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酒酿飘香的日子散文

2024-04-28

童年酒酿飘香的日子散文(精选6篇)

篇1:童年酒酿飘香的日子散文

童年酒酿飘香的日子散文

童年的记忆有时就是这么奇特。若干年以后,在特殊的环境中,在特定的场景下、抑或是空气中弥漫的某种气味,都会勾起你无限的思绪。眼前会再现那些儿时的遥远时光,它们历历在目,一切触手可及,仿佛昨日重现。

酒酿是江南特别是上海人家喜好的一种甜点,小时候的记忆,永远和石库门缝里飘出的酒香味道联系在一起,那个味道来自于一种叫酒酿的东西。我的童年是在上海奶奶家度过的,所以对那里的习俗一点也不陌生。每到民俗节日大人们开始忙碌,小孩子则眼巴巴地期盼得到丰盛的美食和一些甜点,这时好多人家就要做酒酿了。制作酒酿时,奶奶会很虔诚地把手洗了又洗,她说不然做出来的酒酿会发酸的。她先是将糯米放到锅里蒸上大约半个小时,起锅凉透拌上酒曲压实,当中留下凹槽,然后进行密封发酵。这样大约经过一到两天你就会闻到浓郁的酒香味,说明酒酿已经成功了。一般家庭都是用带盖子的瓷钵来做的,发酵好了打开盖子就可以直接食用。原本蒸熟的糯米颗粒变得润滑剔透,舀一匙入口,糯糯的、酸甜中带有一股清新的酒香,让你口齿流津。当中的凹槽由于酒曲的化学作用,变成了一汪醇甜的`米酒,虽然没有考证过它的酒精度数,可也实实在在地体验了一回醉酒的滋味。

那年我六七岁的样子,刚刚做好的一瓷钵酒酿,就在我每次“再吃最后一口”的承诺下,一会儿见了底。结果是在酒精的作用下,我变成了异常兴奋的人来疯,最后一觉睡到傍晚。当大人叫我起来吃饭的时候,我竟然迷迷糊糊地嚷道:天没亮呢,为什么叫醒我?

酒酿除了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加水熬成羹,加入汤圆就是酒酿汤圆,加入熟糯米面搓成的小剂子就叫酒酿圆子,如果再点缀些桂花酱、玫瑰酱就更加美味了。

小时候,我曾经幻想将来长大以后,能够每天有一大瓷钵酒酿可以让自己享用,那是当时我的最大理想。

有时候,外面会有小贩的叫卖声,“甜----酒酿----要哇”,很好听的江南吴语。那小贩把“甜”字尾音拉得很长,象戏曲中的唱腔,很有韵味那种。就在前四个字还在空中一圈一圈地盘旋绕梁的时候,小贩却吐出最后两个字,“要哇”,那意思是“买吗?”。这两个字简短而有力,象凌空扯断的丝绸,在嘎然中结束。我曾试图用北方话来演绎这句叫卖声,结果却大相径庭,这也许就是南北语言的差异。

现在想吃酒酿再也不用自己费时费力去做了,超市里货柜上早已摆上了,那些放在玻璃罐头里的、放在塑料方便盒里的酒酿,却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时至今日我的梦中,依旧会响起卖酒酿小贩悠扬婉转的叫卖声,依旧怀念那些酒酿飘香的日子,因为那些日子有慈祥手巧的奶奶,有早已离我远去的童年。

篇2:童年酒酿飘香的日子散文

记忆中的五月槐香飘逸在整个小村的周围。每当走进小村的那条道路时,就会被道两边盛开的槐花的香气就紧紧包围着,深深吸一口气,花香就通过鼻孔、嘴巴、耳朵徐徐进入体内。

不知道从何时起,深深迷恋上了槐花。记得小时候,在槐花飘香的日子,大人们就忙着从树上摘下一串串槐花,把它洗净晾干就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美味可口的饭菜。年少的我们则把一串串的槐花拿在手里一边玩一边当美味的零食。槐花就如其他能吃的榆钱一样只是一种能用来吃的东西。

上高中后,由于离家远住在学校的我只能四周或两周的回家一次。像我这样超级想家的人基本上是两周回家一次。一次周日按照规定应该在校学习,上完上午的课程,想家心切的我与同桌借了她的自行车就风一样的向家里飘去。刚拐到通向村子的小道,迎面扑来了浓浓的槐花香气,啊,怎么这样香,自己怎么从来没有感觉到槐花是如此的香甜迷人啊!回到家,老妈惊喜的说孩子你怎么回家了。我一边说想你们了一边到屋里翻找好吃的,老爸一边吩咐老妈赶快做饭一边与三哥忙着在院子里拾掇东西。我则一边吃一边看他们忙和,那种其乐融融的情景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子里。

篇3:童年酒酿飘香的日子散文

关键词:季羡林,缺失性童年经验,孤愁

季羡林幼年被迫在封建父权传宗接代影响下的, 与自己的生身父母分离。在对作家创作有着制约关系的先在意向结构的构成中, 父母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 并不一定是作家的生身父母, 也可以是在实际情况中其他代替父母角色给予父母之爱的人。如果说, 在济南叔父家的生活经历, 给予他的除却物质丰盈之外精神上也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 那么济南的生活对于他而言便是丰富性童年经验, 但事实并非如此, 正如季承在《我和我的父亲》中说道:“生活改善了, 精神上的压抑却使他难以忍受。”这种缺失性童年经验是如何造成的呢?

