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组评价

2024-05-14

小学数学教研组评价(通用10篇)

篇1:小学数学教研组评价

小学数学教研组听评课活动小结

新学期已近两个月了,在最近的几天内,我们全校教师举行了听评课活动。旨在通过这次活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积极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活动中,老师们都表现出了极高的积极性,根据我们数学组的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准备充分。

活动前,我们数学组的全体教师对这次活动方法及过程进行了商讨、研究,制订出活动要求。要求全体教师都使用《345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充分发扬“互帮互学”的精神。积极准备教案,准备教具、学具、制作课件,尤其是郭桂云、刘瑞英等几位老师,教学法利用的比较突出,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到位……正是由于充分的准备,为这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活动效果良好。

这次活动,我们数学组共听了5节课,并逐一进行了评课。课堂上,每位教师都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教学风格,嘻嘻嘻、xxx老师沉稳老练,把多年的教学经验与新教法相结合,使整个课堂活泼而有秩序,灵活的教法与学法使学生水到渠成地掌握知识;xx老师的课堂上,充分展现出了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她教学设计新颖,情境创设新颖,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符合所带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xxx老师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新课改,始终走在教改的前沿,在他的课堂上,我们看到的不是老师一味地讲,而是让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尤其通过学生充分展示、交流,加上教师的适时点拨,效果不言而喻。真正体现了先学后教的理念。

三、活动受到的启发。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老师们受益非浅,启迪深刻。通过感知、讨论,体会到听评课活动几点好处:

(1)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使教师认识到可以博采众家之长,只有永远保持眼睛向下的谦虚心态,才能好学,好问,好思,好取,才能不断进步提高。

(2)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经常听课,有利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3)听评课能促进教学创新:学习别人,认识不足,仅是改进教学的一个方面,要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升华课堂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必须大胆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学质量。(4)听评课活动让老师们认识和了解了“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认识到了这种教学法的好处,此次听评课活动为推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奠定了基础。此次活动中大多数老师的课前预习指导好、精讲点拨好、方法指导到位,是此次活动的亮点,值得今后发扬。

四、存在的不足。

活动中,老师表现出了成功的一面,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讨、提高,如课前预习的重要性指导与引领,老师们不放心总要再讲一遍,没有真正放给学生,总之还是讲的偏多,学生的自主性还是得到了一定的限制。有的教师课堂中关注学生不够等等。今后,我们要准备多开展这样的活动,让老师们多练习,多操作,使每一位老师尽快掌握“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的教改要求。

篇2:小学数学教研组评价

一、培训学习方面.

10月12日,带着学校领导的嘱托,同事的关注,我十分荣幸的在普洱学院参加了“国培计划(2014)云南省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培训.3个月时间,使我对“新形势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种相见恨晚的思绪绕在心间久久不能散去.

在这次培训中,有来自国内各处知名专家、院校教授和一线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我们培训;有来自临沧市、红河州、版纳和普洱市的四个地区,50多位教育工作者参训.实行“四阶段四结合”的培训方式.

第一阶段:集中专题培训,为期30天,以专题讲座为主.

由国内知名专家教授与优秀小学教师主讲、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拓展学员的学术视野,曾强学员理论结合实践,提升自我专业水平的意识,深化学员对小学教育教学的认识.

第二阶段:“影子教师”实践,配备双导师,为期30天.

我们被分为4个小组,分别进入思茅一、二、三、四小跟岗实践,观摩、思考与交流.经过倾听、观察、分析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设计策略,对照自身教学实践行为的异同,提升自我对有效教学行为的认知与理解,学习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与策略,改善自我的教学效果.

第三阶段:研修学员返岗与顶岗师范生合作,解决实践教学问题,撰写问题解决案例,为期30天.

第四阶段:研修学员回到高校交流研讨,成果汇报与评价,为期10天.

学习中,多位教育名家的讲座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饱享了高规格的“文化大餐”,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我分享到了收获的喜悦,理解了思想上的洗礼,受益匪浅.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能和更多的同行交流,探讨了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我的职责重大、知识贫乏.经过这次国培,收获颇丰、感想颇深、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心中的困惑、教学中的疑难、成功的经验都是我们热心交流的话题.这是一个畅所欲言、平等交流的地方,使我对教育与新课程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不断完善自我,多多吸取别人的经验,使自我在国培中成长.

二、教育教学工作方面.

