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2024-04-30

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指导(精选9篇)

篇1: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英语学习方法指导心得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才会产生学好英语的动机。有了学习动机,在学习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越学越爱学,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因此,老师在上课时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充足的实物、图片、卡片、幻灯片、录像、电脑课件来创设英语情景,营造学习氛围。教师上课时要做到以情感人,据景说话,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再指导学生模仿、描述、分角色扮演或做游戏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触景生情,以此来鼓励学生敢开口,多开口。失败时给予安慰和鼓励,成功时给予表扬和赞许,使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达到想学、爱学、会学的目的。

二、指导学生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要从预习开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指导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扮演角色,亲自体会教与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和所学文章的体裁,预先设计一些问答题、选择题、是非判断题,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这些题目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细节的掌握上。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但理解和吸收了书面信息,而且促进了自学态度的形成和学习自觉性的加强,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满足感和求知欲。同时也教给了学生一些阅读理解技巧和利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以知识带动能力,以能力扩展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其终生受用。

三、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目前在中国广大的农村,升学仍然是学生的主要目标,“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未排除,很多学生认为,多做些单项选择题,死记硬背单词,掌握好语法就能学好英语。学生的这种心理状态和学习习惯如不及时纠正,随着时间的推移,负迁移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其结果是学生越学就越感到困难,原先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就会滑坡,势必造成两极分化。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引导他们改正这种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语言观,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从语音、听、说、读、写等方面加以指导。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逐步把学生引向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而学英语的轨道。

篇2: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续年级语文学习的基础。想要学好初一语文,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阅读:认真读好语文课本、老师推荐的必读名著以及其他帮助同学们开阔视野的书籍。

2、学会积累:包括语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积累。

3、学会创作:要经常主动进行“创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不怕稚嫩,大作家都是这样起步的。

4、学会考试:考试能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学习,能让每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英语学习的关键是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换句话说就是英语的具体运用。其中口语的练习格外重要,同学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增强自己的口语能力。在初中阶段,推荐使用《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如果同学们能真正掌握《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内容,那么中考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同学们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际的运用,比如大声朗读课文,多写英文作文,多练习英语对话等,这样就能为以后的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一、学法指导要与新的课程理念相结合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因此, 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不应只局限于对单词、短语和技能的记忆, 模仿和接受, 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根据英语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学生的认知特征和英语的特点, 积极探索适合中学生英语学习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牢固确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为中心”, 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学法指导贵在导, 学是主体, 导是关键。导的落脚点是帮助学生思考, 让学生自己理解、消化、吸收, 从而达到“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1. 要导“标”

教师要导出明确的学习方向, 面对全体学生, 提出学习任务, 使学生学有方向, 学有目标。一堂课的开始, 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课时的学习总目标。在课的进行中, 也应适当提些分目标。现在倡导的“教案学案一体化”就是一种很好的导标方法。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样的导标过程逐渐发展为引导学生确定自我的学习目标的过程,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确定的不同学习目标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指导。

2. 要导“究”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标下贯穿整个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 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选题, 如何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处理问题, 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等, 这将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英语语言的特点, 初步培养学生口语对话的能力, 体验成功的喜悦, 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 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英语疑难的能力。

二、学法指导要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学生学习的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和成败。因此,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 必须要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结合, 并以非智力因素为动力。

1. 要导“情”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与态度。近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 英语教学要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 挖掘英语中的美育因素, 根据教学内容选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英语课程设立的探究式的学法, 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进一步创造有利的条件,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体验英语语言的博大精深, 享受语言之美。

2. 要导“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 说的是预期目标;“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 说的是信心和勤奋;“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 说的是成功。目标是动力, 勤奋和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石。因此指导学生必须导“信”, 要让学生在将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的同时, 信心必须留给自己。在此基础上, 我们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才能被学生愉快地接受, 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三、学法指导要与兼顾共性和个性, 突出操作性相结合

1. 要导共性

由于学校执行的是统一的教学计划, 学生的学习条件也大体相同, 因此, 英语的学法指导要抓共性, 即面对全体, 指导他们使用相同的英语学习方法。例如课前预习, 课堂上专心听讲、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勤做笔记, 课后认真练习巩固、建立错题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要导个性

教无定法, 学也无定法。由于学生在心理特征、智力、学力、性格、情趣等方面存在着个性差异, 因此, 在抓共性的同时, 必须重视与学生个性相适应的学法指导。例如:对性格内向而又不善思考的学生, 要启发其开动脑筋、大胆提问, 学会“出声想”;对浅尝辄止、不求甚解的学生, 要引导其深钻细研、扎实基础, 学会“慎密想”;对智力较好思维敏捷的学生, 要鼓励其积极探索、主动发现, 学会“超前想”等。

四、学法指导要与解题的技能技巧相结合

英语考试既要重视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更要重视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 学法指导也要与解题的方法相结合。

