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2024-04-15

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精选9篇)

篇1: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成员

第一章 项目概述

第二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可行性分析

第三章 项目资源条件评价

第四章 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第五章 场址选择

第六章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第七章 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第八章 项目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第九章 节能、节水措施及环境影响评价

第十章 劳动安全与消防

第十一章 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实施方案项目预期成果和考核目标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结论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融资方案 第十四章 项目财务评价

第十五章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第十六章 项目社会评价

第十七章 项目风险分析

第十八章 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篇2: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 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项目的承办单位;-项目的主管部门;-项目拟建地区和地点;-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研究工作依据;-研究工作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二、可行性研究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结论包括:-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厂址;-项目工程技术方案;-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项目建设进度;-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项目综合评价结论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部分 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这一部分主要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为此,需将项目的提出背景与发展概况作系统叙述,说明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理由,在可行性研究前已经进行的工作情况及其成果,重要问题的决策和决策过程等情况。在叙述项目发展概况的同时,应能清楚地

提示出本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和问题。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二、项目发展概况

项目的发展概况指项目在可行性研究前所进行的工作情况,包括: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试验试制工作(项目)情况;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提出及审批过程。

三、投资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 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

市场分析对于项目的生产规模确定、技术路线的选择、投资估算、厂址的选择、市场需求、产品价格、销售收入预测等提供重要依据,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因此,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需要详细阐述市场需求预测、价格分析,并确定建设规模。

一、市场调查

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替代产品调查;产品价格调查;国外市场调查。

二、市场分析及预测

市场分析及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

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国内市场需求预测:产品及服务的对象,产品的消费条件,产品生命周期的特点,可能出现的替代产品,产品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新用途;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替代出口分析,出口可行性分析;价格预测。

三、市场营销战略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战略,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推销战略进行研究。营销方式:投资者分成,企业自销,政府采购,经销商及代销商情况分析;推销措施;促销价格制度;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四、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产品方案,包括产品名称,产品规格标准;建设规模。

五、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根据确定的产品方案和建设方案和建设规模及预测的产品价可以估算产品销售收入。第四部分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根据前面部分中关于产品方案与建设规模的论证与建议,在这一部分中按建议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来研究资源、原料、燃料、动力等需求和供应的可靠性,并对可供选择的厂址作进一步技术和经济分析,确定新厂址方案。

一、资源和原材料

资源详述;原材料及主要辅助材料供应:原材料、主要辅助材料需要量及供应;燃料动力及其他公用设施的供应;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估算;需要作生产试验的原料。

二、建设地区的选择

选择建厂地区,除须符合行业布局、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外,还应资源、区域地质、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四要素。

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社会经济条件;其他应考虑的因素。

三、厂址选择

厂址多方案比较:地形、地貌、地质的比较;占用土地情况比较;拆迁情况的比较;各项费用的比较。

厂址推荐方案:绘制推荐厂址的位置图;叙述厂址地貌、地理、地形的优缺点和推荐在由;环境条件的分析;占用土地种类分析;推荐厂址的主要技术经济数据。

第五部分 工厂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项目应采用的生产方法、工艺和工艺流程,重要设备及其相应的总平面布置,主要车间组成及建构筑物型式等技术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估算土建工程量和其他工程量。在这一部分中,除文字叙述外,还应将一些重要数据和指标列表说明,并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示意图等。

一、项目组成凡由本项目投资的厂内、外所有单项工程、配套工程包括生产设施、后勤、运输、生活福利设施等,均属项目组成的范围。

二、生产技术方案

生产技术方案系指产品生产所采用的工艺技术、生产方法、主要设备、测量自控装备等技术方案。

产品标准:叙述本项目主要产品和副产品的质量标准;生产方法;技术参数和工艺流程;主要工艺设备选择;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指标;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三、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应根据项目各单项工程,工艺流程,物料投入与产出,废弃物排出及原材料贮存,厂内外交通运输等情况,按厂地的自然条件,生产要求与功能以及行业、专业的设计规范进行安排。

厂内外运输方案;仓贮方案;占地面积及分析。

四、土建工程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及结构设计;特殊基础工程的设计;建筑材料;土建工程造价估算。

五、其他工程

给排水工程;动力及公用工程;地震设防;生活福利设施。

第六部分 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

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必须有专门论述。

一、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二、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

三、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四、治理环境的方案

五、环境监测制度的建议

六、环境保护投资估算

七、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八、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职业安全卫生主要设施;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机构;消防措施和设施方案建议。

第七部分 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企业组织

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工作制度。

二、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劳动定员;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人员培训及费用估算。

第八部分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资金筹集安排;技术获得与转让;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竣工验收。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项目实施费用

建设单位管理费;生产筹备费;生产职工培训费;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勘察设计费;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九部分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分析,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项目均需计算所需要的投资总额,分析投资的筹措方式,并制定用款计划。

一、项目总投资估算

建设项目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流动资金估算。

二、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

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资金来源;项目筹资方案。

三、投资使用计划

投资使用计划;借款偿还计划。

第十部分 财务效益、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在建设项目的技术路线确定以后,必须对不同的方案进行财务、经济效益评价,判断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并比选出优秀方案;本部分的评价结论是建议方案取舍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本部分就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财务、经济与社会效益评价的主要内容做一概要说明

一、生产成本和销售收入估算

生产总成本;单位成本;销售收入估算。

二、财务评价

财务评价是考察项目建成后的获利能力、债务偿还能力及外汇平衡能力的财务状况,以判断建设项目在财务上的可行性。财务评价多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为主的办法进行;并用财务评价指标分别和相应的基准参数——财务基准收益率、行业平均投资回收期、平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相比较,以判断项目在财务上是否可行。

三、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核心部分,是决策部门考虑项目取舍的重要依据。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采用费用与效益分析的方法,运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国民经济评价采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和外汇效果分析,以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实际需要,也可计算经济净现值(ENPV)指标,涉及产品出口创汇或替代进口节汇的项目,要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ENPV,),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

四、不确定性分析

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时,所采用的数据多数来自预测和估算。由于资料和信息的有限性,将来的实际情况可能与此有出入,这对项目投资决策会带来风险。为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风险,就要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对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以确定项目的可靠性,这就是不确定性分析。

根据分析内容和侧重面不同,不确定性分析可分为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一般要进行的盈亏平衡平分析、敏感性分配和概率分析,可视项目情况而定。

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分析

在可行性研究中,除对以上各项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以外,还应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进行分析,也就是对不能定量的效益影响进行定性描述。

第十一部分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与建议

根据前面各节的研究分析结果,对项目在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评价,对建设方案进行总结,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有:

