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

2024-05-10

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精选8篇)

篇1: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编制日期:×××××

休闲生态农业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提要

1.1.1 项目名称

1.1.2 项目承办单位及项目法人代表

1.1.3 项目性质

1.1.4 项目建设地点

1.1.5 项目主要产品及产品方向和生产规模

1.1.6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1.1.7项目建设期限及进度

1.1.8 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1.1.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1.10 研究结论与建议

1.2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3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2.1.1国家有关政策

2.1.2地方政策发展规划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需要

2.2.2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经营的需要

2.2.3是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2.2.4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和谐农村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分析

3.1  项目区概况

3.1.1  地理位臵及区域范围

3.1.2  自然资源情况

3.1.3社会经济状况

3.1.4  项目相关产业发展现状

3.1.5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3.2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3.2.1  政策环境

3.2.2  项目建设有较好的基础

3.2.3  项目位于XX白云岩旅游区内

3.2.4  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交通优势

3.3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3.3.1  主要障碍因素

3.3.2 解决方案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4.1  建设单位概况

4.1.1  发展历程

4.1.2  现有产品

4.1.3  主营业务

4.1.4  企业制度

4.1.5  管理模式

4.1.6  人员结构

4.2  研发能力

4.2.1  企业自身的科研开发能力

4.2.2  技术依托单位

4.3  财务状况

第五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5.1国内休闲生态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5.2市场分析

5.2.1休闲业态市场需求分析

5.2.2牲猪市场前景

5.2.3肉蛙的市场前景

5.2.4市场供应分析

5.3竞争力分析

5.4项目经营策略

5.5销售策略、方案和营销模式

5.5.1  推销策略

5.5.2  营销模式

5.6  市场风险分析

5.6.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5.6.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

6.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6.2项目布局

6.3项目生产技术(设计)方案

6.3.1 项目技术总路线

6.3.2牲猪养殖方案

6.3.2生态观光果园建设方案

6.3.3休闲渔业区设计方案

6.3.4农家乐服务区设计方案

6.3.5美蛙基地扩建方案

6.4具体建设内容与规模

6.4.1渔业区建设内容与规模

6.4.4观光果园建设内容和规模

6.4.5农家乐服务区建设内容和规模

6.4.6总体项目公共建设内容和规模

6.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第七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1  投资估算依据

7.2  项目建设投资估算

7.2.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7.2.1.1渔业区建设投资估算

7.2.1.2牲猪养殖场建设投资估算

7.2.1.3美蛙场地扩建内容和规模

7.2.1.4观光果园建设投资估算

7.2.1.5农家乐服务区建设投资估算

7.2.1.6总体项目公共建设投资估算

7.2.1.7间接费用估算

7.2.1.8预备费用估算

7.2.2建设期银行利息估算

7.2.3流动资金估算

7.3  资金来源及筹措

7.4  资金使用和管理

第八章 财务评价

8.1  财务评价依据

8.2  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8.2.1  销售收入估算

8.2.2  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

8.3  总成本费用估算

8.3.1原材料

8.3.2 外购动力费

篇2: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

一、背景和意义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农业生态系统内物种共生,物质循环,能量多层次利用的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原则,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实现农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在本公司的扬州星河生态园发展生态农业项目,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通过运用生态学原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示范;

(三)为游客和参观者提供生态农业技术和模式的科普教育;

(四)为本园的生态餐馆提供原料和产品。

如果能够将本公司的高效生态农业项目逐步向农户推广,并将本公司和中国科学院的相关技术,向周边区域农村输送,同时通过组织农民生产经营,形成强有力的规模化产业经济,从而促使本区域的农村经济有显著的提高,为扬州市乃至中国的农业创建优秀的发展模式,其意义就更加深远。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已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多年来,由于人们对生态保护意识不强,造成了发展经济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如在发展畜牧业方面,牛、羊的放养,造成了对花草树木的破坏。在种植业方面,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源受到污染,土壤结构变坏,并使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由于焚烧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随意排放,不仅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生物资源,还造成严重的空气、土壤和地下水等的污染。这些,都可以通过建立农业生态系统来解决。

