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

2024-05-07

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精选7篇)

篇1: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

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进一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基本原则

坚持儿童优先,全面发展。在公共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实行儿童优先发展战略,关注儿童健康事业,促进儿童体格、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人力资源。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普及儿童健康知识,推行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儿童健康管理,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疾病防控策略,降低儿童疾病负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坚持问题导向,共建共享。围绕儿童健康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动员全社会力量,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儿童健康,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坚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以基层为重点,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儿童健康事业发展的投入,补齐短板,夯实基础,缩小城乡、地区之间差距。

坚持道路自信,创新驱动。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个体与群体相结合、中西医相结合,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因地制宜,勇于创新,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健康事业发展道路。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控制在7.5‰和9.5‰以下。

——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到50%以上;5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控制在12%以下、7%以下和5%以下。

——新生儿访视率、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85%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0%以上。

——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逐步扩大,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筛查率均达到9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到70%以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80%以上,地中海贫血筛查率逐步提高,神经管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

——儿童艾滋病、梅毒、乙肝、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进一步得到控制;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抗艾滋病毒用药率、所生婴儿抗艾滋病毒用药率均达到90%以上;梅毒感染孕产妇梅毒治

疗率、所生儿童预防性治疗率均达到90%以上;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率达到95%以上。

——儿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等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肥胖、视力不良、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得到有效干预。

三、重点行动

(一)儿童健康促进行动

1.培养儿童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儿童养护人为儿童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提高儿童养护人健康素养。以家庭、社区、托幼机构为重点,加大健康知识宣传力度,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2.强化儿童健康管理。结合母子健康手册使用,扎实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为儿童提供全程医疗保健服务。促进儿童健康信息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完善的儿童健康服务信息平台,推进儿童健康动态管理。

3.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促进儿童平衡膳食和适量运动,做好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控及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等工作。

(二)新生儿安全行动

4.完善新生儿危重症救治网络。强化院内产儿科医生产前、产时及产后密切合作。提高院前急救机构反应能力,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有效衔接。建立省、市、县三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健全分工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救治、会诊、转诊网络。

5.加强新生儿保健和诊治。加强新生儿访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就诊。对早产儿进行专案管理,推动开展早产儿袋鼠式护理工作,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推广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新生儿复苏等适宜技术,提高新生儿保健工作水平。在贫困地区开展新生儿安全等项目,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

(三)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行动

6.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服务制度,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出生缺陷防治工作机制,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相关标准和规范,健全服务网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能力,推动出生缺陷防治工作规范、有序开展。

7.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科普宣传,倡导优生优育,强化群众出生缺陷风险防范意识。推动免费婚检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城乡居民全覆盖,规范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工作,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加强对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耳聋、地中海贫血等严重多发出生缺陷疾病的防治,减少先天残疾。完善出生缺陷患儿医疗保障制度,实施先天性结构畸形和遗传代谢病救助项目,减轻患儿家庭及社会负担。

(四)儿童早期发展行动

8.加强儿童早期发展内涵建设。建立符合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特点的产科、儿科(含新生儿科)、妇女保健科和儿童保健

科等多学科协作机制,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专科建设。通过孕期营养、孕期心理、高危儿管理、儿童生长发育、儿童营养、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综合干预,充分开发儿童潜能,促进儿童体格、心理、认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

9.规范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加强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创新服务模式,规范机构管理,充分发挥基地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和规范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开展儿童早期发展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人员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

10.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儿童早期发展均等化,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实施母子健康发展综合项目,深入探索以农村为重点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

(五)儿童营养改善行动

11.加强婴幼儿科学喂养。实施婴幼儿喂养策略,建立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咨询平台,强化医疗保健人员和儿童养护人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和技能。创新爱婴医院管理,营造爱婴爱母的良好社会氛围,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

12.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任务纳入健康扶贫工程整体推进,扩大项目覆盖范围,强化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教育和辅食添加工作,提高营养包服用依从性,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状况。

13.加强儿童肥胖监测和预防。开展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评价,强化儿童个性化营养指导,引导儿童科学均衡饮食,加强体育锻炼,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发生。实施儿童营养综合干预项目,研究开发儿童肥胖预防和干预适宜技术。

(六)儿童重点疾病防治行动

14.加强儿童传染病和常见病防治。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加强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工作。以肺炎、腹泻、贫血、哮喘、龋齿、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等为重点,推广儿童疾病综合管理适宜技术,预防和减少儿童疾病发生。

15.开展儿童残疾防治。以视力、听力、肢体、智力残疾及孤独症为重点,加强0~6岁儿童残疾筛查。加强部门协作,推动0~6岁儿童残疾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相衔接,使残疾儿童及时获得相关服务。

(七)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善行动

16.推动儿童医疗卫生改革。完善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儿童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推进儿科医联体建设,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儿童医疗保健机构。合理调整儿科医疗保健服务价格,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优先开展儿童家庭签约服务,增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加强儿童医疗保健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薪酬待遇,促进职业发展。

17.改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推进“互联网+妇幼健康”,促进儿童健康服务信息化,开展儿童健康远程医疗服务。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实现分时预约,引导患者就近、错峰、有序就医。提供服务咨询、远程会诊、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服务,改善患儿及家长的就医体验。加强妇幼健康文化建设,为儿童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18.发挥中医药在儿童医疗保健服务中的作用。加强医疗机构中医儿科建设,积极推广应用儿科中医适宜技术,推进儿童健康领域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开展儿科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提高医疗机构中医药防治儿童疾病能力。加强儿童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提高儿科疑难病、急危重症诊疗水平。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及健康教育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家庭、进社区。

(八)儿童健康科技创新行动

19.加强儿童健康服务科技创新。在国家有关科技计划中,积极推进儿童健康领域项目的立项研究。聚焦儿科科技发展前沿和临床重大需求,重点围绕儿童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针对技术、方案和产品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加强儿科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建设,提升儿科临床研究能力。鼓励和支持研发生产儿童短缺药品、剂型和医疗器械。加强儿童健康政策研究,促进各级儿童健康工作决策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

20.推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发挥儿童健康相关机构和技术人员的医学创新主体作用,扩大机构和团队的创新成果使用和处置自主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促进儿童健康领域科技创新成果和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儿童健康工作,将其纳入健康中国建设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督导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保障经费投入。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加强对儿童健康服务网络、人才队伍建设、儿童健康服务的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提高服务的供给效率和公平性。

(三)广泛社会宣传。广泛宣传儿童健康方针政策,加强正面宣传、科学引导和典型报道,营造人人关心关注儿童健康、事事优先考虑儿童健康、爱婴爱母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中国全球卫生战略,充分展示我国儿童健康服务的成果和经验,积极参与儿童健康相关领域国际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订,加强同“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儿童健康领域的合作,推动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篇2: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

一、为何要制定两个《行动计划》?