一、季羡林缺失性童年经验的形成

1917 年, 作为季家唯一男嗣的季羡林被父亲送进了济南城叔父家, 开始漫长的十三年的寄居生活。“父亲满六岁的时候, 叔祖父和祖父商量, 把他从家乡接到济南为的是让季家的独苗男孩好好读书, 传承子嗣。”而这段生活经历, 给幼年的季羡林情感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影响了他的一生。

叔父, 季嗣诚。这个跟父亲一样在贫穷乡下长大, 迫不得已出外讨生活的叔父凭借自己的勤勉好学, 不但谋到济南河务局的职务, 也成了当时山东治黄四大名工程师之一。就像季羡林散文中回忆:“叔父是个非常有天才的人。他并没有受到过什么正规教育。在颠沛流离中, 完全靠自学, 获得了知识和本领。”[1]这个不甘人后的年轻人自从进了武备学堂, 就走上完全不同于哥哥乡间务农的命运道路, 也为以后季羡林人生的转折埋下的伏笔。他自恃清高带着些许才气带着意外中奖所得重新回到了济南, 又进了河务局, 并且娶了学堂教官的女儿为妻, 在济南安家置业, 站稳了脚跟。

在池塘里摸爬滚打的野小子带着对大城市的惊奇与远离母亲的恐惧走进叔父家。对于这个唯一的男孩的教育, 他是颇为上心的。刚到济南时, 便送进一家私塾, 大概不到一年的时间, 便转入了新式小学济南一师附小。这是一个在季羡林成长过程中充当实际父亲角色的人, 他的全力支持才使季羡林衣食无忧地完成了学业。正如季承所说:“叔祖父不是一个恶人, 但也无意另眼看待自己的亲侄儿。而且叔祖父天性使然, 为人极端严肃刻板, 平日总是板着脸, 很难看到笑容。”[2]因为不喜寓言, 武断专制给季羡林转了学。他自学勤勉, 通过自我的努力得生活境遇的改善, 这样的传统男性自然会在心理上十分强势, 以致他在家中有绝对的权威, 不容侵犯, 又加上“叔父脾气乖张”, 这对幼年的季羡林而言, 在这种强而有力的父权影响下养成了“不闯实、胆小怕事”的性格, 以致在十八岁娶妻的时候, 一方面是对叔父的感恩心理使他言听计从, 另一方面就他的性格与叔父对他的影响而言, 他也不敢对叔父的决议有任何的反抗, 顺从地娶了叔父同事家的彭家三姐开始造成了长达六十多年的无爱婚姻。

但在经过了远离母亲, 寄人篱下的生活之后, 季羡林犹如站在人生情感的荒漠之中找不到跟人生之“轴”。这种缺失性的童年经验相较于丰富性经验而言, 更容易因其心理上处于“感觉剥夺”的缺失的状态, 变得高度敏感, 对极微小的刺激也会作出强烈的反应, 并伴随着认知异常活跃, 从而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对季羡林而言, 这段寄人篱下的童年经验对他以后的人生孤独境界的认知体现的最为深刻。

二、缺失性童年经验对季羡林对其散文创作的影响

综合他者记述与季羡林自述, 我们看到的一个寄人篱下的孤独儿童形象。在叔父家的生活遭遇使这个野性小子渐渐收敛起自己的儿童的天性, 在远离母亲, 远离家乡的心理缺失中, 变得敏感孤独, 作为童年的缺失性孤独体验因其寓含了更丰富更深刻的人生况味, 缺失、不幸、苦难则使人长久地沉思, 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表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意味, 可以清晰看见孤独意识作为贯穿他一生的思想潜流在散文中的表现:人物世界的孤愁与家庭情结的疏离, 可以看出在幼年的这种缺失性童年经验影响下, 作为作家的季羡林而言, 在寻求生命的意义是, 转向了孤独。

安东尼斯托尔认为,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在的想象世界, 并且带有想象成分的兴趣对许多人来说, 与人际关系同样重要, 同样赋予了人生意义, 而且“那些具有天赋, 并曾因某种原而度过极孤独的童年的人, 想象能力常常特别发达。”[3]童年经验中的缺失、不幸、苦难经验对人们本身具有一种吸引力, 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表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的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意味。

这在他早期的散文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他的早期散文作品从整体上看, 充满了感情上的空虚感, 表现出强烈的孤独意识, 虽洞察并不深刻, 但孤独之中带有忧郁, 寂寞, 无助的苦痛, 多表现多描写社会上孤单的人群, 表现为外部环境的勾勒、孤独意象的表达、人物命运的悲凉结局。散文创作的基调是孤苦、压抑的。

一棵“苍老的枸杞”, 是“我”初到北平时的见证者, “这古老都市的影子, 便像一个秤锤, 沉重地压在我的心中”, 在这条刚刚开始的人生找寻路上, 面对新鲜事物踟蹰不前, 不知如何应对, “仍然非常迷惘而有点近于慌张, 眼前的一切都仿佛给一层轻烟笼罩起来似的”[4]看不清方向。 (《枸杞树》)

一位孤独的老人, 是“我”初到济南时的恐惧来源。但是熟悉之后, 这位最后孤老的人让我看到的却是, 生的悲凉:“从人生的路上跋涉着走到现在, 过去式辛酸的, 回望只见到灰白的一线微痕;”到了老年之后:“将来呢?只要一看到自己拖了孤零的背影蹒跚地向前走着的时候, 走向将来, 不正是这样一个情景么?在将来能有什么呢?没有希望, 没有花。”[5] (《老人》, 1935 年)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中的王妈, 一个丈夫早逝, 受妯娌排挤, 到大城市里帮佣的老妇人。她年轻时的刚强、能干和诸多的美德都抵不过现实, 在垂老的暮年仍需要出来谋生, 有一个儿子在关外谋生, 却是个只知道要钱不管母亲疾苦的不孝子。从小觉得孤独寂寞的“我”在黑夜之中听见她低咽的叹息, 仿佛得到了被解脱的痛快。这种孤独的共鸣之中, “我”逐渐看透了:“我知道在每个人嘴角常挂着的微笑后面有着怎样地冷酷, 我看出了大部分的人们都给同样黑暗的命运支配着。”[6]

因此对先生散文阅读中, 总在某个不经意间体会到他作为智者在人生体验中的一丝孤独的苦涩。

注释

1[1]季羡林,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季羡林散文全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第2页.