二、项目介绍

本项目为:牧草——牛——沼气——蚯蚓——鱼、虾——水生花卉蔬菜——旱生花卉苗木、果树的立体种养项目,通过利用水边坡地及树下土地种植牧草,养殖肉牛,把牛粪尿、农田杂草、殘枝落叶以及生态园中可转化的垃圾等收于沼气池发酵,沼渣用于养蚯蚓,沼液和蚯蚓粪用作肥料,施于花卉、苗木、果树,沼气用于提高大棚养殖鱼虾的水温,延长它们的生长季节,甚至使它们冬天能够生长。本项目选用的植物基本上是既有观赏价值,又可作为产品出售的多年生种类。乔木主要为落叶种类,取其在夏天可以遮阴,冬天又不挡阳,使大棚易于保持温度平衡。水生植物多为既可观赏,又可作为蔬菜供应生态餐馆的种类。有些植物还有特殊作用,如桑叶可以养蚕,蚕丝可以直接用于生产旅游产品,蚕蛹可以喂鱼,果可以制成桑果酒供应餐馆和游客,蚕粪入沼气池可以促进沼气发酵。

本项目的产品主要为:牛、小龙虾、宝石鱼、黄鳝、苗木、果蔬。外销产品为牛、小龙虾、宝石鱼、黄鳝、苗木。果蔬主要提供作生态餐馆原料。

三、市场分析

牛肉是人们日常需要的主食品之一,近年来价格一直攀升,2001年-2005年,每公斤牛肉价格分别为:13.13元、13.97元、15.29元、16.18元、18.28元,5年间价格分别上升6.4%、9.4%、5.8%、13.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牛肉的需求量将会进一步上升,肉牛供不应求的局面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肉牛价格将会继续上扬。

淡水小龙虾是营养和食疗价值非常高的水产品,同时虾头和虾壳含有20%的甲壳质,可以提取甲壳素、虾壳粉等产品。近年来市场需求不断上升,同时野生资源大量减少,故产品呈供不应求状态,养殖、繁育小龙虾已经成为经济效益稳定提高的项目。

宝石鱼(JadePerch);又称宝石鲈、宝石斑鱼,是澳大利亚久负盛名的淡水鱼,我国近年开始引进养殖。宝石鲈外形美观、性情温和、抗病力强、生长快速、味道鲜美。目前商品鱼市场售价达每公斤80元~90元,仍供不应求,养殖效益是常规鱼类的5倍~6倍,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黄鳝是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的美味佳肴和滋补保健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据调查,目前国内市场年需求量

近300万吨,日本、韩国每年需进口20万吨,港澳地区的需求也呈增长趋势。同时,由于鳝鱼体内富含DHA、EPA 和其它药用成分,因而在深加工和保健品开发上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供应黄鳝市场的主要货源来自野生捕捞和一定数量的野生鳝反季节囤养。由于野生鳝的超量捕捞,造成资源不断减少。需求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使黄鳝的市场供应日趋紧张,价格稳步提高。目前,日本市场黄鳝的价格比鳗鱼还高。在冬季,沪、宁、杭一带日供需缺口达100吨以上,规格在100克以上的黄鳝批发价为每公斤60~70元,50克以上的40~50元,50克以下的20~30元。诸多因素表明,人工养殖黄鳝具有广阔的利润空间。

目前,我国绿化种苗业发展产销两旺,由于近年来城市绿化和道旁植树迅速发展,各种绿化工程需要的商品树数量大、质量要求高,特别追求即时效果。而由于树木的生长周期长,所以,优质绿化大苗在数量、质量和品种上都跟不上需求,成品苗木生产量与市场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缺口,大规格苗木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因此,迅速育出绿化大苗,将会获得很高的利润率。特别是开展容器苗的培育,具有相当大的意义。容器苗木具有栽植成活率高、缓苗期短、栽植不受季节限制、绿化施工方便、绿化效果好和适合工厂化育苗等优点,它将是下一轮绿化种苗企业发展、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因此,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大量有机肥料,养殖水塘中的肥水,冬季大棚对温度的调节等条件所产生的特别有利于苗木生长的小环境,促使苗木快速生长,形成绿化大苗,是综合效益非常高的项目。如率先开展容器育苗工作,将能获得更大的市场。

四、技术方案

本项目的技术方案设计是立足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和资源结构,服从于市场的需要特别是本生态园作为生态旅游主题公园和生态农业技术示范基地的市场定位,建成之后将成为一个旅游观光景点,生态技术示范基地,生态产品生产基地。方案设计所依托的理论和技术路线如下:

(一)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节约农业、低投入农业、物质和能量高效利用的农业。我们将通过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通过系统内物质降解和能源循环利用,使进入系统的物质成本最低,系统中基本不产生废物,系统的产出力求最高,维持最佳的良性循环。使其成为低投入、低物耗能耗、高资源利用率、基本无污染物产生、高经济效益的持续经营的生态系统。进入本系统的主要物质为:优质种苗,系统外的粪便、垃圾等废物和各种清洁的能源。产出的为牛、小龙虾、宝石鱼、黄鳝、苗木、果蔬等优质产品。

