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蜜盐》的读后感

2024-05-03

《奶蜜盐》的读后感(通用10篇)

篇1:《奶蜜盐》的读后感

母爱,是一种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情感。早期母爱的缺失,是之后用其他任何的感情、物质、社会地位、荣誉都无法填补的。母亲的存在就是他整个世界的存在。一个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是一种最为深刻,最为牢固的生命本能。

我从师范毕业后的第一年,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班里有个男生父母离异,和母亲一起生活。父亲偶尔来看他,唯一一种表达爱的方式,就是趁上学期间把他接出去,胡吃海喝一顿。而母亲因为要做个小生意养家糊口,对孩子的陪伴自然少之又少。他常常这样说母亲:你不就是一个卖烧饼的,你能教得了我?而母亲只是笑笑,为了弥补心灵上的亏欠,对孩子在物质上、生活中有求必应。

慢慢的,这个孩子变了,变得越来越离经叛道。他的各项作业,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家里的,基本不写。人常说:孔子学富五车,而他不写作业的理由,得有十车,且每次不写作业的理由居然都不重样。这机灵劲儿,要是全用在正路上,可不得了了。到最后,被母亲惯得简直无法无天了。平时,吃喝拉撒全在屋里搞定:要知道,他们家住的是以前农村的自建房,厕所都是在院子的角落或者街上的。完全把自己培养成了一个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懒惰少年。要是哪天生气了,就跟猴子似的,爬上院子里那棵高高的大树上不下来。直到爱子心切的母亲央求他下来吃饭,他才勉为其难地指着母亲的鼻子说:可不是我想下去的,是你求着我下去的。

这样的日子,转眼过了三年,男孩的性子越来越古怪,有时会在下雨天拿着一条毛巾被和一个枕头来上课。原因是:冷!有时会突然承诺:一个月后我一定用右手把字写好。(他是个左撇子)。然后在接下来的前30天,他的字体自由散漫,依然如故。第31天,字体突然变得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样英姿飒爽。而在第32天呢,刚刚溅起浪花的湖面又趋于平静。

篇2:《奶蜜盐》的读后感

5月21日苏老师给工作室每名成员赠送两本图书,第一本共读《奶蜜盐》。《奶密盐》一书的封面上 ,概况了文质老师这三个词的理解。奶: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蜜:童年幸福,才经得起社会摔打。盐:性格塑造决定孩子未来的格局。“奶、蜜、盐”这是滋养着孩子成长的生命元素。

用生命之初的“奶”,为孩子一生涂上温暖底色

“奶”,既是真实的乳汁,也是一种象征。这种以爱为“奶”的营养,要灌注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在这抹温暖的底色里,文质老师更多从“亲子关系”的角度强调了“母亲在场、父母陪伴和捍卫童年”的重要。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们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玩具,不是漂亮的衣服,不是书籍,更多的是父母的陪伴。哪怕是共同看一会儿书,聊一聊学校的事情,去一趟游乐场,做一次开心的游戏……让孩子从小“享受健康快乐的童年”。

健康阳光的孩子,是被“蜜”浸润过的

“蜜”,是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其中,对于《一切教育都可以游戏化》我深有感触:“游戏可以让孩子体验乐趣,学习活动规则,激发想象力。父母遵从孩子喜欢优秀的天性,可以寓教于乐,让孩子时时乐学”。不仅父母如此,老师亦如此。

一二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教学,古板生硬的教学方法,不但不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会提高识字效率。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也表明,游戏是包含了多种认知成分的复杂的心理活动,是儿童的最佳学习方式。在于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主动识字。

生命之“盐”,让成长举重若轻

这一部分,文质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适当的“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承担责任的意义,让他面对某种社会现实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去接收属于自己的任务,从而在锻炼中成长,而不是回避、逃避和退缩。

在《让孩子知生死――“生命教育刻不容缓”》中,他指出死亡教育越早越好,因为孩子的思考早于父母;要为孩子建立“生命教育第一”的概念,让孩子认识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

对于二年级的孩子,家长很少会提及到死亡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溺水事故的高发,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在学校层面,全面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等。在家庭层面,让家长孩子一起观看防溺水专题视频,做专项题。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让孩子正确理解死亡,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奶蜜盐》这本书既理性又感性,理性于文字犀利深刻,感性于文字温暖厚重。阅读这本书,我们不能只简单地去文质老师的做法,重要的是要去思考这些行为背后的现实意义。尤其是我们做老师的,更要有教育眼光和教育觉悟。就像文质老师所说,学习孩子的成长是“慢”的过程,如同树木需要深深的扎根才能茁壮的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像阳光雨露般滋润孩子的心灵,给孩子添加足够的“奶蜜盐”。这样,拥有足够的生命滋养,孩子的身心才能更健康,才能走得越来越远,才能更加懂得如何获得幸福,拥有幸福的能力。

篇3:《爱的教育》读后感

卡罗菲玩雪时不小心打伤了老职员的眼睛。尽管他当时非常害怕, 但还是在同学的鼓励下, 来到受伤者家中, 勇敢地承认了错误。他强忍眼泪, 把最心爱的宝贵得像生命一样的邮票送给了老人, 作为回报老人原谅他的礼物。出人意料, 老人康复后, 又把邮票还给了卡罗菲, 还送给他三张更加珍贵的邮票。

