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培训班讲话

2024-04-12

医疗机构培训班讲话(通用6篇)

篇1:医疗机构培训班讲话

县卫生局副局长在全县医疗机构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近年来,国家在医疗机构监管方面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对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新规定,而我县对医疗机构一直没有系统地进行卫生法律法规培训,加之监管力量不足,县域内医疗机构依法执业观念淡薄,违规执业行为较为普遍,医疗差错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举办这次医疗机构管理法律法规培训班,其目的就是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强化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意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就医安全,促进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就全县医疗机构监管现状作以通报,并就下一步监管工作开展进行安排:

一、全县医疗机构及监管工作现状及分析 截止2011年6月底,全县共有医疗机构*** 家,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家,乡镇卫生院***家,村卫生室***家,医疗点***个,个体医疗机构***家。此外,在农村地区,还存在一定数量的非法无证行医的“黑诊所”。

我县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过去近二十年里一直由县医疗机构管理办公室来做,办公地点先是在原卫协会,后搬入卫生监督所内,监管人员多时六、七人,少时二、三人,与卫生监督所的关系是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因此,我县卫生监督所一直未能按上级要求实现全面综合执法。县医疗机构管理办公室在过去的监管工作中,曾先后按照中、省、市的安排部署实施了多次打击非法行医及规范执业行为方面的专项整顿,以打击无证行医为重中之重,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和手段,消灭了一大部分非法无证行医机构,在净化全县医疗市场,规范执业行为,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近一两年来,由于人员年龄老化,退休、生病等原因,造成监管力量严重缺乏,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有所减弱,到今年机构改革时医疗机构管理办公室工作实际处于关门状态。

从今年四月份机构改革班子调整后,我们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开展打击非法无证行医专项整治行动,与县 ***联合制定了《***2011年打击非法无证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并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先后到******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配合市打非督导组对城区部分医疗机构进行了监督检查。

通过前期的监督检查来看,我县绝大部分医疗机构在人员资质、执业范围、传染病疫情报告、消毒隔离、放射防护及医疗质量等方面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9个方面:

1、依法执业意识不强,部分医疗机构变更执业地点、法人或负责人不及时提交变更申请,不按规定时限校验,包括我们一些卫生院、卫生室,医管办催几次都不来校验。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今后我们将严格执行这一条,超过时限不来校验的,一律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大部分医疗机构存在超范围执业,特别是中医诊所大量存在开西药处方和开展输液业务的情况。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这里,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要充分引起重视,回去后认真地看一下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给你核准的科目,是“预防保健”的,就不要开展医疗活动,是西医的就不要开中药,是中医的就不要开西药,挂吊瓶。有一部分县级医院退休人员利用一个执业医师证在一个医疗机构挂名领钱,自己却在另一个医疗机构坐诊,其行为就是非法行医的帮凶。还有少数妇科诊所,违规开展入宫腔内操作的项目,我也再次给你们敲个警钟,坚决不能再搞了。

3、普遍存在医务人员配备不足、资质不符,存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现象。比如,一些人自己没有行医资格,在申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时,提供一些有合法资质的医务人员的证件,蒙混过关,取得许可证,而实际上是自己在具体开展医疗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挂羊头,卖狗肉”。再比如,很多诊所本来就一个人,但以为自己是“全能冠军”,看病是他,配药是他,打针还是他,最后,出问题的肯定也是他,当然,被处罚的一定是他。上述行为,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另外,还有一些医疗机构使用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本专业以外的诊疗活动,内科大夫开展外科业务,或者内科大夫开展妇科业务,这种情况《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有明确界定,也要按照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处理。

4、医疗废物处理处置不规范,消毒制度落实不到位;如医疗废物无交接登记,未毁型分类存放,不按要求消毒,无专人收集,医疗废弃物自行处理,这种情况在我们检查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按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未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或者未设置监控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或者未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或者未保存登记资料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第四十六条规定,未将医疗废物按照类别分置于专用包装物或者容器或者贮存设施或者设备不符合环境保护、卫生要求的,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在医疗废物的处置方面,可以说,已经让大家整改了十几年了,但大家到底怎么整改的,条例执行的怎么样,谁的小名谁自己清楚。

5、部分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重视,不登记,不报告。检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医疗机构连最起码的门诊日志都没有,或门诊日志记载不清,没有症状,没有诊断,更别说传染病登记本了,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一个字,怎么发现传染病,怎么报告传染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的规定给大家学习一下: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和责任单位,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根据情节,可以给予行政处分。个体行医人员在执行职务时,不报、漏报、迟报传染病疫情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限期内不改的,可以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6、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处方和门诊日志缺项、漏项严重,记载不清。诊疗程序不规范,该量体温的不量,该测血压的不测,毫无章法。更有甚者,有的医务人员还违规出具虚假诊断证明。需要给大家强调的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患者与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引起诉讼时,患者只需要要求赔偿,而是否与诊疗活动有关系,必须要由医疗机构提供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把责任说清楚。如果你疏忽了一个环节,少写了一张文书,如没有留处方、没填门诊日志,没写转诊单等一个很小的失误,可能就会导致你要负很大的责任,结果就是要赔很多钱,我们的一些医疗机构在这方面的教训也是深刻的。比如,前几年接官亭卫生院发生的几起医疗纠纷,本来在诊断、治疗、用药等大的方面基本没有问题,但就因转院时没有开转院单或者没安排医护人员护送等细节工作没到,违反了诊疗规程,给患者家属留下了口实,赔了钱。对乱开诊断证明的,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出具虚假证明文件,情节轻微的,给予警告,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因此造成延误诊治,给患者精神造成伤害,或者造成其他危害后果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7、个别卫生院没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或使用没有资质的人员违法开展放射诊疗活动。按照卫生部《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医疗机构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第三十九条还规定,医疗机构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8、存在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县医院、中医院、妇保站等医疗机构的退休人员,以自己名义申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租借给其他没有资质的人员,进行营利活动,每年收取6千至1万元不等数额的租金,自己有到药店或别的医疗机构坐堂行医,谋取不正当利益。按照《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尽管国家目前对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有所松动,但我省还是实现的一点注册,因此,超出注册的执业地点从事诊疗活动仍然属于非法行医行为。另一方面,对非法使用有资质人员办理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行医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规定,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以营利为目的,或者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出借给非卫生技术人员行医等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9、非法无证行医现象依然较多,包括租个门面大摇大摆的干的,偷着在偏僻地方和在家中搞的,像老鼠一样的江湖游医,还有药店的坐堂医等。虽然在座的无论具体情况如何,但从机构的角度来看,基本上都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我们在检查中,你们当中也有人给我们说,你们为了拿证要交办证费、校验费等,而那些无证行医的却啥费都不交,人家一样也在看病,也没有见你们把人家怎么样。我在这里很负责任的讲,你们完全不必有这样的想法,诚然,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来,我县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力度明显不足,有证的和无证的一路之隔,甚至是门对门的现象的确存在。但是,凡事就怕认真二字,今天的会议,就是要给诸位表明一种态度,我们下一步将要重整旗鼓,统一行动,下决心出重拳严厉打击无证行医行为,绝不会任那些黑诊所、黑医生逍遥法外。另外,一旦出现医疗差错事故,对合法机构和非法机构的处理是截然不同的,合法机构基本上就是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而非法机构既要负刑事责任,还有承担民事责任。就在前几天,我县一个村的兽医就是因为给人注射青霉素过敏致人死亡,公安机关已按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并且已将当事人控制。按照《刑法》第336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包括①未取得或者以非法手段取得医师资格从事医疗活动的; ②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办医疗机构的; ③被依法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期间从事医疗活动的;④未取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从事乡村医疗活动的;⑤家庭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以外的医疗行为的。),情节严重的(包括 ①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②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③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卫生材料、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

