成非这样做不可的需要和义务。教师在职业生活中,经常感受到这种责任的存在,并在履行这种责任、使命的同时,不断形成和发展内在的责任感、使命感并以其献身于职业。全身心的投入职业劳动和创造,才可能是幸福、愉快和有成就的 作为一个师德规范,“爱岗敬业”的基本导向是教师尽职尽责,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完成教育任务。具体来说,它主要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体现以下几方面的道德精神。第一,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教师的本职工作或基本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书育人也就成了“爱岗敬业”规定了的教师应当履行的道德义务。能否自觉承负这一道德义务,完成育人大业,是衡量师德修养高上优劣的重要标准。

在“教书育人”这一基本职责当中,“教书”只有工具价值而无目的价值;或者说,教书只是一种手段,是育人的手段,而不是目的,育人是教书的目的之所在。因此,如果把“教书育人”作为一个师德规范或具体的师德要求来对待,追求的重心应放在“育人”上面。甚至可以这样说,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是育人,教书只是实现这一目的、履行自身职责所不能不选的手段。据此而言,如果我们以“教书匠”自居,淡忘育人这一中心目标,就是本末倒置,就不可能切实履行教师义务。

教师既教书育人相对于单纯教书来说,意味着承负更多的社会义务。教师的爱岗敬业,实际上是对“教书育人”职责的肯定和认可,所以,要体现爱岗敬业,必须从教书育人的要求出发,注意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教育学生,影响学生,保证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是我们应该特别强调的。第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教书育人一事,看似简单,实则繁难。要使一个自然人完成社会化,要把一个平常人造就成一个有用之材并使之学会创造幸福,享受幸福,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与此同时,除了教师的培养之外,影响人发展的还有诸多因素,它们可能与教育导向相一致,也可能和教育导向相悖逆。因此,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教师的担子非常艰巨。这就要求教师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着力雕塑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勤奋努力,教诲不倦。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道德导向一方面要求教师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培养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兢兢业业,勤奋好学;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执着追求教育目的的全面实现,以高度的奉献精神对待自己的利益得失和工作苦累,以不知疲惫的精神状态直面繁重的教育任务。同时,“诲人不倦”还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和对待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错误、缺点和反复,在培养和诲谕学生时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和坚强的毅力;正确理解和处理教育过程中的矛盾、问题和困难,百折不挠地肩负起培养“四有”新人的历史使命,而不是一遇挫折,遭受一点打击,碰到一点难题便自暴自弃,灰心沮丧,退避畏缩。第三,认真工作,不敷衍塞责。

培养和造就人不像制造一种物质产品那样有严格的“工序”规定,教育是一种教师以全人格影响人的活动。因而,教师职业没有也不可能有严格清晰的职责划分,不能说谁是教书的,谁是育人的,谁是专职管理的。每一个教育者都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负责,为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负责,故此,每一个教育者都应当认真对待学校的全部工作,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认真对待每一个哪怕是“细枝末节”的活动,不塘塞推脱,不敷衍塞责,不马虎了事,团结集体,精诚合作,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教坛无小事。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大多数情况下不是通过大是大非问题的处理来体现,而往往是于“小事”上显风格,于细微处见精神。教师在具体细致、甚至琐碎繁杂的事务上的工作态度、工作方式,可以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是否敬业,是否热爱本职工作。第四,勤奋钻研,科学施教。“爱岗敬业”的一个基本要求,或爱岗敬业精神的一个主要表现是教师勤奋钻研,科学施教。教育活动有其客观规律,能否认识、理解和正确运用教育规律,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工作效率。一个爱岗敬业的教师,不会满足于仅仅依靠经验教育人,他会着力总结教育规律,发现真理,并按照教育规律的要求科学施教;无论是备课、上课,还是批改作业、管理班级,他都会将自己的教育行为置于科学认识的照察之下,在教育规律限定的范围内科学地规划、组织、实施,因材施教。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敬业不单是对本职工作有一个积极的态度问题,而且包含着探索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追求最优教育效果的主体性要求。换句话说,教师的敬业作为一种道德选择,它体现着动机与效果统一的综合追求。第五,淡泊名利,育人为乐。由于教育工作清贫却又艰苦,从业者奉献多而获取少,所以在公私义利关系方面最能检验和体现教师的敬业精神。毫无疑问,那些不求闻达、不慕名利、不谋富贵、甘为人梯、乐教勤业的教师具有崇高而伟大的敬业精神;相反,那些一事当前“私”字当头、斤斤计较、只关心个人名利得失、不肯奉献只问索取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什么“敬业”精神的。