1. 要导单选题的解法

单选题的解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直接法和间接法。间接法相对于直接法更具有优越性, 使用也最广泛, 大多数问题的解决是靠这种方法。教师要通过专题和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掌握单选题的常用方法, 如简化法、还原法、排除法等。

2. 要导阅读题的解法

对于阅读题, 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阅读, 了解大意。阅读是做题的关键, 通过阅读挖掘材料中所蕴涵的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 能防止因疏漏或理解偏差、没有真正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思维轨迹而做错题。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推敲, 运用英语语法和逻辑复校全文。

3. 要导应试技巧

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总体应试策略:先易后难, 容易的应以准确度为前提, 力争速度, 为后面的难题节约时间。其次要指导学生在考试中学会放弃, 给自己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这是成功的关键。再次要指导学生注意合理分配时间, 调适情绪, 保持良好的应试状态, 做到注意力集中、稳扎稳打、思维活跃, 争取正常或超常发挥, 考出理想成绩。

总之, 对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做到持之以恒、借机点拨、合理渗透、及时总结、迁移训练, 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篇4:浅谈初中数学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学习方法 指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2.156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学贵有方”;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最好的教育不是教授教材中出现的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学习”,由此可以看出,古今的教育家都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那么针对我们的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也是成功的关键。面对初中数学这门学科,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它的特殊性。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用心感悟、理解记忆,单纯的死记硬背是不符合我们的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特点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门学科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的重要性。其中,针对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在教师进行了课堂讲解之后,接下来的时间要及时地进行课堂演练。通过做习题,可以及时发现我们教学中存在的缺漏之处,也可以发现学生在知识点的掌握方面存在的疑问,并当堂解决出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切实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这对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接下来的教学也会有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这也可以促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地改进教学策略,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我们的教学效果的改善和提高。在我们当前的教学中可以明显感觉到,课堂教学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这和我们的新课标中提倡的教学方法是不符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落实新课标中提倡的教学指导方案,特别是其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指导。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一、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长久以来,我们都在说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习成为学生的兴趣之一,我们的教师也为之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是其中的收效却是十分微小的。在当前这一教学阶段,我们就要注意转变策略,采取新颖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设计、情景教学以及探究式教学方略的应用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这样我们也就比较容易达成最终的教学目标了。与此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要注重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主要是教学策略、教学风格、教学常规活动方面的内容。这对于吸引我们的学生关注课堂教学活动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学生对于风趣幽默、学养很高的教师是充满崇拜心理的,这里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来改善自己、完善自己,让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充实、有趣、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只有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兴趣了,我们才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收获。

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面学法的指导

科学的学法是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的基础,面对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我们更是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方面的指导。在近年来的教学中,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这个习惯的培养要从初一阶段就开始培养。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很多学生肯定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预习方法。在这里,针对初中数学学科的具体特点,我们的教师就要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让学生根据我们的方案进行有效的预习工作。其中,在预习的过程中教材内容是首先要熟悉一遍的,对于教材中出现的公式、定理也要首先自己试着去理解,之后要做一下课后习题。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通过预习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疑难之处,在教师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听讲。预习工作完成之后,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学会高效率的听课。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已经能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了,那么在听课的时候就可以着重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听讲,对于自己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在教师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作为复习内容重温。这样也就更加容易促进自己掌握所学知识了。对于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也是很有帮助的。指导学生及时进行阶段复习和总结。这里的总结包括课堂小结、单元总结、整本教材内容的综合整理等,目的是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进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我们教材上出现的知识点。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非常有益的。

三、我们要善于运用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解题方面的指导

运用教材中所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解题是我们数学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学生是否已经牢固掌握我们所学知识的最佳途径。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我们的学生往往在教师的带领下陷入了“题海战”,这也是我们常常会陷入的一个误区,再多的题也无法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点。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只有让学生首先理解了所学知识,才能进一步指导他们进行解题。所以说,题海战术在当前这一教学阶段应该要退出历史舞台了。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彻底改变这种做法。针对教材中出现的知识点,我们首先可以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然后再选择有针对性的、典型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最终才能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效率也是很有帮助的。

除此之外,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意识,最终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整体学习效率。

篇5: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阶 段 报 告

邻水县九龙镇新合中心学校

2013年3月,我们确立的研究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指导方法研究”获得立项审批。从开始课题研究起,课题组成员热情高涨,各项研究工作顺利进行,现己进入了课题实施阶段。现将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反对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解放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面向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头脑注入了新的思想,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老师带来了不少迷茫。不少老师提出:《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那么,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放开学生手脚的同时,我们老师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做?我们在学习方法该做怎样的指导……这些问题成了我们全组教师共同的心声。而实践证明,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较多的是语文学习方法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一篇课文前,不知道如何预习;课后,除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外,不知如何复习;拿到一篇文章,不知从何外着手阅读;学习文言文,只知抄录课文译文……诸如此类的问题,实在不胜枚举。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我们教师作好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学法指导。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让我们的教师走出自主性学习教学的误区,也有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这对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知识,发展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步出校门后,在社会实践中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学生终身受益。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研究的内容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自主性学习学法指导,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1、课前预习指导;