(一)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率.

在业务上我进取利用各种机会,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进取参加教研活动,潜心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坚持不懈地进行“自我充电”,以提高自我的业务理论水平.课堂上,我把学到的新课程理念结合本班实际,努力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以期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课余,我经常与同事们一齐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我还结合实际教学撰写一些自我平时的教学反思等等.从中,我更是感受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的作用,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我们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地学习探究教学新理论新实践.

(二)关爱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尽量使每一位学生提高.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我不以“师长”自居,尽量与学生平等交往,建立“朋友式”的深厚友谊,努力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与学生多谈心,帮忙学生解决学习上与生活上的各种困惑.同时,应对个别调皮的学生,也实行严格要求、正确导向的办法,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课堂教学,纪律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应对各层次的学生,我既要关爱大部分学生,又要应对个别不守纪律的捣蛋分子实行严格要求.课堂上,我尽量做到分层施教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课余,我让优秀学生与“学困生”实行“一帮一”结对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一学期来,学生们原本薄弱的基础,逐步得以夯实,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稳步提高.

(三)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善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构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提高,具备了什么本事.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

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评价,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篇3:小学数学教研组评价

教研组是教师集体进行教学研究的组织, 也是学校教学研究工作的最基层单位, 它在学校学科教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 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促进学校学科教学顺利实施的有效手段。新课标提出, 要扎实有效地开展教研组活动, 这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新课标目标任务的关键。小学学科教研组活动应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引, 以全新的思维和丰富多彩的形式为依托。那么,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呢?下面,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 制订活动计划, 做到富有实效性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每学期伊始, 笔者所在的数学组开展的第一次活动内容就是“制订计划”。笔者总是提前几天就和所在组的教师们思考:本学期希望开展哪些教研活动。在开展活动时, 每位教师都能畅所欲言。在活动中, 针对教师们提出的教研活动进行讨论, 最终制订出可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计划。

(一) 可以提出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研讨解决的问题, 达到明确教法、统一认识的目的。如, 教师们觉得因教材改版, 一些解题过程在教材中没有明确出示, 使得这些题目的规范解答变得模棱两可。为此, 我们就制订了“结合自己所任教年级谈教材解题规范性”的专题研讨活动。

(二) 可以制订促进课题研究的专题研讨, 达到以科研促教学的目的。如, 笔者制订了针对本组立项课题“指导学生课前预习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专题研讨, 在研讨中既可以使教师们分享指导学生数学预习的方法, 又可以探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学法指导。

(三) 可以制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讨课, 鼓励并支持青年教师大胆创新, 要求有经验的老教师传经送宝, 从而达到以老带新的目的。通过研讨课帮助青年教师练好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在议课过程中, 既使授课教师教有所获, 又使听课教师听有所得。

(四) 可以制订新课程标准的专题理论学习。如, 我组制订了学习新修订版的《数学课程标准》的专题学习, 重点研读了各学段的课程目标部分, 使教师明确自己所任教年级的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以新课标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让教师们从数学教学的源头去寻找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同时, 让教师们有意识地边学边实践, 使实际经验和教学理念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实践证明, 此类活动为教师的课堂实践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 要大力提倡并积极落实。

二、 开展具体活动, 做到富有实效性

要想使教研组活动真正做到富有实效, 必须让每一次活动开展得扎实高效。

(一) 活动主持人精心安排每次活动议程, 它是教研组活动高效开展的首要条件。活动议程既包括计划制订的专项内容, 又包括常规事项安排, 力争使教研组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效益。

(二) 在每次开展教研组活动前通知组内教师认真准备活动材料, 是开展教研组活动的必要条件。如, 专题研讨稿、评课议课稿等。实践证明, 只有认真准备好每次教研组活动的材料, 才能使教研组活动顺利高效开展。

(三) 教研组活动与教学常规管理密切结合。开学初, 教研组组织教师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工作职责》等教育教学常规制度, 使教师们做到依法从教, 规范自己的从教行为。并结合学期中对教师教案、学生作业的常规检查, 督促教师认真备课, 及时批阅作业。对教师教案及学生作业批阅中发现的问题, 第一时间反馈给代课教师, 促使代课教师及时查漏补缺。

篇4:小学数学教研组评价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研组建设 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43 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53-01