自古以来,人们就大力倡扬广大教师不忮不求、敬业勤业的精神,鄙视那些利欲熏心却混迹于教师队伍的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孔子之所以被后人颂为“万世师表”,虽颠沛流离、累累遑遑却教诲不辍,一生始终如一倾心执教的道义性追求是一个主要原因。相反,那些教坛上营蝇狗苟之徒,永远不会被载入史册。应该强调的是,在现代社会中,“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不是要求为人师者“净尽人欲”,而是要人们通过辛勤的教育劳动谋取合理正当的利益满足。反而观之,教育是关乎他人幸福、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大事业,在它面前,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当然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求教师“淡泊名利”,以教育人才为乐,是合情合理的;而如果教师以追名逐利为乐趣,那么教育目的就无法实现,教育事业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行政工作的重点,教师群体的敬业精神的培养和保持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对广大教师行之有效的德育工作,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础和保证,毋须讳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体思想认识上的差异给我们的工作开展增加了难度,对此我想就面上的表现加以分析,并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谈点个人的思考,敬请领导指正。

一、当前教师群体在敬业方面的不足表现

1、不思进取。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知,我们走过弯路,由文革时的“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到恢复高考后的“教师是托起太阳升起的人”,过损和过誉之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在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和我们的老师,理性的看待教师职业,客观的要求教师,就显得很重要和迫切。当一切归于宁静之后,教师也就成了众多职业中的寻常一员,所以就有了少数教师缺乏对自身工作的深入理解,对教育工作的神圣性、基础性、重要性缺乏认识,具体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工作缺乏热情和激情,用应付的态度对待工作,更无从谈起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2、不思学习。当一名教师,就应该是求知路上的领跑人。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总是要求教师不断的去占领新知识、新思想、新思维、新方法的制高点,而要达到这一点,教师就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人,更应该是一个不断学习知识的人、更新知识的人,这就要求一个从教者要不断加强学习。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受自身条件的限制,一部分教师不想继续学习,很难继续学习,具体表现在工作中就是:一本教材用一辈子,教了一辈子一年级,最后自己也就一年级的水平,只知室中你我,不知室外春秋。

3、不能律己。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的考核很难象企业考核员工那样进行量化,甚至在过程中的定性考核都有一定的难度,就是终结考核也往往难得精准。以前关于教育的仿企化管理的研究,其中有可以借鉴的地方,但在整体上也不是太成功的。由于教师工作弹性的客观存在,势必要求教师的工作必须有很强的自觉性、自律性,要有爱心,爱学校、爱学生、爱事业,某种意义上讲,是爱在成就教育。由于城乡差异的存在,由于教师个体间认识水平的不平衡,加之不同学校在管理模式上的不一致,具体表现在工作中就是:少部分教师自由散漫,怨天尤人,工作不踏实,讲话不负责任。

概括来说,由于长期的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职后教育的体制和机制的不健全,终身学习的思想没有真正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城乡差别客观存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很难实现,导致教师群体中一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敬业精神匮乏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教育行政层面上,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二、提升教师群体敬业精神的几点思考