对推荐的拟建方案建设条件、产品方案、工艺技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的结论性意见;对主要的对比方案进行说明;对可行性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对应修改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提出修改意见;对不可行的项目,提出不可行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意见;可行性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凡属于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但在研究报告以外单独成册的文件,均需列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附件,所列附件应注明名称、日期、编号。

二、附件

项目建议书(初步可行性报告);项目立项批文;厂址选择报告书;资源勘探报告;贷款意向书;环境影响报告;需单独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单项或配套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的市场调查报告;引进技术项目的考察报告;引进外资的名类协议文件;其他主要对比方案说明;其他。

三、附图

厂址地形或位置图(设有等高线);总平面布置方案图(设有标高);工艺流程图;主要车间布置方案简图;其它

篇3:系统项目管理学基本理论框架研究

目前,尚未发现正式文献中有系统项目管理学的提法。用“系统项目管理学”或“Systems Project Management”在国际互联网搜索不能发现匹配记录,但有“Systematic Project Management”及“Systematic Planning and Evaluation”等类似的相关记录,其立意和内容同“基于系统思维的研究结论(Result through system thinking)”吻合。由此可见,系统项目管理学具备一定的研究基础并有必要尽快形成独立的学科。

一般来讲,一门学科的完整结构是由概念、公理以及基于公理和严密逻辑推理得出的定理所构成。但作为一个独立研究方向的探路者,本文将致力于系统项目管理学基本概念及主要研究内容的探讨。

1 项目系统

建立项目系统概念是系统项目管理学研究的首要工作。

1.1 系统一般定义[2,3]

虽然迄今还没有关于系统(System)一词的统一定义,但比较权威和通用的概念是指一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元素集合。基于此,我们给出系统的一般定义:系统是由构成元素(称为系统元)及元素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的集合。系统的定义可形式化地表示为:

S=(A,B)

其中A为系统元素的集合,B为系统各元素间关系的集合。由于A一般指系统的形象部分(客体部分),所以也称为系统的硬部,而B为系统的抽象部分(认识论部分),所以也称为系统的软部。

系统的上述定义自然界定了系统研究的难点和核心,即系统构成各部间的相互关系B。实际上,系统各部间的关系正是人们对系统进行本质认识并进而实现有效运筹的关键。

上述系统的定义是一种递归式定义,它为描述系统层次性(层次性是系统的固有特性之一)及复合系统提供了方便。换句话说,低层次系统(子系统)是构成大系统的基础和组分,研究大系统可以从研究小系统入手,在充分认识小系统的基础上使大系统内各组分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容易分析和把握。譬如设S1=(A1,B1),S2=(A2,B2),S1和S2是S3的子系统,则可以将S3描述为:

S3=(S1,S2,C),C为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

可见,一旦在S3层面研究系统软部C,则C主要指S1和S2作为整体间的相互关系,尽管理论上C还应考虑S1各要素同S2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及各种关系的复合等等。

系统的递归式定义在系统项目管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首先,从系统层次角度考察项目和项目管理,有利于通过科学的系统细分方法建立起系统项目管理学完整的理论体系结构和明晰的理论探索脉络。更具现实意义的是,21世纪以来,随着项目规模的日益扩大,以子项目管理为基础的项目群、大项目群及复杂大项目群管理实践方兴未艾,这正在极大地推动大项目群综合管理及系统优化的理论研究,而系统项目管理学正好为此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上述系统定义中对系统内部软硬部的划分也具有深刻的管理学启示:从管理学角度审视,系统软部的实质就是系统的协同机制,要全面观控(观察和控制)系统对象,就必须全面认识组织中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关系(即软部)并牢牢抓住主要关系,以正确掌控系统的发展方向。

1.2 项目物理系统

项目物理系统指项目的客体部分,按系统项目管理学对系统的定义,它包含构成元素及元素间关系两大部分。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例,一个典型的复杂工业装置在一定系统复合等级上可以看作是由土建、房屋、钢结构、设备、管道、电气、仪表、防腐、保温等专业要素构成,即:

工业装置项目物理系统=(硬部集合,软部集合)

(硬部集合)=(土建,房屋,钢结构,设备,管道,电气,仪表,防腐,保温)

项目物理系统的软部集合主要由各专业间的技术匹配关系(如设备重量和土建基础承载力的关系)和安装结构上的时空制约关系(如地下结构施工必须先于地上,混凝土基础施工必须先于设备安装等)构成。技术匹配关系反映了各专业间的相互制约及匹配机制,可以用严格且准确的技术规范、设计图纸等技术文件描述,属技术设计研究的范畴。安装结构上的时空制约关系则是由于系统客体物理结构所导致的安装时空顺序,属项目施工管理研究的范畴,这种关系在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网络技术(PERT,GERT,ADM,PDM)方法对其进行描述和表达[4]。

进入21世纪,项目的概念得到扩充,将服务和结果等无形产品一并纳入项目的范畴(A project is a temporary endeavor undertaken to create a unique product, service, or result.)[5]。这开启了项目物理系统构成研究的新天地,必将带来一系列基于具体无形产品项目的系统项目管理学研究成果。

由此,系统项目管理学关于项目物理系统的研究范畴可以用图1表示。

1.3 项目管理系统

从系统项目管理学对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项目管理系统同样具有硬部和软部的系统基本结构。但相对于项目物理系统而言,项目管理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因而要对其硬部的确定做出进一步的分析。首先,系统学中系统要求各组成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相对于某一明确的特征而言的,即不能简单地把普遍联系着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看成是系统了事。或者说,绝对不能把任何管理系统都简单归结为以人为硬部,以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软部的单一系统。鉴于此,我们首先要分析项目管理系统内在的本质联系。不难知道,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和搭建是在项目目标这一核心统帅下,通过设置各项项目管理职能及职能间的协调关系而展开运行的。职能组合决定客体结构,职能间关系决定运行机理。因此,系统项目管理学把项目管理的各项职能确定为项目管理系统的硬部,相应地,项目管理各项职能间的关系就成为项目管理系统的软部。即:

项目管理系统=(项目管理职能集合,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集合)

按照美国项目管理协会在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5]中规定的项目管理九大内容,则有,

项目管理职能集合=(时间,成本,质量,范围,人力,沟通,风险,采购,集成)

实际上,PMBOK并没有完全囊括项目管理的全部职能,比如21世纪以来愈显重要的HSE管理就不在其定义的九大管理领域之内。另外,其集成管理虽然阐述了项目管理各职能间的协同要求,但没有给出更多的拓展研究成果及可操作性结论。

系统项目管理学对项目管理系统软部的定义指明了系统项目管理研究的核心,也同时为系统项目管理研究开辟了广阔的空间。首先,管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绩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对各管理职能间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操控;其次,目前项目管理各职能间的相互关系(如工期与成本,质量与成本,工期、成本与质量三者间关系等)以及基于相互关系原理的优化运筹方法研究存在着极大的空白,急需运用各种非线性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展开深入研究,这其实也正是系统项目管理学的重点。