妇女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都将母婴安全和儿童健康作为重要内容,其中“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母婴安全计划和健康儿童计划。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改善妇幼保健服务。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母婴安全和儿童健康,是亿万家庭对小康社会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也是推动全面两孩政策进一步落实的重要举措,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近年来,我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高龄孕产妇管理服务和临床救治的意见》、《关于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规范》、《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指导各地加强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各地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在总结前期工作落实情况和地方经验的基础上,我委研究制定了《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二、《母婴安全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母婴安全行动计划》包括6部分内容:一是总体要求。以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为核心,以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抓手,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为保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妇幼健康服务,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健康。二是行动目标。自2018至2020年,通过开展母婴安全行动,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在此基础上,树立一批母婴安全示范单位,充分调动行业积极性,增强责任感,营造全力保障母婴安全的良好氛围。三是行动范围。针对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重点是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妇产医院。四是行动内容。开展妊娠风险防范、危急重症救治、质量安全提升、专科能力建设、便民优质服务等5大行动,督促医疗机构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保障系列文件要求,改善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医疗机构质量安全,提升产儿科服务能力。五是行动步骤。围绕抓落实,明确了行动计划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六是行动要求。对细化落实行动措施、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提出了明确要求。

三、《健康儿童行动计划》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健康儿童行动计划》包括4部分内容:一是基本原则。坚持儿童优先,全面发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共建共享;坚持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坚持道路自信,创新驱动。二是主要目标。到2020年,覆盖城乡的儿童健康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同时,还提出了相关具体指标要求。三是重点行动。包括8方面,分别为:儿童健康促进行动、新生儿安全行动、出生缺陷综合防治行动、儿童早期发展行动、儿童营养改善行动、儿童重点疾病防治行动、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善行动、儿童健康科技创新行动。四是组织实施。加强组织领导,保障经费投入,广泛社会宣传,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两个《行动计划》的关系是怎样的?

两个《行动计划》是新时期妇幼健康工作的一体两翼,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旨在通过《行动计划》的实施,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保障母婴安全和儿童健康。同时,两个《行动计划》又相互独立、自成体系,存在几方面的不同:一是目的定位不同。《母婴安全行动计划》立足于保安全,《健康儿童行动计划》侧重于促发展。二是目标人群不同。《母婴安全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孕产妇及与分娩过程密切相关的新生儿,《健康儿童行动计划》主要聚焦0-6岁儿童。三是工作策略不同。《母婴安全行动计划》以医疗机构为实施主体,重点抓好近年来保障母婴安全系列重要文件的落实。《健康儿童行动计划》以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为实施主体,明确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用于指导和推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儿童健康工作。

五、两个《行动计划》为何将实施时间确定为2018-2020年?

篇3: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

世界遗传、营养学与健康学委员会以“健康农业、健康营养、健康的人”为主题的会议于2010年10月在希腊古城奥林匹亚召开。此次会议的焦点一方面放在了人生活史中饮食发展层面, 这些是与人的遗传素质、健康、疾病预防情况和久坐的生活方式相关的。另一方面, 会议也聚焦到饮食的变化层面上, 这些变化是由于现代农业、农业企业、食品生产体系、气候变化以及对城市农业和建筑的需求等因素引起的。而所有这些都是受政府和国内外政策影响的。因此, 在会议后期, 政府和国际组织的作用受到了来自六大洲20多个国家与会者的热议。

如今, 我们身处的营养环境与我们遗传学角度上所能适应的环境大不相同。在大约1万年前, 随着动物被驯化和农业革命, 我们食品供应已发生了变化。随后, 工业革命以及食品技术的发展给食品组成成分带来了进一步的变化, 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各种脂肪酸数目和质量的变化。饱和脂肪酸和ω-6必须脂肪酸含量增加, 而ω-3脂肪酸含量下降。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作用产生的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增加, 这与工业化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 化学肥料的使用, 使必须维生素与矿物质含量也降低了30%, 这些化学肥料的生产过程是很耗能的。或许, 所有这些最严重的后果是会导致磷循环的破坏。尽管这些原因以及农业与食品生产、营养学与生态学彼此之间有如此紧密的联系, 但农业、环境和人类营养与健康方面的政策之间, 在很大程度上却彼此分离。我们认为, 当务之急就是至少我们要认清农业、人类健康与地球上生物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之间复杂的关系。

本次会议简报称, 在饮食发生主要变化的这段相对较短时间内, 人类的基因组并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因此, 极有可能的是一些慢性疾病, 比如特定的心血管疾病、肥胖、糖尿病、关节炎、精神疾病和神经病变, 至少部分是由于食品的环境和在遗传角度上我们并没有很好地适应现代生活元素的原因造成的。一份来自饮食脂肪酸与冠心病流行病学研究分析表明, 与当前几乎所有推荐标准不同, 食用过多植物油中的亚油酸 (主要是ω-6脂肪酸) 实际上会增加得冠心病的风险。植物油的生产, 比如玉米油和大豆油, 是现代食品生产体系中主要的元素。因此, 可能非常不幸的是, 含有高亚油酸 (ω-6) 与亚麻酸 (ω-3) 比值 (大约15:1) 的食品, 这通常在发达国家常见, 但现在正蔓延到发展中国家, 这些发展中国家正采用所谓的发达国家的农业和饮食习惯。对转基因动物 (FAT-1型小鼠) 的研究进一步支持了这种观点, 即高水平的亚油酸和花生四烯酸是有害的, 而α-亚麻酸, 十二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是有益的。

