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务工作报告

2024-04-10

盐务工作报告(精选6篇)

篇1:盐务工作报告

盐务局盐政工作报告

一、2012年上半年的工作情况

1、加强盐政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经常组织盐政执法人员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和宣传盐业政策法规,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不断提高盐政执法水平,提高盐业市场管理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增强盐政执法力度,提升盐政执法的效率,塑造盐政执法的良好形象。

2、认真做好行业加工用盐的供应与管理全县行业加工用盐户一百余家,分布零散。特别是鸭杂加工,大多是家庭作坊式的,而且用盐量大。这给散盐的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为此,我局认真进行市场调研,多次召开散盐市场形势分析会议。最后,在三月底按照市局领导的要求,制定了一套散盐供应管理的办法,从而规范了散盐市场。

3、利用3·

15、5·15的特殊日期进行碘盐宣传3月15日我分局按照市局的要求,在县城的各大超市进行多品种盐和碘盐的宣传。5月16和17日,我局会同卫生、疾控中心在县城和雩田镇,进行定点和巡回宣传,向群众宣传如何防治碘缺乏病知识,如何存放和使用碘盐,以及宣传盐业法规,此次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单3000张,宣传画1000张。

4、加强盐业市场监督,杜绝走私盐进入盐业市场盐政人员除了要配送食盐外,还要经常下乡对各个体商户进行检查,摸清每个店的库存数,月销售量,及时配送到该店,防止私盐和散装盐冲销,确保人民群众吃上合格碘盐,同时对食品加工用户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搞清该加工用盐户在淡季和旺季月加工量,每月需要用多少盐,按量配送下去,并督促其专盐专用,包括其食堂吃盐也要吃小包碘盐。还经常到加工用户附近居民以及在加工用户做事的员工家中,看看他们吃的是什么盐是如何保管和使用的,发现散装盐,就查清是那个加工用户流出的,并对该用户按盐业法规处理,确保家家户户吃上合格碘盐。

二、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今年春节过后,我分局组织了一次对全县的餐饮店、学校食堂、加工厂、医院食堂等重点地区进行的用盐情况的大检查。检查中,在县城的个三家酒店中发现了使用散盐的情况。根据《食盐专营办法》的相关规定,1、对店家进行了教育;

2、没收其非法使用的散盐;

3、套《省盐业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试行)》进行了罚款。结合市局的“百日”活动,我们在雩田镇一不符合加工用盐标准的厂里,发现使用散盐。经过调查,是其打着别家正规厂子的名誉请司机从盐业公司购得。了解清楚情况后,我们对这两家工厂都进行了教育,并进行了处理。5月份,接到一起群众举报的私盐案。接报后,我分局立即组织盐政人员并与公安部门联系,到现场检查,取得了证据。当事人,瘳某系省县瘳坊村人,用自己的小车从广东省东莞市分三次,带回一吨假冒小包盐到当地进行销售,牟取暴利。对此,我们对其进行了教育、没收未销出的假盐11大包、要求瘳某购买正品小包碘盐到农户家中换回销售的假盐、罚款一万元的处理。

三、2012年下半年的工作打算

1、加强盐政队伍和盐政法制建设要加强盐政队伍的学习和培训,健全执法过错追究制度,梳理执法依据,分解执法职权,确定执法责任,建立公开、公正的评议、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加强执法岗位监督,实行缉私、办案,执行“三分离”的相互制约机制。2、加强对食品加工用盐管理,杜绝散装盐流入市场要经常对加工用户进行不定期跟踪服务,督促其专盐专用,包括其食堂必须食用小包碘盐,特别是在加工旺季,加工用盐量大,配送时要派出人员跟踪到厂家,点清其库存数,摸清期加工用盐量,按量配送,做

到专盐专用,不流入市场。3、按照市局的要求,结合县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出完整的行业加工用盐的管理办法来。认真组织人员学习,认真组织实施。4、盐政人员要更深入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搞好市场“百日”安全活动,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任务。

篇2:盐务工作报告

2、初稿拟定。2011年1月,在基层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整理第一手资料、清理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市盐政执法的实际,形成了《市盐务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规则(试行)》及《市盐务管理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施细则(试行)》初稿,经市盐务局领导同意后,发送至各个盐务所征求意见。

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

如何进行处罚执行标准的细化,始终是一个难题。通常的做法是按照情节轻重进行划分,但情节轻重仍需要通过具体的行为标准来认定,通常是按照盐产品数量金额、违法所得、危害程度等进行划分。但实践中要真正做到科学、合理、易于操作,仍存在难度。如无准运证运输盐产品等违法行为,很难确立一个标准,来认定情节轻重,从而进行处罚。而且,同一性质的违法行为,在实践中的表现形态又存在差异,制定的执行标准实际上很难涵盖完全。

三、下一步的工作目标

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过程,由于行政处罚项目众多,牵涉面广,在制定过程中必然存在不符合实际需要的地方,在今后需要不断完善,尽力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

2、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切实维护公平、公正、公开。

范文网【】

篇3:盐务工作报告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政府工作报告,翻译目的,翻译方法

0 引言

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 国务院总理所作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不但是我国人民了解政府工作和国家动态的重要途径, 更是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政府的窗口。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事关重大。

功能翻译理论主张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在翻译策略选择中的决定作用, 对应用文体的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该理论的指导下, 考察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及中央编译局的英译本, 通过阐述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代表的政论文的文体特征和翻译目的, 来探讨这类文体的有效翻译方法。

1 功能翻译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中最重要, 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理论是弗米尔 (Han.J.Vermeer) 提出的目的论。弗米尔在论述译文与原文的关系时, 跳出了“对等”的束缚, 他将原文的地位降低, 认为译者应该从译文的预期交际功能出发, 结合具体的语境因素, 灵活选择有效的翻译策略;也就是说, 译文的预期目的或交际功能决定译者的翻译策略的制定;而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受众, 即译文的接受者,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以及交际需求。每一种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 因此翻译被定义为“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Nord, 2005:15) 。