2、课后复习指导;

3、自主性听说指导;

4、无命题自由习作指导;

5、自主性阅读方法指导;

6、文言文自学方法指导;

(二)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指导,使学生“会学”、“善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通过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探索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方式,并推广到各科课堂教学中自主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及方式,形成系统、实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模式。

三、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调查分析,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2013年3月--2013年 4月为实验准备阶段。

1、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

由校长牵头,教导处组织监督,组员具体开展,做到分层管理,步步落实,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运行。

2、开展问卷,调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教师上课方法指导情况。

3、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①查找资料,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学习了解自主学习相关理论及方法;②共同设计指导策略;③选择实验班级,确立实验对象;④制定了详细的实验研究计划。

(二)加强教师理论学习,落实课题实验。

1、注重教师培训,加强理论学习。

实施“学法指导”的实验研究,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业务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组内首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弄清“学法指导”的实质和任务,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2、强化过程,加强全程管理。

首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使研究者明确研究的任务和目标;其次是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学生在实验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学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实施指导,不断修正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工作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再次是开设学法指导课,选择课题承担者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上好实践课,供大家观摩学习;第四是督促全体组员不断总结,积极撰写论文、心得体会、个案分析等。

3、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法指导实验研究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我们的研究重点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法指导上:

(1)转变教学观念。我们强调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建议者和指导者。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点拨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多种感官参与与亲身的活动来掌握科学的方法,自主、独立、创造性的实现学习目标。同时,我们还要帮助学生把学生过程拓展到课前及课后。

(2)指导学习方法。在学法指导中,我们除了要组织一定数量的专题形式予以指导外,更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倾向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在课堂后进行交流总结。

(3)培养学习习惯。我们注意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仅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强学法、抓习惯、促养成”的良好氛围,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我。

4、参研教师积极外出参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为课题教师提供培训、学习、参观的机会,使教师开拓视野,拓宽思路。

5、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活动。①读书活动。要求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每学期完成读书笔记五千字。②参加专题讲座学习。积极参加假期由教体局组织的有关进行“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和初中语文研讨会,听取“如何撰写教学论文案例”等专题讲座。③课题研讨。组织课题组成员交流课题研究信息,围绕实验课题进行研讨,做到“三个一”,即:拟定一份实验方案,上一节教改活动实验课,写一篇实验总结。④教学观摩。除了加强本校观摩研讨外,积极创造条件到外校观摩研讨。⑤优秀课例、经验总结等教科研成果展评。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运用了行动研究法,同时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经验研究法、文献法、个案法及总结法等教育科研方法。

三、阶段性取得的成果: 经过半年来的课题研究、理论学习和课堂教学实践的探求,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一)通过研究,参研教师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主要表现在:参研教师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参研的三位教师语文教育教学能力有大幅度的提升,现在已经成长为冲在第一线的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全体参研教师在教学上最大的变化是:都向课堂要效率,逐渐克服了上课随意性的毛病。在备课的针对性上下功夫,在指导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上下功夫。

(二)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得到了提高

1、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

由于在教学中给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学会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自己学习,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感觉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2、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知识面,让学生善于学习,学会学习,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3、在对语文自学能力提高的同时,也提高了对其他各科的自学水平。

四、对课题研究的思考:

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积淀了如下思考:如语文教师的工作烦而杂,课题组成员怎样有更充足的交流反思时间与空间;如何更好的积累资料、进行课题数据的监测;我们还需要一些实际的、科学的指导;学校电脑配备不足,工作不便等。

五、今后我们的努力方向: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课题研究,不断的完善和积累经验。主要打算是:

1.重视深化实验。开发富有农村特色的语文教学方面的自主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构建开放的自主活动场所,创设新型的语文教学模式。

2.重视资料整理。对实验所形成的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经验总结进行理论升华,争取在结题前编写一本有关实验理论探索的经验论文集

3.重视实验推广。一方面把实验由实验班推广至其他班级,扩大研究面,形成一定研究规模。

以上是课题组第一阶段所做工作的简述,我们虽尽力而为之,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对我们的阶段性成果分析报告指导和批评。

附:

(一)八年级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学校: 班级: 同学:

你好!为了解你们在作文学习方面的有关情况,便于老师指导同学们更好地学习作文。以下列出的各题,请你在认可的答案上打“√”(可多选)。谢谢你的合作!1.你是否喜欢读课外书?()①非常喜欢 ②比较喜欢 ③一般 ④不喜欢 2.你是否经常读课外书?()

①经常读 ②有时读 ③在老师、家长要求下读 ④从来不读 3.你喜欢读哪方面的书?()

①优秀作文选和提高作文技能的书籍 ②百科知识书籍 ③故事、童话、小说、传记文学 ④卡通漫画书 ⑤其它 4.你每天花多少时间读书?()

①基本不读 ②不到30分钟 ③30~60分钟 ④60分钟以上 5.你是怎样读书的?()

