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2024-04-13

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通用9篇)

篇1: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方法

B.1 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B.2 采样方法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水液浸湿的棉拭子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B.3 检测方法 将采样管在混匀器上振荡20秒或用力振打80次,用无菌吸管吸取1.0ml等检样品接种于灭菌平皿,每一样本接种2个平皿,平皿内加入已溶化的45℃~48℃的营养琼脂15ml~18ml,边倾注边摇匀,待琼脂凝固,置36℃±1℃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

细菌菌落数总数计算方法:

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采样面积(cm2)(式B.1)

我院手及物表的采样用浸生理盐水的棉签涂擦,不加中和剂。细菌室人员告诉我用生理盐水与用加了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采样两者没有什么不同。请教各位老师,是这样吗? 外科手消毒或是卫生手消毒的采样,应该要用相应消毒剂的中和剂采样。单纯的洗手可以用生理盐水采样。物表消毒后清水擦拭干净后可以用盐水采样。

消毒剂中和剂及浓度

甲醛亚硫酸钠(0.1~0.5%)

氨水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戊二醛甘氨酸(1.0%);赖氨酸

亚硫酸钠(0.1~0.5%)

双甲酮(0.1%~1.0%)+吗啉(0.6%~1.0%)

过氧乙酸硫代硫酸钠(0.1%~0.5%)

含氯消毒剂硫代硫酸钠(0.1%~0.5%)

季铵盐类吐温80-(0.5%~3.0%)

卵磷脂(0.3%)

硫代硫酸钠(0.1%~0.5%)

亚硫酸钠(0.1~0.5%)

碘(溴)制剂亚硫酸钠(0.1~0.5%);卵磷脂(0.1%~0.3%)

硫代硫酸钠(0.1%~0.5%);半胱氨酸(0.1%)

酚类吐温80-(1%~10%);卵磷脂(0.1%~0.3%)

氯已定卵磷脂(1.0%~2.0%)

汞制剂硫代硫酸钠;亚硫酸钠;半胱氨酸(0.1%)

醇类吐温-80

酸类碱类

碱类酸类

篇2: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医务人员手卫生作为现代医院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正在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我们知道因受污染导致的交叉感染占医院感染的很大一部分,为了解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和院内感染现状,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手卫生培训。

大多数人员洗手意识较强,其中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略好于医生,与文献报道一致,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院感染管理与护理专业的紧密联系。不同类别的医务人员手部卫生的合格率不同,说明不同科室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执行率有一定的差异,但院内感染已逐步得到控制,手卫生的重要性已收到医务人员的广泛重视。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院医务人员重新学习了手卫生的指征,规范练习了洗手、卫生消毒和外科消毒的步骤、促进手卫生活动探入、有效的进行。

不合格的手卫生消毒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务人员的双手是导致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加强手卫生的管理、提高手卫生质量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切断传播途径作为预防院内感染的有效手段尤为重要,医务人员在各种医疗护理工作中要特别重视消毒隔离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规章制度,做好双手的清洁和消毒,减少或杜绝通过手传播疾病的发生,在保障医疗安全的同时也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通海县中医医院

篇3: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状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依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试行) 》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省卫生厅有关文件要求设计调查表。内容:工作单位;最高学历;专业;卫生手与外科手的概念;医院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外科手洗手方法;卫生手的洗手指征和方法;本单位洗手设施;参加工作后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情况;是否希望得到相关知识培训等内容。由被调查人员以不记名填表的方法独立完成, 并要求其真实填写所在的医疗机构的洗手现状和认识。于2007年9月—2008年8月之间, 随同卫生局专家组成员到各医疗机构检查工作之际, 对本市、县或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的各类已在临床工作3年以上的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2 结果

2.1 概况

本次发放调查表425份, 回收率100%.无效表9份, 有效表416份。调查了312所医疗机构的情况, 其中县级医院167名, 占40.14%;乡级155名, 占37.26%;村卫生站的41名, 占9.86%;厂矿医院的32名, 占7.69%;其他21名, 占5.05%.人员组成见表1.

2.2 调查对象掌握相关知识及洗手现状

经调查显示, 参加工作后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情况:每年能达到6 h以上的占10.82%, 在1 h~6 h之间的占22.60%, 未参加过学习的占66.59%;熟悉卫生手与外科手概念的占47.60%;知晓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的占26.92%;掌握外科手洗手方法的占73.80%;掌握卫生手洗手指征和方法的占43.51%;安置流动水洗手装置的占85.1%, 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占13.70%;使用公用毛巾擦手的占76.68%;希望接受相关知识学习的占98.08%, 见表2.