项目管理系统职能间关系研究建立在职能研究的基础之上,而单职能管理研究正是经典项目管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从这一点看,系统项目管理学从理论体系上合乎逻辑地囊括了经典项目管理学的内容,而经典项目管理学的内容又合乎逻辑地成为系统项目管理学的重要基础。

由此,系统项目管理学关于项目管理系统的研究范畴可以用图2表示。

1.4 项目系统

在定义了项目物理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系统的递归性定义给出项目系统的一般形式:

项目系统=﹛(项目物理子系统),(项目管理子系统),子系统间的关系﹜

项目系统的定义为从系统角度认识项目和项目管理提供了独特的视角:项目物理子系统和项目管理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实质上是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或者理解为系统客体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从项目管理的机理考察,项目管理可以看作是系统主体和系统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系统主体指项目管理的决策、指挥和控制体系,系统客体则是项目本身。因而,主体和客体间关系的核心是在分析系统客体特点和目标诉求的基础上构筑系统主体的结构(组织机构)、功能(职责划分)和决策机制(管理模式),然后通过有效的沟通渠道(沟通模式)将系统主体的管理意志施加于系统客体,使客体朝着主体期望的方向健康发展。从系统管理角度概括,项目管理要以系统客体的目标诉求为基础,以整体优化为目标,以系统主体的管理活动为手段,追求系统整体绩效的最优化。

从应用角度理解,项目管理系统和项目物理系统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两系统间的匹配优化关系。譬如不同的项目物理内容和不同的合同方式(系统外在约束条件)必然要对应不同的项目管理方案和管理模式,这一点在不同行业的项目管理中已积累了不少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结论,它们是系统项目管理学研究的宝贵基础。

1.5 项目群

项目群指由多个相对独立的子项目构成的具有子项目间统一协调功能的项目构成及项目管理方式。子项目的划分和确定标准可能随着所属行业和其他外部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但如果多个同层次项目相互间没有统一协调的要求或可能(如分属不同的法人管理实体),则它们也不能称为项目群。项目群是项目系统的高级形式,其系统定义可以表述为:

项目群=﹛(项目子系统1),…,(项目子系统n),n个子系统间的关系﹜

大项目群=﹛(项目子群1),…,(项目子群n),n个子群间的关系﹜

项目管理优化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资源投入的整体优化,因此项目群和大项目群的区分原则也必须以资源优化价值附加度作为系统边界标准。譬如一般可以以经济地域半径作为确定项目群(子群)的原则,其半径大小以资源的区域内调度和共享能否节省项目群整体运行成本为判定标准。大项目群的确定要建立在子群的基础之上,比如由于同一法人管理主体下的项目子群需要在一定的组合层面上进行战略角度的资源规划和过程协调要求,这时就必然产生出相对于项目群的更高等级的大项目群概念。

项目群和大项目群管理研究是目前项目管理面临的现实需求,也是项目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从系统项目管理学出发,项目群管理研究的核心是项目子系统间关系即系统软部的研究。具体讲,是要在项目群背景下研究项目资源配置(人、材、机等)和管理协调在子项目群(如地域临近原则)层次或总项目群层次(企业决策层和辅助决策层)的优化方案和控制模式(如资源共享、进度总控、集中采办等基本软部研究结论),追求局部优化和整体优化间的协调一致,实现整体最优化。

由此,系统项目管理学研究的层次结构可以用图3表示。

2 项目系统的测度与评价

项目系统测度与评价是系统项目管理学从系统整体角度量化认识和评价项目系统的重要方法。它通过对项目系统的“量化”研究,实现同层级项目多指标的量化比较和品质评价,为实施项目管理运行诊断和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系统测度与评价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从理论体系角度看它首先应确定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从量化方法角度看它需要结合不同项目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因此,系统测度与评价必然存在极大的多样性讨论空间。

鉴于资源配置是贯穿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核心要素,对项目发展和运行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因此本文从资源核心出发对项目系统的关键特征参数和量化方法做出初步探讨。

2.1 项目系统的规模

项目系统规模(记为Q)是与项目物理系统高度相关的指标,是对项目“大”和“小”的一种量化界定。项目系统规模量化方法一旦确立,则对于同质项目之间的规模精确比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项目一般包含多个不同质的物理要素,因此企图直接量化肯定是行不通的。

项目是为实现某个目标而做出的一次性努力,其过程实质是通过消耗资源换取项目产品(结果)的过程,因此可以用项目资源消耗的量化值(往往是容易被量化的)转嫁过来表征项目系统的规模。但鉴于项目资源消耗一般存在多样性,所以在存在主导资源的情况下可以用主导资源量化值表征项目系统规模,从而在不影响评价结果的前提下简化量化方法。如果多个资源间重要度接近,则可以通过资源重要度权重评价方法建立综合资源当量计算方案解决问题。

由于项目是一个外延极大的概念,所以项目资源的类别和量化方法必然同具体项目的特点密切相关。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它可以通过人力资源这一主导资源的消耗估算(用人工时计量,记为Mh)评价项目系统的规模,用公式可表述为:

项目系统规模Q=∑各专业消耗人工时估算Mh

其中:各专业消耗人工时估算Mh=f(各专业实物工作量,工效)

工效是人力资源在各种约束条件下工作产出率,它可以用完成单位实物工作量需消耗的人工时预算来表示。显然,工效是人员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工作环境、气候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的函数。

2.2 项目系统的成熟度

系统的状态更替构成过程,项目系统的成熟度(记为Ma)用来描述项目过程的发展状态,即内涵性进度。根据上节对项目资源的讨论,在使用资源消耗规模描述项目系统规模的情况下,可以用已有效消耗的资源(记为Qe)来测度项目的成熟度,因为它准确代表了项目的已实现规模。仍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例,项目系统成熟度公式可表述为:

各专业已有效消耗资源Qe=(已完成实物量/总实物量)×人工时估算Mh

项目系统的成熟度Ma=∑各专业Qe/项目系统规模Q

由上可知,用已有效消耗资源Qe描述项目系统成熟度显然要比通常用时间测度描述的项目进度更能准确刻画项目系统的内在成熟性。

2.3 项目系统的有效度

项目系统的有效度(记为Ef)是系统项目管理学针对项目资源配置结构所决定的系统运行效率而提出的系统测度概念,它是同项目管理系统高度相关的量化指标,表征了系统资源结构配置的合理性,用以测度项目资源运行的效率。