(二)生态系统经营:我们将建立起“主业明确、综合经营、多级转换、良性循环”的稳定而高效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既强调各业联合,在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畜牧业生产、渔

业生产和旅游餐饮服务业之间建立物质流和能量流的纽带,促进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以减少投入、增加收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又注意主要产品的相对集中,有利于销售经营。

(三)食物链原理:本项目根据食物链的原理,即绿色植物—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的多级食物链模式来设计项目的各个部分。如利用作物秸秆、牧草作饲料养牛,用牛粪尿、农田杂草、殘枝落叶以及生态园中可转化的垃圾等发酵生产沼气,用沼渣养蚯蚓,沼液和蚯蚓粪用作肥料,施于花卉、苗木、果树,沼气用于提高大棚养殖鱼虾的水温,延长其生长期甚至使它们冬天能够生长。用蚯蚓养小龙虾、宝石鱼、黄鳝。还可利用牛粪种蘑菇,种菇后的殘料养蚯蚓。在这种循环中,废弃物被合理利用,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四)立体农业: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时、空、地等多层次配臵,多种生态链,多种生物共生的种养结合的高产高效的农业模式。本项目采用了乔木——灌木——蚯蚓;乔木——灌木——豆科牧草;水生花卉(蔬菜)——小龙虾(黄鳝、宝石鱼)——泥鳅;水稻——龙虾;果树——蚯蚓——黄鳝等多层次配臵的模式,同时在田间的沟、渠、过道的空间搭设棚架,载种葡萄等爬蔓作物;并用大棚的温室效应和水的热效应充分利用太阳能;这样将种植植物和动物养殖搭配起

来,在空间上多层配臵,进行多层次生产。以充分利用资源,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具体的设计技术方案见设计图和说明。

五、进度安排

6月10日,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和设计平面图草稿。6月10日-20日,进行项目论证并完善可行性报告和设计图纸。

6月21日-7月10日进行基础设施施工。

7月10日-7月31日,部分种苗进场。

2007年3月前,完善整个项目的运作。

六、结论和建议

篇3: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

扎兰屯市位于呼伦贝尔盟南部。全市土地面积16920.3公顷。其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2.4℃, 年平均降水量480.3毫米, 主要集中在6~8月份, 年蒸发量达1445.5毫米, 年均日照3121小时, 无霜期平均140天左右。年均风速2.9米/秒, 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6天, 无霜期120天。

扎兰屯市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属黑土地带, 东南部多丘陵漫岗, 地势低平, 黑土分布广泛, 西北部为棕壤与草甸土相间分布。非地带性土壤为岩成土壤和水成土壤两类。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4.67亿立方米, 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4.14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流量6.05亿立方米, 重复量5.52亿立方米。

二、扎兰屯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1) 原有部分小管井及泵老化, 不能正常发挥灌溉作用。

(2) 现状农田采用土渠输水, 田间灌水畦块大, 渗漏损失严重, 普遍存在着大水漫灌现象, 灌溉水利用系数很低, 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

(3) “1998”年洪水冲毁了项目区全部水利基础设施, 给当地农牧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1998年冲毁的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至今没能得到完全修复, 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发展。

2. 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

土地质量不高, 耕作粗放, 利用不充分, 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农户无力投资对耕地进行改良, 严重影响了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其次, 抗旱设施基础薄弱,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 很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项目区近几年虽然利用资源优势,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但由于规模小、龙头带动企业少, 使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没有形成产供销、种养加产业化链条, 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制约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4. 种植结构不合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近年来, 项目区虽然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 但粮食作物面积仍然较大, 优势条件未能充分发挥。再加上项目区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 观念更新慢, 生产力水平低下, 许多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慢, 农业科技含量少, 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 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 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 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 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创新开发体制的客观需要。

2.有利于土地资源潜力的充分开发。扎兰屯市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 农民广种薄收, 种植业结构不尽合理。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全面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

3.有利于水资源的的合理开发利用。项目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水利工程修建至今, 历经多年运行, 现已老化失修,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实施, 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4.项目区内中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 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设水平。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 具有优越的政策优势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2009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对农业综合开发“切实做到‘两个聚焦’”做了重要部署, 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经研究决定, 从2009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

