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红线”谁来保护

2024-04-13

“林地红线”谁来保护(精选5篇)

篇1:“林地红线”谁来保护

我国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违法违规占用林地现象依然屡见不鲜。据权威部门统计,2009~2013年全国各类建设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年均超过200万亩。

业内人士认为,征占用林地成本低、对违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处罚偏轻、片面的政绩导向与部分地方官员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让林地成了不法分子的“唐僧肉”。与“耕地红线”类似,“林地红线”也亟须予以保护。

违法占林年均超200万亩

国家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全球31%的平均水平,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蓄积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7,森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造林绿化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与此同时,不少地方违法违规占用林地案件依然屡见不鲜。今年3月份,贵州省审计厅在对贵州一个县进行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时发现,自2011年到2014年8月,该县数十个建设项目违法占用林地,面积大约1000多亩。据贵州省有关部门的调查,2012年至2013年9月底,贵州发生大大小小破坏森林资源违法案件8403起,平均每个县近100起。

不仅是贵州,甘肃、山东等地也面临类似情况。今年7月,甘肃省林业厅对国家林业局通报和责令整改落实的7起严重违法占用林地案件进行了查处通报,这7起案件涉及违法占用林地1000余亩。山东省林业厅2013年公布的数据也显示,“山东人均林地面积为0.39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人均林木蓄积量1.2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基础设施等工程占用林地增多,未批先占、少批多占的情况时有发生,林地流失呈上升趋势。据最新资源监测,近五年全省新增造林保存面积988.7万亩,同时,现有林地减少面积997.5万亩,基本抵消了五年的造林绿化成果。”

据国家林业局公布的“第八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2009-2013年)”显示,5年间,各类建设违法违规占用林地面积年均超过200万亩,局部地区毁林开垦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态建设的空间将被进一步挤压,严守林业生态红线,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底线的压力日益加大。

林地缘何成了“唐僧肉”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林地容易成为“唐僧肉”,主要是征占用林地成本低、对违法占用林地的行为处罚偏轻、片面的政绩导向与部分地方官员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造成的。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房地产开发商说,征占用耕地与征占用林地搞城市建设的巨大差价以及不一样的审批程序,都让林地成为不少开发商眼中的“香馍馍”。以西南某省一个县的耕地、林地补偿标准为例,耕地每亩25300元,林地、园地每亩16100元,两者差价为9200元。

甘肃省林业厅“对7起严重违法占用林地案件查处结果通报”中指出,个别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速度,忽视林业法律法规和林地保护管理政策规定,对经济开发区、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等招商引资项目“开绿灯”,违规划拨林地,随意改变林地用途和毁坏林地的情况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成为违法占用林地案件增幅较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西部某省一名林业局局长也认为,一些地方林业部门在查处政府主导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违法占用林地案件时普遍有畏难情绪,不敢碰硬,工作被动。有的案件多次催办而不能及时结案,有的案件处理大打折扣,行政处罚趋低、以罚代刑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对负有行政责任的相关责任人和责任单位责任追究不到位,严重影响了法律的严肃性、权威性和林业部门的形象。

山东一名林业干部告诉记者,18亿亩耕地红线国人耳熟能详,但对46.8亿亩“林地红线”知道的人却不多,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地方官员,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面前,林地无足轻重,要为经济发展让步。特别是当前耕地保护十分严格的情况下,林地保护相对更加“弱势”,因此一些林地资源更加容易成为“唐僧肉”。

依法严守“林地红线”

国家林业局驻贵阳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专员康晓达说,对于建设工程使用林地,国家都有明确规定,关键是地方政府、项目业主和施工企业,要增强法制观念,凡是使用林地必须依法取得林业行政许可,必须牢记未批先用林地那就是违法,违法就要被追究法律的责任。

贵州省证恒律师事务所律师沈诚认为,现在林业上的一些违法案件,背后都透露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违法占用林地案件的督办查办和行政问责力度,依法打击违法占用林地,特别是严厉查处政府行为主导的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坚决刹住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名,随意破坏林地资源的歪风。

有专家认为,城市要发展,适当征占用部分林地无可厚非,但是要严格控制经营性项目林地用地指标以及严格按照城市规划征占用林地,牢固树立林地红线意识和守土有责意识,坚持依法行政,改变过去“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的现象,对于破坏森林资源行为要“老虎”“苍蝇”一起打,形成“破坏森林就是犯罪”的强力威慑。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大华说,对于森林资源保护不妨借鉴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实行生态保护主体责任,对离任领导严格执行生态资源审计制度,同时加大社会舆论的监督力度,多管齐下保护珍贵的森林资源。