3 讨论

3.1 调查结果显示, 有47.60%的人员了解卫生手与外科手的概念, 只有43.81%的人员了解卫生手的洗手指征和方法, 而知道外科手洗手方法的达到73.80%, 只有26.92%的人员了解医院环境卫生学分类及手卫生标准。相比之下, 掌握卫生手的方法、指征及标准的比掌握外科手洗手方法的学员减少30.29%, 说明凡能开展手术的医院均对外科手有所理解, 而对卫生手比较陌生。有流动水洗手设施的单位占85.10%, 而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的只占13.70%;使用公用毛巾擦手的高达76.68%, 足可反映基层医疗机构洗手现状令人担忧。分析原因之一是:这些人员中参加工作后每年接受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学习在6 h以上的只占11.06%, 在1 h~6 h的只占22.60%, 而从未参加过学习的高达66.59%, 因为学习不到新知识和新要求, 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做好手的清洁消毒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措施, 因而有98.08%的人员急切地希望学习相关知识。

3.2 从调查不难看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洗手概念较差, 洗手不使用肥皂, 只用流动水冲洗3 s~5 s, 操作前只洗一次, 洗手方法不规范, 洗手频率也较低。70%~80%的医生在查房过程中自始至终未曾洗手;门诊医生有20%~30%在特殊检查或可疑患者后才洗手;医技人员中只有20%~30%能按规定洗手;洗手范围合格的为34.75%, 步骤合格的仅占26.25%.根本做不到在两患者操作间用消毒液擦手, 甚至有人还用自身工作衣擦手, 造成再次污染。而在下班前却能做到较认真地洗手, 洗手持续时间长, 揉搓频率高。只有通过学习培训才能使广大学员认识到必须按照洗手指征, 保证洗手持续时间、频度和范围, 使用清洁干燥的擦手用具, 才能有效去除手上的暂居菌, 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 是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3.3 诚然, 基层医疗机构在诊治患者过程中常常忽略洗手的现象较为普遍, 究其根源: (1) 医护人员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 洗手设施不尽完善, 使用不方便; (3) 经济困难是制约规范操作的难题。医院内常用的洗手方法是肥皂流动水洗手法, 以往报道此法可使手上的细菌减少60%~90%[3].在目前基层条件还不可能达到安装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设施时, 首选的仍然是肥皂流动水洗手法, 但要用纸巾关闭水龙头, 以免重新污染双手。不宜使用公用毛巾, 一定要用洁净干燥的个人专用毛巾。建议应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更科学、更适用、经济、快速、高效的手清洗消毒方法。严格管理措施和科学准确的效果监测是做好医务人员手部清洗消毒, 预防医院感染的要素[4]。在洗手行为还没有成为每名医护人员的自觉行为时, 还应加强监测和管理, 但基层医疗机构受监测条件的限制, 根本做不到按规定监测, 甚至根本就不监测, 如何了解感染的危险和掌握消毒灭菌的效果, 应引起各级部门的重视和关注, 尽早改变这种现状。在审批新建医院建筑时要考虑到医院感染防治的有关要求。

3.4 尽管戴手套可减少70%~80%的手污染[5],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免受感染, 但只戴手套而不注意手卫生的做法只是保护自己而不能避免细菌的传播, 如不及时更换, 仍可形成感染的途径, 所以要按要求更换和洗手。当手污染严重时, 使用普通肥皂洗手并不能完全清除手上的暂住菌;而消毒剂对细菌、病毒的杀灭率远远高于洗手, 但消毒剂并不能完全替代洗手, 因为它不能清除碎屑和污物, 所以当手上有明显泥土或有机物污染时, 仍需通过洗手达到手卫生要求。

3.5 近年来, 卫生行政部门对县级以上的各医疗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了监督管理, 并且得到一定改观, 但对乡级以下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还很欠缺, 故笔者建议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院感染管理, 应做到: (1) 从源头开始抓起, 增加医院感染知识在校教育内容。 (2) 严格开业审批和执业考核关, 应增加医院感染内容的考核和校验, 对凡是医院感染方面存在问题的应对其指导或限期整改, 依法执行国家有关医院感染的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 对不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应给予停业整顿。 (3) 各级医疗机构应按要求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制度, 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 提高专兼职人员的水平和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 使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 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举办培训班, 为基层医务人员提供知识更新的机会, 各接受进修实习人员的单位也要加强岗前培训, 从规范洗手抓起, 确保医疗安全, 保障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参考文献

[1]游建萍, 黄庆, 府灵伟, 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扩展措施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4) :426-428.

