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战略大决战1

2024-05-04

第3课战略大决战1(精选7篇)

篇1:第3课战略大决战1

第3课 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第3课战略大决战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运用图解法,使学生了解三大战役的战况,明确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本课涉及的人名、地图、战役名称比较多,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在设计本课教学时,采用了画示意图、列表格等方式来理清线索,对比归纳知识,充分利用了历史地图建立空间感,以形成正确的历史地理概念。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三大战役的基本战况,明确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教师应培养和锻炼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以及概括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运用图解法,了解三大战役的战况。采

用画示意图、列表格等方式来理清线索,对比归纳知识。组织学生先阅读教材并分析概括,教师再予以总结补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三大战役,感受大气磅礴的战争场面和解放军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风采,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并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三大战役的基本战况和战略战术

教学难点

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图解法

教学媒体

幻灯机、自制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结构与过程

【新课导入】

师:(自然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到了人民解放战争出现了转折,那么转折后的战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战略大决战。

第3课

战略大决战(板书)

【讲授新课】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15页,概括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并与上节课学习的战略反攻前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进行比较,总结战争时机的变化。)

生:(阅读并概括)

师:(总结)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减少,并分

别被钳制在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和华东的战场上,只能担任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的守备。而解放军的总兵力有了显著增长,全军也有了强大的炮兵和工兵,攻防能力大大提高。这些情况与上节课同学们所学到的国共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有了很大的转变,表明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当机立断,抓住战机,指挥发起了

向国民党军主力进攻的大决战——三大战役。

一、辽沈战役(板书)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上相关内容,结合或相关电影片段讲述基本战况,识别《辽沈战役示意图》)1948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部署,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以部分兵力围困长春,集中主力,南下围攻锦州。蒋介石亲赴沈阳,从锦西和沈阳分别组成“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企图东西对进,救援锦州。东北野战军在塔山和黑山一带顽强地抗击住了敌人增援部队的反复

冲击,10月中旬,攻克锦州。(组织学生讨论“议一议”:东北野战军为什么先打锦州?)

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

师:(总结)锦州的战略位置重要。它是联结东北和华北战场的咽喉,也是东北国民党军防御体系的要害。打下锦州就可以切断东北敌军撤向山海关内的退路,形成“关门打狗”之势。这就是辽沈战役的战术。蒋介石不甘心,仍命令国民党军“西进兵团”夺回锦州。东北野战军主力星夜回师,在辽西地区将其分割围歼,并乘胜追击,连克沈阳、营口。11月初,辽沈战役胜利结束。

师:辽沈战役取得了怎样的战绩呢?(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的兵力对比如何?)

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

师:(总结)辽沈战役歼灭国民党军47万多人,解放了东北全境。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增加到310万人,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

我弱的基本格局。(引导学生思考)三大战役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

生:(在教师引导下思考)

师:(建议用“分层法”启发引导)

A.兵力对比:转入反攻后,东北地区的人民解放军兵力超过了国民党,这是当时最新的变化。

B.敌军态势:国民党军队被孤立分散,活动范围小,补给困难,是战是守举棋不定。

c.我军态势:解放军根据地广阔,物质力量雄厚、得到人民支持(刚完成土地改革)。

D.战局延伸:胜利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的作战;还能以东北的工业支援全局。

二、淮海战役(板书)

师:随后,解放军又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上相关内容,结合或相关电影片段讲述基本战况,识别《淮海战役示意图》)1948年11月,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发起规模空前的淮海战役。首

先,华东野战军在陇海铁路线上的碾庄一带,围歼国民党军10万人。接着,中原野战军攻克安徽宿县,切断徐蚌线,完成对徐州的包围。11月下旬,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两支大军相互配合,歼灭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增援部队一个兵团。国民党军弃城向西突围,在河南陈官庄一带被人民解放军合围。由于连降大雪,敌军粮草断绝,饥寒交加,向人民解放军投诚。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全歼敌军。这场战役的战术是肢解敌人,中间突破。在这场战役中,解放区人民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建议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看谁能找到又多又好的解放区人民支援前线的动人故事,然后可安排一堂活动课。)

生:(课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活动与探究)

师:淮海战役的意义十分重大,它是大决战中起着承前启后作用的第二大战役,它的胜利,使长江中游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获得解放,这样,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面前。

三、平津战役(板书)

师:(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上相关内容,结合或相关电影片段讲述基本战况,识别《平津战役示意图》)1948年10

月,东北野战军秘密挥师入关,与华北军区解放军主力联合发起平津战役,迅速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截断了国民党军经塘沽从海上南撤和向绥远西逃的退路。接着,人民解放军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西线攻克新保安、张家口,东线解放华北第二大城市天津。孤守北平的傅作义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压力和耐心争取下,率领部队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组织学生讨论“议一议”:东北野战军本是胜利之师,为什么还要秘密挥师入关?)