④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里,我还有着重说一下药店非法行医和采血的问题。对于一些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药店,只允许你买药品,而不允许你开着诊疗活动,如果要开着诊疗活动,必须申办《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未经许可,严禁开展诊疗活动,否则,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44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依照《执业医师法》第39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另外还有少数药店没有取得《单采血浆许可证》并且使用无专业资格的人非法对群众进行采血,进而使用一些欺诈手段推销自己的药品,谋取暴利,对这种行为我们也要严格进行监督检查,依照《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未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单采血浆许可证》,非法从事组织、采集、供应、倒卖原料血浆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违法所得和从事活动的器材、设备,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以上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

1、医德低下,金钱至上。一些医疗机构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受利益驱使、背弃医德,对就诊人无病说有病,小病说大病,彼病说此病,做一些与疾病无关的辅助检查,开大处方或用一些无治疗意义的药物,为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医患个人防护,未经分类、消毒处理随意外排医疗废物,污染环境。

2、法律知识贫乏,依法行医意识淡薄。部分医疗机构及人员对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学习,不掌握,甚至就是法盲。表现出来就是依法行医意识淡薄,不经许可擅自扩大诊疗范围,使用非医师行医。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制度不规范,无医疗质量监控制度及组织,存在医疗安全隐患,容易引发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事故。

3、处罚力度不够。由于人员、体制等众多方面的原因,我县在医疗机构监管方面显得缩手缩脚,下手偏软,处罚缺乏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严把许可关。按照全县《2011-2015年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规定,我县个体诊所总数不超过***个,而现在实际有***家,已经远远超出了规划数,今后,要建立和完善退出机制,采取优存劣汰的方法,逐步使个体诊所总数达到规划的要求。首先要严把设置审批、执业登记关,严格执行医疗机构设置备案制度,对关键项目变更实行现场审核。其次要严把校验关。对不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管理不规范、医疗服务质量投诉多、存在问题多的机构,要暂缓校验,暂缓校验期满仍不能通过校验的,要坚决注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增强医医疗机构的遵纪守法的自律意识。针对医疗机构存在法律知识匮乏和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能知法、懂法,从而守法,做到警钟长鸣,今天的培训也就是这项工作的内容之一。一方面要开展以创建“规范诊所”为主要内容的创优活动,宣传并扶持医德高尚,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好、价格低廉的医疗机构,使其脱颖而出,成为大家学习的模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导向的作用,及时查处曝光医疗机构的违法案件,通过“抓二头,带中间”的方法帮助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广大医护人员的操守观念和法律意识,健全内部医疗安全的各项控制组织和制度,建立守法经营,严格监督的约束机制。

(三)强力执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行医行为。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负起管医院的责任,无论是公立医疗机构,还是个体医疗机构,谁违法,就打击谁,一视同仁,绝不姑息迁就。一是继续开展打击非法无证行医专项整治行动,做到全方位覆盖,彻底取缔,再掀打击非法行医新高潮。会后,各卫生院和卫生室要按照***确定的乡镇卫生院卫生监督工作职责和***号文件确定的打击非法行医监测哨点单位的职责,切实负起打击非法行医的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迅速摸清辖区内非法无证行医人员的底子,认真向当地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汇报,积极主动同当地公安派出所联系通报非法行医情况,在当地党委政府主导下,加强部门联动,扎实开展打非工作。在此基础上,各卫生院要对发现的非法行医机构下达《责令停业告知书》,并在人口集中的地点张贴公告,告知群众非法行医人员姓名、机构名称、地址等事项。如卫生院发了《责令停业告知书》仍拒不停业的,经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后,需要县卫生局查处的,应及时报县卫生监督所。各卫生室负责人也要切实负起社会责任,认真做好非法行医线索的报告、追踪和配合查处工作。二是全面规范合法医疗机构的执业行为。以严肃处理使用无资质人员行医、超范围行医、医疗废物乱处置、消毒制度不落实、传染病疫情不登记报告等违法执业行为重点,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力争使我县医疗机构在依法执业方面在短期内能有一个明显的改观。本次会后,各医疗机构要以这次会议为节点,认真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彻底进行一次自查自纠,对自查发现的问题,限10天内整改到位,既往不咎。之后,卫生监督所将迅速开展监督检查,对整改不积极,不彻底,或应付差事的,已经检查发现问题,我们将依法按照处罚上限从重处罚,绝不手软。

(四)规范服务行为,重塑医疗行业新形象。我们这次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要求给大家制作了载有本人姓名、职务、单位等信息的胸牌,今后,只要上岗工作,必须佩带。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陕西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实施办法(试行)》的有关要求,不断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的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进一步分类统一全县医疗机构的着装,给全县人民展现我们医务工作者的崭新风貌。