小学数学教研组是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成立的,是一个承担着带领学校内数学老师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管理职能的学校教师群体性组织。小学数学教研组在深化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校专业化建设、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教研组基本都是按照学科进行分类,组内所有老师统一参加教学研究,争取达到1+1>2的效果。小学数学教研组(以下将统称“教研组”)也一样。如何组建教研组,使教研组的工作能落实到实处一直是学校在不断研究的问题。在综合了众多学校的经验后,笔者总结出了现在小学数学进行教研组组建存在的几点问题并提出了几条建议。

一、教研组组建存在的问题总结

1.学校措施不当。

教研组的组建是教师的集体活动,教研组的组长应该是专业素质最强、最受各位数学教师所信服的人,应该由集体推荐产生。不过,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学校的教研组组长由学校直接指定,很多被指定的组长并不具备该有的“长”处,无法对教研组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且很多学校的管理者并不在教学一线上,对教学的实际情况不甚明了,并且没有对教研活动制定相应的规范制度,使学校教研流于表面。而且,现在还有很多学校是按照年级来划分办公区域,对于教师的教研活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2.教师自身不重视。

很多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就是自己的事情,只要自己能备好课,能进行有效的课堂教育,教研之类的工作并不重要。这样组建起来的教研组空有其名,教研组没有工作目标,老师各行其是,背离了组建教研组的初衷。

对于教研组的组建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二、进行小学数学教研组建设的几点建议

1.制定规范的教研制度。

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行之有效的规范制度是进行教研组建设与教研组正常运行的保证。制定规范的教研组制度应该包括有以下几点:教师的集体备课制度;“第二次备课”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1)集体备课制度。集体备课是建立在教师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并且应该有规定的时间。集体备课的重点是研究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典型问题、教学材料的选取等等。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该提前制定备课目标并选取此次备课的负责人。教师根据备课目标提前进行资料方法方面的准备,在备课活动中,在负责人的主持下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同事一起得出最优的结论。这种备课方式既能够加强教师教间的交流学习,又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如果能够落实到实处将会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助益。

(2)第二次备课制度。第二次备课是建立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在进行第一次备课时,完成了对课本知识的认知,在集体备课后难点重点都得以解决,这时候进行的第二次备课是最有效、最合理的备课。第二次备课中教师要认真的研究好教学资料,制定好课堂的教案;并且在教案中明确要教授的难点、重点;根据课堂知识内容配备足量的精选习题。

(3)制定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适合数学科目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制度包括:工作计划;常规检查;数学教学质量监控;数学教学的总结考核。教研组协助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来组织备课组,并制定备课组的活动计划。活动计划分为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长期计划可以是每学年计划也可以是每学期计划,短期计划则视情况而定。常规检查则是教研组协助学校对教师教学进行检查,检查的内容包括有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备课与课案的设计情况、作业批改情况、学生的评价反馈情况等等。质量监控则是通过抽查学生的作业和不定时听课来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监控的目的是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总结考核是教研组在教师自我总结的基础上协助学校完成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

2.学校进行充分的权利下放。

教研活动和管理工作不同,对于专业知识的要求较高。学校的过多干涉并不一定会起到正面作用。为了保障学校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应该给教研组下放充分的权利,由教研组的老师自行推选负责人,制定活动计划,给老师足够的研究空间并由老师自己对产生的结果负责。

3.开展特色教学实践。

教研组存在的目的就是通过集体协作来提高教学效率。教研组的专业人力资源充分,有其他教学组织团体没有的优势,可以尝试开展特色教学。比如创建教学资料数据库,学生典型问题资料库等等。

教研组可以将老师分为几组,并将课本知识按章节划分模块,每一个小组的老师对应一个模块进行专门的教学研究。教师将这些模块的知识包括重点难点、教学思路、课案设计等构件成一个数据库,供各位老师随时参考。也可以将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考核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问题收集起来,建立一个资料库,供学生和老师参考借鉴。

三、结论

一人智短,多人计长。组建教研组能够帮老师解决更多的教学问题,最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不仅对小学数学教育有巨大的好处,对于其他学科、其他阶段的教育也有很强的助力,学校与老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开展教学组的组建与优化。

参考文献:

[1]阳海兰. 教研组建设之我见[J].科学咨询,2011(23)

