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论文

2024-05-13

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论文(通用10篇)

篇1: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论文

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论文推荐

缓慢然而深刻地改变着固有的一切观念、体制和行为,中国的教育正孕育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如果只在家里闭门造车,而不下去接触实践,就不可能有如今的素质教育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使素质教育进人主阵地,如何以全新的视野、从新的角度、在新的经济学背景下更好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与操作实务来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把两全落实到每个教学岗位,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罗诞铖老师说,现在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学到高中的被安排与被考试,绝大部分学生已将考试作为奋斗目标,将被安排作为常态,失去了独立发展思想的能力与意识。到了大学,突然面对一个相对不被安排和不被考试的环境,对生命与人生的追问被迫来到眼前。很多大学生迷惘了!面对这样的问题,在授课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谈不上学到知识,更谈不上创新。

另一方面我还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对认知思想道德理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其原因:一是由于社会浮躁情绪和功利化趋势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思想道德理论,探索理论真谛,而只热衷于对浅层次的技巧性知识的掌握,存在着理论无用论的倾向;二是社会舆论对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不加区分的一些负面评价,把思想道德理论教育等同于脱离实际、等同于假大空、等同于枯燥的说教,这种先入为主的评价,导致了部分学生对思想道德理论的逆反心理。

篇2: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论文

简析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改革思路和方向,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和认同,正在逐渐影响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和各项活动中,缓慢然而深刻地改变着固有的一切观念、体制和行为,中国的教育正孕育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如果只在家里闭门造车,而不下去接触实践,就不可能有如今的素质教育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为使素质教育进人主阵地,如何以全新的视野、从新的角度、在新的经济学背景下更好地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政策与操作实务来加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何把“两全”落实到每个教学岗位,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提高大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罗诞铖老师说,现在的大学生由于从小学到高中的“被安排”与“被考试”,绝大部分学生已将考试作为奋斗目标,将“被安排”作为常态,失去了独立发展思想的能力与意识。到了大学,突然面对一个相对“不被安排”和“不被考试”的环境,对生命与人生的追问被迫来到眼前。很多大学生迷惘了!面对这样的问题,在授课的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如果没有学习兴趣,就谈不上学到知识,更谈不上创新。

另一方面我还发现当前部分大学生对认知思想道德理论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其原因:一是由于社会浮躁情绪和功利化趋势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不愿意静下心来学习思想道德理论,探索理论真谛,而只热衷于对浅层次的“技巧性”知识的`掌握,存在着“理论无用论”的倾向;二是社会舆论对思想道德理论教育不加区分的一些负面评价,把思想道德理论教育等同于脱离实际、等同于“假大空”、等同于枯燥的说教,这种先入为主的评价,导致了部分学生对思想道德理论的逆反心理。

二、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工作上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西方经济学》课程从其结构体系可分为三大部分:即理论知识、管理和实践。理论部分主要有:供求价格理论、消费者和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AD―AS曲线和国际收支理论等。管理部分主要有:市场失灵管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失业和通货膨胀治理等。实践部分主要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业务、资本证券业务、金融衍生业务、外汇业务以及国际结算等。这种结构体系要求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完成教学内容,从而较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1.转变教学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大学生思维活跃,个性张显,渴望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把课堂的主发言权归还给学生,为学生搭建一座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大胆发言、踊跃发言,勇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与主张,让他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尽量做一位忠实的听众,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不惟我独尊,允许不同见解的存在,更要欢迎独到见解的出现。当然我也要发表个人的见解评论,不要强人所难,要以理服人,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努力与学生达成共识。当问题较难时我还采用定向点拨、转换点拨、启发思维、联系迁移、挑战诱导等方法,力求实现由“教师”向“导师”转化。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一个发展的空间,用他们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审美观,自己的表达方式去掌握知识。

2.转变教学观念。面对第四版的新教材,需要在备课上花不少时间,充分掘展教材资源。因此我觉得教师必须学会解放自己,不要再把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对某一点知识的逐一过关上,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纯粹被动的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注重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习过程的探究,充分用好课堂50分钟。知识在成倍增长,现在即使背了不少知识,日后不一定就会用到,但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却能让他们终生受益。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位仙人会点石成金,他遇到一位牧童,要送一些礼物给牧童,随手点了几块石头变成了金子送给牧童。牧童不肯要,仙人问他想要什么,牧童想了想说:“我想要你的那根手指。”这个牧童很聪明,他知道金子很快就会花完,如果拥有了仙人的手指那财富就会无穷尽。作为升达的一名教师,我不会吝啬于给学生那根”手指”。

3.转变教学模式。教学不仅是知识的再现,而且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展现,是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科学的教学方式绝不能仅限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演变发展的历史过程,把握科学知识的时代内涵,领略科学探索者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的科学创造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新课标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主要体现这样的教学模式――⑴创设问题情境:上课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情境,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陌生,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增。例如联系中国实际GDP和人均GDP的具体数值是学生更好的理解国内生产总值;⑵安排活动探究:教材中有不少很有价值的活动与探究栏目,我们可以选择性的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体知识的生成过程,既启迪思维,又加深记忆,当然不能为了探究而探究,盲目探究,也不能因为探究耗时就不探究,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例如可以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国民收入核算以后去探究均衡国民收入的产生及意义。

