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2024-05-11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通用14篇)

篇1: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0]356号),为加强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普通高中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和完全中学的高中部。

第三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四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财政部、教育部根据生源情况、平均生活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各省资助面。其中:东部地区为10%、中部地区为20%、西部地区为30%。各地可结合实际,在确定资助面时适当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第五条 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地方所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与所在地区同步实施,所需经费按照现行经费渠道予以保障。

第六条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开支,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元-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

第七条 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八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按学期发放。第九条 每年5月底前,财政部、教育部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及预算下达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每年8月底前,地方财政、教育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负责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和预算逐级下达到所属普通高中。

第十条 各普通高中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情况,于每年9月30日前受理学生申请,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提交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及相关材料,组织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认真评审,并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即可发放国家助学金。每年11月15日前,各普通高中将当年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情况报同级教育、财政部门备案。第十一条 各普通高中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实行校长负责制,指定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学校要制定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各普通高中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二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中要加强学生学籍管理,统筹利用现有中小学电子学籍信息系统,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电子学籍及学生资助信息系统,确保学生资助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和普通高中要切实加强国家助学金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同时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行为,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第十四条 普通高中要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3-5%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中提取的具体比例由财政部商中央主管部门确定,地方所属普通高中提取的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十五条 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举办者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其招收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申请条件的普通高中学生,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十六条 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篇2: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0]461号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教委、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0]356号),为加强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财政部、教育部制定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政部 教育部

二○一○年十一月三日

附件

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根据《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资助制度的意见》(财教[2010]356号),为加强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普通高中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学校和完全中学的高中部。

第三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四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20%。财政部、教育部根据生源情况、平均生活费用等因素综合确定各省资助面。其中:东部地区为10%、中部地区为20%、西部地区为30%。各地可结合实际,在确定资助面时适当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第五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地方所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与地方财政按比例分担。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与所在地区同步实施,所需经费按照现行经费渠道予以保障。

第六条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开支,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在1000元-3000元范围内确定,可以分为2-3档。第七条国家助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八条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按学期发放。第九条每年5月底前,财政部、教育部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及预算下达中央主管部门和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每年8月底前,地方财政、教育部门和中央主管部门负责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和预算逐级下达到所属普通高中。

第十条各普通高中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级认定情况,于每年9月30日前受理学生申请,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提交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及相关材料,组织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认真评审,并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即可发放国家助学金。每年11月15日前,各普通高中将当年国家助学金政策的落实情况报同级教育、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一条各普通高中要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实行校长负责制,指定专门机构,确定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学校要制定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各普通高中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二条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普通高中要加强学生学籍管理,统筹利用现有中小学电子学籍信息系统,建立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电子学籍及学生资助信息系统,确保学生资助信息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和普通高中要切实加强国家助学金的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同时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对于挤占挪用资金、弄虚作假套取资金等行为,将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第十四条普通高中要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3-5%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中央部门所属普通高中提取的具体比例由财政部商中央主管部门确定,地方所属普通高中提取的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

第十五条民办普通高中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办学、举办者按照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其招收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申请条件的普通高中学生,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第十六条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完善鼓励捐资助学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申请表

附表

篇3: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 幼儿园收费统一为保育教育费、住宿费, 幼儿园为在园幼儿教育、生活提供方便而代收代管的费用, 应遵循“家长自愿, 据实收取, 及时结算, 定期公布”的原则, 不得与保育教育费一并统一收取。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向入园幼儿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 严禁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和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家长另行收取费用。《暂行办法》要求, 幼儿园应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形式, 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招生简章应写明幼儿园性质、办园条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内容。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指出, 下一步将加大政府投入, 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 支持社会力量办园。

篇4: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第一条 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范围包括设市城市、区、镇。

第三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第四条 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是完成当地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申报、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条件等工作。

二、申报

第五条 由申报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申报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六条 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

(二)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三)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四)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第七条 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文件及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签章)。

(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应体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和重点项目。

(三)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具体内容:

1 基本概况。包括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等。

2 可行性分析。包括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及风险分析等。

3 创建目标和任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对照《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提出合理可行的创建目标和建设任务,以及建设期限和工作计划。

4 技术方案。支撑创建目标的实现和服务功能的技术路线、措施和平台建设方案。

5 组织保障条件。包括组织管理机构、相关政策和资金筹措方式等。

6 相关附件。

三、评审

第八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组成国家智慧城市专家委员会,委员会由城市规划、市政、公共服务、园林绿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专家组成。

专家委员会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审,并负责智慧城市创建的技术指导和验收评定。

第九条 评审程序包括材料审查、实地考查、综合评审等环节。评审专家组从专家委员会中抽取专家组成。

(一)材料审查。专家组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可行性、科学性进行审查。

(二)实地考查。专家组对通过材料审查的城市进行实地考查,考查内容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建设与应用水平、保障体系和建设基础等,并形成书面意见。