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习并讨论)

师:(总结)蒋介石和傅作义都错误地认为,东北野战军在辽沈战役后至少需要3-6个月的休整,才能入关作战,因而,东北野战军不打草惊蛇,秘密入关,以神速动作,迅速完成对北平、天津、张家口之敌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20-21页小字部分,并讨论“想一想”:北平和平解放为什么能够取得成功?从东北野战军的秘密入关、战略战术、对傅作义的说服工作等

面考虑。)

师:(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22页的“温故知新”)

生:(回忆、思考并填表)

师:(出示幻灯片)

时间

名称

指挥员

战况

战果

意义

948.9~11月

辽沈战役

林彪

罗荣桓

攻占锦

州、断敌退路

长春敌起义和投降,攻占沈阳

解放东北全境,歼敌47万多人

基本歼敌主力大大加速全国胜利

948.11~1949.1

淮海战役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碾庄和双堆集歼敌

解放徐州

陈官庄歼敌

奠定解放江南各省的基础,歼敌55万多人

948.11~1949.1

平津战役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分割包围

攻占张家口、天津

北平和平解放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歼敌52万多人四、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板书)

师:(从本课在前后课的地位出发,引

导学生进行思考)

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

师: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之间的战略大决战。它使国民党赖以进行内战的精锐部队丧失殆尽,从而摧毁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主要支柱,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解放军兵力增长,装备改善,战斗力大大提高。国民党军队兵力不足,士气不高,被迫防守一些重要地区。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到来,于1948年9月~1949年1月连续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被摧毁。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牢固基础。

板书设计

第3课

战略大决战

一、辽沈战役

二、淮海战役

三、平津战役 四、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篇2:第3课战略大决战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为文章各部分拟写小标题。2.分析文章第一、二部分内容。学习过程: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小说的创作可谓百花齐放,鲁迅、巴金、茅盾、郁达夫等人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各树一帜,而沈从文的作品也另辟新径,为现代文学注入了一股难得的清新之气。二.介绍作家作品:

沈从文(1902-1988),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曾入本乡土著军队当兵。1923年到北京。1926年开始在《晨报副镌》、《现代评论》《小说月报》《新月》上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7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等编辑《红黑》杂志,并参加新月社。1930年在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在北京主编《大公报》副刊《文艺》及天津《益州报》副刊。抗战爆发后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回北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并继续办原刊物,以此为阵地,集合许多北京文人,形成了“京派作家群”。1949年后曾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在中国古代服饰及文物研究方面成绩卓著,有许多专著。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员。其文学创作宏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通信等集子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作品集有《鸭子》《蜜柑》《神巫之爱》《虎雏》《石子船》《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并受废名影响,取其抒情笔调,发展了新文学中抒情小说的文学形式。大部分小说是以湘西生活为背景,对故乡人民怀有不可言状的同情和温爱。以其特异的“生命形式”,熔生动丰富的社会风景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风景画于一炉,展示其民情的粗犷强悍,民俗的淳厚善良,使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反朴归真的牧歌情调。这种乡土抒情体的美学风格代表了京派作家的社会理想,也对后来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三.《边城》解题:

边地的小城。指远离城市的边远小镇。

从时间、文化上考虑,“边城”是大城市的对立面,是“中国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是沈从文先生在体会上流社会的腐朽生活和城里人“庸俗小气自私市侩”的风气之后,对其故乡未完全被现代物质文明摧毁的淳朴民风的怀念。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四.识字与解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喁喁()黑黝黝()焖菜()挪移()竹篁()碧溪且()傩送()涎皮()甬道()莞尔()滨水()蒿艾()角隅()胡诌()嗤笑()茨滩()碾坊()茶峒()

2.用下列词语编写一段话:

神往倾心 间或 悲悯 信口开河 自言自语

五.快速浏览全文,给各部分拟写一个耐人品味的小标题。

(依次可命名为:往事如梦或移动的心、梦中人的梦或为了谁、水中望月或未了情缘)六.赏读第一部分:

1.这部分可分几个层次,试进行概括。

提示:可分两部分。“黄昏来时„„很觉得悲伤。”表现翠翠内心的骚动不安;“天夜了„„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写爷爷讲妈妈过去的爱情故事。