2[2]季羡林,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季羡林散文全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第4页.

3[3][英]安东尼著, 张嘤嘤译, 《孤独——回归自我》,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4[4]季羡林, 《枸杞树》, 《季羡林散文全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2月版.

5[5]季羡林, 《老人》, 《季羡林散文全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年2月版.

篇4:在丹桂飘香的日子里

丹桂飘香的日子,是收获的季节。在这片热土上,随着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的迅猛发展,父亲母亲在他们的人生之路上留下了一个个坚定而清晰的足迹;在这片热土上,父亲母亲与他们的战友们,经过艰难奋战,收获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硕果,迎来了新中国诞生和民族振兴;在这片热土上,父亲母亲收获了属于他们的爱情,构建了我们温馨的革命家庭。

苏北,盐城—停翅港—千棵柳—黄花塘—徐州,多么值得深刻记忆的地方啊!

盐城,父亲母亲相逢的地方

盐城,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东晋安帝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盐城,真正青史留名、广为人知,还因为它是新四军军部重建时的驻地。

1940年12月在盐城,伟大的抗日战争似一条红线,把我的父亲母亲连在了一起。

我的父亲刘毓标是江西横峰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转入共产党,曾经担任皖南特委委员,歙县县委书记,太平中心县委书记,红军独立团政委,皖浙赣省委委员、组织部长,1939年6月,离开战斗了12年的皖浙赣边区,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教导大队、江北军政干部学校工作。1940年9月,学校的两个大队由教育长谢祥军叔叔和父亲率领,随同刘少奇同志北上到达盐城,与苏北抗日军政学校合编为11月正式成立的抗日军政大学第五分校(即新四军抗大总校),父亲任政治部副主任。

我的母亲出身于上海一个贫民家庭,13岁就到织布厂当童工。1937年淞沪抗战时,她的家乡宝山县刘行镇正是日军一个主要登陆点,她的外祖父母和舅舅被日本侵略军残杀。国恨家仇,使她积极参加抗日活动,成为工人运动的积极分子。1938年,她在美商“海宁洋行”参加由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工人救亡协会,并为负责人之一,组织罢工,宣传抗日,与资本家作斗争。1940年12月,经地下党安排,她和吴秀丽、汤翠弟、吴映、王珏、钱玲弟、顾梅芳等7位工友小姐妹,毅然离开繁华的大上海,到盐城参加了新四军,成为抗大五分校女生队的第一期学员。

就这样,一个江西农民出身的老红军和一个上海工人出身的新战士,在抗大五分校这座革命熔炉中相逢了。

进入抗大后,母亲开始了紧张的学习生活。学习内容有马列主义基础知识、时事政策、民运工作。军事方面除讲授各种军事知识外,还学习毛泽东的军事著作等。陈毅、刘少奇同志经常为学员们作形势报告和关于党的建设的报告。教员冯定、薛暮桥、江岚、吴蔷(吴强)、朱讯、姚耐、陶白等,对马列主义理论都有一定的造诣。在这样好的教学条件下,母亲的思想理论水平提高很快。毕业时,被评为学习模范,由陈毅校长亲自颁奖,留校担任了第二期女生队排长。其间,父亲给予母亲很多的关心帮助。

1941年6月11日,父亲调新四军后方政治部工作。这是他们相识后第一次离别。父亲向母亲赠送了一份爱情的“信物”—日记簿,并在扉页上题写道:

倩:

共产主义者必须以马列主义的理论来确定与坚强自己为人类解放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同时要在不断的革命斗争中锻炼自己。

为此,必须从理论上去努力学习,从工作中去追求经验,从思想上去检讨自己。

再会吧!!!

毓标

1941.6.11

于盐城抗大离别赠

这次苏北寻访,我和恽晓虎(他岳母张西雷阿姨是母亲在女生队时的指导员)来到了位于盐城中学校园内的抗大五分校校部旧址正北楼。这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如今已成为抗大五分校校史陈列室。薛暮桥为陈列室题名。陈列室共分三个展厅:序厅内为陈毅半身塑像,两侧是刘少奇、陈毅、黄克诚、张爱萍的题词;第二展廳,介绍了抗大五分校的历史;第三展厅,介绍了华中抗大总分校及下属四、五、八、九、十分校的历史。抗大五分校在作为新四军抗大总校期间,培养输送了3004名军政干部。这些干部,为革命战争的胜利,为共和国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正北楼楼前的草坪上,是刘少奇的半身塑像,底座上镌刻着刘少奇为抗大五分校的题词:为正义,为自由,为民族的与社会的解放而战斗到底!