[2]邢红霞, 张红英, 武建英, 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8) :639.

[3]苗勤, 张辉, 刘晶岩, 等.术前手消毒效能检测及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03, 2 (4) :317.

[4]郝爱华, 王连琴, 余磊, 等.加强护士手部清洗消毒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 (2) :168.

篇4: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关键词】手卫生;执行率;综合干预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99-02

实际中降低医院感染最基本、最简单的措施就是手的消毒和清洁,所以实际中降低医院感染發生率的重要途径就是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1]。相关研究显示一名医护人员手上细菌为3.9×104~4.0×106CFU/cm2,医院30%感染是因医护人员手上细菌造成。为减少因医护人员手上细菌造成感染,我院采取一系列干预方案提升医护人员手卫生执率,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和普通并发的医生、护士,其中包括50名医生、50名护士。50名医生中包括36例男、14例女;医师年龄范围32~59岁,平均年龄为(43.6±5.3)岁;医生来自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ICU。50名护士全部为女性,年龄范围25~45岁,平均年龄为(33.4±5.4)岁;医生来自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传染科、ICU。

1.2方法

1.2.1现场观察 2015年6月~7月组织已接受专门培训人员在医护人员不知情情况下进行其手卫情况的观察,针对观察员开展标准培训,并安排专家进行现场教育指导,为观察标准和资料统计的完整性提供保证。观察人员需要对方案进行认真学习,并对各项手卫生调查表和指征进行了解。观察组在上午8点至10点,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记录。执行和洗手标准分别是,采用流动水吸收,并将干手设施、洗手液、流动水源设置于病房内。医护人员运用速干消毒液擦手,并将速干手消毒液放置在诊疗台、查房车、护理车、治疗车等位置。一年后采取相同方法进行观察。

1.2.2干预方法 ①完善洗手设施和设备,并在重点区域设置感应式水龙头和干手设备。②将六步洗手法标志张贴于洗手池上方。③运用抗菌洗手液洗手。④将有较好护肤型、无伤害、对皮肤刺激小的速干手消毒剂设置于治疗台、查房车、护理车、治疗车等位置。⑤院感科对速干手消毒剂、洗手液用量进行定期统计,并在月质量讲评会上进行通告。⑥强化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洗手法、手卫生指征、手卫生和医院感染关系、手卫生意义,速干洗手液性能,并在岗前培训和三基考试中纳入培训内容。⑦构建长效监督机制,院感科、护理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查,内容有查手卫生执行情况、对标准洗手法继续抽查、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相关知识进行提问、对科室培训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在绩效考核中纳入督查结果。

1.3评价指标 手卫生执行率等于手卫生实际执行次数除以手卫生应执行次数。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21.0软件。

2结果

干预前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22.6%,干预后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为48%,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3讨论

针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不强、手卫生执行率低的现状,我院通过应用综合措施对参与研究人员进行干预[2]。研究中发现手卫生执行率最低的环节是诊间洗手,运用速干手消毒剂擦手具有方便、时间短的优势,所以在诊疗台、护理车等位置放置速干手消毒剂,能够有效解决接触两例患者、工作量大、患者多、远离手池时医护人员洗手问题,当前医生接触患者进行手卫生相对合适的方法就是使用手消毒液[3]。另外,针对护士长、科室主任开展手卫生成本宣教,在推动手卫生活动中他们发挥重要作用[4]。同时还应当针对医护人员开展意识行为教育,这样能够促进手卫生依从性的提升[5]。实际中还应当通过培训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进行提升,并运用多种形式培训增加医护人员洗手执行率[6]。本研究中,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执行情况显著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通过开展有效培训、完善洗手设施、改善手卫生用品、开展奖惩结合管理,能够促进医护人员手卫执行率的有效提升,应当进行广泛推广[7]。

参考文献:

[1]张辉,屈中玉,武跃宾等.手卫生综合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467-469.

[2]高贵秀,蔡燕.综合干预在ICU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1-4.

[3]李秀琴.正性强化干预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5):3217-3218.

[4]韩英.综合干预措施提高康复医学科医护人员手卫生效果的观察[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8):898-900.

[5]程莉莎,陈婧,王茜等.综合干预措施提升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3):793-794.

[6]许燕卿,罗盛鸿,李绮慈等.综合干预措施对综合ICU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757-758,777.

