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多一些宽容》教案

2024-04-14

8《多一些宽容》教案(通用10篇)

篇1:8《多一些宽容》教案

8、多一些宽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提倡人与人之间高尚的人格修养——宽容。2.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3.透彻的分析,辩证的说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宽容的意义,提高自身修养

教学重难点:

1.对宽容与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对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外知识大PK 杭州飞来峰有一个巨大的弥勒佛石刻,两边有一幅著名的对联,你知道吗? 肚大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二、板书课题

三、自主学习

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1.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以及自己认为好的句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提倡宽容的意义。

3.怎样才能做到宽容?文中指出了几点?你还有自己的见解吗? 师生合作:

1、词语积累

谐(xié)豁达大度(huò)千仞(rèn)

胸襟(jīn)淡泊(bó)

摒弃(bìng)迥异(jiǒng)隔膜(mó)芥蒂(dì)豁达大度:气量宽宏,能够容人。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坦荡:形容心地纯洁,胸襟宽畅。淡泊:不追求名利。

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千差万别:形容不同的类别很多。

2、作者说:人生活在社会中,总要与人相处,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因此,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是要豁达大度。

我说:宽容是一种最好的粘和剂,它可以为你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宽容是一种策略,它可以使你的敌人变为你的朋友。你说:宽容是„„

3、怎样做到宽容

作者认为:“要心怀坦荡,宽容他人,就必须做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我认为:“要做到宽容,得学会逆向思维,从别人的角度想想。一切不痛快就会迎刃而解。要做到宽容,应该学会交流,试着去了解别人,同时也让别人了解你。” 你认为:······

嫉妒(dù)

四、质疑探究

1、作者在谈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时,写法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互谅、互让、互敬、互爱”四个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3、有人说最后一段是多余的,可以删去,你认为呢?(明确:

1、四个并列的层次在写法上: 相同点:先解释,后写意义。

不同点:句式不同,论证的方法不同。

有的从反面论证,有的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有引用论证,有比喻论证。好处: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

2、不能。四个层次顺序安排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和互敬”

3、不能删去。最后一段是针对人们对文章观点可能产生的误解,进行必要的补充论述。删去后可能造成误解。)

五、拓展训练

调解会

观看一则小故事。要求: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下面画面中两位同学进行劝说。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六、铭记名言

一个不肯原谅别人的人,就是不给自己留余地,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犯过错而需要别人原谅的时候。

七、我能完成

1、外搜集关于宽容的格言、谚语,并抄写下来,相互交流。

2、课外搜集宽容的故事,简要介绍给大家。

八、教师寄语

宽容是枝头温暖的阳光,宽容是大海广阔的胸怀,宽容是春天里轻拂的缕缕微风,宽容是冬夜里跳动的团团火苗。有了宽容就没有了忌妒,有了宽容就没有了贪婪。

朋友,让我们一起学会宽容,因为,宽容别人也就是珍爱自己。

教学反思

篇2:8《多一些宽容》教案

一、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二、透彻的分析,辩证的说理。

三、提倡人与人之间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宽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提倡人与人之间的高尚的人格修养――宽容。

难点:透彻的分析,辩证的说理。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有关宽容的故事导入,从故事中引出“宽容”的话题,初步让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二、板书课题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证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

1、默写词语

和谐豁达胸襟摒弃和睦迥异芥蒂嫉妒憎恨隔膜

2、给加点字注音

和谐(xié)豁达(huò)胸襟(jīn)摒弃(bìng)和睦(mǜ)

迥异(jiǒng)芥蒂(jièdì)嫉妒(jídǜ)憎恨(zēng)隔膜(mó)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讨论明确:人与人之间要多一些宽容。

4、本文是如何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证的?

讨论明确:课文3段,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五、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思考:提倡宽容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明确:1、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2、是提高个人修养的需要。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a思考:作者按照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讨论明确:这一段分2个大层次来论述的,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究。第一层(开头2句)是总述。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第二层是分说,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B、思考:作者在分别论述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时写法是否相同?

讨论明确:这四个并列的层次之间,写法大体一致又有一定的变化,使文章思路严谨而不呆板。(首先谈互谅。第一句话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四个层次的顺序,也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C、分别举出事实论据来证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思考:本段能否删去?