此时此地,我的耳畔仿佛激荡着那昂扬而充满青春朝气的歌声:“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

停翅港,父亲母亲结合的地方

停翅港,位于苏北阜宁县城西南约18公里的一个小村庄。村中有一个方圆120多亩的大水塘,水塘西北侧是长满青草、垂柳和芦苇的小岛,相传凤凰在这个岛上歇过脚,因而这岛子被称为凤凰墩,村名也便成了停翅港。这里地形复杂,周围皆芦荡,便于隐蔽;地势虽然偏僻,然而倚阜淮公路,交通还算便捷,是个能攻能守的好地方。

1941年7月,日寇对盐阜抗日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扫荡”。20日,日伪军17000余人兵分7路合击盐城,企图一举摧毁新四军军部。为避敌锋芒、粉碎日寇大“扫荡”,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主动撤离盐城,转移至阜宁境内,8月初迁驻陈集镇停翅港村,直至1942年12月25日迁往黄花塘。

2010年,投资2000多万元、占地8300多平方米的停翅港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纪念馆核心部分为四合院,主要由16间图文展览室和炮楼等构成。在纪念馆里,一件件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和史料,展示了在1年零4个月中,停翅港成为华中大战略区政治领导中心和军事指挥中心,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领导华中地区江苏、安徽、河南、江西、浙江、上海等地亿万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斗争。他们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加强武装力量建设,领导军民反“扫荡”、歼日寇、反摩擦,巩固和发展了新生的抗日民主政权;他们创造性地贯彻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团结爱国民主士绅、文化知识分子、国际友人,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抗日队伍;他们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动员和组织民众开展减租减息,发展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他们大力开展文化艺术活动,创办了阜宁县卖饭曹的“文化村”,组建了“湖海艺文社”,谱写了抗战文化史上辉耀绚丽的篇章;他们率先垂范,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建立了鱼水相依的深厚情谊。

从盐城到停翅港,刚刚离开抗大的母亲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她在日记中写道:

7月21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情况很不好,所以我们队伍整个离开盐城。早上二时便动身了,在静静的操场上,黑黢黢的坐着一堆的人,都是我们抗大的同学。抗大你给了伟大的教育,今天我要离开你了,不知何时再到母校!到六时半,我带了介绍信与两个同学,因她们有事,所以也到军部,由我负责。她们因为怀孕,路又不能走,东西又是那么多,只好叫了一个老百姓挑了行李送到西门外再说。但到了西门也不知怎样走法能到军部,只好准备一路走一路问。结果总算还好,出西门不多远,终于看见了几只我们队伍的船,我们就拼命叫他们停下来,后来他们停下来了,原来是联抗的队伍。我们乘着这船走了。

后来得知,母亲她们乘坐的船刚离开,日本鬼子的汽艇就进了盐城。脱险后,母亲随三师二十团的部队行动了一个多月。当时,父亲从传闻中听说母亲在反“扫荡”中牺牲,非常痛苦,到处打听母亲的消息。直到9月份,母亲才辗转到达驻在停翅港的军部,见到了父亲。生死重逢,真是悲喜交集。

不久,经组织批准,父亲母亲在停翅港幸福地结合了。

结婚后,父亲任新四军直属政治处主任,母亲在军部三科协理处当政治干事,每星期见面一次。他们在停翅港军部工作了一年多时间,共同度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经历了伟大的整风运动,环境相对稳定,感情逐渐加深,生活虽苦,但觉得很幸福。

1942年12月,日伪军对盐阜区发动第二次大“扫荡”,形势日趋紧张。为了应对更加残酷的斗争,向淮南地区实施战略转移,军部机关实行精兵简政,充实作战部队。父亲调任十八旅五十二团政委。当时,母亲已怀有6个月的身孕,根据组织决定,通过地方组织护送回上海“打埋伏”。

在去上海的途中,母亲遇到了又一次险情。当时,她和同行的3个女同志分乘两只小木船溯河南下。在经过一个日伪据点时,前面船上的两个女同志被汉奸识破而被捕。护送母亲的地下交通十分机警,母亲也很沉着冷静,巧为周旋,从容应对,方才脱离虎口。

2004年4月,母亲在二哥华明、二嫂明生和四弟华建的陪同下,时隔62年重返停翅港,探望乡亲,找到了她和父亲结婚时的老房东—已98岁高龄的朱志高老人。

千棵柳、黄花塘,父亲母亲住过的地方

千棵柳村,位于江苏省盱眙县东南约50公里处,是由卢家圩和吕家圩两个小村子组成的(今名长江村),曾属安徽省天长县汊涧镇,今属盱眙县旧辅镇。新四军军部在这里约7个月,指挥新四军顺利进行了战略反攻以及夺取抗战最后胜利。

1943年4月,父亲调任抗大八分校政委。该校由留在汊涧的原江北军政干部学校一个大队和部分机关人员扩编而成。

其间,母亲生下了我的大哥,取名“华申”(上海也称为申城)。夏季的一天,一位女同志突然来到母亲住处,说她已被捕一月余,由家里保释放出,她在敌人处看到有母亲的名字,因敌人不知地址而没有抓到,要母亲立刻离开上海。母亲当即转移,数天后,在舅舅赵帛(地下党员)的帮助下离开上海。

母亲独自抱着华申大哥,历经千难万险,回到根据地,到达千棵柳,与父亲会合。团聚后,父亲母亲同在抗大八分校(后改为二师教导团)工作,直到1945年。

今日千棵柳,已与附近村庄并无二致。据当地老乡介绍,新四军军部1945年10月北迁后,旧址即被丧心病狂的敌人烧毁,连柳树也未能幸免,“千棵柳”已无柳。在村旁的稻田边,我拍了一张千棵柳的远景,待回去给曾在这里生活的华申大哥,不知能否唤起他童年的记忆。

从千棵柳向北约20公里,即是黄花塘。黄花塘,原名黄昏塘。清乾隆年间,凤阳有个姓孙的人,拖家带眷来到这里,开荒种地,植树安家,才有了人气。过了些年,山东来了一批逃荒的,孙家开仓放粮,使难民得以糊口。为了感谢孙家救命之恩,难民挖了一口水塘,挖到第三天傍黑才完工,故称黄昏塘。新四军来后,当地军民在开展大生产运动中,将水塘深挖,增加蓄水量,方便了生产生活。张云逸副军长笑道:“这里是个好地方,春天油菜飘香,秋来稻谷金黄,毛主席还说‘战地黄花分外香’哩。我看,就把黄昏塘改成黄花塘吧!”羅炳辉师长也说:“叫黄花塘好!新四军就要给老百姓带来光明,让黄昏过去,迎来胜利的曙光!”