是啊, 这就是爱!如果没有同学的耐心开导和鼓励, 卡罗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站出来的, 那就将有无辜的人当替罪羊。正是同学的关爱使卡罗菲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卡罗菲也以爱心和诚意得到了老人的谅解。老人不但归还邮票而且又赠送邮票, 这难道不是更伟大的爱吗?故事充满了爱, 爱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发展、升华……

于是, 我想到了自己, 想到了同龄人。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继续传递吗?现在的我们, 除了书本上的知识, 还学到了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忽视了身边的爱而习惯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自己的学习用品是给自己用的, 即使别人来借, 也编出充分的理由不借;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准备好一切, 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老师对我们应该是循循善诱, 呕心沥血, 因为这是老师的工作……反观这一切, 不是因为我们身边没有爱, 而是我们心中没有爱。故此, 无论世界有多美好, 我们仍然感觉苍白。所以当“吾日三省吾身”, 从我做起, 去爱爸爸妈妈、老师同学, 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去关心身边的事物, 去拥抱美好的一切。让我们像故事中的人学习, 学会爱, 敞开心扉去爱。让爱在你、我、他之间传递延伸,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绚烂多姿!

(指导教师:刘富红)

篇4:“读后感”式的写作

高平于1998年以钢琴专业进入辛辛那提音乐学院后才正式转学作曲,2003年获博士学位。尽管是“科班出身”,但是高平的创作思维与众多“学院派”作曲家不尽相同,这或许与其长期作为钢琴家的演奏实践有关。其创作题材与风格较为多样化,注重音乐感性的内容,尤其强调音乐的即兴性,认为即兴是音乐最本质的东西。他曾多次在独奏音乐会上根据现场听众所给动机进行即兴演奏,令人叹为观止!

阿根廷新探戈音乐的教父阿斯托尔·皮亚佐拉(Astor Piazzolla)是高平十分推崇的作曲家之一,探戈也是他十分喜欢的音乐体裁。十几年前高平就创作了一首钢琴独奏曲《舞狂》向皮亚佐拉致敬。2013年在成都,高平完成了《舞狂》的姊妹篇《残余的探戈》,这两部作品在音乐气质上是一致的,后者相对于前者更为成熟与厚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其主要创作特征。

一、诗化的音乐结构

《残余的探戈》是一首充满即兴味道的作品,许多极具灵性的乐思充盈其间,散拍子与规律的律动相结合,时而渐快时而减慢的速度等因素,使得乐曲具有了音乐散文的气质。各曲式部分没有明显的断开痕迹,整首作品一气呵成。整个作品的基本曲式框架是奏鸣曲式,做到了“形散神不散”。在作品的核心曲式部分如主、副部主题(见谱例1),其节拍律动与速度是较为稳定的,以强调这两个主题形象。

如谱例1所示,主部主题的调性为g和声小调,虽然是散拍子的记谱方式,但是其核心的旋律实际上是弱起的四四拍子,后面出现的速度渐变的和弦分解进行则属于补充的对比材料。乐曲最开始的两个小节具有了引子的功能,奠定了整部作品的风格基调。在小段展开后,主题再次出现,亦为四四拍子,整个主部形成了单三部曲式。相对于主部主题的活力与激情,副部主题变得更为抒情与甜美,非常弱的力度与模糊踏板的使用使得声音变的纤细而微弱,仿佛远处传来的天籁之声。呈示部中副部的调性为C大调,再现部中副部先于主部在g小调上再现,完成了奏鸣曲式中调性服从原则。

展开部分结构较为庞大,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以副部主题的材料为主进行展开,第二部分则是一主部主题材料展开为主。纵观整部作品,除了主副部主题以外,其他曲式部分的陈述结构都较为自由,节拍与速度也是不稳定的,大多是以快速均分的和弦分解进行或音阶上下为主,具有强烈的即兴意味。尽管这部作品的织体形式十分多样,但是所使用的材料却都来自主副部主题,并没有让其天马行空地自由发展,而是一种有控制的即兴音乐形式,是一种诗化的音乐结构。

二、纯正的皮亚佐拉风格

同作曲家十几年前的作品《舞狂》一样,这部《残余的探戈》也是模仿皮亚佐拉的风格来创作的。如果前者是中规中矩风格模仿的话,那么后者的幻想性增强了,且更具个性化特征。我们知道,对风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是作曲技术各个层面,诸如旋律、和声、节奏、曲式等特点,而风格的真正确立则需要大量风格类似的作品文献来加以强化。皮亚佐拉的“新探戈”音乐风格不同于传统的探戈音乐,融入了古典、爵士、即兴等诸多元素。在多声部写作的具体运用上更为大胆,尤其是在其中融入了大量的对位技术,使得探戈音乐的艺术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残余的探戈》是在作曲家深入研究皮亚佐拉作品多年的基础上写成的,其风格是十分纯正“新探戈风格”,以至于许多爱乐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聆听作品时,误以为就是皮亚佐拉的作品。的确,在织体形式、和声技法与模进手法这三个方面运用了皮亚佐拉惯用的作曲手法,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细节可以找到皮亚佐拉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再会,诺尼诺》(Adios Nonino)的影子。《残余的探戈》中诗化的结构与快速零碎的和弦分解织体形式与《再会,诺尼诺》中自由的前奏中的织体形式十分相似(见谱例2)。

