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号班组事迹材料

2024-05-26

先锋号班组事迹材料(精选7篇)

篇1:先锋号班组事迹材料

班组先锋号事迹材料

连云港市XXX有限公司五车间甲班以四个 “一流”为主要内容,以“安全”“和谐”为目标,在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中,取得了突出成效,先后被公司授予2013年度优秀班组称号。

五车间甲班共有12名员工,平均年龄34岁。文化程度:大专2人,高中2人、初中8人。为了扎实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他们确定了以“建树一流素质、创造一流工作、提供一流服务、取得一流业绩”四个“一流”为主要内容,以“保持安全生产”、“打造和谐团队”为目标,做到了有方案、有措施、有考核、有奖惩,使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建树一流素质他们紧紧抓住“作风”与“技能”两个关键点,从班组文化开始,凝心聚力,提升素质。在每周的“班组例会”中,增加了文化理念案例评说、法规制度遵守点评,职业道德事例讲评,“五好一准确”(完成任务好、现场管理好、质量安全好、成本控制好、精神文明好、管理信息真实准确)自查打分等,使思想作风和业务技能工作同步提高,实现了班组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特色化。

甲班承担着五车间主要生产任务,班组开展了针对性的业务知识、专业技能培训,全体成员参加了80人次的技术培训、岗位练兵,业务水平明显提高,班组还积极开展“导师带徒”活动,班组中的老师傅耐心指导新入厂的员工,在空闲时间和新员工谈心,引导他们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树立新时代技术工人的良好形象,严格要求这些新入厂的工人把理论知识和生产的实际相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理论上更加扎实、技术上能够精益求精,务实创新,成为企业发展和班组建设的新生力量。

创造一流工作 班组深入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牢固树立成本控制、节约降耗意识,2013年,班组采取了各种措施改进生产,力争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使公司的客户满意度、公众认知度得到大幅提高。取得一流业绩 作为公司五车间的关键班组,他们紧密结合岗位工作实际,积极投身于岗位创一流、建功当先锋,把先进理念转化为先锋行为,不仅年年月月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任务,而且还协助其他班组完成了生产任务,在公司和车间开展的劳动竞赛中,该班组因两个文明建设成绩突出,月月榜上有名,并在年底获得明星班组特等奖。

保持安全生产 单位和班组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始终坚持群监群防的原则,积极开展“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等安全生产活动,做到无人身伤亡和重大质量、设备事故。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积极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安全生产》手册,认真开展“反三违”、“安康杯”竞赛、“安全生产月”活动,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针对生产岗位设备的特点,积极和机电修班组相结合,定期检查设备和管路,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与此同时组织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每日进行基本的维护,坚决杜绝存在安全隐患的机器的使用。在部门领导的关怀下,在班长XXX的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下,全面提高了班组成员的安全意识,有效的防止和杜绝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打造和谐团队 班组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不断培育积极进取、奋勇争先、温馨和谐、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营造良好氛围,开展建设模范职工小家活动,人人争当增进团结、维护稳定、促进和谐、建功立业的模范。在制造部领导的指导下,班组结合自身特点,努力建立和谐班组,打造一流团队,取得了积极效果,通过组织文化体育、班组例会评说和送温暖等活动,加深了班组成员之间团结,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在工作中,大家齐心协力、刻苦攻关,每当遇到困难时,班组成员共同出谋划策,替同事分担任务,决不耽误生产计划。生活上,大家互相帮助、关系和睦,亲如姐妹。这个团结和谐的团队,连续三次被评为“明星班组”,五位同志被评为“明星员工”.通过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五车间甲班全员文化道德素质、技术技能水平明显提高,班组建设逐步达到管理科学化、特色化,班组正朝着学习型、技能型、创新型、和谐型方向发展,初步实现了个人与集体“双赢”.他们决心,加工出更多的高品质的产品回报公司、回报社会,报效祖国。

篇2:先锋号班组事迹材料

2012年度设备区钳工班组在公司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强化班组量化细化,积极开展班组员工技能培训等活动。通过全班员工的不懈努力,出色的完成了坑口下达各项任务,为公司的目标达成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班组基本情况介绍:

该班组现有员工总数为11人:班长:秦宝新,副班长:李金生,其中大专1人,中专2人,高中3人,初中及以下5人,党员3名。

二、主要工作

设备区钳工班组担负着我矿井下供风、供水、排水、防洪、固定与移动设备大修,以及公司安排的各种专项工程安装任务,是我矿井下生产作业中的后勤保障。班组工作的好坏 直接影响我矿采掘、运输等生产任务的完成。

三、取得的成绩

1、全员培训提高技能

由于班组人员调动频繁,好多新员工对自己维修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要领以及维修技术要求不了解,对供风供水管路不熟悉,对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为此班长秦宝新对全组人员进行了技术和理论基础培训,通过三个月的学习,大家明白了工作原理,掌握了维修技能,熟悉了管路走向,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维修时间,保障了所辖设备总在良好状态下运转。

2、保质保量完成移动设备大修以及固定设备的安装

2012年班组共大修了12台移动设备,其中电耙子7台,装岩机2台,电机车3台,桑家峪安装了2台螺杆式风冷压缩机。大修和安装过程中,班长秦宝新严把质量关,从设备解体鉴定,零部件组装,到安装调试,一直高标准严要求,大修的设备运行良好,无一返修,安装的空压机管路横平竖直,美观漂亮。

3、备战抗洪,全力检修防洪水泵

近年来我们这里雨水少,井下没受到过洪水实质性的威胁,防洪水泵也没怎么大修过。2012年年初,南方好多地区洪水泛滥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3月末区长徐建国就安排做防洪计划,4月底开始,班长秦宝新带领大家对井下防洪水泵中最重要的15台进行了大修,对4台进行了改造,增加了给6730大泵灌水的备用水泵和管路,更换了一台70KW潜水泵和若干排水阀门,逆止阀等。经过两个多月的加班加点抢修水泵,6月中旬通过验收。事实证明这次大规模的维修相当正确,在抗洪排水过程中每台水泵都全负荷的运转着,没有一台因为维修不到位而影响抗洪排水作业,受到了公司领导的好评。

4、抗洪抢险,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2012年7月底20来年不遇的大洪水使得我矿井下受灾被迫停产,全组员工不分白天黑夜的坚守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巡视水情、堵沙袋、看水泵、安潜水泵、接管路疏通水流,哪里需要哪里去。特别是在斜井排水的那段时间,水泵随着水面下降就得往下移动,800多斤的水泵加上叉车、管子就1000多斤,赶上掉道就得10几个人穿着雨裤子在水中抬着上道,每到这时班长秦宝新电话里找到谁没有不来的。抽到一中、二中就要砌沙袋做临时水坝还得安好潜水泵,接通管路来导水,一干就是一天一夜,从没人抱怨过,没有水泵工钳工就负责抽水,周末从没休息过,一直到恢复了3中卧泵。

5、专项工程高标准完成

我矿建在深部10中的避灾硐室从基建预埋风水管路,到安装防水门,供风供水还有通风设施,为了赶进度,好多员工放弃休息时间,不讲代价,不计报酬,一切都是为了工作,管路怎么走?自来水都通到哪里?通风孔放在哪个中段?哪里需要安闸门?没有图纸没有照片更找不到可借鉴的东西,区长徐建国班长秦宝新跑现场,爬竖井,自己出方案,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终于在规定时日内完成了任务,由于安装标准起步高,一次性通过了总公司安监部门的验收。

6、空压机冷却水管路及泵房改造效果好

坑口空压机房冷却水管路老化供水不足,每到夏季经常因为水温过高使得空压机停车,影响生产。2012年为了在夏季来临之前彻底解决这一问题,5月份更换了冷却水供水管路,三台水泵安装了负压吸水罐,对混乱的旧管路进行了清理和重新敷设,风包装上了释压阀,空压机回水管安上了断流保护,这个夏季空压机没有像往年那样经常因水温过高而停车,对井下凿岩作业起到了保障作用。