4.重视课堂讨论。上课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上好课。()课堂讨论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很重要的。自如驾驭课堂讨论课的教学进程,需要较高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在课堂讨论课的教学中,必须满足一般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即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结构紧凑。

5.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每一章的教学中。寻找结合教学内容的真实事件进行分析解释,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训练学生分析和解释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经典的“大炮与面包”等案例已深入人心。案例教学能把生活中一些活生生的事实摆在学生面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经济理论的理解。但是,仅仅分析那些西方经典案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把西方经济学与中国本土经济相融合,适当地引进一些现实中的案例以及贴近现实生活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这是因为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原理来分析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并帮助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或者提出一些前瞻性的政策建议。

篇3: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论文

要保证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中融合创业教育的效果, 关键在于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应素质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推动创业教育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的融合, 在开展专业课程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培养其创业能力。具体而言, 教师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 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以创业教育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教师素质的核心, 教师的创新能力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教师的创新能力首先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在这样一个信息更新的速度和频率都超出人们想象的时代, 作为教师有责任将本学科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 教给他们最新的知识, 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 多创新。教师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不断占有新的知识领域, 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引导学生创新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并且能够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这种能力移植到学生身上。

2. 具备先进的实践教学观念和较强的实践教学组织掌控能力

创新源于实践, 通过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掘学生的创新技能。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开展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 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在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中强化和渗透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并以此为基础指导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在此过程中, 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 能够对创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比如金融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有比较多的了解, 并且在实践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这些知识, 并能够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没有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是难以成功的,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的组织和掌控能力, 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3. 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的能力

无论是创业教育还是西方经济学课程, 对实践性的要求都比较强。在实施实践教学的同时, 教师不能光纸上谈兵, 应该具备将自身的创业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的能力, 或者在自身缺少创业实践的情况下具备较强的信息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加工的能力[2]。教师是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者和加工者, 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通过其自身的活动来引导、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变化。因此, 教师要研究以创业教育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特点, 要根据课程的内容和创业素养培育的要求, 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并据此来选择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较之普通的课程实践教学, 以创业教育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要高很多。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必须凭借自身的知识和能力, 在课程的实践教学中融合创业的素质要求, 有针对性地传授相应的知识和经验, 为学生提供解决创业中可能遇见问题的知识储备,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增强学生创业的综合实力。

二、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教师素质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西方经济学授课教师在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基本情况, 笔者选取了湖南女子学院 (大专部) 、湖南生物机电学院、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外贸职业学院等10所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可见, 目前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教师素质与创业教育导向下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主要反映在以下方面:

第一, 实践教学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存在不足, 接受实践训练的机会和渠道有限。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任务均由同一教师担任, 调查显示, 任课教师的学历层次较高, 硕博学历的占到46%, 但是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到30%。从任课教师接受的专业技能培训途径来看, 40%的教师主要是通过在职进修来完成, 14%是通过参与相关的学术会议来实现, 12%的教师因为条件所限很少有机会参与培训进修。每年能定期参与企业或者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的教师比例相当低, 仅为8%。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基本特征是实践性, 调查反映了教师们在接受实践训练方面的机会和渠道很有限, 侧面反映出了教师们在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

第二, 实践教学教师具备了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意识, 但是尚未用该理念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76%的教师在回答“在授课时是否思考过将创业教育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相融合的问题”时, 选择的答案是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在进一步问及“在您的授课中有没有采用过相关的方式或者方法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了创业意识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训练”时, 94%的教师回答还没有尝试过。在回答“没有尝试过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时, 80%选择了学校没有给出相应的支持政策, 自己也是有心无力;68%选择了由于自身教学科研压力大, 没有精力去投入;64%的教师认为自己缺少创业的实战经历, 指导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调查结果显示, 教师们虽然具备了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的意识, 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限于环境和自身条件, 还很少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活动。

西方经济学本身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和应用性, 这为通过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1]。从某种程度上讲, 在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 既是更好地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也是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更有生命力的不二选择。目前从事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的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足, 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以创业教育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教师素质的培养

渗透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还应该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 具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 要担负起将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任务, 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教师的素质。

1. 创造条件, 提供教师创业体验

在西方经济学的实践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是个全新的课题, 没有太多的经验可循。甚至可以说, 如何通过这种实践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没有教法可以借鉴。也正是因为如此, 担任这些实践课程的教师更应该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现在很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 尽管在理论上对现代经济理论和市场运作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没有过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往往表现为从书本到书本, 教学方法自然也就无法适应西方经济学渗透创业教育后的实践教学要求。因此, 为了弥补教师素质中的这种先天不足, 高校应当尽量创造条件, 让部分教师体验创业。可以启动企业挂职锻炼计划, 通过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还可以利用政府部门鼓励大学生创业所给予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带领学生开展调查研究, 选择创业项目, 完成商业计划书, 从政策支持的申请到资金的筹资再到项目的启动, 全程参与, 实战演练, 以便能够一方面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 另一方面延伸课堂教学, 使得创业教育得以落到实处。