在饮食中降低ω-6脂肪酸的水平, 并提高ω-3脂肪酸水平, 把ω-6脂肪酸与ω-3脂肪酸的比例从典型的15:1降低到理想的2:1, 甚至更低, 这是一个对食品工业国内外的相关组织、农业与健康协会来说需要考虑的营养政策, 这也不断地被基础研究、当今流行病学和进化论研究所证实。但与此相反, 没有任何研究证明, 介入反式脂肪酸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什么效果。最近研究表明, 至少像饱和脂肪酸一样, 反式脂肪酸有导致冠心病的风险。相似的是, 在饮食中加入大量ω-6脂肪酸也是被一些研究所支持的, 但这些研究本不该迎合当前的研究标准。因此, 我们必须慎重地看待那些“神奇食品”的功效以及农业专家和食品技术专家所计划的在饮食中任何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并且, 在那些食品被广泛应用到整个人群中之前, 就应该开展相关的初步研究工作。

苯丙酮尿症解释了营养素的摄入与少见但强烈的基因变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决定身体是否健康或患病间这种差异的。相反, 更常见但微小的基因变异与营养素相互作用, 能适度的影响相当大比例人的健康。举例来说, 必须营养素亚油酸与α-亚麻酸对必须长链脂肪酸的新陈代谢, 就是受基因控制的。这种基因常见的变化会影响这些新陈代谢转化的效率, 因此对亚油酸和α-亚麻酸的饮食需求, 在不同个体间是变化显著的。作为一种必然结果, 因为饮食中亚油酸与α-亚麻酸绝对和相对含量与冠心病和癌症有关, 比如乳腺癌, 那么在摄入相似脂肪酸的个体中, 患病的风险可能就有所不同, 这是那些变异的控制基因起的作用。在富裕国家, 对有钱人来说, 考虑个人基因变化来制定饮食推荐 (个性化的营养) 或将成为可能。

肥胖, Ⅱ型糖尿病, 特定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常被称为“生活方式”型疾病。把这个词的重点放在个人身上, 这并不是逃避学术研究上能避免疾病的责任。但在任何情况下, 促进健康的责任很明显是两方面的, 比如, 一个人的体育运动是与他身体健康状况直接相关的, 能做足够的体育运动的责任是在政府和个人两个方面。政府必须确保一个安全的体育活动环境, 这样才能确保市民走路、交通的安全。政府也必须给学校制定政策, 确保中小学生有时间休息并进行体育锻炼。另外, 城市环境必须没有污染, 城市的规划要能鼓励市民参与到活动中, 比如当地的园艺活动。这样做的好处是能更好地促进市民关系, 更好的饮食、更多的体育活动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

人类庞大的污染取决于农业的大部分食品。农业是人类活动中最具生态破坏性的, 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农业对农场具有多大破坏性关键在于我们耕种什么和如何耕种。与生产果蔬相比, 生产畜产品对生态系统更具破坏性。但我们耕作是否具有破坏性和持续性, 则取决于我们如何想办法生产可食用的动植物。比如说, 与喂谷物给牛吃相比, 让它们自己吃草会降低沼气的排放。同时, 健康取决于我们吃什么, 怎么吃。还是这个例子, 自己吃草的牛比喂谷物的牛所产牛乳中含有的ω-6与ω-3脂肪酸比值要低。此外, 食用大量红肉 (牛肉, 猪肉, 羊肉的) 增加了患常见类型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几率。然而, 适量的肉和乳, 可能又是有价值的蛋白质的来源。这种复杂的关系表明, 我们在制定政策时要把食品生产和疾病预防联系起来, 将来要根据我们对生态气候变化和我们掌握的营养学知识进行膳食推荐。

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农业耕作变得更困难, 食品供应更不确定。同时, 农业也是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当代农业, 尤其是工业化农业依靠燃烧石化燃料获取廉价能源。在不远的将来, 无论何种能源都会预期变得愈发昂贵。而且, 由于种种原因, 包括环保, 食品安全以及公共健康的原因, 我们需要更多智能化农业。正如在2010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 Olivier de Schutter关于食品权问题报告中所描述的农业生态学的概念, 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同样重要的是, 我们要整合农业科学、营养学与医学的成果。农业必须能生产我们所了解的并对健康有益的食品。

有些相关科学由于巨大商业利益而受到偏袒的资助, 这实际上影响着相关科学。比如工业化农业对农业大学的利益关系就是个恰当的例子。此外, 食品和农业科学的科学工作者们一直都在引导营养学的研究, 并引领发展了一些被证明对身体本无益处的产品。例如通过改变动物喂养方式, 用谷物、反式脂肪酸和高果葡糖浆喂养, 使食品中有高水平的ω-6脂肪酸, 等等。营养学研究和知识应该首先定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产品, 之后, 食品科学与技术专家再负责发展这些产品, 并在这些产品被应用到民众之前, 就通应该过实验证明是安全、健康的。营养学的部门应在研究和发展产品上应起到首要作用。在这些产品对人类、动物和环境的营养价值被证明之前, 农业与食品科技部门不是引导产品的发展, 而是应扮演次要作用。如果这成为现实, 那么各类组织的名称也应加以修改, 比如把“食品与营养董事会”改为“营养、食品与农业董事会”, 这就表示, 营养学的研究引导着食品与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此类似, “粮农组织”也应改为“营养与粮农组织”。如果用营养学研究成果引领食品科学, 这将起到更好的作用效果。