7、勇挑重担迎难而上

公司决定对桑家峪200井进行扩井,200井内有排水、供水、供风、通风等管路,要想扩井,里面的管路必须改接到180井内,而且时间有限,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设备区钳工组,这些工作都是在竖井中作业,难度很大,也很危险,班长秦宝新,副班长李金生经过深思熟虑,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了施工方案,并得到了坑口领导和区领导的大力支持,从人员配备到各种物资的运送,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他们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4小时不间断作业,用最短的时间接通了180井内的各220米的供风、供水和排水管路,为拆除200井内的管路及早扩井做好了准备。最艰苦的是在200井拆除管路和各中段井口平台作业,班长秦宝新身先士卒,在竖井中坐着吊罐切割管路一干就是13个小时,在他的带动下,大家轮流上阵,抛却竖井作业的恐惧,一心想的就是尽快完成公司下达的任务,最后拆除井架那天,大家连续奋战了27个小时,衣服湿了忍着、肚子饿了忍着、困了还是忍着,我们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出色的完成了任务。

四、发展方向

今后我班组将以这次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为契机,努力打造一支不怕苦、作风硬、敢打敢拼、能打胜仗的队伍。

中国黄金河北金厂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设备区钳工班

篇3:先锋号班组事迹材料

展望未来

面对业界一直疑惑的吉时利并入泰克后的发展方向等问题, 吉时利亚洲区商务市场经理党洪威先生以“6个不变4个变”进行了阐述。不变的是:公司继续以吉时利 (Keithley) 品牌运营的策略不变;关注的市场不变;应用领域不变;为客户提供创新性产品的服务承诺、未来产品的路线图不变;追求高技术的精神不变;对客户的一流热情服务不变。而对于公司出现的变化, 通过此次并购丰富了产品线, 拓宽了销售市场, 增强了销售渠道, 同时也增加了研发创新领域的投入和速度, 未来产品会集成吉时利和泰克的专利技术优势。

党洪威先生还指出, 被并购后的吉时利仍定位在高精度仪器和需要对电压、电阻、电流、电容和电荷进行精细测量的微弱信号测试, 为大规模生产和组装测试提供完整系统测试方案, 继续致力于研究、教育、半导体、精密电子、高能料效率器件领域市场以及参数测试、器件特性分析、台式测试等相关市场。

时隔两年的再度见面, 吉时利准备了隆重的厚礼——当天吉时利市场营销总监Mark A.Cejer先生发布业内动态范围最宽的2651A型大电流/大功率源表 (Source Meter) 。

2651A型大电流/大功率源表仪器

2651A是吉时利2600A系统源表系列的最新成员。它具有高灵活性、四象限电压和电流源/负载, 组合了精密电压和电流表。该源表在单个全尺寸机箱中组合了多种仪器的功能:半导体特性分析仪、精密电源、真电流源、数字多用表、任意波形发生器、电压或电流脉冲发生器、电子负载, 以及触发控制器。与竞争产品具备有限的功率、测量速度和或分辨率不同, 2651A型可源出或吸入高达2 000 W脉冲功率 (±40 V, ±50 A) 或200 W直流功率 (±10 V@±20 A、±20 V@±10 A、±40 V@±5 A) 。该数字源表还能够以高达1微秒每读数的速率精密测量低达1 p A和100μV的信号。

2651A型可选择数字化或积分测量模式, 用于对瞬态和稳态行为进行精密特性分析, 包括快速变化的热效应。两个独立的模/数 (A/D转换器定义每种模式——一个用于电流, 另一个用于电压, 可同时用于精密电源读回, 不会影响测试效率。

2651A型的这些功能提供了业内最宽的可用动态范围, 电流从1p A~50 A, 电压从1μV~40 V, 使其非常适合于各种大电流、大功率测试应用, 包括:功率半导体、HBLED和光器件特性分析和测试;Ga N、Si C及其他复合材料和器件的特性分析;半导体结温特性分析;可靠性试验;高速、高精度数字化;电迁移研究。