2. 政策激励, 鼓励教师提高其自身素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从某种程度上讲, 实践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的思想作风、治学态度、业务水平、思维方式、研究能力、管理水平和人格魅力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 关乎教育质量。作为担负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 在具备了雄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但是很长时间以来, 由于高校管理模式的计划性和教师来源渠道的单一性, 教师队伍的素质受到了一定的影响[3]。高校的老教师在接受再教育上很多都处于滞后状态, 而新教师学历层次虽然比较高, 但是缺少实践经验。要求教师既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些要求光靠教师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学校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比如, 在鼓励教师进修提升素质方面给予支持;为了激励教师进行大胆的创新和尝试, 对于在专业课教学中尝试进行创业教育实践的教师在授课报酬方面给予特殊待遇;鼓励教师将大胆尝试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 对于那些进行课改, 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的教师在课题申报和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足够的倾斜。

3. 创建团队, 加强专兼职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通过自身的创业体验能够增长部分经验, 但是对比起创业教育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而言还有一定的差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建立专兼职教师队伍人才库, 借助工商界的实业家、有经验的企业界人士和创业成功的知名校友等的力量共同开展实践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邀请这些有经验的人士到课堂给学生讲授他们的实战经验和体会, 也可以带领学生到这些人士的企业中参观学习, 参与实习实践。对于有良好的创业基础的学生或学生团队, 在为其配备校内教师作为校内导师全程参与实践指导的同时, 还可以从这些人才库中挑选合适的人才作为学生创业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创业实战。组建专兼职的教师队伍可以扬长避短, 发挥专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内教师的理论知识系统, 熟悉教育教学规律和时间精力相对充足的优势在构建学生创业知识体系方面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外兼职教师具有企业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的优势, 对学生的创业实战教学提供创业咨询和风险评估方面的指导, 帮助学生协调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关系, 为学生的创业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

融合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 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努力。学校要通过建立实践教学的激励制度以激发教师参与实践教学的热情, 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自身也应该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通过参与和指导创业实践来增强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尤其是指导学生创业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夏晓红, 欧恒.基于创业教育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 2008 (7) :207.

[2]黄秋华.面向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教师素质培养对策[J].科教纵横, 2009 (6) :160.

篇4:探析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

西方经济学成立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主要以实现有限的资源在无限的生产中的最大价值为研究目标,满足了社会的生产需求以及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由于涉及的理论较多,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学困难,从而阻碍了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因此,研究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抽象,学生接受困难。西方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内容,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以及经济市场的结构和失灵问题,而宏观经济学主要涉及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以及政府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内容,可见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繁多且较为抽象,让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高校的课程安排中,西方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常常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由于学生刚刚从中学过渡到大学,对所学专业认识不足,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这就更加重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困难程度。

(二)教学没有结合实际。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但是目前高校大部分采用的是直接翻译过来的教材,理论性较强但是缺乏与实际的联系。西方经济学起源于欧洲国家,因此教材中涉及的教学案例大部分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状况为主,并没有具体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脱离了与实际的有效联系,造成了教学内容的空泛,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西方经济学的现实价值。

(三)教学方式落后。目前,许多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依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进行灌输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式死板,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权利,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很难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另外高校的各种学科课时有限,西方经济学的课程也只有一到两个学期,高校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课堂安排的教学内容往往过于繁重,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理论的传授,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这样就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打击,降低了教学效果。

(四)考核机制不够完善。高校对西方经济学的考核主要采取试卷考试的方法,考试内容多为客观题,包括理论分析、简答、填空等,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考察,而忽略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考察。这种考核方式,学生只需要在考试前背诵、记忆课本内容就能轻松通过考试,不能够充分去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忽略了西方经济学的真正内涵,使得教学失去了实际意义。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对策

(一)实施案例教学,便于学生接受。西方经济学涉及的理论偏多,主要通过大量图形、数据、模型来进行展示分析,使得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抽象、空洞,难以理解和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将现实的经济问题或时下的热点问题作为经济学课堂上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能够结合周边的问题对经济学展开讨论、研究,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学生通过案例的解读总结出经济发展的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注重与实际的联系。在选择西方经济学教材时,应该选用中国经济学家编写的教材,这种教材在注重西方经济学整体的逻辑结构的同时,大量引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案例,符合中国国情,比较适用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比如以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为课题,增加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理解程度,制定更合适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更新教学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教学法方式显然不能满足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需求,必须结合现代教学方式,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的经济理论以数理逻辑为基础,如果只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制作一个模型就会浪费大量的教学时间,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却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节省时间。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相结合,利用有限的课时,将教学内容精化、细化,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四)完善考核机制。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不仅仅在于传授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通过试卷的成绩来判定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是一种极不科学的考核方式,因此必须完善考核制度,重视过程考核,增加平时成绩在考核中占有的比例,对于那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善于思考和总结的同学增加一定的奖励分值。在考核的内容上,适当增加一定比例的主观题,例如可以增加国内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分析,考核学生运用经济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经济知识较多,理论较为抽象,使得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改革是一项重要工作,要结合西方经济学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知识,可以更好的借鉴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理论和经验,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旺霞,夏力.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及改革研究新进展[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1:102-106.