在如今一系列可能出现的灾难性生态系统降解和气候变化环境下, 只有通过公共与私人政策, 而这些政策是要基于没有偏见的科学和没有特殊的利益关系基础上, 我们才能明智地阐述农业、食品分配、营养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复杂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工业、政府和大学之间愈发亲近的关系的这种危险性。

为了能做得更好, 以下几点必须要做到:

(1) 农业、营养学与医学应不受商业利益的约束;

(2) 需要新型的农业, 比如农业生态学;

(3) 未来的膳食指导应根据生态科学 (包括气候学) 和营养学制定;

(4) 需要健康导向的农业去适应食物链, 消除关键的缺点和不平衡。比如改变动物喂养方式来平衡ω-6与ω-3脂肪酸的比例;

(5) 广泛主动的行动, 特别是能促进活力的, 比如发展可持续的邻里关系、公共交通、导向性发展、步行网络的建设和舒适的自行车道路建设;

(6) 食品资源与食品途径, 以及它们如何与建立城市环境之间相互作用, 这是非常关键的;

(7) 通过鼓励零售渠道增加新鲜果蔬的比例, 在城市环境中, 降低食物沙漠的数量。

公元前5世纪, Hippocrates明确表达了积极健康的概念。“积极的健康是要求人们对自身基本体质和对各种食物的作用都有所了解, 这些方面既是天生, 也是靠人类的技术 (如今食品的加工) 。但光凭食补是不足以获得健康的, 还要进行锻炼, 这点也应该同样被了解。把这两点结合起来, 并对季节变化, 个人年龄和家庭情况等保持适度的关心, 这才能够养生。如果在食品或健康上出现任何缺陷, 那身体就会患病。”

篇4: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

《婚姻与家庭》杂志与全国妇联权益部共同承办社区百场讲座主场活动

2009年8月15日上午9时,在北京市丰台区花乡黄土岗村,全国妇联和联合国儿基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大型宣传活动启动仪式暨“2009儿童安全成长行动”社区百场讲座主场活动。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甄砚,联合国儿基会驻华代表魏瑛瑛女士出席了活动并致辞。全国妇联权益部部长蒋月娥主持了本次活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公安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婚姻与家庭杂志社与全国妇联权益部共同承办了此次活动。社长兼总编辑韩湘景、副社长孙小晋也到会出席。

此次活动,是全国妇联为了进一步配合全国开展的“打击拐卖儿童、妇女专项行动”,针对流动儿童及家长的国家反拐行动计划大型系列宣传活动之一。会上通过有奖问答、宣传短片的形式,推出了向全社会重点强调的五个反拐核心信息,包括:

—要警惕孩子被网友拐卖!

—再忙也要看紧孩子!

— 儿童要学会保护自己!

—孩子丢了怎么办?

—您能为他们(流浪乞讨儿童)提供帮助!

会上还特别邀请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知名教授王大伟为社区群众讲授预防儿童拐卖安全知识。《婚姻与家庭》杂志与王大伟教授长期合作,开辟“你该怎么办”栏目,将典型案例与预防措施相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普及应对各种危机的常识。

此次社区百场讲座活动将在全国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陆续展开。通过系列宣传,进一步号召全社会提高对国家反拐行动计划的知晓度,增强流动人口预防拐卖的防范意识,动员广大群众通过积极举报、提供线索,更加深入地参与到打拐专项行动中来,为儿童安全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篇5: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实施3年来,全国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按照统一部署,积极落实各项重点工作,以创新举措不断提升患者满意度,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出了新要求,医学发展、科技进步、医改深入为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主线,以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目标,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精准施策,一手抓改革,以医联体建设为抓手提升基层医疗质量,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一手抓改善,通过巩固成果、创新服务、科技支撑、宣传引导,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二)工作目标。2018—2020年,进一步巩固改善医疗服务的有效举措,将其固化为医院工作制度,不断落实深化。进一步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利用3年时间,努力使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逐步形成区域协同、信息共享、服务一体、多学科联合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推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升,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二、巩固切实有效举措,形成医院工作制度

在总结2015-2017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经验成效的基础上,自2018年起,医疗机构要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

(一)预约诊疗制度。三级医院进一步增加预约诊疗服务比例,大力推行分时段预约诊疗和集中预约检查检验,预约时段精确到1小时。三级医院优先向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留预约诊疗号源。对于预约患者和预约转诊患者实行优先就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引导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有条件的医院逐步完善住院床位、日间手术预约服务,探索提供预约停车等延伸服务。

(二)远程医疗制度。全国所有医联体实现远程医疗全覆盖。医联体牵头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中心,向医联体内医疗机构提供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远程超声、远程心电、远程病理、远程查房、远程监护、远程培训等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扩大远程医疗服务范围,使更多的适宜患者能够在家门口获得上级医院诊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签约患者提供适宜的远程医疗、远程健康监测、远程健康教育等服务。

(三)临床路径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实现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逐步将药学服务、检查检验服务等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增加住院患者临床路径管理比例,实现临床路径“医、护、患”一体化,增强临床诊疗行为规范度和透明度。有条件的医联体内可以探索建立一体化临床路径,各级医疗机构分工协作,为患者提供顺畅转诊和连续诊疗服务。

(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各地实现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全覆盖。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市级等相关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合格的,在相应级别行政区域内检查检验结果实行互认。医联体内实现医学影像、医学检验、病理检查等资料和信息共享,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五)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负责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诊疗、生活、法务、援助等患者支持等服务。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开通患者服务呼叫中心,统筹协调解决患者相关需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鼓励医务人员、医学生、有爱心的社会人士等,经过培训后为患者提供志愿者服务。

三、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满足医疗服务新需求 各地要深入分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医疗安全。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在以下10个方面创新医疗服务,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针对肿瘤、疑难复杂疾病、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等,医疗机构可以开设多学科诊疗门诊,为患者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针对住院患者,可以探索以循证医学为依据,制定单病种多学科诊疗规范,建立单病种多学科病例讨论和联合查房制度,为住院患者提供多学科诊疗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将麻醉、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药学等专业技术人员纳入多学科诊疗团队,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中医医疗机构要持续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术特点,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中医综合治疗、多专业联合诊疗等模式。