2. 具有丰富的水土资源优势

项目区土地平坦、土质肥沃, 具有栗钙土、黑钙土、暗棕土壤和草甸土等多种类型的土壤, 发展种植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扎兰屯市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地下水资源量为37809.41万立方米, 地下水可利用量为8479.43万立方米, 丰富的水资源为恢复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证。

3. 具有多方面的地方基础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 扎兰屯市委及市政府, 已充分认识了只有搞高标准、高效益的粮食种植基地, 才能使农牧业生产发生深刻变化。项目区广大农民对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积极性高。

4. 具有一定的人才科技力量

扎兰屯市经过近年来的农业项目实施, 已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施工、管理人才, 在有针对性地推广运用各种节水灌溉措施方面, 积累了各方面的工作经验, 这就为该项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5. 具有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扎兰屯政府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的重点工作, 提高认识, 切实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中心工作来抓。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深化认识, 凝心聚力,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中心”和投入的“重心”, 确保认识有高度, 投入有强度, 实施有力度。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加强目标考核, 实行绩效管理, 有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开展。

五、效益分析

根据规程、规范,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的效益应该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灌溉效益。即是通过此次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实施, 向农业提供灌溉用水, 可提高粮食产量, 由粮食增产而产生的效益。

篇4: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

关键词: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编写质量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79-02

在从事辽宁地区农业建设项目咨询设计工作期间,编写大量的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报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现根据工作实践,针对编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的编写质量提供参考。

1 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时的问题

1.1 缺乏农业工程建设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经历历史性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与建设,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对有效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进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颁布多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这些标准是咨询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加强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正确掌握建设规范、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推动技术进步、全面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与农业工程建设相关标准的制定积累经验,对推动我国农业工程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仍存在很大的空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仍不够健全,部分标准存在深度不够、技术落后、标准偏低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推出更多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加快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更新步伐,使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初步设计的依据更加充分、更加科学、更加先进。

1.2 缺乏农业工程标准图集及图例

农业建设工程图纸包括农业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农业田间工程设计图纸。在设计农业建设工程图纸时,一般依据建筑工程图集、水利工程图集、土地整理工程图集以及其他行业图集。这些图集并不完全适用农业项目,有时存在标准过高、规模过大、适用条件不一致等问题。此外,部分农业工程没有图集可依据,市面上又缺少农业工程相关图例资料,设计图纸经常是本单位自行研究设计,或是与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合作设计,有时也由建设单位或是生产企业提供。由于有些工程项目没有统一的设计图集,甚至有些工程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造成工程设计水平不高、技术不先进、建设成果不统一,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针对这些现象,组织相关设计单位以及相关生产企业,编制有针对性的农业工程标准图集,提高全国的农业工程设计水平,统一设计图纸质量标准,提高全国的农业工程建设质量。

1.3 项目建设期不准确

一般情况下,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期的表达方式为具体的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由于项目建设期应从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投资计划下达后开始计算,而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项目投资计划下达这个时间段弹性较大,因此,建设期具体到年月是不合适的。建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期的表述为项目建设执行所需的时间长度。

2 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编写质量的建议

2.1 端正态度,加强管理

1) 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错误和遗漏,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收集的基础资料,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如实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从客观数据出发,通过科学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客观结论。

2) 咨询设计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由业务负责人担当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人,对单位所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等咨询设计成果进行质量监督。每个项目设置一个项目负责人,重点对所负责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注重方案优化和比选,对项目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做到精益求精。由各设计室建立质量管理评估小组,业务骨干担任小组负责人。小组之间进行咨询设计成果的校对与审核,以保证咨询设计成果的质量。

3) 咨询设计单位建立咨询服务质量审查制度。由主管院领导担任总负责人,负责对所管处室的服务质量、工作运行等情况进行内部监督审核,定期对服务质量评估的结果进行回馈与评比,并对评比结果优秀的处室及个人给予奖励。

4) 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的编写质量,应保证咨询设计单位有足够的工作周期。

2.2 提高咨询设计人员自身素质

咨询设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工程咨询和设计服务的质量水平。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是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咨询设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技术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要熟悉各项标准、政策、法规,针对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灵活准确地加以利用;要了解农业生产规律、农产品经营销售方式、农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具备建筑设计能力以及财务分析能力。因此,作为咨询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经常关注各项标准、政策、法规的变化以及行业动态。

2.3 遵守相关标准、政策、法规

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必须以相关标准、政策、法规为依据,不得主观更改。主要依据的标准、政策、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以及相关的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还应符合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政策、法规要求,遵循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建设标准、估算指标、造价定额、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检验与检测标准等。此外,具体的项目还有相对应的政策及管理办法,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等。

3 结语

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步骤,是建设项目立项的基础,是建设项目决策的依据。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是项目前期立项工作成果的进一步深化和反映,也是进行后续工作的主要技术、经济指导文件。因此,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编写工作对农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广文,历兰伯.浅谈如何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水平[J].交通科技.2004(2):72-73.