篇2:“林地红线”谁来保护

关键词:生态社会,林地红线,林地保护,森林面积,预期目标

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 是森林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在保障木材及林产品供给、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中具有核心地位, 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引自《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国务院明确要求“要把林地与耕地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高度重视林地保护”, 为确保粮食安全必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为确保国家生态安全也必须响亮地提出林地“红线”。

一、我国林地的基本状况及面临的严峻形势

根据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结果, 全国林地面积30 590.41万公顷, 占国土面积的31.86%;森林面积19 545.22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8.6%提高到20.36%;人工林面积达6 168.84万公顷, 居世界第一位, 占全球人工林面积的38%。从1989年至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后4次清查结果看, 林地面积持续增加改善了局部生态环境, 促进了国土绿化和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 提高了木材及林产品的供给能力。

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 我国林地资源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退化明显、逆转严重等一系列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社会的生态安全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一) 林地资源短缺, 生态环境失调

我国是人口大国, 人均林地面积0.13公顷,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0.6公顷的22%, 森林覆盖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 林地资源总量相对于庞大的人口数量显得严重不足;林地分布不均、退化明显, 宜林地主要分布在 “三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据统计, 全国有近500万公顷林地退化为疏林地, 林地退化非常严重, 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自然灾害频发, 生态环境失调,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至今仍以每年1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发展, 土地荒漠化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更为严重的自然灾害。我国的生态状况依然脆弱, 生态问题依然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二) 林地生产力低, 产业经济受阻

我国大部分林地土层瘠薄、水肥条件差, 生长率不高;林业用地利用率低, 残次林多, 我国森林年净生长量仅相当于林业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 林地资源总体质量不高、生产力低。据统计, 2007年, 我国林产品折算的木材消费总量与国内供给市场的缺口差超过1亿立方米, 以严重影响了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迫切需要提高林地生产能力和产出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产品的需求。

(三) 林地逆转严重, 保护压力增大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大量用地项目大规模向林地转移, 违法使用林地等一些突出问题屡禁不止, 现有林地保护的法律、政策对当前不合理、不合法占用林地行为人的约束也十分乏力, 林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压力增加。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表明, 清查5年间隔期内因毁林开垦、自然灾害、工程建设等导致林地转为非林地面积达832万公顷, 其中近85%逆转为其他农用地, 有林地逆转为非林地的面积为377万公顷, 相当于同期全国造林面积的1/10, 林地逆转日趋严重。

我国现有耕地保护政策和保护力度要严格于林地保护。国家对耕地实行了最为严格的保护政策, 制订的农地征收补偿标准高于林地征地补偿标准, 导致了一些合理或不合理的建设项目、经营项目占地都转向林地, 耕地的严格保护“蚕食”了林地。据国家林业局统计, 从1994年截至2010年间仅是国家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其直属林业调查队伍检查的2 270个县 (局) , 检查占用征收林地项目16 842个, 查出非法占用林地项目6 669起、非法占用林地面积538 902亩。更严重的是大量投机商潜入林区炒买炒卖林地, 造成林地流失, 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林地严重逆转的趋势愈演愈烈, 林地保护管理形势十分严峻。

我国特别是各地方政府追求GDP增长的强烈愿望对现有林地已经形成了严重威胁。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发展, 有的经营性项目不按规定办理征占用林地手续, 未批先占的、不批就占、少批多占、不当审批的违法征占用林地问题日益突出, 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在征占用过程中, 超标准、超规格建设现象也时有发生。受“占补平衡”的硬性指标约束的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瞄准林地用来维持“补平衡”, 林地年均植物凋落物达几吨以上, 这些凋落物年复一年地在菌类、自然降水、气温的综合作用下, 分解成有机质, 氮、磷、钾、镁等元素及稀有金属含量都很高, 因此林地的土壤极其肥沃, 毁林垦植、造田很容易, 而且至少10年内不施肥也能年年丰收。所以在征地“占补平衡”中, 一些乡村干部必然积极用林地去“补”, 毁林开荒、破坏林地的案件此起彼伏, 屡禁不止。