谱例2是《再会,诺尼诺》中的前三小节,这种快速的和弦分解织体与《残余的探戈》引子中的第二小节的织体类似。更有意思的是,前者是有节拍(四四拍)的但比较自由,后者是自由的无节拍但实际上隐藏着四四拍子,这一点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l在一些和声与模进手法上,两个作品也有着共同之处,都喜欢使用七和弦材料,喜欢运用连续下行半音模进的发展手法(见谱例3)。

如谱例3所示,上面一行是《再会,诺尼诺》中的一段小展开,其和声进行就是七和弦的半音下行模进;下面一行谱例是《残余的探戈》中主部中的一段小展开,运用了同样的和声与模进手法。

通过两个作品的对比可以发现,作曲家没有在作品中探索新的风格与音响形式,而是有意地保持皮亚佐拉“新探戈”风格,力求通过旧有的语言形式去表现新的音乐内容。

三、专为左手而作

《残余的探戈》(Leftango)是专为左手(单手)而作的,英文名为left一词即表示左边的意思,又表示残剩的意思,具有双重含义。这正好对应了作品的双重意义,一重是演奏的形式为左手(单手)演奏,另一重是音乐中怀旧的意境与记忆的残缺感。在谈到这部作品的创作过程时,高平说他一直想创作一部专为左手而作的钢琴曲,以继承钢琴文献中一支重要的支流。在浩如烟海的西方钢琴文献中,有很多作曲家都专门为一只手写过钢琴作品。例如:古典主义末期的勃拉姆斯就将巴赫的《恰空》改编为左手练习曲;斯克里亚宾早年由于练琴过度右手受伤,在1894年专门为左手创作了极富特色的钢琴小品《夜曲》。后来的诸多作曲家如科恩戈尔德、戈多夫斯基、雅那切克、普罗科菲耶夫、拉威尔等人都专门为左手(单手)创作了作品,大大丰富了钢琴文献这一支流的数量与质量。20世纪以来,对左手钢琴曲的创作起到推动作用的则当属奥地利钢琴家保尔·维特根施泰因,在一战中受伤而失去右臂,但他却成功地发展出一套左手弹奏技巧,弥补了演奏的障碍,并请一些著名作曲家特别为左手创作新曲。拉威尔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左手钢琴协奏曲就是为他创作的。通常来说,为左手(单手)写作的钢琴作品,其形式一般为协作性的,体裁多为协奏曲或者重奏。因为其他乐器声部可以弥补单手钢琴多声部织体的一些天然的不足。而高平这部《残余的探戈》却是为钢琴独奏而写,这实际上是提升了创作难度,尤其是织体的写作。所幸的是,身兼钢琴家身份的高平在面对这些创作难度面前具有先天的优势,以其超凡的想象力创作了一部单手钢琴曲的经典作品。endprint

在浩如烟海的钢琴文献中,众多的作曲家们构思了许多具有创意的织体形式,尤其是20世纪以来,先锋作曲家们几乎穷尽了钢琴织体样式,甚至判断一部钢琴作品有没有“新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织体是否具有创新性。作为一部专为左手创作的钢琴作品尤其是独奏,其织体样式的构思要比双手钢琴作品困难很多。然而在这部作品中却并没有让人感觉到织体的单调与乏味,作曲家以其独具匠心的织体设计使得乐曲听起来更像是双手钢琴作品。除了主、副主题(见谱例1)以外,这部作品的织体形式几乎都是快速的律动音符,在此基础上延留音的运用以及不同层次的力度制造了多声部的效果。

如谱例4所示,这个部分的节奏都是由十六分三连音的均分型节奏构成的,在此基础上分为了两个织体层次。符干朝上的是旋律层为副部主题材料的展开,而符干朝下的则是和弦分解层,作曲家巧妙地将旋律隐藏在快速的律动之中,通过不同的触键方式来凸显旋律,这就对演奏者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而整部作品中织体最为复杂的当属展开部中的第二部分主部材料的展开(见谱例5)。如谱例5所示,这个部分可以分为四个织体层次,高声部是八度重复的旋律层,低声部是长音持续,中间的两个声部是对比旋律,其织体样式与谱例2相同。复杂而又丰满的织体结合了极强的力度,使得这一部分成为了全曲的高潮段。