(三)综合评审。专家组通过查看申报材料、听取工作和试点实施方案汇报、听取实地考查意见和综合评议等程序,对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进行综合评审,并形成综合评审意见。

第十条 综合评审意见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审批,批准后的试点城市名单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公布。

四、创建过程管理和验收

第十一条 住房城乡建设部与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签订国家智慧城市创建任务书,明确创建目标、创建周期和建设任务等内容。

第十二条 承担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要明确创建工作行政责任人,成立由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试点工作实施管理力/公室,具体负责创建实施工作。

第十三条 试点城市在创建期内,每年12月31日前向住房城乡建设部提交年度自评价报告,说明预定目标的执行情况。根据年度自评价报告,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实地考查建设工作进展,并形成年度评价报告。

第十四条 创建期结束后,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依据创建任务书组织验收。对验收通过的试点城市(区、镇)进行评定,评定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未通过验收的允许进行一次限期整改,整改结束后组织复验收。

第十五条 评定结果报住房城乡建设部智慧城市领导小组核定后,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网站上公示,公示期10个工作日。公示无异议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命名其相应等级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

五、附则

篇5:云南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体现党和政府对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分为一等、二等。其中,一等每人每年资助2500元,二等每人每年资助1500元。

第三条

国家助学金资助名额以云南省教育厅当年下达指标为准。学校据此结合各学院学生人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综合其他相关情况,等额向各学院下达指标。

第四条

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符合以下条件者可以申请国家助学金: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4、勤奋学习,积极上进。

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无不良嗜好。第五条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不能申请国家助学金:

1、同一学年内获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助学金的。

2、无故不缴纳学费或住宿费的。第六条

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审。第七条

国家助学金的评定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第八条

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与评审:

1、学生本人自愿申请,并填写《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见附表)。

2、辅导员或班主任审查后向学院推荐。

3、学院审核,公示无异议后报学校。

4、学校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审议,公示无异议后于每年11月15日前报云南省教育厅。

第九条

国家助学金原则上按月发放,一年中除七、八两月外,以十个月计发。其中,每年九月至评审结束当月的一次性发放,其后按月发放。

第十条

有关部门和学院在审查学生申请时,要结合国家助学贷款、各类奖学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社会捐赠一并考虑,在公平实效中突出效率,切实发挥各类助困资金的帮扶效益。

第十一条

有关部门和学院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助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学生资助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6: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教【2007】84号

第一条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国家助学金)的管理,确保资助工作顺利实施,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等职业学校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并备案,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各类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的中专部和中等职业学校等。

第三条国家助学金资助对象是具有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在校一、二年级所有农村户籍的学生和县镇非农户口的学生以及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三年级学生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获得一定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费用。

第四条国家助学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每生每年1500元。

第五条国家助学金按学年申请和评定,按月发放。学校应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详见附件

1)及《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指南》(详见附件2)随同入学通知书一并寄发给录取的新生。新生和二年级学生在新学年开学一周内向就读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六条每年年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省份中等职业学校上一在校学生数及生源状况等,向财政部、教育部提出国家助学金预算申请。财政部、教育部审核后,于每年5月底前将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及预算下达各省级财政、教育部门。每年8月底之前,省以下各级财政、教育部门负责将上级下达的经费预算和本级财政应分担的经费预算以及国家助学金分配名额下达到所属各中等职业学校。

第七条中等职业学校要根据本办法和各地制定的国家助学金实施细则,受理学生申请,组织初审,并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详见附件3)报至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将审核意见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审批;同级财政、教育部门要及时向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所辖学校批复审核意见。尚未成立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地方,由教育部门按上述程序完成相关工作。

学校应于学生入学一个月内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

第八条学校应按实际受助学生名单填写《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汇总表》,及时报送同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由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审核汇总后报同级财政、教育部门备案,同时逐级上报至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省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应于12月底前将《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统计表》(详见附件4)上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审核汇总,报财政部、教育部备案。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统一电子注册,为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和管理提供支持。

第九条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实行学校法人代表负责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助学工作负主要责任。学校要制定本校国家助学金具体实施办法,设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具体负责助学工作,要为每位受助学生分别办理银行储蓄卡,直接将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一律不得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为学生办理银行储蓄卡,不得向学生收取卡费或押金等费用,也不得从学生享受的国家助学金中抵扣。

中等职业学校要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受理结果、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建档备查。

第十条省级教育、财政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享受资助政策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条件、学费标准、招生就业、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学费,并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5%的经费,用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减免、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方面的开支。

第十一条中等职业教育实行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校内奖学金、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学校减免学费等为辅的资助政策体系。国家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和社会团体设立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奖学金,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有条件的中等职业学校要积极实行“绿色通道”制度,对携有可证明其家庭经济困难材料的新生,可先办理入学手续,根据核实后的家庭经济情况予以不同方式的资助,再办理学籍注册。