诺德 (Christiane Nord) 是目的论的拥护者, 她认为翻译目的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同时, 她也进一步完善了功能翻译理论。她提出了目的论的两大缺陷:第一, 不同的读者群对译文有不同的期望, 同一翻译目的无法满足不同的译文读者;第二, 翻译目的并不是原文写作目的, 两者甚至有可能相去甚远。基于此, 诺德发展出了著名的忠诚原则。忠诚原则是对目的论的完善, 限制了原文的译文功能翻译, 避免了译者过度以翻译目的为导向而走向极端。诺德的忠诚原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与原文对应”, 而是原文作者、译者、翻译行为发起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对翻译任务的商议, 是一种多方的一致性。在诺德的功能翻译框架中, 整个翻译过程应该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模式, 即先从语用层面上决定翻译目的和预期功能, 然后将原文中需要原文重现的功能和需要根据译入语环境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

2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翻译原则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 政治性。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集中体现, 它所报告的都是关于国际、民族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政治性是政府工作报告的最显著特征, 这一特征也对其翻译的忠实度有了极高的要求, 稍有差池都会产生重大的国际影响。一直以来,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都是一项由政府发起的政治性行为, 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第二, 独特的用词风格和句法风格。政府工作报告用词正式、严谨, 富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多用长句, 常有多个分句线性铺排, 句式单一, 连接成分使用不多。

功能翻译理论对《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指导。根据目的性原则, 翻译的过程应以译文在译语文化中实现其预期功能为标准。政府工作报告的译文是要对外公开发表的, 其预期交际功能是在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再现我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状况, 帮助译文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中国, 向外界正确地传递出中国信息。因此, 如何正确、严谨地传递报告中的信息, 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首要翻译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 译者所选取的翻译方法应为实现这一预期功能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翻译还要遵循忠诚原则。政府工作报告的译文读者多为外国政要、记者等政治敏感度高、政治目的性强的人群, 译文稍有偏差便有可能造成国家间的不良影响。但这种“忠诚”绝非静态对等, 而是一个动态概念, 是“充分”翻译的表现, 以保证译文具有原文相同的交际功能。这样的翻译任务, 更要求译者处理好原文 (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 、译文读者 (见上文分析) 、译文发起者 (中国政府外宣部门) 、译者 (中国政府外宣部门工作人员) 之间的多方关系。因此, 在翻译这类文体时, 译者不应局限于亦步亦趋的字字翻译, 片面追求语义对等, 而应采取灵活有效的翻译方法, 协调原文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3 功能翻译理论框架下的翻译策略

要做好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 译者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敏感度和领悟能力, 需要有扎实的双语语言功底, 需要对原文进行正确解读和透彻理解, 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 从整体上把握译文质量。以下将从词汇和句法的层面进行探讨。

3.1 准确把握词汇意义

3.1.1 准确把握词汇的深层含义

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乏形象表达的词汇。对于这类词汇的处理, 必须准确把握深层含义, 而不应一味直译。

例1.吃饭问题

《报告》中所说的解决人民的“吃饭问题”实际是指使保障中国人民有足够的食物, 译文按照其深层含义, 译成“ensuring adequate food for Chinese people”, 显然比按字面意思直译“the problem of eating meals”要恰当。

说到准确把握词汇意义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经典的译例“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初与中外记者见面时, 谈到反腐问题时所用的一个说法。“打铁还需自身硬”是中国百姓熟知的俗语, 原意是说铁砧的硬度必须要大于铁的硬度才能经得住反复敲打, 锻造出好铁, 寓意是自身要具备足够的实力才能胜任某项工作。总书记借用“打铁还需自身硬”生动而通俗地提出了对党内反腐的要求。记者会现场译文是“To be turned into iron, the metal itself must be strong”, 而这种译法也因过于强调其字面含义而饱受诟病。美国CNN以及《纽约时报》的翻译是“To forge iron, one must be strong”, 新华社则在对外报道中只翻译了该隐喻的“意义”, 将这句话处理成“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we must first of all conduct ourselves honorably”。相比较而言, 新华社的译法很好地传递出了原文的深刻内涵, 在总书记当时的语言环境中是非常合适的。

3.1.2 重复词汇

英语行文不喜重复。对于一些重复出现的关键词, 译者则应灵活处理, 或用同近义词, 或用代词, 尽量避免用词的重复。

例2.全面加强人才工作。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 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报告》中多次提及“人才”, 意义不尽相同。本例中的四个“人才”含义就各有不同。一刀切的翻译不但无法准确表达该词在不同语境的含义, 也不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本例中第一个“人才”实际是指人力工作, 译文处理成“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第二个“人才”在“高层次和高技能”的限定词修饰下, 翻译成“high-level and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而“创新型科技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翻译中“人才”两字则被具体化, 分别译为“innovativ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和“skilled workers who are urgently needed and in short supply”。译文准确把握了“人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实现了本文的交际目的。

3.1.3 中国特色的词汇

政府工作报告中常有一些反映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此类词汇如果在英文中有对应表达, 我们不妨借来一用。如2011年《报告》中的“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不是中国特有的,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此项针对低收入者的福利, 而英语中low-income housing正是这个意思。如果英语中没有现成的对应词, 译者首先要了解它的内涵和外延, 方可采取各种可行的方法, 尽可能地传递出其真实含义, 帮助译文读者进行理解, 从而真正地了解中国, 了解中国政府的政策、方针等。

例3.暂不具备落户条件的农民工

“户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 此处“落户”的意思是给予农民工城市户口, 但是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 势必会牵涉到中国的户籍制度, 因文化差异, 英语国家读者不一定了解。若解释“户口”, 译文会很啰嗦;若不解释, 译文在译文读者中又无法实现预期交际功能。结合上文语境“因地制宜, 分步推进, 把……农民工逐步转为城镇居民”, 可知道此处的“落户”的意思是“具备转为城镇居民的条件”, 因此可灵活翻译成“rural migrant workers who do not currently qualify as urban residents”。这种译法旨在克服文化差异, 突出中国特色词汇的内涵信息, 在译入语文化语境下有效地实现预期的读者接受。