讨论明确:不能删去,因为对“宽容”这个话题的认识具有两面性既要强调它的重要,又不可简单地一味强调。如果不分清红皂白地强调宽容,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这是我们所不能容忍的。作者针对文章的观点可能产生的误解,在最后一段进行必要的补充论述。用“不是―――而是―――”这样的对比句式,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使自己的观点立于不败之地。

六、探究活动

1.摆事实、讲道理是议论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本文的论证方法是以讲道理为主,基本没有摆事实,这会不会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讨论明确:不会的。首先,该运用什么样的说理方法,是因文而异的,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一定要举例子摆事实。其次,像本文这样的内容可举的例子实在太多,而举了例子又未必能把道理讲清楚。何况对于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见过这样的事实,而是没有能对其中的道理进行认真地思考。所以,作者集中精力把道理讲清楚,读者是不难从生活中找到事实的。

2.你能说说“宽容”与“包容”的区别吗?

讨论明确: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不是主张善恶兼容,不是与不良行为和思想和平共处,而是在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而包容是无原则的迁就,兼容善恶,必要时可置社会道德规范于不顾,干苟且之事。

七、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八、布置作业

“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课外搜集人格修养方面的格言、成语、谚语,与同学交流。

篇3:8《多一些宽容》教案

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了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了众臣的鼎力相助,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的。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动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嬴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 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而是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鉴赏空间

人生在世,处处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宽容别人的过错与不完美, 同样,我们自身的种种问题也需要得到别人的谅解与包容。本文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有关宽容的典型事例,让读者深刻明白“宽容是一种美德”。同时,和课文一样,本文在结尾处也进行了补充论证,即宽容也是有原则的,从而引发了读者的深思。

[读有所思]

篇4:多一些宽容等

偶尔看到这样一句话:“现代社会的浮躁已经影响到了户外,使之变得不那么纯粹了”。这是针对眼下户外一些人的浮躁、炫耀来说的,可是不管如何,我觉得,其实户外应该更加宽容,毕竟什么叫“纯粹”,我想你即便说上一车的话也未必说得明白。我不能否认当前户外存在着一些这样的现实某些人以为用数千块的装备可以代替必要的保险,甚至是自己户外知识的残缺某些人挂着羊头卖狗肉,相互在一个帐篷里不是为了体会户外的空气和氛围,却是为了体味野花要比家花香。某些人以匪夷所思的名义进行裸体徒步、裸体游泳。

面对他们,我不知道他们是来告诉别人自己的固定资产和流水的丰盛,还是他的命要比山顶的石块更为坚硬,也许他们家里本是没有花的,尽管类似的事情可能不在多数,可也不见得是少数那些不认识的人相互以儿时身体的本源相互展示,是为了解脱,是为了发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7尽管如此,我认为户外还是应该宽容起来,不是对上述这几等人的容纳而是应该抱着平和的心来看待。如果一个人或是两个人来到户外,本来就不是把自己当成驴子,而是抱着搞噱头或是贪图野外没人干扰的环境做一些不想为人所知的事情,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用驴子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呢?对他们而言,户外只是为他们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而已。他们不到户外来,也会通过其他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并不以户外的存在与否为前提。

每个人都有到户外玩的权利 这是谁也不能改变的。至于到户外来做了什么,这更不是户外的驴子所能辖制得了的。如果噱头玩大了,自然会有政府部门找到他,如果炫耀过头了,那么从山上掉下来一次他就牢牢记住了炫耀原来这么不值钱;如果体味野花,那就更不要来理会了,只要没有违反法律,那只有道德的力量来约束他们的心灵,虽然道德之于他们未必能够抵得上一个香吻。

看不惯这样的行为未必就是说一定要取缔这样的行为,即便你有这个能力毕竟导出这样行为的人并没有为他人造成侵害,你就没有了法律依据。再说,这些被视为户外污点的行径的存在是自然产生的,不是那些人故意推波助澜形成的。与其对此耿耿于怀而大肆批判,不如大家各干各的互不相干。生物界因为有了存在了病菌,人体就有了白细胞,更何况我们看不惯的未必就会是病菌,尽管你会闻到一股发霉的味道。

户外犀牛曰:户外要保持宽容心态的必要性还在于,每一个大众百姓都有到户外玩的权利。要注意,这其中一部分大众百姓到户外更多的是玩。那么,一向以崇尚专业为己任的驴子就不要对大众户外“玩”的形式指指点点了,你们与他们的目标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对户外的认识、理念不同,前往的环境、地点不同,活动方式不同。