2.翠翠为什么看到天上的红云,听着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凄凉? 提示:一方面内心寂寞惆怅,一方面又迸发出骚动不安的爱情的火花 3.翠翠在成熟中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

提示:是那朦胧中的爱情,后文说“新的人事”“生活太平凡”与此同。4.翠翠真的想逃走吗?她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提示: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实际上反映了其内心的无聊与孤寂。5.“祖父不理会她”真是她“觉得悲伤”的原因吗? 提示:祖父不理会是外部表象,渴望情感的抚慰是真。6.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神往倾心”呢? 提示:主要是对母爱的渴求、对母亲的怀念。7.翠翠为什么对母亲的爱情故事那么感兴趣? 提示:源于自己内心对爱情的朦朦胧胧的期盼。

七.作者在这一部分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的环境描写?这些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用不尽相同。①烘托夜幕降落时的气氛;②烘托人物内心的孤寂与惆怅;③烘托人物内心的骚动难安;④构织浓厚的乡土气息。八.赏读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又可分为几层?请加以归纳

提示:两层。“老船夫做事累了„„他就不去惊动她。”写翠翠梦中听歌摘虎耳草。“第二天„„不告给翠翠一个字。”写爷爷张冠李戴,事情发生波折。2.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3.爷爷“张冠李戴”的前后神情有什么变化?

提取:“温和悲悯地笑”——“快乐”——“涎皮”——“脸色那样难看”——“莞尔”;神情的变化体现出他把翠翠许给大老的强烈意愿,及对翠翠的深切关怀。4.大老为什么要让弟弟先开口?

提示:一是他老实厚道,让着弟弟以求公平;二是弟弟唱得比他要好,自己不便启齿。5.老船夫为什么不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告诉给翠翠“一个字”?作者安排这样的细节有何妙处?

提示:老船夫不告诉翠翠是因为害怕她走母亲的老路;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悲剧情节发展的需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第三部分内容。2.赏析小说中的风土人情。3.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学习过程: 一.分析第三部分:

1.第三部分的有几层意思?请概括。

提示:有两层意思。“大老坐了那只新油船向下河走去了„„自己便也坐到那岩石上了”写爷爷将亲事委婉告诉翠翠。“月光极其柔和„„原来便是那晚上听来的歌”写爷爷月下为翠翠唱歌。

2.爷爷问翠翠选哪一个,翠翠为什么不答?

提示:翠翠其实心里是早有所属的,只是在爷爷面前不好意思说出来。3.翠翠拿芦管出来吹,又吹不好,这是为什么? 提示:她一心等着傩送为她唱歌,却等不来,心里乱。4.翠翠何以要求爷爷唱个歌来听?

提示:她的本意是要想知道傩送为她唱过的是什么歌。

二.作者为什么把他的小说中的人物都塑造成一个个不愿多说话的形象呢?(讨论)提示:是为了表现作为封闭的农业文明社会的湘西,人们身上那种孤寂的色彩。三.本文第三部分中也有一些环境描写的语句,试分析它们的作用。(学生议论后作答)四.作者写作《边城》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结合课文提示和时代特点讨论)五.分别用一个词概括翠翠、傩送和祖父的形象特征,并说出理由。

《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纯粹的美”和“清洁的灵魂”是这篇小说的人物特征:

翠翠的形象是清纯。十五岁的纯美少女她纯真聪慧、像一只小鹿那样活泼健美。恬静、温柔、纯净、灵动、忠贞,如水滴般明澈清透,又充满青春活力,从外表到内心都姣好无比。这样美的人性的悲剧就更令人伤感和哀婉。她对爱情的追寻却总是在梦境状态,如同期待那每夜都会入梦而来的傩送的歌声。

傩送的形象是勇敢。他是一个心地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是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著地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祖父的形象是淳朴。他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古朴、带点狡猾的老人,是中国传统美德的典范。对孙女爱怜备至,为其亲事操心担忧,尽力促成其爱情的实现。

篇3:大学英语阅课教学中的3+1

关键词:预热,略读,深读,解释

上世纪中叶,英国学者Jeremy Harmer将阅读概括为五个步骤,即“Lead in”(导入内容),“Teacher directs comprehension tasks”(教师指导完成阅读理解),“Students read for tasks”(学生阅读完成题目),“Teacher directs feedback”(教师指导进行反馈),“Teacher directs textrelated tasks”(教师指导完成与文本相关的习题)。近几年,在国内各所高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改革愈加深入细化,大学英语教材随之跟进,对各个环节操作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在这一改革创新形势驱动下,笔者结合着学生的个体素质及阅读能力,借鉴国内外各类教学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采用了3+1教学模式。3指的是Pre-reading(预热),Skimmed reading(略读)和Reading in depth(深读),而1则是Interpreting(解释),主要程序为:预热→略读→深读→解释。

