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排放孔安全技术措施

2024-04-09

打排放孔安全技术措施(通用8篇)

篇1:打排放孔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排放安全技术措施

瓦斯排放技术措施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编 制: 通 风 区: 机 电 区: 安全副总: 通风副总: 总 工:

抄送:调度室 安检队 救护队 机电区 通风 区

为了确保某某某巷道掘进的安全可靠,决定对某某某巷内积存瓦斯安全排放。为此确保本次瓦斯排放的过程安全顺利完成。特制订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一、基本情况

1、瓦斯积聚地点:

2、瓦斯积聚浓度:

3、造成瓦斯积聚的原因:

5、排放时间:

6、断电范围:

7、断电撤人范围:

8、应设警戒线位置:1号岗设在主斜井,严禁一切人员入井;2号岗设在安全出口处,严禁一切人员入井;3号岗设在轨道斜巷,严禁一切人员入井;4号岗设在引风道主扇风机房处,禁止人员在主扇风机附近20m的地方吸烟及逗留。因井下未有施工作业人员,只是瓦斯排放人员,无需在在其他地点设岗。站岗人员到岗后,必须坚守岗位,禁止一切人员进入警戒范围内,未接到撤人通知不得擅自解除警戒。

9、排放瓦斯通风系统示意图(图中注明通风设施、进回风流方向、瓦斯积聚地点、警戒位置、通迅电话等)。

二、成立排放小组:由 担任排放总指挥,负责按本措施进行排放。救护队派一名管理人员唐星任现场指挥,并按要求派足够数量的救护队员参加。电工杨用祥坚持在现场负责处理机电事宜。安检员吴正刚,施工带班长张德龙。电工应积极监督和协助排放,并听从现场指挥安排。

三、参加排放瓦斯人员组成 及职责

1、由一名副总工程师负责现场全面指挥工作。

2、安检队1--2人,负责现场监督检查,落实措施执行情况,措施不落实,不准排放瓦斯

3、施工单位负责警戒,人员多少,按措施规定而定。

4、通风队瓦检员1名,负责检查混合风流气体及排放后正常气体检查工作。

5、救护队员至少3人,负责排放瓦斯具体操作,在排放瓦斯时,要佩带氧气呼吸器。

6、机电 区1人,负责组织停送电工作。

7、施工单位电工1人,负责排放前后施工地点停送电工作。

8、排放瓦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或值班矿长负责组织,参加人员学习,严格按措施执行。

9、所有参加排放人员应在措施 上签字,以备查。

四、计算

1、排放瓦斯 量: QCH4=L•S•C+q•t

式中:L——瓦斯积聚巷道长度(m)S——瓦斯积聚巷道平均断面(m2)C——巷道内积聚瓦斯平均浓度(%)q——巷道正常瓦斯涌出量(m3/分)

t ——排放瓦斯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分)计算结果为(m3)

2、排放 所需的最小总供风量: Qmin = •QCH4 = 49.5QCH4

式中: Qmin ——排放 瓦斯 所需的最小总供风量(m3)Cmax1 ——正常情况下,巷道内最高瓦斯允许浓度,取 Cmax1=1%.Cmax2 ——排放时巷道内最高瓦斯允许浓度取Cmax2=2% QCH4——排放瓦斯量(m3)计算结果为(m3)3、排放瓦斯需用的时间: t=

式中: t——排放瓦斯需用的时间(分)

Qmin——排放瓦斯所需的最小总供风量(m3)Q局——排放过程中局扇平均供风量,一般取局扇正常供风量的60%~70%。(m3/分)

计算结果为(分),考虑到其它因素,确定为(分)

五、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1、瓦斯排放期间必须有一名矿领导跟班现场指挥,设专职瓦斯检查员检查瓦斯浓度,附近安设通讯电话,以保持联系。

2、排放前必须撤出轨道斜巷道和受影响地点的所有人员,并且切断排放范围内的一切电气设备电源。

3、瓦斯排放期间,受排放瓦斯影响的地点禁止进行任何作业。

4、瓦斯排放过程中,瓦检员严格掌握轨道斜巷出口瓦斯浓度不超过1.5%,轨道斜巷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0%。

5、排放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排放期间的警戒由现场排放指挥安排,救护队派专人担当,安检员负责检查警戒情况,救护队负责瓦斯现场瓦斯的排放。

5、指挥停(送)电,必须遵守如下顺序:现场指挥→通风调度→矿调度→中央变电所→移变。

6、中央变电所停(送)电后,应立即按如下顺序逐级报告:移变→中央变电所→矿调度→通风调度→现场指挥。

7、入井前所有参加排放瓦斯人员对自己的呼吸器用效验仪进行严格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理,确保仪器完好。

8准备完毕后,救护队负责人对所有参加排放瓦斯人员的仪器必须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合格后做好记录并签字。

9、入井排放瓦斯人员的着装和使用的仪器、自救器、矿灯等必须整齐完好。

10、排放瓦斯前,首先检查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m范围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不得超0.5%,按规定区域断电撤人、警戒后,方可人工开动局扇,向被排放巷道送入有限的风量,逐节排放瓦斯。

11、排放瓦斯时,回风系统内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除救护队员和瓦检员外,其它人员严禁进入回风系统,排放瓦斯回风流路线为:

12、凡是通往瓦斯排放回风流的地点,必须设置警戒,警戒人员要认真负责,不得擅自离岗睡觉,防止闲杂人员进入 回风流。警戒位置:其中 警戒点由安检队负责把口,警戒点由 队负责把口。

13、排放瓦斯流经巷道内的电器设备,必须指定专人在采区变电区和配电点两处同时切断电源,此项工作由机电区负责组织进行。其中 电源由 队负责。

14、局扇启动后,要检查局扇运转情况,严禁局扇发生循环风。

15、排放时,必须采取限制向独头巷道内送入风量的方法,一次只能续接一节风筒,严禁“一风吹”。在启动局扇前,必须解开局扇出口的风筒,采用风筒错口制进风量,以便排瓦斯时,掌握排瓦斯浓度。