①随便翻翻 ②只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③通读全书

④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能边读边想,记下疑问并请教别人 6.你读书时是否有摘抄的习惯?()

① 经常摘抄 ② 偶尔摘抄 ③在老师的要求下摘抄 ④ 从不摘抄 7.摘抄过、见过、学过的好词句你会在作文中运用吗?()①不会 ②有时会 ④会有意识地运用 ③经常会 8.通常作文课给你的感觉是:()

①轻松愉快,丰富多彩,使人充满信心 ② 严谨,但乐趣少 ③平稳单调,不讨厌也没乐趣。④ 紧张单调,难于忍受。

9.作文课时,你能在老师的提示下回忆起与某方面相关的一些经历吗?()

① 通常都能做到 ②有时能做到 ③偶尔能这样 ④ 从来都做不到 10.你喜欢写作文吗?()

①非常喜欢 ② 还可以吧 ③不太喜欢 ④一点儿也不喜欢 11.你写作文的目的是?()

① 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②为了练好作文

③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④ 其他原因 12.你比较喜欢写什么类型的作文?()

①写人记事的 ② 写景状物的 ③想象作文 ④自由作文 ⑤其它 13.写作文前,你是否有读别人的佳作或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

①常常这样 ②有时这样 ③ 偶尔如此 ④ 从不这样 14.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①没有 ②老师布置才写 ③有时兴趣来了就写 ④经常写 15.通常,你在日记里记些什么内容?()①一天的生活学习情况 ②每天发生的新鲜事 ③自己的心里话 ④感受特别深的事情

16.一般情况下,你在写作文或日记之前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①很有激情,充满创作的欲望 ②比较有激情,有创作的想法 ③ 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无所谓 ④ 烦躁,不太想写

17.一般情况下,你写完作文或日记后会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① 愉快,满足 ② 完成任务后的轻松 ③没什么感觉 ④真累啊 18.你喜欢作文的原因是()①觉得作文很容易,能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② 对作文非常感兴趣 ③老师、家长的鼓励 ④ 不喜欢上课的老师 19.你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是()

①觉得作文很难 ②对老师出的作文题目不感兴趣 ③老师给的作文分数低 ④不太喜欢上课的老师 20.你觉得作文难写的原因是什么?()

①没有东西可写 ② 缺少好词句③肚里有话表达不出 ④作文题缺乏新意,脱离学生生活

21.你对我们国家或其他国家发生的事情关心吗?()①很关心 ②一般 ③与我有关的才关心 ④根本不关心 22.你对我们周围或学校发生的事情关心吗?()①很关心 ②一般 ③与我有关的才关心 ④根本不关心 23.你对自己家里或亲人发生的事情关心吗?()①很关心 ②一般 ③与我有关的才关心 ④根本不关心 24.平时,你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吗?()

①观察很仔细,记得很清楚 ②知道,但印象不深 ③不太留意 25.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惊奇的事时,你怎样做?()

①告诉别人 ②记在日记本上 ③动脑筋想一想 ④过了就过了,没放在心上。

26.对批改及评语态度()

①认真看阅 ②一般浏览 ③从不看阅

(二)“八年级作文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分析

《农村初中生活作文研究》课题组

近期,《初中语文以农村生活为素材的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对七八年级学生的作文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提高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调查的对象是七八年级160名学生,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为了确保所采集数据的真实性,调查采取无记名答卷方式,并强调“答案无所谓对和错,真实最为重要”。

调查结果与评析如下: 1.学生自我评价。

调查显示,25.8%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现状感觉良好,58.3%的学生认为自己水平比较一般,同时也有11.2%的学生自觉较差;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优秀和很差的学生比例极小,分别占3.3%和1.4%。

评析:问卷调查提供了一个与教师评价不同的视角,结果虽然呈常态分布,但教师们通常认为,作文水平较好的学生没有这么多,而较差和很差的比例则要高一些。显然,教师的期望值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值之间存在落差。如果教师未能从鼓励原则出发,对教学评价(如口头评价、分数等级评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势必会伤害到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大部分学生喜欢写作文和上作文课,真正不喜欢的只占极少数。近六成学生(59.7%)表示喜欢写作文,其中,“非常喜欢”的占12.3%;超过七成(70.7%)的学生表示喜欢上作文课,其中,“非常喜欢”的占 23.6%。另一方面,表示“一点儿也不喜欢”写作和上作文课的学生,分别只有4.1%和3.3%。

评析:调查数据给语文教师带来了惊喜,并纠正了一个普遍性误会:教师总觉得大部分学生讨厌写作文,怕上作文课。这种误会通常来自于作文课前学生脸上的表情变化——怨天尤人状、愁眉苦脸状、无可奈何状、长吁短叹状„„问卷“不小心”揭出了学生的心理底牌:他们喜欢写作,希望尽快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大部分学生都有正确的写作目的,少数学生主要是应付作业和提高成绩。调查显示,近六成学生(59.5%)写作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作文技巧和记录自己的思想情感;但也有13.8%的学生主要是应付作业,15.9%的学生主要是应付考试。