[2] 方松.如何编好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J].发展.2007(11):82.

[3] 张建民,陈雅娟.编制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林业科技, 2008(5): 58-59.

Abstract: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meeting in the writing of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n preparation of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preliminary design based on many years' experiences, mad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writing quality for it, 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raising working efficiency for related agricultural staff.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preliminary design; writing quality

篇5: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 1

第一节 项目概况 ....................................... 1

第二节 项目主办单位概况 ............................... 7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要点 ................... 8

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 8

第一节 项目所在地概况 ................................. 8

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 ................................ 10

第三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14

第三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市场分析与预测 ..................... 16

第一节 生态农业观光园概况 ............................ 16

第二节 生态农业观光园旅游分析 ........................ 19

第三节 绿色食品市场分析 .............................. 22

第四节 经济林分析 .................................... 25

第五节 XX省蔬菜生产与市场供求形势分析 ................ 25

第六节 养殖业市场分析 ................................ 27

第四章 项目选址 ......................................... 31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31

第二节 自然条件 ...................................... 31

第三节 其它建设条件 .................................. 32

第五章 建设规模和主要建设内容 ........................... 33

第一节 指导思想 ...................................... 33

第二节 建设目标 ...................................... 33

第三节 建设规模 ...................................... 35

第四节 主要建设内容 .................................. 35

第六章 技术方案及工艺路线 ............................... 37

第一节 技术方案 ...................................... 37

第二节 工艺路线 ...................................... 39

第七章 公用工程 ......................................... 39

第一节 给排水工程 .................................... 39

第二节 供电工程 ...................................... 40

第三节 采暖工程 ...................................... 41

第八章 消防安全和劳动保护 ............................... 41

第一节 消防安全 ...................................... 41

第二节 劳动保护 ...................................... 41

第九章 环境保护和节能 ................................... 42

第一节 环境保护 ...................................... 42

第二节 节能 .......................................... 43

第十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 44

第十一章 总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 45

第一节 总投资估算 .................................... 45

第二节 资金筹措 ...................................... 46

第十二章 工程招标 ....................................... 47

第一节 招标范围 ...................................... 47

第二节 招标组织形式 .................................. 47

第三节 招标方式 ...................................... 47

第十三章 工程实施进度 ................................... 47

第十四章 财务评价 ....................................... 49

第一节 财务评价编制依据 ............................. 49

第二节 成本估算 ..................................... 49

第十五章 生态农业观光园效益分析 ........................ 50

第十六章 风险分析 ....................................... 55

第十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59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项目概况

⒈项目名称: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

⒉项目主办单位:XXXX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⒊建设地址:XX市XX区XX乡XX村东北

⒋项目占地面积:2500亩

⒌项目规模:XXXX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农业观光园建设项目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农业技术研发、水果采摘、户外拓展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企业长期聘请XX农业大学和XX省农科院的农业专家为技术顾问,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种植、观光休闲以及商贸服务于一体的观光旅游区域,主要分为林果采摘区、生态养殖区、鱼塘垂钓区、高档休闲区以及瓜果长廊等,规划建设“四区一廊”,总面积约为2500亩。

(1)林果采摘区

林果采摘区规划建设在项目区的正东方向,规划用地300亩,布局在园区坡度为25°—35°的缓坡区域。采摘区应用现代移栽技术、生物技术、繁育技术,探索驯化方法和栽培技术,驯化改造野生果树,引进栽培特色水果,培育具有风味的地方果品,繁育适合当地实际又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特色鲜果种苗,满足山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实现转型和跨越发展。主要种植凯特杏、大樱桃、李子、梨树、核桃和枣树等名特优水果树,发展果树的科学种植。种植大樱桃、凯特杏、李子和梨树等名特优水果200亩,栽植核桃和枣树50亩,花椒树50亩。

(2)现代农业区

规划建设蔬菜和作物种植区220亩,其中建设现代农业蔬菜大棚100亩。主要以反季节特色无公害有机蔬菜为主,布局在园区靠近休闲别墅区的平缓区域。种植区引进高产栽培技术,采用滴灌技术,常年生产长季节、硬肉型的西红柿、春白萝卜、春大白菜、无刺小型黄瓜、彩色甜椒等反季节新奇蔬菜,每亩年产蔬菜4000公斤以上。其中,规划建设农事体验区20亩,供游客进行农事体验,自己种植自己收获,体验区也是科普教育基地,具有科普教育和示范的功能,少年儿童可以在示范区内学习蔬菜种植的相关知识,了解当前先进的生作物栽培新技术,体验农业种植的乐趣,实现游乐中学习,寓教于乐的效果。