篇5:小学数学教研组评价

教研组是从事教学研究的集体,是学校按学科设置的教学基层组织,是校长通过教务处施行教学领导和教学管理的组织保证。为促进教研组建设,保证《阜康市中小学科研兴校评估方案》中关于“教研组工作要求”的落实,更好地发挥其职能,积极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实施活动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研组工作质量和管理效率,进一步完善教研组的评优活动,实施教研组工作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应用系统方法,从学校管理的全局出发进行思考,根据教研组的职能和工作要求,通过分析、选择,确定教研组工作目标要素,现制定教研组工作评价量表和确定评价方法.具体内容分述如下:

一、工作目标确定教研组工作目标要素共五个项目:

(一)教研组的基本建设(43分)

制度

1.建立健全教研工作的各项制度

(1)教研组课题研究的相关制度

(2)教师听课制度

(3)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职责

(4)学校评课制度(建立主、副评人制度)

(5)教研活动中集体备课、公开备课制度

(6)教师学习制度

(7)学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条件及制度(有相应的奖励制度)动态管理制度。

计划

2.学校分教研组制定学期校本教研活动计划及课题研究计划,集体备课计划。计划有明确的思路、目标和措施。

3.认真组织一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两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至少一月一次的课题研究活动。

备课

4.有全册、单元和分课时的教学活动设计

5.教学活动设计要体现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创造性,设计富有个性的教学方案;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不得机械抄袭教案集或使用旧教案。学科教学要与信息技术有机整合。

6.每位任课教师30%的课时要有教学反思,并记录在备课本上。

上课

7.课堂教学关注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在教学策略与方法的选择上,以自主、合作、探究、体验为特征,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8.授课教师地基本功扎实,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科学无误、教学效果好。

9.经检测小学科学、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开出率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95﹪以上。.学生探究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90﹪以上。

作业

10.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多样,形式活泼,量度适中,及时、正确批改。让每一层次学生都有收获与提高,都能品尝到各自成功的喜悦。教师根据年级培养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记录与总结

11.有考勤记录、有工作记录(每周有活动安排、活动过程记载,有小结)、年终有工作总结。

(二)提高教师能力与水平(12分)

12.学校有教师专业发展三—五年规划,教师专业发展培养计划、总结。三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相关资料。

13.教师每学期有个人业务学习的计划、学习目标、读书笔记、读书随笔或心得体会。

14.试行集体备课制,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教师可以在集体备课的框架内根据师生实际情况进行加减,以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15.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新课程教研活动参与人数达50%以上。

16.每个教师每学期必须做到“四个一”:即上一堂校内或组内的优秀教改实验课、设计一份优秀教案、制作一个优秀课件、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

17.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并有听课、评课记录。

(三)教学质量管理(9分)

18.教务处有教研组工作的评价方案,每学期对教研工作评价一次,有激励机制。有对教学常规工作督查与指导的过程记录。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动态管理效果好,岗位津贴落实到位。

19.教研组每学期要对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价。

20.做好学生学科期末综合评价改革工作,教研组能认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评价反思教务处定期进行常规教学检查,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

(四)教师专业发展(30分)

21.积极实施新课改,组织教师认真开展校本教研,以课题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课题活动或小课题研究等校本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4次,活动做到三定(定时、定点、定人)、三有(有计划、有记录、有小结)。

22.民汉合校的学校 “双语”教学研究工作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

(五)工作实绩(6分)

23.在教书育人,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以及学科竞赛、各项评比中取得较好成绩。三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人数达标(1:1:1),学科引领作用发挥的好。

二、评价方法:

(一)采用教研组自评和上一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教研组自评,在教师个人教学总结基础上进行阶段总结,填写评价量表。教研组上一级评定时,评价者要获取足够、准确的关于各项指标执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及有关数据。评价具体方法:

1、采取一听、二看、三查。一“听”:定期听取教研组阶段工作汇报,听取学生、教师对本校教研组的意见(如用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二“看”:审阅校

本教研计划、活动记录和教研组期终总结书面材料;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作业。三“查”:教研员平时下校抽查校本教研情况。上课(学科课、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以教研员平时下校跟踪课堂教学为主,检查听课为辅。

2、将上述数据和资料,对照“评价量表”中各项指标进行测量评分。教研组评价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由阜康市电教教研中心组织,最后由教育局审查评定,对优秀教研组给予表彰奖励。并作为推荐昌吉州优秀教研组的依据

具体操作规程:

1、申报时要求提供的证明及自查材料

①填写《阜康市中小学教研组工作评价表》;