篇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目的:为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手卫生设施

1.只用流动水洗手;

2.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3.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4.手卫生设施的位置应当方面便医务人员使用。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洗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洗手歌

①洗手也要讲规范,按部就班不忙乱 ②活水冲手分左右,除菌肥皂用优先 ③合掌先搓手掌心,手指交叉搓指间 ④左右交替搓手背,然后清洗手指尖 ⑤接着左右洗拇指,最后注意洗手腕 ⑥至少反复一分钟,病毒病菌不易沾 洗手程序

(1)掌心对掌心搓擦

篇6: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写在课前的话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因此,世界各国对手卫生均给予高度的重视,采取了各种积极有效地措施来促进医务人员的卫生,以预防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通过本课程学习,您将能明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制定手卫生规范的背景

发达国家中,美国医院感染(NI)的发病率为 5 ~ 6%,每年大约有 99000 病人死于医院感染(2007 年);在欧洲,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 3.5 ~ 14.8% ;英国每年估计因医院感染而导致 5000 例病人死亡。ICU 和高危险病人患病率更高,现患率为 25 ~ 50%。

发展中国家中,马来西亚医院感染的现患率为 29.2%,墨西哥的现患率为 23.3%,中国的发病率为 6 %~ 8 %。

下图是医院耐药菌感染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到耐药菌的发生率是逐年上升的。

美国 SENIC 的调查研究显示,通过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1/3 的感染是可以预防的。如何控制院内感染?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但是有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那就是:洗手是降低院内感染最可行最重要的措施。

1.手易被细菌污染

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菌落数量不同。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 3.9 × 10-4.6 ×

410。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手非常容易受到污染。右图中可以看到,一位护士在诊疗操6作以后,没有洗手之前,用手掌压印法培养出的结果。结果显示,手部细菌无法计数,说明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手是很容易受到暂居菌污染的。

2.手在NI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下图中有很多打绿叉的地方,是每天医务人员的手要经常接触的地方,如果手受到暂居菌的污染,而不注意洗手或手消毒,这些暂居菌就会在这些地方进行传播,通过这些部位再传到病人,或者传到另一个医务人员,就完成了暂居菌或病原体在病人和医务人员以及环境之间的传播。加强手卫生可切断其接触传播。

3.洗手可有效减少手部污染

肥皂洗手 30 秒,手部金葡菌的对数减少值为 2.54 ;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减少值为 2.8。

4.手卫生可有效降低 NI 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 30 %的 NI。有研究表明 30 %~ 40 %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说明手卫生有很高的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

5.手卫生差可直接引起 NI 1847 年 Semmelweis 的研究发现产褥热发病率高的原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关,采用漂白粉水洗手后,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由 22 %降到 3 %。说明手卫生是降低 NI 及耐药菌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措施。而且手卫生也是预防医务人员自身感染的重要手段。

6.手卫生 — 国际关注的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

美国率先制定了 “手卫生指南”。WHO 已在 2005 年 10 月 10 日也正式颁布了 “手卫生指南(高级手稿)”。我国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009年 12 月 1 日实施。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是我国首次颁布的手卫生规范,这部规范有哪些特点?

手卫生规范特点: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手卫生规范,首次颁布,为推荐性规范。这部规范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它具体体现在:外科手卫生方法的改进;外科手消毒时间的修订;每季或暴发时监测;监测标准分 5cfu/cm 和 10cfu/cm 两个水平。该规范还具有实用、可操作的特点,具

22体体现在:对清洁剂的要求;关键部门与一般部门在对手卫生设施的要求方面的区别。

手卫生规范的内容包括: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洗手与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一)什么是手卫生?

1.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2.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4.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

(1)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2)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

5.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二)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医疗机构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 数应≤ 10cfu/cm;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5cfu/cm。

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

A.≤5cfu/cm B.≤6cfu/cm 2C.≤8cfu/cm 2D.≤10cfu/cm 2正确答案:A 解析:为避免外科手术过程中造成污染,对外科手术人员的手部卫生的要求很高,外科手消毒可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监测的细菌数应≤5cfu/cm,所以答案选

2A

(三)手卫生设施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手术室、产房、ICU、口腔科等 13 个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应配备清洁剂,肥皂应保持清洁与干燥,盛放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 的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皂液有浑浊或变色时及时更换,并清洁、消毒容器。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二次污染。手卫生设施的设置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并符合下列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应使用一次性包装;医务人员对选用的手消毒剂应有良好的接受性,手消毒剂无异味、无刺激性等。