[2]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02:52-54.

[3]彭东.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6:248-249.

[4]邢彩霞.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4,03:123-125.

篇5:《西方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1、课程性质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类专科学生应该学习的一门基础课,4学分,《西方经济学》运用与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完全不同的理论逻辑和数学模型推导,揭示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以及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居民实现满足极大化,政府机构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实现充分就业,保证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的条件、机制和手段。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员的理论思维、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本课程对于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更好的掌握这门课,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非常必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应该注意完成一定的课后习题,这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进一步理解。各分校的老师应该注重在授课过程中尽量能够结合实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理解经济学比较深奥的理论,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任课教师还可自编一定的习题,让学生通过做题目来理解书本中的内容。

3、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本课程分为微观与宏观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以及相关的微观经济政策;

宏观部分的基本内容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

二、课程的教学层次

在课程中,对教学内容分成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对于书中案例分析、参考资料部分的部分,以学生自学为主,不作考试要求。第二部分 媒体使用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的教学以学生学习文字教材的基本内容为主,系统全面地学习微观部分和宏观部分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各教学点应聘请有一定经验的经济学的教师进行面授辅导;

2、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讲解一些习题及关键的案例;

3、整个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点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学生书面作业3-4次,教师应该批改,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在公开场合予以纠正。

二、教学媒体

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手段:

1、文字教材:《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国统计出版社 梁小民编著

2、网上课堂

(二)教学环节

1、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总学时72学时,课内学时为36学时,学分4学分。

2、教学研讨。为保证西方经济学课程授课效果,保证教学质量,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应以研讨的形式不仅解决课程中的问题,还要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研讨。

3、网上辅导与教学服务包括:教学信息、教学进度、作业、BBS研讨等。

4、电话答疑

5、集中辅导:每两周一次集中面授辅导,辅导总时数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学时数的50%。

6、作业: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完成一次期中考试,至少两次作业,辅导教师应认真批阅,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占期末考试一定比例的分数(10%)。

7、考试:考试是对教和学质量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考试内容应覆盖全面,符合大纲要求,要体现重点,难度适中,题量合适。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90%。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周次

第一章 导论

1、章节

一般掌握:经济学的发展简史、生产可能线

重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存量与流量

第二章 需求、供给、价格

2、一般掌握:价格对经济的调节

重点:需求、需求量、供给、供给量、均横价格、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章 弹性理论

3、一般掌握:总收益 供给弹性 交叉弹性

重点: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4、一般掌握: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定理

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 第五章 生产理论

5、一般掌握:生产函数、规模经济

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生产的三个阶段、生产者均衡 第六章 成本与收益

一般掌握:短期、长期、机会成本

6、重点:短期、长期成本分析、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第一、第二节)

7、一般掌握:企业的组织形式

重点:完全竞争、完全垄断的条件,厂商长短期均衡的条件 第七章 厂商均衡理论(第三、第四、第五节)8 一般掌握:产业政策

重点掌握:垄断竞争市场的长短其均衡 寡头垄断的价格和产量的决定 第八章 分配理论 9 一般掌握: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地租理论

重点:工资理论、利息理论、正常利润、超额利润、基尼系数、洛伦斯曲线 第九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10

一般掌握:外部性 垄断下的消费者剩余 风险、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行为

重点掌握:公共物品的竞争性与排他性 如何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第十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和方法 11 一般掌握: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实际、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重点:国民经济核算中五个基本量间的关系 物价指数 失业率 第十一章 长其中的宏观经济

一般掌握:货币的基本知识 货币数量论 货币中性论 零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11 论

重点:经济增长的含义、特征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三个经济增长模型 自然失业 摩擦实业

第十二 章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般掌握: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重点掌握:总需求曲线 总供给曲线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第十三章 短期中的宏观经济与总需求分析 一般掌握:生命周期假说 持久收入假说 投资函数 加速原理

重点:消费函数 总支出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乘数原理 第十三章 货币与经济 14 一般掌握: 货币与金融体系

重点掌握:IS-LM模型 货币与利率的决定 第十四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般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供给管理政策

重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不同时期政策的运用 第十五章 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 16 一般掌握:奥肯定理 经济周期

重点:周期性失业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通货膨胀理论 菲利普斯曲线 17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

一般掌握:宏观经济政策概况 宏观经济政策争论 重点: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第十七章 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 一般掌握:国际贸易与一国经济 国际收支 开放经济中经济调节的困境

重点掌握:对外贸易乘数 固定(浮动)汇率制 溢出效应与回波效应 19 考试

牛志坤

篇6:西方经济学素质教学改革论文

《西方经济学》课程是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之一。通过课程组老师多年的探索和积累,尤其是近四年来的认真总结,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课程教研组老师通过自编教材充实了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改进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式教学与网络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的方式改革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并通过案例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西方经济学在基本范畴、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分析方法以及运用领域等方面都有极其重大的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经济理论逐渐被应用于指导我国的改革,并和我国的改革实践相结合。所以,围绕精品课建设,课程组对西方经济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1、课程体系改革