3.1.4 对四字格的翻译

本文所说的“四字格”, 又称为“四字结构”, 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 既包括人们耳熟能详的四字固定词组, 也包括因行文需要而临时组成的自由四字词组。四字格言简意赅, 行文整齐, 琅琅上口。在其他形式的翻译中, 尤其是在文学翻译中, 四字格不用每个字都翻译;但在政论文中, 四字格可谓字字有用, 字字不虚, 翻译时不但要注意内容的完整性, 同时也尽量保证形式上的结构美。当形式和内容出现矛盾时, 译者应该首先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表达的严谨性, 在此前提之下, 再考虑行文之美。

例4.……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

例4.……让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原文的四字格短语结构并列, 朗朗上口, 译文很难在准确达意的同时保留这种韵律美, 但是“to ensure everyone has access to old-age care, medical treatment and housing”的译法将“养”、“医”、“居”所对应的译文作为并列结构, 用作词组have access to的宾语, 简洁明快, 对修辞效果的缺失起到一定弥补作用。

例5.……真正做到内外兼顾、均衡发展。

在“形”和“义”很难兼顾的情况下, 译文“truly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both domestic and external demand to achieve balanced development”根据两个四字格的逻辑关系, 将“均衡发展”处理成“内外兼顾”的目的状语, 首先保证了意义正确、严谨的表达。

3.2 运用合理的句法结构

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在内的政论文多用长句, 句型单一, 多个并列短语或短句常用逗号串联, 并列结构之间的连接成分较少, 但却隐含着很强的逻辑关系。汉译英时, 需要分析各成分间的逻辑关系, 灵活处理句型, 使译文符合英语的行文习惯, 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3.2.1 无主语句

顾名思义, 无主语句是指没有主语的句子。无主语句在汉语中普遍存在, 而英语中的无主句却要少得多。汉译英时对无主语句一般可用两种方式处理, 一是补充缺省的主语, 使句子完整 (见例6) ;二是将原句的主动句处理成被动语态 (见例7) 。

例6.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We will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例7.彻底取消农业税……

Agricultural tax and……were totally abolished.

3.2.2 排比句的处理

排比句的运用可使政府工作报告气势如虹, 节奏感强, 说理充分, 观点鲜明。在翻译中应着重考虑英语读者的接受程度, 在传递信息的同时, 尽量兼顾修辞效果。

例8.我们战胜各种严峻挑战, 靠的是发展;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就和进步, 靠的是发展;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 仍然要靠发展。

We have relied on development to overcome all types of severe challenges, and all our achievements and progress in every area come from development.We must therefore continue to rely on development to re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n the road ahead.

原文具有较典型的汉语政论文写作风格, 用排比的句式强调了“发展”的重要性, 气势充沛, 铺陈精彩。译文却没有被汉语的结构所局限, 为了让英语国家的读者更好地接受原文的观点和态度, 译文添加了因果副词therefore, 三个单句句式各不相同, 一气呵成、逻辑清晰地表现了development的重要性, 有力地表现了中央的政策和立场, 使译文在译语读者中很好地实现了交际目的。

4 结语

程镇球曾指出:“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 (2003:18-22) 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政治文章的一种, 也不例外。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要以翻译目的为标准, 同时也要遵守忠诚原则, 准确把握词汇的深层含义, 运用合理的句法结构。译者只有充分考虑译文目标读者的期望和译文的预期功能, 才能译出真正达到对外宣传目的优秀译文, 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陈小慰.翻译功能理论的启示[J].中国翻译, 2000 (4) .

[2]陈小慰.试论译文功能理论在应用文翻译中的指导作用[J].上海科技翻译, 1996 (3) .

[3]程镇球.政治文章的翻译要讲政治[J].中国翻译, 2003 (5) .

[4]贾文波.汉英时文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 2000.

[5]贾毓玲.对中央文献翻译的几点思考[J].中国翻译, 2011 (1) .

[6]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7]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5.

[8]文军.翻译: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4.

[9]仲伟合, 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 1999 (3) .

篇4:1913,中国盐务大改革

善后大借款导致中国盐权旁落

1912年初,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上台后,他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财政紧张。2月27日,时任内阁总理唐绍仪,赴上海与英、法、德、美四国(后增加俄、日两国,美国中途退出,最终借款国家为五国)银行团代表谈判借款事宜,借款担保品为盐税,由此拉开了中国政府善后大借款的序幕。

这场借款从一开始就蒙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四国银行团虽然同意借款,但却提出了附加条件:即对以后中国政府所需借款,四国银行拥有优先权。在英国政府的一份外交备忘录里,赤裸裸地道出了其利用借款控制中国经济的野心:

陛下政府意见是,对善后借款应该附加以下规定:

(一)中国政府必须统一在善后借款最后拨出之前,决不再洽谈或缔定任何垫借款合同。(二)盐税或者其他可以作为担保的税收,应该在外国专家帮助下由中国政府实行改革。从事征收工作的专家、顾问和外国人员,一律作为中国政府官员。(三)中国政府应该将所收借款使用明细书,提交银行团和各国政府,并对用途给予概要说明。(四)善后借款第一个用途就是用来偿付垫款。(五)任用管理对外债务的外国总查账员等人时,必须由外国政府或银行团提名,中国政府任用。……