1943年1月10日,新四军军部抵达黄花塘(华中局同时迁此),代号为“黄河大队”,在这里约2年零2个月。在此期间,军部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指挥全军粉碎了日伪军的“扫荡”、“清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摩擦;领导全军开展了三大运动—整风、大生产、军政整训,为华中军民坚持斗争与争取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新四军文化艺术馆,是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的一大特色、一大亮点,它系统展示、再现了新四军在文化艺术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在新四军文化艺术馆里,我们看到:华中抗日根据地文化规模之大、成果之丰、影响之广,是仅次于延安而居于其他根据地之首的。

在新四军文化艺术馆里,我们看到:“盛名儒将”陈毅同志气势磅礴的诗词,“火中凤凰”叶挺将军的摄影作品,还有叶挺将军先于《囚歌》而写的《囚语》手迹。

在新四军文化艺术馆里,我们看到:在那样的年代,新四军指挥员的婚恋史依然是浪漫而感人的,它折射出革命者丰富的感情世界,可谓“烽火情缘”。

1945年4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之际,在黄花塘军部医院,母亲生下了她和父亲的第二个儿子,取名“华明”,迎接中华民族光明的未来!

徐州,父亲母亲生养培育我的地方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悍然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苏中、苏北解放区即成为敌人重点进攻的地区。苏中七战七捷后,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和主力北移山东前,留下了以管文蔚伯伯为司令员的七纵(后改编为华东野战军十一纵),孤悬敌后,坚持斗争。

1946年9月23日,以3个地方团组成的七纵三十一旅在苏中东台县成立,父亲由二师六旅副政委调任三十一旅政委。该旅一成立,一系列的大仗、恶仗接踵而至。首先,就是在敌众我寡、装备落后情况下进行的通榆线阻击战。粟裕同志对管文蔚伯伯交待:“你们一定要在东线把敌人牵制住,不让敌人从东侧向两淮进犯。”邓子恢同志也一再叮咛:“陈军长等已决定在北边打一两个大仗;你们一定不能让东面那路敌人过来,千万千万。”根据华野指示和纵队命令,父亲和旅长段焕竞叔叔率部在海安以北、盐城以南公路段,阻击进犯之敌。经节节抗击、反复拼杀,三十一旅超额完成了作战任务,有力地策应了华中野战军主力在宿北、涟水地区的作战行动。

1947年5月15日,十一纵三十二旅在苏中台北县(今大丰市)洋岸灶成立,父亲调任该旅政委。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父亲和旅长吴咏湘叔叔率部坚持苏中,积极打击敌人,先后向海安、李堡、栟茶、丰利等地国民党军队和土顽据点发起进攻,攻克据点20余处,歼敌3000余人,粉碎了敌军的“扫荡”、“清剿”,改变了苏中对敌斗争的形势,打开了南线敌后斗争新局面,配合了山东战场和中原战场的作战,迎接了大决战的到来!

1948年初冬,父亲率部抵达徐州。

徐州,古称彭城,历史文化名城,汉文化和中国佛教的发源地,汉高祖刘邦的故里,中国第一位养生学家彭祖的故国,西楚霸王项羽的故都,享有“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和“一代帝王乡、千古龙飞地”的盛誉;徐州,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徐州,我们刘家的血脉之源,在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刘氏宗祠的家谱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大字—“彭城刘氏”!

淮海战役中,彭城刘氏的后裔在故乡参加了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生死决战。当黄伯韬兵团被我四纵、六纵、八纵、九纵合围于碾庄圩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从徐州方向出动,星夜沿陇海路两侧向东驰援。十一纵奉命离开东路战场,急赴徐州以东地区,阻击东援之敌。三十二旅赶到黑山一带,赶筑防御工事,担任阻击任务。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为了靠前指挥,旅指挥所就设在战壕后边,借破烂的小草房作指挥所。黑山阻击战的激烈程度和困难的环境,是三十二旅参加淮海战役中最艰难、最激烈、伤亡最大的阶段。战斗在荒野中,冰天雪地,非常艰苦。经过10天浴血拼杀,十一纵和兄弟纵队一起,终于把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东援部队阻击在离包围中的黄伯韬兵团30华里以外,保证了顺利歼灭黄伯韬兵团,宣告我军在淮海战场上首战告捷。

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十一纵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九军,父亲任军政治部主任。这支苏中子弟兵,跨长江、战上海、克厦门,一直打到祖国的东南边陲。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根据形势变化和组建海军、空军及特种兵的需要,于1950年10月决定撤销二十九军军部,各师改建其他军兵种。时任军政委的父亲,于当年12月调任华东军区摩托装甲兵(后改称华东军区装甲兵)副政委(1952年9月任政委),折返北上,又回到了徐州。

建国之初,为适应国防现代化的要求,华东军区的坦克部队有了飞跃的发展。父亲到任后,克服文化水平低、缺乏技术知识的困难,和首任司令员兼政委何克希伯伯、继任司令员刘涌叔叔一起,为建设华东军区装甲兵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1953年7月,父亲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他作为新技术兵种的组建者和领导者,为装甲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52年10月,父亲在徐州迎来了毛泽东主席视察华东军区装甲兵。35年后,他在《难忘的会见》一文中,回忆了当年的情景:

10月27日下午,向明、刘涌、华诚一、张光忠和我,一起到徐州北站叉道迎接主席。我们刚到不久,主席的专列徐徐驶进车站。车停稳后,主席满面笑容地走下火车,公安部长罗瑞卿、铁道部长滕代远随后下了车。向明向主席介绍道:“这是华东装甲兵司令刘涌,这是政委刘毓标。他们都当过红军。”主席一边和我们亲切握手,一边笑着说:“好,好。”向明又说:“请主席到装甲兵司令部去休息,那里安全也有暖气,都准备好了。”主席笑着对我们说:“我看就莫去了,去了会给你们添麻烦,搞得鸡犬不宁。就住在火车上好!今天没有什么安排,你们回去工作吧。明天去看你们。”

第二天8时,主席一行准时来到华东装甲兵外宾招待所(当时用于接待苏军顾问)。主席就座后,点燃了一支烟,问道:“你们都是哪里人,哪年参加革命的啊?”刘涌说:“我是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主席说:“兴国我很熟,在长冈乡我还作过调查哟。”我答道:“我是江西横峰人,赣东北苏区的。1927年参加方志敏同志领导的弋(阳)横(峰)农民暴动,先做地方工作,当过区委书记、县委书记。1934年转入红军工作。”主席沉吟了一会说:“方志敏是个很好的同志,可惜牺牲得太早了。”主席把吸了一半的烟掐灭后又问:“你们现在装备的坦克都是哪国造啊?”刘涌汇报道:“杂得很,有缴获的美式、日式坦克,也有前年苏联老大哥援助的一个师的T-34坦克。”接着简要汇报了华东装甲兵的主要编制装备和训练情况。

乘着刘涌汇报的功夫,我仔细打量了主席。只见主席穿着一身黄色的中山装,领口和袖口已经起毛,一双黄皮鞋有好几处磨得发白,右脚的一只袜子上打着补丁。

当刘涌汇报到苏军的一个坦克师连人带装备来交接时,主席问道:“你们和苏联同志相处还好吧。”我们说还好。听完刘涌的汇报,主席说:“看来你们的家当还不少哟。你们都当过红军,那时候是小米加步枪。现在不同了,有了坦克还有飞机、大炮,这些东西技术性很强。你们都还年轻,要好好学习文化、学习技术,把坦克兵搞好。”

主席点燃了不久前掐灭的那半截香烟,又问华诚一:“徐州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典故不少,你们有没有地方志啊?”华诚一立即把准备好的一套徐州地方志搬到主席面前。主席信手翻了翻说:“你的这一套不全哎,还少了一本哩!”我们听了,都为主席对历史知识博学而惊叹不已。又谈了一会,我们陪主席去云龙山看了看,尔后去九里山。

出徐州北郊不久,一条新开的沟阻断了道路,我们都下了车。主席遥望着九里山,诙谐地说:“九里山近在咫尺,可是一沟横断马路,看样子是不让我过去了,我们只好打道回府啦!”这时天已近午,我和刘涌走到主席身边,请主席到装司用餐。主席说:“不用麻烦了,今天我请客,你们都到火车上去吃饭。”

随主席回到专列不久就开饭了。因为餐桌小,我们分开就坐。主席单独用一张小桌,我和罗瑞卿、刘涌同桌,其他人另用一桌。主席吃的饭菜和我们一样都很简单。主食有米饭、馒头,副食是四菜(红烧鱼、炒野鸡片、炒辣椒和另外一个素菜)一汤,每桌有一瓶通化葡萄酒。开饭后我悄悄问罗部长:“我和刘司令给主席敬杯酒,好吧?”他摆摆手说:“不要去,主席不喜欢。”我们听了也就作罢了。那次是我第一次喝到通化葡萄酒,觉得特别的香醇可口,从此养成了爱喝这酒的嗜好。主席吃饭很快,吃完后起身走到我们身边说:“我去休息了,你们慢慢吃。晚上我们就走了,你们都不要来送行。好好把部隊带好。”说完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

35年过去了,我已是80老翁,许多事情淡忘了。然而和毛主席共同度过的一天中的许多细节,主席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里。

在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初期,母亲以战士、贤妻、慈母的三重身份,与父亲牵手走过。在难忘的岁月中,有两地相隔的挂念、有胜利重逢的喜悦、有儿女降生的幸福,更有并肩战斗、相互支撑的坚强。

父亲多次对我们说:“你们的母亲,把你们兄弟姐妹抚育成人,是她对这个家、对革命的重要贡献。”是啊,做母亲不易,做战火中的母亲更不易,做战火中军队的母亲太不易!经历了战争环境的华申大哥深情地回忆道:“战火中的母爱,却更加弥足珍贵。我记得,在一次渡河时,国民党的飞机上下俯冲、投弹扫射,机头涂着红色的飞机尖利地呼啸着,母亲把我俩紧紧地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我们。还有一次,我们住在苏中一个临河的小镇上,国民党的飞机经常来轰炸,為了保护我们,母亲把几床被褥压在八仙桌上,敌人飞机一来,就让我们钻到桌子下面。她就是这样,千方百计,尽一切所能地护卫着我们!”

1951年年初,母亲手牵着年幼的两个儿子、怀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东东姐姐),离开了南国厦门,一路北上,到了徐州,与父亲会合。在华东军区装甲兵,母亲担任了司令部副政治协理员,组织机关人员开展政治思想教育,进行整风、镇压反革命、“三反”运动。

1954年,随着父亲进入文化速成中学学习,我们一家到了南京。一年后,妹妹晓宁诞生。

在离开徐州18年后,1972年年底,父亲母亲把两个生于徐州的儿子华苏、华建又送回了徐州,到坦克二师入伍。此后,依靠父亲母亲给予的思想品德基础和身体素质,在党组织的培养和同志们的帮助下,我和华建在徐州这片沃土上顺利发展,直至相继走上军职领导岗位。

历史有着惊人的巧合。我们父子三人被授予共和国少将军衔时,工作单位都在徐州!