1)西方经济学理论教学。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扎实、更全面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形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反映经济学发展最前沿理论的教学内容体系。

2)与相关课程衔接。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全面研究经济管理学院不同专业的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

3)积极开设学术讲座和选修课程。西方经济学课程组教师结合科学研究项目,为学生开始相关选修课程,追踪西方经济学发展前沿动态。聘请校外政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掌握和了解我国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实际动态。

2、教学内容改革

1)教材建设。到2004年底,西方经济学教材采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为了充分反映经济学发展动态,组织主讲教师精心编写了《西方经济学》自编教材,应用效果良好。自编教材《西方经济学》顺应经济学研究的主流趋势,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注重采用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定量分析方法,实现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有机结合。同时在编写过程中加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条件、实际经济背景和应用范围,便于学生的理解与应用。在编写过程中,作者大量参考了近年来英、美出版的教材和其他有关经济理论的著作,吸收了当前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反映了当前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状况,做到教材与授课紧跟学科的发展。

2)教学教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案严格要求,所有教师都对自己的教案进行多次修改、充实,教师教案完整、规范、都已达到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材为蓝本,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较详细的教学内容、课后习题和参考文献。随着学科发展,对教案随时补充新的理论观点和资料,增大教学信息量,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3)加强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西方经济学可分为初级课程、中级课程和高级课程,非经济学专业的经济管理类各专业主要讲授初级课程。在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教学,以便使学生培养起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在课堂上介绍经济学理论时,既要讲清楚理论本身,也要结合经济学研究方法教学,同时适当介绍重要经济学家的生平和主要学术贡献,并将基础理论和中国与外国的经济实际相结合,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掌握。

4)根据教学课时,精选教学内容。经济管理学院各专业西方经济学教学课时从36课时到72课时不等。对于课时较少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教学时侧重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培养学生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对于教学课时较多,增加理论分析和经济学模型教学,增加经济学发展前沿动态内容,对经济学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掌握。

5)因材施教,对不同专业优选教学内容。如对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侧重于经济学应用的教学内容,按照应用经济学的体系讲授,对国际经济贸易专业侧重于经济学理论学习,培养理论研究能力,提高理论研究水平,为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

二、教学环节和方法改革

西方经济学内容庞杂、表述越来越艰深,是教和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围绕精品课建设,西方经济学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1、教学环节改革

主要是改变以理论教学为主,加强相关环节,重视素质教育,使学生知识体系不断完善。

1)理论教学。优化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扎实、更全面地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分析工具。形成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反映发展前沿的教学内容体系。

2)生产实习。在生产实习中,引导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对企业产品定价,指导学生应用西方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企业利润最大化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产品定价问题。

3)社会实践。联系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组织学生进行专项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并召开师生一起参加的讨论会。教师带领学生和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学生社会实践确定提纲、查找资料、修改调研报告。

4)毕业设计。拓宽毕业设计研究方向,鼓励学生结合西方经济学课程内容,撰写经济研究毕业论文,解决我国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将课堂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有机地连接起来,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与提高。

2、教学方法改革

1)主讲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解、作业讲评、小测验、课堂讨论等形式教学教学,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在课下争论,激发学生的潜能。

2)课堂讨论。教师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经济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言,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设禁区,改变教师讲学生听填鸭式教学方法,建立互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围绕讲授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3)案例分析。为西方经济学编写专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教学案例,特别是密切联系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和经济改革的案例,4)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离不开先进的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由现在主要是Power point课件,逐步采用Photoshop等软件制作教学课件,不断扩大课程教学的信息量和教学效率,改变刻板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篇7:西方经济学教学分析报告

本学期教授了04工商管理和04会计本科班的《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是电大金融专业的必修课,也是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内容涵盖了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的理论及相关业务;金融市场的分类与认识;货币供求理论及其均衡;通货膨胀的发生及治理;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等方面。所选教材(《金融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内容全面翔实,同学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好学精实属不易。怎样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这里就个人的教学体会,谈一点看法。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1、使学生对货币金融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活动及其宏观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注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学生在金融科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素养。

通过学习,学生应按各章节具体要求了解或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货币政策以及宏观金融调控等范畴所涉及的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及其行为主体、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二、课程教学内容

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一体化设计方案,本课程的内容大致可以划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篇共三章,主要研究货币与货币制度,包括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第二章货币制度,第三章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第二篇共三章,主要研究信用与利率,包括第四章信用的演进,第五章信用形式,第六章利息与利息率。第三篇共三章,主要研究金融机构,包括第七章金融机构概述,第八章银行类金融机构,第九章非银行金融机构。第四篇共三章,主要研究金融市场,包括第十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第十一章货币市场,第十二章资本市场。第五篇共三章,主要研究国际金融与金融国际化,包括第十三章国际收支及其均衡,第十四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第十五章金融全球化,第六篇共四章,主要研究中央银行与货币供求均衡,包括第十六章中央银行,第十七章货币需求,第十八章货币供给,第十九章货币均衡。第七篇共三章,主要研究金融调控与金融发展,包括第二十章货币政策,第二十一章金融监管,第二十二章金融与经济发展。