16、排放时,应在全风压风流混合处()悬挂一台便携式瓦检仪,由瓦检员在该处检查瓦斯,只有当该处CH4、CO2 浓度不超过1.5%时,方可续节风筒。

17、排放时,应控制风筒出口端,使其在不同断面上,由外向内,逐渐推进,在同一断面上,自下而上全断面排放瓦斯。

18、排放瓦斯后,经过检查证实整个独头巷道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经稳定2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恢复正常通风,撤回警戒。

19、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必须由施工单位电工对巷道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电气设备完好后,方可恢复供电,其它地点供电工作由机电区负责。

六、控制排放瓦斯方法

为使排放瓦斯风流在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后其中的瓦斯浓度不超限,必须采取控制排放瓦斯的方法,现场采取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1.1 增阻限风法:增阻限风法实质就是增加局部通风机的工作风阻,以限制局部通风机风量,达到控制排放瓦斯的目的,即在风机出风侧用绳子或皮带捆绑;1.2 分风限风法:分风限风法实质是让风流分岔,只让部分风流通过风筒进入独头巷道以排放瓦斯,另一股风流则同全风压风流一起稀释排放出来的瓦斯,即在风机出风侧设排放“三通”,通过“三通”放风来控制进入独头巷道的风量;1.3 逐段排放法:逐段排放法就是在独头巷道内风筒断开,将独头巷道内积存的瓦斯由外向里逐段排放出来。

对上述方法分析如下:增阻限风法存在风机处于高风阻状态下启动并运行易处于不稳定状态且风量控制不易把握;逐段排放法存在排放瓦斯人员处于污浊风流中,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而分风限风法则根据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浓度来准确控制,同时根据现场实际瓦斯涌出量的大小确保排放瓦斯在同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浓度不超过1.5%的前提下,准确控制风量大小,从而不仅能够排除因实际操作时容易出现风量过小而影响排放速度,还能够排除因实际操作时风量过大增加排出的瓦斯量。当独头巷道中排除风流瓦斯浓度小于1%时,排放瓦斯负责人和瓦斯检查员可进入巷道进行检查。进入过程中,瓦斯检查员在前,另一人在后,保持不少于5-10 m距离,瓦斯检查员必须按照“边检查、边进入”的原则,禁止长驱直入,防止窒息事故发生。

七、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排放瓦斯:

(1)无批准的措施或措施与现场情况不相符的;(2)排放措施未贯彻、责任未落实的;(3)井下现场总指挥未到排放瓦斯现场的;

(4)参加排放瓦斯的人员不齐、警戒人未安排到位、回风流撤人、断电未完成的;

八、排放瓦斯其它注意事项:

(1)参加排放瓦斯人员的矿灯及所携带的便携仪瓦斯报警仪、甲烷氧气两用仪等要符合防爆和完好要求。(2)如需进入停风区检查瓦斯,必须由通风队负责,两人同行,前后相距5米,并携带甲烷和氧气报警仪,其它人员不得进入停风区。

(3)被高浓度瓦斯(指瓦斯浓度大于3%以上)淹没区域的电气设备排放瓦斯结束后,要把电器设备开关盖打开,排除内部积聚的瓦斯。

11、排放后,由局扇工将风筒按标准吊挂好。电话通知地面人员,恢复正常生产工作。

12、排放瓦斯过程中,监控值班人员必须时刻观察井下瓦斯动态,有情况及时报告技术负责人和井下排放瓦斯人员。

13、本安全技术措施由煤矿通风部门组织编制,参与瓦斯排放人员对该措施中有疑问或不了解之处请向通风技术员了解相关详情。

14、本措施只向参与本次排放瓦斯有关的人员贯彻。所有参加排放人员应在措施 上签字,以备查。

篇2:打排放孔安全技术措施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编 制: 通 防 科

审 核:

签发人:

XX煤矿

二0一七年三月二十日

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一、排放瓦斯前的准备工作

1、排放瓦斯前,回风系统内必须切断电源,撤出人员,除安全科安全员、瓦检员外,其它人员严禁进入回风系统。

2、凡是通往瓦斯排放回风流经的巷道,必须设置警戒,警戒人员要认真负责,不得擅自离岗或睡觉,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回风巷。警戒位置由安全科安全员现场指定。

3、排放瓦斯流经巷道内的电器设备,必须指定专人在采区变电区和配电点两处同时切断电源。

4、排放瓦斯前,瓦斯员必须检查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 m 范围内瓦斯浓度,只有当瓦斯浓度不超过0.5% 时,方可启动局扇。

5、局扇启动后,要检查局扇运转情况,严禁局扇发生循环风。

6、排放瓦斯时,必须采取限制向独头巷道内送入风量,严禁“一风吹”。

二、瓦斯排放时的工作

1、限制风量排放瓦斯。排放瓦斯时,应安排专人控制排放瓦斯风量和检查排放处的瓦斯瓦斯浓度,应使排放瓦斯回风全风压汇合处瓦斯、二氧化碳浓度均不得超过1.5%。

2、排放时,应控制风筒出口端,使其在不同断面上,由外向内,逐渐推进,在同一断面上,自下而上全断面排放瓦斯。

3、排放瓦斯后,经过检个独头巷道内风流中瓦斯浓度

不超过1%,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经稳定20分钟无异常后,方可恢复正常通风,撤回警戒。

4、巷道恢复正常通风后,必须由排放该区域的电工对巷道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证实电气设备完好后,方可恢复供电,其它地点供电工作由调度室通知电工实施供电。