(3)生态养殖区

篇6: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

成员

第一章 项目概述

第二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项目资源条件评价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五章 场址选择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第七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第八章 项目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九章 节能、节水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

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实施方案项目预期成果和考核目标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结论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第十四章 项目财务评价

第十五章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第十六章 项目社会评价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

篇7:农业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状况

xx乡丰陈村“七星湖”状如北斗七星,奇妙地分布于浙中休闲旅游度假胜地磐安县境内的省级风景旅游区高姥山,地处该县东南部沿S40省道延伸。与台州市仙居县相邻,四面环山,群山起伏。当地主要特产:笋干、香菇、中药材、山茶油、地瓜干、辣椒、豆角干、酸菜干等。交通便利,距磐安县城50公里、离诸永高速双峰出口28公里,到杭州2小时车程。附近有名闻遐迩的高姥山娘娘宫、著名的杜鹃山庄、灵江源漂流和灵江源农家乐。其生态风景区有待开发。

该地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温和,雨量充沛,因山地走向及高低地形变化复杂,造成日夜温差悬殊,干、湿、冷、热明显,光照充足。平均气温为18-22℃,年日照总数达1900小时,无霜期长,夏凉特征明显,竹海连绵,天然植被丰富,空气极其清新(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为5.8万个),是一处绝佳的避暑胜地。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七星湖紧靠磐安仙居两县交界,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两个县城有常住人口40多万人,流动人口近3万人,有强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且能逐步带动长三角地区消费层次较高的消费群体。

2、地理优势。七星湖处于高姥山南麓、磐安县城的东南部,海拔900米,区域自然环境良好、生态植被丰富、山上主要经济林有毛竹近万亩、厚朴等药材林上千亩。核心区有几乎全部荒芜的800多亩山地,十分适合发展养殖业及种植业。周边可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丰富:土壤为酸性沙质土壤与黄粘土壤,表现出典型的土壤地带性特征,个性适合种植国家一级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等珍惜树木。

3、开发优势:此刻附近村里水、电、有线电视网络,移动通讯网络覆盖,水泥康庄公路贯穿其中。当前,国家在政策方面加大了支持开发农业产业链的力度,省市县政府出台农业发展优惠政策支持农村项目,可构成规模化、市场化的持续发展,生态农业项目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给投资者以长期的丰厚回报。该区域可构成集生产基地+公司+生产+农户合作+深加工+市场销售+服务的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发展趋势,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从而有利于整体开发生态农业项目。

4、政策优势。磐安县打造“中国休闲养生城”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5、市场优势。从上海、杭州、温州、台州等地来磐安旅游度假的客人迅速增多,但休闲度假旅游业的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如能完善功能,引导消费,抓好科学营销,可开发的目标市场空间十分大。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带给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构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资料

1、高山蔬菜种植园区建设。围绕现有山地,建设50亩蔬菜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50亩牛角辣椒种植园;建设50亩以上蔬菜用于脱水蔬菜生产的种植园,到达生产加工出口的生态标准蔬菜基地。建设50亩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长年四季有带给新鲜蔬菜供应周边市场;按国家规定无公害食品生产标准生产;合理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销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珍稀植物培植园区建设。围绕200亩蔬菜种植基地配套,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地拢和绿化带上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尽力到达三季有花、四季有果;在地块的周边和功能空地上个性安排栽培十万棵以上南方红豆杉,逐步构成红豆杉群,同时起到绿化和观赏的立体生态园林效果,长期来看也可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

3、牛羊鸡鱼养殖园区建设。根据山凹地势,修葺七口山塘,投放鱼类等配套生产;实施舍饲和网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另外建设20亩地特种珍禽养殖基地,10亩山地养土鸡区、500只兔养殖区、其他如羊、牛、等家禽养殖区。

4、阔叶林种封育园生态系统配套建设。按照山地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依山就势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七座山塘为依托,建造200亩的栽植园,在栽植园建设景观林带;改造300亩山的经济林和观赏林带,尽力体现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园林中花、草、树相映衬。