评析:写作目的性关系到学习心态、努力程度和作文成就。以应付作业为目的的学生懒于在写作上进行主动探索,其作文水平可想而知;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学生较拘泥于范文的框框和任教教师的评价,热衷于写缺少灵性和创意的所谓“考场作文”。教师有必要对这两类学生加强写作目的性的教育和引导。

4.近八成学生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相当部分学生基本不读;文学著作、杂志是最受学生喜爱的课外读物。数据表明,77.8%的学生平均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少于一小时,大部分阅读时间在半小时左右,更有11.2%的学生基本没进行课外阅读。只有 17.5%的学生平均每天进行1~2小时的阅读,4.6%的学生达到2小时以上。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文学作品最受欢迎(47.6%),其次分别为科幻作品(20.1%)、辅导教材(16.8%)、卡通作品(12.0%)、武侠小说(7.9%)。

评析: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能不令人关注和焦虑。《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 7~9年级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然而,大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显然达不到要求。许多学生称没有时间,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没有养成习惯。初一年学生尚且如此,随着课业负担的逐步加重,初

二、初三年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更不容乐观。正是由于课外阅读量的不足,知识积累“贫血”,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的思路拓展、选材和表达。

文学作品和科幻作品得到学生的青睐,卡通读物和武侠小说却没有想像中那么泛滥,这使教师和家长多少松了口气。

5.大部分学生尚未养成读书摘录和记日记的良好习惯。调查发现,88.8%的学生没有养成读书摘录的习惯,近一半学生只是“偶尔”或“从不”摘录;能够坚持的人数甚少,只有2.9%。与此同时,78.1%的学生也没有养成记日记的习惯,“经常”和“始终坚持”记日记的分别只有15.7%和6.2%。

评析:读书摘录和写日记对于提高作文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读书摘录以阅读感悟为基础,有助于加深记忆、促进素材的积累、理解和运用,是信息输入的有效学习过程。学生们读书不足,当然摘录也少;同时,习惯的养成还有赖于教师的积极引导。写日记以生活和情感的感悟为基础,有助于激发思维、激活素材和加强表达,是信息输出的有效训练过程。然而,日记涉及学生内心世界的隐私,以作业形式统一布置和上交并不适宜,目前教师大多只要求学生写周记,但仍须提倡和鼓励学生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6.大多数学生遭遇作文难写的尴尬,主要困难在于无法创新、无话可说、表达不清楚和不生动,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调查中,95.9%的学生承认在写作中会遇到难写的情况;其中,12.9%的学生时常面对这种窘境,更有1.4%的学生每次作文都陷入困境。只有4.1%的学生自豪地宣称“从未遇到”难写的情况。写作困难主要表现为:文章写不出新意;不知该写什么;知道该写什么,却不知该怎么表达;作文语言不够生动。此外,部分学生觉得作文拟题和开头也较难。令语文老师尴尬的是,当学生遇到作文困难时,只有25.7%的学生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低于其他的求助渠道:书本(80.7%)、家长(30.2%)、同学(29.6%)。

评析:作文难写的原因比较复杂,它与学生的知识经验、阅读积累、作文思维能力、练笔次数等息息相关。在解决学生作文困难方面,教师有责任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一方面,要加强作文教学的针对性,调查研究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困难,因材施教,分层提高;另一方面,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改进“少、慢、差、费”的现状,重视作文思维训练,对审题、立意、选材、表达进行专项训练等。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营造生动活泼的作文课堂气氛,培养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遭遇作文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语文老师。7.大多数学生渴望以合作学习的方式上作文课,以改善自己的写作思路和技巧。调查表明,与同学相互讨论写作思路和技巧的合作学习方式受到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和肯定。80.7%的学生认为合作学习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74.5%的学生认为“可以打开自己的思路”;学生们认为,其好处还在于能“获得别人及时的帮助”和“提高写作积极性”。持反对态度的学生只占4.3%。在问卷的“对作文教学的建议”一栏中,学生们也普遍呼吁:“教师少讲一些,让我们多互动一些”、“让我们互相批改作文”、“建议多让小组讨论作文的得失”„„

篇6:初中生学习初中学习方法指导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必经之路,与小学生相比,初中生的学习方法显得更加多样和复杂,学习内容的变化要求初中生做到:

1、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以免造成学习上的忙乱。

2、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学会记听课笔记。

3、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大加深,要求学生能够学会独立思考,对学习材料进行逻辑加工,做到学得活、记得牢、用得上。

如何尽快适应初中学习

“入学时进了全年级前30名,其中考试后退到200多名,准是没有认真学习”。前几天,各中学其中考试成绩一下来,一位家长看到上初一的孩子来了个“开门黑”,便一筹莫展,学校举办家长会,家长感觉没有面子,也不愿参加。石家庄市20中教学主任鄢桂凤老师介绍,初一上学期能否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对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一学生考试成绩下降,在很大原因上是还没有适应初中学习,应该积极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初一上学期,家长应配合孩子实现二个方面的转变:

学生的学习科目相对较少,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了,以语文为例,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基本掌握,考试就不成问题,但初中阶段,课程设置增多,考试题更为灵活,讲究活学活用,学生必须改变以往写完作业万事大吉的做法,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知识,除了老师所留的作业,还应该多做参考资料,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由依赖性学习向主动、独立性学习转变。

订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自觉遵守,保证作息有规律。

三种学习方法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一、总是站在系统的高度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寻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发散思维,养成联想的思维习惯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

所以上面讲的学习的三个学习习惯实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

三种学习境界

一、第一层为苦学

提起学习就讲“头悬梁、锥刺股”,“刻苦、刻苦、再刻苦”。处于这种层次的同学,觉得学习枯燥无味,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种被迫行为,体会不到学习中的乐趣。长期下去,对学习必然产生了一种恐惧感,从而滋生了厌学的情绪,结果,在他们那里,学习变成了一种苦差事。

二、第二层为好学

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达到这种境界的同学,学习兴趣对学习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对学习的如饥似渴,常常注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的学习不需要别人的逼迫,自觉的态度常使他们能取得好的成绩,而好的成绩又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更浓的兴趣,形成学习中的良性循环。

三、第三层为会学

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问,有科学的方法,有需要遵循的规律。按照正确的方法学习,学习效率就高,学的轻松,思维也变的灵活流畅,能够很好地驾御知识。真正成为知识的主人。

目前,中学生的学习中,第一层居多,第二层为少数,第三层次更少。我们应当明确,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学会学习,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21世纪中的文盲将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所以,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追求更高的学习境界,使学习成为一件愉快的事,在轻轻松松中学好各门功课。

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思考力、应用力、自觉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本文所涉及的是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可想而知,一个连课都听不懂的人要想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则无从谈起。所以,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以听课为重,提高听课水平,在预习和上课阶段,让你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然后利用复习,将学习的要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应用能力,从而由征服一门学科到到征服所有不擅长的学科,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提高听课水平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看法,所谓的上课就是被动的听老师讲课,如果真是如此,那你也不必事先预习功课了,只要把老师的讲过的内容像鹦鹉学舌那样重复几遍,不就能圆满完成任务了吗?

实际上,中小学的课程(尤其是中学)并不好对付,在毫无准备(预习)的情况下听老师讲课,顶多只能懂些“鸡毛蒜皮”的东西,想要做到彻底理解,几乎不可能。

真正所谓的“上课”,就是把自己事先做过或思考过,但又不怎么理解的问题,放在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去求得解答的线索,然后再去思考更深一层的问题,这样你必须做好预习和复习。

2、预习,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预习三部曲)

(1)、预习第一阶段

先把教科书通读一遍,在不甚了解的地方作个记号,上课时就针对这些疑点提出问题,直到了解为止

(2)、预习第二阶段

研究课本后的问题或习题,将它们解答出来,上课时将答案与老师讲解的正确答案对照。

(3)、预习第三阶段

利用参考材料,将没有学过的内容(后几课)做一番预习,能做到这一部,不仅预习的兴趣会迅速增加,而且预习的功夫也会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当然在预习阶段遇到不太明白的地方,你得立刻回过头来复习以前的部分,所以“预习”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复习”因素,兼有双重功能。正如有人曾说过的“七分预习,三分复习”。

3、复习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

(1)、复习第一阶段把课堂上学过的内容重温一遍、实际上,这是最愚笨的方法,很多人都是这样:“点到为止”,不求甚解,但总比一点都不复习好得多。

(2)、复习第二阶段 把课堂上学过的重点摘出来,整理在笔记本上,这并不需要太多时间。

(3)、复习第三阶段

做练习(这是加强应用能力的问题)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习能力,必须以听课为重,在预习和上课阶段,让你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然后利用复习,将学习的要点加以深入思考和整理,以提高应用能力。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一、集中精神学习

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那么学习效率会相当差,我们在精神散漫无法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归咎于环境不适合,我们常可听到这样的抱怨:“没有一间象样的书房,想学习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说:“附近噪音太大,所以看书的效率就很差”。等等,并且强调:“如果住在一个环境幽静,没有人车的地方,学习效率不知会提高多少倍!”乍听起来,这种想法似乎很有些道理,但隔绝了外界的刺激,我们就能精神集中吗?