5、排放后,掘进工作面迎头风筒必须按规定悬挂好。

三、参加排放瓦斯人员组成及职责

1、由安全科安全员负责现场全面指挥工作。

2、安全科安全员1人,负责现场监督检查,落实措施执行情况,措施不落实,不准排放瓦斯。

3、排放瓦斯区域的单位负责警戒,人员多少,按措施规定而定。

4、瓦斯排放的人员组成:安全科安全员1名,通风科瓦检员1名,瓦检员负责检查混合风流气体及排放后正常气体检查工作,排放瓦斯区域的电工一名。

5、排放瓦斯前,必须组织排放人员学习《排放瓦斯安全措施》,组织人员由矿安全科负责,严格按措施执行。

6、所有参加排放人员应在措施上签字。

四、安全技术措施

1、排放瓦斯现场指挥或排放瓦斯现场负责人应听从总指挥或矿调度指挥,按措施要求或采取措施排放瓦斯,严禁违章排放瓦斯,否则,一经发现,严肃追究责任。

2、多个掘进面需同时排放瓦斯时,不得同时排放两个及其以上 掘进面瓦斯,当掘进面回风相互有影响时,应先排放瓦斯影响掘进面瓦斯,再排放被影响掘进面瓦斯,且排放瓦斯前,应执行区域性停电、撤人措施,排放瓦斯回风流系统应撤人,禁止人员通行,并应在通往排放瓦斯回风系统的所有通道上设置警戒。

3、排放瓦斯期间,回风井口地面附近20m范围应设置警戒,禁止人员通行,并应排查、清除一切火源隐患。

4、排放瓦斯地点附近进风流中应设置电话并确保畅通,以便统一指挥排放瓦斯。

5、排放瓦斯前,排放瓦斯人员应认真检查矿灯和甲烷报警仪,杜绝矿灯失爆,确保甲烷报警仪完好。

6、排放瓦斯前应先检查局扇及开关附近10m内风流中的瓦斯,当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开启局扇,排放瓦斯时局扇应开一级,不得同时开启两级,以免增加控风难度,甚至导致瓦斯“一风吹”。

7、排放瓦斯时通风系统必须可靠,排放瓦斯时,排放瓦斯人员应注意观察局扇与排放瓦斯汇合段风量及风向情况,严禁局扇发生循环风,否则,必须立即停止排放瓦斯工作,待处理好后,方可继续进行排放。

8、应采用三通法、风筒接头放风法或捆扎风筒法排放瓦斯,不得间隙点动局扇排放瓦斯,严禁“一风吹”排放瓦斯。

9、排放瓦斯时,应分别安排人员控制风量和检测排放瓦斯风流全风压汇合处的瓦斯浓度,使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同时,应在全风压风流充分混合处悬挂便携式甲 烷报警仪适时监测瓦斯。

10、排放瓦斯操作人员应在排放瓦斯全风压汇合处附近的新鲜风流中控风排放瓦斯,人员不得进入排放瓦斯回风流中。

11、排放瓦斯时,人员应在进风流中控制风流排放瓦斯,不得在排放瓦斯巷道或其回风流中实施排放工作(需由救护队延接风筒排放瓦斯的除外)。

12、为使排出的高浓度瓦斯能尽快、充分被稀释,可控制排放瓦斯地点通风设施,适当掺入一定量新鲜风。但控制通风设施时,应避免破坏矿井通风系统,同时,还应仔细观测风向变化,杜绝局扇循环风。

13、无特殊情况,任何人员不得进入瓦斯浓度超过3%的巷道进行探查,确需进行时,应由矿山救护队佩戴氧气呼吸器按规定进行。

14、排放瓦斯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排放瓦斯工作并立即向指挥部或矿调度汇报。

15、所有参加排放瓦斯人员必须提前20分钟到达指定位置,等候指挥部指挥。必须听从现场指挥的统一指挥。

16、当排放工作未严格执行排放措施或排放过程中出现不安全隐患时,现场指挥和安全监督人员必须立即予以纠正或停止排放。

17、排放瓦斯时,除救护队员和瓦检员外,其它人员严禁进入排放瓦斯区域及流经路线。

18、排放前救护队现场负责人都要向现场指挥汇报,确保安全排 放。排放结束后经指挥部意后,人员方可撤离现场。

19、瓦斯排放结束后,由指挥部通知机电组恢复供电。20、在进行排放瓦斯之前,必须撤出井下的所有人员,不准任何人进入。

21、其它未尽事项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篇3:打排放孔安全技术措施

1 加强石油化工产品储运系统安全排放技术研究的意义

石油化工产品在当今社会各个领域中都有所应用,并且与人们的衣食住行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基本原料的,其原料及产品大多具有着易燃、易爆的特点,在石油化工产品的储运排放过程中,如安全防护措施不当,或操作中有违反安全规范的行为,都可能会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石油化工产品储运系统一旦发生燃着或爆炸事故,将严重威胁周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给石化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其所产生的危害往往是难以估量的,基于此,必须要加强对石油化工产品储运系统安全排放技术的研究,科学运用安全排放技术,最大限度减少排放环节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保证石油化工产品的储运安全。

2 石油化工产品储运系统安全排放技术的要点

(1)可燃蒸汽和气体的安全排放技术要点首先,要注意做好对可燃蒸汽及气体排出环境中的火源、热源的控制,应尽可能避免任何明火、电火花、摩擦热源等可能导致火灾发生的因素出现,进而最大限度的消除可燃蒸汽和气体在排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燃烧或爆炸隐患。同时,也要明确许多危险源是潜在的,且难以完全规避的,对于这种情况,就一定要在排放过程中注意对可燃蒸汽及气体浓度的控制,避免这一浓度达到爆炸临界点,防止爆炸条件的形成。

其次,要注意合理控制放空管的高度,这也是实现对排放气体浓度控制的要点所在,放空管的高度设计应以排放气体浓度控制为基础依据,要根据实际需求准确计算保证气体安全浓度的最小高度值,而实际排放式应严格禁止放空管高度低于这一数值,防止排放气体超出安全浓度范围。同时,也要注意将管内气体流量的变化情况考虑在内,根据不同流量情况对可燃性气体安全浓度的影响差异,科学调整放空管的高度,以进一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再次,要注意对气体排放速度的科学把控,放空管在对气体进行排放时是以湍流速度向上垂直排放的,因为采用这种方法会降低气候对于排放气体的影响,而且放喷的气流本身能提供使混合气强烈扩散的必要能量,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控制气体的浓度,使其保持在爆炸浓度的下限之外。