总而言之,这部作品的织体样式众多,丰富了单手钢琴的多声部的织体形式,并且织体样式的安排与曲式功能的结合十分密切,使得整部作品的层次感得到了提升。

结语

回顾《残余的探戈》的创作特点,我们发现高平完全是在模仿皮亚佐拉的风格,可以说是用音乐谱写的“读后感”!在此,笔者很是佩服高平先生的胆量与气魄,因为他的这种创作思维似乎并不符合我国当代音乐的整体创作趋势。在大陆,当代音乐的创作的主旋律总是与民族性、先锋性这两个关键词不可分割。因为在很多作曲家以及乐评家看来,作为一个“中国当代作曲家”必须以创作的民族性与先锋性来守护自己的时代身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年来涌现出了那么多有着非常中国古典化或民族化曲名而内容却是晦涩难懂的音乐作品。令人担心的是,这种创作思维渐渐成为了一种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固有模式,甚至成为了多元化创作的阻碍。在笔者看来,这种状况反映了中国当代作曲家潜意识中急于寻求一种自我身份认同,并以在此基础上走向世界获得更广大的认同。当然,这种思维本身并没有错误,并且确实也有很多作曲家凭此获得了成功。问题是,当中国当代作曲家们都以走出国门追求成功来作为创作目的时,中国的当代音乐作品一定会丧失其本真性而变成一种“民俗符号”,进而失去了真正的艺术性。高平的这部《残余的探戈》(包括其姊妹篇《舞狂》)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条道路,其核心之处并不在于风格模仿,而在于艺术家勇于在音乐中追求真实的自我心灵反映。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没有刻意地去追求标新立异的技法以凸显所谓的个性,而是实实在在地用皮亚佐拉的音乐语言谱写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在高平看来,作曲家的身份认同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他所关注的并不是作品能否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只是关注自己的内心能否以恰当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在笔者看来,少一点急功近利的浮躁多一点沉着冷静的思考中国的当代音乐才有未来,而高平正是走在这条道路上的一位作曲家!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当代音乐的跨风格研究”(12YJC760096)与湖南省教育厅社科项目“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复合风格研究”(11C0851)的成果]

谢福源 博士,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

篇5:《奶蜜盐》读后感

按照我的理解,张文质老师说的“奶”,从字面来讲,就是妈妈的奶水。从精神营养来定义,就是孩子0―6岁,妈妈无微不至的陪伴和关爱。一个足够好的妈妈,不但能提供奶水,而且能把孩子呵护的很满足。这样在妈妈的爱充分滋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就有足够的安全感,表现得阳光积极,充满爱心。

如何才能做一个足够好的妈妈呢?

第一:提供健康的“奶”,从怀孕开始,妈妈就要调整好自我,以一种期盼的、包含浓浓爱意的状态来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在孩子出生0―6个月期间尽量不要想着工作、或者与养育孩子无关的事情,全身心的投入到满足孩子和自我调养之中,自我调养也是为了给自己补充能量,妈妈状态好了,才能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和关爱。这段时间是孩子与妈妈的共生期,孩子的一切需求都是合理的,妈妈尽量满足,照顾好孩子的吃喝拉撒。

第二:孩子6个月到6岁期间,妈妈要和孩子一起生活,不要有两周以上的分离,要提供给孩子的成长一个抱持的环境:1,在孩子进步的时候,给予他认可和赞美;2,在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给予他鼓励和支持;3,在孩子和妈妈相处的时候,提供给孩子一个精神空间,允许孩子的情感自由的、安全的流动(无论是幸福、悲伤、快乐、愤怒、安全、恐惧、骄傲、自卑等等),和妈妈的情感进行交流。

第三:家庭的其他成员,尽量支持和满足妈妈的需要。满足妈妈也是给妈妈补充能量,让妈妈以健康的状态陪伴孩子。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的爱人,这个角色特别重要,爸爸不但要给妈妈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自己也要学习如何养育孩子,持证上岗。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他是上天赐予父母的一粒种子。孩子的成长是他自己的成长。陪伴孩子成长,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契机。没有孩子,有些父母可能就一成不变的老去。有了孩子,父母迎来了生命的第二次成长的机遇,可以焕发出新的光彩。从这方面来说,父母要感谢孩子,感谢他给我们自我改善的决心和动力。

我个人的理解:“蜜”就是来自家庭的对孩子的关爱,相对于“奶”而言,父亲的影响力愈加重要,不可缺失。

父母对孩子的认可、赞美、鼓励、支持都是“蜜”。

家庭氛围、父母的榜样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活出自我,积极进取,富有爱心的家长,和睦恩爱的夫妻关系,再加上父母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三者合一,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孩子自然水到渠成。(父母的自我成长是树根,夫妻关系是树干,孩子的成长是果实。很多问题看上去是孩子的问题,实际上是父母的问题,只是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

正如张文质老师所说,孩子的成长是慢成长,养育孩子是慢的艺术。所以父母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需要左右的时间。孩子的每一点点进步,父母尽量都需要看到、感受到,并给予认可、赞美。这样不断被认可、被赞美、被祝福的孩子就能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对成长中的挫折比较有耐受力,有勇气承担责任。有自己的主见,能够包容他人的不同意见,敢于做出自己的抉择,坚持走自己的人生道路。

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对高级赞美的理解:先发现值得赞美和表扬的具体细节,目光平等对视(视觉的赞美),带着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值得赞美和表扬的细节(听觉的赞美),倾述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内心情感的赞美),最后再用身体语言(抱一抱,亲一下等)让孩子的身体也感受到爱(身体的赞美)。

比如,孩子让爸爸看他刚画好的一幅画,爸爸拿着那幅画,仔细的端详,发现色彩很协调,人物的眼神很灵动。爸爸蹲下来,目光和孩子平视,眼神的交流,面露欣喜,然后指着画,身体转到孩子身边,说:“爸爸发现你画的这幅画,颜色搭配很和谐,很有美感!嗯,你看,爸爸觉得画上的这个女孩眼睛特别有神,就像活的一样!”,然后,看着孩子的眼睛,告诉孩子自己的感受:哇,爸爸太开心了,你画的这么好!爸爸为你感到骄傲!爸爸太爱你啦!来,让爸爸抱一抱。”如果孩子没有表示出对爸爸抱他的抗拒,就搂住他,结结实实的抱一下。