通过TSP-Link并联两个2651A单元, 可扩展为多通道严格同步系统, 系统的电流量程将从50 A提高至100 A。这比最接近的竞争方案高2.5倍~5倍。两个单元串联时, 电压量程可从40 V提高至80 V。

篇4:先锋号班组事迹材料

财务数据显示,东材科技2008至201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1亿、6.83亿和10.0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63亿、0.88亿、1.83亿,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5.70%、28.08%和42.96%,净利润增速远超收入。东材科技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将用于投资“15000吨特种聚酯薄膜技改项目”等项目。

成熟销售渠道保证客户群

东材科技经过多年的渠道建设,成熟的营销网络日臻完善。首先,公司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了销售服务网点,并以自有品牌冠名销售给终端客户。通过不断完善销售渠道和营销服务网络,贴近终端客户,及时掌握客户需求变化信息、增强市场开拓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其次,根据客户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潜力,并结合其对公司业绩的支撑能力和贡献,对客户进行分级管理。委派专人负责大客户的销售业务,资源配置给予倾斜,对大客户深耕细作。

再次,东材科技实施专业化主导下的区域化营销管理模式。根据本公司产品品种多、下游行业多、专业性强等特点,因此在区域化管理的基础上推行专业化销售:东材科技下游厂家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等总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目前的销售区域中,以长三角地区客户为主的东方片区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收入总额的31.35%,以珠三角地区客户为主的南方片区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收入总额的31.67%,上述两经济区域销售额占公司销售收入总额的63.02%。其它地区则主要以国家大型发电、输变电设备集团为主要客户,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其它经济区域发展也进入快车道。

基于以上东材科技致力于长远规划布局销售网络而形成的优势,保证了其主要产品一直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其中主要产品电工聚酯薄膜2010年销量占国内市场17.8%,行业排名第二;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2010年销量占国内市场9.95%,行业排名第三;薄膜复合绝缘材料2010年销量占国内市场的18.7%,行业排名第一;电工云母带2010年销量占国内市场6.8%,行业排名第四。根据绝缘材料行业的特性,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产品应用的安全性,一旦形成稳定的供货关系,下游行业客户一般不会轻易更换绝缘材料供应商,因此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无疑奠定了公司的先发优势。

技术创新优势明显

东材科技则非常注重技术创新,公司技术中心下属的技术开发部下设五个专业部,涉及薄膜材料、电机绝缘材料、复合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五大类材料的研发。技术开发和服务的队伍由博士、硕士领衔,公司获得的专利数量行业第一,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开发的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形成了强大的持续创新能力和产品开发能力,在绝缘材料行业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

募投项目扩大产能

篇5:车间班组工人先锋号要事迹

一、挑战世界一流工艺,不断适应马钢发展。近年来 , 参与多项国际一流工艺水平的轧制线安装任务。先后攻克了小 H 型钢、热轧 CSP、热轧 2250 等生产线电气安装中多项技术难关。承担的新区 2250 卷取区核心部位电气安装,马钢“粮仓”**矿业公司 41 号、44 号高压变电所改造电气安装,保证了工程按期调试。

二、始终坚持管理创新,人均创效领先同行。针对不同项目特点,分别采用班组自身创效、引入技术劳务工、实施项目管理等途径,发挥管理优势,施工产值利润不断攀升,2007 年产值突破 3500 万元,实现年利润 410 万元。在实行项目管理,仅小 H 型钢项目完成施工产值 1080 万元,实现利润 160 万元。在 2006 年 7 月至 2007 年 8 月一年多承担新区 2250 热轧卷取区、水处理区、横切区电气安装任务时间内,完成施工产值 6500 万元,实现利润 700 万元。开展“金点子”合理化建议活动,去年 45 项被采纳,节约施工成本近70 万元,其中“电缆敷设损耗控制法”等得到广泛应用。

篇6:先锋号班组事迹材料

--记湖南五凌工程有限公司凌津滩事业部机械分部

凌津滩事业部机械分部班组成员32名,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湖南五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检修队伍里面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肩负着凌津滩电厂和碗米破电厂12台机组及其它设备的日常检修、技改任务。

“让日本专家竖起大拇指”