三、教学过程及其实践环节

1、自学。即学生通过阅读文字教材和收看电视课(包括观看录像教材或VCD等)来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内容。强调自学是开放教育的基本特点。

2、组织学习小组并经常进行学习讨论。在强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在一起学习时相互鼓励、互相启发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组建了大小不等的学习小组,结合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讨论。

3、辅导。即在学生自学基础上由教师进行适当的面授辅导,以解决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这部分辅导一般占到了总学时数的1/4。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采用了其他辅导形式如电话答疑、网上教学、直播课堂等,这偏重于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和学习时怎么把握重点等进行辅导。

4、作业。本学期共安排4次作业。学生认真独立地完成了这4次作业,辅导教师认真批改了并据以评定成绩。对作业正确性的判别依据了《货币银行学学习手册》进行。

5、教学研讨。既讨论教学问题,交流课程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实现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有机结合。

6、电话答疑:电话答疑分为经常性的答疑和集中性答疑两种。在教学过程中,前者经常进行,后者的具体时间安排提前在网上公布。

7、社会调查。安排了1次大题目为“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的社会调查。

8、考核。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前者主要为平时作业,后者为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平分标准。平时作业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占课程总成绩的80%。

篇8: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一、整合西方经济学原有教学体系,融实践性内容于经济学教学之中

长久以来,西方经济学教学体系分为绪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大部分,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也基本沿用这样的教学理论体系。这三部分的划分,虽然理论体系比较明晰,但稍显呆板,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看目录就觉得理论性较强,学习兴趣不会太浓。尤其是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而言,其教学体系的设计应以“适度、够用”为原则,较多的理论介绍不符合高职高专的教学规律。所以,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应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大胆整合,可以将本门课程分为四个专题进行讲授,每一专题都力求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这四个专题为:专题一: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意义。该专题主要介绍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历史过程及学科地位等内容。专题二:生活中的经济学。该专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需求规律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消费者对自身消费行为的认识,边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机会成本对我们日常生活和理财的重要作用,;我们如何应对通货膨胀,认识投资中的风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专题三:工作中的经济学。该专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认识供给规律对企业的重要性,认识生产函数对企业的重要意义,学会成本收益核算(利润最大化原则),认识企业所处的市场结构,认识GDP指标及经济增长,认识并能基本解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专题四:时事专题分析。该专题为实际应用部分,主要运用经济学理论解读身边发生的经济现象。通过以上各专题的划分,将经济学与现实工作生活结合起来,更突显经济学课程对经济生活的指导意义。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方式,采用有利于教学双向沟通的授课方法与授课手段

(1)案例教学法与讨论教学法相结合。

经济学教学中经常会用到大量的图形和数学论证,让学生感到抽象枯燥且难以掌握。例如,在生产函数理论一章中,经常用到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等多条曲线;在分析宏观经济政策时,则是用IS-LM模型。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中介载体,将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以一种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案例教学在这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因为经济学案例往往是以现实经济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其中不乏一些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足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案例分析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实现教学的双向互通。讨论式教学法不应算做是新的教学方法,因为在几千年前,孔子就一直在实施这一教学法,现在采用这种方法,只是对传统优秀教育方法的继承。此种方法为每次理论课后引入与理论相关的案例分析,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积极发言,说出每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这里没有对与错之分,有的只是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教师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主要的空间留给学生。这样,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采用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要求教师在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学生带出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社会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组织学生就某些经济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广泛发动学生深入社会生活,结合课堂所学习的知识,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和各种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调研,撰写社会调查报告,并进行评比宣传。在经费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与调研,了解企业的管理与运行模式等;到政府部门进行咨询,掌握社会经济情况和基本数据等,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

(3)运用网络技术,实现开放式教学。

网络技术是双向交流模式的代表媒体,网络提供了海量的知识资源、庞大的智慧资源,网络技术为构筑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能。而这些特点,是其他媒体、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每天发生的经济现象,并可以了解普通百姓、专家学者以及政府对各种经济问题的看法与解决对策。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现实生活问题能力,并能提高其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聘请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管理者和研究机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如就高企不下的房价走势问题,聘请房地产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进行专题讲座。就大学生严峻的就业问题,聘请相关就业问题专家和优秀毕业生给学生开讲座,可以解决学生对就业问题的困惑,增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性。

四、改革西方经济学课程评价标准

为凸显经济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必须构建新的课程评教标准。西方经济学课程评价应综合学生课堂讨论、话题论文、课程实习、创业策划、激情演讲等多方面的表现予以综合评定。通过课程评价标准的改革,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和创新意志、创业精神。

当然,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实现将经济学理论讲解与实际经济问题的无缝对接,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精心设计、精心组织。同时,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摘要:本文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评价标准改革等方面,对西方经济学实践教学进行了探讨。