最后,我再对这次培训班的纪律提两点要求:一是要注重培训质量。培训过程中大家要端正态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不图形式,不走过场,确保取得实效。二是要严明培训纪律。必须保持课堂纪律,培训期间关闭手机,严禁随意走动,杜绝晚来早走,中途溜号,派人顶替等现象发生,尽量少抽烟或不抽烟,为培训工作创造一个优良的环境。

同志们,让我们以本次培训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品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强化医疗安全意识,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努力为全县人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合理的医疗服务,再造***医疗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二〇一一年***月***日。

篇2:医疗机构培训班讲话

医疗机构要在日渐激烈的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一定要跨出传统的人事管理误区,实行全方面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一、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1.管理立意的战略性传统的人事管理强调管理功能的发挥,着重解放当前的问题和交办事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点着眼于医疗机构的预期目标,在人才的开发和使用上,注重与医疗机构发展战略相结合,是医疗机构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2.管理内容的广泛性传统的人事管理基本上以招聘、薪酬、考核、劳资关系等行政业务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范畴日趋扩大,如机构的设计、职位的设置、人才的吸引、领导者的任用、员工激励、培训与发展、组织文化、团队建设、组织发展等等。除了原有的事务性职责外,还要进行医疗机构的管理、协调与优化资源配置工作。

3.管理对象的目的性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是以组织的工作任务完成为目标的,员工个人是完成组织任务的工具。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则是在强调员工的业绩、把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作为取得组织利益的重要来源的同时,也把满足员工的需求、保证员工的个人发展作为组织的重要目标。即人力资源不仅是组织运作的要素和工具,其本身也已经成为组织的目的。

4.管理主体的多方性在传统的劳动人事管理中,管理者是专职的人事部门人员,这种管理主体的单一化特征,有着分工明确、责任落实的优点,但其管理难免刻板化、行政化,缺乏组织中其他方面的支持,而且往往与其管理对象――员工处于对立状态。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由多方面的人员所组成。各个管理主体的角色和职能是:

直线经理。各个部门的管理者即“直线经理”(linkmanager),他们从事着大量的日常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甚至是组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内容。高层领导者。组织高层领导者重视和参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组织的宏观和战略层面上把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活动,甚至直接主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相关性工作,例如参与人才招聘、进行人事调整、决定年终分配等等。一般员工。现代组织中,广大员工不仅以主人翁的姿态搞好工作、管理自身、而且以主人翁的角色积极参与管理,并且在诸多场合发挥着管理者的作用,例如在全面质量管理(tqm)中对其他人员错误的纠正、对自己的上级和同级人员的测评等。人力资源部门人员。除了从事专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外,作为组织高层决策的参谋助手和对其他部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与指导者,对整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的协调整合应发挥作用。5.管理手段的人道性。与以往的“人事管理”相比,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其方法和手段有着诸多的人道主义色彩。如员工参与管理制度、员工合理化建议制度、目标管理方法、工作生活质量运动、自我考评法、职业生涯规划、新员工导师制、灵活工作制度、员工福利的选择制等等。

二、转变观念实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1.加快院长的“职业化进程”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计划的制定主要依靠医疗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院长。如果院长不具备现代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意识,整个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的变革也无法进行。所以,要大力推行医疗机构院长职业化,为实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2.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地位与作用面对当今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应从医疗机构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成立人力资源部,将人力资源部门建设成为既是人事行政管理的办事机构,又是领导班子实施人才战略的参谋部。

3.加强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的建设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无论从理念、内容到方法都与传统的“人事管理”不可同日而语,所以,要注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思想水平,充实完善成员结构,明确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事,也是各级管理人员的事,形成群体开发人力资源的优势。一是注重适当层次的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学历教育。二是强化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职业培训,这方面的培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已有医学学历的进行管理方面的培训,另一类是对已有管理学历的进行医学(与医疗机构管理有直接关联的内容)方面的培训。三是加强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帮助管理者更新知识、转变观念,获得一些专业知识和关键技能,明确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扮演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1.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是一套确保组织在适当的时间里和在适当的岗位上获得适当的人员(包括数量、质量、种类和层次等),并促使组织和个人获得长期效益的措施。它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配备规划、职业规划。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要以医疗机构整体规划目标为依据,与医疗机构的发展战略密切结合,保证为医疗机构发展提供动态的人力资源支持。

人力资源规划十分重要,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医疗机构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而准确的人才需求预测则是编制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实现人才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人才需求预测要在分析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状况的基础上,对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时间做出科学合理的预测,由此制定人才引进、人才开发的长期规划和中短期的计划,形成科学平衡的人才结构。

2.规范的人才使用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客观、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形成一种公开、公正、公平的人才评价制度;其次,要避免选用人才方面的误区,一方面要重知识、看学历,另一方面,也要重能力、看学力。对于所需要的人才,既要善于内部的公开选拔任用,又要敢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内部选拔时,不仅要看到人才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更要看到他的基本素质、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面向社会招聘时,要拓宽用人渠道,敢于打破行业、地区界限,增加透明度,为各类人才提供和创造发展机遇。

3.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要避免绩效考核强调人的弱点、缺陷和失败等不足之处,把着眼点转移到挖掘人的潜力,注重未来的使用上来。在实施考核中要有一套能够反映岗位特点和本人(科室)实绩的科学的考核标准,结合实际制定关键业绩指标,并把考核结果作为薪酬分配、晋升、聘任、培训与教育的依据,切实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把员工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医疗机构的整体战略结合起来。

4.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效的激励,不仅能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能增强医疗机构的凝聚力,提高医疗机构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能力。激励通常分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是两种不同内容的激励形式,但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方面强化物质激励约束,特别是工资、福利、奖金等经济性物质报酬,通过物质报酬的升降来形成对人才的有效激励和约束。另一方面,加大精神激励约束力度,把公开竞争机制引入岗位竞聘、职务晋升之中,以竞争的形式把岗位轮换、职务升降建立在能力、业绩、贡献上。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将制约与激励相互配套,获得预期的管理效果。

篇3:医疗机构培训班讲话

2013年伊始, 为提高全县定点医疗机构经办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定点医疗机构收费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 逐步建立科学、稳定、规范的管理制度。沙县医保中心于1月5~8日组织了三期定点医疗机构收费人员培训班, 全县各定点医疗机构收费人员共计36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着重讲解了《关于调整三明市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三明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关于加强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就医管理的通知》等全市统筹的文件, 并现场进行了经验交流, 收费人员都表示, 培训收到良好的效果。