1、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简单说教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形势下往往显得苍白无力。其标准是力求高、大、全,总想造就一个完人,其实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也是很难实现的。新的经济社会形势下,我们应该给政治思想工作赋予更多更新的内容,做有好的效果的政治思想工作。举个例子:我们过去表彰教育上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往往囿于某个先进人物是如何顾大家舍小家,如何带病坚持工作,如何几十年如一日勤勉工作等,其实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缺少人文关怀,本身就要求从业者为了一个方面而去牺牲另外一个方面,既没有代表性也没有普适性,结果常常是让大多数人感觉高不可攀,甚至是不可思议,可想而知其效果也必定不够理想。假使我们能立足教育教学实际、教师队伍实际,在寻常工作和生活中去找先进、找典型,挖掘学有所成、教有所长、德有所范的能人、强人来进行宣传表彰,让广大教师能真正感觉到先进就在身边,杰出通过努力我也能达到,这才真正达到表彰奖励的目的,促进我们的队伍建设。再者,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宣教层面上,应该结合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的放矢的进行职业操守教育、职业文化教育,积极营造属于我们教师队伍固有的教育氛围和教育环境,让每一个从业者切身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准则,欣然接受属于我们这个群体固有的文化。只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政治思想工作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影响人的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去教育人、规范人。举个例子,三年前我曾在县明达中学校长办公室的后墙壁上看到一条“我永远对每一位努力工作的老师心存一份感激”的标语,语言朴素真诚,可以想象,每一个走进校长室的老师看到它时,感受到的肯定是信任的温暖,增强是努力工作的力量,这就是我们的职业文化,也是我们校长的办学思想的体现。春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们关注环节、注重细节,倡导人文关怀。我们要认真研究它的方法,寻求它的载体,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收到实效。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法宝,永远不能丢,在过去的年代里它发挥过巨大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传承它、创新它。

2、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和保持,我以为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干好工作,二是不断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干好工作。是以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成了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适应时代的需要、教育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内容,时代在呼唤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与之相适应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把继续学习、不断学习作为自己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与时俱进,才能顺应教育发展的要求。在教育行政上我以为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倡导学习之风。积极宣传加强教师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让不断学习的思想深入人心;认真制定教师学习的规章制度,拟订教师各种业务学习规划,在年初或者学期初进行布置,加强检查督导。

二、提供学习的平台。教师的继续学习有多种形式和内容,例如有学历教育的学习,有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业务能力的学习等,参加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也各有差异,例如:学有所成的人需要展示,经济拮据的参加学习需要帮助,为自身利益开展的学习需要支持,相互交流的学习需要机会,所有这些都需要教育管理者、学校能够搞一些活动,创造一些机会,制定一些激励的政策措施,我们的老师才能安心学习、勤于学习、乐于学习,进而学以致用。

三、拓展学习空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要求也给我们的学习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培养和保持教师的敬业精神,也能在教师的学习中得到体现,一专多能的博学和杂学会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体验到自豪感和成就感;术有专工的学习能让教师感受到权威的力量;品学兼修的教师也能让我们的学生感受到人格的魅力。我们可以开列出一些教师必读书的清单,让我们的老师自主的去选择学习。当然教师学习的途径不仅仅是读书,还有其他多种形式的,例如在工作实践中的相互学习,在社会生活的随机学习,在交流参观中的有意学习等,其关键在于引导,关键在于学习氛围和环境的营造,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四、解决学习困难。在教师的学习中往往会遇到困难。例如工作和学习的时间、精力分配问题,学习和经济条件的矛盾问题,学习和生活的相互牵累问题,不同年龄结构的教师群体对学习的认识差异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去认真的调查研究,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总之,关注教师群体的继续学习、不断学习是一个长远而有意义的工作,也是提升教师敬业精神的有效举措,更是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正本清源。

3、在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方面。不可否认城乡差异的客观存在,同工不同酬,同职不同责现象的存在,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又是一个长期复杂艰巨的任务,其中有历史的原因、社会的原因和其他原因,时至今天,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完善,二是倾斜。完善是指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教师轮岗制度、支教制度,不搞花架子,不搞走过场,严格界定参加人员和参加年限,明确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与教师的工作业绩评定、晋升、提拔挂钩,名校长、名教师、名学校是在运行中打磨出来的,身处名校,自我感觉始终良好的教师是注定成不了真正的名师,放在哪都能发光的校长和老师,那才是真正的教育精英。教师中的绝大多数也不是生来低能,给他机会、供他平台,他一样能还你一个惊喜。因为让他有这样的经历,就是给他一份信任,这份对教育、教学的珍惜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有效得多。另外在制度面前的人人平等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倾斜是指在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上向落后的农村基层倾斜,向发展相对滞后的学校倾斜。面广量大的农村教育永远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全面发展和提高的教育也要尽量不出现一个落伍者。另外教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也确实需要得到我们的眷顾,建立一个专门的教育帮扶机构,界定各种可预见的类型,落实相应的帮扶措施,为他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提供相关便利。投桃报李,我相信定能激发这部分人的工作积极性。绝对的公平和均衡是办不到的,只要我们注重了这方面的建设,假以时日,会有很显著的成效。