1. Pre-reading或称Warm-up reading,汉语意思是“阅读前的预热”,这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代入环节,作用在于进行阅读前充分调动大脑的思维,以及从母语环境过渡到英语语境直至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为顺利完成阅读任务打下基础。具体操作上,笔者结合教材文章特色和学生的听说水平,分别采用“Free talks”(自由交流),“Argue in groups”(分组辩论)和“Questions”(质疑)等方式。这些方式中最容易流于形式的是“Free talks”,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笔者会预先布置需要交流的主题,安排学生课前准备与主题相关书面材料,以确保师生交流顺利进行。

2. Skimmed reading即略读,是快速阅读文章的一种方法。究其意是指有选择的跳跃性阅读:先浏览全文,了解相应题目的信息点所在位置,然后依据题目的要求,有针对性地点读。由于其跳跃性特点,略读时不需要逐字逐句看下去,这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略读又是有选择性的阅读,可以跳过细节来进行。这样即便遇到不认识的词汇或难理解的句型也可以不必细究,从而省去了查找词汇句型的麻烦。

略读在整个阅读课堂教学中只属其中一个环节,不应占用更多的时间。如果以100分钟的课堂时间来计算,建议略读步骤最多占用10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想把握全文的主题,必须传授相应的技能方法,以及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各类文章的特点。教师在讲授略读技能前,先简要介绍英语文章的四类体裁及其主题句的位置特点,如“说明文”和“议论文”这两类文体的主题句多数情况下置于段落之首。帮助学生了解了文体特点之后,再结合目标文章传授略读方法,帮助学生改逐字逐句阅读为一目若干行的略读。由于略读本身是一种目的性较强的阅读方式,教师应预先指定好相关题目,待讲解之后供学生使用练习。

实施略读这一步骤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引导学生快速了解全文梗概或主题,减少生词或句子的困扰,提升阅读的兴趣。然而略读毕竟属于浏览式阅读,只能是对全文有个印象。如果要全面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度阅读。

3. Reading in depth(深度阅读),是相对于浅表阅读而言的,主要涵盖三个目标:理解文中明确或隐含的重要事实和文字细节;通过判断其中句子的交际功能来了解文章意义所在;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为基础来推断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通过作者的文字与之对话。要想顺利完成阅读题目,找到最佳答案,首先要做的是克服词汇障碍,准确理解词义。这就使得学生重视对生词意义的把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将原本枯燥的死记硬背化为主观上的求知,引导学生主动对照原文去理解词义,认真查阅生僻的词汇。此时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带入重要词汇的讲解。但讲授词汇要有针对性,重点讲解影响重要概念和主要细节的词语,和一些疑难句型。这点上,教师需灵活掌握。其次,要达到深度阅读的目标,不仅需要做到逐字逐句详细阅读全文,还要结合上下文捕捉句子中的细节之处,更重要的是据此来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动机,做到融会贯通。

以上所示作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前3个步骤,基本涵盖了阅读的全部。然而,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笔者真切感受到,只做到上述三步还达不到阅读理解的最终效果,因为在阅读时受母语影响而发生的语言迁移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由于汉、英语之间除文化差异外,还存在文字符号,语音、语法、语用等的迥异,这些必然妨碍这两种语言之间顺利进行迁移。这时就需要增加Interpreting训练。Interpreting本就兼有“解释”、“口译”和“说明”三项功能,可以帮助克服语言迁移障碍,延伸阅读理解的涵义。补充这一步骤,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还能促使他们发挥想象尝试再创作,同时还能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从中取其精髓,去其糟粕。

总之,运用3+1模式组织大学英语阅读教学,顺应阅读这一心理语言活动的内在规律,体现“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现代英语教学特色。对如何进一步提升阅读理解水平,促进思维能力发展,培养实用的阅读技能,提供了一定的可研究性课题。

参考文献

[1]Jeremy Harmer.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 Group Limited,1983.

[2]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写为本[J].外语界,2003(1).