戏说攀岩之内功心法牛奶

练习攀岩的方法很多,散见于各种杂志上;也常在岩友间口耳相传。无论体能锻炼、攀登技巧,器材使用,医疗保健以及饮食等,都已相当完备。但有一项,对初学者非常重要,却经常被忽略了,那就是“自己”。

一个新手必须跟着教练,学习各种技术。教练怎么教,学员就怎么学,完全没有选择的余地。可是,每个人的条件、兴趣及需要都不同,千篇一律的教材不能满足每个个体的需求。

你不要妄想遇到名师,等他来打通你任督二脉,那你可能会终身不遇,这是外道(向身外求道,终究成空)。要想在众多不同风格的教练之间学得一技之长,终身受用,那就必须练内功。因为无论你如何勤加锻炼,体能总有一定的极限,也总有衰退的时候。也不管你技巧如何高超,当你失去了强大的体能之后,一样是无用武之地。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我现因年纪老迈,怕武功失传,特将祖传内功心法,公诸于世。是否受用,就看各人造化了。

心法第一条:得意忘形。

很多人喜欢勤练公式,只爬熟识的路线,或是看人爬过,记熟方法,才去尝试。如果一直这样子,那你只能算是门外汉,根本还没入门。

技巧不能死记,必须灵活应用。记得倚天屠龙记,张无忌学太极剑的过程吗?笑傲江湖,令狐冲如何活用独孤九剑?庄子养生主,庖丁出神入化的解牛功夫?这些都是最好的诠译。假如没有看过,那绝不可放过。当你得其真意(内涵),而忘其形体(外表)之后,哪怕天长地久,因为你已经拥有。

心法第二条:虚怀若谷。

不要略有所成,便自信满满。不要因为爬得好,而看不起比你差的人,也不要略有所悟,便以为是创见,也许,已经沿用很久。虚心求学,才能集思广益,不断进步。谷因为空所以能容,因为低所以能顺势,上宽下窄任所取用所以无私。

心法第三条:道法自然。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仅得其下。”(唐书)很多人对所谓的高手,总是心存恐惧,自觉爬得不好,不好意思跟他们一起爬,以为会妨碍他们的练习。其实,要学东西,就要脸皮厚一点,常跟比自己好的人学习,才会进步神速。当你有了一定的功力之后,就要了解,如果你一直只取法于上者,将永远不能获得真正的突破。那上者是取法于谁的呢?大道之妙,尽在自然。

户外犀牛曰:在攀登时,我们的实力到底能发挥多少,心理状态具有关键性的影响。蛰伏一冬的攀岩者择时努力精进,务必要内外兼修!

用徒步拥抱世界糊

最近视点:

第二届“中国徒步日”大型公益环保活动于2008年4月10日在北京举行。在徒步的同时,国际市民体育联盟中国总部北京每日徒步运动中心倡议:倡议国家将每年4月中的第三个星期六确定为“全民徒步日”;倡议市民每天持续快速行走至少三公里;倡议上班族在三公里的距离内坚持步行上下班;倡议徒步爱好者每年参加三次团体徒步活动;倡议青少年们在每年的寒暑假有组织地参加三天以上长距离的徒步活动:倡议大家在徒步过程中关注环保和公益事业。

户外探险观察员评论:

全民参与的徒步不同于户外狭义的徒步穿越,无需太多的专业技术装备,道路也不是险阻重重,而是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走路。在这个环保和休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年代,人们喜欢把事物回归最原生态的本质。简单的走路本是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掌握的技能,但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类的现代化生活越来越美好,它反而被重新呼唤。

用徒步拥抱世界,这是一份绿色的心愿 是人类在向地球无度索取之后的反思。

英国旅行家保罗 科尔曼(PaulColeman)徒步环游世界,他已经走过了39个国家,途经四万四千多公里。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种树,光在墨西哥,他就和志愿者一起种下了一百万棵树木。保罗科尔曼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种下一亿棵树木的愿望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随着他的徒步旅行,被他的热情与执着感染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所栽种树木的棵数不断地成倍增长。

今天水污染,空气污染、植被萎缩、物种濒危、江河断流、垃圾围城,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这些触目惊心的环境灾难,正在侵蚀地球日益脆弱的生态系统,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保罗说:“如果每个人都做一点来改变世界,这个世界就会变得非常美好。”保罗以他自己的方式用徒步旅行拥抱着世界。