第十二条各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国家助学金的管理,实行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并接受审计、监察部门的检查和社会的监督。对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将追究直接责任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财政部、教育部将对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好、成绩突出的地区和学校予以表彰。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财政部、教育部负责解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财政部、教育部和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备案。

第十四条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的实施中等学历教育的技工学校国家助学金发放管理工作另行通知。

篇7: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黑财教【2007】70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激励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0号)和《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7]91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以及民办本专科、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高校)。

第三条 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高校(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资助高校(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四条 我省高校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名额由省财政厅、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以及高校数量、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和生源结构等因素分配和确定。对办学水平较高的高校,以及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第二章 资金负担办法

第五条 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设立。地方财政负担部分,省教育厅及省直厅(局)所属高校所需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负担;市(地)所属高校所需资金中,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市(地),由省与市(地)按8:2比例分担;不享受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市(地),由省与市(地)按5:5比例分担。

民办高校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综合考虑学校的办学质量、学费标准、招生录取分数、一次性就业率、学科专业设置等因素,由财政予以一定的经费补助。

中直单位、企业、农垦、大兴安岭林管局所属高校所需资金,按照现行财政管理体制予以保障。

第三章 奖励标准与基本条件 第六条 国家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第七条 基本申请条件:

(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三)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除上述基本条件外,申请国家奖学金应同时具备: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应同时具备: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活动。

第四章 名额分配与预算下达

第八条 国家奖学金名额和预算由国家直接分配和下达;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由我省每年5月底前按照本办法第三条的规定提出预分方案,报国家审核(批)。

第九条 每年9月1日前,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批准下达的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分配名额和经费预算,下达我省各高校的分配名额和经费预算。

第五章 申请与评审

第十条 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实行等额评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十一条 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为高校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同一学年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十二条 每年9月30日前,学生根据本办法规定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递交《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申请表》(附件1)或《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附件2)。

各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本校的评审工作,提出本校当年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领导集体研究审定后,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编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汇总表》(附件3)和《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汇总表》(附件4),于每年10月31日前将评审结果报省教育厅,同时抄报省财政厅。国家奖学金经审核、汇总后将建议名单统一报教育部审批,由教育部于每年11月15日前批复并公告;国家励志奖学金名单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审批,并于每年11月15日前批复。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根据批复文件,于11月20日前将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资金拨付到各高校或各市(地)。

第六章 奖学金的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十三条 高校于每年11月30日前将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次性发放给获奖学生,有条件的学校直接打入获奖学生“校园一卡通”内,并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对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奖励证书。

第十四条 各高校要加强对资助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关办法和评审机制,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第十五条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各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规定,对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保证专款专用。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对奖学金评审、发放等各个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弄虚作假套取和截留、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或不按规定负担比例落实资金,致使受奖励学生比例和标准下降的市(地),除将情况和问题通报全省外,还将视情节轻重,相应减少以后招生计划,扣减或取消下一部分教育专项资金。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各高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资金,安排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费并落实到项目预算。同时,实行单独核算,严格使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资金结余要结转下年继续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费具体使用管理办法由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另行制定。

第十七条 对不按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学科专业规范办学,不按规定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足额提取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民办高校,将取消其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申报评审资格。

第十八条 各高校要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具体评审办法,并报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备案。

篇8: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25号)要求,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2010年将安排中央财政资金20亿元,支持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办法》规定,对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给予奖励。奖励条件为年节能量100t标准煤以上(工业节能项目年节能量500t标准煤以上)、10 000t标准煤以下的项目。奖励标准为中央财政240元/t标准煤,地方配套奖励资金不低于60元/t标准煤。

《办法》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对符合财政奖励资金申请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公告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名单及业务范围。财政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考虑各地节能潜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情况、资金需求以及中央财政预算规模等因素,每年将财政奖励资金切块分到各地,由各地节能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对符合条件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根据节能量给予奖励。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财政部组织对各地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执行情况和资金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篇9: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关键词:《国家旅游局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性质;基本原则;证据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53-01

一、《办法》的性质

国家旅游局研究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已于2015年4月6日下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并正式施行,在5月14日旅游局发出了“关于修改《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该通知修改的内容包括把文件名修改为《国家旅游局关于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并修改了原《办法》中的两条内容。

(一)《办法》是否属于规章。

从形式上看,我们首先可能会判断该《办法》属于部门规章。因为国家旅游局属于国务院的一个直属机构,根据《立法法》第八十条第一款规定“ 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作为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国家旅游局具有颁布规章的权力。然而该《办法》是否属于规章不能仅从其形式上判断,而要从其实质要求、程序要求上综合判断。同样是根据《立法法》第八十四条规定“部门规章应当经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地方政府规章应当经政府常务会议或者全体会议决定。”第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部门规章由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予以公布。”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合法的部门规章首先要满足两个条件,首先是部门规章要经过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其次是对公布该规章的程序要求,要求公布该规章需要部门首长签署命令。依照法律规定来分析,不能看出该《办法》是否经过部务会议或者委员会会议决定。其次该《办法》不是以旅游局长签署命令的形式公布的,而是以国家旅游局的名义在国家旅游局的网站上公布的,若是作为规章,其公布的程序也存在问题。由此,我们有理由质疑其并非是一个部门规章。