面对如此苛刻的借款条件,北洋政府的临时参议院大多数人认为,银行团所提的监督条件,是列国对清朝政府尚且没有提出过的、却向新的民国政府提出了,这断难接受。最后他们决定:“在和银行团的交涉到了万不得已时,也只可以对预借承认监督条件,外国人的监查员须于五个月后撤销。大借款成立时,决不许有监查员。各种事业中虽可设置外国人的会计师,但须由中国自主地加以任用,不过事先可征求银行团的同意。”袁世凯也认为:“六国财团不外借口救济中国,而试图垄断利益,干涉内政。即如在一定期限内,不许从团体以外的方面获得借款,便是其中一端。至于盐务和关税,同样须在外人手里经营,可谓干涉内政太甚。”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世凯尝试通过别的渠道借款。8月30日,经过秘密谈判,驻英公使刘玉麟与克里斯浦财团在伦敦签定了一项1000万镑的借款合同。该项借款虽也以盐税作为担保,但并无银行团所提的监理中国盐政的条款。

这份借款,立即在银行团中掀起轩然大波。英国政府明确表示对克里斯浦借款活动拒绝支持,同时命令驻京英国公使朱尔典向袁世凯政府施加压力,逼迫其取消借款合同。最终,中国政府取消了克里斯浦的第二期债券的发行,并赔偿克里斯浦财团15万英镑。北京政府的财政就此再度陷入恐慌境地,不得不再次回到了银行团的谈判桌前。经此一事,银行团索价更高,不仅要求中央盐务稽征需由外国人监理,各产盐地方也要设立稽核分所,由洋人会同管理,并增加外籍职员的名额。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被刺,南方革命党人由此接连掀起反袁高潮,袁世凯急需借款来扩充军备。4月22日,袁世凯命令赵秉钧等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签订了严重出卖中国主权的《善后借款合同》条款,从设在北京的汇丰银行借款2500万英镑,借息5厘,85%实交,扣除赔款、借款、垫款和盐务整顿费,实际剩下760万英镑。合同规定:在47年借款期内,不得向银行团以外进行政治借款;借款用途由银行团代表监督;借款以盐税、海关税和直鲁豫苏四省中央税作抵押。

《善后借款合同》条款中,对中国盐政主权的侵犯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承认要在外人襄助下,对中国盐税征收办法实行整顿改良;二是在北京设立盐务稽核总所,以中国人为总办,外国人为会办,所有发给的引票、款项收支非得洋会办签字不生效力;三是在各产盐地设立盐务稽核分所,以中国人为经理,外国人为协理,所有秤放盐斤和盐税征收存储事宜需得洋协理同意;四是征收之盐款应存入银行团之银行或其认可之存款处,非有洋会办会同签字,不能提用;五是稽核分所经协理及总分所其他员司之任免,由总会办共同定夺。

时人评价这种侵犯为“古今万国所罕见”。这样,中国的盐务行政管理权,完全落入外国人手中。

英国人丁恩执掌中国盐务大权

根据善后大借款合同,英国人丁恩担任盐务稽核所会办,德国人担任副会办,法、俄两国各一人担任审计处顾问,日本人在总所未能占得一席,就在分所中多用日籍人员作协理以为补偿。银行团及各国公使要求北京政府与稽核所各有关洋员签署聘用合同时,对每一职位的职责范围不作详细规定,以使他们可以不受限制地在各自的岗位上,根据债权人的利益为所欲为。

丁恩,苏格兰人,自年轻时起就在英属印度殖民地政府服务,治理印度盐政多年。1906年,清政府派代表团到印度考察盐务管理时,就是由他出面接待。1913年初,由中国驻英公使出面,聘请已年逾花甲的丁恩担任中国盐务顾问兼盐务机关会办。4月初,双方签订了聘任合同。6月下旬,丁恩抵达中国后,发现他这个总会办并非如他受聘时认为的,是中央盐务机关的长官,而只相当于盐务署办公厅下面的一个附属机构。原来,几乎在聘请丁恩的同时,财政总长周学熙奉袁世凯之命,拟定了盐务稽核造报所的章程和盐务稽核造报总分所的办事细则,并核准施行。按此章程,稽核造报所的职权仅限于审查盐税收支账目,与盐的产销等行政事务无关,盐税仍由各地盐运使征收,稽核造报分所不过在盐运使收税的四联单内签字而已。而且,稽核总所受盐务署领导,人事、经费均由盐务署转呈财政部核准发给。

nlc202309041045

丁恩对此十分不满,认为财政部拟定的稽核造报所章程和办事细则是在借款合同签订前公布的,违背了借款合同第五款的精神,应予以修改或取消。他一面向银行团提出报告,要求银行团向中国政府施压;一面就稽核造报所章程和办事细则提出抗议:(一)按照借款协定,稽核所总办及外籍会办应为盐务署首长,但现在稽核所仅为盐务署一附属机构;(二)按照稽核所章程,总办及会办仅为会计稽核及督察之官员,与产运销等实际行政无关;(三)盐务署没有采取措施解决引岸制及其积累的既得利益等关键问题所在。为此,他提出要撤销盐务署,稽核所直接受财政部领导。为此,他拒绝在聘任合同上签字,表示:“在我认为尚未采取必要的步骤使借款协定的规定有效执行之前,不准备签字。”

银行团接丁恩报告后,于1913年8月27日派代表与内阁总理熊希龄交涉,提出应立即取消盐务稽核造报所章程和办事细则。五国使团还以中外籍稽核总会办共同辞职相要挟,要求取消盐务署长及与借款协定冲突的规则。对于银行团所提要求,熊希龄基本同意,只是坚持要设立盐政署长一职。他认为政府必须要有一领导,管辖各省盐务局长。1914年2月,新的稽核总分所章程颁布,完全按照借款合同第五款要求,甚至有增无减,将稽核所地位尽量提高,使洋会办权力无限扩大,从而使丁恩及银行团所提要求在根本上得到了满足。比如,新的盐务署稽核分所章程规定,“中国政府盐务收入账内之款,必须有总会办会同签字之凭据,方能提用”。《章程》中还特别规定,各地方稽核分所华洋经、协理二人等级、职权均相平等,而借款合同英文本中并无这样的词句,1913年4月聘任奉天、两淮等处稽核分所协理时,曾明白规定彼等乃襄助华经理办理一切。新章程这一规定,使得洋协理的地位上升,成为各分所的主宰。