“徒步旅行”这四个字,据说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理想国》第八章里。书中记录,当年其师苏格拉底说到那些或行军或朝圣或徒步旅行的人们时,总是充满敬畏之情。而在几百年后,英文单词里第一次出现了“peregrinate”这个动词,即“徒步旅行”,其名词“pilgrim”(怀着虔诚信念的旅行者)起源于拉丁语“peregrinus”,意思也是信念坚定的“移动者”,他们或是独自一人或是三五结伴,怀揣着对于目的地的向往一路前行。

用徒步拥抱世界,亲近大自然,走过的每一寸土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野,完全地融入你所存在的空间。而这其中的过程,徒步旅行中的简单生活,又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不同以往的角度思考生活的形态和意义。据说当年青年毛泽东为磨砺意志,就曾经和蔡和森徒步游历湖南,一条毛巾、一把雨伞,一双凉鞋就是全部行装,在旅行途中露宿野外,以野果为食,条件艰苦,但是其中所得所感,却不是其他人所能够体会。

篇5:多一些宽容教案

赵河三中 郭万才

教学目标: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2、找出文中运用论证方法的句子,说出其作用。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宽容。重点:

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中心论点。

2、找出文中运用论证方法的句子,说出其作用。难点: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怎样才能做到宽容。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六尺巷》

同学们,大家应该听过这首歌吧,这首歌曲的主题是什么哪? 宽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生活中也要多一些宽容。今天我们就学习郭安凤的《多一些宽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

大家根据课文的标题及学习目标,会联想到哪些问题哪?

三、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⑴作者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人与人相处,要多一些宽容。

⑵为什么要多一些宽容?

⑶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

(4)找出文中运用论证方法的句子,说出其作用。

“爱能融化隔膜的坚冰、抹去尊卑的界限,使人们变得亲密无间”一句运用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述了互爱对于消除人们之间隔阂的作用。

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道理论证

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

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生动形象的证明论点。本课运用了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

四、通过本节学习,大家有哪些收获哪?

五、拓展训练

1、看完下面的材料,说说你该如何认识“宽容”?

材料一:七年级(1)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工作认真负责,经常找学生谈心,耐心辅导学生。但小赵同学对王老师有看法,他说:“我迟到了,他就批评我;小测验时,我就翻了一下书,也被他狠狠批了一顿。王老师太严了,对我一点也不宽容。”

材料二:中国寓言故事:书生东郭到“中山国”的地方去谋求官职,途遇一只受伤的狼,在狼的恳求下他把狼放在书袋里躲避了猎人的追捕,猎人走后,出了口袋的狼就张牙舞爪地扑向了东郭先生。

2、“事实胜于雄辩”,请你给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负荆请罪

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有功而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当面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尽量回避、容让,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畏惧廉颇,然而蔺相如说:“秦国不敢侵略我们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我对廉将军容忍、退让,是把国家的危难放在前面,把个人的私仇放在后面啊!”这话被廉颇听到,就有了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

宰相肚里能撑船

三国时期的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任用蒋琬主持朝政。他的属下有个叫杨戏的,性格孤僻,讷于言语。蒋琬与他说话,他也是只应不答。有人看不惯,在蒋琬面前嘀咕说:“杨戏这人对您如此怠慢,太不象话了!”蒋琬坦然一笑,说:“人嘛,都有各自的脾气秉性。让杨戏当面说赞扬我的话,那可不是他的本性;让他当着众人的面说我的不是,他会觉得我下不来台。所以,他只好不做声了。其实,这正是他为人的可贵之处。”后来,有人赞蒋琬“宰相肚里能撑船”。

仁义胡同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六尺巷传奇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彭德怀度量宽宏

红军三军团总指挥彭德怀等30多人前沿察看地形,传令兵手执红旗边跑边喊让路。只有一个战士坐着不动。彭德怀见人挡路便喊了几句。战士站起来朝彭总就是两拳。彭总让过他匆匆赶路。事后,传令兵捆来那个战士见彭总。彭总立即让他回去战士自知闯祸,心里害怕,见彭总毫不在意,深受感动,后来逢人就说:“总指挥真是度量宽宏呀!”