(二)以危急重症为重点,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在地级市和县的区域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建立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医疗机构内部实现各中心相关专业统筹协调,为患者提供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与各中心形成网络,实现患者信息院前院内共享,构建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陆地、空中立体救援模式。

(三)以医联体为载体,提供连续医疗服务。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信息共享,医疗机构间以单病种一体化临床路径为基础,明确分工协作任务,以病人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连续医疗服务,完整记录健康信息。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联体连续医疗服务各环节的医疗质量控制,推动基层医疗质量有效提升,保障医疗安全。医联体内以信息化为手段,形成患者有序流动、医疗资源按需调配、医疗服务一体化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以日间服务为切入点,推进实现急慢分治。符合条件的三级医院稳步开展日间手术,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逐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缩短患者等待住院和等待手术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医院设置日间病房、日间治疗中心等,为患者提供日间化疗、新生儿日间蓝光照射治疗等日间服务,提高床单元使用效率,惠及更多患者。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日间手术和日间治疗的患者提供随访等后续服务。

(五)以“互联网+”为手段,建设智慧医院。医疗机构围绕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扩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提供与其诊疗科目相一致的、适宜的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为患者提供预约诊疗、移动支付、床旁结算、就诊提醒、结果查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务;应用可穿戴设备为签约服务患者和重点随访患者提供远程监测和远程指导,实现线上线下医疗服务有效衔接。医疗机构加强以门诊和住院电子病历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建设,利用大数据信息技术为医疗质量控制、规范诊疗行为、评估合理用药、优化服务流程、调配医疗资源等提供支撑;应用智能导医分诊、智能医学影像识别、患者生命体征集中监测等新手段,提高诊疗效率;应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配药发药、内部物流、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智能化。

(六)以“一卡通”为目标,实现就诊信息互联互通。基于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居民健康卡、医保卡等应用,实现地级市区域内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患者使用统一的就诊卡可以在任一医疗机构就诊。鼓励有条件的省级行政区域实现患者就诊“一卡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就诊卡整合就诊、结算、支付、查询、挂号等功能。

(七)以社会新需求为导向,延伸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优质护理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二级以上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医联体内实现优质护理服务下沉,通过培训、指导、帮带、远程等方式,将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延伸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为合作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提供护理服务指导,提高医养结合护理服务水平。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探索为患者提供上门护理、居家护理指导等服务。

(八)以签约服务为依托,拓展药学服务新领域。二级以上医院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临床药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为门诊和住院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合理用药指导。加强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用药衔接,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的处方进行审核,实现药学服务下沉。临床药师通过现场指导或者远程方式,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重点为签约服务的慢性病患者提供用药指导,满足患者新需求。鼓励中医医院为患者提供中药个体化用药加工等个性化服务,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药饮片配送等服务,缩短患者取药等环节等候时间。

(九)以人文服务为媒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弘扬卫生计生崇高职业精神,医疗机构建立医务人员和窗口服务人员的服务用语和服务行为规范。加强患者隐私保护,在关键区域和关键部门完善私密性保护设施。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开展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临床科室与精神科、心理科的协作,为患者同时提供诊疗服务和心理指导。

(十)以后勤服务为突破,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医疗机构不断改善设施环境,标识清晰,布局合理。加强后勤服务管理,重点提升膳食质量和卫生间洁净状况。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在公共区域为候诊患者提供网络、阅读、餐饮等舒缓情绪服务,为有需要的住院患者提供健康指导和治疗饮食。

四、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改革改善同步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要继续加强对改善医疗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巩固和深化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取得的经验和成效,根据本辖区医疗服务实际情况,细化第2个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指导医疗机构不断创新改善医疗服务理念和措施,使改善医疗服务的力度不断加大、内容不断深入、质量不断提升,成效更加显著,惠及更多患者,逐步缩小医疗服务领域供需差距。

(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升患者满意度。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要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充分发挥健康中国建设主力军作用。各级领导都要主动深入医疗卫生一线,与医务人员交朋友,做到精神上鼓励、工作上帮助、事业上支持、生活上保障,让他们舒心、顺心、安心地为患者精心服务。要下气力改善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后勤保障,促进和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共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成果。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建立满意度管理制度,动态调查患者就医体验和医务人员执业感受。通过满意度测评,查找影响医患双方满意度的突出问题,不断调整和完善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将满意度测评纳入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绩效考核,并将其作为考核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确保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患获得感稳步提高。国家卫生计生委定期向各省份反馈全国满意度测评情况。

(三)持续深化医改,做好政策保障。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改善医疗服务与深化医改同部署、同推进,坚持改革改善两手抓。要大力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为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创造条件。要将行动计划中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固化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保障效果可持续。要加快实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薪酬制度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状态投身改善医疗服务工作。

篇6: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

(2018-2020)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结合坪山实际,制定《坪山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义务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义务教育阶段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不断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夯实质量基础,激发教育活力,打造更高标准的教育坪山质量,建设深圳东部教育高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目标任务

通过标准引领、科学管理、内涵发展、条件保障,力争用三年时间,形成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制度机制,形成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形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学校管理水平、学生学业质量、综合素质发展水平等质量指标持续提升,区域教育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学生学业成绩。各学段学生学业水平测试优良率、合格率明显提高,低分率明显下降,校际之间学业质量差距显著缩小。学业水平测试成绩:

三、四年级合格率高于90%,低分率低于5%;

五、六年级合格率高于85%,低分率低于8%;

七、八年级合格率高于75%,低分率低于10%。九年级中考主要指标高于市平均水平;体育中考达到市先进水平。

(二)学生综合素养。学生综合素养明显提升,每个学生至少掌握2项体育运功技能和1项艺术特长。

(三)学校品牌特色。每所学校发展2个以上特色品牌项目;全区培育5个以上市内外有影响的特色品牌项目;涌现5所以上在市内外有影响的优质名校。三、六大行动

(一)教育质量管理行动

1.优化管理体制。按照管办评分离的要求,建立区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区教科研中心主抓、各学校主体实施、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主评的教育质量管理机制。探索和推行集团化办学(联盟)模式,建立完善现代学校制度。