2.外科洗手与手消毒设施

应配置洗手池,洗手池设置在手术间附近,水池大小、高矮适宜,能防止洗手水溅出,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易于清洁,洗手池应每日清洁与消毒。洗手池及水龙头的数量应合适,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应配备清洁剂。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如配备手刷,刷毛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应配备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外科手消毒剂,有效期内使用。

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毒剂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洁与消毒。应配备干手物品,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洗、灭菌。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四)洗手与卫生手消毒方法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3.洗手方法

一般采用六步洗手法:湿手、取液、揉搓、冲洗、干燥、护肤。如下图所示:

在洗手时应注意清洗指甲、指尖、指甲缝和指关节等部位;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的部位;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及方式;应使用清洁水清洗和冲洗双手;注意干手方式,防止再次污染。

4.洗手+卫生手消毒指征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5.速干手消毒剂的特点:杀菌效果好;作用快速、使用方便;加入了护肤成分;可以节约工作时间、提高效益,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规范的依从性。

6.速干手消毒剂使用方法

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双手相互揉搓覆盖整个双手表面。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洗手揉搓的步骤进行揉搓。双手干燥后,手即达到安全的要求。

外科手消毒应遵循什么原则?如何进行外科手消毒?应注意哪些问题?

(五)外科洗手与手消毒方法

1.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先洗手,后消毒;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

2.洗手方法与要求

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使用干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

3.外科手消毒方法(1)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 1/3,并认真揉搓 2min ~ 6min,用流动水冲净双手、前臂和上臂下 1/3,无菌巾彻底擦干。流动水应达到 GB 5749 的规定。特殊情况水质达不到要求时,手术医师在戴手套前,应用醇类手消毒剂再消毒双手后戴手套。

(2)免冲洗手消毒方法

取适量的免冲洗手消毒剂涂抹至双手的每个部位、前臂和上臂下 1/3,并认真揉搓直至消毒剂干燥。

4.注意事项

手消毒剂的取液量、揉搓时间及使用方法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不应戴假指甲,保持指甲和指甲周围组织的清洁。在整个手消毒过程中应保持双手位于胸前并高于肘部,使水由手部流向肘部。洗手与消毒可使用海绵、其他揉搓用品或双手相互揉搓。术后摘除外科手套后,应用肥皂(皂液)清洁双手。用后的清洁指甲用具、揉搓用品如海绵、手刷等,应放到指定的容器中;揉搓用品应每人使用后消毒或者一次性使用;清洁指甲用品应每日清洁与消毒。

(六)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 1.监测要求

应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层流洁净病房、骨髓移植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口腔科等 13 个部门工作的医务人员手进行消毒效果的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2.监测方法:按照 GB15982 的要求进行。3.手卫生合格的判断标准:(1)卫生手消毒 : 10cfu/cm ;

2(2)外科手消 毒: 5cfu/cm。

2三、如何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1.提高认识:要使医务人员真正认识到手卫生对防控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到手卫生对于患者的安全和保证医疗质量都是必要的。

2.开发领导:包括要开发院领导和科领导,要向领导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3.调动医务人员积极参与:手卫生贯穿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需要每一个医务人员共同来积极参与,可采取使用各种手卫生的警示和标识,以及宣传培训等。

4.大力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可弥补手卫生设施的不足,而且可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5.改善手卫生设施,方便医务人员和患者使用。

6.改进临床路径,减少需要进行手卫生的次数,同时可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7.其他措施: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措施,如制度的保障、监督、反馈与激励;合适的洗手液与手消毒剂;使用护肤用品;采用综合措施等。

篇7: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

吴晓玲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230022 关键词 手卫生;洗手;医务人员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的统计,在美国每年需要医院花费45亿美元用于治疗医院感染。而我国在第十五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上披露,每年数千万住院患者中,约有10%的病人方法医院感染,额外支出医疗费用约为上百亿元。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病原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研究表明手传播病菌所致感染占医院感染发生率约30%。普通洗手和卫生手消毒是最廉价、最有效的防止经手传播的病原微生物而造成医院感染的方法。现将近年来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手卫生指征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1985年发布了《洗手与医院环境控制指南》。随着洗手及手消毒研究的不断深入,1995年美国控制感染专业协会(APIC)推出了《洗手及手消毒指南》。2002年10月CDC又发布了《医疗机构手部卫生指南》,将洗手、手消毒等概念统一定义为手卫生。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手卫生指南,现有的手部卫生相关程序仅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医院预防及控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医院感染技术指南》及《消毒技术规范》中有部分介绍。2009年卫生部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对洗手指征、洗手方法、洗手设施、消毒手指征、消毒手方法、外科手消毒设施和外科手消毒方法等都作了相应的要求,规定了手消毒液的选择原则及手卫生和手消毒效果的监测。2 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