六、课堂小结:

宽容是你踩了我一脚,我却回你一句没关系;宽容是起争执时,双方的各退一步;宽容是面对他人的小过失时,一个淡淡的微笑;宽容甚至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句话……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一种宽厚的胸怀,去接纳这个具有缺损的社会;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用“海纳百川”的气度,去换取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信任及和睦;愿宽容之心,遍布整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七、作业:

课外搜集与宽容有关的格言警句、成语、谚语,积累在自己的摘抄本上,可以送给生活中那些还没有懂得宽容的人,也可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警醒自己。

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八、板书

多一些宽容

篇6:《多一些宽容》教案

1、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2、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字词。

1、注音。

和谐(xi)豁(hu)达胸襟(jn)摒(bng)弃

迥(jing)异芥蒂(jid)嫉妒(jd)

2、解释。

豁达:性格开朗;气量大。淡泊:不追求名利。

摒弃:舍弃。姑息:无原则地宽容。

迥异:完全不同的意思。芥蒂: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

二)导入

教师出示林则徐的上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学生说出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副对联虽仅16个字,却气势磅礴,表现了林则徐磊落的胸襟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讨论后明确。文章按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四)阅读第一段。

教师讲解:前两句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阐述宽容的社会意义,说明只有提倡宽容,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后一句引用林则徐的对联,从个人胸襟的角度加以论证。引用的内容,重点在于下联,强调“有容乃大”的道理。总之,无论从社会的人际关系角度,还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都必须提倡宽容。

五)精读第二段。

思考: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宽容?

学生讨论后明确。

这一段的结构:总――分。

第一层是总述。三个“一种”是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第一句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

第三层谈互让。在说明什么是“互让”之后,着重阐述互让的意义。运用了对比说理的方法。

第四层谈互敬。先说什么是互敬,再运用对比说明为什么要互敬。

第五层谈互爱。在说明什么是互爱之后,着重说互爱的意义。运用一个排比句从正面加以论述。

四个层次的顺序,安排得十分恰当。“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和互敬”。

六)阅读第三段。

这一段是一个补充论证,或者说是退一步论证。作者针对人们对文章观点可能产生的误解,在最后一段进行必要的补充论述,使自己的观点立于不败之地。这个限制显示了作者表达的严密。

七)完成课后练习。

1、练习一。(让学生认识本文的现实意义。不求统一答案。)

2、搜集名言: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意志坚如铁,度量大似海。(毛泽东)

尊敬别人,才能让人尊敬。(法国笛卡儿)

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爱到别人宽容的。(俄罗斯屠格涅夫)

篇7:多一些宽容教案

学科:语文 备课组:初二语文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周京华 教学目标

1、学会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理解宽容的意义及怎样才能做到宽容。教学重点、难点

1、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论证方法。本课题教时数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读,点拨,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堂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郭安凤写的《多一些宽容》。

二、教学目标[

1、学会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理解宽容的意义及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三、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8分钟后请同学们举手回答下列问题,看看谁说得好: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思路,理清层次。

四、师生互动交流

自学时间到,请问,上面的问题有答案了吗?请举手回答。教师注意评价方式,具体过程教师视情况处理。

1、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论怎样才能做到宽容--对观点补充论述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作补充论述。

2、阅读第一段

明确:前两句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阐述宽容的社会意义,说明只有提倡宽容,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后一句引用林则徐的对联,从个人胸襟的角度加以论证。引用的内容,重点在于下联,强调有容乃大的道理。总之,无论从社会的人际关系角度,还是从个人修养的角度,都必须提倡宽容。

3、精读第二段。思考: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宽容?

明确:

这一段的结构:总--分。

第一层是总述。三个一种是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第二层谈互谅。第一句先说什么是互谅。第二句从人的心理需求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要互谅。第三句说明具有宽容这样的品德的意义。

篇8:给孤僻的孩子多一些宽容与鼓励

“小昕,你期中考试语文成绩进步很大嘛!”

他本来以为我要批评他上课违反纪律的,没料到我竟说起了这个话题,先是一愣,继而腼腆地点点头。

“这是你入校以来考得最好的一回,但我认为你应该继续努力,语文成绩还可以再进步的,你以为呢?”

他摇摇头,不出声。

我说:“小昕,别紧张,老师只想跟你像朋友那样谈谈。咱们不去办公室了,这样吧,你陪我下楼去操场上散散步吧。”

我和小昕下楼去,我有意与他并排前行。我说:“小昕,抬头看看天吧,看看白云和蓝天你不想把心里话寄托上去吗?说出你想说的,你的心就变轻松了。”

他迟疑着。

我说:“小昕,你不愿意交老师这样一个大朋友吗?”