项目系统的有效度综合反映了项目管理系统统筹下的项目主体对客体的工作产出率,其实质是项目资源消耗的有效率,这可以用主导资源的工作效率求出。仍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其公式可以表述为:

Ef=∑各专业Qe/∑各专业实际消耗资源值

显然,Ef越大,说明项目资源配置合理,系统资源浪费少,整体运行效果良好。

2.4 项目系统的经济度

项目系统的经济度(记为Ec)是系统项目管理学针对项目资源消耗代价而提出的系统测度概念,是项目系统的效益性指标,用以测度项目运行的经济性,它可以用已消耗有效资源的平均代价进行测度。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其数学公式为:

Ec=项目已花费实际成本/∑各专业Qe

显然,Ec越大,维持项目运行投入的成本就越大,此时要么系统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无谓成本开支,要么项目资源单价过高,这可以用来比较评价同质项目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优劣。

系统关键特征参数的定义、测度与参数评价对于宏观界定系统状态,比较同质系统优劣,指导项目系统设计与持续改进具有重要意义。勿容质疑,以项目资源为基础的多个系统基本参数之间存在多种可能组合,因而项目系统测度指标也存在极大的丰富和完善空间。

3 项目系统模型

系统模型是量化描述并进而实现系统优化的主要手段,它包含了模型结构和量化方法等丰富且复杂的研究内容,是系统项目管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从项目系统的递归性定义出发,基本的项目系统模型应包含项目物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和项目系统的模型。

3.1 项目物理系统模型

项目物理系统模型的基本结构是网络,网络把项目的物理构成元素分解为网络节点,将各物理元素之间的时空关系通过联结于网结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界定,从而准确描绘出系统的框架结构。然后,通过对网结和逻辑关系的相应量化,实现定量层面的优化决策。

网络结构已在现实项目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3.2 项目管理系统模型

项目管理系统模型的核心是管理职能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其数学刻画。由于项目管理职能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是复杂非线性关系,所以需要借助大量非线性科学方法进行。从项目管理的主要控制目标和实践经验看,项目管理系统模型要重点研究项目资源、进度、成本、质量等关键要素相互间的作用关系、刻画这些关系的数学模型及相应的优化决策模式。

3.3 项目系统模型

项目系统模型是建立在项目物理模型和项目管理模型之上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模型,其核心是研究子系统间的匹配模式及优化方法。

4 系统项目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系统项目管理学是系统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它需要系统科学,管理科学,项目管理学和系统建模理论等的共同支撑。同时,由于项目管理是一个应用性强,同具体行业特点密切相关的研究领域,所以在研究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分析同管理统计相结合的基本方法。从认识论角度出发,系统项目管理学要尊重螺旋上升的普遍原理,按照“要素研究→低级简单系统研究→高级复杂系统研究”的推进次序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系统项目管理学研究的主干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5 项目系统优化的基本原理

系统项目管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探讨系统优化理论,指导系统优化建模,实现项目管理最优化决策。因此,项目系统优化应遵循“理论研究→模型建立→最优化求解”的基本系统优化程序。作为对项目系统管理优化的根本性指导原则,系统项目管理学从项目管理的根本目标和系统优化的一般原理出发,把项目系统优化的基本原理概括为:

项目系统优化的基本原理是使项目过程的广义代价趋于最小可能值。

用C表示项目过程的广义代价,则项目系统优化的基本原理可以表达为:

C→Min(C)

广义代价指项目过程消耗的广义资源价值,这里就包含了人们对非物质性资源的价值评判,比如在实际决策时决策者对企业信誉或长期市场战略的价值评判等等。

6 小结

系统项目管理学为认识和研究愈见复杂的现代项目管理开辟了崭新的视角和理论结构框架,但由于目前它尚处于基本理论体系的建立和讨论阶段,所以必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本文的主要目的也在于抛砖引玉,以期求教于学界同行,使系统项目管理学研究朝着正确的方向尽快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HAROLD KERZNER.Project Management.ASystems Ap-proach to Planning,Scheduling,and Controlling[M].Eighth Edition.USA:John Wiley&Sons,Inc.,2003:34.

[2]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17.

[3]昝廷全.概念、原理与方法论[M]//系统经济学第一卷.香港:经济与法律出版社,1995:22-25.

[4]AVRAHAM SHTUB,JONATHAN F BARD,SHLOMO GLOBERSON.Project Management:Engineering,Technolo-gy,and I mplementation[M].New Jersey:Prentice-Hall,Inc.,1994:301-373.

篇4: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关键词: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编写质量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3-0079-02

在从事辽宁地区农业建设项目咨询设计工作期间,编写大量的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报告,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现根据工作实践,针对编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为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的编写质量提供参考。

1 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时的问题

1.1 缺乏农业工程建设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经历历史性的转变。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的发展与建设,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建立健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对有效调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引导投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提高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保证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推进技术进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颁布多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这些标准是咨询设计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在加强工程项目决策和建设的科学管理、正确掌握建设规范、合理确定建设水平、推动技术进步、全面提高投资效益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为与农业工程建设相关标准的制定积累经验,对推动我国农业工程标准化工作的进展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仍存在很大的空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仍不够健全,部分标准存在深度不够、技术落后、标准偏低等问题。建议有关部门推出更多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加快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更新步伐,使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初步设计的依据更加充分、更加科学、更加先进。

1.2 缺乏农业工程标准图集及图例

农业建设工程图纸包括农业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和农业田间工程设计图纸。在设计农业建设工程图纸时,一般依据建筑工程图集、水利工程图集、土地整理工程图集以及其他行业图集。这些图集并不完全适用农业项目,有时存在标准过高、规模过大、适用条件不一致等问题。此外,部分农业工程没有图集可依据,市面上又缺少农业工程相关图例资料,设计图纸经常是本单位自行研究设计,或是与地方农业科研单位合作设计,有时也由建设单位或是生产企业提供。由于有些工程项目没有统一的设计图集,甚至有些工程没有相应的技术标准,造成工程设计水平不高、技术不先进、建设成果不统一,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针对这些现象,组织相关设计单位以及相关生产企业,编制有针对性的农业工程标准图集,提高全国的农业工程设计水平,统一设计图纸质量标准,提高全国的农业工程建设质量。

1.3 项目建设期不准确

一般情况下,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期的表达方式为具体的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由于项目建设期应从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投资计划下达后开始计算,而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到项目投资计划下达这个时间段弹性较大,因此,建设期具体到年月是不合适的。建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建设期的表述为项目建设执行所需的时间长度。

2 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编写质量的建议

2.1 端正态度,加强管理

1) 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有效地防止错误和遗漏,在可行性研究中,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进行调查研究,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对于收集的基础资料,要按照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论证评价,如实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从客观数据出发,通过科学分析,得出项目是否可行的客观结论。