二、划定林地红线的必要性

无论从人民生存环境改善的社会目标, 还是从林业产业发展的经济目标实现条件分析, 我国现有林地面积还不能满足和保障各种目标的实现, 应该在严格保护好现有林地资源的同时, 积极补充林地, 增加林地资源, 对林地的保护必须上升到国家的大战略上来安排, 由国家的具体法律、政策来落实, 实行最严格的林地保护措施, 要像保护耕地一样来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所需要的基本林地。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原副局长李育才认为:“耕地设有18亿亩的‘红线’, 林地也应该有‘红线’”, “我们要像爱护耕地一样爱护林地。”因此, 这就必须提出林地“红线”, 把林地红线上升到法律高度, 并划定林地“红线”, 设定林地面积不可逾越的法定界阈, 严格依法管理, 让“红线”成为我国林地保护的法律屏障。

(一) 划定林地红线与建设生态社会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林地是生态安全的基础。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在2007年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林地资源是森林培育和发展的基础, 建设生态文明要把保护林地作为一项重要举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绿色生态环境和文化的需求不断的增长, 但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江河湖泊及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等现象严重。

2009年6月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 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确立了中国林业的历史地位:“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 在西部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 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

全国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 我国现有1.95亿公顷森林, 每年仅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6项生态服务功能, 年价值达10万亿元, 接近我国2009年GDP的1/3 (见表1) 。因此, 只有划定并守住林地红线, 形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严格林地管理机制, 才能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实现生态与环境的稳定和良性循环,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注:表内数据根据《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5月24日温雅莉等《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年总价值10万亿元》进行整理。

(二) 划定林地红线与应对气候变化

森林是“地球之肺”, 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间接减排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9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 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 (与2005年相比) , 森林面积增加4 000万公顷, 森林蓄积增加13亿立方米, 争取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有显著下降。

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至45% (与2005年相比) , 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因此, 我国必须保证其足够的林地, 从根本上增加林地面积, 划定林地红线, 提高森林保有量, 增强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 以提高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

(三) 划定林地红线与满足林产品需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际民生对林产品和生态产品数量及多样化需求不断增加, 但目前森林可采资源较少, 木材供需矛盾加剧, 森林资源的增长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的增长。全国第7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森林蓄积10.151立方米, 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7。现有用材林的中幼龄林面积72%、蓄积52%, 木材的刚性需求与现阶段森林可采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 生态产品依然是当今社会最短缺的产品之一。

因此, 只有划定林地“红线”, 保障林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增长, 林业工程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森林的多功能多效益才能逐步显现, 木材等林产品、生态产品和生态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我国的木材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三、划定林地红线目标的合理预期

我国林地的“红线”应是多少,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着手研究和论证。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到2020年我国林地保有量增加到3.12亿公顷 (46.8亿亩) , 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提高为32.5%以上, 森林面积保有量达到2.23亿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本文认为, 在2020年以前, 以46.8亿亩林地面积作为林地“红线”, 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森林面积, 达到合理维度。以下主要从生态环境中最重要但又最脆弱的9个方面和发展林业产业的3个方面, 来计算森林面积合理预期目标。

(一) 治理国土需求、确保国土安澜的合理预期

1.治理荒漠化土地需要再造林1 319.37万公顷。

土地荒漠化是“地球之癌症”、心腹之患, 我国历经50余载的治理, 尤其是1978年以来的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荒漠化面积仍有263.62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27.45%, 其中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 尤以北方最为严重, 近4亿人口、5万余个村屯受到危害, 每年流入黄河的泥沙16亿吨, 流失土壤有机肥5 593万吨。我国治理荒漠化包括三北防护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治理工程两大工程, 其中:三北防护林工程涉及西北、东北、华北13个省 (市、区) , 总面积406.9万公顷, 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2.4%, 占沙化土地面积的85%, 三北防护林区规划为:造林面积3 508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 1978-2008年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 446.9万公顷, 到2050年还要增加1 061.1万公顷森林;京津风沙治理工程启动10年来, 累计完成造林575.82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由12.4%提高到17.1%, 自然灾害损失率明显下降, 2010年2月1日国务院召开该工程工作会议决定:剩余258.27万公顷造林任务必须在2012年完成, 2013开始实施二期工程。三北、京津两项治沙工程共需再造林1319.37万公顷。

2.治理石漠化土地需要再造林822.65万公顷。

分布在我国鄂、湘、粤、桂、渝、川、黔、滇溶岩地区8省 (市、区) 1 296.3万公顷石漠化土地, 生态严重恶化, 给当地人民生活和地区经济发展造成极度困难。2008年国务院制定了《溶岩地区石漠化治理规划 (2006-2015年) 》, 要求到2015年完成822.65万公顷的造林、封山育林育草任务, 森林覆盖率达到63.4%, 每年减少2.8亿吨土壤流失。