篇4:第3课战略大决战1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总体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通过分析国民党覆灭的史实,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识图和运用地图学习历史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的伟大胆略,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首诗是毛泽东在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南京后写的,反映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气势和中国大地由此发生了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表达了全国人民统一中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心声那么,渡江战役是怎样发起的?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怎样解放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课《战略大决战》首先,请看第一篇章“决战江北”——三大战役

【合作学习】

小组分工:、2组为辽沈战役组,3、4组为淮海战役组,5、6组为平津战役组,各组组长担任“总指挥”,根据课本P93《三大战役示意图》完成三大战役情况表要求:()“总指挥”带领组员认真阅读课本P92—P95,对照要求,认真圈画(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声音洪亮(时间:3 分钟)

分组讨论后学生呈现答案

【教师过渡】

辽沈战役取得了重大胜利,在淮海战役进行的时候,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开赴华北战场,同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北平的和平解放,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群策群力】

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提示:()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文物免遭战争破坏;(3)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教师概括】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第二篇章“江山易主”——渡江战役

【教师铺垫】

949年4月国民党同共产党进行停战谈判,但当时国民党想通过谈判与共产党“划江而治,东山再起”,共产党识破他的阴谋北平谈判破裂后第二天,毛泽东和朱德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发起了渡江战役

【播放视频】《渡江战役》

【教师总结】

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南京解放以后,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国民党残余军队,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合作探究】

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转强,打败国民党呢?

要求:()组长带领组员,集体参与;(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声音洪亮(时间: 2 分钟)

四、课堂小结

篇5:第3课战略大决战1

必修1

2、陶片放逐法(如下图)的实行,对威胁雅典城邦民主的人具有震慑作用,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武器。这一方法始创于()A.雅典城邦的初步形成时期

B.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时期 C.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时期

D.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期

3.右图为古代雅典“通往公民大会会场路途交通禁行标志”示意图,被这一“交通禁行标志”禁行的人有

()①奴隶

②妇女

③外邦人

④儿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断,该研究课题应该是()①《地理与文明之间的关系》 ②《希腊城邦制度与民主政治》 ③《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与古希腊文明》 ④《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代希腊文化》 A.有利的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希腊的政治文明 B.古希腊民主政治文明产生的条件 C.古希腊城邦制孕育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D.希腊政治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关系

6.下列梭伦、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相同之处是

()A.都发生在公元前8世纪

B.都设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 C.都设立了五百人会议和十将军委员会 D.都打击了氏族制度,有利于民主政治

7.下列属于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表现包括

()①对某些别有企图的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

②除十将军以外,各级官职向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

③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四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④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8.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

选举权。但是“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上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上述材料说明公民大会非常重视发言者的()A.语言表达能力

C.品德和责任感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篇6:第3课战略大决战1

教学目标

1.通过意象把握意境。

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教学重难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20岁的诗人食指面对突如其来的文化大革命的社会现实痛苦、矛盾、纠结,成就了他的成名作《相信未来》。

时光倒退42年,22岁的戴望舒面对国共内战公开化,白热化的**时局忧伤、惆怅、彷徨、痛苦,其中不乏朦胧的希望,他把自己的这种感受借助于笔端写成了《雨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人戴望舒的《雨巷》。

板书。

《雨巷》也是作者的成名作,受到了叶圣陶先生的赏识,作者也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诗坛上,有一位现代诗人,他曾用笔,或者确切的说是用心感动过无数个孤独寂寞的灵魂。他就是我们今天即将接触的诗人--戴望舒。提起戴望舒,人们往往会想起那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1927年,22岁的戴望舒创作了《雨巷》,从此在诗坛一举成名,并

二、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雨巷诗人”的大名我们早已听过,有谁知道作者的基本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戴望舒生于杭州,望舒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望舒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纯洁而温柔,多情又潇洒。

戴望舒出生于3月5日,照西方星象学的说法,属于双鱼座。双鱼座的人浪漫柔情,以爱情为 1 生命的养分,意志薄弱,喜好幻想,逃避现实,优柔寡断.戴望舒就是典型的双鱼座性格。

有这样温柔多情的笔名,又有这样浪漫柔和的性情,戴望舒笔下流淌出来的诗句也必然是细腻多情的,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首《雨巷》。

三、诗歌赏析--徜徉雨巷,精读品味

初读《雨巷》,你有什么感受?