篇9:《西方经济学》教学探讨

關键词:西方经济学 案例 收入分配 平等 效率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基础理论课,是所有学科中发展最快的。曾被普遍接受的理论一次次地被人们重新评判,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在教学中必须不断地进步才能跟上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因此,在上这门课时所遵循的原则就是联系实际,介绍理论尽量从问题入手,案例分析服从对原理的把握。现以收入分配的衡量标准及政策为例加以说明。

一、授课时提出的问题

因课前已布置学生预习,因而对教学内容简要地阐述后直接提出以下二个问题,整堂课就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

问题一: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收入分配不平等是合理的,但有一定限度。如果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甚至出现贫富两极分化,既有损于社会公正的目的,又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我国目前收入分配悬殊,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应付?

以上两个问题包含了教学的主要内容,这样组织教学的目的在于“浅出”,这时,联系实际,用案例数据和我们身边正发生的经济现象来阐述。

二、联系教学内容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学生对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兴趣,为什么有人挣钱多有人挣钱少。这其中既有社会原因,又有个人原因,对不同社会不同阶层人的收入差别及原因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与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一个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变动的规律是:在经济开始发展时,收入分配不平等随经济发展加剧。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入分配才会随经济发展而较为平等。在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收入分配不平等较为严重,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收入分配有平等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的确呈现出收入分配状况的不平等加剧。以我国为例,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人口的基尼系数为0.18左右。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明收入分配绝对平均。而那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极其缓慢,效率低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经济发展迅速。然而收入分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也从0.18左右逼近0.5。根据国际上的通用标准,基尼系数0.4-0.5表示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如不遏制,任其继续扩大,会给国家、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收入分配状况较为平等,整个社会中产阶级居多,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反而低于我国。

其次,当今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各国,无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甚至是两极分化。俄罗斯等国在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并不快,曾出现过长时期的停滞,甚至负增长。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却极为严重。中国在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相当迅速,与此同时也出现了收入分配不平等加剧的现象。这其中有打破计划经济下平均主义分配的进步,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也存在由于腐败引起的官员掠取国有资产,以权媒私等问题,比如:电力、石油、铁路等行政性垄断行业。他们自行设立津贴、补贴及福利等,这些工资制度外的收入名目很多,来源隐密,不易监控。很多垄断行业中的普通员工,如司机、清洁工的收入都远远高于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甚至高于其他行业的技术工人。

第三、引起收入分配不平等还有个人原因。这就是说,收入分配不平等与人的个体差异是相关的。每个人的能力、勤奋程度、机遇并不相同。就能力而言,既有先天的才能,也有后天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学家认为,人的受教育程度与个人收入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受教育越多,能力越强,收入水平越高,这是不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现实中,有的人吃苦耐劳而又勤奋,愿意从事较为艰苦的工作,愿意从事较多的工作,收入自然也高。也有些人怕苦怕累,或在工作中懒惰,这也引起收入不同。此外,不可否认,有的人运气好,赶上好机会,而另一些人没有发挥才能的机会,或者是有机会自己没抓住。这也引起收入差别。当一个经济开始发展时,总有少数能力强、勤奋、又善于抓住机会的人成功了,成为了富人。在市场竞争中,能力差、不勤奋、又不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会相对穷下去。这就是每一个社会在经济发展初期贫富差距较大的重要原因。

再来回答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简言之就是我国目前的收入分配悬殊,贫富差距较大,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应对。

如上所述,我们知道在市场经济中是按效率优先的市场原则进行个人收入分配的。但每个人在进入市场之前所拥有的生产要素不同,即每个人的能力与资产不同。在市场竞争中,每个人的机遇也不同。这样,收入差别悬殊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分配状态,不合乎人们公认的伦理,也不利于社会安定。因此,就要通过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来缓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现象,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政府可以采用税收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缩小贫富差距。

政府征税,其主要目的是通过税收为政府各种支出筹资。在宏观经济政策中政府运用税收来调节宏观经济。在收入分配中,政府也运用税收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手段是征收个人所得税,此外还要征收遗产税、财产税、赠予税等。

个人所得税是税收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通过累进所得税制度来调节社会成员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因为它是根据收入的高低确定不同的税率,对高收入者按高税率征税,对低收入者按低税率征税,这种累进制,有利于纠正社会成员之间收分配不平等的状况,从而有助于实现收入平等化。

遗产税、赠予税以及财产税,是为了纠正财产分配的不平等。财产分配的不平等,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根源。征收这些税,也是利于收入分配的平等化。消费税,尤其是对奢侈品和劳务征收较高的税,也是通过税收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一种方法。因为为消费奢侈品与劳务而纳税的,仍然是富人。

如果说税收政策是要通过对富人征收重税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的话,那么,社会福利政策则是要通过给穷人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因此,我们把社会福利政策作为收入分配平等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当前西方各国的情况看,社会福利政策主要有这样一些内容:

第一、 各种形式的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险;

第二、 向贫困者提供就业机会与培训;