(二)《办法》是否属于规范性文件。

规范性文件,在《立法法》等法律缺乏对其应有的规范,而在实践中的运用非常广泛。“规范性文件”是法律中经常出现但又并不局限于法律领域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具有规范性(即规定权利和义务)的、适用于不特定对象的各种文件。在非法律领域,“规范性文件”主要被用来指对某一群体具有纪律约束力的文件。规范性文件的名称繁多,例如:法、条例、办法、规定等,旅游局作为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有权发布规范性文件。所以从该《办法》的名称和颁发机构来看,其具有一个规范性文件的特征。

但是,通过该《办法》的内容来看,可以知道《办法》的实施是以记录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的方式并予以公布,甚至可能对不文明游客的信用系统产生影响,同时对游客的生活产生不利影响。记录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做法可以说是对游客不文明行为的一种处罚,而如何定义这种处罚又是一个问题。《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一)警告;(二)罚款;(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四)责令停产、停业;(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六)行政拘留;(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法律和行政法规新创设的行政处罚主要有劳动教养、通报批评、强制履行兵役、驱逐出境、撤销注册商标、注销城市户口等。警告是指国家对行政违法人员的告诫和谴责,警告的目的是形成社会舆论压力从而使被处罚者认识到自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但是警告的行政处罚并未对违法人员产生财产等实体权利的影响。而《办法》中的处罚已经不限于对其告诫和谴责,对游客的不文明行为的记录将会涉及到游客的实体权利,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其不文明行为被通报后,可能降低银行贷款信用,影响其贷款。

对于规范性文件,在《行政处罚法》第十四条规定:“除本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以及第十三条的规定外,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可见该《办法》若作为一个规范性文件是不能设定新的处罚方式的。所以该《办法》的性质不属于规范性文件。

通过上述分析,该《办法》的性质不够清晰,我认为应把《办法》归入规章更为合法、合理。规章的效力要比规范性文件高,并且对于规章在《立法法》等法律中有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对于规范性文件则缺失相关的规定。对于设定新的处罚种类也将有合法的解释。以规章的形式颁布更加表现出国家对提倡游客文明旅游的重视。若要定性《办法》为规章,还需要避免在上文中提到的实体和程序上的疏漏,完善制定程序,完善其内容。

二、《办法》相关内容是否违反一事不再罚原则

我国行政处罚领域应该存在一事不再罚原则。一事指符合一个行政违法构成要件的行为;不再罚指除非法律有特别规定,行政主体只能给予一个和一次处罚。例如《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便是对一事不再罚的体现。在《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游客不文明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因违反法律、法规及公序良俗等受到行政处罚、法院判决承担法律责任,或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说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被记录以前已经受到了行政处罚,再次,被记录并在全国范围内公开,类似于受到羞辱罚的处罚,本人认为是对其第二次处罚,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

以上是本人对《办法》的几点法律思考。《办法》的公布实施,在监督游客行为,保护景区环境、提高公民素质方面有积极影响。《办法》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能够完善,杜绝游客不文明行为的同时,也能充分保护相对人的权益。

参考文献:

[1]黄金荣.“规范性文件”的法律界定及其效力[J].法学,2014年第7期

[2]朱新力.论一事不再罚原则[J].法学,2011年第11期

篇10: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关于下发《重庆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重庆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的通知

各学院及有关部、处:

为 了帮助部分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加强我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管理,确保此项工作有效实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助学贷 款管理规定(试行)》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并经主管校领导批准,特制定《重庆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重庆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 则》。现印发给我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大学

二OO二年三月二十九日

重庆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国 家助学贷款是一项政策性强,责任重,申请审批程序复杂,要求严格的工作。需要学校、学院、申请学生本人及家庭共同担负责任,密切配合。确保此项工作在我校 的顺利、有效实施。为加强我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管理,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文件精神,经与贷款经办银行充分协商。特制定本暂行 办法。

一、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商业借贷行为。学校、学生所在学院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行为负有管理和引导责任,学生毕业就业务科后,学校与学院将继续配合经办银行对学生进行还贷管理。贷款学生本人对所贷银行贷款承担全部经济、法律责任。

二、学校成立专门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代表学校行使管理权。该中心主要职责为:

1、代表学校与经办银行协商,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协调学校与银行间工作。

2、按实施细则组织实施学校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

3、接收合符条件的学生申请,辅导并帮助学生完成银行审批手续,获得国家助学贷款。

4、完成学生贷款冲缴学杂费的财务手续。

5、代表学校对申请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日常管理。

6、组织建立学生信用档案。

7、及时向各学院通报该院学生获取贷款以及还本付息的情况,并协助各学院建立学生贷款档案。

8、签署、备案学生离校或学籍变动手续。

三、学院是学生的直接管理部门,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日常

生活,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初步审核学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在学生申请材料上需要学院签署意见的地方如实签署意见,保证学生提供的材料(如身份证、学生证、成绩单、学院评语)真实准确,并加盖学院公章。

2、为学生提供能证明学生申请材料和学生身份真实性(与学生个人档案相一致)的贷款见证人。

3、建立本院学生贷款档案,对贷款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和信用教育,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还息、个人情况变更(包括学籍、个

人异常情况等)进行监管,并及时通知学校国家助学贷款中心。并将学生贷款、还款情况记载装入学生个人档案。

4、对违反合同条款的学生进行校纪处理。

四、学生是贷款直接责任人。负担对所借贷款的全部经济和法

律责任。贷款学生可依据《重庆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细则》向学校和经办银行申请贷款,有不受歧视平等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权利,同时,贷款学生应担负以下义务:

1、坚持诚实信用,不向申请审批机构提供虚假不实的材料。对自己所报材料真实性负责。

2、信守合同,严格履行合同义务,按时偿还贷款本息。

3、爱护学校声誉,服从学校管理。

4、承担因合同而产生的一切法律和经济责任。

五、贷款学生如有弄虚作假,违反合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一经查实,学校将保留采取以下措施的权利:

1、取消该生贷款资格。

2、停发贷款学生的贷款,追缴欠款。

3、通知学生家长或工作单位协助追缴欠款。

4、取消在校学生评优、推选先进、推免研究生、获取奖学金、获取其它资助的权利。

5、扣发学生毕业证、学位证。

6、给予学生纪律处分直至开除学籍。

7、将不守信用的学生照片、身份证号码等信息,以及贷款、还款情况向社会公布,并提供给社会信用调查构。

六、本暂行办法由学校授权校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七、本暂行办法从公布之日起实施。

重庆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

篇11: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南昌大学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防范和控制助学贷款风险,明确有关部门和院(系)的管理职责,提高借款学生的还款率,促进我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及江西省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南昌大学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办法》之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是指从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后到贷款结清期间进行的贷款管理,主要是协助贷款经办银行进行包括贷后监督检查、不良贷款催收与处置、诚信档案建设等工作。

第三条 本办法中所称贷款学生是指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包括学校所在地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和学生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经办银行是指按照国家政策与全省统一安排,与我校签订国家助学贷款银校合作协议,给我校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的主办支行。

第五条 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遵循降低风险、责任分担、加强管理原则。

第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全日制研究生、本专科生(含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办理的国家助学贷款,包括学校所在地国家助学贷款和学生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适用于我校和学院(系)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相关部门、机构和人员。

第二章职责

第七条 我校的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职能部门为校学生 1

资助中心,主要职责:

(一)贷后监督检查:审查贷款合同,诚信档案及工作流程的规范性和完整性;按规定和学院(系)移交相关文档;发现问题形成报告,对整改情况进行动态跟踪。

(二)催收:组织学院(系)做好不良贷款的催收工作;向学院(系)下达催收任务;检查不良贷款催收情况。

(三)诚信教育:组织学院(系)在贷款学生毕业离校前召开诚信座谈会,签订《还款计划确认书》;开展诚信教育活动。

第八条 各学院(系)的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由学院(系)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由助学贷款主办老师具体落实,并在学生中设立助学贷款协理员,协助落实贷后管理。学院(系)的主要职责:

(一)贷后监督检查:完善贷款资料;建立助学贷款名单及汇总表;完善学生信用档案;对贷款学生学籍异动及时报告并作书面处理。

(二)催收:建立贷款学生违约3个月以上的名单;进行电话催收;电话催收仍逾期不还的,发催收函。

(三)诚信教育:将贷款学生毕业后的首次去向建档;落实诚信座谈会;帮助符合条件的贷款学生办理展期。

第三章贷后管理

第九条 贷款发放后,各学院(系)要加强对贷款学生的诚信教育、法制教育、信贷知识教育,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诚信意识、法律意识,并协助银行和学校对贷款学生毕业后贷款归还情况进行跟踪管理。

第十条 学校每年对各学院(系)贷款学生的还款率和不良贷款率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年度学院(系)学生资助考核工作指标体系内,并与各学院(系)新增贷款的额度直接挂钩。

第十一条 贷款学生在校时的贷后管理。

1、各学院(系)每学期应定期将贷款学生到款情况及学习情况通过成绩单等形式与贷款学生家长联系,通报贷款学生在校情况。

2、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贷款学生的学习情况,各学院(系)每学年须核查贷款学生的成绩,将成绩差、无法正常完成学业的贷款学生名单报送校学生资助中心,同时经办银行有权终止或暂停发放贷款,或提前收回贷款本息。