篇4:医疗机构培训班讲话

关键词:非公立医疗机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资产证券化;资产融资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一、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不足及未来定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提出,各地要尽快出台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发展医疗机构的实施细则,细化并落实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各项政策,支持举办发展一批非公立医疗机构……积极发展医疗服务业,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向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和康复医疗机构发展。上述政策和文件均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规模、质量、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非公立医疗机构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小诊所,也包含了高水平、规模化的大型医疗集团。

但在实践中,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些难题,导致非公立医疗机构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均无法形成与公立医院充分竞争的局面,更加无法满足和适应国家和社会对于更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有学者利用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新医改前后时期的运行状况和趋势,得出结论:“民营医院在中国医疗服务提供中的地位呈上升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民营医院数量、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床位数以及诊疗人次、住院人数的增加,尽管其发展速度领先于公立医院,但截至目前仍远未形成与公立医院竞争的市场力量。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上述数量指标上,更体现在质量上。” 目前学术界研究则多从非公立医院的准入、定性、税收、多点执业等问题提出解决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瓶颈的方案。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解决固然非常重要,但还应该加强对于如何拓展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融资渠道,加强对其金融支持的研究。

众多周知,新建医疗机构启动资金和后续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壮大与资本的初始投入规模以及初始资本投入后的杠杆利用均有着密切联系,如果初始投资规模较大,资金利用率较高,其起步和后续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较足。有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并不缺乏资产,只是由于得不到清楚的界定,尤其是低收入人群大量占用的资产得不到权威的法律表达,所以不能经由灵便的资产转让产生更高的价值,这样的资产就是死资产,无法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活资本。 尽管非公立医疗机构不能利用自己投资所形成的资产进行抵押登记进而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情形与上述情形存在差异,但却在资产无法利用的实际结果上相一致。在目前法律上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资产抵押登记还存在一定争议的现实规制环境下 ,创新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融资模式,利用金融工具和财产权利的设定,突破传统发展上在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方面的瓶颈,发展直接融资,借用市场上的资金来实现规模和收益率的提升,将会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速度、规模、质量带来正面影响。有研究成果表明,在金融机构加强了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金融支持后,该地区的非公立医疗机构获得较大程度发展,迅速在医疗规模、质量上均取得长足进步。

二、加强非公立医疗机构与保险资金对接的法律培训

(一)安全性

大型非公立医疗机构已经有着比较充足的现金流,并且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经营资产和社会口碑,每年的经营收入和营业利润均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并且一般负债规模与资产之间的比例比实体企业低;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已经进入国内消费逐步启动的年代,并且正在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国民具有更高标准和更多元化的医疗消费需求,不仅综合性的大型非公立医疗机构拥有较大的市场潜力,而且中小型具有专业特色的机构也会在医疗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些都将为保险资金进入医疗领域提供更加充足的趋势性安全保障。

(二)长期性

保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寿险资金,寿险资金时间周期长,在投资理念上不过分追求高收益,但一定要求安全、稳定、持续的收益。而对大型非公立医疗机构的投资具有一次性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回报率较低的特征,这些特征与PE投资、银行贷款等均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但这些特征却恰恰与保险资金的运用要求相吻合。

(三)固定收益性

保险资金的运用目的以保障为主,投资收益不是其首要目标,因此,同银行理财、信托理财等其他理财产品相比,投资者的投资回报能够在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一定基准即能够满足资金的收益要求,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以选择固定收益为主要价值倾向,对于风险的厌恶程度高。这种固定收益的要求与大型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营特征是相吻合的。如果追求过分高的收益,一方面与医疗机构的价值取向相冲突;另一方面也会给国民的医疗费用开支增加负担。只有满足非公立医疗机构安全发展的基礎上给出的固定收益才是符合我国国民健康事业发展长远利益的资金安排模式。

三、保险资金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创新融资模式

目前,信贷资产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主体,资产证券化首先是从信贷资产证券化开始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最近20多年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一种结构性融资。在证券融资方式中,信贷资产证券化开辟了一种既区别于股权融资,又区别于债权融资的新的融资方式。将某种具有未来现金流的资产以证券的方式销售出去,使这些资产的原始所有人因此取得现金,使购买证券的人取得这些资产产生现金的权利,这就是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内核。对于出售者来说,把具有未来现金流的资产卖了,失去了未来获取该资产收益的权利,但也不需要承担持有这些资产可能遭受的损失,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就可以将未来的收益以现金的方式收归手中。 所谓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未来具有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结构安排转化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国际清算银行将金融创新分为四类,即风险转移、提高流动性创新、信用创造创新和权益增加创新。资产证券化具有前三种创新的内容:(1)风险转移创新,证券化将发起人的信用风险与融资结构完全隔离,降低了融资风险;(2)提高流动性创新,即通过证券化融资结构,发起人的应收款等流动性较差的沉淀资产被处置,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得到提高;(3)信用创造创新,发起人通过证券化处置沉淀资产,实现融资,创造了新的资产融资的信用内容,资产证券化对传统金融体系的突破,形成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资产融资的三分天下。 具体而言,资产证券化的优势在于,资产证券化是资产收入导向型融资,依靠原始权益人的部分资产未来收入能力进行融资,通过破产隔离机制将基础资产的偿付能力和原始权益人的资信状况分立,将融资人已经固化在存量资产中的资金进行释放,完成新的融资同时并不形成新的债务。同时,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购买资产支持证券时,主要依据的是这些基础资产的质量及其未来现金收入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交易结构的严谨性和有效性,而不是原始权益人本身的资信等级,因而即使是处于发展初期,资信等级较弱的机构也能通过该方式融资。

非公立医疗机构投入资金后会形成存量资产,但基于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对于这些存量资产的充分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私立学校、幼儿园、医院和公办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具有公益属性机构的财产不得抵押;但如果能够在不针对存量资产进行抵押登记的前提下,灵活使用金融手段盘活存量资产,就是对非公立医疗机构金融支持的最大突破。2013年,某保险资产管理与某医疗集团签署投资合同,并在此基础上发行了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成功为某医疗集团融资5亿元,时间8年,年化成本为基准利率上浮一定比例,融资成本较低。 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就是资产证券化融资原理的具体应用,它成功突破了非公立医疗机构资产抵押登记的瓶颈,具备较强的借鉴意义。