科学实验表明,周围的环境隔绝,刺激太少,太过于限定性的话,很难有正常的精神活动,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找出妨碍精神集中的干扰因素,并能用适当的方法加以排队使精神的集中力能持续下去。

(1)、排除干扰因素

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有过这种体验,当你在看书的时候,有人在附近讲话,虽然只是悄悄话,却会使你看不下去书,然而在火车上,虽然车子在隆隆的向前开,你却很容易就能集中精力看书,可见周围的音量的高低,强弱与对精神集中的妨碍度并不成正比,反而是其他的因素影响较大,此外,感冒了身体不舒服,或其它烦恼事,都会影响精神集中,因此我们必须想办法消除和避免这些因素。如果一本正经谈集中力,很容易被人认为是一种特殊能力,其实不然,只要你多用心想办法除去会妨碍“集中精神”的因素,就可以办得到,你只要当前的问题的重点抓住并加以适当的处理,使身心保持最佳状态,集中就可以提高很多。如果你还是觉得精神不能集中就必须客观地分析目前所处的情况,找出其中的原因,当你能够觉察到“啊,我在这种状态容易分散注意力”的话,也就能想出对付的办法了。如果你觉得周围细小的声音干扰你,你或许可用尝试发出声音的学习方法来加以对抗。如果是声音与声音之比,因为远近的原理,远处的声音会让你觉得更小更不在乎这些。有的人面对各种的干扰,只要一做自己喜爱的习题,精神就会很集中。

(2)、暂抛开烦恼

一旦有了烦恼及杂念,就会妨碍集中精神及注意力,如果有了,就必须分析它并想出能解决问题的办法。面对烦恼而能集中精力学习,那需要极大的耐力和意志力,在必须集中精神的时刻,把烦恼暂时忘掉。

一般说来,所谓烦恼,都是那些在脑海中绕来绕去的杂念:“如果真是那样该怎么办?哎呀!或许那样做也有问题„„”诸如此类的总是碰到这样的情形,可以用纸把它记下来,并分析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烦恼,慢慢思考,这些烦恼渐渐有了头绪,随即可以想出解决的方法,同样也把这些解决的方法记在纸上。

把烦恼写下来,你就能用比较客观的观点去正视它,自然情绪也会比较安定下来,也就比较能找出理想的方案了。即使不能立即找出理想的答案,但把它写下来也可改变一下你的情绪。不管怎样,把烦恼暂搁一旁,对于目前集中精力处理眼前之事会有极大的好处。

除了精神的健康外,一个人的身体也很重要。一个人如果患了感冒了或身体不适,这时候还勉强坐在书桌边学习的话,效果一定不太好,如果觉得疲倦的话,那就要休息一下,不要太执着于学习了,身体健康了,学习效果肯定会好些

3)、让注意力集中、持续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持续多久的注意力呢?有人实验过,小学生大概可以持续三十分钟,中学生大至是四十分分钟到五十分钟,成年人大概是一个半小时,这当然还要考虑到具体的个人当前的环境问题,以及工作内容等,这些情况不同,持续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每一个人最好都要了解一下自己的“集中限度”。如果集中限度只有七十分钟的话,这样可以在七十分钟后设定一段十分钟的休息时间,使用这种间歇性的方法,比起长期不冷不热的在那熬要好多了。

如果有人说:“我老是注意力不集中!”不必担心,找一种能训练集中注意力的游戏玩一玩儿益智又有趣,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也正是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

当一个人疲倦了的时候就必须转换一下状态,一个人站久了就想要做下来,累了就会想(睡,一个人的生理,是在紧张与松弛的节拍中取得平衡而发挥出本来的机能,一个人累了还在那儿强撑着,是没有意义的。

篇7:初中科学学习方法指导

试卷答题的主要环节:

正式答题前(拿到试卷)---答题过程中---答题基本结束(检查阶段)

答题最终的目的:明白出题人的意图,有哪些什么考点,这些考点会设置什么陷阱,我们要做到心理有数,这样我们就站在了出题人的角度,想出错都很难了!

试卷答题优化方法的要点:

[圈地法]:顾名思义这不是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而是像圈地一样将分数一点点地圈到自己手中,这要求我们答题时要遵循的一个原则: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和自己的掌握程度,分层次地将分数一步步拿到手中。这也是从心理学的角度考虑,考试难免紧张,其实有点紧张反而更有利于我们发挥,如果一点紧张都没有反而不正常了。这里的分层次得分,要有一个舍弃的心理。舍弃并不是放弃,相反是为了更好的得分,比如我们做题大家通常的思路由选择题入手,我们在选择题中必然会设置一道中难档的题目,如果一味在这里耗费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

舍弃原则就是:先把它搁置,作后面的题目,将试卷中你会的题目都做完之后,返回来再去考虑这些搁置的题目,这便是一层或两层的“圈地运动”了。

篇8: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方法指导

1 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概念学习的指导

大家都知道, 对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来讲, 不外乎是定义、性质、运用三大环节。其中概念学习是基础, 如果学生对某个数学概念都不理解, 或者说理解不透彻, 那就谈不上运用了, 也就无法形成数学能力了。因此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时, 要求他们必须充分、全面理解某个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含义。如在教学概念“圆周角”时, 除了要让学生弄清“角的顶点是在圆上”外, 还要注意“角的两边必须与圆相交”。否则就还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出现:a.角的顶点在圆内, b.角的顶点在圆外, c.角的两边都不与圆相交, d.角的一边与圆相交等。如果学生对每个数学概念的学习都能全面而深刻地理解, 久而久之, 他们就能养成对每个问题都会全面思考的习惯。在处理分类讨论的问题上, 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2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学会观察, 尤其是数学观察, 是学生学习平面几何及空间几何的重要方法之一。学会观察后, 就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 会合符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能正确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 辨明数学关系, 形成良好的品质。按观察对象的特征, 观察可分为: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定性观察即对各种数学对象的现象的观察;对数学图象、图表的观察;对逻辑推理过程的观察;对数学公式结构特征的观察。而定量观察则是对各种数据的数量关系的观察。