这里有一个注意点:很多家长会在最后提出孩子的一些不足之处,期望孩子改进。这个千万不要和赞美连在一起,赞美就是赞美,单纯的赞美。如果夹杂着批评和期望,孩子会感觉到挫败或者压力。

下面我再聊一个关于专注点方向的论题,父母如果想提供“蜜”给孩子,就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优势和正面价值上,这样才能发现更多的“蜜”,提供给孩子。同样一件事情,比如:孩子有些内向,话不多,有些敏感。可能大家会认为这是个孩子的缺陷,大多数父母喜欢外向、阳光、积极的孩子。如果我们从另外一面看,内向可能意味着善于思考,专注力高;话不多,可能更擅长于倾听;有些敏感,可能意味着同理心高,感受力强。如果我们表扬孩子善于思考,专注力高,擅长于倾听,同理心高,感受力强。那不就是把“缺点”转化成优点,把性格转化为长处,把花粉酿成花蜜了吗!

篇6:奶蜜盐读后感

――张文质老师《奶蜜盐》读后感

作者/陈兴杰

生命化教育倡导者福建张文质老师是我成长路上的重要他人。由最初新思考网上相识,到如今的教育1+1,一直寻着他的足迹成长。甚至有一段时间,自我言说的风格也受到了他潜移默化的影响。近年来,他把研究的视角更多的放在了家庭教育上。还记得与他和刘良华老师共同做客辽宁电视台共同探讨家教问题的一幕幕,还记得他对学校家长、教师们慷慨无私的谆谆教诲,还记得他儒雅谈吐间对我的鼓励和期许……

而今再次得到他的新书《奶蜜盐》,倍感荣幸。他视角敏锐,独辟蹊径,从孩子生命成长的核心元素“奶”“蜜”“盐”中积聚能量,寻求家庭教育的破解之道,探寻出家庭教育的第一定律。书中既有理论上的追根溯源,又有实践中的现身说法,为今天的父母带来了一部不可多得的福音书。

在本书的序言里,张老师为我们解读了“奶蜜盐”的核心要义。“奶”,既是真实的乳汁,也是一种象征;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是流动的液体,也是物化的条件。这种以爱为“奶”的营养,要灌注在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它给孩子充足的原动力,为孩子一生涂上温暖底色;“蜜”,是指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要把鼓励、赞赏这些甜蜜的情感支持方式,变成家庭中最重要的互动方式。()它让孩子能够认识与体察“好的世界”,浸润孩子健康阳光的人生;适当的“盐”,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承担责任的意义,让他面对某种社会现实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去接收属于自己的任务,从而在锻炼中成长,而不是回避、逃避和退缩。这三部分,张老师更多是从亲子关系、互动方式和锻造能力等方面阐释了家庭教育的真谛。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关于“劳动教育”的讲述。他说: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强的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会更强,更容易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因为城市化等原因,中国的孩子劳动意识教育明显欠缺,父母应该创造一切条件提高孩子的劳动能力。

某种程度上,我是个“懒惰”的人。所以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让他自己练习洗衣服,即便洗不干净,我也从没批评过他,更多的是鼓励和赞赏。看着他胖乎乎的小手,在洗衣液搅拌的泡沫中揉搓,有时忍不住问:“儿子,如果上了大学,你会不会雇人洗衣服啊?”当我告诉他朋友的女儿从未洗过衣服,上了大学,她竟然给孩子买了一大包袜子,每天脱下来都不用洗,扔掉就行了。衣服呢,每个月回来一次,由父母给洗好了再拿走。

儿子一听,看了我一眼,似乎很不理解。“为什么要雇人洗呢?我有手有脚。我可不想把钱白白地给了别人。”看着灯光下儿子专注的样子,我默然。想起了某个早上,他和我同时起床后,自己在书房熨运动服和红领巾的情景。运动服的料子没有任何皱褶,他偏偏要熨一熨。无论怎么说,他总是坚持。红领巾因为经常打结,对它的褶皱他总是无法释然。还说,刚熨过的红领巾,平平整整的,热热乎乎,戴在脖子上特舒服。说实话,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想过要熨红领巾。

渐渐地,明白了他细腻的心思。每到“新的一天”,比如开学第一天、下一周的周一,亦或特殊的日子,他总是饱胀期待,希冀用美好的心情迎接每一个黎明的到来。开学初,儿子会彻底“清扫”:自己刷洗书包,自己购买新文具,自己包书皮,自己洗校服……一切准备停当,只为快点儿开学。

童年生活中,儿子参加各种劳动实践教育,不仅锻炼了他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他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事实证明,儿子到了大学还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劳动习惯,不仅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每个星期都要把寝室收拾得干干净净,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公益劳动,并因此赢得了很好的同学关系。如他所言,自己的班长可不是谁认命的,那是靠实力竞争得来的。

“劳动最光荣。”多么正确又无力的道理!可是今天,有些孩子却出现鄙视劳动的倾向,他们贪图安逸享受,害怕劳动锻炼。作为父母,我们要努力让孩子认识到:是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价值;让孩子了解劳动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小就具有劳动光荣的意识,并让他们去体会劳动带来的幸福和喜悦。而这些大道理,要融入日常每一天的教育之中,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上――“你不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有一天社会会替你教育的”。真若如此,那时的场景难免会有些凄凉。