本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基本交易模式为:某大型医疗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其拟证券化的股权收益权出售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发起人发起设立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并向投资者某保险公司发售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份额,由某保险公司以其吸收并管理的保险资金参与认购。本文将对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法律结构以及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一)项目资产支持计划

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是经保监会审批后由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发行的,并由保险公司投资购买的,以原始权益人所有的具备良好的能够在未来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能力的基础资产作为支撑,并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第一还款来源的非标准化债权产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法律、法规是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运行的主要法律依据,尤其是在2012年10月,保监会发布的《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中,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包括项目资产支持計划在内的一系列的证券化金融产品 。为保险资金对接非公立医疗机构融资可行性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

(二)主要法律关系

第一,投资者、受益人与管理人。投资者是指符合监管机构监管标准的,具有相应投资能力和风险识别与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本项目中是指认购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份额的合格投资者,为专业的保险机构;受益人是指合法持有投资计划受益权份额并登记在投资计划受益人名册的主体,包括项目资产支持计划成立时的投资者、或者投资者指定的,以及在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存续期间通过受让、继承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受益权份额的合格主体。管理人是通常是指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发起人,负责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设计、实施与管理,通常由专业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担任。管理人接受投资者认购资产支持计划份额,并在资产支持计划到期时按照事先约定的收益率向投资者(受益人)分配投资收益。

在我国,保监会为了加强保险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专业水准,同时为了加强风险控制,允许各大保险公司设立若干专业机构,并对该专业机构的人员组成、结构设计、公司治理制度、管理制度、决策流程和内控机制等问题做出规范。该专业机构通常被称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达到相关标准和条件后,向保监会申请领取保险资产管理能力备案表,获得备案后即获得开展相关项目的能力。这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中被称为计划管理人。

第二,基础资产。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基础资产是原始权益人持有的股权,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原始权益人持股58.04%的不孕与遗传专科医院(以下简称甲医院)的股权,该医院是中国目前较大、技术实力较强的相关领域专业医院,已经形成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截至2012年末,甲医院资产总额为4.74亿元,负债总额为2.51亿元,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42亿元,净利润1.38亿元,就该医院的财务状况来看,能为原始权益人带来良好的投资收益。另一部分资产是原始权益人持股 100%的某整形医院(以下简称乙医院),乙医院在该地区的手外科和整形美容方面具有较高的技术实力和一定的品牌知名度。截至2012年末,乙医院的资产总额为1.32亿元,负债总额为0.14亿元,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净利润0.25亿元。

第三,原始权益人。原始权益人是指将其持有的基础资产用于资产证券化的主体,主要包括两类:一是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基础资产的权益人;二是基础资产的继受人。本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中的原始权益人是某大型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某”医疗集团),某某医疗集团的远期规划是成为中国特殊医疗健康产业的领先投资集团,战略方向主要面向高收入人群和社会富裕人群,提供满足其特殊医疗健康需要的服务,最终形成一个为社会高端人群提供从出生到终老、贯穿一生的健康体检、保健、医疗、养生等一体化服务产业链。截至2012年末,该医疗集团总资产达到33.56亿元左右,净资产约为12.18亿元,2012年全年营业收入约9.57亿元,净利润为1.33亿元。

第四,交易法律关系。某医疗集团将其持有的甲医院58.04%的股权以及持有的乙医院100%的股权所产生的股权转让、股权分红以及股权派息等产生的一切相关收入等权益作为交易标的,通过合同形式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受托人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约定按期回购;某医疗集团作为原始权益人基于转让标的股权收益权从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处获得对价,该对价款用于某医疗集团的医院投资和改扩建等相关用途;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将上述股权收益权份额划分为等额权益,报保监会审批后发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由投资人购买;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某医疗集团按照合同约定溢价率支付本金和溢价款回购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股权收益权,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则将出售股权收益权所得价款以投资收益形式分配给投资者。至此,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各项法律关系终止。

同时,通常情况下,为保障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和确保投资收益的实现,降低信用风险,各交易方会在交易环节中设计一种或多种形式的信用增级措施,目的是增加投资的安全性,增强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信用增级有外部增级、内部增级或两者混合运用三种,主要方式有保证、质押、抵押等。

在本案例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存续期间,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与某医疗集团签订股权质押合同,将某医疗集团持有的甲医院和乙医院的股权质押给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在某医疗集团履行不能时,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可行使处置该股权的权利。

第五,托管人和独立监督人。《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第3条和第4条规定:委托人投资受托人设立的投资计划,应当聘请托管人托管投资计划的财产。受益人应当聘请独立监督人监督投资计划管理运营的情况;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托管人、独立监督人以及参与投资计划的其他当事人应当依法从事相关业务活动,并按照本办法规定,签订书面合同,载明各方的权利、义务。据此规定,为保障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运行安全 ,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聘请与项目资产的相关主体没有利益关系,符合资本市场条件的、具备保险资金托管资格的某国内商业银行等专业机构作为托管人和独立监督人,对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的资金使用、还款安排等各项内容进行托管和监督。

四、问题及意义

保险资金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非公立医疗机构尤其是公司制的医疗机构的融资瓶颈和制度障碍,使非公立医疗机构能够融入金额大、时间长、利率公允的社会资金,此种资产融资方式既满足了非公立医疗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又能够让作为社会存量资金的保险资金获得满足稳定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资本市场投资渠道,是非公立医疗机构与资本市场的一次有效成功对接,作为财务投资者,保险机构也不会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股权和战略经营产生不良影响。同时,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份额的发行,具有丰富金融市场的作用,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理财选择。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在资金运用模式、法律结构以及使用方向上均属于国内首创,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笔者认为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还存在以下法律问题需要深入讨论。