2) 咨询设计单位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由业务负责人担当质量管理工作负责人,对单位所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等咨询设计成果进行质量监督。每个项目设置一个项目负责人,重点对所负责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注重方案优化和比选,对项目的每一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做到精益求精。由各设计室建立质量管理评估小组,业务骨干担任小组负责人。小组之间进行咨询设计成果的校对与审核,以保证咨询设计成果的质量。

3) 咨询设计单位建立咨询服务质量审查制度。由主管院领导担任总负责人,负责对所管处室的服务质量、工作运行等情况进行内部监督审核,定期对服务质量评估的结果进行回馈与评比,并对评比结果优秀的处室及个人给予奖励。

4) 为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的编写质量,应保证咨询设计单位有足够的工作周期。

2.2 提高咨询设计人员自身素质

咨询设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工程咨询和设计服务的质量水平。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是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的综合性工作。咨询设计人员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技术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要熟悉各项标准、政策、法规,针对需要解决的不同问题,灵活准确地加以利用;要了解农业生产规律、农产品经营销售方式、农产品生产工艺技术;具备建筑设计能力以及财务分析能力。因此,作为咨询设计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同时经常关注各项标准、政策、法规的变化以及行业动态。

2.3 遵守相关标准、政策、法规

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必须以相关标准、政策、法规为依据,不得主观更改。主要依据的标准、政策、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要求》《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以及相关的国家农业行业标准。编写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还应符合国家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政策、法规要求,遵循行业主管部门颁布的建设标准、估算指标、造价定额、技术规范、产品质量检验与检测标准等。此外,具体的项目还有相对应的政策及管理办法,如《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等。

3 结语

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步骤,是建设项目立项的基础,是建设项目决策的依据。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是项目前期立项工作成果的进一步深化和反映,也是进行后续工作的主要技术、经济指导文件。因此,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编写工作对农业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孟广文,历兰伯.浅谈如何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水平[J].交通科技.2004(2):72-73.

[2] 方松.如何编好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J].发展.2007(11):82.

[3] 张建民,陈雅娟.编制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林业科技, 2008(5): 58-59.

Abstract: The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meeting in the writing of feasibility study report on preparation of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preliminary design based on many years' experiences, mad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writing quality for it, and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raising working efficiency for related agricultural staff.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onstruction project; feasibility study; preliminary design; writing quality

篇5:石斛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框架

前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石斛种植项目的可行性和技术分析

第三章 石斛种植技术的产权单位

第四章 投资种植石斛的环境条件和经济分析

第五章 市场需求调查与前景预测

第六章 风险分析

第七章 公司人力资源的情况

第八章 项目投资预算、资金筹措及来源渠道

第九章 效益与预期效果分析

第十章 工作进度

第十一章 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

第十二章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前言

石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属常用紧缺的中药材和中成药配方药。其药用价值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味甘淡,微寒,功能养胃生津,滋阴清热。治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据《本草纲目》记载。其功效“除痹下气,补五脏虚痨,强阴益精,壮筋骨,暖水脏,补肾益力,轻身延年。”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石斛具有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抗衰老,抗疲劳,降血糖,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等作用。

石斛为兰科植物。属附生兰,野生多附生在大树干上或石壁石缝间。喜温暖湿润和半阴半阳的气候环境。其开花虽多,结果却少,种子细如粉尘,仅0.3~0.4微克,需与真菌共生才能发芽。这就成了其在野生环境中再生能力非常弱。由于人类生活范围不断的扩大。加上长期的过度采摘。其生资源已濒临枯竭。在《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列为附录II。并于1987年列入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石斛是广西传统的道地药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西的商品石斛产量占据全国首位[注5],但现在已接近枯竭。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野生资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有关单位就对石斛的人工种植进行探讨。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取得较

大的进展。本世纪初,国家将石斛的人工种植作为“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下达到浙江。但因为不是道地产区,石斛生长所需环境很难得到满足,显得困难重重。有些企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种植成本昂贵,每亩设施投入十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

我公司从即敏锐的认识到对濒临灭绝的稀有贵重中药材石斛引种驯化以及栽培的迫切性,并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得到广西自治区科技和农业部门的一致高度评价。掌握了组织培育苗,大棚栽培的实践操作技术全过程,自治区有关部门拨专项经费支持了这项研究工作。众多专家学者对研究的成果予以具体的帮助指导和高度评价。,经自治区科技厅批准,民政厅注册,成立了“广西洋平石斛科技研究所”。成为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铁皮石斛、钩状石斛、齿瓣石斛、金钗石斛、马鞭石斛等石斛系列品种的无菌繁育体系。引种、栽培成功铁皮石斛等石斛系列品种。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终于使成果由研制到中试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公司核心技术“石斛组培快繁及生产配套技术研究”于4月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总体上达到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在石斛组培苗的移栽配套技术方面达到国内同类领先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建立起铁皮石斛、钩状石斛、

齿瓣石斛、金叉石斛、马鞭石斛等石斛系列品种的无菌繁育体系。铁皮石斛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在95%以上。

第一章总 论

(一)、石斛概述

药用的石斛是兰科石斛属多种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的统称,是药用范围很广的传统名贵中药材,石斛主要含石斛碱、石斛胺、石斛次碱、石斛星碱、石斛因碱、6-羟石斛星碱等生物碱以及石斛多糖等多种药用成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品种的石斛是金钗石斛、马鞭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美花石斛等五种石斛。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收载有所扩充, “金钗石斛、马鞭石斛、铁皮石斛及其近似种”均在收载范围。在我国的76种石斛属植物中,有近40种做药用。其中广西有24种。野生石斛多附生在大树干上或石壁石缝间,喜温暖湿润和半阴半阳的气候环境。

篇6: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框架

Gentry

一、宏观(可能性分析)

1、城市概况

2、项目属性

①区域属性——区域规划、区位配套(商业、医疗、教育等)、交通配套

②土地属性——周边景观、项目四至、土地指标、内部资源(物业类型选型)

3、市场环境

①整体市场——量价走势、区域差异、单位面积价格分析、TOP10

②区域市场——量价走势、存销分析、单位面积价格分析、TOP10

③各物业市场格局(物业类型研判)——量价走势、存销分析、单位面积价格分析、TOP10 小结:住宅、写字楼、公寓、商业的可能性研判。

二、微观(可行性分析)