良久,他垂着眼皮,结结巴巴地说:“不,不是。老师,我觉得对……对不起……你,我违反了纪律,我错了。”

我问他:“有时你上课听讲很认真,有时又完全不听而去补作业,怎么回事呢?”

他摇摇头,沉思了一会儿,说:“老师,您从来没有很严厉地批评我。我观察过您的眼睛,还有您的笑容,让我感觉到您很善良。我常暗下决心要好好学习,可是一放学,我就想到网吧里去,所以作业只好第2天补了。还有,其他的老师一批评我,我就觉得自己已经没办法学好,所以也想去网吧里,您对我很失望吧?”

我诧异这个孩子今天的表现。平时他在班上没有一个朋友,下课后总是一个人待着,班上曾有同学给他取绰号叫“哑巴”。今天他对我说这些话,而且竟有愧对于我的意思,我感到孩子紧闭的感情闸门在对我开放了。我珍视这份情感,决定让他变得自信快乐起来。于是我说:“怎么会呢,你不是在进步吗?你瞧你现在多主动地跟老师交谈呀!你内心的矛盾,不正说明你想学好吗?老师对你不失望,因为我相信你今后能管住自己的,对吗?有什么困难需要我帮助的,我一定尽力帮助你。你愿意把我当成你的朋友吗?”

小昕激动了,连连点头,嘴唇也嗫嚅起来。我对他说:“好了,心情轻松了,你可以走了。”他走了,没走几步又返回来对我说:“老师,您真好!”

这个孤僻的、我行我素的孩子,曾经有任课老师在教导他没有效果的时候,在办公室里戏言他是“刀枪不入、水火不浸”。可是现在我用宽容与鼓励对待他,让他感受到了来自于我的友好与关心,他竟然主动地打开封闭已久的内心世界,主动地接受我的教导。我不由得打开教育心得本,郑重地记上一笔:作为教师,对于性格孤僻、做事我行我素的孩子,不可莽撞批评,一定要多给宽容与鼓励!

篇9:《多一些宽容》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析文章结构及论证语言。

2. 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待人,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劝说他人。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宽容和批评的统一关系。

2.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辨证说理方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宽容”的一些事例。再由温家宝总理故事引入。

2月2日,温家宝在剑桥大学演讲时,礼堂后方一名西方人模样男子突然起身叫嚷,并向讲台投掷鞋子。该男子的行径引起全场听众的强烈愤慨,大家齐声高喊“可耻”、“滚出去”。此人在一片斥责声中被安保人员带离现场。温家宝总理说:“这种卑鄙伎俩阻挡不了中英两国人民的友谊。人类的进步、世界的和谐是历史潮流,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温家宝总理认为对青年学生还是以教育为主,希望校方给他继续学习的机会。浪子回头金不换,希望该学生正视错误,用发展的眼光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二、课堂研习:

1.交流预习导学。

2.本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按照“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第一段,论述提倡宽容的意义。

第二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宽容。

第三段,对观点做补充论述。既要强调宽容的重要,又不可简单地一味强调。

3.作者在论述宽容的意义时从哪几个角度说的?

前两句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阐述宽容的社会意义,说明只有提倡宽容,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后一句引用林则徐的自题联,从个人胸襟的角度加以论证。

4.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这一段有5个层次,先总说后分说,分说的内容由轻到重,安排十分讲究。

第一层(开头2句)是总述。三个“一种”:对宽容的性质进行定位。

“要……就必须……”说明“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是宽容的基本要求。

这一层不仅概述了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而且在结构上也是全段的总领,以下四层依照“互谅、互让、互敬、互爱”的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5.“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之间是一个怎样的关系?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最为难能可贵?

四者有一个逐层递进的关系。“互谅、互让”是宽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爱”则是进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爱,则是最根本的一点。只有互爱才能真正做到“互谅、互让、互敬”。

三、探究拓展:

1.文章最后一段并不是讲要“多一些宽容”,有人说多余,你认为呢?谈谈你的看法。

PPT补充相关材料。

明确:不多余,是文章观点的补充论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味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对丑恶甚至罪恶的姑息,要明辨是非、分清敌我,该批评、惩罚的还是要批评、惩罚。这样,文章做到了既旗帜鲜明,又滴水不漏。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反问一句“假如我们同学犯了错误,该宽容还是该批评?”