医疗护理工作大多数是手工操作,医务人员手存在很多污染机会,手污染严重程度依次为直接接触患者、处理呼吸道、处理体液或分泌物、处理伤口,一般性护理和手卫生工作等,手上污染的菌量为10的三次方到10的五次方cfu/c㎡,换药后手污染菌量最高达10的九次方cfu/c㎡。目前,虽然颁布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仍然很低。冯喆等调查了544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其合格率为55.7%。王艳红等调查了177名临床一线护士的手卫生状况,结果显示手卫生依从率仅为14.94%。造成手卫生依从率很低的原因可能与手卫生知识培训,洗手设备及研究对象来自不同科室有关,但最主要原因是对相关法规执行力度不够和措施不当。谭玲等对340名医务人员洗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其操作前洗手率41.47%,操作后洗手率为52.35%。朱立红等通过不同等级医院ICU、急诊、儿科、内科、外科、传染科医务人员共353名的洗手情况进行调查显示,操作前手卫生执行率59.80%,操作后手卫生执行率卫77.97%.由此可见,医务人员操作前洗手明显低于操作后。不同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新生儿科最高,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务人员依从率最低。手卫生依从率较高时处理污物后,其次为脱手套后,而采血前、注射前手卫生依从率最低。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的,特别是医务人员手上常常携带细菌,甚至有时为耐药菌,使医务人员成为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媒介。标准洗手的方法,能使医务人员手的菌落符合卫生部的标准要求。如果手卫生不良,即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改善手卫生现状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当务之急。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3.1 群体影响

群体之间行为习惯相互影响,尤其是当职位高的人员不洗手时,其他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显著降低,临床上一般护士长是对洗手行为最有影响的社会群体。

3.2 洗手剂造成的皮肤问题

肥皂等洗手剂,可使皮肤角质蛋白质变性,降低角质蛋白质水分的含量,经常洗手会使皮肤含水量减少而造成皮肤发干、皲裂,甚至会使表层的微生物增加。洗手剂对皮肤的刺激也使皮肤菌群失调,使真菌、葡萄球菌属和革兰阳性菌易于在手部繁殖。因此,洗手剂的刺激性是造成洗手依从性差的重要原因之一。3.3 手卫生知识缺乏

缺乏对手卫生准则的了解及有关洗手能降低院内感染率的知识和证据,认为从患者处获得感染的风险不高,一些人在测量血压、脉搏等接触患者皮肤造成手部污染意识不强。国内部分医院对医务人员洗手知识问卷调查发现,医务人员普遍存在洗手知识缺乏,不了解手卫生基本概念和职业防护。因此可见,手卫生知识缺乏是导致手卫生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

3.4 手卫生技术掌握较差

相当一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技术掌握较差,医院感染意识薄弱,再污染现象严重。吴淑梅报道,95%的内科医生和90%的护士认为自己的洗手方法正确,然而通过客观观察结果显示医务人员实际洗手技术并不符合要求。熊微 等研究显示,只有70.4%的医务人员掌握六部洗手法,洗手后用工作服、共用手巾擦手占56.2%。崔霞等的研究结果显示,操作后洗手率为44.64%,其中有效洗手率仅为23.21%。这些问题都反映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还不能达到避免医院感染的目的。

3.5 洗手不便

手卫生设施不合格或位置不适宜,不能提供方便的手卫生条件,加之工作量大和人手不足,难以按照洗手—操作—洗手的流程工作。

3.6 戴了手套就没有必要洗手

戴手套只是洗手的辅助手段,如果在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给同一个患者进行清洁操作和非清洁操作之间不换手套是违背洗手原则的。

3.7 手卫生管理机制不完善

有些医院无手卫生管理制度,监督、培训、不不到位。有研究显示 医院领导重视手卫生管理制度的健全,持续强化培训,决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高低。而另一项研究洗手,在培训与宣教的层面上,医院进行手卫生知识和法规培训与宣教的程度,决定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和手卫生执行率的高低。王艳红的研究显示,60.45%的护士认为“未对洗手或擦手的效果进行有效监督”是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4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措施 4.1 医院管理层的重视