(一)股权收益权作为交易标的的可行性讨论

在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中,某医疗集团所持有的甲医院和乙医院的对应股权所产生的股权收益权被转让给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而在传统的公司法理论中,股权所对应的各项权利一般有着明确规定,例如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依法转让出资或者股份的权利、股利分配请求权等等,但没有对股权收益权做出明确性的规定。笔者认为,股权收益权能够以概括性的权利的身份作为交易标的,理由如下:第一,按股权内容不同,可以将股权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这是公司法理论对股权所做出的最基本的分类,也是在公司实践中最常见的股权分类。凡股东以自己的利益为目的而行使的权利是自益权,主要包括发给出资证明或股票的请求权、股权转让过户的请求权、分配股息红利的权利,以及分配公司剩余财产的请求权等。凡股东以自己的利益并兼以公司的利益为目的而行使的权利是共益权。就自益权和共益权的性质而论,前者主要是财产权,后者则主要是公司事务的参与权,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股东所享有的完整股权。 第二,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股权收益权实际上就是股东为最大化实现股权上的收益,将股权中的接近物权性质的财产性权利转移给他人的一种权能分离。该权能分离后,股东只具有名義上的地位,股东能实际支配的只是股权上的一些非财产性权利,这使得股东自己对股权的支配形成了事实上的限制,但一旦这种限制自动消除,股权又能恢复到其初始状态。 第三,《公司法》第4条对于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等权利有着概括性规定,其中的资产收益权即是股权收益权的基础形态,股权收益权包含但不限于资产收益,股权收益权既包含股东基于股权所可能具备的分红权利、也包含股东处置该部分股权所可能产生的对价以及公司在面临清算等特殊法律环境下的资产清算权利,股权收益权的转移实际上是对于股东的该部分股权的财产权利的概括性转移。

股权收益权的转让是否意味着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以及相关决策权、表决权是否也进行了转移?笔者认为:《物权法》规定,所有权人对所有物享有占有、收益、使用和处分的权利。《股权收益权转让合同》明确约定转让标的为股权收益权,不包括使用权。尽管某医疗集团已与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签订《股权质押合同》,将所持公司股权质押给某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并办理有关质押手续。但依据我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出质人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权进行权利质押的,只在质押期限内限制出质人对股权的处分权,并无禁止出质人行使使用权之规定。因此,某医疗集团依然可以公司股东身份,行使持有股权对应的决策权和表决权,不会导致相关决策权和表决权的转移。

(二)对于资产隔离的要求

企业资产证券化在法律上的核心要件是要实现“真实销售”及“破产隔离”。从理论上说,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就在于将作为基础资产的部分资产从发起人的企业中“剥离”出来,以实现和企业整体信用的风险隔离。当发起人出现破产风险时,债权人无权对已转让的资产进行追偿。在实践中,主要依靠真实销售的方式来达到破产隔离的目的。“真实销售”的概念是指在基础资产转让的过程中,由发起人以出售的方式将与基础资产有关的收益和风险全部转移给特殊目的载体(SPV),资产转让后SPV对基础资产拥有完全的所有权,转让人及其债权人不得再对该资产行使控制或收益。 本文中的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所设立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即充当了SPV的角色。在基础资产的出售过程中,需要评估基础资产出售价格、追索权、内部增级等因素是否会对真实出售的产生实质性影响。通常而言,在法律层面,不能仅以基础资产所有人签订的合同内容认定真实出售,还从其他方面对实质进行分析以确定其为销售而非贷款:发起人应当以公平的市场价格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且该价格是确定的,而不能是以利率浮动为参考,否则将违背资产证券化真实出售目的,使资产转让性质变为担保贷款;转让行为完成后,资产的权利及利益转移给特殊目的机构,该项资产将作为一项销售从发起人的账目上移出,同时,被移入特殊目的机构的账目内;确认SPV对基础资产所有人有无追索权?如果追索,是否会破坏真实出售,一般情况下,适度的追索不被认为破坏了真实出售,而全部的追索将会使发起人承担已出售资产的全部风险,被认为破坏了真实出售,性质变为担保贷款;还需确认如果原始权益人以基础资产的收入为担保提供内部增级,一旦需要担保人担保,发起人就需要承担风险,就可能破坏真实出售。

但在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中,作为交易标的的股权收益权尽管能够独立交易,但却较强的依赖于甲乙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每一年的可能分红,既没有满足从甲乙医院整体资产中剥离出来的要求,也没有真实出售给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而是与甲乙医院的其他资产混同,如果甲乙医院经营效益不好或者破产,这些风险就会直接影响到保险资产项目支持计划的凭证持有人的收益,甚至血本无归。换句话说,凭证持有人的风险——收益与甲乙医院的整體运作风险联系在一起。而严格的资产证券化条件下,证券化交易的风险与资产原始所有者的风险无权,而只是与证券化的资产本身有关。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通过法律制度的更新与完善予以厘清。

尽管该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还存在诸多不足,但总体来说,该种资产融资模式有以下特征可以值得借鉴:第一,改变了传统的医疗机构融资途径,从传统的向银行融资到使用保险机构的存量资金,这就为将来的医疗机构融资渠道的拓展起到示范性作用,甚至证券公司、信托机构等其他金融机构都能为医疗机构的建设提供资金来源;第二,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的转变。银行的资金来源于储户,银行承担的是一个低吸高贷的中间机构的模式,但基于目前的金融环境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变化,从资金持有者手中直接融资的模式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间接融资渠道只是其中的一个模式,开辟包含保险资金在内的其他直接融资渠道将是医疗机构大规模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该种融资模式突破了现有法律环境下对于医疗机构资产的处置争议,将蕴含着资产价值的股权抵押作为增信措施,实现了资产处置的合规性,也满足了资金提供方的投资标准,是一个可以推广借鉴的模式;第四,吸收的资金提供方的财务投资人角色的定位。医疗机构的运营是具备较强专业性的运营,如果投资方不能认同医疗机构运营的长期性和角色定位,甚至要参与医疗机构的具体运营活动,必将导致投资活动的不可持续,甚至会成为医疗机构运营的障碍。保险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是以投资和融资作为主业,不具备实体运营的能力,也没有控制医疗机构的意愿,所以对于医疗机构的长期运营而言,是一个非常具备吸引力的资金来源。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要求,市场要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医疗资源和金融资源同属于市场资源,那么利用市场机制促使二者成功对接和优化配置,无论是对于推动我国医疗产业的发展还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普惠金融都具有重要意义。公立医疗机构也可以顺应这种趋势,积极探索与保险资金运用的模式对接,从而为整体促进全社会的医疗服务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梁小云,徐晓新,张秀兰.非公立医疗机构2007-2011年生存发展趋势分析及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13,(5).