4、在教师管理方面。不上规矩,无以成方圆。一个庞大的教师队伍建设需要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纪律制度作为保障,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的形成和保持也离不开纪律制度的约束,在这个方面我认为应该再度强化校长的责任,自校长负责制施行以来,校长无疑成了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学校一切事务的法人。校长也始终与一线教师工作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思想、态度、能力、业绩都比较清楚,假使我们把对教师的人事权、工资的考核发放权进一步落实到校长的权力范围内,让教师真正在校长的管理和监督下工作和学习,这对教师的管理应该是有益的。当然校长权力的施行要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校长也必须接受教育行政监督和纪律约束。

篇2:体现敬业精神作文的范文

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意见》,对体育师资的要求是: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热爱体育工作,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为学校体育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良好文化修养,掌握教育的规律和人体发展的规律,以及全面增强学生体质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并学有所长:在学校体育中,有实事求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称职的体育教师,应德、才兼备。

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等。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体育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是师德的重要体现。体育教师是教育工作者,作为人民教师应该认识到体育教育工作重要意义。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作为体育教师既要育人,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体魄,还要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力量,责任重大。

虽然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是最恶劣,最复杂的。整日里在室外上课,风吹日晒雨淋挨冻是家常便饭,但是如果对自已工作不热爱,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一刻赤诚的心,他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也不可能辛勤的耕耘,更谈不上能取得丰硕成果,肯定是干不好这项工作的。许多体育教师经验表明,他们的工作能够取德优异成绩,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他们具有为党的教育事业敬业奉献精神。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在对待体育教育工作上一直践行着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先从我为什么要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说起。记得我上中学时家境不富裕,父母也没什么关系和门路能让我享受到好的教育,考上理想的大学。我在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学就读,先后参加了两年的高考,让我经历很多艰辛曲折的考学弯路,从此我立志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教师,要让我的学生享受到我给予他们的良好教育,不要像我一样走太多的弯路,要多走捷径。师爱就是师魂。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自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爱岗敬业奉献精神是多么的有意义。每个人长大后都可能会结婚生子,都会有自己的孩子。孩子到一定的年龄都会去上学,接受学校教育。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别人的孩子时,都能够做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不误人子弟,那么,我们的孩子放在哪所学校我们都会安心,交给哪一位老师我们都放心。“爱吾爱,以及人之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扪心自问,“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是永远是不变的法则。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

多年来,我一直在努力地认真对待我所教的每一位学生,尽可能多地教给他们更多的体育知识技能和做人的道理。虽然我周围的一些人,甚至包括一部分老师不理解我,说我傻,别人都不这样,你何必这么认真„„可是我一直坚持着,我怀着为人父母的良心坚持着,我怀着教师的良知坚持着;虽然我的学生有时也有不理解我为什么总是对他们要求这么严格,而其他老师不这样;干嘛非要教那些他们不喜欢的体育项目,而其他班的学生不用学„„可是我还是一直坚持着,因为我知道,总有一天,等你们长大懂事之后,你们一定会理解我当初为什么这样做的,一定会从中受益的,一定会说我还是一个称职的体育老师。课堂不仅是教师教书的场所,也是教师育人的场所。从爱护学生的角度去教育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在学生眼里,教师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

篇3:难忘恩师的敬业精神

小学语文老师:先生在三尺讲台上日复一日地默默耕耘了几十年。在教我们五年级的语文课时, 他已经60岁了。先生阅历丰厚, 执业有道, 对学生慈爱有加, 但我们还是很怕他。有一次, 先生正津津有味地讲解课文, 玩劣的我却在低头玩纸牌, 以至先生边讲课边走到我的身边, 我才察觉, 便赶紧装作听课状。他转了一圈儿后又回到讲台, 直到下课铃声响起, 才听到先生叫我的名字, 说:“我的课不听可以, 但今天的课文必须在我吃饭前背诵下来, 否则我们俩都别想吃饭。另外, 大家要记住我的话:没有真本事, 将来很难找到好饭碗的。”当时, 我很惭愧, 虽然没有影响先生的吃饭时间, 但先生独特的惩戒与教诲至今记忆犹新。