思维的触角不断延伸。书中还有很多扣动心扉的观点: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下班的路就是回家的路。”

“理解、接受并尊重成长的‘缓慢’。‘ 慢慢地快’,先是慢,然后才是快,起关键作用的是‘慢’,‘ 慢’的问题解决了,‘快’才能真正地顺其自然,并发展处个体的丰富性和独特性,这才是‘快’的真义。”

“一个人童年时受过的伤害,尤其是来自父母的伤害,会像刻印一般,在人的心里留下永不会消除的生物疤痕。只要遇到相似的情景,童年时感受的痛苦就会再次发作。”

“并不是一个人拥有高学历、高能力就一定会做父母,只有当一个人具备了为人父母应有的知识、技巧和方法,才有可能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母’ ”。

我想,“足够好的父母”一定是深谙童年秘密,懂得捍卫童年的人――“很多很多人像对待一顶旧帽子一样把自己的童年丢在一边,把它们像一个不用了的电话号码那样忘得一干二净。以前他们都曾经是孩子,后来他们都长大了,可他们现在又如何呢?只有那些已经长大,但却仍然保持了童心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德国凯斯特纳语)。如果距离“真正的人”,遥之又遥,又怎会做好父母?

迫不及待地读完此书,回味良久良久。回望自身的成长,守望育子的幸福。我知道学做“足够好的父母”是一生的课题,一世的修行……

【作者简介】

陈兴杰,辽宁省葫芦岛市南苑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校长,全国骨干校长,辽宁省十佳校长,辽宁省专家型校长,辽宁省校长培训专家。《教师博览》首批签约作者,在《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发表文章百余篇,主编书稿十余部,出版专著《优秀校长8堂修炼课》等共四部。著作先后入选教育部、图书馆(室)推荐书目。

篇7:《奶蜜盐》读书笔记

0-3岁是孩子聚集“养分”,建立起安全感的关键时期,需要父母的充足陪伴,这样孩子3岁以后才能更好地克服“分离焦虑”,逐渐走向独立。作者在这个观点的比喻特别好,他说“就像一棵树,根扎得足够深足够稳,树木自然就会长得枝繁叶茂。”3岁前是孩子安全感的“扎根”期,父母应该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我曾经也走过这样一个误期:当孩子哭闹的时候,认为不能“一哭就抱”,也不让家人抱,总是等他哭久了,哭停了才抱。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自己好愚蠢。作为双胞胎妈妈,很多时候是力不从心的,我家哥哥比较淘气,很依赖我,晚上都是我带他睡,而弟弟比较乖从小自己睡,每次他哭闹不舒服想要我抱的时候,我几乎腾不出手,我妈妈说就因为弟弟乖,好哄,反而被“冷落”。当孩子大了些,出门去玩,哥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得主动、热情、开朗。弟弟则是被动,相对哥哥稍微羞怯一点。首先是因为他自己从小警惕性高一些,其次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没有充分的安全感。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尽可能平衡好陪两个孩子的.时间,及时给予回应。

书摘:一个人的母子关系如果存在缺憾,它所造成的失衡、欠缺、饥渴无望感,最终会表现在他与他人的关系上。他往往难以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安全感、期待感,也难以确信他人是否真心肯定、鼓励、支持自己。

母爱缺失所引发的最明显的后果,就是会造成日后我们越是对亲近的人,越处理不好彼此的关系。在现实中我们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处理不好自己跟孩子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伴侣的关系,处理不好自己跟父母的关系,都是源于此。

“每天将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固定下来,最容易让孩子形成安全感”。我觉得自己这点做得还可以,每天上下班有意识的和孩子打招呼,出门的时候说再见,告诉他们“妈妈要去上班了”,下班回家就说“妈妈下班咯”。切记任何时候都不要偷偷地溜走,也不要因为孩子看见你离开会哭闹就难分难舍一直告别,要让孩子感受到你轻松地和他们“说再见”,他们会意识到妈妈去上班是很日常的事情,很快就会回来了。

我觉得这样效果是很好的,现在麦子们1岁5个月,如果我跟他们说“妈妈要上班去咯”,他们就会主动挥手跟我说“拜拜”。差不多的时间还会在路口等我回来。睡觉前要读绘本,如果读一半就困了,会自己拍着绘本说“拜拜、拜拜”。每天晚饭后逛的公园,去的路上,经过熟悉的路口,都知道那里有什么。等等。

说这么多还是觉得,应该尽可能将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固定下来,尤其是上班族父母,这样孩子就不容易患得患失,他不会时刻担心着你突然离开,或者睡一觉起来你就不见了。

书摘:“一个人如果在童年的时候没有安全感,常常生活在惶恐之中,也很少得到疼爱,他就会形成一种苦相,并且这种苦相可能会伴随他一辈子。

“对孩子来说,父母给予孩子的鼓励越多,孩子就会成长得越好。父母的鼓励不但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还会成为他们愿意更加努力的一种推动力。”

作者用“蜜”对孩子成长中父母的鼓励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我们初为父母,在孩子最初的一年里,更多的是对他生理方面的关注。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在心理方面的需求逐渐变大。当他蹒跚学步摔倒时,想要你给他一个鼓励的眼神;当他自主进食学习用餐具时,可能弄得“一片狼藉”,你有没有坚持微笑地鼓励他、帮助他,还是要求他吃得和成年人一样好?如果孩子一直处于被肯定、被打开的状态,可以激发他主动、乐观、用于探索等品质。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当他们想要撕纸、踩水坑时,我总嫌弃弄脏了地板和鞋子,阻挡了他们发现世界的乐趣。