2.优化教学管理。修订区、校《教学常规》,强化常规管理。严格规范教学行为,落实各教学环节,开展教学常规检查评比。优化教学管理制度机制,创新教学管理方法手段,注重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提升教学管理现代化水平。

3.优化德育管理。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学校德育课程,修订区、校《德育常规》,培养德育骨干教师,建设德育基地,加强德育常规检查。

(二)学生素养培养行动

1.夯实文化基础。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含实验),配齐配足专业人员,落实地方课程,开发校本课程,重视阅读、艺术、创客(含STREAM)等课程,改革教法学法,提升学业成就。

2.促进自主发展。开展养成教育,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习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提升自我管理,塑造健全人格,促进身心健康。

3.主动参与社会。开展公民素养教育,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组织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和跨文化交流,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行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高尚师德,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坚持教书育人相统一,强化师德师风。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坪山师德故事。

2.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深化基础性、提升性、拓展性培训,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手段,采取线上线下结合、市区校级融合、教研训赛一体等叠加式教师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手段,拓宽教师视野,建设教师培训基地,引进优质培训项目,促进区内外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

3.加快名师培育培养。完善名师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畅通教师专业成长、成才渠道。实施名师、名校(园)长走校送教制度,实现区内名师资源交流共享。探索名师校际柔性交流办法,盘活区域名师资源。

4.重视青年教师成长。制定青年教师三年成长规划,建立专业成长档案。建设青年教师成长制度,促进青年教师持续成长。搭建“青蓝工程”、“岗位研修”、“成长共同体”等成长平台,整体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素养。

(四)课堂教学改革行动

1.切实更新教学观念。定位新时代教师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转变教与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2.大力推动课改实践。精心组织教学设计,科学制定学习目标,有效整合教学资源,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促进学生乐学善学,优化课堂教学评价。

3.充分利用课改成果。建立课改成果培育机制,孵化课改精品项目。建立课改成果总结机制,提炼优秀课改成果。建立课改成果推广机制,扩大优秀成果影响力。

(五)教育科研提升行动

1.提高科研管理的指导性。发挥区域科研管理功能,优化和系统运作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成立坪山教育科研学术委员会,整体提升区域科研管理水平。

2.增强特色品牌的引领性。高质量深化课程改革,优化学校课程整体规划,创新国家课程实施方式,突显学校特色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学校的特色和品牌。

3.提升专项研究的前瞻性。推进重点专题项目研究,以国家级立项课题为龙头,以省市区三级课题为载体,以“坪山教学改革重大项目”为突破口,探寻教书育人之策、课堂变革之道、教师提升之制、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之法,引领区域教育高位发展。

(六)家校社区合作行动

1.建设家长学校。实现“家长学校”全覆盖,引导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开发优质家庭教育资源,组建家长教育师资队伍,形成家校共育合力。

2.扩大家长参与。健全“家长委员会”、家长义工等机制,鼓励家长参与“家长开放日”、家校互动等活动。

3.争取社区支持。完善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育人网络,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辅助学校开展育人活动。

四、保障机制

(一)健全机构,统筹管理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彭尧

副组长:张洲、戢焕兵、王蓓蓓

2.成立工作小组

组长:戢焕兵

执行组长:李显明

成员:督导室、办公室、人事科、基教科、教服中心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安国强、林俊红、邢向钊、温安武、何莹娟、黎金涛、黄德深等校长代表

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教科研中心,由钟焕斌负责日常工作。3.制定实施方案。教育局各业务部门、各学校在文件发布后一个月内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报领导小组审定后组织实施。

(二)优先发展,资金保障。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健全经费保障长效机制,按项目和专项给予资金支持。

(三)完善政策,充实人力。制定教师专业岗位职责及评价机制,配足各类专业教师,保障人力资源购买服务的数量和品质。根据全市统一部署,配套区域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推动提高教师待遇。完善区、校奖教奖学办法,鼓励名师名校长脱颖而出。

(四)帮扶民办,促进均衡。深化公办学校帮扶民办学校质量提升和共同发展行动,鼓励民办学校委托公办学校帮扶教学管理,构建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模式,促进公民办学校共同发展和进步。

(五)强化督导,科学评价。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完善督导评估制度,阶段性开展专项督导。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及时修正行动计划,确保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坪山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显著提升。

本文件解释权归区教育局,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附件:《坪山区义务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篇7:健康儿童行动计划2018-2020

(2018-2020年)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萌发,大数据的形成、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成为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人工智能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将进一步带动其他技术的进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突破,正在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新引擎。为落实《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抓住历史机遇,突破重点领域,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与集成应用,发展高端智能产品,夯实核心基础,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完善公共支撑体系,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

产业发展,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助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

(二)基本原则

系统布局。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立足国情和各地区的产业现实基础,顶层引导和区域协作相结合,加强体系化部署,做好分阶段实施,构建完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重点突破。针对产业发展的关键薄弱环节,集中优势力量和创新资源,支持重点领域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加快产业化与应用部署,带动产业整体提升。

协同创新。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促进产学研用相结合,支持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中小企业加强协作,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

开放有序。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共性技术、资源和服务的开放共享。完善发展环境,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实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行动目标

通过实施四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20年,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人工智能重点产品规模化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现规模化应用,智能无人

机等产品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扩大临床应用,视频图像识别、智能语音、智能翻译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工智能整体核心基础能力显著增强,智能传感器技术产品实现突破,设计、代工、封测技术达到国际水平,神经网络芯片实现量产并在重点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开源开发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

——智能制造深化发展,复杂环境识别、新型人机交互等人工智能技术在关键技术装备中加快集成应用,智能化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预测性维护等新模式的应用水平明显提升。重点工业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