五凌电力下属的凌津滩电厂共有9台发电机组,均由日本日立公司负责设计制造。1998年机组开始投运后,由于日方在发电机电磁设计上的重大缺陷,4台发电机组相继发生子磁极阻尼条断裂、烧毁问题,不得不停止运行。按责任分析,机组修理工作理应由日立公司派员完成,但这样做势必大大增加机组停运时间,既造成日方赔款额度的大幅增加,又会进一步加剧当时湖南电力本已紧张的用电状况,进而影响湖南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此时,各方不约而同的将眼光集聚到在现场担负机组日常检修工作的----湖南五凌电力工程公司凌津滩事业部这支年轻的检修队伍身上。

“人生能有几回搏?”,面对如此艰巨任务,凌津滩事业部机械分部的同志没有退缩,他们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检修工期,严格各项管理,满怀豪情地投入了工作。机组没有电气盘车装置,他们就用手拉葫芦的方式进行机械盘车,为了防止灰尘杂物掉入定子线棒间隙内,每一个通风孔都一一用胶布封好,76个磁极,每个磁极5个M48的固定螺栓,共计380个螺栓必须全用大锤个个打紧。机组里面狭小的工作环境,常给人一种有劲使不上的感觉,他们就设计了专用工具,一边工作,一边改进工艺,不断加快工作的进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在工期异常紧张的情况下,实行三班倒,创造了8小时更换14个磁极的速度,提前一个月完成了4台机组的永久性改造。他们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和敬业精神让日本来的专家惊叹不已,没想到中国人这么厉害,都纷纷竖起大拇指,连声佩服。

“中国也是一流的”

2002年7月,就在人们刚刚庆贺机组的磁极阻尼条断裂、烧毁问题得以解决之时,凌津滩的全部9台机组的发电机转子中心体出现裂纹,使本已多病的机组更是雪上加霜。此时,已近国庆、中秋来临之际,为迅速解决机组转子中心体及支臂裂纹的处理,绝大部分同志主动放弃休息时间、舍弃亲情,重新投入到转子中心体及支臂裂纹的处理工作当中。转子裂纹的处理比更换磁极的安全措施更加严格,在转子内需要打磨、焊接,任何金属粉末落入发电机定子内都将引起不可设想的后果,在工作过程中,员工们一丝不苟,不停的用吸尘器清理打磨下来的粉尘,电焊产生的焊渣,尽管风洞内环境恶劣,可谓“乌烟瘴气”,但他们毫不在意,烟尘刺激口、鼻、眼睛,实在受不了就出来透口气,大家轮换继续工作,为了赶时间、赶进度、保发电,大家表现出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开始日本专家不相信中方的焊接水平,专门从日本调焊工过来,后来我们的焊工陈俊华与杨林进行了焊接后,以出色的焊接水平赢得了日本焊接工艺师的信任和高度赞誉。在日本人面前,他俩很开心的说“中国也是一流的”。

“我们不输给任何人”

2008年2月凌津滩水电厂1#机组在水电大发的丰水季节即将到来之际出现桨叶铜套漏油,必须进行更换。接到检修任务后,他们立即真进行了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编写、优化和检修策划工作。检修前,事业部根据图纸制作好相应的专用工器具,确保检修中不因为工具的问题影响进度。在现场需要加工铜套骑缝螺钉孔,因为该孔一半在钢制材料上,一半在铜合金上,现场又没有钻床,只有磁座钻,加工时很难定位,加工的孔也容易向材质较软的铜套一边偏移,日本人在这个问题上,就花费了很多时间,效果还很不理想。结果我们的技术人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作了一套定位工具,不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大大的缩短了工期。大家会心的笑了,“我们的技术不输给任何人”。