② 申报的教研组必须提供一年的工作总结(含工作业绩)、教研组获奖成果的有关材料以及学校的意见。

2、办事的程序和途径

① 由学校审查,把成绩突出的教研组推荐到市电教教研中心。

② 由教研室组织有关人员,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评审,结果分“示范”、“达标”、“合格”、“不合格”,90分以上为示范,85分以上为达标,75分以上为合格,75分以下为不合格。并把评定的各学科优秀教研组报送到教育局优秀教研组评审委员会审批。

三、评价的形式

1、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自评成绩占10%,他评成绩占90%)

2、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占60%,终结性评价占40%)

四、注意事项

篇6:小学数学教研组教研总结

一、集中、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积极开展“听、评、说课紧紧跟踪一节课”的教研活动,且把这项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本学期,我们组听取了胡有法老师、李圆老师、林伯峰老师等教师的课。从老师们的上课可以看出,在课前老师们是做了充分的准备,从备课、制作课件、准备教具都十分认真。听课后认真评课,及时反馈,老师们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不少教学经验,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有了进步。本学期还进行了检查教案与作业,教师们都能认真备课,认真批改作业。检查后还做了详细的总结,一学期来老师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二、开足、开齐教研活动

本学期本教研组举行了3次会议,1次对于《温州市数学学科新教学常规》(修订稿)的交流探讨活动,3次集体备课活动,3次校级听课交流活动,1次期中常规检查,1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活动,1次数学课程复习与评价研讨活动等。而且,能够按时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

三、贴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活动

教研活动是为了服务于教学工作,而不是形式主义,泛泛而谈。因此,教研活动根据教师的工作实际需要而展开、举行,旨在解决教师平时工作之困之难,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的。

其中,特别注重小班化状态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合情性,特别注重在校级公开课中落实这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研究、达成,以便更好地帮助与指导平时的教学,获得一个质的提升。

四、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件的制作水平有待提高,今后我们应在这方面加强检查和督促。

2、教师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加强教师网络技术培训,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应用水平。

篇7:小学数学教研组计划

教研组工作计划 2016.08.30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坚持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研讨、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继续坚持集体备课、超周备课。教案要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要清晰。教案的设计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教案。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5、学、研、培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数学教师队伍建设。继续认真组织落实数学组的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使其向纵深发展,发挥辐射作用。把课题研究作为我们数学教研组的一个亮点,通过同课异构使教师提高业务水平。

6、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教师之间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加强教学研讨交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备出优质课,实用课。教师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5、考核:改进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以新标 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评估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

五、活动安排

九月

1、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撰写教学教研计划并完善各项制度

2、学生暑假作业检查并小结

3、教师集体备课

4、校级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检测公开课

5、组织教师开始读书学习活动

十月

1、校级公开课

2、集体备课

3、教师计算教学论文评比

4、学生讲数学故事比赛

5、“六认真”月查

十一月

1、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2、校级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公开课

3、集体备课

4、学生读报知识竞赛

5、“六认真”月查

十二月

1、校级公开课

2、集体备课

3、教师命题比赛

4、学生“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

5、“六认真”月查

一月

1、校级公开课

2、集体备课

3、组织优秀教学案例评比活动

4、学生应用能力测试

5、有效复习研讨

篇8:小学数学教研组评价

一、以评促管, 引导学校和教师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研部门必须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及其理念为指导, 通过全面性的学业评价, 引导和促进学校、教师全面关注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将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目标落到实处。深圳市南山区教科中心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参考国际背景下科学教学评价的理念和方法, 制定了全区小学科学学业成就抽样评价方案。 (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式见附表)

在评价的操作方面, 我们召集区内在小学科学研究方面造诣较深、对课程标准的要求把握比较到位的教师作为主测教师, 进行集中培训, 使之明确分项抽测的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 重点通过以下几个项目进行测试:

项目一:笔试。选取部分学校样本, 随机抽取1~2个班, 先进行40分钟的笔试, 笔试期间通知学校现场探究性作业题目, 由任课教师按要求先对场所和器材等进行相关的准备。

项目二:现场探究性作业。笔试结束后从该班随机抽取数名学生, 到指定场所按要求分小组完成现场探究性作业 (含操作、记录与分析归纳等) , 主测教师观察和记录学生的现场表现情况, 并通过适当的对话交流, 了解学生相关的过程性方法与技能、对现象与结果的分析等, 根据评分标准确定每项得分。