第十二条 贷款学生毕业后的贷后管理。

1、贷款学生毕业后,在未还清国家助学贷款本息期间,学院(系)应委托专人(贷款学生的班主任、辅导员或其他见证人)与贷款学生联系,提醒贷款学生按期还款。

2、贷款学生毕业后,在未还清国家助学贷款本息期间,个人工作情况有所变动时,贷款学生必须在三个月内将变更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法等及时告知经办银行及在学期间所在学院(系),以便还款业务顺利进行。

第十三条 贷款学生毕业离校前,学校统一组织贷款学生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制定还款计划,签订《还款计划确认书》,毕业后须按协议约定按期还款。

第十四条 允许有条件的学生提前还款。提前还款的学生应在毕业离校时至少提前15个工作日向所在学院(系)提出申请,所在学院(系)在接到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报至校学生资助中心,校学生资助中心受理后10个工作日内向经办银行反馈并协助学生办理提前还款业务。

第十五条 毕业后继续攻读学位且无力还款的贷款学生,需在毕业前50天内持本人贷款展期申请书、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原件及复印件、本人有效证件经所在学院(系)签署同意意见后,报校学生资助中心审核批准后送经办银行审批。

第十六条 贷款学生偿还贷款扣款的银行帐号如有遗失或

更改,应及时与经办银行联系。

第十七条 贷款学生因故需要变更贷款合同的直接与贷款经办银行联系并按照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学校建立贷款学生基本信息库,贷款学生毕业时贷款信息纳入其个人档案。

第四章违约行为及不良贷款的催收与处置

第十九条 贷款学生毕业后按照还款协议进入还款期,连续拖欠贷款超过三个月且不与经办银行和在校期间所在学院(系)主动联系办理有关手续的,则视为违约。

第二十条 如有发生下列情况之一,也构成贷款学生的违约行为:

1、贷款学生毕业时未能或拒绝与经办银行办理还款确认手续,未能或拒绝签订《还款计划确认书》;

2、贷款学生未能或拒绝按《贷款合同》条款规定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应支付的其他费用;

3、贷款学生未能或拒绝按《贷款合同》规定使用贷款;

4、贷款学生在申请资料中的陈述发生重大失实,或提供虚假资料,或隐瞒重要事实,已经或可能造成贷款损失的;

5、贷款学生学籍发生异动或擅自退学离校;

6、贷款学生拒绝或阻挠经办银行监督检查其贷款使用情况;

7、贷款学生在借款期间出现违法或违纪行为受到法律制裁或纪律处分的,或出现严重不良信用记录的;

8、贷款学生在贷款期间发生的其他违约行为。

第二十一条 经办银行对贷款学生违约行为的处置。贷款学生在贷款期间出现违约行为或造成不良贷款,经办银行可采取以下任何一项或全部措施:

1、要求贷款学生限期纠正违约行为;

2、停止发放尚未使用的贷款;

3、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贷款本息;

4、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违约人姓名、公民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

5、将其违约行为载入金融机构征信系统,不再为其办理新的贷款和其他授信业务;

6、向仲裁机关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二条 学校对贷款学生违约行为的处置。为加强对不良贷款的催收工作,降低违约率,避免给国家、学校造成经济损失。按照合同的约定,对出现违约行为的贷款学生,学校将采取如下措施:

1、将学生的有关信息和违约情况提供给经办银行等金融机构和相关单位;

2、协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全国大学生就业网、学历证书查询网站及教育部国家助学贷款信息系统公布违约学生名单及相关信息;

3、在校园网、校友网等相关媒体上公布失去联系的违约学生相关贷款信息,提示其还款责任和义务。

第二十三条 不良贷款的催收。各学院(系)应明确专人分片包干,并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催收逾期贷款本息:

1、专人定期电话跟踪联系并公布跟踪结果;

2、重点家访和通报就业单位;

3、利用寒暑假期,组织勤工助学活动,走访违约的已毕业获贷学生。

第五章附则

篇12: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渝财教[2008]141号

各高校: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1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渝府发[2007]1 07号),为激励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奋发成才,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市财政局、市教委制定了《重庆市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重庆市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重庆市财政局

重庆教育委员会

二OO八年八月十九日

主题词:高校

奖学金

管理

办法

通知

重庆市财政局办公室

2008年8月2 7日印发 附件

重庆市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激励普通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奋发成才,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 007]91号)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渝府发[2007]107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高校是指根据国家和重庆市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公办和民办普通本专科高等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和承担高职学历教育的成人高校(不含中央部委院校)。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我市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