高中数学老师:生活的压力让先生的实际年龄与长相不符——看起来像是60多岁, 实际上才40岁出头, 但他却是一位教了20多年数学的高中毕业留校的民办教师。他的课堂教学与众不同:不带教材, 没有教案, 但教法特别——在课堂上, 他尤其重视数学公式、定理的分析和教材例题的讲解, 例题解法分析详细且每一步骤的板书都很到位, 讲解过后总是留几分钟的时间让我们讨论, 也会鼓励我们多提问题, 直到真正理解为止。课后, 他不会留额外的作业, 只要求我们将课本例题换另一种方法进行解答, 解题思路越新颖越好, 如想不出更好的解题方法, 可以将课堂例题的解题步骤认真地抄写一遍上交。假如我们在作业中给出新颖的解题思路, 他会在第二天的数学课堂上将这个新颖的解题思路向全班推荐, 高兴地宣布“课本例题的解题思路并不是唯一的”。更让我们难忘的是, 他诙谐幽默的课堂语言使我们觉得学习数学没有压力, 轻松自如, 自然学习成绩就会直线上升。我更是受益匪浅。当年高考, 我以数学差两分满分的优秀成绩进入一所师范类大学, 但遗憾的是, 他在我大学未毕业时英年早逝。然而, 他独特的教学风格与娴熟的教学技巧对我的职业影响却是终生的, 让我每每走进课堂时, 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担心自己业务不精而被学生“闹下讲台”。

大学心理学老师:她是一位快退休的心理学教授, 给我们上第一节课时, 我们误认为她是德育教师, 不但指导我们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与学习, 而且要求我们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要浪费大好的学习时光, 不要过早地偷食禁果, 如此等等。她在传授心理学知识的同时, 更多的是用案例告诫我们将来“身为人师”后不能误人子弟, “为人师表”来不得半点虚伪, 要我们淡泊名利, 奉献爱心, 牢记自己干的是“良心活”, 否则有辱教师职业的神圣。她时常提醒我们:教师的职业是平凡的, 生活是清苦的, 权力是有限的;教师的素质有多高, 学生就能飞多远。教师一句精辟的话常使学生萦绕于脑际而终生难忘;一个生动的比喻常使学生抓住了知识的关键而茅塞顿开;一句幽默的批评常使学生放下包袱又惭愧不已。课堂教学关乎师生真情, 千万不能让你的学生在课下指着你说:“他讲的我都会, 我不会的他不讲, 我会的他不见得会。”如今, 我才真正明白, 当年心理学老师的告诫与提醒, 那是一名教师的执教底线。

篇4:爱岗敬业的雷锋精神

雷锋对待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把个人的事业与国家和人 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革命需要我炸碉堡,我就去学董存瑞,革命 需要我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保证听党的话,服从组织调配。”雷锋短暂的一生是积极进取、努力工作的一生。雷锋的职业选择完全是根据国家的需要,主动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甘心当成一块砖,为建设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增瓦,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这种敬业精神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雷锋在工作上还表现出了一股“钉子”精神的“钻”劲,他业务水平高,做事认真,在雷锋的职业生涯中,他取得的成绩说明了雷锋的敬业精神之可贵:在鞍钢工作期间,他坚持早来晚走,努力学习本职工作,3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18次被评为标兵,5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过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称号;在部队生活的2年8个月中,雷锋先后荣获过二等功1次, 三等功2次,多次受到嘉奖,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出席过沈阳军区首届共青团代表大会,并当选为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雷锋精神一直被社会歌颂,教育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在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当中,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崇高的思想境界与脚踏实地机密结合,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着无限的光和热,这正是雷锋精神被亿万人民所推崇、所赞扬的根本原因。