明确: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雨巷: 悠长、寂寥、颓圮、哀曲、丁香姑娘: 结着愁怨、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哀怨、默默、彳亍、冷漠、凄清、惆怅、太息一般的眼光、走近、飘过、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到了、走尽、消散了……

希望“,写出了作者是有所追求的人。

”结着愁怨“,说明作者和丁香姑娘一样,有着忧愁,是为理想不得实现而忧愁。”悠长、悠长“写出了道路的漫长,”独自“写出了诗人的孤独,”彷徨“写出了诗人在那个年代的迷惘。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写丁香姑娘外表的美丽,气味的芳香,象征着诗人理想的美好、高洁。

”走近“”飘过“”到了“”走尽“”消散了“等词语,写丁香姑娘飘然而来,又飘飘而去,象征着理想的缥缈、空虚,由此可知诗人的伤感、迷惘。

(一)诵读指导。

1.听读--听完这首诗,你感受和体验到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找出直接写情的词语)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

明确: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孤独,寂寞,忧郁,哀怨,忧伤,彷徨等。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郁凄苦的感情适合用缓读。

2.全班诵读诗歌。

(二)品味意象。

1.那么,诗人是通过哪些意象传达出这种忧伤的呢?(找意象)

创造了几个重要的意象。诗歌就是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诗打动了我们,正是这首诗的意象打动了我们。

归纳重要意象:雨巷、丁香、篱墙、油纸伞、姑娘。

2、为什么这些意象能够表现忧伤的心情呢?(析特点)

明确:

(指导学生回归诗歌,在诗中找出具体描绘意象的形容词,并结合诗意,描绘意境)

明确:

①雨巷--寂寥

雨巷是寂寥的,因为雨巷地处偏僻,本来就少有人来,再加上下雨,人就更少了,更显寂寥、忧伤。

雨巷:这是由”雨“和”巷“两个意象构成的。

雨是细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试问闲愁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细雨迷蒙,天色阴沉就易产生伤感。

小巷狭窄破旧,阴暗潮湿,青砖灰瓦青石路面,色调阴冷。这是一条空巷,而且残破。有”颓圮的篱墙“.这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

迷蒙的细雨笼着狭窄破旧的小巷,再加上让人怀旧的具有隐蔽和遮挡作用的油纸伞、颓圮的篱墙,这几个意象构成了一个阴冷迷蒙破败空寂的背景,给人的心理体验是冷漠、凄清、又惆怅。

②篱墙--颓圮、荒凉、冷落

③丁香--忧愁、哀怨、彷徨:

3、同学们,雨巷、丁香、篱墙这几个意象中你觉得最美的是哪一个?

重点赏析丁香这一意象:

展示丁香花图片--解读丁香的传统象征意义:丁香被称为诗中的愁品,象征愁怨。

相关资料: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形状象结,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总之,丁香给人美丽、高洁、愁怨、容易消逝的感觉。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花落在谁是主?思悠悠闲!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李璟《浣溪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李商隐

4、丁香虽美,但诗中我们感觉到她只是一个陪衬,她是谁的陪衬呢?

(设计意图:由物及人--探究丁香姑娘之美)

明确:丁香姑娘

(三)探究丁香姑娘之美及其象征意义

1、* 你们觉得这首诗美在何处?美在丁香姑娘。

* 这个姑娘美在何处?她长什麽模样,穿什麽衣服?(生安静)

* 无从知道,那何以见得这姑娘的美?--因为丁香一样的!

* 我们刚才分析了,丁香在古典文学当中是个”愁品“,是柔弱和哀愁的象征物。那麽,丁香一样的姑娘会是个什麽样子的姑娘呢?

生1:应该是一个纤弱的、优雅的、楚楚动人的、惹人爱怜的小家碧玉。

生2:应该是忧郁的,你只要多看一眼就忍不住被吸引的姑娘。

* 同学的描述很形象生动,这样一个动人的姑娘,我们忍不住都想看一看她那俏丽的脸庞,看一看她到底长什麽模样呢?

我们看不到,就连诗中的我也看不到。因为,姑娘打着一把油纸伞。我想请同学们注意这把油纸伞。(板书:油纸伞)

* 大家最早听说油纸伞是在哪个故事里?

生齐答:《白蛇传》。油纸伞出现在白娘子初遇许仙的旖旎传说里,出现在丹青绘就的江南烟雨中,出现在少女玲珑的舞蹈中,也出现在歌曲动听的旋律中,不知不觉当中,油纸伞已经定格为美的背景、美的点缀。

* 现在,这把油纸伞出现在丁香姑娘的肩头,我们单只看到伞,已经觉得它很美,那麽它点缀的姑娘呢?

生:肯定更美!

* 油纸伞的出现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雨--春雨。大家熟悉的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是怎样描绘春雨的?