第四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各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的名额由市财政局、市教委根据财政部、教育部确定的总人数分配。根据学校类别、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在校本专科生人数、一次性就业率及资助工作业绩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在分配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时,要适当向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国家需要的特殊学科专业为主的高校予以适当倾斜。

第五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由中央和市政府共同出资设立。各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与市财政按比例分担。

鼓励各高校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高校在实际执行中超过市级预算的资助经费,由各高校自行承担。市财政视财力情况给予适当奖励性补助。第六条

高校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学校事业收入(不含科研收入)中足额提取4%——6%的经费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并设立“绿色通道”,其招收的符合本办法规定申请条件的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可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

第二章

奖励标准与申请条件

第七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5000元。第八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良好;

4、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成绩优秀;

5、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6、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第九条

高校应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原则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对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实施细则,并制定学习成绩优秀的具体标准。

第十条

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

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的学生。

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

第三章名额分配与发放

第十一条

每年5月31日前,市财政局、市教委根据本办

法第三条的规定,提出我市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名额分配建议方案,报财政部、教育部。

第十二条

每年9月1日前,市财政局、市教委将财政部、教育部批复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分配名额和预算,下达到各高校。第十三条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通过国库支付系统拨付;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高校,由市教委专户拨付。

第十四条

每末,各高校要将国家励志奖学金预算纳入决算,并按规定报送决算报告。

第四章

申请与评审

第十五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学年评审一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

第十六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与评审工作由高校组织实施。高校要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制定评审细则,报市财政局、市教委备案。

第十七条

每年9月30日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根据第七条、第九条及学校相关规定,由本人填写《重庆市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见附表),向学校提出申请。

第十八条

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审,提出本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后,在校内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

第十九条

公示无异议后,每年10月31日前,各高校应将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建议名单上报市财政局、市教委。逾期不予受理。市财政局、市教委审核后,于每年11月1 5前批复。

第五章

奖学金发放、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条

国家励志奖学金专项资金拨付至高校账户10个工作日内,学校应一次性地及时足额发放给获奖学生,并记入学生档案。

第二十一条

高校应切实加强管理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管理工作,通过储蓄账户等方式将国家励志奖学金发放到获奖学生手中,确保国家励志奖学金真正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第二十二条

已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在校学生,因故死亡、休学、转学、退学、出国或受处分、留校查看、被开除学籍等纪录处分者,高校应自下月起予以停发。尚未发放的国家励志奖学金部分,可由高校按《重庆市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继续用于资助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使用。

第二十三条

各高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财经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国家励志奖学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二十四条 市财政局、市教委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和发放工作进行重点检查和抽查。凡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市财政局和市教委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追缴违规资助资金;直至停止拨付资助资金,由学校自行承担尚未支付的国家励志奖学金部分等处罚,并追究直接责任人和负责人的责任。

1、获奖对象不符合基本条件;

2、未及时向学生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

3、弄虚作假、虚报冒领国家励志奖学金;

4、截留、挤占、挪用国家励志奖学金;

5、对国家励志奖学金进行二次分配。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市财政局、市教委负责解释。第二十六条

篇13: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1. 国家为何要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3年2月28日, 经国务院同意,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 (财教[2013]19号, 以下简称《意见》) , 从财政拨款制度、奖助政策体系、收费制度三个方面完善了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意见》对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进行了全新、系统的设计, 形成了公平与效率并举的机制。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等注重奖优, 激励研究生潜心学习研究、积极进取;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等注重公平, 资助研究生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设立前, 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的主体是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和校内奖助学金, 主要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 而没有国家层面的研究生奖学金项目。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研究生的深切关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额度标准较高, 是研究生教育阶段国家设立的最高荣誉奖项, 旨在鼓励研究生勤奋学习, 潜心钻研, 获奖学生还同时可获得其他奖助资金, 较大幅度提高了获奖研究生的待遇水平, 有助于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有利于吸引更多高素质和发展潜力强的优质生源, 激发研究生教育的活力。

2. 教育部、财政部为何印发《评审办法》?

2012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设立之初, 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对各项管理工作作出了规定。但是, 近年来, 各地、各高校在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具体工作中, 遇到了一些问题。为进一步保证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规范有序、有章可依, 保证评审公开、公平、公正, 确保评审质量和评审结果的权威性, 使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真正奖励给最优秀的研究生, 2014年2月21日, 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评审办法》。《评审办法》主要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范围、评审资格、评审原则、评审组织、名额分配、评审标准、评审方式等方面做了规范要求, 对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予以了明确。《评审办法》的印发, 有利于促进各地、各高校更加科学合理地做好评审工作, 不断提高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3. 研究生申请国家奖学金应具备什么条件?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 用于奖励普通高校中表现优异的全日制研究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 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且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基本申请条件包括: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 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高等学校规章制度; (3) 诚实守信, 道德品质优良; (4) 学习成绩优异, 科研能力显著, 发展潜力突出。