[2]戈文鲁,易彬彬.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的现实困境及政策建议,中国卫生政策研究[J].2011,(3).

[3]赫尔南多?德?索托著,王晓东译.资本的秘密[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张佳慧.我国非营利性医院投融资体制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9.

[5]夏博辉著.资产托管与托管银行[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6]范健主编.商法(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篇5:医疗机构培训班讲话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09-10-10

扬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朱宏翔

(二○○九年九月二十八日)

同志们: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依法行政的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对依法行政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法治政府的工作更加艰巨和繁重,政府和部门的法制机构担当越来越重的法制工作任务,这就对在政府法制机构工作的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政府法制队伍,愈加显得必要和紧迫。今天,举办我市第一次法制机构工作人员培训班,旨在通过此次培训,提高全市政府法制机构干部的综合法律素质,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实现我市经济的新发展、新跨越提供重要的法制保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正确认清形势,充分认识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作用

政府法制工作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整个政府工作的重要基础,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根本性工作。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快法治国家建设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大家知道,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今年,还将迎来建国60周年,我市和全国一样,经济和社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政府法制工作的强力推进和保障,这也给政府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政府法制工作,必须对政府法制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今天,在位的各位都是从事政府法制工作的同志,只有认识和理解政府法制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并且充分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才能始终把握政府法制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得让人民群众满意、让政府领导放心。

首先,政府法制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温家宝总理指出,“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不是一项具体业务工作,而是涉及政府工作方方面面的全局性工作;不单是法制机构的事,而且是政府所有部门职责内的大事。”可以说,凡是行政行为需要规范的地方,都是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我们要注重强化两个“全局观念”。一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对待政府法制工作要有“全局观念”。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责任在政府。从政治上讲,我们的政府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根本目的就是保证行政权力始终为人民群众服务。从行政管理方面看,政府各项工作要贯彻好、落实好,除了加强组织领导外,关键在于加强政府法制建设,通过制度监督和责任约束保证政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存在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效能不高的现象,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些地方和部门法制观念淡薄,法制工作做是还不够到位。因此,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要提高自身行政管理水平,就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政府法制工作。二是政府法制机构在处理问题上要有“全局观念”。政府法制工作是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政府法制工作不仅要紧密结合本机关的各项工作来进行,而且要求政府法制机构处理问题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忠实保证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实施。政府法制机构要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就必须与狭隘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划清界限,依法、客观、公正处理部门利益冲突、社会与行政机关利益冲突、老百姓之间利益冲突,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政府法制工作是推进政府自身建设的根本途径。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性不是由哪个个人主观决定的,而是由我们所处的时代所决定的。社会越是进步,越是需要文明、民主和规

范,就必然要求行政权力制度化、法制化。首先,政府法制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现依法执政的具体体现。坚持依法执政,体现在政府工作中,就是要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其次,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就是加强政府制度建设。政府法制工作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政府行为,保障和监督行政权力正确行使,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三是加强政府法制工作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轨时期,人民群众越来越倾向于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政府法制工作必须针对新情况、新矛盾,通过法定渠道和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依法化解行政争议和社会矛盾工作,为政府排忧,为群众解难,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大局。

第三,政府法制工作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进程中责任重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通过十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去年5月,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对市县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也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要求和措施中,有的涉及政府法制工作,有的就是政府法制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依法行政能否落到实处,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制部门作用的发挥,因此,法制部门在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此次,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许多部门合并或取消,而我们的法制机构不但被保留下来,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讲,职能还有所增加,工作任务还有所增多,可以说,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事业的不断推进,进一步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已是大势所趋,工作地位将不容替代。

第四,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工作必须紧紧围绕一切为了人民这个根本出发点,处处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促进各级政府及部门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保障人民群众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使政府工作人员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防止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真正做到执政为民;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

二、围绕工作大局,我市政府法制工作得到全面发展

近年来,各级政府法制工作机构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主动服务于全市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政府法制和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一)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全市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主线,制定了一系列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措施。特别是围绕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系统地部署了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行政工作任务。今年,出台了《扬州市2009年-2014年依法行政工作规划》,《规划》从起草至出台,历经一年,五易其稿,凝聚了专家学者、市民百姓、政府领导的意见和智慧。它的出台,为扬州市法治政府的建设描绘了蓝图,为依法行政工作的推进提供了线路图。通过制定规划,进一步规范了政府行为,推进政府机构职责、行为、程序法定化,加快我市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标准和水平。下一步,还要制定详细的依法行政规划任务分解表,希望在位的各位,能按照任务分解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落实各项依法行政工作任务。此外,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创建工作也得到越来越多单位的重视,目前,我市拥有依法行政示范单位35个,其中,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24个,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11个。全市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创建,为全市依法行政的推进和法治政府的建设起到典型和示范作用。今年7月份,我们召开了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推进会,对今年的创建工作进行了布置,并提出了要求,也希望通过在座各位的努力,积极申报,争取能进入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的行列。

(二)政府法制组织工作有了新局面。首先,加强了对各县市区法制办工作指导与联系,建

立了主任季度例会制度,通过业务指导,信息交流,工作推广,形成了上下联系、左右贯通的紧密型工作格局;其次,落实四个园区的法制工作分管领导和联系人,将工作触角和服务范围延伸到四个园区;第三,建立市直政府法制机构联系网络,从今年开始,召开了市直部门法制机构负责人双月交流会,为市直法制部门提供了交流沟通的平台。第四,进一步整合“人脉”资源,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社区、高校学者、知名律师中各聘请10人担任执法监督员、立法咨询员、行政复议专家咨询员,为政府法制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三)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有了新提高。加强制度建设,是政府法制工作的重要任务,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前提和基础。在规范性文件制定的重点上,我们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重民生、促稳定的目标任务,制定了一些我市社会发展急需的规范性文件,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规范性文件制定的内容上,自觉站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立场上,站在保障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局上来思考,坚决杜绝本位主义和部门利益的干扰,杜绝“依法争利”、“制度打架”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规范性文件质量。在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程序上,努力探索扩大公众参与的有效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增强制度建设的透明度,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程度,确保出台的规范性文件既合法有效,又符合实际、反映民意。去年市政府出台了《扬州市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办法》,明确法制部门对规范性文件立项、起草、审查、公布和备案的话语权,规范性文件的源头管理得到加强。今年,我们又对全市2009年7月1日以前发布的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审核,维护了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目前,此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四)行政复议工作有了新进展。行政复议既是解决行政争议、为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保障的法律制度,也是一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的行政复议工作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从受理的案件数量看,呈明显递增趋势。从案件的受理范围看,由以往相对集中的城市规划、房产管理、劳动教养等少数领域向劳动社保、土地管理、质量监督、农民负担、房屋拆迁等行政管理领域扩展。行政复议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行政诉讼首长出庭应诉已成制度,行政复议内部工作机制逐步完善,“定纷止争”的功能逐步显现,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老百姓通过行政复议的途径来解决,健全便民利民申请制度,畅通行政复议救济渠道,规范办案程序,提高了办案质量和效率,行政复议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今年是《行政复议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举办一系列宣传活动,以此增进我市行政复议人员和广大群众对《行政复议法》和《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了解。