雷锋爱岗敬业的“螺丝钉”精神反映出雷锋对待工作的基本态度

雷锋曾说:“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连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每一项科学发明、理论创新、技术进步都离不开人们的敬业精神,培养敬业精神是发扬中华优秀的传统道德。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个人的职业观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倡导人们坚守岗位、精通业务,全力以赴地进行创造性劳动,将自己的一生用在岗位上建功立业。雷锋在工作上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甘于从平凡的小事做起,“螺丝钉精神”反映了个人志愿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一致性,成为构建社会主义过程中鼓舞人们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精神力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螺丝钉精神”体现着服从性和选择性的统一,它把个人的自主择业与服从社会分配和人民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提倡岗位竞争而不能忘记勤勉敬业、忠于职守,更体现了甘居平凡岗位而又不安于现状、甘于平庸。“我愿做高山岩石之松,不做湖岸河旁之柳。我愿在暴风雨中锻炼自己,不愿在平平静静的日子里度过自己的一生”。在雷锋短暂的人生中,他为人谦和,甘于平凡,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主义和人民事业的整体当中,立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乐于当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早年在县里当通信员,是模范工作者;开拖拉机,是优秀拖拉机手;到鞍钢当工人,是先进工作者;到了部队,是先进战士;人了党,是优秀党员;当了班长,是模范班长。雷锋不论当农民还是当工人或者当军人,他都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尽职尽责,在本职工作中当'好“螺丝钉”,在任何工作岗位上都闪现出了金子般的光芒,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发光,一心一意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做贡献。

勤劳敬业、尽职尽责是雷锋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

雷锋曾说过:“我要积极肯干,做到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干,千方百计地干,事事拣重担子挑”。雷锋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都脚踏实地,勤奋努力,表现出了一位社会主义建设者高度的责任感。1958年春天,组织选派雷锋到团山湖农场学开拖拉机,雷锋积极的热情投人到工作中,白天在师傅带领下熟悉拖拉机的构造和性能,晚上认真阅读关于拖拉机驾驶维修方面的书籍,经常学习到下半夜,并将掌握的知识一丝不苟地记录在笔记本上。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边工作,边学习,仅仅学习了一个星期就能独立操作拖拉机了,成为望城县第一位自己培养的拖拉机手;1958年11月,雷锋来到了鞍钢,负责开推土机的工作,雷锋学得刻苦,学得好,并且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心思都扑在了工作上,工作期间,他经常学习相关资料,并且学以致用,多次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与雷锋平时对待工作的敬业和负责态度是分不开的;来到部队,雷锋被分配到运输连,负责一辆耗油量大的汽车,雷锋花费了很多心思,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维护保养这辆车上,最终汽车耗油大的问题解决了,运行状况也好了起来。雷锋勤劳敬业,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部分,是一般道德或公德、家庭道德等无法替代的,对于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和进入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中,敬业精神作为公民道德的一部分,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高昂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干劲,把对社会的奉献和付出看做无上的光荣,在职业活动的领域中树立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事业心,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这是社会主义敬业精神的本质内涵。

雷锋精神一字歌

雷锋的“一颗心”精神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有人说过我是傻子,是不对的,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就是傻子,那么,我甘心情愿

这里,雷锋讲了“甘心情愿”和“一个心眼”,意思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无论在部队还是在社会,都做到了积极主动、自觉自愿“一颗心”的为他人着想,他把部队过节发的苹果送给伤员;他经常帮战友缝被子、洗衣服;他不顾雨淋送大嫂和孩子,用自己的钱帮丢失车票的旅客买车票,这些都是雷锋自觉地、常态化、习惯性的生活方式。

雷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热心助人的利他行为,归根到底,是源自有一种坚定正确的道德追求,这才是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雷锋以共产主义道德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思想和行动上表现了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然道路的确信和执著追求。

雷锋精神一字歌

雷锋的“一块砖”精神

雷锋说,有人认为“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才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奋发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雷锋还说,“党叫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他一颗红心,时刻听从党的召唤。雷锋的职业选择完全是以党和国家的建设需要,以人民的发展需要为原则,完全不计较职位收入和职业的社会地位,充分反映了他“主人翁”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上一篇:梅花的五年级作文500字下一篇:13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