继盐务稽核总分所章程之后,北洋政府财政部先后又颁布了盐务署顾问章程、盐务署官制等章程。在制订这些章程的过程中,财政部反复与五国公使及丁恩进行协商,一切以其意见为准。在他们的要求下,甚至在盐务署官制颁布以前,单独颁布了作为盐务署官吏之一的盐务署顾问章程。由于这一系列章程的颁布,使得善后借款协定中不平等条约被固定下来并扩大化,五国银行团控制之下的盐务稽核所的权力不断加强,从此成为管理中国盐政的中枢机构。在其操纵下,在聘用直、鲁、晋、浙、闽省洋协理所订合同中,除许外人管理盐税外,凡管辖盐官、盐场及缉私掣验一切盐务行政全权悉予外人。此前订立的奉天、两淮等处稽核分所洋员合同废止,按照上述原则重新订定,以扩充其职权。

此时,虽然盐务署仍旧设立,但权力已被架空。丁恩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盐政的最高行政长官。

丁恩与国内各派的斗争

丁恩在印度实行的“就场征税、自由贸易”的盐政政策卓有成效。来华前,对中国的盐务已做了较深研究,到任后第二天,他就给财政部提出了《改良盐务条议》的条陈,明确提出:“盐政欲增加收入,罗致巨款,政府不必独揽制造……欲盐政办理妥当,最要者须将全课(除地税外)无论若干,于未起运之先即于产地悉数征讫……如能设法于盐斤未离滩之先,即将课税全数征收,则收入自然源源不穷。”

从这份条陈可以看出,丁恩坚决反对中国固有的引岸制度,积极主张采取印度方法进行改革,认为只有自由贸易才能鼓励竞争,降低盐价,增加销售额,提高盐税。

实际上,国内改革盐务制度的呼声也非常高。此时,改革派熊希龄任北洋政府内阁总理兼财政总长,张弧任盐务署长兼稽核所总办,张謇为农商总长,梁启超为司法总长。地方上各省盐运使也多由改革派出任。许多盐政改革专家云集北京,讨论制定《盐专卖法》、《盐税法》、《制盐特许条例》、《私盐治罪法》、《运盐条例》等法律条例。然而,国内改革派的官方专卖方案,受到丁恩的坚决反对。丁恩认为官方专卖制不仅不能达到增加税收降低盐价的目的,而且还会导致种种弊端。中方盐务署顾问景本白多次与丁恩商讨,但最终双方并未取得一致。因此,这些改革方案虽经盐务署同意,但因丁恩的反对而未能公布实施。

中方的态度让丁恩对自己所坚持的改革方案也采取了更加谨慎的态度。他没有因自己经验丰富、有银行团做后台就强行推行自己的主张,也没有因年岁已高、视力不佳、语言不通等困难,就坐镇京师,遥控指挥。为了解中国盐场的实际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使自己的改革方案更切合中国国情,1913年7月到1915年3月,他就带着后来担任过盐务总所巡视员的缪秋杰,考察了包括长芦盐场、东三省、山东、上海、广东、福建、两淮、云南、四川等地的盐场,几乎把中国所有盐区都跑了一遍。针对各地特点,提出自己的整顿意见:即在坚持“自由贸易,废除专商垄断”的前提下,结合各地特殊情况,对盐商势力强大之地暂不立即改革;对本已废除引岸制度边远地区,设法维护自由贸易制;对两淮、长芦等地,则主张实行渐进主义,首先统一税则,尽量于产地一次完税,然后再逐步废除引权。为此,他决定“择定一处先行试办,若能收效则其余各处不难迎刃而解”。他选择长芦盐区作为首个废除引岸的试点。

1913年12月11日,他给财政部上了条陈,极力主张废除专商引权,改行自由贸易政策。并向盐务署长张弧提出,在1914年1月1日首先将长芦引商革除。

nlc202309041045

此举,立即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首先恐慌的是拥有引岸专利权的长芦盐商。他们“大都并不运盐,而只将引权租给他人办理,自己则坐享租金,…… 今一闻引权将被撤销,遂不免惊骇万状矣”。于是,盐商们接连开会,要求长芦盐运使保全引地,实在不行也要先有限保证旧盐商来组织公司运盐;同时,通知各省盐商共同反对,长芦、两淮、两浙、两粤等各地引商来京开会,分批进见张弧,要求保全引权。他们还买通报纸,大造舆论。如天津《大公报》就发表了言辞激烈的社论:“政府如将引权收回,盐务利益将随东西洋之水长流,一去而不复返矣。”又攻击丁恩的条陈“实欲招徕外国有力资本家,假借华人名义经营盐业,而华商将被淘汰”等。长芦的盐商们甚至到丁恩的寓所进行“运动”遭拒绝后,他们就一面上呈财政部及大总统,一面筹集巨款四处运动。据当时的《盐政杂志》透露,长芦盐商仅对张弧一人就曾秘密凑了100 万元,张得此钱后,用其中三四十万修建了一所宏丽的大厦。得到好处的张弧,表面上对丁恩的提议满口赞成,实质上却借口准备仓促,要求推迟到7月1日实行;后又以反对力量太大为理由,建议改革政策应逐渐施行。1914年4月20日,张弧提议,直隶、口北、河南等官运引地74县于7月1日先行开放自由贸易。

盐商们对此并不满意,认为实行自由贸易,盐价必然跌落,低价盐必然会侵销他们的引岸,威胁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继续在政府内运动。当时的北洋政府,有许多身居要职的官员本身就出身盐商或手中持有数量不等的引票。对于丁恩所提改革方案,他们碍于借款合同限制,不得不采取敷衍的态度,表面上同意进行改革,但暗中却竭力阻挠。