最后,要注意合理控制气体排放的密集度,排放可燃性气体时应当避免采取密集排放的方式,过于密集的排放可能会导致所排出的可燃蒸汽或气体发生聚集,并形成可燃性的气云,一旦遇到明火或高温干旱天气,就可能造成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对此,可采取分散式排放的措施,即排放管道之间保持较大的距离,这一距离的控制应以不会使所排出的可燃气体发生汇聚为基本要求,并且要注意避免排出口高度过于接近,通过不同高度设置也能够降低气体发生聚集的可能性,结合现代化智能采样监控系统的配置,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可燃液体的安全排放技术要点首先,要科学的设计和建设事故存液池,一方面要根据实际的安全需要,合理设置存液池的位置和不同存液池之间的间距,通常情况下,要保证液体排放的安全性,必须严格按照要求确保在存液池及配套导液沟周边三十米范围内无明火,不同存液池之间的距离也要不低于三十米,罐组之间则应确保间距至少为二十五米,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对消防救援产生阻碍,所预留的消防空地应达到七米以上。

其次,要确保可燃液体排放方式选择的科学性,一般可燃液体的常用排放方式包括自流排放式和惰性气体压放式两种,非紧急情况下的液体排放可以采用自流排放的方式进行,但紧急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压放式的排放方法,实现快速的液体排放,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罐组爆炸事故的发生。

最后,要注意保证存液池或排放罐的良好密封性,以避免高温液体进入到存液池或排放罐中时导致积水的汽化,造成池内或罐体内发生高压爆炸,为了进一步保证排放安全,还需要在存液池内设置排水装置,做好积水的排泄,且在正式排放之前,还要通过水蒸气或惰性气体清理事故排放罐和相关管道,减少爆炸的发生机率。

3 结语

本文首先对加强石油化工产品储运系统安全排放技术研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之后从可燃蒸汽和气体的安全排放技术及可燃液体的安全排放技术两个方面探讨了石油化工产品储运系统安全排放技术的实际应用要点,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我国石油化工产品储运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摘要:石油化工产品易燃易爆的特点,决定着其在储运过程中必须要着重加强对安全性的把控,尤其是储运系统在可燃气体及液体排放过程中的安全性,为了有效保证石油化工产品储运的安全,本文将针对储运系统的安全排放技术措施及其实际应用要点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石油化工产品,储运系统,安全排放,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1]姜璐,李钟瑛.石油化工产品储存中降耗防污的措施[J].化工管理,2016,(12).

篇4:打排放孔安全技术措施

【关键词】人工挖孔桩;技术措施;安全保证措施

【Abstract】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digging pile program identified som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approach. And digging pile construction should take security measures.

【Key words】Manual hole digging pile;Technical measures;Safety measures

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做基础,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挖孔桩虽具备很多优点,但也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不是所有地质条件及设计桩基都适用。人工挖孔灌注桩适用于土质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黏土、亚黏土、含少量砂卵石的黏土层。可用于高层建筑、公用建筑、水工建筑做桩基,作支承、抗滑、挡土之用。对软土、流砂、地下水位较高、涌水量大的土层不宜采用。

在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必须认真研究设计图纸,看清桩基地质条件。符合人工挖孔桩条件一般为:地质情况良好,无流沙、无丰富地下水,桩长不宜大于20米,孔径不小于1.2米。

1. 人工挖孔桩的技术措施

在人工挖孔桩过程中施工要点为:护壁砼配合比、孔口放样、每节中心位置以及孔深测量。要求施工中及时记录每节施工土质、渗水量、中心偏位、起始深度等。

(1)开挖前清除现场杂物,整平夯实,精确放样,四周距孔中心桩1米处设4个保护桩,十字对称布置。在井口护壁施工结束后,将桩中心标注在井口护壁上。

(2)同排桩基开挖时,采用间隔挖孔,群桩开挖时,应采用梅花形开挖,以避免开挖过程中对相邻桩基护壁影响。遇上轻微流砂时,将护壁长度缩短为0.5m,减少开挖孔壁的暴露时间,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灌注。

(3)挖孔时,采用每进尺进行一次砼护壁,砼护壁标号应不小于C25。护壁模板宜采用定型二半圆合一的喇叭形钢模,护壁厚度在12~20cm,采用集中拌和,钢棒捣实,护壁后每节上孔径按设计桩径下口孔径大于设计桩径16cm。当护壁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出现护壁渗水时,要及时处理。渗水较小时,可用防水材料直接堵塞。对水量稍大的孔,可以打入木楔,周围再用防水材料封闭。对水压大、渗水量大的孔,根据孔径大小,可选择相应的塑料管嵌入导流,周围用防水材料封闭,在开挖桩孔时,用泄水管将水引出孔外,在浇注桩身混凝土前,用铁丝将管扎牢并切断。

(4)每一节开挖前,在孔口恢复中心桩后,用吊锤放样该节孔中心位置,以防出现桩心偏位。粘土层采用镐挖锹铲,硬土层及强风化岩层采用风镐破碎。

(5)挖孔至10m以下時,采用鼓风机通风,使孔内保持新鲜空气。在空气中灌注混凝土,通常采用串筒下料、分层振捣或短护筒直接投料的方法施工。实践证明,用两种方法结合施工,更能保证桩身混凝土的密实性。因为要将地下水的影响降到最低,就要尽可能加快灌注速度,要求集中足够数量的混凝土在短时间内完成浇注,以便利用混凝土自身的重量压住地下水的渗入。

(6)地下水对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影响很大。采用何种混凝土施工方法,应根据地下水的水流速度来确定。当自孔底及孔壁渗入的地下水上升速度较大(参考值≧6mm/min)时,则应采用水下灌注桩的方法,对此,施工技术规范中有详细的条款。需注意的是,灌注混凝土前,孔内水位至少要与孔外地下水位同高或高出1~1.5m。

(7)垂直起重设备要架立牢固,应能承受一定的冲力不致翻倒,垂直起重设备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挖至设计桩底标高后,采用探孔器测验孔垂直度和孔深。