生: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细细的、密密的。

宋人秦观又在词中这样描绘春雨:”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春雨也是一个惹人闲愁几许的经典意象。(板书:春雨)

而《雨巷》则把文人对雨的喜爱推向了极至:象一幅微微泛黄的旧水墨画,自在飞花、无边丝雨之中,一个长发披肩的女子,从雨巷中袅袅走来,携着一缕丁香花的幽香,载着一怀嫣然极致的心事,有叹息,但不哀伤,有顾盼,但不凄然。

* 总结:丁香姑娘--自然美、清纯美、忧伤美

2、同学们,诗人把丁香姑娘描绘得如此美丽,你们觉得这丁香姑娘是真实存在的吗?

3、《雨巷》中的姑娘除了像丁香,还像什么?

明确:梦--在文学作品中,梦通常指向美好的事物和理想,梦是美好理想的象征,而丁香姑娘像梦,因此,丁香姑娘实际上也是美好理想的象征。

指导:象征手法在现代诗中的运用。

4.那么作者的理想是什么?

知人论世:简单介绍写作背景

①戴望舒出生于一个银行职员家庭,虽然不太富有,生活也是无忧无虑。然而一场天花给他脸上留下了片片瘢痕,这生理上的缺陷,常常被当作取笑的把柄,诗人的性格从此变得非常沉郁。--性格的忧郁

②《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1927年的闻一多在诗集《死水》中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1927年的朱自清在清华园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1927年的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虽然有些事可能是偶然的,但应该有必然因素在内。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二岁。一年多以前,他与同学杜衡、施蛰存、刘呐鸥一起从事革命的文艺活动,并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用他的热情的笔投入了党的宣传工作。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隐居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时代的忧郁

③匿居松江期间,诗人对施蛰存的妹妹绛年产生了爱慕之情,但生理的缺陷使诗人心中满溢着自卑感,给本来甜蜜的初恋罩上了一层无形的阴影。没有真诚的理解,爱情之花注定要枯萎,他终于与恋人分手了。--爱情的忧郁

(四)诗歌主题探讨

西方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确实,诗歌的鉴赏就是欣赏者通过艺术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每个人,由于思想水平、生活经验以及艺术修养等条件的差异,对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尽力展开想象,以有限的意象,概括出尽可能丰富的生活内容。现在请同学们联系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展开联想,诗中的”雨巷“、”丁香般的姑娘“和”我“让你联想到了什么?”诗言志,歌咏声“,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明确:

A.政治诗(姑娘=我)

执着追求者”我“--有追求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在时代黑暗和衰落的背景下,想探寻”我向何处去“,想走一条光明的道路,但他们又感到前途渺茫,无路可走。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失落的渴望、幻灭的追求,如”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却始终没有遇到这样一位姑娘,因此我们可就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一特定背景为凭借,将它理解为一曲表达理想哀歌的政治诗。

情绪:苦闷、彷徨

基调:困惑、幻灭

B.看成爱情诗未尝不可(姑娘=姑娘)

情绪:失恋

基调:哀怨

C.看成哲理诗也有道理(姑娘=理想)

情绪:可望而不可即

基调:无奈

因此,对于诗歌主旨的把握是可以多向的。丁香姑娘可能是诗人渴望而终未能得的爱情,可能是青年时未酬的壮志,可能是年少时青涩的一个愿望,也可能只是对曾经偶遇的少女倩影的空自怀恋……所以,丁香姑娘是一切转瞬即逝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美好回忆的寄托。

诗人只是通过她来表达这种对于美好事物的飘忽短暂、转瞬即逝的痛惜和追忆,念念不忘却又无从把握,只剩下淅沥春雨中的深深追忆,只剩下物是人非之后的无可奈何。尽管全诗没有一句直白的情语,但情语却已洇染在委婉的景语之中了。

但是任何诗歌的欣赏都不能离开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背景,大革命失败的背景以及被通缉的经历一定会在诗作中得以体现。因此,这首诗应理解为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却又不甘沉沦的精神痛苦与迷茫。”知人论诗“应成为诗歌欣赏中的一个重要方法。

(五)把握特色

①朦胧、含蓄

《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②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对于美好的东西,我们都想得到,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自然会痛苦失落。《雨巷》的成功正在于戴望舒写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体验过的一种感情,那就是”忧伤“.诗歌把诗人的感觉就是这样传输给我们,使我们产生了共鸣。现在,请同学们酝酿感情,把握节奏,带着诗人传递给我们的忧伤,在江南缠绵的雨中撑一把油纸伞,走过苔痕斑斑的青石板路,走进那条细雨迷蒙的小巷中,也去体验一下在小巷中彳亍独行的意境。……让我们乘着想象的翅膀,将本诗齐读一遍。

四、收束全诗,再读诗歌

同学们,丁香姑娘远了,美好的理想像梦一样碎了,但诗人并不绝望,在诗歌的结尾,诗人仍然希望身边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那种对现实的不屈,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在今天,在将来都必将带给我们启示,在我们处于困境之时能够为我们指明方向!