1、目标市场

①目标市场界定

②项目清单

③存销分析

2、竞争力分析

①资源

②产品

③客户

④个案分析

小结:住宅、写字楼、公寓、商业的机会研判。

三、可行性研判

1、物业组合方案

①各物业关系分析

②物业组合方案

2、项目概念定位

①概念定位

②各物业占位

3、物业发展建议

①开发策略

②初步规划建议

③初步产品建议

4、经济测算

①经济测算前提假设

②初步静态经济测算

注:可行性研究与项目定位报告的差异

1.可行性研究只是物业可行性的初级研判。最终指向项目是否可行,以及初步的产品组合与概念定位。不必给出具体的项目定位及产品设计建议。

篇7: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此处列处的可供选择的系统方案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六,投资及效益分析

(一)支出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所需的费用。如果已有一个现存系统,则应包括该系统继续运行期间所需的费用。

1.基本建设投资

包括采购,开发和安装下列各项所需的费用:

(1)房屋和设施;

(2)专用设备;

(3)数据通讯设备;

(4)环境保护设备;

(5)安全与保密设备;

(6)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

(7)数据库管理软件。

2.其他一次性支出

包括下列各项所需的费用:

(1)需求的研究和设计的研究;

(2)开发计划与测量基准的研究;

(3)数据库的建立;

(4)软件的转换;

(5)检查费用和技术管理费用;

(6)培训费,差旅费以及开发安装人员所需要的一次性支出;

(7)人员的退休及调动费用等。

3.非一次性支出

列出在该系统寿命期内按月或按年支出的用于运行和维护的费用,包括以下内容:

(1)设备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2)软件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3)数据通讯方面的租金和维护费用;

(4)人员的工资,奖金;

(5)房屋,空间的使用开支;

(6)公用设施方面的开支;

(7)保密安全方面的开支;

(8)其他经常性的支出等。

(二)收益

对于所选择的方案,说明能够带来的收益,这里所说的收益,表现为开支费用的减少,差错的减少,灵活性增加,动作速度的提高和管理计划方面的改进等。

1.一次性收益

说明能够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一次性收益,可按数据处理,用户,管理和支持等项分类叙述,例如:

(1)开支的缩减。包括改进了的系统的运行所引起的开支缩减,例如资源要求的减少,数据进入,存储和恢复技术的改进,系统性能的可监控,软件的转换和优化,数据压缩技术的采用,处理的集中化/分布化等。

(2)价值的增升。包括由于一个应用系统的使用价值的增升所引起的收益,例如资源利用的改进,管理和运行效率的改进以及出错率的减少等。

(3)其他。例如从多余设备出售回收的收入等。

2.非一次性收益

说明整个系统寿命期内由于运行所建议系统而导致的按月的,按年的能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收益,包括开支费用的减少和避免。

3.不可定量的收益

逐项列出无法直接用人民币数目表示的收益,如服务的改进,由操作失误引起的风险的减少,信息掌握情况的改进,组织机构给外界的形象的改善等。对有些不可估量的收益只能作大概估计或极值估计(按最好和最差情况估计)。

(三)收益/投资比

求出整个系统寿命期的收益/投资比值。

(四)投资回收周期

求出收益的累计数开始超过支出的累计数的时间。

(五)敏感性分析

即分析一些关键性因素,如系统寿命期长度,系统的工作负荷量,处理速度要求,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发生变化时,对开支和收益的影响。

七,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说明对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分析的结果。

(一)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有关法律方面的可行性问题很多,如合同责任,侵犯专利权,侵犯版权等方面的陷阱,软件人员通常是不熟悉的,有可能陷入,务必要注意研究。

(二)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例如,从用户单位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等方面来看,是否能够使用该系统;从用户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来看,是否能满足使用该系统的要求等。

八,结论

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必须有一个研究的结论。结论可以是以下内容;

(1)可以立即开始

(2)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例如资金,人力和设备等)落实之后才能开始进行;

(3)需要对开发目标作某些修改之后才能进行;

篇8: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扎兰屯市位于呼伦贝尔盟南部。全市土地面积16920.3公顷。其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2.4℃, 年平均降水量480.3毫米, 主要集中在6~8月份, 年蒸发量达1445.5毫米, 年均日照3121小时, 无霜期平均140天左右。年均风速2.9米/秒, 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6天, 无霜期120天。

扎兰屯市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属黑土地带, 东南部多丘陵漫岗, 地势低平, 黑土分布广泛, 西北部为棕壤与草甸土相间分布。非地带性土壤为岩成土壤和水成土壤两类。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4.67亿立方米, 其中河川径流量为24.14亿立方米, 地下水资源流量6.05亿立方米, 重复量5.52亿立方米。

二、扎兰屯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1) 原有部分小管井及泵老化, 不能正常发挥灌溉作用。

(2) 现状农田采用土渠输水, 田间灌水畦块大, 渗漏损失严重, 普遍存在着大水漫灌现象, 灌溉水利用系数很低, 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加剧了水资源的浪费。

(3) “1998”年洪水冲毁了项目区全部水利基础设施, 给当地农牧民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1998年冲毁的的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至今没能得到完全修复, 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发展。

2. 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

土地质量不高, 耕作粗放, 利用不充分, 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农户无力投资对耕地进行改良, 严重影响了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其次, 抗旱设施基础薄弱, 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低下, 很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项目区近几年虽然利用资源优势,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但由于规模小、龙头带动企业少, 使特色农业的比较优势和规模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没有形成产供销、种养加产业化链条, 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制约了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4. 种植结构不合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

近年来, 项目区虽然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步伐, 但粮食作物面积仍然较大, 优势条件未能充分发挥。再加上项目区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低, 观念更新慢, 生产力水平低下, 许多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慢, 农业科技含量少, 生产方式仍以传统的耕作方式为主。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积极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 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长久安全的物质基础, 是打造粮食核心产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要求, 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举措, 是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开发水平和创新开发体制的客观需要。

2.有利于土地资源潜力的充分开发。扎兰屯市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 农民广种薄收, 种植业结构不尽合理。通过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建设, 全面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

3.有利于水资源的的合理开发利用。项目区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水利工程修建至今, 历经多年运行, 现已老化失修, 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实施, 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

4.项目区内中低产田严重影响着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效益, 必须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 从而提高这类低产田的综合生产力, 提升农业综合开发的建设水平。

四、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 具有优越的政策优势

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财政支农的重要手段。2009年全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对农业综合开发“切实做到‘两个聚焦’”做了重要部署, 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经研究决定, 从2009年开始组织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

2. 具有丰富的水土资源优势

项目区土地平坦、土质肥沃, 具有栗钙土、黑钙土、暗棕土壤和草甸土等多种类型的土壤, 发展种植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扎兰屯市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 地下水资源量为37809.41万立方米, 地下水可利用量为8479.43万立方米, 丰富的水资源为恢复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证。

3. 具有多方面的地方基础

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 扎兰屯市委及市政府, 已充分认识了只有搞高标准、高效益的粮食种植基地, 才能使农牧业生产发生深刻变化。项目区广大农民对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积极性高。