3 按观察的方法分类, 可分为抽样观察法、系统观察法、和穷举观察法等。

3 教给学生数形结合的方法

在数学研究中, 数与形的类比经常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来应用它, 即可通过形的比较去推理数的性质, 反之亦然。如题:函数y=ax2+bx+c (a≠0) 的图象在x轴上方, 且与x轴无交点, 则a_____0, b2-4ac____0中, 只要把该二次函数的图像勾画出来, 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4 根据教材特点指导学法

4.1 根据教材叙述方式指导学法

新课标指出, 课本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工具, 应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式叙述。教学中应指导学生了解并运用这一方式进行解题, 解答题和几何证明题是指导学生学习应采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的最好材料。

4.2 利用教材中的典型例题指导学法

对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认真分析、变形, 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 可开拓学生思维、想象力、创新力使思维的空间得到发散, 这些典型例题变式后, 便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很好资源。这样长期的练习, 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培养了学生爱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

4.3 利用教材中设置的栏目帮助学习

教材中设有:探究、动脑筋、说一说、观察、抽象、做一做等小栏目。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利用这些附加问题来促进思考, 帮助深化理解基本概念和性质。另外, 教材中的练习题、习题A组、习题B组的题目都是围绕该节对应知识点设计的, 并且内容由浅入深安排, 这能很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教学中可指导学生利用它们来巩固知识, 深化学习。

5 根据学案指导学法

每期开学时, 要求学生拟好学案。课前学生可根据学案进行预习,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明确学习目的, 预习时勾出不理解的问题, 以便上课时认真听讲, 弄清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用到的知识点及解题思路。课后及时巩固练习。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学习方法, 形成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使它们更愿意主动探究未知领域, 主动吸纳更好知识, 从而丰富了它们的学习生活。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掌握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后, 必然会善于学习、乐于思考, 长期坚持, 学习能力必然会提高。

总之, “学会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探索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它们学有所专, 学有所成,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学会学习”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努力探索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使它们学有所专, 学有所成,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篇9:谈对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新课标提倡高效学习,这就离不开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而且在新课标中,也有让学生理解数学、会学数学的表述。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前言》增加了对数学课程性质的表述。把数学课程的性质表述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具体的变化为:

变化之一:把以前的“双基”改为“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

变化之二: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提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变化之三:针对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变化之四:对于情感态度的培养,进一步明确“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变化之五:针对学科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这些新的变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体现了与世俱进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需要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领悟,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真地、正做到把数学教育与时代结合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具体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抓好学法指导对今后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细心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往往会忽略预习,不知道预习的重要性,预习仅是流于形式,草草看一遍,看的过程中很少思考。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应该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应当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的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体会、思考,注意知识的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记号,以便带着疑问去听课。方法上可采用随课预习或单元预习,预习前教师先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实践证明,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能使学生变被动学 习为主动学习,同时能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加强互助学习,共同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自信心外,更应该充分利用基础好的学生这个教育资源,进行好生差生配对。这也是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关注了差生的发展,构建了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同时它也弥补了教师课后辅导时间不足的缺陷。

三、课内重视听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课,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的解题思路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要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倡导不懂就问的学习作风,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体系,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教师讲课要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要注意防止“注入式”、“满堂灌”,一定要掌握最佳讲授时间,使学生听之有效。这样,让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四、指导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生相对独立地完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进行思法指导。在思维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注意多思、勤思,随听随思。深思,即追根溯源地思考,善于大胆提出问题;善思,即由听和观察去联想、猜想、归纳。

五、适当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难免的,但不是搞题海战术,要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练习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应有作用。

在作业书写方面也应注意“写法”指导,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要规范、条理要清楚。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改错本,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越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就会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六、指导学生记忆

教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新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对初中学生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七、善于总结

在进行单元小节或学期总结时,很多学生往往容易依赖老师,习惯于让老师带着复习和总结。其实,作为中学生,应该从一开始就培养自己总结的习惯。要做到:

(1)看。看书、看笔记、看习题,通过看,回忆、熟悉所学内容。

(2)列。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列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相当于写出总结要点。

(3)做。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有选择的解一些各种档次、类型的习题,通过解题再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归纳出体现所学知识的各种题型及解题方法。

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总之,对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必须与教学改革同步进行、协调开展、持之以恒;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辉.《谈小学和初中数学科目衔接问题》

上一篇:智仁乡政府工作报告下一篇:关于举办2011年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研究生学术年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