这件事也惊动了袁世凯。他在总统府开财政会议讨论开放引岸问题时,认为“此事不宜采用激烈手段”,最后形成一个折衷办法:规定直隶、河南两省贩运盐斤商人为3000-5000人,由地方官吏或盐务署审查,必须为真正华商;凡持有审查证券者,准其照章纳税购盐,运销直豫两省,其地点和数额不受限制;所有旧盐商及其伙计、子侄等均承领此券,以保证不会失业。丁恩同意了这个办法,希望通过自有竞争降低盐价,使中国人认识到废除引岸的好处。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张弧借口“审查选择需费时日”,操纵贩盐证券的发放,开放引岸70 多天后,持证券之人还不到原定名额的30% ,而且本来只说旧商等可以“承领此券”,实际执行时却变成旧商等“皆有请领证券的优先权”,而自由商人却受种种限制。当时的《 盐政杂志》对此评论说,其结果使盐的运销“仍归一二豪商之手”,认为这是“假改革”。 1915 年4 月,丁恩派副会办德国人斯泰劳赴天津调查芦盐运销情况,发现有一家长利公司只向芦纲公所(盐商组织)购盐,转包散商运销,并不直接售给自由商人。继而查明这家公司的股东有重要人物在内,公司由一批北洋官僚组织的,和盐务署长张弧有密切关系。

丁恩又派华洋高级人员到直豫各地调查,发现各盐店售盐无不克扣斤两,掺水掺土的情形相当普遍。他认为,这些流弊的产生,就在于盐务署操纵运盐特许证券,于是一再提议取消贩盐证书,允许任何商人照章纳税由场运盐,对各盐店违法事项必须予以严惩。心虚的张弧答复说:“长芦74县未能施行完全自由贸易办法实有困难之处,请勿施猛烈改革致起洋商将营盐业之谣言。”丁恩毫不退让,坚持己见。

就在丁恩与张弧就开放引岸问题争执不下时,一向反对改革的周学熙重任财政总长。周本人就是两淮著名大盐商。他上台后抓住长利公司及芦盐提价等把柄,把张弧参劾、撤职,对于丁恩在整顿盐务中所要求采取的措施一概置之不理,并以盐务署督办名义取消了开放芦盐引岸的计划,改为芦纲商人公共承运。开放长芦引岸试点宣告失败。丁恩在其《改革中国盐务报告书》中评价此举“财政总长取消前项取缔办法,不啻准许各专商侵蚀国课也。”

此外,周学熙又策划盐商为急于称帝筹措款项的袁世凯报效1000万两白银(“报效”兴于清末,指政府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各地盐商以“报效”名义给政府捐款,要挟官方对盐商的利益予以照顾)。当时,各地盐商手中所持引票均为前清所发,辛亥革命后,并未得到民国政府承认。袁世凯为得到巨款,答应于旧票上加盖民国印信,并担保永不废引。丁恩认为“盖商人借报效之名,辄要求种种权利,政府退让一步,则有遇改革之时即多一层困难”,因此坚决反对。稽核所张弧等人也持反对态度。最终财政部没有颁布这一措施。国内的盐商们因此对丁恩恨之入骨。一直到丁恩离任返英后多年,盐商们仍然对他攻击不已,说他的自由贸易“皆空谈,毫无把握”。

民初盐务改革成效及评价

尽管遇到种种阻难,但开放引岸、自由贸易的改革是大势所趋。在丁恩及其国内改革派的努力下,民国初年的盐务改革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盐税征收管理制度改革方面,首先,创设并完善稽核机制。这一机制改变了此前“盐政收支,既无考核又不统一……提用款项,听凭各省随意挪移”的乱象,保证并加强了中央财政(包括外国银行团)对我国盐税征收、开支过程的控制,改变了过去涣散、混乱状况。其次,革除了征榷环节一些陈规陋习。丁恩在视察奉天盐场时,发现该地区1913年1-5月应缴税款中拖欠60%,6-8月欠税更达80%,于是立即建议就场征税。熊希龄采纳了丁恩的建议,于1913年10月9日颁发部令,实行丁恩主张。再次,统一了税率。民初盐税税率极其紊乱,全国盐课厘杂税目多至七百多种,仅山东一省,商办、官办税费加起来就有73种。1915年1月1日起,全国施行新税率。经几年努力,往昔税率紊乱、轻重不均状况已有较大改善,“已呈统一之象矣”。改革后,中央盐税收入激增。1914年达6848万元,比清末最高年份的1300万两(合1950多万元)增加两倍半还多,1915年为8050万元,1916年为8107万元。

相比较而言,食盐运销制度的改革由于直接触犯了盐商利益,阻力较大。在具体施行时,将最初一律取消引权、实行自由贸易的意见改为逐渐实行的办法。自1914年至1918年丁恩离任,全国陆续开放的引岸有:皖豫淮盐引地33县、山东临沂6岸、淮北近场5岸、徐淮6岸、永武浙盐销地闽侯31县、广东沿海各地、川南、川北等。这些开放之地,要么是边远地区,如晋北、云南;要么是官运引地,如直隶和河南;要么是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引商势力本就不大之地,如福建等。在引岸制度根深蒂固、引商势力强大的广大区域,自由贸易仍难推行,全国大部分区域仍然实行引岸制,开放引岸的改革不能算成功。

民国初年的这次盐务改革,客观上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改革过程中建立的稽核制度,对后来的中国盐务还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盐务近代化的开端。从这段改革本身来看,英国人丁恩尽管最初在事权上与中国改革派分歧较大,使中国改革派对他怀有很深敌意,但其在花甲之年,“不避风雨,每日徒行,所有盐滩均已走遍”的工作态度,让中国改革派由衷钦佩。与他合作共事过的张弧在1915年对记者说:“丁恩氏不特于盐政情形了如指掌,即以其个人人格而论,亦艰辛耐劳,甚可钦佩。”后人评价丁恩为“热心改革家”、“主张废除专商最力之第一人”。而保守派借助爱国的崇高名义裹挟民意,使近代盐务改革举步维艰。