4. 具有一定的人才科技力量

扎兰屯市经过近年来的农业项目实施, 已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设计、施工、管理人才, 在有针对性地推广运用各种节水灌溉措施方面, 积累了各方面的工作经验, 这就为该项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证。

5. 具有项目实施的保障措施

扎兰屯政府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纳入政府的重点工作, 提高认识, 切实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作为农业综合开发的中心工作来抓。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深化认识, 凝心聚力,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中心”和投入的“重心”, 确保认识有高度, 投入有强度, 实施有力度。要层层落实工作责任, 加强目标考核, 实行绩效管理, 有效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的开展。

五、效益分析

根据规程、规范,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的效益应该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方面。

经济效益主要体现为灌溉效益。即是通过此次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的实施, 向农业提供灌溉用水, 可提高粮食产量, 由粮食增产而产生的效益。

篇9:生态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本框架

关键词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 ;项目管理 ; 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 S2

Abstract Agricultural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we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abl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of project management process from five aspects of agricultural capital construction which combined with actual work, proposed to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agricultural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Key words agricultural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s ; project management ;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稳定发展对于稳定中国经济社会、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中国不断加强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但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中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中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发展。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发展,巩固农业发展的基础,稳定我国社会经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

1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前期工作不扎实

1.1.1 可行性研究报告不扎实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在投资决策前,通过调查研究与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资料,并分析、比较可能的投资建设方案,来预测、评价项目建后产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并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上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实用性、建设条件上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和建设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的重要前期基础工作。然而,对于集诸多不确定因素于一体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来说,目前具有资质编写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机构较少,且缺乏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整体技术力量较弱,因此,所编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往往出现理由论证不够充分、功能定位偏低、论证不严密等问题。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报告是项目初步设计的基础和依据,到初步设计阶段如不加以明确和深化,项目一旦批复下来就会出现后期投资难以控制和项目执行进度计划工期拖延等一系列问题。

1.1.2 工程量清单计价不科学

中国在建设领域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进一步深化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推进建设市场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规范建设市场秩序的治本措施之一,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自2008版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行以来,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工量清单的项目特征描述不够全面完整,所选用的材料品牌规格不够明确;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方式落后,编制人员的定额计算错误和定额套错;工程量清单与定额工程量的规定不统一,易在计算输入数据时因疏忽而造成错误。这些错误为后期结算留下了争议。实际上,工程量清单计价应由具有编制招标文件能力的招标人,或受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规范而科学编制。

1.1.3 招投标制度和管理不完善

随着中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清单规范》的实施,推行工程量清单招标,完善招标制度,改变了过去建筑产品价格形成靠国家颁布的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为依据的局面[2]。但是,在招投标市场上依然存在着管理不完善带来的一系列问题:①招投标管理机制不健全,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范围和规模标准把握不准,应该进行公开招标的项目却采用邀请招标,或将项目化整为零或经其他方式规避招标和虚假招标;②招标代理单位选择不当,招标文件编制不严密,对招标代理机构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就会不知不觉地掉进“招标陷阱”;③投标企业的恶意竞标,有些投标企业无视市场风险,为了中标恶意降低报价,中标以后不是亏损就是采用一些不正当行为,阻碍农业基本项目建设市场的健康发展;④政府干预过多,行政干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地区还比较严重,使招投标制度很难发挥其在市场环境下应有的作用;⑤招标代理机构缺乏独立性、权威性和公正性,有些招标代理机构在经济和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为了达到预定目的显然出现一些违规操作。

1.1.4 进度计划方案的详细控制指标不规范

制定的进度计划方案的详细控制指标不规范:①决策阶段就没有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的要求进行系统运作,施工前准备阶段往往在缺乏控制、缺少管理或在极其宽松状态下进行,通常耗用时间过长,而进入施工实施阶段所剩下时间不多,施工阶段难以确定进度计划,由此必然引发一系列的施工问题;②施工进度计划与资源配备计划不协调,目前的施工项目管理中受旧体制的影响,新的管理理念没有转变过来,认为先计划进度再说,资源配备则凭经验,这种被动的实施进度计划肯定会拖延工期;③在编制进度计划过程不可避免因掌握信息的局限性、编制人的经验、实施环境和现场情况变化使实际与计划不符,如果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就难以实现进度计划控制目标。

1.2 合同条款不严密

合同条款不严谨,致使结算时产生大量争议。签订合同时撇开招标文件另行一套,有的合同条款规定明显违反招标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有的单位工程材料价款在合同中认定不够明确,更有甚者,有的签订的补充合同或协议是与主合同的部分条款明显矛盾的“阴阳合同”,扰乱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导致争议纠纷。有的建设单位与施工方在签订主合同中明确提到建设材料依据市场行情调价,其他辅材不调价,但是其后来的补充合同又提到其他辅材也依据市场行情调价,明显的“阴阳合同”,涉及较大幅度的超预算。

nlc202309021120

1.3 质量管理体制不健全

承建单位和监理单位没有建立起与工程项目管理相对应的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体系,在功能服务、组织机构等方面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要求。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岗位职责、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等不健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方法与手段落后,管理效率不高、成效不显著,不能满足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要求。另外,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不健全,现行法律规范虽然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招标代理等都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但没有相对应的实施细则。如在工程项目招标市场,不合理低价竞标的情况存在较多,承包商在低于成本价或无利润的情况下取得工程的施工,那必然牺牲工程的质量安全,以谋取利益。

1.4 造价控制管理体制不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①前期工作阶段对造价控制重视不够,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及其管理人员的作用重视不够, 忽略前期工作阶段作为投资控制基础的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作用,因此,难免出现后期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 结算超预算的现象;②成本控制管理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只重视技术、生产,不重视成本节约,不能优化技术方案、改进施工工艺降低建设成本,技术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互不通气,造成成本的人为不可控制状态,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经济问题;③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结算价分别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管理,互相脱节,没有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④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企业无法形成适合本企业的报价体系,这就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随着建筑物的完成而消失。

1.5 组织机构和管理团队整体技术力量偏弱

“重技术、轻管理”的现象在中国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建设领域中依然存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法规制度体系,因此缺乏引导施工建设项目的管理理论。各参建单位管理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等有效机制不健全,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有些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和竣工验收阶段没有统筹考虑好,另外各参建单位管理团队整体综合技术力量偏低,在各阶段投入的人员和技术力量有限,这些问题最终造成项目实施管理各个环节脱节。