2. 人工挖孔桩施工的安全措施

施工中要清楚人工挖孔桩的安全至关重大,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配备有效的安全保证措施。人工挖孔桩安全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1)挖出的土方必须及时运走,井孔口周边1m范围内,禁止堆放土石方,且堆土高度不应大于0.8m。井口周边必须用砼浇筑成井圈且高度要高出地面不少于20cm,以防水和杂物等进入井内,挖孔桩作业面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1.0m,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时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且周围应设立“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等警示牌。

(2)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穿绝缘胶鞋,孔内有人时,孔上必须有人监督防护,井孔周边作业人员、监护人员,严禁穿拖鞋、赤脚、酒后上岗作业。井底照明须用低压电源,防水带罩的安全灯具或安全矿灯。

(3)孔深挖至超过挖孔人身高时,在桩孔口或孔内装设靠周壁略低的半圆防护板(网),并随着孔深增加而往作业面下引,吊渣桶上下时,孔下作业人员应避于护板(网)下。

(4)井孔内必须设置应急时使用的安全绳和软爬梯。井内人员必须乘专用吊笼上下,不得乘坐吊桶或脚踩护壁上下井孔。井孔内外设置对讲机或低压电铃,便于上下联系,确保通讯畅通。

(5)根据土质情况,一般情况每开挖一次护壁一次,遇地下水丰富或易塌地层(如砂层、软土层宜0.3~0.5m护壁,严禁只挖不护壁。)

(6)当孔深大于10m以上时,应向孔下通风,加强空气对流。必要时输送氧气,防止有毒气体危害。操作时上下人员轮换作业,桩孔上人员密切注意观察桩孔下人员情况,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7)当地下水量不大时,随挖随将泥水用吊桶运出,地下渗水量大时,吊桶满足不了排水,先在桩孔底挖集水坑,用高扬程水泵抽水。作业人员必须离开井孔,严禁人机同坑作业。随时观察井壁变化,遇到险情,全部人员应立即撤离井孔。

(8)施工现场电源线路,必须按“三相五线”制,TV-S系统要求布置,并按“三级配电”“二级漏电分级”分段保护。各孔井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必须一机一闸一箱进行敷设。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

(9)电箱一律采用铁质电箱,电箱应有严密的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合适,安装牢固,进出线整齐,拉线牢固,熔丝不得用金属代替,箱内不得放其他物品。现场电源线路及电器设备,由持证电工负责安装维护,经验收合格后,方准投入使用。施工现场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装设防护罩。

(10)垂直起重设备必须经常性检修维护,保证机件能够运转正常,操作灵活,按钮开关、减速器、钢丝绳、绳卡、吊钩、吊桶、吊笼等不得带病作业。

(11)孔桩开挖应交叉进行,正在开挖或已成孔而尚未浇灌砼的桩孔其10米半径范围内不得同时开挖其它桩孔。

(12)为了预防有害气体中毒和孔井内缺氧,每天作业前必须先检测或放鸟等方法测试,如不符合要求应先通风充氧,符合要求方准作业。

(13)项目经理部设立安全机构,安设专职安全员。制定专项安全方案及安全制度。现场管理人员向施工人员仔细交待挖孔桩处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情况,提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急处理措施。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和落实安全制度。

3. 人工挖孔桩砼灌注方法选用

(1)人工挖孔桩钢筋笼制作及就位与钻孔桩基本相同,施工要点同钻孔桩施工类似。人工挖孔桩砼灌注一般有两种方法即普通砼和水下砼。施工中可根据孔深、孔壁渗水量及施工设备配套情况决定。采用普通砼配合比施工时,要求配合导管每延米采用人工振捣,其优点是质量容易控制,但砼施工时间过长,辅助施工人员较多等。采用水下砼其优点是砼施工连續,但必须使用导管配合大型漏斗等辅助设备。

(2)人工挖孔桩在砼灌注时的施工要点: 根据现场条件确定砼施工配合比。砼施工前检查各项配套设备、机械性能及匹配性。保证砼的和易性及浇筑的连续作业。计算确定砼用量,并通过吊锤复测保证砼桩基有效长度。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技术》,卢循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

[2]《土木结构工程实用手册》,张素梅、唐岱新,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篇5: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编 制 人:王 学 珍 编制单位:技 术 室 编制日期:2017年7月31日

审批意见: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名:

机 电 科:

技 术 科:

安 通 科:

地 测 科:

调 度 室:

总工程师:

长: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年**月**日

启封1411密闭及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根据矿生产安排,决定对1411回顺、运顺两巷启封密闭,并排放瓦斯。为保障启封密闭和排放期间的通风安全,特制定启封1411密闭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一、成立启封密闭、排放瓦斯组织领导机构:

组 长:燕文彬 副组长:李明华田志强 现场总指挥:李勇

成 员:现场瓦检员、安检员、现场施工人员

二、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前的准备工作:

1、启封密闭所需工具:铜钎一把、铜锤一把、水桶一个、光瓦两台、瓦斯便携仪、氧气便携仪、一氧化碳便携仪各两台、风障布15m2。

2、机电科提前将风机接火,风机安设在主运大巷风门外10m新鲜风流处,并确保风机能够正常供风。

3、通防科将风筒接至启封、排放地点密闭墙前并负责破闭工作;排放瓦斯时风筒的对接、延伸、吊挂等。

三、警戒及避灾撤人:

1、警戒地点:1410回顺综掘工作面与主、辅运大巷交叉口处;1409综采工作面回顺与总回交叉口处。

2、避灾路线:1411密闭→主(辅)运大巷→主(辅)行人斜井→地面 3停电撤人范围:总回大巷。

四、启封密闭顺序:

先启1411回顺巷密闭,再启1411运顺巷密闭。

五、启封密闭期间安全措施:

1、启封密闭开始前,由现场总指挥安排好警戒点的警戒人员,通知调度室,切断高浓度瓦斯经过的巷道一切电源。启封密闭排放瓦斯期间,严禁任何人员和车辆进入警戒巷道区域。

2、启封密闭开始时:首先检查密闭前的瓦斯浓度,当瓦斯超过1%时,采用导风障法,将密闭前的瓦斯降到1%以下;再用水将整个密闭浇湿。

3、启封密闭时,只能用铜钎、铜锤;密闭启开小口后,首先检查密闭内的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在排放瓦斯过程中,排出的瓦斯与全风压风流会合处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都不超过1.5%时,方可继续扩大拆除断面,拆除断面扩大到0.5m2时,停止拆除密闭。