3.治理水土流失需要再造林5 300万公顷。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37%。1949年以来, 因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4 000多万亩, 年均流失土壤50亿吨, 造成江河湖泊泥沙淤积, 行洪不畅, 无雨干旱, 有雨成灾。因森林、湿地的大量减少, 质量下降, 生态功能减退, 旱涝灾害发生频率加快。据历史记载:年均受灾次数, 唐代1.6次、宋代1.8次、元代3.2次、明代2.7次、清代3.8次, 近50年来发生旱灾6-8次、水灾50次, 且经济损失越来越大。治理水土流失重点在山区, 我国山区宜林荒山荒地近5 300万公顷, 其坡陡土薄, 土壤流失严重, 尽快造林不仅有力制止水土流失, 也是发展山区经济的重大举措。

4.治理江河湖泊需要的再造林 (1 758万公顷) 。

在我国江河两岸、湖泊周边营造护岸固堤林, 截留坡地冲刷下来的泥土沙石, 稳固边岸、防止塌方和江河改道, 是保障江河安澜的良方。目前我国32条大江大河总长55 245千米, 其中一、二、三级支流长约607 695千米, 28个大湖水浸面积338.01万公顷, 61842个水浸面积100公顷以上的水塘水库的水浸面积为806.23万公顷, 这些水域的岸边70%以上无护岸固堤林。按照国家有关规程测算, 需增设1 758万公顷护岸固堤林。

5.治理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需要再造林1 827.5万公顷。

我国目前大陆海岸线长18 340千米、岛屿海岸线长11 159千米, 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频频发生, 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东部沿海许多发达地区, 分布着500万公顷滨海盐碱地, 土壤质地粘重, 通风透水性很差, 含盐量高, 适生植物很少, 虽然造林难度大, 也应营造沿海防护林。沿海岸线应营造宽1 000米的基干防护林和消浪林带, 29 499千米的大陆和岛屿海岸线, 林带面积为2 949.9万公顷, 现已建成55%, 含500万公顷滨海盐碱地需营造1 827.5万公顷沿海防护林。

6.治理交通道路环境需要再造林1 028.91万公顷。

截止2008年, 我国铁路里程7.7万千米, 公路386.78万千米。为保护道路, 确保道路通畅, 行车安全, 消烟除尘, 改善道路景观, 减轻旅客和驾驶员旅途疲劳, 铁道、交通部门和各级政府都很重视在道路两侧营造护路林。按照国家有关护路林标准, 扣除已完成部分, 尚需营造1 028.91万公顷护路林。

7.营造农田牧场防护林需要再造林639.74万公顷。

农田牧场防护林是农牧区生态体系的主体, 对保障农牧业的持续高产稳产、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明确:我国耕地面积183 124万亩, 牧草地面积393 216万亩。按林带有效防护距离为林带平均树高 (15米) 的30倍, 主林带宽10米, 副林带宽5米, 每个林带格网面积20.25公顷应分摊的林带面积为0.675公顷, 平均每公顷耕地、牧场的林带含量为0.0333公顷, 以此计算全国耕地牧场防护林面积为1 279.27万公顷, 现有农牧防护林占总量的50%, 需再建639.64万公顷。

8.营造水源涵养林需要再造林1 710.3万公顷。

我国水资源困乏, 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源涵养林在涵养水源、防止水源头土沙石冲刷淤积江河湖库、保障水道通畅和静化水质方面的功能显著。因此, 对我国大江大河发源地和大湖泊迎水面一层山坡范围内区划为水源涵养林, 对其无林地带造林很有必要。经测算, 这些地段 (扣除已有森林面积) , 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81%, 以此推测, 全国应增设的水源涵养林面积为1 710.3万公顷。

9.改善城乡人居环境需要再造林588.94万公顷。

党的十七大提出, 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明显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城市森林、绿色村庄是城乡的未来, 我国正加速城市化建设进程, 预测到2030年城市化率将达到65%, 2050年将达到75%。从我国实情出发, 城市化应以中小城市为主, 以人均150平方米测算, 2050年城市总面积将达到1 687.5万公顷;乡村以人均宅基地120平方米测算, 全国村庄总面积将达到450万公顷。按照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 我国城市森林面积要达到506.25万公顷, 乡村森林覆盖率按照总平均35%计测, 乡村森林面积将达到157.5万公顷。我国城乡环境保护林总面积应为663.75万公顷, 按现有量45%计算, 还需营造森林431.44万公顷, 城乡共需再增588.94万公顷森林。