1916年袁世凯死后,中国境内逐渐陷入军阀混战的境地。盐税被各地军阀不断加征,税法重又紊乱,盐政又呈现混乱败坏的状况。

篇5:盐务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履行现有职能,完善管控体系,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市场化转型发展,各项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现将20××年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食盐计划完成及涉盐案件查处情况。

全市累计购进各类盐产品72684吨,其中:食盐53828吨,小包装完成14782吨,、小工业盐18756吨。销售各类盐产品70385吨,其中:食盐50645吨,小包装14288吨,小工业盐完成9676吨。全年实现利税471万元。

全市查处涉盐违法案件714起,罚没私盐212吨,罚款32万元,刑拘3人。

二、严格执行食盐专营政策,保障食盐安全供应。

严格落实食盐计划,严把盐产品质量关,确保食盐安全有序调运、供应,为保障食盐安全供应,健全完善专营网络,加强网络建设,从网点的布局、上柜盐种、ABC网点分级管理等内容上均进行了细化,全市共建立食盐零售网点19000家,按“一户一档”的原则,建立了规范、完整、齐全的全市食盐零售网点电子数据库,为全市盐产品购销运行情况提供了详实的科学数据。为提高服务水平,××盐业系统全面实施客户经理负责制,在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态度上下功夫。采取便民服务措施,使食盐专营工作更加细致化、人性化。

三、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确保食盐市场安全。

将日常巡查和专项执法行动相结合,突出对边界、农村、城郊结合部等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监管。充分利用3.15和5.15,与市政府食安办、公安局、消费者协会等多部门联合,全方位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食品安全周活动为契机,进行食盐安全主题宣传。发放宣传材料一万二千余份。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涉盐违法举报机制,形成社会共同参与打击涉盐违法的良好氛围。

四、服务群众,创新工作机制。

打造“阳光政务、贴心服务”服务品牌。我局入驻××市政务服务中心,将《食盐零售许可证》办理等所有行政许可事务向社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服务窗口围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工作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企业和群众面向全社会公开工作职责、监督电话、办事程序和办事指南。

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改进工作作风。

我局于8月7日召开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制定教育实践活动方案,通过深入基层,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制订整改措施。建立领导干部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联系点制度。把联系帮扶做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活动的一项具体工作,建立网格化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第一书记深入社区,驻村工作,进行帮扶。党委书记与部分党员干部深入武城镇尚庄社区,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及群众,给困难群众送慰问金3300元,及价值2000元的米、油等生活用品。与乡镇社区干部举行座谈会,积极探索帮扶新路子、新方法。健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

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深化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把星级党支部创建活动作为机关党组织生活的平台,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各项制度,开好民主生活会,不走形式过场,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照四星级党支部建设标准,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水平。今年被机关工委授予四星级党支部称号。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行业稳定。

篇6:盐务局年终述职报告

一、责任目标完成情况

(一)工作目标:食盐购进3660吨,占年计划3630吨的100.83%,食盐销售完成3666吨,占年计划3630吨的100.99%;商品销售收入560万元,占年计划500万元的112%,实现利税27万元,占年计划27万元的100%。保证了合格食盐市场占有率在98%以上。

一年来,全局上下积极开展加碘食盐监督检查,全面加强食盐质量安全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全年安全无事故,确保了全县辖区内食盐安全。

(二)共性目标:一年来,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领导班子成员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无违法违纪问题发生,单位工作人员无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发生。

二、采取的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食盐专营,规范市场秩序。

1、抓好业务工作,确保食盐供应。

一是落实计划,确保购销任务完成,做到了合理安排,及时调运;二是时刻关注食盐零售市场和用盐企业,业务人员保持经常随队下乡,及时向稽查队反馈掌握情况,确保供应,监督到位;三是规范大包盐管理,严禁向饮食摊点、学校食堂、饭店供应大包碘盐。

2、抓好盐政工作,确保食盐安全。

一是开展专项整治,净化盐业市场。在元旦春节、五一端午节、中秋国庆假期前,先后组织开展食盐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特别对农村设婚宴的大型、中型饭店严格细致检查,有效规范了市场经营秩序;在高考期间,重点针对学校餐厅进行了食盐安全检查,促进了学校集体用餐场所的规范管理,避免了集体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2月中旬、9月初针对学校开学时,对全县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食堂开展检查,使用盐行为更趋规范;按照省市局安排,5月份开展了对全县集贸市场中食盐销售行为的规范性管理,有效遏制了违法行为,市场秩序明显好转。6月1日至7月15日开展食盐安全大检查活动,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工作,查处盐业违法案件8起,其中移交公安机关2起,确保了我县群众“舌尖上的安全”。7月7日到8月10日开展全县饲料生产企业用盐专项整治行动,我局抓住检查重点,在活动中采取多项有效措施进行整治,对全县饲料生产企业用盐情况逐一建立完善了销售台账,实行常态检测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监管,确保了畜牧用盐的正常供应。

二是整合执法队伍,增强盐政力量。根据稽查人员减少现状,于3月初对两个稽查队进行重新整合,两个队合车合人,辖区、任务不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管理,继续实行队长负责制,从而加大了稽查力度,增强了执法力量。

三是加强盐卤水井站的管理与服务。与盐水井负责人沟通协调,搞好服务,确保打井用盐供应;规范了液体盐的调拨行为管理,今年共定向调拨液体盐33车次1051立方米。

四是把握分季节监管重点。从3月份起,重点对县城早餐和夜市餐饮服务行业每月进行一次检查;6月中旬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与公安部门联合查夜市餐饮集中场所6处,从而规范了餐饮服务用盐行为;秋季对辣椒市场腌制用盐户和工业园区腌制企业的时刻关注,加强了季节性用盐管理,今年辣椒用盐260吨,保证了食盐供应、服务及时,确保了监控到位。