篇7:第3课战略大决战1

课题:我认识的花边 课时:1课时 课型:剪贴 年级:二年级

教材:书画版美术教材 二年级第二学期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课本(书画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美丽的花边》的第1课。花边又称带纹样或二方连续纹样,它的特点是纹样的连续性,以一个单元纹样反复排列连续而成。花边的用途很广,是人们非常喜欢的一种图案形式。本课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联系艺术创作,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观察、思考与想象能力,掌握图案的特点与规律,用剪贴的方法来制作自己喜欢的花边并装饰、制作成相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创作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以此来丰富他们的艺术体验与感受,提高他们对艺术的感知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用艺术的眼光来观察生活,用艺术化的方式表现生活、美化生活。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美术学习和学科综合文化的学习后,已能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了。其中他们的美术创作及审美能力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面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积极主动地吸收外来的、新鲜的事物。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及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本课着重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挥的艺术天地和展现学生自我个性的艺术舞台。在剪剪、拼拼、贴贴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去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

教学目标:

认知和技能:学会花边纹样的排列方法,能用剪贴的方法表现花边。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发现花边的特点,在游戏活动中,掌握花边图案的变化规律。学会用剪贴的方法来制作自己喜欢的花 书画版 二年级第二学期 《我认识的花边》

边,并装饰、制作成相框。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体验制作花边的乐趣,感受花边的装饰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花边的特点,学会用剪贴的方法制作花边。难点:用花边装饰相框。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导入:采用了这一形式。出示各种有花边的物品,请学生欣赏,然后谈谈感受,说说有什么特点?以此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花边。揭示课题《我认识的花边》

新授环节一:出示各种由小动物、花卉等图案组成的花边,让学生感到亲切而自然,请学生欣赏,小组讨论这些花边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学生们非常自然地看到花边的排列方式以及组成特点。

新授环节二:PPT出示制作过程图,请学生自学制作方法。教师示范演示制作过程。请学生说说可以用生活中什么物品可以作为制作花边的图案。PPT出示一些简单的图案(如:基本图形、植物花卉、动物等),以此丰富学生的制作素材。

新授环节三:美术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为了加强美术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在引导学生欣赏了生活中的花边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情境,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来设计花边,体现了美术学科“体验——创新”的教学风格,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有益处。结合“三八”妇女节的契机,请学生用花边制作一个相框,并贴上妈妈等女性长辈的照片,支上支架,作为礼物送给她们,以示感恩。由于是以礼物的形式出现,所以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氛围非常热闹。

作品展示时可以创设一个“相框展览会”,评一评、说一说谁设计的相框最漂亮,评出“最佳设相框计师”若干名并颁发奖品。最后可以请学生说说在“三八”妇女节那天送相框的同时想对妈妈、奶奶、书画版 二年级第二学期 《我认识的花边》

外婆或老师说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欣赏引入,揭示课题

1.欣赏图片,了解花边的用途和特点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一些生活用品,我们先一起来看看。

出示各种有花边的物品

师:这些生活用品美丽吗,美丽在哪里?

生:花边很美丽。

师:想一想,这些花边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反馈

出示花边特点

2.揭示课题:我认识的花边

板书课题:我认识的花边

二、了解规律,探究方法 1.出示花边图片,观察排列规律

师:仔细观察,想一想这些花边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学生讨论、反馈

2.出示媒体,总结“花边排列规律” 3.学习花边制作方法

(1)出示制作过程图,学生自学

(2)学生反馈,教师演示 4.讨论设计花边图案的内容

师:生活中有什么物品可以作为制作花边的图案?

学生反馈,老师出示素材资源 5.创设情境,鼓励制作

师:3月8日是妇女节,我们可以制作一个有花边的相框,贴上妈妈、外婆或奶奶的照片,贴在立体台历上,送给她们表示慰问。

书画版 二年级第二学期 《我认识的花边》

欣赏各种作品(可以用水彩笔添加装饰)

作业要求:(1)制作一个有花边的相框在立体台历上,并贴上妈妈、外婆或奶奶的照片。

(2)花边图案有创意,相框设计漂亮 6.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评作品,拓展小结 1.作品展示

创设“相框展览会” 2.学生评价

(1)小组讨论,评一评、说一说谁设计的相框最漂亮(2)评出“最佳设相框计师”若干名并颁发奖品 3.教师总结

上一篇:中国菜单英文翻译大全下一篇:浅析农业节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