医疗机构管理层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应给予必要的关注,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及质量控制部门共同监督落实各种手卫生管理措施,不断改善洗手设施,完善洗手设备,这些措施是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的关键。另外,在管理层重视的基础上,做好硬件建设,具有完好的洗手条件及合格设施是做好洗手的基础,也是提高洗手依从性的先决条件,使用手部消毒剂是保证手清洁度的有效措施。4.2 加强管理与具有

针对医务人员普遍缺乏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情况,依据医务人员各群体洗手依从性、教育背景等差异,开展内容不同、目标不同、形式不同的教育,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改善不良的洗手行为。完善监管措施定期抽查医务人员手部带菌状况,监测医院和各科室医院感染情况,计算因医院感染而多支出的住院费和增加的住院日,定期公布反馈信息,使医务人员对于医院感染的危害有具体的认识,真正从思想上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4.3 改善洗手设施

为提高洗手依从性,洗手池应安装在便与医务人员洗手处,病房及诊室应设有足够的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水池旁有正确洗手图文说明,尽量使用洗手液,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容器要定期清洁和消毒,提供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干手设备。在治疗车、洗手池等地方摆放快速手消毒剂,以提高医务人员洗手和手消毒的方便性,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4.4 改良手卫生方法

手的清洁消毒是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常规要求是在各项操作前后按科学六部法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流动水洗手,但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迫等原因,常达不到要求。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制定的《医疗保健人员手部卫生指南》的核心内容是强力推荐乙醇类手部消毒品用于手部未见明显污迹的消毒。因此,除常规用肥皂和水清洗手外,在接触2例患者之间可使用乙醇甘油擦手,肥皂洗手需1.5-2min,乙醇擦手仅需10-20s。以乙醇为基础消毒剂的擦手剂中添加润肤剂,与普通肥皂洗手相比,可显著减轻手部皮肤干燥,其接受程度高,且杀菌效果满意。另外,5 戴手套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保护操作者的手远离特定的化学品或分泌物,但在不同患者或不同操作中未及时更换手套和消毒双手,反而可能增加感染的潜在危险,长时间和不加选择地使用手套可能会对手部卫生程度造成更大影响或引起皮肤过敏。因此,要正确合理应用手套,既使戴了手套也要养成规范的洗手习惯。

手部卫生研究进展

篇8: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照卫生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的手卫生指征,随机抽取我院130名医护人员进行现场调查。

1.2 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及现场调查相结合,专人记录,逐项填写。应用《卫生统计学》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包括洗手、消毒,按正确、部分正确、错误进行分类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χ2=11.49,v=4,P<0.05。

2.2 医护人员进行不同操作时洗手执行情况

按洗手、戴手套、未洗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显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执行接触患者皮肤前、接触不同患者之间、处理无菌物品等操作前,洗手、戴手套、未洗手的医护人员的比例均以洗手为最高,其次为戴手套,最低为未洗手。见表2。

注:χ2=2.01,v=4,P>0.05。

2.3 医护人员执行不同操作手消毒的执行情况

按手消毒、流水洗手、戴手套、未洗手进行分类。结果显示,P>0.05。但在常规检查、治疗、护理和为传染病病人检查、治疗、护理后,均以流水洗手所占比例为最高,分别为57.65%、48.08%;处理传染病污物后的操作以手消毒所占比例为最高,为46.15%。见表3。

注:χ2=8.9225,v=6,P>0.05。

3 讨论

由表1可见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正确、部分正确、错误等进行分类统计,显示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各类医护人员对卫生部《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征求意见稿)》中提出的应执行手卫生情况,在认识程度、重视程度上有着差异。很多研究发现,我国医护人员在符合洗手指征时的洗手执行率实际较低[1]。其中原因有认识不足、工作量大、缺乏便利的洗手设备、皮肤不适和同事的影响等[2,3]。由此可见,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医院管理部门加强该方面工作的管理,提供配套的手卫生方面的设施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前提。

由表2,医护人员不同操作洗手执行情况,洗手和戴手套无显著性。可见医护人员对洗手和戴手套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自我防护等方面有较高的认识。但是以戴手套代替洗手,不是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的替代方式。因为手套在检查、治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因为质量问题而出现破损,从而可能造成污染。所以洗手后再戴手套是不可越过的一个步骤。故怎样戴手套、怎样戴好手套还需对医护人员从医院感染管理角度来进行长期的教育培训,使医护人员理解正确戴手套的真正意义。