(五)行政执法监督有了新举措。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执法,做到依法执法、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真正达到“立法必当求其公,执法必当务其平”。去年首次开展了“十佳执法标兵”和“十佳行政执法卷宗”的“双十佳”评比活动,通过标兵的评选,激励了广大行政执法人员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工作热情,今年,还将继续进行“双十佳”的评选活动。从去年十月开始,市政府办出台了《清理市级行政权力实施方案》,对市级行政权力进行逐项审查和确认,到今年8月份,已完成市直50家部门和单位和行政权力清理审核工作,下一步,所有经过清理审核的行政权力将在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通过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为行政权力依法、公开、规范、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三、创新开展工作,努力开创政府法制工作新局面

我市法制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是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的关键。

首先,要有创新思维,打破禁锢思想的传统理念。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过程就是对政府法制机构干部思想观念、思想水平和思维方式的改造过程。要建设法治政府,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适应和善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法制干部队伍。只有自觉地解放

思想,打破思维定势,与时俱进,才能跟上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时代,牢牢把握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阶段性特征,以基层的鲜活经验打开自己的思想空间,以群众的生动实践拓宽自己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创新尽快缩小发展差距,回应人民群众对法制工作发展的新期待。其次,要有创新观念,树立服务全局的发展意识。要树立发展意识、全局意识、主动和全方位服务的意识、整体推进依法行政的意识,既要善于处理好政府的日常性法律事务,不为繁琐的事务性工作所束缚,又要善于积极协助政府领导从宏观上、整体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履行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的职责。在更深层次上对社会管理体制和机制进行改革创新,在涉及法制的相关事务上既把好关又出好主意,积极打造法治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第三,要有创新思路,培养积极进取的工作锐气。当前,政府法制工作面临着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而人手少、经费缺、协调难等许多问题,有些同志往往也因此产生了畏难情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消极的精神状态是我们法制事业新发展的主要障碍,必须坚决克服。我们要克服思想上的惰性和畏难情绪,不断自我激励,提高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勇气;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法制工作机制,善于把握法制工作节奏,集中精力突出抓好重点、难点和热点工作;要多请示,多反映,主动汇报,积极宣传,最大程度地赢得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理解、重视和支持。要大力培养法制专才,让每名同志都有动力、有平台、有希望、有作为,营造人心舒畅、一心干事、奋发有为的环境,为政府法制事业发展的美好明天提供可靠人才保障。第四,要有创新举措,打造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要有放眼全国政府法制建设大局的勇气。当前,我市政府法制工作有许多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去年底,省办孙如林主任对我市的法制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对我市的多项创新的工作举措表示了肯定,这是省政府法制办领导对我市政府法制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方式、找准工作抓手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但放眼全国,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不足,有些方面差距还相当大,这就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完善、提高自己,紧紧跟上先进省市法制工作前进的步伐。二是要有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眼界。体制转轨,经济转型,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为政府法制机构发挥职能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紧紧把握时代脉博,延伸法制工作触角,自觉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努力发挥职能作用,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三是要有积极有为,奋发进取的精神。目前,部分法制机构存在着角色错位现象,要么基于政府对法制工作的重视而自视过高,俨然法律的化身,但在处理政府具体涉法事务中却又提不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意见。要么受困于人手不足或能力不够,妄自菲薄,消极等待,徘徊于“审文件、办案件、发证件”等传统的“老三件”业务,止步于生机盎然的依法行政大局之外,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进取心。这些现象的存在,制约着政府法制机构职能的有效发挥,阻碍了依法行政的顺利推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理清法制机构的职能定位,按照《纲要》和《决定》的规定,政府法制机构应该是本地、本部门政府法制建设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是依法行政的参谋、助手、法律顾问和综合管理机构,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政府中心工作中,发挥法制保障和服务作用,我们要按照这一角色来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总之,只要解决了思想认识上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依法行政就会不断得到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就会实现。

此次培训班既是一个学习机会,也是一个交流机会,我们将请我办的四位处长给大家讲授关于政府法制工作的理论和实务,希望大家认真听讲、主动交流、互相学习。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奋发进取的姿态、更加埋头苦干的精神,围绕年初法制工作提出的“出台一个规划、打造二大体系、启动三项工程、扩展四大品牌、做优五项举措”的具体措施,为扬州的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同志们,在这秋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正值举国上下欢庆祖国60华诞之际,借此机会,也预祝在座的各位和你们的家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国庆、中秋节日快乐。

篇6:医疗机构培训班讲话

开班仪式上的讲话

(×××局)

同志们:

经过我们局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举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务人员培训班。参加本期学习的是各乡镇新农合的财务人员。首先,让我代表局班子,对大家几近年来在新农合工作所作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今天,我们也有幸请来了市会计函授学校的领导、老师为我们上课,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百忙之中为我们授课的市会计函授学校×校长,表示衷心的感谢!在培训班正式开始前,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端正学习态度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的重要决策。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广大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看病难问题的有效措施,是一项德政工程。自治区、市、港北区都非常重视,区政府把它列为民为办实事之一,纪委、监察、审计也加强对新农合的监督,因此,以这次培训班为契机,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确2-

上课时,请大家关闭手机或调到振动状态。三是在学习培训期间,严格遵守学习培训纪律,没有特殊情况,大家不要请假。

上一篇:让赞美成为教师最美的口头禅下一篇:人畜饮水工程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