5、休闲观光配套设施建设。在生态园区建造休闲宾馆一座,能够接待200人左右,配套建设会议室、ktv、餐厅、茶座,包厢。土特产批零门店;建标志性门庭2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2公里、开辟旅游登山石阶路3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的步行小路;依托高姥山景区沿途改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修建休息亭,连成自然山水园。建设管理房,设置攀岩、速降、溜索、素质拓展、野外生存、帐篷野营、模拟探险等项目,修建旅游沼气公厕、保洁设施、观景设施,完善标识系统。建设若干休息亭台、一座露天游泳池、一个标准垂钓园。

6、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规划5000平方土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机械购置;种养基地的水道改建,辅设水网;铺设路灯;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透过以生态农业园林的实施建设,把七星湖逐步建设成xx农特产品的集散地、磐安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自创“七星湖”品牌,以此项目为龙头,带动农户加工地瓜干等休闲食品和脱水蔬菜加工和销售。

2、观光:观赏高姥山特有的山大沟深、山尖坡陡、梁峁纵横、绵延不断、群山环抱,观看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杜鹃烂漫,夏避酷暑严热,秋品山村秋色,冬猎雪域奇景。还可参观农耕文化展览,寻找古迹文化,了解民情、民意、民风。

3、休闲:泡山泉,游泳,垂钓,享受自然的惬意。

4、采摘: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山地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暑期吸引学生组团体验农庄生活。

5、购物: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潜力自行选购。

6、品尝:品尝原生态的蔬菜和肉类美食,农家米酒,农家特色小吃,按照农家人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农家的热情和饮食文化。

7、农事活动: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能够直接将山地租赁、承包给游客,由本地农民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六、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拓宽了本地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当地产业化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能够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用心开发农业旅游,可有效地增加农村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

3、能够促进当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周边农户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实现城乡信息资源的互通,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4、能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山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能够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能够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7、制约此项目进程的瓶颈:目前的道路不能满足旅游大巴行驶,致使团队接待潜力受限。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周期目标是“三年打基础、五年成规模、十年创星级”。计划前期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五年内累计投入5000万,长期计划投入1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创纯利润500万元以上,5年可收回前期投资成本并构成滚动开发态势。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预期最佳高峰期年收入可到达800万元以上。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失为是一条投资业主和当地农民共同走向富裕的双赢之路。

八、实施措施

1、依靠政府坚强领导。该项目的基础是生态农业开发示范,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农具展览馆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试点的高度给予财政支持。

2、采取合作、入股、银行贷款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加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生态农业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要请求县乡政府和各相关单位,在政策处理、证照办理、项目规划、土地流转或租赁承包、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景区园区各项建设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忙,加快周边村落和进出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推动此项目的实施。

4、创新管理,提高效益。结合市场需求,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并留住客商及消费者。

5、强化管理。一是要转变观念,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农业旅游。二是要合理规划,科学、规范开发。三是要精心设计农业旅游产品,突出特色。四是要强化开发中的消防等安全和卫生工作。五是要搞好促销。六是要加强学习,培养和引进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旅游管理服务人才。

结束语

篇8: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

海河流域中蓟北三河的潮白河流域承德段, 是北京市主要地表水水源地—密云水库的集水流域, 该流域是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近年来, 该流域水体总氮超标严重, 4个常规监测断面 (丰宁上游、天桥、营盘、古北口) 均超标, 其中2012年6月古北口断面总氮浓度最高, 超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Ⅱ类标准值的14.9倍, 直接影响下游北京市居民饮用水的安全。长期以来, 人们把关注的重点都放到了点源污染上, 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如严禁在潮河流域设置排污口等) , 但其地表水氮污染问题仍未得到解决, 并有加重趋势, 究其原因, 流域内农业非点源污染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因素。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涉及环保、水利和农业等多个学科, 涵括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等各个方面。与点源污染相比, 农业非点源的污染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机理的) 复杂、 (来源的) 模糊性、 (发生的) 随机性、 (时间的) 潜伏性、 (流失的) 分散性、 (分布的) 差异性等。上述特征造成了污染来源识别难、污染负荷监测难、污染管理难和污染控制难。由于诸多条件限制, 目前我们无法明确潮白河流域承德段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总量及对水体的影响程度, 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 建立潮白河流域承德段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在“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方面, 我国先后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具有生态补偿性质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总投资达7000多亿元, 其中用于各种补助性质的支出为3000多亿元,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也积累了一些实践经验, 但对于农民采取减少施用化肥、农药、增施有机肥等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生产措施方面却缺乏相关补偿政策, 难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承德市 (本次研究流域) 地处京津上游, 是京津的水源地, 通过官厅水库、密云水库和引滦工程向京津供水, 为保证京津有充足水源而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利益, 造成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短缺;在农业生态建设方面, 做出贡献的是上游地区、农业地区、经济落后地区, 受益的是下游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做出贡献的主要是农业、农村和农民, 受益的是整个社会。导致了受益者无偿占有生态效益, 保护者得不到应有的经济激励, 不仅使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很大困难, 而且也影响了地区之间以及利益相关者方之间的和谐。因此, 调整本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确有必要, 这就需要建立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实行以奖促治, 支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 调动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3 制定和推行潮白河流域承德段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涉及复杂的利益关系, 牵扯许多部门, 包括补偿主体、补偿标准、补偿方式等多方面。