2 提升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加强组织协调,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2.1.1 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从决策、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工作过程中各个阶段必须严格遵循先后次序。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不可逾越,要加强组织协调与沟通,只有上一环节的工作做好并获批准后,方可转入下一工作环节。要高度重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围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瞄准现代农业建设重大科技需求做好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工作,要力求方案合理,内容真实,预测准确,论证严密。项目立项批复后,要认真落实项目建设的土地使用权、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以及电力、绿化、人防、市政等各项前置条件,认真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不明确、不周全和不清晰的地方,都需要在初步设计中一一加以明确和深化。要依法履行规划报建、施工图审查、公开招投标、施工报建等地方政府审批管理的建设程序,使项目尽早开工尽早收益。

2.1.2 高度重视招标前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工作

首先,适当放宽编制清单计价时间,以便让编制人员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核对,提高准确性。其次,造价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造价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与知识更新,有针对性地举行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研讨班,通过学习,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程造价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第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工程造价有关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机制,并通过一定的管理、监督、反馈、激励措施,力争使采集到的信息能够真实地反映市场实际。第四,充分发挥造价信息网络的作用,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最后,通过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分类与编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分类与编码体系,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2.1.3 规范和完善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

从实际出发,针对省、市、县三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制度》,管理规范各农业行政部门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过程中的行为,避免政出多门或者大权独揽的现象。同时,严格招标文件编制以及预算定额程序,规范编制行为。在招标过程中,要严格依据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招投标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等文件的规定进行招标。对于议标及邀请招标等形式,必须经过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才能进行招标。

2.1.4 科学执行项目计划进度方案

进度计划的编制、审批及实施,是对整个工程项目的难易程度、施工工艺及工程质量要求及其他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制定的计划目标。事先安排编制各类进度计划,管理人员人手一份,项目进展一目了然。并且各参建单位各方负责人定期座谈沟通,及时调整进度计划,有利于项目成本控制和质量控制。进度计划控制采用动态循环的控制方法,在项目实施管理中通常运用里程碑计划、横道图计划和网络图计划检查项目的实施进度。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执行项目,把进度计划细化,编制出月(旬)作业计划和施工任务书,安排落实到班组,布置到位,调配好人力、物资和资金;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发现和记录影响进度的问题,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及时做好调整工作,使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保持动态平衡。

2.2 加强合同管理,仔细签订并严格执行合同

签订合同文件必须采用国家规范文本,合同的主要条款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规定,实行合同审核会审。各种合同条款要求内容全面、越具体越好,能事先预料到的问题都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语言应精练严密,双方权利、索赔条款清楚。对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内容,如合同中要明确双方对风险的承担范围,工程量清单项目价款与结算支付条件,工程量、综合单价、措施费用及材料价格风险等的调整条件和调整方式应有详细的条款等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要加大施工合同的监管力度,健全施工合同备案制度,通过合同备案,使施工合同具有合法性、严密性、准确性,避免合同条款出现瑕疵或漏洞引起日后纠纷。

nlc202309021120

2.3 密切跟进施工进度,严控工程质量指标管理

工程项目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才可以确保工程的良好质量。①贯彻以预防为主,事先控制的原则,监督各方建立健全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制度、综合质量评定考核制度等,并落实到位;确定监理方质量控制目标,做到质量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加强合同管理;②督促监理单位加强事中控制,应积极向监理授权,在施工过程中的“四控制、两管理、一协调”都授权监理单位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充分树立监理的威信,业主不要参与过多,参与方式应灵活,使监理工作充分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并要求监理单位作好监理旁站记录、巡视与抽查记录、监理日记和监理月报。同时实行动态监管,定时或不定时的巡视、旁站,跟踪抽查,联合普查工程施工各个环节,这样才能使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③对施工结果与计划目标的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控制措施,及时向各参建单位反馈控制信息,重点是使下一轮施工活动得到有效的控制,总结过去的经验与教训,把今后的事情做得更好。同时,做好相关资料的跟踪管理。

2.4 工程造价实行全过程控制和跟踪监督管理

现阶段出现很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工程预算超标、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建设单位投资工程建设的效益。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建设单位一般把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招标和施工后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价款审核上,而真正的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要坚决把投资控制工作贯彻于投资决策、勘察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和竣工结算等各个阶段。①建立科学决策体系,进行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客观、认真地做好项目评价,即要考虑“先进适用”,又要“经济合理”,从而优选出最佳方案,合理确定投资;②从设计技术经济角度看,合理控制工程造价,要从设计做起,优化设计方案。在设计中加强技术经济分析,推行限额设计,推广标准化设计,实践证明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75 %-95 %,施工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只有15 %-25 %[3];③招投标制是中国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中重要管理手段,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工程投资的有效方法[4]。如业主完全有决定权在招投标阶段根据项目特点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合理低价中标;④建设工程合同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方支付工程价款,明确双方当事人权利的有效依据,也是确保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的关键文件;⑤施工期间的投资控制,要从经济、技术、合同等方面采取措施,重点控制变更,认真做好现场签证,通过对原合同价格中主要费用正确计量、结算程序,监督费用如期正常发生,防止超前过量支付;⑥竣工结算重点放在审查变更签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手续是否齐全及内容是否清楚,认真核实,避免虚增签证工程量,工程量计算和预算单价套用是否正确,各项取费标准是否符合现行规定。

2.5 健全项目管理体系,提升管理团队的能力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农业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相关的管理规定,完善项目管理制度。针对每个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规模和特点制定可操作性强的项目管理办法、工作细则、施工安全管理暂行规定及工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同时监督参建各方建立健全技术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验制度、综合质量评定考核制度等,规范操作可以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使项目在实施全过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项目管理机构的设置根据工程规模大小和工程难易程度等因素,按组织设计原则,选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成立项目决策、协调、执行3个层次的管理机构,每个层次的管理机构因事设职,因职选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项目管理的人员配备就是通过系统安排、资源整合,有效地发挥每一个参与项目的人员作用。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特点是有详细又明细的目标,通常是新事物新目标,资源成本又具有一定的约束性,项目实施是单次性,不确定性非常大。应利用岗位分析确定项目组织结构及具体人员,要尽量做到在一个项目实施全过程中,保持项目成员的相对稳定,并加强人员培训和教育。以人为本,动态优化,加强考核,提升项目成员的归属感,激发团队成员的创造性,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培养德才兼备高效有力的项目管理团队。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涉及到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5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对提升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能力的思考。希望对于促进中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建设和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巩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有借鉴作用。只要抓好这5个方面的关键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娴熟的业务知识,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中国农业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将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曾 鹏.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集体经济,2012(30):8-9.

[2] 施 浩. 工程量清单招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 2011(9):24-26.

[3] 赵金玲. 浅谈工程项目投资和全过程控制[J]. 城市建设,2011(04):121-122.

[4] 陈 洋. 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J]. 中国建材科技,2012(9):17.

上一篇:省内3+2学校下一篇:群星演唱会策划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