“培训和学习,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凌津滩事业部机械分部一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提高,虽然工作很繁忙,但大家学习技能的热情很高,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08年在全公司举行的检修技能竞赛中,他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2007年在公司举行的单项技能比赛中分别取得电焊、钳工第一名,起重第二名,2006年凌津滩事业部派两名同志参加中央企业中电投公司举办的电焊比赛,获得水电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没有效益就是瞎忙,没有安全就是白忙” 在一次次的检修工作中,大家都深深体会到了没有效益的工作就是瞎忙,没有安全的保证就是白忙。通过电厂的点检、监理旁站式的检查、验收,层层把关,确保了检修的质量。凌津滩事业部设立了专职安全员,无论是大到大件吊装,还是细到螺栓安装,安全之弦时刻紧绷。即便工期再紧,安全上也一点不能马虎。在安全管理中,负责人做好班前安全讲话,评估安全系数,查出存在的安全隐患,让每个组员带着安全去上岗。每天工作后,让每个组员总结“我今天安全了吗”的安全小结,切实要把安全贯彻到每一个组员心中。在质量和材料管理上,让每一个组员有一种质量向零缺陷的追求,特别是在执行制度上,确保公平性,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破坏制度的不管是谁,视情节给予不同的处罚。有了严格地执行各项制度,才会有公平,有了公平,才会有团结,有了团结,才能齐心协力,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在这几年中完成如此艰巨繁重的生产任务。

篇7:工人先锋号事迹材料

一、基本情况

洛阳香江万基铝业公司溶出车间现有员工64人,58名男员工、6名女员工。党员1名,56名员工取得氧化铝制取证书,8名正在培训学习。车间分为6个班工人先锋号申报材料组,每个班组10人,车间负责4人。溶出车间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高温高压,使铝土矿浆和苛性碱反应生成铝酸钠溶液,从而提取氧化铝。溶出车间始终把团队建设作为凝聚车间的向心力,在工作中,注重员工间的协调配合,责任落实,充分发挥班组长和班组成员的工作能动性,提高了员工整合力和战斗力,针对溶出车间高温、高压、高碱浓度、结疤迅速、磨损严重的严酷生产环境,认真落实开源节流、内强实力、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及时为公司提供了合格的铝酸钠溶液。

二、开展工作主要事迹

(一)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全心服务,争创 “奉献型”先锋

香江万基溶出车间主任赵新涛,他为公司利益常年住厂,以厂为家。他始终把公司的利益放在首位,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各项工作,勇于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不及个人得失和回报,长期为企业默默奉献着。一直以来,赵新涛延续往年的过硬作风,积极工作,努力为香江万基的稳定发展而奋斗着。溶出车间是氧化铝生产核心环节,堪称氧化铝企业的心脏。其生产能力的高低,代表整个氧化铝企业的技术水平。产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溶出系统是否能够连续稳定运行。他深感自己身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明白要真正做到“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八个字可不容易。他以身作则,每天深入生产现场一线,哪里有问题就有他的身影出现;坚持对车间重要设备管道运行情况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说“我们不能等设备出现问题才着手解决,要把工作做到前头,工作重心前移,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变被动为主动”,他时刻用这句话来警示自己,也时时提醒自己的同事。有他起草制定了溶出车间设备维护和检修计划,是设备的故障率大大降低,同时严格要求各班组做好设备维护,并对巡检、点检情况进行监督,有力推动了车间对设备运行维护情况的主动掌控,组织召开每周、每月专题会,找出差距,进行总结,提出目标,督促完善。在他的带领下,20xx年机组运转率比年度计划提高了2.5%。担一肩重任,守一个大家。他深爱着这片充满“爱、诚、信”的大地,他深爱着氧化铝生产这个行业。身为香江大家庭的一员,用他那坚定执着的信念、用他那孜孜不倦的爱守着这个家。正是他那顽强拼搏的毅力和恪尽职守的作风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员工,大家团结一心、披肝沥胆,为朝气蓬勃的氧化铝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二)员工进行轮岗培训、技术比武,培养一岗多能员工

20xx年,溶出车间人员流动性较大,目前生产岗位一岗一人,为了保证生产稳定,车间安排轮岗培训,培养一岗多能的员工,经过几个月来的轮换调整,各岗位人员都能做到岗位随便调、工作亦如昔。全年共轮岗员工30人,基本达到了培训的目的。同时,要求各班组经常组织内部员工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和能力。在9月份的质量活动月,溶出车间组织了员工技术比武,通过料浆泵的切换、开关高压阀门、绘制流程图、天车操作技术等一系列的比武,使员工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素质,在日常工作中得到了肯定。