1) 明确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的界定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根据“谁开发、谁保护, 谁破坏、谁恢复, 谁受益、谁补偿, 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确定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 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要承担环境外部成本, 履行生态环境恢复和赔偿责任。对于河流污染, 要推行流域界面水质目标考核和生态补偿措施。潮白河流域承德段有众多省级级和地方级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区, 国家是这些“保护区”的受益主体, 而“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 使得这些地区失去了的发展机会, 经济相对落后, 加剧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如果国家承担其补偿责任, 就有利于激励当地政府和民众加强功能区保护的积极性;

2) 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对生态服务提供者的补偿标准和对受益者的征收标准是生态补偿的两个关键指标。确定生态补偿标准, 既要充分考虑受偿方的需求, 又要兼顾支付方的意愿, 要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 达到供需平衡。以下四方面的价值核算是科学制定补偿标准的前提: (1) 生态保护者的投入和机会成本的损失; (2) 生态受益者的获利, (3) 生态破坏的恢复成本; (4) 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制定补偿标准不能搞“一刀切”, 遵循“以产定补”、“似失定补”的原则, 分类补偿;

3) 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基金。以县 (区) 为单位建立农业生态补偿基金, 由财政部门具体管理, 并会同农业和环保等部门, 负责基金的筹措和发放。政府补偿资金应列入财政预算, 确保足额到位, 当年土地拍卖收入的一定比例要用来充实农业生态补偿基金。社会补偿采取自愿捐赠与罚款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动员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自愿捐款;另一方面由环保部门将环保罚没收入充实到农业生态补偿基金。农业生态补偿基金对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农民进行生态补贴, 申请者必须满足生态农业补偿的条件, 如化肥、农药施用量减少一定百分比或低于限定标准;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达到一定标准;秸秆实现资源化利用;畜禽养殖不使用饲料添加剂;畜禽废弃物实现资源化利用等。

4 政府配套实施的管理机制

1) 重点控制畜禽养殖污染;2) 区域合理布局, 合理布局畜禽养殖场, 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范围;3) 建立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总量消减机制;4) 发展生态畜牧业, 采用系统工程方法, 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统一的畜牧业产业体系;5) 发展生态养殖业, 鼓励当地农民发展立体养殖、放归自然和活菌制剂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6) 粪便资源化利用, 实现整个区域内的资源循环平衡;7) 加强畜禽养殖业的环保监管和强化社会监督;8)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遵循“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不断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9) 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协同作用, 把各类项目资金进行整合, 集成放大, 形成合力, 使之农村非电源污染治理工作取得实效;10) 加大资金投入, 设立农村清洁示范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1) 建立物业化服务机制, 建立农村废弃物处理物业管理服务站或物业管理服务机构;12) 建立标准化技术规范使农村清洁工程建设逐步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

5 建议

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必须由政府主导, 各级政府需加大对环境治理资金和生态补偿金的投入力度, 同时强化流域管理机构的职能, 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要树立源头控制理念, 重点抓好潮白河流域承德段畜禽养殖污染的控制, 改善区域农村生活条件, 有计划地扩大试点范围, 最终覆盖到本流域内全部农村地区。加大潮白河流域承德段生态恢复建设和环境的综合治理, 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的质量和稳定性, 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必要时政府需要依靠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干预和调节农户的生产和生活行为, 以达到管理和控制非点源污染的目的。

本文调取承德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历史监测数据、同时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 尝试探讨设立潮白河流域承德段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行性并提出建议, 请指正。

参考文献

[1]张宏燕.发达地区农村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叶军.合作主义视角下我国农村污染治理对策研究.甘肃农业, 2005.

[3]董学燕, 候纯标.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对策.中国科技信息, 2005.

上一篇:残疾青年奋斗创业先进个人事迹下一篇:心声的近义词及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