上述9种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建设和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为确保国土安澜 (应对气候变化必在其中) , 需增加1.49亿公顷生态公益林。

(二) 发展林业产业的合理预期

1.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料需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3 501.97万公顷。

我国木材需求量越来越大, “十一五”末折合森林蓄积年耗量需7亿立方米, 我国自己只能解决3亿立方米。随着我国科技进步, 森林集约经营水平提高, 森林生长量增长, 预计今后20年内木材年自给量将达到4亿立方米, 每年仍缺口3亿立方米采伐蓄积。以全国总平均每公顷速生丰产林年生长量8立方米、经营周期21年的每公顷蓄积168立方米计算, 每年3亿立方米蓄积的采伐面积是170.57万公顷, 21年为一轮伐期, 全国需增加速生丰产用材林3501.97万公顷。

2.发展木本食用油经济需增加新植林165.8万公顷。

目前我国60%的食用油从国外进口, 并且价格逐年提高, 难度越来越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又要摆脱食用油的被动局面, 《全国油茶林产业发展规划》提出, 到2020年全国油茶林面积要达到466.67万公顷, 其中新植林165.8万公顷, 年产茶油250万吨。

3.发展生物能源经济需增加生物能源林2 640万公顷。

我国现已探明的石化能源储量按现年开采量, 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分别只能维持80年、30年和11年, 且能源结构极为不合理, 2005年煤炭仍占68.9% (世界平均22.8%) , 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之源。我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到2020年, 要在现有基础上, 增加800万吨燃料乙醇, 180万吨生物柴油。我国含油量40%以上、具有良好资源和种植技术、可形成规模种植的树木有10种, 面积超过400万公顷, 年产果实500万吨以上, 木本淀粉植物100多种, 面积1 000余万公顷, 具有年产380万吨乙醇的潜力, 已纳入中国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先发展领域 (姚昌恬) , 按上述数据测算, 我国应增加2 640万公顷生物能源林。

四、基本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预测结果, 我国为治理国土、满足国计民生对木材等生产、生活资料的急切需要, 需在现有1.95亿公顷森林的基础上, 再增加2.13亿公顷森林 (见表2) 。据此, 如果我国的森林面积达到4.08亿公顷 (61.2亿亩) , 森林覆盖率达到42.5%, 就能实现国土安澜、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木材、纸张、食用植物油等国计民生所需重要生产、生活资料不再需要进口, 能源危机也将有所缓解。这是我国林业长期建设的任务, 也是绕不过去的坎儿。现在应全面规划, 根据国力, 分别轻重缓急, 循序渐进完成4.08亿公顷森林面积的目标, 并在2020年前必须坚守46.8亿亩林地红线, 严格实施林地用途管制和林地定额管理, 把林地保护真正纳入到法律层面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 对森林蓄积量、森里覆盖率等约束性指标实施年度考核评价, 坚持把林地放在与耕地同等重要的位置, 实行最严格的林地保护制度。

篇3:发展生态旅游 坚守保护红线

荒岛之美,美就美在其原始、自然、野性、神秘,美在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令久居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都市人心生向往。事实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是人力所难以企及的;而许多原生态自然景观(包括濒危动植物),更是以现代手段难以复加造化的。荒岛成为景点的事例启示我们,发展生态旅游,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着力解决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这样方能形成一种修复保护带动发展、开发发展反哺保护的良性循环。否则,只能是短期既得利益,长远得不偿失。

近年来,从北极冰川到热带雨林,以自然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旅游日益成为人们观光的热点。然而,生态旅游在推动眼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原生态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威胁。如有的游客在原始古建筑上任意攀爬划刻、违规照相;有的人随意采摘植物果实茎叶、损毁园林树木;有的人故意追逐打斗、肆虐伤害野生动物,有的人则对野生动物乱捕滥食,残忍猎杀,享受所谓野味美餐……所到之处真所谓“劣迹斑斑”,令人反感,遭人唾弃。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曾撰文称,在世界各国生态旅游蒸蒸日上的同时,作为其保护对象的动植物种群却面临威胁。生物学家们不无担忧地发出警告:如今,在一些旅游景区里,当野生动物与人相遇时,它们会呈现出极度紧张的状态,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使动物日常生活紊乱、压力增加,进而微妙地影响到健康与繁衍生息。研究发现,北极熊、企鹅、海豚、野狗,甚至雨林中的鸟类都会紧张,它们有的体重减轻,有的在死亡线上挣扎。在偏僻的、生物多样的地区,当受到一批又一批的假日探险者们频频干扰时,动物们普遍心率加快,荷尔蒙分泌