在徐州当兵、工作期间,我多次来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悼念在那场血战中牺牲的31006位英烈,他们是父亲母亲的战友、我们的前辈。

2011年11月5日,在濛濛秋雨中,我又一次来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寻访团的兄弟姐妹一起凭吊先烈、缅怀前辈。

今天,淮海大地、中华神州已经旧貌换新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依然充满曲折和艰险。我们凭吊先烈、缅怀前辈,就是要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传承他们的未竟事业,为了祖国富强,为了人民幸福,终生不渝地努力奋斗!

篇5:槐米飘香的童年散文

打我记事儿起,老家院子里就有五棵粗壮的国槐树。春天,槐树枝上发出了嫩嫩的绿芽,一场春雨过后,在甜甜的雨水滋润下,在阵阵清风的抚摸下,绿芽渐渐长大了……到了夏天,大槐树一片葱葱茏茏, 高大的树冠形成了一张墨绿色的大伞,为我们遮住热辣辣的阳光。

这几棵大槐树给儿时的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老家的院子很大,西侧栽了两棵,东侧三棵,我和二哥最喜欢西屋门口的这一棵, 树干不高,但非常粗壮,树冠之大几乎覆盖了半个院子,我们的童年没有玩具,这几棵大树却被我们玩儿出了花样儿!我和二哥用稻草搓了很多根儿结实的绳子,在大树的枝枝杈杈上来回缠绕,编得密密实实,编出了一张张天然的“吊床”。我和二哥悠然地躺在自己设计的“吊床”上,又把平时搜罗的小空瓶儿、花花绿绿的糖纸儿、碎花布头等我们认为好玩儿的东西全都绑在大槐树的枝枝丫丫上,微风一吹,小瓶儿们互相碰撞,发出悦耳的叮咚声,糖纸儿花布上下翻飞,似一只只彩蝶翩翩起舞! 树下是一块宽大的石板,每天放学后,我和二哥就在树下的石板上写作业, 作业写完了,就把鞋子一拖,脚踩石板,双手抓住树杈,一个翻身,人就到了树上!躺在“吊床”上,俩人说着话儿,二哥说:“要是把煎饼盆(我们那时的零食兼主食就是娘用地瓜磨成糊烙的煎饼)搬上来,我就不下去了,住在树上”!“嗯,我也不下去了,躺在树上真舒服。”“再过几天就该采槐米了,又可以卖钱喽”。“嗯,等卖了钱我要买一只带橡皮的铅笔,还要买一个硬皮儿的本子”。 “噢,那你得多帮娘采些槐米才行 ,还要用这些钱交书本费呢”。“嗯,我爬到树梢, 把娘够不到的槐米都采下来”。“好了,快下去吧,该帮娘喂猪了”。

堂屋门口的大槐树,树干高大,枝杈不多 ,只在主干处分出两个很粗的杈,却像被谁特意掰地一样,直直地向东西两侧延伸着。我经常一个人爬到树上,站在最高的树杈上,朝城里的方向张望,东边,波光粼粼、一眼望不到边的是大海啊,近一些是几座高楼,听进过城的邻居说起过,那是百货大楼和人民商场,啥时候也能进城看一看呢?三四十里的路程,对于小小的我而言,好长好长……大树的西侧是我们家的磨盘,在那个没有机械的年代,这磨盘,可帮了我们家大忙,要做豆腐了,用它磨豆子 ,想吃饺子啦、面条啦,用它磨面粉,在那个粗粮多细粮少的年代,磨得最多的还是玉米和地瓜干。每天放学后,我和二哥都要帮着娘推磨,我们那时的个子还不足以像娘那样把磨棍放在腰间推着往前走,只能用两只胳膊抱住磨棍往前推,转上几圈儿就累了,我和二哥就靠在大槐树上歇一歇,微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就像给我和二哥鼓劲儿!

暑假里,娘上地干活,就让我在家照看刚六七个月的弟弟,我拿个板凳,坐在树下的阴凉儿里边照看弟弟边学习, 我先是把弟弟放在一张用玉米叶子编的大蒲团上哄着他玩儿, 弟弟在蒲团上玩够了,非让我抱,不一会儿我就胳膊发麻,抱不动了,刚放下他就哭,这可咋办!我四处寻找,在锅门口找到了平时搂草用的大提篮子,想了想,又把我们家提水的井绳也找出来,我爬到树上,把井绳顺着东侧粗壮的树杈搭下来,把提篮子拴在井绳上,使劲拽了几下:嗯 ,很结实!再把提篮用稻草铺了,上面垫上毯子,我把弟弟放在篮子里,又在他后背塞了个小枕头,轻轻晃了几下,弟弟不哭了,很高兴的样子,我也高兴啊,加大力度,一推!提篮子载着弟弟飞了起来,荡秋千喽!弟弟那欢快的、银铃般的笑声传出好远……