2.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提示: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加深对主旨的理解。要有独特的见解,不求统一。)

3.讨论:在遇到下列的情况时,你认为应该怎么办,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你的看法:

(1)北宋时,吕蒙正为相。一次上朝,有个大臣在帘子后面嘀咕:“这小子还能办好政事吗?”吕蒙正装作没有听见,走了过去,他的同僚愤愤不平,让他追查。如果你是吕蒙正,你会如何做呢?

(吕蒙正忙制止说:“查出来就会耿耿于怀,忘了他,还是不查为好。)

(2)梁国大夫宋就,曾任与楚国相邻的边陲县令。当时,驻防的梁军与楚军都种有瓜园。梁军勤劳,浇园及时,瓜长得好,楚军懒惰,瓜长得差。楚军心怀不满,晚上就偷偷地把梁军的瓜蔓拉翻,使之枯死不少。梁军见状,准备就此进行报复。如果你是宋就,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宋就闻讯,坚决予以制止,并下令部下,每天晚上悄悄给楚军的瓜园浇水,结果楚军的瓜也长得越来越好。楚军首领了解真相后,大为感动,并上书楚王。楚王听了也觉得很惭愧,立刻派人备了厚礼赴梁道歉,并一再向臣下赞扬宋就的美德。以后,梁楚交好多年。)

(3)战国时期,楚庄王在一次班师后举行祝捷宴会,通宵达旦,群臣欢聚一堂,并请来众嫔妃佐酒助兴。突然一阵风起,蜡烛俱灭。黑暗中一名微醉的将军抓住了许妃的手,许妃不知是谁,又不便声张,就一把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缨带,悄悄跑到庄王前去告了状,那人当然很慌张,因为只要蜡烛燃起,他立刻就会被认出而获罪。

(谁知就在这时,庄王却下令:为尽今晚之欢,大家一律解下缨带,开怀畅饮;然后,才传令点火。蜡烛亮起,众人已皆无缨带,庄王也如无事一般,直至席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会。几年后,楚派襄老统兵伐郑,其部将唐狡主动请为先锋。唐只率百名士兵,拼命冲击,杀得郑军落荒而逃。后续大军竟一路无阻,直取郑都荥阳。原来,唐狡就是当年的断缨者,蒙庄王宽宏大量,容人之过,所以唐狡能以死相报。)

4.补充有关“宽容”的名人名言。

5. 教师寄语(结束课文)

宽容是枝头温暖的阳光,

宽容是大海广阔的胸怀,

宽容是春天里轻拂的缕缕微风,

宽容是冬夜里跳动的团团火苗。

有了宽容就没有了嫉妒,

有了宽容就没有了贪婪。

宽容是这个世界上一剂最好的药,

她能够医好我们心灵久治不愈的创伤;

宽容是一幅最迷人的画,

她能够给我们带来重振雄风的希望。

朋友,让我们一起学会宽容,

因为,宽容别人也就是珍爱自己。

巩固训练:

完成《创造性练习》P36-38;

2.把本课内容与自己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就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宽容、在与人发生矛盾时该如何妥善处理,写一篇心得体会。(300字以上)

第二课时

一、阅读《宽容是美德》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⑥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1.本文的中心沦点是:______宽容是美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2.第①段引用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3分)

生动地引出话题——宽容。

3.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各是什么?请分别用八个字概括。 (3分)

周恩来:_____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李世民:__不计旧恶,量才重用____

秦始皇:__不计前怨,广纳贤才__

4.第③段运用的沦证方法是_举例论证,其作用是_说明不具备宽容美德的人不能成大器,立大业(2分)

5.第②自然段是从_正面进行论证,第③自然段是从_反_面进行论证,把两段结合起来看,其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_对比论证。(2分)

6.第⑤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请举一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 (2分)

启示:不能怜悯像蛇一样的恶人。

二、讨论《创造性练习》。

篇10:八《多一些宽容》教案

一 学习目标

学习文章严谨的思路,紧凑的结构。

理解文章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互相理解和支持。学习重点:

对宽容和批评统一关系的理解。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以讲道理为主的辨证说理方法。二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注音 和谐()豁达()迥异()融化()

胸襟()摒弃()芥蒂()嫉妒()

2、解释

豁达: 淡泊:

摒弃:

斤斤计较:

隔膜:

迁就: 姑息:

芥蒂: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论述的中心是什么?