同时, 研究生在申请国家奖学金时应当注意以下情况: (1) 当年毕业的研究生不再具备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资格。 (2) 参评学年违反国家法律、校纪校规受到纪律处分者;参评学年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参评学年学籍状态处于休学、保留学籍者不具备当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3) 超出基本修业年限的研究生, 原则上不再具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4) 在基本修业年限内, 因国家和单位公派出国留学或校际交流在境外学习的研究生, 仍具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但由于因私出国留学、疾病、创业等原因未在校学习的研究生, 期间内原则上不具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参评资格。

4. 新入学的研究生可以参评国家奖学金吗?如何评审?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用于奖励普通高等学校中学业成绩优异、科研能力显著、发展潜力突出的全日制研究生。对于新入学研究生可以参评, 评审侧重其“发展潜力突出”, 这与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大一新生不具备参评资格的情况不同。高校应积极探索, 创新模式,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机制, 重点考察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成绩及考核评价情况, 兼顾其在本科或硕士阶段取得的突出成绩, 可在复试时组织专家和研究生导师对其采取评审答辩等形式的考察, 确保符合条件的新入学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5. 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重点有何不同?

按照培养类型, 研究生分为学术型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以学术研究为导向, 偏重理论和研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专业实践为导向, 重视实践和应用。考虑到这两种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方式各有侧重, 《评审办法》中对二者的评审标准要求不同。对于学术型研究生, 评审标准应偏重考察其科研创新能力和体现创新能力的科研成果;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 评审标准应偏重考察其专业实践能力和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

6. 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能否多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能否同时获得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评审办法》明确规定, 研究生在基本修业年限内, 可多次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但获奖成果不可重复申报使用。获得国家奖学金的研究生也可以同时获得学业奖学金。

7. 由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养机构之间联合培养的研究生, 如何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 (教研﹝2013﹞1号) 中提出, 要“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 支持校所、校企联合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 完善校所、校企协同创新和联合培养机制”。联合培养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种发展趋势, 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符合条件的联合培养研究生也可以申请国家奖学金。高校与科研院所等其他研究生培养机构之间联合培养的研究生, 原则上由高校对研究生进行国家奖学金评审。具体评审程序, 由高校在本单位的评审细则中予以规定。

8. 对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的评审过程和结果存在异议, 如何申诉?

篇14: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问:请介绍一下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背景。

答: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幼儿园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特别是民办幼儿园教育发展迅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教育资源供需的矛盾。同时,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幼儿园收费的监管,规范了幼儿园的收费行为。但总体看,幼儿教育基础还较薄弱,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在一些地方比较突出,群众反映比较强烈。一些地方的幼儿园设立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一些幼儿园以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費、教育成本补偿费等名义收取与入园挂钩的费用;一些幼儿园以开设象棋班、围棋班、珠算班、舞蹈班、绘画班等各种兴趣班名义,在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变相强制向家长收取费用。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一方面,需要明确政府责任,增加资源供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下一步将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通过保证合理用地、减免税费等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办园。另一方面,要针对幼儿园收费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依法进行规范,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三部委出台《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对规范幼儿园收费行为,保障受教育者和幼儿园的合法权益有重要作用。

问:《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本着“统一规范,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是明确将幼儿园对入园幼儿的收费统一为保育教育费、住宿费;幼儿园为在园幼儿教育、生活提供方便而代收代管的费用,应遵循“家长自愿,据实收取,及时结算,定期公布”的原则;幼儿园应按月或按学期收取保育教育费,幼儿园对因故退(转)园的幼儿应根据实际情况退还一定预收费用等。二是提出了幼儿园收费审批的原则、程序、收费标准制定成本列支范围等要求。三是要求幼儿园通过设立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形式,向社会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相关内容;招生简章要写明幼儿园性质、办园条件、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等内容。四是规定了幼儿园的禁止性行为,严禁幼儿园以任何名义向入园幼儿家长收取赞助费、捐资助学费、建校费、教育成本补偿费等与入园挂钩的费用,严禁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兴趣班、课后培训班和亲子班等特色教育为名向家长另行收取费用。

问: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保证幼儿园收费政策落实?

答:主要有四个方面措施:一是要求各地制定实施细则,细化落实各项政策。二是加强对幼儿园收费监督检查,将幼儿园收费作为全国治理教育乱收费和每年开展的全国教育收费专项检查重点内容之一,督促幼儿园依法经营,建立健全收费管理制度,自觉执行国家制定的幼儿园教育收费政策。三是加强对幼儿园收费许可证年审,对违反规定的,将不再核发收费许可证。四是加强社会监督和依法查处乱收费行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畅通“12358”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的投诉举报,对违反国家教育收费法律、法规、政策和《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行为,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规定严肃查处。

问:政府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有何特殊收费政策?

上一篇:Best Friend六年级英语作文下一篇:大班六月主题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