下降,繁殖能力衰退。

海豚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新西兰海岸的宽吻海豚围在游船周围狂躁不安,当它们看见有3艘以上船只靠近时,它们安静的时间还不到0.5%,但如果只看到一艘考察船经过时,宽吻海豚有68%的时间是在静静地休息。在加拿大的曼尼托巴,即使寒冷的冬天本应处于休眠状态的北极熊,由于受到人类的侵扰,也会焦虑不安,并提前进入捕猎海豹期。研究发现,当旅游者走近时,公熊的警觉比平时提高7倍,由于体能消耗,其体内脂肪减少,严重影响其繁殖能力。在新西兰的奥特哥半岛长着黄眼睛的小企鹅中,研究人员多次发现,由于频繁地受到进入该地区的旅游者们的惊扰,10%以上的小企鹅体重下降。如果旅游者靠近海滩,企鹅们将逃入海中,一直等到惊扰者离开。由于观赏者众多,使企鹅的聚集地越变越小,直至消失……在旅游者肆意取乐、享受感观刺激带来快感的同时,动物的苦乐和生存需要几乎完全被忽略了。

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植物态度如何,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人类只有与动物、植物等有生命和无生命的物体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才能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千百万年来,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通过千丝万缕的食物链和营养金字塔的关系,才得以共生存,自然界的秩序才逐渐和谐、合理。而这种生物多样性的生命之舟失去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过去500年来,人类已经使陆地上野生动植物总量减少了10%,使物种总量减少了14%,且绝大多数发生在近百年之内。联合国《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显示,目前全球物种灭绝的速度已经超过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而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将会是灾难性的,几乎无法逆转。

我国是世界上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仅脊椎动物就有近6500种,占全球总数10%以上;高等植物达3万多种,居世界第三位;已记录昆虫达5.1万种。虽然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但特有物种多、受威胁物种所占比例高,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大量土地开发、城镇扩张、交通道路建设,人造景区开发,已经给野生动植物的生存造成较大的影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短期内可能不会导致人类走向灭绝,但人类的生存质量将受到严重影响。最简单的例子是,看不到品种繁多的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旅游将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没有它们,就没有生态旅游!

然而,这一点却容易被忽视,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近年来,有些地方的决策者,认为“生态旅游”就是制造人态自然,通过种树、铺草、造水、建景观大道等方式人工打造所谓“自然生态景观”,其实这是“伪生态”;一些地方打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旗号,今天植草坪,明天改花园,后天栽大树,这种生态折腾不但没有产生多大价值,而且成本巨大,显然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初衷背道而驰。有的地方为了打造所谓的旅游景点,要么大建楼堂馆所,过度开发,把好好的山水搞得不伦不类,充斥大量粗制滥造、品位低劣的人造景观;要么以旅游开发的名义在景区盲目复古,把原本有着厚重历史沧桑感的古建筑、古民居、古文物推倒重建,使之变成了廉价的现代仿品,完全丧失了历史风貌和独特韵味……诸如此类做法,是用一种人工文化生态破坏原有的文化生态,有悖于生态文明理念。

守望青山绿水,构筑生态屏障。发展生态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其重点在“生态保护”,功夫在“文明和谐”。我国许多地方生物资源丰富,有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资源优势,但在开发前,必须进行周密的可行性研究,在旅游景区建设和管理中必须始终坚守生态保护红线。

当下,旅游业正从过去“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逐渐向休闲度假游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大自然,到大自然怀抱中感受清风明月的美好,体验和谐相处的乐趣。世上万物皆相连,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种群和数量只有保持在一定水平和规模上,才能使自然环境生机盎然;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才能处于良性循环之中,自然界才能生动有趣,生态旅游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责编:高雨薇)

篇4:“林地红线”谁来保护

1 黑龙江省林地保护规划的意义

1.1 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绿色生态空间和生态文化的需求迅速增长。但目前全国生态状况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没有得到根本遏制, 林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依然严重, 自然灾害频繁, 防灾减灾任务十分繁重。在此形势下, 要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生态环境良好国家的新要求, 完成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的战略目标, 迫切需要统筹安排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用地需求, 保障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加强节能减排、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客观要求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 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间接减排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现有森林每年吸收9亿多吨碳, 净吸收量达到了每年工业碳排放的8%。在2007年的APEC会议上, 中国政府提出的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 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将植树造林、加强抚育、减少毁林、控制森林退化作为巴厘岛路线图的重要内容。2007年颁发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将植树造林、发展森林资源作为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之一。而提高林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能力, 需要从根本上增加林地面积, 提高森林保有量, 从而增强森林植被的碳汇功能。