2、绕“宽容”论述了几个问题?

3、(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各段分别论述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

1、作者在论述宽容的意义时从哪几个角度说的?

2、作者按什么层次来论述怎么样才能做到宽容? 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四、探究活动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宽容在人的社会生活中具有怎样重要的意义?如果你觉得你周围有的人心胸狭窄,请引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对这些人进行劝说。劝说时要注意用语委婉,以理服人。

提示:通过对生活中具体现象的分析和思考,认识文章的现实意义,加深对主旨的理解。要有独特的见解,不求统一。

2、推荐欣赏——《学会宽容》

学会宽容

西晋文学家潘岳在《西征赋》中写道:“乾坤以有亲可久,君子以厚德载物。”人生在世,要学会宽容。

英国谚语说得形象:“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得风趣:“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说到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学会宽容,是做人的需要。历代圣贤都把宽恕容人作为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而大加倡导,《尚书》中有“有容,德乃大”之说,《周易》中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荀子主张“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武则天时代的宰相娄师德以仁厚宽恕、恭勤不怠闻名于世,司马光评价他“宽厚清慎,犯而不校”。凤阁侍郎李昭德骂他是乡巴佬,他笑着说:我不当乡巴佬,谁当乡巴佬呢?当时名相狄仁杰也瞧不起娄师德,想把他排挤出朝廷,他也不计较。后来武则天告诉狄仁杰:我之所以了解你,正是娄师德向我推荐的。狄仁杰听了惭愧不已。

学会宽容,是处世的需要。世间并无绝对的好坏,而且往往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有时也要有清浊并容的雅量。眼里揉不得沙子,锱铢必较,为血气之争搞得跟卖面粉的遇见卖石灰的一样谁也见不得谁,不仅尴尬,还招致仇怨,实不值得。“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菜根谭》上的这句话可谓警世之言。所以清代的申居郧说:“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气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弘一大师说得更直接:“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我们常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也是这个理儿。事实上,宽容并不代表无能,却恰恰是一个人卓识、心胸和人格力量的体现,即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学会宽容,是成就事业的需要。三国时那个在政治上颇不得志的曹植,却说出了一番富含哲理的话:“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有恢宏的气度,自古至今皆然。据《宋稗类钞》记载,吕蒙正初入朝堂时,有一朝士指着他说:“这小子也参政?”吕蒙正装着没听见。而与吕蒙正同列的人却几次让吕蒙正追问那个人是谁,吕蒙正不允,说:“若知其姓名,怕以后不能忘记,所以还是不问的好。”吕蒙正后来终于成为北宋的宰相。

清朝金缨说得好:“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朱熹在《朱子语类》中又说:“心只是放宽平便大,不要先有一私意隔碍便大。”学会宽容,关键是要剔除心中的私欲和杂念,淡泊明志,有所追求;同时要推己及人,以直报怨,与人为善。在此奉上朱老总《游七星岩》诗共勉:“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

思考:结合课文及上文,说说自己对宽容的理解

五、拓展训练

(一)填空: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注音:

胸jīn jiǒng 异 jídù 摒弃()隔膜()芥蒂()....2.回答问题:

(1)本文作者。文中引用了林则徐的自题联是:,。(2)根据你的积累,写出有关“宽容”的名言(至少两句)

3.请结合你自身实际,谈谈“宽容”的现实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宽容是美德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像周恩来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等于给对方提供 改过的机会。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在唐朝王室争权中,魏征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再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③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斤斤计较,不肯吃亏。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了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像这样的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 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④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⑤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破坏分子及人民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⑥宽容是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17.本文的中心沦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8.第①段引用周总理的故事,有何作用?(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周恩来、李世民、秦始皇宽容的美德各是什么?请分别用八个字概括。(3分)

周恩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世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始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③段运用的沦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第②自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面进行论证,第③自然段是从_______________面进行论证,把两段结合起来看,其采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第⑤段中提到的“农夫救蛇”的故事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请举一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说明我们如何做才能避免这类悲剧的发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小结

本文通过有力的透彻分析,阐述了人与人之间宽容的重要,并逐层说明了人们怎么样才能宽容相处,提倡在党性原则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七、布置作业

1、探究练习二

上一篇:事实胜于雄辩——读《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有感700字下一篇:教育随笔高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