项目三:测查平时学习情况。按照对平时教学的测查项目对部分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平时探究性记录、作业与作品等进行查阅了解, 最后按评分标准确定项目得分。

测试完毕后, 主测教师将试卷、测试记录等资料带回教研室, 分别汇报各个项目的测试情况, 对项目二和项目三的情况重点进行汇报, 据此适当调整计分结果, 力求全面、客观、公平、公正地呈现出真实成绩。最后阅卷、汇总, 统计得分, 进行等级化处理。

二、以教师为主体, 积极构建小学科学学业评价体系

小学科学教师在实施学业评价的过程中, 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构建全面、具体、可操作的学业评价内容指标体系, 这是落实发展性评价的基本依据。

1. 构建学业评价体系应体现逐层具体化原则。

在课程标准中, 对于应该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部分虽然已经有了概括性表述。但是这些内容还不能直接进行评测, 还需要分解成更具体的知识点、更具体的能力以及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才能将各项指标的评测落到实处。因此, 我们还需要依据课标的内容标准, 结合各年级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做一些指标细化的工作, 甚至有必要针对某些具体的探究活动制定具体的评测标准。在制定出具体的评测标准后, 教师还应该明确某个具体的评测内容能够支撑课程标准中的哪一项或者部分地支撑哪一项内容标准。这样, 我们也就能够从整体到部分、由笼统到具体, 全面地分层次地把握学生科学素质了。

2构建学业评价体系应体现可操作性原则。

学生具有什么样的概念水平、能否完成某项探究任务、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水平、表现出什么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必须有合理的、能够操作的信息收集方法和渠道, 由合适的评价主体来收集信息、进行评价。因此, 我们所制定的评测指标体系应该在分层具体化的过程中同时实现可操作化。比如, 某项指标需要结合哪种具体的探究活动来观察获得评价信息, 哪些指标需要通过学生的发言来获取信息, 哪些指标需要通过个别谈话来了解, 哪些指标需要通过学生的探究记录、报告或作品来获得信息, 哪些指标需要通过小组集体评议来完成, 都应该能够方便操作。

3. 实施学业评价应灵活采用多种方法。

例如, 纸笔测试适应于前测、单元测试以及期末评价的大多数内容的评测;观察法适用于课堂、活动中的探究表现、情感态度方面的评测;谈话法适用于向学生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 了解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解释、思路和创意, 课内课外课前课后都适合用;作品分析法适用于通过对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学习笔记、概念图、手抄报、制作模型等作品进行分析评测, 也适合于学生参与自评与互评;作业法适用于教师提供一项短期或中长期作业任务, 从学生完成该作业的情况评测学生某方面的水平与能力;突出表现记录适合于将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信息 (超常表现、独特见解、科学创意) 记录在案, 供终结评价时参考;小组或班集体评议重点针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指标在小组或班集体内自评与互评,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根据评议结果进行综合评定;专项能力评测量表用于现场记录某种探究项目或某项能力的评测结果, 可以是描述性的, 也可以是等级或数值;成长档案袋主要用于收集学生各方面学习结果, 内容包括观察日记、研究报告、小制作的照片、测试卷、奖状证书等。

4. 实施学业评价应重视发挥反馈的作用。

例如, 在反馈的时间上要做到及时 (尤其是过程性评价) , 针对了解的情况及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领悟方法、形成态度、纠正认识、方法、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偏差, 使评价过程成为学生发展的过程。在反馈的对象方面, 要把个别性评价反馈和小组、班集体的评价反馈结合起来。在形式上, 将分数、等级、综合评语、奖状、科技星章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 必要时可结合家长会上的集中反馈、网络反馈等形式, 构建开放式、多渠道的反馈方式。评价结果呈现和反馈的方式应具有激励性、建设性、指导性, 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更不能伤害学生人格。

三、多管齐下, 帮助教师将发展性评价纳入教学过程

篇9:小学数学校本教研工作创新初探

关键词:教研模式;创新内容;日常教学;交流学习

小学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有效的小学教育是其他教育的保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是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例,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各项能力。因为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就需要对小学数学进行校本教研,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创新,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以及整体教学水平。下面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的校本教研问题进行概括与分析。