其实,关于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蜜”,我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能够体会得更深刻。我母亲常说,在我三岁以前也是伶牙俐齿活泼开朗的个性,但是自从我父母忙于工作,我常年待在祖母家,我的性格也渐渐变得不那么活泼。我读书的这几年,我父亲一直喜欢用激将法,现在回想,那些变相的打击其实没有让我觉得有一点激励感。相反,给我留下了一些阴影。我喜欢作者说的这句话“丑小鸭并不是生下来就是丑小鸭,而是从来没有人把它当成天鹅一样去鼓励去期待。最后他就会认同自己真的只是一只丑小鸭了。”在打击教育下的成功,就算最后成功了,内心也是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在亲子关系里,要坚持以鼓舞为主。

篇8:《童年的消逝》读后感

文字和信息传播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就像印刷术产生了童年的概念一样。新的媒体,从电报到电视到电脑,童年的概念正在消逝。

罪魁祸首是电视。首先,电视每天24小时不断播报内容,使得其必须不断寻找话题。而高度的时效性和娱乐性使得电视不能在同一话题停留太久。于是乎,很多儿童不应该知道的东西被堂而皇之地公之于众。性,暴力,犯罪,政治阴谋等使儿童接触后不知所措的“成人秘密”被大量地灌输给当代的儿童。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兒童和成人之间生理上的界限。再者,电视作为“图像革命”和“电力革命”二者的完美结合,使儿童和成人都习惯于不假思索的信息获取。电视鼓励感性的思维而非理性的思考。褪去了理性光环后的成人的思维和儿童还有什么区别?在电视机面前人人平等,成人和小孩都习惯在电视面前哈哈大笑。

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在逐渐退化,童年在提前消逝。“儿童之所以好奇,是因为他们还不知道将要知道的东西,成人之所以权威,主要是因为他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如今,成人的权威和光环在孩子眼中也失去了大部分,孩子的好奇被愤世嫉俗代替,然后演变为漠不关心,“当儿童有机会接触到从前密藏的成人信息的果实的时候,他们已经被逐出儿童这个乐园了。”

在中国,除了电视、电脑的强大攻势,家长们的望子成龙也在人为的“催熟”孩子。各种兴趣班、补习班、特长班、奥数、珠心算……一步步侵占了孩子们正常成长的空间和时间,如今的孩子缺少玩伴,学业太重,压力过大,童真情趣在日渐远离,“捉迷藏”之类儿童游戏已成为濒临灭绝的物种,现在还有多少儿童玩抛石子、滚铁环、跳橡皮筋这样的游戏?儿童游戏的品种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少,这也是童年的消逝的一种原因。但是有什么方法挽回呢,我想这点是要需要学校的教育和帮助。

尤其是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活动多是通过游戏来进行的。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享有充分的自由,没有任何外在的压力和强迫,由于所反映的是孩子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物,所以孩子情绪稳定、愉快、积极。同时游戏也丰富和深化了孩子的情感,有的孩子还可以在游戏中抒发情感,排除消极情绪。同时,孩子需要在与同龄伙伴玩耍、打闹、博弈、友情、冲突甚至是恶作剧中锻炼自己。孩子在玩的时候,可以充分体验到各种情感,例如经历到被别人冷落了怎么办,被别人误解了怎么办,被别人欺骗了怎么办等等情感问题。使得孩子必须在各种情感纠葛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我们应该多给孩子创设游戏的机会。让孩子与同龄、异龄,同性、异性伙伴充分交往。

最后,我想到前段时间看过的一部国产电影《夜莺》,小女孩任幸生活在北京,生活优越,各方面条件出色,是大家眼中的优等生,但同样也具备了城里孩子的缺陷,就是依赖高科技,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人情冷漠。一个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中国孩子形象就是这样的。但是当她和爷爷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时,一切都改变了。在乡野的竹林、山洞、梯田和流水之畔,老人和孩子才能够更自然的接触,孩子也可以撒娇就跑、兴之所至就上树,迷路的祖孙更加亲近,任幸了解了她们家族的过去,知道了爷爷奶奶的故事,后来甚至不惜牺牲自己最爱的IPAD去换一只不值钱的画眉。一颗童心,在大自然里,才恢复了纯净。

童年是生命蓬勃生长的时期,而大自然为它提供了充满同样蓬勃生长的生命环境,在这里,儿童能找到许多同伴,能与树、草、家畜、昆虫谈话、游戏。然而,今天的孩子真是可怜。一方面他们从小远离自然,在他们的生活环境里,自然最多只剩下一点碎片。另一方面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也是非自然的,从小就被电视、电脑、游戏、教辅之类的产品包围,天性中的自然也遭到了封杀,童年正在逐渐消逝。

篇9:《小水的除夕》读后感

作家祁智在这本书中讲了几个留守孩子的故事:寒假到了,四年级的小水和小伙伴在腊月里发生了许多趣事。如:善于奔跑的刘锦辉反应力和速度在学校、市里都能排第一,起跑时总比别人快一点,造成大家误以为他抢跑了;小麦和小水当众拉了手;孙定远把山羊藏在了自家的大槐树上;熊一菲的爸爸是位军人,为了救一名士兵至今下落不明……孩子们怀着自己憨拙的愿望,期盼着新年的到来。而小水终于在除夕夜等到了从远方赶回家过年的爸爸。