1.3 满足市场需求、增强木材及林产品供给能力的必然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木材及其制品的国内消费也在迅速增长, 其中人造板、纸浆及纸张消费已居世界第二位。2007年, 我国林产品折算的木材消费总量约3.71亿立方米, 但木材产品市场国内供给仅为2.02亿立方米, 实际消费缺口超过1亿立方米。据测算, 到2020年, 我国木材消费总量将提高到4.57~4.77亿立方米, 木材供应缺口将长期保持在1~1.5亿立方米左右。如此巨大的需求缺口, 仅依靠进口和节约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迫切需要立足国内, 统筹安排好木材及林产品生产用地, 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及林产品的需求。

1.4 加强林地宏观调控、适应国土区域利用格局的形势要求

当前, 我国正在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谋划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和国土利用格局, 完善区域政策, 调整功能布局, 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林地作为巩固并扩大绿色生态空间、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载体, 为适应国家新时期区域发展战略, 需要及时调整适应于国土区域开发利用格局的林地保护利用结构、布局、管理政策和措施, 实行分区施策、分类指导、分级管理。

2 林地保护等级划分

坚持全面保护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 根据生态脆弱性、生态区位重要性以及林地生产力等指标, 对林地进行系统评价定级, 划定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4个保护等级。以乡 (镇, 场) 为单位, 在林地利用分类的基础上, 将林地区划图斑作为基本单元, 按标准划分林地保护等级。

Ⅰ级保护林地:是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内予以特殊保护和严格控制生产活动的区域, 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特有自然景观为主要目的。包括流程1000公里以上江河干流及其一级支流的源头汇水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重要水源涵养地、森林分布上限与高山植被上限之间的林地。Ⅱ级保护林地:是我国重要生态调节功能区内予以保护和限制经营利用的区域, 以生态修复、生态治理、构建生态屏障为主要目的。包括除Ⅰ级保护林地外的国家级公益林地、军事禁区、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国家森林公园、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Ⅲ级保护林地:是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障主要林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的重要区域。包括除Ⅰ、Ⅱ级保护林地以外的地方公益林地, 以及国家、地方规划建设的丰产优质用材林、木本粮油林、生物质能源林培育基地。Ⅳ级保护林地:是需予以保护并引导合理、适度利用的区域, 包括未纳入上述Ⅰ、Ⅱ、Ⅲ级保护范围的各类林地。

3 加强林地保护

3.1 严格限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

林地必须用于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 不得擅自改变用途;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 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 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 应当依法办理审核手续。每5年编制或修订一次征占用林地总额, 并将总额指标按年度分解到县 (市、区) 。

3.2 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禁止毁林开垦、毁林挖塘等将林地转化为其他农用土地。在农业综合开发、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过程中, 不得挤占林地。对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已经开垦种植、破坏的林地要逐步还林。

3.3 严格保护公益林地

合理区划界定公益林地, 全面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和管护责任制。严禁擅自改变国家级公益林的性质、随意调整国家级公益林地的面积、范围或降低保护等级。禁止在国家级公益林地采石、采沙、取土, 严格控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工程建设占用征用国家级公益林地。除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外, 不得占用征用一级国家级公益林地。

3.4 加大对临时占用林地和灾毁林地修复力度

临时占用林地期满后必须按要求恢复林业生产条件, 及时植树造林, 恢复乔灌植被。加强林地和森林生态系统的防灾、抗灾、减灾能力建设, 减少自然灾害损毁林地数量, 国家对灾毁林地应及时进行修复治理。

4 实施林地分级保护管理

根据林地的保护等级, 分别制定相应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措施。各地可结合当地实际采取更为严格的林地保护管理措施。

Ⅰ级保护管理措施:实行全面封禁保护, 禁止生产性经营活动, 禁止改变林地用途, 完全保持自然状态。Ⅱ级保护管理措施:实施局部封禁管护, 鼓励和引导抚育性管理, 改善林分质量和森林健康状况, 禁止商业性采伐。除必需的工程建设占用外, 不得以其他任何方式改变林地用途, 禁止建设工程占用森林, 其他地类严格控制。Ⅲ级保护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征占用森林。适度保障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城乡建设用地, 从严控制商业性经营设施建设用地, 限制勘查、开采矿藏和其他项目用地。重点商品林地实行集约经营、定向培育。公益林地在确保生态系统健康和活力不受威胁或损害下, 允许适度经营和更新采伐。Ⅳ级保护管理措施:严格控制林地非法转用和逆转, 限制采石取土等用地。推行集约经营、农林复合经营,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合理安排各类生产活动, 最大限度地挖掘林地生产力。