——人工智能产业支撑体系基本建立,具备一定规模的高质量标注数据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建成并开放,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测试评估体系及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体系逐步形成,产业发展环境更加完善。

二、培育智能产品

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积极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推动智能产品在工业、医疗、交通、农业、金融、物流、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集成应用。发展智能控制产品,加快突破关键技术,研发并应用一批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人机交互、灵活精准控制、群体实时协同等特征的智能化设备,满足高可用、高可靠、安

全等要求,提升设备处理复杂、突发、极端情况的能力。培育智能理解产品,加快模式识别、智能语义理解、智能分析决策等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设计一批智能化水平和可靠性较高的智能理解产品或模块,优化智能系统与服务的供给结构。推动智能硬件普及,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健康管理、移动智能终端和车载产品等领域的应用,丰富终端产品的智能化功能,推动信息消费升级。着重在以下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一)智能网联汽车。支持车辆智能计算平台体系架构、车载智能芯片、自动驾驶操作系统、车辆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产品研发,构建软件、硬件、算法一体化的车辆智能化平台。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实时性强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平台,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HA级)。

(二)智能服务机器人。支持智能交互、智能操作、多机协作等关键技术研发,提升清洁、老年陪护、康复、助残、儿童教育等家庭服务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巡检、导览等公共服务机器人以及消防救援机器人等的创新应用。发展三维成像定位、智能精准安全操控、人机协作接口等关键技术,支持手术机器人操作系统研发,推动手术机器人在临床医疗中的应用。到2020年,智能服务机器人环境感知、自然交互、自主学习、人机协作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智能家

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及应用,医疗康复、助老助残、消防救灾等机器人实现样机生产,完成技术与功能验证,实现20家以上应用示范。

(三)智能无人机。支持智能避障、自动巡航、面向复杂环境的自主飞行、群体作业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新一代通信及定位导航技术在无人机数据传输、链路控制、监控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开展智能飞控系统、高集成度专用芯片等关键部件研制。到2020年,智能消费级无人机三轴机械增稳云台精度达到0.005 度,实现 360 度全向感知避障,实现自动智能强制避让航空管制区域。

(四)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推动医学影像数据采集标准化与规范化,支持脑、肺、眼、骨、心脑血管、乳腺等典型疾病领域的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研发,加快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的产品化及临床辅助应用。到2020年,国内先进的多模态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对以上典型疾病的检出率超过95%,假阴性率低于1%,假阳性率低于5%。

(五)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支持生物特征识别、视频理解、跨媒体融合等技术创新,发展人证合一、视频监控、图像搜索、视频摘要等典型应用,拓展在安防、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到2020年,复杂动态场景下人脸识别有效检出率超过97%,正确识别率超过90%,支持不同地域人脸特征识别。

(六)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支持新一代语音识别框架、口语化语音识别、个性化语音识别、智能对话、音视频融合、语音合成等技术的创新应用,在智能制造、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开展推广应用。到2020年,实现多场景下中文语音识别平均准确率达到96%,5米远场识别率超过92%,用户对话意图识别准确率超过90%。

(七)智能翻译系统。推动高精准智能翻译系统应用,围绕多语言互译、同声传译等典型场景,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提升准确度和实用性。到2020年,多语种智能互译取得明显突破,中译英、英译中场景下产品的翻译准确率超过85%,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的智能互译准确率显著提升。

(八)智能家居产品。支持智能传感、物联网、机器学习等技术在智能家居产品中的应用,提升家电、智能网络设备、水电气仪表等产品的智能水平、实用性和安全性,发展智能安防、智能家具、智能照明、智能洁具等产品,建设一批智能家居测试评价、示范应用项目并推广。到2020年,智能家居产品类别明显丰富,智能电视市场渗透率达到90%以上,安防产品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突破核心基础

加快研发并应用高精度、低成本的智能传感器,突破面向云端训练、终端应用的神经网络芯片及配套工具,支持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算法库、工具集等的研发,支持开源开放

平台建设,积极布局面向人工智能应用设计的智能软件,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着重在以下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一)智能传感器。支持微型化及可靠性设计、精密制造、集成开发工具、嵌入式算法等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基于新需求、新材料、新工艺、新原理设计的智能传感器研发及应用。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生物、气体、压力、流量、惯性、距离、图像、声学等智能传感器,推动压电材料、磁性材料、红外辐射材料、金属氧化物等材料技术革新,支持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和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等工艺的新型智能传感器研发,发展面向新应用场景的基于磁感、超声波、非可见光、生物化学等新原理的智能传感器,推动智能传感器实现高精度、高可靠、低功耗、低成本。到2020年,压电传感器、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的性能显著提高,信噪比达到70dB、声学过载点达到135dB的声学传感器实现量产,绝对精度100Pa以内、噪音水平0.6Pa以内的压力传感器实现商用,弱磁场分辨率达到1pT的磁传感器实现量产。在模拟仿真、设计、MEMS工艺、封装及个性化测试技术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在移动式可穿戴、互联网、汽车电子等重点领域的系统方案设计能力。

(二)神经网络芯片。面向机器学习训练应用,发展高

性能、高扩展性、低功耗的云端神经网络芯片,面向终端应用发展适用于机器学习计算的低功耗、高性能的终端神经网络芯片,发展与神经网络芯片配套的编译器、驱动软件、开发环境等产业化支撑工具。到2020年,神经网络芯片技术取得突破进展,推出性能达到128TFLOPS(16位浮点)、能效比超过1TFLOPS/w的云端神经网络芯片,推出能效比超过1T OPS/w(以16位浮点为基准)的终端神经网络芯片,支持卷积神经网络(CNN)、递归神经网络(RNN)、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等一种或几种主流神经网络算法;在智能终端、自动驾驶、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实现神经网络芯片的规模化商用。