五是加强食盐零售许可证的管理工作,取缔无证经营。?做好宣传工作。按照市局工作安排,及时制定工作方案统一思想、通过前期培训统一认识统一宣传口径。从9月15日起,通过会议传达、制定提纲下乡入点宣传、电视广告同步全天播出20天、印制3000份六部门通告(《关于规范食盐经营行为取缔无证经营食盐的通告》)张贴宣传并发给所有食盐零售商户(包括无证经营户)等形式进行宣传,做到正确引导、打造舆论,确保家喻户晓,公开透明。?做好排查摸底核准工作。9月20日起,局领导与抽调出的行政业务人员配合两个稽查队,对全县食盐经营户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登记摸底和实地考察,提出了网点设置的初步意见:规划设立1200个左右食盐零售网点。?做好审证年检工作。通过宣传政策、张贴公告、调查了解,以补足合理库存、完善必备手续、年检与发证同步进行方式,并以先乡镇后村庄、先易后难原则展开工作。

六是加强日常市场管理,继续坚持“网点周围访十户”制度。3月底在仙庄乡白家村访查时,发现群众有两户食用无碘盐,经过细问得知在村中门市买的,随对该门市进行检查,没有发现有私盐,经过细访在距该门市有1里地的偏僻家中查获私盐750公斤。

七是强化联合执法,充分发挥协作作用。积极与县食安办、公安、质监、卫生等部门加强联系,搞好配合。4月18日,根据市局反馈情况在“食盐安全访万家”活动中发现的私盐线索属我局辖区,按照市局指示,精心组织人员对马庄桥镇菜市场和周围实行了全方位的盯守监视,经过两天努力,于20日成功查获私盐,并在当地派出所协助下,顺藤摸瓜一举端掉一处私盐窝点,这次行动共查获私盐400斤。5月21日接举报称一辆由北京发往濮阳的客车上捎带有私盐,估计晚上10点多路过清丰,我们及时组织人员与交警配合上路进行检查,查获假冒北京2斤装小包私盐1吨;并针对客车捎私盐情况,我们积极与车站沟通,由站长召集跑北京的司机,我们给他们讲明了政策法规得到了支持,通过协调堵住了私盐流入。继续坚持巡查,加大巡查密度,提高巡查频率,对我县东部、西北部与山东、河北相邻边远乡村、重要路口,开展巡查和全方位的检查,不给私盐贩子可乘之机,通过整治起到了遏制私盐流入效果,减少了私盐对边远乡村群众的危害。

今年以来,共检查食盐零售网点1869家、食品生产加工用盐企业28家、农贸市场17家、饲料生产企业7家、学校集体食堂24家、工地食堂5家、职工食堂8家、小餐馆和流动饮食摊点179家,及时清理纠正4起违法使用假冒伪劣私盐的错误行为。保证了食盐市场秩序稳定,确保了群众用盐安全。

一年来,全局上下自觉遵守盐业法规,管好了辖区市场,依法查处涉盐违法案件45起,查扣私盐、假冒碘盐5.21吨,罚款2.35万元,维护了盐业秩序,净化了盐业市场,依法办案率100%,案件结案率在98%以上,无一件错案。

3、做好宣传工作,提高防范意识。一是在春节、中秋节、国庆节假日前后展开宣传;二是逢集赶会局领导带头,设路边咨询台主动宣传;三是在法定宣传日展开宣传,在“3.15”、“5.15”、“6.10”“9.19”组织开展咨询台宣传活动,发传单、讲常识,做真假盐对比;四是利用“食盐安全访万家”活动开展宣传;五是坚持日常入户宣传访查工作,在群众灶台前开展宣传;六是结合今年我省三地接连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接口,掀起以确保全县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一年来,共出动宣传车辆420余台次,宣传人员980余人次,开展大型宣传6次,摆放展板24块次,悬挂宣传横幅6条,新印制关于碘缺乏危害常识、低钠盐、海藻碘盐、精纯盐等各类盐产品介绍传单50000余份,散发各类传单24000余份。在局大院设立迎客墙“健康教育宣传栏”对碘盐知识、盐业法规政策、碘缺乏危害及用盐常识进行宣传和引导,为提高群众碘盐防范意识做出了积极努力。

(二)强化内部监督,保持大局稳定。

1、加强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严把开支关,提倡节俭,压缩成本。

2、偿还外债,保持稳定。一年来共偿还外债8.4万元。其中1月份张东环社会集资案经法院多次庭外调解成功,一次性偿还本金及利息5.8万元,3月份还农行贷款0.5万元, 5月份偿还社会集资0.9万元,6月份偿还职工风险金1.2万元。现筹款为年终偿还外债做准备,以确保清丰盐业大局稳定。

(三)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1、确保了职工收入增加、福利改善。从今年1月份起给在岗内退职工交纳住房公积金;2月份组织完成了我局69人的社保卡(一卡通)个人信息采集录入工作,按月为56位干部职工交纳了养老金;9月份为54位职工续交了职工医疗保险,为34位职工家属续办新办了居民医疗保险;10月中旬,为全局同志进行了健康体检。

2、慰问困难职工和群众。春节假期登门看望离退休干部职工并带去了慰问品,给特困职工送去慰问金3千元;1月20日按照县委县政府“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安排,我局到高堡乡王庄村给贫困家庭送去慰问金2千元。

3、组织开展好其它中心工作。我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圆满结束;持续开展的“一创双优”活动,按照活动时间要求节点,正有序进行;依法行政、平安建设、党风廉政、党务政务厂务公开、政风行风建设、机关效能、双评议、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创建等工作顺利开展。

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由于邻省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造成我县靠近边界地区受伪劣私盐冲销仍然严重,特别是面临盐业改革的严峻形势,市场监管难度加大。

2、盐价升高,占压资金增多,造成资金紧张,靠集资经营使成本增加,困扰了我局正常经营。

3、债务包袱仍是难以化解的难题。

上一篇:楼栋长评选方案下一篇: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复习教案