摘要:本文根据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在全国的地位, 论述了黑龙江省林地保护规划的意义和严格控制林地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篇5:生态保护红线成为综合性概念

“综合性的生态保护红线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将会在此概念指引下,逐步确定空间开发控制范围、资源利用控制阈值、重点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以及环境质量的宜居标准控制,完善生态文明的控制性指标管理。”

《公报》中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首次提出,显示出决策层对生态保护红线的认识不仅包含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以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使生态空间红线概念得到确认,而且从自然资源角度展开,使生态保护红线概念从生态空间红线向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红线外延。这标志着生态保护红线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控制概念。

综合性的生态保护红线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在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将会在此概念指引下,逐步确定空间开发控制范围、资源利用控制阈值、重点污染物排放控制总量以及环境质量的宜居标准控制,完善生态文明的控制性指标管理。

第一,将继续推进国家及地方生态红线区域的划定,全面落实生态空间控制。

通过明确生态空间红线,有效保护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生态敏感区以及人居保障区。在此基础上建立国土生态安全监测与监察体系、预测与预警体系和国土生态安全管控体系,为生态多样性、脆弱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保护提供保障。

第二,在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下,我们将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承载能力,着力推动资源利用阈值红线控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红线控制以及环境质量的宜居标准红线控制。

首先,通过科学确定各流域、区域合理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资源开发利用阈值,以资源利用总量和资源利用强度红线来加以约束。以此统领过去的耕地红线和各部门提出的资源利用红线,如水资源红线等,使之由部门意志提升为国家意志。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而2011年万元GDP用水量为129立方米,远超出世界平均水平。全国用水消耗总量3201.8亿立方米,其中耗水率达52%。据统计,全国669座城市中有400座供水不足,110座严重缺水。根据2011年在20个省级行政区对70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不完全调查,年末总面积6.5万平方公里。在36个浅层漏斗中,年末漏斗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12个;在34个深层漏斗中,年末漏斗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有15个。我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最大的进口国之一, 2012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占全球20%强,其中煤炭消耗占全球的46.2%,钢铁消费占全球43%,铜占40%,铝占41%,均居世界第一。因此,有必要以资源利用红线倒逼经济转型,优化经济结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破除依赖资源投入为特征的粗放工业型发展方式,缓解我国日益突出的资源利用压力,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切实保障资源的生态与人居需求。

其次,通过科学确定合理的流域区域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强度,以污染物排放总量红线和排放强度红线来加以约束,从而控制污染,避免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前些年人们通过太湖蓝藻事件了解到水体的环境承载力,而近两年全国范围内雾霾的持续暴发则警醒人们:我国相当部分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已经超出大气的环境承载力。到2012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仍达到2423.7万吨,氨氮253.6万吨,二氧化硫2117.6万吨,氮氧化物2337.8万吨,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十一五”期间已开展总量减排工作,并在“十二五”期间将总量减排从工业与生活延伸到农业,同时增加了控制污染物种类。

过去虽然也对总量减排严格管理,甚至实行“一票否决”,但是从未提过红线概念。今后,我们认为总量减排也应纳入生态保护红线进行考核管理。未来将通过严格的减排统计及考核办法,配套减排监测体系进行监督管理,以进一步提高管理层级。通过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红线和排放强度红线管理,倒逼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清洁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从而在今后一段时期里,重点在大气环境方面解决雾霾问题,在水环境方面解决河流黑臭、重点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在土壤环境方面解决重金属问题,以期保障良好的人居环境。

第三,作为管理概念的生态保护红线的提出,还标志着在今后的干部考核中将强化生态空间保护、资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减排以及环境质量改善等指标,以此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回应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呼声。

中央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亮出“红线”,不仅意味着未来生态空间保护、资源利用、主要污染物减排以及环境质量改善成效如何将成为影响领导干部晋升考核的依据,更将成为惩戒的重要依据。无法保护好生态空间红线、逾越资源利用红线、突破污染物排放红线和环境质量红线的领导干部,将因此而影响其政治生命。

上一篇:中秋和妹妹玩游戏日记下一篇:人禽流感防治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