一、改革小学数学的教研模式

传统的教研方式都是分散式的,有时只是形式上的教研,并没有集中教师进行合理的教研工作。在进行教研工作时要改变这样的教研方式,要设立数学教研组,注重对教研组教师的合理调控和指导,并要对数学备课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规范。在对“分数的加减法”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就要让所有进行数学授课的老师参与到教研当中,教研组的组长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教研对教师进行合理的指导,让他们更加有效地对这一内容进行教学。如,有的老师在对分数加减法时直接授课,在讲授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通分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教研组长如果发现教师有这样的问题,就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指导,让他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先教会学生如何进行通分,再进一步讲授加减法的知识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教研模式的改革,对提高教学效率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创新小学数学的教研内容

在以前的教研活动中大多数都是以“走过场”的方式进行,其中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内容,要进行有效的教研,达到教研目的就要对教研的内容进行丰富以及创新。在进行教研之前首先要确定研究的课题,要组织所有的数学教师一起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把所有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进行探讨。如,对“负数”教学这一课题进行教研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可能无法让学生理解这一知识点,这样就可以由教师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无法很快有效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研究,通过对这些教学难点的分析,加深教师对这一授课内容的认识,让教师可以更加有效地对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授。

三、以日常教学为切入点

进行校本教研的基础资料就是老师日常授课和教学的内容,所以,在进行教研的过程中要以日常的教学作为切入点,从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出发,对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困惑,进而建立完善的教学体系,完备教学的内容和过程。如,在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问题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对教学过程和方法的观点不太统一,有的老师认为授课主要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和比较来进行;有的老师则认为应该是在计算、概括和应用的学习过程掌握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以这一日常教学中的问题为教研的切入点展开教研活动,让参加教研的教师进行探讨,找出最适合“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这一问题的授课过程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

四、以交流学习为途径

在进行校本教研的过程中进行交流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方法与其他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取其精华来与自己的教学方法相融合,把自己教学过程中不恰当的部分进行合理的替换和改正,从交流中得到教学经验,进而进行有效的教学,由此可见,交流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在对“应用题”进行教研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进行教研。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在解决应用题时,应该运用常规的解题方法进行,不运用“单位1”或者是设置未知数的方法;而有的老师认为,在对这一内容进行授课时设置未知数的方法可以更加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这时就可以让这些老师进行交流,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通过授课过程中对问题的总结来阐述自己的观点,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来设计出最好的授课方案。所以说,交流学习是校本教研工作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对教研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教育的过程中进行校本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授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通过改革数学教研模式、创新数学教研内容等措施有效地达到教研的目的和教学的效果,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文博.小学数学的校本教研问题[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3).

[2]姚晖.数学教研组教研活动实效性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0).

篇10:小学数学教研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教研组将以科研为动力,以课改为契机,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加强新课改的学习,重视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师情况分析

本组成员在教学第一线上,兢兢业业,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努力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培训,能充分认识到教研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能积极投入到教研活动中来,为把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做得更好,我组成员将继续努力。

三、工作目标:

1.深入学习新课标精神,提高教师对课标新理念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2.提交教学中的问题,制定本组教研小课题,为老师们学习、交流、提供一个的研讨平台,从而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3.组织本组教师听评课及研讨活动,及时交流课堂中的困惑,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4。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四、方法措施

(一)扎实有效落实课改精神,以课改为核心开展教研活动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全体教师通过进一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积极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细化课改过程管理。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加强教材研讨、集体备课的研讨,坚持听课制度。

(二)加强教学教研量化考核制度,以制度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实行互动听课,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广泛借鉴各种优秀教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优秀教案做好备课和研讨工作,各位教师要积极参与研讨,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修改,课后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2、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继续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

3、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2、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能力。

五、具体活动安排 : 第一周:开学准备工作 第二周:制定教研计划 第三周:学习新课程标准,第四周:新课程标准交流研讨 第五周:考核新课程标准 第六周:十一长假

第七周:有效教学从哪里来

(一)交流 第八周:集体备课 第九周:有效作业交流

第十周:有效教学从哪里来

(二)交流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第十二周:听课评课 第十三周:听课评课 第十四:听课评课

十五周:有效教学从哪里来

(三)交流 第十六周:有效作业展示交流 第十七周:有效作业批改经验交流 十八周:编制期末测试卷 第十九周:制定复习计划 第二十周:设计综合实践作业

上一篇:美国大学的ee排名下一篇:高考素材:冬至的典故及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