4、开启设好的局部通风机,风筒出口接到密闭处,控制风量,继续拆除密闭。

5、密闭启开排放瓦斯时,现场总指挥必须指定专人检查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浓度,所有人员不得进入瓦斯浓度大于3%和氧气低于18%的区域。对接风筒人员必须服从指挥,搬运风筒时做到轻拿轻放。

六、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安全措施:

1、参加启封密闭排放瓦斯的所有人员,必须熟悉本措施的要求。

2、参加启封密闭排放瓦斯的所有人员,领取矿灯、自救器时,必须认真检查,严禁佩带不合格的矿灯、自救器入井。

3、参加启封密闭排放瓦斯的所有人员,佩带的矿灯、自救器时,必须佩带在腰的两侧。

4、参加启封密闭排放瓦斯的所有人员,必须服从现场总指挥的统一指挥。严禁单人行动。

5、排放瓦斯前,严禁有矿车等物件堵路,要将闭墙外的材料、设备及杂物清理干净,保证排放瓦斯人员退路畅通。

6、打开闭墙后,要由瓦检工和通风部现场跟班干部两人相距5米携带甲烷氧气两用仪进入巷道对巷道进行检查,若瓦斯浓度大于3.0%或氧气浓度低于19%时,要立即停止前进、撤出,并进行封闭。

7、排放瓦斯前现场瓦斯检查员对封闭区域内的瓦斯进行检查,并由专职人员控制风筒入口处的风量进行排放,排放过程中确保回风流瓦斯浓度不超过1.0%。若封闭区域内的瓦斯大于3.0%时,立即封闭原闭墙开口处,另行制定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排放。

8、排放瓦斯必须限制送入巷道内的风量,采用直接在风筒入口处的适当地方控制进入风量,靠改变风筒接头对合空隙大小,调节送入风量。

9、当排出的回风流与全风压混合处瓦斯浓度达到1.5%时,负责人员应指令调节风量人员减少向巷内的送入风量,当瓦斯浓度偏低时,可增加供风量,确保独头巷道内排出的瓦斯在全风压混合处的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5%。

10、专职瓦斯检查员在风筒出口有效射程范围内检查(距风筒出口3-5米处进行),边检查边前进。当瓦斯浓度达到3%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禁止前进。

11、接风筒人员接风筒过程中,只有保证操作地点瓦斯浓度不得大于2.0%,否则必须立即撤出,当瓦斯和氧气浓度在规定范围内时,方可继续工作。

12、排放时二人管理风筒,限制风量,一人检查巷道内瓦斯浓度,一人在排出风流与全风压混合处检查瓦斯,一人联系。

13、排放瓦斯时使用逐节连接风筒排放瓦斯的方法进行瓦斯排放,严禁“一风吹”。

14、排放瓦斯时,排放瓦斯巷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瓦斯浓度不得大于1.5%,排放前,中央水泵房内的所有电器设备全部停电。由通风部派人进行全面检查核实。

15、排放瓦斯工作要求统一指挥,通风管理部负责排放。

16、排放完毕后,瓦斯检查员要对巷道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只有各地点的瓦斯浓度均不超过0.1%时,方可离开现场,向调度室汇报。

17、在排瓦斯期间矿井其他工作面不得进行任何作业,无关人员不得下井,撤人前要将排水点积水排净。

18、排放瓦斯过程中,设置警戒拦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排瓦斯区域内。

19、安监部负责监督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根据情况负责联系救护队。20、只有警戒到位、各项措施落实情况到位后方可启封闭墙和排放瓦斯。

21、参加排放瓦斯人员的矿灯及所携带的仪器仪表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下井前必须经过专项检查,现场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所携带自救器必须逐台检查,确保完好。

22、排放瓦斯人员要再温习一遍自救器的使用操作方法。瓦检员和跟班干部要随身携带甲烷、氧气两用报警仪,排瓦斯期间要始终保持开启状态。

23、所有参加瓦斯排放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

24、排放瓦斯结束时,由现场总指挥清点人数,统一升井,并向调度室汇报排放瓦斯结束。

篇6:打排放孔安全技术措施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二0一0年

若因电网高压线路原因,导致矿井主扇停风,或特殊原因某个掘进迎头局扇停转。矿值班领导必须立即通知停风影响区域现场停止作业,撤人到进风流或地面的安全地点,并切断井下所有电源。来电后主扇恢复通风前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进行瓦斯排放。为保证排放瓦斯工作能够安全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特制定如下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排放瓦斯地点:

1、若巷道内瓦斯在3%或以下,则由矿值班领导组织当班瓦检员和安全员负责排放瓦斯工作;若巷道内瓦斯在3%以上时,则必须由县救护队来矿负责瓦斯排放工作。

2、严格按图示设置站岗位置,排放基地均设在局扇处的进风流中。

3、排放前必须由值班矿领导组织有关人员(瓦检员、安全员、电工)召开排放瓦斯班前会,明确撤人范围、断电范围、设岗位置和排放瓦斯注意事项,并指定一名现场负责人。

4、排放前必须先切断独巷内或回风流中所有电气设备电源,并把开关把手打到“断电”位置。

5、启动局扇前必须先检查局扇及其开关附近10米内风流中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在0.5%以下,方可人工启动局扇,否则必须先采取措施把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方可启动局扇。启动局扇后或排放瓦斯过程中瓦检员必须随时观察局扇运转情况,严禁局扇出现循环风。

6、采用在局扇前(进风流中)风筒分三通控制风量排放,使排放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严格控制在1.5%以下,严禁“一风吹”。