第三、 医疗保险与医疗援助;

第四、 对教育事业的资助;

第五、 各种保护劳动者的立法;

第六、 改善住房条件等。

我国目前正在实施一些缩小贫富差距,改革收入分配不公的措施,包括:连续几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的工资;向贫困者提供免费就业培训;医疗保险、社会保险逐步向所有农村和城镇劳动者覆盖;对师范类学生减免学费;限定最低工资和向城镇低收入者提供经济适用房等。所有这些“民心”工程都是政府实施社会福利政策通过给低收入者补助来实现收入分配平等化。

三、归纳总结

分配理论要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生产出来的产品按什么原则分配给社会各阶级。分配问题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涉及到经济学中一个基本的问题----效率与公平。

篇10:浅谈西方经济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专业论文

浅谈西方经济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浅谈西方经济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提要] 本文首先对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特点和目前该课程教学方法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介绍,并以此为切入点,深入地讨论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20日

一、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特点

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这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的产生。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运行政策与理论,也是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经济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特点就是理论性非常强,学生在课程内容理解上有很大困难,并且非常抽象。基于这样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从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另外,我们要十分注意,西方经济学是有其明显的阶级性的。顾名思义,西方经济学是基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以私有制为主体,并且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或团体从根本上说都是利己的。因此,西方经济学的阶级立场和价值观在本质上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时,要对此点进行特别的注意。

二、西方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推导过多,把经济学当数学来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现阶段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则主要强调理论知识的推导,要么就是引用国外的陈旧数据来进行教学。学生虽然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是很难应用到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去。

另外,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数学运算,因此有些老师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就将西方经济学教成了“数学课”。因为财经类院校招收的学生既有文科又有理科,部分文科学生因为数学底子差,对于这样的课程根本就听不懂。这种教学根本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更谈不上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了,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导致了教学效果很差。

(二)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和大多数课程一样,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考试也就是进行期末考试,并且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是非常大的。这样的考试结果并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也不利于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另外,很多该课程的老师会在期末考试前划定考试范围,导致某些学生只需要在考试前将考试重点进行突击复习就会得到好成绩,这样的好成绩并不代表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状况,只是考察了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西方经济学课程所用的教材版本很多,虽然体系不同,但内容却是大体相同,教学内容主要是主流的经济学,基本内容都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成熟理论。但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的新问题和新现象。而这些新问题是无法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来解释的。针对这些变化,西方国家的经济学教材也在进行相应的调整。而在国内,我国所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且更新缓慢,没有体现该学科在新时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不能解释在新时代中发生的新问题和新现象。

三、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采用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法作为实用性强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众多课程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地应用。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适当的案例进行教学,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案例作为理论知识的一部分进行讲解,例如在讲授均衡价格理论时,可以与我国猪肉价格政策走向的例子相结合,讲述消费者行为时可以从学生压岁钱的消费来入手。在理论知识教授完毕后,由教师甚至学生自己可以提出一些合适的小案例,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讨论分析,在讨论的过程中,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将在案例中得到生动的展现。另外,教师还可以截取部分章节进行综合性案例的讨论,让学生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可以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复杂案例的分析处理能力。

(二)要注意剖析西方经济学的假设前提和学科性质。前文已经提到,西方经济学主要是阐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规律。因此,该课程的内容很多是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相径庭的。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就不能完全照搬课本内容,应该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有所取舍或者进行适当的评议。即便许多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教师也应该对其是否复合我国国情来进行详细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在准确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所理解,并且可以正确区分二者的关系。

(三)改进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作为一门重要的经济学基础课程,西方经济学对于掌握很多专业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和内容必须能反映学生真实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考核方式上需要做大胆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期末成绩的比重降低,多注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解。那些可以提出很好的观点和问题、善于分析和总结的同学应该有一定的加分奖励。在考核内容上,我们可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例如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热点话题。甚至可以采取开卷考试的方式,让学生利用书本的知识去解决试卷中提到的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另外,老师还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小组讨论以及开放式课题,并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可以参加社会实践,这样就可以全面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而且还可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积极更新课程教材,增加西方经济学的最新前沿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使用对于课程的讲解至关重要,因此,要想增加西方经济学的新理论,教材必须是充分体现其时代特征的。所以,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围绕西方经济学理论界的研究动态,进而抓好教材的建设。在教材中,可以吸收成熟的研究西方社会经济运行新现象、新问题的新理论、新观点,促进教材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快教学内容改革,促使国内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紧跟国外经济理论前沿。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另外,在教材更新的同时,西方经济学的授课老师也必须加强自身学习,及时地了解西方国家一些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成果。教材的更新毕竟有些滞后,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介绍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重大前沿问题,并且及时地进行更新和拓展,开阔学生的思路和视野。

(五)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打破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除了前文提到的案例教学法以外,老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采用更多种的教学方法。各类方法可以优势互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另外,再加上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明显的提高,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结语

学好西方经济学,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济运行理论和经验,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但是该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综合性较强,在实际教学中,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主要参考文献:

上一篇:2022年小学语文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心态决定状态》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