院子东侧的三棵大槐树并排栽着,这三棵粗壮的大槐树足有六七米高,枝叶繁茂的树冠密密实实地覆盖在我们家猪栏和羊栏上方,炎热的夏季,给猪们、羊儿们提供了阴凉地儿,猪们都惬意地躺在栏里,闭了眼睛,享受着难得的清凉;小羊们也静静地趴着,嘴里不停地反复咀嚼着……只有我们这些孩子闲不住,天太热,大人不让出去跑,我们就在大槐树下玩儿,南墙根有一大堆新鲜的土,是叔从地里推回来准备垫猪圈用的,我们每人拿把铲子,把手放在下面,陆续往上堆土,堆一层,用铲子拍几下,嘴里唱着…“拍燕子窝,拍燕子窝,来了恁大哥 ”……其他几个孩子就和着:“来了恁大哥”…咯咯咯……笑成一团!等土彻底拍结实了,把放在土里的手抽出来,一个“燕子窝”就拍好了,比比看,谁的“燕子窝”撑得时间长!有时也会捣乱,把对方辛苦半天拍好的“燕子窝”一脚踩碎 !就会遭到对方往头上扬土的惩罚,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孩子们纷纷起身,各自占据一棵大树,看谁爬得最高!当然是我喽,那是我们家的树啊,我熟悉他的每一个枝杈,我知道多粗的树杈能承受我的重量,邻居家孩子不敢上的树杈,我都会爬上去,给她们演示一遍;看我,看我,都看我 !得意时我还会双手抓住两根平行的.树杈,在高高的树上翻跟头,我的这一绝技,所有的孩子当中没人能比!就是二哥都不行。这样每次的表演都会被二哥告到娘那儿去,娘就会说我:“一个女孩子家,咋那么皮呢!那么高的树,你就不害怕”!娘啊,有什么好怕的呢?我是在大槐树上长大的呀!

该采槐米了,一簇簇含苞待放,珠圆玉润的蓓蕾 ,颤巍巍地挂在枝头,飘散着淡淡的药香,这时的槐米品色最佳,能卖个好价钱,需赶快采了晒干。娘采槐米可有一手!一根长长的竹竿,头上牢牢地绑了三个爪的铁抓钩,娘看哪一簇槐米微黄泛白了,先用抓钩把树枝往下一抓,然后对准了花簇的枝端,轻轻地一拧,一簇槐米就采下来了。枝头高处的槐米,娘先是踩了凳子,一会儿凳子够不着了,又踩了磨盘,再登上了墙头,最后站在墙头也够不着了,娘竟爬到我们家西屋的屋顶上去了!目力所及的槐米在娘的一抓一拧下纷纷落地!可还有够不着的呀,这就需要我来帮忙了!我爬到树上,娘把抓钩递给我,往上,再往上!直到站的树枝有些晃了,娘在下面大喊:“好了,好了,别再上了,树枝要断了”!我得意地朝娘笑笑,继续对准了那颤巍巍、微黄泛白的槐米,一抓,一拧,我得多采些啊,我那带橡皮的花铅笔、硬皮儿的本儿在向我招手呢。

篇6:艾草飘香的记忆

又是艾草飘香的季节,端午节到了。

小时,我格外喜欢一种叫艾蒿的草, 叶片绿中泛白,茎笔直,香气从茎叶间漫溢。这种香有点别致,微苦,闻着却让人极为受用。端午节,去田野里拔一把艾草, 束于门楣,凋(diāo)零的记忆在这春末夏初的日子里复苏。

凡有华人的地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 是否都吃粽子,我不知道。小时每至端午来临,母亲便把芝麻放在锅里炒,炒得泛黄,然后用面轴碾成芝麻泥, 那香飘得很远,格外诱人,再拌上白糖,用发酵过的面包成三角形,我们称之为糖角,也许这就是粽子的另一种代言。

那时朋友听我讲,分外惊讶:你们那儿端午竟不吃粽子!我说街头也有卖的, 应时的食品不及母亲做的糖角味美。

朋友说,小时最喜欢过端午节。早晨采摘苇叶,那苇叶像用清泉洗涤过,沾着水乡的晨露,归来,将碧油油的粽叶浸泡入水,瞬间水晕染成淡淡的青色,翡翠般透明,嫩嫩的绿惹人怜爱。粽叶层层叠叠摞于一起, 在水中渐渐舒展,松软之后就可以包粽子了。

看母亲包粽子是一种享受。糯米一粒粒清爽洁净,像碎玉,经过一夜泡发,米粒便胖起来, 把事先切好的腊肉、火腿或红豆等搅拌在一起。三片苇叶顺次叠于一起,铺成巴掌大, 然后卷曲成漏斗模样,底部要合缝,断不能滴漏出米粒,放进糯米夯实,再把余叶叠成三角,正好覆盖住漏斗顶部,最后用线扎紧粽子。母亲包粽子很娴熟, 眨眼工夫,一只粽子青蛙般蹦出。粽子包好后下锅煮,粽叶的清香和着糯米香还有肉香,一起在水气里飘荡,我翘首等待“绿蓑衣里的白胖子”,等剥开粽叶,就会闻到难忘的乡土芬芳, 那美味,真能香到骨子里去。

朋友看我听得出神,说回老家时带给我尝尝。吃后,果然感觉一种另类的美味,因为浸润着水乡的风雨。后来,朋友去了远方,每年端午,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枝插在大门上, 出门一望麦儿黄。江河短,岁月长……”的短信,连同那淳香的粽子一同到来。解开红绳,打开青叶,露出圆滚滚莹白如玉的香糯团子。

淡淡的祝福却藏着深深的牵挂,伴我从朝来风晚来雨忧伤的青春,至摇曳生姿的流年情花落红成泥。朋友曾对我说,认识自己吧,上帝不会把一朵花变作石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努力去发展它们,才会幸福……那目光包容通透。

菖蒲招摇, 艾蒿如风,朋友的话语像艾草的清香,一直飘在岁月深处,纵然世事如烟人生凉薄,但这份温暖,是一缕暗香,伴我每一个漫行的日子。

上一篇:法制报告会记录下一篇:学洋思英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