7、排放正常后,待排放巷道内瓦斯浓度降至2.0%以下后,负责排放瓦斯的瓦检员和安全员2-3人间隔3-5米佩戴自救器进入检查,瓦检员必须边走边检查瓦斯,严禁进入瓦斯浓度大于3.0%的区域。检查时尤其注意高冒地点的瓦斯检查。经检查被排巷道和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降到1.0%以下且无任何安全隐患后,方可通知电工送电恢复作业。

8、多头巷道排放瓦斯时,必须逐头排放瓦斯,严禁多头一起同时排放。

9、若全矿停风停电后排放瓦斯前,必须先恢复主扇通风,主扇正常运转20分钟后,排放瓦斯人员方可入井。排放瓦斯人员检查完井下进风流中电气设备及开关附近的瓦斯浓度后,只有瓦斯浓度全部低于0.5%以下且一切正常后,方可通知矿值班领导向井下送电,矿值班领导得到通知后方可安排电工向井下只送局扇系统电源。未得到矿值班领导的通知,电工严禁向井下送电。只有在确认井下所有独头供风巷道瓦斯排放完并得到确切通知后,电工才能向井下送其它电源。

10、全矿停风停电瓦斯未排放完以前,其它人员严禁入井,由地面检身工负责在井口处设岗。

篇7:打排放孔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送电

1、复产前必须由机电副矿长制定矿井送电方案报矿长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2、全面检查井下各用电电缆、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故障立即处理;

3、全面检查井下接地装置、设备防爆性能完好情况;

4、全面检查井下通讯、压风、防尘供水“三线”情况;

5、电缆、设备管理牌、电话牌等是否齐全;

6、矿井送电工作是在上述工作项目确认完好齐全后进行,采取分段送电方式。

7、矿井送电负责人由机电副矿长刘继民同志担任,现场操作由矿井值班电工袁国河同志担任。

二、矿井供风

1、矿井供风由生产技术科长张新成同志负责,风机风量操作变频器由井下值班电工袁国河同志负责,风机值班由陈述兰同志负责,各工作面局扇由各施工队队长负责;

2、复产前对矿井风路、通风设施、防爆门、主扇、压差计、变频器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完好;

3、复产前矿井仍保持目前500m3/min;

4、开工后按每个工作面150 m3/min、每个硐室50 m3/min的标准配风,根据工作面开工数量决定矿井总供风量,但最低不少于500m3/min;

5、根据工作面开工数量及使用局扇台数调整+1255水平的调节风门,避免出现局扇吸风量大于巷道全风压供风量而造成局部出现循环风现象;

6、根据工作面开工情况,及时增减风门或调节风门,防止出现串联通风。

三、矿井瓦斯排放

1、矿井瓦斯排放工作由安全科长周正国同志负责,现场操作由安全科石发顺同志负责;

2、保持矿井正常通风;

3、检查矿井各工作面、各硐室、密闭瓦斯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处理;

4、+1255水平运输大巷C8煤层上山眼瓦斯排放办法:将+1255水平运输大巷C8煤层上山掘进面的局扇风筒直接拉进上山眼掘进头并保持连续供风,直到确认上山眼内无风为止。

5、由于+1319水平区段运输巷和配风巷及+1340区段回风巷均无盲巷,都采用全风压通风,不存在瓦斯积聚和超限现象。但必须注意+1319水平1、2、3、4号上山上口封闭情况和+1340风障(朝+1345配风巷调风)的完好情况。

四、矿井排水

1、矿井排水工作由卢孔丽同志负责,继续按春节假期值班表执行到2月25日,正式开工后交给水泵工接管;

2、+1255水平备用水泵安装到位,每天保持抽干水仓一次;

3、+1319水平每天保持抽干水仓一次,经常检查水泵运转完好情况;

4、开工前检查供水管路情况,有无漏水、堵塞现象,保持+1319水平运转水泵正常,备用水泵完好,如有异常立即处理;

5、观察矿井涌水量变化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处理;

望各部门、各项目负责人、各岗位、现场操作人员认真履行职责,确保矿井复工前和复工后矿井各项工作运转正常,保持矿井安全生产的连续、稳定、可靠性,防止因盲目恢复生产造成事故。

轮台县兴隆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篇8:打排放孔安全技术措施

1 挖掘成孔

人工挖孔桩成孔过程中, 要根据桩身范围内体制情况, 采用无支护开挖或有支护开挖。在丌挖深度不大于6m的硬粘性土中, 可采用无支护的空壁开挖法;对于其他情况都应做好孔壁的支护, 支护分为砖护壁、钢套筒护圈或混凝土护壁。

钢套筒护圈法适宜于深度不大于8m, 孔径小于1.2m的桩。护圈一般由3mm厚度的钢钣焊接, 做成分段组合式, 以便于施工时安装拆卸、下放或提升。

混凝土护壁适用于砂土层, 每节高度以lm为宜, 在易坍塌的砂层中, 每节高度宜减为0.5m。为便于浇注混凝土和严密接茬, 护壁可做成上厚下薄, 护壁的平均厚度不宜小于100mm, 两节护壁的搭接长度不得小于50mm, 并用钢筋拉结。扩大端斜面应以竖向钢筋拉结。护壁模板用二至四块弧形钢钣拼装而成。护壁用C15细石混凝土现场浇注, 坍落度不小于150mm。

2 浇注混凝土

挖孔完毕并检查合格后应立即浇注混凝土。有扩大端的先浇注扩大端部分的混凝上, 桩身混凝上应连续浇注, 分段振捣, 每端高度不宜大于1m。浇注时必须采用溜槽和串筒, 不能直接从孔口倒入混凝土。

3 不良地质条件下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

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施工受地质条件的制约很大, 在不良地质条件下, 如不采取必要的措施, 不仅影响桩的质量, 而且可能造成工程事故。下面主要讨论三种不良地质条件。

3.1 涌水量较大时的混凝土护壁施工

地下水是深基础施工中最常见的问题。它给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带来许多困难。在开挖时, 人为破坏了含水层中水的平衡状态, 致使周围的水充入桩孔内, 从而影响了挖孔桩的正常施工。如果遇到动态水压土层施工, 不仅开挖困难, 连护壁混凝土也易被水压冲刷穿透, 发生桩身质量问题。如遇到了细砂, 粉砂土层, 在压力水的作用下, 也极易发生流砂和井漏现象。