由表3可见,医护人员不同操作手消毒的执行情况,未见显著性差异。但是从执行情况人员比例看,前2种操作仍以流水洗手为主;在处理传染病污物后以消毒为主。可见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及自我防护仍以传染病人为主。说明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自我防护意识较强。但流水洗手不能代替手消毒,特别是从医院感染角度更是一个亟待纠正的错误观念。

综上所述,要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培训,提供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完善医院内部医院感染各项管理措施,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的必要措施和手段,也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必要措施。

摘要:目的了解呼伦贝尔大雁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不同操作时洗手和手消毒执行情况。方法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的130名医护人员,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及现场调查相结合,应用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包括洗手、手消毒)按正确、部分正确、错误进行分类,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9,P<0.05);医护人员在执行不同操作时洗手和手消毒执行情况未见显著性差异,但常规和为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后以用流动水洗手比例较高分别为57.6%和48.1%,处理污物后手消毒者多(46.2%)。结论手卫生仍是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需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提供有效的教育干预措施;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使医护人员执行手卫生行为成为一个主动的行为。

关键词:手卫生,洗手,手消毒,操作

参考文献

[1]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0-142.

[2]贾朝霞,马丽莉,吴欣娟.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护理研究,2005,(19)10:1998-1990.

篇9: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

【关键词】 手卫生 依从性 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

09-0183-01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能够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1]进行洗手,洗手次数、时间和范围都符合规定。临床医护人员是通过手与患者接触最多的群体,据报道,临床医护人员手污染率达50%,因手传播病菌造成的医院感染达30%[2],手的清洁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为调查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笔者对我院部分医护人员进行了调查,现通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对医院的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抽查;观察正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的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1.2 调查方法 ⑴ 对88名医务人员进行了院感相关知识提问并发放试卷⑵ 由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在医护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对130名医护人员进行操作前后洗手情况调查。

2结果

2.1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问答情况 85%的医护人员接受过手卫生知识的培训,90%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3%的医护人员认为洗手对治疗无影响,65%的医护人员认为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少数人员认为速效手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担心长期使用会损伤皮肤。

2.2 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 临床医护人员接触病人前洗手只有43.2%,无菌操作前洗手69.3%,处理清洁及无菌物品前47.7%,接触不同病人之间洗手34.1%,而操作后洗手率明显高于操作前,并且在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后洗手率达100%,说明临床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强于保护病人。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均受诊疗操作前后的影响。

3原因分析

引起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是:工作忙占69.3%,缺乏相应的设施供应占55.7%,缺乏洗手指导和管理占43.1%。还有就是对手卫生处置不重视,未把手卫生与行医德结合起来,部分人只有在自己需要防护时才进行手卫生,而不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再者,医院管理者对手卫生的监管也至关重要。

4对策

4.1 加强培训和教育 医护人员手卫生知识缺乏是造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之一。医院感染管理科要与各临床科室密切配合,对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强化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要进行手卫生知识及实际操作的培训,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岗。可以在洗手池旁张贴醒目的六步洗手法图片、画有漫画的温馨的提示语[3]。通过这些方式,潜移默化地将手卫生观念渗入思想,自觉养成手卫生习惯,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4.2 增加必要的投入 洗手池应设在方便医护人员进出的地方,水龙头宜采用脚踏式、肘开式,位置高低应合适。清洁剂最好用皂液、洗手液。提倡快速手消毒剂,因为其作用快,效果好,不受条件限制,可随治疗车携带。尤其是临床护士的手没有明显污染时可以用它代替洗手[4]。干手设备宜采用烘手机烘干、合格的一次性纸巾擦干。

4.3 规范洗手方法 医护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洗手技术,包括洗手指征、洗手方法、洗手时间(>10-15s)、洗手频度>35次/d、干手设备防止再污染,这是消除皮肤上暂居菌的五要素[5]。

4.4适当增加临床医护人员 人力资源缺乏是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洗手的重要原因。合理配备人员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措施。

4.5 加强监管 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可将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并将受检情况与绩效挂钩,做到有奖有惩,以提高临床医护手卫生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只有思想上重视,并充分利用日益改善的手卫生设施。通过规范的手卫生技术,才能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因手的接触传播引起的医院感染,从而保证医疗安全和临床医护的自身安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J]. 中华医药感染学杂志,2009,19(12):1

[2] 孙丽华,赵岚.护士对手卫生的认知误区和影响因素的调查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08,7(11)

:811-812.

[3] 连冬梅,王丹华. 手卫生现状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0-222

[4] 张明娟. 基层医院义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0):62-63

上一篇:神武2虎子化生计划书下一篇:冷空气来袭早上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