看完这本书,我的脑海里呈现出街道、屋舍、蓝天白云、田野、河流、狗、羊、鸡,小水和伙伴们玩耍、小水的爸爸提着大鱼回家的画面。“故乡如风,少年如歌”,正是这样,故乡和童年联系在一起,想起故乡,就想起如歌的童年。

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勤劳的小麦,勤奋、重情重义的小水,不被生活打垮的刘锦辉,以身作则的王兵……这些孩子都值得我学习。

读了《小水的除夕》,我明白了要好好珍惜童年生活,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好好学习,勤奋刻苦,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遇到难题,都要坚持不懈,勇敢面对。让我们过一个快快乐乐、简简单单、自信满满的童年吧。

(指导老师:李超群)

篇10:《文化的血脉》读后感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化遗产;创新

中国是一个文化的大国,这种文化存在于千年更替的时间之流中,也存在于我们今日的生活世界与精神状态中。作为当今的大学生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关于我们中国几千年古老的传统文化,扩大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思维,提升综合素质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十分重要。《文化的血脉》这本书里面的好多文章大多是颇有建树的名家之作,下笔不凡,文词精美,见解高妙,各展风范,我也在其中的几篇文章中受到启发,让我沉思许久,比如闻一多老先生写的《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让我深深陷入沉思,可从儿时回忆的喜悦中醒过来时,却发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正被现代生活不断“抽空”,我们除了吃几个买来的“糯米粽”外,似乎已很难找到其他的方式来庆祝。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端午节庆祝的“空壳化”,人们在节日里的公共生活日趋“寡淡”,传统文化的“接地性”受到限制,中华文化固有血脉的存续和弘扬亦面临严峻考验。

近些年来,随着“洋节”的“入侵”,节日“洋”盛“土”衰的格局悄然隐现,特别是前几年与邻国的“端午祭”相关的信息,更是刺激着国人加入传统节日文化保护的讨论之中,相关主管部门也加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力度。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就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状况等举行的发布会上,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就表示,端午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已经列入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也已经列入全国人大2007年的立法计划,这表明,传统节日的保护问题已经开始从民间和学术讨论上升到法律意志的层面。端午节也有了法定的节假日。从各个方面想要国人加以对端午节的重视。

事实上,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就其形式而言,虽然脱不了划龙舟和吃粽子之类的旧做法,但它却源自屈原的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一民族精神养分经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传承,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内化并凝结成民族固有之文化血脉,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国民性中。

对于这样一个重要节日,要充分发挥其维系民族团结和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弘扬其“神”,也要传承其“形”。事实上,传统节日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形式才能实现其弘扬的目的,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存续民族文化血脉时,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实现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特别是要注重创新过节的形式,努力创造机会让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接触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营造让他们领悟传统文化之美的优良环境,并以此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

还有一篇文章也引起了我的共鸣,就是沈从文的《谈广绣》,他在文章中提到的是广绣,我们知道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历史。中国刺绣主要有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四大门类。刺绣的用途主要包括生活和艺术装饰,如服装、床上用品、台布、舞台、艺术品装饰。为什么我读到这篇文章会有自己感悟和想法呢,因为我的家乡在河南开封,那里有着著名的汴绣,我从小就对汴绣很熟悉,记得小时候常和父母亲逛宋都御街,那里有卖很多字画古玩,汴绣,笔墨砚纸,是一条充满古老而又有文化气息的街道。我对那里摆出的“汴绣”印象最深刻,那一针一线缝织出如画的美图,比如有绒彩夺目,较画更佳的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百骏图》、《簪花仕女图》、《五牛图》、《夜宴图》等,绣制的花卉特别是《洛阳牡丹》,针线细密,不露边缝,严整富丽,雍容华贵,形态娇而不冶,色彩艳而不俗。还有那些装饰性强绣出的花草鸟虫采用虚实相结合,针法细腻,色彩鲜艳,装饰效果强烈的刺绣作品。这些都在我年少的时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儿时的记忆一直停留在这些名作中,直到那天我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国博展出的刺绣和儿时的记忆不太一样,风格上更加现代了,充满了灵动和美感,手法也非常的细腻,逼真。让我大吃一惊!每幅都很惊艳,形象、神态准确、层次质感突出,这让我感觉到刺绣的魅力,现代的人用传统工艺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现代艺术的创作,不仅符合了现代人的审美也让这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真是一举两得。

中国的民族艺术体现了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与智慧,是我们过去的骄傲和今天灵感的源泉。而刺绣,则是这一民族艺术中的佼佼者,它的存在时间已经非常悠远了,几乎可以等同于我们民族的文明史。发展至今,在现代艺术设计思想与现代装饰画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发展出了现代艺术刺绣,并向众人展示其艺术风采和独特的风格。中国传统刺绣源远流长,是精美,绚丽的艺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门类,不但装饰和美化着人民的生活,更是我国民族特性的体现,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们要继续传承,用好的设计形式把它表现出来。

上一篇:托班生活区:毛毛虫下一篇:政(社)务公开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