当地下水量不大时, 可选用潜水泵抽水, 边抽水边开挖, 成孔后及时浇注相应段混凝土护壁, 然后继续下一段的施工;当地下水量较大时, 应从施工顺序考虑, 采取对周围桩孔同时抽水, 以减少开挖孔内涌水量, 并采取交替循环施工的方法, 若组织安排得当, 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对不太深的挖孔桩, 可在场地四周合理布置统一的轻型管井降水分流, 对于基础平面占地较大时, 也可增加管井的排数, 一般可以解决。

施工周围环境特殊:①抽出的地下水对周围环境, 基础设施等影响较大, 不允许无限制抽水;②周围有江河, 湖泊, 沼泽等不可能达到无限制抽水的目的。处理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截断水源, 封闭水路。桩孔较浅时, 可用板桩封闭;桩孔较深时, 可用钻孔压力灌浆形成帷幕挡水, 以保证在正常抽水时, 可以正常开挖。

3.2 淤泥层较厚时混凝土护壁施工

在遇到淤泥质土等软弱土层时, 一般可用方木, 木模板支挡, 缩短这一段的开挖深度, 并及时浇注混凝土护壁。用于支挡的木模板要沿周边打入底部不小于0.2m深, 上部嵌入已浇好的混凝土护壁后面, 可斜向放置, 双排布置互相反向交叉, 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支挡效果。

对于软塑, 流塑状的淤泥层可采用全钢模作为护壁, 其施工方法是:采用厚2~4mm的钢板卷成桩径大小的圆筒下入桩孔, 先压入淤泥土层300~500mm, 再按“沉井施工法”边掘进边将钢筒压入, 直至穿过淤泥层约 300~500mm 为止。钢筒的长度视淤泥的厚度而定, 一般不超过2.5m。钢筒可制成0.9~1.2m一节, 每节之间以间隔电焊连接。为加快钢筒下沉速度, 可在钢筒上方挂铁块压重, 或在钢筒上加一横杆压重物, 以加速钢筒下沉。需要指出的是, 采用钢筒成本较高, 仅在混凝土护壁无效时采用。

3.3 有较厚含水砂砾石层的施工

人工挖孔桩开挖时, 如遇到细砂, 粉砂层地质时, 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 极易形成流砂, 严重时会发生井漏, 造成质量事故, 因此,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当流砂情况较轻时, 有效的方法是缩短这一循环的开挖深度, 将正常的1m一段, 缩短为0.5m一段, 以减少开挖层孔壁的暴露时间, 及时进行护壁混凝土灌注。当孔壁塌落, 有泥砂流入而不能形成桩孔时, 可用编织袋装土逐段堆堵, 形成桩孔外壁, 并保证内壁满足设计要求。

当流砂较严重时, 常用的方法是下钢套筒, 钢套筒与护壁用的组合钢模板相似, 以孔外径为直径, 可分成4到6段圆弧, 再加上适当的肋条, 相互用螺栓或钢筋环扣连接, 开挖至0.5m左右, 即可分片将套筒装入, 深入孔底不少于0.2m, 插入上部混凝土护壁外侧不小于0.5m, 安装完毕后即可支模浇注护壁混凝土。若放入套筒后流砂仍上涌, 可采取挖出流砂后立即用混凝土封闭孔底的方法, 待孔底混凝土凝结后, 将孔心部位的混凝土清凿以形成桩孔。也可用此方法处理混凝土护壁完成后仍有流砂的情况, 具体做法是将护壁的最下段钻大, 打入浆管, 压力浇注水泥浆提高周围及底部土壤的不透水性, 以解决流砂问题。

4 安全措施

人工挖孔桩成孔工作的劳动条件比较差, 施工时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 以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1) 桩孔施工中, 经常检测孔内有无有害气体和缺氧现象, 深度超过l0m的孔应有通风设施, 风量应大于25L/S。必要时必须戴防毒面具, 孔内严禁吸烟。

2) 桩孔内作业人员在上下过程中, 必须使用安全带, 安全带应选用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 安全带应高挂低用, 防止摆动和碰撞, 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随意拆除。安全带一般使用两年后尽可能更换, 否则必须经检验合格才能使用, 安全带有破损或发现异味时, 应立即更换。

3) 孔口周围距孔顶护壁 1m 内不得堆放渣土、杂物, 尤其孔顶护壁不得放置操作工具或其他物件, 严防物体坠落伤及孔内人员。

4) 对护壁进行验收, 第一圈护壁要做成沿口圈, 严控宽度要大于护壁外径300mm, 口沿处要高出地面100mm以上, 孔内护壁应满足强度要求, 孔底末端护壁应有可靠防滑壁措施。

5) 建立呼应制度, 孔上、下人随时呼应, 以防下面人发生意外。孔上监护人员应随时注意孔壁变化及孔底施工情况, 发现异常时, 应立即协助孔内人员撤离, 并向有关人员汇报发现的真实情况。

6) 严守用电规程, 各孔用电必须分闸, 孔内电线必须有防潮湿、防折断的保护措施。

7) 施工现场用电的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必须采用 TN- S 接地、接零保护系统;二是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 三是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和两道防线。即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所有电动设备按一机一闸一漏保护装置进行安装。

8) 施工现场的电缆必须架空, 距地面不小于2.2m, 严禁拖地或埋压土中。

9) 随时检查提升设备的完好情况。

10) 暂时停止施工的孔口应加盖板并设护栏, 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 不得堆放在孔口附近。

摘要:从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方面对人工挖孔灌注桩进行了论述, 并对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以提高人们对人工挖孔灌注桩的认识。

关键词:人工挖孔灌注桩,挖掘成孔,浇注混凝土,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1]JGJ94-9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2]高大钊, 赵春风.桩基础的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

[3]曹新云.人工挖孔桩穿过含水砂层施工技术[J].科技信息, 2008 (7) :105.

上一篇:中高会计题目答案下一篇:酒店店长个人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