(三)技术改造,提高溶出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氧化铝工业生产已经进入残酷的竞争时代,谁的技术领先谁就能生存,车间为了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能耗,做了大量的技术改造工作。

1、探讨高压新蒸汽节能技术----从单套管夹套检查到压煮器定期隔离,严格检查压煮器管束清理;经过对疏水系统的调整,疏水阀的疏通及更换;新蒸汽冷凝水槽内部孔板尺寸的调整以及针型阀门的控制;使高压新蒸汽节能得到了阶段性的突破,每年节约高压新蒸汽12.8万吨,节省生产成本1400万元。

2、隔膜泵减速机冷却水流程技改----隔膜泵减速机冷却水一直使用综合循环水来进行冷却降温,几年来,由于综合循环水水质钙硬偏高,使隔膜泵减速机冷却管道经常性结疤堵塞,严重影响了隔膜泵减速机正常运行。8月份以来,通过对溶出污酸槽进行清理改造,使用蒸发软水来进行隔膜泵减速机降温冷却,隔膜泵减速机温度从86度降至66度,从根本上解决了隔膜泵减速机的冷却问题,延长了隔膜泵减速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降低了冷却系统的清理费用。

3、空压站稳定空压机加卸载改造技术----我们公司一直以来单台空压机提供仪表风、单台空压机提供动力风,仪表风每小时使用量在800m3左右,而动力风每小时使用量达到5000m3以上,每台空压机的流量为4400m3/h,由于用风量的不同造成了一台空压机频繁加载,另一台频繁卸载,频繁的加卸载使空压机运行不稳定,为了稳定空压机加卸载,溶出车间经过讨论、分析,在仪表风和动力风出口安装旁通自动控制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使空压机加卸载稳定,降低了大型设备的维修,减少了备品备件的更换。

(四)严抓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维护,确保溶出机组稳定运行

溶出机组的运转效率是氧化铝生产系统运转效率的标志,为了提高机组运转率,溶出车间和机动部联合进行攻关,不断的引入新材料、新技术,大副提高了机组的运转效率。

1、缩短检修时间----溶出机组检修影响机组运转率的一个主要因素。为了缩短检修时间,车间和机动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化作业规范,使检修过程进入可控制状态。检修计划的制定是能否顺利完成检修的关键,车间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对机组状态进行严密监控,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做到一个不漏,每一次的检修计划都要经过三次以上的修改,保证检修计划的完整性。对检修项目进行工时分配,严格控制影响检修进度的检修项目,现在溶出机组的停汽检修时间已基本控制在20个小时以内。另外由于监控和检修工作做的比较到位,溶出机组的运行周期已由年初制定的35天延到现在的50天,减少了检修的次数。

2、降低检修成本----溶出机组检修是备品备件消耗的一个主要方面,车间和机动部经过讨论和比较,引入了大量的新材料,从目前使用的情况来看大大的降低了检修成本。例如闪蒸过料管,以前使用16Mn的,最长的使用周期为6个月,现在改用双金属复合耐磨管,预计最短的使用周期可以达到18个月。仅此一项每年可以节约检修成本40万元。由于更换频率的大大下降,闪蒸检修已由从前的大量检修进入了例行检查,闪蒸检修时间已由14个小时缩短为9个小时。间接的节约了生产成本。为了降低成本,车间对一些进口备件进行国产化替代试验,虽然性能比进口差了一点,但是价格却是成倍的下降。对于性能下降的部分车间通过加强管理、加强巡检、加强操作来弥补。

3、检修标准化----检修是一个烦杂的过程,任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导致检修的失败。车间和机动部逐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检修操作体系。检修计划制定、备品备件准备、检修项目确认、检修人员准备、检修网络图编制、检修过程应急,所有的工作必须有人落实,有人负责。

(五)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年安全零事故

上一篇:五一劳动节搞笑短信问候语下一篇:再读狂人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