(三)开源开放平台。针对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语义理解等共性技术和自动驾驶等重点行业应用,支持面向云端训练和终端执行的开发框架、算法库、工具集等的研发,支持开源开发平台、开放技术网络和开源社区建设,鼓励建设满足复杂训练需求的开放计算服务平台,鼓励骨干龙头企业构建基于开源开放技术的软件、硬件、数据、应用协同的新型产业生态。到2020年,面向云端训练的开源开发平台支持大规模分布式集群、多种硬件平台、多种算法,面向终端执行的开源开发平台具备轻量化、模块化和可靠性等特征。

四、深化发展智能制造

深入实施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

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支持重点领域算法突破与应用创新,系统提升制造装备、制造过程、行业应用的智能化水平。着重在以下方面率先取得突破:

(一)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的自检测、自校正、自适应、自组织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增材制造装备的加工精度和产品质量,优化智能传感器与分散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系统(SCADA)、高性能高可靠嵌入式控制系统等控制装备在复杂工作环境的感知、认知和控制能力,提高数字化非接触精密测量、在线无损检测系统等智能检测装备的测量精度和效率,增强装配设备的柔性。提升高速分拣机、多层穿梭车、高密度存储穿梭板等物流装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精准、柔性、高效的物料配送和无人化智能仓储。

到2020年,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具备人机协调、自然交互、自主学习功能的新一代工业机器人实现批量生产及应用;增材制造装备成形效率大于450cm3/h,连续工作时间大于240h;实现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在机床、机器人、石油化工、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集成应用;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的工业现场视觉识别准确率达到90%,测量精度及速度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开发10个以上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

(二)智能制造新模式。鼓励离散型制造业企业以生产设备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处理现场数据,实现设备在线诊断、产品质量实时控制等功能。鼓励流程型制造企业建设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管理和安防系统,实现连续性生产、安全生产的智能化管理。打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平台,增强人工智能指引下的人机协作与企业间协作研发设计与生产能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提高对用户需求特征的深度学习和分析能力,优化产品的模块化设计能力和个性化组合方式。搭建基于标准化信息采集的控制与自动诊断系统,加快对故障预测模型和用户使用习惯信息模型的训练和优化,提升对产品、核心配件的生命周期分析能力。

到2020年,数字化车间的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智能工厂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10%;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加快推广企业内外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新模式;服装、家电等领域对大规模、小批量个性化订单全流程的柔性生产与协作优化能力普遍提升;在装备制造、零部件制造等领域推进开展智能装备健康状况监测预警等远程运维服务。

五、构建支撑体系

面向重点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需求,支持建设并开放多种类型的人工智能海量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云服务平台,建立并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和测试评估体系,建设知

识产权等服务平台,加快构建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建立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着重在以下领域率先取得突破:

(一)行业训练资源库。面向语音识别、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基础领域及工业、医疗、金融、交通等行业领域,支持建设高质量人工智能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并推动共享,鼓励建设提供知识图谱、算法训练、产品优化等共性服务的开放性云平台。到2020年,基础语音、视频图像、文本对话等公共训练数据量大幅提升,在工业、医疗、金融、交通等领域汇集一定规模的行业应用数据,用于支持创业创新。

(二)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建设人工智能产业标准规范体系,建立并完善基础共性、互联互通、安全隐私、行业应用等技术标准,鼓励业界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构建人工智能产品评估评测体系,对重点智能产品和服务的智能水平、可靠性、安全性等进行评估,提升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质量。研究建立人工智能技术专利协同运用机制,支持建设专利协同运营平台和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到2020年,初步建立人工智能产业标准体系,建成第三方试点测试平台并开展评估评测服务;在模式识别、语义理解、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建成具有基础支撑能力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三)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加快高度智能化的下一代

互联网、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快速高精度定位的导航网、泛在融合高效互联的天地一体化信息网部署和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建设,逐步形成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体系,提升支撑服务能力。到2020年,全国90%以上地区的宽带接入速率和时延满足人工智能行业应用需求,10家以上重点企业实现覆盖生产全流程的工业互联网示范建设,重点区域车联网网络设施初步建成。

(四)网络安全保障体系。针对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人工智能重点产品或行业应用,开展漏洞挖掘、安全测试、威胁预警、攻击检测、应急处置等安全技术攻关,推动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漏洞库、风险库、案例集等共享资源建设。到2020年,完善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产业布局,形成人工智能安全防控体系框架,初步建成具备人工智能安全态势感知、测试评估、威胁信息共享以及应急处置等基本能力的安全保障平台。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实施

强化部门协同和上下联动,建立健全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产业联盟、智库等的协同推进机制,加强在技术攻关、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加强部省合作,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工作,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培育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探索建设人工智

能产业集聚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突破发展。面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应用。建立人工智能产业统计体系,关键产品与服务目录,加强跟踪研究和督促指导,确保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大支持力度

充分发挥工业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等现有资金以及重大项目等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引导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及基础软硬件研发、应用试点示范、支撑平台建设等,鼓励地方财政对相关领域加大投入力度。以重大需求和行业应用为牵引,搭建典型试验环境,建设产品可靠性和安全性验证平台,组织协同攻关,支持人工智能关键应用技术研发及适配,支持创新产品设计、系统集成和产业化。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金融机构加强对接合作,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多方资本参与产业发展。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保费补偿政策中,探索引入人工智能融合的技术装备、生产线等关键领域。

(三)鼓励创新创业

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语音、智能传感器、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制造业创新中心,设立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实验室。支持企业、科研院所与高校联合开展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鼓励开展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和解决方案大赛,鼓励制造业大企业、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建设“双创”平台,发挥骨干企业引领作用,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合作,提升产业发展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培育人工智能创新标杆企业,搭建人工智能企业创新交流平台。

(四)加快人才培养

贯彻落实《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以多种方式吸引和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支持一批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成长。依托重大工程项目,鼓励校企合作,支持高等学校加强人工智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引导职业学校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鼓励领先企业、行业服务机构等培养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队伍,面向重点行业提供行业解决方案,推广行业最佳应用实践。

(五)优化发展环境

上一篇:幼儿保育教师12月的工作总结下一篇:智慧树主题英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